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態經濟的具體措施范文

時間:2023-08-02 17:34: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發展生態經濟的具體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發展生態經濟的具體措施

篇1

關鍵詞:低碳經濟;土地利用方式;長株潭地區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2-0173-04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經濟與土地利用

2003年,英國政府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概念[1]。目前比較流行的定義是英國環境專家魯賓斯德的闡述:低碳經濟是一種正在興起的經濟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場機制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創新,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2]。

土地利用變化是全球大氣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響僅次于化石燃料燃燒[3]。為了順應低碳發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須要向低碳經濟型土地利用方式轉變。自從低碳經濟傳入中國,中國學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進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諸多學者從宏觀、中觀和微觀角度對低碳土地利用進行理論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對低碳土地利用也進行了一些實踐,這兩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國內針對城市群這一區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幾乎是空白。

(二)研究區概況

長株潭地區地處湖南省東北部,下轄13個區、7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28 088平方公里,總人口1 402萬(2012年)。長株潭三市兩兩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國中南地區特有的城市群資源。

二、長株潭各縣市區碳凈排放現狀

(四)凈碳排放現狀

根據公式1和公式2,首先計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為7 070.11萬噸,標準碳排放系數為0.3845萬噸碳/萬噸標準煤,然后將該系數與各縣市區的GDP和單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的碳排放量(見表1)。

根據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積數據以及公式3,得到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碳吸收量。將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碳排放量與碳吸收量相減,就可以得到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碳凈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據表1可知,長株潭地區各縣市區2012年碳凈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為天心區、雨花區、長沙縣、岳塘區和雨湖區;排在最后五位的為天元區、韶山市、株洲縣、炎陵縣和茶陵縣,其中炎陵縣和茶陵縣的碳凈排放量均為負值,表明炎陵縣和茶陵縣在2012年間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長株潭城市群碳綜合分區

通過對長株潭地區各縣市區碳排放情況的分析,結合長株潭生態綠心規劃區區域分劃情況,對長株潭地區進行碳綜合功能分區(見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長株潭地區作為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中部城市,正處于經濟建設的加速階段,要發展低碳經濟,必須以經濟發展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經濟的發展,因此,本文從減少“碳源”和增加“碳匯”兩個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態循環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約節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綠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匯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從而達到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的。

(一)生態循環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著眼點

長株潭地區是典型的農戶制農業,農用地經營方式仍較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與現代農業先進地區差距明顯,濫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的行為普遍存在。

2.現狀評價

農業生態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大約占人類活動溫室氣體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農業生態系統又是減少陸地生態系統碳排放的最大潛在因素。長株潭地區農用地較為粗放的經營方式和濫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的行為,一方面導致土壤板結、耕作質量變差,加速了土壤碳庫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壞大自然生態鏈,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體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在繼續保持和發揮長株潭地區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提高科技的貢獻率和比較效益,逐步優化農業內部用地結構和作物布局,種植適宜品種,發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態農業,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和農業集約化水平,最終減少農業生態系統的碳排放。在農業集約化運作方面,可以考慮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努力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由農戶制轉變為農場制。同時加速農業科技轉化和推廣,推動科技創新型農業發展。

(二)集約節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著眼點

長株潭地區近幾年建設用地總量呈增加態勢,其中以商住用地、工業園區和交通用地增速尤為顯著;城鎮建設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擴展方式,其他類型的土地不斷被轉變成建設用地,用地的不經濟造成該地區均建設用地水平偏高;建設用地增長呈現空間非均衡性。

2.現狀評價

化石燃料燃燒是產生CO2排放的最大人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產生在土地利用類型中的建設用地上,因此建設用地被認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擴張、粗放占地的城鄉建設模式是導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體措施

在工業園區用地上,嚴格土地監管,建立完善土地節約利用硬約束機制,提高項目準入門檻,明確新建項目單位土地的投資強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等指標,逐步減少直接出讓生地。在交通用地上,應樹立土地利用立體觀,鼓勵和發展多模式交通體系和綠色交通,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軌道交通和非機動車交通系統,推動新能源和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降低交通系統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從而有效控制該類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設中,對基礎設施進行低碳化建設,重視對地面的非硬化鋪設,減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護土地生態系統,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氣透水的自然功能;減少地面硬化面積,開發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匯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綠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著眼點

長株潭地區資源豐富、景觀生態具多樣性,但作為湖南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極,長株潭地區生態環境相對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減少以及濕地減少等環境問題嚴峻。

2.現狀評價

生態環境的惡化,往往伴隨著的是濕地、植被量的減少及土壤的荒化,這不僅會影響到長株潭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使碳庫(植被、土壤)遭到破壞,導致大量的碳釋放,使生態環境陷入惡性循環。

3.具體措施

在現有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規劃區的基礎上,各縣市區都要規劃自己的生態綠心區域。在生態綠心區域,實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類的不合理轉化。對于礦產資源開發地區,要堅持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協調,注重開發區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對土地資源造成進一步的破壞,加強對礦山資源開發中土地復墾的監管,建立健全礦山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強化礦區生態環境保護監督。

(四)森林碳匯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著眼點

長株潭地區雖然森林覆蓋率并不低,但生態脆弱、人居環境改善緩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為主,郁閉度不高,抗災能力較差。森林林種較為單一,多樣性較差,森林病蟲害發生頻繁。

2.現狀評價

與工業減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更具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壞,將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影響到碳吸收器的運行,使生態碳失衡。同時,高生物量的森林轉化為低生物量的草地、農田或建設用地后,大量的CO2將被釋放到大氣中。

3.具體措施

加大生態林業建設力度,積極發展森林碳匯產業,積極培育碳匯林。通過植樹造林減緩溫室效應、降低CO2排放,加強城市綠化面積的建設,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將林業產業建設與村莊綠化、四旁植樹、農家庭院綠化結合起來,實現村莊園林化、農家庭院綠化效益化、公路林蔭化、河道風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區域森林補償制度,鼓勵和支持企業捐資造林增匯,志愿減排。要建立“森林碳匯”交易平臺,通過建立長株潭地區各縣市區的“森林碳匯”交易市場,從而推動以森林生態價值補償為基礎的“碳匯”項目的大力發展。

五、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選擇

長株潭地區的三大碳綜合功能區由于碳排放情況和經濟發展情況不同,應當根據各功能區的定位選擇相適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見表3)。其中,主要碳源區由于碳排放量相對較大,宜從減少碳排放入手,以生態循環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約節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導;重要碳匯區由于碳凈排放量較低,碳吸收量較大,宜從增加碳匯入手,選擇綠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匯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而碳綜合區則從兩方面入手,采取“四位一體、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根據實際情況,將四種土地利用方式相結合,發揮各自的長處。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經濟與土地利用

2003年,英國政府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概念[1]。目前比較流行的定義是英國環境專家魯賓斯德的闡述:低碳經濟是一種正在興起的經濟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場機制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創新,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2]。

土地利用變化是全球大氣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響僅次于化石燃料燃燒[3]。為了順應低碳發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須要向低碳經濟型土地利用方式轉變。自從低碳經濟傳入中國,中國學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進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諸多學者從宏觀、中觀和微觀角度對低碳土地利用進行理論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對低碳土地利用也進行了一些實踐,這兩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國內針對城市群這一區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幾乎是空白。

(二)研究區概況

長株潭地區地處湖南省東北部,下轄13個區、7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28 088平方公里,總人口1 402萬(2012年)。長株潭三市兩兩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國中南地區特有的城市群資源。

二、長株潭各縣市區碳凈排放現狀

(三)數據來源

所用數據主要是依據2013年湖南省統計年鑒、長沙市統計年鑒、株洲市統計年鑒、湘潭市統計年鑒,《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2010―2030)》以及由長株潭各市統計局、國土資源局和林業局提供的數據和資料等。

(四)凈碳排放現狀

根據公式1和公式2,首先計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為7 070.11萬噸,標準碳排放系數為0.3845萬噸碳/萬噸標準煤,然后將該系數與各縣市區的GDP和單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的碳排放量(見表1)。

根據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積數據以及公式3,得到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碳吸收量。將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碳排放量與碳吸收量相減,就可以得到長株潭各縣市區2012年碳凈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據表1可知,長株潭地區各縣市區2012年碳凈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為天心區、雨花區、長沙縣、岳塘區和雨湖區;排在最后五位的為天元區、韶山市、株洲縣、炎陵縣和茶陵縣,其中炎陵縣和茶陵縣的碳凈排放量均為負值,表明炎陵縣和茶陵縣在2012年間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長株潭城市群碳綜合分區

通過對長株潭地區各縣市區碳排放情況的分析,結合長株潭生態綠心規劃區區域分劃情況,對長株潭地區進行碳綜合功能分區(見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長株潭地區作為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中部城市,正處于經濟建設的加速階段,要發展低碳經濟,必須以經濟發展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經濟的發展,因此,本文從減少“碳源”和增加“碳匯”兩個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態循環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約節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綠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匯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從而達到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的。

(一)生態循環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著眼點

長株潭地區是典型的農戶制農業,農用地經營方式仍較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與現代農業先進地區差距明顯,濫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的行為普遍存在。

2.現狀評價

農業生態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大約占人類活動溫室氣體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農業生態系統又是減少陸地生態系統碳排放的最大潛在因素。長株潭地區農用地較為粗放的經營方式和濫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的行為,一方面導致土壤板結、耕作質量變差,加速了土壤碳庫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壞大自然生態鏈,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體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在繼續保持和發揮長株潭地區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提高科技的貢獻率和比較效益,逐步優化農業內部用地結構和作物布局,種植適宜品種,發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態農業,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和農業集約化水平,最終減少農業生態系統的碳排放。在農業集約化運作方面,可以考慮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努力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由農戶制轉變為農場制。同時加速農業科技轉化和推廣,推動科技創新型農業發展。

(二)集約節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著眼點

長株潭地區近幾年建設用地總量呈增加態勢,其中以商住用地、工業園區和交通用地增速尤為顯著;城鎮建設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擴展方式,其他類型的土地不斷被轉變成建設用地,用地的不經濟造成該地區均建設用地水平偏高;建設用地增長呈現空間非均衡性。

2.現狀評價

化石燃料燃燒是產生CO2排放的最大人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產生在土地利用類型中的建設用地上,因此建設用地被認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擴張、粗放占地的城鄉建設模式是導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體措施

在工業園區用地上,嚴格土地監管,建立完善土地節約利用硬約束機制,提高項目準入門檻,明確新建項目單位土地的投資強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等指標,逐步減少直接出讓生地。在交通用地上,應樹立土地利用立體觀,鼓勵和發展多模式交通體系和綠色交通,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軌道交通和非機動車交通系統,推動新能源和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降低交通系統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從而有效控制該類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設中,對基礎設施進行低碳化建設,重視對地面的非硬化鋪設,減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護土地生態系統,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氣透水的自然功能;減少地面硬化面積,開發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匯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綠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著眼點

長株潭地區資源豐富、景觀生態具多樣性,但作為湖南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極,長株潭地區生態環境相對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減少以及濕地減少等環境問題嚴峻。

2.現狀評價

生態環境的惡化,往往伴隨著的是濕地、植被量的減少及土壤的荒化,這不僅會影響到長株潭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使碳庫(植被、土壤)遭到破壞,導致大量的碳釋放,使生態環境陷入惡性循環。

3.具體措施

在現有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規劃區的基礎上,各縣市區都要規劃自己的生態綠心區域。在生態綠心區域,實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類的不合理轉化。對于礦產資源開發地區,要堅持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協調,注重開發區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對土地資源造成進一步的破壞,加強對礦山資源開發中土地復墾的監管,建立健全礦山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強化礦區生態環境保護監督。

(四)森林碳匯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著眼點

長株潭地區雖然森林覆蓋率并不低,但生態脆弱、人居環境改善緩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為主,郁閉度不高,抗災能力較差。森林林種較為單一,多樣性較差,森林病蟲害發生頻繁。

2.現狀評價

與工業減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更具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壞,將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影響到碳吸收器的運行,使生態碳失衡。同時,高生物量的森林轉化為低生物量的草地、農田或建設用地后,大量的CO2將被釋放到大氣中。

3.具體措施

加大生態林業建設力度,積極發展森林碳匯產業,積極培育碳匯林。通過植樹造林減緩溫室效應、降低CO2排放,加強城市綠化面積的建設,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將林業產業建設與村莊綠化、四旁植樹、農家庭院綠化結合起來,實現村莊園林化、農家庭院綠化效益化、公路林蔭化、河道風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區域森林補償制度,鼓勵和支持企業捐資造林增匯,志愿減排。要建立“森林碳匯”交易平臺,通過建立長株潭地區各縣市區的“森林碳匯”交易市場,從而推動以森林生態價值補償為基礎的“碳匯”項目的大力發展。

篇2

關鍵詞:后發優勢;環境污染;新經濟;制度創新

一、 提出問題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工業生成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落后,資源利用率比較低,全民環保意識也較差,加之政府把重點放在發展經濟上,致使環境污染相當嚴重。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非再生資源消耗速度加快,這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同時,我國出口商品多以初級產品、加工成品為主,這些產品不僅利潤低、潛力小,而且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對外國先進技術、制度以及教育資源的引進,國民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我國經濟增長是基于我國落后而形成的“后發優勢”,隨著我過的不斷進步,這一優勢也逐漸喪失。因此,為了確保國民經濟能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我們有必要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針政策。

二、 論證問題

我國在改革開放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環境污染嚴重。我國經濟的過快增長超過了生態環境自我調節的能力,大量的工業污水、廢氣和生活垃圾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如2003—2006年間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持續增長,4年年排放量分別為439億噸、459億噸、482億噸、525億噸;工業廢氣年排放量分別為175257億標立方米、198906億標立方米、237696億標立方米、268988億標立方米,同比增長13.49%、19.50%、13.16%.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大,致使部分地區氣候變暖,喬希.覃和扎克瑞.斯洛比格在《新疆的冰川正在融化》中寫道,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疆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1.6攝氏度,是北半球平均變暖速度的3倍,同時新疆“天山”的冰川50年來已經萎縮了180多米,質量脫落了近1/4.由此可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2.資源過度浪費。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離不開自然資源的支撐,尤其是煤炭、水力、電力、土地以及原油消耗量較大,而我國現階段生產設備的落后、技術的匱乏致使資源利用率較低,這造成了資源的極度浪費。如我國2002年水資源總量為28261.3億立方米,而2006年則減少到25330.1億立方米;2004年、2005年、2006年我國平均每天煤炭消費量分別530.4萬噸、593.8萬噸、655.4萬噸,平均每天原油消費量分別為78.8萬噸、82.4萬噸、88.3萬噸,各種自然資源的消耗量都在不斷增加。因我國電量大部分是來自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而枯水季節水力發電量會銳減,同時我國核能發電能力又比較低(即使到2030年完成規劃的核電裝機容量仍然比法國的現有量還小,不到屆時全國總電力的6%)。所以到了枯水期,為了滿足全國用電的唯一方式是加大火力發電,這不僅造成大量煤炭、焦炭資源的浪費,同時還污染了環境。

3.貧富差距擴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提出貧困指數公式:P=H[I+(1-I)G],其中P代表貧困指數,H表示貧困人口的百分含量,G是貧困人口的基尼系數,I是貧困人口的差距總和(貧困人口的收入距貧困線的差距的總和)除以貧困線,即為貧困距,0

國統局數據顯示,2004—2006年我國農村家庭每人平均年純收入分別為2936.40元、3254.93元、3587.04元,同比增長11.98%、10.85%、10.20%。同期我國城鎮家庭每人年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9421.61元、10493.03元、11759.45元,同比增長11.20%、11.37%、12.07%。其中,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為農村家庭每人年純收入的3—4倍,而且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速度整體快于農村,這說明我國貧富差距問題比較嚴重,而且這一問題在不斷加劇。

4.農業發展緩慢。從2007年國統局數據來看,2004—2006年我國糧食產量同比增長9%、3.10%、2.78%,大牲畜年底頭數同比增長1.53%、1.33%、-1.14%,農村水電建設投資同比增長25.17%、15.4%、6.0%。糧食產量、大牲畜飼養頭數、以及農村水電投資額增長速度逐漸放緩,整體增長速率明顯低于當年GDP的增長率。相比之下,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004—2007年的年增長速度分別為25.8%、27.2%、24.5%、25.6%,平均年增長率達25%之多,為GDP 增長率的2.5倍。以上數據表明,我國農業發展緩慢,與高速增長的國民經濟不協調。

由于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落后、機械化程度低、生產規模小、土地貧瘠、山丘地帶多、政府投資力度匱乏,農業不能實現科技化、生態化、規?;a,致使農業發展相對緩慢。

5.缺乏制度、技術創新。20世紀80年代以來,制度影響經濟績效,制度變遷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發展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的基本共識。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斯也曾說過“經濟的增長離不開制度的變遷與創新。”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寄托于對外國先進技術、制度以及教育資源的引進,隨著我國的不斷進步,我國的這種“后發優勢”逐漸喪失。長期的對外依賴致使使我國企業創新能力低、核心技術缺乏,無法有效參與國際競爭。例如:我國金融體系大多實行國家控股,四大商業銀行均無獨立的財產權,這意味著其根本不可能承擔經營虧損或破產的財政責任,進而導致商業銀行缺乏硬預算約束、成本觀念和風險意識、對市場反應能力低,經營自主權缺乏不利于銀行規模的擴大和參與國際競爭。產品核心技術缺乏一直困擾著我國企業,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比之,我國自產汽車的引擎95%是通過進口,民營汽車公司除奇瑞外均無自己的引擎生產技術。我國電子產品中的芯片幾乎全部進口,計算機中軟件95%以上是靠引進。這些數據表明,我國制度和技術明顯缺乏創新,對外國技術、制度的長期依賴嚴重制約了企我國業的發展,不便于企業的做大做強。

6.產業結構不協調。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迅速增長,但各行業發展很不協調。高新產業雖增長快、利潤高、潛力大,但起步晚、整體規模小,不能形成規模效應和實現有效的競爭,這些產業主要包括,生物工程、化學生產與應用、光電子信息、醫藥制造、精密儀器制造等。傳統制造業規模雖起步早、規模大,但增長慢、利潤低、潛力小,不能有效推動經濟的增長,其主要包括,汽車業、鋼鐵業、水電業、石油天然氣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行業空前發展,但服務行業在國民經濟所占的比重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還有待提高。同時,我國對外出口結構不協調,出口產品以“劣質產品”為主,其大多是利潤率低、發展潛力小、勞動密集型的初級產品或加工產品。而利潤率高、發展潛力大、資金和技術導向型“優質產品”在出口中的份額很小。產業結構的不協調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為經濟以后發展埋下了隱患,使我國經濟后期發展動力匱乏。

三、政策建議

針對我國經濟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現提出相關建議如下。

1.加大環境、資源保護力度。具體措施(1)健全環境保護和資源開采方面的立法。(2)完善環境保護和資源開采監管體系。(3)加大對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的懲治力度。(4)嚴格控制工業“三廢”的排放。(5)研發和應用環保型、資源節省型材料。(6)礦產資源開采權的出讓方式實現招、拍、掛。(7)實現資源開采、工業生產同環境保護的“捆綁”。

2.促進農業發展。具體措施(1)發展先進農業種植技術。(2)實現機械化的農業生產。(3)推廣種植經濟作物。(4)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5)實現農業生產從“粗放式”向“集約化”的轉變。(6)有效應用基因技術、細胞技術、酶技術、發酵技術等農業生物技術。 (7) 實現農業組織結構由“縱向一體化”向“橫向一體化”及“市場一體化”的轉變。縮小貧富差距。

3.倡導制度和技術的創新。具體措施(1)完善知識產權制度。(2)提倡制度改革。(3)鼓勵技術創新。

4.加強產業調整力度。具體措施(1)促進“新經濟”發展,即鼓勵光電子信息、生物工程、醫藥業、精密儀器制造等行業的發展。(2)推動汽車業、鋼鐵業、水電業等傳統行業的技術、制度創新。(3)重視對第三產業的發展。(4)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群或經濟開發區。(5)實現產業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和技術“雙向密集型”的轉變。(7)調整產業地區的分布狀況,發展各區域的“比較優勢”。

參考文獻:

[1]P. Marer and S.Z.Echini, The transition to a Market. OECD, 1991.

[2]North, D.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Adams, J., Economy as Institutied Process: Change ,Transformation and Progress,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June 1994.

[4]艾瑞克.戴維森 著、 齊立文 譯,《生態經濟大未來》,汕頭大學出版社.

篇3

    1生態林業的內容和本質

    生態林業主要是指以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則為指導,利用系統的規律和方法來發揮林業資源的永久性使用,其以提高生產力,加深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目標,注重林業發展總體效益的最大化。生態林業本質就是林業生態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同時利用林業的經營管理模式來扭轉以生產方式為主導的林業經濟,實現林業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林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和諧發展。生態林業的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點:首先,生態林業要具有持久性,從綠化的角度出發,生態林業的發展應該保障長期的可持續性;其次,根據我國現有的林業狀況抓好重點林業工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林業良性發展,林業經濟穩步回升;再次,加強森林培育面積,提升林業經濟的總體價值,目前我國正逐年減少林業的消耗量,在減少的同時還需要發展林業生產,消滅森林資源的赤字,鞏固林業資源的基礎;最后,做好林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以區域性生態發展為基礎,抓好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

    2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

    2.1加強生態理論教育

    森林是生態系統維持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林業建設都是社會文明和發展的重要標志。植樹造林是林業發展的根本,也是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林業經濟的基礎,所以我們有必要加強生態林業的理論教育,從主觀認識和思想上強化林業生態理論。現階段,我國對生態林業的認識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需要人們加深對生態林業的了解,增強林業建設和保護意識的培養,以此推動生態林業的發展。在實際工作開展時,我們可以利用森林旅游、濕地公園、森林夏令營等方式進行生態理論的教育,改變人們對林業建設的認識,以大自然的方式對人們進行生態林業的宣傳,幫助人們了解林業發展的重要性,提高人們對林業發展的關注度。

    2.2搞好林業資源管理

    林業資源管理是生態林業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實現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完善《森林法》,強化林業資源保護的相關政策,使林業資源的管理和發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護,促進生態林業管理走入正常的軌道。同時加大林業管理規范的制訂,避免因人為破壞給林資源帶來損失。同時做好林業資源環境建設,通過國家的政策扶持、科學系統的管理、投入資金的傾向性,全面系統的做好生態林業建設,時下工作要以國務院下發的《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為基礎,提高生態林業建設的管理水平,監督生態林業建設的科學化管理。

    2.3林業生態的戰略發展

    生態林業的發展與建設要從戰略的角度出發,不僅要滿足于當代人們的需要,更要滿足于后代對生態環境的需求。林業開采無度,濫砍濫伐現象嚴重,如果不進行控制必將影響到人們今后的生活,從戰略發展的眼光來看,其是保障人們生活的基礎。所以生態林業要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和戰略發展的策略來增加林業資源的再生能力,通過新技術和新方法來改變以往的林業建設。林業建設具有特殊性,因樹木的成長周期過長,砍伐無度會造成水土流失、氣候變化、生態失衡,充分考慮到以上因素,林業建設應從戰略的角度出發,以林業投資政策、林業稅利政策、科技教育政策為基礎,進行科學系統的發展。

    3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

    3.1保護好現有林業資源

    林業資源是非常保貴的自然資源,要想保護好現有的林業資源,需要認真的做好采伐量的控制,采伐中嚴禁對幼林和未批準的成林進行砍伐,同時控制好區域性林業資源,以某縣為例,其年采伐量嚴格的控制在總生長量的25%以下,這極大的提高了林業資源的保護。林業采伐時還要禁止對生態林的砍伐,因生態林是不可再生資源,其對周圍的生態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要嚴禁砍伐,對于封育制度執行要嚴格,實行全封、輪封相結合的方法,確?,F有林業資源的保護。

    3.2改造低產林

    林業單位的情況不同,其發展策略也不盡相同,在有的一些林業縣,其低產林較多,改造過程中不能武斷,一定要從地方的環境特點和經濟情況出發,根據實際情況改造低產林。在低產林的改造過程中,要因地適宜的實行“撫育、改造、利用、造林”四項原則,切實做好計劃經營,盡可能避免皆伐煉山的情況發生,同時不以全墾造林為目標,要以砍灌、留喬、局部整地植樹、留保留帶的方法進行改造,對經濟價值高的香料林、經濟林、果木林進行大量種植,以發揮更大的生態經濟效益。

    3.3增進荒山綠化的速度

    荒山綠化工程是林業建設的一部分,其可以加快樹木成林的速度,對樹木的生長和環境的影響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所以要加快荒山綠化的速度。一般主要通過四種途徑來完成:首先,以國營林場為依托,進行規模化經營;其次,以股份制進行經營;再次,荒山綠化的聯合經營;最后,動員社會力量興辦林業,通過政府扶持加快荒山的綠化,充分調動群眾造林的積極性。

篇4

關鍵詞:東北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優化途徑

一、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意義

“金融生態環境”這一全新概念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于2004年首次提出并產生廣泛影響的。將“自然生態”的概念引入金融領域,是對金融理論的一次創新,是對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生存和發展環境的高度概括。什么是金融生態環境呢?概括地說,金融生態環境是指金融業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在一定意義上就意味著和諧、統一的社會經濟生活。打造和建設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將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降低金融風險,推進社會經濟全面健康持續發展。

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金融生態環境直接影響到區域經濟的競爭力。經驗表明,一個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會給當地經濟帶來巨大的商機和融資便利;在全國統一政策指導和調控下,不同地區經濟增長水平和經濟運行質量之所以存在明顯差異,除了自然稟賦因素外,與區域金融生態環境的差異也有很大關系。而造成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個地區政策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信用環境和金融服務水平。

2、金融生態環境是影響資金流向的重要因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間資金流動性、效益性、安全性更多地取決于地區信用環境和金融環境,即金融生態。如果一個地區具有透明的政策法律環境,社會信用狀況良好,當地企業有良好的信用等級和信用記錄,銀企關系融洽,中介機構健全,金融債權能得到切實保護,那么,這個地區就能很好地引來資金,經濟金融就會步入良性互動快速發展的軌道。

3、金融生態環境是影響商業銀行內部評級的重要因素,進而也直接關系到商業銀行對該地區授權授信的程度。隨著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各商業銀行開始建立自己的內部評級體系,各地方行政干預程度、不良資產比率、信用環境、在處置不良資產時能否在保證處置效率的同時保護債權人利益,地方在司法、執法方面的力度以及對債權人的實際保護情況,各地區處理企業和金融機構共同破產過程中的具體做法,對再貸款償還進度表等成為商業銀行內部評級所考慮的主要因素。商業銀行根據評級給出信用等級,并按等級確定對一個地區投放授信大小,最終形成信貸資源在全國地區間的分布??梢?,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提高區域性信用等級,是爭取更多信貸資源的有效途徑。

二、東北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

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資源、遼闊的土地,還有豐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氣、森林儲量;此外,東北地區重工業有相當的基礎,還擁有大量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近年來,東北地區的經濟實現了持續、平穩、健康的發展。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東北地區的金融生態環境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1、現行的法制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東北地區的法律制度環境一般,體現為保證或促進當地金融業穩健運行的具體辦法少,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當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發生利益沖突時,司法機關不能客觀公正地做出判決或者存在著一些模糊認識。現有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促進金融業穩健運行的具體措施辦法較少。

2、政府信用環境欠佳影響金融債權落實。近年來,東北地區的信用環境雖有所改善,但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金融債務落實情況一般、金融債權落實不好,而且,金融債權落實與政府有一定的關聯度,金融業要想更好的履行為經濟保駕護航的使命,以上的問題亟待解決。

3、經濟發展對銀行信貸的依賴程度較高。近兩年來東北地區的財政收入狀況有了根本好轉,城鎮居民收入有了較快增長,招商引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圍繞生態經濟建設的發展潛力較好,但由于相當一部分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比例較高,加之商業銀行經營機制調整、信貸授權授信上收,削弱了銀行的放貸能力,不利于對經濟的信貸投入,加劇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資金供求矛盾。

4、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由于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東北地區的企業能做到政企分開、產權明晰,但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不是很完善,企業財務管理不夠規范,企業以破產、改制名義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較多,與當地金融機構存在一定的金融糾紛。

5、金融服務水平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雖然目前一些部門金融服務水平較好,但當地的擔保、服務水平不能很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元的、競爭性的銀行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三、優化東北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

首先,從政府角度講,地方政府要關心金融業的發展,要為金融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包括金融機構依法自主經營權,保證金融業發展的法制環境以及社會信用環境等等;還包括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化解和處置等內容。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在營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環境方面應采取更多的具體措施和辦法。首先應在立法方面保護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適當修正完善現行法律法規中不利于保護金融機構合法權益的條款,進一步建立健全保護金融機構合法權益的各項法律法規,使金融機構和借款人處于平等地位;其次在執法方面,執法部門應從優化區域金融生態環境的大局出發,強化司法公正,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打擊力度,特別是要千方百計提高案件的執結率,以增強法律法規的震懾作用。

其次,從金融系統的角度看,需要做好幾件工作:

一是對金融機構要加強監管和自律。監管機構應轉變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率,建立健全更多適用的法律、法規來保證當地金融業良好穩健地運行。商業性金融機構也應加強行業自律,以確保金融業穩定運行。

二是央行的職能和作用要得到有效發揮。新時期央行職能重在貨幣政策的制定和貫徹實施,當前應充分利用政策工具發揮宏觀調控職能,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強對區域金融生態環境的調研和評估,對房地產、鋼鐵、電解鋁等重點行業建立預警監測機制,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積極反映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相關部門形成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的合力,保證國民經濟平穩發展,防止經濟大起大落。

三是商業銀行應認真執行央行確定的貨幣政策,使貨幣政策在振興區域經濟的過程中得以貫徹、落實,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金融業只有在為社會服務、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過程中,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商業銀行應密切關注當地經濟金融發展動態,主動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對社會信用程度高、金融環境好的地區加大授信力度、擴大服務范圍,建立改善金融生態環境的正向激勵機制;積極探索建立完善的貸款定價機制,以準確的貸款定價反映和覆蓋不同程度的信用風險;同時,應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針對企業的不同規模、性質、行業以及發展階段等提供有特色的、有針對性的業務或服務。

再次,從企業角度看,一方面要不斷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使企業產權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企業要在經營中自覺遵守市場經濟規則,做到以誠信為本。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企業以為用戶奉獻優質產品為本,在始終保持技術上領先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構筑守信這一生命線,使企業具備了打造名牌產品的能力,才能進一步培養與區域外強手在核心技術、產品質量和品牌效益等方面全面抗衡的能力;另一方面,企業在與金融機構打交道、向金融機構借款時,要嚴格守信,按照貸款合同的規定用途使用貸款,按照貸款合同的規定期限歸還貸款,形成自己良好的信用記錄,才能在再融資或急需資金時繼續得到金融機構的配合和支持。

最后,要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省份之間的聯動,加快構建社會信用體系。東北地區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于起步階段,政府應積極協調各職能部門加快企業及個人信用數據庫建設,使各金融機構實現信息共享,將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企業和個人記錄在案,讓他們將來難以獲得再融資的便利。目前人民銀行正在積極完善的企業及個人征信系統的建設必將為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改善東北地區金融生態環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政府有關部門、金融系統與企業應加強溝通與合作,由有關部門牽頭,定期召開以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和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為議題的會議,研究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各省份有關部門之間、有關單位之間應加強聯系與溝通,就各省的相關經驗與做法等進行實質性地交流與合作,以此促進東北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整體優化,繼而推動整個東北區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諾金.制度變遷中的金融理論及政策主張[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進金融生態[J].金融時報,2004.

3、韓平.改善金融環境是系統工程[J].金融時報,2005.

篇5

關鍵詞: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DPSIR模型;可持續發展

引言

可持續發展是指人類在社會經濟發展和能源開發中,以確保它滿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壞未來發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指在維持水的持續性和生態系統整體性的條件下,支持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和滿足代內和代際人用水需要的全部過程。

城市是人類高強度活動的地區,城市水資源、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城市水資源-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復合系統(簡稱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因此,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可持續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態環境健康的前提下開發水資源;第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滿足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規模;第三,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堅持“節流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3]的發展戰略;第四,水資源開發利用要滿足世世代代人類用水需求,體現代內與代際間的平等。

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態系統,對這類復雜的生態系統,不確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構建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之前首先應從機理上對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過程進行研究,找出影響和制約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的脅迫因子,進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徑,實現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由PSR模型延伸出來的驅動力(Driving forces)-壓力(Pressure)-狀態(State)-影響(Impact)-響應(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這一思維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

1 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過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環境領域中廣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五個因子共同描述生態系統的發展過程。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可以用DPSIR模型來描述其發展過程。

1.1 驅動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驅動力是指造成水資源復合系統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為自然驅動力和社會經濟驅動力。自然驅動力是指城市化導致的自然條件的變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環、城市氣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應及城市水環境的變化[1]。社會經濟驅動力是指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城市水資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發展的人口目標和經濟目標。從對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作用的時效性上來說,自然因素導致的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變化是緩慢的,而社會經濟因素對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影響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變化的主導驅動因子。

1.2 壓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壓力是指通過驅動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資源復合系統之上的促使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變化的壓力,直接表征驅動力的強度。驅動力對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壓力一方面表現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各個子系統對水資源的競爭上,具體表現在城市的工業需水、農業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態需水之間的競爭,另一方面表現在社會子系統和經濟子系統對包括水環境在內的生態環境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廢污水的排放??沙掷m發展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實際上就是通過對水循環過程的調節,使水分沿著特定的路徑循環運動,從而滿足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不同部門對水資源的特殊需求,同時使水資源、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協調并可持續發展。

1.3 狀態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狀態是水資源復合系統在驅動力和壓力共同作用下的現實表現,是驅動力和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描述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物理特征。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狀態及其動態變化是研究驅動力和壓力的基礎,也是分析影響和響應的出發點。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狀態可以用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可用水資源量、水質狀況、水資源重復利用能力、污水處理能力、人口現狀、經濟發展現狀、生態環境現狀等來表征。

1.4 影響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影響是指水資源復合系統在驅動力和壓力共同作用下的狀態的變化。與狀態的相似之處是,二者都是驅動力和壓力共同作用的現實表現,不同之處是狀態反映的是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狀態,而影響反映的是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變化,對影響的分析是決策的基礎,是響應的依據。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對水資源的需求和水資源供應之間的矛盾以及社會、經濟、生態系統對水資源需求的競爭,導致了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狀態不斷地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水資源量的變化、水資源質的變化以及生態環境的變化等方面。

1.5 響應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響應是指人類對狀態和影響的反饋,是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會經濟因素對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壓力塑造了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當前狀態,系統的狀態反過來又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規模和結構等,為了實現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人類必須調整自身行為,即社會的響應。

1.6 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機理分析

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的DPSIR模型是一種基于因果關系組織信息模型,存在著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的因果關系鏈,在城市發展的初期,驅動力因子和壓力因子的強度在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之內,水資源能滿足城市發展的要求,水資源對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孕育、滋養、促進和支持的作用,水資源復合系統處于穩定、有序的狀態。隨著人類對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不斷提高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施加的壓力超過了其承載能力,水資源系統的狀態,包括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水資源的水文循環過程等都發生了改變,而水資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環境在內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又反過來影響和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隨后,人類逐漸通過經濟和管理策略對這些變化做出響應,一方面調整水資源系統的驅動力和壓力,從根源上改善水資源狀況,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資源的狀況及生態環境狀況,從而使水資源復合系統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演進,如此循環,最終實現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就是這樣一個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的S型發展過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該遵循以下過程:首先評價城市水資源的現狀及其變化趨勢,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資源現狀和變化的原因和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驅動力和壓力,找出脅迫因子,分析水資源的現狀和變化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據此調整當前的發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徑,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狀況及需水預測

DPSIR模型的狀態因子在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中體現在對城市水利用基本狀況的調查及需水量的預測。

城市水利用基本狀況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內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狀況。城市水資源包括傳統的淡水資源和非傳統的水資源。對供水水源構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調查構成城市水源的各種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狀況,包括供水設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質的調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狀況,城市用水分為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對用水構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調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狀況,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處理率、污水處理收費等方面。

在對城市水利用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目標,對城市發展的需水量做出預測,預測方法主要有萬元產值需水量定額法、用水增長趨勢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額法、關鍵因子相關分析法等,不同的預測方法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和不同的優缺點,因此在實際需水量預測過程中可以結合多種預測方法相互校驗。

2.2 城市水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響因子在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中體現在對城市水問題的調查研究,驅動力因子和壓力因子體現在對城市水問題產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問題的調查研究是在對城市水利用基本狀況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問題,具體表現在水資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狀況、生態環境的健康狀況等方面;第二,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和制約,具體表現在水資源量對社會經濟發展規模、包括水環境在內的生態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問題主要表現在水資源供需矛盾、水體的污染、生態環境的惡化。

在對城市水問題調查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其產生的原因,找出制約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的脅迫因子,即城市水問題產生的驅動力和壓力。目前水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處理率低、用水浪費、供水漏失量大、工業用水效率低下、工業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響應因子在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中體現在為解決城市水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即為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制定可持續發展策略。

通過對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水問題的原因的調查分析,從調整驅動力因子和壓力因子的強度、改善狀態因子和影響因子兩方面入手,采取各種措施協調城市發展與水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環境在內的生態環境的質量,進而實現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主要包括調整水戰略方針,遵循“節流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的原則;科學配置、綜合利用各種水資源;加強城市水系統規劃;加強水市場監督;加強管理,創建節水型城市[3]。

3 結束語

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是城市水資源、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相互耦合的復合生態系統,系統中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當復雜,DPSIR模型的應用可以簡化這一過程。通過全面分析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和響應,可以深入理解社會、經濟、水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作用過程以及彼此之間的因果關系,為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建立提供理論依據,為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奠定基礎。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過程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方法,為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左其亭,等.城市水資源承載能力――理論?方法?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5:16-132.

[2]馮尚友.水資源持續利用與管理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62-214.

篇6

關鍵詞:低碳經濟 制度 體制 機制

當前,我國正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進行創新型國家建設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這與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在基本目標上是一致的。中國的經濟發展不能走過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而是應當高屋建瓴地預測未來發展的方向,摒棄傳統的“高投入、高污染、低產出”的發展模式,走出一條“低投入、低污染(甚至零污染)、高產出”的新路。因此,抓住全球范圍的能源消費方式、經濟發展方式的全新變革,積極發展低碳經濟,這是我國實現經濟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安徽省低碳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安徽是資源大省和農業大省,高耗能產業集中,長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造成了區域性的水環境、生態系統一定程度的破壞。長期以來,安徽省推行節能減排主要依靠行政指令,減排壓力主要由各級政府來承擔。但是,行政管理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大多數國有企業,特別是一些國有壟斷企業憑借其行業壟斷地位,獲得超額利潤,能源環境成本的約束作用弱化,造成企業節能減排的內在動力和外部壓力不足。低碳經濟的發展,僅僅依靠政府的行政指令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靠法律來保障,靠政府來引導,靠市場來運作。

近年來,安徽省的政府部門和有關研究機構開始關注低碳經濟,在節能減排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和產業發展中,介入到低碳,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這些措施和成果,對處在“產業鏈中低端、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安徽來說,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僅局限在中、低端太陽能、生物質能源等行業,自主知識產權少,產業規模不大,產業化推廣才剛剛起步,現有產業還未完成集聚,離產業集成差距甚遠。

在安徽省正在起草的“十二五”規劃中,已經把低碳經濟的要求列入其中;在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思路中,均已安排了低碳的措施。但是,由于低碳經濟在我國尚處在探索期,尚未形成系統的低碳經濟發展框架,因此,這些低碳措施具有零散性和嘗試性的特點,亟需形成較為完整的制度體系。

二、發展低碳經濟的制度安排

發展低碳經濟要由政府超前規劃的大力推動。安徽省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要積極地借鑒、吸收低碳經濟的理念,明確發展低碳經濟的規劃。規劃應當包含如下內容:一是將低碳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進行總體安排部署。二是將低碳技術的研發納入相關科技計劃。三是制定專項規劃,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目標、重點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經濟的統計和考核指標。四是制定重點行業和部門的低碳發展規劃,向低碳轉型。

在具體措施方面,安徽省要加快地方立法工作,為發展低碳經濟提供法律保證。通過制訂和調整財政、信貸、稅收、產業、環保等制度推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并注意各項政策之間的相互配套。調整政府財政支出結構,在預算收支科目中設立環境保護、低碳技術支持等科目,加大對城市、農業、林業等生態建設的投入力度;采取對消費者進行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節能環保產品的使用和消費,等。

還應注意建立促進低碳技術研發和儲備的相關制度。要按照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研究提出安徽省低碳發展的技術路線圖,促進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研究如何積極參與國家對低碳技術的研發,以形成省內的部分技術儲備,為低碳轉型和增長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低碳技術產業方面,研究如何建立相應的市場運行規則,如規定企業準入市場的條件、規范項目的競標方式、建立和完善企業實施低碳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效果考核機制等。研究相關的財政補貼制度及其作用,如項目資金補貼、損失補貼、低息融資、免收或減免相關的稅費、支持低碳企業進行相關的商業融資(如發行公司債券、股票上市等)、以及支持企業利用低息貸款方式等。

三、發展低碳經濟的體制設計

發展低碳經濟,在體制上,可以從低碳經濟示范園區的設立起步。

2008年初,上海和保定兩市作為“低碳城市”發展示范項目,受到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助。安徽省可以考慮自身的特點,積極申報試點城市。另外,可從從區域發展戰略層面,建設“安徽低碳經濟實踐區”,使煤鹽化、電網改造、新能源汽車、太陽能、流程工業節能減排以及農業生態等相關技術在實踐區內完成技術、產品中試和產業化示范與推廣。還可以依據安徽作為農業大省的特點,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核心,通過農戶、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實現關聯產業集群,形成產業間的代謝和共生耦合關系,減少園區廢物產生量和處理費用,同時實現規模經濟,使物流、能流和信息流優化配置、循環生產有序進行,形成園區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

在園區實驗成功的基礎上,再往社會其他領域、行業和地域推廣。

四、發展低碳經濟的機制創新

低碳經濟的運行,依賴于“低碳文化”的培育及其作用的發揮。

篇7

論文摘要:文章首先明確了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示范區的重要意義,進而指出我國循環經濟示范區的建設目標和區域選擇,最后提出了我國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區的具體措施。 

 

 

一、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示范區的意義 

 

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 

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傳統的工業增長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和能源,同時使污染物的產生量和最終排放量降至最低;既能有效改善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狀況,又能在減輕資源環境負荷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國內外實踐已經充分證明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內在要求。 

2.能有效緩解資源和環境問題。循環經濟要求以3r原則(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為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這就要求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來達到既定生產目的或消費目的,在經濟活動的源頭就注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在生產中,要求產品體積小型化和產品質量輕型化,產品包裝追求簡單樸實而不是豪華浪費,以達到減少廢物排放的目的;通過對產品和包裝容器的多次利用,以減少一次性用品的生產和排放;促進廢水和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再利用,以減輕資源壓力、進一步減少廢物的產生,從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效緩解與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 

3.實現與國際接軌的需要。在以日本、德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循環經濟正在成為一股潮流和趨勢。一方面,從企業到區域層次,甚至到國家層次,國外已經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這些經驗充分證明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國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雖然也作了一些嘗試性工作,但尚處于起步階段,更多地停留在企業層面的清潔生產和特定產業的生態鏈接(生態工業園區)層面上,與發達國家在理念和實施行動方面存在的差距較大,需要加快區域循環經濟的建設步伐。另一方面,“綠色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日益增大,國外來華投資者對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都對我國發展外向型經濟構成一種嚴峻的考驗。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區無疑會有效調整產業結構,合理使用資源,提高出口產品的社會責任和環境親和力,改善出口產品的環境形象和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地位,實現與國際貿易標準和發展趨勢的接軌。 

 

二、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示范區的選擇 

 

1.循環經濟示范區的內涵。循環經濟示范區是一種以污染預防為出發點,以物質循環流動為特征,以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區域。 

2.循環經濟示范區的建設目標。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指標體系可以分為四類:一是經濟發展指標;二是循環經濟特征指標;三是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四是綠色管理指標。其中,循環經濟特征指標是循環經濟示范區和國內其他示范區的重要區別,應該成為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重點。

3.循環經濟示范區的區域界定和選擇。循環經濟示范區的建設特征之一是其全方位的滲透特性,循環經濟示范區的建設涉及的領域較多,涵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既包括生產性的,也包括消費性的;既包括經濟層面的,也包括社會層面的;因此在空間上是以一定行政區域為單位實施的,行政區域可以以鄉(鎮)、區(縣),乃至市、省為基本單位。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以區(縣)或市域范圍的循環經濟示范區為主。綜合考慮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可優先考慮三類地區進行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一是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對環境質量要求較高的地區;二是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有待生態治理的地區;三是老工業區或者資源面臨枯竭的地區。這三類地區既要求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同時又要兼顧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而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完全能夠滿足這種要求,因此適合在這三類地區進行循環經濟示范區的試點工作。 

三、我國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區的對策研究 

 

1.成立專門領導機構。成立以區域行政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的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發改、環保、建設、規劃、物價、財政、稅收等有關部門。領導小組負責組織編制完成《區域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規劃》、組織對規劃中各項建設任務的分解和落實,督促各部門之間加強協調合作。領導小組還要對建設任務的進展情況和建設目標的完成情況組織檢查驗收,保證示范區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2.編制專門規劃。制定《區域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規劃》,要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編制“十一五”規劃的重要指導原則,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各類規劃的編制。規劃編制的重點是對廢物減量使用和資源的再生利用,控制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制定相關政策。各地區應在相關法律法規框架下,通過采取稅收、獎懲、綠色采購、收費等經濟措施,從降低生產和消費成本、增加收益入手,借助市場機制推動綠色采購、節能改造等項工作的不斷深入。循環經濟示范區還應制定廢物處理及循環利用、水資源管理及再生水利用的相關政策。在新能源開發和生態住宅、公共資源信息系統方面,制定相關政策,推進循環經濟示范區基礎設施的生態化建設。其他政策措施還包括:建立生態信息公告制度、建立鼓勵和倡導可持續消費的政策、制定公眾參與政策、制定投融資優惠政策等。 

篇8

關鍵詞: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財務管理

低碳經濟的早期思想起源于1999年,美國學者萊斯特•R•布朗發表的“主張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力爭構建零污染排放、無碳能源的經濟體系”。低碳經濟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03年英國政府發表的能源白皮書—《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從此,低碳經濟的思想就在全世界廣泛傳播,我國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也越來越重視。低碳經濟指的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它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低碳經濟的實質就是創新新能源結構,追求低碳經濟的綠色的GDP,主要表現在于技術創新的發展觀。中國政府曾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上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6%。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相關部門也出臺相應節能減排的相應政策。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應順應社會環境的變化,積極主動的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發展的優勢。

一、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內涵

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涉及到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它是所有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給企業財務管理的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包括經濟經濟環境、社會環境、金融環境、法律環境等,企業要想迅速適應環境的變化,就要采用低碳財務管理。低碳財務管理要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對環境的保護,減少煤炭等傳統高碳能源的耗用,促進經濟和環境的統一、協調發展。具體表現在:具有低碳財務發展目標;低碳財務管理理念;考慮低污染、低排放的資金籌集及資金分配措施。在低碳經濟的影響下,企業要重視本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是否符合國家相關節能法律政策,不能為了單純的追求經濟利益,無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制定可持續的財務管理發展規劃,并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的調整財務管理的模式。

(一)追求的目標不同

傳統的財務管理目標側重于追求企業的經濟利益,只重視經濟的再生產,財務管理的目標包括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這也是被大多數企業所認同的。低碳經濟時代企業將自身看作是整個社會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難以滿足低碳經濟的要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只反映了企業資金價值的增值,強調企業內部價值最大化,不能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環境影響,也不能適應低碳經濟強調的生態環境并重的目標。低碳經濟倡導環境、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目標在考慮企業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強調社會責任。企業將自己看作是社會的一部分,當企業的財務活動有助于生態環境發展時,企業的環境價值將提高,則企業的綜合價值將增大;當企業的財務活動破壞生態環境時,企業的環境價值將降低,則企業的綜合價值將減少。以企業綜合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將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財務管理手段和方法不同

傳統的財務管理在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時候未考慮生態和社會效益,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在資金的籌集、投資、營運和分配方面均考慮了生態和社會效益,采取的財務管理手段和方法主要表現在:首先,在資金的籌集過程中,傳統的財務管理在選擇資金的籌資渠道和籌資模式的時候只關注資金的來源,而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充分考慮低碳經濟因素,籌資過程中對有關項目進行充分的分析、統籌安排,將企業未來實行低碳發展所需的資金納入籌集資金的預算中;其次,在投資決策方面,傳統的財務管理只關注所投資的項目的成本、利益,而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則會考慮低碳收益和環境成本;再次,從營運角度來看,傳統的財務管理更多的關注如經濟訂貨量、最佳訂貨周期、存貨周轉率等內部環境指標,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則要求企業在保持資金的高效利用的同時要樹立環保意識,遵守生態環境建設的有關法律制度;最后,從企業利潤分配來說,傳統的利潤分配方式是按生產要素分配企業利潤,低碳經濟下的利潤分配過程則還考慮低碳經濟的因素,將企業的利潤分配與企業的發展目標有效的結合起來。

二、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財務管理戰略制定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要求企業轉變財務觀念,提高管理人員素質,使其在管理及決策時重視社會效益,為企業的長遠利益考慮。為保證低碳財務管理戰略的有效制定和實施,企業還需構建綠色企業文化,建立激勵機制,使管理人員與企業的利益一致。企業根據國家財務管理制度規定,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綠色的財務管理制度,創新財務管理內容。具體如下:

(一)在籌資方面,低碳經濟下的企業在籌集資本方式需要積極轉化思路,充分預測保護環境所需要的資金,考慮企業在低碳經濟發展下的人力資本、技術資本、知識資本,制定綠色籌資計劃,拓寬融資渠道,廣泛的收集各項資本以迅速的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規劃中,應該重視節約減排,充分把握相關的低碳發展的優惠福利和支持政策籌集所需的資金,加強企業低碳化技術改造,這不僅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益,也有利于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二)在投資方面,在傳統的投資項目評價指標中,企業只將項目的內部財務效益作為計算指標,并沒有考慮項目的外部成本。在低碳經濟下,企業對投資項目的評價指標應該綜合考慮內外部因素,即在考慮企業本身財務效益的前提下,還應該充分考慮企業因考慮環境因素而增加的技術成本、人力成本、設施運營費用,要考慮潛在隱藏成本(如廢棄物管理、環境保險等)、或有成本(如罰款、法律費用等)以及形象和關系成本(如公司形象、與監管的關系等)。主要措施如下:

1、制定兼顧社會效益的投資策略。企業的投資方向包括對外投資和對內投資,企業在低碳經濟理念的影響下,企業對內投資時應重視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提高對知識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投資。對外投資時,投資活動應該在充分考慮自身發展的前提下,結合當前的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充分考慮環境保護,顧及其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在選擇投資方案時充分考慮所選擇的方案是否符合國家相關低碳經濟的政策,密切關注政府支持的新興產業,既要考慮目前經濟效益,更要兼顧長期利益。

2、構建低碳投資方案評價體系。在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在構建投資方案評價體系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環境成本和效益,在具體的投資項目選擇時,要綜合考慮項目本身給企業、社會所帶來的低碳貢獻,考慮項目是否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三)在資金營運方面,低碳經濟對企業的影響也表現在對資金的營運管理活動中。在資金營運過程中,可以添加碳資產周轉率作為資金營運評價指標,該指標反映企業碳資產周轉速度,是一定時期內營業收入凈額與平均碳資產總額的比率。碳資產周轉率越高表明碳資產周轉次數越多,企業對碳資產的利用效果越好。當然,該指標屬于相對數,應與業低碳投入的絕對數結合使用,這是由于我國還處于低碳經濟初期,企業對低碳投入相對較小,因此該指標大有可能是碳資產的絕對值小導致的。企業要想保證資金營運過程中的平衡,就要在資金安排時,注意合理調配資金,要減少因環境污染和破壞而引起的罰款,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時也能避免企業因破壞環境而失去部分市場份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四)在利潤分配方面,目前關于企業收益分配的觀點主要是按生產要素分配、對消費者分配等。在低碳經濟時代,在低碳經濟時代,企業的分配不能只考慮國家、投資者、債權人等主要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全面考慮國家、投資者、債權人、生態環境和社會利益,擴大對低碳項目的資金積累。具體措施如下:

1.按比例提取綠色股利。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發展思路,這為正確處理低碳經濟和分配公平兩者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理論指導。低碳經濟視角下的企業利潤分配,不僅要關注傳統的利益相關者,如:投資者、管理人員、債權人等,還要關注社會生態環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在利潤分配時,可以考慮提取一定比例的股利用于綠色公益金,即綠色股利。綠色股利可以由于普通股利之前發放,這種方式有利于增強投資者的環保意識,鼓勵投資者重視低碳投資。

2.設立綠色專項發展基金。利潤分配時將一部分留存收益用于建立綠色專項發展基金,有利于低碳項目的資金積累,適當的減少企業的債務風險,減少融資問題,保證低碳項目的順利開展,促進企業自身的不斷發展。

(五)其他方面,在低碳經濟視角下,不僅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融資渠道、投資決策、資金運營、利潤分配方面需要進行改革創新,企業的財務核算及報表列報、企業的財務管理方式也需要進行創新,更要構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和保障機制,保證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順利進行。主要措施表現在:首先,傳統的企業財務報表上所反映的成本是實際發生的成本,并不包括生態環境成本,比如一次性筷子制造廠反映在財務報表上的成本包括包括鋸割、運輸和加工木材等成本,但并不包括因伐木而引起的環保成本;不銹鋼廠的財務報表上的成本不會包括后期治理因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成本。被砍伐的樹木和破壞的水、空氣環境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而這些環境成本需要由企業承擔,低碳經濟下的財務核算就是揭示了企業因破壞生態環境而引發的成本,并將外部環境成本轉化為可計算的成本,在財務報表中反映,同時在附注中應增加披露有關企業生態責任信息,以有助于會計報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會計信息。其次,培植低碳的財務管理文化。構建以和諧的生態價值觀為核心的綠色企業文化,追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良好的企業文化是長久的經營管理活動的保障,企業應當加強對員工的環保意識的宣傳,使之充分認識到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低碳意識??傊吞冀洕碌呢攧展芾硎且粋€全世界都在努力達到的目標,它是改善生存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必然選擇。企業要想在低碳經濟環境下謀求更快更好的發展,一定要盡快適應環境,充分考慮各項環境因素,構建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新型管理模式,并不斷的調整和更新企業財務管理理念和方式,從而帶動企業經濟的低碳可持續發展。

作者:彭瑤瑤 單位: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梁浩.低碳經濟對我國企業財務的影響一基于財務環境起點論的分析[J].財會研究,2010(15):47-48.

[2]鞠成曉,肖文鋒.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戰略探究[J].南昌大學學報,2014(1):66-67.

篇9

第一,發展低碳經濟基礎薄弱。雖然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中國政府和社會的共識,但是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對低碳經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一些地方仍以資源高消耗和環境重污染來換取經濟的一時增長;更有甚者,還把GDP作為發展的全部,以廉價賣資源或補貼低價出口換取GDP。其次,是經濟增長對發展低碳經濟構成挑戰。中國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處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長階段,大規?;A設施建設不可能停止,必然造成“高碳排放”,這成為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一大制約。而且,中國經濟的主體是第二產業,決定了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是工業,而工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國經濟的高碳特征。總之,經濟結構不合理,整體科技水平落后,技術研發能力有限,是中國經濟由“高碳”向“低碳”轉變的最大制約。

第二,政府規制手段比較單一。近年來,我國環境治理引入了一系列環境經濟政策工具和手段,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是目前采用的政府直控型環境政策和命令———控制型環境政策工具不能適應環境治理新形勢。由于直接管制政策不能以最小的成本實現環境改善,因此,各級政府以及各行各業在追求經濟利潤的過程中,對直接管制政策施加重重阻力,致使直接管制政策難以有效落地。其次是污染費用標準太低,不足以刺激企業主動減少排污。從某種意義上講,目前的環境經濟政策違背了價值規律,因為環境資源的價格與實際價值不一致,排污收費遠遠低于治理運行成本和污染損失費用,導致許多企業寧愿交納排污費也不愿實施治理措施。再次是環境經濟政策缺乏系統性。政府很少從宏觀調控職能以及與其他政策相協調的角度出發,來制定環境政策或采用環境政策工具,導致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配套的環境經濟政策體系難以形成并實施。

第三,環境治理機制不夠完善。在環境治理機制上,中國政府比較注重政府的管制作用。環境政策中的大部分具體措施,都是由政府部門直接操作,并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借助于政府體制來實施。但是,無論是在政策來源還是在措施推行的過程中,民間社會的公眾參與都十分缺乏。換言之,社會公眾本該是環境治理的重要主體,但是卻被排除在環境治理之外,得不到政府的關注與重視;并且,政府缺乏一種有效的制度,對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給予保障,從而造成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程度與效率均不高??偠灾诂F有機制下,盡管較多的財政資源被消耗在環境治理當中,但難以撬動更廣泛的社會資源和力量,形成了環境治理主體不完整的局面。因此,政府急需對現有的環境治理機制進行創新,進一步優化環境治理結構,推動各方非行政力量(包括公眾與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實現“從行政性治理轉變成為多元共治,突破環境治理困境?!?/p>

二、政府環境規制下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可行路徑

首先,堅持科學、綠色、和諧的發展理念??茖W、綠色、和諧發展是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目標,以提倡綠色生產方式和文明消費為向導,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產出、少排污、可循環局面的發展模式。這要求必須從粗放型的以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增長模式,向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模式轉變;從把增長簡單地等同于發展的觀念、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發展理念轉變。同時,要正確處理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的關系,既遵守社會規律,又遵守自然規律,控制人口增長,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生態平衡,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其次,建立多元、合作、共存的管理模式。發展低碳經濟離不開公眾與民間社會,因此,政府必須建立公眾與民間社會參與機制。首先,城市既是中國的能耗主體,也是主要的環境污染源。要解決環境問題,發展低碳經濟,政府必須帶動城市居民參與低碳經濟發展。其次,非政府組織作為聯系國家與社會、國家與市場的中介機構,它們了解國家政策、具有專業知識,擁有促進低碳經濟的明顯優勢。政府必須動員非政府組織,讓它們發揮政府難以發揮的積極作用,彌補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管理的“真空”。其三,考慮到環境治理及減排的社會成本,政府還應該引入市場手段,用市場杠桿引導社會資金的正確流向。要借助于價格工具,圍繞價格形成一個公開、公正、透明的碳交易市場機制,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自主減排、改進技術,獲得盈利。

第三,提高規劃、引導、協調的運作能力。政府要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求,制訂低碳經濟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技術路線圖。具體而言,“就是政府應統一制訂低碳經濟發展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以及為實現目標所采取的實施步驟和方法;制訂操作性強的低碳排放強制性標準及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明確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職責,以及政府間、各職能部門間的資源整合和措施聯動等。把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目標結合起來,使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相一致,統一指揮、分步實施,確保低碳經濟發展獲得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三重收益。”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希望碳排放的自動減少和低碳經濟的自動實現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決定了低碳時代需要政府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政府引導力量主要體現在低碳城市治理的制度安排方面。中央政府在制定國家戰略時,應考慮將發展低碳城市納入其重點發展方向,在產業布局和支持政策上,對低碳城市及相關產業予以傾斜。

篇10

【關鍵詞】建筑經濟管理;資金建設;實效性;完善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的建筑工程與以往相較已經取得了很大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建筑企業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著我國工程建筑質量的好壞,由于建筑經濟管理具有復雜性、廣泛性以及長期性,因此為了促進建筑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必須要對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設實效性加以完善。就現階段而言,我國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對建筑規模和數量進行盲目擴張,建筑經濟管理的模式較為落后、沒有足夠能力籌集資金等,必須要采取措施對其進行完善[1]。不可否認,對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設的實效性進行完善,對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的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設現狀分析

我國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設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建筑經濟

管理模式落后;二是對建筑工程規模和數量進行盲目擴張;三是建筑企業沒有足夠能力籌集資金;四是正式施工前需要提前支付建筑資金。

(一)管理模式落后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以及現代化建筑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建筑經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展的需求,嚴重阻礙了現代化建筑企業的發展。建筑企業仍然沿襲傳統的建筑經濟管理模式,其主要表現是企業經濟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素養不高,缺乏專業技能培訓。一般而言,建筑資金管理不僅對企業經濟效益有重要的影響,并且對企業的穩定發展具有直接影響。目前部分建筑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存在重復建設以及過度浪費等現象,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導致企業工作效率嚴重下降,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盲目擴張建筑工程規模和數量

一般由于經濟利益的影響,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建筑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會對建筑工程的規模以及數量進行盲目擴張,由于建筑施工項目較多,會給建筑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導致企業無法負擔龐大的建設資金[2]。另外,部分建筑企業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對實際的發展水平不夠重視,導致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設的實效性不能充分有效發揮。

(三)資金籌集能力不足

我國建筑企業在施工時,由于建設施工的工期較長,要想有效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并使其能夠按時竣工,建筑企業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就必須要不斷注入資金,這樣往往會導致建筑企業籌集資金的能力不足,致使建筑施工的環節發生脫節現象出現,無法按時保質竣工,對企業經濟效益產生嚴重的影響。另外,由于受國家相關的經濟政策的影響,我國很多建筑企業無法再短期內籌集較多的建設資金,因此對建設資金難以實施有效的管理。

(四)建設資金需在正式施工前支付

一般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設的工期較長,并且建筑規模較大,因此建筑企業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資金不足和資金短缺的現象。在建筑施工的全過程中,建筑企業都必須要有效管理好建設資金,以此來有效減輕建筑企業的資金壓力。

二、建筑經濟管理中完善資金建設實效性的具體措施

建筑企業在對建筑經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實地考察建筑施工的實際

環境,從而為建筑經濟管理的完善提供準確的依據,因此必須要對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筑的實效性加以完善。其具體完善措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對施工方案進行科學合理地制定

對施工方案進行科學合理地制定,是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一般由于建筑企業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在對人力資源、機械設備、建筑材料以及其他物質等方面進行管理時,其工程量較大,并且也相對較復雜,為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必須要對施工方案進行科學合理地制定[3]。施工方案要想實際可行,在施工前就必須要與各部門進行溝通協商,使其能夠相互配合,對市場和實地進行考察,從而制定出合理而科學的施工方案,從而合理細致規劃各施工環節。另外建筑企業還要安排相關的負責人進行市場調研,使建筑施工方案更具科學性和可靠性。

(二)加大建筑施工中成本管理的力度

成本管理作為建筑經濟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其效果與建筑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在建筑實際施工過程中,建筑企業必須要加大建筑施工進度管理的力度,確保施工的各環節能夠按時按量完成,從而有效縮短施工工期,節省建筑成本。對建筑經濟管理中的相關事項進行完善,必須要改變相關人員的資源管理理念,同時對施工環境加以重視,重視控制建筑施工材料的選擇工作,以此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整體效率,不斷提升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設的實效性。

(三)強化管理人員風險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識

一般建筑企業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有效解決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的方法就是對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設的實效性加以完善,不斷強化建筑企業管理人員的風險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識,使其能對成本控制的科學性以及重要性有一個充分的認識[4]。因此,建筑企業必須要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建筑經濟管理中資金建設的實效性。

結束語

對建筑經濟管理中的資金建設的實效性加以完善,必須要落實施工各環節的管理措施,合理管理和分配實際施工中的資金投入,從而對建筑經濟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提升資金建設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婷. 探索完善建筑經濟管理中的資金建設實效性[J].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01:37-38.

[2]李星麗. 如何完善建筑經濟管理中的資金建設時效性[J]. 中外企業家,2014,05:75-76.

[3]邵燕芳. 完善建筑經濟管理資金建設實效性研究[J]. 現代商業,2012,30:147-148.

[4]郝麗華. 優化建筑經濟管理中的資金建設的方法[J]. 門窗,2014,11:26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