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學技術設計范文

時間:2023-08-14 17:40: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醫學技術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口腔醫學技術設計

篇1

1治療原理

射頻是一種電磁波,射頻治療系統由主機和電極兩部分組成。主機提供高頻無線電波,電極分為發射極和接受極。發射極為細小金屬絲或其它形狀的金屬,類似刀頭,接受極是一個小金屬板,兩極之間產生無線電波場,在通過組織時,產生的阻力使組織內的水分子瞬間產生快速震蕩,從而在兩極之間產生一種急劇沿電力線方向的來回移動或振動,不同離子在振動過程中互相摩擦或與周圍的媒質摩擦,產生足以使蛋白質變性或凝固的低熱能(45~90℃),使細胞汽化、血管閉塞、組織變性、萎縮而達到治療目的。其優于激光的一點是,激光汽化組織需100℃以上,并可產生750~850℃的高溫。高溫傳導致周圍組織熱損傷,而射頻產生的低熱能則避免這種周圍組織熱損傷,使射頻治療區域與周圍正常組織形成明顯界限。射頻技術主要通過感應電作用、電解作用以及熱效應對組織產生生物學效應[1]。

2適應證與禁忌癥

射頻技術適用范圍廣泛,通過選擇不同能量和波形可實現不同功能,但不能用于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

3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局部應用2%利多卡因局麻,然后根據使用目的選擇正確得波形。在接受極敷濕生理鹽水紗布,置于病變附近的皮膚表面。操作時先啟動開關,再接觸組織,切割時輕拿輕放,若探頭上附著切割組織,應及時用自身的蒸汽清洗功能或酒精棉擦拭干凈,以免引起額外阻力。

4治療作用

4.1血管病變:口腔頜面部血供豐富,是血管瘤等血管病變的好發部位,并且傳統的手術等治療會對功能、美觀等方面造成極大影響,不易為患者所接受。楊海平等報道,射頻治療局部溫度僅85℃,可使血管瘤壁縮小77%,無血管穿孔出血之虞[4]。射頻治療可應用于血管瘤,毛細血管擴張和靜脈血管曲張的治療。選擇部分濾過波形,應用射頻技術的切凝混合功能,可取得較好的療效。

4.2瘢痕整復:Ruiz-Esparza等[2]報道射頻產生的熱量可致瘢痕組織重塑。口腔頜面部的瘢痕組織,不僅直接影響患者的儀表儀容,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里障礙,而且顳頜關節部位的瘢痕使關節活動受限,影響患者的張閉口功能,使生活質量受到極大影響。臨床上利用射頻技術的熱整復作用,在局麻下應用80~115J/cm2能量密度治療,可取得滿意的療效。

4.3止血:止血是射頻技術的最基本功能,也是最大優勢之一。

4.4牙齦修整及冠周炎治療:應用射頻的切割-止血功能,選擇全校正波形,可達到精細平滑切割。

4.5口腔內頰、舌部位疣狀增生物及各種贅生物的切除。

4.6口腔潰瘍的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及腺周大潰瘍因其易復發及局部痛感強烈,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治療時以病變組織出現白點或白環為宜治療以病變組織出現白點或白環為宜,需達深層者可呈白斑狀。治療第2天,治療部位出現白膜,一般5天左右可完全愈合。

4.7組織活檢。

4.8牙齦瘤及粘膜腫瘤的早期切除:選擇電灼、消融波形,其有最大的穿透力和止血功能可精確破壞內部組織。射頻技術的無壓力切割功能和良好的凝固止血作用,有利于防止切割時發生腫瘤轉移的危險。射頻熱療可使營養血管閉塞,使腫瘤縮小或消除[4]。

4.9阻生智齒的拔除:阻生智齒因其變異復雜,術野受限,術后易出血及感染而成為臨床操作的難點。在需要翻瓣、去骨智齒拔除中,應用射頻技術去除多余的齦瓣,治療的同時血管被凝固,故基本不出血,手術始終在清晰視野下進行,降低智齒拔除的難度,并降低術后風險。

4.10口腔粘膜病的治療:如扁平苔蘚、粘膜白斑等。

5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1]

5.1射頻機的輸出功率、組織破壞程度與其功率成正比。

5.2發射極與局部組織接觸的時間、組織破壞程度與作用時間成正比。

5.3發射極與組織的接觸面積、組織破壞范圍與發射極接觸面積成正比。

5.4組織內水分含量、作用效果與組織內水分含量成正比。

5.5外界環境:水可以消耗能量。

5.6操作者的經驗技術。

6射頻技術的優點

6.1選擇性電熱作用[3]:射頻熱能產生于組織內部,發射極本身不發熱,無電流通過人體,減輕了周圍組織的損傷和細胞的破壞,特別是皮下脂肪液化性壞死少。

6.2微創[1-5]:透射電鏡觀察發現,射頻電波刀對組織側面的熱損傷僅為15μm,而普通電刀>650μm,CO2激光>500μm,手術切除雖對組織無熱效應,但有機械損傷。

篇2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技術;顱面骨缺損;整形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3)01-0093-03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ided technique in plastic treating craniofacial bone defect

ZHUO Lei,WANG Chun-lan,ZHAO Yu,FAN Xin-yu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22,Anhu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smetology plastic effects of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 in repairing craniofacial bone defect.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3 to November 201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plastic surgery treated 9 cases who suffering craniofacial bone defects,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repaired by computer aided technology,every patient had a preoperative cranial thin-section CT scan and then the images were taken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and then the Data was transfered to the manufacturer,Created personalized 3 D implants and repaired craniofacial bone defect. Results The computer aided technology was applieded in craniofacial bone defect plastic repair,would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patient's head face shape closed to physiological state and promoted the effect of cosmetology. Conclusion Computer aided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repair craniofacial bone defect can avail the satisfactory plastic effect.

Key words:computer aided technique;craniofacial bone defect; plastic

隨著經濟的發展開放性顱腦損傷或火器性穿透傷所致顱面骨缺損越來越多,部分患者因顱內壓高去骨瓣減壓或顱面骨病變切除致顱面骨缺損,以及顱面骨畸形導致頭面部外觀形態改變從而影響美觀,也會對患者的心理產生不利影響,使其生活質量下降。近年來,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計算機輔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d,CAM)技術,采用個性化三維塑形鈦網修補顱面骨缺損,不僅延續了骨組織的完整性,而且縮短了麻醉和手術時間,塑形滿意度提高,達到了很好的美容效果。現將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應用計算機輔助技術設計個性化三維塑形鈦網進行修補顱面骨缺損取得很好效果的臨床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共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齡18~45歲,平均34歲。所有患者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作技術進行個性化塑形鈦網修補。

1.2 術前準備

1.2.1 顱面骨的CT掃描、三維重建:所有顱面骨缺損患者術前采用美國GE公司64排128層螺旋CT,均以層厚0.625mm,層距0.625mm進行掃描,必須顯露骨窗周邊2cm以上,應包括缺損部位以及對稱的健側。將所得二維數據由GE ADW4.4工作站選擇骨窗圖像經多平面重組及容積再現后進行多角度觀察,形成顱面骨的三維重建模型,得到顱面骨解剖原型,將所得三維幾何模型數據按STL格式輸出供下一步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作。

1.2.2 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作:將所得的三維重建數據傳送至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設計出顱面骨缺損的原始模型,在計算機上模擬手術過程,設計個體化手術模板、個性化植入體,驗證術后患者顱面骨恢復的形態。再將數據傳至數字化鈦板制作公司,利用計算機輔助制作技術制作出超出骨緣0.5~1cm的個性化三維塑形鈦網。將鈦網送手術室高壓消毒備用。

1.3 手術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顱骨和顴骨缺損者大多沿原手術切口入路,另行切口時需考慮原手術瘢痕對皮瓣血運的影響。剝離皮肌瓣時,應避免皮瓣過薄而出現血供不足壞死,也應注意勿造成硬腦膜破損,以免引起腦脊液漏,如有破損硬腦膜應嚴密縫合或修補硬腦膜。顯露缺損區骨緣約1.5cm,電凝徹底止血后,將個性化塑形鈦網按形狀置于缺損處,達到與骨創緣嚴密貼合,鈦釘固定。皮瓣下放置引流管一根持續負壓引流。術后予以抗炎,止血等常規治療,術后48h拔出引流管,術后1周拆線。

2 結果

2.1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制作的個性化鈦網與顱面骨適配度好,尤其明顯改善了涉及到前額、眶上緣和顴骨等處的顱面骨缺損和畸形的整形美容效果。手術時間1~2h,全部患者術后恢復良好,未出現感染、皮下血腫及頭皮刺痛等并發癥。術后CT復查鈦網與顱面骨適配度好。所有患者術后均隨訪6個月~2年,無一例出現材料外露、鈦釘松動,局部凹陷等情況。修補后原缺損部位和畸形外觀滿意,弧度適宜,雙側對稱,患者滿意,達到了很好的美容效果。

2.2 典型病例:某女,34歲,系“閉合性車禍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3個月入院,患者顱面骨大面積缺損既不能保護腦組織而且也影響美觀(如圖1),術前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設計并制作出數字化三維植入體(如圖2),減少了手術時間和風險,術后患者恢復了顱面骨的解剖形態,達到了良好的整形美容效果(如圖3、4),隨訪半年未出現材料外露、鈦釘松動,局部凹陷等情況。

3 討論

顱面骨缺損多是頭顱外傷,腦血管意外,顱面部畸形造成。顱面骨修補成形術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防止腦組織再次損傷,恢復顱腔生理密閉性,同時也是為了恢復患者面貌,達到美觀的要求。計算機輔助技術為顱面骨缺損的診斷和交流提供了直觀的、可觸摸的信息記錄,易于測量,有利于深入研究,從而使不同科室醫生之間、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更方便,為診斷和制定手術方案提供了直觀的觀察對象。計算機輔助技術應用于整形外科為整形外科醫生提供了更為可靠的影像學數據,有利于整形美容手術精度的提高。

3.1 計算機輔助技術的原理及發展:計算機輔助技術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和計算機輔助制作技術。其原理是利用CT對患處進行掃描獲得二維圖像數據并將數據傳送到CAD/CAM系統平臺,通過整體成形、體素分類、圖像投影,將二維圖像轉化成三維圖像,完成CT數據的三維數字化重建。然后進行植入體的設計并制作出個體化三維塑形的植入體[1]。自從1979年Herman首先研究了三維CT重建技術以后, 1983年Hemmy等將三維CT技術應用于顱頜面疾病的診治,1984年Vannier和Marsh首先創造性的將CT數據重構為三維影像并進行測量和三維手術設計模擬[2]。近年來CT三維重建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顱面形狀的研究、顱面畸形的診斷等;并根據患者的顱面骨缺損和畸形的三維CT數據,來設計修補材料的三維模型。這種三維模具具有可視性、可定量分析及可反映立體結構等優點,它不僅為臨床醫生提供了大量信息,而且有助于個體化假體的設計與三維建模,進而制造出與顱面骨正常形態精確度極高的實物。

3.2 計算機輔助技術在顱面骨缺損整形修復術前診斷的應用價值:隨著影像學、計算機輔助設計、快速成型等新技術的發展,通過計算機三維重建軟件、快速成型技術的結合,構建出顱面骨缺損的三維模型,在術前能多視角觀察,使顱面骨復雜解剖結構、弧度的變化、特別是眉弓、額骨、顴突等骨性突起更完整、直觀、立體地展現出來。能準確評估測量出顱面骨缺損的范圍、解剖學形態,為顱面骨缺損的診斷、材料設計、手術方式提供了理論依據[3]。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模擬手術可以實現實際手術前修補材料的預成型,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和對比,能夠達到與缺損區相對應健側生理解剖形態一致的精準塑形,確定出最為適合的固定位置,提高手術的準確性,減少損傷及出血,縮短手術時間,減少了螺釘的使用但有效提高固定力學性能,對保障手術治療效果和降低手術風險具有積極意義。通過體外手術模擬進行練習,還可以發現假體設計和制作的缺陷,保證手術的成功。

3.3 計算機輔助技術在顱面骨缺損整形修復手術設計的作用:因為鈦合金具有較好的組織相容性和生物蛻變性,無毒,致炎致敏性低,易于成型、操作簡單;而且無磁性、不磁化,不影響腦電圖、MRI、CT、X線等輔助檢查;自從1965年Sinpson首先將鈦網運用于顱骨缺損修補后,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證實,鈦網在顱面骨缺損和畸形修補中是可靠的植入材料[4]。由于顱面骨的無毛發區是顏面部和五官的重要組成部分,手術過程中極易造成修補區與健側不對稱,進而影響美觀[5],鈦網必須經塑形后才能應用[6]。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在三維模型上進行模擬手術也是十分必要的。設計者可以通過計算機屏幕可直接觀察到自己頭腦中構思的產品,模擬手術進程,有助于個體化植入體的設計,進而制造出實物。術前經過計算機精確的數字化設計,完成對任意復雜形狀實體制造,保證了植入體的大小、形態、弧度、空間位置與顱面骨缺損的大小、相對應健側顱面骨的形態、弧度和空間位置高度一致,而且保證了植入體與顱面骨貼合良好。

3.4 計算機輔助技術在顱面骨缺損的整形修復中的優勢: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制作技術,根據患者個體顱面骨缺損的大小、形態、面積和健側生理形態和弧度設計并制作出個性化三維塑形的植入體。這種經過數字化三維塑形后的植入體最大程度的貼合了顱面骨復雜的生理解剖形態,特別是額骨、眼眶骨、顴骨的缺損。而且術中無需裁剪避免了植入體應力結構的破壞,減少了手術時間和手術操作的難度,固定可靠、無浮動和凹陷,減少了手術損傷,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提高了手術成功率,減少了手術并發癥;外觀對稱完滿,塑形滿意,完全達到顱面生理形態的美容要求,滿足了患者對容貌的要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計算機輔助技術可以準確的顯示出頭顱面骨各部位的三維結構,為整形外科在顱面骨整復方面提供了精確的影像學依據。

總之,將計算機輔助技術應用于顱面骨缺損和畸形的修補是將生物工程和醫學相結合,所制作出來的三維塑形的植入體達到了個性化要求。使手術規劃更加直觀,顯著提高手術精度,既節約了手術時間也減少了手術并發癥。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作技術制作出的個性化三維植入體最大程度的達到了生理解剖結構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恢復患者容貌,獲得了很好美容效果,達到了科學與美學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陳勇.計算機輔助技術重建顱頜面骨的應用及進展[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2003,30(6):481-483.

[2]Yang B,Shen W,Hong QQ,et al,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ed diagnositics and reconstructive operation of traumatic cianio-orbital deformities[J].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2007,16(4):479-482.

[3]鐘華,岑怡彪,朱智敏,等.計算機輔助復雜性骨盆髖臼和骶骨骨折的臨床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12;7(3):78-80.

[4]鐘杰,凱撒爾,龍飛,等.數字化無模多點成型鈦網修補額顳區顱骨缺損[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35):6493-6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