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承重標準范文

時間:2023-06-21 09:45: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用建筑承重標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民用建筑承重標準

篇1

根據民用建筑的特點,通過以下要素進行分析,尋求民用建筑抗震設計中的關鍵部分。

1.1基于整體性的結構設計

民用建筑的功能比較單一,內部通常不涉及負責的功能模塊,除了基礎的水電煤氣網等內容之外,主要提供的是居住環境和活動空間。這與生產性建筑明顯不同,生產性建筑如工業車間,其內部構造的材料必須與生產能力相適應,包括地面材料也有特殊的標準。民用建筑在功能結構上側重整體性,即通過整體性的構造來實現單一功能要求,因此在抗震設計中要盡量規避掉可能出現的不連續缺陷,例如承重墻附近的輔助部分,不能夠喧賓奪主而出現裂縫。基于這一要求,抗震設計索要遵循的整體性原則并保持連續性,已經形成了建筑定勢思維,甚至在會弱化建筑的風格要求和功能需求,重點突出安全性。否則,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就無法完成,所謂的整體性也就是一紙空談。

1.2基于連接性的結構設計

盡管民用建筑的功能較為單一且突出整體性特點,但從建筑學角度考慮,任何一個工程都是由部分結構組成的,并通過相互連接的方式組成整個建筑。例如,樓梯與樓層之間的連接,房間墻壁分隔的連接等等,連接部分直接影響了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設計中必須深度考慮,即對連接性進行優化。一般的抗震元素中,良好的連接性需要承重墻的作用,保護機構的預應力也要達標,這是確??煽啃缘谋厝灰?。同時,連接性的另外一個優勢是體現在震動過程中的,在出現地震災害的過程中,物理連接性可以轉化為抗震連續性,確保建筑的安全。

1.3基于剛度性的結構設計

所謂剛度性,是指建筑材料在受到震動之后產生抵抗彈性變化的能力,始于柔度相對應的一個變量。剛度設計在民用建筑中非常重要,也比較難把握,因為存在的數據信息量過少,無法進行詳細的測算。建筑企業在施工過程中,主要從主承受結構的豎向剛度入手,同時將橫向延展性作為抗震設計標準中的重點(地震的橫波破壞性較大)。簡單地說,剛度設計是綜合考慮承載力之后實現的。

2影響民用建筑抗震施工構造的要素

民用建筑的抗震施工結構設計并不比其他類型建筑簡單,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現的更為復雜,這關鍵是由于環境因素造成的。民用建筑的分布范圍廣泛,不同的地質環境千差萬別,沒有統一的施工設計標準。同時,基于受力結構而言,抗震設計中的整體性原則是在施工完成后才可以整體評估的,目前還缺乏更有效的建筑手段。作者通過研究認為,影響民用建筑抗震施工構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2.1設計結構與實際偏移量

在設計過程重要盡量減小控制結構偏移量,這樣可以減小地震發生環境下的能量干預。而民用建筑結構中的偏移量,需要實現進行計算,這已經成為當前主要的方法;但存在的不利因素在于,民用建筑抗震施工構造中的偏移量計算方式缺乏有效的數據參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結構設計中通常會放大偏移量的數據測量范圍,從而實現在建筑發生地震的環境下,結構變形的總量不會超出安全范圍,尤其是建筑基礎部位的位移量;地基發生的偏移量超出安全范圍,必然導致建筑的坍塌,這也是地基使用抗震材料和構件較多的原因。

2.2隔震消能技術的應用

民用建筑的規模小,建筑穩定性缺乏實踐標準,因此對地基以下的地質選擇非常重要。為了應對地基存在的天然抗震缺陷,人們發明了隔震消能技術,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國對隔震消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演化成為民用建筑中主要的抗震手段。隔震消能技術是通過控制結構的剛度來實現的,在承重部分中加入有效的抗震構件,用來抵消發生地震時的能量輸入。經過長期的檢驗發現,使用隔震消能技術的民用建筑可以有效地提升穩定性,在發生地震(或模擬實驗)過程中做到“列而不倒”。

2.3建筑材料的選擇

建筑材料因素對民用建筑的抗震性影響很直接。我國傳統的磚瓦木質建筑結構已經被逐步淘汰掉,響應的,鋼筋、水泥、架構等新型的建筑形式開始成為民用建筑的主體。從建筑學的角度來說,要提高抗震性,應該減少材料自身的質量并提升剛度,例如對鋼材的選取要求,要做到與建筑規模匹配的原則,將自身質量與承重能力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同時,建筑材料的選擇,也是對建筑成本影響最大的因素。一般來說,建筑材料占建筑成本的50%左右,其次為人工成本。由于民用建筑的主體投資能力并不是很強,在針對抗震重要性不了解的情況下,會導致建筑材料不達標的現象,這是十分危險的。因此,適當出臺民用建筑材料的標準型法規,對人民群眾的生民財產安全具有重要保護作用。

3結語

篇2

前沿:民用建筑中常見結構形式的抗震性能?。目前,民用建筑的主要結構形式有:磚木結構、砌體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四種建筑結構各具特點以及不同的抗震性能。多層磚混結構是我國當前民用建筑中最廣泛的一種建筑結構形式,它具有選材方便、施工簡單、工期短、造價低等特點。抗震性是民用建筑設計時應該考慮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討了多層磚混結構在抗震設計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字】磚混結構;民用建筑;抗震;設計

目前,磚混結構的民用建筑在我國非常常見,主要是由于這種結構無論在選材上,還是施工的工藝上,抑或施工的成本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優勢。但是我們在關注其優點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到其不足之處,多層磚混砌體民用建筑大部分使用機制空心磚以及混合砂漿來完成其砌筑的過程,并利用其內外磚墻的咬砌來實現整體的連接性,這一方式就決定了其脆性性質,也就是說它的抗震性比較差,這一點在地震設防地區表現的尤為明顯。因此,本文對于如何做好多層磚混結構民用建筑的抗震設計具有學術以及實踐上的雙重意義。

一、層數要求以及高度

針對多層磚混民用建筑的層數要求以及高度要求,我們在設計中要確保其不超過相應的限值,可以通過以往的實例看出這一點,一般來說,多層磚混結構民用建筑的層數與高度和在地震中所受的破壞是成正比的,因此,做好對于其層數以及高度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減少地震中所帶來的傷害。

在我們的設計過程中,民用建筑的總高度以及總層數要同時符合上標的限值,這主要是因為建筑的總重量中樓蓋的重量能夠占到一半,如果總高度一樣,那么我們每多一層樓蓋就會增加半層樓的側向地震作用,這也會增大對底部的傾覆力矩,進而使其抗震性能變差。

二、民用建筑平面以及立面的布局

做好民用建筑平面以及立面的布局是抗震設計中一個非常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它對于建筑的抗震性能有著直接的關系。針對多層磚混結構民用建筑的抗震設計要求,我們最好要做到平、立面簡單對稱。根據我們的經驗,越是對稱的民用建筑,其抗震的性能越好。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如果我們做好對于平、立面的布置,那么可以使其每個部位所受到的力比較均勻,這可以有效地減少薄弱的環節。在我們的生活中,地震是具有隨機性以及復雜性的,如果民用建筑的體型不規則,由于受力的影響,則其必然會更容易受到地震的影響,在我們的設計工作中,如果民用建筑的布局是一定的,則可以通過設置防震縫將復雜的建筑分成規則的單元,這對于減輕地震的危害也有著明顯的效果。

三、合理布置縱墻和橫墻

縱、橫墻體是多層磚混民用建筑的主要承重構件,合理布置縱、橫、墻體能有效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多層磚混房屋的縱、橫墻體布置應力求均勻,使得縱橫墻共同承擔建筑荷載 。我們看到在農村地區的許多多層磚混建筑采用縱墻或橫墻承重,非承重方向的約束墻體少,這樣的建筑空間剛度和整體性較差,抗震能力大大降低低。墻體布置時,我們應在兩個方向適當布置縱、橫墻混合承重,這樣一來限制了縱、橫墻的側向變形,增強建筑整體性和空間剛度,對抗彎、抗剪都非常有利。我們通常采用縱墻貫通的平面布置方式,某些特殊情況下,縱墻不能貫通布置時,我們可以采用在縱、橫墻交接的地方適當增設構造配筋,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每隔一定高度放置水平拉結構筋。另外應注意建筑縱、橫墻上不宜開設大洞口。

四、增強砌體建筑的剛度及整體性

前面已經提到增強建筑整體性和空間剛度能夠改善房屋抗震性能,多層磚混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設計主要是加強空間剛度結構體系的整體剛度和整體穩定性。樓板要有較大的水平剛度,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能夠大大增加房屋水平剛度?,F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及屋蓋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抗震構件,具有整體性好、水平剛度大的優點,而且可以消除滑移、散落等問題。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及屋蓋設計后,不僅建筑的整體性和剛度得到很大加強,而且對平面上墻體對齊的要求也可以適當放寬。因為砌體結構是以剪切變形為主的,這種情況下,層間變形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較強的樓板及屋蓋還是良好的荷載傳遞的良好構件,當上下墻體不對齊時,現澆樓板及屋蓋能起到一定的傳遞水平力的作用??傊?,現澆樓板及屋蓋是一種較理想的抗震構件,而且在適當的部位增設構造柱,配置些構造鋼筋,能夠提高建筑結構整體的穩定性,從而提高建筑抗震能力。

五、布置圈梁和構造柱

通過對以往的震害調查可以發現,在多層磚混結構民用建筑中,圈梁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措施,它對于提高民用建筑的抗震能力十分有利。這主要是因為在地震過程中,圈梁可以與構造柱共同作用,這樣就對墻體在豎向平面內進行了約束,對于墻體裂縫的擴大有著很好的遏制作用。此外,圈梁的設計對于減小裂縫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墻體的整體性。我們實際工作發現,在多層磚混結構民用建筑中,增設構造柱可以有效地提升其延性,其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可以使砌體的抗剪承載力提高10%-30%。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平時在驗算中發現,即使通過在適當部位加設構造柱也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抗震承力驗算。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墻體的抗震能力,一般在設置構造柱的前提下,還可以在可在抗震性能較差的承重墻段內進行水平鋼筋的設置,這可以使砌體及水平鋼筋共同對震力進行承擔。

六、增加墻體面積與提高砂漿強度

震害調查表明,墻體面積越大,砂漿強度等級越高,多層磚混結構的抗震能力就越強,因此,提高墻體面積和砂漿強度能夠減輕地震的破壞程度。實驗證明,若是6層磚混房屋,上面幾層的地震作用較小,底下一層、二層的地震影響比較大,抗震計算不滿足要求,如果改變墻體的承載面積,如將部分的240mm寬的承重墻改為360mm,提高砂漿的強度等級,如將砂漿等級從M5體高到M10,則能夠使抗震滿足要求。同樣的,高層建筑也可以通過增加底部墻體面積和提高砂漿強度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七、墻段內設置水平鋼筋

在抗震驗算過程中,多層磚混民用建筑的底層往往不容易滿足抗震要求,因此,我們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增強底部的抗震能力。

實驗表明,水平鋼筋宜采用HRB335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07%,也不宜大于0.17%,間距不應大于400mm;鋼筋錨固長度不宜小于180mm。

總之,由于多層磚混結構民用建筑是我國應用非常廣的一種形式,因此,做好其抗震設計對于保護人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其涉及的環節比較多,這就容易導致疏漏的情況,因此,在我們的設計工作中,應結合實際的情況,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做好這一工作,進而為切切實實地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保護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工業建筑;民用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保障

建筑現場全過程施工技術管理不僅能夠保障施工建筑的質量,還能確保施工安全。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將這兩種建筑分為三個類別,分別為工業、民用和農業建筑。工業建筑主要進行工業生產,是為工業生產提供服務的附屬房,主要有多層工業廠房、單層工作廠房等類型;民用建筑主要用于居民的居住、生活、學習或工作,其包括居住和公共活動兩部分;農業建筑是服務于農業生產的建筑,如糧倉、機械站等。

1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整體構成與質量控制

1.1整體構成

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與管理,能夠從根本上改善建筑的質量。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將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在施工前做好各項管理和控制措施,將質量管理與建筑構成體系合理融合,積極采用新的施工技術,明確現場施工制度,確保施工的安全性。工業和民用建筑主要由以下幾項內容構成。第一,基礎。這兩種建筑的基礎部分主要用于重量的承受,基礎構建承載著整個建筑的荷載,并傳遞荷載到地基位置。第二,墻體與柱子。墻體和柱子是不同的兩種承重構建。墻體主要用于圍護,承受著建筑整體的重量;柱子是垂直的承重構建,主要用于框架結構之中。第三,樓底層。該結構主要用于水平承重。第四,樓梯。樓梯主要用于疏散和連接,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交通設施。第五,屋頂,屋頂與墻體連接,主要用于圍護。屋頂承載建筑上部重量。第六,門窗。門窗主要用于房間分隔,也是建筑內外聯系必不可少的構建。能夠增加建筑采光,改善建筑環境。

1.2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加強各個環節的技術支持。在施工建設過程中,應該保障各個環節的技術性,在施工流程接口位置,保障技術的流暢性,提供足夠的科學依據,保障施工質量。其次,要明確技術規范和應用標準。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內容復雜繁多,所以必須要根據相應的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并且要根據質量要求不斷提升技術標準。為此,專業的技術人員要承擔技術創新和標準制定的責任,確保施工技術的科學性、合理性、操作性等特點。最后,加強隱蔽工程的管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會存在一些隱蔽工程,這些工程也會影響到施工質量,要以科學的管理手段進行管理和監察,加大監督力度,確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

2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現場全過程施工技術管理

2.1明確工地范圍,合理布置施工總平面

建筑施工工地也是工程生產作業的區域,明確工地范圍能夠保障施工的安全性,避免無關人員和物品的進入。所以,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工地現場進行規劃,用紅線圈定。如果施工過程中出現臨時占用的問題,需要通過相關規劃部門和交通部門的審核與批準,在確保安全性之后,才能在要求范圍內進行臨時占用或將其劃入施工范圍之內。此外,施工總平面是保障工程建設和現場管理的依據,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區域的劃分,其中包括資源運輸路徑、機械材料進出場路徑等,這些內容需要體現在施工平面圖之中。施工平面圖的合理性體現了施工單位的技術水平,能夠避免各個環節之間產生干擾,從而保障工程順利、安全的進行。

2.2加強現場監察,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平面

在施工過程中,嚴格的監察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做好現場平面布置工作,合理調整現場用具等物品的擺放,明確施工分工。在不同施工階段有不同的管理方式,確保管理手段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從而提升技術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現場勘查,確保現場施工情況和設計圖紙的一致性。不僅如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人員管理,如果存在不合理施工等問題,要及時進行查找和處理。不斷完善和創新管理方式,加大施工人員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不斷進行安全施工的宣傳與教育,提升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操作水平,將新技術滲透到每一個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之中,從根本上保障施工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2.3加強現場標準化管理

在實際施工時,要保障施工的文明,對施工現場進行標準化管理,確保每個施工人員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施工。在建筑修建完成之后,要及時進行場地的清掃和處理,恢復臨時占地的原貌,將已經修建完成區域內的物品轉移到正在修建的區域中,避免物品的遺失和損壞。在物品搬運的過程中,要對物品的數量和規格進行嚴格審核,避免因人員疏忽或運輸問題所產生的問題,進而保障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不僅如此,在施工完成之后,工程驗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員要對工程質量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建筑工程滿足建設要求和技術指標,如果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和返工,避免建筑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安全隱患,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和經濟效益。

篇4

關鍵詞: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常見問題;解決方法

Abstract: civil engineering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ainly by the quality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two aspects to be measure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work is very heavy and heavy responsibilit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economy, for rationality. These practical issues need to give attention to the design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authors from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civil status quo, in-depth analysis, pointing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and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reference.Keywords: civil; structural design; FAQs; Solution

中圖分類號: TU3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前言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建筑行業也在飛速發展,特別是民用建筑的數量越來越多,而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和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對民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有效解決是現代建筑行業的重中之重。

民用建筑是以居住為主要使用目的的建筑。當前,民用建筑設計追求 “以人為本” ,這就要求結構設計人員設計思想的開拓和設計方法的創新。民用建筑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用戶的的住房滿意度,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度。

一、當前我國高層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現狀

以民用住宅建筑來看,由于民用建筑高度不斷攀升,從經濟適用性和應用普及來看,近幾年來,與大多高層商業建筑采用鋼結構不同的是:民用高層建筑結構主體更多采用鋼——混結構進行高層民用建筑的建造和設計。而近幾年針對民用高層建筑采用主體結構的是以鋼結構還是鋼——混結構為主攻方向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推崇鋼結構為主攻方向的一部分學者認為:在當前住宅產業化趨勢之下推行鋼結構具有:強度高、自重輕、施工速度快、防潮、抗震性能好,便于安裝和拆卸(便于實施產業化住宅實施以及二次優化設計),但鋼結構存在防火和腐蝕的典型問題,而作為民用建筑住宅的成本來看,鋼結構的經濟成本較高。

隨著近年我國房地產業發展以及國家對抗震等硬性指標的規范,以往磚混結構的住宅正在逐漸被鋼——混結構所替代,雖然鋼——混結構較之磚混結構成本會高出很多,但在抗震等規范指標下與鋼結構主體比較成本要低出許多。這也是近年來我國民用高層住宅建筑多采用鋼——混住宅結構的因素之一。

二、現階段民用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民用建筑設計不合理,存在安全隱患

由于現階段建筑行業的競爭激烈,一些小規模建筑公司設計的建筑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例如在一些框架結構的防震和穩固上,還有墻體的的堅固程度和抗震效果,都存在嚴重問題,有些設計把底層建筑設計的空間較大,結構不合理,承重性能和抗震性能都不到位,而且由于存在上層建筑抗震墻體與底層的框架梁和承重墻不對齊,或是格局不合理,常常出現建筑不穩固,年深日久,墻體和樓梯出現裂縫現象嚴重,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還有一些混凝土的結構部件的使用上,數量往往達不到要求,不符合相關的標準要求,導致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

2.建筑設計達不到標準要求

由于現階段對建筑行業的相關規劃與標準還不完善,使一些工程設計人員和建筑工程師在制作設計圖紙的時候,常常“偷工減料”,粗糙設計,對施工工程中的設計圖樣、系統網和一切相關建筑剖面視圖沒有進行設計,一些重要的數據、標準沒有在設計圖紙上有效反映, 使設計圖紙表述的不詳細,也不全面,使項目管理人員和具體施工人員在施工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常常出現一些問題,如安全系數、防火處理、耐火的等級以及設計工程參數和類別都沒有明確標示。

這些問題的發生,主要由于建筑設計人員在設計制作時沒有對建筑具體問題進行考慮, 或者說根本經驗不做,對一些科學設計概念認識不清楚,沒法合理的運用一些科學計算模式, 導致設計不合理,不達標。

3.建筑構造的設計存在問題

現階段的建筑設計中,構造設計和地基的基礎設計也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高層建筑中, 地基的基礎安全性更是建筑的重中之重。如果建筑的柱基的材質和形狀選擇不當對于其施工上的操作性以及工程質量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而且還有可能對周圍的其他施工環境帶來損害。還有當地基樁之間的距離達不到標準距離,不符合相應的具體工程施工規定標準, 勢必會對試樁的結果的可行性造成較大影響。而且,當樁基的鋼筋結構不夠長或者根數不足,在灌注樁基的時候就可能達不到標準的土層深度,達不到樁基的規范要求。致使整個工程在構造的設計中存在安全問題。

4.工程材質的使用上存在問題

作為一個建筑工程師或工程設計人員,對于各種建筑材料的熟悉和有效使用是基本前提。尤其是現代科技推動下的民用建筑設計,高層和超高層的居民住宅數量不斷增多,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選用上,特別是鋼材、混凝土、水泥等主要材料的選用上,更是建筑設計人員需要十分注意的。根據我國對于高層建筑的防震抗震有關規定和要求,在高層結構中是不可以采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復雜結構的,因為這樣會影響抗震的效果,而在實際的建筑設計中,這樣情況的卻屢見不鮮。

三、高層民用建筑結構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結構堅固、耐久

除按荷載大小及結構要求確定構件的基本斷而尺寸外,對陽臺、樓梯欄桿、頂棚、門窗與墻體的連結等構造設計,都必須保證建筑物構、配件在使用時的安全。

2.應用先進技術

在進行建筑構造設計時、應大力改進傳統的建筑方式,從材料、結構、施工等方面引入先進技術、并注意因地制宜。

3.合理降低造價

各種構造設計,均要注重整體建筑物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三個效益,即綜合效益。在經濟上注意節約建筑造價,降低材料的能源消耗,又要有利于降低經常運行、維修和管理的費用。還須保證工程質量,不能單純追求效益而偷工減料,降低質量標準,應做到合理降低造價。

4.注意美觀大方

建筑物的形象除了取決于建筑設計中的體型組合和立面處理外,一些建筑細部的構造設計對整體美觀也有很大影響。例如欄桿的型式、陽臺的凸凹、室內外的細部裝修,各種轉角、 收頭、交接處的接頭設計,都應合理處理,相互協調,注意美觀大方。

四、針對解決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存在的問題的建議

1.投入新技術,推廣鋼結構建筑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新技術的投入使建筑設計也必須做到與時俱進。新式的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投入建筑工程,不僅降低了建筑成本,提高了投資效益,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加大新技術的投入與應用,是發展民用建筑的有效手段。

2.推廣預應力大板結構的應用

所謂預應力大板結構就是在柱基之間布置一些明梁。這種大板的使用不僅在建筑整體的穩定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更大限度的提升了樓層的凈高,使樓頭獲得更大的空間,這民用建筑中可以說是一個質的提高,隨著預應力技術的成熟,不斷被應用到建筑工程中,現在已得到廣泛重視。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苛刻。對于居住建筑條件而言,人們已不再滿足于能遮風避雨,而是在追求更高層次的整潔舒適。然而,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作為一個十分復雜的設計系統,其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而且要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也是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支持。而作為一個建筑設計者,在把自己的想法和設計付諸圖紙之上的同時,也要秉承著職業責任和道德素質。一定要面面俱到,在完成自己心中的完美設計結構之后,要對其他專業人員對各方面的結構設計,以求做到設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使我國的民用建筑在結構設計上更加科學、更加安全。

參考文獻:

[1]趙麗清.淺談高層建筑結構分析與設計[J].山西建筑,2007,(33).

[2]熊煜.建筑結構設計中若干問題分析[J].山西建筑,2009,(35).

篇5

【關鍵詞】民用建筑;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基礎工程

成本控制作為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是一個工程項目成功實施的基礎和關鍵因素,直接關系到建筑公司的信譽和經濟效益。民用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特別是在當前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住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競爭不斷加劇,以及建筑材料價格的上漲使得建筑施工企業的利潤正在逐年下滑為了解決這一現狀,建筑施工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通過成本管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已經建筑施工企業的必然選擇,因此研究建筑成本控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一、民用建筑的構造組成

民用建筑,即人們居住和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建筑的總稱。民用建筑的構造組成也稱為建筑物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基礎: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構件,承擔建筑的全部荷載,并下傳給地基。

墻體和柱:墻體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圍護構件。在框架承重結構中,柱是主要的豎向承重構件。

屋頂:是建筑頂部的承重和圍護構件,一般由屋面、保溫(隔熱)層和承重結構三部分組成。

樓地層:是樓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構件,包括底層地面和中間的樓板層。

樓梯:樓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設施,供人們平時上下和緊急疏散時使用。

門窗:門主要用做內外交通聯系及分隔房間,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風,門窗屬于非承重構件。

二、民用建筑施工成本分析

1、材料費。材料費是工程直接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70%。要控制材料費,需要施工企業從材料的采購到庫存以至領用,建立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材料采購方面,可根據工程計劃,進行招投標,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購,可大大降低采購保管費。在離建筑材料市場比較近的情況下,部分材料可通過信息化系統,建立虛擬倉庫,實現零庫存。這樣不僅降低了資金成本,而且減少了庫存積壓造成損失的風險。同時項目部要建立嚴格的材料收入庫制度,倉庫管理員和采購員要“驗質,驗量,驗品種,驗發票”。施工領用材料時,要根據預算限額領用,物質保管人根據限額領資單發料,領料必須嚴格手續,以明確責任,超損耗者從工資中扣除,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和目標責任。

同時動員施工人員做好余料的回收工作,減少材料浪費和流失。

2、現場管理費的控制?,F場管理費是與工程直接相關的成本,貫穿整個施工過程,直至保修期滿。(1)做好雨季,冬季施工準備工作,預防因突然的自然環境變化而影響施工;(2)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技術標準,質量要求施工。各個專業應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對于不按照操作規程作業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有執行負責人負責;(3)防止質量事故發生,質量事故會增加返工費,停工費,返修費,事故處理費等,這部分費用可以通過先進的施工管理而降低;(4)做好工程施工的預算,檢測工作。如及時對工程的質量進行檢測,做好隱蔽記錄,建立質量安全檢查小組,隨時檢查施工安全,速度情況,做好預防工作。

3、加強安全管理,杜絕安全事故,減少安全事故損失。加強安全管理要著眼于預防事故的發生,降低工程施工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1)減少事故的發生次數,可增加經濟效益,施工項目每一事故的發生,都可能會有設備的損壞,工作的損失以及工作場所恢復費用等。

事故發生次數減少,就相應減少事故處理費用,最后體現于項目直接經濟效益的增加。另一方面,事故減少也相應減少了停工損失費用,表現為項目間接經濟效益的增加。

(2)制定應急預案,一旦發生事故,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通過安全設計,操作,維護,檢查等措施,可以預防事故,降低風險,但不可能達到絕對安全,因此,需要安全投入,制定萬一發生事故后應采取的緊急措施和應急方案,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控制事故發展,保護現場人員和場外人員的安全,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壞境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改進施工工藝,合理組織施工。要加強科技管理學習和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工藝,以提高人機工作效率。對施工生產作業人員進行培訓,以及提高他們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使他們能夠完成和超額完成勞動定額,最大限度地以最少的勞動消耗獲得最大的勞動效率。根據施工作業計劃,通過網絡作業流程分析,充分利用現有工作面,盡可能組織平面作業,擴大工作面,使后續工序提前投入工作,提高工時利用效果,盡可能減少窩工現象。

三、民用建筑基礎工程成本控制的步驟

在確定了施工成本計劃之后,必須定期地進行施工成本計劃值與實際值的比較,當實際值偏離計劃時,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適當的糾偏措施,以確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其步驟如下。

1、比較。按照某種確定的方式將施工成本計劃值與實際值逐項進行比較,以發現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2、分析。在比較的基礎上,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以確保偏差的嚴重性及偏差產生的原因。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中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偏差的原因,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減少避免相同的原因再次發生或減少由此造成的損失。

3、預測。按照完成情況估計完成項目所需的總費用。

4、糾偏。當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成本出現偏差,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偏差分析和預測的結果,采取適當的措施,以期達到使施工成本偏差盡可能小的目的。糾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實質性的一步。只有通過糾偏,才能最終達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對偏差的原因進行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有針對性地采取糾偏措施,從而實現成本的動態控制的主動控制。

四、民用建筑基礎工程成本對象

1、成本形成過程為對象。成本形成過程為對象主要包括:一是把工程投標關,要提前測算成本,堅持低價標不攬、高額墊資不攬。二是抓好施工準備階段,要堅持專家治理的方針,制定優秀的施工組織方案。要閱讀、審核好標書和圖紙,搞好一類變更。三是重點抓好施工階段,根據施工預算、各種消耗定額費用開支標準和以確定的成本計劃和成本控制措施,對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控制。要堅持以技術為先導,合理安排工序,保持均衡生產。四是做好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期階段的成本控制。應對竣工驗收費用和保修費用進行分解,列出支出、回收計劃,使成本從始至終得到控制。

2、以工程項目的職能部門和施工人員對象。以工程項目的職能部門和施工人員對象主要包括:項目部各部門、施工隊、班組作為成本控制對象,既要接受項目經理和上級部門的指導、監督、檢查和考評,也應對自己承擔的責任成本進行自我控制。

3、以分部分項工程為對象。以分部分項工程為對象主要包括:一個區段、整個工程的若干個構造物。工程項目可分為許多分部分項工程,其項目成本也分布于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中,每一個分部分項成本控制的好壞均會對整個項目產生影響,為此,應以分部分項工程作為項目成本控制的對象,根據項目管理的技術素質和技術組織措施,編制施工預算,作為對分部分項工程成本控制的依據。

篇6

關鍵詞:民用建筑;成本控制;管理

一、民用建筑的構造組成部分

民用建筑是人們居住和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建筑的總稱。民用建筑的構造組成也稱為建筑物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基礎:建筑物下部的承重構件,承擔建筑的全部荷載,并下傳給地基。

2.墻體和柱:墻體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圍護構件,在框架承重結構中,柱是主要的豎向承重構件,磚混結構中,墻是主要承重構件。

3.屋頂:是建筑頂部的承重和圍護構件,一般由屋面、保溫層和承重結構三部分組成。

4.樓、地層:是樓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構件,包括底層地面和中間的樓板層。

5.樓梯:樓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設施,供人們平時上下和緊急疏散時使用。

6.門窗:門主要用做人員及物品進出及分隔房間,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風,門窗屬于非承重構件。

7.外層裝飾層:主要起到裝飾及保護外層結構構件。

二、民用建筑施工成本分析及控制

①材料費;材料費是工程直接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70%。要控制材料費,需要施工企業從材料的采購到庫存以至領用,建立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材料采購方面,可根據工程計劃,進行招投標,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購,可大大降低采購保管費。在離建筑材料市場比較近的情況下,部分材料可通過信息化系統,建立虛擬倉庫,實現零庫存。這樣不僅降低了資金成本,而且減少了庫存積壓造成損失的風險。同時項目部要建立嚴格的材料收入庫制度,倉庫管理員和采購員要“驗質,驗量,驗品種,驗發票”。施工領用材料時,要根據預算限額領用,物質保管人根據限額領資單發料,領料必須嚴格手續,以明確責任,超損耗者從工資中扣除,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和目標責任。同時動員施工人員做好剩余材料的回收工作,減少材料浪費和流失。

②人工費

項目經理部與施工隊簽訂勞務合同時,應將人工費單價控制在人工定額和人工補助預算內。

③現場管理費的控制

現場管理費是與工程直接相關的成本,貫穿整個施工過程,直至保修期滿。(1)做好雨季,冬季施工準備工作,預防因突然的自然環境變化而影響施工;(2)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技術標準,質量要求施工。各個專業應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對于不按照操作規程作業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有執行負責人負責;(3)防止質量事故發生,質量事故會增加返工費,停工費,返修費,事故處理費等,這部分費用可以通過先進的施工管理而降低;(4)做好工程施工的預算,檢測工作。如及時對工程的質量進行檢測,做好隱蔽記錄,建立質量安全檢查小組,隨時檢查施工安全,速度情況,做好預防工作。

④加強安全管理,杜絕安全事故,減少安全事故損失。加強安全管理要著眼于預防事故的發生,降低工程施工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1)減少事故的發生次數,可增加經濟效益,施工項目每一事故的發生,都可能會有設備的損壞,工作的損失以及工作場所恢復費用等。事故發生次數減少,就相應減少事故處理費用,最后體現于項目直接經濟效益的增加。另一方面,事故減少也相應減少了停工損失費用,表現為項目間接經濟效益的增加。

(2)制定應急預案,一旦發生事故,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通過安全設計,操作,維護,檢查等措施,可以預防事故,降低風險,但不可能達到絕對安全,因此,需要安全投入,制定萬一發生事故后應采取的緊急措施和應急方案,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控制事故發展,保護現場人員和場外人員的安全,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壞境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⑤改進施工工藝,合理組織施工。要加強科技管理學習和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工藝,以提高人機工作效率。對施工生產作業人員進行培訓,以及提高他們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使他們能夠完成和超額完成勞動定額,最大限度地以最少的勞動消耗獲得最大的勞動效率。根據施工作業計劃,通過網絡作業流程分析,充分利用現有工作面,盡可能組織平面作業,擴大工作面,使后續工序提前投入工作,提高工時利用效果,盡可能減少窩工現象。

三、民用建筑基礎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

在確定了施工成本計劃之后,必須定期地進行施工成本計劃值與實際值的比較,當實際值偏離計劃時,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適當的糾偏措施,以確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其步驟如下。

①比較;按照某種確定的方式將施工成本計劃值與實際值逐項進行動態比較,以發現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②分析;在比較的基礎上,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以確保偏差的嚴重性及偏差產生的原因。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中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偏差的原因,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減少避免相同的原因再次發生或減少由此造成的損失。

③預測;按照完成情況估計完成項目所需的總費用。

④糾偏;當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成本出現偏差,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偏差分析和預測的結果,采取適當的措施,以期達到使施工成本偏差盡可能小的目的。糾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實質性的一步。只有通過糾偏,才能最終達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對偏差的原因進行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有針對性地采取糾偏措施,從而實現成本的動態控制的主動控制。

四、民用建筑基礎工程成本對象

①成本形成過程為對象。成本形成過程為對象主要包括:一是把工程投標關,要提前測算成本,堅持低價標不攬、高額墊資不攬。二是抓好施工準備階段,要堅持專家治理的方針,制定優秀的施工組織方案。要閱讀、審核好標書和圖紙,搞好一類變更。三是重點抓好施工階段,根據施工預算、各種消耗定額費用開支標準和以確定的成本計劃和成本控制措施,對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控制。要堅持以技術為先導,合理安排工序,保持均衡生產。四是做好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期階段的成本控制。應對竣工驗收費用和保修費用進行分解,列出支出、回收計劃,使成本從始至終得到控制。

②以工程項目的職能部門和施工人員對象。以工程項目的職能部門和施工人員對象主要包括:項目部各部門、施工隊、班組作為成本控制對象,既要接受項目經理和上級部門的指導、監督、檢查和考評,也應對自己承擔的責任成本進行自我控制。

③以分部分項工程為對象。以分部分項工程為對象主要包括:一個區段、整個工程的若干個構造物。工程項目可分為許多分部分項工程,其項目成本也分布于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中,每一個分部分項成本控制的好壞均會對整個項目產生影響,為此,應以分部分項工程作為項目成本控制的對象,根據項目管理的技術素質和技術組織措施,編制施工預算,作為對分部分項工程成本控制的依據。

五、總結

在實際生產經營中,結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對名用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民用建筑企業的快速發展,建筑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今后的一段時期,建筑業的挑戰將日益加大,施工企業的經營環境難有大的改善。增收提成強化成本控制將是加強經營管理的重點。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鉆研、調研和完善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強各項基礎管理工作,將企業管理從實物管理轉向價值管理,將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現代化施工技術;工業與民用建筑;問題分析

1.傳統技術與新型技術的對比分析

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新型施工技術雖然是根據傳統技術發展而來,但是較傳統技術來講,新型技術具有自身的一些優勢。

1.1新型技術更具科學性

新型施工技術較傳統技術來講,科學性更強。雖然新型的施工技術是從傳統技術發展而來,但是是在傳統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的總結和分析,并加入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元素,因此新型施工技術更加利于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工作的開展和進行。

1.2 新型施工技術更利于工程造價工作

新型的施工技術對施工中的各項數據的統計要求較傳統技術更高一些,要求技術數據的統計要有準確性、客觀性和正式性,施工數據越來越明確和具體,使工程的造價管理工作也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且對施工成本控制也有一定的幫助。

1.3 新型施工技術更利于建筑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在建筑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應用歷程中,施工階段的技術水平是其中較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傳統的施工技術往往會由于管理等因素,不會對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而新型的施工技術用合理、科學、穩定的技術理念和技術措施,使施工階段的每一項工作任務都能夠完美的完成,從而對建筑業的整體技術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2.新型施工技術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具體應用

新型的施工技術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例如在工業與民用建筑的環保工程中,會應用到新型的環保技術等,下面我們針對逆作法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應用來進行詳細的研究與分析。

逆作法是用基坑圍護墻和工程樁、受力柱來作為工程中的垂直承重構件,利用主體結構的樓板和頂板來做支撐系統,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時,必要的時候可以加臨時支撐,采用地下和地上同時施工的方式,或是從地下到地上的施工方法來進行施工。逆作法分為全逆作法、半逆作法和部分逆作法。一般來講,部分逆作法和半逆作法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應用較為廣泛。

2.1 逆作法的施工工藝和技術

逆作法的維護結構多采用地下連續墻,既能夠作為擋土防滲的結構,還能夠作為主體結構中的一個部分,也就是“兩墻合一”。在逆作法施工時,要注意測量土壓強度,例如計算靜止的土壓力強度,可以按照這樣的公式:p0=(Σγihi+q)K0來進行計算,其中p0是靜止土壓力強度,γi是各層土的重度,hi是個土層的厚度,qshiite地面的均布超載,K0是靜止土壓力系數。另外在工業與民用建筑的鉆孔排樁擋土結構中也可以利用逆作法來進行施工。一般來說,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時首先要進行地下連續墻與中間支撐住的鉆孔灌注樁的施工,然后將地下一層土方進行挖掘,構筑頂部的圈梁、腰梁、被扣和縱橫支撐,并進行一層樓板的施工,在施工地向各層梁、板、柱結構完成后,進行地下二層的土方挖掘工作,土方開挖工作完成后進行樓板的施工,等到地板養護一段時間之后,繼續進行下面的施工,與之前的施工過程大體相同。

2.2 逆作法的施工特點

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采用逆作法,能夠有效的縮短工期,因為逆作法是地下和地上同時施工的方法,同步進行作業,立體交叉,能夠使工期縮短。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利用逆作法,還可使基坑變形小,因為逆作法采用的是封閉地下圍護的結構,因此能夠有效的保證基坑的變形小,也會減少對周圍建筑物和環境的影響,封閉的地下維護結構能夠作為工程中的擋土墻,有擋土防滲的功能,也可以作為地下室的外墻,承重作用也較好,地下室的柱、墻、板還能夠當做水平支撐系統,減小基坑的變形。另外,采用逆作法進行施工,能夠使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底板設計的更加合理,通常采用的明挖開槽施工,當坑基開挖達到坑底的設計標準高杜師,要立刻澆灌底板的鋼筋混凝土,使地下室底板能夠進行支撐,從而解決施工時地下室的抗浮問題。利用逆作法進行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在地下室板封底的時候,地上的主體施工已經進行了一部分,因此地上結構能夠起到平衡施工地板浮力的作用,地板結構的配筋量和厚度也可以達到較為合理的狀態。

2.3 逆作法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各個方面的具體應用

2.3.1逆作法對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變形和沉降的控制。采用正做法進行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施工,一般墻體和樓板以及柱都是在混凝土地板封閉之后再開始施工,維護的結構在開挖中的變形都已經結束,并能夠為施工提供空間,經過測量之后,進行支模、綁鋼筋等工作,而采用逆作法進行施工時,由于樓板和柱是臨時支護結構,也是結構墻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對于變形和沉降的控制必須要按照要求來進行,在施工中藥注意加強施工監測的力度,精心負責的進行地下和地上的施工工作。

2.3.2逆作法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挖土工作。挖土是施工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尤其是在有頂蓋的地下工程中,挖土工作的難度較大,且施工安全系數較低,因此進行挖土工作時要特別進行注意。

3.新型技術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意義

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時,利用新型的施工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新型施工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保證工程項目的進度和施工質量,還能夠促進建筑工程行業整體的技術水平的提高,并且公民建筑施工新型技術也是現代工程技術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新型施工技術的發展對于現代工程技術的研究和探索有著重大的推動意義。

在公民建筑施工中應用新型的技術,能夠有效的完善工程施工技術體系的構建,嚴格的按照工程組織設計和圖紙來開展全面施工的工作,并保證工程的進度和質量,為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提供技術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體系的構建,要本著科學合理有效的原則,施工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新型技術的應用是息息相關的。工業與民用建筑中利用新型的施工技術能夠實現地域化傾向的完美結合,提倡人性化的、科學的、整體的、創新的施工技術理念。在對傳統的施工技術進行繼承和發揚的基礎之上,與現代先進的技術手段相互結合,逐漸形成一種新型的施工技術,來滿足現代建筑行業的需求,且能夠表達出具有地域特點的新型工業與民用建筑技術體系,并積極的將其應用在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中,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也能夠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幾年來,我國工業與民用建筑行業應用新型施工技術的范圍越來越廣,且呈現出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發展趨勢。新型的施工技術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且應用新型的施工技術是大勢所趨,因此,對新型施工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仍然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繼續努力,目前的新型施工技術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但是較傳統的施工技術來講已經有了質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剛,薛飛.淺談工民建筑施工中創新技術應用的重點及難點[J].中國新科技新產品,2001,03(10).

[2]呂相林,馬慧勇.全面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科學發展觀[J].山西建筑,2004,09(11).

[3]崔玉生,胡浩民.如何促進建筑工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發展[J].吉林建筑,2008,07(10).

[4]趙黛青,張哺.低碳建筑的發展路徑研究[J].建筑經濟,2010,03(21).

篇8

關鍵詞: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設計

在對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系統進行設計時,必須要綜合考慮整個設計工作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在保證整個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基礎上節約施工成本,施工設計部門要結合施工環境、施工團隊、施工器械等因素來進行設計工作,保證民用建筑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工作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1]從根本上提升我國居民的居住質量,維護整個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提升我國房屋建筑消防設計工作的科學性能,維護區域內居民的正常生活。

1 對消防水池進行設置

(1)民用建筑工程需要設計消防水池時,多根據(健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第8.6條、《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7.3條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2005年版)第9.1條確定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然而,對于群體建筑,當不同建筑物之間或同一建筑物地上與地下的消防類別出現差異時,確定消防用水標準按最大一棟建筑(消防用水量最多的類別)選取還是按不同規范要求的室內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自動噴水用水標準取其最大值?這直接影響到消防水池有效容積的確定。以筆者之見,兩者皆可。若按最大一棟建筑確定消防用水標準,依據GB50045-95第7.35條應當是符合規范要求的;如果按不同規范要求的室內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自動噴水用水標準取其最大值,相應選取的消防泵、消防水池有效容積都偏大一些,對于滅火而言并無壞處,只是相對保守了一點。消防水池總容量超過500m3時,應分成兩個獨立使用的消防水池。

(2)消防水池應采取自動補水措施。

(3)供消防車取水的消防水池應設取水口,其水深應保證消防車的消防水泵吸水高度不超過6m。

(4)取水口與被保護高層建筑的外墻距離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100m。

(5)寒冷地區的消防水池應采取防凍措施。

(6)合用水池應采取確保消防用水量不作它用的技術措施。

(7)應按設計安裝溢流管、泄水管,溢流管、泄水管不得與生產或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統直接連接。

2 關于消防排水問題

有效排除民用建筑消防積水,是整個建筑消防排水系統設計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在水滅火系統中,產生消防排水有多方面因素。主要有系統在撲滅火災時所產生的多余溢流(簡稱滅火排水),系統本身在檢查試驗時的排水(簡稱系統排水)。此外,還有在火災時由于緊急疏散造成的給水設備無法關閉的出流、滿溢,設備和管道因火災發生的破壞而造成的出流排水等。在實際設計工作中,必須要結合消防排水時間長以及存水量等特點,綜合考慮,消防排水的設置在于保證水滅火系統、其它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建筑物的安全。如消防泵、消防電梯、消防控制設備以及整個系統的最大安全。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水所造成的財產損失。由此原則可確定消防排水的范圍。需設置消防排水設施的范圍主要有:消防水泵房、設有室內消防給水系統的地下室、報警閥組機房、消防給水系統中的檢查試驗排水處、消防電梯下部。

3 關于消火栓的問題

在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工作中,有些設計人員只注意室內消火栓的設置位置、間距,而忽視了室內消火栓形成的孔洞能否滿足所在墻體的耐火極限的問題,這個問題在防火墻和防煙樓梯間尤為重要,如果處理不好,本應作為滅火設施的室內消火栓就有可能成為火勢蔓延的另類通道。

3.1 常見的設置誤區

(1)防火墻上暗裝的室內消火栓:隨著新型防火材料的出現,建筑結構的防火墻越做越薄,而傳統的室內消火栓箱體為了便于消火栓安裝和防止水帶產生死褶,一般要求箱體厚度不小于240mm。由于室內消火栓明裝在防火墻上時,整改箱體凸出墻面,容易引起磕碰,也不美觀,暗裝在防火墻上就形成只有一層鐵皮的貫穿防火分區的孔洞。

(2)防煙樓梯間前室的室內消火栓:設在防火分區內的防煙樓梯間要求分隔材料的最低耐火極限不小于0.9h,既前室的乙級防火門的耐火極限,但是,如果防煙樓梯間前室的防火墻上安裝的室內消火栓貫穿防火墻,那么,該處墻體的耐火極限將遠遠小于0.9h,無法滿足封閉樓梯間的耐火極限要求。

3.2 預防措施

(1)室內消火栓盡量避免暗裝在防火墻上,如必須暗裝在防火墻上時,應用防火板材或防火涂料進行阻燃處理,使其所在墻面的耐火極限不小于甲級防火門窗的耐火極限,即1.2h。

(2)對暗裝在防煙樓梯間的室內消火栓,應盡可能地暗裝在承重墻和隔墻上,盡可能避開防火墻。如果必須暗裝在防火墻上時,應采用防火板材或防火涂料對消火栓所在墻面部位進行阻燃處理,確保其墻面耐火極限不小于以及防火門的耐火極限,即0.9h。

4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合理布置噴頭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安全與經濟的關鍵?!秶娨帯繁容^強調的是作用面積內的噴水強度和噴水的均勻性及噴頭的適時開放。對于每個噴頭的半徑:①和生產廠家的產品及其技術參數有關;②和噴頭所在位置的水壓有關;③和噴頭的布置位置有關(結構柱網和各種障礙物的影響)?!秶娨帯芬幎ǖ膰婎^間距只是一個“限”,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噴水強度和噴水的均勻性及適時開放。

噴頭布置原則與要求:

(1)滿足作用面積內的噴水強度、噴水的均勻性及噴頭的適時開放(噴頭的受熱條件和開放時間);

(2)噴頭在噴水半徑內靈活布置,不出現未被覆蓋的空白,也不出現過多的重要覆蓋面積;

(3)保證噴濕墻根及一定范圍內的墻面;

(4)噴頭之間不應互相影響;

(5)按規范和實際處理障礙物的遮擋,并積極與相關專業協調;

(6)應滿足其它相關規范對噴頭布置的要求;

(7)考慮火災時煙羽流對噴頭動作的影響;

(8)結合實際,全面分析相關規范,吃準吃深規范中的字眼,綜合考慮。

篇9

【關鍵詞】房屋建筑,鋼筋施工,質量,剪力墻

1 引言

磚混結構是指修建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墻、附壁柱等采用磚或砌塊砌筑,柱、梁、樓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通俗地講,磚混結構因此小部門鋼筋混凝土及大部門磚墻承重的結構,又稱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因為磚混結構的主要承重結構是粘土磚,所以磚的形狀及強度就決定了房屋的強度可以這樣說,磚的形狀越規則,砂漿的強度越高,灰縫越薄越均勻,砌體的強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長。磚混結構的優點主要表現在:

①由于磚是最小的標準化構件,對施工場地和施工技術要求低,可砌成各種形狀的墻體,各地都可生產。②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學穩定性和大氣穩定性。

③可節省水泥、鋼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價較低。

④施工技術與施工設備簡單。

⑤磚的隔音和保溫隔熱性要優于混凝土和其他墻體材料,因而在住宅建設中運用得最為普遍。

2 常用的體系結構

鋼筋混凝土多層及高層房屋有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和筒體結構四種主要的結構體系。本文主要是對框架結構的設計進行分析。

2.1 框架結構的類型

框架結構按施工方法可分為全現澆式框架、半現澆式框架、裝配式框架和裝配整體式框架四種形式。全現澆式框架,即梁、柱、樓蓋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半現澆式框架是指梁、柱為現澆,樓板為預制,或柱為現澆,梁板為預制的結構。裝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樓板均為預制,然后通過焊接拼裝連接成整體的框架結構。

所謂裝配整體式框架是將預制梁、柱和板在現場安裝就位后,在梁的上部及梁、柱節點處再后澆混凝土使之形成整體,故它兼有現澆式和裝配式框架兩者的優點,缺點是增加了現場澆筑混凝土量,且裝配整體式框架的梁是二次受力的疊合構件―疊合梁,計算較復雜。

2.2框架結構的布置

(1)柱網及層高

結構的框架布置主要是確定柱網尺寸,即平面框架的跨度(進深)及其間距(開間)??蚣芙Y構的柱網尺寸和層高應根據房屋的生產工藝、使用要求、建筑材料和施工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并應符合一定的模數要求,力求做到平面形狀規整統一,均勻對稱,體形簡單,最大限度的減少構件的種類、規格,以簡化設計,方便施工。

民用建筑柱網和層高一般以300mm為模數。由于民用建筑種類繁多,功能要求各有不同,因此柱網和層高的變化也大,特別是高層建筑,柱網較難定型,靈活性大。

(2)承重框架布置方案

根據承重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的結構布置方案可劃分為以下三種:

1)橫向框架承重

橫向框架承重布置方案是板、連系梁沿房屋縱向布置,框架承重梁沿橫向布置,有利于增加房屋橫向剛度。缺點是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較大,當房屋需要較大空間時,其凈空較小。

2)縱向框架承重

縱向框架承重布置方案是板、連系梁沿房屋橫向布置,框架承重梁沿縱向布置。優點是通風、采光好,有利于樓層凈高的有效利用,可設置較多的架空管道,故適用于某些工業廠房,但因其橫向剛度較差,在民用建筑中一般采用較少。

3)縱、橫向框架混合承重

縱、橫向框架混合承重布置方案是沿房屋的縱、橫向布置承重框架??v、橫向框架共同承擔豎向荷載與水平荷載。當柱網平面尺寸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時,或當樓面活荷載較大時,則常采用這種布置方案。縱、橫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多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整體式框架。

2.3 框架上的負荷

豎向荷載包括恒載(結構自重及建筑裝修材料重量等)及活載(樓面及屋頂使用荷載、雪荷載等)。

在設計樓面梁、墻、柱及基礎時,要根據承荷面積(對于梁)及承荷層數(對于墻、柱及基礎)的多少,對樓面活荷載乘以相應的折減系數。這是因為考慮到構件的受荷面積越大(或承荷層數越多),樓面活荷載在全部承荷面上均滿載的機率越少。如以住宅、旅館、辦公樓、醫院病房及托兒所等房屋為例,當樓面梁的承荷面積(梁兩側各延伸1/2梁間距范圍內的實際面積)超過25 時,樓面活載折減系數為0.9。

風荷載的標準值 、基本風壓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 、風載體型系數 參見第六章。對于高層建筑,要適當提高基本風壓的取值。對一般高層建筑,可按《荷載規范》給出的基本風壓值乘以系數1.1后采用;對于特別重要的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層建筑,可將基本風壓值乘以1.2后采用。

3框架構件設計

3.1 梁柱截面形狀及尺寸

對于框架梁,截面形狀一般有矩形、T形、I形等。

框架結構的主梁截面高度 可按(1/10~1/18) 確定( 為主梁的計算跨度),且不宜大于1/4凈跨。主梁截面的寬度 不宜小于1/4 ,且不宜小于200。

對于框架柱,截面形狀一般有矩形、T形、I形、圓形等。

框架矩形截面柱的邊長,不宜小于250 ,圓柱直徑不宜小于350 ,截面高度與寬度的邊長比不宜大于3。

3.2 材料強度等級

現澆框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梁、柱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差不宜大于5MPa,超過時,梁、柱節點區施工時應作專門處理,使節點區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柱相同。

縱向鋼筋宜采用HRB400和HRB335級鋼筋。

3.3 配筋構造要求

1)框架梁

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率不應小于0.2%和0.45 二者的較大值;沿梁全長頂面和底面應至少各配置兩根縱向鋼筋,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 ??蚣芰旱墓拷顟亓喝L設置。截面高度大于800 的梁,其箍筋直徑不宜小于8 ;其余截面高度的梁不應小于6 。在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箍筋間距不應大于表1的規定;在縱向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間距尚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 在縱向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范圍內,也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 。

2)框架柱

柱縱向鋼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對于中柱、邊柱和角柱不應小于0.6%,同時每一側配筋率不應小于0.2%;柱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宜大于5%。柱縱向鋼筋宜對稱配置。柱縱向鋼筋間距不應大于350 ,截面尺寸大于400 的柱,縱向鋼筋間距不宜大于200 ;柱縱向鋼筋凈距均不應小于50 。柱的縱向鋼筋不應與箍筋、拉筋及預埋件等焊接;柱縱向鋼筋的綁扎接頭應避開柱端的箍筋加密區。框架柱的周邊箍筋應為封閉式。箍筋間距不應大于400 ,且不應大于構件截面的短邊尺寸和最小縱向受力鋼筋直徑的15倍。

箍筋直徑不應小于最大縱向鋼筋直徑的1/4,且不應小于6 。當柱中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超過3%時,箍筋直徑不應小于8 ,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最小縱向鋼筋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 箍筋末端應做成1350彎鉤且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10倍箍筋直徑。當柱每邊縱筋多于3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可采用拉筋)。

4 總結

綜上所述,鋼筋分項工程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綜合性作業,施工中應注意的環節和事項很多,建筑工作者應切實提高工程質量意識,結合工程實踐,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消除質量通病,確保工程的結構安全, 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民用建筑;框架結構;設計;問題

中圖分類號:TU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民用建筑框架結構設計的原則

我國民用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一、抗震驗算時,針對樓蓋、布置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理論計算方法,如剛性理論、柔性理論等。還要對場地土的類別進行嚴格的區分??蚣芙Y構一般采用雙向梁柱剛按體系,當實際需要時,框架梁的某一部分搭接在其他框架梁上也是被允許的。除此之外,還應該重點研究地震的垂直作用,加強框架結構這方面的設計;二、雨篷應該避免由填充墻中出挑。當面對跨度較大的雨篷以及陽臺等部位的梁時,要充分考慮抗扭的相關因素,扭矩的計算方法為“扭矩=負彎矩(梁中心線處)1/2跨度”;三、出屋面的樓電梯間不可以使用磚混結構;四、電梯井壁設計應避免磚墻承重,最好采用粘土磚砌筑,做到每一層的墻體重量都由該層的梁負責承托。五、按照規定,構件不允許伸到電梯井的范圍內,如果必須如此,則需要對其進行嚴格計算,判斷是否能裝得下。六、如果地下水位較高,則暖溝需要做好防水處理,通常做法是使用混凝土做成“U”型暖溝,暖氣管需要使用防水套管保護,并接入室內暖溝。若為地下室環境,混凝土還應具有良好的抗滲性能,抗滲等級為S6或者S8,混凝土等級不可小于C25。另外,混凝土中還應該摻入規定量的膨脹劑。[1]

2.民用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2.1框架結構設計中計算模型的問題

框架結構設計過程中,結構的精準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計算模型的影響,因而結構中條形基礎的寬度、面積和客觀需求之間是有誤差的。如果條形基礎面積較小,作用力大且集中,并沿著墻體向地基進行不均勻擴散時,將會對結構的基礎地基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所以框架結構設計過程中要重視計算模型的相關問題,并力求計算結果的精準。將建筑所有的梁、柱視為一個整體,進而展開分析計算,是當前大部分框架結構分析計算軟件的工作模式。建筑中有些相交梁,盡管截面尺寸存在差異,卻沒有主、次梁的劃分,因而設計人員在繪制施工圖的過程中,要仔細分析配筋形式以及受力情況??蚣芙Y構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經過空間分析程序電算,那些以主梁為參數而輸入模型中的梁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另外,某些梁可能要面對扭轉的問題。

2.2框架結構設計柱、梁截面尺寸取值的問題

在我國,設計人員通過長期的工程實踐,總結出了框架結構設計中梁、柱截面尺寸科學的取值范圍。柱的短邊尺寸b按照底層柱高的1/15―1/20取值;柱的長邊尺寸h則為短邊尺寸b的1―1.5倍。梁的截面高度h1按照梁跨度L的1/8―1/12取值;梁的截面寬度b1則為截面高度h1的1/2―1/3。如果建筑的層數較多,則要參考軸壓比限值對柱的截面尺寸進行假定,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因軸向力過大而發生脆性破壞的現象。[2]民用建筑為多層時,為保證框架結構能夠滿足正常的使用功能,要對結構的側向位移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嚴格控制多層民用建筑結構層間位移通常而言有兩個目的:一、避免混凝土柱產生裂縫,與此同時,盡可能地減少各個樓面構件的裂縫數量以及寬度;二、避免對填充墻、隔墻以及幕墻等非結構構件造成較為明顯的損傷。[3]

框架結構抗側移能力,是由柱的側移剛度決定的。確定梁的截面尺寸過程中,要保證柱、梁二者的線剛度之比大于1,這種設計主要是考慮地震情況下,當梁端產生塑性鉸時,柱端保持非彈性狀態不會屈服,換而言之,當梁的功能被破壞之后,柱仍舊能夠保持框架結構不會突然崩潰,也就是業內人士常說的“強柱弱梁”。[4]所以,梁、柱的截面尺寸一方面要符合延性的相關要求,另一方面還要符合層間位移控制的相關要求以及彼此之間剛度的協調性,這些是框架結構設計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和處理的事情。

2.3框架結構柱、梁配筋的問題

對于多層民用建筑框架結構而言,水平載荷會對結構施加一個傾覆力矩,繼而對豎向構件產生一定的軸力,二者正比于建筑高度數值的2次方;頂點位移正比于建筑高度數值的4次方。一直以來,在框架結構設計中,水平載荷都屬于控制要素。在框架結構的頂端位置通常會受到較大的風載荷,因為屋面結構載荷傳遞給邊柱的軸向總力要小于樓層邊柱總力,所以柱的頂端位置處存在大偏心的問題,頂層邊柱節點將會產生軸向力使得截面重心的偏心距大于0.5倍的柱截面高度,所以,應該適當增加頂層邊柱的配筋量。[5]

地上部分如果為圓柱,那么可將地下部分做成方柱,這樣更有利于施工的進行。圓柱的縱向筋數量應該保證在8根以上。采用螺旋箍進行箍筋操作,還要在端部留置一圈半長度的水平段。采用井字箍的方式對方柱進行箍筋,且要按照規范要求早好加密處理。至于角柱以及樓梯間柱則需要增大縱筋,并對整個柱高加密箍筋。柱的縱筋最好選用較大的直徑且保持較大的間距,值得注意的是間距不可超過200mm。如果管的截面面積小于等于柱截面的4%時,則可以不進行驗算。[6]

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實際工程中通常在框架的梁端設計挑梁。在斷面尺寸方面,框架梁和外挑梁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設計人員在繪制圖紙時如果只是單純地將框架梁上的某幾根主筋向外挑梁延伸,那么有可能造成部分主筋不能伸進挑梁的情況。這樣的問題通常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才會顯現,此時,相當部分的鋼筋已經截斷成型,對其進行調整不僅嚴重影響了施工的進度,而且帶來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梁上若存在次梁,則應該在此處附加箍筋或者吊筋,其中附加箍筋的方法較為常用。允許梁偏出柱邊一個較小的尺寸,但需要注意的是梁、柱的偏心距應控制在1/4柱寬之內。

2.4框架結構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其它問題

民用建筑框架結構中,為了保證框架結構在受力變形的情況下較為協調,不可以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結構型式。另外,在樓、電梯間以及部分突出屋頂的房間,都不允許使用磚墻承重,因為框架結構屬于柔性結構體系,而磚混結構則屬于剛性結構。

3.結語

框架結構設計是民用建筑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建筑安全、建筑維護等問題密切相關。建筑結構的設計人員應該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嚴格遵守相關的設計規范與標準,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且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只要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推動建筑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胡文芳.多層框架結構設計應該注意的問題[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1).

[2]劉文峰.淺談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J].河南科技.2010(16).

[3]翟國慶.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注意的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3).

[4]王春梅.建筑框架結構設計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