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擴展范文

時間:2023-08-15 17:32: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歷史知識點擴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歷史知識點擴展

篇1

關鍵詞:初高中歷史教學 銜接欠缺 有效性

一、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

學生在義務階段的歷史教學中“初步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在此基礎上進入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1.時間線索欠缺銜接。初中階段歷史課程內容采取通史的模式,高中階段的歷史課程內容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必修課程有25個專題,以中外歷史合編的方式分為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科技文化史,必修模塊之間沒有嚴格的遞進關系,學校可以靈活選擇教學順序。初中通史性課程清晰的時間線索與高中專題式課程欠缺時間線索形成鮮明的對比,導致初中歷史教學和高中歷史教學成為了兩個孤立的教學環節。

2.知識性質欠缺銜接。歷史知識可分為基礎性知識和綜合性知識,所謂基礎性,是指義務教育歷史課程僅是提高國民素質的一門基礎型課程。與此相對的,高中歷史課程則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在具體教學實際中,由于初中階段掌握的知識基礎性太強,導致學生深入高中后,在知識掌握的效果不理想。

3.教科書內容的銜接欠缺。(1)感性材料銜接過少。感性材料主要是指圖片信息,可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具體、生動和鮮活的映像,是連接初高中歷史知識的重要媒介。(2)史實銜接中斷。由于初高中歷史史實的中斷,使學生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存在理解上的困難。主要體現在初中史實在高中階段的缺失和高中史實在初中階段的欠缺。(3)歷史概念銜接模糊。歷史概念是人們對歷史事實的概括和總結,包括:人物、事件、文獻、典籍、法律、制度、著作、會議、黨派、思想、學說等。歷史概念對于學生來講過于抽象,學生需要在掌握一定具體史實的基礎上才能理解的概念,目前教科書的沒有做到在學生智力和認知發展的不同階段對于同一歷史概念進行多層次的闡釋。

二、解決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欠缺的方式――高中有效性課堂

在有效課堂中,學生是“教”與“學”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這對學生“教”與“學”的不足進行補充、擴展和引申。針對初高中歷史教學欠缺問題,有效性課堂有如下優勢:

1.導學案是銜接初高中教學的媒介。導學案既是有效性課堂實施的重要工具也是解決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欠缺存在問題的重要手段,學案中包涵如下內容:知識鏈接、學習方法、學習過程、重難點解析、知識擴展、問題探究及習題檢測。導學案是需要學生借助教材及參考資料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生完成后教師通過第一次批改了解學生在首次接受新知識時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引導、梳理或解疑。

從教師角度來看,教師可以根據每一節課學生在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的指導,有效解決初高中課程斷檔問題、初高中歷史知識內容基礎性和綜合性差的問題及初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銜接欠缺問題。在具體操作上應做到:學習目標的設計以三維目標的基礎,適當地體現學生初高中歷史學習目標的具體差距;在知識鏈接、學習過程及知識擴展部分,既要聯系學生初中學習內容也要擴充高中的知識甚至是史學研究動態。

2.課堂實施是銜接初高中教學的重要手段。有效性課堂需要把一個班級的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各小組在課前將所分到的知識點以板書的形式展現在黑板上,上課時每個小組針對新課內容進行討論,討論時要結合重難點及知識擴展部分還有教材對本組內容進行延伸,之后每組派一名代表結合板書為全班同學講解。在每一組講解完畢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講解作出相應的點評。問題探究和習題檢測部分需要學生結合知識點和材料進行分析,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到論從史出。

課堂的主講者是學生,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大多來源于高中以前的學校、家庭和社會,因此學生在展示前會對腦海中存在的歷史知識進行整合。在小組討論環節,初中歷史知識基礎夯實的即可為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講解,當學生具體展示時教師可以再一次具有針對性的強化知識,課堂實施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通過互動式地學習,學生對于學習更具主動性主動,教師教課更能因材施教,從而更好的改善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欠缺問題。

3.激勵式教學法是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方式。有效性課堂非常注重對學生的激勵。在教學中對學生適當的使用激勵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評分制度是一個有效的激勵制度,每個小組在參與各個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展示程度給予加分和減分的措施,在每學期其中和期末對于分數高低不同的各小組進行獎懲,起到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激勵學習方式應該貫穿初高中歷史教學整個過程,在學生的成長階段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集體意識,更好的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歷史課程變準(2011年)[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趙亞夫,齊健.歷史教育價值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歷史教育;挑戰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高中歷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都將面臨著挑戰。高中歷史教材打破了傳統歷史教材按照通史模式,以時間為軸,從古至今,從中到外的傳統排列順序。新課改下的歷史教材編寫按照經濟史、政治史、文化史三條主線為必修模板,并增加了數個選修教材,加強了歷史的內在聯系性。這樣的教材編排為歷史教學帶來了極大挑戰,也為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轉變方法,轉變思路,做好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是高中一線教師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面臨的問題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具體如學科知識拓寬、教學方法改進、初高中課程相互滲透以及課堂教學方法的改變等。

(一)學科知識拓寬

新課程設置下的歷史課,注重專題形式,在對歷史事件的描述中,各種不同元素有機融合,其中重大歷史事件、人物、現象等都會在同一專題內出現。其從不同角度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并增加了許多知識點。傳統歷史教學方法的不適用性及其明顯,多種知識的融合滲透,要求教師要了解和掌握相關方面的知識,才能完整闡述新課程中的新增與綜合知識點,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學科知識涉及面的廣度對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很高要求,多種知識的穿插滲透要求歷史教師必須在自身完全理解掌握的基礎上才能切實開展歷史課教學工作。如“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和特點”這個專題,要求通過古代中國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基本事實,概括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再將這些特點綜合起來,認識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和特點,還要通過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的原因。這個專題從涉及的歷史知識到運用的思維方法和指導理論,都是比較深奧的,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學科知識的拓寬。

(二)教學方法改進

在教學方法改進方面,要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引導學生針對質疑展開探討,引導學生向外界求助。其一,探究學習。在歷史課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將要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問題,在提問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認知沖動,并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性更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主動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其二,展開探討。對設置的問題,在得到或未得到完整答案的時候,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探討。在相互交流過程中,發現并提出學生的獨到見解,教師要肯定正確見解,否定錯誤見解,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更深層次理解。同時,學生要充分利用學校內外資源,搜集資料,為課堂探討做出充分準備。其三、向外界求助。學生在不能自己解決問題,或探討無果的時候,要勇于向外界求助。這樣在有效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能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并使合作從單一的學習方式擴展為基本的生活方式。總體來講,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通過設置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主動學習,并將這種行為變成習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方式、為人處世等做良好的鋪墊工作。

(三)初高中課程滲透

傳統的歷史教學從初中到高中,以歷史時間為脈絡,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新課程改革中的歷史教學,將拓寬知識面與深化知識點作為主要內同,其對學生綜合知識的提高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新課程改革也使初高中知識滲透現象嚴重,歷史知識距離有所增大。時間永遠是串聯歷史知識的主線,注重時間也是歷史學科的特點。如何有效理清時間脈絡,做好初高中歷史知識銜接,減少初高中歷史知識重復教學,不僅對節約教育資源有利,同時也是學生是否能學好歷史課的關鍵所在。

(四)課堂教學方法改變

新課改背景下的歷史教學,課堂教學的組織方式要多樣化。傳統的歷史教學通常采用填鴨式,死記硬背式教學方法,學生只要通過死記硬背對歷史年代及歷史事件有清晰的記憶,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績。但是,這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綜合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人人參與、主動學習,根本上動搖了教師的主體地位,在歷史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開始逐漸居于主導地位。教師課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教學的形式也不再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是教師設置問題,有學生集體探討解決問題,或者學生發現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問題。學生由單一的聽講接受知識,變為與老師互動,與同學互動,并采用分組討論、集體討論等多種形式,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使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歷史知識。

二、新課改對高中歷史教育的挑戰

新課改對高沖歷史教育的挑戰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高中歷史教材的創新應用、運用其他材料加強歷史教學的形象性、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一)教材的創新應用

相較于傳統的歷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教材更加注重實際應用,淡化了傳統歷史教學中教材的主導地位,一切以教材為中心,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對教材進行講解,其涉及的知識面深度與廣度與新課程改革的教材相比均有所挑戰不足。新課程改革的先決條件是思想觀念的解放與更新。課課改的目標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其課程設置與課程內容更加注重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及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倡導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多樣化。歷史教師要對教科書進行重新認識,深刻理解以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加強歷史教學形象性

正對歷史學科包容性極強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在講述歷史事件時,將各種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增加歷史教學的形象性。歷史現象涵蓋了所表述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方面內容,單獨地對一種現象或多種現象進行講述時,難免會出現知識點遺漏,趣味性不強,枯燥乏味等多種問題。如果能把歷史現象與詩歌、對聯等趣味性元素融合在一起,學生會更好地理解與接受。這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極高的要求,要是新課改歷史教育的挑戰。挑戰傳統授課內容,以生動的舉例說明或用趣味性強的內容加強歷史教學的形象性,使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更高。還可以讓學生在有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對歷史問題提出多元性探討,有效地培養學生收集歷史資料和判斷歷史資料的能力,讓學生在讀史中受到教育,真正地做到感悟歷史,融會貫通。

(三)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教師是無可爭議的主體,教學計劃與教材內容完全限定了所學習的知識結構,延伸知識點較少。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只局限于書本知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未能徹底發揮。新課改要改變教師的主體地位,使教師成為教學的主導,主要其引導作用,學生要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引導分三步走,首先是引導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對特定的歷史事件設置主題,然后引導學生以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其次,引導學生展開探討,對所設置的主體展開探討,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或者學生獨到的見解。最后,引導學生利用外部力量進行問題解決。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育教師的定位主導,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大力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三、結語

教無定法。綜上所述,課程設置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教學方法的變動,但是基本的教學規律是不變會變的。新課改歷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思維模式,積極面對挑戰。在我國現階段經濟轉型與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只有不斷地改革創新,增強自身發展活力,積極、主動地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才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所在。

參考文獻:

[1]許明華.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析論[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2.

[2]丁一鑫.新課改理念下的“古代中國政治文明史”教學研究——以人教版必修1為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3]韓麗美.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初探[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篇3

高中歷史教育信息技術有效性眾所周知,歷史是一門有較強知識性的課程,其所包含的知識量極大;再加上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往往采取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而學生在學習該門學科時,則是死記硬背。長期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繼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模式與手段進行優化、創新,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就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教學手段,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積極采取教育信息技術,對提升其教學有效性具有重大的意義。下面,筆者對“教育信息技術怎樣促使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這一問題進行簡要闡述。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夠實現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達到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標。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課堂導入是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與部分,若教師導入設計的精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且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將導入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可達到更好的效果;具體而言,就是在新課導入時,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和歷史相關的圖片、視音頻等,且教師從旁講解,可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比如,在講解“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這一專題的內容時,教師可向學生播放視頻資料《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以便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在“大蕭條”時期人們的生活現狀,進而使學生對歷史產生一種不一樣的感悟。又如,在學習唐朝歷史時,教師可收集一些古代的字畫、圖片以及相關歷史劇等播放給學生看,以通過直觀的體驗來激發其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二、突破重點、難點問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重點問題與難點問題,高中歷史同樣是如此。而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那么突破其中的重點、難點是十分關鍵且不可忽略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若僅僅采取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通常難以突破其重難點,而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如多媒體技術)則能夠辦到。這主要是由于多媒體技術可以文字、圖片、聲音以及視頻等結合在一起,以有效喚起學生的視覺感官,視聽并用,繼而讓學生產生如臨其境之感,從而對歷史有更為直觀的理解與認識。例如,在學習“”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提前制作一個flash課件,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展示,其中可讓學生隨意點擊當中的按鈕,之后戰船就會按照最初設計的路線航行,并且,當其行進到重要戰場時,戰船就會發出閃光,且放出爆炸聲。通過這種動態化的展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更全面地了解的全過程,繼而掌握該課的難點問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擴展歷史知識,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局限在“一支粉筆”“一本書”上,而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的容量是十分有限的。而假使教師想適量地補充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是十分困難的。伴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出現與發展,這種情況得到了一定的改變,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可制作相關的教學課件,且在其中補充一些相關的內容,以此來對教材中的內容與觀點加以證明,亦或者是要求學生對所補充的內容加以分析,從而進一步加深其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在“打開外交新局面”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一段視頻,即《》,以此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那個時期的中國外交情況,并且要求學生認真欣賞影片,且對當時中國的社會現狀加以歸納總結;之后,歷史教師再聯系教材中的內容予以講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更為容易地掌握歷史知識,且提升其學習水平。

四、轉變師生課堂中的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中歷史的考試內容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其考試題目越來越靈活。面對這種情況,若依舊采取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方式,是無法應對現今教育發展的。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與思想,與時俱進,對歷史教學模式與手段進行有效的創新。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育信息技術,可在一定程度上轉變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之下,教師在課堂上可向學生展示更多、更豐富的材料,且提更多的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與學習。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之下,教師可以對各個學生的思維角度進行歸納、整理,之后再向全體同學展示,并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判斷,最終師生共同分析,且得出最理想的答案。在講解完一個章節之后,教師可以對該章節內的題目進行歸納與總結,尤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比較性的題型,且向學生提問,以此來對其比較能力、歸納能力等進行培養。例如,在學習完《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進行對比,之后通過多媒體技術,用表格的形式將兩次工業革命的發生背景、具體內容、特點以及所帶來的影響等展現出來,以此來幫助學生更清楚、更全面的掌握兩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點。這種教學形式不但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還可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引導學生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良好轉變,進而實現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目的。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今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極為有必要的。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求要教師與時俱進,積極轉變課堂教學理念與思路,優化教學模式,同時還必須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與改進,以此來有效激發高中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與積極性。信息技術就是一種不錯的手段,通過該技術不僅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同時還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其探究精神。可見,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實施教育信息技術,對提高其教學有效性,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將信息技術引入歷史課堂[J].課堂內外,2014,(09):60-61.

[2]馬永霞,王文娟.讓信息技術的翅膀在歷史課堂中翱翔[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02):131.

篇4

1.教學資源重組利用的有效性

教學資源也稱課程資源,是課程與教學信息的來源。資源按不同的標準劃分為校內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顯性課程資源、隱性課程資源等不同的類型。教科書作為校內的顯性的課程資源是教師利用率最高的,但要充分實現教科書這一課程資源的有效運用,單純按照章節授課是不夠的,教師完全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在理解教材內容體系的基礎上進行取舍、剪接、重組再現等,提高教學資源重組的有效性。例如在必修一模塊的復習中,對第一、三、四、六單元的內容進行模塊內整合,側重探討中國政治發展簡史。這樣既可以克服模塊教學下知識體系缺失、跳躍的弊端,又可以節省教學時間,把相關聯的歷史問題集中處理,更好地體現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大大提高課堂容量,實現有效教學。

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發教學資源,直觀地展現資料,生動地再現歷史,呈現知識點間的網絡框架,通過教師提供的大量史料,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學習的空間是可以擴展的,教學是可以擺脫學校中心、課本中心、教師中心的束縛的,那么學生就獲得了更多認識事物的途徑和方法。這種多媒體技術的利用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還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歷史隨處可見,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去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絡展覽館等地方探尋歷史。與教科書上的內容相比,這些校外的課程資源更具豐富性、生動性,在那里學生能領略到隱含在教科書中經典古詩文的魅力,感受到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等。歷史雖然是過去的塵埃,但不代表只能蒼白地講述和一味地接受,只要歷史教師加強理論學習,挖掘教學資源,就一定能使我們的歷史課堂充滿生機。

2.合理整合課本教材

教材的編寫有自身的體系,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推進課堂教學進程,教師在備課中應該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整合與篩選。整合與篩選材料要注意:(1)材料之間要符合內在的邏輯關系;(2)符合對歷史現象、人物、事件的認知規律。(3)重點突出,體現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4)有利于教學流程的開展。現以人教版必修一第16課“”為例,教材三目內容分別是:全民族抗戰、日軍的滔天罪行、抗戰的勝利。為了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圍繞“”主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打破教材的體系與順序,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日軍侵華、罪惡滔天,引用材料說明日軍侵華的原因,概述日軍侵華的主要事件,控訴日軍的滔天罪行。第二部分——眾志成城、抵御外辱,闡釋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國共兩黨領導指揮的兩個戰場的抗戰情況,最終贏得抗戰勝利,進而分析抗戰勝利的因素與歷史意義。第三部分——以史為鑒、珍愛和平,給學生以正確的愛國主義觀念: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3.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目標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中指出:“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是歷史課程的重要目標,也是歷史課程的最高目標。然而說教式、教條式、僵化的歷史教學很難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導致歷史教學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中餓死很多人,有的學生認為這樣控制了中國人口增長。又如2001年美國“9·11”事件后,有的學生認為是美國強權政治的報應,反映了學生對人生命權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4.提高學生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歷史思維能力

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一方面是學生作為公民的人文素質教育,另一方面是歷史意識(也可以叫歷史思維)教育。這兩個方面不存在孰輕孰重,兩個方面同等重要,都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同時完成。高中階段,歷史學科作為公民的人文素質教育,就要重視歷史知識學習的全面性、系統性,不但要學好中國近現代史,而且要學好世界近現代史,更要學會把中國近現代史放在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學習和理解,樹立全球史觀和文明演進史觀,開拓思路,提升歷史認識;歷史學科作為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意識(歷史觀)的教育,則應該站在人類文明發展演進的高度,全面考察人類歷史上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成功經驗、失敗教訓,供全人類借鑒和參考,逐步樹立科技意識、現代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環保意識、全球意識等現代史觀,提升學生歷史認識的高度、歷史思維的力度。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僅僅放在高一歷史知識的死記硬背上是遠遠不夠的,也無法實現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僅是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歷史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觀察歷史問題的視角、立場、觀點、方法,逐步形成對歷史問題、歷史現象的解讀、分析、比較、歸納、判斷、論證、表達等多方面的歷史思維能力。而這樣的思維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和力度,則取決于學生歷史知識儲備的程度。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既是合格公民的人文素質要求,又是高中歷史會考、高考的能力要求。

篇5

關鍵詞:高中歷史;媒介素養教育;融合

1媒介素養教育與歷史教學融合的價值及意義

在對媒介素養教育與歷史教學融合的價值及意義進行深入分析的過程中要從幾個方面來闡述:第一個方面就是媒介素養教育在歐美國家的發展,第二個方面就是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

1.1媒介素養教育在歐美國家的發展

媒介素養,顧名思義就是“獲取、分析、評價和傳播各種形式的信息的能力”。這種素養的出現不僅僅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更豐富的知識點,還可以通過這種素養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更多學生都逐漸感受到媒介素養教育的獨特魅力,從而讓媒介素養教育在日后可以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1.2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

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國的教學還一直處于發展的基本階段,特別是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雖然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還存在于起步階段,但是很多教師都逐漸意識到這種教學模式中的有效性,所以很多教師都開展了這種教學工作。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將媒介素養教育完善的落實,導致我國的教學質量還處于發展不均衡的狀態,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2高中歷史教學與媒介素養教育有效融合的方式

在對高中歷史教學與媒介素養教育有效融合的方式進行深入分析的過程中要從幾個方面來闡述:第一個方面就是加強歷史教學中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第二個方面就是慎重地選擇教學媒介,讓歷史教學順利進行。

2.1加強歷史教學中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所以對于我國來說媒介素養教育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很多模式還屬于不成熟的狀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更多的高中生都可以意識到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媒介素養教育是一種新的教學嘗試,也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一種革新。所以作為高中歷史教師,就需要注重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大力引進媒介素養教育,讓媒介素養教育可以在課堂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不僅僅教授學生我國的歷史,還需要教授學生其他國家的歷史,這樣便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可以在教育發展到基礎上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模式,然后同教師一起對歷史教學中媒介素養的特征、發展的過程進行研究[1]。在現階段的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都摒棄傳統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媒介素養教育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在日后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2.2慎重地選擇教學媒介,讓歷史教學順利進行

對于高中生和教師來說,媒介素養教育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教師將其運用的很好,那么教師便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果教師教師對其適用的不恰當,那么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看看學生適合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是師生關系,在課下教師和學生就是朋友關系,所以教師需要時常深入到學生的群體之中,看看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生活特點,從而通過有效的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引進媒介素養教育的時候就需要征求學生的意見,看看學生是否可以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同時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特點來適當的進行引進新型的模式,讓學生可以逐漸的接受這些新型的方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2]。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觀測學生是否適合這種媒介素養教育方式,同時對這種層出不強的媒介進行篩選,看看哪一些媒介可以合理的應用到歷史課堂中,以此來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效率,讓高中生可以自主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而且教師還可以通過媒介素養教育教授高中生更多方面的知識點,例如:我國的人文歷史、網上一些關于真實歷史的紀錄片等,將這些紀錄片放映給高中生,進而讓高中生可以銘記我國的歷史。

篇6

一、舊高考模式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弊端及原因

舊高考模式中,歷史學科教學存在著部分致命問題,這些問題不僅來自于考試模式所帶來的變化,而且也源于家庭及學校對舊高考模式的解讀和反應。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中歷史教學目的和功能不清晰。雖然設立歷史課程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培養高中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部分中學為了高考而高考,沒有讓學生真正掌握歷史內容;第二,歷史課堂被孤立,與學生生活關系不緊密。目前的高中歷史課程基本是一種固定模式,如了解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或者歷史沿革等,這些生硬的東西反而增加了學生的反感情緒,導致學生喪失學習歷史的興趣;第三,教師對學生缺乏引導。舊高考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他們負責向學生教授內容,布置作業。日常中較少了解學生的真正訴求,也缺乏引導學生親身體驗歷史或者廣泛閱讀,最終致使學生對課堂教學感到單調乏味。

這種弊端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傳統歷史觀念的束縛。在舊高考模式和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許多學校以升學率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家長和學生對文理科的傾向性更加明顯。理科好就業,因此大部分選擇讀理科。這種極端的思維和做法造成的結果是理科生不涉獵文科相關知識,文科生也無法對理科知識產生興趣,最終使得各高中重理偏文,并且如此惡性循環,使學生的知識面受限。

二、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學策略

新高考模式的提出是對傳統教學觀念的致命一擊。高考改革中不再文理分科,而是從整體上考查學生。這一巨大變化,引起了各中學教育工作者、家長及學生的高中重視。他們不得不改變傳統的觀念和思維方式,需要根據當地的教育實際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合理地輔導各位學生開展學習。

1.教學方式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單一的單向教學活動。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然而,現有考試模式的變化引發了歷史教師的熱議和反思。面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教師應當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多媒體技術進行講學,同時也可以自制一些教學道具。歷史課是對歷史的記錄和描述。學生與歷史的關系過于遙遠就會使得課程變得枯燥。如果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生動的照片或視頻,可以豐富課堂內容,同時也能使歷史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和具體。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發揮文理科生的優勢,對于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或者在某個方面互相學習、互相協助。例如,理科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擅長年代推算題和地域記憶,可以由此幫助文科生。再次,教師在講解課程中,可以采用歸納式講解、重難點講解或者討論式及演繹式。歸納式講解是在分析各個歷史事件之后,分析其中的共性和個性,引導學生對零散、碎片化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整合。重難點講解可以提取歷史知識中的重點知識,或對難點知識透徹分析。討論式是將班級分成小組,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

2.教學內容的改變

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教育教學遠遠不止于教材相關的知識,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及了解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學方式。所謂的生活化教學,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已有資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融入歷史講堂中。同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發現生活中與歷史相關的信息,并搜集和整理。生活化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擴展了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將歷史與現實緊密聯系起來,并且鍛煉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相關理論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案例,結合時事熱點分析。

篇7

隨著高中歷史新課改的逐漸推廣,我這個從教多年的歷史教師也使用新教材了,在使用新教材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如下許多問題:

1.1 教材采用專題的形式編寫,知識的整體性、系統性存在很大問題。一個模塊的內容在時間或空間跨度上太大,甚至專題之間的跳躍性很大,新知識的學習缺少舊知識的鋪墊。這就要求掌握教材內容必須建立在學生掌握通史的基礎之上。但在義務教育階段,因為無升學壓力,學校、學生對初中歷史教學與學習并不重視。初中歷史教育的現狀決定了眾多學生既對初中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不理想,無法成為學習高中歷史課程必要的知識基礎;又缺乏必要的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培養,致使高一新生歷史學科的知識儲備嚴重不足。這不僅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造成教學進度的緩慢,也使新課改失去了展開的最基礎性條件。

1.2 課時的安排和教學的深度、難度問題。新教材課時的容量很大,知識系統不完整,同一階段不同歷史現象的聯系不緊密,涉及的知識點過于繁雜,且大都有些蜻蜓點水,什么都想讓學生知道,而有什么也沒說透徹,加大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做到師生平等互動,形成合作學習的良好課堂氛圍。但由于教材容量過大,一些有益的課堂探究活動都不敢放開去搞(限于課堂時間),如果試圖通過解讀是學生把每個問題都弄個明白,那么,一節課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課時教學計劃。因此過多的內容與有限的課時矛盾突出。

1.3 新教材中的模塊與模塊之間,小節與小節之間以及相鄰的學習內容之間跳躍性強,專題性的歷史內容理論性強,難度大,所以在初用新教材試總感覺到知識點難以把握,知識間的聯系、過渡有些牽強,從而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

2 對新教材的合理整合,要立足于實際,做到“實用”

2.1 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實際。由于初中教學對歷史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等原因使高一新生的歷史學科知識基礎很差,歷史學科的知識儲備嚴重不足。同時他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分析、理解、綜合等各方面的能力也極為有限,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制定水平相當的教學目標,切記過分拔高課程難度和擴展課程內容。教師一定要把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緊緊聯系在一起,在教學中才能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2.2 立足于新教材的實際。教師切忌對教材呈現的所有內容都往深處講,這既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也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教學一定要控制好深度和寬度,要根據課程標準,依托教材內容,大膽取舍,確定一個中心抓重點,把握一課教材在整個模塊中的地位,弄清本課教材的內容構成及相互關系。實踐證明,一節課內,如果教師的教學面面俱到,四面出擊,其結果只能是什么都想說清楚,而又什么都沒說清楚。教材是素材,教學時需要處理和加工,適當補充或降低難度是備課的中心議題。大膽創新,靈活使用教材,才能使新課程改革在前進中少走彎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3 立足于高考。不管教材怎么變,只要高考這根杠桿不變,考試目標肯定還是以突出基礎、彰顯能力為主,考查知識中的主干知識的方向也不會改變。因此,在教學中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整合,突出重點內容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3 對新教材的處理要做到“大膽刪、適當補充、用心整合、改善知識結構”

3.1 課程容量大,應根據課標要求,大膽刪。新教材編排一個課時的容量太大,涉及的知識點過于繁雜。如果對教材的內容面面俱到,既不利于教學計劃的完成,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材進行大膽整合,大膽地“刪去”與核心內容關系不大的內容。

3.2 新教材跳躍性大,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補充。新教材一個模塊的內容在時間或空間的跨度上太大,有的內容表述如蜻蜓點水,學生難以理解。這就必須對教材中沒有的知識進行適當的補充。教師要能靈活處理教材和創造性使用教材。通過展示材料,設問誘思,讓學生在有充分的感性認識基礎上思索問題和解決問題。

篇8

關鍵詞: 新史觀 教學觀 模式 實質 高中歷史教學

筆者踏上歷史教學第一線之時,正逢山東省實施高中新課程。七年以來,在熟悉新課程“課標”的同時,筆者也感受到了史學新理念上的沖擊。在“一元多樣”統領下的歷史新課程標準,除了保留傳統的唯物史觀外,又增添了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等新史觀,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以往以唯物史為主的研究方法已不再適應新課程的需要,如何通過新史觀做好歷史教學工作,是擺在每位歷史教師面前的難題。筆者認為,當前教學的關鍵是應用新史觀重新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實現教學觀從模式到實質的根本轉變。

一、新史觀教學的呼喚

1.新課改的呼喚。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歷史教師的教學理念開始轉變,但是由于受舊史觀及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往往忽視新的史學觀念。以舊史觀架構知識體系,舊瓶裝新水,空有型,沒有真正體現新課改的實質,既不利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又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質量,只會導致歷史課死氣沉沉。曾說:“歷史是人類生活的傳演,是有生命的東西,是活的東西,是發展的東西,是生動的東西。”而要把歷史教活,使之充滿激情,關鍵在于教師要形成新的史學觀。

2.高考的呼喚。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在命題立意上突出體現了對新史觀的考察,特別是全球史觀和文明史觀,如2010年高考山東文綜27題:給出材料:15、16世紀以來人們通常使用“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提法,“發現”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歐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學者倡議改稱“美洲發現——兩個文明匯合”。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舉行哥倫布航抵美洲紀念活動。問題:“‘發現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場上看待哥倫布遠航美洲的?‘兩個文明匯合’和‘兩個大陸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學生首先要對新史觀有比較全面到位的認識,才能做好此道題。由此可見,新史觀教學是引導學生應對高考的基本理念之一。

3.時代的呼喚。歷史是一門融匯了過去、現在、將來的課程,它是一個個時代的反映。中國有句俗話:“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黑格爾也曾提出學習歷史的三個層次:過去是什么——現在為什么——將來干什么。由此可見歷史的時代性和服務性。當今社會日新月異,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快,各個民族與地區間的交流與融合不斷加強,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如果再用傳統的階級史觀分析,就只會給學生帶來困惑,從長遠看,也不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新的史觀如全球史觀、文明史觀應運而生。

二、關于新史觀的歷史教學探索與實踐

在新課程下,運用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等新史觀教學是新課標、高考和時代的呼喚,是歷史學科發展的新趨勢,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學會從新史觀的角度分析人類的昨天、今天、明天。易中天說:“歷史是可以用來釀酒的,不過也有釀成醋的。”歷史教學也一樣,那么如何使用新史觀釀出好酒呢?為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與教研組的老師一道大膽實踐,積極探索了一套“新史觀下的教學模式”。

1.以新史觀為指導,重新整合知識體系。歷史教學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科學素養,也就是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全面發展。很顯然,舊史觀已經不能適應這種新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將新史觀貫徹其中。例如,新航路開辟,按傳統的教法,那就是講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條件、過程和影響,學生只是機械記憶,全無興趣可言,更不要說培養學生不畏艱險,開拓創新的精神。可以引領學生從新史觀的角度看待新航路的開辟,利用“文明史觀”、“現代化史觀”和“全球史觀”,構建以新史觀統領下的知識體系。文明史觀:歐洲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各大陸文明碰撞與交流。現代化史觀: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的過渡。全球史觀:世界由分散孤立到整體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出現。這樣的知識體系既有利于知識點的落實,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引領學生放眼世界,從宏觀的角度審視世界的發展變化。

2.以新史觀為統領,科學進行教學設計。新史觀更加注重文明史、現代史和全球史的綜合運用,這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引入多種史觀為我們重新認識歷史提供了可行的平臺,但史觀不是孤立,需要史實與新史觀的有效結合,為此在教學設計上,以新史觀為統領,補充史料,整合教材。例如,這課,我們可以適當增加1840年前后西方特別是英國的有關史料——政治:君主立憲制不斷完善;經濟:工業革命基本完成;世界:世界市場逐漸形成,進而幫助學生從多個視角重新認識。從文明史觀的角度,是工業文明的擴展;從全球史觀的角度,它屬于世界市場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一體化發展的表現。新史觀的引入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對的理解,但并不意味著放棄傳統的唯物史觀史觀,仍需要強調的侵略性。

3.以新史觀為指導,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從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空間、課后作業、教學評價等方面入手,積極滲透新史觀和新課程的要求,注意綜合知識的積累和運用。重感知,輕灌輸;重理解,輕背誦。通過興趣培養,史觀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以知識的獲取為前提,獲得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

三、由新史觀引發的歷史教學思考

當前,新課程和新史觀的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教學實踐方面,各校也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從自身的教學實踐來看,筆者認為,理論上的教學模式已經基本形成,但是,在精神實質和教學效果上,還不容樂觀,需要積極探索。歷史教學觀實現從模式到實質的轉變,這是新課程的初衷和歸宿。

1.施教主體的素質需進一步提升。教師是施教的主題,其水平和素質直接影響到教育的效果。歷史教師應該具備雄厚的理論功底,不僅要熟悉教材,熟悉課程,而且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面。不僅要全面了解新史觀,而且要注意結合時事,能用新史觀將歷史和時事聯系起來,引導學生用新史觀分析時事熱點問題,這也是近幾年高考題的特點之一。施教主體只有具備一定的素質,才能綜合運用新史觀合理構建知識體系,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啟發性。

篇9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 農村中學高三學生 歷史復習 復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以來,高三歷史復習面臨著新的問題:從教材結構來看,通史變成了專題史;從教材內容來看,新教材的表述更籠統,有的甚至一大段文字都很難找到掌握的要點……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怎樣才能做到高效復習呢?相對而言,農村中學高三學生的基礎薄弱,而高考“命題注重考查學生歷史新課程主干知識、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努力避免考查低層次的機械記憶,體現素質教育和減負增效的要求”[1]。因此復習時應著眼于“記憶”、“理解”,力求把知識點記準確,“準確”是學習的核心,在此基礎上再提高解題能力。實踐證明,以下這些復習方法對學生準確掌握基礎知識或有較大幫助。

一、默寫聽寫法

默寫和聽寫,對學生全面掌握某個重要知識點很有幫助,但是很多人混淆了“聽寫”與“默寫”,認為聽寫就是默寫,默寫就是聽寫,實際上這兩種方法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的。默寫的方法是教師以問題的形式要求學生把相關知識“默”出來,比如提問:“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職責各是什么?三省之間的關系如何?有何作用?”而“聽寫”更符合高三歷史復習迎考的要求,我們以上面同一個知識點的考查來設計問題,可提問:“唐太宗時期,如果計劃在長安城內修建一條寬闊的馬路,以改變因人口眾多造成狹窄街道不堪重負的狀況,你認為當時一般的行政流程是怎樣的?如果該流程運行不順利,你認為最可能是在什么環節上出了問題?請用箭頭示意圖寫出該流程及出了問題時的處理方法。”這樣的提問,運用新情境,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趨勢,需要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明顯比“默寫”更有優勢,參考如下:

皇帝中書省(擬詔)門下省(審核詔令)尚書省工部(負責執行)

“聽寫”與“默寫”的目的都在于鞏固基礎,而“聽寫”妙就妙在要求學生在“記”知識的基礎上,還會“用”知識,把“死”的知識變成“活”的知識,這就是高考復習中歷史教師經常強調的“活用知識”、“理解掌握知識”。相比較而言,“聽寫”比“默寫”具有更高的要求,更能體現出學生掌握知識的真實情況。

二、互糾式提問法

“互糾式提問法”,即把“提問”主要放在課外如自習課,學生一般兩人一組(最好是基礎接近),圍繞某一核心概念進行提問。具體的方法可如下:對一位同學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回答正確,再詢問另一位同學是否已掌握回答的要點;若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夠準確,讓第二位同學糾正;若兩人都回答不準確,再由教師指出該問題的掌握要點,力求“準確”。按照這一方法,對第一位同學提問幾個問題后,交換兩位同學的位置,先回答問題的同學糾正另一位同學的回答。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知識點的全面性,在設問時有必要的話還需橫向、縱向地聯系相關知識點,以知識體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

問答與相互糾正的復習方法能夠使學生對提問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明白其要點所在,同時“文科強調的是一種最基本的循環記憶學習方法,所以起步早,快步走,多循環,有利于學生鞏固歷史基礎知識”[2],因此歷史復習時需要反復,復習到后面還要時不時溫習前面的知識。

另外,這樣的復習方法還有一些優點,比如對班級其他學生的學習不會發生沖突,對被提問的學生而言,這也是一個再次復習、強化理解記憶的過程,同時也不會影響課堂教學計劃,可謂“一箭多雕”。

三、邊讀邊寫法

學生在朗讀復習時,必定會遇到一些難記、難理解的知識點,這時學生就可準備好筆和草稿紙,在讀的過程中把自己還不懂或還沒記住的概念寫下來,而且要多寫幾次,沒有理解清楚的還要求教于同學和老師。比如學生在復習“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這一專題時,普遍覺得世界市場的發展史比較難記,不少學生花了大量時間只能暫時記住該知識點,過兩三天再回憶時,發現還是掌握得很模糊。可以這樣嘗試:讀到“新航路開辟”時,把這五個字寫下來,并加上早期殖民擴張,這是世界市場開始出現并逐漸擴展階段;讀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也寫下這幾個字,到它完成時,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讀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就要知道它完成時,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另外,在掌握該知識點時需要弄清楚“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概念,寫的時候最好能把這些階段的大致時間也寫下來。學生在草稿紙上寫的內容大致如下:

(事件)?搖?搖?搖?搖 ?搖?搖?搖?搖?搖 ?搖?搖?搖(階段)?搖?搖?搖?搖?搖 ?搖?搖?搖?搖(時間)

新航路開辟?搖 早期殖民擴張 開始出現、擴展15C―18C中葉

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 初步形成 19C中葉

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 最終形成 19C末20C初

這種方法更需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覺性和耐心,學生在復習時往往知道自己的“不知”、“不懂”在哪里,因而這種復習方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效果也就更好。

四、百家講壇法

在央視10套的“百家講壇”節目中,歷史學者大放光彩,深受觀眾歡迎,如易中天、于丹、紀連海等,為什么?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通過不斷設置“懸念”等方法來“正說”歷史,講課方式有自己的特色,許多深奧難懂的概念用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語言來解釋,就容易讓觀眾理解,再加上幽默詼諧的風格,使本來顯得凝重、陌生的歷史,在觀眾心里變得栩栩如生,從而激發了觀眾對歷史的興趣和熱情,也滿足了觀眾對歷史知識渴求本真的需求。如果在講課過程中擺脫了傳統歷史觀點的束縛,憑借自身的專業素質與研究成果,提出一些新的觀點,特別是能讓人信服的觀點,無疑就會起到點睛之筆的作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也可以嘗試把“百家講壇”搬進課堂,選取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主題,用語貼近生活,說不定會有奇效。如在復習《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這一課時,教師可在一開始提到網絡上很流行的“穿越小說”,比較典型的是《尋秦記》,然后可設計幾個懸念,如“歷史上真的存在項少龍這個人嗎?”“秦始皇嬴政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帝位的?”“在當時的情況下秦始皇會采取什么措施鞏固自己的地位?”等等,步步設疑、層層揭秘,讓學生在樂趣中掌握知識。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種復習方法都適合所有層次的學生,學生自己必須有的放矢,復習方法與基礎、能力相適應,才能更快、更有效地鞏固基礎知識,才能更準確地把握歷史時代特征、概念等。這些復習方法不僅僅適用于農村中學的學生,對基礎較好、接受能力更強的城市中學學生,也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

總之,歷史復習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復習需要動手動腦,而絕不僅僅是死記硬背,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找到合理的復習方法,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準確掌握知識點和準確把握時展脈絡,才能在高考中收獲更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