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文化常識范文
時間:2023-08-25 17:23: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古代文化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 成語和古代天文歷法 論夏代的青銅器、文字和城堡 天文歷法知多少 論夏代玉器的審美特征 崇禎帝支持平民與科學家的天文歷法論戰 基于時空氣合一的六十甲子天文歷法研究 天文歷法諺語與住宅建設 論研究夏代音樂的必要性 對高中物理教學中拓展天文和航天知識的思考 關于夏代文字的推論 愷撒的歷法 幾個天文知識概念 天文學的發現和分類 古代的歷法與皇歷 初中古文化常識系列解讀之天文歷法 初中古文化常識系列解讀之——天文歷法 論朱天文臺灣著名編劇朱天文小說文本的語言藝術 論中國長城的天文學特征 論航天期刊與航天文化的關系 2012年的特殊歷法現象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4]沈金亮:《〈尚書〉傳本真偽之爭新論》,《文史雜志》2014年第3期。
[5]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2009年版。
[6]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階段成果報告:簡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年版。
[7]楊伯峻:《論語譯注?衛靈公》,中華書局1980年版。
[8](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9]楊光成:《西羌壯歌》,《西羌文化》編輯部出版。
[10]任乃強:《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篇2
一、古詩詞的內涵及特點
縱觀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文學長河,古詩詞莫過于其中最大的一朵浪花。它以優美的語言、深刻的情思讓一代又一代文人拜服。古詩詞不同于散文、小說等文體,有其自身的內涵和特點。教師需要在充分了解這些內涵和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一)古詩詞的內涵
歷來對古詩詞都沒有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古詩詞顧名思義,應該包括詩和詞。詩中又有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古體詩主要指唐代以前所創作的詩歌,像《詩經》、《楚辭》、樂府詩等,這類詩歌字數多少不限,對韻律的限制也較為寬松。近體詩主要指唐朝形成的一類詩歌,其特點是講究平仄和對仗,又可分為律詩、絕句、長律等。詞也稱“長短句”,是配樂而寫的歌詞。“詞,作為文學的一種樣式,指的是歌詞,即可以合樂歌唱的詩。”[1]詞包括詞牌、題目、正文三部分。詩以唐朝為勝,詞以宋代為佳,因此多種版本的語文課本都將學習重點放在唐詩宋詞部分,蘇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甚至編訂了《唐詩宋詞選讀》,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古詩詞學習水平。詩與詞雖然是兩種形式不同的抒情文體,卻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從描寫內容上來說,都有表現離別之情的,如詩中有李白的《送友人》,詞中有柳永的《雨霖鈴》,統稱此類詩歌為送別詩。同樣,將記敘游覽古跡,懷古思今的詩和詞稱為詠史懷古詩;將贊美某種特定事物,抒志的詩和詞稱為詠物詩;將描寫塞外風光和戰爭景象的詩和詞稱為邊塞詩;將抒寫山水田園生活的詩和詞稱為山水田園詩。從表達技巧上來說,都使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表現手法。并且,一個作者既可以是詩人也可以是詞人,因此本文將二者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其中采用詩歌的廣義含義,既包括詩又包括詞。此外,元代散曲與詞在形式、內容上也有諸多相似之處,高中語文教材也涉及到少量的散曲教學。鑒于此,本文也暫把散曲歸為古詩詞一類。
(二)古詩詞的特點
1.語言凝練
古詩詞一般篇幅短小。古體詩受限較少還可能出現較長的篇幅,像白居易的《琵琶行》,但也在少數。近體詩大多為絕句和律詩,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最多也只有56個字。詞也一樣,受詞牌限制,字數一定,且相對較少。所以要用有限的語言表達深邃的內涵,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詩歌語言必定要有高度的凝練性。“古詩詞區別于散文、戲劇、小說等文學形式的最大特點在于詩詞語言的概括性、凝練性,其最大的藝術魅力也在于能以最概括凝練的語言蘊涵非常豐富的景色描寫、事件敘述、情感抒發”[2]。如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二首》(銀燭吐青煙)中的“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詩人不必全力去渲染月亮、銀河如何的明亮,“隱高樹”、“沒曉天”六個字就讓讀者體會到月亮、銀河的光輝是何等的耀眼奪目,使樹木黯然失色,將天空全然遮蔽。
2.想象豐富
古詩詞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用大筆墨來描繪生動形象的畫面。但是讀者閱讀詩歌時卻并不會感到畫面的狹小、簡單、索然無味,這源于其營造畫面的豐富想象性。它善于將多彩的畫面凝聚到一兩個點上,透過這幾個點給讀者以無窮想象,達到知一斑而窺全豹的效果。如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僅僅四個景物卻將塞上風光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可以想象,滾滾黃沙漫漫,似大海無邊無際,旅人在行途中點燃木柴燒水做飯,因無風無雨,天空格外寧靜,連輕煙也筆直向上;一條長長的小河沿著天際緩緩流淌,已是黃昏時刻,沒有刺眼的光芒,泛著紅暈即將下落的夕陽顯得格外溫和。這是一幅怎樣宜人的畫面,絲毫不比美術大師筆下的美景遜色。
3.情感含蓄
古詩詞是一種抒情文體,詩人在有所感的情況下揮毫走墨,表達內心情緒。但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全篇吶喊自己溢滿胸腔的情感,而是通過刻畫形象,營造畫面委婉地表達出來。這就形成了古詩情感表達含蓄的特點,但這樣不僅不影響詩歌的抒情性,反而使情感更加強烈。尤其是一些婉約派詞人,其詞作更是如此。如李清照的《聲聲慢》,借淡酒、大雁、黃花、梧桐、細雨寄托自己的孤獨惆悵之情,直到最后“怎一個愁字了得!”才點出自己內心的愁苦。即使這樣讀者也早已沉浸在女詞人的濃愁之中了,因為酒、雁、黃花等形象無不告訴我們女詞人是何等的愁緒萬千。
二、高中古詩詞的教學價值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必修課程中提出“閱讀與鑒賞”目標,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發展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具有積極的鑒賞態度,注重審美體驗”。因此,高中古詩詞學習重點在于鑒賞,要讓學生學會分析詩歌,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
(一)培養審美情趣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作能力。”古詩詞作為一種文學藝術,它的美體現在多個方面:古詩押韻,通過朗讀,我們可以體會其中的音韻美;古詩詞中詩人所塑造的形象,或玲瓏雅致或歡快活潑,具有形象美;由眾多生動的形象,組成豐富多彩的畫面,幽靜、傷感、朦朧、遼闊等等,給人以畫面美;通過這些畫面的描述,詩人在其中寄托自己的心緒,抒發一時的情感,讓我們跟隨詩人或喜或悲,體會其中的情感之美。比如在朗讀和鑒賞古詩詞時,品味有節奏的語言,感受優美的形象和多彩的畫面,體會豐富的情感,可使學生身心得到美的洗滌,凈化心靈,陶冶性情,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二)發展想象力
大多數詩歌都通過塑造形象,構成畫面,表達詩人的某種情感。詩人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通過文字記述出來。古詩詞篇幅短小,語言凝練,用區區幾十個字來表達無限的內容,給讀者留下很大的空白。因此在古詩詞的學習中需要讀者展開想象,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去填補敘述之外的空白,這樣一首詩才能變得鮮活起來,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美感。詩歌的學習應該是圓形的,而不是扁平的,即不能僅從字面理解內容。這種圓形解讀離不開讀者的想象,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常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把握詩歌形象的基礎上想象畫面,并由此聯想出去,從更深層面體會詩人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意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想象填補詩歌空白,不斷豐滿詩歌內容,并使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
(三)豐富傳統文化積累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包含多個方面,如傳統文化常識,傳統文化精神。《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課程基本理念”要求語文課程“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課程目標”中也提出“增強文化意識,重視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化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包含豐富的文化內容,通過鑒賞古詩詞不僅能夠學習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而且在了解詩人情感的基礎上,能夠增加自我的文化積淀,加強自己的文化底蘊。如學習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可以了解羊祜“墮淚碑”的典故,學習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可以體會其深沉的愛國情感,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
(四)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詩歌鑒賞能力是高中生文學鑒賞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方面。詩歌鑒賞能力只有在認真解讀古詩詞的基礎上才能提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詩歌形象、內容、語言、表達技巧等多個角度分析詩歌,掌握古詩詞鑒賞的一般方法,探討詩歌學習規律,有步驟、有針對性地對古詩詞進行鑒賞。學生通過語文課本中少部分優秀詩詞的學習,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在面對時代相隔久遠的古詩詞時,能夠找到解讀詩歌的突破口,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學會獨立分析古代其他優秀的詩詞作品。
注釋:
[1]陳新璋.唐詩宋詞概說[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6:186.
篇3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音韻學常識 漢語言素養
在大學里,音韻是一門令人望而生畏的學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常被老師束之高閣。其實,如果我們能教給中學生一點音韻學常識,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就易于把握漢語言內部的聯系,做到觸類旁通,在更高層次上俯瞰許多語言現象,提高漢語言素養。主要的音韻學規律有:喉牙聲轉、古無輕唇音、娘日二紐歸泥、齒齦互轉、腭化音等。利用這些規律,可以使學生有良好的收益。
一、提高詞語解釋能力
閱讀文言文,常遇到的是通假字、同源字、古今異義字的干擾。利用音韻學常識,可以幫助我們識別通假字、同源字。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二章》)中“拂士”的“拂”本意為拂拭,《說文》:“拂,過擊也。”徐鍇曰:“擊而過之也。”但在這兒顯然不是用其本意,而是通“弼”,《說文》:“弼,輔也。”指輔弼君主,直諫而矯正其過失。原因何在呢?拂和弼,在普通話里聲音與調都不相同,但按古音,二字聲母都是重唇音,韻部和聲調也相同,因而可以通假。
高中階段注重對同源字的積累有利于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把生硬的文字教學趣味化。如,把一物加在另一物上叫“加”,把車加于馬上叫“駕”,上面可放東西的器物叫“架”,加在犯人頸項上的刑具叫“枷”,加禮物與人為“賀”。以上各字加、駕、架、枷、賀氏同源字,雖然“加”、“賀”今天讀音不同,但古音韻部相同,聲母相近。
古音相同或相近,是構成通假、同源的必要條件,學點音韻學知識不僅可以便捷地識別出通假字、同源字,而且可以知其源流,實現知識的條理化。
二、科學釋讀多音字及一些專用詞語
呂叔湘先生《語言的演變》一文在談到語音的變化時說:
漢字的造字法里用得最多是形聲法,常常是甲字從乙字得聲,可有很多這樣的字按現代的讀音來看是不可理解的。例如“江”從“工”得聲,“潘”從“番”得聲……由于語音的變化,這些形聲字的聲符今天已經失去表音作用,變得不可理解了。
懂得音韻知識,這些語音的變化就會比較容易理解了。漢語言語音有一個緩慢的漸變過程,只是在人生短短的幾十年時間里,語音一般不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因而容易被人忽略。但只要把不同時期的語言材料作一比較,就可以看出語音在不斷變化。南京教育學院教授朱聲琦先生曾對漢語的聲母流變作了一個系統的研究,下面就是他所繪制的漢語喉音、牙音、和唇音流變示意圖。
對照這張語音流變示意圖,呂叔湘先生文中所講到的語言問題即可迎刃而解了。利用這些規律,對于一字多音、方言異讀等現象我們會找到答案。如:“單”,有三個讀音:“dān”“shàn”“chán”,是因為在上古的時候是一家,都是舌頭音。舌頭音在上古的時候是“端、定、透、泥、來”五個音,接近于今天的生母“d”“t” ,中古的時候分化出“知、徹、澄”三個音,接近于今天的生母“zh”“ch”“sh”,可見“shàn”“chán”兩個音是在“dān”的基礎上分化出來的。利用語音演變的規律我們就可以解釋一些地名的讀音問題:“阿房宮”中的“房”念“páng”、冼星海的家鄉廣東“番禺”中的“番”念“pān”。
有趣的是,不同語言在發音上也有共同點可循。談到語音的變化,這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世界各國的兒童在剛會喊“爸爸”、“媽媽”時,發音都是一樣的;英語中的 “father” 、“mother”和漢語中的“父親”、“母親”發音時對應的第一個音是相同的,分別是[f]、[m]。這些現象對開啟學生對語言的興趣有著深遠意義。
三、梳理漢字音、形、義之間的關系
語言的發展,總是先有口頭語,然后有書面語;先有字義,然后才有字音,最后才有字形。所以字音與字義的關系比字形與字義的關系要密切得多。這里有一個有趣的例子:語助詞“哦”,在不同的語音條件下,有多種表現。當有人問“你聽見了嗎?”,回答時發陰平聲“ō”,所表達的意思是:“知道了。”回答時發陽平聲“ó”,所表達的意思是:“你說什么?我沒聽清。”回答時發上聲“ǒ”,所表達的意思是:“你說什么呢?”隱含的情緒是:“問得沒禮貌或沒道理,本人不愿意聽。”回答時發上聲“ò”,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但聽見了,而且聽明白了、知道了。”
四、為方言和普通話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普通話和方言的分歧在語音方面最為突出,“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是中國語言特有的文化景觀。因此學習古漢語音韻規律,運用音韻學規律去發現方言和普通話的語音對應規律,對于學習和推廣普通話具有重要作用,學生會對普通話產生親切感,而不至于犯把方言與普通話對立的錯。
學習、研究和運用方言和普通話的語音對應規律,以此推動普通話的學習,是學習和推廣普通話的一條以簡馭繁的有效途徑,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在學習普通話時都自覺不自覺地在運用這條規律。
漢語音韻學涉及的教育功用、古漢語研究價值、文化價值,本文不加贅述。我希望工作在一線的中學語文教師能夠給予關注,以通俗的講解把有關知識融匯在語文教學特別是古文教學中,激發他們學習母語的興趣,幫助他們打好語文基礎。
參考文獻:
[1]朱聲琦.古代漢語實用教程.江蘇人民出版社.
[2]史中文.漢語是這樣美麗的.商務印書館.
[3]林寶卿.漢語與中國文化.科學出版社.
[4]顧義生,楊亦鳴.音韻易通.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篇4
思考一:古典詩歌教學意義何在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宋詞元散曲各領數百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余秋雨先生是這樣評價古典詩歌的:“在歐洲,作為古代經典最醒目的標志,是一尊尊名揚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國歷史上毀滅性的戰亂太多,只有一種難以燒毀的經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詩文經典。這些詩文是蘊藏在無數中國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傳遞性的誦讀,便是這些經典連綿不絕的長廊。”
確實,古典詩文是中華民族靈魂的寓所,而詩歌則是靈魂的最深處,它常響徹于你的生命,愉悅心靈,傳遞情感,寄寓思想,教育后人,令人無法自拔。當我們研究如何繼承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時候,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到這汗牛充棟如繁星般美麗而深沉的古典詩歌上。
即使從教學層面看,詩歌教學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恢復高考后的1985年的高考,“詩歌”題正式進入全國語文試卷。尤其是2002年《考試說明》增設詩歌閱讀專項要求以后,詩歌題由知識型客觀題向能力型主觀題不斷發展變化――考查知識,品味語言,欣賞意象,評價情志,鑒賞風格……命題深度層層推進,測試難度節節攀升,審美特色日益顯著。可以說,高考語文命題推出詩歌鑒賞題,高舉起“詩教”大旗,不僅優化了語文試卷的結構,提升了語文教學的境界;而且對學生國民素質的培養,對中華文化的建構,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基于此,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我們要“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感情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引導他們“借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歌,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歌名篇。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此外還要指導學生“學習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詩歌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因此,我們教師需要通過古典詩歌的教學,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延續民族血脈,光大民族偉業,這是每一個語文老師的沉重又無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思考二:應如何制訂古典詩歌的教學計劃
1.充分了解生情學情,謀定而后動
在這次公開課中,郭、涂兩位老師都未在詩歌字面義上花太多時間,只是點到即止。這是了解學情生情的表現。學生早已具備了借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梳理字詞的自覺性和能力,所以這部分內容可弱化,不必占用課堂時間。但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而言,恐怕就不得不在這方面狠下功夫,畢竟,鑒賞的基礎還在于字面義。如果不解決這個攔路虎,學生必然會在這里摔跤。
除此之外,知識的連貫性也應成為教學重難點定位的考慮因素。就詩歌閱讀而言,學生在必修階段,特別是初中階段,已經學過數量較多的古典詩歌,且對其內容特點已經擁有了初步的鑒賞基礎。上到高中,老師既需要調動學生在“必修”時所學到的有關基礎性內容,讓學生在某一個方面去發展對詩歌的認識,使得“共同基礎”與“個性發展”在教學中得到有機的結合。同時,也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作出相應的補救措施。
2.準確定位,構建知識能力模塊
高中的學習重點不在感知,而在“類”化。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積累整合背誦一定數量的詩詞名篇,將單篇的、局部的、零散的知識進行勾連,進行“類”的總結提升,構建關于詩的知識能力模塊,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能力體系。同時,也要適當聯系高考,讓學生在理解詩作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方法力爭得分,給學生一把解讀詩歌的鑰匙,授人以漁,并且培養他們鑒賞詩歌的濃厚興趣。
總之,高中古典詩歌教學的計劃制訂要考慮“承前(必修、選修)啟后(高考、終身)”,一方面關注與必修選修的聯系,盤點必修選修學過的知識、掌握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關注高考的能力考查的要求和方向,積極備考。同時,也必須超功利性地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思考三:應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古典詩歌鑒賞活動
1.披文入情,登堂入室
詩人創作的過程,大致概括為“生活積累――選材立意――藝術構思――語言表達”。觀賞者“沿波討源”,可從“語言表達”入手,追溯到詩人的“藝術構思”、“選材立意”和“生活積累”。即先從作品的“語言形式”入手――謂之“披文”,進而探討其他――藝術、情感等。
從操作層面看,“披文”都是鑒賞的前提。當然可以從詩題入手,從具體的意象入手,也可從整體印象入手,但終歸都要過語言關。然而,詩詞用語與散文不一樣,既有韻律的限制,要求精煉、含蓄,留下“空白”,又可在敘述時跳動進行,因此詩詞的結構是特有的。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讀詩詞,可能會摸不著頭腦,甚至是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正確理解詩人的意圖情感,自然也體會不到它的好處。
概括來說,詩歌的語言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精煉含蓄有味,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填補;二是跳躍性(形象、情感);三是要突出形象。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詩家語”的特點,從字詞句入手,關注意象的固定含義,“因文施教”,才能為下一步的鑒賞作好充分的準備。
葉嘉瑩先生認為:“在一個歷史文化比較悠久的民族中,有些語言的符號經過長久的使用往往形成了某些固定的聯想,而且只有屬于這一文化傳統之內的人,才熟悉這種聯想。”所以,老師要抓住“意象”,向情感深處漫溯。
意象是蘊涵作者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解讀詩歌的一把鑰匙。詩歌的閱讀鑒賞,必須以解讀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平時就應讓學生養成分組分類整理意象及所表達的含義的習慣,同時,注意教給學生評點意象的方法。如:(1)抓住修飾意象的詞語進行評點;(2)體會修飾詞語描述出對象的什么特點:顏色、動作、神態、心理、質感、層次等;(3)可以用其他修飾詞語替換,運用比較法來對修飾詞語進行體會感悟和評價。
“披文”之后就要“入情”,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準確把握詩人的情感變化。“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然而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的古典美學在情感表達方式上主張含蓄,不主張情感的直接宣泄,往往要通過一定的形象、景物來表達,因而,古人特別重視情與景的關系。“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辛棄疾)一語道破了古人與自然景物的關系。歷代詩人更是從與山水的感情交流中領略山水風景豐富多彩的美,激發人們人世滄桑的浩嘆,以及關于時光永恒的思考。從手法上看,中國古典詩歌最常用的藝術手法就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從《詩經》到《楚辭》,從陶淵明到“建安七子”,從唐詩到宋詞到元曲,詩人在與自然的對視中獲得一種生命的體悟,他們借山水洗滌世俗的塵埃,消除胸中的塊壘,從中啟發進取的意趣。正因如此,詩歌鑒賞最難過的就是“入情”關,學生常常煩惱自己無法準確把握具體而微的情感,總覺得有一道無形的屏障把自己與詩人阻隔,對面而不相識。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能力。有時,即使不是太理解某個字詞,但如果能利用已知充分聯想想象,將文字轉換成一幅幅連續的畫面或場景,融入到詩人所創設的意境中去,現詩中未盡之意。也就意味著“讀懂”了詩歌。
2.以讀促學,授人以漁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中,要令學生與文本對話,重要手段就是讀,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精讀,誦讀……不一而足,不同的讀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學生只有經歷這些讀才會讀。不同的授課內容對讀有不同的要求,但最終是要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學會多種閱讀方法。
詩詞欣賞是各種復雜的心理活動的交織,有時是從生理――心理,有時是從感性――理性,有時是從情感――思想,有時是從社會――歷史……反正,“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在不同形式的讀中,學生走進、投入、品味語言,咬文嚼字,感受文章的字字珠璣,繼而領略、傾聽、感受、認識、了解、發現,從而受到愉悅、陶冶或得到啟示,拓寬自己的視野。這次郭、涂兩位老師的課堂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注重“讀”,整個課堂書聲朗朗,尤其是涂老師,以身作則,全情投入,大聲吟誦,極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朗讀熱情,營造出高昂的課堂氛圍。
只有在反復讀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語文教學應該激勵學生多讀,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自主讀書,使其讀有所得。學生愛閱讀、會閱讀,才會帶來語文教學的碧海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