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育敘事范文

時間:2023-07-24 17:23: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語文教育敘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語文教育敘事

篇1

一、用實事求是的態度選擇繼續教育的內容

活到老、學到老,也不可能精通各方面的知識。高中教師的教學任務艱巨,時間精力有限,什么都想學,什么也學不好,因此實事求是地選擇繼續教育的學習內容十分重要。實事求是地選擇繼續教育的學習內容,對于加強學習的針對性,提高學習效益,增強能力素質,改進教學工作,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有相當的廣度和深度,解答高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求我們有較廣的知識面和知識深度。高中教師的知識結構對于搞好教學十分重要,直接關系能否把教學內容講深、講透、講正確,做到“傳道授業解惑”;直接關系到學生求知源泉的質和量,做到不誤人子弟。要結合教學實踐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及時發現問題和弱項;要本著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選擇繼續教育的內容,增強固強的針對性。

二、用結合實際的方法推行繼續教育的深入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要把繼續教育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繼續教育中解決問題,推進繼續教育的深入,使繼續教育和教學活動相互促進,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努力培養“四有”新人。

總結是汲取經驗、借鑒教訓好方法。要結合教學活動情況,分階段、有目的的經常進行總結,及時發現教學活動中的存在的問題,知道繼續教育的深入。要結合學生的反映,領導、同事的教學評價,教學的實際效果,不夸大成績,也不回避問題,實事求是地估價繼續教育的收獲。成績要肯定,好的做法要堅持,薄弱環節要補強,達到總結提高的目的。

三、 用與時俱進的觀點深刻認識繼續教育的重要性

教師的能力素質制約著學生的能力素質。隨著新課改要求,大量的新知識、新觀點、新內容需要我們去學習、理解和消化,手中教材也在不斷更新,迫切需要我們通過繼續學習來掌握。如果忽視繼續教育,安于現狀“吃老本”,必然“江郎才盡”,教不好書,也育不好人。只有搞好繼續教育,不停地給自己“充電”,及時掌握適應教學要求的新知識,不斷高能力素質,才能與時俱進,做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師。

教學方法決定教學手段。先進的教學方法總是建立在先進的科學技術之上,追求教學的最佳質量和效益,體現了對教學規律認識的最新成果。繼續教育搞不好,不能及時跟蹤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就可能看不懂,學不會,用不上,停留在落后的教學方式上,不利于教學的發展,不符合時代的要求。通過搞好繼續教育,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培養心身健康,愛好廣泛、品學兼優、開拓性高中學生,向高等院校和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

四、 要鍥而不舍的精神努力搞好繼續教育

讀書如沙里淘金、集腋成裘,只有長期刻苦學習,才能有較好的積累和收獲。部分高中教師感到瑣事太多、活在太累,騰不出時間,靜不下心,學不進東西,搞好繼續教育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樹立搞好繼續教育的信心,擠出時間坐下來,排除干擾靜下來,集中精力學進去,一鍥而不舍的精神搞好繼續教育。

靜下心來讀書,常常是冷雨敲窗、孤燈為伴,費精神,耗體力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同時,讀書有使我們釋疑惑、長見識、事理,在工作、生活中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又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繼續教育不論是組織安排還是個人自修的,最終要靠自己的刻苦學習去完成。要不怕苦,把刻苦學習當作對自己意志品質的磨煉,在刻苦學習中發現培養讀書的樂趣,增強搞好繼續教育的內動力。

要克服畏難心理,樹立信心,以搞好繼續教育為己任,增強勇氣,不被困難嚇倒。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入,溫故而知新;要端正學習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能者為師不恥下問,虛心求學;要處理好工學矛盾,工作不忘學習,以學習促進工作,在工學矛盾突出時候,要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搞好繼續教育,要處理好內外關系,爭取組織、領導、家人、同事的理解、鼓勵和支持。

要發揚“釘子精神”,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要不放松、不放棄,堅定不移,矢志學習。要戒“懶”,克服怕學習、貪閑耍、不愛學習的不良習慣;要戒“散”,克服隨便翻一翻,看一看,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重點不突出,不講學習效益和質量,把繼續教育變為走過場、做樣子的現象,要戒“軟”,克服不求深入,不求甚解,遇到難題繞道走,不懂不會不過問,盲目追求字數、篇數的現象;要戒“滿”,克服“差不多了”現象。

篇2

一、高尚的人格

古人云:“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必須具有純真美好的高尚人格。具體地說,即對祖國和人民有深厚的熱愛之情,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對學生有寬闊博大的心胸。唯有如此,學生才對老師有信賴感、敬重感,才會被老師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才會因“親其師”而“信其道”。

相反的,如果一個老師思想道德低劣,教師缺乏敬業意識,不懂得尊重學生,在名利面前斤斤計較,在領導面前阿諛奉承,面對優秀生笑容滿面,面對落后生一臉失望甚至不屑,那么即使他的業務水平再高,學生也會對產生反感與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課。

一句話,教師在課堂上的一切行為,應該跳出世俗功利的圈子,把真實、質樸、自然當作生命。

二、深刻的思想

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語文教學不僅要學生掌握課內的東西,還要聯系廣闊的現實生活,把來自生活的語文融入生活中去,用生活之水澆灌語文之花。為此,語文教師必須熟悉、理解現實生活,對生活有自己獨到、深刻的認識。

教學的目標是多元的,語文教學不僅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要培養學生的能力,要培養學生的質疑、分析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為此,語文教師必須用心感悟、認真思考教育,對教育有自己獨到、深刻的認識。

一句話,要教會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文章、思考生活,教師的思維必須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教師思維的立足點必須要高。

三、深厚的底蘊

語文教學是一門特別講究語言的藝術,也是一門最能顯示教師的知識涵養與文化底蘊的藝術。為了增強自己的底蘊,語文教師必須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并做出艱苦不懈的努力。

教學中,有些教師很注意學習,底蘊深厚。如有的自覺主動地把閱讀作為自己的一種生活行為,并且注重“廣博”與“精專”的結合,有目的地去了解歷史、哲學、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知識,有系統地去閱讀學習古典詩詞,并且對報刊時文經常翻看,在課堂上便能廣征博引、舉一反三;如有的熱愛祖國語言,喜歡積累優美的語言,鉆研文字的使用,并且經常練筆寫作,具備相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機智,課堂語言規范、簡明、優美,有磁性,課堂上便能舌綻蓮花、縱橫馳騁。

一句話,教師的知識與文化底蘊深厚,課才能上得活潑、有靈性,才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讓他們在語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四、心中有教材

教材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處理。挖掘有深淺之分,方法有巧拙之別,教授有死活之異。具體說來,備教材要從下面幾方面去用力。

首先要選好導入的“點”,即教授新課時,要深入開掘教材,找到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突破口,用此突破口“釣”住學生的胃口,誘發其想象力、感悟力和思考力;其次要選好深化的“點”,即在導入之后,能夠扣住學生的疑點、文章的重點選取數量適中的“點”,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引導學生進入文章的“精微處”思考;最后是“連線”,即考慮點與點之間的銜接過渡,力求順暢、自然、清晰,使學生能有效的接受文章表層與深層的東西。

一句話,只要教師吃透了教材,用活了教材,語文課堂就會活水充盈,學生就會喝到甘甜可口的知識泉水。

五、心中有學生

我們有時可見這樣現象,有的教師滿腹經綸,知識淵博,功底十分深厚,然而課堂氣氛卻沉悶壓抑,不能有效地調動起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究其原因,還是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所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真正站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的角度來上課,不能浮在表面,高談闊論,只追求熱鬧而不注重實效;二是對同學整體上、個體上的思想狀況、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要了如指掌,不能僵硬地以一種固定的模式去教;三是要注意可接受性這一條原則,不能脫離學生的認知水平,講得過深或過難;四是注重學生的思維狀態,設疑要注重質量,有難度有層級,不能隨意而為;五是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學習中的每一處細小的錯誤,都要讓他們認真對待,不能漠然視之。

一句話,只有心里裝著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去閱讀,去質疑,去分析,才能使學生練就一雙慧眼,練出一顆慧心,才能避免出現教師在上面侃侃而談、學生在下面心如枯井的尷尬局面。

六、心中有技巧

語文教學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藝術,要達到教與學的默契和諧,達到教師、學生、教材的有機統一,課要上得有序、有法、有用。

具體地說,有序即教學目標的設計要靈活、集中、合理,能夠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其內驅力,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而不是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有法即要嫻熟地掌握常用的教學技巧,如導語的設計,如設疑、質疑、釋疑的方式,如課堂氣氛的調控、課堂節奏的把握等;有用即要使學生達到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積極狀態,既進入感性化的情緒,又進入理智化的情緒,最終進入滿足和覺醒的成功體驗狀態。

一句話,要創造一個愉悅、寬松的氛圍去激活學生的思維,要善于給學生的思維鋪路搭橋,使學生主動自覺得參與到教學的情景之中,最終在知識的積累上得到深化,在能力的形成上得到深化。

篇3

高語課標嚴重脫離了基礎教育的實際。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個學段,高中語文教育仍屬基礎教育范疇,并非專業教育。高語課標不僅以必修課的形式對“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以選修課的形式,要求學生在“新聞與傳記”“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文化論著選讀”“社會、思維與語文”及“語文綜合應用”等專門領域,都要有相當的造詣。

在這些專門領域,要求學生既要掌握相關知識,閱讀大量(或相當艱深)的作品,還要有相當的評價能力和創作能力。如“小說和戲劇”這個模塊,要求學生“閱讀古今中外各類小說、戲劇作品”,“能進行辯證的分析,分辨精華和糟粕,作出科學的評價”,“學寫文學評論,能力求表達出自己獨特新穎的見解”,“結合作品產生的時代、社會背景,從主題思想、情節結構、人物形象、戲劇沖突、敘事方式、表現技巧、語言風格等不同角度解讀小說、戲劇作品”,要組織文學社團,“對感興趣的小說、戲劇進行專門研究”,還要“留心觀察社會生活,豐富人生體驗,有意識地積累創作素材”,“寫作小說、戲劇作品”。這就是說,學生既要成為“小說與戲劇”的研究者,還要成為“小說與戲劇”的創作者。其他選修模塊都有類似的要求(恕不一一摘引)。這樣的要求,即使是專門研習語言文學的大學中文系學生也嫌太高了,也是不可能辦到的,何況是對還處在基礎教育階段的高中學生呢?顯然,高語課標完全忽視了高中語文的根本屬性――基礎性,竟然以培養專門人才的任務強加于高中語文,這是高中語文無力承擔也不應當承擔的。

高語課標也嚴重脫離了高中語文教學計劃的實際。根據國家制訂的教學計劃,高中語文按每學期實際授課18周,高一每周5課時,高二、高三每周4課時計算,總共只有468課時,除去平時的復習考試和畢業前的總復習,實際能用來授課的,只有400課時左右。也就是說,高語課標規定的每個模塊,要在36個課時內完成。下面我們來具體剖析一個模塊,看能否在36課時內完成。

例如高語課標推薦的選修課程“唐詩鑒賞”,看看它所提出的六項要求和所需的課時吧:

①“選讀唐代不同時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詩歌流派和詩人的代表作品”――唐代的詩人數以千計,唐代的詩作數以萬計,從中鎖定15位能涵蓋四個時期的重要詩人、平均選取每位詩人的代表作品10首,共計150首,該是很低的要求吧?以每課時學習3首的速度(達到一般理解,效率不低)計算,需要50課時。

②“對所讀作品的意蘊力求有新的發現,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作出自己獨立的評價”――如果要求對所讀的所有作品都有“新的發現”,都能“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作出自己獨立的評價”,且不說學生的能力是否達得到(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也達不到),單說要查找、翻閱、摘抄相關的資料,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吧?就算每首作品只用1課時,那還得花去150課時。

③“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創意、構思、意境、意象、語言、節奏、修辭等方面對唐詩作品進行賞析”――要達到如此專業化的要求,學生該要多少時間來歷練啊!這歷練的時間姑且不作計算,僅就相關的知識總還要花時間學習吧?那么,再加上20個課時不為多吧?

④“了解有關詩詞格律,運用詩詞格律知識賞析唐詩作品”――詩詞格律可是一門難度很大的學問,不但要了解還要運用這些知識,大學中文系的學生有幾人能夠辦到?姑且不說難度了,單說學習這些東西要花的時間,再加上30個課時不為多吧?

⑤“聯系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簡史,了解唐代詩歌發展演變的基本情況,對唐代詩歌不同風格流派的藝術特色有初步的感受”――要把握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簡史和唐代詩歌發展演變的基本情況,這不僅要求學生大量閱讀相關的“史”書,還要大量閱讀除唐詩以外的古代詩歌作品。就算讀三本“史”書和150首(唐詩以外的)古代詩歌,再加上80個課時不算多吧?

⑥“結合有關的‘詩話’(如《歷代詩話》等)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對于所讀的唐詩作品,就思想內容或藝術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評述”――就算此處要求的“評述”可與第②處“評價”重合,僅閱讀“有關的‘詩話’”和“相關資料”,也要花不少時間吧?那么,至少還得加上20個課時。

以上六項,共計350個課時,幾乎達到了原定課時的10倍。這還只是就一門選修課所作的最謹慎的估算。其實,每個“模塊”(包括必修和選修)都要大量超支時間,把這些超支的時間加起來,將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不會少于2000課時吧)。這超支的時間到哪里要?能向課外要嗎?顯然不能。語文只是高中開設的十幾門功課中的一門,高中學生除了學習語文外,還要學習外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勞技、體育等學科,其中多數學科都有相當的課外作業。學生的課外時間本來就十分有限,在各學科的“瓜分”之下,早被搶得一干二凈了,還哪有那么多時間留給語文?何況語文的胃口也太大了。

篇4

(一)對顯性文化素材進行有效認知我們的語文教材有很多能被我們直接感知的顯性文化素材。這些顯性素材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也有明確的標注,比如課后要求背誦的段落,還有我們接觸到的詩詞、成語。中國成語博大精深,成語的背后有著經典神話故事、寓言故事、和歷史故事等。一是神話傳說,如夸父逐日;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三是歷史故事,如負荊請罪;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驥伏柄;五是外來文化,如功德無量。”這些都有主語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學生對感性材料的記憶應該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通過對文化素養的應用將記憶變得有趣和快樂。

(二)隱性文化素材的思想認同隱性奮文化素材中包含富有時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對生命的認同肯定和對美的追求等方面。這是我國歷史長期沉淀出來的文化結晶,直接讓高中生去認同將顯得很困難,所以我們務必對文化背景進行構建。

(三)文化素材的有機整合我們進行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對作品中不同的文化素材進行簡簡單單的整合,同樣也應該將教學內容和文化素材進行整合,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這樣應用顯得很重要。

(四)豐富生活素材與教學的融和語文教學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可以將課本中的文化素材和生活中常見的文化素材進行整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學生也可以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這樣生活中所經歷或者接觸到的東西能夠為語文教學所應用。

二、高中語文教材授課運用文化素材的意義

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文化素材究竟能達到怎樣的效果呢?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認識:

第一,語文教學中往往有些疑難點難以講解,但巧妙地運用文化素材可以讓學生對這些疑點難點進行透徹的理解。高中時候《孔雀東南飛》作為實例,老師對這片文章講解的目的在于幫助同學同學體會到這篇敘事詩優美的語言,對文中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悲劇命運進行分析。“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卷篌,十六誦詩書”這是鋪陳的手法,按時間順序描繪了劉蘭芝的成長經歷,突出了劉蘭芝多才多藝和有教養。

第二,有效的應用文化素養可以將語文教學的學習領域進行全新的拓展。語文教育教學的最大一個特征就是人性化,而進行語文教育而流露出來的人文關懷是這一特征的集中體現,漸漸地衍生出所謂的“喚醒教育”。提高語文能力僅僅是進行語文教學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生命意識或者人生能力進行培養。

第三,有效地運用文化素材,學生將會更好更透徹的對民族文化進行理解,對經典之作進行體會。文學作品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載體,甚至通過文學作品可以將民族共同感進行定型。當學生讀到杜甫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中的“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清冷的月魂”這個已經深刻的體會到作者內心的的悲傷苦楚。中國的文學作品常常出現“月”、“菊”、“松”、“柳”等意象。這些獨特的意象在漫長的歷史發展時期形成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氣質。往往這種氣質使用這些意象在文學作品中流露出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使用這些文學素材能夠讓學生感悟中國文化的的精髓,全面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文化底蘊,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精神氣場。

篇5

鼓勵創新,拓寬學生文學閱讀視野

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能讓學生對生活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受到思想和審美熏陶。在對學生的閱讀有效性進行衡量時,不應只注重閱讀的量,還必須要重視閱讀的質。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對于文學與閱讀的內容有著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且教學要求也十分注重實用性。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文本來教給學生具體的閱讀策略,讓學生真正學會閱讀。在此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變機械灌輸為鼓勵創新,即鼓勵學生創新性閱讀,讓學生能夠進一步地對文學作品進行拓展、延伸,也就是要超越文本,超越束縛、禁錮、定勢,盡情享受創新閱讀帶來的樂趣,大膽展示內心的感受,實現歷史與現實的溝通。在進行文學教育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打開認識人生、自然和社會的大門,為學生展示出真、善、美的新天地,為學生創設出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良好外部環境。教師要清楚認識到,文學教育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就能夠發揮出效果的,而重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自我的體會。例如,學習《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創作背景,才能夠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文學價值。朱自清還是一位詩人,因此在“荷塘月色”中還蘊含了詩性美的三個元素:音樂美、詞藻美以及意境美。同時,還必須要認識到課外延伸閱讀的重要性,通過延伸閱讀來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并以此來豐富自身的情感,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

精心指導,培養學生文學鑒賞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文學教育,關鍵是改變教學觀念。語文教師不能只注重各種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在對各種文學形象進行解讀時要防止步入僵化教條的境地,不能將教師個人的閱讀鑒賞體驗強加給學生,而必須是經過學生自己的想象力與情感的內化。當學生能全面立體地去感受文學形象時,就能夠對自己的人格和辯證思維進一步完善,并對作品中所蘊含的意蘊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對于一部文學作品,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而非去直接界定或得出一個結論,影響學生的判斷。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提升他們的鑒賞能力,并讓學生親身體會到文學鑒賞的樂趣所在,學會如何獨立去思考、感悟。例如在教授《項鏈》一課時,作者通過“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識項鏈”這個過程來對資產階級的虛榮心進行了批判,同時還批判了享樂主義思想,但是如果只是告訴學生文章批判了什么,那么學生就可能產生出“女主人活該倒霉,文中人物都是自作自受”等類似的想法,而不會去想到小人物自身的艱難處境,也難以理解小人物在底層進行掙扎的那種悲哀命運,到最后連起碼的同情心也不會有了。然而這種教學現象是非常普遍的,這不能說都是教師的錯誤,很多時候是現行高考制度導致的悲哀。文學是一種藝術,有其自身所獨有的個性,這種個性并不是一些籠統的大概念能夠概括的。有人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在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做法卻與此相反,我們的語文教學造就的是千千萬萬個讀者最終卻只有一個魯四老爺、一個王熙鳳。要怎樣才能夠改變這樣的現狀呢,最好的做法就是能夠引導學生去自己進行體驗。《項鏈》一課不僅僅需要讓學生體會到路瓦栽夫人的愛慕虛榮,還必須讓學生體會到路瓦栽夫人的誠實堅強和勤勞以及在后來面對佛來思節夫人時的巨大勇氣。為此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你是喜歡十年前的路瓦栽夫人還是喜歡十年后的路瓦栽夫人,請給出理由。”由于對文章的理解、學生自身的認識水平和體驗等都不相同,那么觀點、理由等自然就不會相同,這是很正常的,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鼓勵他們。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文學寫作興趣

篇6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生;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235-01

多年來,語文教學一直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首先,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有抵觸情緒。其次,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方法老套,語言平實,使課堂仍停留在“標準性”“常規性”的范疇中,于是課堂變得索然無味,使語文的教學本質出現偏差,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語文課必須推陳出新,不僅要在教學內容上有所斟酌,更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增彩潤色。

一、語文課堂增彩潤色的內涵

基于語文本身的性質和教學理念的設定,高中語文被賦予了太多的承載,既需要突出培養人文素質的特征,更需要培養高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世界觀、人生觀。面對現今語文教學的尷尬局面,需要語文課堂增彩潤色,以重建高中語文的魅力。

“增彩潤色”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顧名思義,“增彩潤色”是指對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多方面的創新,利用有限的時間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效果。“課堂增彩潤色”則是在原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進行再次優化。作為還在摸索中尋求變化的語文改革,應與時俱進,讓學生更加易于接受,而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再次塑造。所以,對于語文教師來說,需要的不僅是豐厚的文化底蘊與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增彩潤色,適應學生。

二、語文課堂增彩潤色的必要性

語文課內容主要是經典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承載著優秀的民族精神,具有很強的形象性和藝術魅力,這些作品以其獨有的審美感召力、修養涵化力穿越時空深入影響人的心智。它具有綜合性的功能,是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有效而可行的科目。語文教材選取的作品是優秀文學作品中的精華,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內容豐富、涉獵廣泛,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而針對這些具有人文色彩的文本,教師更應該站在教學的新高度去重塑這些作品的偉大意義。

三、語文課堂增彩潤色的途徑

1、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切入點

孫子說: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認勢。意思是說,善于打仗的人,總是能根據客觀形勢制定出相應的作戰策略,而不是怨天尤人。語文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更應如此,講究方法,講究策略,選擇好一個好的切入點。一個好的切入點,既可以使課堂教學綱舉目張,層次清晰,又可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研究愿望。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點呢?

(1)從文眼入手,抓住關鍵詞,牽一發而動全身,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全篇。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我抓住了“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一文眼,將“不寧靜”三字作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引導學生探討作者的內心世界。對于敘事性散文山水散文鄉土回憶散文及玄思哲理散文類文本,皆可選擇這種方法來組織教學。

(2)從學生最感興趣的章節入手,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興趣。一般的小說教學總是遵循著故事情節發展的順序,課堂教學也必然是按照開端――發展――――結局的模式展開,教師授課時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學生聽課時也是跟著老師亦步亦趨敷衍應付,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

(3)從教學目標出發,設置若干關鍵的教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引導學生理解文本。

(4)從細節入手。“細節是一切文學藝術表現力的關鍵所在”,文藝理論中早已明確提出這一觀點,那么,語文教學何不從細節探討入手,打開課堂教學的困窘局面,開辟一條通向高效課堂的康莊大道呢?

2、創設愉快美妙的教學氛圍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課堂是學生感悟人性,升華人文,體會人生的大講堂。語文課堂應該是氣氛愉悅,學生求知欲強,并且積極去探索的氛圍。這種氛圍一定是建立在教師與學生互相交流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一旦學生被動的去接受這些,那么,不要說氣氛,就連應該具有的求知欲都蕩然無存。如果在教學中,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都能平等地對話、交流,就以為學生有了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這樣,學生和學生之間才可以進行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能夠平等的交流意味著共同分享、理解、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讓互相交往的樂趣在師生之間充溢,讓快樂交換。因此,語文教師需要重視現有教育教學方式的變更與創新,啟發式代替灌輸式教學,重視過程而不重視結果,綜合信息互動交流替代單一的信息傳遞,人與人合作改變單人思考現狀,讓個性化徹底舍棄模式化。只要這樣的教學方式的轉變,才能更好的迎合新課改教育給我們帶來的理念。

3、美化課堂教學語言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語文的課堂除了需要教師有深厚的文學功底之外,還需要教師提升自身課堂語言的技巧。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教師需要因材施教,美化自己的課堂語言,使課堂能夠豐富多彩,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時下流行的事物,引出文本的本身,也可以從文本中的人物講起,用新穎的導語統領文章。如果教師的導語僅僅是平鋪直敘,如以往的簡單模式一樣,給學生帶來的只能是疲憊并且使其缺乏聽課興趣。

總之,如何使高中語文課堂更加完美,是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問題。

篇7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角度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滲透,這一滲透過程主要依靠課堂中起主要媒介作用的語文課本,即教材。借助教材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是極為有效的一種方式,教師分析講解課文,使學生自主了解、掌握其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思想,從而領悟課文蘊含的深層內涵。如在講解《將相和》時,教師在梳理課文內容的同時就應當對文本的深層次內容進行剖析,讓學生領會藺相如的忍讓大度和愛國情懷、廉頗的知錯就改等美好的精神品質,教師此時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加強引導,促進人文精神的滲透。教師必須將課本知識與課文背后的人文精神內容相結合,將人文精神滲透在課文講解中。

二、在課外活動中滲透

人文精神的滲透不僅僅存在于正常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于課外活動中。在課外活動中滲透人文精神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高中生參與課外活動的積極性,根據實際情況規劃課外活動的主題和形式,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多種方式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人文精神。如課外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表現其個體差異性。在學習探討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彼此之間良性互動,彼此尊重,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閱讀活動,可以由教師聘請擁有各年級豐富教學經驗的組長,指導學生閱讀;語文教師要制定嚴格的讀書活動考勤制度和考核體系;每一個小組需要有本組活動方案的具體計劃和教案;要有專門的語文閱讀活動記錄本,并記錄有關的教學活動案例和習作經驗總結,期末還要評選出最佳閱讀活動小組并進行比賽。

三、在德育教學中推進

教師的言語和行為會對學生產生明顯的影響。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自己的情感和態度,樹立榜樣形象。在生活學習中對學生進行潛意識教導,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正能量傳播,從而對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產生積極影響。如教師在生活中樂于助人、奉獻社會,學生會效仿學習,這就利于其優秀品質的形成,進而促成學生內在人文精神的成長。在學習《駱駝賦》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閃光點,通過討論和點撥,借助文本深刻的內涵和生動的敘事,加入濃郁的抒彩,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這篇文章熱情歌頌了石油工人不怕困難、珍愛生命,為搶救國家財產而壯烈犧牲的獻身精神,表達了對生命價值的思考。

四、關注古典作品的人文價值

篇8

關鍵詞:認識;研究型教師;研究性學習;思考

研究提升教學境界,研究成就知識創新。在教育改革和新的語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我們的語文教師更需要成長為研究型的教師。筆者就將研究性學習納入語文常規教學中進行了粗淺的嘗試,其中有認識,有思考,也有困惑。

一、對于做研究型教師的認識

所謂研究型的教師,就是要能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就意味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教學并不是教師把知識從外界搬到學生的記憶之中,而是以學生既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交互作用來建構新知識的。”

1.作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首先要關注學生學習狀態

這些年,從小學到初中我們一直在搞課改,認真思考,不難發現我們更多地關注了老師的表現,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其實學生才是課堂中最重要的元素,無論教師采取何種教學方式,最終的目標還是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最終成為學習的獨立者,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可能我們現在還不具備真正做研究的能力,但我們有思考自己學生的能力。教師做研究的關鍵不在于你是否研究了,而在于你是不是思考了。做研究的本質是思考學生,而不一定非要去研究學生。即便是我們正在(或打算)做教育敘事,做行動研究或者做文獻對比綜述,都是為了更好地去思考學生。

2.要用智慧激活學生思維

中小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理,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別迫切,這時如果改用研究方式教學,不僅能“激起情,引起疑”,更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帶著“疑問”去主動獲取知識。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之一。

二、對于學生做研究性學習的認識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提倡研究性學習。要學生做研究性學習,就是讓他們在真實的環境中和真實的活動中自主地學習。殊不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講得再多也沒用,而一定要引導作為‘游客’的學生,調動其對生活的積累,自己親身去‘游歷’一番。”

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很豐富的研究課題。作為語文一線教師,我們應該將眼光更多地集中在經典文化的傳承上,要善于引導學生做“游客”,到更廣闊而自由的語文天地去“游歷”,以培養學生多方面建構知識體系的能力。

三、語文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嘗試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高一年級和高二上學期時,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大膽嘗試和推進了研究性學習。

選題的背景:古代散文教學是傳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載體。在大力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語文教師要想走出一條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古文教學之路,就必須轉變以往文言文教學重言輕文的習慣。教學中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體現新課標中對語文教學的新要求,即自主學習。“自主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由自主展開的學習方式才是有效的。”基于此,我選擇人教版必修2第三單元的三篇課文,設計定位為研究性專題課,旨在將新課程理念不斷引向深入,推動新課標背景下教學理念向教學實踐的有效轉化。

研究的內容:人教版必修2第三單元的三篇古代散文:《赤壁賦》《蘭亭集序》和《游褒禪山記》。這三篇都是名家力作,情、景、理,三者兼備,情景之間理趣流動。如《赤壁賦》由月夜泛舟的陶醉、悲涼簫聲的感傷寫到人生失意的悲情、隨遇而安的態度和忘情塵世的灑脫。《蘭亭集序》作為書序,先介紹蘭亭集會“一觴一詠”的作詩情形,之后由宴游活動談及生死觀,再借題發揮論及人生意義。《游褒禪山記》先敘褒禪山的來歷和登山賞游的過程,然后借賞游經歷闡明治學觀點,最后交代同游者的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

實施的步驟:每一個子課題分四步完成。第一步,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教材尋找類似及相關的內容。第二步,學生自主結合成若干個課題小組(6~8人/組),各課題小組成員分工,明確自己的任務。第三步,各課題小組確定研究方法,制作問卷調查,然后在小組范圍內討論并整理出本小組的研究成果。第四步,小組研究總結,匯報研究成果,撰寫結題報告。

高一(1)班某課題小組的研究性學習內容設計:

研究課題:蘇軾與黃州

擬使用的方法:課本與課外文獻資料、互聯網、教師的指導

研究的任務:

1.走近蘇軾,探尋心路歷程

蘇軾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為什么被貶黃州?(烏臺詩獄案)

走近黃州,尋訪蘇軾。

2.蘇軾的赤壁情結

蘇軾被貶黃州期間的精神狀態如何?都有哪些人生的頓悟?

3.回顧蘇軾作品,品評東坡印象

蘇軾寫過哪些作品?從他身上你得到哪些人生啟示?

4.關于“人生如夢”的思考

“我”眼中的蘇軾。

歸納總結蘇軾的人格精神。

四、對研究性學習的思考

“教而方知困,學而知不足。”初次嘗試研究性學習,雖說探索了一些帶有“研究”性質的教學方式,也引發了不少相關的思考,其中有對經驗的總結,也有對問題的困惑等等。

從教師的角度看,課改發展到今天,我們若還延用傳授式教法勢必會束縛學生的思維,扼殺其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運用研究式,學生便可站在不同角度,從不同方面審視文本、進行研究,這樣更有益于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語文教育的過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內化為學生個人的人格構成,然而,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都一一解決,學生也可能有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需要解決,究竟應如何把握學生建構學科知識與發展探究能力兩者間的平衡呢?這是我的一大困惑。

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單一的接受、記憶、模仿改變為“各類活動”“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選擇性發展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學生開始由課內向課外拓展,嘗試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拓寬了語文學習的途徑,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時空,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以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但我們也不能忽視熱鬧背后的不足,一些中差生盲從應付,參與研究的積極性不高,這又該如何解決呢?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課改的關鍵還在于教師。我堅信只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和腳踏實地的作風”,且學且感,且行且思,明天我們就會收獲精彩。耕耘不止,行者無疆,我愿執著地攀高探險!

參考文獻:

[1]郭家海.教師的觀念決定學生能力養成的可能.人民教育,2011(18).

篇9

關鍵詞:古詩閱讀 興趣 誦讀 趣味性 非應試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13)09-0028-02

作者簡介:雷智穎(1983―),女,陜西合陽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陜西合陽中學語文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

中學生傳統文化知識匱乏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所有學科中,指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語文科最具優勢,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通過探索研究,總結出很多經驗,提煉出很多應該教給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但與此同時,我們又陷入了另一種迷惘中。在進行傳統文化教學時,有一個瓶頸,我們很難突破,那就是學生缺乏興趣。興趣是源頭活水,有了它,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學生沒有興趣學習,一切都是空談。下面就以詩歌為例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一、以課堂誦讀為突破口

(一)學生誦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但怎樣做才能讓學生有讀百遍的興趣呢?單調的誦讀形式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感,我們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誦讀。學習古詩時,可以讓學生在集體誦讀的基礎上個人誦讀、分組誦讀,或者搞誦讀比賽,以此提高其學習熱情;對于諸如《孔雀東南飛》這樣的敘事長詩,可讓學生編成小劇,在課堂上表演;一些借景抒情的古詩詞,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詩歌畫面。

(二)教師誦讀

課堂誦讀絕不僅僅是學生的事情,我們必須把教師誦讀對詩歌教學的作用提高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這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詩歌興趣的最簡單而又非常有效的方法。對一些簡單的詩歌,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自己背誦。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背誦和照著課本宣讀或放錄音看似差別不大,效果卻大不相同。教師要努力用自己的聲音營造一種氣氛,一種容易讓學生進入并陶醉其中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中,學生在感受詩人靈魂、情感的同時,對老師心生敬慕,進而愛上這種感覺,這就達到了培養興趣的目的。比如在教授柳永的《雨霖鈴》時,教師要通過范讀盡量完整地再現畫面:那座長亭,那聲蟬鳴,那葉扁舟,那想象中的千里煙波、茫茫暮靄,還有那對“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有情人。這種離愁別緒、纏綿繾綣很容易打動學生,只要內心有所觸動,學生自然會有讀類似詩詞的興趣。

(三)誦讀比賽的開展

除了教師誦讀以及學生誦讀的開展之外,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小型的以班級為單位的誦讀比賽。學生在比賽中要想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在比賽之前必定會對相應的詩歌或者是詞曲背景進行了解,只有了解到創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創作中注入的情感,在誦讀比賽的過程中才有可能帶著感情誦讀。從準備環節到正式表演這一過程,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其實已經完成了一個對傳統文化自學的過程。

二、從引導手段入手

(一)讓趣味詩篇作先行者

中國古詩詞博大精深,不能不加選擇地一股腦灌輸給學生,最初的詩歌鑒賞,課外詩詞的引入,應以簡易的、趣味性強的詩篇為主,以了解知識為輔,以培養興趣為主。學生一般會對閨怨詩、離別詩、思鄉詩、愛情詩等比較感興趣,對一些政治色彩較濃的詩詞興趣不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從他們感興趣的詩詞著手,培養興趣,以易帶難。例如教授高中語文課本第五冊文藝論文《重新創造的藝術天地》,純理論的東西學生學起來當然覺得索然寡味,若能引入一些簡易有趣的詩歌作為這篇文章的輔助闡釋材料的話,趣味性便會大大增強。在講“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動”時,對應文章中崔顥《長干曲》中的船家女形象,教師可以引入樂府詩《上邪》中那個對愛矢志不渝的女子形象。“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樣的詩篇幅短小,讀來朗朗上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相信不用教師提醒,學生自會有興趣整理并背誦它。對類似詩詞的引入,非但不會影響課堂內容的學習,反而能使課堂變得生趣盎然。

(二)刻意淡化應試性

從應試性來講,學習古詩詞最直接可見的效果就是高考中的詩歌鑒賞題,而我們的學生現在學習的動力也是為了做那兩道題。但這樣的動機并不能使他們從根本上喜歡并真正領悟詩詞所蘊涵的意思。學生不得不考試,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大多學生對考試有種天然的叛逆、反感(不管它有沒有明確顯現出來),所以,我們如果一味強調學習古詩詞的應試性,結果肯定會適得其反。我們應該讓學生用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來感受中國古典文化。作為教師,應明確告訴學生,鑒賞詩詞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高考,甚至不是為了掌握更多的詩詞,它只是為了一種感受,一種用心感悟之后得來的感受。我們只需要走進詩詞,與千百年前的那個靈魂接觸,在詩中找到自己,并為之而感動,這對詩詞鑒賞來說就夠了。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就我國的傳統文化來說,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文字的形式傳承至今。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換言之,即提高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過程中的自主性與自主能力,促使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傳統文化。結合傳統文化的傳承形式,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學生一旦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便會自覺地去發掘知識。

(四)多媒體課件的有效利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發展出了多元化的形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除了教材之外,利用多媒體資源選擇多種呈現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積極性,如某些詩歌朗誦,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制作精細并配以柔美音樂的Flash進行具體講授。

(五)交流活動的開展

除了一些有效的教學手段之外,教師還應定期開展學生之間的傳統文化交流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以及學習層次的差異,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類別選擇也就有所區別。在交流中,學生可以進行知識的交叉構建,完成從無到有的學習過程。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先輩留給后人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把這些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顯然并不現實。我們在這條道路上摸索嘗試著,我們努力把這種“讓我學”的局面轉變為“我要學”,希望能借此使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李倩.淺談傳統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和有效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6).

[2]馮國林.傳統文化教育的誤區[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

[3]陽庭庭.論教師的傳統文化教育觀――基于當代初中生“論語”教育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4]耿洪濤.在青少年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D].長春:長春理工大學,2011.

篇10

一、 關于外國母語課程目標的表述及其呈現的共性

母語課程目標是母語課程標準或教育大綱制訂中不可或缺的項目。母語教育必須達成怎樣的目標,這是任何國家的母語教育都不能回避的問題,同樣也是漢語文教育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為此,各國母語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無一例外都明確指出各自母語教育的課程目標。美國:逐漸培養理性思考能力、清楚地表達思想的能力以及理解性地閱讀和聽的能力,成為高尚的家庭成員和民主社會的公民。英國:通過學習英語,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使學生能創造性地有想象力地表情達意,并能有效地與人交往,奠定世界觀和道德觀的認識和規范。法國:聽懂口語并有效地使用口語,理解并自如地正確地掌握書面語,讓每個學生形成自己的個性,成為有覺悟的自主的和負責任的公民。德國:傳授知識,培養語文能力、人格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幫助學習者認識世界、管理世界和改進世界,影響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俄羅斯:使學生獲得俄語的基本知識,形成利用口語、書面語的技能以及發展智力,同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日本:培養學生的國語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發展個性,塑造順應國內國際環境的公民。奧地利:培養對別人說話、作報告和演講的能力,閱讀和闡釋文章的能力,記敘事物和撰寫文章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本領。芬蘭:在扎扎實實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歷練”形成一定應用能力。印度:使學生掌握基本語言技能及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不一而足。

從中可以看出,各國制訂的母語課程目標,大都包含工具性目標和思想性目標兩個方面。工具性目標是各國母語課程所強調的根本性目標,有的稱之為聽說讀寫能力,有的概括為思考能力和表情達意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出于現代社會對于培養未來公民的需要,不少國家非常強調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思想性目標是從培養合格公民的角度提出的,如培養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道德觀,擁有健全的人格,成為順應國內國際環境的公民,等等。工具性目標和思想性目標,是當今世界各國母語教育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國語文課程建設一貫追求的目標。

二、 關于外國語文教材的編輯思想或編寫原則

各國語文教材都有本國特色的編輯思想和編寫原則,這些思想或原則,有的體現在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中,有的在教材的前言或說明中得以表述。英國:知識和能力適當聯結,語言和思維訓練融合,充分的綜合實踐活動,注重價值觀念與規范教育,精選經典例文等。俄羅斯:教科書在知識范圍和結構上是否與教學大綱相符?書里的材料是否符合科學性原則?是否實現學科內和學科間的聯系?教材的難度是否與全面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的任務相適應?教科書的內容是否與教學時間的標準相符合?……以學生為中心,適應形成學生個性的需要,包括每個年齡發展階段的需要;適應俄羅斯現代精神文明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綜合知識和技能的人才。美國:重視文學教育,重視思維能力尤其是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重視學習策略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多元文化學習,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重視所學知識和技能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注意文學和語言的綜合教學。法國: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教學大綱的知識學習體系和能力培養要求,教材給予教師發揮獨創性和因材施教的自主性,遵守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根據學生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編排適合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內容和活動供師生選擇。德國:教材編寫根據新編教學大綱、教學理念的評審標準;貫徹教育目的和教學目的,貫徹有關教育思想和教學指導思想;結合學習者的心理特征編寫教材;教材突出以學習者為中心和主體的思想;專題性教學取代單項訓練;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并使語言訓練盡可能納入有意義的情境中;語言和文學兼容,進行綜合設計。日本:注重培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重視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提倡個性化教育,教育內容和手段適應信息化社會,教育目標面向國際化社會。芬蘭:注重基礎學習,突出訓練應用能力,強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主發展,進行激發學生多元智能的訓練。如此等等,豐富多樣。

由此看出,世界各國母語教材的編輯思想或編寫原則大致包括以下共同點:知識和能力相結合,母語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語言學習和思維訓練相結合,語文學習和道德教育相結合,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相兼顧,重視創造能力培養和個性化教育,語言的學習寓于有意義的情境之中,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設計教材,注重語文知識尤其是程序性知識的編排與設計,等等,這些,也正是當代漢語文教材編輯和編寫所應遵循的思想或原則。

三、 關于外國語文教材的編排體例

總體來說,西方母語教材多為語言和文學分編,而寫作訓練分別融于語言教材和文學教材之中。無論是語言教材還是文學教材,都重視語言實踐環節方面的設計。具體說來,英國英語教材主要有四種編排體例:一是要素混合編排,內容包括知識和技能、思想訓練、言語實踐活動、價值觀念和規范、文化經典研讀等;二是以文體為線索,這種編排也正是漢語文教材用得最多最廣的編排方式;三是以技能為線索,包括聽說技能和讀寫技能等;四是以主題為線索,如自我形象主題、禮儀與習慣主題等。英國現行的英語語文教材,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大致呈現從要素混合編排到要素分別編排的趨勢。德國的德語教材分兩類,一類是文學教材和語言教材分開編寫出版,一個年級有一本德語教材和一本或數本文學閱讀教材,實行有分有合的教學方式;另一類是文學和語言綜合性教材,一個年級只有一本書,不分上冊和下冊,實行綜合教學。文學作品和實用文章統一,文學和語言學統一,文學教學和寫作教學統一――加強綜合性是德國當代教材建設的最新發展趨勢。美國母語教材一直流行語言和文學分編:文學教材有按文學作品主題編排、按文學作品體裁編排和按歷史時期編排三種結構體系。語言類教材的編排結構大致有三種:一是以作文類型(記敘文、描寫文、議論文)為主線編排,二是以語言的功能(個人寫作、信息傳遞、敘述、議論、創造、描寫、調查研究、分類、想象、神話)為主線編排,三是將寫作和語法分開編排,合成語言教材。法國母語教材,一般有知識主題型、語言功能型、能力培養型和混合型這四種類型。知識主題型按照人類的知識結構,圍繞某些主題來組織課文;語言功能型按照閱讀方法、語法功能和語言表達來安排組織課文;能力培養型是以循序漸進的方法,堅持閱讀、寫作與口語表達相結合的方針,讓學生進行不同體裁課文的學習和寫作練習;混合型按照語言功能和知識結構相結合的方法編寫,以語言功能為主線,其中還有作品體裁的分類,但在課文選用上又圍繞某種知識框架。俄羅斯的母語教材,無外乎是圓周式和直線式這兩種編排方式。前者是指在教學的連續階段中,以逐漸加深的方式反復地排列教材,后者是指一種課程的編定,其中每一后繼部分是對先前諸部分的不間斷的繼續。前蘇聯時期的語文教材經歷了從圓周式排列―直線式排列―圓周式和直線式相結合排列這樣一個變化歷程。具體到語言和文學教材,俄語教材是按照俄語的語法系統編寫的,每章節的語法知識都配以大量的口語和書面練習。有些重要的部分循環出現,逐漸加大難度。而十本文學教材,起始階段的三本《祖國語言》都是按照思想教育的題材劃分單元的,第4至7本《祖國文學》,前兩本是以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為單元編排的,后兩冊編有俄羅斯文學――蘇聯文學和附錄的外國文學部分,每部分包括幾位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第8至10本為《俄羅斯文學》《俄羅斯、蘇維埃文學》,這六本書實際上是按時期和年代順序編寫的俄羅斯、蘇維埃簡明文學史。它們的編寫體例,一般是先對某一時期的歷史背景和文學概況作簡要介紹,然后對該時期著名作家的生平、思想詳細敘述,同時分析已學過的和未學過的該作家的作品,最后還安排練習和推薦閱讀的書目。

應特別關注外國母語教材中的寫作教材編排體例。外國母語教材普遍重視寫作過程的編排,強調寫作行為、寫作過程與全程參與,教材總是把每個寫作任務分解為若干階段或步驟。如上世紀90年代末的《現代德語》寫作教材的練習設計,第9冊在寫作園地中練習議論文寫作的七個基本步驟:計劃(確定寫作計劃)、要點(收集材料和提煉內容要點)、定題(確定問題核心和表達論點)、擬綱(確定議論思路)、行文(并注意結構安排)、修改、謄清。以上每個基本步驟還有更詳細的分步驟,以至多達18個環節。到該書的第10冊,進一步訓練正反兩點論,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寫議論文的基本模式,包括定題、擬綱、議論和作文等步驟,每一步又有更為詳細的劃分和說明。這樣的寫作教材,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受到師生的喜歡是情理中事。德國寫作教材還很早嘗試“規范性寫作”和“塑造性寫作”(或曰“創造性寫作”)相結合,前者相當于我國的應試寫作,后者相當于我國的自由寫作。現在的德國母語教材中,“塑造性寫作”不斷得到加強,它甚至比自由寫作還進了一步,它更加自由,更富創造性,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著力表現自我,可以利用一切認為適合的形式如日記、書信、詩歌、幻想故事、短篇小說、廣播劇等來表達,后來出現電腦和互聯網,創造性寫作天地更加廣闊。這些都可以為我們的漢語文寫作教材編制所借鑒。

又如,美國斯科特?福斯曼公司出版的《語言》教材,六年級全書以作文類型各單元編排結構主線,共分12個部分(相當于大單元),每一部分都專門編排寫作課,每課的寫作指導都是過程指導,即從選題、思路、草稿、修改等寫作過程角度,對學生的寫作提供具體、翔實的指導。又如普蘭蒂斯?霍爾公司出版的6至12年級語言類教材《寫作和語法:交流實踐》,第二章專門介紹不同作文類型及作文寫作過程各個環節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如寫作前階段挖掘和選擇寫作主題、收集和組織細節資料;寫草稿階段如何把思路很快寫下來;內容修改階段重新修改草稿,提高作文內容和結構的質量;寫詞修改階段修改語法、拼寫和標點等方面的犯錯誤;發表階段讓學生和其他人分享寫作成果等,每一步都指導得非常清楚。在這套教材后面分體裁的寫作訓練各章節中,也有具體的寫作過程指導。這樣的編排,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模仿,也使教師的教學更易于操作。

總而言之,外國母語教材雖然長期以分編為主,但最近也有加強綜合化的趨勢,這跟我國長期以綜合型為主的編輯傳統不謀而合。如此看來,今后的中西方母語課程教材建設更應加強交流與合作,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另外,就閱讀教材而言,按主題或專題編排單元受到越來越多的教材編者的青睞,就寫作教材而言,他們普遍注意寫作過程和方法的編排與指導,這也正是漢語文教材編制中有所欠缺而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四、 關于各國母語課程教材建設取得的共識

縱觀這12個國家的母語課程和教材概況,就母語課程教材建設可以達成以下幾點共識。

1. 語文在基礎教育的所有課程中居于核心地位。語文的重要性在這里不必費言,單來看看這些國家的情況。在美國,盡管教育在不同時期受到各種政治思潮、教育思想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和沖擊,但語文教育一直是歷次教育改革的中心和重心,歷史上課程設置幾經變化,英語課程的核心和基礎地位卻一直沒有動搖。“如1983年《國家處于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中建議高中生必須修習四年英語;喬治?布什、克林頓和小布什總統相繼教育改革的報告,都強調了英語的重要地位。盡管各學校為高中生畢業所規定修完的學分不同,修完某課程所得學分也不一樣,但其共同特點是,英語必修的學分是最高的。”(朱明慧《美國英語課程教材綜合評介》,《母語教材研究》第五卷第75頁)在德國,語文與數學及第一外語構成德國中學基礎教育的三大“核心科目”。在俄羅斯的普通學校教學計劃中,約有四分之一時間花在語文課上,他們充分認識到,“俄語已成為俄羅斯人民在其全部生活范圍內交往的工具,成為保存和交遞信息的工具,以及在不同時代生活的俄羅斯人民相互聯系的工具”。捷克人認為,掌握和運用母語的口、筆表達能力,是通向認識大自然和社會現實、豐富精神財富的必由之路,也是人與人之間在各種氛圍中進行溝通與理解的基礎條件。芬蘭認為,母語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重要交際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文課程是中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它是學生理解和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學習能力,培養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的基礎,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印度的普通高中課程包括基礎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大部分,語言和文學被作為基礎課程得以強調,英語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以色列普通中學母語教育的兩門課程希伯來語和希伯來文學均屬必修核心課程。在澳大利亞,英語在基礎教育階段被看作是最基本核心的課程之一,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要掌握八類知識,而其中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則排在首位,成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重中之重。有些國家雖然沒有使用“核心”這個概念,但從其在教學計劃和課程表中的位置和課時、學分判斷,母語課程實際上被歸為核心課程。反思我國語文課程,雖然在基礎教育各門課程中一直歸于基礎課程,但語文課時隨每次改革而不斷減少,以至新世紀高中語文課程改革中, 語文的必修時間不到高中三年的一半,這是很危險的,需要我們進行調整。

2. 加強母語選修課程設置,正確處理基礎性和選擇性的關系。在美國,高中語文學習以選修為主,有的學校開設的選修課門類多達幾十種,如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公立中學高中英語課程有寫作、新聞、語法、文學、科幻小說、電影、戲劇、演講等,達28種之多;文學中還分現代文學、當代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歐洲文學等。德國高中的選課制,具體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第11年級,為選課預備期,采取大班或小組形式上課。第二階段是12至13年級,為選課期,采取類似于大學研討班的形式授課。所選的課程又分為“基礎課”和“提高課”兩種。前者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必須學習的基本科目,占據大部分學習時間,后者是指學生可結合自己的專業志向適當選讀幾門相關專業課程,屬于提高范圍。日本2004年版中小學《學習指導綱要》中,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目標要求不按年級分段,只設定了六門課,劃分必修課目和選修課目,其中“國語綜合”和“國語表達Ι”為必修課,其余皆為選修課,并且兩門必修課中只要選其中一門即可,另一門也可以作為選修課。芬蘭基礎教育課程設置也頗具“彈性”,主要體現在國家規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的公共科目,地方政府和學校對于課程設置、課時安排等具有一定的決定權,教師擁有教材選擇權,學生也可以選修其他科目。學生家長或其監護人有權決定學生選修哪些科目,地方政府和學校可以決定選修科目的數量、類型、形式。芬蘭還實行不分年級制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隨時調整和改變自己的學習計劃,甚至可以選擇任課教師。以色列高中階段的文學課,學生可以選2、3、4、5不同的學分,選2分的學基本教材,選其他的在基本教材之上加一些內容。澳大利亞課程設置靈活,學習內容多種多樣,學生總能從那些豐富多樣的選修課中找出自己喜愛的課程。由此看來,出于培養創造性和個性化的未來人才的需要,語文課程的彈性設置成為全球化的母語教育潮流,但應該如何把握彈性,這要依不同國家的傳統和國情而定,而不能一味模仿外國的做法而全盤照搬。總體來說,經濟文化教育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語文課程設置的選擇性和彈性越大,反之彈性愈小。

3. 密切課程教材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如美國教材,文學知識和技能、語法知識、口語技能等的學習和訓練,其內容都與學生的生活緊緊相聯。不僅課文選文貼近學生生活,選編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報刊時文,而且設計的課后練習內容與學生生活相關,比如到實際生活中進行調查,完成項目練習。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前蘇聯和俄羅斯語文教育學者注意把學習語文課本同學習“生活課本”結合起來,把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引進課堂,并且引導他們進行觀察、參觀、參加課外活動和社會活動,學習各種課外讀物,以擴展他們的科學知識和生活知識領域。芬蘭母語教材亦如此,赫爾辛基維爾勒?松德爾斯股份公司2004出版的高中《母語和文學》第二冊,在伊索寓言《龜兔賽跑》后的練習設有“寓言與我、寓言與其他文章、寓言與社會”三個板塊,其中有些練習如“我像寓言中的烏龜還是兔子?”“對這個寓言我有什么看法?”“我周圍是不是有很多像寓言中兔子或烏龜一樣的人?”“孩子們通常同情哪個動物?成人呢?”“對于當前世界這個寓言有哪些有用信息?”等等,“既促使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變被動的機械式的訓練為主動求知,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教學,變教師的單向傳授為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楊延峰《芬蘭共和國芬蘭語課程教材綜合評介》,《母語教材研究》第五卷第395頁)澳大利亞也一樣,10年級學生使用的《中學英語》第四冊在選取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方面匠心獨運,不僅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注意選取他們感興趣的材料,同時注意把時代背景放到選材中,比如像人類與動物的關系,保護瀕危稀有動物的話題,描寫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遇到的親人之間的情感問題,興趣愛好與學習的關系問題,現代新科技的功用與正確利用問題,以及人類與大自然如何和平共處的問題等等。通過這些文章的學習,培養了學生觀察世界,保護環境,學會與他人、周圍環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總之,外國母語課程教材建設者都共同意識到生活是語文教育的源頭活水。在這方面,我們的語文課程教材改革取得了可喜的進步,需要進一步發揚。

4. 重視語文學習中的思維訓練。我們注意到,在多個國家的母語課程理念中,都有關于語言與思維關系的闡述,要求在訓練語言的同時,促進思維的發展,這就使母語課程實質上成為語言思維課程。在英國英語教科書中,思維元素是其內容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英國查爾萊斯?萊茲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的《第1、2、3學段成功?英語》這套書中,編者多次提到“頭腦風暴”這個術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要求學生“畫思想地圖”和“進行紙張記錄”,這就讓思維活動變成了具體操作。又如,想象力是形象性思維的核心,編者注意從小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虛構能力,提出“非虛構”和“虛構”這兩個概念,并列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更主要的是,編者讓學生進行想象能力的實戰訓練,如結合閱讀莎士比亞劇本提出讓學生懂得和體驗“移情”,要求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為選場中的一個人物,持續地以角色“我”的身份,寫出自己對已糾纏進去的劇情的感受。在美國,各州的課程標準都把思維能力的發展看做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認為語文課既是基礎和工具性的課程,又是承擔著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最重要的課程。所以,美國英語教材確定的編寫原則之一,就是重視思維能力,特別是重視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開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提出面向21世紀的八個基本改革要點,其中第二點就是“重視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日本2004年版中小學國語改進教材之“新”,首先一點就是突出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如高中《國語綜合》課本第十單元第三課以“組織正反方辯論會”為題,具體介紹了這種活動的組織過程,并以實例引導學生如何參加與組織此類活動。這樣的學習活動,是學生聽說讀寫等多項能力的綜合運用,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發揮各自的創造性思維,并在實踐中學習如何活動,如何互相協同合作等多項社會活動能力。我國現行各套語文教材,不能說它們不重視思維訓練的編排,但有不足,突出一點是,應該改變目前這種思維訓練的隨意和隱伏的現狀,要把思維訓練設計和安排得更有計劃性,更顯系統性,更具操作性。

5. 在母語教育中滲透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的教育。語文課程研究專家韓雪屏說:“引導逐漸成熟的青少年學會嚴肅地思考人生的意義,日漸深刻地理解和體驗人生的苦與樂、生與死、順境與逆境、成功與失敗、物質與精神、自我與他人、瞬間與永恒、理性與非理性等重大生活課題:這就是母語課程擔負的嚴肅的人文教育任務,也是母語課程義不容辭的責任。”(《英國英語課程教材綜合評介》,《母語教材研究》第五卷第31頁)誠哉斯言。德國母語教育意識到,語文課不單單是教學語言,而且要擔負起教育的使命,對受教育者人格的塑造起重要作用。日本雖然近代以來大力向西方學習并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但這個民族的單一性和長期的封建鎖國,仍使日本國民意識深處有著濃重的排外與自我封閉傾向,為此,許多日本學者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2004年新版《學習指導綱要》中要求指導學生建立積極地與他人交往的意識,并學會善于正確地與他人交流,這反映了這種呼聲和日本社會的迫切需要。具體到教材編寫,日本教育出版社2003至2004年出版發行的小學國語教材里就有《在廣場交朋友》《化妝采訪》等課文,教授學生如何與他人交往;初中國語第一冊第六單元里的《發人深思的傷痕》一文,用自我經歷的故事,生動而有趣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在與他人相處中,當遇到矛盾和沖突時,不要總是首先責怪對方,需要的是自我批評的勇氣。前蘇聯和現俄羅斯語文課程改革也提出培養學生自信、進取、誠實、正直、認真、踏實、堅強、勇敢、嚴謹、求實、關心、合作、樂觀、奉獻、批判、創新等良好的品質。這些都是母語課程中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教育,關乎培養富有教養人格健全的未來公民的大事。在這方面,我國語文教育自古就有“文以載道”“文道統一”的優良傳統,面對這全新的時代,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開闊視野,大量吸納具有世界普適性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使“道”的內涵更趨現代性。

6. 外國母語課程教材普遍重視文學教育。文學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這是毋庸置疑的。西方國家母語教材大多語言和文學分編,文學占據半壁天下,足見他們對于文學教育的重視。在俄羅斯,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從小學就開設文學課,蘇聯解體之后,文學課程的開設時間提前到小學起始年級。即便是語言教材,也是以大量的文學作品作為語料和素材。在美國,初等教育階段的英語學習,低年級以故事或兒歌和童謠等文學體裁為主,中年級以短篇小說、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為主,六年級將語文課開設文學和語言兩部分,正式進行大規模的文學教育。在美國,即使是分科后的語言課,其課文也是以文學作品為主。另外,德國、法國、日本、以色列等國無不重視文學教育,因而重視文學教材的編寫。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詩教,有著文學教育的優良傳統,但在應試教育和文章教育占主流的當下,我們如何加強文學教育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

7. 在言語實踐中掌握語言運用的基本規律,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英語教材中,以不同的名稱為學生設置了大量的言語實踐活動,如“研究項目”(Project)、“實踐”(Practice)、“特寫”(Special)、“應用語言”(Using word)等;德國教材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教材中很少見到孤立的練習、句本位練習、機械模仿的死記硬背式練習等形式,即使語法練習和詞語訓練也盡可能地被納入有意義的學習情景之中,從感知到歸納到實踐再到提高;澳大利亞英語教材也是如此,比如10年級學生使用的《中學英語》第四冊,在每篇選文和作業、任務之后都附有大量的啟發性思考題供學生思考,這就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言語實踐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在真實的情景之下學習,學會如何使用語言。可以說,摒棄枯燥無味的語言規則,代之以生動有趣的語言運用的情境設計,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語言,這不僅是西方母語教育的現在普遍通行做法,也應成為漢語文教材編制學習的經驗和做法。

8. 加強多元文化學習。尊重多樣文化是這個時代的人們應共同具備的品質。美國尤其如此。因為它是個移民國家,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社會現實,要求教材出版公司在組織編排教材時,必須將多元文化作為考慮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選擇課文材料特別是文學素材時,美國的母語教材不只取材于白人主流文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作家及作品,反映他們的價值觀念。有的教材甚至專門編排多元文化單元,介紹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和習俗,接觸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加對其他民族的理解。普蘭蒂斯?霍爾公司出版的6至12年級系列文學教材《文學》中,7年級共有10篇“多元文化學習”,其中如加勒比海――文化萬花筒、不同文化中的藝術家、不同文化中的時間觀念、不同文化對季節文化的慶祝活動、不同文化中的圖騰動物、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及不同價值觀之間的沖突等。又如印度的《互動英語》,既讓學生了解印度民族的博大,也讓他們了解世界各國文化的精深,體現教材的國際性和民族性。即便像在民族文化傳統單一而顯保守的伊斯蘭國家,多元文化學習也成為母語教育的大勢所趨。以此觀之,在我們這個漢文化占絕對主導地位的國度里,我們的語文教材如何在立足民族文化基礎上逐步滲透多元文化意識,為培養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未來公民做準備,這是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

9. 關注母語教材編寫隊伍的資質。母語教材編寫雖然不算高深學問,卻涉及國家民族的子孫后代的大事,所以實際上比什么都重要。為此,各國都很重視母語教材編寫隊伍的資質。如在美國,中小學教材雖然由民間組織編寫,但他們認識到,單單依靠幾個教師或專業人員、作家等編寫者,已經不能勝任母語教材的編寫任務,而只有依靠實力雄厚的出版商,投入大量財力、物力,組織方方面面的專業人員如作家、學科專業人員、學科研究人員、美工、編輯等,才能最終完成某學科教材的編寫任務。前蘇聯教育部長謝爾巴科夫曾經指出:“……教科書將由經驗豐富的大學教師、中學教學法教師、著名教育家和某個科學知識領域里的專家組成的集體參加編寫。”在蘇俄,任何教育領域的專家,例如科學院的大專院校的學科專家、教學法專家和中學教師都可以參加編寫,這體現了前蘇聯教育界對教科書編寫問題的高度重視。俄羅斯延續了這樣的認識和做法。法國法語教材的編寫者主要是學校資深教師、教育專家、教學研究人員等。在我國,加強母語教材編寫隊伍資質管理和審核勢在必行。

10. 建立母語教科書的循環使用制度。通過研究,我們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英、美、德、法等國的教材都不需要學生出錢購買,而是由政府統一采購,教科書成為一種公共財產,由學校提供給學生無償使用。學生從學校借來之后,要認真保管,謹慎使用,不得損壞,也不得在書上亂涂亂畫,否則要照價賠償。西方的這種做法,不僅是一種資源節約,也是對學生進行愛護公物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種方式。這種教科書免費和循環使用制度,按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雖然還無法做到,但至少可以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至少可以先在有條件的地方搞一些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