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企業財務分析范文

時間:2023-08-25 17:21: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創企業財務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創企業財務分析

篇1

關鍵詞:經濟體制多元化;企業;經濟環境;財務管理;創新策略

企業的重要工作環節之一就是財務管理。在我國經濟體制多元化的背景下,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方式無法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這就需要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創新財務管理方法,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從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財務管理者需要突破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不斷探究更加科學的管理手段,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一定的市場份額。因此探究新經濟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問題非常必要。

一、環境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國家掌控產品的生產模式,產品數量和產品價格等。這種經濟環境相對比較穩定,企業面對的風險因素也比較少,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市場就像一潭死水。我國進入市場經濟體制后,企業商品價格,主要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產品價格不穩定,因此企業的發展面臨著極大的風險。因此企業需要創新財務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資金問題。

由于我國出現了電子商務這一新型經濟模式,包括淘寶,京東等各大網絡銷售網站發展速度較快,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可以實現一系列的交易流程,這樣交易方式具有虛擬化和遠程化的特點,但是這種交易方式存在資金安全方面的風險,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制定新的資金安全管理條例,同時也需要新的支付制度作為保障,企I財務管理人員也需要不斷更新關于電子商務方面的知識,創新財務管理方式。

二、新經濟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策略探析

為了更好的應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企業需要更新財務管理模式,研究出新型的財務管理手段,促使財務管理工作更加科學有效。

以下具體分析新經濟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策略。

1.創新企業財務管理理念。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缺乏對有形資產流通和管理的關注,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問題持忽視態度。例如:知識產權就屬于企業的無形資產,但是企業經常對知識產權的管理持忽視態度。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企業資產的重要形態之一就是知識資產,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有助于知識資本的增值。

因此工作人員對財務管理理念也要有所創新,必須加強對企業知識資本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推動新經濟下企業經濟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工作人員只有應用新的財務管理理念和新的財務管理方法,才能適應現代化的經濟發展趨勢。

2.運用新技術對財務加強網絡化管理。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可以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中。工作人員可以按照規范的流程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加強財務管理平臺建設。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通過應用事后反饋的模式,無法第一時間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處理。利用計算機技術管理財務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可以將會計核算動態和財務審核情況等歸集起來。通過互聯網可以有效傳遞財務單據和數據信息,及時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有效的監督,這樣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3.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為了提升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企業財務人員應該不斷給自己充電,掌握一些新知識和新技能,跟上時展的步伐。同時也要有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同時對經濟的發展狀況要有所了解,掌握法律法規的詳細內容,對市場的發展形勢作出準確的判斷,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此外,企業可以在內部定期舉辦相關培訓活動,定期進行講座和宣傳,讓每一位財務工作人員積極參加培訓活動,通過培訓促使他們掌握新的財務管理理念和財務管理方法,同時了解當前的政治經濟發展狀況,通過全新的管理理念指導實踐,這樣就會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4.制定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我國企業發展面臨新的經濟形勢,企業管理層需要站在企業長遠發展的立場,制定科學合理的財會管理政策。通過企業科學的財務政策和經營模式,可以實現企業的最大化價值。同時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需要詳細分析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各項風險,這樣可以促使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達到持續盈利的經營目標,因此企業必須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這樣有助于企業發展過程中各項利益的平衡。企業要采取科學的對策,對經濟風險加強控制,同時重視研發新產品,這樣能夠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有助于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此外,企業財務管理者要加強對財務管理的控制,不斷完善各項預算審批制度,從而實現對財務預算的全面管理。

篇2

關鍵詞:財務分析債權投資風險控制

1債權投資決策前進行財務分析的必要性

對于債權投資而言,投資目的就是要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盡可能擴大企業的利潤,債權投資實際是對風險的經營,通過對被投資方的風險識別和風險管理,能有效改善債權人的盈利能力。債權人對債務人關注的信息有很多,財務信息是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情況的最終體現,各具體指標之間的對比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不得不說財務信息是眾多信息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項。大中型企業和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均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可信度較高,相關財務資料的規范性、完整性相對較好,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狀況相對而言要差得多,相關信息的透明度也較低。能有效識別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并正確解讀出財務報表本身及其映射出來的信息,對債權投資方進行風險管控、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是至關重要的。

2債權投資財務分析要點

2.1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

除了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知名民營企業外,其他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相對較低,財務人員基礎十分薄弱,有的企業甚至沒有專業的財務人員,財務報表質量差、財務信息嚴重失真,債權人拿到很可能是非財務人員為了提供材料東拼西湊的一套財務報表,大多數的企業可能并非“惡意”,但以此進行投資前的分析毫無意義,此處需要做“報表還原”處理。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不乏存在為取得債權人的借款,而虛構財務數據的企業。財務報表造假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基礎誠信度,對于一個無誠信或誠信缺失的企業,合作的基礎已經發生改變,更何談債權投資。

2.2以償債能力為主,綜合關注盈利能力、營運能力

作為債權人,考慮的不僅是利潤最大化,更為重要的是本金的安全回收,償債能力就成為債權投資人的首要關注點,而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又是償債能力的保證,同樣需重點關注。

2.3高度重點現金流,進行全面分析

現金流量表是基于收付實現制編制的,企業的現金流的充裕程度可以判斷企業是否具有償還能力,企業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在現金流量表報表中得以反映,現金流量表是企業現金流的動態過程的體現。另外,現金流量表結合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判定企業所處生命周期,可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2.4關注財務數據異常,分析原因

連續三年及近一期的財務報表中,金額變動、增減幅度較大的報表項目值得關注。對于股權和經營權都較集中的中小企業,主要采用集權的管理模式,股東和管理者會視為公司的資產為個人財產,使用上較隨意,存在將出資款和資產挪作他用或據為己有,損害公司利益。受限于企業的經營情況,部分企業無法取得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貸款,可能會以高額利息或其他回報的方式直接向公眾借款,并為此會支付高額利息,影響企業盈利能力,同時,也存在集資款被股東或實際管理者揮霍的情況。資產被長期占用、關聯方利益輸送、民間借貸及非法集資對企業的經營將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到企業的償債能力,均也值得關注。

3根據分析要點對債務人報表進行具體分析

3.1針對財務數據真實性、準確性的具體分析

總覽報表及相關附注,若報表是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查看審計意見,為提高審核效率,可以向會計師事務所核實;利用三張報表表內和表間數據的勾稽關系,進行報表數據驗證,審查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通過收入、應收賬款、經營活動現金流三者之間的是否符合邏輯,成本、存貨、應付賬款、經營活動現金流四者之間是否符合邏輯,將利潤表與納稅申報表對比。上述如存在較大差異,核實原因,關注主要矛盾,即是否存在虛增收入和資產、虛減成本和負債、調解利潤的情況。結合報表附注及科目明細,分析貨幣資金、存貨、應收賬款、固定資產、銀行貸款、收入、成本、財務費用、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明細等報表科目當期及同比變動情況,判斷與企業自身及行業特征是否相符合,核實財務報表質量。對于非惡意調解報表,可以要求企業進行核對,并要求更新數據,需根據具體識別的情況和企業再次提供的數據進行“數據還原”后,再做進一步分析;而對于表間數據問題較多,存在大幅調整的情況,又拒不提供更新數據的企業,可以視為惡意調解報表,拒絕提供投資資金。

3.2針對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與營運能力的具體分析

杜邦分析是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指標,通過指標的拆分,將企業的盈利水平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三個維度進行分析,綜合評價企業的盈利水平。各大財務分析類的教材中均可以查到,在此就不在復述。企業的償債能力分為靜態和動態,靜態償債能力是從財務結構,也就是資產負債表出發,分析企業用現有的資產清償債務的能力;動態償債能力是從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出發,分析企業的資產在經營過程中創造和積累下來的收益用于償還債務的能力。在此就償債能力的具體指標說明列示如下。(1)資產負債率,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負債來籌集的,亦可以評估企業在清算時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該指標一般不應超過70%。(2)流動比率,反映企業短期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用以償還債務的能力,該指標一般不應低于1.5,若該指標過大(超過3),說明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低下。(3)速動比率反映企業速動資產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該指標一般不應低于80%。(4)利息保障倍數用以比較息稅前利潤與債務利息,對于大多數傳統企業,該指標超過3是相對安全的。(5)現金比率反映企業用貨幣資金和有價證券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該指標一般應高于20%,但現金類資產一般獲利能力極低,現金比率過高意味著企業現金類資產使用效率低下。(6)現金流量比率,該比率用于衡量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可以抵償流動負債的程度,一般而言該指標應超過50%。在實際運用各項財務指標時,應結合企業所在行業、企業規模及自身經營特點,就上述所列示的具體指標進行綜合考慮,對于給定的標準數值不能一概而論好壞,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3針對現金流的具體分析

對于一個穩定經營的企業,比較合理的現金流結構,是現金流入以經營活動為主,以收回投資、分得股利取得的現金以及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接受外部投資等取得的現金為輔。具體關注點如,當期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大幅變動,表示企業存在大額投資、購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籌資現金流中的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與歸還借款支付的現金,與當期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的變動應該一致;籌資活動現金流中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與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中的實收資本(股本)和資本公積的增加應該一致。在對現金流分析的時候,除了考慮具體數值,更應該通過現金流判斷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企業生命周期包括: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各期間的現金流情況各不相同,具體為:對于一個初創期的企業,投資活動現金流出較大,經營活動現金流很小;對于一個初創期的企業,投資活動現金流出較大,籌資活動現金流入較大;對于一個成熟期的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占主導地位,投資和籌資現金流處于平衡狀態;對于一個衰退期的企業,幾乎無投資現金流出和籌資現金流入,仍以經營活動現金流為主,但也在收縮。對于債權投資而言,投資初創期企業的風險最大,一般不建議投資;成長期和衰退期的企業的投資風險較前者略低,同樣應該謹慎考慮;相比而言,更應該選擇處于成熟期的企業進行投資。

3.4針對異常財務數據作出職業判定

股本(實收資本)明細股東、資本公積的頻繁變動,說明公司經營權改變,經營的穩定性有待進一步確認。存在大額與股東的其他應收款,核實業務實質,確定是否存在股東抽逃出資、股東長期占用公司資產的情況;存在與管理人員之間的應收款,核實業務實質,確定是否存管理人員占用公司資產的情況。收入中與關聯方的交易頻繁,查驗業務真實性、公允性,同時核對相應成本是否配比,判斷是否存在向關聯方利益輸送、侵蝕公司資產的情況。判斷企業是否存在非法融資和民間借貸的情況,如,查看其他應付款明細,是否存在大額應付款;管理費用中存在明顯超額的與主業不相關的成本、費用支出;財務費用率,是否與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相配比;核實銀行流水中超過一定金額的大額支出和收入,是否存在頻繁的大額個人交易,且無相應業務合同支撐。

篇3

摘 要 制定合理的財務戰略將會保證更好實施油田企業的發展戰略。本文在財務戰略的基本理論基礎上,結合油田企業實際情況,介紹了油田企業財務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關鍵詞 油田企業 財務戰略 戰略制定 戰略實施

企業財務戰略,是指為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的流動和實現企業整體戰略,為增強企業財務競爭優勢,根據企業戰略要求和資金運動規律,在分析企業內外環境因素的變化趨勢及其對財務活動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未來財務活動的發展方向、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長遠性、系統性和決定性的謀劃。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國際油價的不斷上升,油田企業制定并實施財務戰略,為長遠發展謀劃,已經變得勢在必行。

一、油田企業財務戰略的現狀

(一)忽略了可持續增長的管理問題

油田企業仍處于高投入、高消耗、高風險增長階段,生產循環性差,安全問題嚴重,管理者的目標是收益的快速增長。因此,為增加收益而盲目追求規模數量的擴張,財務戰略的制定偏重投資規模,忽視投資質量,多以自有資金和外借債務來維持企業運營,導致資金結構不合理,資金周轉困難,資源未能優化配置,從而導致短期增長率過高,而影響可持續發展。

(二)財務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現行的財務分析評價體系,主要包括杜邦分析體系、以投資回報率為核心的業績考評體系、以每股收益為核心的資本結構決策分析方法、以市盈率為核心的企業風險與價值模型等。這些評價方法,偏重于考核短期利益,易誘發企業利潤操縱或盈余管理,同時,這些財務指標主要對過去結果的反映,難以與組織的戰略目標相融合。

二、油田企業財務戰略的制定

油田企業財務戰略作為企業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首先要服從于企業發展戰略,在企業發展戰略的指導下,綜合考慮石油經濟波動情況、油田生命發展階段和油田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等因素,選擇適合自身特點和發展階段的財務戰略。而且要及時進行調整,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一)要考慮經濟周期波動的情況

一般來講,經濟周期內各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在高漲階段總需求迅速膨脹,在繁榮階段過度繁榮,在衰退階段進行緊縮性經濟調整,嚴格控制總需求。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要求企業順應經濟周期的過程和階段,通過制定和選擇富有彈性的財務戰略,來抵御大起大落的經濟震蕩。對于油田企業財務戰略的制定必須考慮石油經濟周期波動情況,要做到與國際油氣發展的大環境相協調一致。近年來,油價不斷上漲,并且由于石油為非可再生資源,在獲得新的替代資源之前,油價將會一路上漲,整個國際的油氣市場是處在一個繁榮發展的階段,在此階段,油田企業財務戰略應采取擴張型財務戰略和穩健型財務戰略相結合的方式。

(二)要考慮油田生命發展階段

每一個企業的發展都要經歷初創期、擴張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要有不同的財務戰略與之相匹配。初創期,企業資源有限,投資項目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此時油田企業如何制定合適的財務戰略,以最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使企業生存下來,是企業初創期所面臨的基本問題;擴張期,企業員工設備已初具規模,產品有一定市場,并具備有較強的融資能力,此時應該采取擴張型的財務戰略;在成熟期,企業以企業價值最大化增長為財務管理目標,財務戰略一般應采取“低負債、高收益、中分配”的穩健型財務戰略,在此階段,為謀求企業更好的發展,應采用多元化的投資戰略,尋找新的增長點,故油田企業在此階段除了將目標放在本國的市場上,還應該積極地開拓國外市場,制定合適的國際財務戰略;對于處于衰退期的油田企業,面對低產量的油井,低落的市場行情,應該采取防御型財務戰略,將資本最大程度的回收是首要任務。

(三)要與經濟增長方式相適應

企業經濟增長方式客觀上要求實現從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的根本轉變,為適應這種轉變,油田企業財務戰略需要從兩方面進行調整。一方面,調整企業財務投資戰略,加大基礎項目的投資力度。企業真正的長期增長要求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效率,而資源配置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取決于基礎項目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大財務制度的創新力度。根據油田企業的實際特點,建立適合的財務制度,使企業高效率運轉。

(四)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財務戰略

所謂可持續發展能力就是核心競爭力與適應環境能力的綜合。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的長遠利益和近期利益達到協調統一,才能把戰略性目標與戰術性目標結合起來。石油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和不可再生的礦物資源,必須有償、合理且可持續性地開采。從基于資源的戰略觀點看,石油企業的戰略目標在于有效地獲得與運營石油資源,創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不斷提升石油資源的附加值,實現企業績效的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

總的來說,制定財務戰略首先要對財務戰略環境進行分析,即要收集各環境的信息及其變化過程與規律,分析預測環境的未來狀況及其對資金流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如影響的性質、程度、時間等;其次要分析企業自身的財務能力,并結合企業整體戰略的要求,編制、設計具體財務戰略方案;最后通過對各戰略方案的評價,選出滿意的方案。對于油田企業,在制定財務戰略時,要結合國家政策、集團油公司的發展戰略,綜合分析本國和外國石油政策等外部環境,綜合考慮國際油氣發展方向及需求情況,國際油氣和成品油市場及油價趨勢,本土油田的開采程度,國內油藏的勘探開發形勢等各方面,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戰略。

三、油田企業財務戰略的實施

財務戰略的實施與控制要遵照制定的相應的戰略,以此為指導思想,評價各分期目標實現情況,進行有效地控制。具體的實施措施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一)確定年度目標

將企業的財務戰略與企業的財務目標相結合,以財務戰略來指導短期內的財務目標。企業的財務戰略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但將這種戰略目標年度化時,應做得具體一些。比如采取競爭戰略的油田企業年度目標一般是按業務、區塊、石油產品分類的市場份額,采取穩定戰略的油田企業年度目標是盈利增長。

(二)對油田經營管理全過程做好財務管理

油田企業要有效實施財務戰略管理,采取全面預算管理是有效的方法。要強化集經營預算、投資預算和財務預算于一體的全面預算管理。并按照責任與職能相匹配的原則,分析各項成本的可控性,細化成本控制目標,分級明確責任主體,使成本目標能夠真實反映責任主體的主觀努力結果。

(三)做好油田企業財務戰略的評價

在財務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要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經常檢查企業戰略的根據或基礎;經常比較戰略實施的預期和實際進度或結果;及時采取糾正行動或應急措施以保證目標或計劃的實現。

(四)遵循原則控制油田企業財務戰略實施

在進行具體戰略控制時,要遵循以下原則:優先原則,對財務戰略中重大問題優先安排,重點解決;自控原則,戰略實施的控制要以責任單位與人員自我控制為主;靈活性原則,盡量采用經濟有效的方法迅速解決實施中出現的問題;適時適度原則,要善于分析問題,及時反饋信息,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實施過程中努力確保各項工作同步進行,進度差別不大,以利于內部協調。

四、油田企業財務戰略實施的保障

(一)強化競爭意識,提高人員素質

財務部門作為油田企業管理的重要部門,首先需要自強。主管領導、全體財會人員要充分認識制定和執行可持續發展的財務戰略對于油田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要深入調查研究和了解油田企業的發展階段和發展趨勢,學習掌握可持續財務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適應企業可持續發展和時展的要求。

(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就是通過價值驅動因素來進行資源配置管理。如果要使預算在企業中發揮更大作用,那么就需要改進傳統預算模式,包括保證預算制定的過程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從而采用高水平的財務模型來拓展年度預算的框架,建立以價值增值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預算程序,進而監督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的全過程,建立預算與戰略計劃之間的聯系。其具體內容包括:(1)將傳統的預算方式轉化為一種以作業單元和價值鏈為基礎的分析工具,用以衡量企業所開展的各項工作。(2)通過良好的預算技術,使企業既定的衡量尺度從現行的財務報告具體科目轉變為企業的預算目標指標,并與企業戰略充分對接。(3)分解和評價產品在每一個環節所形成的經濟增加值。(4)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數據模型,反映經營管理行為與年度經營目標之間的關系。

(三)健全財務預警機制

可持續財務預警機制作為衡量企業價值實現、運行狀況的晴雨表,具有監測、信息反饋和預警的功能。尤其對當前已經處于成熟期的油田企業來說,建立健全財務預警機制,可以及時發現幫助油田企業發現面臨的關鍵問題,及時找到導致油田企業可持續發展狀況惡化的主要原因,從而使經營者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保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四)健全監控機制,嚴格管理,有效監控

企業整體戰略得以遵循并順利實施的核心保障體現在這個方面。總之,有章可循,財務活動才有規范按章辦事,財務管理才能有序而高效地推進。沒有財務政策的規范與監督,企業資金運行就將陷于紊亂、低效的狀態,財務戰略也就無法有序地實施,各職能部門的財務行為也就可能偏離高校整體戰略目標。

(五)建立可持續績效評價和激勵制度

企業要建立可持續績效評價和激勵制度:一方面通過財務評價對企業的各種活動、運營過程進行透徹了解和準確把握,并為企業戰略規劃、戰略管理服務,建立具有戰略性、整體性、行為導向性的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為經營決策提供標桿;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反映經營者、員工等的努力對于實現企業目標作出的貢獻,并以此決定獎懲,完善激勵制度,從而激勵經營者、全體員工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而努力。

此外,制定與實施前,除了考慮財務戰略要求,還得關注油田企業組織情況,即建立健全有效的戰略實施的組織體系,動員全體油田企業職工參加,這是確保財務戰略目標得以實現的組織保證;同時明確不同財務戰略階段的控制標準,將一些戰略原則予以具體化。

參考文獻:

[1]劉東景.論企業財務戰略類型及理性選擇.能源技術與管理.2005(2):83-84.

篇4

一、財務管理的5種境界

伴隨著企業的成長,財務管理也有其自身的成長過程。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把它分為遞進的5種境界。

第一境界,是記賬。這個階段的企業處于初創期,人員規模多不超過30人,業務比較簡單,從產品、業務單元、地域方面來說,管理點少而單一,營運及資金規模也較小,往往缺乏嚴格的審核環節,核算歸屬、記賬準確性和規范性差,有潛在資金安全隱患。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是聘請實務經驗豐富的會計人員或機構定期審帳調帳,規范科目設置、核算歸屬、對帳、單據憑證賬簿。

第二境界,控制。企業進一步成長,進入較大范圍的市場、產品線和組織的擴張。這個階段,由于資金、貨物的運作量不斷增大,企業面臨的風險增大,產生資財損失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都擴大。組織單元、人員、地域管理點快速增多,也加大了資金調配、費用失控的風險。同時,快速擴張對資金周轉提出較高的要求,如果對整體財務、資金狀況缺乏準確及時的了解,就會喪失市場機會或造成現金流危機。所以,企業到達這個階段,迫切需要一個有效的控制體系。

第三境界,分析。企業進一步成長,或在已有的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或進入多元化發展,在較大范圍的市場進行競爭。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及內部管理環境比較復雜,信息比較龐雜,需要進行選擇和分析以支持各種決策。如果缺乏這種信息的支持,決策將無法進行或決策錯誤的風險很大。

財務分析是企圖了解一個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的真實面目,從晦澀的會計程序中將會計數據背后的經濟涵義挖掘出來,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決策基礎。由于會計系統只是有選擇地反映經濟活動,使得財務報告不可避免地會有許多不恰當的地方,雖然審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狀況,但審計師并不能絕對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恰當性。這使得財務分析變得尤為重要。

第四境界,資本運作。這個階段,企業運用資本手段進行較大規模的快速擴張,進入多元化擴張和發展,企業通過上市募集資金,或進行其他戰略性、財務性融資。這一階段的財務重在資金運作,對投融資進行直接運作和管理,以及所涉及到的資本結構優化、利潤分配事宜。

第五境界,財務效益。這時的企業具有較復雜的資本結構、法人結構,營運資本量大,有稅務談判的籌碼。這個階段的財務主要是通過稅務優化、營運資本的管理,直接為企業產生效益,以避免不必要的多納稅和資金閑置,造成損失。

以上財務管理的五種境界有著內在邏輯發展順序,但并非是完全割裂開來的。境界間可能交叉,互相重合。但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財務管理體系與之配套。如果這樣的體系有重大的缺失,或功能不到位,則會嚴重阻礙企業的發展。

二、財務管理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三個途徑

1、運營層面

改善企業的運營狀況,提升企業績效。

財務通過與業務部門的深度融合和互動可以極大地改善企業的績效。在運營層面的預算制訂、稅收籌劃、財務分析等環節,財務高管都可以通過這些財務管理手段使企業形成和保持健康的管理狀態,以便對企業經營的最終財務結果產生積極影響。

2、資本層面

毋庸置疑,在企業運作日益國際化趨勢下,幫助企業上市或進行投、融資管理是一個成功cfo不可不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很多企業財務上的成功均來自于首席財務官在資本市場上的長袖善舞。隨著國際、國內資本市場日漸規范和企業競爭全球化的加劇,資本市場為財務高管為企業創造價值提供了另一舞臺。

3、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

今天的cfo或財務總監僅僅具備財務方面的專業知識顯然是不夠的,財務高管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和多重使命使得首席財務官的角色逐漸從幕后走向臺前。因此,提升企業形象、溝通技巧、個人魅力等“軟能力”也漸漸成了首席財務官們的必備職業技能。這些看似與財務職能并不緊密相關的能力正悄然發揮著重大作用。

三、財務管理的目標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其目標必須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指企業財務管理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所應達到的預期結果,它是企業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定向機制、出發點和歸宿。但在財務管理目標上眾說不一,各執一詞,未能形成共識。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將“企業財富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我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與“利潤最優大化”目標相比較,無疑是進了一大步,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因此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尋求更好的財務管理目標。

1、企業財富最大化的缺陷

1.1實用性不強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一個十分抽象而很難具體確定的目標。它的適用范圍很窄,從非上市企業來看,其未來財富或價值只能通過資產評估才能確定,但又由于這種評估要受到其標準或方法的影響,因而難以準確地予以確定,因此一般不能采用;從上市企業來看,其未來財富或價值雖然可通過股票價格的變動來顯示,但由于股票價格的變動不是公司業績的唯一反映,而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的“綜合結果”,因此股票價格的高低實際上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財富或價值的大小。所以,“財富最大化”目標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操作,實用性不強,難以被企業管理當局和財務管理人員所捉摸。

1.2現有條件下反映價值不準確

我國各項規章制度還很不完善,證券交易還很不規范,股票和債券價格往往受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并不能準確地反映出企業的真正價值。在我國,法人股禁止上市流通,企業真正的大股東并不能從證券市場上直接獲利,他們對股價的最大化沒有足夠的興趣,上市企業大都相互參股,其目的在于控股或穩定購銷關系,因此,企業真正的大股東并不能從證券市場上直接獲利,他們并不把股價最大化作為其財務管理追求的唯一目標;同時追求股價的最大化可能導致企業偏離正常的經營軌道,影響企業發展。虛擬經濟與實際經濟相脫離,容易誤導投資者作出錯誤的選擇。

2、不同財務管理目標應有機結合

由于以上缺陷,企業價值最大化并不是最佳財務管理目標,通過各種財務管理目標的比較會發現每種目標都有其優缺點,因此我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并不是唯一的,企業應在不同的階段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同時應把目前存在的廣泛應用的財務管理目標有機結合。

3、目前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主要內容

我認為在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的實現應有由下二個內容構成:

篇5

財務戰略論文范文一:淺談中小企業的戰略管理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環境更加復雜多變。綜觀國內外迅速發展壯大的企業與瀕臨破產的中小企業同時存在,優勝劣汰,兩極分化十分明顯。中小企業要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謀求生存與發展,戰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戰略管理是著眼長遠,為適應企業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總體性規劃。戰略管理的正確與否,關系到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衰與亡。它指明了企業在競爭環境中的生存態勢和發展方向,進而決定了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和競爭方式。

入世將使中國經濟真正地融入全球化或國際化的潮流。當我國尚未完全規范的市場突然向全球敞開時,那些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企業,肯定會受到猛烈的沖擊。中國企業尤其是廣大的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無疑將比以往更加艱難。 企業戰略管理是企業在宏觀層次通過分析、預測、規劃、控制等手段,實現充分利用本企業的人、財、物等資源,以達到優化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在中國,由于長時間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企業戰略管理還僅僅是一個開頭。但是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的日益加深和WTO的臨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作為市場經濟運行的主要參與者的我國企業,是我國實現經濟繁榮和充分就業的決定因素,筆者認為,加強企業戰略管理,是提高我國企業管理體制水平,提高競爭能力的有力工具,筆者曾從事數百家企業的審查、評價,認為結合我國企業現狀,應從以下七個方面加強企業戰略管理。

今天,全球化的市場競爭,已經不僅僅是技術與質量的競爭,而是智慧與經營管理的較量。這種較量的結果是,勝出者將比別人占取更多的市場分額,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而對廣大的中小企業而言,這是一次真正的生與死的挑戰。面

對著生與死的競爭與挑戰,我國的企業需要采取的根本性對策是什么?就是企業的戰略管理。

1.企業財務戰略概述

企業財務戰略是指七夜在一定時期內,根據宏觀經濟發展狀況和公司發展戰略,對財務活動的發展目標、方向和道路,從總體上作出的一種客觀的開闊和描述。企業財務戰略的目標是卻敗企業資金均衡有效流動而最終實現企業總體戰略。企業戰略具有從屬性、系統性、指導性、復雜性的特征。

企業財務戰略的選擇,決定著企業財務資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響著企業理財活動的行為與效率。負債,收益,分配不同,戰略有著不同的選擇。企業財務戰略具有以下三種類型:1.擴張性財務戰略。它是以實現企業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為目的的一種財務戰略。2.建文型財務戰略。它是以實現企業財務績效的穩定增長的資產規模的平穩擴張為目的的的一種財務戰略。3.防御收縮型材略戰略。它是以預防出現財物危機和求得生存及新的發展為目的的一種財務戰略。

2.企業財務戰略的選擇應考慮的相關因素

財務戰略要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企業總體財略思想必須著眼于企業未來長期穩定的發展,具有防范 未來風險的意識。企業財務戰略選擇必須考慮經濟周期波動情況、企業發展階段和企業經濟增長方式,并及時進行調整,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2.1財務戰略的選擇必須與經濟周期相適應

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是以現代工商業為主體的經濟總體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是經濟系統存在和發展的表現形式。

我國經濟周期直觀特征表現在:周期長度不規律,發生頻率高,波動幅度大,經濟周期的波動呈收斂趨勢,周期長度在拉長,在高漲階段總需求迅速膨脹,在繁榮 階段過度繁榮,在衰退階段進行緊縮性經濟調整,嚴格控制總需求。

從財物觀點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要求企業順應經濟周期的過程和階段,通過制定和選擇富有彈性的財物戰略,來抵御大起大落的經濟震蕩,以減少它對財務活動的影響,特別是減少經濟周期中上升和下降抑制財務活動的負效應。財務戰略的選擇和實施要與經濟運行周期相配合。

在經濟復蘇階段應該采取擴張型財務戰略。增加廠房設備,采用融資租賃,建立存貨,開發新產品,增加勞動力。

總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要跟蹤時局的變化,對經濟的發展階段做出恰當的反應。要關注經濟形式和經濟政策,深刻領會國家的經濟政策,特別是產業政策、投資政策等對企業財務活動可能造成的影響。

2.2 財務戰略選擇必須與企業發展階段相適應

每個企業的發展都要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最典型的企業一般要經過初創期、擴張期、穩定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不同的發張階段應該有不同的財務戰略與之相適應。企業應當分析所處的發展階段,采取相應的財務戰略。

2.3 財務戰略選擇必須和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相適應

企業經濟增長的方式客觀上要求實現從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的根本轉變。為適應這種轉變,財務戰略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調整。一方面,調整企業財務投資戰略,加大基礎項目的投資;另一方面,加大財務制度創新力度。

3.中小企業加強企業戰略管理的迫切性:

現在,我國加入WTO以后正在加快中小企業的改革步伐,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積極推行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而且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市場機制的完善,中小企業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形式之下,為了避免在競爭中失敗和破產,中小企業不得不強化戰略管理,以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求得生存和發展。現在一般的小企業經營著認為企業戰略只是大公司有大量人力、財力才去制定。而自己企業因為規模小,產品單一,面臨的市場范圍較小,所以影響企業的因素也相對比較少,所以不需要什么正式的戰略。

這種觀念顯然是錯誤的。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小企業間的競爭在相當程度上表現為戰略思維、戰略定位的競爭,就是說,中小企業已進入戰略競爭時代。戰略決定勝負。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業要在國際國內眾多企業的夾縫中實現生存與發展,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發揮比較優勢,找準市場定位,領先制度創新,才能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中小企業自身無論是資金、技術方面,還是在人力資源和管理經驗等方面都存在某種程度的不足。企業的資源相對缺乏,使中小企業 的開發研究能力、市場銷售網絡均有限。作為中小企業,如果要想不斷成長、壯大的話,不認清自己企業所處的位置,研究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和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狀況,并根據研究情況來制定企業的發展目標、發展方向等,也就是企業戰略,是不可能。由此可見,戰略管理是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企業的重要標志。通過戰略管理,可以調整企業組織結構,加強企業開發新產品和新市場的能力,為企業增強競爭地位創造條件。

4.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的對策

4.1走專業化發展,突出核心專長,實行專一化戰略

專一化戰略是主攻某個特殊的顧客群、某產品線的一個細分區段或某一地區市場。專一化戰略是圍繞著某一特殊目標服務建立的,它所開發推行的每 一項職能化方針都要考慮同一中心思想。這一戰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公司業務的專一化能夠以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為某一狹窄的戰略對象服務,從而超過在較 廣闊范圍內競爭的對手們。所以,這就要求這些中小型企業做到有所不為而后有為,專注于專業化發展,集中企業內部的優勢資源,突出核心專長,借此來培育企業長期的競爭優勢。

但是目前,我們的一些中小企業意識不到這一點,盲目地多元化,結果帶來優勢資源的分化,導致企業的競爭優勢的快速瓦解,失去了生命力。這正是我國的中小企業各領兩三年之獨特現象的最根本原因。還有一些中小企業甚至剛剛創立的企業給自己定的口號就是做大做強,做成多元化經營的集團性質的公司。 事實上,當企業發展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多元化是一種必然趨勢,但決不能盲目的多元化,即使那些超大型企業也應該在有限的多元化上追求專業化。

4.2走創新之路,發展創新戰略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競爭力大小取決于其創新力的強弱。中小企業勢單力薄,靠自己單槍匹馬的奮戰和與強大對手的硬拼是難以成功的,而應該憑借自身的優勢,取長補短。

技術創新戰略是企業創新的核心,沒有技術創新,就沒有產品更新,企業就難以發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應當在兩個方面下功夫。首先,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在人力、精力、財力、物力諸方面舍得投資,敢冒風險,重用人才。其次,堅持全面創新。任何技術都有一個試驗、轉化、成長、成熟、衰退、淘汰的過程,創新不可能一勞永逸,而是要持續不斷。技術創新必須永遠面向用戶,面向市場,把用戶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不斷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市場需求變化作為技術開發的定盤星,經營管理的指南針。

4.3走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是將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差異化,樹立起一些全行業范圍中具有獨特性的東西。在目前各行業中,怎么樣與眾不同的建立差異化競爭戰略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可以從很多的角度尋求差異化,例如,一種獨特的口味(比薩餅)、一系列的特色(斯沃琪表)高質量的制造(本田汽車)等等。如果差異化戰略成功地實施了,它就能在一個產業中贏得高水平收益,因為它在這行業中有很大的競爭力,起碼在短時間內不會被其他企業趕超或打垮。

4.4走低成本戰略

企業通過有效的途徑降低成本,使企業的全部成本低于競爭對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業中最低的 成本,從而獲得競爭優勢的一種戰略。低成本戰略要求企業堅決地提高工作效率,進行規模化經營,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控制管理成本與管理費用,最大限度地減小研究開發、服務、 推銷、廣告等方面的成本費用。 實施低成本戰略成功的關鍵在于,在滿足顧客認為至關重要的產品特征和服務的前提下,實現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可持續性成本優勢。實行低成本戰略的企業必須開發成本優勢的持續性來源,能夠形成防止競爭對手模仿成本優勢的障礙,這種低成本優勢方能持久。低成本戰略的理論基石是規模效益和經驗效益,它要求企業的產品必須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5.中小企業如何開展戰略管理:

5.1有針對性地進行戰略分析

戰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業所處的環境和相對競爭地位,評價影響企業目前和今后發展的關鍵因素,進而確定企業的使命和目標,為制定企業戰略提供可靠的依據,并使企業戰略管理按照經濟規律來指揮和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因此,不能把戰略分析當作一項臨時任務,組織若干人馬應付了事,必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只要針對性地掌握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以這為基礎才能更好地進行企業的戰略管理。

5.2要有準確的戰略定位

我國的中小企業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加之面對加入世貿組織,進行戰略定位,確實是難了一些。但面對現實,面對比較優勢又必須盡早地進行重新認識。中小企業一般不易搞多角化經營,這是由產品的生命周期所決定的。中小企業是選擇某一產業的整體,還是選擇這一產業的環節,都要很好地把握,主要是利用比較優勢。企業對自身的比較優勢的重新認識過程,也是對自身市場定位的一個再認識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來認識和發揮比較優勢,關鍵是看問題要站得高,一覽眾山 小。比如:施樂公司的復印機市場處于壟斷地位時期,全球許多著名公司也曾采取過與它相同或相似的戰略旨在爭奪市場,但都未能獲得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未能發現或創造獨特的戰略定位。而佳能公司則選擇施樂公司戰略定位之外的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用戶作為切入點。通過不斷滲透,最終發展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市場領先者。由此,使我們認識到,中小企業要在國內外大企業夾縫中獲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充分研究自身能力和比較優勢,善于發現行業戰略的空缺點,在不同的大企業的戰略定位之外另辟路徑,穿插迂回,方能由小變大,立于不敗。

5.3實施戰略管理要依靠科學理論和方法

戰略管理是一種以思想性創新為特征的管理,所以要依靠科學理論知識和方法做為指導。目前流行的戰略管理理論方法還不完善,還在發展之中。主要是基于戰略管理是針對環境不斷變化產生了大量不確定因素,使企業僅僅使用以可控性為主要特征的系統工程方法難以發揮作用。因此,戰略管理要應用統籌學理論和系統方法結合才會更有效。

中小企業群體作為國民經濟的新生力量群體,科學的運用企業管理戰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立于常青之地。

財務戰略論文范文二:財務戰略論文

【摘 要】將戰略管理理論引入財務管理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對企業管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本文通過對國內外部分學者關于財務戰略研究進行綜述,揭示財務戰略理論自從80年代研究以來,主要的研究重點集中于對公司的經營、籌資、投資、分配及營運資金管理等活動影響,已經針對這幾方面的研究動態路徑以及新的進展。本文通過對財務戰略管理與單純的戰略管理以及財務分析的對比,以體現財務戰略在今后的財務研究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時也體現出我國對財務戰略研究的局限性。

【關鍵詞】 戰略管理 財務戰略 企業周期 競爭力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戰略管理就已經成為了企業管理的潮流和趨勢,并且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企業主要的戰略和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銷售、新產品開發、財務資源、人力資源和基本建設等。可見其設計的范圍之廣,并在相應的體系內都已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理論成果。而且,這些戰略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因此,大多數企業的戰略和政策,多為許多戰略和政策的混合物。但是,相對于戰略管理的成熟性來看,財務戰略的研究就體現了其局限和不完善性。剛開始大多數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籌資、投資、分配、并購等傳統財務管理領域,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財務戰略理論的發展,財務戰略逐漸與其他領域的研究相結合,并逐漸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從企業戰略目標服務和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管理角度出發,進行財務戰略管理的研究。[1]

一、 財務戰略概念

財務戰略就其字面表示,可以得出是將財務管理分析與戰略決策相結合下形成的新的研究分析方向。但是對于財務戰略的準確概念,隨著研究的深入,不同研究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

我國學者陸正飛(1999)在其《企業發展的財務戰略》一書中認為財務戰略是對企業總體的長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財務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2]魏明海(2001)認為:財務戰略是在企業戰略統籌下,以價值分析為基礎,以促使企業資金長期均衡有效地流轉和配置為衡量標準,以維持企業長期盈利能力為目的的

戰略性思維方式和決策活動[3]張純(2005)認為企業財務戰略是在企業戰略的制約下,如何運行企業價值管理與價值創造鏈各環節的指導思想,是企業財務控制的總體方向,它是對處于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之中財務的過去運行情況及未來將準備如何運行的一種總體表述[4]。外國學者盧斯班德(Ruth Bender)和凱斯沃德(Keith Ward)(2003)則將財務戰略定義為為適應公司總體競爭戰略而籌集必要的資本,并在組織內有效管理和運用這些資本的方略。[5]

而在財務戰略概念的基礎上,陸正飛等學者(2000)又從同的角度,將財務戰略進行了不同的分類,從財務活動的基本內容來看,財務戰略分為融資戰略、投資戰略、營運資金戰略和股利分配戰略等;從財務活動涉及的范圍來看,財務戰略分為快速擴張型戰略、穩定發展型戰略和收縮型財務戰略等。[1]

二、 國內與財務戰略相關的研究

國內一開始大多數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籌資、投資、分配、并購等傳統財務管理領域和對于財務戰略基本定義的研究上。如陸正飛等(2000)以企業目標與財務目標位企業發展戰略分析的起點,分別研究了企業的財務戰略,并同時提出了三種可供企業選擇的財務戰略:積極型財務戰略、穩定增長型財務戰略、收縮型財務戰略。羅福凱(2000)論述了成本減除、最優資產組合的選擇、資金結構理論等通用財務戰略外,還考慮資金運動引起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6]。張志剛(2001)則從企業集團的母公司這一角度研究了集團公司的理財環境及理財目標[7]。張延波(2002)研究了企業集團的治理結構、財務管理體制、財務戰略、預算控制體系、投資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和風險監測預警體系等內容。[8]上述的研究方向大都是站在財務管理的角度進行研究。隨著我國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將財務戰略與其他學科進行了融合。

黃國良,潘華(2004)等站在企業核心能力培育的角度對財務戰略進行研究,指出在企業核心能力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在特征,因此,企業核心能力在不同階段應采用不同的財務戰略。核心能力處于孕育期階段應采取集中財務戰略,在成長期階段應采取擴張財務戰略,在成熟期階段應采取穩健財務戰略,在衰退期階段應采取防御財務戰略。并對各種階段中的戰略進行了詳細的描述[9][1]。同樣的,蔣衛平(2011)也對于企業財務戰略管理從企業能力的角度進行了研究,只是側重點主要突出在研究財務戰略管理與企業能力和資源之間的關系和聯系上,并是從大方向的企業能力而非核心能力入手[10]。湯永君(2010)認為在核心競爭力與企業財務戰略二者之間的關系中,核心競爭力居于主導地位,對財務戰略具有指導作用,而財務戰略則居于從屬地位,它的制定和實施必須服務于核心競爭力的總體要求。[11]

企業的核心能力與財務戰略的關系一直都是研究的熱點,但隨著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興起,研究者發現由于企業所處環境不同,面臨的風險內涵和強度特征也不盡相同,從而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戰略的選擇。孫寧寧(2004)[12]在其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財務戰略選擇一文中分別從籌資戰略、投資戰略和收益分配戰略三個方面就企業生命周期4個階段的不同時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應對方法和戰略:初創期使用權益資本籌資和集中化投資戰略、成長期可在原基礎上加入一些新的權益資本和一體化投資戰略、成熟期采用激進的籌資戰略和多元化投資戰略、衰退期則選擇防御型財務戰略[13]。羅福凱等(2006)則從函數關系上對生命周期與財務戰略的關系進行了說明,并從另外的企業特征和理財目標方面對四個時期的戰略進行了分析總結,從其他方面入手也得出和孫寧寧(2004)相似的結論。[14]

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學者進行跨專業的研究,將財務戰略和其它學科的理論相結合來研究公司的持續發展。徐光華等(2011)就是從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的關系入手,運用企業共生理論,將社會責任與財務戰略進行融合提出了共生籌資戰略,指出企業的財務戰略和社會責任戰略本質上并非競爭 ( 資源 ) 關系, 而更是一個合作關系。企業通過良好的財務戰略的規劃和實施,使得企業擁有一定的物質資源;同時企業投入一定的物質資源來履行其社會責任,提高其共生圈的共生環境的質量,進而使得企業的財務戰略有一個更好的實施環境,從而使得企業實現良性循環,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15]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我國在財務戰略方面的研究還主要集中與財務分析、戰略分析的基礎上,缺少對跨專業、跨學科的研究。[16]即使是在財務和戰略方面研究方向也是相對窄的,如和行業供應鏈的關系,產業資金鏈等方面都有文章具體涉及。因而對于財務戰略的研究還有很多的空間。[17]

二、國內與財務戰略相關的研究

David Allen作為財務戰略管理研究的先行者,在其《財務戰略管理》(1991)一書中認為,財務戰略就是管理者為尋求實現其戰略目標而涉及的一套戰略管理系統,并強調了會計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區別,但并未將戰略管理的思想真正的融入到財務中。隨著戰略理論的迅速發展,戰略管理的理論逐漸與財務聯系緊密[18]。John Ellis在《公司戰略與財務分析》(1993)則分別從利潤、現金流量等財務指標出發來討論企業的戰略管理問題[19]。Keith Ward(2002)在其《公司財務戰略》中將生命周期等引入了企業制定財務戰略的計劃中。這更使得戰略管理和財務分析的聯系更加緊密[20]。Casadesus等(2010)指出公司戰略就是要對盈利模式進行決擇,而盈利模式反映的是已經付諸實施的戰略,戰略的價值則是對盈利模式做出選擇和靈活配置。

從上述綜述可以看出,西方對于財務戰略的重要性已經形成,對財務戰略的研究,從研究角度來看,主要集中在將財務戰略定位于戰略管理的職能層戰略,從戰略實施的過程來研究如何進行戰略決策;就研究的內容而言主要包括籌資、投資、分配及營運資金管理等幾方面。[21]

三、 總結

財務戰略是公司治理兩方面結合和融通的產物,從財務戰略的幾種基本概念中可以得出,財務戰略關注的焦點是企業資金流動,這是財務戰略不同于其它各種戰略的質的規定性;企業財務戰略應基于企業內外環境對資金流動的影響, 這是財務戰略環境分析的特征所在;企業財務戰略的目標是確保企業資金均衡有效流動而最終實現企業總體戰略;企業財務戰略應具備戰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應注重全局性、長期性和創造性。[22]

綜上所述,國外學者對財務戰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業的籌資、投資、分配及營運資金管理等職能層面的財務戰略。國內學者在此基礎上將側重點逐漸轉移到戰略管理上面,以及逐漸將財務戰略與其他領域的研究結合一起來研究公司治理,但相比之下,這方面的文獻較少。因此我們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閻達五, 陸正飛. 論財務戰略的相對獨立性兼論財務戰略及財務戰略管理的基本特征[J]. 會計研究, 2000, (9): 2-6

2. 陸正飛. 企業發展的財務戰略[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1999. 2-20

3. 魏明海. 財務戰略[M]. 北京: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1. 3-10

4. 張純. 現代企業財務戰略下的預測機制研究戰略、預測、績效的互動[J]. 會計研究, 2005, (8): 77-79

5. 盧斯班德, 凱斯沃德. 公司財務戰略[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3. 5-10

6. 羅福凱. 戰略財務管理[M].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00.

7. 張志剛. 集團公司理財[M].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1.

8. 張延波. 企業集團財務戰略與財務管理[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2.

9. 黃國良, 潘華, 鐘曉東. 基于企業核心能力培育的財務戰略研究[J]. 當代財經,

2004, (5): 116-122

10. 蔣衛平. 企業財務戰略管理:一個企業能力理論視角[J]. 財經理論與實踐(雙月刊),

2011, 32(174): 67-70

11. 湯永君.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0,

(23): 9-10

12. 孔寧寧. 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財務戰略選擇[J]. 財會通訊, 2004, (11): 40-42

13. 陳晶璞, 宋效中, 尚金麗. 核心能力視角下企業財務戰略體系的構建[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3): 166-167

14. 羅福凱, 王雪梅. 企業生命周期界定及財務戰略選擇[J]. 財會通訊, 2006, (1):34-36

15. 徐光華, 沈戈. 企業共生財務戰略及其實現路徑[J]. 會計研究, 2011, (2): 52-58

16. 王滿, 于悅. 財務戰略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J]. 會計研究, 2008, (1): 33-38

17. 李興堯. 財務戰略管理研究文獻綜述[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1, 14(5): 14-15

18. David, Allen.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Practice[M].London:Financial Times Business Infoemation, 1991. 15-27

19. John, Ellis, and, David, Williams. Corporate Strategy and FinancialAnalysis[M]. Britain:Pitman Pulishing, 1993. 185-201

20. Keith, Ward. Corporate Financial Strategy[M]. Butterworth:Heinemann,2002. 39-52

篇6

關鍵詞:財務管理;作用;現狀;趨勢

一、財務管理的作用

企業的任何生產經營活動最終都會反映到企業的財務成果上來。企業的財務管理就是指對企業的一系列工作進行正確的處理,對資金進行有效的組織、控制和監督等工作的總稱。財務管理的目的是要使企業的利潤以及所有者權益達到最大化。企業的理財能力和資金的運籌能力,是對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直接體現。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全盤考慮,統一目標,協調一致。對于企業的經營決策來說,財務管理所包含的各項價值指標是其重要的依據。完善的財務管理工作對于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是一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并且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組織,企業通過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獨立進行資金的運籌,合理的對資金進行籌集、使用和分配,最終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大化這一目標。

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企業通過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可以使企業合理有效地運營資金,提高資金的運營效率;有利于企業降低其自身的成本費用;有利于企業發現自身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進而可以減少企業的財務損失;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和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目前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兩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企業財務管理的總體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財務管理的發展上升到新的水平。這些年許多新型的經濟活動在我國企業不斷涌現,并且近年來也已經推出或者將要推出很多新的金融產品。因此,企業面臨著更多的投資選擇與實踐機會。很多企業在實踐中想出了不少有關財務管理的辦法,也摸索出不少財務管理的經驗,發表在會計期刊上的論文不斷增多,在理論水平上不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國的財務管理的理論。但是,由于企業的不斷發展以及金融的不斷創新,我們得出的這些辦法與理論,并不能夠與企業和金融市場完全匹配,在總體上還存在一些差距。以下幾個方面是對差距的一些概況:

第一,目前在工業經濟以及有形資產管理是我國的財務管理理論的基礎,對于像知識經濟、企業商譽以及各種無形資產這些現代資產的管理水平還比較低,尚未形成一個較有系統的理論。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全球的經濟正在向知識經濟時代轉變,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逐漸重視起來。對于有些高科技企業,由于企業自身的獨特性,無形資產占資產比重很高,遠遠超過了企業有形資產的價值。

第二,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仍是目前我國的財務管理模式的主旋律。由于我國的網絡化管理尚處于起步階段,水平比較低,即使有些大、中型企業集團已經開始向網絡化管理模式轉化,但其由于其規模相對比較小,因此影響力與影響范圍比較小,還無法成為我國財務管理模式的主旋律,我國的財務管理模式的水平仍然比較低。

第三,風險管理理論作為財務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對我國風險投資管理的論述不是很大,只是限于對財務風險防范單方面的論述。近年來,變化很大的是風險投資領域,在風險投資領域涌現了很多品種如投資業務品種,但是與之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并沒有發生更新,遠遠跟不上環境的變化。針對風險投資領域的會計計量和核算制度直到2006年才正式建立。由于這方面制度在我國仍然存在弊端,表現為滯后與不完善,部分企業找到漏洞,鉆法律的死角,巨額虧損的風險投資事件時有發生,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

三、財務管理發展的趨勢

進入21世紀后,經濟的迅速發展促使企業財務管理的總體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劇,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的興起,知識經濟的重視程度加大以及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整體環境的變化對財務管理的要求提高,對其挑戰更大,財務管理的內涵不斷擴大和延伸,新的管理問題不斷涌現;財務管理逐漸重視有形的物質資本管理并且與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有機結合;以網絡財務為主的公司理財手段和方法,重視網絡財務的應用,將網絡財務融入到企業整體資源規劃系統之中;重視技術風險管理和風險投資管理,將其納入到財務管理中;企業財務評價體系的不斷創新。為更好的滿足21世紀財務管理的需求,可以預見未來財務管理的整體發展方向以及趨勢。

(一)重視有形的物質資本管理

追溯到工業經濟時代,決定企業發展與進步的是企業中存在的物質資本,如果它越雄厚,那么這就意味著企業的競爭力加強,企業的發展進步神速,很有優勢。因此,在企業中,擁有高額資本的那一方就可能占領主導地位,控制力比較高,當然,他所賺取的利益與利潤就會比較高,權利的增強意味著利益財富的不斷增加。當前世界經濟環境發展,知識經濟興盛,對知識的看重度很高,這必然增加了資本所包括的內容,相應的,結構的變化也很大。變化后的資本結構中,因為增加了知識資本,這必然降低了物質資本原有的比重,相應的物質資本的地位也下降了,隨之上升的是知識資本的比重,相應的他的比重也提高。這樣的一系列變化必然引起財務管理的變化以及新的現象出現。第一是財務管理目標的重大變革,由原先的“股東財富最大化”轉變為現在的“企業價值最大化”,將企業價值的重要性重視。在企業理論的觀念中,組成企業的是多種契約關系的鏈接,如與企業存在相關契約的股東、債權人、一般職員、政府、管理者等主體。這些存在契約的主體之間也共同構成了整個的利益制衡機制,使企業成為一個利益的融合體,與企業利益相關,即“利益相關者”。但傳統的企業財管目標可能僅僅只是看重股東自己的利益,只是與它的利益聯系在一起,對其他利益相關者就不關注。這樣,其他利益相關者與企業之間就存在了矛盾,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二是對于無形資產的投資變得非常重要,無形資產的地位提升,知識經濟發展進步,必然引起對知識資本的高度重視,知識資本的比重提高必然使得它的地位提升,就會處于控制地位,企業的資本結構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新的資本結構之中,無形資產的比重將會大大的提高,例如企業的商標權以及商譽問題,企業的專利權,企業擁有的計算機軟件、企業本身的人才素質以及產品的自主創新。無形資產必然成為企業爭先投資的對象。三是那些真正擁有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就會投入到企業的稅后利潤分配當中去。知識經濟的涌現,知識資本的關注度提高,人力資本的重視度也將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它的看重提高。

(二)網絡財務

公司的理財手段和方法以網絡財務為主,在企業的資源規劃系統之中融入網絡財務。所謂“網絡財務”是基于Internet技術,以財務管理為核心,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一體化,能夠實現各種遠程操作、事中動態會計核算和在線財務管理,并能處理電子單據和進行電子貨幣結算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財務的出現,極大地拓展和延伸了財務的管理能力,縮短了空間的距離,必將會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企業管理的水平。傳統財務管理手段和方法受到網絡財務的挑戰與沖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網絡財務的大環境下,在空間上,通過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企業的各項財務能夠及時的進行遠程處理,企業整個財務資源可以得到充分的整合,從而可以全面的提高企業自身的整體競爭力;從時間上,利用企業網絡資源的優勢能夠為企業的財務活動提供及時有效的實時報告,可以使企業方便快捷從事在線管理,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第二,由于有些集團型企業擁有較多下屬機構,并且這些下屬機構又呈現出復雜的結構,在網絡財務的環境之下,這些集團型企業的企業財務與企業業務聯系十分緊密,相互之間可以實現協同效應,包括與企業內部各部門、與供應鏈以及與社會有關部門的協同,實現企業的資源配置,提高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第三,在網絡財務這一環境下,電子單據和電子貨幣由于網絡的存在在企業中得到了較為普遍的使用。因為電子單據的運用使企業許多的中間環節得以節省,運用起來比較快捷方便,提高了財務流程的速度與效率。作為電子商務重要條件的電子貨幣,是企業網絡財務的一個重要基礎。貨幣的電子化、網上支付、網上結算,提高工作的整體水平與速度,而且還加快了資金的周轉速度,充分利用資金,提高資金的利用率,降低了企業的資本成本,獲取了資金的時間價值。由于網絡財務只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部分,因此它不可能也不能代替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已經從最初的物料需求規劃發展演化成現在的企業資源規劃(ERP),并且ERP的發展進程不斷提高。ERP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企業的各個業務流程看成一個緊密相連的供應鏈,然后以現代計算機與網絡通訊為工具,采用先進的管理思想與方法,優化整合企業的資源,以實現準確生產,加速企業資金的周轉,減少庫存,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的。ERP的基本思想體現了完全按照用戶的需求進行制造的思想,因此,今后網絡財務的發展方向是要融入到企業的資源規劃(ERP)系統之中。

(三)與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有機結合

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是包括整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一個復雜系統,該系統通常包括:生產管理、財務會計、物資供應、銷售管理、勞動工資和人事管理等子系統,他們分別具有管理生產、財務會計、物資供應、產品銷售和工資人事等工作等職能。作為21世紀企業管理水平重要標志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同時還標志著企業管理水平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追溯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開始的物料需求規劃(MRP),演變成80年代著名的制造資源規劃(MRPⅡ),最終發展到90年代的企業資源規劃(ERP),發展逐步完善,水平不斷提高,完成了由初創到完善的一個華麗演變過程。ERP的基本思路是將客戶的需求與企業的內部制造活動與企業的供應商和企業的制造資源看作是一個緊密的供應鏈,并且把企業的內部劃分為幾個支持子系統,并且各個子系統之間相互協同共同作業,以達到企業運行效率最優的效果。財務管理系統只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

(四)財務管理的兩項重要內容―技術風險管理和風險投資管理

隨著電子商務、知識經濟及金融全球化的出現,不僅使得企業面臨的財務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且企業所承受的財務風險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大。由于金融全球化及電子商務的發展產生了“網上銀行”和“電子貨幣”,從而加快了國際間的資本流通,使得資本的決策在眨眼間就得以完成。知識經濟不僅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加劇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由于企業注重加強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而往往會忽略企業的財務安全管理,這樣給經濟犯罪行為打開了大門。電子商務業務以及金融性業務的拓展,使得企業的業務與技術有了新的發展卻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因此企業的財務安全受到十分嚴重的威脅。因此,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對于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21世紀企業風險管理所面臨的重要內容就是防范利用高科技手段的犯罪和有效的保護且的自身安全。“創新”作為現代企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中小型科技企業作為知識和技術創新的主要承載者其面臨的財務風險遠比大中型企業所要面臨的更大更多,因此,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是通過風險資本市場來吸收投資。

(五)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創新

企業的發展經歷了一段較長的歷史,現行的財務管理理論體系已經比較完備。但是由于企業還在不斷發展之中,企業的企業財務管理評價體系勢必還在不斷地發展,隨著而來還會產生的一系列的新的財務指標。這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首先,在企業的財務分析過程中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比重將會增加。另外,傳統的財務指標體系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拓展。例如,在評價企業的經營績效方面,近期除了采用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之外,經濟附加值(EVA)以及市場附加值(MVA)等指標也包含在內。經濟附加值(EVA)等于企業稅后息稅前利潤減去全部占用資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之后的剩余收入,是用來衡量利潤的方法,從而最大程度的增加財富。市場附加值(MVA)是指企業的市場價值與投資者投入資本的賬面價值的差額,通過市場附加值最大化可以增加財富。(重慶長安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重慶;404100)

參考文獻:

[1] 宋本強 試論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發展趨勢 企業經濟 2007年第4期

[2] 劉增偉 企業財務管理發展趨勢分析及啟示 中國集體經濟 2008年22期

篇7

一、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在我國多數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卻是:一方面,由于民營企業受到融資困難和投資領域限制,降低了財務管理在整個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著目標不明確,缺少應有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職責不清的問題。

二、制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因素分析

(一)融資難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民營企業發展資金來源主要是依靠個人儲蓄和民間借貸;而造成民營企業融資難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貸款的積極性不高。一是民營企業高速發展通常伴隨著高風險,這讓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很顧慮。其次,在經營戰略上,國有商業銀行實施的是“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產品、重點客戶”的“四重”戰略,而民營企業大多數規模較小,信用等級低,銀行出于風險考慮無法提供支持。再有,商業銀行貸款審批環節多,手續雜,與民營企業資金需求高頻率、小金額、快周轉、強時效之間的矛盾。這些都影響了商業銀行的貸款積極性。

2、信息不對稱。一方面民營企業的有關信息分散,銀行不易收集,貸前調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企業不熟悉金融政策、信貸政策,一些擁有償債能力的企業,實質要件已具備,形式上卻不具備貸款的條件,例如房產證、土地證等產權證不齊全等。這往往造成兩難的局面:一邊是企業抱怨很難從銀行貸到款;另一邊則是銀行顧慮重重,感覺很難找到合適的企業把款貸出去。

3、抵押和擔保是制約民營企業獲取貸款的瓶頸。民營企業多數規模小,缺少有效抵押物,而且抵押、擔保手續雜,費用高,企業無力承受。雖有部份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但被擔保的貸款品種單一,主要是個人消費貸款和企業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民營企業固定資產貸款幾乎沒有,流動資金貸款擔保也很少;難以滿足民營企業發展的需要。

4、誠信缺失加劇了民企的融資困難。部分民營企業缺乏誠信,騙取銀行信用進行企業的擴張,致使銀行面臨巨大的信貸風險。雖然,這只是個別民營企業的做法,但卻會產生“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的不良影響;此外,偷稅漏稅,制假售假的負面影響更加劇了民企的融資困難。

(二)投資領域受限制,投資成本高、風險大

1、民營投資領域仍受限。盡管國家強調要逐步放寬投資領域,但壟斷行業仍存在歧視性的準入政策,民間資本難以進入。二是有些領域雖然放開,但仍存明顯的不公平競爭。三是審批環節多,準入條件苛刻。在參與國際競爭上,民營企業也存在許多限制。如進出口方面,獲得經營配額許可證的商品較為困難;對民營企業在對外投資權以及工程勞務承包權方面還沒有放開,致使其“走出去”沒有合法的渠道等等。即使在允許進入的領域,民間資本的審批程序也要復雜、困難得多。

2、資金成本高,對投資風險缺少認識。融資難造成民營企業的資金緊張,投資所需的資金缺口多靠民間借貸,即使能夠得到銀行的貸款,所負擔的利率基本也都是上浮的利率,融資成本都比較高。高的融資成本必然要求要有高的投資回報率來收回投資成本,增大了投資風險,限制了民營企業的投資范圍。其次由于財務管理落后,缺乏科學的財務預測、決策、預算、分析,不考慮自身的具體情況,盲目跟風投資,稍有不慎就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

(三)管理粗放,忽視企業財務管理

1、缺乏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一是民營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集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作用認識不足,對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不夠重視,管理人員知識水平不足,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實際實施出現了問題,二是家族式企業成員有特權思想,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愿意下放權力,使內部控制制度無法得到有效執行。

2、對財務管理的作用不夠重視。管理者認為財務管理只是記記賬報報稅,不會帶來經濟效益;不重視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只對貨幣資金的收付及費用控制比較嚴格,而對于非貨幣性資產的管理不夠重視;檔案文件資料的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原始資料記錄對實物資產的控制缺乏效力;會計人員素質較低,企業資產使用效率低。

三、改善制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因素,加快民營企業發展

(一)完善和調整民營經濟融資體系,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

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引導,通過建立一系列制度來拓寬民營經濟融資渠道;如江西在推進個體工商戶小額貸款政策時,就采用了存貸掛鉤的辦法,哪家銀行愿意做,社保資金就往哪家存,在實施的當年全省落實小額貸款3個多億。

2、加強銀企合作。金融機構加強對企業的了解,根據企業需求開發金融產品,簡化手續;企業應當熟悉信貸政策;加強財務管理和核算水平,準確提供企業信息資料。通過銀企溝通合作,降低雙方在資金借貸方面的成本。

3、建立民營企業信用評估體系。加強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嚴格失信懲戒可以發揮兩個機制的作用,一是政府部門要依法行使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二是運用市場機制發揮商務懲戒作用,增加失信企業的失信成本,改善誠信經營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

4、拓寬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鼓勵民營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資。通過吸收員工入股,一方面可以優化企業的財務結構,降低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宿感,提高員工的責任心和工作的積極性。

(二)改善民營企業的投資環境、提高民營企業的投資管理水平

1、改善民營企業投資的環境。民營經濟是從資金、技術門坎低的競爭性產業領域生存并發展起來的。目前民營經濟在經濟和技術實力等方面都大為增強,已經具備了進入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產業的能力,進入的門坎只剩下政策壁壘。市場準入的限制制約了民營企業競爭力的進一步提高,是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因素。各級政府應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完善民營經濟投資法律環境,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解放對非公有資本的束縛,在經濟領域全面對外開放的基礎上,全面實行對內開放。

2、民營企業應當建立長遠的經營目標,根據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正確制定投資決策。充分考慮自身的融資能力,企業的管理能力合理選擇投資項目;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重視投資項目的財務預測、決策、預算、分析,正確認識和對待投資項目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三)強化民營企業的制度化建設,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

1、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晰企業的產權關系,理清股東與企業法人的區別;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的管理者應起帶頭作用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執行。經營管理人員應當在日常工作中監督評審企業內控的總體效果和主要風險;內審部門應對內控系統定期進行獨立、有效和全面的評價,并及時將結果特別時所發現的內控缺陷向企業領導層直接報告,加強監事會對內控制度系統的監督作用。

2、重視企業的財務管理,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認識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轉變思想觀念,建立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完善定額管理、財產清查及盤點、財務預算編制、各項資產控制、成本費用利潤分析等財務管理基礎工作。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正確運用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預算、財務控制、財務分析等財務管理的方法,評價和選擇投融資方案,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提高企業資產運營的效率。

結論

篇8

關鍵詞:企業;重大基建項目;融資;財務;影響

一、重大基建項目融資的內涵

融資決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涵蓋了經濟生活的宏觀和微觀各個方面,而重大基建項目融資是項目融資的分支之一。本文認為,重大項目融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須將其與傳統意義上的企業融資進行區分,其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載體不同。企業財務管理主要圍繞投資、融資和分配開展,其中融資決策是以廣義資產(股東資產、債權人資產)為載體開展的,以優化資本結構、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的的財務活動;基建項目融資是以項目為載體的,確保項目資金需求、同時兼顧效益性的融資行為,并且相對獨立于企業融資。

第二,影響因素不同。企業融資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宏觀經濟及金融環境、負債水平(融資空間)、營運資本規模、風險承受能力、經營性現金流量的穩定性、公司章程或投資者協議約定等,影響因素涉及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基建項目融資影響因素主要有:項目投資規模、營運資金回收、建設期的長短、項目投產現金流與專項貸款現金流量的匹配、利舊資產規模等,主要圍繞項目本身。

第三,決策標準不同。企業融資決策標準圍繞著降低融資成本、風險可控、優化企業資本結構進行,核心是找到適合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實現每股收益(EPS)最大化;基建項目融資決策主要圍繞項目本身的現金流量進行決策,目前較為常用的方式是凈現金流法(NPV)、內部報酬率法(IRR),對于互斥項目評價,主要使用NPV法決策,即項目凈現值大于零,就是可行的,項目融資決策必須符合這樣的標準。

二、重大基建項目融資方式及其選擇

關于重大基建項目融資方式,總體上與企業融資方式相似,主要包括權益融資、債務融資、混合融資,以下分別對其內容和適用情況進行分析:

(一)權益融資方式及其選擇

權益融資是指通過股東或投資者投入資金的方式解決重大基建項目資金需求。具體而言,包括投資者增資(主要是非上市公司)、留存收益融資、在二級市場公開或定向發行股票(主要是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等。

權益融資方式的主要優點:獲得長期資金需求,無須還本付息;不因實施基建項目使企業償債能力下降,增加財務負擔;融資規模較大,單一方式即可滿足重大項目建設資金需求;權益融資方式的主要缺點:造成控制權稀釋;融資成本相對較高,需要支付發行費用,并負擔股東要求的較高回報率;權益融資方式的適用范圍:1)處于初創期或成長期初期的公司;2)上市公司;3)無法進行債務融資或償債能力很差,但資產狀況良好,能夠吸引投資者進入的公司。

(二)債務融資方式及其選擇

債務融資方式主要是指通過增加企業債務方式解決重大基建項目資金需求。具體包括:發行企業債券(含中期票據、短融券等)進行直接融資、向銀行(含銀團貸款)及其他金融機構取得借款、借入私募債、資產抵(質)押融資等。

債務融資方式的主要優點:融資程序相對簡單,速度快;一般不存在發行費用,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債務融資方式的主要缺點:資金使用限制條件多,大額資金需受托支付;融資規模受到企業總體融資空間的影響,投資額較大的項目無法通過一種方式解決;還本付息壓力較大,雖然很多銀行設定寬限期,但一般在建設期后期或期末就需要還本付息,加大財務風險;債務融資方式的使用范圍:1)處于成長期中后段或成熟期的企業,并且負債水平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權益融資難度較大的非上市公司;3)借款融資渠道多,可取的低成本融資的企業。

(三)混合融資方式及其選擇

混合融資方式是指通過債務和權益融資方式結合解決重大基建項目資金需求。具備包括:發行可轉換債券、直接采取發債/借款與權益方式組合融資、通過組合融資協議方式融資等。

混合融資方式的主要優點:通過融資組合,利用分散融資風險;融資規模較大;通過合理的安排,可提高資金使用靈活性;混合融資方式的主要缺點:融資管理難度大,例如可轉債可能變為債務融資,后續債務負擔加重;總體成本相對較高,包括尋找融資對象的成本;混合融資方式的適用范圍:1)融資規模大,單一方式無法滿足投資需求的企業;2)能夠輕易找到混合融資渠道,且融資成本可承受的企業;

三、重大基建項目融資方式及其財務會計影響分析

對于重大基建項目,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會產生不同的財務會計影響,本文主要圍繞對企業財務報告的影響,闡述不同融資方式的后果,考慮到組合融資是基于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衍生的,以下重點分析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方式的財務會計后果,具體分析詳見下表:

四、啟示和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本文認為,對于重大基建項目的實施決策,不僅需要關注項目實施前的概念設計、勘察設計等工作,同時也需要關注項目實施中及其實施后的評價(包括項目后評價),對于重大項目融資方式決策,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步驟1:編制重大基建項目資金計劃表,確定融資規模;步驟2:在項目實施前,對可能的融資方式進行總體分析,確定可選擇的融資方式,并取得各類融資方式下的融資成本、期限、實施條件、不確定性、財務影響分析等相關基礎資料;步驟3:組織項目管理人員、財務專家(必要時聘請外部專家)對融資方式進行選擇,形成初步意見提交決策機構決策,并付諸實施。

在重大基建項目融資過程中,需要關注以下事項:

首先,堅持適用性原則,即需要根據項目建設特點安排融資,建設期短且未來前景好的項目應偏重于債務融資,降低融資成本;對于建設期長,不確定性大的項目應偏重于權益性融資,主要是緩解前期資金壓力;對于投資規模大、周期長的項目,側重于采用組合方式,增加融資方式的靈活性,防止由于單一資金來源出現問題時無法補救。

其次,堅持風險可控原則,即在選擇融資方式的過程中,應關注融資方式本身的風險,控制好相關協議、合同、約定相關的風險內容,確保風險能夠在企業可承受的范圍內。

再次,堅持動態財務分析,即在項目實施前、實施中、實施后都要做好財務影響的動態分析。由于重大基建項目往往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是一種戰略性的安排,對于企業某一期間(特別是建設期后期和投產前期)的經營將產生重要影響,例如:實施前,做好可行性評價中的融資分析,重點是保障資金需求;實施中,做好投資預算控制(如變更洽商、索賠等控制),包括提前考慮其對經營業績的影響,上市公司還需要做好與投資者的溝通工作,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造成價值低估;實施后,要做好后評價工作,重大建設項目周期長,短期很難有客觀的評價,必須做好后評價,特別是財務(融資)后評價,以為后續項目的實施提供經驗、教訓。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第二章第53111頁.

篇9

一、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財務管理與監督

高校主要通過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和資產經營公司董事會行使對資產經營公司的財務管理職權。可以通過公司章程和財務管理制度具體劃分投資者和經營者的財務管理職責與權限。

其一,防止資產經營公司監督管理被弱化,校辦產業會計信息失真。校方派出的董事、監事(都是兼職的)以及學校職能部門對企業情況缺乏深入了解,導致企業“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使高校作為出資人的產權主體地位被架空、學校利益受損。所以高校必須建立和完善對資產經營公司的財務管理和監督機制,健全董事會議事規則,對資產經營公司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程序和權限作出明確規定,建立重大經濟決策備案審批制度和問責制度。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和資產經營公司董事會要聽取和審批資產經營公司的預算和財務會計報告,審批投資計劃和籌資計劃,審批公司財務管理制度、薪酬制度、利潤分配和員工獎勵方案,制訂對經營者的業績考核制度及任免獎懲辦法,審議批準公司其他重大財務事項。使學校作為公司投資主體的職權得到落實,并使資產經營公司的運作符合高校總體建設目標。

其二,高校對資產經營公司實行會計委派制度。規定由學校財務處向資產經營公司委派財務部主任,并列席與財務、投資、經濟分配等有關的董事會和公司領導辦公會議。學校委派會計的工資、獎金由學校支付(年終向公司結算),其工作業績由學校相關部門參加考核,實行委派會計定期輪崗制度,使委派會計擺脫對派駐單位的依附和利益關系,能夠挺直腰桿堅持原則,實施財務監督,既維護學校作為出資人的權益,又真正有利于校辦產業長遠健康發展。

其三,建立校辦產業財務報告制度。資產經營公司必須定期向學校財務處報送會計報表,重大經濟事項必須及時向學校分管領導和財務處匯報,使學校能夠及時掌握資產經營公司經營財務狀況及所投資企業重要經濟信息。

其四,加強資產經營公司審計監督。學校審計處直接對學校負責,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同時對校辦產業的情況也比較了解。加強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財務審計,是強化資產經營公司監督約束機制的重要環節。根據實際情況,學校內部審計不但要做好資產經營公司的年度財務審計和經營績效審計、公司負責人任期中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還需要加強對資產經營公司的經營和財務管理制度、對外投資及大額資金使用等重大經濟事項決策程序的制度執行情況和效果的審計,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風險警示和改進意見。如果發現有嚴重的失職瀆職行為,要報學校和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追究責任,促進公司完善制度、加強管理。

二、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內部財務管理

企業的財務管理主要是運用價值形式通過對財務活動實施管理,把企業的各種物質條件、經營過程和經營結果都合理地加以規劃和控制,以實現企業的目標。

其一,高校資產經營公司一般可以根據公司規模、領導分工和各部門職責范圍,對公司管理實行分工、分權,建立有效的內部財務管理級次,合理安排投資決策權、對外籌資權、收益分配權、資產處置權以及財務審批權等。可以根據資產經營公司董事會決議,在公司經營者職權范圍內,采取集體決策、分工負責,側重集權的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審批權要根據工作需要(指財權與事權相適應、與責任相一致)、擁有控制權的現金流和企業風險控制能力等因素進行劃分,并以規章制度明文規定。必須以最有效地促進資產經營公司運作和發展為目的,既不宜把財權統得過死而失去活力降低效率,又要提防因財權過度分散而引起風險增大和支出失控。

其二,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必須單獨設置財務會計機構,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負責本公司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編制和執行公司預算,實施財務控制和監督,組織財務預測和分析,編制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如實反映資產經營公司以及所投資企業的財務信息,并承擔資產經營公司作為投資方對被投資企業實施財務監管和檢查指導的職責。

其三,加強高校資產經營公司的預算管理。長期以來,在校辦企業中,對預算的編制和執行普遍不夠重視。事前在編制預算時掌握信息不全、計劃考慮不周;事中往往是領導說了算、隨意變動突破,預算執行失控;事后則強調客觀,無能為力。預算失控的直接后果是費用成本上升、經濟效益下降、資金周轉困難、“半拉子工程”出現,給財務管理帶來困難和風險,企業預定目標大打折扣。現在,改革高校以事業單位法人的身份直接辦企業的體制,將學校所有經營性資產都劃轉到高校資產經營公司,由其代表學校持有對企業投資所形成的股權。資產經營公司所掌握的資源大大增加,就有可能集中力量辦成一些促進科技產業發展的大事;但如果管理不好也會造成更大損失。因此資產經營公司必須加強預算編制前的調研論證,強調各部門結合年度工作任務合理編報預算資料的責任,財務部門要認真審核、調查研究、綜合平衡,突出重點,措施有力,為公司實現年度目標提供財力保證。預算必須按規定程序審批,慎重決策。在執行過程中則要強調預算的嚴肅性和約束力。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必須認真分析原因,追究相關部門和領導不能做好預算控制的責任,聯系所造成的后果,作為考核獎懲的依據之一,以引起各級管理干部的重視,促進公司目標的實現和效益的提升。

三、高校資產經營公司投資財務管理與監控

其一,高校資產經營公司主要通過向被投資企業委派董事會、監事會成員,行使出資人權利、履行出資人義務,包括企業重大決策、選擇經營管理者、收益分配等。需要制訂委派董事、監事管理制度,明確規定受資產經營公司委派的董事、監事的職責,切實加強對被投資企業的監管,以確保學校作為投資者的權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他們還有責任將被投資企業董事會決議及重要的經營、財務信息資料帶回資產經營公司,及時整理抄送資產經營公司財務部和投資部,以便進行專業的財務分析和管理。資產經營公司財務部依據投資方身份,向被投資企業要求定期報送會計報表,獲取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可以向被投資企業提出要求,派財務審計人員對被投資企業的經營財務狀況或某些重要經濟事項進行審計,提供財務指導和改進建議。資產經營公司財務部應當及時將所掌握的被投資企業財務信息和重要問題加以整理,編制被投資企業財務狀況分析報告向資產經營公司領導匯報。

其二,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財務部應當向全資子公司委派財務負責人,實行會計委派制。高校資產經營公司還可以憑借具有素質較高的財會人員、本地管理等優勢,向控股企業和參股企業推薦企業財務部門負責人(或主辦會計),但須由被投資企業董事會考核聘任(不實行會計委派制),并且對全體股東和企業經營者負責。對于被投資企業中的眾多小企業或者財務會計業務量較小的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初創時往往規模小、人手少、管理不規范,需要扶持),我校資產經營公司財務部通過建立會計核算中心,為控股或參股的小企業“代賬”(小企業須分攤費用),在每家小企業都獨立核算和單獨設立銀行賬戶的前提下,提供會計核算、財務報銷、納稅申報等專業的財會服務,幫助小企業共同加強財務管理、規范經營行為。這種做法為小企業減輕負擔、提供方便,受到小企業的歡迎。同時,資產經營公司財務部“寓監督于服務”,能夠及時掌握被投資企業財務信息,加強對被投資企業的財務監督,有利于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對外投資的管理和投資效益的考核。

篇10

[關鍵詞]經濟條件;企業財務管理;發展趨勢

一、21世紀財務管理的環境變化及其對財務管理的要求

對于財務管理的環境變化,可從宏觀和微觀環境兩個方面分析。從宏觀環境來看,主要表現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知識經濟方興未艾,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與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等。從微觀環境分析,表現為公司內部的機構重組,公司之間的購并與重組,虛擬公司的興起等。而每一方面都對企業財務管理觀念提出了挑戰。

1.經濟全球化浪潮。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規模擴大,以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廣泛應用,在21世紀可預見的時期內,經濟全球化將呈現出新特征:一是網絡經濟大行其道;二是跨國公司將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三是WTO等多邊組織、非政府組織將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對財務管理有著直接影響的是金融全球化[1].金融已經成了改變我們生活的關鍵性力量,在某種意義上,未來不是信息時代,而是金融時代。金融全球化對企業來說是一柄雙刃劍。它使企業籌資、投資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而選擇權是有價值的,所以說,金融全球化客觀上提升了企業的價值。但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可以看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隱藏著極大的風險。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斷創新的今天,如何尋找機遇、規避風險,是財務管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所面臨的最重要課題。

我國已經加入了WTO,更加融入了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這將極大影響我國經濟、生活的各方面,企業理財環境也將發生很大變化。從企業外部金融市場發展情況來看,WTO的加入,將使我國金融市場更加開放,發展的速度將更快。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加入WTO后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速度將加快,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全面可兌換將指日可待。這是因為,當今世界金融自由化已成為一種趨勢,利率放開和外匯管制解除、貨幣實現自由兌換,是為許多國家經驗證明過了的一條必然發展道路。利率市場化和貨幣自由兌換,意味著企業外部金融風險的加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的防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第二,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外國金融機構的進入,將帶進許多先進的金融服務項目,包括各種新型金融工具。國際金融業競爭的加劇,是各種新型金融服務產生的根本原因。實際上,各種新型金融服務的出現,對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它意味著企業將獲得更方便、更全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金融服務,滿足企業理財活動的需要,這也意味著企業財務管理將面臨更多選擇。如何利用這些金融工具將成為我國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從企業內部來看,WTO的加入,將促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生存壓力增大,對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切都將迫使企業調整和轉變過去陳舊的管理觀念。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首先,WTO的加入,意味著我國企業將有更多機會沖出國門走向世界,企業財務管理必須服從企業的這種戰略發展,因此,財務管理也應從國際化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其次,市場競爭的加劇、經營風險的加大,必然要求財務管理要謹慎控制財務風險、恰當選擇資本結構、重視資產負債上的風險收益匹配管理,使企業財務狀況一直保持良好態勢,以增強對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的抵御能力。再次,企業生存壓力的加大,必然要求降低各項成本,包括資金成本。同時,為爭取顧客、擴大市場占有率,企業還可能運用多種財務手段達到這一目的。例如,企業向顧客提供各種信貸以促進產品銷售。因此,如何充分運用資金,進一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將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點。最后,為接受加入WTO后的挑戰,企業必然加強內部各項管理,財務管理的計劃、控制和評價工作必將大大加強[2].

2.知識經濟。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經驗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知識經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傳統產業的滲透和改造,以促使產業不斷升級;二是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美國近10年來經濟持續穩步發展,主要歸功于高新技術產業的推動。對企業財務管理來說,知識經濟改變了企業資源配置結構,使傳統的以廠房、機器、資本為主要內容的資源配置結構轉變為以知識為基礎、知識資本為主的資源配置結構。那么,對知識資本如何進行確認、計量和管理又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3.電子商務。所謂電子商務,是指在技術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企業主體綜合運用信息技術,以提高貿易伙伴間商業運作效率為目標,將交易過程中的數據、資料用電子方式實現,在商業的整個運作過程中實現交易無紙化和直接化的一種全新的運作方式。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的財務管理也演化到網絡財務時代。網絡財務最顯著的特點是實時報告(real-timereporting),企業進行在線管理。網絡財務發展前景是誘人的,但它引起的安全問題同樣讓人擔心。

二、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知識經濟與電子商務的沖擊,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已經明顯不能完全適應21世紀財務管理的環境變遷,在指導企業的財務管理實務方面捉襟見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當代財務管理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工業經濟、以有形資產管理為主的基礎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無形資產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已大大超過有形資產的價值。

2.當代財務管理的手段落后,隨著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財務勢在必行。

3.當代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管理范圍狹窄,僅限于財務風險,而對于風險投資的管理很少論及。

4.現行財務制度呆板,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對等、不相容。

5.現行財務評價體系主要限于可用貨幣計量的財務指標,而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知識資產等缺乏適當的指標加以考核評價。

另外,我國的企業財務管理還有兩個顯著問題。第一,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發展,企業財務管理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如資金籌集方式更加多樣化,金融市場風險管理、保險管理和稅金管理等陸續出現。第二,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在投資、籌資以及收益分配等主要工作上比較薄弱,日常財務管理一直是以資金管理為主。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與企業所處的客觀經濟環境有關外,可能與認為投資、籌資以及收益分配等是涉及企業經營發展的大事,單單依靠財務部門很難完成有關。另外,也可能與有些人把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混淆起來有關。

三、21世紀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

針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困境,為了更好地滿足21世紀財務管理的需要,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將以環境變遷為契機不斷進行創新。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可以預見財務管理將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1.理論基礎建立在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并重的基礎上,既重視有形的物質資本管理,即傳統的籌資、投資和利潤分配,又重視無形的知識資本管理,即知識資本的取得、使用以及對知識資本的所有者進行企業剩余分配。在工業經濟時代,決定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主導要素是企業擁有的物質資本,企業的物質資本越雄厚,其發展就越有優勢,所以在企業里,物質資本的所有者就占據統治地位,其利益高于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并掌握企業的剩余控制權。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擴展了資本的范圍,改變了資本的結構。在企業新的資本結構中,物質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上升。這一變化將引起財務管理呈現出一些新特征:(1)傳統財務管理目標將從“股東財富最大化”發展為“企業價值最大化”。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股東、債權人、經理階層、一般員工甚至政府等共同構成了企業的利益制衡機制。如將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僅僅歸結為股東的目標,而忽視其他相關利益主體,必然導致矛盾沖突,最終損害企業的價值。如果我們把企業的財富比做一塊蛋糕,這塊蛋糕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屬于企業契約關系的各方———股東、債權人、員工、政府等等。那么,當企業財富總額一定時,各方的利益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當企業的財富增加后,各種契約關系人的利益都會較好地得到滿足。(2)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投資決策的重點。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資本在企業資本結構中所占主導地位的形成,必然導致企業資產結構的變化。在新的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譽、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占的比重將大大提高,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最主要的投資對象。(3)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將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是決定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資源。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將和物質資本的所有者一樣分擔企業的風險,同時也分享企業的稅后利潤。目前,國內外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對員工進行送“紅股”,以及一些傳統產業對企業經理實行“股票期權制”,都是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形式,可以預見這種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2.公司理財手段與方法以網絡財務為主,并將網絡財務融入到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中。網絡財務是以互聯網INTRENET、內部網INTRANAT以及電子商務為背景的在線理財活動。網絡財務對傳統的財務管理手段與方法的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網絡財務環境下,從空間看,企業的財務可以進行遠程處理,便于整合整個企業的財務資源,全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從時間看,企業的財務活動可以實時報告,便于企業進行在線管理,從而顯著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2)在網絡財務環境下,對于擁有許多下屬機構,而這些下屬機構又呈復雜結構且行業多種多樣的集團型企業來說,可以實現財務與業務的協同,包括與企業內部部門的協同,與供應鏈的協同和與社會部門的協同,從而使企業資源配置最優化,最大限度地節約和使用資源。(3)在網絡財務環境下,電子單據和電子貨幣將得到普遍使用。電子單據可以節省許多中間環節,從而促進財務流程速度和效率的提高。而電子貨幣是電子商務的重要條件,也是網絡財務的重要基礎。貨幣的電子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網上支付、網上結算,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結算效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資金周轉速度,降低了企業資金成本。

但是網絡財務只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不能等同于也不能代替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已從20世紀60~70年代的物料需求規劃(MRP),發展到80年代的制造資源規劃(MRPⅡ),再進一步演化到90年代的企業資源規劃(ERP)。ERP系統的基本思路是將企業的運營流程看作是一個緊密連接的供應鏈,包括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網絡和客戶等,將企業內部劃分成幾個相互協同作業的支持子系統,如財務、市場營銷、生產制造、人力資源、質量控制、服務維護、工程技術等,把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制造活動以及供應商和制造資源整合在一起,體現了完全按用戶需求制造的思想。由此可見,網絡財務的發展趨勢是融入到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中的。

3.財務風險管理與財務安全管理并重,風險投資管理將成為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隨著企業所面臨的金融全球化、知識經濟和電子商務等財務環境的變化,企業所承受的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了。金融全球化和電子商務所產生的“網上銀行”及“電子貨幣”將使國際間的資本流動更快捷,資本決策可在瞬間完成,這使貨幣的形式及本質發生變化,從有形形態演化成無形形態,從直接價值演化成間接價值。知識經濟將使信息傳播、處理、反饋以及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這些新變化既給企業帶來機遇,同時也加劇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同時,往往忽視財務安全管理,無意中為經濟犯罪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電子商務業務的拓展,特別是金融性業務的拓展,往往容易出現一種嚴重的脫節現象,這就是業務發展與有效監督機制不能同步進行,業務和技術有新的發展,而有效的監督跟不上,從而嚴重威脅企業的財務安全。企業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財務軟件的“防火墻”技術等。

“創新”將是21世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承擔知識與技術創新主體之一的中小型科技企業由于其面臨的財務風險比大中型企業要大得多,所以它們的融資渠道主要是通過風險資本市場,吸收風險投資。所謂風險投資是指風險投資公司為有發展潛力但缺少資金的中小型科技企業提供最初的風險資本投入,待被投資企業進入穩步發展階段,風險投資公司通過股票上市或轉讓方式收回投資,獲取利潤。處于初創和成長階段的中小型科技企業如何才能獲得風險投資公司的青睞,爭取到風險資本注入,隨后又如何使用好風險資金,如何償還風險資金等問題,將成為21世紀財務管理的重要課題。

4.財務制度更加靈活多樣,既降低現代企業的成本,又增加企業的親和力。財務制度作為一種公開的“財務合約”用來規范企業的激勵和約束機制,而激勵與約束機制又是為了降低企業委托—關系中的成本。現代企業的委托—關系一般包括顧客與公司、債權人與股東、股東與經理以及經理與雇員等多種關系。在組成和約集的眾多關系中,都會出現難題和成本,而和約集又構成了現代公司。由于委托人與人之間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會有多次利益背離,委托人為了確保人的行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有必要進行激勵、約束、懲罰和監督,而這些強制措施都會帶來成本。財務危機使情況更加復雜,它加劇了大多數的難題和成本。為了提高企業的財務價值,可以預見,企業將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激勵機制,如員工持股、利潤分成、高層管理人員股票期權以及靈活的福利制度等,來降低企業的成本,同時也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另外,對于財務和約中的債務和約、管理和約等的執行情況要進行監督,從而建立健全約束機制。現代企業的約束機制也是多層次、多角度的,如政府法規、債券條款、債券評級、財務報表審計、維持良好聲譽等等。激勵與約束是相對應的,缺一不可。

5.財務評價體系創新。21世紀財務管理的評價體系創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拓展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二是對知識資本等無形資產的財務評價比重增加。現代企業在評價企業經營績效方面,除采用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外,近年來又提出了經濟附加值(EVA)、自由現金流量(FCF)和市場附加值(MVA)等財務指標。經濟附加值等于企業稅后利潤與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的差額,它是一個靜態指標,測算的是一個公司過去年度的經營成果,可用以分析經營者經營企業的得與失,促使經營者千方百計用較少的資本做更多的事。自由現金流量等于一個營業周期內(例如一年)債權人獲得的利息和股東獲得的運營現金流減去企業當期的投資總額,它是一個動態指標,反映企業在經營期間實際的資金實力。它與經濟附加值相結合能較好地評價企業的整體經營狀況,有助于圍繞資本增值,實現資本的最優配置。市場附加值等于企業價值(市場上公司股價總值)與全部投入資本的差額,它主要用來衡量上市公司市場價值與公司賬面價值的差額,反映出市場對公司前景的評價。

四、啟示與對策

研究未來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現在。對21世紀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研究,也同樣是為了進一步改進與創新當前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體系,從而更好地指導財務管理實務。我國理論界對21世紀財務管理的發展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在報刊雜志中,多見有關環境變革對于宏觀經濟、企業組織以及對會計的影響,少見對財務管理的影響研究。這主要因為我國一向以“大會計”論點為主流,認為財務管理包括在會計之中,再加上目前會計準則建設引人矚目,理論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會計理論與會計準則研究上,較少顧及財務管理理論研究,因此,財務管理理論研究相對滯后,嚴重制約財務管理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財務管理理論研究附屬于會計理論研究,財務管理實務幾乎處于一種無序狀態;(2)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剛剛設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極度缺乏;(3)我國目前企業組織結構正處于大變革階段,至今沒有比較成熟規范的企業改制、公司改組、兼并與收購、跨國經營等財務管理理論與案例研究。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從無序走向有序,財務管理必將越來越受重視,企業管理必將由原來的“生產導向型”或“市場導向型”為中心,轉移到以“財務管理導向型”為中心。有關籌資、投資、利潤分配等問題,無論是對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都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企業如何面對和適應新世紀財務管理的環境變革,關系著它們的生死存亡。

比較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和21世紀新的環境對財務管理提出的要求不難發現,兩者間的差距還較大。前面的分析是以我國的優秀企業作為企業財務管理實務現狀研究為基點的,由此可以推想,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實務發展的一般水平還遠未能達到適應環境變化的要求。但是,這也給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為適應經營環境的變化,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應著重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在知識和人才上進行必要的積累。財務管理觀念的變化和新技能的獲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入世”后我國金融市場以及產品市場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財務管理在許多方面增添了新的內容,如金融風險管理、稅金管理、保險管理等。同時,金融服務的多樣化、國際化,給了財務管理較大選擇空間。從我國實務發展現狀來看,這方面工作在有些企業已開始了,但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還都顯得非常“稚嫩”。因此,企業從現在開始注意進行這方面的積累是非常必要的。要建立一支穩定、高水平的財務管理研究隊伍,創辦專門的財務管理刊物,倡導財務管理理論研究。要切實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教育,加快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要進行科研攻關,加強對企業改制、公司改組、兼并與收購、跨國經營等財務管理專題研究。

2.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層次。我國企業目前的財務管理是以營運資金管理為主的日常性財務管理,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企業籌資和投資、企業資本結構、財務風險控制以及財務分析等所占比例較低,使人感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層次較低,不能從大局上把握。然而,“入世”后的環境卻要求財務管理特別注重以上幾方面,因此,從現在開始,注重財務管理的大局,提升財務管理的層次是很有必要的。理論界要與實務界合作,開展企業財務管理調查研究工作,進行案例研究,將先進的財務管理思想傳授給企業,共同促進財務管理發展。

3.夯實財務管理工作基礎。從發展現狀看,涉及現金、應收應付、存貨等的營運資金管理是目前企業財務管理的“主旋律”。然而,盡管如此,這些工作在目前也不是盡善盡美的,一些管理手段還比較落后。例如,存貨管理中“壓儲”是一種常見的方法,ABC分類和經濟定貨量等較為科學的方法運用反倒不多。另外,在應收賬款管理中,“催收”方法很常見,但信用分析、賬齡分析卻很少。這說明,雖然日常工作比重大,但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否則,要想在“入世”后的環境中做到防范財務風險、控制現金流量、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將會很困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