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藝的傳承范文
時間:2023-08-23 16:10: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文藝的傳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個國家和民族只有擁有自己的傳統文化藝術,才能更好地在人類文明中以特有的民族文化藝術形式立于世界藝術之林。傳統文化藝術是民族的脊梁,一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豐富而燦爛的民族文化藝術的民族,是一個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強大影響力的民族。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精髓,世界藝術的瑰寶,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尤其是貫穿其中的傳統文化藝術精神,在世界文化藝術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極大了豐富了世界文化藝術的內涵,我國古老文明燦爛悠久的文化藝術在世界先進文化藝術氛圍的影響下,也將傳遞民族強烈的道德、情緒感染力及傳統文化藝術價值,就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傳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精神做一探索。
一、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神
文化是藝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東西,它賦予藝術神奇而特殊的魅力,藝術是文化外在的表現形式,它極大地豐富了文化的內涵,并將文化的深厚底蘊得以更好地發揚。這種文化與藝術在相互促進和相互交融、升華中不斷形成了文化特有的藝術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絕不僅僅是指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擁有的那些豐富多彩的藝術樣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貫穿于我國文化藝術傳統中的那種極富感染力的藝術精神。藝術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傳統中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釋不同文化體系之上,深藏于整個文化傳統的深層結構之中,左右了中國古人幾千年的精神風貌。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精神的價值傳承并發揚光大,為弘揚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和豐富世界文化藝術做出貢獻。
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神的價值
1.文化中的藝術精神對人們的道德、情感、人格都有積極影響。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道德修養和藝術修養是人生修養中兩個不可缺少的方面,而傳統文化藝術在陶冶人們的性情、提高人們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積極作用。經過對文化藝術理論的提升和認識的自覺,滲透于社會、人生的各個領域,中國文化中的藝術精神更主要地體現為一種對社會、人生意義的理解、人生價值的判斷、個人生活態度和方式的思考、對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對為人處世的態度方法的把握與運用等等。
2.文化中的藝術精神指導著人們的藝術實踐活動。藝術精神的養成是離不開藝術實創作和欣賞,但藝術精神高于藝術創作和欣賞,并在發展中不斷的指導著藝術實踐活動。無論是創作還是欣賞,都反映了人們對人生的理解與追求,是人們內心情感的直接表現。文化藝術的熏陶提高了人們的藝術修養和高尚的藝術欣賞趣味,文化藝術精神不斷提升,在藝術實踐活動中提高了人們的創造靈感、欣賞水平,對人們參與實踐活動有較好的引導作用。
三、如何更好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神
在當代多元文化形式并存的環境下,如何更好地發展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并能夠對中國本土文化藝術精神有很好的領會與把握,同時,能夠發展出一種較為有效的藝術方式并提煉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最重要的精神,將我國傳統文化精神傳承并發揚,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加強傳統文化藝術教育的普及。當今世界文化藝術多元化趨勢明顯,我們唯有高擎中華藝術文化的大旗,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精神,加強文化藝術教育,尤其是加強對各級各類續續的文化藝術教育,把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形態之一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并加強傳統文化藝術教育的力度,主要是藝術欣賞、藝術審美的教育。
篇2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系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范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范,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后,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余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干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篇3
六龍鎮,位于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城東面12公里處,總面積78.77平方公里,全鎮轄11個村,居住有漢、彝、苗、蒙古等11個民族,總人口29821人。煤炭和烤煙是六龍的主要經濟支柱,經濟作物以大豆、辣椒為主,出產地道天麻、竹蓀等中藥材。六龍有326國道、方沙路、杭瑞高速、黔大高速過境,交通便捷,物流順暢,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全省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是全市唯一的省級詩詞之鄉。
二、歷史沿革
明建文六年,士大夫陳友德辭官回鄉,水西政權慕其德、賞其能,重用為阿牧(總管),在陳友德的建議下,在今六龍“營上”修建兵屯駐軍3萬,修建石板街(取名增列東勝街),為今六龍雛形。明崇禎八年,更名為六龍。雍正年間,一皇親國戚改譚姓來此居住,他們建宗祠,設義學,儲義倉、成橋梁、造紡車以教鄉鄰。至乾隆年間,六龍成為四川至云南、貴陽鹽道的必經之路,眾多江西人到此栽種天麻、何首烏等中藥材,成為商貿重鎮。因省試發榜六龍人占了半榜而有“小荊州”美譽。
三、傳統文化
(一)歷史遺跡
數百年來,各民族兒女在六龍這片熱土上生生不息,修建了期望文化繁榮的文峰塔、表彰譚姓家族養子成才的花牌坊、象征譚姓旺族的譚家祠堂、道觀三宮殿、崇拜龍圖騰的回龍寺、重視教育的文昌閣和萬壽宮、重視交通的永貞古橋、顯示經濟繁榮的戲樓、為官有作為的三道朝門等古建筑;古碑有“愛慈父母”石碑、滿文石碑等;傳統民居有譚姓瓦房和余姓瓦房;古井有大大小小二十余口。
(二)民族風俗
六龍最早的民族是苗族,人數極少。水西政權在六龍駐軍3萬彝族人,但未留下任何痕跡。來自江西的漢人為最多,漢文化為主導,過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和習俗,特別是春節龍燈游藝最為熱鬧和講究。龍燈制作經過200多年的發展變化,造型上發生了變化,色彩上加入了民間農民畫的技法,更加夸張,更加喜慶,更加隆重。六龍還有傳統的手工技藝“龍鳳馬匙”(湯匙、木瓢、筷子、木碗等)。六龍人大多信仰佛教,口頭傳說有《鳳凰傳說》、《九層衙運輸暗道傳說》、《奢香嶺》等。雖然漢文化占有絕對優勢,但也保留了如反映彝族人民生活勞作色彩艷麗手法夸張的農民畫。
(三)著作文集
著有篇帙浩繁的《大定志略》、《譚氏家訓》、《醉月草堂吟》、《宋蛟詩文聯輯錄》、《俗語韻對》、《四書韻對》、《醉楓吟稿》、《巾幗從軍賦》等。《大方楹聯選集》有近五分之二稿件來源于六龍人作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六龍人編輯出版了《迎春詩稿》、《映山紅》、《六龍文藝》、《六龍擷英》等詩詞和文藝讀物。進入新世紀,共出版發行了詩文集數十部:《聚云軒詩稿》、《詩詞百首譯注》、《新醉翁詩詞集》、《四雨軒詩詞集》、《素心雁字》等。2006年9月成立六龍詩社,創刊《六龍詩詞》。2011年《大方詩詞選》六龍作者占三分之一,詩詞、楹聯在六龍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近年來,我鎮黨委政府雖然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研究高度重視,但由于財政困難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對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方面的投入較為不足,制約了一些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挖掘、保護、研究與開發工作。
(二)是缺乏專業技術人才
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是一項重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政府各職能部門和全社會的關注,更需要一批專業技術精湛的人才隊伍,我鎮從事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人員不足,特別是具有一定業務理論水平和工作經驗的文化專業人才缺乏。
(三)是宣傳力度不夠大
我鎮在相關媒體上對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況、搜集整理、保護工作等方面的宣傳力度還不大,特別是有關文化的保護法規和政策,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的宣傳在廣度和深度上還不夠。
(四)是認識水平不到位
不少干部群眾尚未認識到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毀滅性開發、破壞性建設的現象存在,一些傳統文化因素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五)是無序開發現象存在
開發導向與價值出現了偏差,導致出現只顧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殺雞取卵式”開發,盲目跟風、亂開一氣情況不同程度存在。六是沒有凸顯特色、立足優勢。滿足于模仿借鑒別人,而缺乏創新、平淡無奇;僅僅照抄照搬其他地方,而千鎮一面、邯鄲學步。要有自己獨特的“賣點”這一方面亟待加強。
五、思考與建議
(一)是加大資金投入
把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工作作為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加大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所需經費投入,同時調動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參與文化保護開發的積極性,參與傳承和開發民間文化資源。
(二)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文化專業隊伍
培養一批熱愛民族文化工作,熱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具有較強理論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重視文化傳承和保護的研究、運用和推廣。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
營造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把古鎮建設的成果和旅游開發的特色(不同性或獨特的賣點)宣傳出去、推出去。
(四)是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極端重要性
從加強文化凝聚力和重構文化產業的大局出發,調動民間參與文化自我建設、自我修復的積極性,建立起一個豐富多樣的、和諧發展的、良性互動的文化生態環境。
(五)是合理開發科學規劃利用文化遺產
以傳承為核心,以產業為紐帶,培育一批文化產業市場,實現文化的振興價值,注重因地制宜,立足發揮特色,開發與保護并重,有效保護與繼承開發相結合,注重可持續開發。
(六)是大力扶持民間藝術和民間特色產品
特別是手工藝生產企業走向市場,吸引社會資本投資與開發文化產業,走勞動密集型旅游產品開發道路。
作者簡介:
篇4
關鍵詞:標志設計、傳統文化、傳承
一、 前言
標志設計在平面設計領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現代標志設計的模式主要來自歐美,深受構成主義、國際主義、超現實主義、波普藝術等現代藝術潮流與流派的影響。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國際品牌的大量進入,本土自主品牌的不斷誕生與成長,更加之奧運會、世博會等國際大型活動的舉辦,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標志設計的重要性。標志是具有特殊意義的視覺傳達符號,代表著特定的事物并且內涵豐富,是將具有實像的具體事物來表示抽象的精神內容的一種象征藝術。
中國圖形藝術早有起源,如商代青銅器上的饕餮圖形、春秋戰國時期的梅花篆、漢代漆器上的鳳形、唐代的寶相花紋等,在不斷發展和演變中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既有一以貫之的脈絡,又有多姿多彩的風貌。
將中國傳統圖形與民族精神運用到現代標志的設計中,是設計出具有中國文化韻味和民族根基的現代標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能將這種方式的結合理解成純粹的拷貝、挪用,我們需要解構傳統圖形、了解傳統文化,挖掘其可改造的創新點,從而美化標志的形,升華標志的韻。
二、 形的傳承
標志首要的特性就是作為一種特殊的圖形符號所具備的信息傳播功能,人們可以通過標志對一事物產生印象、認同、記憶。它有助于建立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的關聯、方便了個人信息傳遞、企業觀念的推廣以及國際交流等方面,它超越了語言,起到了進行溝通交流的橋梁作用。標志的獨特功能造就其特殊的形式,要求簡潔明確,一目了然,使人在較短時間內,對傳達的信息有所了解。
在這些方面,中國的傳統文化為現代設計師提供了很多啟示,而我們的設計師對此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譬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志設計(見圖1),采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作為標志主體圖案的表現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國出現,是淵源深遠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社會誠信表現形式。這種印章的造型,寓意北京將實現“舉辦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的莊嚴承諾。
再比如,靳埭強設計公司的標志設計(見圖2)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成功傳承。其標志圖形借鑒了中國傳統圖案“方勝”,取其同心雙合,彼此相通的美好寓意,結合傳統圖案“盤長”,寓意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美好意愿。設計師以“方勝”為形,用現代圖形的構成手法進行重新演繹,并賦予其新的形象寓意:兩個菱形互相扣疊,象征著設計師和客戶的密切合作;周圍八個圓點則體現了公司多元化的經營策略。標志圖形簡潔而理性,雖源于傳統圖案,但又不全套照搬,通過對傳統圖案的解構重組,使標志更具時代感和現實意義。
三、韻的啟迪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是一座蘊藏豐富的寶庫,對現代標志設計有著深刻的啟迪和借鑒作用。它突破了自然主義和形式主義的片面性,師法自然,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國人自古崇尚“天人合一”,是先秦道家、儒家以及禪宗理念,是原始、質樸的混沌思維方法論的基本核心。因此,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整體的、辯證的、因果循環的思維方式,強調事物各方面的辯證統一和相互之間的關聯。譬如,太極圖中的陰陽回轉,漢代霍去病墓前伏虎石蛙的巧然天成,國畫中寫意的虛實相生等無不透射出傳統文化藝術的審美情趣。這種“不似勝似”、“遷想妙得”打破了現實物體對人們想象力的禁錮,超越了自然與現實的界限,創造出一種現實世界并不真正存在的鮮活的藝術意境。若能將這種傳統文化瑰寶延穿到現代標志設計中,必能讓標志設計風韻倍增。
中國工商銀行標志(見圖3)以一個隱性的方孔錢幣為形,不僅體現出金融業的行業特征也同樣傳達出“方圓的規矩”的哲理。標志的中心是一個“工”字,通過解構重組加入現代設計的思維模式,中間斷開,使工字更加突出,同時傳達出中國傳統文化的“以斷強化續”、“以分強化合”這種辯證同一的思想,體現出銀行與客戶的共存互利的實際意義。
再回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前文講到了它的形,現在來看它的韻。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運用了中國書法中所特有的“筆不到而意到”的寫意精神,將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環環相扣,一個舞動著打太極的動態姿勢傳達出灑脫飄逸、行云流水的靈動和諧,將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精髓表達的淋漓盡致,同時,傳達出世界人民團結、協作、交流、發展、攜手共創新世紀的美好祝愿。
“韻”是中國傳統美學的至高境界,是傳統藝術的精髓,凝聚著中國藝術的根本精神。它是情與景的完美交融,是要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表現無限可能,體現出悠然意遠而又怡然自足的姿態。筆墨當隨時代——設計師也應隨著時代的要求,賦予傳統文化以新鮮血液,常用常新,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傳統文化,從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層次的理念精神。
四、結語
如今,科技化、信息化的時代到來給傳統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在全球化語境中,設計民族化并不意味著保守和守舊,而是創造性的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解讀。中國現代標志設計要與國際相接軌、相融合,與各國設計界更好地交流合作,就必須在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同時,及時了解和熟悉當代設計的變化趨勢,更好地掌握標志設計的國際通用語言。汲取清華,繼承傳統,以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粹融入現代化的設計語言,在融合與超越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從而開創屬于當代中國的設計美學。(作者單位:四川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陳楠.標志設計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2] 萬昌平.評靳埭強的標志設計.包裝工程,2002
篇5
1.建構的角度
錯誤的使用傳統樣式會導致復古建筑的泛濫,過于商業化使得傳統元素只成為一種拼貼符號,單純的模仿致使忽略了構造的意義。不應僅僅停留在傳統樣式的模仿上,因為其存在條件已經改變,而且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和以往大不相同了。對傳統材料的使用不應單純的停留在樣式的模仿,也需要符合這種材料的構造條件。從建筑學的角度來看,“建構”應該是“源自建造形式穩定持久的表現力,而這種表現力又無法僅僅以結構和構造的角度來理解,也就是詩意的建造”。我國傳統建筑是十分建構的,承重體系和維護體系有明顯的區分,結構的受力特征十分明顯。斗拱是滿足大屋檐向外懸挑的受力構件,并因此也具有了美學特征。傳遞力的梁柱體系和用于護的磚墻或夯土墻有明顯的區分。在中國傳統的木構建筑中,結構決定了建筑的“立面”。建造特點使中國的傳統建筑形成了獨特的形態和樣式。我們可以以伍重對于《營造法式》的理解和再運用為例。這部著作對于伍重的特殊意義是,中國傳統木建筑可以根據一定的法則和標準的構件來搭建,形成了變化多樣的建筑類型。中國的橫梁疊加結構和斗拱的使用,形成了豐富的建筑樣式。標準的構建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屋面樣式,以適應當地的氣候。伍重在悉尼歌劇院的設計中正是運用了這一原理來解決起拱殼的結構問題。此外中國木構體系還具有內在的抗震性能,屋面和榫頭都能夠很好的化解和吸收地震波。由此可見,中國的傳統建筑是值得我們進行再思考再理解的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形式和符號的表面。我們需要對傳統建筑進行新的解讀和理解,將它轉化為我們現代所具有的建筑。
2.批判的繼承
傳統在漢斯-格奧爾格•斯達摩爾被稱為“視界融合”的過程中不變轉變自己。對于斯達摩爾來說,批判理性和傳統是解釋學循環中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一種文化遺產中存在偏見必須通過隱藏在“其它”文化傳統中的批判力量不斷加以判斷和認識。盡管批判性文化總是用批判的眼光審視世界,但他還是希望力所能及的彌補世界的“失魅”狀態。通過批判的視角來看待傳統,進行自覺地從新解讀和創造,才會使傳統文化富有新的生命力。傳統建筑的價值在于它距今的時間,表層化的復制只能含混和抹殺時間,無法體現時間也就無法體現其價值了。批判性的繼承,是我們對傳統的尊重。重新解讀、收集、創新使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中獲得活力。
3.精神的繼承
繼承不應僅僅停留在形式表面,也就是說符號。但是,在中國,我們普遍看到的是符號的運用,在梁思成先生的“仁立地毯公司”設計中,斗拱(中國傳統建筑象征)被平面化的作為符號運用在外立面設計上,完全不再具有其本身的力學特征,僅僅成為一種裝飾語言。而其后,也有大量的建筑師及其學者推崇這樣的做法。符號雖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繼承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將新的經驗和見解融入到符號之中。其實,符號也在隨著歷史在不斷變化發展,而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恰恰也是在這變化中。
在內在精神上繼承,值得一提的應該是建筑師王澍。普利茲克獎官網公布評委辭稱:“王澍在為我們打開全新視野的同時,又引起了場景與回憶之間的共鳴,他的建筑獨具匠心,能夠喚起往昔,卻又不直接使用歷史的元素。”在寧波博物館的設計中,他將傳統城鎮的格局和尺度融入到現代建筑中,把傳統材料的運用同現代技術相結合,并使中國關于“山”“水”與建筑關系的美學進行有深度地重新轉換。他曾說,“這棟建筑的意思出自宋代畫家李唐的‘萬壑松風圖’,但我更在意的是,不只是這么說,而是如何讓人直接在現場體會到。如果說,這種深度的詩意表達多少還是抽象的,博物館在外墻材料上的探索就使抽象的詩意有了具體的物性和質感。”傳統文化通過物質進行深度轉換,傳達給每一位來訪者。這不僅僅是停留在歷史符號上,而是其背后更深層次的文化意境。
篇6
關鍵詞:傳統工藝;文化傳承;白族扎染;大理周城
中圖分類號:J523.2 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59(2008)06-0042-06
由于民族文化自身的不可復制性和再生性,決定了它是一筆具有絕對優勢的文化經濟資源。在面臨對民族文化開發與保護并重,民族經濟與民族文化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相得益彰的挑戰面前,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把傳統的民族服飾文化作為經濟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充實到扎染業中,使扎染成為民族文化的物質載體,民族文化成為扎染的內在精華,實現了保護開發民族文化與發展民族經濟二者的有機結合。白族服飾文化成為扎染業的一大賣點,扎染成為彰顯白族服飾文化的一個亮點。
一、社區情況及研究對象
1 社區的基本情況
城地處蒼山洱海之間,位于大理市喜洲鎮北端,周城村北面是著名的蝴蝶泉,南距大理古城25公里,距州府所在地下關39公里。穿村而過的是“滇藏公路”即214國道,新建的大(理)麗(江)公路位于村莊東面,沿兩條公路往北可抵達洱海、劍川、鶴慶、麗江、中甸等地。周城或稱村、或稱鄉、或稱鎮、或稱為辦事處,名稱各異,但其性質上一直保持著自然村為建制的格局。周城村是大理河谷平原的一個重要農村集鎮,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最大的白族聚集村落。根據當地的人口的統計顯示:2008年周城村總人口9989人,其中白族人口9815人,占總人口的98.26%。此外,與周邊村落的白族人口相比。仁里邑村4700人、桃源村1871人、上關村1383人,由此可見周城村確實是擁有白族人口最多的村落。
周城在歷史上也曾經以農業作為支柱產業,主要種植水稻、小麥、蠶豆,偶爾也種植少量的土豆、豌豆,以及一些經濟作物,如油菜、藍靛、摸摸香等。但是,由于周城素來地少人多,耕作技術落后,水利灌溉極差,旱、澇、洪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以上諸因素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畝產量非常低,農業收入少。解放后,實行,周城白族人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廣泛地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進行農業生產,糧食產量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整個社區人多地少的矛盾仍然難以解決,糧食產量的提高仍然趕不上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減少。從20世紀初到1984年,由于國家和集體征地、修筑道路占地、私人建房占地等原因,周城的耕地面積日益減少。面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周城村民只得對傳統的生存方式進行自我調適。村民已經認識到單一的產業模式很難再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于是,鄉鎮企業、工商業、旅游業等行業開始出現并蒸蒸日上,它們在整體經濟中所占比重逐漸超過了農業。1983年和1978年相比,總收入中農業的比重從51.8%下降為23.3%,而手工業、商業、服務業的比重則從48.7%增加到76.7%;1984年,農業、工業等的總收入為32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70萬元,僅占總收入的21.5%。至此,農業經濟已不再是周城的骨干經濟,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已逐漸被現代經濟所取代,周城逐漸發展成為了“以工為主,以農為輔,多種經營,共同發展”的社會經濟新格局。
2 大理周城扎染業的發展概況
追溯周城扎染的歷史,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公元4世紀就已經有了扎染工藝,大理地區的扎染工藝歷史也長達千年,周城地區的扎染則最先開始于明末清初時期,代代相傳,至今已經有約三百年的發展歷史。周城村歷史上就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地方,其可耕種的土地有限,所以當地的村民都是倚仗“亦耕亦織”的雙向勞作方式來維持生活,扎染業就是周城歷史上村民維持生計、養家糊口的一項重要的傳統產業。從歷史上看,周城的扎染業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解放前,扎染業就是周城地區的主要行業之一,由于當時生產方式的落后,那時的扎染生產一直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進行,并逐漸成為當地農戶維持生計、養家糊口的傳統產業。德信和、得義和、復鎮祥、裕金和、復玉和都是當時扎染行業中的一些著名商號,這些扎染商號的創立都凝結著創業者的艱辛。其中較為著名的德信和是一個叫YMS的村民創辦的扎染作坊,YMS家數代從事扎染行業,他們家的扎染生產規模以及所生產的扎染商品的數量和質量均居于全村首位。剛開始,他們沒有固定的銷售商鋪,只能采取沿街叫賣的方式。YMS從喜洲按一定標準買回布匹進行加工,自己設計圖案,染成后將成品銷往附近的劍川、蘭坪等縣。全家九口人,染布的就有三四人,用三個染缸輪流浸染,染成后用馬馱到異地銷售,馱運的過程也十分辛苦,到劍川往返大概需要四天,到麗江則需要十天,所以常常需要在外夜宿數天。為盡量節約路上的時間,YMS有時候會選擇抄小路走,但是卻不得不提防沿路可能出沒的土匪。總的說來,扎染生產雖然歷史悠久,起步較早,但早期的扎染卻是贏利不多,像YMS家這樣,在扎染上投入本錢近七八百大洋,而一星期的營業額約為八九百塊,實際上一星期的純收入是七八十塊甚至最少時才二三十塊,遇上白布價格上漲的時節,甚至還會有虧本的可能。雖然扎染生產回報不樂觀,但它還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存活了下來。
第二個階段:1962―1984年,周城實行化以來,扎染作為周城境內擁有悠久歷史、表現民族風格的傳統民族工藝受到鄉鎮企業的重視,于1984年5月,周城民族扎染廠的前身“蝴蝶牌扎染廠”正式成立,由此開始了周城扎染生產的工廠化時期。扎染廠成立之初條件相對較差,設備簡陋,全廠僅有五個染缸,主要生產扎花布、平板布和兩面布等,生產的產品也大多經由云南省外貿局遠銷香港、日本以及美國等地。1987年以后,隨著生產的發展,工廠效益的提高,機械設備得到不斷完善和改進,民族扎染廠內部的生產運作機制也相應建立和完善。扎染廠采取統一下料、統一印樣、分戶扎花、統一浸染、分戶拆線、統一漂洗、統一銷售的方式組織生產,整個扎染生產過程牽連著工廠和各家各戶的村民,這種生產方式曾經被記者形象的稱為“沒有圍墻的工廠”。扎染廠在對白族傳統藝術的發掘、整理以及改進方面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周城民族扎染廠自建廠以來,陸續獲得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承認,尤其值得強調的有兩件事:1996年周城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民族扎染藝術之鄉”;1998年周城扎染廠被國家民委等五部委列為“九五”期間全國少數民族產品定點生產企業。
第三個階段:雖然扎染廠的出現某種意義上代表了扎染生產的進步,但是,發源于落后生產力狀況下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并未像當初的馬幫文化一樣消失殆盡,而是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在扎染民族文化的傳播和周城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并且生機盎然,形成了這個時期扎染作坊式生產與工廠化生產并存的特殊局面。首先從實際表現來看,手工作坊如今已經能與周城扎染廠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競爭市場,并憑借其自身靈活開放的組織結構優勢取代周城扎染廠成為云南省外貿局的主要合作伙伴。YJ是周城村委會七社一家扎染作坊的負責人,他簡要地向我解釋了云南省外貿局與周城扎染廠以及私營作坊之間的關系。“1992年,云南省外貿局到周城來采集出口到境外的扎染商品,本來他們這些經營私營作坊的村民也想通過這次機會把自家的扎染商品賣出去一些好賺筆錢,但是,當時的手工作坊受到了集體企業的排擠而沒能接到任何訂單,所有的訂單都被周城扎染廠壟斷了。”“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巍山縣那邊得到省外貿局的訂單忙不過來時會將部分訂單交由他們周城的私營作坊完成,通過這種相互提攜的方式,他們每年也都能拿到一些國外的訂單,現在他們家的作坊生產出來的扎染桌布已經出口到泰國、巴西、日本等地。”
從理論上來講,周城村的扎染手工作坊從傳統走到現代,經受住了各個時代的嚴峻考驗并最終成為當地的主要致富產業的發展過程,實質上也是民族經濟的一個自我累積、自我適應的過程。一方面,扎染手工業作為一種典型的民族經濟,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經濟模式。因為民族經濟是一種分散的、最為民族地區群眾深刻自主性發展的社會行為,所以它的發展并不能靠龐大的、完整的經濟發展方略就能解決,而是要靠民族經濟的實踐者們通過長期不斷的實踐累積而最終發展成為一種平穩發展的經濟模式。另一方面,民族經濟是最直接面對市場的經濟模式,它依靠接受市場微量的經濟因素進行自我調控,面對不可測量的經濟現實進行靈活的生產經營,所以,它有可能一下子就打進國際市場,也可能長時間只能在本鄉本土流通和運轉。由此可見,扎染生產呈曲線型發展道路是由其自身屬性來決定的,任何想做超越式、跳躍式發展的想法都是不能實現的。也正是因為扎染生產經受住了各個時代的艱難考驗,自身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做了太多的自我調試以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所以如今才能在白族文化傳播和當地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如今周城的扎染生產仍然繼續著家庭作坊這種古老的經營方式,而且周城農戶經營扎染業的具體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其中,絕大部分農戶只是將扎染業作為農業生產之余的副業行為,屬于家庭副業范疇。由于要兼顧農業生產,農忙時候往往無瑕顧及扎染生產而暫時性停產,所以,扎染生產在這些兼業農戶家庭中也呈現出季節性的特點。而在這部分兼業扎染的農戶當中,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兩種:一種農戶家庭是既生產扎染又銷售扎染;另一種農戶家庭則只經營銷售環節,扎染成品也直接從當地其它扎染生產作坊現成取得,自身只用在周城街道上租用店鋪來銷售扎染商品。這些只管銷售的農戶還可以根據自家的特殊情況,增加一些扎染以外的經營項目以增加家庭的經濟收入。比如在周城隨處可見的家庭旅館就是充分利用白族民居獨特的建筑風格這一民族文化亮點作為經濟賣點的。店鋪后方的自家廚房和院子可直接利用來經營家庭式餐館,白族民居的天井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飯廳,客人在品嘗地方風味的同時還能親身體驗到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文化,所以很受游客的喜歡,有些游客還特地慕名前去這樣的家庭式餐館就餐,而對于餐館老板而言,在家里開餐館,不但節約額外租用店鋪的成本,還能就近使用家庭內部的勞動力,何樂而不為呢!
二、扎染中蘊含的文化內涵
扎染,它的美妙之處不止于其做工之精巧、設計之獨特,更顯于其用料的自然天成,紋飾圖案的古樸象征意義及背后所蘊藏著的厚重的白族歷史文化。白族用取自自然的染料,渲染出一塊塊在藍白相間的天空下,多彩的蝴蝶在快樂地飛翔、歌唱的色調諧調、意蘊雋永的扎染布,以此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和認知,也蘊含著他們對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時,這也是民族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折射。
1 以藍、白為主的色調
周城白族的扎染以藍、白二色為主調和基礎,兩種顏色之間過渡自然。這種過渡一方面是靠扎花時掌握針法的松緊以使圖案相間處有緩沖地帶,另一方面是由于扎染采用植物染料,經過漂洗后略有脫色,色彩的對比淡化,反差趨于緩和,藍白相間中透出一種朦朧、柔和的美感。藍、白兩種顏色在色系上均屬冷色調,給人的感覺是寧靜、平和、淡泊,這與白族人民傳統以來善良、平和的民族性格和開放、寬容的心態是一致的。白族是一個尚白的民族,認為白色是吉祥的象征,把“白”作為自己的族稱,以白色為服飾的基調。而青色(包括藍色)則有希望、純樸、真摯等意。青白結合即表示“青青白白,光明磊落”。周城扎染的色彩偏向實際體現了白族人民內心的平和及對淡泊寧靜的追求。有人曾經這樣說周城的村民和他們的扎染:“若不是一個淡泊和寧靜的民族,若不是一個勤勞和智慧的民族,是決不會有閑心和耐心來做這樣一件極需耐心和細心的工作的。而現在的周城人民,正是憑著這種細心和耐心,加上勤勞和勇于創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
2 蝴蝶紋飾
盡管周城白族扎染的圖案十分豐富,但是,徜徉在周城扎染工藝品的海洋里,很多人都會發覺在眾多的扎染圖案中周城人似乎對蝶蝴圖案傾注了更多的熱情。白族扎染之所以如此鐘情于蝴蝶花紋圖案,有著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內因。金少萍女士在《白族扎染――從傳統到現代》一書中對白族扎染中喜用蝴蝶母題作了幾種解釋,一為蝴蝶象征多子和生命繁衍,二為蝴蝶是美麗的化身,三為蝴蝶是忠貞愛情的象征,四為花與蝶的共生。蝴蝶雌雄后一次擺子無數,因而往往成為多子和母親的象征。寓意生命繁衍、人丁興旺。白族地區的孩童至今仍恪守著“不能打蝴蝶,否則母親的會疼”的古規。結合白族自古以來即存在的生殖崇拜之俗,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了。劍川石寶山石窟中的“阿央白”崇拜、大理白族的繞桑林會,也都是這種生命意識的體現。與此相關聯,凡是多子、生命力強的動植物也都成為人們崇拜或喜愛的對象,蝴蝶的多產正適合了人們延續生命的意識和心態,故蝴蝶成為周城白族扎染圖案中一個常常出現、恒久不變的紋飾,寄托了人們對生育的一種希冀和追求。
3 共同的染神信仰
在漢族民間廣為流傳著梅、葛染神的傳說故事。在周城白族村中,原來在北本主廟中有梅、葛的塑像,與杜朝選本主供在一起。可見,扎染已從滿足生活需要的物質領域上升到了白族人的精神境界,從日常用品升華為精神信仰,構成周城白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事象。
三、發展扎染業與保護、傳承白族服飾文化并駕齊驅
扎染之于白族傳統服飾的關系就是生產方式與生產對象的關系,扎染工藝是一種生產的方式技術,而白族傳統服飾就是這種生產技術的載體。在周城漫長的歷史文化中,扎染與當地白族人家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融為一體。在傳統的周城白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用扎染布 制作的門簾、窗簾、桌布、挎包以及各類床上用品在白族家庭中隨處可見。但扎染的社會功能最顯著的表現還是其在當地婦女傳統民族服飾上的裝飾性運用,這種裝飾作用首先體現在頭飾上。在周城,中老年婦女的頭飾大多用扎染頭巾作為裝飾,這是該地中老年婦女最具特色的服飾特點之一。作為頭飾的扎染布料多是純棉布,有的還是手織土布,有的則是毛巾布。規格一般是40厘米×40厘米或者是40厘米×60厘米。布料底色均是藍色或湛青色,花紋是小碎花,其中尤以蝴蝶花樣的居多。作為頭飾的扎染頭巾,一方面是周城白族中老年婦女服飾的一個鮮明特點,另一方面也是周城白族地方文化的特色在服飾上的一種體現和象征。過去這種頭飾裝扮只在周城婦女中流行,所以看到這樣的頭飾就可以斷定是周城的白族婦女,現在由于周城白族與大理地區其他村落的白族的經濟交流,這種服飾文化也隨之在其他白族社區中擴展開來,如洱源、挖色等一些地方的白族婦女也采用了與周城婦女同樣的頭飾裝扮。其次,扎染工藝還被運用到了白族服飾中衣袖部位的裝飾。周城中老年婦女傳統民族服裝的衣袖上往往都會鑲有一道扎染布,花紋也多是蝴蝶圖案之類的小碎花,用于上衣的裝飾和點綴之用。再者,白族服飾中的圍腰的腰帶也多是用扎染布縫制,再在扎染布上用機器繡上各種圖案和紋樣做點綴,白族圍腰帶的裝飾豐富多彩,有繡花、挑花、貼花、梭花、納花、色布貼花等。如今周城村內有的人家專門加工這種腰帶,周城出售白族服飾的店鋪內也都有銷售這種款式的腰帶。用扎染布縫制的腰帶既結實,紋樣又有層次且素雅大方,不僅深受中老年婦女的喜愛,也吸引了一批年輕的女性使用,以至于這種用扎染布縫制并機繡有各種紋樣的圍腰帶成為了周城白族婦女圍腰帶的一種固定式樣。在現在的周城村,興起了一類專門從事機械繡花的服裝加工店鋪,據當地人介紹, “這種店鋪也是近幾年才取代手工繡花而逐漸增多的”。店鋪以加工民族服裝上的裝飾圖案、扎染小商品,如挎包和壁掛布袋上的花樣刺繡、帽箍上的繡花等為主。一臺繡花機長約4、5米,兩邊均有操作臺,開動機器時可以兩邊同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種店鋪的機械化生產適應了扎染服裝批發的數量多、時間緊的實際需求,所以能夠大勢流行開來。
周城地處交通要道,通達四方,由于其天然的旅游資源優勢,旅游業起步較早,早在80年代就是大理地區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因而周城村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多年。但是,為什么周城村絕大部分的白族婦女仍能保持著傳統的民族服飾呢?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婦女的服飾變遷幾乎都是朝著傳統服飾逐漸消失的方向發展的,民族的傳統服飾也被偏見地認為是經濟文化落后的表現形式而遭到本民族審美觀的摒棄,傳統的服飾審美意識逐漸被現代的審美意識代替。尤其是像周城這樣經濟相對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經濟貿易的客觀需要,與漢族地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文化和價值觀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會深受漢族文化和價值取向的沖擊。按理說,周城地區的白族婦女是最有可能摒棄白族服飾而選穿漢族服裝的,而現實的事實是,在周城村境內的婦女,在穿著服飾的取向上表現為傳統服飾和現代服飾的結合。具體表現在:周城中老年婦女仍然保持民族傳統服飾,一些年輕女孩則選擇漢族的現代服飾。很有趣的一個結合便是:在周城從事扎染作坊的成員基本上都是中老年婦女,年輕女性一般不會選擇這項職業。由此可見,扎染業的發展與當地白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確實存在一定的聯系,換而言之,扎染業既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時它又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著自己的努力。相比較其他的白族社區,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出扎染業的發展在周城白族傳統服飾傳承中的特殊作用。在下關至大理之間的太和村,也是有著上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的白族村寨,同樣擁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如今該村的村民中白族人口占97-8%。但是存在與周城村截然不同服飾取向,太和村的婦女平時基本不穿白族傳統服飾,甚至是中老年婦女也選擇漢族的服飾,只有在火把節這樣白族隆重的傳統節日中才看得到穿著白族服飾的婦女。不僅僅是太和村,下關到蝴蝶泉沿線的村落都很少見到像周城村這樣密集地穿著傳統白族服飾的景象。
周城婦女利用扎染業保護白族傳統服飾文化,具體表現在:
篇7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體育;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031-02
陜北傳統體育文化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累積下來的,充分體現了我國陜北民族共有的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
體育活動也是一種民族文化的體現,體育活動體現在各方面。歷史悠久的體育文化更是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的重要內容,蘊含了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識和精神價值。陜北的體育文化有著長遠悠久的歷史,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么,如何保護、傳承、發展陜北體育文化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
非物質文化是時代的結晶,充分代表了當地民族的生活狀態。但是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現代娛樂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了歷史性的變化,陜北傳統體育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根據數據顯示,有些非物質文化顯然已經消亡或者正在從現代人的生活中消失。因此,我國黨和政府應該重視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我國政府經討論決定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日,各地方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也與日俱增。但是,如何切實有效地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保護我國民族傳統體育亟待探討。
(一)政府應出臺相應的保護政策
我國黨和政府應該出臺相應保護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政策,加強對傳統體育的重視,清晰認識到傳統體育的重要性,并且對破壞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群眾給予一定的處罰并進行深刻的教育。政府應該從多個角度去保護陜北體育文化,除了出臺相關的政策之外,更應注重的是思想教育和引導,帶領陜北當地群眾如何更好地保護傳統體育文化。毋庸置疑,開展傳統體育文化活動和傳統體育的知識問答會是保護陜北體育的最好方法之一。這樣既可以讓當代青年深刻地認識到當地的體育文化,也可以起到保護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作用。
(二)樹立正確的傳統體育文化保護觀念
陜北民族個人應該樹立正確的傳統體育文化保護的觀念,形成“從我做起,從陜北民族做起”的風氣,讓體育非物質文化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去。從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來看,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生存與發展受到了陜北地區民族文化生態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多數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衰落與周邊的文化生態環境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系。很多人都推崇現代全球化發展的新興事物,如網絡游戲、奧運比賽等項目。陜北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已逐漸被忽略甚至被遺忘,所以,保護陜北傳統體育文化,人民群眾占據主體作用。特別是年輕一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多數年輕人的認識和心理傾向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發生根本的轉變。現在的青年人幾乎已經脫離對傳統體育文化的學習與認識,作為老一輩的陜北人,也應當傳授傳統體育文化知識給后代,教育后代。
黨、國家、人民群眾不僅要保護好陜北傳統體育文化,更要做好傳承和發展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工作。
二、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
(一)深入群眾,廣泛宣傳
陜北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漫長的文化歷史,顯現了陜北民族體育文化藝術資源豐富。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陜北傳統體育文化正遭受著猛烈的沖擊。由此觀之,深入群眾廣泛宣傳,加強公眾的整體保護和認識能力是必須的。現階段,還應該廣泛宣傳我國的非物質文化相關法律,促進陜北體育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弘揚。加強與新聞媒體合作,積極支持并組織新聞媒體開展專題采訪、報道;積極發動多項體育文化研究、表演;舉辦體育活動展演、論壇、講座等活動,促進陜北體育文化的傳播,增強陜北地區人民甚至全社會保護和傳承陜北體育文化的意識。
(二)加強對陜北體育文化傳承的引導和指導性培訓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無非就是年輕一代,開展體育文化遺產保護、鼓勵和支持陜北體育文化傳承的活動是一項重要措施。黨和國家要增強體育文化傳承工作,能夠使年輕一代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保護和傳承傳統體育文化的義務;同時,應當賦予年輕一代傳承傳統體育文化的重任和發展傳統體育文化的責任。作為陜北民族人民,應自覺將自身所掌握的體育文化傳承下去,做到后繼有人。對傳統體育文化的有效保護、傳承和弘揚,進一步推進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弘揚和推動陜北地區體育文化的發展大繁榮,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以及推由緇峋濟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年輕一代綜合素質較低,缺乏明確的目標方向,或是有的人追求片面性的東西和利益,導致不能正確傳承發展。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陜北地區民族甚至全國人民進行引導、指導性培訓,給他們明確黨的政策方針、法律法規、條例規章等,正確引導他們向正規的方向發展。
(三)加強對體育文化傳承人的教育培訓
為有效保護和傳承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應該有效地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如陜北地區的陜北秧歌、安塞腰鼓、靖邊跑驢、邊鼓等,廣泛宣傳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性。事實上有很多人認為,傳統體育文化的意義不大,或者他們會帶著一種疑問,時代是進步的,沒有必要去傳承古老的傳統體育文化,也認為不能體現陜北民族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他們有著先入為主的思想,認為當代的體育活動才是最有意義的活動,才是最能體現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一種時尚方式。無可厚非,這是一種不積極又不具時代性的想法。陜北傳統體育文化是時展的結晶,能體現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精華。
三、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
(一)陜北地區傳統體育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文化生活融合速度也不斷在加快,其深度也在增加。另外一個外力因素就是外來文化的沖擊,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給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帶來極大挑戰和沖擊。而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限制,陜北傳統體育文化大多數都是通過言傳來繼承和發展,存在“交流面”狹窄等問題。加上作為青少年傳承的這一代,“崇洋”更加使陜北傳統體育文化得不到更好的發展。
除此之外,個別陜北地區人們還堅持著“原封不動”的思想觀念,保守觀念根深蒂固。認為“傳統”就是一成不變,就是要原封不動地去傳承,而年輕一代的思維恰恰相反。所以造成意見的不統一,逐漸中斷了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再者,傳統體育活動一般都是群眾自發性的,缺乏有效傳承和活動組織。可以說,陜北傳統體育文化正面臨著發展的困境,隨著當地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水平的提升、藝術品位、表現形式等多種因素對陜北體育文化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二)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建議
第一,將傳統體育和現代體育相融合,更好地傳承下去。我們重視傳統體育發展,就要將傳統體育繼承和創新發展引入規范化、軌道化發展體系。除此之外,傳統體育處于困境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傳統體育文化人才,以及多數年輕一代對其缺乏認知和認同。只有適當地將傳統體育文化列入到學校課程中,才能最有效、最直接地解決該問題。
第二,黨和政府應該要起到主導作用,帶領陜北地區人民群眾努力開展各項傳統體育活動,如陜北秧歌、安塞腰鼓等富有代表性的活動,這些體育活動是陜北地區民族經過長期勞動生產和社會實踐形成的。因此,黨和政府應該要加強對傳統體育文化的宣傳和指導,確保傳統體育項目可持續發展。
第三,構建多種平臺,營造傳統體育繼承發展氛圍,甚至帶動全國人民發展陜北體育活動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否認,要想做好發展陜北體育文化這項工作,就必須要借助多重平臺。無論是在陜北地區的傳統節日,還是在人民群眾的生活當中,應處處以“發展”的觀念去看待傳統體育文化。
第四,陜北傳統體育文化本身也應該要順應時展的潮流。市場和傳統體育發展相結合,實現傳統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想要壯大興起陜北傳統體育,就必須要重視傳統體育的市場化,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政府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將傳統體育文化引入到市場之中,通過陜北傳統體育的市場化,為傳統體育經營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通過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陜北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我們深刻地意識到陜北傳統體育文化是經過漫長的時間而產生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體現出了當時陜北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娛樂方式,是陜北地區的文化結晶,更是生活的一種特殊反映。陜北傳統體育文化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我們不但要保護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要賦予體育文化生命力。政府要制定相關機制進行調控,鼓勵以文化藝術節的形式大力開展傳統體育文化活動。
另外,把陜北傳統體育置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野中,就必須要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規律對其展開探討。保護和發展是一把雙刃劍,過于保護,可能會造成傳統體育文化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保護和發展”應該是同時進行的,并不是“原汁原味”地保護,陜北傳統體育文化也要發展,可以適當添加現代化元素,但又不失傳統體育文化的味道。
四、結語
陜北地區民族傳統體育申請非物質文化z產,可以從文化、民族和體育發展的整體中研究與保護,這不僅對國家和民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弘揚民族傳統精神和傳統文化,增強我國軟實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陜北地區民族地區文化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陜北傳統體育文化既要受到保護,又要發展,這永遠值得我們去探討。
參考文獻:
[1] 白晉湘.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我國傳統體育文化保護[J].科技信息,2008,(24):510-511.
篇8
關鍵詞:傳承民族文化 學校 家庭 社會 三位一體
文化傳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體內的社會成員中作接力棒似的縱向交接的過程。這個過程因受生存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約而具有強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終形成文化的傳承機制,使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具有穩定性、完整性、延續性等特征。”[1]民族文化傳承特別是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是整個民族共同體永恒的話題。少數民族文化構成了文化的多樣性,任何一種少數民族文化都是獨特的,且不能被取代的,所以傳承民族文化是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
學校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的主導場地,家庭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的首要基地,社會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的支撐力量,三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和作用,但是目前,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之間卻出現民族文化的孤立傳承現狀。
一.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孤立傳承民族文化現狀
1.學校與家庭缺乏溝通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理應承擔主要的責任。但是反觀目前,學校的民族文化傳承課程內容空洞、晦澀,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家庭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另一重要渠道,卻被人們所忽視,然而“家庭教育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 任何家庭及其教育都有其民族歸屬性。”[2]所以家庭中的民族文化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它是傳播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能帶給兒童最直觀的體驗和影響。學校和家庭這兩個強大的傳承場域缺乏溝通,加深了其傳承的孤立性,成為傳承民族文化之路上一道必須逾越的鴻溝。
2.學校與社會缺乏聯系
“民族傳統文化植根于社會生活之中,社會既是民族傳統文化之源,也是傳承之基”[3]。社會是民族文化的資源寶地,同時應該是傳承的始源。但是人們幾乎把傳承的重擔一味的交給學校,而學校出現選擇性傳承,在其傳承過程中形式化嚴重,缺乏生活性和社會性,并沒有把民族文化真正的與實際生活和社會聯系起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甚至會造成文化斷層和消逝。因此,加強學校和社會的聯系,使得傳承民族文化不光體現在課堂中,更加體現在生活中,在課堂上注入社會性和生活性的元素,使得民族文化具備豐富多彩的時代性和社會性。
3.校內場域和校外場域的斷層
“民族文化場域是文化主體與文化空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結果,在依賴一定的物質客觀條件的同時,它更是個體之間、個體與社會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共同結果。”[4]校內民族文化場域和校外民族文化場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化傳承體系,但是校內文化場域和校外文化場域的斷層,造成文化缺失和傳承的不完整性。校內民族文化傳承整體上以課本教材的講授形式展開,注重對文化知識感官上的理解和體驗。校外場域主要注重對生活上的實踐價值性,將民族文化與生活緊密相連,通過侵染的方式,根植于兒童心中。但是這種方式很難在理論上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學生的文化意識還是停留在淺層的實踐中。這種校內外傳承場域的斷層顯然嚴重阻礙了民族文化的傳承。
二.“三位一體”支持系統對于學校傳承民族文化的價值
這里的“三位一體”支持系統指的是:在傳承民族文化過程中,構建以學校傳承民族文化為主導,以家庭傳承民族文化為基地,以社會傳承民族文化為支撐力量的三方位相結合的支持系統。
建立“三位一體”支持系統對于學校傳承民族文化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1.有利于“活”的傳承民族文化
所謂“活”的傳承民族文化是相對于“呆板”的傳承民族文化而言的,其傳承方式更靈活、傳承內容更有綜合性、傳承目標更有價值性,兒童不再是被迫的接受民族文化,而是主動地面對民族文化。但是目前,學校在傳承民族文化時,面對升學壓力,民族文化課程便成了主流科目的犧牲品,被擱置一旁,不被重視。課程規劃易出現選擇性傳承,內容碎片化,內容偏重知識性,與實際生活相脫離等現象。“三位一體”支持系統的建構是解決這一困境的有效途徑。學校傳承民族文化的系統知識性、家庭傳承民族文化情感上的感染力、社會中民族文化的鮮活力,三者密切配合使得民族文化呈現一種“活”的傳承狀態,文化是活的,人是活的,方法也是活的,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民族文化永久的活力和持久性,使民族文化“活”下來。
2.有利于培養立體文化人
“培養立體文化人,意味著兒童不是文化接收的‘器物’,也不是文化傳承的‘載物’”。[5]兒童是有著自己獨立意識的個體,民族文化的傳承過程應當是激發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篩選和批判的一個文化融合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兒童能夠主動的建構知識、對文化有一定的判斷和反思能力、能夠適應社會,這便是立體文化人的表現。顯然,光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來獨當一面是遠遠不夠的,家庭和社會作為學校傳承民族文化的輔助場所,也應當發揮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在“三位一體”這樣的傳承模式下,對課程中所學到的民族文化加以甄別和篩選,然后投放到社會這個大環境中,不斷的反思與總結,為指導實踐做出實質性的貢獻,為我國培養出一批立體文化人。
3.有利于民族文化資源的整合
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多彩,例如民族習俗、、民族精神、民族建筑等多種民族文化。但是民族文化零散混亂,缺乏一個系統的管理體系和運作規范。總體來說,大致可分為:學校當中的符號性民族文化、家庭中的生活性民族文化、社會中的實踐性民族文化等,三大場域對民族文化各自孤立傳承,缺乏合理的整合,使得家庭與學校脫節,學校與社會脫節無法保證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播和保存。“三位一體”支持系統能夠將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民族文化資源有機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合力,避免了民族文化缺失現象的發生。
三.如何建構“三位一體”的民族文化傳承支持系統
1.學校與家庭緊密銜接
家庭作為兒童接觸民族文化的第一場所,其家庭環境和家庭成員對兒童習得民族文化都有著無形的影響。學校作為規范的教育場所,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有著既定的教學計劃和目標。因此,加強學校和家庭的密切銜接,把家庭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中,在家長和學校老師之間建立起溝通信任的橋梁,讓家長也了解民族文化的傳承的重要性,同時積極配合學校傳承民族文化的步伐,起到一主一輔的作用。
2.學校與社會密切互動
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不僅蘊藏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同時可以提供各種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動,為民族文化提供真切實感的情景。相比之下,學校所習得的民族文化知識大多偏重純理論性和知識性,學生缺乏對民族文化活動的深切感知和領悟,難以獲得真實的感受,缺乏親身實踐,無法在情感上有所體會。因此,加強學校和社會的聯系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鼓勵學生把學校習得的民族文化知識帶入到社會這個鮮活的環境中進行實踐,開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其次,學校引入社會中瀕臨絕跡的文化遺跡,保護民族文化的完整性。最后,可以在學校中開展專題講座,邀請社會中精通民族文化傳承的專家學者,給學校注入一股新鮮活力,給學生帶來全新視角學習民族文化的方法,使得師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傳承民族文化知識。
3.建立長久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支持系統
學校是傳承民族文化的主導場所,肩負著傳承民族文化的重大使命;家庭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首要基地,在對兒童的認識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潛意識作用;社會是傳承民族文化的延伸和支撐力量,民族文化是活的,因而需要社會這個場所讓其栩栩如生。只有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之間密切配合,共同傳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傳承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傳承。首先,以學校作為其傳承的主體,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設有針對性的文化課程,保證課時和質量。其次,以家庭場域為輔,通過家長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與提高孩子對民族文化的興趣。最后,重視社會這個大環境對于傳承民族文化的支撐力量,學校、家庭所學習的民族文化在社會中不斷的得到實踐和運用。
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所積淀出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瑰寶。但是民族文化的傳承不單單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同樣也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重任。只有三者共同建構起“三位一體”的支持系統,民族文化資源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播,民族文化也才能持久的傳承下去。因此,發揮學校傳承的主導作用,發揮家庭傳承的基礎作用,發揮社會傳承的延伸和支撐作用,三位一體、全方位多層次的傳承體系才能建構起傳承民族文化之橋梁。
參考文獻
[1]趙世林.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論綱[J].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范婷婷.家庭教育中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承[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11):33-34.
[3]王軍,董艷.民族文化傳承與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143.
篇9
【關鍵詞】苗族服飾紋樣 圖騰意象 歷史原因
“圖騰”是古代社會人們對認為是其祖先或保護者的崇拜物,包括動植物、無生物的東西,甚至是某種自然現象。這些圖騰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常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民族的服飾上往往將民族的圖騰崇拜物繡在紋樣中,這樣,民族服飾就成了圖騰紋樣的載體。
圖騰紋樣是苗族服飾紋樣的重要組成部分,類型多樣,設計精巧,充滿神秘及美感。其表現出苗族人民對民族起源、祖先以及神靈的記憶,對美的追求。
一、苗族傳統服飾紋樣中的圖騰意象
苗族傳統服飾紋樣中的圖騰主要以動物紋樣為主,包括蝴蝶、鳥、雞、龍、魚等圖騰意象。
1.蝴蝶意象
蝴蝶紋樣(圖1)在苗族傳統服飾中隨處可見,擁有各種形態。如黔東南一帶的苗族服飾,蝴蝶紋樣造型多達幾十種,包括人面人身型、人面蝶身型、人面蝶翅型、蝶身鳥足型等。蝴蝶一般與楓樹同時出現,因為楓樹是萬物之源,蝴蝶是苗族的始祖之一,所謂的“蝴蝶媽媽”,伴隨楓樹而生。蝴蝶紋樣出現在苗族服飾的衣肩、衣袖、腰、褲腳等部位。如貴州清水江一帶的苗族服飾,在兩袖和腰部大都是蝴蝶紋樣。這些蝴蝶及楓葉紋樣多以紅、綠色為主,紅色代表生命的成熟,綠色則象征生命的生機,表現出苗族人民對生命的向往與贊美。
2.鳥意象
苗族服飾中有一種所謂“百鳥衣”的服飾,因服飾紋樣中有許多鳥紋而得名。與蝴蝶紋一樣,鳥紋(圖2)也是苗族服飾紋樣中被廣泛使用的紋樣之一,在苗族許多地方都有形態各異的代表。如湖南鳳凰的苗族服飾,往往運用寫實手法,平面剪影式地繡上各具形態的鳥紋。貴州臺江地區的苗族服飾衣袖、衣背上,常常繡著雄鷹展翅、山雀覓食或想象的人面鳥、龍神鳥等鳥形紋樣圖案;巴拉河流域的“嘎鬧”苗族衣袖上,則是以展翅飛翔的鳥形飛禽為中心,配以蝴蝶、花卉等的紋樣圖案。云南的“花苗”的服飾衣背及圍腰上,一般都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鳥紋圖,或用寫實手法,為幾何狀的孔雀展翼;或用寫意性的線條狀模糊鳥紋圖樣。
3.龍意象
龍被視為苗族的保護神和精神寄托,而被苗族人民所重視與崇拜。因此,在苗族服飾上,龍紋樣處處可見,無論是衣袖還是圍腰都繡著龍紋(圖3)。在苗族人舉行祭龍儀式時,苗王所穿的接龍衣衣領及胸前背后也繡著龍紋圖樣。這些龍紋形象各異,沒有統一的模式,由苗族婦女按各自的想象和審美觀自由發揮。但多為幼龍,沒有角,動物原型組合特征較明顯,包括龍頭蛇身的蛇龍、龍頭魚身魚尾的魚龍、龍頭鳥身的飛龍、獅身龍鱗的獅龍、龍頭蠶身的蠶龍等。不同于其他民族對龍的畏懼,苗族服飾紋樣中的龍紋多位苗民或騎龍或馴龍或戲龍,即龍可以為人所控制,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4.魚意象
在苗族服飾中,有龍紋的地方,往往就會出現魚紋(圖4),因為苗族人認為魚與龍是可以互變的。而魚紋又常以交魚紋的形式出現,苗族婦女通過對魚類情景的描繪,寄托了她們對民族代代繁衍、人丁興旺的祝福與向往。這些魚紋多寫意性,人首魚身、龍頭魚身、鳥頭魚身,甚至用魚身做花瓣等,造型豐富。這種臆造的、自由想象的魚紋,最為典型的是“然構”(苗族對魚的稱呼),其長胡子、大嘴巴、修長的身體,儼然是一幅“魚公公”的形象,是苗族強大生命力的象征。
此外,在苗族服飾紋樣的圖騰意象中,還存在牛意象、雞意象等。如許多地方苗族婦女的腰圍,都是將襯布做成牛角形狀再系上,服飾上的一些桃花圖案也是牛角形狀。貴州一些苗族女性服飾,有一種叫雞毛裙的,裙尾繡著許多雞毛,象征繁榮昌盛。
二、苗族服飾圖騰意象的歷史成因
上述苗族服飾紋樣中的圖騰意象,是苗族人民生產生活的反映和美的追求。圖騰意象多樣,寓意各不同,但不外歸為兩類: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
(一)祖先崇拜的歷史原因
任何民族對祖先都有著無限的緬懷與追憶,苗族人民也通過各種圖騰表示對祖先的崇拜。服飾文化研究專家楊昌國指出,作為原始時期民間藝術傳承的苗族服飾紋樣,主要以動物紋樣為主,反映了當時的漁獵、農耕、群婚等生產生活方式,表現出了對祖先的敬仰、緬懷和崇拜。苗族居住中原地區,其先人蚩尤帶領的九黎部落被黃帝打敗后,苗人流離失所、顛沛流離,從中原一路南下到蠻荒山林里棲息,而被稱為“蠻”族。在苗族服飾紋樣中,有相當多的紋樣及色彩記載了苗族歷史上的大遷徙。如苗族著名的“大花苗”服飾,其衣服紋樣最上部是天紋,下部是地紋,左右是山水紋,中部是耕田紋;裙子則用紅色與黑色代表天和地;在衣服與裙子接壤的中部則是黃、藍、綠三種色彩的條紋布條,分別象征黃河、平原和長江。苗族人民就用此記載自己祖先的遷徙歷程,表達對祖先的追懷之情及對故土的眷念之意。
苗族服飾紋樣中有不少是楓樹紋樣,伴隨著蝴蝶紋,也是與先人蚩尤相關。在苗族的傳說中,楓樹是蚩尤戰死時的武器轉化而成,蚩尤的鮮血將楓葉染紅并在秋天展現。正是楓樹生下了蝴蝶,蝴蝶的蛋造就了人類與萬物而成為苗族的祖先――“蝴蝶媽媽”。作為對祖先的崇拜,苗族服飾中有大量的蝴蝶單獨紋樣或伴楓紋樣。這些蝴蝶紋樣并沒有統一式樣,苗族婦女按自己心目中的“蝴蝶媽媽”形象繡出不一樣的“蝴蝶媽媽”。有的在蝴蝶的兩翅間或腹部繡上一個胖臉、圓眼的人頭紋樣;有的在大蝴蝶中套上小蝴蝶,滿園飛翔;還有花蝶合體、蝶鳥合體等紋樣,都體現了苗民將其視為祖先的崇拜。
(二)生殖崇拜的歷史原因
在歷史的長河中,苗族人民一直生活在遷徙與戰爭中。自然災害,尤其是長期被追剿殘殺,使得苗族人口傷亡慘重,因此,苗族人民十分渴望其種族的繁衍與人口增長,生殖崇拜也就油然而生。這也是在苗族服飾紋樣中,蝴蝶、龍、魚等紋樣常以不同造型,左右或上下成雙結對出現的重要原因。
蝴蝶紋是苗族服飾紋樣中的常見紋樣,除了祖先及美麗的形象等因素外,還有能作蛹產卵的生殖原因。《苗族古歌》對蝴蝶的來歷與作用有詳細的描述。據傳,楓樹心孕育了蝴蝶媽媽,她與泡沫相戀,生了十二個蛋,由脊宇鳥孵出來,白蛋、黃蛋、花蛋、長蛋、黑蛋等分別孵出了雷公、姜央、老虎、水龍、水牛、獅子、魚等,由此產生了人類與萬物。因此,蝴蝶媽媽成為人類與自然萬物之源。正因為此,蝴蝶形象成為苗族服飾紋樣中最不可缺失的紋樣,雖然其造型及配色多樣,但無一不包含多子多福的寓意。
因為脊宇鳥孵出了十二個蛋,苗族人民就將其視為生殖的象征。在苗民眼中,所謂的生育就是鳥進入了女性體內的結果。所以在苗族服飾中有“鳥啄石榴”“鳥占牡丹”等紋樣,無不與生殖相關。在黔東南一帶的苗族服飾紋樣中,有不少是“鳥龍”圖案,鳥是雄性生殖器的象征,龍則代表了雌性生殖器。其中不少是鳥龍連體交靖情態,生殖意義十分明顯。
苗族是由中原遷徙至南方的,作為遠古中原民族生殖、繁衍崇拜物的魚自然也為苗民所崇拜。在苗族文化中,魚是繁衍后代的象征,因為苗人認為魚產子多,生殖功能旺盛,兩條魚頭相對的樣子形同女性,富有生殖的含義。在黔西南一些苗族地區還有“殺魚節”,大家歡聚一堂吃魚,以此象征子孫興旺、繁榮。這種魚圖騰意象反映在苗族服飾的方方面面,如魚腹有子紋樣,象征女性懷孕;人魚交疊的紋樣是男女的象征;花瓣叢中魚嬉的紋樣,代表了男女交合中的嬉戲;甚至將童帽也做成魚形,寄托了對孩子今后自由快樂和有強盛的繁殖能力、家族興旺的含義。
結語
苗族服飾紋樣中許許多多的蝴蝶、龍、鳥、魚等紋樣,表現出了苗族人民對自然物的崇拜,對祖先的崇拜以及對生殖的崇拜,也包含了苗族人民在與自然界、與自身斗爭中形成的民族性格與人生哲學。這些紋樣培育了苗族人民的歷史意識,也保存了苗族獨特的民族性格,展現了苗族悠久與豐厚的歷史文化,體現出其歷史認識價值。
(注:本文為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民族服飾圖案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1JGA067)
參考文獻:
[1]楊昌國.苗族服飾――符號與象征[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2]楊正文.鳥紋羽衣――苗族服飾及制作技藝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張玉華.苗族服飾紋樣的類型及其在數碼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電影評介,2010(7).
篇10
[關鍵詞]網絡教學 以問題為中心 成教教學
在高等教育中,基于問題學習最早是20世紀60年代由加拿大哈密爾頓McMaster大學的醫學院提出,并從此得到較大范圍的推廣。現在,全世界許多大學和學院正在將之作為許多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其好處在于基于問題學習將問題與主題聯系在一起,利用已經獲得的知識,并且通過獲取新知識和技能進行更深層次客觀事物分析。
網絡教學是運用了網絡技術的教學活動。基于問題為中心的網絡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海量的存儲信息和可以進行相對自由的學習時間和方式,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特別適用于成人教育。但網絡教學缺乏師生面對面的直接交流,不利于教師掌控教學的進程,因此,網絡教學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授課模式。如何將二者有機的契合,近年來筆者進行了積極探索。
一、傳統授課結合基于問題為中心的網絡教學模式在成教教學中的實踐
我院成教臨床醫學專科專業微生物課程,在傳統理論教學模式下進行集中授課,接著以互聯網為平臺,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個性化教學為特征,讓學生在不斷的解決問題過程中引發思維,自主獲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提高思維能力。教學內容包括:(1)8學時傳統授課,講解課程知識體系、重要概念。(2)按照每周4個學時的進度在互聯網上公布問題和任務,并提供給學生一種闡明主旨的方法,通過討論區指導學生成功學習,28個學時。開始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以他們的已有知識為基礎去分析這些問題,辨認、解釋、爭論而生疑,由此產生系統化學習目標。接下來,學生沿著學習目標閱讀書籍和文章,看網絡教學課件以及網絡留言板詢問老師。(3)選取學生討論爭議最多一些問題以及臨床工作中有代表性的病例進行傳統授課模式下講解,教師總結歸納知識要點。
二、教學實施的經驗
1.教學理念上,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時展要求現代高等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種要求突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即以學生為中心。基于問題的網絡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教師角色變為組織者和協助者。學生是學習主體,面對問題,通過自主學習,發現和掌握群體生命的現象、本質及活動規律,充分體現主觀能動性和探索性。教學過程就是學生不斷內化知識、創新和完善頭腦中的知識體系的過程,能力和素質不斷增長的過程。
2.教學目標上,以解決問題為基礎,注重能力和素質提高。基于問題的網絡教學,擺在學生面前是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采用被動學習無法進行下去,必須積極開動腦筋,針對每個具體問題,應用已有知識,從多角度分析,綜合思考,進一步學量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并通過計算機平臺,檢驗設想的正確與否。如果檢驗不合格,還需重新再來,直至解決問題。在不斷思考、探索中,學習和掌握群體生命本質特征和規律性的東西,遷移與拓展知識,突出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
3.教學特點上,體現個性化教學,貫徹因材施教。人本主義代表Rogers認為,如果學習者用一種對自己有意義的方式學習,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學習速度極快,而且不易忘記,不僅增長知識,而且促使個體各部分經驗融合在一起。基于問題的網絡教學照顧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不管是優秀學生、中等學生,還是差生,都能發揮各自的學習方式和思維特點優勢,進行相宜的學習。
4.教學手段上,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平臺,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由于傳統講授的學時大量壓縮,借助網絡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教學需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內容與結構、教學方式和模式進行新的革命。因此,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實際教學中積累、沉淀,重視成教學生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提煉出他們實踐中的鮮活案例并接合課程特點加以升華。
5.教學環境上,營造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氛圍。“人的本質是自由自覺的活動”,“自由在于創造,在于超越,在于自覺、自愿、自律,追求真善美,發展自己的能力和個性,實現與社會自然的統一”。基于問題的網絡教學,為學生構建創新的環境,學習作為學生自己的創造,作為天賦才能發揮的最高自由。學生是作為教學主體,通過自主學習,發現和掌握群體生命的現象、本質及活動規律。教學過程就是主動將新知識與原有知識聯系、整合、更新,使原有知識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是知識內化的過程,創新的過程。學生通過變換生物因子或環境因子,模擬生物群體的消長,獲得發現新知識和重新建構知識的樂趣,整個學習過程沉浸在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氛圍中。創新成為學生的內在精神需求,成為自我實現的表現形式。
6.教學評價上,充分發揮指揮棒的作用。考試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融于教學全過程。教學開始時,檢查學生必備的起始知識和能力,確定教學方案恰當與否。教學進行過程中,開展形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監測學習進步和學習錯誤,提供反饋信息,激勵教師和學生,修正教與學的不足。教學結束時,給學生評分,同時評價教學的有效性。平時成績占課程學習成績的60%,教學結束時的考試成績占課程學習成績的40%。平時成績根據學生每次在計算機上解決問題的情況和學習表現進行評分。教學結束時采用開卷考試,基礎知識占30%~40%、基本原理占30%、綜合應用占30%~40%。
成人教育學生群體對利用網絡途徑學習的需求十分強烈,希望學校建立和完善支持學生網絡學習的互動平臺,以充分發揮網絡學習的自主陛、靈活性,體現個別化、個性化的學習特點。目前制約學生應用網絡學習的因素有兩方面,一是學校需加大網絡建設的投入,豐富學習資源,拓寬互動途徑:二是學生方面,雖然具有利用網絡學習的愿望和需求,但在網絡硬件條件、時間、地點、家庭和單位支持及個人的應用能力方面還有一定的差異,真正實現網絡學習,需要一個推動的過程。
綜上所述,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實施遠程網絡教學,將是我校成人教育的新手段,也是我國成人教育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Azer SA. Becoming a student in a PBL cource: twelve tips for successful group discussion. Med Teach, 2004,26(1):12-15.
[2]Groves M, Rourke PO, Alexander H.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reasoning in a graduate-entry, PBL medical programme. Med Teach, 2003,25(6).
- 上一篇:區域經濟分析
- 下一篇:高中提高語文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