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策略范文
時間:2023-07-07 17:33: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融合教育策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文章編號:1003-0751(2015)11-0087-04
隨著社會流動加速、家庭小型化和婚姻脆弱化,各種兒童問題不斷發生,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2013年6月,民政部出臺了《關于開展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民函[2013]206號),第一次在全國性政府文件中提出“困境兒童”的概念,并將其細分為殘疾兒童、重病兒童和流浪兒童三類。殘疾兒童作為“困境兒童”中規模最大的亞群體,是指14周歲以下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兒童。殘疾類別包括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由于健康和年齡的雙重弱勢,殘疾兒童在社會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
目前,殘疾兒童具有群體規模大、群體需要復雜且不易滿足、教育問題突出并容易引發集體行動等特征。第一,從群體規模來看,我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共有殘疾兒童約387萬人(指0至14歲兒童),占全國殘疾人總數的4.66%。其中學齡期殘疾兒童(6―14歲)246萬人。從殘疾類別來看,我國現有視力殘疾兒童13萬人,聽力殘疾兒童11萬人,言語殘疾兒童17萬人,肢體殘疾兒童48萬人,智力殘疾兒童76萬人,精神殘疾兒童6萬人,多重殘疾兒童75萬人。如此規模的殘疾兒童對其背后的家庭、社區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第二,從群體需要來看,目前兒童殘疾狀況較為復雜,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精神心理和智力方面的,還有多重殘疾的情況。生理方面的殘疾表現為肢體方面和五官方面的缺陷,比較容易識別,如傳統的盲、聾、啞和四肢的殘疾;精神心理和智力方面的殘疾則難以識別,社會公眾對此了解較少。如此多類別的殘疾兒童,其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教育、康復和就業成為其最迫切的三大需要。但實際上,由于問題的多元化和復雜性,殘疾兒童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第三,從教育來看,教育是殘疾兒童的三大需要之一,對于他們成年后的自立具有重要作用。但現實中,殘疾兒童尤其是精神殘疾兒童受排斥的問題非常突出,部分兒童被拒絕入學或被勸退事件屢屢發生。如2012年9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深圳一自閉癥兒童被19名家長聯名‘趕出’學校”事件、2014年12月發生的“珠海家長聯名阻止自閉癥少年入學”事件等。在這種情況下,殘疾兒童的教育成為政府和社會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我國傳統上在殘疾兒童教育方面實行隔離教育,即正常兒童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殘疾兒童在特殊學校接受教育。特殊學校主要針對盲聾啞學生,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職業培訓和技能教育。這種教育方式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普通兒童對殘疾兒童缺乏了解、不利于殘疾兒童的社會融入等缺陷。同時,這種教育模式對新出現的殘疾兒童群體,如自閉癥兒童、智力障礙兒童等無能為力。鑒于此,一種新的教育形式――“融合教育”被引入我國殘疾兒童教育領域。
根據新墨西哥特殊教育中心的定義,融合教育是指所有的殘疾兒童必須在有足夠資源、并以同齡兒童為主的自然環境、班級、學級以及社區的教育環境中受到教育。這即是說,所有兒童均應成為任何教育環境中真正的一員,并與其他兒童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機會與權利。從這一定義來看,融合教育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并不是讓殘疾兒童僅到學校受教育而無資助;二是根據殘疾兒童的能力去提供其所需要的幫助,以保證他們的成功;三是將殘疾學生作為全班學生中真正的一員而不是一個訪問者,殘疾學生與非殘疾學生的比例必須按照正常學生與殘疾學生的比例安排;四是殘疾學生與其他學生同等對待,只是殘疾學生的學習進度及難度安排要因人而異。融合教育在滿足殘疾兒童需要、促進其社會融入、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我國殘疾兒童融合教育的實施困境
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開始在殘疾兒童教育方面進行融合教育的探索。1988年7月11日,由國家教育委員會等七部委的《中國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1988年―1992年)》中第一次明確提出“隨班就讀”這一概念。1990年和1994年,國家分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教育條例》中以法律和法規形式對隨班就讀予以規定。此后,隨班就讀成為我國推行融合教育的主要方式。國家教委也了隨班就讀的一系列配套文件。其中,《關于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對隨班就讀作出了具體規定:一是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應當就近入學;二是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的入學年齡與普通兒童相同,特殊情況可以適當放寬;三是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每班以1―2人為宜,最多不超過3人;四是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把接收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納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并把任務落實到鄉鎮和學校,切實保證殘疾兒童少年按時入學;五是普通學校應當依法接收本校服務范圍內能夠在校學習的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不得拒絕。可以看出,隨班就讀是我國特殊教育實際與西方融合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形式,是在我國經濟文化不發達、各方面因素受制約的情況下發展特殊教育的一種明智選擇。但是,我國普通學校的融合教育幾乎沒有為殘疾兒童提供特殊的硬件和軟件支持,殘疾兒童在普通學校接受融合教育時幾乎沒有享受到特殊的服務,常常出現“隨班就座”“隨班混讀”現象。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以隨班就讀為主的融合教育面臨著理念、政策設計、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諸多困境,影響著融合教育的健康發展。
1.融合教育的相關理念缺乏
融合教育不僅意味著教育方式的改變,而且意味著教育理念的轉變。西方融合教育的背后是平等、個性自由、尊重差異、多元化等西方價值觀念,他們從人權和平等的角度強調接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教育要尊重個體差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設計,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長期以來,我們缺乏這方面的理念,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融合教育的開展:第一,把殘疾人視為需要同情和救助的弱者,并基于此制訂一系列政策措施。這容易強化殘疾人的弱勢和“無力感”,不利于他們的自立。第二,缺乏權利意識,沒有認識到殘疾人具有與正常人同等的受教育權、就業權以及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尤其是受教育權,它作為殘疾人的基本權利,是其走向獨立的重要途徑,在現實中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第三,教育過程中過于強調學生的學業成績。學校教育是以學業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的,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重視不足。而殘疾兒童在學校學生整體學業成績和課堂教學中的負面影響,容易導致殘疾兒童受學校和普通兒童家長的排斥,使隨班就讀效果不佳。這也跟我國融合教育開展時間短、公眾對融合教育了解有限、學校和普通兒童及家長對融合教育存有疑慮與擔心有很大關系。
2.社會福利政策存在缺陷
我國現行的殘疾人福利政策呈現“碎片化”和應急性特征,難以保障殘疾人正當權益的實現。第一,法律法規政策存在缺陷。在殘疾人教育方面,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主要有1990年頒布、200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頒布實施的《殘疾人教育條例》,這些法律法規把“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普及為重點”作為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的方針,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育的連貫性,對學前教育重視不夠,從而在教育過程中容易錯過殘疾兒童矯正的最佳時機。第二,法律政策的執行力度有待加強。毋庸置疑,上述法律法規對我國殘疾兒童教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相關的細化措施沒有跟上,使得法律法規在執行上大打折扣。目前,殘疾兒童入讀正常的幼兒園、小學仍然遇到許多困難,家長不得不動用各種關系來達到目的。第三,相關的資源支持不足。國際融合教育發展的歷史與實踐證明,殘疾兒童融合教育的開展離不開物質、專業人員和服務等相關資源的支持,這是融合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如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給普通學校用于推廣融合教育的撥款逐年增長,同時以全校參與模式來實施融合教育;在全校參與模式架構中,普通學校真正關注殘疾兒童的特殊需要,并配備相應的教育資源和服務資源;教育主管部門也為學校提供額外支援、教師培訓以及專業支援。而在我國大陸地區,融合教育主體不明、主管部門不清、資源支持力度不足,這些均導致了普通學校開展融合教育面臨重重困難,動力不足。
3.社會服務的專業化程度低
融合教育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相應的社會服務支持,但我國與融合教育有關的社會服務嚴重缺乏,僅有的社會服務專業化程度也較低,難以為融合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支持。第一,專業人員匱乏。目前普通學校大多沒有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現有的教師也基本沒有經過特殊教育訓練,不具備專業知識,對融合教育了解甚少,他們急需得到巡回教師、各類專業人員的支持、指導與幫助。但是,現階段我國巡回教師制度并不健全,社會工作者、言語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和康復訓練人員更是嚴重短缺,導致隨班就讀的教師和學生在遇到實際困難時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如一些學校接納了殘疾兒童,但由于沒有專業人員,又缺乏外在資源支持,“隨班就讀”變成了“隨班混讀”。第二,社會服務評估缺乏。融合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相應的評估,這里的服務評估既包括對特殊兒童需要的評估,也包括對教師和社會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工作內容和工作效果的評估。但目前專業的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缺乏,社會服務評估大多由高校教師兼職進行,評估手段和評估技術滯后,這些均制約了現有的評估質量和評估效果,導致學校教師和機構工作人員的工作難以得到合理承認,影響了相關教師和社會服務人員從事融合教育的積極性,不利于融合教育的健康發展。
三、殘疾兒童融合教育的發展策略
融合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將殘疾兒童接納到主流學校或主流社會中來,而且更著眼于最大限度地掃清所有兒童全面參與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阻力,實現其全面發展。這是實現殘疾兒童權利的需要,更是教育公平的體現。要突破融合教育的實施困境,需要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融合教育的經驗,結合本土實際,探索有效的融合教育發展策略。
1.轉變理念,營造融合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
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全納教育:未來之路”為主題召開了第48屆國際教育大會,這標志著國際社會已經達成推動融合教育的共識。發展融合教育需要改變原有的對殘疾和殘疾人的理念,營造一個寬容、接納的社會環境,促進少數群體的社會參與和社會發展。第一,優勢視角。從優勢視角來看,殘障只是個體部分機能的喪失,并不影響個體其他部分機能的正常發揮,甚至某些殘疾人還具有一些超于常人的特殊才能。為此,應從殘疾人的優勢出發,采取多種措施使其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第二,增權理念。教育權是包括殘疾兒童在內的所有兒童和青少年的基本權利,政府和社會有責任和義務來創造條件,實現其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我國2014年1月出臺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提出的“全面推進全納教育,使每一個殘疾孩子都能夠接受合適的教育”也強調了這一點。第三,及早干預理念。殘疾兒童的康復訓練和融合教育要及早進行,根據其年齡階段和殘障程度的差異采取不同措施。這需要通過公眾教育、家長支持、政策研究與倡導等方式,使政府工作人員、普通學校師生、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充分認識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性,進而支持融合教育,為融合教育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以政府為主導,持續推動政策創新
在現階段,發展融合教育,必須以政府為主導,借鑒外來經驗,結合本土實際,進行政策創新。這是由我國的現實情況決定的:一是我國“強政府弱社會”的格局決定了大部分資源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有能力、也有責任做好殘疾兒童的融合教育;二是融合教育的非營利性以及教育的公共物品屬性決定了市場化的公司難以介入并提供有效的服務;三是現階段社會服務機構的規模和專業化程度有限,提供服務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政府主導融合教育的相關福利政策,并對相關的社會服務進行監督和管理成為必然。從目前情況來看,由政府主導進行的政策創新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對現有的政策法規進行整合完善。要對現有的政策法規中相互矛盾和容易引起歧義之處予以修正,增強其內部的一致性。同時制訂相應的實施細則和操作方案,進一步明確政府、普通學校、服務機構、家庭的權利和義務。第二,加大執法力度。要加大對違反相應法規的人員和行為的懲處力度,增強政策法規的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第三,引導和培育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參與融合教育。將從事融合教育時間較長、聲譽較好的社會服務機構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范圍,加大支持力度,同時對其進行監督、管理與服務,促使其擴大規模、提升專業水平。鼓勵其與普通學校之間建立合作關系,促進社會服務與普通學校教育相互合作與有效銜接。第四,加大對普通學校、殘疾兒童及其家庭在經費、培訓和服務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非政府組織、學校、家庭之間的伙伴關系,提升融合教育的質量。
3.以需求為本,提升社會服務水平
篇2
【關鍵詞】語文教育 德育 緊密聯系 滲透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更能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文以載道”和“文道統一”的原理決定了語文與德育相互滲透的關系,也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與德育相結合,內容與形式不能分開。關于文道統一的問題,是幾千年傳統語文教育總結出來的一條十分寶貴的經驗,是語文教學的一條具有普遍性的規律。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文道統一也應該現代化,文要現代化,道也要現代化,統一也要現代化。然而,無論怎樣,“文”與“道”的融合是無庸置疑的。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有著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著優良的民族作風,這些都凝聚在語言文字當中,特別是語文這一學科,它蘊涵著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精神,例如,孔子“殺生以成仁”、孟子的“舍生而取義”的思想,都滲透了儒家的群體價值觀;《岳陽樓記》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這些表現出古人愛國愛民的傳統美德。語文教學充分展示著傳統文化優秀篇章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高中語文更是加強了對道德價值的滲透,無論是詩歌,散文,小說,還是其它文學體裁,都包含著一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習語文可以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效果,而不會使德育成為空泛的口頭說教,從而很好地促進學科知識的學習,為學科知識的吸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語文這門學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語文課不是教教材,而是借用教材訓練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素養,語文能力的形成不是語文技術的人格和自動化,而是學生主體精神的養成、人格的合理構建。然而,要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和思想道德,我們就必須借助語文教材。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都是經過專人研究后確定的,它們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也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語文教材包羅萬象,涉及各種各樣的文學體裁,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戲劇,都蘊涵著一定的人文精神。例如:學生在學習《我與地壇》《珍珠與淚珠》《我有一個夢想》這些文章時就要去體會文章中感恩、和諧、平等這些價值觀;學習了《鄒忌諷齊王納諫》《秋水》《勸學》就要懂得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謙虛,要主動學習等道理,從而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升華。
語文教育是德育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下面我將具體談談高中語文教育的德育滲透策略。
1.發揮傳統德育中教師的垂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與學生每天相處,在課堂上、操場上、走廊里……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榜樣示范作用。教師無私奉獻、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崇高的職業道德都耳濡目染,感染著學生,因此,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道德高尚、有所作為的人,真正成為學生的楷模。語文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從古至今,人們都把語文教師認作成完美的化身,加之語文老師是“傳道”的重要力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優良的道德傳統。如果老師不能以身作責,他說的話就不具有威信,不能發揮楷模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必要時為了樹立榜樣還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幫助學生提升思想素養。
2.通過人物形象的分析滲透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典型是生活中典型人物的升華與提煉,正面人物形象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反面人物形象給學生以教訓與警示。因此,我們可以充分運用文學形象引導學生在理解、鑒別、欣賞過程中受到教育。如在學習《項鏈》后,讓學生反思自己有沒有類似的虛榮心,如果有,那么從這篇課文中應該反省什么;如果沒有,那么又得到了什么啟示。對人物的分析同樣有利于學生認識能力的提高,教師應當告訴學生語文是人生最重要的工具,用古今中外的大量史實讓學生認識語文能力對個人前途,對集體利益,甚至對國家命運都有著巨大而密切的關系,比如學了《燭之武退秦師》就幫助學生認識“三寸之舌能戰勝百萬之師”的道理。通過“學-思”這種內化后,學生再將之外化為做人處世的行為,那么就達到了德育的目標。
3.在寫作與課外閱讀訓練中滲透。寫作教學不是單純的寫作技能訓練而是思想認識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寫作訓練內容中的思想性、社會性決定了作品必然蘊涵著諸多思想教育的因素,這就使寫作教學具有明顯的教育性。根據學生的思想狀況出題,例如:教師可針對學生中穿名牌較多以至形成攀比之風的現狀可以開展“學生該不該穿名牌”的討論和寫作訓練,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除了教師提供之外,也號召學生搜集和互相交流,不僅搜集反面的,也搜集正面的,不僅搜集事例,也搜集名家名言這樣的素材,讓每個學生都搜集成一本或幾本,這樣既能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又可進行思想教育。除此之外,為了增加積累,在課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背古詩百首,名言百句,讓學生搜集哲理歌詞等,這本身也就是一種熏陶和教育。這也是一種吸收和表達相結合的方式。
廣泛開展讀書讀報活動,首先是組織閱讀文學名著和名人傳記,其目的是用名著深刻的思想和名人的崇高德行去影響、熏陶學生,使他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例如:結合教材閱讀開設諸如《論語》研究,《紅樓夢》研究,古詩詞欣賞等活動課,在活動課中體會古典名著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接受先哲思想的熏陶,也可結合教學組織讀強者之書,走強者之路之類的活動,閱讀諸如《鋼鐵是怎么煉成的》、《詩詞》。
4.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這三方面的教育,它需要三方面的齊抓共管。學校德育要力爭社會化,生活化,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這三者只有同步協調、形成合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才能為學生的成長營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環境,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增強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能力。心理學上說在影響人的發展因素中學校的影響起主導作用,德育又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語文教育又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語文教育者要擔當起帶頭人的責任,通過合理有效的途徑將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力量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
語文教育與德育的融合滲透是幾千年傳統語文教育總結出來的一條十分寶貴的經驗,是語文教學的一條具有普遍性的規律。隨著時代的變化,二者的關系也在變化,不管怎樣變,“文道統一”的原理是不會改變的。當前國家實施素質教育,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語文教育與德育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是歷史的繼承,也是時代的需要。高中階段的學生自主意識,能動性逐漸增強,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逐漸定性,這就更需要有正確實際的引導,因此,要重視高中語文教育與德育的關系。
篇3
【關鍵詞】音樂媒體;小學語文;深度融合
引言
2012年,教育部出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下面簡稱《規劃》)。《規劃》提出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充分利用一切合理手段提高教學的質量。音樂是一種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不能僅僅是互相疊加,而是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和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
1、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原因
音樂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依靠其存在的深厚文化內涵感染去引起觀眾的轟鳴,是一種情境的凝結,也是一種意境的創造[1]。語文教學偏理論教學,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產生枯燥感和無聊感,使得語文教學的效率大大降低。如果音樂媒體和小學語文教學能夠相互融合,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抖擻精神,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在語文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還能夠讓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獲得健康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感受到語文的魅力,積淀豐厚的語文素養。
2、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應用策略探討
2.1選取適合的音樂創設教學氛圍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音樂媒體的使用,音樂的選擇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提前對即將學習的語文知識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同時還要結合教材,以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特點為中心,在選取音樂時選取與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相符的音樂,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所創設的教學環境中感受到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將學生帶入相應的語言環境中[2]。比如在講解到《四季》的有關知識時,涉及到“春天”的有關內容,,這個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適當融入一點音樂活躍課堂氛圍,為了更好地與“春天”結合,語文教師可以選擇歌曲《春天在哪里》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適當地播放該歌曲,配合語文教學的進行。《春天在哪里》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春天的景象,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有更加深刻的體會,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2.2將情感與教學內容融合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利用音樂素材使得情感和教學內容相互融合。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而是要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獲得情感上的升華,讓學生帶著情感投入到語文學習過程中[3]。為了能夠讓情感和教學相互融合。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語文教師可以融入合適的音樂元素。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會很快地跟著音樂的節奏走,享受音樂的同時,也對音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不同風格的音樂體現出的情感也不一樣,比如歌曲《神秘園之歌》是一首旋律舒緩的歌曲,體現出一種抑郁、悲傷的思想感情。學生在聆聽這樣的歌曲時,情緒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并對相關文章內容中體現的傷害、惆悵有一個更加準確的把握。所以,在學習到有關故鄉的文章時,就可以利用《神秘園之歌》到教學過程中,以此加深學生對情感內涵的理解。
2.3利用音樂資源帶動情感升華
小學生年級小,思維模式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再加上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使得學生面對文章內容時理解起來很難,不能全面地理解文章內涵。這時候,如果語文教師將音樂媒體資源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可以實現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目的。同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文章內容的情感需要,盡可能地選擇能夠詮釋文章情感的音樂,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進而對文章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講解到《長城》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能夠很好的體現出祖國的大好河山,展現出中華民族的豪邁氣概,學習這篇文章時會為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此時,語文教師可以巧妙地將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導入到課堂之上。《義勇軍進行曲》是我國的國歌,能夠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偉大智慧,在聆聽這首歌的時候,一種愛國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小學生更加感性,在教學過程中聽到這樣一首激動人心的歌曲,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自豪感。
3、結語
語文知識的學習對于小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要想改變傳統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沉悶的教學氣氛,就必須借助有效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音樂媒體和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是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的最好方式,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從選取適合的音樂創設教學氛圍、將情感與教學內容融合以及利用音樂資源帶動情感升華等方面入手,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一定會得到明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也更加輕松更加容易。
【參考文獻】
[1]張忠艷.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應用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07):125-128.
篇4
下面以杜甫《春望》閱讀教學為課例,探討多媒體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激趣設疑,導入主題
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展現生動的問題材料,設疑激趣,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充分調動學生渴望新知的積極性,自然導入本課教學的內容和主題。多媒體配杜甫蒼老畫像圖片和郭沫若評價杜甫的對聯文字“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學生探究對聯含義,深入了解詩人杜甫的生平思想、詩歌成就和寫作本詩的時代背景。
二、直觀示范,提高效益
利用多媒體播放音頻和文字呈現等功能,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示范,恰到好處地演繹教學內容,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益。多媒體播放《春望》朗讀音頻,進行聲情并茂的范讀;在學生合作探究中動態呈現詩歌的朗讀節奏和重音。學生認真聆聽范讀錄音,然后試讀,在文本中標注詩歌的朗讀節奏和重音。
三、營造氛圍,創造情境
多媒體營造文本塑造的特定情感氛圍,渲染特定的心境,創造鮮明生動的教學情境,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有助于師生情感的投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多媒體播放古箏名曲《漢宮秋月》音頻為學生朗讀配樂。學生配樂自由多形式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初步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體會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四、鏈接知識,引導探究
利用多媒體的呈現功能,鏈接與文本切合的課外知識,有效拓展學生學習的廣度和深度,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提供相關的參考材料。引導學生閱讀探究文本,感悟文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多媒體知識鏈接。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學生參考鏈接,咀嚼并賞析批注“破”“深”,深入體會詩歌意境。
五、圖文并茂,突破難點
利用多媒體圖文的有機結合,合理搭配教學資源,再現情景,調動多種感官的刺激獲取信息量,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圖文并茂,以圖釋文,據文解圖,設疑引導,巧妙地為釋疑解難創設突破口,化難為易,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課件背景設置圖片“花香鳥語”,插入杜甫蒼老畫像圖片,配文字設置問題:你認為詩句中“感恨”的主體是什么?學生感受春天美好景物和杜甫蒼老形象的強烈反差,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分析文本塑造的意象(“花、“鳥”),體會詩句內涵的詩人情感。
六、歸納總結,知識構架
利用多媒體的文字自定義動畫呈現功能,作為師生信息交互傳遞的便捷通道,對所學文本進行內容、結構和寫作手法等方面的梳理與歸納,使之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學生回顧《春望》全詩,多角度為文本編列提綱。教師指導學生,與學生交流,多媒體動態呈現提綱要點。
以上是結合《春望》課例從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環節中,分析多媒體與語文教學融合的常用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語文素養的提高。”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策略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和口語交際等語文教學與多媒體的深度融合,其目標是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更深刻、高效地內化。
教學的三個基本構成要素是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多媒體既承載教學的部分內容,又是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多媒體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課堂要做到靈活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促進教學的三個基本要素之間的相互高效運動。
多媒體要有機地結合語文課堂教學的特征和語文文本特點。教師要巧妙設計語文教學,依據語文學習的內在規律,找準多媒體與語文課的契合點,從而深入挖掘語文文本的核心價值。
要正確處理多媒體與語文傳統教學方式之間的關系,深度融合使二者優勢互補,相得益彰。教師的精當板書、講解、引導和學生的讀寫聽說等語文傳統教學方式的精華,要與多媒體有機融合為一體。
篇5
一、整合課程資源,選擇生活化的美術教學內容
1. 聯系學校生活創設美術教學內容
學校的升旗儀式、運動會、合唱比賽、班隊活動等,學生都已親自參與、體驗,也是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將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作為繪畫題材,學生興致很高,創作出的作品也很生動。
2. 聯系家庭生活創設美術教學內容
家是每個學生最熟悉的地方,在家里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生活,他們之間有著許許多多溫馨的生活畫面,讓學生用畫筆記錄這美好的一刻,可以增強學生對生活中的美的理解與感受。
3. 聯系社會生活創設美術教學內容
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也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領域。在生活中找一些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讓學生們自己去感受、去體驗、去嘗試,遠比教“畫法”效果更好。結合小學美術教材中的連環畫、卡通畫和漫畫學習形式,我在美術教學中開展“環境保護,從我做起”“健康安全、從小做起”等繪畫設計教學活動。通過指導學生運用連環畫、卡通畫或漫畫等形式進行不同的繪畫設計與表現,把美術活動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在關注日常生活的同時提升對繪畫創作的學習興趣。
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生活廢棄物越來越多,品種也越來越多,而這之中有許多就可以成為我們美術教學的材料。如:包裝紙、塑料袋、紙杯、紙盒、包裝繩、舊掛歷紙等。我把這些資源引入課堂,開展了《時裝秀》《紙杯變變變》《有趣的瓶蓋》等變廢為美的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明白通過自己的雙手,既尋找、收集了制作材料,又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處理現代生活中的垃圾,還有利于環境保護,減少污染。
4. 用好、用活教材資源
現行教材中,基本貫徹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設計了不少生活氣息濃郁、符合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特點的教學內容,用好、用活這些內容,同樣有益于美術教育的有效性,有益于小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創設教學情境是美術與生活相結合的前提和條件,其目的是讓學生體驗生活與美術的聯系,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真正體驗到 “在玩中學”的樂趣。美術教學中,創設情境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設的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實際、認知特征;二是創設的情境要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三是創設的情境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學生,能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四是要從學生身邊的事物開境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可以采取講故事、做游戲、表演、變魔術等方法,例如我在上《大海上的船》一課時,在課前精心設計繪制了一幅大海的淡彩畫,并設置了一個小機關,把一座小島藏在畫的后面,授課時用小美人魚的故事引出小島,當我“變”出小島時,孩子們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這個驚喜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讓課堂教學達到了。
三、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形式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小學美術教學應以趣味性的游戲活動為主,活動的設計同樣應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兼具生存性和體驗性。如教學《小小食品店》一課時,我把全班分成幾個組,每組合作制作精美的小食品,開辦小食品店,組內評選一人當營業員,介紹每一種“食品”的名稱和特點,然后各組同學當顧客,相互參觀投票評選出“五星級食品店”。整個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體驗密切聯系,學生感到新鮮有趣,主動快樂。
篇6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一直是難點所在。閱讀是指學生通過文章,來解讀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獲取有關知識,這是一個吸收的過程;而寫作,則是學生通過自己手中的筆,記錄下自己要向外界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這是一個傾訴的過程。傾訴和吸收實則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二者之間是一衣帶水的交融關系。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很好地把握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利用適當的教學手段,把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培養,將會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鄉村語文教學中有關讀寫結合策略的內容。
一、鄉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的現狀
1.缺乏閱讀興趣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兩個方面。閱讀,需要一個安靜的心境,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小學生的天性似乎與此背道而馳。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年紀較小,自制能力不是很強,抗干擾能力不是很好,這就對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產生了阻力。鄉村小學生中有許多基礎不好的“后進生”。為此,在很多鄉村小學生看來,閱讀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很是無趣,因此,他們的閱讀效果一直不是很好,針對這種情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成了當務之急。
2.欠缺必要的閱讀能力
鄉村小學生社會經歷太少,思維方式相對簡單,這決定了他們的閱讀質量不高。尤其是在面對知識性和邏輯性較強的文章時,常出現讀不懂、不知所云的情況,這就給學生的思考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閱讀效果可想而知。
3.寫作素材積累得不夠
寫作是把心中所知、所想、所悟表達出來的一個過程,但鄉村小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豐富,思維簡單,積累的寫作素材不夠,由此,他們感覺無內容可寫,或造成所寫內容空洞。
4.語言詞匯表達貧乏
閱讀是一個積累詞匯的過程,是可以為寫作提供必要的詞匯支持的,詞匯是寫作的唯一載體。而事實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強,積累的詞匯更是不多,這種情況就嚴重影響到了寫作的質量。
二、鄉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可采取的讀寫結合策略
1.提高鄉村小學教師的文化素質
教師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占有決定性的作用,小學生的性格特征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是異常重要的;因此,教師文化素質的高低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還應該端正思想品德,這是必須和必要的;以此為基礎,還應該定期參加專業化的培訓,及時了解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重要性,然后,積極進行相關的引導和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
2.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學習是一個終生的事業。從小學的語文學習開始,培養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會受益終身的。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
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邊讀邊畫的習慣,手腦并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閱讀中的開小差現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學生及時畫出文章中優美的語句,積累詞匯,提高寫作水平。這真可謂是一舉
兩得。
3.拓寬課外閱讀
語文的學習,是夯實我們國語表達能力的過程,所以學習實踐不應僅僅是在課堂上。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讓學生走出課堂,接觸更多的學習內容。同時,閱讀也不是一個短期的工作,閱讀是終身的。閱讀量的增加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同時,更可以積累詞匯,拓寬個人的詞匯量,提高寫作水平。但是課堂學習時間是有限的,課本和教師提供給我們的閱讀機會更是寥寥,這就決定了學生應該多多進行課外閱讀。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點,選擇不同的文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閱讀量增加了,學生的素材和詞匯量也會隨著增加,寫作能力也會隨之不斷提升。
4.突破傳統的評價體系,強化雙向評價
評價是一種及時的反饋行為。小學生學習行為的發起是緊跟在教師的引導之后,他們對教師給予的評價,有種近乎膜拜的姿
態,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教師可以利用評價體系,引領學生進行讀寫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批改小學生的文章時,應該遵循表揚激勵的原則,用積極的評價建立起學生的寫作自信;同時,教師還應該細心留意每個學生的寫作風格,有針對性地推薦學生閱讀相應
的文章,還可以積極邀請家長參與進來,學校和家庭共同培養。這樣一來,寫作就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寫作,而是閱讀和寫作的綜合
過程。
讀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語文素養的好壞。因此在鄉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握住讀寫之間的微妙關系,積極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把讀寫結合在一起,共同培養,共同進步。
篇7
1. 了解情境教學內涵,激發學生興趣
一般英語教師在語法教學中采用的方法都是選出經典例句,然后對例句中所出現的語法知識點進行分析、講解。這種教學方法死板而老套,只能讓學生死記硬背,不但會讓學生覺得乏味,而且除了應付考試以外沒有別的用處。情境教學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引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學會理解,并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情境教學是按照學習目的,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參與其中并發揮作用。讓學生的能力在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中得到提升。將單純的語法知識與情境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輕松起來,不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語法是比較抽象的,如果教師能夠將情境教學融入語法教學中,那么,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會有很大的好處。例如在教授“過去將來時語法”時,教師可以創造這樣的一個情境:When I was a small student, I didn’t know what I will be future. So, I thought a lot, such as: teacher, doctor and so on. Can you guess what I could be? 那么學生就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利用過去將來時的語法給出教師一系列的答案。學生可以這樣回答:You could be...這樣既豐富了課堂樂趣,又教學生掌握了過去將來時語法的知識,還有利于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給學生介紹個情境的開始,以后的情境由學生獨立或者相互之間合作完成。這樣還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2. 掌握情境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進步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有許多種方法。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方面給學生提供出不同的情境,參考方面有以下幾種。第一,生活主題,學習離不開生活,生活就像一座巨大的寶藏,什么素材幾乎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教師一定要利用好生活這個寶貝。教師通過認真尋找,不難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學習。例如在教授“have something done”句型中,教師可以給出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去用英語表達。“我昨天下午讓理發師剪了我的頭發。”“上個星期我的闌尾被醫生切除了。”等等之類的。第二,幻想主題,中學生正處于想象力旺盛的時期,如果教師能夠給學生創造一個想象情境,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課堂趣味,活躍課堂氣氛。例如教師可以給出這樣的例題:假如你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一片花瓣可以完成你的一個愿望,那么你會用它們來完成什么。學生可以給出這樣的回答:I need a petal to do. I need another petal to do...第三,幽默主題,人生匆匆而過,能夠留下很多,但能貫穿一生的,只有快樂的感覺。許多年后,我們都會回憶起我們的中學生活,它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就是因為在這個時期,我們過得很快樂。所以,課堂樂趣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他們以后的人生也影響頗多。第四,情感主題,教師和學生都是感性的,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一些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或者教師多創造一些與情感有關的情境,那么,教學成果也一定會很令人滿意的。
3. 利用情境教學作用,提升學生能力
情境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前有很充分的準備,這就需要教師去認真尋找情境的來源。利用信息時展的產物多媒體教學,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可以將課堂的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有趣。也可以將抽象的語法知識形象生動起來。例如在教授“一般進行時和一般過去時的區別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組畫面。秋天到了,風越來越大,樹上的葉子再也堅持不住了,不舍地跟大樹告了別,隨風而舞,落到了地上,沒多久,地上就有了一層樹葉……在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falling與fallen的區別。除了利用多媒體以外,教師還可以用實物來為學生創造情境。如模型、卡片等都可以。例如在教授“過去完成時”語法時。教師可事先準備好一系類卡片,卡片上配有圖畫。課堂上就可以讓學生根據卡片的內容用一般過去時對其進行描述。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使學生對語法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也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提高。情境教學的作用就得到了發揮。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們講授一些英語中的典故。中學生學過歷史,可能對中國的歷史比較熟悉,對國外的可能不是很清楚。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英語典故,不僅不會浪費時間,還會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比如“rain cats and dogs”即來自于北歐的神話故事。意思就是貓對天氣的變化有很大的影響,象征著暴雨,而狗則象征著伴隨暴雨而來的狂風。同樣對于英語當中出現的典型詞匯,教師也應該向學生介紹相關背景知識。
篇8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融合
信息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已經逐漸滲透在教育的各個層面,信息化教育趨勢也逐漸明顯。針對這一情況,《教育規劃綱要》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1]。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實踐活動就成為了一線工作教師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首先闡述了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特征,并對信息技術和教育融合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1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特征
1.1革新了傳統教育模式,教育具有開放性特征: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教學一直受到教學資源、場地、費用、師資等方面的影響,不能有效的擴展教育的規模,特別是在小學階段,由于受到技術水平、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只能局限在教材的學習上,不能有效擴展學生的教學資源[2],同時,傳統教學的封閉性,也不利于小學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嘗試,對小學生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帶來了不利影響,使得城市與農村小學在教學質量、學生發展等方面存在不可彌補的差距。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能夠拓展學生學習的資源,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城鄉小學之間的差距,尤其是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使得新型教育模式更具有開放式,能夠使農村小學的學生享受到城市小學學生的教育資源,使得教育資源能夠共享。1.2變革了教學方式,教育具有創新性特征: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主,這使得學生成為了課堂中的襯托者,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在教學方法上,更是標準式教學,使得學生不能有效的發展能力、激發興趣。在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背景下,使得傳統教學方式得以突破,信息技術的融入,使得學生逐漸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在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的興趣、能力得以發展[3],更重要的一點是,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培養創新精神奠定基礎。同時,差異化教學的實現,個性化學習的展開,都有利于學生培養主動探究和探索的精神,有利于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1.3促進新型教學工具的出現,教育具有高質量的特征:傳統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學工具的限制,教學往往功能單一,損耗性大等。信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特別是一些交互式教學工具的出現,使得教學的損耗極大的降低,同時也增強了教學的管理,提高了師生之間的互動[4]。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通過新型教學工具,教師教學的質量也大大的提升,在傳統教學中很難實現的教學效果,在新型教學工具出現之后,都能輕而易舉的實現,使得教師教學不在受限于教學工具。甚至在一些小學,“無紙化”教學的出現,已經逐漸普及,這樣新型教學方式的出現完全得益于新型教學工具的出現。不難看到,教育質量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將會出現怎樣的一個提高。
2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策略選擇
2.1轉變觀念,思想要解放:從當前信息技術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信息技術還是一項新的技術,一些學校,特別是小學,為了避免不利的影響,對信息技術往往采取回避的態度。這樣的觀念,不僅使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困難,還使得信息技術成為了教育發展的攔路虎[5]。因此,在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大背景下,一些教師、學校管理者應該采取積極的態度,不應該拿一些不良的例子來否認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價值,而是應該著重發展信息技術的優勢,特別是信息技術提供的教學資源、教育資源等,都是傳統教學所不能比擬的。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小學生還處在成長的階段,只有通過正確的引導,小學生才能正確看待信息技術,才能夠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2.2制度創新,管理要跟上:當前,困擾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問題除了教育者觀念之外,還有制度問題。制度的好與壞直接關系著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發展。目前,一些小學盡管制定了信息技術教育管理的制度,但是由于標準不統一,造成了信息技術教育管理的混亂。因此,在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時,應該進行制度上的創新,通過科學、規范的管理,促進信息化教育的發展,同時,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也應該制定良好的執行標準,教師按照執行標準來進行操作,才能更好的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更好的為教育服務。2.3經驗借鑒,實踐要嘗試: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相互借鑒經驗已經成為了各國發展的主要途徑,只有向優秀的人學習,才能取得進步。對教育來說,雖然我國的教育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特別是技術層面的不利影響正在逐漸擴大,這就使得信息技術與融合成為了不可避免的潮流。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需要進一步發展,就需要借鑒先進的經驗,經過大量的實踐嘗試,才能使信息技術與教育真正的融合,走出一條適合當前小學教育發展的信息化道路。
3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已經成為了教育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只有適應趨勢,研究趨勢,才能與時俱進。本文認為,當前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特征主要有開放性、創新性、高質量等,因此,在面對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這個趨勢時,教育工作者應轉變觀念、制度創新、經驗借鑒,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為小學教育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吳玫.基礎教育與在線教育融合的策略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4,(6):76-79.
[2]張懷君.應用能力與驅動機制是信息化與教育融合的關鍵[J].天津教育,2016,(4):21.
[3]楊浩,鄭旭東,朱莎等.技術擴散視角下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5,(4):1-6,19.
[4]潘克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5,(7):4-8,13.
篇9
關鍵詞:幼兒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策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概括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分為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引領著先進文化的發展,對社會的和諧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幼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生涯的基礎,有著啟蒙的作用。 因此,價值觀的形成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
一、優化教育環境,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隱性滲透
校園是幼兒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環境對幼兒有著一定的影響。 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要體現在校園環境建設之中。幼兒園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運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科學地設計與安排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既突出核心價值觀,又體現趣味性,寓教于樂,使幼兒在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全面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幼兒營造和諧、民主、寬松、愉快的氛圍,建立平等、和諧、理解、信任的師幼關系,以良好的環境影響人,以生動的活動感染人,以積極的體驗塑造人,以有趣的學習發展人。通過合理構建幼兒園的環境來實施幼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在學校的周圍張貼一些標語,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教育,讓他們懂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更好地發揮價值觀的作用;在樓道內布置禮儀墻,將“謝謝”“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以字畫的形式布置成精美的主題墻,教育幼兒說文明語,做文明人,為幼兒營造了活潑、激勵的學習氛圍;在幼兒園圍墻上畫飾畫,渲染友愛和平的氣氛;利用班級的各個區域,創設“娃娃家”、“圖書角”等區域角,通過書中、故事中、游戲中的人物行為去認識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從而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及生活中的事情。把環境作為一種工具,使孩子們在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啟發,建立一種正確的道德行為,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二、提升師德素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W活動中
教師要認識到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增強自己的知識素養,傳達給幼兒最準確、先進的理論。幼兒的模仿性是非常強的,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往往成為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因此,幼兒園要從師德修養、執教能力、教育理念、身心素養等幾個方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價值觀的內容、思想貫穿到一日活動。針對幼兒的性格特點,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學中。或許幼兒并不了解什么是價值觀,也不懂價值觀的內容, 教師們要用淺顯易懂的例子教育他們。如在語言教學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國學三字經、弟子規等的比重,培養他們體會傳統審美文化的獨特內涵,熱愛我們民族優美的傳統文化,從而達到培養幼兒愛國主義精神的目的;還可以和集體教學活動相融合,充分發揮創造性,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自編成兒歌給孩子們教唱;利用教學活動在幼兒中間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等,讓幼兒在寓教于樂中更好地傳遞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并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加深對價值觀的理解。
三、善于抓住契機,日常生活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幼兒日常行為教育的準則。價值觀教育,要始終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教育緊密結合,以學習和生活為橋梁,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針對各個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制定教育內容,由淺入深、循循善誘,轉化為幼兒自覺地行動。如通過了解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使幼兒萌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在各類競賽性游戲中,激發幼兒的團結意識,明白團結一致、互相協作就會勝利的道理;在跳繩、玩皮球等為主的小游戲中,教育幼兒互謙互讓,不爭搶活動器具;當幼兒走獨木橋,個別幼兒產生畏懼情緒時,我們都及時而恰如其分地進行勇敢與嘗試教育。通過這種活動,可培養幼兒相互關心、相互照顧、團結友愛、和善交往、做事情要有責任心等優良品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幼兒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等生活的各個方面,為幼兒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價值觀對于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處于啟蒙階段的幼兒。在幼兒教育中要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根基,引領幼兒成長,使廣大孩子從小樹立愛幼兒園、愛家庭、愛祖國的意識,在不斷地教育中能夠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富有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為能夠擁有敢于創新、勇于實踐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梁龍芳.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非言語行為的個案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篇10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文化的定義,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所謂傳統,不外是歷史上形成的、具有穩定的組織結構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繼的、至今仍然影響著人們的特定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趣、道德風尚等深層文化的社會心理的行為習慣。”[1]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只有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成為推動國家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結晶,從總體上看是以儒家思想為主脈的倫理本位文化,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心懷天下的憂患意識,求真務實的治學品行,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等。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從世界的大局看,21世紀世界各國激烈競爭,將不僅體現在科學技術和經濟實力的較量上,也體現在國民的文化底蘊、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水準的較量上。……我們培養的人才必須有深厚的優秀的民族文化底蘊……”[2]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國家軟實力,已成為有識之士的共同追求。2014年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則明確指出以推進大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一體化為重點,強調分學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高職教育中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傳統文化素養較低。一方面我國現行的高考制度決定了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普遍文化基礎薄弱,文言功底差,人文知識相對缺乏,他們課余時間又大多被網絡占據,閱讀功利性強,閱讀傳統文化經典少,這使得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隔膜;另一方面他們熱衷于時尚文化、消費文化,生活離傳統文化太遠,他們吃的是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洋快餐,看的是日劇、韓劇、美劇、英劇,過的是西方情人節、圣誕節、萬圣節,追的是世界潮流。二是長期以來高職教育過分強調其職業屬性,過分注重學生的職業技能,對人文素質不夠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工作比較薄弱,在課程開設方面也存在“重技能輕人文”的現象。很多職業院校除國家規定的政治類課程外,人文素質類課程開設偏少,專門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更是少之又少,這也導致學生系統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機會就非常少。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僅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是遠遠不夠的,還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專業素質及職業素養,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信仰和智慧,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下,高職教育正步入由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高職教育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顯得尤為迫切,在不增加課程、課時,不給學生增加負擔的情況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則是一種雙贏的選擇。而語文作為高職院校為數不多的人文素質類課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融合具有天然的優勢。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高職語文教學的相關性
現代文學大師王蒙先生曾發表過《學好中國語文是弘揚中華文化的前提》的文章,呼吁重視語文教學,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張雪輝在《重視傳統文化傳承的理念與語文教學轉向》一文中指出:“倡導傳統文化的傳承是當今語文教學的重要取向。” [3]語文學科的人文屬性決定了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的密切關系。
《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三個層面的主要內容:一是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二是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三是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這也正是高職語文課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所在。[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可以從明朝末年著名儒者顧炎武身上感受;仁愛共濟、立己達人、崇德弘毅可以從《論語》里學習; 正心篤志可以從《大學》里汲取。高職語文教材可以說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因為無論哪個版本的高職語文教材,都離不了中國古代經典作品,從先秦諸子散文到詩、詞、曲、賦、小說等,無一不積淀著豐富的文化知識,蘊含著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高職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
(一)課程定位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盡管語文課程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但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卻面臨較為尷尬的境地,該課程并沒有得到應有重視,有些高職院校根本不開設語文課程,有些高職院校雖然部分專業開設語文課程,但課時數量少,課程定位也不是非常明確,僅僅把語文課程當作點綴,一旦課時緊張,隨時面臨被砍的命運。有鑒于此,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定位應進一步明確,應把該課程納入人文素養類課程體系,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重要的課程目標之一,在語文教學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樣既明確了語文課程在高職院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又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功能,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二)課堂教學貫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1.營造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善于營造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引導學生關注傳統文化,如可借“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成語英雄”等電視節目的東風,組織一些相關的課內外活動,引導學生關注漢字,發現漢字之美;可在每次課前安排學生分享傳統文化小故事,推薦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經典作品時,教師可充分挖掘其文化內涵,利用豐富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親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還可通過多媒體手段,從視聽的角度營造學習中華優秀傳統的氛圍,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燦爛和美好,從而使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進而承擔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
2.專題教學,構建知識體系
目前,高職語文教材中涉及的傳統文化或顯或隱于各篇課文之中,呈散點分布,不成體系,為更好地貫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可對教材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散點進行梳理,使其更系統,更有條理,然后再進行重點講解,如可把體現儒家思想的篇章集中起來進行專題講解。這樣有利于學生更系統地,更深入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其人文素養。條件成熟的高職院校可自編教材,根據專題自選篇目,更好地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功能,也更適合本校學生的文化基礎和思想實際。
3.重視誦讀,體悟母語之美
誦讀是傳統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手段,誦讀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誦讀的形式也不必拘泥,讀、誦、吟、唱均可,誦讀的素材主要是古詩文,語文教材中古詩文占相當大的比例,這些古詩文兼具音韻美,語言美,意境美,最能代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誦讀這些作品能夠讓學生親近母語,體悟母語之美,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第二課堂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在充分發揮語文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的基礎上,也要通過第二課堂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1.建立“語文與傳統文化”微信公眾號
針對高職院校學生“機不離手”的特點及閱讀習慣,申請一個“語文與傳統文化”微信公眾號,吸引學生關注,通過該公眾號與學生開展傳統文化方面的互動。該公眾號可由語文教研室負責日常運作,由教師選擇和推薦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或者推薦一些優秀的視頻材料;或者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影視劇,娛樂節目中涉及的傳統文化知識、內涵進行講解或者進行批判,還原歷史原貌,達到正本清源的目的;還可推送校內外與傳統文化相關活動的信息等等,消除學生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隔膜,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身邊。
2.復興傳統節日活動
傳統節日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傳統節日眾多,每一個節日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承載著優良的文化傳統,傳統節日文化是重要的語文課程資源,許多詩詞歌賦中均有提及。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復興傳統節日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必然要去研究與節日有關的古詩文,探究古人在節日中進行哪些活動,從中可以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當時的民風民俗,親身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便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精神。復興傳統節日活動從召集到舉辦全程都可通過“語文與傳統文化”平臺進行推送,形成二次傳播效應。
3.成立傳統文化社團
高職院校的學生對社團活動較為熱心,教師應鼓勵熱愛傳統文化的學生成立相應的社團,如“國學社”“漢服社”“曲藝社”“書畫協會”等,學校對這些社團應重點扶持,積極鼓勵其開展活動,通常學生對自己同學辦的活動或演的節目會更感興趣,關注度會更高,但指導老師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把好質量關,這樣才真正達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效果。如上述傳統節日活動的復興也可由社團承辦。
4.開展“尋根”實踐活動
- 上一篇:節能環保概念
- 下一篇:水利水電工程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