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業務發展趨勢范文
時間:2023-07-04 17:23: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商業銀行業務發展趨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商業銀行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外資銀行的大量涌進,以及金融危機在全世界范圍內造成的巨大影響,使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國商業銀行要獲得長遠發展,就要以投行業務為基礎,逐漸進入資本市場。本文就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旨在提出切實可行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措施,推動我國商業銀行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
商業銀行;投行;發展趨勢
1 我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的發展現狀
2002年,我國工商銀行在整個銀行體系內部率先建立投資銀行部,專門用來開展投資業務,自此,國內各商業銀行紛紛緊隨其后,推動了投資銀行業務的不斷拓展。自2007年年底,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浦發銀行以及興業銀行等先后成立了投資銀行部門,加大了投資銀行業務的普及力度。各商業銀行要獲得足夠的經濟利益,實現銀行經營方式和盈利模式的變革,就要積極發展投行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之一,其中間業務尤其是投行業務發展迅猛,在整個商業銀行內部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在我國境內,中國工商銀行在2010年上半年的銀行業務總收益為86.66億元人民幣,已經連續八年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已經達到8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投行業務逐漸成為其核心收入來源。在海外,中國工商在香港設立了子公司——工銀國際,在較短的時間內即獲得了業績的突破,在國際投行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工行負責人曾表示,工行增長最快的新興業務即投資銀行業務。2002年我國銀行界普遍設立了專門的投資銀行部,工商銀行也逐步建立起以債券承銷、銀行貸款、資產證券化、財務顧問業務、重組并購顧問以及結構化融資為基礎的“工商銀行投行模式”和投資銀行業務產品線。
2 我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存在的基本問題
2.1 競爭環境、政策法規以及內部條件等都制約了投行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在現有條件下,我國商業銀行有必要不斷優化法律法規環境,以促進投行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受銀行分業制度的限制,商業銀行的投行業務范圍主要局限于債券融資,在股本融資市場中只能象征性的開展一些配套性業務。同時,商業銀行一般采取證券化以及組建合資資產管理等手段對不良資產進行處置,導致其在會計處理、出資、外匯匯出以及稅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礙。投行業務市場在我國發展歷程不是太長,但是國內市場競爭的主體卻各具特色,包括合資投行、國內知名投行、國內券商、商業銀行以及民營咨詢公司等,多元化的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建成。
就商業銀行內部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在很多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包括企業文化、經營體制、業務流程以及運作機制等。比如,傳統的商業銀行傾向于發展傳統業務,而投資銀行的服務意識更強;商業銀行受傳統企業文化的影響,在開拓市場和開發業務品種方面的壓力較小,而投資銀行在運作機制上更顯成熟,效率更高。目前,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指出商業銀行的綜合化經營是大勢所趨,但如何在維持商業銀行整體架構的前提下推動投行業務的大力發展,從而實現投行業務和商業銀行業務的和諧發展,仍值得我們深思。
2.2 投行業務發展的思路問題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逐漸將發展中間業務提升日程,對發展投行業務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認識,但是在制定經營策略時,并未將資產負債業務和投行業務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沒有充分認識到其對增加銀行收入的重要作用,它在通常情況下被視為競爭客戶、穩定存款、搶占市場份額以及提供服務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重數量、輕結果以及貪大求全等問題屢見不鮮,阻礙了投行業務的健康穩定發展。由此可見,商業銀行對投行業務的重視力度不夠,特別是在開展業務階段,各部門缺乏必要的溝通和聯系,沒有形成強大的市場合力,難以充分發揮信息以及客戶的固有優勢,導致大量機會的流失。
2.3 投行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投行業務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對投行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夠充分,尤其是精通投資銀行業務的專業人員極度匱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的拓展。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能提供的投行業務服務有限,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投行人員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可靠的市場信息,努力爭取目標客戶;將外部資源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解決投行業務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突出問題;詳細了解客戶需求,對企業的真實需求也要充分掌握。這些業務實施起來都要涉及大量的物力、人力,一般與復雜的產權交易結合起來。所以,投行的成功需要專業知識和合作團隊的共同參與。例如,張裕集團在重組并購財務顧問的過程中,工行總行充分發揮了領導作用,山東省分行、兩家會計師事務所、三家律師事務所以及一家中資銀行、一家外資銀行共同合作,為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商業銀行目前的人員配備相對欠缺,難以滿足高層次投行業務的發展需求。
3 我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發展的若干建議
發展中間業務對商業銀行的進一步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逐步完善商業銀行的服務功能,降低資本占有、鞏固銀行與企業的關系以及提高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所以,商業銀行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戰略優勢,必須大力推進投行業務的發展。
3.1 實現收益結構的調整,逐步提升投資銀行業務對企業收入增加的貢獻
實現收益結構的多元化,能最大限度的滿足企業的利益需求,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波動對商業銀行造成的巨大沖擊,實現商業銀行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多元化業務規模已初見雛形,但是中間業務所占的比例仍相對較低,所以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加快收益結構調整的步伐,充分發揮多元業務的優勢。
3.2 實現我國商業銀行內部資源的整合,保證各項業務的協調發展
目前,資本市場和直接融資取得了快速發展,商業銀行面對這種形勢,要加快資源整合的步伐,不斷發揮綜合金融服務的突出優勢,實現投資銀行業務和信貸業務的共同發展。商業銀行要大力發展投資銀行業務,必須充分發揮其豐富的客戶資源。商業銀行各部門要實現各戶資源的共享,在滿足客戶金融服務需求的前提下,提升其對銀行的綜合貢獻度。
3.3 建成高質量的專業化團隊,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綜合性金融服務
投資銀行業務不同于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它的集成性和專業化更強,所以對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也相對較高。要建立健全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管理體系,統一管理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在商業銀行內部,要建立健全投資銀行業務部門,開展好投資銀行業務及各項配套業務。同時,要大力引進復合型人才,逐步建成高素質、高層次、實踐經驗豐富、理論知識豐富以及熟練掌握各種復雜金融工具專業化團隊,大力拓寬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渠道。除此之外,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探索組合營銷的新模式。客戶經理要全面負責客戶關系的維護和管理,產品經理要提供無條件的支持。商業銀行要組建高素質的專業團隊,將投行、公司、資金、會計、信貸以及國際等納入服務體系內,積極開展跨專業的大型合作,保證服務質量的優良。
3.4 進一步完善定價和評價體系,理清收費與收息的關系
(1)改變傳統觀念的束縛,逐步形成非利息收入和利息收入協調發展的收入格局。(2)建立健全利費組合定價機制,在制定利費結合的經營策略時,綜合考慮客戶的償債能力和風險狀況,對于未來潛力和外部競爭要充分考慮。對于風險相對較大的客戶,可以在多種費率定價的基礎上輔之以較高利率,而對于具備可靠償還能力的客戶,可以在較低費率定價的基礎上輔之以較高利率。在制定利費組合定價機制的過程中,還要健全利益分享機制和績效評價體系。
3.5 建立并完善導向性考核激勵機制
投資銀行業務作為一項新的創新型業務,并沒有建立起相對完整的激勵制度,經營單位也不斷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業務和發展新客戶,所以投資銀行業務實際上并未取得顯著成效。由此,商業銀行要逐步建立起專門的投資銀行部,實現業務和人員的整合。同時,要給與投資銀行部一定的經營決策權,以便于對市場環境及時做出反應,抓住企業發展的最佳時機,實現內外部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投資銀行部拓展業務范圍和加強業務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
3.6 充分發揮品牌優勢,提高投行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自中國加入WTO以來,銀行業也逐步形成了全面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商業銀行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戰略優勢,必須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商業銀行要提升核心競爭力,必須從經營機制、研發能力、人力資本、管理能力、營銷網絡、企業文化以及品牌等方面著手。投資銀行業務作為一項新業務,競爭異常激烈,其不論在服務還是產品上的優勢都易于模仿,業務策略優勢也只在一定時期內有效,而企業文化卻是推動商業銀行發展的不竭動力。所以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形成品牌效應,提升投行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駱璇;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行業務問題的研究[J]西南財經大學;2012(03)
[2]劉濤;我國商業銀行投行業務發展:回顧與展望[J]銀行家;2013(06)
篇2
關鍵詞: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中間業務
文章編號:1003-4625(2006)11-0038-03中圖分類號:f832.33文獻標識碼:a
一、股份制改造對中間業務發展的影響分析
(一)股份制改造促進商業銀行內部資源配置發生變化
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涉及人、財、物、組織機構等方面的全面重組與再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作為一個成熟的現代商業銀行,在其內部資源配置方面,首先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其次是兼顧各項業務發展的平衡;然后才是其他的一些要求。中間業務作為一種風險低、收益高,且屬于我國商業銀行諸多業務中的“短板”。股改后的銀行必然會在其“短板”業務上有所改進,從而促使其內部資源配置發生變化。據對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分行的調查,目前,建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革“三步走”戰略已基本結束。在中間業務發展上,傳統銀行經營理論正逐步向現代銀行經營理念轉變,現代經營觀念趨于成熟,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進行了準確定位,在經營戰略上把中間業務作為銀行三大支柱之一進行大力發展。在機構設置方面,目前建設銀行已專門成立了中間業務發展部,具體負責統一的業務規劃、業務指導和有效協調。同時,中間業務在人員配備、經費開支、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自主性,擁有中間業務職能的諸部門在中間業務管理部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整體功效得到較大發揮。
(二)股份制改造使商業銀行利益訴求發生變化
在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各金融機構為追求短期經營業績,普遍把中間業務作為吸收存款和爭攬客戶的一種手段,許多中間業務諸如工資、信息咨詢、上門收款、零殘幣兌換等業務成為銀行的無償服務。就連國際上通行的信用卡收取年費的規定,許多商業銀行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各種技術性操作手段給免除了。這種現象隨著銀行業股份制改造的深入進行正在逐步打破。信用卡收取年費、小額存款收取管理費、工資收取單位費用、零殘幣兌換收費等中間業務已在部分商業銀行進行,其他商業銀行也在跟進過程中,并且各行在中間業務收費上表現出了意志絕對的統一。盡管部分收費單位和個人對中間業務收費表示一定的反對與抵觸,但在商業銀行股改利益訴求壓力下,正在漸次妥協。如,建設銀行代收電力公司和水務公司的電費、水費,前些年代收該兩種費建行都作為吸收銀行存款的一種手段。
(三)業務創新少,品種單一,實用性不強的狀況正在改變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開辦的中間業務無論是品種,還是實用性方面都較之前有了較大的改變。在品種上,目前國內銀行業中間業務品種已達200余種。在一些傳統的銀行卡業務、結算業務、一般性收付業務上,擴大了業務面和增加技術支持。在技術含量高、盈利較大的諸如咨詢業務、現金管理、風險管理、投資銀行業務等方面,商業銀行針對市場客戶細分人群加強了市場開發和營銷。其他如信托租賃、信用證、各類擔保、投資承諾、外匯買賣及金融衍生等外匯業務也根據地域不同適當推出。尤其是近兩年,各銀行業機構普遍加大了證券、基金、保險等業務的創新與推廣。在營銷手段方面,目前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時充分發揮全員營銷的作用,基層行多數能主動地把中間業務推廣到市場中去。另外,我國多年來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等市場中間業務也相應地推出貨幣市場投資基金、外匯理財等產品。
(四)股份制改革帶來了觀念和經營理念的嬗變,給各項中間業務的發展帶來的歷史性變化
目前,制約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是經營機制和經營理念上的問題。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是一種外在的強制性制度變遷,可以通過制度性調整強行促使經營機制內生。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不僅是要解決外在的體制問題,更關鍵的是促進內在經營理念的嬗變。在股份制改造過程中,通過統籌局部與全局,速度、質量與效益,資產、負債與中間業務,業務發展與隊伍建設之間的關系,轉變觀念和對現代商業銀行的認識,從而全面提升經營理念。
從焦作市近年來中間業務發展情況來看
,也從實證方面體現到了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對中間業務發展的貢獻。主要表現為:
1.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呈現出快速的增長態勢(如圖一)。2003年,焦作市商業銀行本外幣中間業務收入為2614.33萬元,增長3.7%。進入股份制改革后,焦作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增速加快,2004年、2005年本外幣當年增幅分別達到86.64%、20.79%。增長速度分別高于2003年近80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
2.股份制銀行改革進展不同體現在中間業務發展的不同(如圖二)。建設銀行是2003年以來在焦作市諸多金融機構中中間業務增長速度最快的銀行(其圖形變化最陡),其中間業務收入總量也由原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排名第三增長到第一。建設銀行2004年、2005年中間業務增長率分別達到了150.20%和38.77%,分別高于全金融機構當年增速63.56和17.98個百分點。反觀地方性金融機構-城市商業銀行,2002年以來,盡管中間業務總量也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但其增長速度要明顯低于原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增長速度。
3.中間業務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2005年焦作市中間業務收入結構如圖三)
如圖三所示,隨著股份制改造而形成的產品結構豐富、新增業務收入增加等原因,焦作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結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盡管支付結算業務收入仍居各項中間業務收入中的“龍頭”地位,但銀行卡業務、業務等中間業務收入快速上升。與2002年比較,2005年焦作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中結算類收入占比下降了19個百分點,而銀行卡收入上升了19.32個百分點。正逐步形成以結算收入、銀行卡收入、收入“三足鼎立”局面。同時,擔保、融資顧問、托管等新興中間業務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二、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后中間業務發展的趨勢與研判
目前,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大勢已不可逆轉。根據我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協議,到2006年底我國將全面開放銀行業,外資金融機構將享受與中資金融機構同等的國民待遇,外資銀行將與中資銀行在公平、對等的基礎上展開競爭。隨著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推進加快,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以其風險小、收益高、創新潛力大的特點逐步成為銀行業競爭的新領域,大力發展中間業務,進一步拓寬商業銀行盈利渠道,降低經營風險,增強綜合競爭能力,是我國銀行業股份制改革后的重要利潤增長源。我們從商業銀行股改后可能遇到的利益增長因素和削減因素兩方面入手,分析股改后短期內及長期發展趨勢,并綜合得出一個基本性的判斷。
篇3
商業銀行;遠期結售匯;匯率風險;人民幣國際化
1.遠期結售匯業務的定義
商業銀行遠期結售匯業務是指客戶與銀行協商簽訂遠期結售匯合同,約定將來辦理結匯或售匯的人民幣兌外匯幣種、金額、匯率以及交割期限。在交割日當天,客戶可按照遠期結售匯合同所確定的幣種、金額、匯率向銀行辦理結匯或售匯。通俗地講就是把實際外匯收支發生在后的結售匯業務在事前鎖定(而即期結售匯中兩者是同時發生的)。
2.遠期結售匯業務的發展歷程
1997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允許中國銀行首家試點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當時僅有美元一個幣種,最長期限為4個月。隨后,在2003年4月和2004年10月遠期結售匯業務分別經歷了兩次擴大試點,有4家國有商業銀行和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獲準開辦此項業務。截至2009年末,全國共有271家中外資銀行獲準即期結售匯業務經營資格,其中,67家銀行獲準對客戶遠期結售匯業務經營資格。除外資銀行、全國性大型商業銀行之外,上海銀行、廈門國際銀行、深圳市商業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等中小商業銀行也已開辦遠期結售匯業務。2010年《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合作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0]62號)進一步擴大了遠期結售匯業務的辦理主體,不具備經營遠期結售匯業務資格的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可以與具備經營遠期結售匯業務資格的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作為客戶辦理遠期結售匯相關業務。
3.遠期結售匯業務的發展現狀
目前,商業銀行遠期結售匯已經成為各銀行為企業提供的規避匯率風險產品中最為傳統、最為成熟的一項業務,該項業務成為企業鎖定當期成本,保值避險的首選金融產品。遠期結售匯業務的適用客戶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部隊等,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客戶可向銀行申請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包括:貿易項下的收支、非貿易項下的收支、償還銀行自身的境內外匯貸款、償還經國家外匯管理局登記的境外借款、經外匯局批準的其他外匯收支。目前各行可以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的幣種一般包括美元、港幣、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新加坡元;遠期結售匯業務的交割期限分為固定期限和擇期期限兩種;固定期限的遠期結售匯又分為規則期限和不規則期限的遠期結售匯業務,規則期限的遠期結售匯業務有7天、20天、1個月、2個月、3個月至12個月,共14個期限檔次,不規則期限的遠期結售匯業務的則可由客戶自行選擇交割期限,只要該期限在銀行營業日內而且在交易之后的兩個工作日后即可;交割也可以是非固定期限交易,即擇期交易,客戶可以自行選擇在一段時間內進行交割。
案例:以客戶出口收匯為例,某客戶預計在6個月后將收到1000萬美元。此時美元即期售匯價為6.3125,客戶為了防范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匯兌損失,便可通過中國建設銀行等銀行的遠期結售匯業務來固定其6個月后的換匯成本。假設中國建設銀行6個月遠期美元對人民幣的報價為6.3345,則客戶在同中國建設銀行簽訂了遠期合同后,便可于6個月后按1美元兌6.3345元人民幣的價格向中國建設銀行賣出美元1000萬,同時收入人民幣6334.5萬元。一旦此筆交易成交,則6個月后無論即期結售匯市場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如何,客戶都將按該合同價格進行交割。這樣,客戶不但提前進行了貨幣保值,而且一旦交易完成便可按6.3345的匯價收入進行賬務處理,提前安排財務預算。從上例可以看出,遠期結售匯業務具有讓客戶鎖定成本的優勢,但同時客戶也可能會讓客戶失去到期以更好的價格成交的機會,從而產生了一定的機會成本。
2005年的第一次匯改至今,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幅度和最高、最低價的波動幅度均接近30%。在這樣大幅的波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接觸和頻繁地使用遠期結售匯業務,各個銀行遠期結售匯的業務量也呈現井噴狀態,2011年底和2012年截至8月份遠期結售匯簽約額分別達到了3871億和2303億美元,對應期限的進出口總額分別為36421和24976億美元,遠期結售匯業務簽約額在進出口總量中的占比分別達到了10.63%和9.22%,而2003年遠期交易額只有不足90億美元,2003~2005年遠期結售匯業務簽約額在進出口總量中的占比均不足1.3%。2005年之后,遠期結售匯的交易量與即期結售匯業務量的比例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的中國建設銀行為例,2009、2010、2011年遠期結售匯業務量分別為239、425、591億美元,對應的即期結售匯交易量分別為1789、2386、2722億美元,比例最高的為2011年,達到了21.72%,遠高于之前幾年的不足10%的占比。各銀行為吸引企業的業務量同時也為了提升自身業務量和經營收入,還把遠期結售匯業務、存款產品和代付產品結合從而產生組合型的套利產品,這些套利產品雖各行賦予的產品名字各不一樣,產品設計原理無外乎利用存款利率高于代付利率為客戶賺取利差同時利用人民幣的升值預期為客戶節約購匯成本從而達到利率、匯率雙套利的目的,這些組合型產品使得遠期結售匯業務的鎖定未來的功能得到了深度的挖掘。
篇4
關鍵詞: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現狀分析;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1
一、我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現狀
自2010年后,我國各商業銀行開始為貴賓理財的最高形式——私人銀行做準備,紛紛將VIP貴賓理財升級為財富管理中心。中國銀行的中銀理財、農業銀行的金鑰匙理財中心、工商銀行的理財金賬戶、建設銀行的財富中心、招商銀行的“金葵花”理財等各式各樣的理財中心都在向私人銀行業務挺進,國內商業銀行的財富管理服務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層次。
目前,中國高凈值人群眾多,但需求未得到有效滿足,眾多銀行已紛紛開始進軍私人銀行市場,政策監管方面也給予支持,私人銀行業務發展勢在必行。
1.私人財富市場潛力巨大
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造就了大批高凈值人群。2010年末中國高凈值人群(可投資資產超過1 千萬人民幣) 數量比2009年增加22%,達到50萬人;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使得眾多中資銀行、外資銀行紛紛搶灘中國私人銀行業務。
2.客戶需求尚未得到滿足
當前我國金融方面的各種法律和規章制度不太完善,風險管理方面與軟件硬件設備相對落后,這使得我國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呈現出諸多特點。約70%的受訪高凈值人群認為需要一定的專家建議進行理財。
二、我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與外資銀行相對成熟的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服務相比,我國私人銀行服務剛剛起步,存在不少的制約發展因素。(1)政策限制顯著。在中國境內,銀行業尚未完全實行混業經營。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之間的有機聯動和合作機制亟待形成。(2)產品單一雷同。在現有混業經營還沒有完全放開的基礎上,產品設計開發常見于基金、外匯等理財產品,與金融理財服務并沒有太大差異,較難有大的突破。(3)人力資源缺口較大。私人銀行業務發展需要更加專業的投資理財類人力資源,在這方面的制約更加明顯。
三、我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策略及思路
近年來,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市場發展不確定性較大,對金融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國內,隨著CPI的高起,抗通脹是重要任務,人民銀行實施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目前已達21.5%,超過美國歷史上最嚴厲的水平(21%)。針對未來幾年零售業務發展需求和發展環境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策略應側重于以下幾個方面:
1.轉變銀行零售業務發展方式
目前零售業務從資產規模、客戶數量、業務貢獻等方面看,都已成為商業銀行的重要業務。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居民收入和財富的不斷增長,零售業務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未來5-10年將是中國零售銀行業務發展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
2.推動消費金融市場快速發展
重點要做好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卡分期等個人信貸類產品,以及銀行卡、結算通等個人支付結算類產品的創新。在重點地區針對優質個體私營業主,采用“優質客戶+有效資產抵押”等模式,加快推進個人助業貸款的發展;選擇特色區域擴大個人支農貸款試點。
3.創新金融市場服務發展模式
從傳統業務向有效益、質量好、低資本占用的業務轉型。第一,逐步建立客戶分層評價體系,建立基于分層特征下的服務模式;第二,被動營銷向主動營銷轉型。主動挖掘潛在客戶群,實施主動跟進營銷。第三,網點功能向專業化轉型。除營業面積等客觀條件限制外,打造集綜合營銷、經辦業務的能力和現場音效的綜合服務能力。
4.積極推進將“社區金融”服務
“向社區前進”是當前零售業務的發展方向。強調“社區金融”的原因,首先在于,所有的經濟元素都落腳在各個不同類型的社區。第二,社區內涵寬廣,既是物理的,也是虛擬的;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第三,社區是金融產品和客戶之間的橋梁。金融產品本身不是金融,找到客戶進行交易才形成金融。
5.切實提升銀行金融服務水平
銀行是服務產業,行業屬性就要求銀行以客戶為中心,做好服務是銀行經營的靈魂。以主動挖掘客戶需求,提供優質方便服務,創新產品覆蓋面和滲透率,秉承社會責任意識等方面為重要抓手,切實提升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鄭雪.匯豐集團私人銀行業務及風險管理[J].銀行家,2008(09).
[2]連建輝,孫煥民.走近私人銀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王志軍.當代國際私人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7(11).
[4]梁文賓.競爭合作關系下的中國私人銀行業務發展[J].新金融,2007(12).
篇5
關鍵詞 中間業務 必要性 發展與創新 保障條件
中間業務以其風險小、收益高的優點受到各國銀行的青睞,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已成為發達國家商業銀行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但在我國由于重視程度不夠,中間業務發展遲緩,層次落后。如今隨著我國加入WTO,金融市場逐步開放,我國商業銀行面臨外資銀行的強勢競爭,如何提高國際競爭力,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有必要探討一下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是一種廣泛的金融服務,指不占用銀行資金,銀行以中間人的身份給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并收取手續費的業務。嚴格地說,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的中間業務,銀行僅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戶辦理各種委托事項,并以此收取手續費,其主要包括結算業務、租賃業務、信托業務、業務、信用卡業務、代保管業務及咨詢業務等。傳統的中間業務具有迅速便利和低風險的特點,可以增加銀行的業務收入并以此提高銀行的競爭能力,有利于使銀行擺脫既定的資產負債規模的束縛,促進其技術與服務手段的進步。另一類是新興的中間業務,在資產負債表上沒有反映,但卻能為銀行帶來收益的同時也使銀行風險增加的業務,一般稱之為“表外業務”,主要包括貿易融通類業務,信用擔保類業務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業務。在此,只要有效地控制各業務交易風險,就能使銀行獲得表外業務發展的領域。
2 發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
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世界銀行業的總體趨勢。對于處在體制轉軌,結構調整與加入WTO的中國商業銀行來說,要想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新的發展,對中間業務的重視、發展與創新就更不容忽視。
2.1 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有利于商業銀行擺脫經營困境,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我國已建立起了一個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以10余家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和近100家城市商業銀行為兩翼的現代商業銀行體系,業內競爭日趨激烈,且20世紀90年初建立的證券市場分流了部分銀行資金來源和貸款融資需求,銀行負債成本居高不下,資產質量下降,銀行授信風險普遍增加,銀行經營面臨較大困難。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在注重傳統資產負債表內業務的同時,盡快發展中間業務,以求在努力減少經營風險的同時,尋找銀行利潤新的增長點,從而減低經營風險,提高贏利能力。
2.2 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有利于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應對WTO的沖擊
隨著我國加入WTO,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屆時將與中資銀行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開展競爭。短期內中資銀行傳統存貸業務不會受到太大沖擊,所以競爭的重點自然就落在了風險小收益高的中間業務上。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緩慢、種類少、服務面窄、市場占有量小、收益比重低,與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隨著金融業開放步伐的加快,大力發展中間業務迫在眉睫。
2.3 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推進改革順利進行
首先,我國國有企業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這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變革,涉及重組戰略的設計、目標客戶的搜尋、融資安排、資產評估等專業知識和技術。其次,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增加了對諸如投資理財、信息咨詢、財務顧問等方面的需求。居民收入增多與居民缺乏投資和操作技術及信息不對稱的矛盾日益顯現。最后,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發展迅猛。所以,這些都需要商業銀行相關的中間業務,充分發展這些中間業務有利于滿足中小企業和居民的投資需求,推進國企改革,促進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3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與創新
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起步較晚、發展緩慢、品種單一、范圍狹窄,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有必要借鑒西方國家的金融理論和實踐經驗,加快自身的發展進程。下面就幾種典型的中間業務進行分析,并指出我國商業銀行可能的發展與創新空間。
3.1 轉賬結算
我國已對傳統的郵電傳遞憑證的轉賬結算進行了改革,在人民銀行與各商業銀行之間利用衛星和其他通訊網絡建立了電子聯行對帳系統,實行同城清算系統的電子化建設,但仍受銀行電子化技術的制約。因此,今后我國銀行的發展方向仍是完成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建設,改進并提高電子聯行應用系統的功能。并通過城市網絡、區域網絡與人民銀行、商業銀行的會計處理系統相連接,加速資金周轉,同時繼續推動同城自動化清算系統的建設,實現賬務處理自動化。另外,發展網絡銀行成為我國銀行未來的發展方向,使客戶足不出戶便可進行存取款、轉賬等服務。
3.2 銀行卡業務
雖然我國銀行卡業務發展迅速,但目前信用卡與國際規范還有較大差距。我國應該在盡快建設全國范圍的統一協調的銀行卡網絡的同時,大膽探索,實現創新。①功能創新。大力開發銀行卡的消費信貸、一卡多戶、長話(市話)服務、網上購物、貸款融資等功能,實現銀行卡功能的多元化,使銀行卡業務滲透到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②技術創新。商業銀行應在聯合的基礎上,在統一的技術標準下,積極試點IC借記卡及IC銀行卡;③機制創新。國際上如萬事達卡組織、VISA卡組織等大型的銀行卡集團的發展都證明公司化、產業化是銀行卡業務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考慮在聯合的基礎上逐步把銀行卡業務分離出來,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銀行成為其或會員。
3.3 業務
我國各商業銀行目前大部分業務仍集中在發行國債、政策性銀行業務,這些業務技術含量低、發展潛力小,而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每年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爭奪指標,因此,必然導致銀行中間業務拓展的重心發生偏離,而忽視了居民個人對業務的大量潛在需求。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和個人財富的積累,商業銀行應及時突破業務,大力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商業銀行從事私人銀行業務,不但能增加手續費收入,而且有利于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并通過建立不同類型的客戶網,進一步鞏固和密切客戶的關系,帶動居民存款的增長。
3.4 投資銀行的業務
我國投資銀行業務可以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做企業的財務顧問,幫助企業進行并購,實行產權的流動和重組,以市場的手段對整個國有經濟實行戰略性改組。另外,商業銀行應有前瞻性眼光,積極開展房地產等資產證券化,并在金融工程方面進行必要的實踐。隨著金融服務業的逐漸開放,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帶來匯率的變動,比如促使企業和銀行對期權、互換及其衍生產品的需求。因此,對金融工程時代到來的挑戰,商業銀行應做好準備。
3.5 信托和融資租賃業務
之所以把信托和融資租賃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為在我國目前實行分業經營的原則下,商業銀行不允許涉足信托和融資租賃業務。然而隨著金融業的逐漸放開,分業管理體制將大大制約我國銀行業務的發展空間,使資金不能發揮充分的效率,削弱銀行的競爭力,因而混業經營是我國銀行業發展的趨勢。商業銀行應立足未來發展趨勢,主動提前熟悉信托和融資租賃業務,學習國外經驗,尋找業務突破口,為將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3.6 金融衍生業務
金融衍生品市場有規避風險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在國外已是最具活力的市場,我國利用外債規模不斷增加,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日益面臨各種價格風險,產生對避險工具的需求,使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產生和發展成為必然趨勢。因此,商業銀行不能無視金融衍生業務的廣大領域,要把眼光放在國際市場上,未雨綢繆,掌握金融衍生市場業務的基礎、技巧、風險的防范等。
4 建立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保障條件
主客觀條件的缺乏造成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滯緩的現象,因此,我國應加大力度進行改革,創造條件保障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順利快速發展。第一,加快金融體制的改革,使其跟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健全市場體制,完善市場主體和市場體系,把從政府為主導的金融創新模式轉變為以非政府主體為主導的金融創新模式;完善法律法規,提供風險保障體系,從而為推進中間業務的發展創造各種必需的條件。第二,轉變經營理念,從戰略的高度認識發展中間業務對商業銀行整體經營的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切實增強商業銀行從業人員拓展中間業務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第三,指定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這是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得以長足發展的前提條件。第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金融電子化步伐,完善硬件設施,吸引集理論與實踐于一身的多層次、多類型、具有敬業精神的人才。第五,金融監管當局逐步放寬法律限制,商業銀行逐步積累經驗,提高自身抗風險的能力,漸進地實現向混業經營模式的轉變。
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世界銀行業的總體趨勢。但我國目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與發達國家商業銀行還有很大差距,應積極借鑒西方國家商業銀行成功的經驗,積極改革,創造有利于中間業務發展的主客觀條件,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戰略,有計劃、有步驟的實現我國商業銀行向現代化經營模式轉變。
參考文獻
1 程斯民,田興國.中國金融直面WTO[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
2 貝政新,譚寅生,萬解秋.現代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運作與創新[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3 耿同勁.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約束[J].生產力研究,2006(7)
篇6
1.手機銀行的運營與拓展環境
(1)外部環境。2009年。工業與信息化部正式下發了3C運營牌照,三大電信運營商也開始加速進行3G網絡的布局與推廣,這標志著我國移動互聯網“3G”時代的到來。今年6月底,中國手機用戶超過9億,手機已經成為大部分中國人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必須品,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3.18億人,手機網民規模呈現迅速增長的勢頭。這表明當今的市場環境正在醞釀著一場革命性的變化,也為銀行的業務發展提供了稍縱即逝的發展機遇,因此,商業銀行應積極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和客戶需求的變化。利用手機這一大眾化的無線終端,將網上銀行所開創的“家居銀行”“辦公室銀行”進一步升級為“隨身銀行”,使金融服務觸手可及。
(2)內部環境。在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過程中,網上銀行、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承擔了提升服務能力、延伸服務半徑、降低綜合服務成本、鞏固客戶忠誠度的重任。就大部分全國性商業銀行而言,電子渠道已經超過柜面網點,承擔了大部分的客戶交易處理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商業銀行積累了規模巨大的網上銀行客戶、手機短信客戶,這為手機銀行的初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客戶資源。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近年來的業務發展,商業銀行內部對發展電子渠道業務形成了深刻的共識,同時也鍛煉了一支專業的電子渠道研發、管理、營銷隊伍,這些都為手機銀行業務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內部環境。
2.手機銀行的定位與發展目標
手機銀行的興起帶給了商業銀行電子渠道業務領域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客戶資源將重新分化,客戶結構也會發生改變。今后3年,隨著3G網絡的發展,將進入手機銀行業務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以此為契機,有效發揮手機銀行對銀行經營方式轉型的驅動作用,大力開展手機銀行的普及應用與營銷推廣,加強包括手機銀行在內的電子銀行業務與傳統業務,物理網點與離柜渠道的協調發展,發揮整體功能和資源優勢,形成合力。
(1)手機銀行的核心價值與業務定位。手機銀行是商業銀行進一步打破傳統上依賴物理網點擴張的業務模式,以較短的時間、較小的投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其次,相對于傳統業務,手機銀行業務具有3A服務能力、與客戶全方位接觸、跨條線產品與服務整合的能力。此外,凝結了現代信息與通訊技術最新發展的手機銀行業務是商業銀行中最具活力、最具創新性的業務之一。是激活業務創新之水的“鯰魚”。因此,手機銀行業務的核心價值就是:創新的優勢、服務的優勢、成本的優勢。手機銀行的業務定位就是要將其核心價值發揮到極致。體現手機銀行核心價值的—個重要業務定位,是配合和協助其他業務條線提高服務品質、降低服務成本、增加收益以及穩定和吸引客戶;體現手機銀行核心價值的另一個業務定位,就是超越傳統的銀行產品遞送的時問與空間限制,對銀行產品和服務內涵進行更大的變革。
(2)手機銀行的發展目標。根據對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發展的判斷,手機銀行的發展應包括3個階段性目標:第一階段完成基礎設施和基本功能建沒,完成從無到有的跨越,伴隨著3G網絡的起步。進行市場的導人與嘗試;第二階段開始積極拓展用戶群體,進一步明晰市場定位,完善手機銀行的各項服務功能。隨著3G網絡的逐步擴張與成熟,形成一定的客戶群體規模;第三階段,開始配合移動通訊技術和手機銀行市場整體發展情況,大規模擴大客戶群體和市場份額;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將手機銀行建設為重要的金融服務渠道,使其客戶數、交易處理總量的占比均達到相當的規模。
3.手機銀行的發展策略
(1)品牌策略。作為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的創新型金融業務,手機銀行就是要讓“理財觸手可及”。讓忙于事業而無暇理財的人可以享受到輕松理財帶來的快樂。讓樂于嘗試新鮮事物的人可以體會到最新科技發展帶來的安全與便捷。其品牌定位就是針對中青年白領客戶,借助手機終端制造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最新發展,為都市中忙碌的中青年白領提供便利、快捷、專業的金融服務,成為與這部分客戶共同成長的理財伙伴,幫助客戶實現“輕松理財”“時尚理財”的愿望。
(2)客戶策略。客戶既是業務發展的動力和基礎,也是業務發展的目標和歸宿。對于手機銀行這—依賴移動互聯網市場等尚不成熟的外部市場環境的創新業務,自然應該有其獨特的客戶策略。‘考慮到業務推廣的現實可行性與相關性,銀行應從現有網上銀行客戶中產生手機銀行業務發展初期的基礎客戶的策略,因此,在手機銀行推出之前,應針對網上銀行的客戶進行行為分析,比如:針對2l歲一25歲的追求時尚的年輕用戶和31歲一35歲的有較高移動辦公需求的商務人士作為手機銀行在市場導人期所重點關注的用戶群體,對于第一類用戶,將手機支付類產品作為推廣的重點,對于第二類用戶,以手機理財類產品作為推廣的重點。在如矽對咄之后,應根據市場的反饋呀鸝訌娟撇I定的客戶銅翰新刊璃彰己化,進•步加強了=削相眺曲嘶臼‘,提高用戶粘性。因此,在客戶策略方面,我們不但要聚焦客戶,持之以恒,同時也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斷優化。迅速提高基礎客戶數量尤其是活躍客戶的數量,并在此基礎上,及時鎖定高端客戶,鞏固存量客戶,激活睡眠客戶,挖掘潛在客戶,不斷優化客戶結構。調整客戶獲取策略,增強發展后勁和潛力,逐步完成整個業務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3)產品策略。研究產品策略,就必須先分析由于現有手機終端的特性:它方便隨身攜帶,可隨時隨地上網,但是屏幕較小、上網速度較慢、輸人不太方便,終端品種繁多,設置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產品策略時就應該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其方便隨身攜帶、隨時隨地上網的特點,盡量減少終端上的輸入和設置,同時要降低網速慢對用戶所造成的影響。比如:手機上有字符、數字、拼音等多個不同的輸入法,應能根據實際輸入需要自動定位到相應的輸入法,避免用戶在多個輸入法中切換;與網上銀行深度整合,發揮渠道的內在優勢,將手機銀行的賬戶別名、收款人登記簿、自選股票等信息與網上銀行共享;控制頁面的大小,降低客戶的下載量。以減少網速慢給用戶帶來的影響;在功能方面,不應追求大而全,而是找到功能的豐富與用戶體驗的平衡點,以理財和支付為重點,將大部分客戶最常用,最實用的功能通過手機提供出來;通過點點滴滴的創新。使手機銀行的界面更美觀,操作流程更便捷。
(4)安全策略。據調查,在未使用手機銀行用戶中,絕大部分是由于擔心手機銀行的安全性,因此,在手機銀行的建設過程中,始終要把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但是,過度的安全措施將增加用戶使用的成本,系統運營的成本,因此,要尋找安全與便捷的最佳平衡點,結合市場環境制定最佳安全策略,持續跟蹤優化,力爭做到使用一代,儲備一代,構思一代,在市場安全環境發生變化時,能夠快速的調整并部署儲備的安全措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保證業務的安全運行。此外,在安全策略方面,由于手機銀行運行網絡與終端載體的特殊性,銀行還應積極與電信運營商加強合作。
篇7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思考
一、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銀行業務發展和人們對金融風險認識不斷加深的產物。最初,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偏重于資產業務的風險管理,強調保持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這主要是與當時商業銀行業務以資產業務,如貸款等為主有關。20世紀60年代以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重點轉向負債風險管理方面,強調通過使用借入資金來保持或增加資產規模和收益,既為銀行擴大業務創造了條件,但也加大了銀行經營的不確定性。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市場利率劇烈波動,單一的資產風險管理或負債風險管理已不再適用,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應運而生,突出強調對資產業務、負債業務的協調管理,通過償還期對稱、經營目標互相替代和資產分散實現總量平衡和風險控制。80年代之后,銀行風險管理理念和技術有了新的提升,人們對風險的認識更加深入。特別是銀行業競爭的加劇、存貸利差變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廣泛使用,市場環境的這些變化都顯現出原有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存在的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表外風險管理理論、金融工程學等一系列思想、技術逐漸應用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進一步擴大了商業銀行業務的范圍,在風險管理方法上更多地應用數學、信息學、工程學等方法,深化了風險管理作為一門管理科學的內涵。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正式出臺并不斷完善,標志著西方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和統一,也意味著國際銀行界相對完整的風險管理原則體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模式和內容獲得巨大發展的時期,回顧20多年來銀行風險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歷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幾乎都凝結在《巴塞爾資本協議》當中。因此,對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來講,《巴塞爾協議》的誕生和完善,是國際銀行界風險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爾委員會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征求意見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爾協議全面繼承以1988年巴塞爾協議為代表的一系列監管原則,繼續延續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以信用風險控制為重點,著手從單一的資本充足約束,轉向突出強調銀行風險監管從最低資本金的要求、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約束等三個方面的共同約束。
可以說,新巴塞爾協議充分體現了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理念的發展方向,如果說在巴塞爾資本協議誕生前的銀行競爭還屬于無序競爭的話,那么在巴塞爾資本協議規范下的銀行競爭將是以風險識別、度量、評價、控制和風險文化為內容的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競爭。這對于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我國商業銀行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和標準。
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不足
與國外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在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從外部來看,銀行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環境還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體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的作用還遠遠沒能充分發揮,在我國,銀行業信息披露還很不規范和不完備,外部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還相對簡單,市場對銀行的外部約束作用還有待加強。
從銀行內部來看,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在觀念、技術、方法等方面也與國外先進銀行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第一,在風險管理認識上存在差距。在國外銀行,十分重視風險——收益匹配的原則,把控制風險和創造利潤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國商業銀行中,對風險管理和業務發展的關系認識還有差距。第二,風險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還不到位,仍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主,對市場風險、操作性風險等重視不夠。二是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差別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業務、不同風險、不同地區之間存在的差異,不僅不能管理好業務風險,反而容易產生新的風險。第三,風險管理方法上的差距。與國外風險管理方法相比,風險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風險識別、度量等方面還很不精確。第四,風險管理體系上的差距。體系的健全和獨立是確保風險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觀的分析能力的關鍵。但在我國,一些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往往還不健全,風險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多,獨立性原則體現不夠。第五,信息技術上的差距。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改善風險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礙是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嚴重滯后,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大量業務信息缺失,無法準確掌握風險敞口,直接影響到風險管理的決策科學性。
三、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任務及要求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可以分為兩部分,從商業銀行內部看,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是通過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風險和確保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銀行股東價值的最大化。從商業銀行外部看,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就是通過加強商業銀行監管,進行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從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為了實現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盡快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必須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適應業務發展要求。商業銀行是以盈利和股東價值最大化為核心的企業,業務發展是商業銀行的根本任務,沒有發展本身就是風險。不顧風險的發展和不顧發展的“零風險”都是不對的,風險管理并不是杜絕風險,而是在資本配比的范圍內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適應外部監管要求。隨著銀行業的不斷發展,外部監管越來越嚴,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監管部門的監管作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監管對商業銀行來說,是合規經營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強風險控制的內在需求。監管法規是金融競爭中的“游戲規則”,銀行風險管理只有與外部監管相適應,才有機會在平等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第三,要適應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發展趨向的要求。隨著國際銀行業的不斷變化,風險管理的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仍將繼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產生時間還很短,與國際先進銀行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必須緊跟國際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及時掌握銀行風險管理的先進技術和理念,以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需要。
四、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
按照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的理念和經驗,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特點和要求,筆者認為,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發展方向應努力做好五個方面的轉變,以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第一,風險管理內容由信用風險向信用、市場、操作性風險轉變。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復雜化,銀行的風險由原來的信用風險為主發展到多種類型風險共同作用。與此同時,國際銀行業對各種類型風險的認識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漸提高,風險的管理由管理單一風險到管理多種風險,體現了現代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方向。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不僅要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而且應更加重視市場、操作性、法律等各類風險的管理。
第二,風險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間接管理相結合轉變。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方法和手段還比較簡單,一些銀行風險管理還主要以直接管理為主,如審批授信項目、清收不良資產等。但從未來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看,要進一步發揮間接風險管理的作用。
第三,風險管理對象由單筆貸款向企業整體風險轉變,由單一行業向資產組合管理轉變。目前,隨著經濟活動的變化,企業經營特征、資本運作的形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審核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為主要內容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防范風險的要求,子公司、關聯公司、跨國公司等復雜的資本運營模式使風險的表現形式更為復雜和隱蔽,這就要求風險管理要由對單筆貸款的管理向對企業的整體風險轉變,不僅要對財務情況進行審查,還要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股權結構、對外投資以及全部現金流。同時,要把風險管理的視角從一個企業擴大到整個行業、市場的變化,在微觀分析的基礎上強調系統性風險的研究。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最終過渡到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和資本制約下的組合模型的管理。
篇8
在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入到“買方市場”,同時銀行也呈現出國際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隨著金融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銀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我國商業銀行逐漸開始發展私人銀行業務,但是我國當前金融市場還不夠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的轉變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使得商業銀行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困境。為此,我國商業銀行必須認清形勢,選擇有效的業務路徑來促進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
二、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限制
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一直處于國家的管控范圍內,國家對商業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政策來扶植,進而使得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緩慢。另外,我國銀行還沒有我完全實行混業經營,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之間沒有形成統一的協作機制,進而影響到了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
(二)業務結構單一,不合理
在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模式轉型過程中,受計劃經濟經營模式的影響,商業銀行業務增長的方式主要是以信貸為主,這種信貸方式在當今經濟發展的時代存在很大的風險性,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這種單一的信貸業務很難滿足當代人們的需求了,尤其是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網上消費的行為越來越多,商業銀行的業務結構的不合理性抑制了當代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人員素質偏低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對專業性的人才要求非常嚴格,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現有的復合型、全面型的人才比較匱乏,有的只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不具備良好的心理以及營銷知識,有的只懂得營銷,卻不具備專業的金融知識及理財知識,因而影響到了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三、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路徑
(一)樹立私人銀行業務的經營理念
我國商業銀行自主經營、自我約束的機制尚未建立,經營目標模糊。在管理方式上我國銀行仍沿用階梯式的管理和行政式的管理模式。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我國商業銀行要想更好地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就必須樹立正確的私人銀行業務經營理念,在個人理財中認識到客戶的重要性,維護好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以客戶的利益為出發點,把握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打造個性化的理財方案,進而確保銀行的客源,不斷壯大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
(二)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永恒的主題。持久保持資產質量是商業銀行成功轉型的關鍵。在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風險是一直存在的,為了更好的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有效地規避風險,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我國商業銀行就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好風險管理,建立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在內的全程量化和立體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形成統一的風險管理戰略、制度和文化,進而促進商業銀行的穩步發展。
(三)加大創新,開發新產品
在商業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時,為了更好地促進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就必須加大創新,拓寬銀行業務,為客戶提供多樣性的理財方案。另外,在這個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已經得到了普及。人們依托互聯網消費的行為越來越多,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商業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時,將銀行業務與互聯網緊密聯合,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例如,開展信用卡網上支付功能,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便利,同時也有助于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
(四)加大專業金融人才的培養
在發展私人銀行業務中,專業的金融服務人才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私人銀行從業者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金融專業知識、理財知識、高超的溝通技巧,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與客戶溝通中能夠維持銀行與客戶之間的良好關系。針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中人才的匱乏問題,就必須加大專業的金融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極大商業銀行內部CFP、AFP人才的培養,同時還要放開政策,拓寬人才招聘渠道,引進國內外高素質的人才,注重專業技能及專業知識的培養與培訓。另外,為了穩住人才,商業銀行應當為專業的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政策待遇及收入待遇,進而為商業銀行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提供人才保障。
篇9
關鍵詞 商業銀行;影像;業務運營;轉型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4-0148-01
1 商業銀行業務影像化的意義
傳統的銀行業務處理是以營業網點為單位,以紙質單證為對象的單點處理模式。隨著業務快速發展,以及內部管理和控制要求的提高,這種手工處理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業務和管理的要求。
基于影像技術推動業務處理向電子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是目前銀行業的發展趨勢,通過對業務“影像化操作,流程化管理,實時風險防控”,有助于提高業務處理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實現業務風險集中控制,對加快業務運營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促進營業網點向服務型和營銷型轉變,建設“流程銀行”具有重要意義。
2 商業銀行業務影像化的應用前景
近年來,影像技術在商業銀行得到廣泛應用,從支票影像系統到電子驗印系統,從事后監督系統到流程銀行系統,影像技術助力商業銀行實現了解放前臺、促進網點渠道和業務經營轉型的目標,建設了自動化、專業化、無紙化的集中作業中心,加強了業務風險控制,提升了作業效率。
2.1 票據影像
票據影像,即通過采集發送和接收審核票據影像及相關信息,進行清算票據資金的業務處理方式。票據影像的目的是消除業務處理的地域界限,體現銀行間的工作流效應,實現一步到位的“直通車”概念。目前,影像在票據領域的應用主要有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電子驗印、票據集中提入/提出、以及票據自助柜員機等方面。
2.2 信貸檔案影像
信貸檔案在信貸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信貸業務中的許多文件都具有法律效力,是維護銀行權益的重要依據,如果丟失或泄漏,將會給銀行的信譽或經濟上造成損失;其次,信貸文件也是經辦業務的重要依據,如果檔案管理不善、查找困難,必然會影響工作效率和經營效益。
信貸業務審批是關鍵業務點和風險檢查點。信貸審批所涉及的環節較多,一次審批可能需要十幾個環節,如果是異地送審,耗費的時間就更長。
基于影像技術將信貸資料影像化,將原有的實物審批改變為基于影像的審批,實現審批流程優化和業務自動化,加快審批過程和加強風險控制,既可以提高業務效率,又便于風險控制。
2.3 國際結算影像
國際業務具有業務復雜和風險大的特點。銀行在辦理國際業務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憑證資料。傳統的國際業務結算方式因管理手段落后、流轉不便、調閱效率低,明顯阻礙了業務發展,一直困擾著地域分布性強、使用紙質單證進行業務處理的銀行。
國際結算業務影像化,一方面,可以實現單證掃描、查詢和檔案管理的一體化,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過網絡傳輸影像文件,實現遠程業務辦理,提高業務辦理效率,達到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的目的。
2.4 事后監督影像
隨著業務快速發展和經營環境的變化,傳統的監督方法不能滿足業務的增長和發展,很多風險要素由于業務的變化和創新,無法得到實質的、有效的監督。同時,紙質檔案數量的巨大增長,使得監督人員的工作異常繁重,仍然無法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
基于影像技術的新一代事后監督系統能夠實現對紙質檔案的自動采集、自動審核和自動勾兌,并提供對業務差錯快速響應等功能,幫助工作人員“自動”完成事后監督工作,使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夠快速融入到銀行的監督管理機制中,建立起完善的業務監管體系。
2.5 流程銀行影像
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客戶需求多、變化快等變化,傳統的“部門銀行”模式已不適應這些變化,“流程銀行”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強調主要業務條線的營銷、管理和核算的新模式。通過業務流程的再造和優化,實現前、中、后臺的分離,對大量占用人力和時間的各種業務實施后臺流水線作業,讓前臺工作人員集中精力開展客戶關懷和營銷服務,將審批、授權、風險控制等統一集中到總行或區域中心,以大幅提高業務處理效率,降低風險并減少運營成本。
目前,影像技術在業務流程領域的應用主要有集中現金審批、集中賬戶審批、集中授權等方面。對此,各商業銀行叫法不統一,有“集中作業模式”、“會計業務前后臺分離”、“業務流程再造”等幾種叫法。應用重心也不盡相同,但其實質都是依托于影像技術實現單點作業模式向集中作業、流程作業模式的轉變,從而更好控制業務風險,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和服務質量。
2.6 信用卡影像
傳統信用卡審批采用人工、原始紙質件流轉的方式,各環節均須通過實物交接完成,處理效率低,資料易丟失,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信用卡審批采用影像技術可以實現審批業務流程化管理,實現部分卡自動審批,提高審批效率;結合工作流技術,統籌開卡各環節的分工及銜接,取消人工交接的低效環節,提高交接效率及降低交接成本;實現申請記錄分類處理并作出自動審核決策,可以節省人工成本,提高處理效率和降低操作風險。
3 商業銀行業務影像化的對策
影像技術在銀行業務的應用是一個長期和持續深化的過程。影像技術專業性強,如何將影像技術與業務結合起來,真正提高業務處理效率是影像技術應用推廣的關鍵。
商業銀行引入和應用影像技術可以劃分為兩個步驟:一是影像平臺建設階段,二是影像技術應用推廣階段。
影像平臺是整個影像技術應用的基礎,也是商業銀行的基礎金融設施。因此,影像平臺建設必須堅持統籌規劃、兼顧長遠的原則;在應用推廣階段,則要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按照先急后緩、注重應用的原則逐步推進。
銀行之間的產品和服務具有越來越高的同質性,這一特點決定了銀行之間的競爭未來將更多地體現在服務質量和業務流程設計上。轉型已成為銀行建立競爭優勢的最重要因素,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業務流程,利用影像和工作流技術,使其擺脫現有的實物傳遞、手工處理的業務處理模式,建立起“客戶中心型”的流程和組織,將在成本、質量、顧客滿意度和響應速度等方面有新的突破,進而提高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駱志芳.關于我國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再造的思考[J].軟科學,2007.
篇10
關鍵詞:私人銀行業務;商業銀行;綜合化服務
財富的集中和富裕階層的增加是私人銀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國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潛力巨大,一方面是市場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專門向這部分高凈值客戶提供高質量全方位服務的私人銀行。金融機構的私人銀行業務收入由于相對收入穩定,利潤率高等特點,必將成為內外資金融機構爭奪的熱點。
一、私人銀行業務的基本界定
私人銀行業務所提供的是從繼承遺產開始到接受教育,為其打理龐大的繼承財產,然后協助接管企業、運營企業,一直顧問到客戶年老體衰,辭世前安排遺產。這是專門面向富有階層的個人財產投資與管理服務,這項業務的特點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服務涵蓋資產管理、投資、信托、稅務及遺產安排、收藏、拍賣等廣泛領域,由專職財富管理顧問提供一對一服務及個性化理財產品組合。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私人銀行業務和國內目前通常提及的銀行零售業務、個人理財服務都有著明顯的區別。其核心是資產管理,以高層次人才為支撐,研究分析為手段,專業化經營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決客戶金融服務問題方案,來滿足客戶復雜多樣的需求、提升商業銀行與客戶合作價值,延長客戶關系價值鏈。
二、我國發展私人業務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我國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必要性
西方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的比例已遠超過利息收入,個別大銀行的中間收入甚至占總收入的70%以上,成為利潤的主要來源。作為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對于提高國有商業銀行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社會財富增加是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基礎
我國社會財富增加是從兩方面來體現的,一是財富總量增長,二是財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體收入水平提高,隨著2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居民私人財富不斷積累,個人金融資產持續增長,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國城鄉居民個人金融資產高達50萬億元。與此同時,財富集中化趨勢也很明顯,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經占到中國個人銀行存款的60%以上。中國的富裕人口集中度非常高,體現在財富集中度上,目前約有25萬人,掌握著185億美元的外匯。而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富豪擁有的外匯占全中國外匯儲蓄總額的60%;不到0.5%的家庭擁有全國個人財富的60%以上。現金大約占他們全部財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總而言之,社會財富格局的變化為商業銀行拓展私人銀行業務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并將極大催生對私人銀行業務的需求。
2.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是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從長遠來講,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一個必然趨勢,隨著銀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存貸差將逐步縮小,極大的削弱了我國銀行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傳統壟斷利潤,商業銀行必須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私人銀行業務以其批量大、風險低、業務范圍廣、經營收入穩定的特點日益得到各大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青睞,并得到迅猛發展。2007年全球私人銀行平均稅前利潤率為39.96%,遠遠高于存貸業務,各大金融機構注重私人銀行業務,也是因為其高額回報率。
3.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是與外資銀行競爭的需要
自2006年12月底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來,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恒生銀行、日本瑞穗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荷蘭銀行共8家外資銀行向銀監會提交申請,在中國境內注冊為外資法人銀行。這意味著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市場中更完全的市場競爭環境正在形成。
(二)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現狀
1.我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已初露端倪
為了提升私人銀行的服務水平,國內各銀行紛紛從高端理財服務展開競爭。2005年6月6日,中國建設銀行成立高端客戶部,率先在國有銀行中設置了一個專門針對特定客戶群體的總行一級管理部門。高端客戶部負責主管全行“富裕客戶”的營銷管理,其客戶的流動性金融資產門檻達到300萬人民幣元以上,而一般大眾理財業務的經營管理,則分置于原有的個人銀行部;2005年4月11日,招商銀行“財富管理賬戶”正式面市,傳承招商銀行一貫“鼠標十水泥”模式的營銷理念,它將銀行卡、賬戶管理、資金調度等業務整合在一個賬戶上,并突出了綜合投資理財的服務功能。中國民生銀行則以重金購入一套客戶信息管理系統(CRM),并欲尋找業內頂尖的合作伙伴,在此CRM的基礎上開發非常先進的個人財富管理業務平臺,圖謀以高起點進軍個人理財業務市場;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已經開始發展起來。
2.我國商業人銀行私人業務水平低
對國內銀行來說,所開展的私人金融業務整體還比較初級,僅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缺乏實質內容,業務概念狹窄、品種匾乏、無法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以及理財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比較突出。
私人銀行業務的核心是資產管理,包括豐富的個人金融產品和服務,銀行既要綜合考慮客戶在稅務、保險、房地產、藝術品投資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又要分析客戶的財產結構,為客戶提供長期財產組合方案。這些產品和服務在我國目前都很缺乏,不能為外資私人銀行業務拓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各項私人銀行業務指標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規模上的差距非常明顯。
3.銀行缺少私人銀行要求的人才機制
私人銀行業務是國內新興的金融業務,是知識密集型行業,要求知識面廣、業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敢于競爭、開拓性強、懂技術、會管理、善營銷的復合型人才,其決策層、管理層以及一線窗口人員均須具備相應的能力,掌握相關的業務理論及操作技能,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人才還不能完全適應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需要,需要進一步的培訓和提高。一般來說,私人銀行為客戶配備一對一的專職客戶經理,每個客戶經理身后都有一個投資團隊做服務支持;通過一個客戶經理,客戶可以打理分布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基金市場和房地產、大宗商品、私人股本等各類金融資產。但在中國,這還完全做不到。
4.營銷體系不健全,售后服務不到位
目前仍有商業銀行對營銷的認識存在偏差,沒有設置專門的營銷部門,沒有配備專業的市場營銷人員和完備的營銷網絡來進行個人金融產品的銷售。隨著電子化進程的加快和科技的應用,個人金融產品往往具備一定的技術含量,需要通過具體形象的演示才能夠得到客戶的認可和接受,而往往由于宣傳方式及營銷手段的落后,使銀行推出的新產品往往無人問津。此外,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不斷創新,相關的業務咨詢、功能介紹、金融導購等售后服務卻嚴重滯后,使得許多居民個人對個人金融服務項目一知半解,無法真正享有服務。
5.客戶對對金融機構的信任程度不高
在西方,全權委托理財是盈利最大、成本最低的服務項目,因此往往被作為推銷的重點和客戶服務的目標。但在中國,金融機構的專業理財水平和信譽還沒有達到令客戶全權委托的程度。
6.開展私人銀行的一些基礎性工作尚未做好
例如,我國尚未建立個人信用評估機構,也沒有全社會統一的個人信用評估標準,銀行間信息無法共享,整個金融系統又缺乏一套合理的個人信用衡量監督制度.因此,商業銀行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承擔著相當大的風險。
三、國外私人銀行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截止2007年,全球私人銀行業共管理著超過7萬億美元的資產,分布在日內瓦、蘇黎世、倫敦、紐約、邁阿密、新加坡和香港等金融中心。其中,瑞士是最早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國家,也是當今世界的離岸私人銀行中心,其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歷史對我們具有較多的參考價值。美國的私人銀行業務雖然開始時間較瑞士晚,但美國卻是當前世界最大的在岸私人銀行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代表著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趨勢,通過了解和分析西方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為我國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得出以下啟示:
(一)發展以零售業務為基礎的私人銀行業務
美國20世紀發展私人銀行的環境與目前的中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如金融行業的分業監管,居民個人財富大幅增加,個人理財方興未艾等。從2004年開始,我國銀行業務出現了大舉由批發向零售轉移的趨勢,個人理財業務得到迅猛發展,個人理財產品不斷豐富,各商業銀行開發了大量的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通過這些年來的發展,我國各商業銀行都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個人理財業務經驗,為將來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我國應以發展在岸私人業務為主
瑞士是全球富人的“避稅天堂”,幾個世紀以來能夠一直保持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絕非偶然。仔細審視瑞士私人銀行的成功要素,顯然其中有很多條件都是目前的中國所不具備的,比如說政治中立,客戶保密制度,低稅收體制,貨幣的自由兌換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良好的
銀行業聲譽等,而這些都是開展離岸私人銀行業務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客觀的說,我國銀行
業的現狀,決定了我們暫時尚不具備開展離岸私人銀行業務所必須的一些基本條件。
四、我國發展私人銀行業務的策略
由于我國市場的特殊性,全套照搬目前西方的服務模式、業務種類和組織架構是不可行的,發展西方意義上的“私人銀行業務”在短期內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采取措施,逐步提供西方成熟的“個人銀行服務”。
(一)增強產品創新
由于國內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比較晚,在產品創新方面也應該循序漸進。首先應該完善各種產品體系,包括:優化普通銀行產品服務、完善資產管理服務、提供專業化高端產品、咨詢顧問服務等。
(二)加強配套體系的建設
首先,是建立市場營銷新機制。銀行的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對客戶資源的競爭,在今后的私人銀行業務中,銀行必須爭取相當的富裕私人客戶群,而為獲得這組客戶群,就必須盡快建立一套主動的市場營銷新機制,并配套建立目標客戶動態檔案跟蹤管理制度。新晨
其次,是建立金融產品信息反饋體系和客戶信息資源的開發運用體系.由于現代商業銀行更加注重客戶對銀行的貢獻度,因此國內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應適應發展,從以產品管理為主轉向以客戶管理為主,從無差異服務轉變為差異化服務。
(三)加快培養和引進私人銀行業務專業人才
目前國際私人銀行業務中的許多產品都涉及相關的專業人才,如證券人才、會計師人才等。對我國銀行來說,當務之急是應該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私人銀行業務從業隊伍,積極引入和完善國際個人理財規劃師(CFP)資格認證制度,同時,更重要的是還要解決我國金融機構如何保證私人銀行業務私密性的問題,這些都將成為未來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健康發展的關鍵。
(四)加強風險控制
2004年9月,花旗銀行因涉嫌從事洗錢等多項違法業務被日本金融廳勒令關閉其在日本的私人銀行業務。2004年10月,花旗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在韓國也受到了監管機構的調查。因此,面對未來中國私人銀行的迅猛發展,必須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監管經驗,依法規范私人銀行業務,嚴格控制經營風險。
(五)加強混業合作,拓展金融產品
在混業經營已成為我國金融業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各商業銀行必須努力加強與保險、證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他非金融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拓展服務的范圍,提升服務的層次。商業銀行應按照營銷管理的思想,以差別服務為特色,以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和軟件為依托,由銀行專家型人才根據客戶需求,對各種個人金融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組合和創新,開發出能夠滿足中高層個人客戶增值、保值資產及安全、方便投資需求的個人綜合金融產品,努力為客戶提供綜合化、全能化、個性化的私人銀行服務。
(六)多形式全方位進行產品銷售
在銀行的各種業務中,由于私人銀行私密性、個性化的特點,其對營銷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可以說,如果沒有卓有成效的營銷,發展私人銀行只能是紙上談兵。對我國商業銀行而言,私人銀行的產品大多是新產品,被人們所接受更要建立在營銷的基礎上。
參考文獻:
[1]杜芹平,張洪營.商業銀行服務營銷[M].上海:上海財經人學出版社,2005.
[2]任丁秋.私人銀行業與資產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3]連建輝.走近私人銀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4]王金龍.財政風險與金融風險[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5]龔明華.發展中經濟金融制度與銀行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人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