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科學技術范文

時間:2023-08-17 18:14: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現在的科學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現在的科學技術

篇1

【關鍵詞】檔案管理;現代化;建設

檔案管理現代化是指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檔案管理活動中全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處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務。同時,也是檔案部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檔案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開發和利用。

一、加強管理,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1.各級檔案管理都要建立專門的現代化管理機構

強化檔案管理現代化的監督和指導,協調解決各地區、部門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重大問題。

2.各級檔案管理部門要制定長期建設和發展規劃

實現檔案現代化管理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各級檔案管理部門可根據國家檔案局總體規劃要求,提出本地區的總體目標和各階段工作任務,并明確具體的奮斗目標。

3.各級檔案管理部門要組織技術協作攻關,解決檔案現代化管理的共性問題

開展檔案現代化管理涉及理論和科學技術問題,單靠一個地區、一個部門是難以勝任的。為此,各地應進行必要的分工協作或合力攻關。在這項工作中,省級檔案館應發揮設備、技術、人才密集的優勢,帶動市、縣檔案館共同開展檔案現代化管理工作。

二、實現向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過渡

檔案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廣泛性,在收集、整理、鑒定、編目、保管、檢索、利用和編研各個環節中,都要有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系統理論。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現實,不能一講檔案現代化管理,就放棄傳統的技術工作,或者坐等新技術的到來,而停止在現在的手工操作。應當看到,采用現代化技術,實現現代化管理,對檔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們加強傳統技術的改造和手工方式的規范化、標準化,也為向檔案管理現代化過渡創造了條件,有利于加速檔案管理現代化。因此,我們既要引進現代化新技術,也要重視傳統技術與現代化技術的有機結合,既要開展檔案管理現代化工作,也要大力做好檔案管理各個環節所需的手工操作。

三、推行檔案標準化和規范化

1.推行檔案標準化

國家和省級檔案管理部門應制定和完善各項標準,使檔案管理的各個環節都有標準可以遵循,并采取措施,積極推行檔案管理標準化工作。

2.加強檔案業務基礎建設規范化

這是各級檔案館的一項經常的任務。近幾年來,我們各級檔案館通過定級升級活動,檔案業務基礎建設有很大的改觀,特別是對新接收征集進館的檔案,要做好整理編目規范化工作,為檔案現代化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

3.積極開展檔案著錄標引工作。

檔案數據準備的關鍵是檔案著錄和標引。這是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重要的前期處理工作,也是一項十分艱巨和細致的工作。著錄標引的質量和數量,直接影響到計算機管理系統能否實用,所以,這項工作應當在前面。同時,在著錄標引工作中,要堅持著錄與標引的標準化,按科學方法辦事,為檔案檢索和自動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推動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由于計算機性能不斷完善,運算速度不斷提高,價格不斷下降,使動用電子計算機管理檔案從可能變成現實。計算機管理不僅是為了適應現代化辦公方式所形成的檔案,更因為依靠它能輕易解決大量檔案的貯存問題。計算機管理便捷、快速的查詢方式給檔案工作帶來了全新的變革,提高了檔案信息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我們應以計算機的運用為實現檔案現代化管理開辟一條新的途徑,逐步建立內聯網(各科室)、外聯網(與市級機關、鄉鎮、二三級單位、地方籍知名人士、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友好檔案館等)、互聯網,盡早建立起檔案信息網絡,共享檔案信息資源,全面推動檔案管理現代化建設。在應用電子計算機管理檔案中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1.堅持求實與創新的原則

雖然電子計算機已日趨成熟,一些檔案館也經過了幾年的實踐運用,但總的來說仍處于開始階段,許多問題仍在探索之中,因此,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自己的工作方針,實行分類指導的方法,鼓勵工作基礎較好、技術力量較強、資金狀況較富裕的檔案館先上這一項目。要注意及時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另外,積極改革創新,大膽進行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的探索,走出一條適應檔案館工作的檔案現代化管理的新路子。

2.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

應用計算機技術管理檔案是一個新課題。在工作步驟上要抓好試點,先在條件好的檔案館進行試點,然后推開;在機器配置上可先購置微型機進行實際操作試驗,條件成熟后再配置高功能的計算機正式輸入和檢索;在運用范圍上,可先搞檔案檢索,建立各種計算機檢索系統,然后再搞全息貯存,運用光盤、多媒體等高新技術;在輸入方式上,一般要做到先著錄后輸入等。總之,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管理檔案,要從實際出發,逐步取得經驗,由小到大,穩步前進。

五、提高檔案法制建設

首先,進一步完善檔案法律法規體系。以國家檔案法規為支撐,研究制定和完善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地方檔案規章體系。制訂《檔案利用安全與保密辦法》等適應檔案事業發展的政府規章或規范性文件。其次,全面推進檔案依法行政工作。在全國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系,市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檔案行政執法機構,縣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配備專職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檔案行政執法應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規范。全面推行檔案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檔案行政執法監督網絡體系,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評議考核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對檔案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情況進行考核。在檔案行政執法檢查,查處檔案違法案件方面要加大力度,擴大檔案行政執法影響。

篇2

論文摘要:現代教育技術正以其顯著的優勢成為學校培養和造就創新性人才的搖籃,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聲、光、形、色的傳遞,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誘發學生的情感活動。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生動、直觀地描繪出教師難以言傳的意境,為傳統、單調的課堂教學注入活力,收到良好的效果。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積極參與,大膽實踐,相互合作,努力創新,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健全的人格尤為重要。本課題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為主要研究領域,探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超。

1、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優化的載體。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不僅僅是為了輔助教師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要促進教與學方式的改變,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新課程實踐中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研究內容

數學是集嚴密性、邏輯性、精確性、創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學,數學教學基本要求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整個教學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過程,熟練掌握基本技能的過程,開發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動手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的過程。

在當前的素質教育中,要使學生在有限的空間、時間打破地域界限去認識教材中的事物,達成知識領域、動作技能領域和情感領域目標,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我們必須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低耗、高效、優質”的優勢,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下面就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點體會淺談如下:

2.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真正學好一門課,就必須讓他喜愛這門課,而數學學科的抽象枯燥,使不少學生望而卻步。現代教育技術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教學軟件可以做得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選擇,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它的優勢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解決了動力不足或動力缺乏問題,那么學生的學習障礙就幾乎解決了一半。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在解決這個難題上發揮了很大的優勢。

例如:在講解《正弦函數的性質和圖像》這節課時,內容枯燥,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數學基礎較差,對理解圖像的成因和周期性變化這一規律比較困難。“為什么圖像是波浪形的,而且不段重復出現?”學生們往往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按照傳統教學方法講授,他們往往理解困難,導致學生失去信心,打擊學習積極性。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把圖像的生成過程播放出來演示給學生,這樣圖形生動形象,一目了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便于理解、掌握。

2.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主體性、實現個體化學習。

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教師,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他們自己跳起來摘果子,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凡是學生自己能探索出來的,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

例如:在學習《函數y=Asin(ωx+φ)的性質和圖像》一課時,要觀察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并總結其性質。如果按照傳統教學方法,教師需要畫大量的圖來讓學生觀察,同時還要做一定的解釋,這樣費時費力,效果也不一定理想。而引入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后,學生通過教師制作的課件,自由的選擇關于A, ω,Φ的幾組數據,通過課件中的軟件生成相應的圖形,從中發現一些有關的信息,總結出當A, ω,Φ中三個值發生變化時,正弦型函數圖像變化的規律,從而得到幅值A、圓頻率ω初相位中三個值對該函數圖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是作為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遇到困難可請求別人幫助,也可請教師解決。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實現了個體化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為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認識活動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這是人類認識過程要遵循的一般規律。但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一般都是在前人實踐中長期積累的間接經驗,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學過程中,解決這種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實際與理論間的矛盾,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比如,在學習《正弦函數的性質和圖像》一課時,要求學生掌握y=sinx的圖像成周期性變化,其最小正周期為這一規律。這個結論的由來往往不容易理解,如果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肯定不好。而引人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可以演示出正弦函數y=sinx圖像的生成過程,把文字、圖形、動畫等信息集于一體,使學生獲得極為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能更好地幫助他們加深對這一性質的理解與記憶。

2.4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結構。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認知環境,為學生掌握新知識提供了捷徑。教學中必須改變只著眼于學生知識的積累,以掌握知識的“量”的多少來判斷教學質量的高低,而忽視使學生從知識的內在聯系上把握知識結構的現狀。在教學時,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可用來展示知識脈絡,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運用于數學教學時,可以通過計算機建立形象的知識網絡圖,教師在教學時利用語言把知識之間的聯系及規律表達出來,并且注意調節、完善學生的思維,從而展現教材中知識結構的轉移,即實現了學生的認知結構的構建和重組。

2.5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擴大學生的信息量,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篇3

【關鍵詞】信息技術;興趣;好奇;創新

整個國家綜合素質的提升關鍵在于如何引領中國的中小學生整體知識水平的提升,在最基礎的小學科學課程的授課教學環節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上課已成了主要的授課元素。結合自己在科學授課的過程中,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開始的新課,引領孩子感興趣的接受。

三年級是學生們學習科學課的起始年級,學科認識尚沒有形成,更無從談起科學興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故此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應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學興趣的培養和簡單實用的科學思維方式的灌輸。要培養學生課堂上的科學的思考習慣,逐步養成預見、測量、分析、探究、記錄數據等一系列的科學習慣,以及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就要從孩子們的心理入手,從多方面多角度的引領學生們對新課的喜歡,解決這一關鍵,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充當了重要的角色。現代信息技術的信息量大、多種媒體的使用能夠帶來更直觀的效果、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大的豐富學生的視野。可以增加學生的想象力開拓大腦,有力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科學教學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可以使靜態的教學內容變為動態的畫面,加上鮮艷的色彩引起學生注意,用直觀的圖形及和諧的聲音使枯燥而又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生動而又具體,使科學教學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從而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主動地獲取知識,成為學習的主體。孩子們便能正確的接受。如我在上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課時,便給學生播放了《人與自然》的視頻:圖文、聲像并茂的多媒體展示,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便調動了起來,課堂氣氛熱烈,為新課的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好奇的心理 激發學生們的找尋。

小學生天生的好奇性足夠引起他們對事物的興趣,新奇的東西會吸引他們不由自主的去用耳朵感受,去用腦子思考、去用手觸摸。使用多種探尋的方法找到正確的答案。三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到科學課,他們還不懂得用多種感官去發現事物的特點。而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恰恰彌補了學生的這一缺點。通過觀察地球的全貌,讓學生們用眼睛去觀察,用腦去思考,一系列的猜想,從遠處看,從近處看,去不斷證明自己的猜測,最后通過判斷、思考知道了地球上藍顏色的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失的水,而教師從視頻搜索出水的情境,孩子們在欣賞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好奇的情理,從而會產生對水的研究。好奇與興趣便自然而然的激發出來。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增大。對于自然界的科學用心的感受。而現代信息的使用無疑成了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而在《動物的卵》一課當中,多種多樣的動物的卵的認識這一內容學生是不可能在課內籌集到足夠豐富的觀察材料的。那么,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通過瀏覽專題網站可以獲得多種有關動物的卵的信息,從而構建對于動物的卵的認識。

三、激發學習的興趣 提升科學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科學教材中,尤其是高年級的課程里,抽象的內容很多,如像月食、宇宙知識、動植物的生長過程等。這些內容對小學生而言,都是陌生而且不容易理解的。以前在這些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只能靠講解,條件好的學校也只是利用掛圖、幻燈片來輔助教學。將多媒體技術引入科學課堂,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融于一體的特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如在教學《地震》一課時,先播放一段關于地震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大地劇烈震動,房屋倒塌,道路錯位,樹木被連根拔起的景象。學生被這恐怖的畫面驚呆了,他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憾。此時再讓學生分小組說一說這是一種什么現象,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關地震的情況說給同學聽一聽,然后再從現實中來推測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地震,最后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地殼的不斷運動,在地下的巖層受到承受不住的地球內部的壓力的時候,地殼發生了斷裂,這時地震就發生了。由枯燥的理論知識,到圖文并茂的多方面感官感受。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習科學的興趣。學習的效率大大提升。

四、努力的學習科學 不斷的創新科學

創新的思維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通過一系列的分析、比較、加上合理的想象,產生的新思想,新觀點。科學課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門新興學科,許多重大的發明都是在質疑的引導下,通過創新而最終實現的。科學課的積累,使我們對創新有了新的認識。只要積累了經驗。對事物的重新認識,才能激發創新的意識,這就在于平時的培養,通過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從而大大提升知識面,為后天的創新積累財富。小學階段是學習新知的重要階段。接受新鮮事物的黃金階段,充分利用好這一時段,而多媒體的最大特點就是信息量大,學生們通過一系列的查閱、尋找、思考便能提升知識的儲備。大量的信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得以尋找到答案。我在教授鋸的發明時,用多媒體以精美的圖形制作,形象、生動為學生展現鋸的研制過程,從而激發了學生依照自然界的生物進行發明創造。在課件展示中,我適時的引導學生們仔細觀察葉子的邊緣,從中發現問題,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學生便會產生思考,討論,從中得到啟示,從而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靈活的課件展示,從細小的環節給孩子們無限大的想象空間。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學生正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提升了學習的空間。

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將學生的科學學習至于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的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并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科學課堂教學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的的優化整合,更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使他們猶如身臨其境,喚起了他們探索科學奧秘、學習科學知識的激情,將大大的提高教學效果。更好的提升國民整體科學素質的提升。

篇4

關鍵詞:創作教學;以技帶情;以情帶技

一、《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提出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課程性質”中提出:“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具有人文學科的特征。幫助學生實現價值:(1)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2)理解美術文化,形素養;(3)激發創新精神,增強實踐能力;(4)調節心理狀態,促進身心健康;(5)拓寬發展空間,幫助規劃人生。”課程的重新認定標志著我國美術教育觀一次質的飛躍轉變,從兩方面體現了“人文”特征:一是對學生個體而言,培養學生形成“美術素養”;二是從傳承文化而言,使學生了解文明發展,弘揚民族精神并認識多元文化,參加全球性的文化系統。

“課程目標”中也提出:“養成對美術終身愛好的情感,提高美術素養,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其中“美術素養”是基礎美術教育課程的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相關知識后所形成的美術方面的感知、想法、思維、表達、設計、審美、態度等個性品質。

由此可見,高中基礎美術創作教學,絕對不是僅僅讓學生學會了畫畫就實施了美術教育,應體現人文特點,改變以往在技能上以理智寫實性造型為目的,在知識上脫離美術自身規律的美術教育觀,應尊重學生在藝術中的多元直覺表現,在技能基礎上通過學習美術語言、美術形式規律,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來豐富學生的情感、意志、態度等個性品質,提高美術素養。

二、高中美術創作基礎的體現

1.美術鑒賞教學環境下的創作課

根據幾年來的鑒賞教學實踐采用鑒賞教學與創作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領悟作品的內涵能力。技能課教學從小學、初中一直沿襲到高中新課程,如何進行有效的創作教學活動,使之融入鑒賞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來豐富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個性品質得到健康發展呢?這是值得探討研究的

課題。

20世紀60年代美國普通學校視覺藝術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過二十多年來的發展,今天已成為代表美國當代普通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總體趨勢的教育觀。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學“多學科藝術”教育模式,縮略形式DBAE。該理論把教學分為藝術創作、藝術史、藝術批評、美學這四個領域,主張各個領域的融會貫通。指出藝術創作與藝術史、藝術批評和美學活動是有機的整合,藝術創作不僅會提高學生理解作品水平和鑒賞能力,而且還會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美國藝術教育理論家阿爾伯特威廉?萊維在《藝術教育:一門至關重要的學科》中提出藝術教育的目標“培養一種健康發展的藝術理解力”。因此,首先必須使學生對藝術材料以及駕駛這些材料的各種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如果沒有一定的創作經驗是不可能欣賞作者所具有的直觀的美感特征,或作品形式關系中力度表現和微妙之處。并明確規定普通學校的視覺藝術教育屬于人文學科的范疇,是普通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與我國現行提出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具有人文學科的特征”相通。如杜威所言,藝術不再僅是裝飾性的“文明之客廳”,而是通過藝術作品中所表現和揭示的人文價值的現實生活與理想追求,來陶冶人性、規范人性、完善人性、塑造人性,最終培養和生成人之為人的文明意識。這種以美術創作首位注重人文特征的理論,值得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有效嘗試與借鑒。

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及原有的鑒賞教學模式采用“創作(原因、感覺)作品感知(描述、感覺)作品理解(形式、內容)作品評價”來進行有效地教學實踐。那么如何應用于具體的作品與評價活動中呢?

案例分析:以《美術鑒賞》第二單元第六課中的一幅畫《吶喊》為例來進行嘗試分析教學。高中是人生的轉折期,人生的重要階段,他們對人生充滿著憧憬,充滿著想象力。極富有幻想。有效地使用創作教學,可以激活他們原有的創作能力,在創作教學中,雖然有些學生技能上出現停滯的現象,卻掩藏不住創作想象的思維,創作的隨意性,有些作品看似荒誕,細看后卻又合乎情理,這也許是學生從事美術創作實踐的內在潛質和動力吧!我想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應調動學生的一切積極因素,不能埋沒他們的創造力,主要是情感的培養。

在鑒賞《吶喊》這幅畫時,我先不出示作品,只是在黑板上寫上“吶喊”兩字,讓學生運用素描、繪畫或聲音、肢體語言來進行美術創作,親自感受人生中驚嚇、恐怖、郁悶、激動或興奮時發出的吶喊聲。完成后分組展示作品,有的用行動藝術組合,有的用繪畫語言表現,并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分析自己創作作品的原因與感受。學生表現的都非常興奮,這是教學第一階段的創作模式,也是課的導入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二階段,作品感知階段,利用圖片或多媒體、電腦屏幕,將蒙克的作品《吶喊》展示給學生,將學生的視線無意地引入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讓學生感知作品中人在吶喊時表現的特殊表情,這時學生潛意識地把剛才自己的創作與屏幕上的作品進行了比較內化,很快明白畫面的夸張符號形象,這就是情感以內化的結果。不過要深入理解這幅畫,就要進入第三階段,引導學生對畫面形式語言的理解,如畫面上運用了強烈的色彩對比紅、藍、綠、赭石的線條組成流動的河水,與天空血紅的色彩組成蛹動的蛇蟲,給人造成不安感。在流云與橋身的橫斷之下,形成上寬下尖,還有如畫面的斜線形構圖,人物黑色衣著與蒼白的面孔形成的強烈色彩對比等都給人不穩定的感覺。在這一階段,教師除了讓學生自己從畫面尋求形式感覺內容外,教師還有必要將畫家的生活經歷、藝術風格特點有關的歷史資料等講授給學生,以便學生更深的理解作品。最后是作品評價階段:這一階段是學生認真進行理性分析后作出自己的最終價值判斷。如,有的學生喜歡畫面的流動與色彩,使人從中獲得壓抑的,也有的或許從中聯想到苦悶悲涼的生存狀況。因為每個人愛好都不一樣。所以任何人,包括教師都不應將自己的價值判斷強加給學生。當然在某方面涉及正義感、道德感、責任感等高尚道德取向時,教師應該有責任讓學生表現一致性。

“以技帶情”的教學模式,美術創作可以在各種美術鑒賞活動中進行,如,讓學生對作品所表達的意境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對作品形式構成關系作出分析創作或臨摹作品等,教師應在不同的鑒賞教學采用靈活多變的創作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

2.“以情帶技”創作模塊下的美術創作課

高中美術新課程目標為:“進一步學習美術知識與技能,運用觀察、想象、直覺等多種思維形式以及美術的方法進行藝術創造活動;深入學習和理解造型語言,了解美術創作的過程與方法,選用相關材料、技法或現代媒體創造性地進行表現、設計或制作,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高中階段創作模塊下的創作教學,并非是專業技能訓練,而是與社會生活相聯系的美術創作,讓學生嘗試并體驗美術創作過程,作品鑒賞作品創作鑒賞評價(作業),因此,采用“以情帶技”的教學方式。

以情帶技的教學過程,顧名思義“情”情感,“技”技法,就是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帶動學生進行技能創作。由此可見,高中生的創作題材應該是他們最想表現的所見所聞、真情實感或某種思想觀念,素材應來自于自己的照片、速寫或收藏的圖片資料等。讓他們迫切希望表達自己想法的心理驅動下,運用所學美術語言視覺化地表達出來,甚至為了表達而積極地去學習探索和研究美術技法問題。

例如,在教學《鄉土民間剪紙藝術》時,讓學生先了解我國當地的特色,播放民間藝術特色錄像,包括民間藝人的作品與介紹,特別是當地剪紙藝人的作品欣賞,學生往往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很想主動嘗試一下,接著教師講解制作過程,學生嘗試剪紙創作,最后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或學生之間互評,讓學生從中了解剪紙藝術的形式美。作品形成也許不成熟,但激發了學生感受生活,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體驗心靈的愉悅感,這就是以情帶技的教學方法。

高中美術創作教學,不管融合于美術鑒賞教學中,還是在創作模塊教學中,絕不能沿襲原有中國傳統技能教法進行美術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尊重學生的成長歷程,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教學應融合《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所提的“人文”培養“美術素養”教學中,教師應肩負起偉大的使命,為培養新一代創新型人才而創新教育。

參考文獻:

[1]錢初熹.迎接視覺文化挑戰的美術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

[2]張道森.外國美術教育史綱要講義[M].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辦公室,2007.

[3]騰守堯.美國藝術教育新臺階[M].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篇5

黃欣

(四川財經職業學院基礎部,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數列的極限教學為例,探討了關于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借助Powerpoint、幾何畫板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應用于極限教學,實現數學教學可視化,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多媒體課件;數列極限;數學軟件

0引言

極限是微積分中最基本的概念,極限理論是微積分的理論基礎,極限運算是微積分的基本運算,是研究微積分的工具。在教材的編排上,極限的概念是微積分中第一個重要概念,連續、導數、定積分都是用極限來定義的。為了學生由淺入深了解極限概念,教材首先引入了數列極限的概念,然后是函數的極限。在數學史上,極限的概念比導數的概念出現晚了約兩個世紀,通過對極限的定義,才解決了導數的理論問題,平息了人們關于微積分的激烈爭論。由此可見極限概念的抽象性。而教材編排和學生學習的順序,極限均在導數和積分章節之前,自然成為微積分學習的難點。大專生因為抽象思維水平限制,對極限概念的理解不充分,導致后續學習困難。借助Powerpoint、幾何畫板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應用于極限教學,把數學史融入了課堂,既激發學生興趣,又能有效地展現極限概念的發展過程,實現數學教學可視化,突破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本文以數列的極限教學為例,探討關于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

1多媒體課件輔助數列極限教學的課例

數列的極限是教材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以典型的數列問題討論,抽象概括了數列極限的概念、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感悟極限思想,體會無限問題的研究方法。教學環節如下。

環節一:課題引入。

介紹數學史上劉徽和割圓術、祖沖之和圓周率。傳統教學對這個環節只是教師寥寥幾句帶過,或是在黑板上用粉筆作簡圖。既不能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圖形變化的過程,也無法展示數據的變化。

利用幾何畫板軟件演示圓周率π的計算,展示π與單位圓內接正n邊形面積Sn的關系(圖1、圖2)。在課件制作上,利用幾何畫板的度量和迭代功能,制作動畫。課件界面上有三個數值,分別是n——正多邊形的邊數、圓的面積、正多邊形的面積。使用課件時,可以通過對參數n值的改變,增加正多邊形的邊數,能實現正多邊形的面積值同步的變化,該值不斷趨近于圓的面積。形象的動畫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引起關注。教師再引導學生觀察數據隨著圖形的變化、逼近而變化、逼近,讓他們體會動態過程中蘊含的因果關系,初步感悟極限思想。

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及現代圓周率精確位數時,通過Powerpoint制作的課件來呈現。插入關于數學家的小視頻文件,激發學生興趣。

環節二:新知探究。

PPT課件動畫演示截丈問題:“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圖3、圖4)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截丈過程中的各種變化。

接著用幾何畫板演示,學生觀察隨著n的增大,數列通項xn值的變化趨勢(圖5、圖6)。學生通過對課件的觀察,對數列極限有了直觀的感受,為后續學習作好了鋪墊。

然后,在PPT上出示四組數列,讓學生分組討論數列隨著n的增大,通項xn的變化趨勢。討論結果可以請學生用幾何畫板驗證,而不是直接用軟件展示。這樣能適時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掌握無限問題的研究方法之一。

教師結合上述例子,給出數列極限的定義及其表示方法,在黑板上板書。定義的給出用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方法,能有效地調控課堂進行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理解和建立概念。

最后,利用定義回答引言中的π極限解釋。

環節三:例題與練習。

利用PPT出示兩個例題,

,引導學生探究,學會代值,觀察極限的方法。再利用幾何畫板軟件直觀驗證n的變化趨勢,加深印象。練習題用PPT出示,學生自主完成。

環節四:小結。利用PPT出示提綱,從知識和思想方法兩個層面對本課進行小結。

2反思和建議

信息技術手段是本節課模擬教學、案例教學、教學演示的主要輔助形式。通過對比發現,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幾何畫板輔助教學的優勢是:直觀性、動態性、交互性、針對性。幾何畫板軟件動態地展示了數列的變化過程,展示概念的形成過程,化抽象為直觀,突破教學難點。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對象,能夠突出要點,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軟件操作進行反思,有利于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Powerpoint輔助教學的優勢是:直觀性、時效性、可重復性。PPT課件圖文聲像并茂,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它取代部分傳統板書,不僅節約了時間,且讓課堂節奏更富有輕重緩急。鏈接功能有利于反復強調教學重點,鞏固知識,克服遺忘。

此外,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應針對不同的課型和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的軟件,進行腳本設計,而不能濫用于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張景中,彭翕成.深入數學學科的信息技術[J].數學教育學報,2009(10):1-7.

篇6

關鍵詞:教學 培養 科學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5-0214-01

一、運用現代教育培養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激發和培養興趣在求知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依據教學內容對教學媒體進行優化組合,就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認知感官主動地參與學習。科學教學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可以使靜態的教學內容變為動態的畫面,加上鮮艷的色彩引起學生注意,用直觀的圖形及和諧的聲音使枯燥而又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生動而又具體,使科學教學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從而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主動地獲取知識,成為學習的主體。

在現代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制多媒體教具,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善于把課上得生動活潑、樂觀有趣,實現最優化教學。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落實學生科學探究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廣泛運用,為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技術支持環境,方便創建更具開放性和活動性的教育空間,有利于激發、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這不僅是基礎教育順應時展的需要,同時也體現了現代科學發展對未來創新人才的需要。

良好的探究的習慣是指:正確使用器材、探究進行記錄、思考等行為。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形成、矯正學生的探究習慣,已初見成效。如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實驗報告單,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撰寫實驗報告的習慣。

科學知識是無窮盡的,新的知識還在迅速增長,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我們教給學生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實際中充分利用好現代教育技術,促使學生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指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自己去尋求所需的知識,建構自己的科學體系,最終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 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小學科學學習的顯著特點,教師應力求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主的探究,在實踐中領悟科學的真諦。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不僅可以為課堂中學生的“所見”、“所聽”提供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協助教師指導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為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激發他們的行為動機,以求在探索中更好的發展思維,提高操作技能。比如演示實驗,它的要求之一是盡量提高可見度,即必須使最后一排學生都看得清楚。使用投影儀既可保證實驗的真實性,又可放大空間,增大可見度,讓細微變化清楚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但它不僅可以運用于教師演示,同樣適用于學生之間的匯報交流。如《洋蔥細胞的觀察》的實驗。

在傳統的實驗課教學中,通常是教師首先講解本次實驗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等等。講授完畢,學生才開始進行分組實驗。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占用了大量課堂時間進行講解,必然會使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時間大大減少,從而阻礙了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新意識的發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就可以解決實驗教學中教師講與學生做的矛盾。如《稱稱空氣》的實驗,按教材中的實驗方法,教師的演示:吹氣球、綁氣球,暫且不說,單調整木棍兩邊的氣球平衡就要花不少時間,這樣一來等老師演示完了,學生的實驗興趣也削減得差不多了。如果這個實驗,我們先讓學生自己想想用什么方法證明,該怎么做,在此基礎上利用課件簡單演示一遍幫學生梳理好實驗程序的話,情景就大不相同了,這時學生頭腦中既有個初步印象,又有親自實驗探個究竟的欲望,實驗的教學的質量與效益大為提高。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認識工具延伸了人的大腦思維,是改進科學教學的強大平臺。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通過對科學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可以實現科學教學過程優化的理論和實踐。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這一重要工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可以用來創設情景,把抽象問題直觀化,這就更有利于學生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思考、推理和解決問題;還可以展示概念的形成、原理的建立和科學研究過程,促使學生充分發揮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多種機能促進學生左右腦功能的協調發展,訓練學生使用全腦學習,進而形成多層面多層次的感知,從而提高個體從事創新思維的內驅力,促使學生發散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得到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得到培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最需要學生對自己的創造潛能擁有自信。擁有自信才能有積極的態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去探索問題,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為此,每當學生感到困惑、遇到挫折而產生動搖的時候,作為教師就要鼓勵學生,讓他們找回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再嘗試一下,你一定行。” 當然學生提出的觀點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和實際意義,但對于其個人來說都是新的。我們應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讓學生樹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只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課外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開闊思路進行創新實踐,創新意識才會嫁接到學生腦海中,并得到不斷強化,進而激發出學生的創新熱情。

篇7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 現代教育 重要性 建議

現代社會已進入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給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不可估量的變化。同時,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出現,為現代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而且也迎合人們對教育的迫切需求。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改進,已經廣泛應用到教育領域。在教育部門被深入利用,通過使用計算機技術,開發和整合教育資源,可以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開拓師生的知識面和視野。下面主要是在講計算機科學技術在現代教育領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就如何貫徹落實計算機技術到現代教育中去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使得老師和學生都會在這種電腦輔助式教育中得到更多的更先進的信息。

一、計算機科學技術在現代教育領域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教學知識的系統化和擴大教學信息的傳遞量

在計算機技術教育教學中,可以擴大教學的信息量,將一些分散于不同課程,不同章節上的知識整合起來,形成知識網,經過整合系統化后展示給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系統、直觀的知識架構。比如:在教學高中歷史過程中,內容涉及到初中或者更廣的知識面就會顯得比較豐富,課時較多,所學知識比較分散,教師講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生也很難接受那么多錯綜復雜的知識。若在總結課上,把相關知識化整合起來,化整為零,把知識結構,各時段的歷史線索融會貫通起來在計算機媒體投影上展示給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計算機的很多的軟件都能對計算機管理整個教學系統起到幫助的功能,而且有效利用這些軟件,還可以節省教師備課和找資料的時間和精力,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學生的學習以及心理變化。

(二)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操能力

老師們在教學理論課上很好地利用計算機技術,并且能有高效的實踐作用,對于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學生的創新意識,都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教育中,不同形式的培訓和實踐,讓學生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習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他們的智力和創新能力。在具體的練習可以采取的形式變化的問題,并進行一個給定的問題,并舉一反三培訓。比如在理科教學中,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實驗模擬,讓學生既能看得見又能親身體驗,做好眼能看,手能動,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這種做法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而且可以使其思維得到鍛煉,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操能力在無形中得到培養和提高。

(三)有利于教學活動中的溝通與交流

借助計算機科學技術,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都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溝通和交流,不必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甚至可以進行遠程教學,學生上課不一定要到教室才能學到知識。學生和教師隨時可以充分的進行探討以及在網絡上分享各自的見解,達到共享的作用,也便于各種教育問題的及時處理。同時,借助計算機科學技術在溝通與交流上的便捷化,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生動,變傳統、靜態的教學模式為動態教學過程,有助于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積極轉變。

二、貫徹落實計算機技術到現代教育中去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一)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和環境

使用計算機技術來創建一個學生自我控制和發現新信息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們能夠迅速掌握學習方法,并探討境界的假設,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此模式是學生的洞察力的能力擺在首位,充分發展學生的能力來執行復雜的思維。教師也會給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組織和解釋一些難以溝通與普通知識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學生更好地溝通和互動,為學生提供一個無障礙的溝通環境,讓學生對教師的參與,使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

(二)利用課件制作(PPT),開創情景教學

教師要充分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現代教育教學時,要善于利用課件制作來呈現自己的教學內容,把繁瑣,枯燥的文字用直觀,生動的圖片、語言、聲音表現出來。課件制作顯示出高科技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魅力和生命力。在教學施教過程中,課件制作上要求能完整體現教學內容的同時,要努力給學生一個美的感受。在制作課件,課件預定的屏幕比例,同時突出教學主題,但也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視覺享受。注意冷色調和溫馨的色彩組合上的背景顏色。此外,靜態和動態的圖片或文字的文本應是動態和靜態畫面相結合,實現動靜結合,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在課件制作時,應充分考慮到其普遍性,操作要簡單,使用方便,便于課堂操作,簡化操作步驟,有效取代板書的復雜性。

(三)加強教師的計算機基礎技能培訓

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教學知識整合能力,多開設課堂教學與計算機技能整合等培訓,讓廣大教師擺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走下講臺,拿起鼠標,與學生一起共同探討知識,而不再是夫子教學,唱獨角戲。另外,改變教師對計算機教學的傳統觀念,樹立計算機科學技術為現代教育錦上添花的觀念,利用好計算機這一把利劍,運用于教學過程。應充分利用現有軟硬件,提高制作水平,總結點滴經驗,大膽創意,并實現傳統教學與現代教育思想和手段的結合可以為現代教育的改革和騰飛添上翅膀。

總之,我們要正確認識到計算機科學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充分利用好計算機的功能,讓計算機技術給我們的現代教育帶來更多的價值,同時也讓教師和學生共享現代社會發展的成果和文化精華。

參考文獻:

[1] 毛遠明.中學化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應用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

篇8

一、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利”

作為一門中學主要學科——數學,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單調,黑板加粉筆,偶爾加一些模型.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門科學,是集嚴密性、邏輯性、精確性和創造性與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學,由于學科自身的特點,的確沒有某些學科形象、生動、具體.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肩負著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發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質的重任.因此探索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模式、途徑和方法,就成為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重點.

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編制的系列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

(一)傳統教法有一定局限性

數學傳統的教法比較單一,既缺乏充分的圖形支持,又缺乏供學生發現探索的良好環境,這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能力素質的培養.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迫切需要探索出能真正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教法.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是現代教學的需要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覺,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因此,與傳統教法相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有著明顯的優勢,主要表現為:

1.充分讓圖形說話,突破教學難點

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正處于一個發展階段,抽象性有時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障礙,僅憑教師口頭講解,難以徹底解決問題.

2.激發學習興趣,突出課堂重點,提高課堂效率

按發展規律和學生認知結構設計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的動態圖形富于趣味性、奇異美,能深深地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多媒體課件可以充分展現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使學習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感到教學過程自然、親切,教學內容不是“從天而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3.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學記》中說:“善教者,師逸而功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能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聯想等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研究問題,從中得出新的理解、新的結論、新的發現.

實踐證明,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傳統的教法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多媒體改革課堂教學,改革傳統的知識灌輸式的教法,這樣更符合現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觀念,符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

二、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一些問題

現代教育技術只是課堂教學的手段,它為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效果服務,但它只是輔助教學,而不是代替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遵循教學規律.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要適度、適當

1.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不能喧賓奪主

合理地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給數學課堂教學在效率上帶來“幾何級”的飛躍,這已經為無數的實踐所證明.然而,如果過多、過濫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會喧兵奪主,違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宗旨,使學生在課堂上走馬觀花,無意注意過多,而導致課堂教學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談不上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2.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要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是為了實現一定教學目標所進行的課堂活動.教師在課堂上所采用的任何教學手段必須以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為宗旨,以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因此,我們必須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精心挑選和運用適合的教學手段,才能讓課前的優化設計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得以最優化的實現.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僅僅是輔助教學,不是代替教學

1.不能讓多媒體成為課堂交流的障礙

多媒體有時僅僅把一些事實和現象展示給學生,它代替不了學生的思維,代替不了學生對教師分析的體會,代替不了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進行的實際的操練.因此像課堂上老師對于重難點的詳細講解,對例題的示范演算,以及學生的實際操作,這些是計算機所不可替代的.

2.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師板書

篇9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創新能力

隨著 21 世紀的來臨,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課堂,它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初中課堂教學質量,使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成為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信息的主體。因此,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談一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有了現代教育技術,初中課堂教學就豐富多彩起來,從過去的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轉變為現代化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了,信息豐富了,知識量也增加了,實現了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教育方針。

1. 現代教育技術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情感

現代教育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究興趣和動手操作的欲望,使學生在學習情境中產生探究學習的動機,引導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2.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合理地處理教材,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有效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就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有效手段。多媒體課件在同一屏幕上同時顯示相關的文本、圖像或動畫,模擬真實現象的再現,這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優點,變抽象為具體,變靜為動,通過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講月相、日食、月食等課,知識點較難,而借助課件模擬演示的動畫形象地展示在同學們面前,形象直觀,不但活躍了同學們的學習情緒,更重要的是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一些習題課、復習課往往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在上復習課時,我可以把本章的內容用電教媒體一步一步地播放出來。

復習完本章內容后,可用實物投影播放例題和習題,學生做好的答案則用實物投影播放。只要教師掌握好課堂的容量和節奏,加上適當的板書,能使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3.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增長學生知識量、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科學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必須以科學探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因此現代教學只靠書本是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的。實際上,教學中很多的內容都是從網上去搜尋的,如在講《探索宇宙》一節課時,學生就從網上找到了8大行星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科學的樂趣,能培養學生通過網絡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科學素養。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現代教育技術不僅能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讓學生接受和理解,更能在實驗課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使實驗效果更加清晰和完美。

1. 實驗是科學學習的主要途徑

實驗具有真實、形象和生動等特點,其一直被教師作為教學的重要手段來使用。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機會和鍛煉機會,使學生由被動做實驗變為主動做實驗,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彌補實驗過程出現的不足

在科學教學中,一直離不開觀察和實驗,初中的許多科學概念規律都建立在實驗基礎上,它的真實性是任何多媒體無法替代的,但由于初中階段條件的限制,有些規律的探索實驗可見度低或實驗現象太微弱,學生在座位上難以觀察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實驗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起來就可以使實驗效果更佳。

(1)通過實物投影放大分析得出結論和規律。例如研究歐姆定律時,教師在上面演示電流表、電壓表,學生在下而是看不清讀數的,這時就可借助實物投影來使實驗效果達到理想的效果。

(2)有些實驗由于實驗條件較難以控制,實驗本身的純度要求較高,在初中階段是難以操作的,如實驗操作不當,很容易得出錯誤結論。例如“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實驗”,如果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再利用相關的課件模擬實驗現象,不但使學生能理解實驗所造成的誤差原因,而且會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刻。

(3)有些實驗時間要求較長才能得到實驗結論,這時借助攝像等技術事先把實驗過程錄好,在課堂里播放,就可以實現實驗教學的目的。例如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與哪些因素有關,由于時間的限制,實驗教師就事先把實驗過程拍好照片和攝像錄下來播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誤區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給教育教學帶來了許多好處。當然現代教育技術并不是萬能的,在教育教學中還是有一定的誤區和局限性。

1. 教師教學完全依賴多媒體

當我們將計算機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后,原來由教師講述的一部分內容現在變為多媒體演示,原來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語言問答變為通過網絡的信息交流。實踐證明,恰當合理地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確實能給課堂教學帶來質的飛躍。但是,我們必須明確地認識到,計算機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師教學的一個工具,只能起到為教師的教學服務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師的教學。學生可以沒有教學媒體,但萬萬不可沒有教師。

2. 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代替實驗操作,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發展

在學校里,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大多側重于教會學生知識。它“圖、文、聲并茂”,通過把教材中較抽象的東西化為較形象的東西、較理性的東西、較感性的東西,起到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作用。但有些教師利用一些多媒體課件代替學生思考,代替學生動手操作,占了主體作用,反而干擾了正常的教學,這樣不但沒有開發學生的智能,反而使學生的思維僵化、行動懶惰。

3. 用電腦顯示屏幕替代黑板

有些教師把電腦顯示屏當做黑板,課前將整個內容輸入電腦,課上一一顯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隨時調整修改的內容,在知識點等方面容易給學生造成誤區。如課堂的容量增加、顯示屏上的板書移動較快使學生印象不深,還有屏幕色彩、清晰度、背景設置等問題,會影響學生的視線,造成學生視覺疲勞、視力下降。有的因主次設置不當,喧賓奪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優點,適當地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特長,不要因為媒體的應用使自己的特長退化。

綜上所述,在科學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而現代教育技術雖然有很多的優點,但只能作為教學輔助的手段,特別是在科學實驗中,還要充分利用身邊的飲料瓶、書、尺等可利用的東西來進行直觀教學。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莊思雨.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優勢與反思[J].

華章,2011(31).

[2]張志明.淺談物理實驗教學與多媒體課件的使用[J].教育信息

篇10

【關鍵詞】小學美術;現代教學技藝;優質課堂

多媒體體計算機技術將聲音、文字、圖形、動畫集成一體,使傳遞的信息更豐富、形象。這是一種更合乎自然的交流環境和方式,人們在這種環境中通過多種感觀來接受信息,可以加速理解和接受知識信息的過程,并有助于接受者的聯想和推理等思維活動。有資料證明,知識量的獲取與多種感官的刺激密切相關。對記憶率的研究表明:視聽覺并用可獲得更多的教學信息量,更長的記憶保持率,是最佳的信息獲取方式。據此,我們將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引進美術教學中,相應地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此外,多媒體的形式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一、利用插播教學片輔助課堂教學,激發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師可根據美術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中直接利用多媒體播放設備,以穿插播放的形式進行輔助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播放什么內容,何時播放,播放長度,播放次數,均可由教師根據需要及實際情況而隨機地選擇和控制,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而且能更有效的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易受性。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學習是一種能動的過程:“兒童越是積極,他的學習就越有可能成功。”如:教小學高年級《圓柱形物體》一課,本課要理解透視,本來小學生對理論的東西不感興趣,而這課就要重點理解圓柱體的透視現象。包括圓柱體的上、下底面及前后關系所產生的透視變化。我就利用Powerpoint做了多張教學片,配以文字、聲音等。幫助學生理解,講到圓柱體的底面的透視變化時,我還用顏色區分的方法來理解它的透視變化。如圖:紅底面是最大的面,橙色面小一點,中黃色的面又更小一點,檸檬黃面最小,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圓柱體底面的透視變化。當學生完成作業畫圓柱形物體時我又重放給他們看,幫助畫準透視。當講到前后關系所產生的透視變化時,我又放了一個透視圖給學生看。透視知識是比較難理解的,單憑教師講,哪怕是花長時間講,也難以講清,學生又不感興趣。運用多媒體插播一段教學片,化抽象為具象,化乏味為有趣,很好的解決了重、難點,升華了書本上的知識,強化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二、運用多媒體進行示范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美術課上“示范”是經常有的教學環節,有了多媒體,示范教學就可為學生提供典型的示范材料,指導學生進行教學實踐,如:上中年級《筆筒制作》一課,課前我先示范筆筒制作的全過程(從畫圖到折、剪、粘、組合、上色等),配上輕柔的音樂和解說,用錄像機拍成一段示范教學片,上課時播放給學生看。既節省課堂時間,學生又易于接受。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起了制作筆筒的欲望。又如:上《原色和間色》這一課時,我直接在展示臺(實物投影)上進行調色演示,讓學生在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紅+黃橙,藍+黃綠,紅+藍紫,也看到原色之間互相進行調配時,每種原色調放的分量不同所產生的顏色變化。避免了有些學生由于視線被擋而看不到老師的示范。用多媒體進行示范教學,將美術課上需要掌握的方法、步驟、原理形象、直觀的再現于課堂,對學生進行實驗前的指導教學。做作業前,學生通過觀看實驗演示,不僅能親眼目睹實驗的全過程,還能通過不同角度拍攝的近景、特寫等畫面和相應的解說和示范,準確高效地掌握制作步驟或繪畫方法。同時通過正誤操作的比較吸取經驗教訓,避免類似錯誤的發生。另外,上同年級不同班時,教師也可避免每次示范講解的重復勞動,集中精力加強指導。所以,利用多媒體可以優化教學,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觀察力和激發創造意識

美術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很重要的。要創造,首先要學會觀察、發現。利用多媒體把要觀察的現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深入觀察,從中獲取知識。如:教學三年級《可愛的動物》為了讓學生能畫出動物的主要特征,表現它們生動的動態,我先播放一段動物園里的錄像給學生看,畫面上有張牙舞爪的老虎,在石山上覓食;溫馴可愛的小鹿跟著媽媽在山坡上吃草;調皮的小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畫面上還配有猴子、老虎、小鹿的叫聲,生動的情境使學生仿佛置身于動物園里,為學生提供了感性材料,有效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和想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課的學生作業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寫實的,有夸張的,作業千人千面,富有創造性。還在學校禮堂展出,受到觀眾的好評。

四、運用多媒體及時反饋加強學生美術技能訓練

以往美術課上,學生做作業過程中,老師抽樣檢查評講學生的構圖合不合理或顏色的搭配等時,由于畫面太小使學生看不清畫面的內容,從而達不到反饋的目的。利用多媒體的投影設備,在提高學生美術技能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學生在作畫過程中作業體現的優缺點,通過小組評價等方式,使學生在大屏幕上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問題與不足,從而取長補短,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并較快地掌握美術技能和技法。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互聯網絡勢不可擋的席卷了整個世界,現代信息技術是當今信息社會中重要的資源并應用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也毫不例外的深入到教育領域中。Internet為師生提供訪問的條件,增加國內外校際之間的交往,通過遠程登錄訪問、利用別單位的資源,能利用FiP從互聯網開放的文件服務器上提取文件;互聯網的WWW使人們能以此超文本工具去進行查詢,遇到圖形時瀏覽程序提供的功能可以顯示超文本中的圖形,還可以播發聲音,使我們進入一個多媒體的信息檢查環境,很方便的瀏覽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資源。如:上《精美的郵票》設計一課,課前我先布置學生上網查找郵票資料,到上課時學生把找到的古今中外、題材多種多樣(有汽車、花卉、名畫、足球等)的郵票上傳到電腦上,給大家共賞,使大家深刻的了解郵票的組成,畫面的題材等,從欣賞中獲取知識并受到啟發。激發繪制郵票的欲望。然后,老師在大屏幕上講解郵票設計的要求,學生用電腦已有的軟件進行郵票設計。學生作業時,教師可在屏幕上監看作業,監看方式有輪巡和隨機抽查兩種。及時發現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和作畫有困難的學生,使中下生不會有怕學的心理,讓各類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此外,老師平時還可以從網上學習別人好的教學方法和文章,閱覽優秀的美術作品等。

參考文獻:

[1]王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優化美術課堂教學[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紀德奎.變革與重建:課堂優質化建設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