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認同范文
時間:2023-07-04 17:23: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文化的認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達斡爾族;文化認同;文化傳承;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2-0083-02
達斡爾族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大約有人口13.24萬(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達斡爾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但隨著社會現代化的推進,達斡爾族的優秀文化正在瀕臨消失,如達斡爾族民族語言、“烏欽”說唱藝術等。達斡爾族有重視教育的傳統,歷史上曾采取過多種措施加強教育。眾多達斡爾族有識之士也做過積極的努力,如郭道甫興辦學校、巴金保資助學生等,都為興辦達斡爾族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1]。自清朝開始,官辦達斡爾族學堂開始出現,私塾也較為盛行。由于達斡爾族沒有本民族文字,學堂通常教授漢文和滿文[2]。通過興辦教育,培養出了很多優秀達斡爾人才,達斡爾族人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有力地促進了達斡爾族的發展。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的達斡爾族文化保存與傳承變得舉步維艱:與當代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文化被廢棄;原屬于游牧經濟文化類型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漸被現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在服飾上,除重大民族傳統節日要著民族服飾外,平時都著漢族服裝,像“奇卡米”、“斡洛奇”、“得熱特莫勒”這樣的靴子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在飲食上,如采摘柳蒿芽、曬干菜等傳統習俗被逐漸淡化;在住所上,以往高大的“介”字形泥草房也被磚瓦房或樓房所取代;在體育活動中,曲棍球、摔跤、較勁力、圍鹿棋等也已很少有人問津。甚至出現了個別達斡爾族人不認同本民族文化的現象。達斡爾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增強達斡爾族人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在達斡爾族聚居地區學校教育中傳承達斡爾族優秀傳統文化。
一、尊重達斡爾族人民的意愿,實現民族文化的自覺選擇
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產生、發展、繁榮、衰落的過程,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對于文化中的糟粕,理應通過文化的自我選擇予以淘汰。但對于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應該想方設法地加以保護和傳承。達斡爾族文化在變遷與傳承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樂觀、堅毅、勇敢的民族性格已成為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社會環境變化中,少數民族文化會出現主動或被動適應。達斡爾族人并未因外界強勢文化的影響或為了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丟棄自己本民族的優秀文化。他們有保護、延續、開發自己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意愿,也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哈拉達斡爾族小學調研時發現,達斡爾族學校的教師普遍重視本民族文化,能夠在教學中自覺地傳承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位漢族體育教師,也有意識地把達斡爾族人傳統的較勁力、摔跤、踢毽子等體育活動融入到體育教學之中。因此,在文化傳承中,應該遵從文化自覺選擇規律、尊重達斡爾族人民的意愿,保護達斡爾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二、豐富達斡爾族教師、家長、學生的民族文化知識,提升其民族文化認同的主體意識
文化認同是個體對所屬群體文化的歸屬感,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前提。有學者認為,民族認同表示個體對所屬民族的歸屬感,即一個民族中的人們對于自己所屬民族的歸屬意識,也就是明確“我”屬于哪個民族。民族文化認同即一個民族中的人們對本民族文化的歸屬意識[3]。由于民族是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的文化特點、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共同體,共同的文化以及心理素質是民族形成的必備要素。作為民族的成員,即民族文化的主體,承認并且愿意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文化即為民族文化認同。一個民族要想把優秀的文化傳承下去,首先得提升民族成員認同民族文化的意識,形成強烈的民族情感。達斡爾族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同樣依賴于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在此基礎上才能保持最基本的民族文化元素和發展本民族優秀文化。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達斡爾族學生和家長能夠認同民族文化,但對于有關民族知識的掌握還相對欠缺。在回答“如果能夠重新選擇,你會選擇自己是什么民族,為什么?”時,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達斡爾族。但在回答“為什么”這一問題時,答案卻較為模糊,很少有人將其歸因于民族文化。在與達斡爾族學生交流時發現,大多數達斡爾族學生僅對本民族文化有一般性的了解,但對民族歷史、文學等深層次的文化普遍知之甚少。民族文化知識的缺乏勢必制約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教師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先導者,是引導學生學習本民族文化的領路人;而家長則在家庭教育中對文化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少數民族家庭來說,家庭教育是少數民族學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徑。如果在民族文化傳承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缺乏民族文化認同的主體意識,學生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喪失了民族文化知識學習的重要途徑,從而會影響其民族文化認同主體意識的形成。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和家長的作用,并積極利用各種手段,宣傳和學習達斡爾族民族文化知識,如在達斡爾族聚居區,以村屯、社區為單位開展繪畫、攝影、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宣傳達斡爾族文化,培養達斡爾族人熱愛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挖掘達斡爾族文化的深刻內涵,并將其納入學校教育體系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民族文化變異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少數民族出現了文化認同危機。為增強年輕一代達斡爾族人對本族文化的認同感,應該深入地挖掘達斡爾族文化的深刻內涵。在與達斡爾族學生的交談中發現,有些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比較淺顯,認為達斡爾族文化也只不過就是柳蒿芽、“瓦特”、“斡洛奇”、曬干菜等習俗和圍鹿棋、曲棍球、摔跤等體育活動。他們對于達斡爾族的歷史、文學、宗教、道德等內容普遍不甚了解,表現出深層次的達斡爾族文化的缺失。運用文化的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層面的分類法研究達斡爾族文化時發現,學生普遍對物質層面的達斡爾族文化比較了解,對制度和精神層面的文化認識比較欠缺。所以,對達斡爾族的民族組織形式、社會秩序、倫理道德、法律制度及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內容還需要深入地學習和了解。目前學校教育中采用的國家統編教材,僅有幾個較大的少數民族文化在教材中有所體現,對于像達斡爾族這樣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還兼顧不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在達斡爾族聚居地區的學校教育中更好地融入達斡爾族文化教育。民族學校有義務在學校教育中納入民族文化因子,在學校管理、課程設置、教學實施、教育評價等方面滲透民族風俗及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在達斡爾族學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利于民族文化的順利傳承。
四、改革傳統課程,建立完善的達斡爾族文化課程體系
教育是文化傳承最主要的途徑,課程是文化傳承最重要的載體。建設好民族文化課程可以更有效地促進民族文化認同和民族文化傳承。對傳統課程進行改革,并不是將傳統課程顛覆,而是在傳統課程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擴展和補充。即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方式、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進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4]。在以往的課程建設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往往被忽視。而達斡爾族作為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人口較少少數民族,其文化在學校課程中一直處于“失語”狀態。達斡爾族文化要在學校課程中得以體現,并使之更好地得以傳承,需要在課程目標中提出民族文化認知、情感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在課程內容中納入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內的全部達斡爾族文化;在課程方式上做到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相結合,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以民族文化為主的校本課程;在課程實施上應保證民族文化課程的必要學時,使民族文化的傳承不流于形式;在課程評價中要建立凸顯達斡爾族文化特色的課程評價體系,要做到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在課程選擇、實施和管理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長效機制,確保達斡爾族聚居地區民族學校能更好地傳承達斡爾族文化。
五、實施民族語言教學,提升達斡爾語“聽”“說”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進行交流溝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體體現。教育是語言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歷史上,由于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達斡爾族人用達斡爾語說,用滿文或蒙古文書寫。雖然從來沒有間斷過創制本民族文字的努力,但至今尚未如愿。調查中發現,家有老人的達斡爾族家庭,成員基本都會說達斡爾語,而年輕的達斡爾族家庭會說達斡爾語的則較少。說明語言環境直接制約著語言的學習。若不通過教育加以及時保護,僅憑借口耳相傳來延續的達斡爾族語很容易消亡。在達斡爾族學校的調研中發現,絕大多數達斡爾族教師都會說達斡爾語,有的學校還設有專門教授達斡爾語課的教師,并開設達斡爾語課。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各年級學生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師制訂多個教學方案。而在實際教學指導中,還存在低年級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同一班級學生的語言水平不盡相同等問題,給民族語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針對以上問題,民族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對達斡爾語言課予以充分的重視,保證其授課時數;要加強達斡爾語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充實有經驗的民族語教師;要積極編制適合不同程度學生的達斡爾語教材;要探討有效的達斡爾語教學方式和方法。
六、創設達斡爾族學校校園文化,營造民族文化環境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不僅僅可以通過口耳相傳獲得,還能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潛在地發揮作用。因此,可以通過創設有利的文化環境來傳承民族文化。創設達斡爾族學校文化的主要途徑有:建立專門的學生民族手工藝作品的展覽室;裝飾民族特色的墻壁、長廊;舉辦民族特色的藝術和體育活動;創建有民族特色的校風、班風 等[4]。另外,在民族聚居地區可以通過創設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屯(社區)環境,建設專門的達斡爾族博物館,開展豐富的民族文體活動等,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圍,培養其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識。
總之,達斡爾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賴于人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只有不斷推動達斡爾族文化的發展,實現達斡爾族文化的良性變遷,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為輔,喚起達斡爾族學生的文化自覺,才能激起他們熱愛本民族文化的熱情,客觀上完成達斡爾族文化傳承的使命。
參考文獻:
[1]吳依桑. 達斡爾族教育史述略[J]. 民族研究,1997(4):55-60.
[2]毅松. 達斡爾族的私塾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00(1):49-51.
篇2
創新型營銷人才是具有高尚的創新人格、敏捷的創新思維、豐富的創新知識和較高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營銷人才。創新型營銷人才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追求真理,對事物充滿了好奇,積極探索未知的東西,不迷信權威,不懼怕困難挫折,不怕失敗,原意與人合作,樂于奉獻,敢于自我挑戰;同時,頭腦靈活,敢于打破陳規,善于發現問題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另外,知識豐富,動手能力強,善于在實踐中積累新知識新經驗并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創新型營銷人才包含了道德修養、理想信念和人格特質等人格要素,也包括了思維方式、做事方法、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能等思維、知識和能力要素。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創新知識和能力共同組成了創新型人才這個有機體。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新形勢下高校擔負的歷史使命和承擔的現實任務,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國家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同時也是高校自身在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個人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謀得生存發展的平臺,實現自身理想、價值的需要。除此外,營銷作為一種企事業行政單位、各行各業、各種組織和個人在運行、工作、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必須具備的理念和技能,其重要性越來越突顯,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所以,作為很多高校都開設的營銷專業,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顯得尤為必要。但是在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學生道德素質不高,人文素養欠缺,缺乏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做事情心浮氣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能夠心平氣和、高瞻遠矚、腳踏實地,在學習中過分看重考試分數和一些技能證書的獲取,等等。面臨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一些營養,讓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下,提升自身的創新素養。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的意義
(一)傳統文化有利于塑造學生較完美的創新人格。
創新人格是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人格。創新人格一方面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創新的人格,是創新的個性,一般表現為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自信心、堅強的意志、獨立的思考能力,不迷信權威、敢于打破陳規、不斷進取和不斷超越自我;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思想品質的角度來界定,創新者的人格是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堅持真理、樂于奉獻、不怕失敗,具有較高道德素質的人格。無論從哪個角度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創新人格的塑造都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格修養,“齊家、治國、平天下”要以“修身為本”;歷來強調“人皆可以為堯舜”,只要不怕艱難困苦,不斷超越自己,都可以成圣作賢,要相信自己;中國傳統文化崇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個人要養“浩然之氣”“,心懷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仁愛,“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恒愛之”,等等。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中可以幫助塑造較完美創新人格的精神財富比比皆是。學生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體悟并力行這些智慧,是能夠塑造較完美的創新人格的。
(二)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需要站在一定高度發現問題并創造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需要創新性的思維。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很多東西都可以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帶來啟迪。比如,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天、地、人”并稱三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視事物的整體聯系,具有明顯的整體思維特征;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取象比類,通過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現象來探究人身、自然和社會等不同領域的規律,看重類比思維;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直觀體驗和體悟,具有直觀思維的特征;中國傳統文化反對機械呆板,拒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認為“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具有辯證思維的特征,等等。相比直線式的機械式的思維,這些思維方法在幫助學生開啟創新之門的過程中起到獨特的作用,可以為學生的創新提供思維支持。
(三)傳統文化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創新知識。
創新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特別是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識。營銷是綜合性非常強的活動,營銷的創新需要吸取經濟、管理、自然、人文、社會、哲學和藝術等諸多領域的知識。而傳統文化是一個巨大的知識寶藏,蘊含了大量的涉及各個領域的智慧。傳統文化的學習能夠為學生的營銷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源泉,比如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營銷者可以借助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產品的文化意蘊,開發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創意產品,像美國人利用中國文化素材拍攝制作了電影《花木蘭》和《功夫熊貓》向全球市場推廣,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在產品品牌和包裝策略中,營銷者可以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以此來彰顯自己獨特的定位和個性;在廣告創作過程中,營銷者可以突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此來吸引受眾,打造自身的獨特形象,像烏江涪陵榨菜的廣告宣傳中強調“中國好味道”,并更換帶有國粹京劇臉譜標志的新包裝,使得產品的銷售和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提升;在促銷活動中,營銷者也可以基于傳統文化采取合適的促銷人員、時間、地點和方式等等。
(四)傳統文化有助于營銷理念的樹立和實施。
樹立和實施現代營銷理念是營銷活動的重要內容。不管是在商業組織經營、行政事業單位運行,還是個人工作、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營銷理念的樹立和實施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營銷理念強調站在“顧客”的角度考慮問題,向“顧客”提供更多價值,讓“顧客”滿意,使“買賣”雙方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這種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國傳統文化十分注重仁愛、和諧,強調親親、仁民、愛物“,凡是人,皆須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營銷理念的本質,使得西方的營銷理論增加了幾分本土色彩,從而更加方便營銷理念被各行各業各種組織和個人所采用和實施。創新型營銷人才的培養需要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同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需要營銷人才的營銷與弘揚,借助傳統文化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也有利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目前我國大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比較少,缺乏正確的認知,很多人認為傳統文化是封建、落后和禁錮人性的腐朽的東西。所以,借助傳統文化來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有利于對我國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使他們正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并向國內外營銷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三、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如何培養這種人才的回答,主要包括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和培養方式等方面的內容。與一般的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相比,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和內容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在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目標中增加了傳統文化相關的要求。
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首要內容,引導著人才培養內容和培養方式的選擇。除了一般的培養要求,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型營銷人才的培養模式,其人才培養目標中增加了對學生傳統文化修養相關的素質要求,像孝悌忠信、仁愛和平、禮義廉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修身養性和修齊治平等,強調學生要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踐行中國傳統文化,用中國傳統文化來指導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還要不斷向國內外弘揚和營銷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正如北宋大儒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學生要不斷拓展自己的心胸,把光復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一個神圣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一份力,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在培養內容方面增加了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
培養內容是人才培養模式非常重要的構成,決定著向學生教授什么課程的問題。在營銷專業的教學內容中,我們把《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定為大一或大二的專業必修課,每個營銷專業的學生用至少一學年的時間較系統地學習這門課程,使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正確的認知并逐步產生學習興趣;在大三增加與營銷專業學生的創新素質相關的中國古代哲學、傳統思維方法、傳統藝術和古代文學等方面的課程作為學生的專業選修課程,這在營銷中日益強調文化價值,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勢頭日益迅猛的大背景下,這些課程的設置對學生的營銷創新和實踐具有較多好處,有利于學生創新人格的塑造、創新思維的訓練、創新知識的積累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在大四,我們開設國學經典選讀的專業選修課,像《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道德經》和《孫子兵法》等。這些教學內容的安排,使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貫徹整個大學四年,使他們耳濡目染、長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認同、產生興趣,逐漸踐行并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三)教師要以身作則,創新教學和考核方式。
在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中,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必須有什么樣的老師。要培養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的創新型營銷人才,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傳統文化素養和創新素質。這首先要求教師在授課和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傳統文化精神,學習并踐行中國傳統文化,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其次,教師在授課中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引導學生重視傳統文化,在介紹營銷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除了用西方的理論來解釋相關問題,還可以引導學生用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來探討相關問題;再次,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不能夠把傳統文化的學習當成說教,使學生把所學課程當成自己拿學分的工具。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采用現代的教學技術和手段,利用案例式、體驗式、研究式、啟發式和師生角色互換式等教學方式,強調師生互動共同成長,重視知行合一;在考核方式方面,創新教學考核方式,不但要考核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能,還要考核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不但考核結果而且更要重視過程的考核,在教學考核中也要體現傳統文化的精神。
(四)學校改變管理理念,塑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
學校要改變管理觀念,由“管”師生轉變為服務師生,增強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為師生學習傳統文化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學校各個部門的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在工作、生活實踐中踐行傳統文化的精神,“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別人做”,這樣才能夠上行下效,得到師生的積極響應,為師生樹立一個效仿的榜樣。學校要在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后勤管理和其他管理過程中,積極貫徹落實學習傳統文化、力行傳統文化和宣傳傳統文化的精神,使傳統文化成為學校的校園文化。學校要定期不定期地組織一些傳統文化相關的論壇,成立一些學習傳統文化的教師和學生團體組織,開展推廣落實傳統文化的主題實踐活動,鼓勵師生每天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和《千字文》等經典讀物;積極利用廣播、海報、路標、條幅和網絡、手機等傳統的和現代的媒介不斷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等等。通過這些方式來推動師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為師生共同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結語
篇3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發展;認識
民族傳統體育是從民族共同體文化中剝離與凸顯出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式,是人類社會文化的補充與完善,除了具備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民族文化特征。為此,全面、系統、科學地認識民族傳統體育,是振奮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團結、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
在人類民族文化的原始積淀期,由于生存區域與生存環境、生產勞動與生活方式、文化積累與傳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體中許多具有教育、娛樂、健身功能的社會活動凸顯出來,共同構成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和方法體系[1]。它寓競爭、娛樂、廣適、地域及藝術觀賞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運動形式,涵蓋了“性命雙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體優化理論,把人與環境視為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統一體,并把人體功能的強化和優化看作是一個精神同物質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活動[2]。它既是自貫一身、穩定的精神物質文化,又在歷史環境的變遷中不斷改變其具體的結構式樣,呈現出多姿瘋狂學習的差別。這種在相承相續中漸進發展的趨向,使得我們民族文化的形成在歷史演進中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孕育出豐碩的果實,突出地再現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
第一,勞動過程中的各種思想物化品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產生、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這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中最高層次的部分。生產勞動是人類區別于猿類的特征,又是文化創造的開始。當人類作為自然生態環境生命類開始文化創造活動的時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簡單文化,也無不是從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開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物質勞動過程中,其技術、社會和價值方式都作為相當復雜的文化體系而存在[3]。就是在這樣一種社會發展的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是一個民族在特定區域、特定的社會人群,伴隨著一定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生產中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物質體育文化現象。
第二,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人類社會一項特殊的文化活動方式,孤立的個體活動是不存在的。盡管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常常通過個人的行為方式來體現和進行,但永遠脫離不開社會的聯系而受制于社會,永遠是物質文化的產物。同時,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又離不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制約和影響,并為一定社會關系所包圍,這種社會關系不論是以物為對象,還是以人為對象,其參與活動的行為包含著社會以人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組織;所形成的血
緣、地緣、行業的組織關系;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表現出規定性、固定性、制約性的鏈接方式。從而使社會的人按照一定社會所提供的規定條件和可能,依據一定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方式進行活動。
第三,反映在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當中的民族意識、文化心理、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倫理道德規范、審美心理,是人類精神生活領域的文化,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圍繞民族體育活動方式,通過抽象事物的藝術表現,來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質內涵、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最終依托體育活動來改造人的主觀世界。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作為驗證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進了民族心理素質的升華。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和民族學家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覺到大家是屬于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一個民族“總是要強調一些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的特點,賦予強烈的感情,把它升華為代表這個民族的標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質是社會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條件綜合作用于民族傳統體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現與結果,是民族傳統體育生存、發展之靈魂。
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特性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價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兩個密切聯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文化,而文化則是構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這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基本屬性。任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間和具體的歷史時間之中,蘊涵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這一文化發展的時代性質。各民族的體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現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體育文化特質,又依其時代性而融匯成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自身發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積淀與特定地域文明的特點,表現為該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類型。時代性則體現體育文化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發展由低向高的發展方向和文化之間傳播、交融與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關系,表現為體育文化發展階段的標識和特定的文化類型所展示的時代風貌與精神。
民族性與時代性統一,民族性存在于時代性之中,時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絕然獨立的文化屬性。正由于二者的統一,衍生出體育文化的整體性與獨立性、連續性與階段性、自主性與互賴性、兼容性與選擇性等等的有機共生。這些特性又表現為民族意識與全球意識、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民族意識是民族體育文化的本質特征所在,全球意識則從世界和人類體育文化發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視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個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時代精神則代表體育文化發展的方向和歷史演進的階段特征與風貌。
(二)涵延性與主導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種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與傳承延續、傳播吸收等特性;主導性則是指文化的多元復合結構中,必然呈現該文化的主導傾向,包含明顯的價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與主導性并存,反映著文化存在的結構特性。文化是一個涵延廣博的概念,有其豐富的內涵,諸文化因素多元交匯,文化傳統的歷史延續同文化發展的時代新質共集于一定的社會空間。文化創新是以一定的優秀文化傳統之弘揚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獨創出來;并且,文化演進還是文化發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過程。正是在繼往開來與傳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實現適應時代要求的新發展。
從文化的涵延性來看,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非常典型地證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觀存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無論從悠久的歷史傳承還是從廣博的豐富內涵以及遼闊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鮮明的典型性。從文化的主導性而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歷經數千年不衰,其交融會通的強大生命力之中,展現出立于主導地位的、與時展相適應的文化特質,居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地位,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導性特性。
(三)兼容性與選擇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僅包括了涵延性所規范的文化多元復合與傳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發展中精華與糟粕、進步與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區分出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又有許多無法絕然判定的交匯復合內容,而且在不同的歷史時代或具體的狀況情形下,精華與糟粕的判定受到時代的局限,也受到評判主體的制約。
選擇性指文化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選擇、吸收所需養分以補充、壯大本體文化、排斥不適應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內在機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選擇、排斥功能,具有客觀規律性的特點;又由于文化選擇是作為文化主體的人進行的,從而也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意義。選擇性同樣不能獨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響。文化的選擇、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規范下實現的,選擇的結果不是使文化成為單一因素,而是豐富和發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樣受到選擇性的制約,選擇的結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種文化因素根據民族的需要和時代的要求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則失去生命力,這就是民族文化發展演進的過程,也代表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過程。
三、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動力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動力表現出三個主要特征,即對自身文化傳統的繼承發展、借鑒吸收外來文化并進行適應本體文化需要的選擇和汲取、以及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而進行的會通創新,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過程。
(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凝聚力
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體現為其民族精神。“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它產生于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于民族的重復實踐,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單說來,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5]
歷史證明,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強盛發達國泰民安的時期,往往就是政策開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齊放的時期。固步自封意味著保守落后,開放創新才是民族興盛文化繁榮的契機。中國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榮是各民族平等相處相互尊重的結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獨立個性和存在價值,促進各民族間體育文化的相互溝通和交流,才能取長補短不斷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推動力
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對外開放的文化交流史。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時代差異外,還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異,在數千年中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長期地、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是具體的、歷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層次的立體結構。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各區域、各民族體育文化的薈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推動力。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間及民族外兩種類型。各民族的認同、親和與交融,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的接觸,無論表現為交易、和親、聯盟的友好方式,還是掠奪、復仇、征服的沖突形式,客觀上都使民族體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擊觸發與交流影響,有利于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積育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養分與動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三)兼融會通是民族體育文化綿延的內驅力
任何民族的體育文化都有其空氣和土壤,有自己的載體和靈性;任何民族體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發展的權利以及尊重和學習其他文化的義務;都有繼承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進行發展創新的責任;也有共同繁榮人類文化進步的歷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發展雖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卻同處并存相互聯系,都是其內在調制與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結果。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靜止和封閉的狀態中發展,都是其內在的新舊更替、進步發展的矛盾運動和外部的文化觸擊沖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兼融會通特質成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綿延的內在驅動力。
(四)整合創新是民族體育文化長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基本特性集中體現為文化的內在調制與外在互感功能,通過涵延傳播、汲取更新來實現新文化建設。開放與交融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衰的動因,整合創新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長存的 (下轉第82頁)
(上接第74頁)生命力。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間的交融會通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強大動力,而與外來文化的撞擊吸收、整合創新是其強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繁榮是民族復興的最終表征
民族傳統體育是由中國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由各個民族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風俗習慣等文化創造匯集而成。歷來年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規模一屆比一屆盛大,項目一屆比一屆豐富瘋狂學習,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藝術融為一體,將民族體育按照固定的節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體育文化是全人類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由民族文化創造匯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屬性,融會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這種基本的屬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又表現出兼容性和選擇性的一致。從而使全民族對民族文化發展特性認識的同時,充分參與、占有和分享屬于全民財富的社會主義民族體育文化。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現今世界上任何一項流行的體育項目,都源自于各國的民族體育項目,它們同樣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后來隨著經濟發展、文化滲透、使團表演、廣泛普及而逐漸成為世界性的體育運動[7]。實踐證明,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優點和長處。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中占據應有的位置,每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夠在同外來文化的交流中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文化,這就是文化的創造性。同時,我們的創新還必須樹立全球意識,從人類文化發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國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脈絡,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識,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來文化進步的文明,并與本民族文化發展的實際需要進行有效的結合和創新。
四、結語
民族傳統體育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的先哲們在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氛圍中創造、選擇、發明和發展起來的民族傳統體育,歷盡滄桑,經久不衰,推動了我國數千年體育文化的發展。盡管時生了變化,但蘊藏在其深層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響著人們今天的思想和觀念,其體育方式仍為各民族人民采用,運用人類學來加以研究,在強有力的理論指導下開發這個蘊藏量極大的資源,可以為中華民族體育全面走向世界,促進國際體育文化的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白晉湘.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體育,豐富世界現代體育寶庫[J].體育(人大復印資料),2002,(4).
[2]曾于久,劉星亮.民族傳統體育概論[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張文勛,施惟達,張勝冰,等.民族文化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4]趙光遠主編.民族與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諸形態[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5]龐樸.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載朱家楨、厲以平、葉坦主編.東亞經濟社會思想與現代化[M].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
篇4
戴兵:這其實是一個產品創新的過程,我們一般有兩個角度。第一個角度是從客戶端需求的角度去創新。比如某一類客戶,像我們現在正在合作的聯通公司,他們提出需求,希望為它的客戶定制某一種產品或服務,我們為了滿足它的需求,在銀行的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之內,結合銀行的工作經驗,來研發這個產品。
這樣的創新流程是得到客戶需求、進行需求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再提供給客戶修改,反復多次達成共識后再推向市場。但是推向市場還不是產品的終點,需要在發展過程中再去完善。
第二個角度是銀行主動創新。比如我們結合自己對市場的體會和了解,發現了某一部分客戶,推出跟他們需求結合的產品,然后推薦給他們,其實就是發現客戶需求。比如我們光大銀行的“福”信用卡,是針對已¾¬購買了房屋的客戶、或者有社保基金的客戶推出的。用中國文化的元素進行組合和推薦。應該說我們嘗試得非常成功,這也是我們現在發行量最大的一張信用卡。
酒尚:“福”信用卡從開始推向市場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并且還獲得了“最具個性化信用卡”大獎。當初是怎樣想到設計這樣一張卡的?
戴兵:當初我們是想擯棄社會上用送禮物進行信用卡營銷的方式。我們想對已經購買了房屋的客戶設計一種信用卡。那么,送什么東西會使人們不易拒絕又覺得特別好的呢?我們就根據市場上的幸福度調查報告分析發現,幸福本身是一種感覺,而不是你給了他什么東西他才幸福。
我們中國人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通過討論和分析我們發現,實際上人們特別想得到的是福。中國的“福”文化真的是源遠流長。甲骨文里就有“福”字,這說明中國人對福的祈求自古以來就有。比如說,中國人過年過節門前都會貼福字;朋友見面說瘦了是福,胖了也是福,吃得好是有口福,甚至吃虧都可以是福,什么都可以用福來解釋。所以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實際上對福的祈求自古就有,而且是中國所特有的。你看國外他就沒有。
于是我們就從這個角度來設計,如果你對客戶說“送福上門”,一般人家不會說“我不要福”,至少中國人不會拒絕,特別是有一定年齡的人。
酒尚:“福”信用卡還有哪些和其他信用卡不同的特點?
戴兵:首先它是一個套卡,就是一張標準卡配了一張MINI卡,卡的底面是一百個小的福字,大卡是標準的信用卡,小卡是你刷的每一筆交易都可以自動分12期免息還款的,收取的費用比循環利息還要低,就是千分之五的手續費。當持卡人的現金流沒有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刷大卡;如果資金緊張、買大件東西的時候就可以刷小卡,可以分12期免息還款。在使用上有很大便利。
我們因為這張卡也發展了很多合作商戶,像居然之家、陽光100這樣的商戶,持卡人去那里購物可以得到一些折扣,使他們的居家生活就更實惠一些。至于年費這方面,我們第一年是免收年費的,然后一年只要刷上三筆就可以免掉次年的年費了。
酒尚:中國人對于福的理解可能上了年紀的人會比較認同,但是對于年輕人好像不夠有吸引力。
戴兵:對。新生代的年輕人還是不太能理解這種福文化,但是現在對國學的倡導,對民族文化的宣揚,尤其是十七大以后,把文化生產力提到了很高的高度,我覺得他們以后應該也漸漸能體會和了解。國務院現在把清明、端午和中秋節都定為法定節假日,尤其是清明節。我們都知道清明是祭祖的,它也是通過對祖先的肯定來對現在祈福。這也是一種福文化,所以我們的這張信用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是挺有作用的,也很符合社會潮流。
就拿現在很熱門的電影《色•戒》來說,有好多年輕人特別喜歡。在愛情這個問題上,他們以為可以跟王佳芝一樣,覺得可以什么都不要了,而我覺得這是不行的。我是很喜歡李安導演的作品,但是我也覺得,文藝并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去表達的。就像香煙,它還是有很大的負面作用。最后那個漢奸還沒有死,我覺得不好。你說漢奸怎么能還不死呢?你看好萊塢的影片都是好人有好報、皆大歡喜的結局,它其實就是給觀眾一種信心,一種向上的力量。所以我也跟我的小孩推薦看好萊塢的電影。
酒尚:您平常喜歡看電影、話劇這樣的活動嗎?
戴兵:喜歡。而且幾乎每個月都有這樣的活動。看電影,看話劇,聽音樂會我都很喜歡。要享受生活嘛,因為我們是人,不是機器啊。(笑)
酒尚:那您享受紅酒嗎?
戴兵:享受,不過我的主動性不夠。(笑)我是比較喜歡紅酒。它首先在視覺上給人感覺就很好,特別是這個酒杯也很高級很精致的時候。
酒尚:有人說女人喜歡紅酒并不一定是喜歡紅酒的本身,更多的是喜歡它帶來的那種感覺。
戴兵:對,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女性還是屬于比較感性的,浪漫的,她的理性思維不像男性那么明顯。比如服裝、首飾這些東西,包括紅酒,它首先應該是悅目,然后才能被女性喜歡。如果一個東西特別不悅目,比如臭豆腐,那么喜歡它的人可能就會少一些。
篇5
【關鍵詞】傳統文化 人力資源 發展影響
一、人力資源管理在中國的發展
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率先開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這也是當時管理研究的前沿領域之一。然而在當時,中國人還未接觸到“人力資源管理”一詞,企業的人員管理是傳統的行政式管理。人事管理部門的工作僅僅是如人事考核、工資發放、人事檔案管理等日常的事務性工作。到9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探索人力資源管理在實踐中的運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已開始應用到企業和政府的人事管理工作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試圖從招聘、培訓、績效考核、薪酬等方面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各項職能。企業的激勵力度也大大加強,如年薪制、績效薪酬等措施。90年代末至今,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得到了系統性的深化,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職能正在由傳統的人事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為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職能。而隨著基礎管理模式的深刻變革,人力資源作為核心資源,以人為本的思想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在此背景下,以人才測評、績效評估和薪資激勵制度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得以確立。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啟示
90 年代后期, 國內開始大量引入西方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技術: 如工作分析法、工作評價法、360度考核等。然而,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和實踐表明, 先進的人力資源技術的引進與推廣常常是流于形式, 實際的管理成效甚微。人力資源管理不只是一門學科, 還是一種文化, 有它自身的價值觀念、信仰、工具和語言, 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繼承性,這種文化是不可完全復制的。
無論是美歐還是日韓,他們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都是由其科學文化奠定的。同樣,與之相對應, 中國傳統文化也勢必對中國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產生重要的影響。比如,在對人的態度上, 中國傳統文化是將人看作群體的一份子, 注重群體利益, 強調的是集體、和諧的管理。越來越多的實例證明, 在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中,西方的理性管理難以解決所有問題, 必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聯系, 必須借鑒東方的倫理哲學和觀念。所以人力資源管理雖然產生于西方, 但在引進的過程中必須結合東方傳統文化使之完善, 脫離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在中國情境下是行不通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的合理性因素, 對于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具體表現在:
(一)在重視人才方面,中國的傳統文化有“禮賢下士”的做法,所謂“士” 主要指掌握知識技能的群體,類似于今天的知識型員工。他們在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歷代的君王國主都非常重視人才的作用,把人才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立業、管理的首要問題來對待。這種“禮賢下士”的用人理念和做法對于今天的中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仍然有很大的借鑒作用。當“賢士”感覺到企業的重視、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被企業和主管認可的時候,他們能更投入為組織奉獻,從而提高工作績效。
(二)在選拔人才方面,我們的傳統向來是崇尚德才兼備的選人標準。中國改革開放20 年,人本主義逐漸傳播開來。但是這種轉型條件下的人本主義, 沒有經過西方社會宗教意識的熏陶, 沒有已經內化的職業素養、敬業精神、法律意識等價值體系的保證, 造就更多的人格不統一, 或缺乏獨立人格的極端利己主義的經濟人。正是在這種由傳統價值觀向現代價值觀轉變過程中存在的價值觀的真空,造就了今天極端利己主義的流行。基于這一現實, 因此我們今天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人本身“德”的要求就十分必要。
(三)在激勵方面。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難點和重點, 而且也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具有文化特色、組織特征和個體特點的部分之一。在不同文化影響之下, 人們的價值觀念、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的差異性會帶來激勵的個性化。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主張把家庭倫理推廣應用于社會管理, 任何時候都應該先建立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歷史上,中國成功的統治者、管理者非常注重情感投入, 以贏得人心。中國員工的忠誠很多時候是忠誠于領導,而非工作或者組織。如果認為領導者、管理者對他好, 他就會忠心耿耿為其效勞, 不會去計較物質利益上的得失。
人力資源管理是對人能力的培養和對人的管理, 而人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環境是文化環境, 因而文化的因素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 要利用文化因素, 實現人與文化的融合, 必須使企業文化成為員工、公司與社會之間的紐帶, 做到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 實現企業文化與員工心理需求的緊密結合。
三、總結: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借鑒歐美的先進經驗
結合前文所述,我們在借鑒西方國家的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的同時,也應該繼續保留很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如德才兼備、以人為本、注重家庭觀念等這些文化精髓也值得現代企業學習,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實施這些理念。中西方文化的共同之處都是以人為本,因此中國的企業應該做到以人為本,實施符合中國企業情境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參考文獻:
[1]黃靜.中國傳統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J].經濟論壇,2006,19.
[2]劉忠超,陳越濤.人力資源管理成功的關鍵――美日兩國人力資源管理的文化
篇6
1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可以說成是文化模式的差異,包含著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價值取向等諸多方面,表現出來就是:中國文化注重協調與和諧,西方文化注重沖突與斗爭。中國哲學與傳統文化相適應,注重不同事物與方面的同一性,而西方哲學與其文化相適應,把斗爭與沖突當作事物發展的依據。
在家庭層面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便是:中國文化以整個的家族為主,注重個人義務與職責的履行;西方文化以獨立的個人為主,看中對個人權利的維護和自由的追求。西方的個體主義過分強調獨立性,在家庭的責任感層面上有所缺失。中國則認為家庭比個人更為重要,特別注重家庭成員間的倫理關系,而這些倫理關系的實質就是各個成員對家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在民族層面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便是:中國文化強調“協和萬邦”;西方文化強調“征服世界”。西方文化在民族方面講求斗爭,主張征服其他民族進而統治世界,統治階級樂于利用這一主張并付諸實踐。而中華民族自古愛好和平,既要維護本民族的獨立,同時也不向外擴張,理想的民族關系模式是達到“協和萬邦”的狀態,而此過程必須通過道德教化來實現。
在天人層面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表現便是:中國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而西方文化注重征服與戰勝自然。西方文化過分夸大了精神力量以及科學技術在征服自然中的作用,忽略了征服、占有自然可能引起的自然對人類的報復。而中國文化認為人是宇宙自然不可或缺的組成元素,人也要服從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規律。人性同樣也是天道,道德層面上的原則與自然運行變化的規律是相符的,人生的至高愿景就是天人相互調濟從而達到“和”的狀態。
2 當前世界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教訓
在人類歷史上,蒸汽機的轟鳴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人們不再將自然奉若神靈。在“知識就是力量”這面大旗的指揮下,人類肆意妄為的對自然加以征服,把所有事物都當作是資源。當人們沉迷于“文明社會”的歡聲笑語之時,卻不料自然的報復接踵而至。人類所謂進步的文明史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人類破壞自然的歷史。遠在生產力低下的采獵時期,人對自然的索取微乎甚微,無關痛癢。即便發展到農耕時期,人類囿于宗教思想的束縛和生產工具的落后,對自然家園的破壞也并未達到全球化的程度,人類依舊畏懼并且崇拜自然。
工業文明愈演愈烈,人類極力想要擺脫自然界的層層約束。培根與笛卡爾的機械論觀點逐步開始席卷全球。發達國家在財富與欲望的強烈驅使下,喪心病狂的瓜分其他弱小國家,在殖民地國家對其環境進行肆無忌憚的破壞、對其資源進行毫無節制的開采。這些弱小的國家用自己的血與汗喂飽了西方的強盜,卻獨自承受著自然對人類接連不斷報復。發達國家視“一切事物都是資源”,在享掠奪帶來的安逸之時,卻忘記自然也是自身賴以生存之地。
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人們把自然界同人類社會形而上的割裂開來,只看到了二者的斗爭性,沒有意識到人類同自然間存在著協同進化、協同發展的規律,至此導致了諸多的生態問題。當生態危機無法遏制之時,方才領悟并不是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技術的進步與人類認識的發展而全部得到有效的解決。
在自然的回擊聲中,人類開始反思自身,追求二者的平衡發展,并十分迫切進入生態文明時代。可以說,當今世界的發展更多的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引領,所以發展所導致的生態危機從本質上來說便是西方的文化危機。西方文化崇尚對抗與斗爭,個體的利益優先原則使得人類即便受到自然的懲罰,也無法遏制住自己錯亂的步伐。
3 “和”文化引領未來人類文化發展的基本趨勢
篇7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于人有人文,有人類獨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就是人類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基本價值取向。對人自身來說,人文精神就是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意識,更是一種價值訴求、一種終極關懷”。人文精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但總體上體現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包括他人)”、“人與自身”這三個層面上。在人與自然層面上,關注自然,關愛生命,具有尊重自然的倫理態度,遵循自然規律的理性態度,保護自然的實踐態度。在人與社會(包括他人)層面上,懂得平等相處,尊重他人,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誠信、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高尚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在人與自身也就是個體層面上,懂得人的尊嚴,熱愛生活,珍視生命,有正確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標,能夠努力做到自尊、自愛、自立、自強。
伴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興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融儒、釋、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學為一體,內涵豐富,且互相滲透,相互吸收,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整體,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國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練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取向,人與人關系的定位取舍,人與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中國傳統人文精神,貫穿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倫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價值,倡導剛健有為,重視群體和諧的理論和學說。其基本內涵至少可以概括為七個方面:第一、“以人為本”的仁愛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識與宇宙情懷;第四、“任重道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載物”的寬廣情懷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貴和”的和諧理念和處事原則。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時代意義,又具有普世情懷。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五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蘊含著極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僅是我國歷史上形成的種種傳統美德的思想基礎,也是現代人文主義精神的重要思想淵源。在當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對于增加青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人文素養,打造堅實的人文根基,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出于怎樣的教育理念,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類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文化資源并加以再生性創造的結果。正如當代中國社會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國傳統文化一樣,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也同樣不能拒斥中國傳統文化”。
理性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僅能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蘊,而且能夠為當代社會尤其是青年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豐富的精神資源。黨的十報告中提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3年3月,在中央黨校80年校慶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社會文化主要傳承者和建設者的青年大學生,無疑應該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積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這是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2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
“人文素質的養成,人文精神的培養,既有賴于學校教育,也有賴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職業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為提高人文素質、培養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體表現在四個層面:人文學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類意識教育和個人修養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家園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層面和核心內容。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合理內核和人文精華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輝,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份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為當今我們開展的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了寶貴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資源,對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并非單一的課堂教育,它包含著教書育人、環境育人、實踐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殊途同歸。但不可否認,在諸多渠道中,課堂教學依然發揮著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師履行傳道、授業、解惑職責的人生舞臺,也是學生求知進取、明辨是非、增長才智,乃至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理想平臺,處于人文素質教育的主導地位。身為教師的我們如何利用課堂教學這一平臺和載體,有質、有量、有效地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腦、入心呢?筆者沉思揣摩,以為唯有“創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擁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實專業素質和學術修養的基礎上,努力優化教材建設,創新教學模式,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多姿多彩,既在教學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潛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設上做到篇幅適度,注重“守正”與“出新”。目前,國內出版了不少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覽之下,大多體例龐大,內容偏深,份量過重,專業性過強,與時代特點、社會現實和學生實際等聯系不多,可讀性不強,學生無欲瀏覽,甚至望而卻步。為此,筆者認為,作為高校學生的通識類教材編寫,應在篇幅、內容上予以斟酌,避免過全、過量、過深。在編寫體例上嘗試采取專題編著法,全書由中國傳統文化概述、中國傳統宗教哲學與現代人生、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與思想道德修養、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與審美情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意識、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等專題合構而成。每一專題的內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層面是系統闡述和梳理專題文化基本知識,“出新”層面則是注重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貼近時代、社會及學生實際,著力培育青年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啟發指導意義。
其二、在教學模式上,改革教學課程“個人承包制”,實施“分片包干制”。眾所周知,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中教師教學課程的分配,一般根據教師所屬專業方向來確定,一人主帶一門或多門課程。學有專攻,這種教學課程“個人承包制”教學模式對于專業性課程的教學而言確有必要。然就中國傳統文化這門涉及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多學科的通識課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則因教師較為單一的知識結構與課程龐雜的知識體系之間的矛盾,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良莠不齊的“夾生飯”,有些教學內容甚至因教師相關知識的“貧瘠”顯得蒼白乏力。加上中國傳統文化類通識課程課時少,且大多為合班大課,不少學生對這種非專業課程又懷著漠視態度。教師若勉強上陣,并按傳統教學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課,其教學之艱難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也只能是一種奢望。筆者認為,要避免中國傳統文化課教學中的這一亂象,較為奏效的辦法是建立課程教學團隊,實施課程教學“分片包干制”。該課程教學團隊由若干位授課教師有機組成,教學團隊通過集體備課,結合教材編寫體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課時安排以及教師知識儲備及研究方向、學術積淀等諸多因素,將該課程分解為若干教學模塊,制定若干教學專題,因人分配教學任務,實施專題模塊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將使課堂教學由“機械”走向“機動”,在具體課堂教學中能使知識點相對集中,分析問題深刻透徹且成系統,會起到傳統教學組織形式不一樣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將改變過去通識課教學“大餐”中因學生吃“夾生飯”導致“厭食”的局面。
其三,在教學內容上少做“加法”,多做“減法”。在過去的中國傳統文化通識課教學中,之所以出現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師在教學內容上不加取舍,將浩如煙海的中華傳統文化,不分青紅皂白,混為一談,重點不清,脈絡不明,使得有限的教學時空被無限的文化史堆積擠占。而且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不顧社會變遷,不聯系時代和學生實際,為講文化而講文化,帶著學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海洋里,始終不著邊際。這種對教學內容不斷做“加法”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在傳統文化教學中最容易產生,其結果是教師灌輸得越多,學生越難消化,學習“胃口”越來越差。因此,要解決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教學“消化不良”的良方,只能是在教學內容上努力做“減法”。記得當代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老師對中國傳統文化做“減法”有過很好的詮釋,他認為,為文化做“減法”、為文化思維“減肥”的目的,就是“讓文化真正有價值的部位凸顯出來,不要讓它成為熱鬧喧囂的文化鬧劇”,我們在講傳統文化的時候,不要過多地渲染“謀術文化、民粹文化、復古文化和地域文化”,應努力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創新文化和整體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華文化的復興”[7]。余秋雨老師的文化“減法”思維給我們解讀中國傳統文化以很好的啟示,也是指導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的方法論和實踐論。這種全新的思維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選擇傳統文化中“最有生命質感的文化”進行梳理、整合和演繹,如此方能推陳出新,讓學生喜聞樂見,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篇8
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本來也有“人文主義”的精神傳統,集中表現在封建“民本主義”的傳統上。做為儒家傳統文化的載體“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其內涵是愛仁。儒家傳統文化主張人格獨立,尊重個體人格。例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充分肯定了人的價值和人格獨立。總之,中西人文主義的相同之處都主張尊重人,重視人格獨立。
人文主義做為一種文化思潮是由一定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決定,中國的人文主義思想與西方人文主義思想有很大差異。
差異之一,兩種人文主義產生的歷史根源不同。
中國人文主義產生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根源。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道、釋(佛文化)為主體貫穿著整個封建社會,儒家思想自漢武帝以來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西方人文主義產生于希臘、羅馬古典傳統文化。希臘、羅馬古典文化雖是一種古代奴隸制文化,但其作品中自然科學和哲學具有唯物主義因素,中世紀羅馬教皇封建神學思想統治著歐洲,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在“復興古典文化”旗號下去反對封建神學體系。
差異之二,兩種人文主義思想下的社會管理方式不同。
中國人文主義重視封建禮治(人治),主張君權神授。皇帝是國家最高統治者,集行政權、財政權、軍事權于一身。自秦統一六國以來封建統治者開始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采納董仲叔“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從此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的正統思想。隋唐時期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明清隨著封建制度的日趨衰落中央集權加強達到了頂峰。
西方人文主義反對君權神授,反對中世紀宗教神權統治和封建等級制度,意大利人文主義者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主張國家至上論,他認為君主共和制是最大好的政體形式。
差異之三:兩種人文主義對人的發展影響不同。
中國人文主義主張人“無知無欲”。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個主體“道”家文化主張“無為而治”,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權”,提倡讓人民“無知”、“無欲”的愚民政策,這嚴重地限制了人的理性發展,其結果是知足的中國人自安于愚昧,不注意真理的發現和技藝器械的發明。
西方人文主義主張反對中世紀禁欲主義,贊美人的智慧和創造力,強調人追求知識,追求人生幸福。例如意大利人文主義者但丁在《神曲》中歌頌了個人情感、自由理想和求知的精神,法國人文主義代表拉伯雷在《巨人傳》中歌頌了人的力量偉大,嘲諷了宣傳禁欲主義的教會,英國人文主義代表培根認為知識就是力量。
差異之四:兩種人文主義對教育發展的影響不同。
中國封建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經”即《書》、《詩》、《禮》、《樂》、《春秋》、《易》,而它又是封建社會禁錮人們思想的工具。教育的目的著眼于個人的道德修養、人格完善和穩定社會和諧人際關系。教育作用:維護封建統治,嵌制思想,阻礙了科技文化的發展。
西方教育主要內容是以天文學革命為開端的自然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學、醫學等。教育的目的:擺脫君權神授,宗教束縛,提倡認識自然,造福人生。教育的作用:沉重打擊了教會精神統治,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繁榮了文化藝術促進了科學的發展,促進了資本文義經濟發展,奠定了唯物主義思想基礎。
差異之五:兩種人文主義的“民本思想”不同。
中國人文主義集中表現在民本主義精神傳統上來,所謂民本是古代專制社會的產物。民本主體是封建統治者在實行統治時注意寬仁受民。漢高祖劉邦為了維護其統治,吸取秦亡教訓,緩和階級矛盾,采取休養生息政策之后,出現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西方人文主義集中表現在“民主主義”精神上,它的主體是人民,要求人民享有權力,天賦人權,人人平等,人享有自由,但它掩蓋了資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對立。
篇9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哲人一直在思索著三個問題:人與自然(包括神與宇宙)的關系、人與群體的關系、人與自身的關系,由此而闡發出如下的文化論述:
(一)天人合一
季羨林先生指出“:‘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大自然的合一”“,人與大自然應‘合為貴’”。[2]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文明順利發展的基石。天人合一的概念,“主要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意義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從自然界的普遍規律。第二層意義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和人類道德規律的最高原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3]古代哲人的“天人合一”的觀念對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產生長遠而廣泛的影響,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一脈相承的整體思維模式。人們以“天道”為一超越時空的至健至剛的大秩序,人即遵循此秩序而行事,以“天道”“人道”為生動活潑、生生不停的恒久的生命歷程,人為天地立心,則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以參贊天地之化育。[4]實現天道、地道、人道的統一,可達致人類理想境界;實現天時、地利、人和,可保國富民強。“天人合一”所蘊含的尊崇自然之道,啟發人們順應自然和歷史發展規律,追求和諧一致的生存境界。特別是儒家所推崇的“誠明合能”的人生修養哲學,強調人性修養當與人我的和諧、天地的和諧融為一體,把品德、精神逐層提升至道德、天地之完美境界,對于我們完善自我人格和升華人生價值,至今仍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
(二)中和中庸
中國古代哲人在《中庸》中提出了“中和”理論。《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它表明儒家之和諧理論———生命的和諧,觀其萬象,天地各得其所,各有其位,自成和諧之系統;人各有位,方可加入天地的和諧中。若德行有失,偏離當居之位,便失去天地中的和諧。儒家強調的是,人需要在生命的體驗中,通過內在生命與外在世界的調適,使自己心靈復歸和諧。己性和,則能人性和,人性和,則能物性和,物性和,則能天地和,從而實現與天地人倫的和諧。
如何達致心靈的和諧呢?儒家認為必須堅持中庸之道,以中庸為手段,達到中和的目的。何為“中庸”,朱熹解釋說:“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中庸”要求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也就是把握準確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過份,“過猶不及”。中庸之“中”,要求事物出現平衡狀態,但它乃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點。如秤錘依所秤之物的輕重而在秤桿上移動,找準平衡點,才能把秤桿擺平,把重量搞定。中庸之道并不是不講原則的折衷主義,是告訴我們去除偏激,追求恰當合理的處置。它體現的是端莊沉穩、守善持中的博大氣魄和寬廣胸襟,是對中庸之道“無過而無不及”恰到好處的把握。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種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標,它已經深深滲透到了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每一個元素和成分之中,成為構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會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三)仁禮道義
崇尚道德修養是古典圣賢做人的基本標準。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倫理思想,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五德之中“仁”居于首位。《禮記•中庸》中說:“仁者,人也。”意思是說,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在人的豐富的道德內涵中,其核心是愛人。儒家思想中的“博愛之為仁”的道德主張,進一步把仁愛之心推廣到每一個人身上。孟子倡導的“仁政”思想當中“,親親”是一個重要的基石。“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由親人之愛推及對百姓之愛,由百姓之愛推及對萬物之愛,這是儒家對愛逐級升華的典型步驟。“仁者愛人”的道德觀,使得中國成為禮儀之邦,也使中華民族成為有強烈道德意識的民族。
(四)修身養性
中華傳統文化非常強調修正身心。儒家經典“四書”中的《大學》一開篇就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弘揚靈明的德性,將個人之善澤及天下萬民,以至于進入“至善”的境界,這種“內圣外王”理想狀態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人格理想。要實現這一理想境界,就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具體方法,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最終目的,所以《大學》說:“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為做人之根基,孔子的名徒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孟子則宣稱“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并主張士人要“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古代先哲的這些“修身”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形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文明,諸如勤勉、仁愛、禮讓、自律、自省、自強、慎獨、溫良恭儉等等,已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二、傳統文化精神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養成
多年來,在西方文化、網絡文化、休閑文化的沖擊下,傳統文化被淡化,人文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對于我國傳統文化連同它的精萃,大學生了解不多,加之文理偏科、應試教育,使傳統文化在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腦海里沒有扎根,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責任,什么是精神世界的富足,什么是道德與智慧,什么是立德、立身、立國之根基,很多大學生知之甚少,或鮮有思考。作為擔負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艱巨歷史重任的當代大學生們,應當積極主動地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中汲取豐厚的精神滋養,并內化于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當中,使自己成為人格健全、靈魂高尚、意志堅定、具有強烈使命感和遠大的宇宙眼光的一代新人。今天的大學生,要傳承民族的精神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重視人文教養,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文化即人化”是長久不衰的一個文化命題。所謂“人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人成為人的動態過程。就是依“人”的價值,向“人”的理想美化、完善化的歷史過程。[5]人在不斷的改造自然、改造自我的過程中,在創造豐富的文化成果的同時,又使人性得以高尚、完美和更為自由的全面發展。文化是塑造人性的力量。文化不僅滿足人的需要,而且還在創造、限制、改造甚至禁止人們的某種需要,以此來改造、限制、修飾和掩蓋人的動物性特征和傾向,使人“成為人”,具有“人模人樣”。[6]正是因為文化有如此改造人、塑造人的力量,當代大學生更因該從文化的滋養當中尋覓人生的智慧,提高人文素養。當今大學生有兩個重要的功課———“為學”與“為道”,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第四十八章)在“為學”與“為道”關系處理上,老子告訴我們,知識的積累用加法,每天學習,知識會不斷增多;而個人的私欲、武斷、偏執,要用減法步步否定,最后達到“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老子》第四十八章),從而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和人生境界。儒家學派在人文教養上有頗多教導,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的“仁愛”觀,從“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人和”理論,乃至“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的人生態度,都可帶來人生的啟迪和精神的滋養,使人的思想境界更超越。
(二)培養審美心胸,追求詩意人生
德國著名哲人海德格爾提出,人類應該“詩意的棲居于這片大地”。所謂“詩意的棲居”就是“審美的生活”。當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身心感到從未有過的壓力,精神疾患成為難以控制的世紀病、時代病。大學生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乃至走上社會后要面臨工作壓力、經濟壓力等等,是他們人生路上的每一個挑戰。如何在充滿壓力的世界當中“詩意的生活”,中國古代賢達人士的生活態度為大學生提供了典范。
孔子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雜記下》)孔子還說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仁者要在自然山水中得到一種悅樂。在忙碌的生活當中尋得“閑情”,也就是孔子講的“一張一弛”。 所謂“閑”,就是從直接的實用功利活動中暫時擺脫出來,回歸精神的家園中得到休憩與快樂。宋代大儒程顥有名的詩“: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富貴不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程顥的詩表達“閑”帶來的從容境界。有了“閑心”,人方可從天地萬物、風云變幻中獲得一種精神享受,使自己超脫貧富貴賤等等實用功利的煩惱,心胸自然變得豁達。
大學生要擁有審美的人生,就要擁有審美的心胸和審美的眼光,這樣才會在很平常、很普通的生活中發現美,世界的一切就會變得那么有情味,有靈性,與你息息相通。清代大畫家鄭板橋會在“十笏茅齋,一方天井”的宅居中感受到“竹石之愛”,寫出傳世佳句“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閑中悶中有伴。非唯我愛竹石,即竹石亦愛我也。”(《鄭板橋集•題畫》)乃是進入了審美的活動當中,用審美的眼光將竹子與人結為一體,息息相通,感受到了不可言說的詩意。
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要做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因為珍愛生命才會用發現的眼光、飽滿的熱情去體會生活中的各樣美———自然的生態美、節慶的風俗美、異彩紛呈的藝術美、充滿理性的科學美等等,才會從極度緊張而又極度單調、乏味的生活中解放出來,使自己保持一種豁達、和諧、愉悅的精神狀態。
(三)加強修身,提升人格
修身,即通過學習、培養和鍛煉,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儒家的倫理學說當中,修身思想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是立志。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不僅是使自身的道德修養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和親睦族、安邦治國、教化天下,即孔子所說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如孟子所言的“修其身而天下平”。當代大學生要把民族振興、國家富強與個人奮斗目示結合起來,要將個人聰明才智心甘情愿地奉獻給國家,奉獻給社會,不做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之人,不做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人。惟其如此,大學生才會胸襟開放,蓬勃進取,在歷練中成為高素質的人才。
修身最高的境界———慎獨自省。《禮記•中庸》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即使一人獨處時,也要謹慎檢點,小心翼翼地遵循道德規范,加強自我監督意識,自覺抵制一切不良行為的影響和形形的誘惑,在各種環境中都能嚴謹自律,保持內心的純潔,逐步培養起良好的道德品質。魯迅先生說過“: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和更無情的是解剖我自己。”看來他深諳“慎獨”的重要。慎獨之心時刻提醒人們: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尚有完善自我的人生理想,現代大學生則更應見賢思齊,力爭達到這種修身的境界。
篇10
關鍵詞:傳統文化;當代大學生;調研;統計分析;建議
中圖分類號:G515.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02-0186-02
一、引言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漢民族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民族歷代相沿而又不斷傳承更新的共同認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識、民情習俗、思維特性及價值觀念等。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大學生是社會上極其特殊的一個群體,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離不開大學生的積極參與。為了掌握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我們以遼寧省六所高校部分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了調研,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
(一)調查研究的背景
從1840年到20世紀80年代,國人圍繞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幾次論爭。90年代后,人們開始重視傳統文化問題,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傳統文化熱(國學熱),一直延續到現在。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正處在文化沖突的焦點。十六大報告指出:“……面對世界范圍的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作為未來社會中堅力量的大學生更應重視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以便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研究方法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只針對大學生群體,調查對象為沈陽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學生。采取團體施測形式,文理科生兼顧,覆蓋面較廣,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44份,樣本分布情況見表1。問卷共包含35道題,27道單選題,8道多選題。
二、調查結果的數據分析
(一)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總體認知情況
1、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了解程度一般。在參與調查的大學生中,6%的人對傳統文化了解非常深入,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3%的人不了解。總體上看并不理想,傳統文化教育依然任重道遠。
2、大部分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很感興趣。76%的被調查者對傳統文化很感興趣或比較感興趣,20%的人興趣一般,4%的人不感興趣。這說明在大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具有良好基礎。
3、關于傳統文化的存在價值:認同度很高。90%的被調查者對傳統文化的存在價值持肯定態度,11.9%的人認為可有可無或沒有價值,顯然他們在認識上存在誤區。95%的人認為有必要學習傳統文化,3.4%的人為了考試才學習;個別人認為沒必要,這顯然是錯誤的。調查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在情感和理性上認同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重要性。
4、大學生認為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作用。90%以上的被調查者承認傳統文化對社會具有積極作用。87.9%的同學認為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對個人幫助較大,12.2%認為幫助程度一般。可見主流思想是肯定傳統文化的作用。
5、大學生對保護傳統文化態度比較堅決,對緊迫性認識不足。94%的被調查者支持保護傳統文化遺產的活動。對于傳統文化是否需要保護的問題,76%的人回答堅決保護,20%的人表示稍作保護, 4%的人覺得無所謂。關于保護傳統文化的緊迫性,69%的人認為十分緊迫,18%的人不覺得緊迫,表示不清楚、無所謂的人數各占9%,4%。可見大學生對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迫切性認識不夠深刻。
(二)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具體掌握情況
文學藝術、傳統技藝、傳統節日等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外在表現,問卷著重從這幾方面進行了調查,以求窺一斑而見全豹。
1、文學藝術與傳統技藝
對于京劇或其他地方劇種,“非常喜歡”和“可以去看看”的人分別占12.6%和46.8%,“不感興趣”和“非常討厭”的占34%和6.5%。可見接受程度不高。對于古代經史子集,9.7%“愛不釋手”,66.9%“偶而翻閱”,可見大學生并不反感,但了解不多也不深刻。對于四大名著,12.2%的同學多次看過,33.3%都看過,47.5%看過一兩部。21.2%的同學能背誦很多古典詩詞,64.6%回答“不多”、14.2%“很少”。關于二泉映月是什么曲子,84.5%的同學選擇了正確答案二胡,答嗩吶、笛子、鋼琴曲的分別為8.1%、6.5%和0.9%。總之,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掌握很不理想,需要大力加強。
2、傳統節日
對于傳統文化的另一重要載體-傳統節日,51.8%的同學很感興趣,43.7%的人隨大流。對于國家將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的行動,92%的同學非常支持或比較支持。大學生對韓國端午申遺事件的反應見圖1,折射出大多數人有文化保護意識和高度的愛國熱情,但也有少數同學漠不關心,令人不解。
3、大學生感興趣的傳統文化內容及學習途徑
中國傳統文化包羅萬象,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其中,文藝類、科學類、建筑類為大學生最喜愛的內容,其后依次為飲食類、傳統習俗、服飾、道德教育。目前大學生獲取傳統文化知識的途徑中,課外閱讀、媒體宣傳和課堂學習分列前三位,其次是長輩教授和其他途徑的學習。大學生眼中造成自身傳統文化貧乏的主要原因如圖2。
4、大學生樂于接受的傳統文化學習方式
這是本次調研的重點內容之一,采用多項選擇方式。大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依次是①名家講座;②民俗活動;③旅游;④傳統文化題材影視作品(表2)。結果顯示大學生更樂于接受生動形象的、具有現代特征的學習方式,同時對傳統學習方式課堂學習、課外閱讀也不排斥。
(三)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發展前景的展望
調查問卷最后請大學生展望傳統文化的未來。認為前景很樂觀和比較樂觀的人各占24%、38%,表明多數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很有信心。21%的人認為前景一般,少部分人不樂觀,呈現出擔憂心態。
三、調查結果引發的思考與啟示
(一)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社會上還沒有形成崇尚民族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社會重視力度遠遠不夠,優秀傳統文化沒有得到很好地傳承,在青少年心中有淡化趨勢。
第二,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單一,缺乏有效渠道。盡管大學生在理性上認同傳統文化且學習熱情較高,但由于方式、渠道限制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學生在學習上過于追求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不少學校只重視應試教育,忽視或淡化了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文化等內容,加之就業難度大等導致學生學習時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思想較嚴重。
(二)改進建議或措施
1、糾正全社會輕視傳統文化的普遍風氣,形成傳統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圍。家長、學校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社區等應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
2、多途徑、多形式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導青少年閱讀經典,另一方面也要不斷改革,用當代青少年更易接受的形式去表現傳統文化內容。
3、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教育制度化。
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應從戰略高度進一步強調并制度化,還應保證政策制度的連續性。
4、重視傳媒在弘揚優良傳統文化、傳播歷史知識中的作用。應充分發揮現代傳媒的優點來傳播和弘揚傳統文化。
5、大學生應學會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當代大學生應深刻認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個人成長及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意提高個人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素質,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不使其流于形式或口號。
四、結語
本項調研目的在于促進大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為適應社會和時代前進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同時為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提供現實依據。本文所提供資料真實準確,統計分析結果對于改進傳統文化教育的缺點和不足、提高其針對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黃洪基.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態度及其對策[J].民族傳統文化精神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2007.
- 上一篇:大額資金審批流程
- 下一篇:銀行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