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地理高效課堂范文
時間:2023-08-04 17:38: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構建地理高效課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新課改;高效課堂;課前準備;創設情境;課堂結構;教學手段
從2004年魯、粵、瓊、寧四省區開始高中新課程實驗到今天在全國展開,新課程改革已經在肯定與質疑中,走過了近七年的曲折歲月。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課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在要求規范辦學的今天,學生的學習課時在嚴重削減。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呢?我認為,根本方法就是構建高效課堂,實行課堂教學的精細化,合理利用課堂每一分鐘。
高效課堂不是一種模式,而是一種理念。高效課堂教學是相對于低效、無效教學而言,是指教師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遵循教學活動規律和學科特點,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盡可能少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三維目標達成和學生發展最優化,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結合自己多年來高中地理教學實踐,我認為要構建高效課堂,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理清幾種重要關系
11 考綱、課標與教材的關系:課標是對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最低要求,考綱源于課標而高于課標,教材是完成課標要求的學習素材。
12 主干知識之間的關系:高中地理新課標的主要知識目標大體為五個方面,基本歸屬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三個板塊,各部分的基礎知識就是主干知識。三者的關系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區域地理的基礎,區域地理的研究核心是人地關系。
13 三維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新課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其目標,知識與技能部分是基礎目標,過程與方法是課程的關鍵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終極目標。
14 必修、選修和初中教材的關系:必修教材是高中生必須完成的學業內容,選修教材是對必修教材的補充和延伸。初中區域地理是以區域特征和區域現象為主,高中區域地理的重點則是選擇典型地理現象或區域為案例,使學生學會運用高中地理的知識和原理分析研究區域地理現象的成因,掌握區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二、優化課前準備
21 加強備課:認真研讀新課標、教材。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體系、脈絡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編者的意圖,明確知識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能夠對教材進行靈活的加工處理,細致做出對教材處理的構想。依據新課程教學設計的兩個基本思路來設計和組織教學,做到:重點突出、線索清晰、方法得當。
22 備學生、指導學生預習。教師要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哪些是學生已具備的,哪些學生能通過自學掌握,哪些能通過小組討論掌握,哪些是通過自學、討論還不能理解的。這些是設計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地理是一門十分注重實踐應用的學科,指導學生利用寒暑假完成下學期每一章的課題研究,進行整體預習。如在講人口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在假期調查自己家族三――四代人口增長和遷移的狀況,了解自己家族人口變化的特點,并試著分析產生變化的原因。為學習人口的發展、分布做充分的準備。且要做好每節課的課前預習,每次上課前將相關的預習題留給學生,指導他們有針對性地自學,找出疑難問題。
三、建構融洽師生關系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形成“無拘無束”教學氛圍、激發學生高昂學習情緒、挖掘學生創造潛能的直接因素,把這種和諧的融洽帶進課堂,讓學生感覺到課堂就像溫暖的家,學習時輕松自如、自由發揮,從而創造高效的學習氛圍。
四、創設最佳課堂環境
創設情境,可以理解為導入新課。課堂導入要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拉近學生與教師、教材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導課時間一般應控制在5分鐘之內。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創設能讓學生引起興趣、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相吻合的情境,并為本節課的學習服務。導入要目標明確,激發學生興趣。“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作用如下:
4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教師精心設計生動的導入語言,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或展示圖片、演示實驗,就會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既有意義又富有趣味,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如在講“正午太陽高度角”時,就可以用現實中的問題導課。問:“假如你在當地要購買一套商品房,你對于光照條件有怎樣的要求?對于開發商來說,如果要在市區建筑兩幢住宅樓,樓的走向如何布局較為合理?兩樓的間距如何確定?”這樣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更大的能動性。
42 啟發學生思維。如果導入設計引入啟發性的問題,采用形象化的語言敘述,創設有聯想的教學情境,就能燃起學生的思維火花,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篇2
關鍵詞:情境創設;體驗;探究;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8-0069-03
在很多場合,一些初中地理教師經常抱怨學生上課不專心,課堂效率低,上課沒有成就感。究其原因,問題不在學生,而在于教師自身教學方式單一,教學過程枯燥,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當前的中學地理教材具有明顯的層次性,高中的地理教材更傾向于地理原理的理解和應用,初中的地理教材則更傾向于地理基礎知識的了解和積累。因此,倘若教師按教材照本宣科,那整個初中地理課堂就將被描述性的地理知識填滿,自然枯燥乏味。怎樣增加初中地理課堂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是每個初中地理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而情境體驗教學方式就特別適合當前的初中地理課堂,它是一種以強調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互動交流為主要特征的,使學生在積極自主的學習中達到地理認知和個性素質全面發展的教學思想,也是一種能夠促進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激勵學生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新型教學模式,可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
一、情境體驗教學的概念辨析
1.情境與情境體驗教學。情境一詞在《辭海》中被解釋為“一個人在進行某種行動時所處的特定背景,包括機體本身和外界環境有關因素”。最早把“情境”與“教學”結合在一起提出“情境教學”的是我國著名的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李吉林老師,現代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在《二十韻》中所提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正是對情境體驗教學的恰當描述。所謂情境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學情境進行體驗,并且在體驗中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的認識,發展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在充分感受蘊涵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幸福的同時,達到促進其主體性充分、自由地發展的目的的教育實踐活動。地理知識和規律來自于對地理環境的觀察、分析、對比和歸納,因此,只有在它們產生及應用的情境中才能產生意義。地理知識和規律決不能從它本身所處的環境中孤立出來,學習地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進行。
2.情境體驗教學存在的理解和應用誤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教師已開始在初中地理課堂中進行情境教學的實踐,但往往存在以下幾個誤區:①情境創設往往只集中在“開場白”部分,多被用作講授新課之前的教學導入使用,雖然確實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但一旦引入教材內容的學習,教師往往又恢復到傳統課堂。②情境創設流于形式或是完全基于教師的生活經歷,學生缺乏主體體驗,難以引起學生共鳴。③情境體驗式教學不能常態化,只作為公開課的特有裝飾。
可見,多數教師在情境教學的實踐中往往更加傾向于情境本身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學生的體驗。因此,情境體驗教學就是針對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所突出的就是“體驗”二字。當然,情境體驗教學不是情境與體驗二者的簡單疊加,而是既關注了課堂教學“教”的主體——教師對于情境的創設,又由此而引發“學”的主體——學生的體驗性學習,以學生的體驗和反省、感悟為依據,實現貫穿于整節課的師生之間生命與生命的溝通和交流,是一種動態發展著的教與學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的過程。
二、情境體驗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
地理情境是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的核心要素,情境設置的好壞是決定一節課成敗的關鍵。
只有具有良好啟發性并且真正立足于學情的情境設置才能有效地激活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積極體驗、創造性思維和主動參與意識,從而使師生都能成為動態的、積極的教育教學資源,最終達到課前的預設性和課上的生成性的有機統一,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具體的體驗式地理情境的創設主要有以下幾種:
篇3
關鍵詞:自主學習 高效課堂 素質教育
近年來,我省不斷深化課程改革,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改革原來的教學模式,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合理利用課堂每一分鐘,大力構建地理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為了進一步優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更好地體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新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要想打造高效課堂,主要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學生,充分體現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
1.創設激趣的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思維永遠是由問題開始的,設計適當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牽引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要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有效提問是課堂對話的開端,能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的激發。問題的有效性表現在一要具有一定的開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對象的層次性,以達到讓不同的學生都擁有思考的興趣,思維的空間。
2.創造合作進取的學習氛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學生學習的效果。在和諧的氣氛中,在充滿自信的時候,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課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為此,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從課前預習開始,到課內探究和課后幫教,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對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進行監控、反思、調節、補救,增強學生的學習效能感。小組的組建,要關注學習差異,也關注個性特質,讓課堂充滿團隊合作氛圍。同時通過小組合作評價制度調動學生的參與,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是創建高效課堂的根本,圍繞這個中心不放松,再枯燥的知識也能充滿靈性,再內向的學生也能在課堂上魅力四射,人人參與,人人達標。在授課中采用“角色扮演,個性展示”這一做法來充分體驗地理環境整體性,同學們精彩的角色扮演,小組間激烈的辯論,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很好地展現,同學們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我又不失時機地拋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針對這一現象,你有何啟示呢?請各小組內討論2分鐘,隨后展示。
小組內討論,教師也參與其中。
一組展示:人類在治理大江大河時,必須按地理環境整體性規律辦事,對于河流的認識必須考慮到上中下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師:那么,人類如何治理不同河段,才可能使人地關系和諧發展?
三組搶先展示:一條大河的上、中游多流經山區,搞好封山育林非常重要。
二組補充:還要管理好河流沿岸的過度引水問題,以保證河流下游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
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得出:人類活動必然對自然地理環境產生影響,對于河流的認識必須考慮到上中下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上中游地區的植被破壞和過度引水等都會對下游生態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二、教師要處理好幾個轉變
1.轉變教師角色、觀念。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共享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課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場所,而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要做到這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
2.轉變師生關系。教師應真心地走進學生,深入地了解學生,平等而理解地對待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只有在這種師生關系下,才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高效。
三、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課前準備
1.緊盯教學內容。“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置性作業。知識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還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
2.緊盯教學對象。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
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
1.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首先,課堂語言要充滿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揚頓挫,要風趣幽默。這需要教師自己的感情投入,要進入角色,眼睛有神,動作有力。其次,課堂可以像相聲演員那樣設計些“包袱”,讓學生在張弛有度的環境下學習。
2.課堂節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奏變化。合理地講練,每節課都要有比較深入的信息反饋與調整,確保每節課中目標的達成度或生成度。
總之,“高效課堂”要以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一堂課中做到身動、心動、神動,使每一個學生肯學、想學、會學,讓每一個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老師變了,我們也變了,每堂地理課后,我們都會有新的收獲……學習地理已不再是我們的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
地理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如何選擇正確途徑,為提高學生的素質服務,是擺在每一個地理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轉變教育觀念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
我們相信思想決定行動,有什么樣的教學思想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思想的轉變應為實現新形勢下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第一要務。在我國教學發展的歷史上曾提出“三中心”的觀念,即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而實施以課程改革為中心的教育改革以來,課堂教學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由重視教師“教”變為重視學生“學”。教師的角色,學生的地位,師生關系都發生了變化。即教學的一切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知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得到發展,體現了自己的生命價值。雖然我們接受了新課程改革思想理念的學習,也能夠說出并一定程度上理解這一思想理念,但要真正應用到實踐,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二、制定教學設計和確立教學目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
1.教學設計的制定
一般來說,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的特點,對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系的各個部分的安排做出全部計劃,確定一個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步驟,并對預期的結果進行分析,以求得教學效果的優化,這種系統的計劃教學的過程叫做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依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關心學生通過學習將會做什么及達到什么程度;它從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出發,著眼于激發、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它要求教師有效地使用各種教學媒體,發揮各種教學技能的作用,幫助學生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并通過及時的反饋改進教學和強化學生的學習。
2.確立教學目標
就像漁船航行離不開燈塔一樣,教師和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為了避免迷失方向,也需要教學目標的指導。教學目標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起著指向性的作用,可以使學生知道學習的要求和應該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是衡量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尺度和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我們應在一開始就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給學生指明,使學生在頭腦中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教師講到重難點的時候,不用教師提醒,學生自己就會集中注意力,努力把問題搞清楚。這樣做也發揮了學生自己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帶著目標進課堂,自己主動解決重點問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構建高效地理課堂的有效措施
1.全力激發學生上地理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階段學生對地理課多無多大興趣,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學生要么是感覺地理知識過于淺顯,很多知識通過自學便可以從書本上理解掌握,課堂教學對學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覺得知識過于抽象、空洞、難以理解,沒有學習意義,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挑戰欲望強烈、逆反心理強烈是當代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課堂上有效地巧設情景,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刺激他們征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決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眾多因素中的關鍵。
2.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地理課堂貼近學生生活
現代教學手段可使課堂生動、形象地再現生活,使課本內容與現實有機結合。現代教育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激光視盤等,具有形聲性、再現性和先進性的特點。它們主要以圖像和聲音的形式傳遞信息,可使學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視聽并用,使知識傳遞、接受、記憶變得比較容易,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計算機教學,可根據教學需要,將要表現的地理事物由小變大、化遠為近,使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由快變慢或由慢變快,將事物的本質要素突出地展現于學生面前。例如通過電腦動畫可以模擬板塊運動過程,以及演示板塊運移過程,解釋構造地震的成因、板塊構造學說等,這將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3.把課堂“還給”學生
給學生以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動激活的狀態,主動積極地動手、動腦、動口,從而使學習成為自主的活動。開展“研究型”教學是把課堂還于學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對全過程的主動學習,變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為積極、靈活地認識和應用知識信息,整節課的內容可以轉化成若干個小問題,讓學生通過看書、思考解答。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討論中找到答案。為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可采用靈活多變的啟發誘導方法。這樣做比教師單純講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師則在退居次席的同時,又充分發揮出“主導”的作用,推動學生的主體活動正常有序、高效地進行。主動學習有激情,教學效果自然會較好。
4.地理課堂多樣化
課堂教學不拘于教室,可以讓課堂知識傳授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應用中學習知識,從而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發展。以往地理課堂教學只重視書本知識,不重視實踐能力,理論脫離實際。素質教育提倡在實際中運用。重視和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是當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學科本身的特點而言,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聯系非常緊密。因此,到野外觀察是學習地理所必須的,也是搞好地理課堂教學所必須的,有時候教室以外是我們最好的課堂。
總之,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制定好教學設計,明確教學目標,通過合理科學的途徑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地理教學效率,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高中地理 ;低效課堂; 高效課堂
所謂高效課堂,它并不是一種教學模式,而是一種教學理念,高效課堂是相對于低效課堂、無效課堂而言的。在高效課堂上,教師依照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目標,在課堂教學這樣一個單位時間內以盡可能少的教學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發展,這樣的課堂教學我們就稱之為高效課堂教學。之所以我們大力推廣高效課堂教學,是因為在現實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存在著大量的低效甚至無效的課堂教學現狀。因此,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要認識到當前低效課堂的現狀,并針對這些現狀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一、鼓勵學生提前預習
在新課改的理念中,我們反對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一味地知識灌輸,倡導采取一些靈活的教學方式,如引導發現式教學、探究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然而,很多教師在嘗試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的時候往往很難得到學生的配合。例如,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時候,雖然給了學生合作探究的時間,但是學生卻不知道該如何把探究活動開展下去,使得探究活動要么不了了之,要么流于形式,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性。事實上,仔細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與學生缺乏課前的準備有很大的關系。一些學生在上課之前沒有對所學習的知識有任何準備,試想一些,學生連本節課要上的內容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在短時間內開展有效的主動學習活動呢?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提前預習,通過預習熟悉教材知識、明確教學目標、認識教學重難點、了解基本的學習方法,這樣做了一系列的準備活動以后,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就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主動學習和探究活動中,從而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教學目標科學與否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果教學目標制定得不合理,就會導致整個教學活動失去準確的方向,從而影響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例如,在講到“大氣環境”這節的內容時,按照新課程的理念,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應當著眼于大氣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影響,如果教師在確立教學目標的時候把大氣本身的物理原理作為教學的重點,這樣就會導致整個教學活動的傾斜,從而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如果教師能夠明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樣,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就會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而有了明確的目標指引以后,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就會朝著目標有條不紊地行進,從而有效保證地理課堂教學的科學與高效。
三、重視地圖工具的運用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沒有地圖就談不上地理學科,地圖不僅是各種地理知識的載體,更是學生學習地理的工具。然而,很多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就偏偏忽略了地圖這個重要的因素。一些教師遇到地圖時,往往含糊帶過,該用掛圖的時候不用掛圖,而只是讓學生對照著課本上的地圖進行講解。很多時候,教師講這里,學生看那里,既影響教學的效率,又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善于運用地圖工具,重視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這樣,通過地圖,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印象,便于學生更好地記憶。例如,在講到我國主要的鐵路分布時,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讓學生親自動手把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大致地畫一遍,這樣比起一遍又一遍的語言講解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四、適當運用多媒體工具
隨著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多媒體工具開始廣泛地運用于地理課堂教學中。與傳統的教學工具相比,多媒體工具能夠將靜態化的知識動態、立體地呈現出來,而高中地理學科中,有很多的知識都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工具來展示這些知識,可以立刻讓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這對于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學生印象,拓展學生的思維都具有積極的影響。例如,在“必修一”中,關于地球的運動、地殼物質循環、水循環等知識相對來說就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在以往沒有多媒體工具的情況下,教師只能借助一些簡單的模型加以演示,很多時候,學生都是聽得半懂不懂,既浪費時間又無法取得好的效果。而一旦把多媒體工具引入進來,就可以利用一些動態的圖片、動畫等形式向學生展示這些抽象的知識,從而使得學生一看就明白了,從而大大提升了教學的效果。不僅如此,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師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以及適當擴充課堂教學的容量,由此可見,在地理課堂上,有了多媒體工具的參與,地理課堂會變得更加高效。當然,在運用多媒體工具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遵循適度的原則,不能過度依賴多媒體工具,否則不但起不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反而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依照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努力打破傳統的教育理念,通過多種途徑活化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使地理課堂能夠擺脫低效教學,實現高效教學。這樣,在高效的地理課堂上,新課改中所制定的一系列的素質教育目標才能夠得以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付逐.如何打造高效高中地理課堂[J].新課程,2011(12).
[2]鄭傳捷.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新探究[J].新課程學習,2012(2).
篇6
一、正確處理環節和細節
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地理教學充滿無限的樂趣,也極富有挑戰性。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做到注重“環節”。地理教學中我們始終以“新課程標準”為綱領,以“學業水平考試說明”為準則,堅持集體備課,重點研究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研究每一節的重點、難點,構建每一章節的知識體系,努力做到盡心設計教案,課堂教學中“課前延伸―課內探究―課后拓展”環節完整,環環相扣,教學反思中側重教法、學法的總結,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
其次,我們要注重地理教學中的“細節”,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如初二學生開學之初,學習“中國行政區劃”是難點,為此開學第一課,我們安排學生每天晚上觀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目的不僅是讓他們了解各地天氣狀況,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走出“世界地理”,走進“中國地理”,識記中國各省的輪廓圖。讓學生觀看電視的同時,觀察各省的輪廓特點,如黑龍江、云南、廣東、山東等省,有的學生說黑龍江像只大鵝,云南像孔雀,廣東像大象的鼻子,我們山東做出了最棒的標志,伸出大拇指……在七嘴八舌的游戲中,提高了學生的識圖能力,培養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在地理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法
現在時代進步了,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接觸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如,我校地理教師可以和學生“乘著歌聲的翅膀”學習地理。如學習“青藏高原”時,我們和學生共同欣賞歌曲《青藏高原》;學習“青藏鐵路”時,請同學演唱《天路》:“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從此山不在高,路不再遙遠,各族人民歡聚一堂。”還有的同學演唱《長江之歌》《阿里山的姑娘》……一首首旋律優美的樂曲總會喚醒學生的心靈,他們學習地理的熱情高漲,領會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在悅耳動聽的樂曲中提高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手段,大量的影像資料和圖片以課件的形式呈現在課堂上,為教學增添了光彩。例如,講到某些國家時,首先讓學生直觀地看一看這些國家的風土人情,然后把相關知識點巧妙地融合進去。實踐證明,在信息時代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這樣的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三、注重課堂活動設計的時效性和全面性
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首先要想到活動的目的,明確學生通過活動能夠達到什么效果。如果活動進行后學生收獲甚少或一無所獲,那么,這樣的活動不如不要。如新課的導入,目的通常有兩個:一是激發學生興趣;二是對新知識的學習設下疑問。如果導入的內容學生興趣不大,產生問題的效果不佳,那么這個活動設置就意義不大。再比如,小組合作交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交流發現問題,找出不足,共同尋求解決辦法,如果安排一個大家幾乎都能掌握的內容讓學生討論、交流,結果肯定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既浪費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又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得不償失。教師在安排學生活動時,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出現這樣的錯誤,學生還沒有得出結論時,教師便將其打斷,終止了活動的正常進行,結果便成了教師告訴學生結果,而不是學生自己發現結果。對于學生來說,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遠比教師塞給的要好。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有所收獲,這樣便可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之前必須精心思考,充分結合學生水平、興趣等多方面因素,讓學生都能樂于參與,從中受益,盡量讓更多的學生融入其中,才能發揮其作用。
四、一切為了學生的和諧發展
“三四五”課堂教學模式給了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主觀能動性得以提高。日常地理教學中,筆者注重培養小組長的能力,一段時間后,把協調能力強、語言表達水平高的小組長請上講臺,讓他們當一回“老師”。教師“解放”了,學生更解放了,學生在輕松氛圍下思維敏捷,回答積極,記憶深刻,真是“學生講一次,記憶一輩子”。
篇7
關鍵詞:細致準備;內容靈活;及時反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于人才的要求已經從單純的知識型人才過渡到具有綜合素質的全面人才,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這一改變,《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也隨之改變了教學目標,這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挑戰,在這一大背景下,提高課堂效率成了當務之急。就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談談我對于提高課堂效率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課前要細致準備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為了能夠明晰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宗旨、實現高效課堂,老師作為傳播知識的媒介,在上課之前對《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進行仔細解讀與深層剖析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領悟了教材的基本內容之后,教師要將這些生僻難懂的地理知識運用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多年對于教材的理解,將復雜知識簡化分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吸收知識。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自己將知識找準、吃透,并進一步歸納、總結形成完備的知識網絡,才能讓學生對于知識具有清晰性、準確性和宏觀性的把握,從而為打造高效課堂做好前提準備。
二、課堂內容要靈活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教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于老師單方面局限地講授課本知識,而應與時俱進,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對于具體案例的適當改變來提高課堂積極性。首先,我會將書本案例生活化。例如,為了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學習“工業區位選擇因素”這一課的時候,我結合了我們城市的工業區位特點進行具體分析,例如:我會問學生,學了這一課,能利用課本知識分析一下”為什么我們城市一部分工業發展速度緩慢而另一部分發展迅速嗎?影響我市工業發展的區位因素有哪些?“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課本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高課堂的實踐性,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課本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了實際案例中。其次,我會將案例情境化,在講到抽象的地理知識時,我會引用一些鮮活、真實的貼近生活的事例,如在講人口遷移問題時,我使用著名的“闖關東”事件,并進一步說明其對北方經濟、政治、文化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除此之外,在講解地理相關圖表時,我會通過替代、拆解與組合的方式,來方便學生的理解、記憶、鞏固、運用。通過對這三種方式的靈活運用,將地理圖表這一地理難點和重點簡單化,同時使課堂內容豐富起來,避免了單一和枯燥的授課方式。
三、課后要及時反饋
在高中地理教授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了然于心,要做到這一點有很多方法,例如:學生表情是驚訝迷茫,還是恍然大悟;學生學習情緒是高昂還是低落;回答問題是否積極主動;同學們課上課下提出質疑多不多,小組討論是否能夠抓住主旨以及同學們的作業完成情況是否良好和試卷的答題情況是否樂觀等等,并要善于從各種反饋信息中分析問題、找出原因、并予以改善。如果能將這種反饋機制長期堅持下去,并自成體系,會對現如今教學分析起到重大作用。
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學中,仍有許多難點需要克服,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我們要不斷學習知識、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自己對于知識的透徹理解和廣泛掌握來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學習發展方向,還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地理;高效課堂;構建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主渠道,是體現師生主導和主體地位的主戰場。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追求,已長久地根植于學校教學實踐和教學理想中,只是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關注主題。當前,課堂教學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這就要求我們尊重教育規律,以人為本,使課堂教學從內容到形式,更強調學習者過程的體驗,使學生用輕松活潑、易于理解、樂于接受的主動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
教師正確理解地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切實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使我們的地理課堂真正成為符合課改理念的課堂。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學會提高學生對地理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使其認知智慧增值。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地理課程標準對原有地理課程的更新主要不是在地理內容上,而是在課程理念上。對于同樣的地理內容,課程理念不同則教學方式不同,教學效果也不同。因此,課堂教學設計應凸顯新的課程理念。在新課程理念下制定三維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整體把握,統籌安排,制定出學年、學期總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并把它們分解到每一課中,形成科學合理的“目標群”,對有效教學有著重大意義。同時,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不僅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而且是師生雙方情感共融、分享體驗、共同創造的完整的生活過程。因此,我們應著重關注課堂上學生三維目標的實現情況,即是否獲得了知識與技能,是否經歷了過程、掌握了方法,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怎樣。如“工業區位條件”一課,教師通過組織學生調查本地崇明工業園區的發展,以鄉土地理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了解工業區位的條件及對崇明工業園區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地激發,不僅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得到了培養,而且通過對工業區位的理解,幫助學生鞏固了區域性、綜合性的地理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運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工業的變化,加強了對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本節課由“一維的知識性目標”拓展為“豐富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過程性目標和情感性目標;不僅解決了“怎么教”、“教什么”這兩個層面上的問題,而且較好地解決了“怎么學”、“為什么教”的問題。
二、激發學生上地理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階段學生對地理課多無多大興趣,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學生要么是感覺地理知識過于淺顯,很多知識通過自學便可以從書本上理解掌握,課堂教學對學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覺得知識過于抽象、空洞、難以理解,沒有學習意義,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挑戰欲望強烈、逆反心理強烈是當代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課堂上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刺激他們征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決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有的學生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但卻有其他方面(如文學、藝術)的興趣和愛好。作為地理教師,要善于根據地理教學的具體內容,創設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景物場景,使學生設身處“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我要學”、“我愛學”的氛圍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學習地理的種種樂趣,從而愛上地理,那樣就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地理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手段多種多樣,可用歌曲設情境,如講“長江”時,師生齊唱《長江之歌》(或放錄音)導入新課,講“中國的民族”時,師生同唱《愛我中華》把教學氣氛推向。還可用詩詞創設情境,如講“氣溫垂直變化規律”時引用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菲芳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以及蘇軾的詞句“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等,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
三、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使課堂生動、形象地再現生活,使課本內容與現實有機結合。現代教育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激光視盤等,具有形聲性、再現性和先進性的特點。它們主要以圖像和聲音的形式傳遞信息,可使學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視聽并用,使知識傳遞、接受、記憶變得比較容易,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計算機教學,可根據教學需要,將要表現的地理事物由小變大、化遠為近,使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由快變慢或由慢變快,將事物的本質要素突出地展現于學生面前。例如通過電腦動畫可以模擬板塊運動過程,以及演示板塊運移過程,解釋構造地震的成因、板塊構造學說等,這將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四、開辟第二地理課堂
以往地理課堂教學只重視書本知識,不重視實踐能力,理論脫離實際。素質教育提倡在實際中運用。重視和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是當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學科本身的特點而言,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聯系非常緊密。所以課堂教學不拘于教室,可以讓課堂知識傳授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應用中學習知識,從而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發展。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開展課外活動,教師大膽開辟第二地理課堂,用來開闊學生視野,增強能力,體驗到知識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以增強自信心。例如,講到陸地地形時,我就組織學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種類和特征;講到環境保護時,我就組織學生到廢品回收站和垃圾處理站參觀,然后要求學生回校寫考察報告。比如組建課外活動小組(氣象觀測、天象觀測、環境監測、地震監測……)、開展地理知識競賽、帶領學生參觀訪問、做社會調查等。目前受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都開展起來,但卻要盡力去打開局面。
五、聯系生活,關注熱點
篇9
地理是一門跨兩個學習領域的科目,既屬于科學領域,又屬于人文與社會領域,地理知識涉及地球、宇宙、大洲、國家、地區等多方面內容.要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形成地理技能,提升地理素養,就必須努力構建高效地理課堂,提高教學質量,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多途徑構建高效地理課堂,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課前備好課
以教材為基礎,依據課程標準對教學內容進提煉與整理,教材是教師實現有效教學的主要載體,教師不僅要對教材的內容熟練掌握,而且要對教材的圖表、案例等進行提煉,并梳理知識間的條理關系,使知識理性化,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另外,要依據課程標準,做到總體把握教材,注意學生知識學習的階段性,總體把握章節之間的關系,知道所講的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融會貫通,既將現學知識原有的知識相聯系,也能夠為后繼學習做準備,其次教學目標是教學任務完成后預期的學習成果,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確定教學的形式與方法、教學過程中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以及每個教學環節。所以科學的教學目標是高效課堂的基礎。怎樣去確定教學目標呢?首先,教學目標要全面,不僅僅是知識方面的,而且要注意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情感意志的熏陶;其次,教學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根據我們學生的情況,制定符合他們當前身體條件和認知條件的,通過一定的方法可達到的目標;最后,教學目標要有針對性。因為學生都是有差異的個體,每個人的認知水平和基礎不一樣,所以在制定目標時候要兼顧學生的差異,爭取讓不同層次學生都獲得最大的收獲。
二、精心準備課堂教學設計
激發學生興趣的情景設計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上更是這樣,如果想要取得好的課堂效果,那么首先要讓學生對你的課堂充滿興趣,所以說,上課前的情景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那么高效地理課堂的情景設計怎么做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呢?教學設計要探索教材處理的新方法和教學內容的選擇。處理教材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結合本地實際,講授對學生有用的知識,注意引入生活素材,激活學生求知欲望,那么高效地理課堂的情景設計怎么做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呢?
三、在課堂組織的細節上下功夫
要提高課堂效率就應該刪除那些無效教學環節,為關鍵環節增效。課堂一開始是否復習提問,是復習上節課內容還是提問與本節課有關的內容,都要視需要而定;課堂的活動和討論要能引發學生思維交鋒。教學內容和形式要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和學生認知水平安排,減少無效活動或討論,更要避免為活動而活動、為討論而討論。對于一些價值不大的細碎教學環節,堅決刪除,能合并的教學環節要進行合并。
教師提出的地理問題首先應該是基于本節教學目標的有創意的問題,這樣的問題能夠讓學生主動去思考真正做到思維“動起來”。其次,所提出的問題的難度要適合學生的認知結構,通過思考能得到答案的問題。最后,有意義的地理問題也是能夠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能力的問題。首先,在日常生活、自然現象中提出問題。其次,對地理規律提出問題并分析解答,利于學生對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空間組合和形成原因的理解,增強其對地理原理的運用能力。再次,從不同區域的對比中提出問題。在自然界的不同區域中,一個區域有著本身的特征,又有著與其它區域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因此,通過比較地理區域現象的相同點或不同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探究問題。最后,從教材或課外資料中提出問題。
四、強調地圖的效果和作用
地理教學地圖、板畫是一種圖解式板書,它能直觀、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間的特征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雖然多媒體可以設計出更加精美的板書、板圖和板畫,但是,邊講邊畫的效果卻無法替代。因為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運用寫寫畫畫,既有利于學生識圖、讀圖和畫圖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印象深刻,教學難點也將隨之攻破。所以,地理教學板圖、板畫仍是傳統地理教學中的一塊瑰寶。
五、查補缺漏提高能力的周練
學生地理知識的構建、地理素養的養成要建立在對已學知識的掌握、遷移上,而“鞏固知識的最好手段就是練習,而練習效果取決于練習設計的針對性、研究性和創新性。”?如何讓練習更有效呢?首先,要明確練習的目標,達到復習鞏固又能提高能力的目的,其實周練要有層次,不能一刀切。最后要與高考接軌,學生最終目標就是高考,為了讓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每位老師就必須認真出好每一次周練。地理組老師都特別認真負責,并成功舉行了一次全校性關于周練試題質量的座談。
篇10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實踐探索;優化課堂教學;導入;重視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3-0249-01
衡量課堂高效,一看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和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增長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途徑獲得的。下面筆者將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闡述如何構建高效地理課堂教學。
1.做好課前備課工作
課前備課工作對于構建高效課堂很重要,教師不僅要認真研讀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重難點,備好課,更應該備好學生。不同程度的班級備不一樣的課,同一個班級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分層次備課。此外,給學生課前布置預習任務,如初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地理知識,如果沒有做有效的課前預習,學生在課堂上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課堂效果就難以實現了。因此,學生認真地做了課前預習,然后帶著問題和良好的心理優勢進入課堂,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才會發揮出來。
2.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2.1做好導入,激發學習興趣。良好的導入會對課堂教學的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良好的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把他們引入探索知識奧秘的境界,為后面各環節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導入的方式有多種,在地理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導入方式,常用的方法有:聯想導入、故事導入、教具導入和提問導入等。例如:學習"地球儀"的有關知識時,可以用聯想導入,先讓學生猜謎語:"不是籃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轉,別看它的個子小,載著大河和高山。"當學生猜出謎底是"地球儀"后,教師可提出問題:① 地球儀是依據什么標準制作出來的?②它有哪些基本的點和線?③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和名稱如何在地球儀上表示出來?這樣就把地球儀及其有關知識的課題導入了。教具導入是利用直觀教具導入新課,初中低年級的學生,其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太強,教師很有必要引導他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水平,而教具的應用,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學生對直觀教具非常感興趣,一幅掛圖,一張投影片,一個模型,都能引起學生的驚奇、感嘆。因此,利用教具導入,能從一開始就給學生一個富有吸引力的直觀現象,從而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提問導入,如講解初一《世界人口問題》時,可以先出示漫畫《苦難的母親》,提出問題:①這個"母親"是誰?地球――我們人類的"母親"為何遭受苦難? ②為何人口增長過快、人口數量多會給"母親"帶來苦難? ③我們如何使"母親"擺脫苦難?問題導入,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還會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所學的新課中,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2重視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方法。針對地理學科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本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⑴手勢法:如初中教學中讓學生用自己的拳頭做模型,來認識山脊和山谷;用自己的手掌來記憶亞洲的地形和河流的流向。在高中教學中讓學生用左右手手勢來表示南北半球物體水平運動的偏向規律、氣旋和反氣旋、水平氣流和中心垂直氣流的運動規律等。⑵口訣法:在講解日本國特點的時候,可以把它的特點編成"人多地少,平原小;火山地震,災害多;"用"高高低低"四字口訣來判斷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的凹凸形狀與高低氣壓的分布,同時也可以用此口訣來判斷南北半球等溫線的彎曲形狀與氣溫高低的關系。⑶諧音、詩句法:此方法在地理知識記憶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地殼中的主要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可用"洋閨女貼給哪家美"的句子記憶等。⑷圖像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學生對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教師要多指導學生看圖、識圖、繪圖、用圖,并盡可能使地理知識圖像化,做到化文為圖、圖文結合。⑸數理結合法: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地理現象和規律,如分析正午太陽高度角、黃赤交角時用到幾何學的知識,分析月球和太陽表面重力加速度時用到物理上的萬有引力知識等。⑹實地考察法:到野外實地觀察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成因和規律等。凡此種種,都是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活讀書",并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技能,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2.3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在課堂上采用辯論、討論、座談等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內容的討論,在分析、探討中形成競爭交流機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他人的見解,例如:在學習"日本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時,通過閱讀圖、內容,引導學生討論:①日本是許多重要資源的缺乏國,為什么會有發達的鋼鐵、汽車、化學、紡織業?②日本利用什么優越的自然條件進口原料來發展工業?③為什么日本的工業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④日本采取什么方法使其經濟得到高速發展?這樣循序漸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在輕松、活潑、和諧的氣氛中掌握重點,獲取知識。這樣的做法可以步步引導學生進入高度思維狀態,參與了整個教學過程。例如:在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時,通過座談的形式,讓學生探討我國的耕地資源和水資源出現的危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讓全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把學生引導到自主學習的軌道上來,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采取"自我評價方式,進行自我對話";讓學生在體驗中深化認識,自主發展。因為只有學生真心感悟和親身體驗到的知識,才能最終沉淀到他們內心深處。每個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有不同的收獲,而且會體驗到學習新知識的樂趣,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課后作業布置要有梯度
課后家庭作業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與復習。高效的課堂離不開作業對知識的鞏固與復習。對于高中學生教師應該布置自主性強的拓展性作業,也可以布置實踐性作業。對初中學生布置一些簡單易理解的作業,同一個班級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布置有梯度的作業。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通過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踐,可以有效推進教學研究工作,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 上一篇:財務預算及全面預算管理
- 下一篇:理財投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