志愿者服務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08-27 15:18: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志愿者服務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主負責活動項目以及隊伍管理。
副隊長職責
主負責隊伍日常事務運作。
隊長與副隊長負責總體規劃,事務決議,總體協調,規章認定,工作考核;領導和指導各部門的行動,是隊伍主要負責人。
行政部職責
1、主要負責“青年自愿團”各類活動的組織和隊伍管理活動;項目策劃與開發。
負責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的聯系、組織、策劃、開展,加強協會與福利機構、各高校青志隊、社會義工等慈善公益組織之間聯系,促進本協會與社會外界的相互了解,拓寬志愿活動的思路,向外樹立本協會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2、負責隊伍制度整編以及隊員的獎懲評優的工作。
負責各項活動的安排和總結,學期的總結與評優。管理制度、獎懲制度、納新制度、競選制度、評優制度等內部制度的修改以及隊伍管理等,是促進整體工作順利運轉的中樞。
理事部職責
1、文秘工作:會議、活動記錄與物資、資料登記核實,以及部門通訊以及協調。
協調和監督協會各部門工作,執行理事會的決議,傳達部署、反映情況;負責協會財務經費、公共物品的管理,協會人員資料登記和更新,檔案存檔,會議的安排、簽到登記和內容記錄。
資料登記:申請加入、以及隊員檔案整理,時長記錄等。
通訊工作:與隊伍以及外部的通聯工作。
物資工作:工作證、物資申請以及退還;以及為開展各項志愿服務活動所需物品的合理采購。
2、隊伍培訓
舉辦各種培訓活動,組織學習青年志愿者事業的業務知識,提升干部干事、隊員的工作能力、團隊意識及整體素質,提高志愿者服務水平;協助評優工作,提供相關信息。以隊員為核心,增智怡情;并對隊員進行必要的幫助,促進隊員與隊員、隊員與干事之間的更好交流。
宣傳部職責
1、宣傳工作:主要負責“青年自愿隊”自身的宣傳。
篇2
志愿者聯合國將其定義為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能夠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并且奉獻個人的時間及精神的人。我國區縣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起步得較晚,目前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對其進行認真分析,能更好地促進我國區縣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
一、區縣公共圖書館引進志愿者服務管理的積極意義
(一)彌補人力資源缺口,優化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和知識結構
我國區縣公共圖書館是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人數在新館建設之后已由相關部門核定,每年人員經費基本一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特別是2011年文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文件后,公共圖書館零門檻進入,公共文化設施服務全面推進向廣大群眾開放,各區縣公共圖書館的業務工作呈井噴式發展。像越秀區圖書館,地方文獻室和廣府文化研究室向讀者提供免費借閱文獻,讀者證借書冊數也增加到10冊,新增的廣府學堂講座、童心坊等活動貫穿全年,導致服務量的大增。另外,隨著圖書館功能的不斷擴展,圖書館成為了一些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譬如廉潔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常年需要開展一些相關活動,并接受有關部門檢查材料,在正常業務工作中要再分配一些人手打造各大基地,彰顯圖書館品牌。在這種情況下,合理利用志愿者服務,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公共圖書館是免費為公眾提供文化服務,公眾因年齡、教育程度、專業和興趣等方面的不同對圖書館服務的需求也不一樣,而圖書館工作人員較穩定并且專業單一,難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比如地方文獻,它是反映當地歷史、經濟、文化等情況,具有其他地區不可復制的特點,但是較多區縣圖書館缺乏了解當地經濟歷史文化的人才。正是這些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專業背景的志愿者可以為圖書館彌補這方面的缺失和不足。
(二)搭建圖書館與讀者多向溝通平臺,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引入志愿者,就像在圖書館搭建了一個平臺,館員跟志愿者通過這平臺進行互動。志愿者具有雙從身份,一是作為圖書館服務工作的一份子,二是作為讀者,因此他們能在工作中發現館員難以發現圖書館服務存在的缺陷,并提一些建議或者意見,對圖書館提升服務質量起到重要作用。而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能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交流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
(三)提高區縣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認知度和讀者活動的公眾參與度
很多公眾只知道有省市級圖書館,沒有區縣級圖書館,基本只有附近群眾才知道區縣公共公共圖書館的存在。提高圖書館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倡導志愿服務,吸引公眾走進圖書館。圖書館進館流通人次增加,可以吸引更多公眾參與本館各讀者活動,讓圖書館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二、區縣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制度約束,沒有成立專門的志愿者管理部門
目前,我國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針對公共圖書館志愿者,區縣公共圖書館作為基層圖書館也沒有制定符合自己圖書館相適應的志愿服務管理條例。另外,區縣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較少,基本都沒有人事部門,而且沒有成立專門的志愿者管理機構,出現志愿者管理凌亂,沒有計劃統籌性,隨時招人用人,難以留住較好的志愿者。
(二)志愿者工作內容單一,工作崗位設置不合理
目前,大多數區縣公共圖書館志愿者從事的服務工作都偏向簡單機械,主要包括圖書上架、整理和文明指引等基礎服務,沒有根據志愿者的能力高低而安排不同工作,容易挫傷部分志愿者工作的積極性。志愿者經常抱怨簡單的崗位工作太多單一,不能體現和實現自身價值。區縣公共圖書館沒有合理設置志愿者服務崗位,導致部分崗位空缺志愿者,出現圖書館供求和志愿者需求不一致的嚴重現象。
(三)志愿者工作無專項資金投入,沒有專門的招聘和培訓機制
區縣公共圖書館作為基層單位,一般都沒有志愿者工作專項經費,小部分圖書館抽用公用經費或活動費等,志愿者管理沒有經費保障,招聘和培訓不規范,不具有持續性。當圖書館有需求時,應急向學校、社會招聘志愿者,基本沒有經過系列嚴謹完善的流程進行招聘,出現部分志愿者盲目參與,惰性對待等情況。
(四)缺乏激勵機制,不能激發志愿者的主觀能動性
志愿者敢于付出自己的辛勤勞動,更多是因為他們具有更高層次的精神方面需求。但由于每個志愿者的年齡、所接受的教育、所從事的職業不同,參加志愿服務的動機隨而不同,志愿者的需求出現多樣化。而區縣公共圖書館采用的是以表彰為主的激勵手段,缺乏針對性和具體性,不能滿足志愿者們的需求,因此不能激發志愿者的主觀能動性。
(五)志愿者宣傳工作不到位
很多區縣公共圖書館志愿者宣傳工作不到位,只是在自己的館網站開通志愿者報名系統,沒有志愿服務具體崗位和要求等,幾乎也沒有對開展志愿服務的活動效果進行宣傳,導致很多人不知道圖書館有志愿者需求,圖書館志愿者具體是做哪些公共服務工作。另外,部分區縣公共圖書館有跟高校合作,但僅限于個別二級學院,沒有向全校學生宣傳志愿者招募等內容。
三、志愿者管理改進措施
(一)制定有效的志愿者服務管理制度,成立志愿者服務管理組織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章制度約束,志愿管理工作難以較好開展。區縣圖書館可以參照當地省市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辦法,立足本館實際制定管理制度,確定志愿者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志愿者服務行為準則,確保志愿者能認真投入到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中去。志愿者服務的內容是多樣化,從招募、培訓、激勵等系列環節,都需要有一個專門部門進行統籌安排。區縣公共圖書館設立志愿者管理組織機構可從各職能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可以由館長、辦公室主任和各業務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以便能招到合適志愿者,并分配志愿者的服務崗位。
(二)精心設置志愿者服務崗位,合理安排志愿者
區縣公共圖書館應該在常規志愿服務崗位上,設置志愿者特色拓展服務崗,譬如為盲人讀者錄制有聲讀物、外文借閱服務、檔案整理、活動策劃等崗位,不僅緩解圖書館特色崗位人手緊缺現象,而且能滿足志愿者的需求。志愿者結構多元化,不同志愿者對服務的工作內容要求不同。像中學生志愿者,一般提供圖書整理等常規服務工作,而大學生一般偏向選擇跟自己專業相關的服務工作。因此,區縣公共圖書館要設置好志愿服務崗位,并根據志愿者的技能、特長、知識結構和興趣等方面合理安排志愿者開展服務。
(三)適當安排財政資金投入,制定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和培訓流程
區縣公共圖書館每年運行經費有限,適當安排資金用于志愿者服務管理之上,可以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即使沒有專項經費,也可以從辦公費或活動費等項目適當抽出部分經費作為志愿者專項經費,為志愿者招募和培訓機制提供經費保障。“志愿者招募”是圖書館志愿管理工作的起點,有效的招募可以為實際志愿者服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區縣公共圖書館可以選擇通過圖書館網站、志愿者協會網站、目標學校海報、微博、微信等多種渠道信息。志愿者培訓可分成不同的類型與層次,但系統培訓是不可缺少的。系統培訓內容包括圖書館基本知識和志愿服務道德素質。對于深層次的服務,像外文借閱、聯合參考咨詢、檔案整理等,圖書館還要精心設計培訓課程,由富有經驗的館員授課,或通過交流分享會的形式進行培訓,讓志愿者了解掌握服務工作。
(四)建立可行的激勵制度,激發志愿者參與服務的熱情
增加志愿者心里的歸屬感,能有效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參與圖書館服務。圖書館應與志愿者保持密切的聯系,比如QQ、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志愿者在參與服務時,可以通過這些網絡平臺結交認識新朋友,擴大社交面,讓志愿者之間,志愿者和圖書館之間關系更加緊密。另外,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勵制度,為中小學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學時,為優秀志愿者頒發證書,為大學生志愿者提供交通費補貼等,都能激發志愿者的工作熱情。
篇3
作者簡介:王嘉曦(1964―),廣西桂林圖書館館員。
志愿服務泛指不計報酬地貢獻時間、財力、勞力、知識及技能,自愿協助他人解決困難或服務社會,其本意就是以志愿之心,通過服務他人,實現社會公益。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是文化志愿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 公共圖書館引入文化志愿服務工作的意義
1.1 圖書館精神與志愿者服務精神
公共圖書館一直遵循 “服務第一,讀者至上”的服務宗旨,倡導“無障礙、零距離、零門檻”閱讀,這與志愿者服務所提倡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相符合,志愿者服務的無償性、志愿性、利他性與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開放性、均等性相輔相成,二者相互合作、相互滲透,高度融合,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1.2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作用及意義
1.2.1 彌補人力資源的不足,促進圖書館事業的進步與發展。隨著社會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圖書館的服務活動越來越多,社會對圖書館的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財政部提出《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自此,全國各地公共圖書館積極推進免費開放服務,服務人次迅速增長。如廣西桂林圖書館,2014年讀者接待量同比2013年增長了57%,開展各類公益活動485場,面對如此之大的工作量,因人員編制、財政經費等諸多因素,工作人員并沒有相應增加,有限的人力資源很難滿足讀者多元化、個性化、深入化的閱讀需求,更難以開展深層次的閱讀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志愿者作為重要資源參與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中,成為必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一方面,能使部分專職館員從煩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專心從事更個性化、專業化、高層次的服務。另一方面,志愿者通過具體的服務工作加深對圖書館的進一步了解,成為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相互溝通的媒介,志愿者可將讀者的訴求及時反饋給圖書館,還可以讀者身份就圖書館服務及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從而使圖書館服務工作不斷地得到改進和完善。作為圖書館文化使者,志愿者還可向社會傳遞圖書館服務信息,引導社會關注圖書館,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認知度,促進圖書館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1.2.2 高素質志愿者的參與,優化了服務結構。公共圖書館是面向社會收集傳遞信息,開展社會文化服務的公益機構,其服務對象非常廣泛,閱讀需求參差不齊。不同的閱讀需求對圖書館的服務要求也有所不同,而公共圖書館長期以來人力資源相對緊張,難以全面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同時,圖書館員工的知識結構不平衡,也影響了對各類讀者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隨著擁有不同的知識背景、各行各業和掌握不同科學技能的高素質志愿者參與圖書館服務,可以有效緩解圖書館人力資源的缺失和人才資源的不足,提高了圖書館員的職業精神和社會價值,優化了圖書館服務結構,提高了服務質量。
1.2.3 為志愿者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公共圖書館志愿者不僅是圖書館服務的參與者,也是圖書館服務的受益者,圖書館開展志愿者服務,為志愿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實踐的機會,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除了幫助別人之外,還可以培養自己的團隊協作意識和組織領導能力,拓展知識面,同時也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2 志愿者可從事的公共服務
2.1 圖書館日常服務工作
圖書館日常服務工作是志愿者參與圖書館服務的基礎性工作,包括幫助館員對開架書庫進行圖書排架、整理,引導讀者檢索及借閱。這些看似簡單的基礎工作,要求志愿者具備一些圖書館基本知識和服務熱情。[1]
2.2 開展特色閱讀活動
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志愿者,利用公共圖書館提供的公眾平臺及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充分發揮其特長,主動、義務承擔活動的主持者,參與各類閱讀輔導、講座、培訓、展覽以及網絡信息服務等活動。
2.3 宣傳推廣服務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知識水平,向社會大力宣傳圖書館,參與策劃圖書館閱讀等活動,為讀者編制閱讀書目推薦等工作。
2.4 為特殊讀者服務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應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文化知識,為老年人、未成年人、殘障人士、進城務工人員等特殊讀者開展適合自己的志愿服務。如指導老年讀者學習電腦、書法,為殘障人士送書上門,對學齡前兒童開展繪本閱讀、繪畫、手工制作教學,針對聾啞人群開展手語教學,為進城務工人員舉辦法律法規解讀、職業技能培訓等。
3 我國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實踐探索
3.1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現狀
我國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起步較晚,1996年,福建省圖書館首次將志愿者服務引入圖書館,開啟了我國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先河。此后,上海、深圳、北京、佛山、廣州、遼寧、河北等省市的公共圖書館也相繼開展了志愿者服務工作[2]。志愿者的引入,為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志愿者提供了一個社會實踐的平臺。2006年,中國圖書館學會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志愿者,以提升基層圖書館館長專業水平,推動圖書館事業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以“圖書館人幫助圖書館人”的大型行業援助行動方式,發起“全國圖書館志愿者行動――基層圖書館館長培訓”志愿者服務活動。此次活動不僅是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的一次有機結合,也是對建立行業志愿者機制的一次有益探索,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在這次援助行動中,中國圖書館學會確立了志愿者招募、培訓等制度,并隨后開展了一系列志愿者服務活動,將我國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活動不斷引向深入。[3]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我國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體系已初步建立,志愿服務的形式和內容不斷創新和豐富,形成了一批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優秀項目,如遼寧省圖書館的“對面朗讀”、長春市圖書館的“‘義務小館員’志愿服務活動”、廣西桂林圖書館的“‘英語角’――崛起中的民間閱讀推廣力量”等活動,但從總體來說,我國目前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規模還比較小,各地進展不平衡,志愿者隊伍建設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加上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志愿服務的社會保障與激勵機制不健全,致使社會認知度不高,志愿者勇于參與服務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穩定性受到影響,阻礙了志愿者服務活動的深入和發展。
3.2 基于廣西桂林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幾點思考
廣西桂林圖書館志愿者服務源于1988年組建的桂林市圖書讀者協會。經過20多年的摸索,該館從最初的只是由少數讀者參加的讀者協會讀書活動,發展到后來的由英語角、老年書法協會、媽媽志愿者服務隊等組織的各類不同主題的服務活動;從最初的只是一些愛好讀書的人利用休息時間到圖書館來以書會友,到后來的擁護有各種專業知識的人才到圖書館開展講座、展覽、繪本故事、手工制作等志愿服務,該館志愿者服務經歷了從單一性到多重性,從松散到有組織管理的過程,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這些志愿者在圖書借閱、圖書上架整理、咨詢、講座、展覽、活動等多個崗位上努力踐行志愿精神,不計報酬為社會服務,力盡所能幫助他人,為傳播先進文化,引領閱讀風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目前,該館登記在冊的長期志愿者有700多人,團體志愿者4個。志愿者成員包括機關干部、企業領導、教師、工人、學生、社區居民和外國友人。近十年來,志愿者共開展服務活動3,000余次,參與服務的志愿者累計人數達10萬人次,參加活動人員達30萬人(見表1)。
3.2.1 通過招募,選拔高素質人才。文化部、中央文明辦《關于廣泛開展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意見》(文公共發〔2012〕31號)中提到,文化志愿者招募應“采取經常性招募、應急性招募等方式,把專業文化工作者、基層群眾文藝骨干、文化能人和文藝社團吸引進來,不斷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志愿者服務工作的基本環節就是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公共圖書館可選擇報紙、電視、圖書館網站和微信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多渠道招募志愿者,同時在號召社會大眾積極參與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志愿者的專業、素質、興趣愛好及特長,通過對志愿者的專業素質、語言表達能力、人際關系的交往等進行考核,選拔高素質人才,為圖書館今后的服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2.2 建立培訓機制,提高志愿者服務質量。上崗培訓是公共圖書館開展志愿者服務必不可少的工作。公共圖書館除了組織本館人員對志愿者進行崗位培訓外,可依托專業培訓機構對志愿者開展服務禮儀、服務技巧等培訓;也可通過志愿者協會,讓優秀的志愿者對新加入的志愿者進行志愿服務精神、志愿服務理念等培訓,提高志愿者綜合素質及服務水平。
3.2.3 建立激勵機制,調動志愿者服務的積極性。建立有效的志愿者工作激勵機制,對穩定志愿者服務隊伍至關重要。公共圖書館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適當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不僅讓志愿者在圖書館服務工作中得到認可和尊重,還能充分調動志愿者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志愿者的自我價值。
3.2.4 尋求社會合作,促進志愿者服務持續性發展。社會志愿者組織、大專院校在校學生以及民政部門登記在冊的各種公益性社會團體,是公共圖書館獲得社會支持,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的重要力量。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團體招募,團體合作的方式,吸納社會各方面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集中力量開展圖書館志愿服務。同時,并就志愿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溝通交流,及時解決問題。還可通過合作共建,探索統一、規范的志愿服務管理和運行機制,規范志愿服務工作,提高志愿服務工作的管理水平,從而使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獲得健康、長足的可持續發展。
篇4
>> 發揮讀者協會作用 創新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 利用云計算創新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模式 以微博創新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育人模式探討 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創新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研究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探討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思考 對創新高校圖書館讀者意見處理流程的分析 高職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 淺論創新高校圖書館服務理念和模式 基于微信平臺創新高校圖書館信息化服務模式 創新高校圖書館教育服務職能的思考 新時期如何創新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 利用自媒體創新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 試論創新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 創新高職院校教輔人員主動服務模式的探索與思考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導讀工作探究 創新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高職院校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探索 淺談新時期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創新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譚飛.從服務心理學談圖書館讀者服務[J]圖書館界,2013.(01):9-11.
[3]王雅琴.研究讀者閱讀心理 深化讀者服務工作[J]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9(03):56-58.
[4]宗河.讓讀書成為時代風尚[N].中國紀檢監察報,2006-04-29(003).
篇5
關鍵詞 大學生志愿者 農村社區建設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417 文獻標識碼:A
自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以來,我國的農村社區建設就一直在探索中發展。農村社區的建設涉及到農村社會發展的多個方面,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會急劇變遷,大量農民走出農村,農村社會已變得越來越開放、多元,傳統的農村社會管理體系已無法滿足現代農村社會的管理與發展需要。因而,當前的農村社區建設除了需要黨和政府的大力引導和支持之外,還需要健全的農村社會管理體系保障,需要充足的社會資源包括廣大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作后盾。動員大學生志愿者自愿為當前農村社會的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這不但有利于促進農村社區的和諧發展,而且為大學生志愿者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1 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現狀和功能定位
1.1 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現狀
自1993年“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實施以來,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公益行動之風,大學生作為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他們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能夠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進入社區積極開展大量的服務,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和好評。但是總體上說,當前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社區的主要在城市,廣大農村較少,主要包括“西部計劃”、“村官計劃”等,從常態化和普遍推行的角度來看,這些服務農村基層的服務形式因成本較高、對專業能力、素質要求較高的原因,還未能充分整合高校大學生志愿者的規模資源。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農村志愿者參與的是“弱勢群體服務”,這無疑對農村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農村的城鎮化、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深化,農民對于如何提高生活品質等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而當下農村社區的建設需要更多的來自社會的健康力量,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的參與。
1.2 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功能定位
(1)彌補社區資源不足,創建優良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村社區環境。隨著我國農村城鎮化、現代化步伐的加快,農民的經濟收入、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對居住環境、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農村公共事業滯后、公共服務不足,這已成為影響農村社會和諧和城鄉關系和諧的最大變量。大學生志愿者作為民間一股強大的健康力量,能夠將自身的專業優勢、奉獻精神就近就便發揮到周邊農村社區建設中,提供環境保護、醫療保健、心理咨詢、網絡信息咨詢等多樣化服務,充分彌補農村社區建設社會事業發展落后,公共服務不足的缺陷,提升了農村社會的精神文明風尚,對創建優良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村社區環境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2)豐富大學生志愿者的社會經驗并提升其專業技能,增進了其社會化的進程。大學生在為農民服務時,他們走出狹窄的校園生活圈子,大大開闊了眼界,不但能將所學知識與技能與農村發展的實踐相結合,獲得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機會,更多地了解農村社會,而且在農村社區的有效服務活動也能使大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格、心理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與提高,從而更有利于促使其成為較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加快了他們社會化的進程。
(3)促進社會合作與互助,推動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及公民社會的培育和成長。大學生志愿者不計報酬,在參與農村社區服務中體驗并付出,激發了其社會責任感和為公眾服務的意識,增強了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提升了社會道德評價。同時,大學生志愿者在為農民提供了服務的同時,也為農民呈現了服務他人、服務公益的價值理念和實踐途徑,從而有利于促進農民參與村民自治,進而有利于推動我國當前農村社區建設和管理沿著健康的軌道蓬勃發展。
2 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基本途徑
根據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和自身的優勢,以及農村社區建設的特殊情況及現實發展需要,本文試圖對大學生志愿者如何有效參與農村社區建設提出了如下幾方面的基本途徑:
第一,設立農村社區志愿者服務站,實現志愿服務的常態化。在農村社區,尤其是城鄉結合部以及農民工集聚的城中村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資源較為稀缺,大學生志愿者可以立足社區發展的需要,建設農村社區志愿服務站,建立科學合理的社區志愿服務管理制度,實現志愿服務活動的制度化和常態化。農村社區志愿服務站的設立,能夠積極引導大學生志愿者關注三農問題、關心農村公益、關注農村在社會變革中不斷產生的環境質量日益惡化、留守老人和兒童的管護和教育欠缺等焦點問題,充分利用高校各方面的有利資源,促進農村發展。
第二,充分結合專業優勢,建立與專業相關的實踐基地。大學生志愿者應注重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將所學知識與農村的生產、建設充分結合起來。農村普遍存在耕作模式不科學,銷售模式較為單一等問題,大學生能充分結合其專業知識,為農村提供包括諸如教育、心理健康、法律、農業技術、電子商務、營銷策略、節能減排等多方面的服務內容,促進農村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民創收,一定程度上滿足農民的實際需要。高校可以結合學科特色和人才資源優勢,與農村社區合作,將農村社區發展成為高校專業實踐的重要基地,從而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志愿者探求專業知識的興趣,推進其對專業知識的運用,同時,大學生志愿者服務農村社區的科技含量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第三,發揮高校文化的輻射功能,推動高校與社區文化共建。農村的文化建設普遍存在農村公共文化資源匱乏,文化消費整體偏低的情況,農民對于精神文化日益增長的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大學生志愿者能充分帶動發揮先進校園文化的輻射功能,與農村社區管理部門以及轄區內的單位聯合開展文藝匯演、知識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推動校園文化與農村社區文化的融合,傳播農村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引入時代的新型文化,充實農村文化的內容,創新其形式,賦予時代性、教育性。這樣既可以豐富學校學生和農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其精神生活的層次,同時促進了農村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激發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
3 促進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經過政府、社會、學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我國大學生志愿者已經深入社區民眾的日常生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參與社區服務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不利于大學生志愿者充分發揮志愿服務精神。因此,探索如何整合大學生志愿組織的服務資源,完善社會志愿服務的有效機制,從而推動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顯得極為必要。
3.1 轉變政府職能,積極培育和扶持社會志愿組織
要發揚大學生志愿精神,拓展大學生志愿服務,政府必須對社區志愿組織給予必要的支持。首先要減少對志愿組織直接的行政干預與控制,努力營造其健康良好運行的外部環境。其次要積極引導志愿組織參與社區事務治理,幫助樹立志愿組織的公信力,完善監督和考核體系。再次加大對志愿組織的資金支持。此外,政府和社會應該對志愿服務給予道義和關系上的支持,形成政府、社會、高校良性互動的協調機制,為大學生志愿者服務農村社區建設搭建一個運行通暢的平臺,為其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
3.2 完善法律與政策的制定,為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
推進志愿服務在法律與政策方面的完善,有利于界定清楚志愿者的權利與義務,有利于保障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沿著健康、有序的軌道發展。結合農村社區建設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促進大學生志愿服務農村社區建設的相關條例,對于志愿服務事業的地位與作用、志愿者的來源與職責、服務對象的構成與領域、物資保障等方面應做出明確的法律界定,將大學生志愿服務從自發狀態上升為自覺狀態,志愿者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充分調動志愿者的積極性、促進志愿服務活動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和可持續化發展,從而推動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農村社區建設事業更加深入發展。
3.3 健全培訓制度,充分挖掘農村志愿服務群體資源
大學生志愿者自身的素質決定著志愿服務的經濟社會效益,他們對志愿精神的正確認識、對社區工作環境的充分熟悉以及服務技能的掌握程度等因素,決定著志愿者能否有效參與志愿服務,因此,高校各團組織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時期、不同的社區服務對象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相應的技能培訓,以便讓大學生逐漸更新思想認識,將理論知識與不斷變化的社會實際情況有效結合起來。
3.4 建立激勵機制,促進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志愿者服務是一種無償無私的奉獻,但這并不代表志愿者不需要任何回報。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必須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設置豐富多樣的榮譽獎項,縱觀國內外的志愿服務經驗與發展來看,社會給予志愿者的精神激勵能夠使志愿者感受到奉獻社會的滿足感,獲得參與融入社會的學習機會,以及一種被人需要的自我實現的價值感。因此,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適當地表彰參與志愿服務的大學生志愿者,將不斷地激勵大學生志愿者乃至社會其他志愿力量無私參與農村社區服務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孫元.大學生志愿者社區服務制度化的建議[J].青年探索,2008(1).
[2] 賀紅霞.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J].繼續教育研究,2010(12).
[3] 馬冀.農村社區建設和大學生志愿服務互動關系研究[J].蘭州學刊,2010(1).
篇6
一、領導重視、部門配合、上下齊心,為“兩項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強的領導和組織保障
麗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浙江省大學生志愿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實施工作,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從開發人才資源、拓寬就業渠道和弘揚奉獻精神的高度來認識大學生志愿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的重要意義,把大學生志愿者作為促進麗水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人才,納入全市人才隊伍建設序列,進行管理、培養、使用,將欠發達地區計劃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工作的總體格局之中。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大學生志愿者的管理和指導,市委組織部、團市委、市教育局、市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專門聯合成立了“欠發達地區服務計劃”領導小組,并在團市委設立了辦公室,負責志愿者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各縣(市、區)也都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以加強當地志愿者的服務管理。在大學生志愿者到崗后,各縣(市、區)項目辦及用人單位都和志愿者們及時簽訂了三方服務協議,通過確定三方在服務期間的權利和義務,既保證相關工作順利進行,又維護志愿者正當權益,使大學生志愿者得以安心開展服務工作。
(二)切實關心關懷。麗水市委、市政府要求志愿者管理部門和各用人單位要切實做好服務管理工作,要做到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管理上嚴格,工作上重用,安全上萬無一失。市長劉希平多次做出批示要求團市委切實關心大學生志愿者的生活、學習、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并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參加了大學生志愿者中秋座談會和第一批志愿者服務期滿歡送會,寄予了志愿者厚望,致以了真誠祝福,志愿者們倍感溫暖,深受感動;市委副書記張成祖也要求市項目辦對大學生志愿者要“安置好、服務好、發揮好”,并在走訪慰問志愿者時,囑咐他們注意身體,好好工作,發揚志愿者精神,勤奮踏實地工作;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林天寧專門對“大學生志愿服務麗水”進行專項調研,提出了“四個提升”的要求,還在去慶元調研時看望了服務慶元的部分大學生志愿者。今年,市委、市政府還專門從人才工作專項經費中拿出一定經費作為實施“計劃”的工作經費和優秀大學生志愿者的獎勵經費。
(三)經常走訪慰問。團市委書記班子分赴所有的縣(市、區)走訪看望和慰問每一個志愿者,了解在麗服務大學生們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真正做到對志愿者工作上關心,生活上關照,感情上關懷。今年中秋期間,市項目辦組織項目辦領導成員單位,分組慰問走訪了全市54位志愿者,通過座談等形式,詳細了解了志愿者在當地的學習、生活、工作情況。各地組織部門也高度重視和關心志愿者,各縣(市、區)委組織部領導也紛紛抽出時間走訪看望了志愿者,了解到崗情況,掌握大學生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傾聽志愿者的要求、建議,讓志愿者深切體會到組織上的關心關懷,更加安心地開展服務工作。目前,縣(市、區)的項目辦已全部建立起了定期會談制度。
二、強化服務、狠抓管理、大力宣傳,切實加強大學生志愿者隊伍建設
(一)服務到位。服務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計劃能否順利實施,我們通過扎實細致的前期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等來切實加強服務工作。
1、前期工作扎實細致。早在2003年,我們就對實施欠發達地區計劃作了充分的調研摸底,同時還著手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努力做到工作早安排、早準備。今年上半年,各級項目辦根據省項目辦的要求,向用人單位發放了《*年浙江省大學生志愿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用人申請表》,對所需專業、服務年限等基本情況以及出現的問題進行統計分類,全市共征集志愿者服務崗位178個。在做好崗位摸底后,市項目多次與省項目辦進行對接,并通過第一批志愿者積極向各高校學生介紹麗水實施“計劃”情況,爭取更多的志愿者到麗開展服務。省項目辦確定到麗服務人數后,市項目辦及時了解志愿者基本信息,并要求各縣(市、區)項目辦根據志愿者基本情況召開用人單位協調會,介紹計劃的實施過程,并就大學生志愿者工作、生活的問題,安排專人落實。
2、創造良好工作條件。大學生志愿者來麗后,我們本著“相對集中、便于管理”、“哪里最需要就安排到哪里”和“充分調動積極性,讓志愿者充分施展才華”的原則,結合麗水實際,結合志愿者服務意向和所學專業,在省里初步意向的基礎上合理設置志愿者的服務崗位。目前,絕大部分志愿者對所服務的單位和崗位都表示滿意,絕大部分用人單位也都積極的創造工作條件以幫助志愿者盡快適應崗位要求、發揮作用。
3、落實后勤生活保障。大學生志愿者初到麗水,人生地不熟,團市委明確要求各級團組織要把志愿者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時刻牽掛,切實關心,盡最大可能為志愿者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條件,特別是要妥善安排好志愿者的吃、住、行等問題。市項目辦向每個縣(市、區)項目辦詢問大學生志愿服務欠發達地區經費的落實問題,保證每月8號的交通補貼、生活補貼得以及時發放。在“海棠”“卡努”臺風來臨前夕,我們在騰訊QQ群上給志愿者留言,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在國慶長假前,我們又用短信通知他們回家的途中注意安全。平時,我們也不定期的找一些志愿者交流,了解情況,他們一旦反映問題,市項目辦總是迅速處理,讓他們豪無后顧之憂。
4、整合資源幫助就業。服務期滿后的就業,是大學生志愿者最關心的問題。引導大學生志愿者在我市安家落戶、扎根麗水,留下盡可能多的優秀志愿者是我們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檢驗欠發達地區計劃實施成效的方法之一。市項目辦為了幫助服務期滿的志愿者實現就業,通過整合資源、協調各方,結合大學生志愿者意向,切實為他們的就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為了進一步服務大學生志愿者的就業,市項目開展大學生志愿者就業意向調查問卷、大學生志愿者就業崗位征集、志愿者就業洽談等活動,爭取志愿者能好就業、就好業。各縣(市、區)也都在竭盡全力服務志愿者的就業,其中遂昌縣項目辦爭取了組織人事部門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共為四位志愿者就地以事業編制的方式落實了工作。經努力,第一批服務期滿的49名大學生志愿者,9位志愿者進入公務員隊伍,10余位志愿者被事業單位錄用,其他大部分志愿者也基本就業。
(二)管理到位。我們要求將日常管理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具體化,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以“掌握了解情況、建立規章制度、落實工作責任、加強自身管理”等辦法來推進欠發達地區計劃的穩步實施。
1、經常調查研究,做到情況清楚。團市委利用每個季度的縣(市、區)工作例會,全面聽取和了解各項目縣的工作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部署工作任務。同時還要求書記班子成員和機關干部在下鄉調研、檢查工作時,必須到服務單位看望志愿者,切實掌握好第一手情況。在去年計劃實施之初以及今年9月,我們向志愿者們下發了旨在了解他們服務初衷和對服務單位、服務崗位及服務項目辦評價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全面摸清和掌握了志愿者的工作、生活現狀和思想動態。為了在平時更好的加強與志愿者聯系,我們利用現有網絡資源,利用騰訊QQ開設了專門供志愿者相互交流的平臺,讓他們相互聯系,增進了解,也為項目辦傳達工作信息提供了便捷。通過這兩個渠道的信息反饋,我們更好地掌握了志愿者們的基本情況,也可以及時地針對一些問題做好解釋和處理工作。
2、建立規章制度,強化管理服務。目前,各縣(市、區)項目辦及用人單位都和志愿者簽訂了三方服務協議,確定三方在服務期間的權利和義務,既保證相關工作順利進行,又維護志愿者正當權益,使大學生志愿者得以安心開展服務工作,更加有條不紊地將“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進行到底。同時,我們還按照團省委、省項目辦的有關文件精神,著手出臺了《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日常管理辦法》,對大學生志愿者學習、工作、思想情況定期匯報、外出請假、用人單位評價反饋等都作出了具體規定,以進一步規范和強化志愿者的管理。各縣(市、區)也都結合當地實際,紛紛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如蓮都的志愿者例會制度、青田的志愿者臺帳制度、慶元的志愿者月訪制度、云和的志愿者月報制度,都為全面實施“兩項計劃”,確保規范化管理和志愿服務工作順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3、落實工作責任,做到齊抓共管。我們對各項目縣實行“二要二跟蹤”責任制,即對大學生志愿者生活上要關心照顧,工作上要從嚴要求,對他們進行跟蹤服務,跟蹤管理。為督促各項目縣嚴格執行實施,團市委還建立對口聯系制度,即由一名常委聯系一個項目縣,不定期到各項目縣進行督察,并將督察情況列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當中。各項目縣也分別和有關用人單位簽定責任狀,明確用人單位工作職責,做到齊抓共管。
4、創新工作方式,倡導自身管理。用志愿者來管理志愿者是當前管理工作的一個有效創新,我們在志愿者中設立服務隊組織機構,由他們自己民主推選確定服務隊隊長和聯絡員,定期召開會議,開展主題活動,強化志愿者的組織觀念,推動工作深入開展。同時,市項目辦還倡導保證個人安全是安心工作的前提,志愿者必須學會自我保護,特別是要注意飲食、住宿、出門的安全。實踐證明,志愿者的自我服務管理能有效的彌補我們平時管理當中的一些不足和不到位。
(三)宣傳到位。為營造一個全社會都關心和支持大學生志愿者的良好氛圍,我們立足媒體宣傳,不斷擴大志愿者的社會影響力。在大學生志愿者來到麗水的一年多時間里,麗水電視臺、麗水廣播電臺、麗水日報、處州晚報等市內主要媒體都對“兩項計劃”和大學生志愿者進行了跟蹤報道,充分展現了志愿者的良好風采。04年11月份,麗水電視臺還為志愿服務的先進典型——在蓮都區聯城鎮服務的大學生志愿者王鳳娟拍攝了專題短片并播出,近期還在志愿者中挑選典型,拍攝成了一系列的紀錄片,進一步宣傳大學生志愿者的“奉獻”精神。“蓮都播報”、龍泉電視臺、慶元電視臺、云和電視臺等縣級新聞媒體也都對大學生志愿者做過報道,志愿者頻頻在銀屏前亮相,引起了廣大市民的廣泛反響,為大學生志愿者今后開展工作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同時,市項目辦還專門編印了《大學生志愿服務麗水工作簡報》,在編印簡報的時候,我們著重于“傳達領導有關指示,上下聯動”、“交流各縣(市、區)工作經驗,有所啟發”,“探討志愿者服務體會,相互促進”等幾個方面,重點開設了“志愿者風采”、“志愿者日記”“秀山麗水安個家”“志愿者走服務地”等欄目,來及時掌握了解志愿者的工作、生活、學習情況,加強對志愿者的工作指導,交流各地工作經驗,推動工作深入開展。尤其在連續刊出的“秀山麗水安個家”欄目,在志愿者中間形成了一定的反響,很多志愿者來函來電希望能夠盡快刊出有關自己的報道,讓其他縣(市、區)的志愿者能夠初步認識自己,為以后的聯系打下基礎。此外,進一步擴大“大學生志愿服務麗水”活動的影響,宣傳基層大學生志愿者的先進事跡,增強各項目辦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市項目辦開展了服務麗水“十佳”大學生評比、縣(市、區)項目辦年度考核活動,并擠出經費給考核先進單位2000-6000元不等的獎勵。
三、服務中心、服務社會、服務大局,切實發揮了大學生志愿者的積極作用
讓志愿者學有所用,學有所長,是整個計劃的根本著眼點,也是省委實施此項計劃的初衷。只有作用發揮好了,才能讓志愿者們感到值得奉獻,才能讓用人單位滿意,才能是志愿者在服務地受到老百姓的愛戴和擁護。一年多來,我們牢牢把握住“受鍛煉、長才干、做作用”這個重點,努力給志愿者創造施展才華的平臺,充分營造人盡其才的工作環境,要求各縣(市、區)項目辦加強了與用人單位的溝通聯系,讓用人單位多給志愿者創造條件、多壓擔子。
篇7
一、志愿服務激勵工作的上海經驗
志愿服務是一項需要志愿者傾注熱情與精力參與的事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志愿者無私奉獻的愛心與熱情,還要對志愿者進行行之有效的激勵。一個規范合理的志愿服務激勵機制可以提升志愿者參與服務的熱情和積極性,激勵更多的公眾參與到志愿服務當中,對于上海志愿服務事業的長期穩定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激勵機制是未來上海志愿服務事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后世博時代上海志愿服務事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上海在志愿服務工作方面的先進經驗可以總結為以下六點。
(一)日趨完善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
上海在繼續發揚世博志愿服務的成果基礎上,不斷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努力推進志愿服務事業長效發展,積極回應社會熱點需求,拓展志愿服務領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逐漸成熟的項目化運作方式
上海市志愿服務項目內容可以分為四類,包括常設服務項目、中長期服務項目、短期服務項目、應急服務。契合世博期間廣泛動員起來的社會志愿熱情和良好志愿服務氛圍,培育建設全市項目化志愿服務體系。
(三)不斷健全的志愿服務組織隊伍
上海市進一步完善志愿者注冊登記制度,建立了注冊志愿者庫,建立起了一支常態化、專業化的志愿者隊伍,整體提升了志愿服務的程度和水平。
(四)創新開拓的志愿者服務基地
志愿者服務基地是指在社會公益事業中,具有長期的公益崗位、服務項目,通過志愿者的服務體現城市文明、城市精神的公共場所和窗口單位,是建設上海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的重要載體。
(五)有效培育了志愿文化精神
志愿文化是志愿服務活動的靈魂和價值基礎。經過多年的積累及由世博而升華的志愿服務精神在世博后的城市志愿服務過程中,內涵日益豐富,特色更加鮮明。上海高度重視志愿服務宣傳工作,積極營造奉獻互助的社會氛圍,使更多的組織和個人認同志愿服務,擴大志愿服務的社會參與度。
(六)先進的志愿服務信息化平臺
上海始終關注志愿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依托上海志愿者網,建設了上海志愿服務信息化管理交流平臺。
二、上海志愿服務激勵工作現存問題及成因
回顧20多年來的歷史,我們清楚地看到,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上海志愿服務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與國外相比,上海志愿者激勵工作總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志愿服務激勵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直接影響著上海志愿服務的成效。認真研究和探討上海志愿者管理及其存在問題,對于借鑒國外有關經驗,提出如何加強志愿者管理的建議和對策,推動上海志愿服務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上海志愿服務激勵工作現存的問題及其成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法律政策支持缺位
首先是全國性法律尚未出臺。當前上海在志愿服務領域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如《上海市志愿服務條例》等,這些規章制度的出臺對推動和規范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維護志愿者的合法權益和奉獻熱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上海志愿服務法制建設處在全國前列,但全國性志愿服務立法的缺位,影響了志愿服務法制體系整體建設,造成地方立法資源的浪費。其次是地方政策支持欠缺。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針對志愿者的活動和志愿者管理的綜合性政策。志愿組織缺乏經費,其人員培訓、日常管理、項目策劃就沒有必要的場所、費用等物資支持,其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然受到制約。這不僅是上海,也全國各地志愿服務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二)社會支撐體系缺失
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志愿服務活動的覆蓋面較廣,它的有效開展不僅要有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各界人士的廣泛參與。上海是我國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最活躍的地方之一,近年來,廣大市民的志愿服務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參與志愿服務的主動性大大增強,但由于志愿服務活動在我國開展較晚,社會公益活動并不十分深入人心,因此,目前仍然存在著諸如媒體宣傳力度薄弱、社會資源支持顯著欠缺,公眾認知度不足等社會網絡支持不足的問題,這種社會支持網絡的欠缺使得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需要的設備、資金、場地等資源受到限制,從而影響了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
(三)志愿文化精神缺乏
上海在世博會形成并在其后踐行的志愿精神,是新時期上海志愿服務精神的生動寫照。但是由于國內整體大環境的同質性,加之上海作為人口流動程度較高的特大城市,志愿文化及志愿精神有必要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提升。中國的歷史文化蘊涵著對家庭和國家強權的意識,導致中國社會長期以來形成兩端力量強大,缺少公共觀念和公民社會的孕育。改革開放后公民社會得到了極大發展,公民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公民大多數還是法律和名義上的公民,沒有成為生活中名副其實的公民。公民對政府的依賴還是很強,公民自主管理意識在某些層次和領域還比較薄弱,公民參與社會融入社會的熱情不高,動機不強。
(四)組織內部管理缺席
首先是內部激勵機制不科學。當前志愿活動的精神激勵基本上局限于單純地授予榮譽稱號,主要是在志愿活動結束后通過開展總結表彰大會進行的。由于這種傳統管理觀念的束縛,往往忽視了對志愿者活動過程前和過程中的激勵。而且傳統觀念認為志愿者提供無償并不需要物質激勵。但是隨著志愿隊伍的壯大,社會服務領域越來越廣泛,對專業性志愿的需求越來越多,志愿者在專業中投入的服務成本越來越高,如果只強調精神激勵的話,往往使志愿服務流于形式。其次是組織人力資源機制不健全。對志愿者的教育培訓機制還面臨許多缺失,雖然制定了許多培訓規章制度,但往往沒有踐行制度的行動。缺乏有針對性的專門培訓,不能提供差異化培訓,導致志愿者上崗后不能適應工作要求,認知和行動出現偏差,打擊了志愿者熱情,降低了組織效率。
三、上海志愿服務激勵工作的方略建構
志愿服務的蓬勃開展不僅要組織和動員更多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 更重要的是制定相應機制加以鼓勵和引導, 使志愿服務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可以從四個維度來對志愿服務激勵工作進行建構,分別是宏觀視角下的政府與社會環境塑造,中觀視角下的組織內部管理體系優化,微觀視角下的志愿者個人認知提升以及過程視角下的分階段激勵模式建立。以下將從這幾個視角對上海志愿服務激勵工作的提升作深入闡述。
(一)宏觀視角下的政府與社會環境塑造
政府應將志愿者行動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中,給志愿者提供良好成長環境。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來支持此類活動,用政策來保障志愿者權益,創造一個更好的法律體系和社會環境。不僅以德提高公民的認知水平,也要以法的權威性和強制性來規范志愿服務,為其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促進志愿者的服務熱情。法制化是志愿服務事業發展的基礎。上海志愿者組織發展機制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在于能否推進政府促進機制的建立,具體來說,就是改變政府職能,優化志愿組織管理體制。政府首先要降低對志愿組織的準入門檻,整合志愿組織管理機構,改變對志愿組織雙重管理體制,以理順志愿組織與政府之間的利益關系、責任關系和權力關系。志愿服務只有獲得全體公民的廣泛參與,獲得民眾的廣泛認同與支持,才可能具有充分的發展空間。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指示精神,上海志愿服務的機制建設,要“將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因此,上海要建立大眾志愿服務激勵機制。適時對志愿服務進行精神嘉獎。我國社會在激勵志愿者,支持志愿服務的資金、設備、場地及觀念等方面,必須協同社會力量,依靠政府、企業、家庭、體育團體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形成大環境下的對志愿服務理念的理解與認同。
(二)中觀視角下的組織內部管理體系優化
首先是在組織內部管理層面。上海志愿組織的激勵機制建設,健全內部管理機制是應有之義。志愿組織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是有效管理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必須注重信息化和戰略管理的自身建設,加強與社會、企業、政府、及個人間的聯系,努力推進社會的資源整合。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保障志愿者組織隊伍的穩定性和管理的針對性。從入口上建立建全選拔程序和審查機制,保證志愿者隊伍的整體質量。其次是在組織內激勵層面。要提高組織內環境激勵,組織內部要重視志愿者們的社會需求培養,對組織的歸屬感跟認同感是內部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加強組織內培訓激勵。志愿組織應通過構建學習型組織,使志愿者們擁有一個共同的愿景。通過組織的共同學習,使志愿者的工作表現更優異,增強工作滿足感并提升志愿服務工作的整體質量。要加強組織內績效激勵。志愿組織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考核體系,通過考核對志愿者的工作態度、能力、業績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激發志愿者們的工作積極性,促進組織的發展。要發揮信任激勵的作用。在志愿組織中,各級領導和管理者更應該善于利用自己獨有的激勵優勢,有效地發揮示范應有的良性輻射作用。
(三)微觀視角下的志愿者個人認知提升
志愿者是志愿服務的主體,也是激勵的主體。自我激勵是最高境界的激勵。也是最核心的激勵。只有志愿者的內在參與動力得到了激發,志愿服務事業才能成為有源之水。在調研中發現,志愿者較少會自我激勵,作為組織來說,要意識到幫助志愿者激發動機的重要性,提升志愿者的認知有助于志愿者強化個人的參與動機,引導志愿者學會發現自己的需要,學會刺激這種需要,通過影響個人的動機來調整個人的行為,并把動機變成現實中的心理渴望,為志愿者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把志愿者的心理渴望引向組織的目標并達成目標。青年群體是上海市志愿者的主力構成部分,他們正處在人生成長發展的起步階段,也正處在樹立理想、形成世界觀的關鍵階段,應該通過團隊培訓等方式,讓志愿者體會到時代賦予他們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希望他們在推動社會進步中實現個人的抱負,把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的進步融合到一起。志愿者在參與服務過程中希望能提升個人能力、豐富個人閱歷、學習社會知識等。在志愿者組織,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完成服務項目或策劃一個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志愿者之間彼此的溝通協作、討論實施,個人的各方面技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升,對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來說,這是參加志愿服務對他們最好的回報,因此要對他們進行成長發展的激勵引導。激勵是一種使人產生行為動機的過程,人是激勵過程的主體,了解人的動機和需求是設計激勵機制的前提。志愿者的自我激勵機制是通過激發志愿者的內在需求和動機,達到激勵自我的目的。如果志愿者善于從自我激勵的角度看待志愿服務價值,即使社會激勵有所欠缺,也仍然能夠讓他們保持志愿服務的熱情。
篇8
關鍵詞:應急管理; 志愿服務; 突發事件
簡要搜索百度百科,我們可知,應急管理是應對于特、重大事故災害的危險問題提出的。應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公共機構在某些突發事件的事前預防、事發解決、事后恢復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科學措施解決這些突發事件,從而確保公民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并一定計劃的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管理活動。
而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主導作用。當然,應急志愿服務是針對突發事件基于愛心、責任、道義、信念和良知,通過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資源、善心為受災地區的人民群眾提供的一種公益性無私服務[1]。兩者的關系十分特殊。而這樣的應急志愿服務本身就比普通社會志愿服務的要求更高,因而需要專業化人才、相應的法律法規建設、完善的應急志愿服務激勵、培訓機制,因此認真學習并研究應急志愿服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一項跨時代課題。
1.各國應急志愿服務的現狀
1.1 德國
1.1.1 簡介
德國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完整應急管理系統的國家之一,有著龐大的救援組織、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井井有條的機制運行模式,可以實現對突發事件的迅速處理。
1.1.2 特點
1.1.2.1 知識與技能專業化
建立在應急救援任務專業化分工基礎之上的德國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具有很完善的救援知識和技能。而在更為精細劃分職能時,德國是按照災種的不同來進行明確的分工的[2]。
在消防部門中,消防部門主要承擔防火滅火、交通事故、動物保護、自然環境救助及其他災害的救援,除此之外還要參與國際救援。同樣,在技術救援協會中,因為技術救援協會的主要職能是防止救援失敗和救援力量不足,提供各項技術支持,所以按照突發事件的不同和救援任務的不同,技術救援協會成立了各種不同的技術救援小組,包括政府救援隊、電力通訊后勤保障隊、水災隊、技術分隊等其他隊伍。五大志愿者救援組織是通過協議與政府合作的組織,它的特殊性是因為這樣的救援組織是在消防部門的協調下,分別根據自身的救援專長參與災難救援。
1.1.2.2 參與廣泛性
德國有非常廣泛和龐大的專業化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這樣的志愿者隊伍為德國政府節約了很多的人工成本,也彌補了德國在職業救助力量上的不足。據統計,在德國現今的約8200萬人口中,就有180萬志愿者是具有系統專業的應急救援知識和技能的。并且,其中還有130萬名志愿者在國家各地消防部門中承擔著救火、救災和救護任務;大概也有8萬名技術救援志愿者在聯邦應急救援機構承擔著重要的工作。而在民間救援組織中,有近50萬名專業志愿者常年參與救援行動,他們隨時聽候政府號召和差遣[4]。
1.1.2.3 分布網格化
德國的志愿者隊伍和民間的應急救援組織都是按照網格化設置分布在德國的各個城市和農村地區。這樣的網格化分布確保了突發事件發生時,救援隊伍的快速救援。
在德國,由于人口分布較為分散,在5萬到10萬人的城市和鄉鎮都會設立專業的志愿消防隊,因而在整個德國有將近1500個志愿者消防站,這些消防站按照網格化分布于各社區。當接到突發事件的救援指令后,這些志愿者消防隊按照規定,必須在10分鐘內趕到災害現場[5]。作為專業的技術救援協會的總部是設在波恩的,在總部之下設立了8個邦級分部、66個區級分部、668個社區志愿者應急救援站。由于他們的技術裝備是標準化配備的,外加這些志愿者們培訓出來了接近于條件反射的快速反應,幾分鐘內他們就能組織完畢并到達災害現場實施有計劃的救援,這使得德國突發事件救援成效尤為突出,并且受災程度通常都很小,不會造成過多的損失。
1.2 美國
1.2.1 簡介
現今美國的聯邦志愿服務計劃是按照責任關系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是由國家與社區服務機構聯合主辦并管理,而另一類是由由聯邦政府其他部門分別主辦并管理。在緊急服務計劃之下,又可以劃分出許多的更有針對性的志愿救援團隊。同德國相比,美國更為顯著的特色是注重于法律制度的制定,實現了有關突發事件的法律體系的完善。
1.2.2 特點
1.2.2.1 證書發行嚴格化、全方面法律體系[5]
就如此之多的支援者的救援知識水平和能力而言,因為美國一向嚴格要求醫療保健、建筑師和工程師等職業從業人士具有執照和證書,而這些需要執照和證書的職業很多是與應急管理相關的,因而應急救援者的能力與水平得到了保證。同時,光靠個人的知識水平無法支撐起整個應急救援體系的運作,美國法律一方面對應急志愿者實行實名認證和許可,嚴格制定了各種方針政策來確保應急志愿服務的妥善運行,另一方面保護合格應急志愿者的權利。
1.2.2.2 公民觀念不同、自發參與救援
在美國,一般突發事件發生后,社區或者說整個地區都會出現一種現象:公民角色擴張。就是說,在未經動員的情況下,自發的就會有大量社會公眾趕到事發現場,參與應急活動。起初,此類自發救援行動帶來了許多困擾,類比我國汶川地震期間,也曾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但是美國政府在2002 年4月制定了管理自發志愿者行動的初步建議和行動步驟。緊隨其后在2003年全國救災志愿組織聯盟(NVOAD)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繼續這項工作并擬定了自l志愿者管理的全國性的原則和合作操作理念。因而,公民的參與有了可行性的法律規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應急救援效
率[6]。
1.3 英國
1.3.1 簡介
同德國和美國相比,英國應急志愿服務的開展都是以應急管理機制為前提的。由于應急體系是由國內緊急事務秘書處(CCS)負責總協調,所以英國的綜合應急救援能力較高。
1.3.2 特點
1.3.2.1 應急服務的二重分類
在英國,應急服務分為兩種即一般服務與特殊服務。其中,一般應急服務是由各個地方政府組織或應急志愿者組織的;而特殊的應急服務則由中央組件與推動,而地方政府協調參與與管理的。
但是如果當有大范圍、危害重大的公共危機發生時,應急級別和救援方案會由國內緊急事務秘書處(CCS)進行會議快速決定;隨后CCS再聯系各個應急志愿組織,分配任務;而應急志愿組織在接到上級通知后,會通過各個層級組織的領導者來繼續向下通知并把2各處自愿參加此次救援的應急志愿者集中到一起來參與服務。像英國紅十字會在每處都有地方性應急小組,這些地方性應急小組可和其它各處小組聯絡,相互調動資源來參與解決各種突發事件。
1.3.2.2 應急志愿資源雄厚
英國公民自救能力比較強,而且志愿者的數量龐大、志愿者資源也十分豐富。此種良性狀態的形成是由于非政府組織在英國的規范性發展以及及時對于應急志愿組織多次參與公眾事件處理和社會建設服務的經驗總結。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本地居民在專業應急服務人員到達前成為第一反應人,第一反應人的行動很大程度上是對突發事件最有影響的,所以英國公民的主動救援值得學習。
1.3.2.3 良好的合作互動關系
在針對應急志愿服務方面為了規范政府與行為,英國在1998年的《政府與志愿及社區組織合作框架協議》一直堅持應急志愿組織是相對獨立的,這樣有利于弱化政府對志愿組織的干預和控制,給志愿組織留下更多的獨立空間,更好的保持伙伴式的框架合作。
1.3.2.4 充分的法律保障
為了讓應急志愿者在參與救援時有更好的保障,英國政府、應急機構和應急志愿組織三方不斷強化應急志愿者的法律背景。
1.4 日本
1.4.1 簡介
日本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日本島常年有地震、暴風雨等災害襲擊,也正是在這樣的多災害情況下,日本政府很早就意識到了加強對應急志愿者管理的重要性并創立了救災志愿者服務中心,使得日本的應急志愿管理逐漸變得組織化、紀律化,這也讓日本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應急志愿服務體系。
1.4.2 特點
1.4.2.1 至關重要的救災志愿者中心
日本創立的救災志愿者服務中心,是協同和組織志愿的關鍵樞紐組織,使得日本的應急志愿管理逐漸變得組織化、紀律化,在招募新志愿者、管理新老志愿者以及協調分配志愿者等活動變得更為快速和高效。而救災志愿者中心不僅僅只是一個協調機制,它還是一個綜合性的總樞紐機制,成功的解決了突發事件發展過程中的諸多問題。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增加一個救災志愿者服務中心其實也是可行的方法。因為它可以設置一個解決日常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分支機構;同時也可以臨時成立突發事件快速救災的輔助機構,就地快速召集、救援專門人員,從而實現對某些突發事件的解決。
1.4.2.2 基礎骨架性的成員招募
日本對應急志愿者的招募是針對不同的需求有不同形式。其中一種類似于醫生護士等,都需要經過資格認證并確認按期考核才能成為專業的志愿者。另外一種是一般工作志愿者的招募,由于這類工作技術含量不高,在日本政府提出條件基本滿足情況下即可成為志愿工作者。同時,災害志愿者中心與受災現場聯系之后會更具受災情況和志愿者分布情況,及時安排招募新志愿者。定期,災害志愿者中心也會對原有志愿者的生活工作情況進行及時的更進與記錄,確保實現對各地志愿者的協調與管理。在獲取了應急志愿者的信息之后,災害志愿者中心毀在網站和社區等地向全社會申請。志愿者在看到的信息后結合自身情況,向災害志愿者中心提出報名申請并參與救援。同時,關于救災用品的準備方面,志愿者們還可根據自己所接受的分工的不同提前準備好。另外的一般工作的應急志愿者,則會根據各自情況接受不同層次救災技能的應急培訓,例如:某些從未涉及救援的志愿者不會輕易安排他去參與救援,需要進行一個基礎的系統培訓之后才能通知他去參與救援,而相比一個已經接受過基礎培訓的志愿者在受災程度不高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安排其參與救援。更為重要的是對于所有的志愿者,日本政府都要求其必須購買人身保險,這種行為也是保障應急志愿者的權益的一種方法。
1.4.2.3 血肉相關性的分類管理
在遭受自然災害的重創之下,能夠井然有序的工作是高效實現救助的良好外在表現。因此,如何對應急志愿者實施最為合適的組織管理是極其重要。日本在應急志愿者的組織上,根據志愿者招募計劃的分類仍然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社會團體為單位參與災害救助的,另一類則是不屬于任何社會組織,以個人為單位參與救助的。而對于不屬于任何組織的應急志愿者必須根據受災地區組建臨時救災組織,而且志愿者轉換到其他工作地區之后,則組織關系同樣發生變換,即志愿者又要加入另一地區的臨時救援組織之中。同時,日本政府強調:一旦情況特殊或者有特殊需要,所有的志愿者都要優先前往調動組織的部門報到,聽候調遣,決不允許擅自行動。災害志愿者中心在與各救援單位保持溝通和聯系,時刻關注前方在人力物力上的需求,實現了對志愿者的一個良好的調控作用。雖然中心并沒有權利參與調配、指揮政府相關性救援隊伍(國民防衛隊等),卻能夠為其提供及時的救援的信息,因而在相互關聯的情況下,實現了很好的分類管理。另外,救災志愿者中心引進了應急志愿者數據庫和信息網絡平臺等信息技術,與搶險隊和消防隊、國民自衛隊共享志愿者信息。這同樣也是日本高效救援能力的關鍵助力,值得我國學習。
2.我國應急志愿管理的問題[9]
2.1 身份不明
在中國,一個“尷尬”情況就是應急志愿服務并不是一個官方性質的服務,這種情況也導致了應急志愿者身份十分的不明確。同時,正因為身份的不明確,法律地位以及相應的一些法律權利都無從談起,更不用說明確的責和有效的救援,這是我國應急志愿管理中最嚴重的也是最顯著的問題。政府在沒有明確認定志愿者法律身份的同時,就不會考慮到一些相關志愿者遇難和補償、慰問的問題,即一系列和志愿者相關的個人權利和人身安全與名譽無法得以確定。
2.2 分布不均
從東方之星的沉船事件即可看出,相應的搶險救濟器械都是經過運輸才能到達遇險地點,在時間上,這樣的運輸工作會降低救援的成功率,因而“就地原則”無法實現。雖然,我國人口數量極大,志愿者數量總體也較多,但相對忠誠穩定的志愿者數量偏少。我國志愿者的職業構成上多為青年人和在校大學生,由于大學生畢業后工作等原因,會導致志愿意向的削弱和志愿積極性的喪失。按照區域劃分,我國東南沿海等地志愿者數量相對較多,而中西部地區志愿者數量相對不足,穩定的志愿者數量就更為稀少了,這樣的不均衡分布實則是對我國應急救援工作的高效開展帶來一定阻礙的,或許值得改進。
2.3 參與盲目[9]
我國大多數志愿者參與搶險救災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盲目性,例如:在汶川地震發生后,從報紙和新聞媒體中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志愿者熱情積極主動參與但是還有一些志愿者會受周邊群體壓力和政治動員,消極、被動參與到搶險救災工作中。但由于,一部分志愿者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的不過關,導致了救災過程中受傷和轉變為遇難者的情況也不在少數,這樣的盲目參與也給救援行動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影響。
2.4 法律缺失
直至今年,我國仍然沒有出臺一部全國性的志愿服務法律或行政法規,雖然已有 18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5 個市先后制定了有關志愿服務地方性法規但大都避開實質性的問題,缺乏執行力和實效性。2017年1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在該規劃中明確規定了“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體系。這一措施針對應急志愿服務立法領域里制度不完備,缺乏程序性、可操作性較差的問題或許有一定的改善。
3.我國應急志愿管理的展望
3.1 志愿服務響應運行機制必須建立
在我國建立一個集中、統一、高效的應急志愿服務多級響應聯動機制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明確應急領導協調機制,加強政府應急部門與其他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合作,提升應急領導力量;另一方面,針對不同類型和級別的突發事件,要善于制定完善細致的應急預案,并通過演習實現對各種可能現象的完善解決。
3.2 應急意識必須提高[10]
上文中,提及了關于美國公民角色擴張的問題,這樣的公民應急和自救意識值得深思。因此,我國應該在把應急志愿隊伍專業化的基礎上,更多的培訓具有專業應急常識和快速反應能力的應急志愿者,并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各種宣傳渠道普及突發事件應急知識提高廣大群眾對如何處理突發事件的意識,如:在高校、社區、新聞媒體中不斷提及應急自救的知識等等,同時還可以定期派遣應急志愿者到各個地區進行解說和演講突發事件自救措施等等。
3.3 應急志愿者在宣傳、培訓和管理等環節中的作用
突發事件并非時刻都會出現。因而在平時,我國各志愿服務機構應該做好物資儲備的工作以防止突發事件來襲無法提供完善的物資支持。我國應建立起以長效服務為主的管理機制,通過把應急志愿服務納入系統的應急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各地志愿者在不同應急志愿服務中的不同作用,明確宣傳、招募、培訓、組織、響應、教育管理、考核解散等多個階段中政府和應急志愿組織的角色和作用,讓志愿者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在不同的突發事件中發揮發揮獨特的作用,提高全社會的綜合應急能力,注重公民應急素質的培訓。
3.4 志愿服務進行法律規范和安全保障
由于我國實現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政策,政府可以通過制定法律法規保障應急志愿者的組織管理,使組織管理有法可依。另外,志愿者的權利需要得到關注。參考美國等發達國家,他們對于應急志愿者的權利保護相當的注重,這樣的高度關注提高了志愿者參與志愿行動的積極性。作為參考我覺得我國可以通過公開籌措資金提供專業化保障的方法來維護應急志愿者的權利。同時,我國政府也需要設立專門針對應急志愿服務相關個人的賠償保險,為應急志愿者參與突發事件的人生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4.結論
21世紀的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時期,現實社會中存在各種傳統的和非傳統的、自然的和社會的風險、矛盾,嚴峻的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急需得到政府的重視。
我國應急志愿服務管理體系還處于發展階段,隨著種種措施的實施,絕大多數關鍵問題已經得到基本解決,但仍存在一些細節問題需要解決和調整,例如機制的完善和法制的改進等。應急志愿服務的完善還需要不斷和時代的接軌,而現今能做的只有實踐出真知。
[參考文獻]
[1]仝鵬.國內外企業應急管理機制比較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156-157.
[2]吳秀強.當代應急管理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3]張網成.我國志愿者管理現狀與問題的實證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1 (6):26-32.
[4]鄭建鋒,陳杰.地震應急救援中志愿服務的管理與完善[J].人民論壇社會民[6]高艷蓉.我國應急志愿服務管理機制研究[J].人民論壇社會民生,2015(7):158-160.
[5]宋勁松,王宏偉.美國應急志愿者管理制度及其經驗借鑒[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2(4):34-40.
[6]趙富強,張紅,陳耘.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志愿者的管理優化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5):649-653.
[7]苑海華.我國應急志愿者管理研究[D];燕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8]李民昌.提高政府履行應急管理職能的能力[J].政府應急管理考量,2015(9):22-24.
[9]于魏華.中外應急管理模式的比較與借鑒[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5):231-234.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為師生服務”為指導思想來開展工作,牢固樹立圖書閱覽室為師生服務的宗旨,充分利用現有的圖書資料及設備,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機會,激發學生的閱覽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工作要點
1、積極配合學校各項活動,做好服務工作。
2、認真做好圖書借閱常規工作。
3、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引導讀者充分利用圖書室資源。
4、把新采購的書進行分類、編目,采集書籍信息整理出臺賬,并詳細地錄入電腦。
三、具體安排
1、完善圖書室常規工作管理。
落實文獻資料采編、加工、借還、保管、賠償、清點、剔除及借書、閱覽等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斷完善,嚴格執行。及時做好圖書登記、上架、期刊記錄、出借手續,隨時做好破損書刊的修補工作,注意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更好地引導學生的閱讀活動。
2、抓好流通管理,發揮圖書育人功能。
①提高學生圖書管理員的管理質量。
進一步加強小圖書管理員隊伍建設。本年1-6年級共有11個借書班級,每班選定好1名小圖書管理員,一周安排5個班到圖書室借書,給小管理員安排好本學期圖書借閱時間,并引導他們認真學習圖書借閱制度及閱覽室管理制度,要求各班嚴格按照規定時間進行圖書借閱,明確職責,提高服務水平。
②重視圖書借閱陣地建設。
加強藏書室、閱覽室的衛生建設,落實好各班定期借閱制度,提高圖書資料的流通率及管理水平。
4、積極推動讀書活動的開展。
①指導學生選擇好書。
開展讀書指導活動,引導學生選擇閱讀有意義的好書,使其從中陶冶情操,開拓視野,充實知識,更新認識,調劑學習生活,促進多方面素質的提高。定期進行好書、新書推薦活動,給學生的讀書活動導向。
②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
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有效的、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讀中增知,讀中悟理。鼓勵學生認真做好讀書摘記,積極寫讀后感。并做到三結合:閱讀與自身興趣愛好、與課堂教學、與自身知識結構的長處及不足相結合。
圖書室這塊陣地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越來越顯得重要,為了更有效的發揮他的育人功能,我將和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把工作扎扎實實做好。
具體工作:
九月份:
討論制訂本學期工作計劃。
2.圖書館東西閱覽室課桌恢復,環境衛生清理等。
3.做好辦理新生及新來教師的借書證工作。
4. 發放本學期課本。
5.做好圖書管理員培訓。
6.對各班學生進行圖書借閱制度的宣傳教育。
7.做好各年級圖書角進班前核對、補齊及發放工作。
8.做好循環教材管理及圖書破損修復等工作。
十月份:
1.2017-2018學年期刊征訂學生期刊和教師期刊。
2.做好2017-2018學年新華書店圖書選購工作。
3.做好2017-2018學期課本統計、整理等后期工作。
十一月份:
1.做好新圖書的蓋章、編目、上架等工作。
2.迎接上級檢查,資料補充、整理工作。
3.舉辦新書展、書評活動。
十二月份(2018年1月份):
1.舉行“新書我讀”活動。
2.學生服務員評優活動。
3.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教材征訂工作。
4.總結本學期工作。
三月份
1、做好閱覽室開放前的準備工作,催還寒假圖書,整理書架,第三周起學生開始借閱圖書。
2、做好環境布置、清潔衛生工作。
3、做好新書推薦的宣傳工作。
4、做好借書證補充工作。
5、出讀書專欄。
四月份
1、導讀課,并做好記錄。
2、指導學生讀好健康教育讀本。
3、圖書館清潔衛生,做好電子閱覽室電腦的維護。
4、出讀書專欄。
五月份
1、召開圖書管理員會議,小結前一階段工作。
2、向學校建議征訂圖書的類目。
3、導讀課,并做好記錄。
4、評比讀書之星,以沙龍形式,交流讀書心得。
5、出讀書專欄。
六月份
1、開展讀書節活動。
2、開展讀書征文活動及“手抄報、書法、征文”等評比活動。
3、舉辦新書展覽會。
4、導讀課,并做好記錄。
5、本學期期刊裝訂。
七月份
1、召開優秀讀書積極分子經驗交流會。
2、做好圖書歸還工作和整理工作;
3、評選優秀圖書管理員,并進行表彰。
4、對添置的新書,根據《中圖法》編目、上架。
5、總結本學期工作。
其他工作:
1.做好每周報欄宣傳內容篩選、志愿者培訓、志愿者服務管理等工作。
2.做好圖書館每日借還圖書管理及檔案資料的補充和整理等工作。
篇10
院第一階段活動落實的基礎上,根據Xx區衛生局《關于在全區醫療衛生系統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的通知》精神。進行了第二階段的整改落實活動,現將活動具體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以人為本,結合深化醫藥衛生體系改革和創先爭優活動。以病人為中心,以群眾滿意為動身點和落腳點,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繼續改進醫療質量,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加強行業作風建設,進一步解決醫療衛生服務和行業作風中存在突出問題。結合我院實際深入開展民生工程,七月底完成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篩查7名,完成0歲以上人口健康體檢000名,從而保證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推動醫改順利進行,促進社會和諧。
(一)改善服務態度。不段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做到服務好”
方便患者檢查,優化醫院門診環境和流程。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改善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衛醫政發【00號)和《0年全區醫療管理工作要點》將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作為加強醫療服務工作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實行窗口工作人員提前十分鐘掛牌上崗、取藥等情況一般不超過分鐘。加強門診服務窗口和診室彈性排班;實行窗口、出院、電話、入戶等多種預約方式。力爭做到隨到隨查;全面推行檢驗檢查演講及時發放制度,確保患者隱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節假日門急診和住院醫療服務,完善醫院標識和就診流程引導系統;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檢查。
加強院前、院內急救醫療服務的協調配合,優化急救服務。完善院前急救。確保急救醫療服務無縫銜接。加強醫院急診科規范化、規范化建設,完善急診綠色通道。對急危重癥病人應先搶救、后結算,確保及時施治;根據急診流量,合理調配急診力量,適時配備急診加強班。院內要組建小時生命救援隊,配備相應的搶救設施,及時救治危重患者。
要以“技能好、會溝通”為重點,改進住院服務。全面實施以合理配置護士人力、實行責任護士制度、規范提供分級護理和整體護理服務為核心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盡快提升年輕護士技術操作能力和人性化服務水平。加強病區規范化建設,嚴格探視和陪護管理,為住院患者發明整潔、安定的住院環境。推行住院服務中心化,為住院患者提供陪檢等服務,方便住院患者。認真落實出院患者電話隨訪制度,出院患者一周內電話隨訪率應達到9%以上。
加強醫療質量控制的基礎上,推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依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推進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工作的通知》衛辦醫政發[00]08號)要求。大力推進同級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促進合理檢查,降低患者就診費用。
開展多種形式的志愿者服務,深入開展“志愿服務在醫院”活動。要盡快組建志愿者服務隊。教育并引導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認真落實醫療投訴處置方法,建立健全醫療糾紛調解機制和醫療責任平安制度。嚴格執行首訴負責制,深入開展創立“平安醫院”活動,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二)加強質量管理。繼續改進醫療質量,努力做到質量好”
提升醫療質量。依法加強執業準入和監管,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嚴格落實首診負責、三級醫師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危重患者搶救、會診、術前討論、死亡病例討論、交接班等核心制度,嚴格落實《病例書寫基本規范》和《手術平安核對制度》規范病歷書寫和手術平安核對工作。強化醫療技術分類管理和手術分級管理,嚴格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能力、手術能力和權限審核,堅決查處違法違規開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和越級手術現象。健全醫療質量控制網絡,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組織體系、制度和機制,及時、完整、如實、準確上報質控信息。加強重點科室、部門建設與管理,做到人員配備到位、設施設備配套、技術水平過硬、管理科學規范。繼續強化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和醫務人員培訓,加強醫療服務過程中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人員管理,繼續改進醫療質量。
推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進一步落實“三合理”規范,嚴格規范診療服務行為。堅持因病施治,重點落實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導原則和規范,加強對抗生素尤其是三線抗生素臨床使用的檢測。一類手術預防性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聯合使用率、三線抗生素使用率等指標保持在全區較低水平。繼續開展醫務人員“三基”抽考。認真落實臨床路徑、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臨床治療指南》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處方管理方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規章、規范。大力推行臨床路徑和單病種付費,促進醫療質量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
保證醫療質量平安和患者權益。切實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加強醫療技術和大型設備臨床應用管理。依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方法》要求,建立嚴格的醫療技術準入和管理制度。
(三)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嚴肅行業紀律,努力做到醫德好”
繼續培養和樹立一批先進典型,繼續加大醫德醫風教育力度。要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加大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敬業奉獻先進典型的宣傳,結合衛生行業特點,深入開展宗旨意識、職業道德和紀律法制教育,引導廣大醫務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
大力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貫徹落實醫德醫風制度規范。認真貫徹落實《0年全區衛生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糾風工作要點》寧衛黨發[0]0號)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促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順利進行。建立醫患溝通責任人制度,住院患者主要由責任醫生、責任護士負責溝通,手術患者術前、術后由主刀醫師溝通,門診患者有接診醫師負責溝通。加強醫德醫風教育,落實醫德醫風考評、醫師定期考核和不良行為記錄等制度,加大醫院巡查和違法違紀行為懲罰力度,嚴肅執業紀律。
嚴肅行業紀律。堅決杜絕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
健全內控機制,堅決杜絕吃、拿、卡、要、亂收費、收受或索要“紅包”收受回扣、商業賄賂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強化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長效機制建設。加強經濟管理。嚴格統方權限和審批程序。
(四)深入開展行風評議。努力做到群眾滿意”
- 上一篇:財務管理流程及制度
- 下一篇:合伙公司財務管理方法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志愿者活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