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重點范文
時間:2023-06-21 09:43: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德育重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德育實踐力度不夠。重點高中雖然對堅持以德育為核心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具體的德育實踐上,盡管在制訂學校計劃時都強調德育,但為了升學率這一評估學校辦學質量的第一尺度,學校又不得不使德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2、德育內容空泛。有的重點高中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孤立的日常行為規范上,把德育歸結為或等同于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較少或者沒有考慮日常行為規范的內核是什么;只教育學生應該怎么做,而不講為什么這樣做,使學生很難從思想和行動上接受,有的即使暫時接受,也不能心服口服。此外,德育不是高考的內容之一,所以有些重點高中只是應付課時,學生也心不在焉,德育教育效果較差。
3、德育途徑單一,方法死板。重點高中的德育教學多年來一直是以課堂教學為主,且慣用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育方法,學生總處于被動教育地位,這種教育方法無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德育知識的積極性,學生只是迫于學校、教師的威力而不得不坐在那里,不利于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培養。
4、德育評價不規范,因人而異。有些重點高中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道德評價時,總是以最后閉卷考試為依據。這樣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一般是優,那些升大學有把握的學生即使犯了錯誤,學校往往不能嚴肅處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仍然是德育成績較好。而有些德育考試成績不佳,而平時表現較好的學生,由于沒有被教師發現,所以德育成績平平。這樣就會引導學生去死記硬背幾個條條就行了,平時行為無所謂。導致有些重點高中的學生說一套,做一套,形成雙重人格。
5、德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班主任實際上就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具體組織者,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隨著教師隊伍的日益年輕化,大批青年教師走上了班主任崗位,他們眼界開闊、思想活躍、精力旺盛,工作也很投入,但由于生活閱歷較淺,且受市場經濟等一些利益觀的負面影響,有些教師不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也不能公平地處理每一件事,嚴重影響了言傳身教的教師形象,也影響所傳授的德育的效果。
二、增強重點高中德育實效的對策和措施
1、進一步樹立德育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思想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要在具體的學校德育中真正堅持“德育為首”,必須牢固樹立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根本這一觀念,并在素質教育中不斷鞏固。正如臺灣教育家高振東先生所說:“智育沒有德育做基礎,智育就是犯罪的幫兇;體育沒有德育做基礎,體育就是暴力的前衛;美育沒有德育做基礎,美育就是腐化劑”。
2、激活道德資源,塑造民族共同的道德觀、價值觀
在邁向21世紀之時,中國人應該有什么樣的風格,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李嵐清同志在一次加強對青少年思想品質教育的座談會上語重心長地說,我深深體會到,日本人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韓國人一看就知道是韓國人,新加坡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加坡人,但中國人就是看不出有中國人的特色,這是很大的危機。“看不出有中國人的特色”,就是指看不出能體現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氣質。中華民族素以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著稱于世,但是,這些優良傳統現在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經消亡了,同時,體現國民素質的社會公德也有較大的滑坡,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一種悲哀,當然這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問題,但作為學校教育,德育要牢牢扎穩自己民族的根。每一個民族的教育都有它產生、成長的特殊條件和環境,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些獨特風格不僅是該民族的標志,也是這一民族生存發展的必要依據,沒有民族特色,也就沒有民族的發展。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千百年來我們先輩反復教育和嚴格管理的結果。今天的教育,不能脫離悠久的民族優良傳統,離開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僅會降低德育的實效,從長遠說,也會使我們的民族失去支柱,是十分危險的。
3、改進學校德育方法,發展學生的道德思維、培養學生的道德能力
當代中學生尤其是重點高中的學生自主意識明顯增強,個性發展的要求十分強烈。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變傳統的學生觀,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自覺地將學生置于教育過程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育,引導學生主動探討問題,尋找真理,反省自我,完善人格。重視發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維,培養其道德實踐能力,使其具有較高水平的道德素質,這是近幾年來世界許多國家道德研究與道德教育的發展方向。此外,改變德育教育只是德育教師工作的錯誤觀念,應樹立全體教師都是德育教育者的全方位的觀念。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每個教育環節中去,滲透到每個學科的教育之中。每位教師都應該是言傳身教的楷模。在德育教育過程中,不但要傳授道德知識,還要注意將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情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它,才能形成道德意志和品質,最后才能轉化成道德行為。因此,道德教育是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每個教師都按照學生的知、情、意、行的發展規律去教育,定能更好地培養學生道德思維能力,并自覺成為一名道德實踐者。
4、完善德育評價體系,使德育評價民主化、制度化
重點高中的學生都是同輩中的佼佼者。重點高中有義務向社會提供真實、客觀的道德評價,為以后選拔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據。德育評價與其他學科的評價是有區別的,不能只以閉卷考試來定論。德育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對德育教學內容“知”的了解程序(可以用考試來表示);學生平時在學校里的行為考查;學生在家里的行為表現;學生在社會上的行為表現。其中以“知”的了解和在學校里的行為考查為重點。將這些內容固定下來制度化加以平均就給出該生的道德評價。道德評價方法采用民主化的方法,改變以往教師一個人定成績的做法。只有這樣一個客觀、真實的道德評價才能說服人,才能引導學生向道德的評價標準靠攏,才能使學生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篇2
[要害詞]:分析調整、關愛學生、學法指導
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般地擠進名牌重點高中,莘莘學子們不禁松了一口氣。然而很多從小學到初中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們,曾經吸引了多少羨慕的目光,第一次摸底考試竟排在全班中下等……教師的授課速度快,而且課程相對于初中在難度上又提高了一層,使他們感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不少同學都出現了失眠、焦慮的癥狀。在學習英語時普遍感到聽不懂、念不順、譯不出;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師總覺得很難完成教學任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要求不同。初中階段英語教學要求學生把握約1500生詞,200~300個短語以及基本的語法知識,其中常用詞語200個左右。而進入高中以后,要求詞匯量達到3500~4500,語法結構也明顯復雜起來。
二是初高中的教學大相徑庭。初中的教材內容比較簡單,教師在教學時只要抓好課堂時間進行充分地練習,反復地檢查,考試就能考得好,無須進行具體的或深刻的講解。而高中的教材內容比較多,語言現象比較復雜,課時比較緊張,不可能只依靠課堂時間就能完成任務,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主學習,利用課余時間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其他同學研究探討,借助詞典、參考書等工具書來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教師僅僅是適時指導、點撥疑難。這是對教師依靠性很強的初中生所做不到的。
三是由于部分的學生思想熟悉不到位。有的學生認為:初三時學習任務太重了,到了高一該歇一歇了,到高三的時候在努力,思想上有放松情緒;有的學生認為,初中三年都沒有好好學習,就是最后一、二個月突擊了一下,也就進了高中,覺得沒什么了不起的,思想上有輕敵情緒;到了高中不僅內容增加了,而且難度加大了,教師一味地強調自學,有的學生思想上有畏難情緒再加上可以偷懶,所以英語就很難學好了。
而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WTO的加入,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語言之一更體現了它的重要性。英語教學的優化設計和有效進行更是牽動了無數的教育專家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我認為,英語教學的過程如同打排球時一樣,“一傳不到位”,致使“二傳調整”艱難,“扣球”時也就極其勉強。“一傳不到位”是指初中英語教學基礎抓得不牢,很多教師不傳授語音基本技能和詞法、句法等語言基礎知識,只是機械地重復單詞和句型。到了高中后,句型還是那個句型,時態還是那個時態,單詞換了一些單詞,學生就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了。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盡快、盡早地適應高中階段知識跨度較大的英語教學呢?既然“一傳不到位”,我們就應該從實際出發,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二傳調整”,徹底地解決好初中英語教學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彌補學生語言知識的缺漏,夯實基礎,使學生初步具備自學能力,盡早擺脫高中英語教學的被動局面,為“扣球”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高一上學期的英語教學中不宜過早地把教學重點放在閱讀能力的培養練習上,而是在查漏補缺和新舊知識結合的同時,強化語言技能練習,夯實語言基礎知識。為此,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調查研究,教師與學生共同調整
大部分高一新生在中考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他們的英語基礎基本上處在一個合格的水平段內。但是,各人的學法有異,接受的能力不同,來自不同的學校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差別,因此,新組成的班級的水平仍然因人而異,最好的與最差的差距仍然比較大。如:來自實驗學校的學生思想比較活,觀點比較新,在課堂上能夠踴躍發言。而來自其他學校的就顯得較為害羞,不善言談。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不能不考慮到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假如不問情由,一開頭就完全使用高中的新課本和高中的教學方法,只會導致部分學生的不適應和慢慢地掉隊,甚至是兩極分化的出現。導致這樣的結果再采取補救措施將會事倍功半。因而,教師必須在起始階段細致入微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弄清他們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畢業學校以及他們的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了解他們閱讀的書籍和知識面。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進行分層次教學。
在分析學生的現狀的同時,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調整,尤其是高一年級的教師。不僅要刻苦鉆研教材,研習教法,相互聽課,共同提高,還要經常走出去,了解兄弟學校的教學,了解高考的動態,了解教育政策和形勢的變化,尤其要了解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現狀,經常去聽一聽初中教師的課,汲取也能適應高中教學的方法,使學生感受到高中的教學是建立在初中的基礎上并加以提升而進行的。這樣做學生才能易于接受,也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
二、關愛學生,使他們智商與情商并舉
心理學認為,愛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每一位學生假如經常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對他個性的尊重,便會激發出健康的情感,產生積極學習英語的動機。Jeremy Harmer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好的教師僅有知識和技巧是不夠的,更要有耐心、幽默和熱情等良好的個性和情感態度。這是因為教師假如沒有教好課的熱情和教好學生的耐心,是不可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的。教師只有個人修養高,才會愛學生,才能樂于去尋找更合適的方法傳道、授業、解惑。而高一的新生入學尤其需要關愛。因此,質量的保證,需要熱愛學生,創造良好的情感氛圍。研究證實,“在教師的教學能力專業水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學生總是喜歡態度和藹可親,布滿師愛的老師上課。老師對學生的熱愛與尊重,會促使學生萌發一種不學好英語就對不起老師的辛勤培育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習的愛好與自覺性”。
當然,熱愛學生并不等于溺愛學生、不治理學生。熱愛必須與嚴格治理相結合,二者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對于那些思想上放松的和行動上懈怠了的學生,要多進行交流談心,指導他們制訂學習計劃,幫助他們克服懶惰或畏難的心理,課堂上多提問他們,課后多檢查督促他們。所以,在嚴格治理的基礎上關愛學生,在熱愛、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嚴格治理,這才是教育、教學中情感協調的基礎,也是取得成功的保證。
三、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的教學
高一新生入學后,尤其對閱讀理解、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錯等綜合能力考查題有些茫然。這是因為高中考查的方法與初中的迥然不同,高一剛入學的學生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高一第一學期應為“二傳調整”的打基礎階段,重點突破語音、詞匯和基礎語法關,初步接觸高中教學考查的題型。第二學期開始側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
打基礎階段首先要幫助學生突破語音關,增強他們的詞匯學習能力。為數不少的學生不具備自學英語的能力,根本就不懂音節和字母組合讀音規則,所以要引導學生從26個字母的發音開始,系統地復習48個音素,復習有關單詞讀音中的開音節、閉音節、r音節以及單詞的重音、次重音、雙重音等規則,并在隨后的單元教學中,讓學生來領讀而加以運用和鞏固。為了擴大和鞏固學生的詞匯量,在日常教學中除了堅持每周對每一個單元的生詞和短語進行1~2次聽寫方法鞏固外,還應做到以下幾點:1、以構詞法為主線,拓寬詞匯。2、以詞義辨析為主線,新舊結合,廣泛聯想。3、要求每個學生預備一本背單詞的手冊,收集在每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碰到的生詞,讓他們收集那些生詞后,再要求他們去查詞典、資料或者是問老師、同學,弄懂了意思并加以記憶,下一周再對此進行檢查,如聽寫或口頭翻譯等。這樣,更能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打基礎階段還要適時復習初中語法,逐步過渡到高中語法。初中學到的英語基礎語法比較多,有詞性,代詞的分類,句子的成分,五大基本句型,句子的種類,動詞的分類和動詞的時態,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被動語態,賓語從句等。這些語法都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法知識,而初中教師往往淡化了這一點,尤其不講“詞性,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基本類型”,這樣導致學生上了高中以后一接觸到復雜的句子就暈頭轉向。如:在高一(新教材是初三的最后兩個單元)學習到定語從句時,許多學生連什么叫定語都弄不清,還談什么定語從句呢?引導從句的詞必須要作從句中的某一成分或是主語,或是賓語,或是表語,或是狀語,或是定語,許多學生不知道從句中的動詞是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因而也就無法弄清楚引導詞該做從句的什么成分了。
培養英語的閱讀能力應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地變換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組織能力,合理地引導與指點學生,來激發學生的閱讀愛好,最大限度地提高閱讀速度。二是教師應經常給學生介紹說英語國家和地區的各種歷史、文化背景知識,介紹英語讀物的內容提要,教給他們使用各種參考書、工具書等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盡量排除來自學生方面由于缺乏背景知識而引起閱讀理解上的困難。三是指導學生克服英語閱讀中的心理障礙,跳過生詞,帶著“問題”去閱讀。眾所周知,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學完了漢語拼音后,就能在短短的五天當中讀完用拼音標注的《西游記》;三、四年級的小學生能看完沒有拼音的《西游記》。難道他們熟悉其中的所有字嗎?當然不能。他們都是閱讀小說中熟悉的字,跳過了生字。這也許就是一種自然萌發的閱讀技巧罷。許多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往往是一看到生詞就頭痛,腦海里老是在回蕩著“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導致在隨后的閱讀中,昏昏沉沉,不能正確思維。所以指導他們跳過生詞或是利用已學過的詞來推測生詞的含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另外,要強調的是無論是速讀、跳讀還是細讀都要建立在帶著問題去讀的基礎上。有許多學生在平常的練習中一看到文章就開始讀起來,讀完以后開始做理解題,結果每做一題就有可能碰到問題而不得不回到文章中去查尋有關要點,這樣,會做了許多的重復勞動而耽誤了很多時間。因此,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前一定要細心審題,弄清楚題干的要求和選項的含義,審完以后就可能已猜出文章的大意或是有了該文章的輪廓了,這時再去閱讀,就會知道重難點內容之所在而避免盲目地閱讀了。此外,要教會學生在閱讀中進行組讀或連讀,點讀和跳讀等方法,也就是要盡量去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不必停留在個別的生詞或語言點上,縮短閱讀時間,以達到加快速度的效果。
總之,在教育、教學中沒有固定的方法,但也不是無章可循的。作為教師,要積極地了解學生、關愛學生;要不斷地探討教學的規律,提高教學的藝術,為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不懈地努力;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強化自身的業務能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以自身的嚴謹作風感染學生,以自身的過硬的能力指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教學的成功。
[參考書目]:
1、《中學英語創新教學法》(1--4冊),劉建華主編,學苑出版社
篇3
關鍵詞:教育目的 數學素養 教學改革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172-01
1 問題的提出
《高職高專教育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指出:數學課程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必需、夠用、實用”為原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目的。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院校制定的數學大綱卻只以“必需、夠用”為標準,忽視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忽視了數學的育人功能;在教學計劃的制訂上,本著“夠用”的原則,一味地壓縮課時;在教材編寫方面,為了迎合“為專業服務”的思想,只講授專業需要的基礎理論和常用的運算方法,把邏輯推理證明幾乎全部抽去,這無異于向“數學工具手冊”靠近。同時許多高職院校開設的課程,已經完全偏向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畢業時能盡快成為一個熟練工,這使得在一些院校師生的觀念中,高等數學是否要繼續開設,都受到了質疑。在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同類院校已經不再開設數學課的現狀,也為這種想法提供了事實的依據,但這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不利的,對學生自身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師,面對數學課程的這種困境,筆者認識到課程的發展應該從高職院校特定的培養目標出發,轉變課程的定位,突出其作為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備學科的作用。數學課程不只是為了“服務于專業”,更重要的是“服務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數學素質是當今社會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育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明確高職數學的教育目的,以教育目的指導我們的數學教學工作,真正實現數學的教育價值。
2 為什么要在高職階段繼續學習數學
2.1 學好數學的重要性
學好數學可以開發智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處理日常工作中的條理性。此外高等數學還可以幫助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
2.2 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在工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也有著學歷上晉升的需要,這就給“專轉本”“專接本”“專升本”創造了市場,但是在讀本科的階段,數學往往是回避不了的一門課程,這就需要用到高職階段的數學知識基礎。
2.3 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在校階段學習的專業知識往往是已被淘汰或即將被淘汰的,這就導致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就需要學生能迅速掌握新的技術或技能,此時良好的數學素養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3 高職院校中數學課程的現狀
3.1 生源組成多樣化,學生間的數學基礎差異較大
高職院校每年招收的大量新生,由中專技校畢業的單招生、高中提前錄取以及經過高考錄取的應屆畢業生三部分組成;同時為了緩解生源的不足,許多院校會采取寬進方式吸引學生,從而造成學生整體的數學基礎差異很大。
3.2 學生培養要求日益提高,教學課時卻不斷縮減
一方面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素質的實用型技術人才,但隨著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培養要求進一步提高,這就對高數的教學目標提出考驗;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教學計劃的制訂偏向于專業,縮減了數學的教學課時。
3.3 教學內容大量刪減,教學手段日益更新
隨著課時的不斷壓縮,教學效果的要求不斷提高,高數的教學內容普遍重計算不重推理證明,重知識不重思想,刪減了很多概念與定理的講解證明。而數學實驗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使教學效果和學生素質都得到了提高。
3.4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期望與現行評價體系之間的矛盾
教改已推行多年,培養目標的口號也喊了多年,但由于傳統教育評價體系的影響,素質教育依然處境尷尬。由于評價體系的單一化,一張期末試卷定成績仍是大多數院校現行的考核方式。這種方法不僅不利于培養創新型實用人才,還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正確的學習態度。
4 關于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4.1 改變高職數學教學內容的結構,體現數學思想的重要性
面對學生數學基礎差異較大的現狀,數學教學內容應該摒棄大量數學的計算和證明,偏重于介紹數學基本概念和內在聯系,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此外還需要開設數學實驗課,教會學生使用軟件解決數學的計算問題。
4.2 改變高職數學的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平時教學過程中,在介紹了數學概念后,激發學生了解數學與專業課程的交叉作用,課后以小論文的形式提交報告;每上完一次數學實驗課,可以安排小練習作為平時分。在評價學習效果時,小論文占20%,實驗平時分占40%,期中占20%,期末占20%,這就可以改變期末成績占大頭的現象。
4.3 滿足學生學習數學的多樣性需求,安排相應的公選課
考慮到學生學歷進修的需要,聯同學校對外培訓機構,安排開設多門數學課程,比如《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復變函數》《常微分方程》等,滿足學生完成相關專業更高要求的數學課程需求。
5 結語
高職數學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它與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教材建設、評價體系以及學習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同時我們還要充分把握高數的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實現高數的教育價值,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翔.數學教育的價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楊宏林.關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04(2):42-45.
[3] 安宗靈,高等數學應傳授的基本數學思想和基本數學方法[J],希望月報,2007(1).
篇4
[關鍵詞] 高中英語;電子白板;功能;應用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普及和應用,高中英語課堂被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生機,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尤其是近兩年電子白板的出現,給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它在功能上融合了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教育設備所擁有的全部功能。它增加了課堂信息量,改變了傳統的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增加了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實現了師生之間的資源共享,更有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也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總之,電子白板以其強大的功能和優勢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方便,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大大提升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一、電子白板的功能
電子白板打破了黑板這一傳統教具的局限性,既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便利,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方便。具體來說,電子白板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批注和繪畫功能
通過電子白板,教師可以對已有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控制和批注,不光是對文字進行標注,也可以對圖片、視頻、動畫等進行標注,以便通過更詳細的講解來引導和啟發學生,使他們抓住課件中的重要信息。從這個層面來講,利用電子白板,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也降低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難度。此外,教師可以使用電子感應筆在白板上畫圖、畫簡筆畫,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增加視頻、動畫觀看的效率,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局部放大功能
不管是傳統教具黑板,還是多媒體中的大屏幕,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面積有限,如果班級的學生人數較多,后排的學生很難看清楚黑板和屏幕上的板書、圖片,進而導致一部分學生無法掌握知識點。而使用電子白板就可以解決這個弊端,教師只要用魔術筆在需要放大的部分畫一個方框,就會使這一部分教學內容的畫面放大,從而不用擔心后排的學生看不清楚。同時學生還會因為電子白板的這一新奇功能對學習充滿熱情和興趣,從而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三)存儲功能
電子白板與傳統的板書相比,最大的一個優勢和特點就是板書的內容可以被完全存儲下來。教師寫在白板上的文字,畫在白板上的圖形,列在上面的表格,以及在電子白板中插入的任何圖片、視頻都可以保存到硬盤或者U盤上,這既可以方便學生拷貝,也給教師下一節課的教學提供便利,還可以讓其他教師共享,或者為以后再教相同班級提供一些借鑒。電子白板的這一功能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四)探照燈功能
電子白板具有探照燈的功能。顧名思義,探照燈就是能使某些知識點更加突出,如突顯出學習重點和難點,使學生一目了然,進而引發他們的有意注意,使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被突顯的知識上,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五)回放功能
教學活動包括多個環節,對于任何知識點,教師往往是講解一遍,但是對于重點知識,尤其是學習難點和疑點,有的學生僅聽教師講解一遍常常難以理解,但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無法集中時間反復講解。而電子白板具有回放功能,教師可以對任何教學環節進行多次回放,在講解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時,就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回放功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掌握程度自主選擇是否需要對某一部分知識進行再學習。利用電子白板的這一功能,不僅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量,節省教學時間,也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能達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目的,也使全體學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電子白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生對某一門課產生了學習興趣,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時,在情感的帶動下,他們會集中精力,而且學習注意力會很持久,學習能力也會大大提高。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就是學習興趣。”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學生認為英語難學、枯燥無味,尤其是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經過長期的死記硬背,已經對英語學習產生了畏懼和厭煩情緒,更加缺乏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學效果一直不夠理想。電子白板的出現,給高中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逼真、生動、形象的畫面豐富了教學信息,創造了貼切的教學情境,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化、具體化,使靜態枯燥的知識點變得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活躍了他們的思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了強大的學習動力。
(二)增大課堂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
電子白板具有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直觀具體等多方面的優點,將其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可以大大方便教師的教學。比如,有些教具、實物不方便帶入課堂,或者教師在課前無法準備,遇到這種情況,就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將不方便帶入課堂的教具和實物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而學生也能通過觀其形、聞其聲來調動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這樣教師既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又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加深印象,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度,使他們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此外,教師通過操作電子白板,省去了很多板書時間,而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或者講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以此來擴大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會非常有幫助。
(三)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電子白板的書寫和批注功能給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能幫助教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尤其是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為學生呈現閱讀文本時,可以用電子筆在文本中標出不同的顏色,增強不同文本內容的區分度,以便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中涉及的知識點;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電子白板上進行批注和圈劃,以便講解時更有針對性。此外,英語教師可以使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把所呈現的文本中的重點詞語和重點句式放大,或者使用“探照燈”功能,暫時屏蔽其他內容,這便于學生直觀地把握重點內容,同時也為學生理解和識記主要內容提供了方便。與傳統的板書相比,電子白板更能夠突出學習重難點,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解“other + n. 與the other + n.”的區別時,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告訴學生“other”是指從整體中除去一部分后剩余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剩余中的全部,而“the other”是從整體中去掉一部分后的全部剩余部分。雖然這樣的表述已經比較容易讓學生理解,但仍有部分學生會混淆二者的區別,因此,在講解二者的用法區別時,教師可以借助電子白板的繪圖功能,將文字敘述轉變成相應的圖形,通過觀察圖像,學生立刻就明白了二者的區別,教師無需多費口舌就解決了教學重難點,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電子白板的出現和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給高中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其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化教材內容、增強課堂容量、創設教學情境等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師也要認識到電子白板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不能喧賓奪主,它歸根結底是一種教學工具,可以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成功最終還是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學生的接受情況,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工具,使高中英語課堂發生更好的變化。
參考文獻
[1]王冬華.關于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高中課堂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2]張曉紅.探究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4,(8).
篇5
一、貼近學生實際,優化重組課程資源
目前,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學資源,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根本”,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的教學是不能偏離教材的。但是,現行高中體育教材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材內容覆蓋面廣,面面俱到,導致的結果是對什么都淺嘗輒止,多而不精,對學生針對性不強;在內容上,小學到高中一直在進行著令學生討厭的重復學習,打擊學生的好奇心;在各項要求的標準上,采用一刀切的標準,無法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等。
針對以上情況,要求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靈活處理教材,了解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個體差異,在落實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開發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校本課程資源,培養學生一專多能的體育愛好。在教學內容上,要靈活科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使學生明白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自覺樹立體育鍛煉的意識。
新課程要求廣大教師做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切入點,優化重組體育課程資源,這樣,才能為培養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
二、搭建競賽平臺,提高體育學習興趣
每個人都有求勝的心理,在教學中引入競爭,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青年學生精力旺盛,求勝心強,在體育課上,可以很好地利用高中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創設一些趣味性、競爭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通過這種競爭,體驗成功、體驗競技帶來的酣暢淋漓的樂趣,大大地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的主動性,培養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主動、自覺地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
例如,在籃球技巧的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技巧,提高在實踐中的自覺性,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教學、訓練,開展專門的小型對抗賽,要求學生在對抗中應用所學的技巧;還有如短跑起跑訓練、排球訓練等都可以通過組織一定的小型比賽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并將比賽的成績計入平時成績,作為學生綜合成績評價的依據。通過這樣的對抗賽,學生不僅體會到競技的樂趣,而且在比賽當中,學生相互協作,相互交流、指導,主動學習,提高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的能力,并逐漸轉變為自己的能力,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當然,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利用學校定期開展的運動會、籃球賽、素質運動會等大型活動,激發學生參加體育學習、體育鍛煉的興趣,提高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
三、制定科學計劃,體驗體育學習成功
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體現在運動能力的明顯區別上,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這種個體差異,幫助同學們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使他們能通過階段性的訓練,獲得提高,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主動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總體目標,充分照顧學生的不同,對優生要制定更高的鍛煉目標,實施更高的標準;對運動能力低的學生要制定符合實際的目標,采用低標準。在教學評價上,不能搞一刀切,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多采用鼓勵方式。學生的個體差異還體現在不同的學生在不同運動項目上的差異,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特長,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在特長的發展中體驗成功,體驗樂趣。
例如,當前各學校在籃球場的配置上都比較齊全,籃球是一項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展的運動,對于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培養運動愛好很有好處。對這項運動,確實也有相當多的學生非常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對學生的籃球技巧、籃球規則等進行階段性地培養,使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自我鍛煉,有明顯的提高。又如,有的學生在競賽項目上有特長,教師就需要針對他們制定一定的訓練計劃,并以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帶動其他學生的興趣,實現整體體育教學的效果。
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有利于使不同的學生都獲得的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體驗成功的樂趣。通過學生的興趣的激發,使學生產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培養科學的運動方法,提高學生的運動理論知識,養成學生科學的運動習慣。
篇6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美育
【中圖分類號】G632
中國是詩的國度,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積淀,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璀璨的詩歌文化遺產。它語言凝煉含蓄,意境深邃,倍受人們的喜愛。它以簡練、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讀詩讓我們了解了曠夫之悲、閨婦之怨、征夫之愁等等。一堂堂語文課,一首首詩歌,給我們創設出一個個悠遠意境,勾勒出一卷卷歷史畫卷,讓人回味無窮!
一、抓牢基礎,提升美感
古詩詞的教學,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常識,為今后美育培養打基礎,因為美感是美育的基礎。
譬如詞。從詩詞的發展歷程看,詞即所謂“歌詞”,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詩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詩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古詩詞在古代是和樂歌唱的,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特別是詞的創作,在宋代的文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詞的內涵得到充實和提高。很多士大夫從個人經歷出發,抒寫個人思想感受,極大地提高了詞的藝術境界,最后,使詞升華為一種代表了時代精神的文化形式。同時,一批詞學大家登上詞壇,像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秦觀等人,他們以自己出彩的文學創作,奠定了詞在宋代乃至整個文學史上的堅實地位!高中生賞析部分經典詞學作品,能有效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促進其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了解以上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找出相關的例子加以解析,以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
二、注重意境,推進美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通過古典詩歌這一媒介,大力推動審美教學。
美育是一種審美教學,是一種情感教育,通過美育實踐,能凈化和豐富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靈,完善人的人格;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沒有經過美育陶冶的人不是全面發展的人。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甚至學生今后的發展影響深遠。教師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講的也是這個道理,這應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
高中階段所學古詩一般有兩大類:敘事詩和抒情詩。敘事詩以敘事寫人為主;抒情詩是以抒發作者感情為主的,像馬致遠《天凈沙?秋思》、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類詩歌用極為有限的詩句表達盡可能多的情思,言短情深是其特色。
另外,開展古詩詞誦讀社會實踐活動,既是語文課堂外向型延伸,也是學生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學誦讀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不但有效補充現行高中語文教材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夯實學生的文化功底,而且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三、抓好美育,提升素質
古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國學文化經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是民族之魂。它對維系家庭、社會、國家的和諧穩定起到了巨大的調節作用。通過古詩詞誦讀活動,會使高中生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美文美心,嘉言懿行,從博大精深的國學經典中汲取營養,潛移默化、陶冶性情,追求自信自強的人格,培養和形成和善誠信的良好品質。
作為一個國家經過傳統傳承并得以固化下來的文化體系,古詩詞構建了我們中華民族最核心的一種價值理念體系,對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極大的實踐價值。高中生通過古詩詞誦讀活動,傳承、重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象,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理論,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得以高度凝練和提升。在教材學習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作品中圣人之道等國學內容進行課外延展,可以引導學生在領略家鄉美基礎上,在學習中誦讀感悟經典,把家鄉融入詩詞歌賦的意境,讀出節奏,讀出收獲,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總之,古詩詞教學給了我們一個發揮想象的空間,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藝術再創造。學生在讀古詩詞時,對詩中描繪的各種形象在大腦中進行再造組合,從而在大腦中創造一個新的畫面。如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作者給我們塑造出一幅凄清的意境,引導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幅幅“黃花堆積”、“梧桐細雨”的圖景,這會讓學生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加強了美育。
參考文獻:
[1]童升遠.詩歌教學中閱讀想象能力的培養[J].教育評論.1995(02):65
[2]鮑惠新.品味語言啟發想像揣摩意境――詩歌教學的鑰匙[J].云南教育.2004(16):25
篇7
一、Be of + 抽象名詞
[NMET 98] 第21題:You will find this map of great _____ inhelping you to getround London. A. price B. cost C. value D. usefulness. 答案是 C。該題主要考查“(be)of+抽象名詞”這一語法結構。“(be)of+抽象名詞”一般用來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或特征。該句型中常用到的抽象名詞有:value、use、help、difference、importance、quality等 。可用其同根形容詞 valuable、useful、helpful、different、important 等替換,且這些抽象名詞前可用 little、some、any、no、great 等修飾。如:
The ques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 The ques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dictionary is of great help to us. (=The dictionary is very helpful to us.)
二、抽象名詞具體化
該部分常用的重點抽象名詞有:
1. beauty美、美麗(不可數名詞)
a beauty美人、美麗的東西(可數名詞)
如:the beauty of nature大自然的美
He regarded his wife as a beauty.他把妻子視為美人。
2. surprise吃驚、驚奇(不可數名詞)
a surprise令人吃驚的人或事(可數名詞)
in surprise
What a surprise to see you here! 在這里見到你真是個意外的事。
3. pleasure愉快、高興(不可數名詞)
a pleasure一個樂事、一個樂趣(可數名詞)
如:with pleasure高興地、樂意地/take pleasure in以……為樂、愛好
It’s a pleasure to work with him. 和他一塊兒工作是件樂事。
4. honor榮譽、信譽(不可數名詞)
an honor一種光榮的人或事(可數名詞)
如:for the honor of the country為了國家的榮譽
It’s an honor to speak here.在這里發言是我的榮幸。
5. success成功(不可數名詞)
a success一個成功的人或事(可數名詞)
如:be sure of success確信成功
He is a great success as a scientist.作為科學家,他是個偉大的成功者。
6. failure失敗(不可數名詞)
a failure/failures失敗的人或事(可數名詞)
如: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敗是成功之母。
He had had six failures and would have a seventh try. 他已經歷六次失敗,并將再次努力。
7. danger危險(不可數名詞)
a danger可能引起危險的人或物(可數名詞)
如:In war, a soldier’s life is full of danger.戰爭中,士兵的生命充滿了危險。
The man is a danger to society. 那是個對社會危險的人物。
三、to one’s + 抽象名詞 = to the + n. + of sb.
to one’s + 抽象名詞= to the + n. + of sb.表示情緒反應,漢語譯為“ 使……高興、失望等的是”。在句中作狀語,表示結果,絕對不能用作謂語,主語等。此類短語有很大的獨立性,常用逗號和句子其他成分分開, 修飾語在名詞前用great ; 在to之前用much,表示“非常”。常用于這一結構的名詞有: anger, astonishment, delight, disappointment, horror, joy, luck, relief, shame, sorrow, surprise。例如:
To our surprise, he has managed to get the money needed.
To my disappointment, I found that she had left the country.
Much to her horror, she saw her baby fell out of the cradle.
To our great delight, the newly designed machine works very well.
篇8
找準語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節高效的語文課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切入點作為先導。主要是由以下的幾個因素決定的:
1. 課堂時間的有限性
一節課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在這四十分鐘當中還需要除去一些必然的損耗。因此,在課堂的開始能否快速有效地組織學生的思維變得很重要。在一個課堂當中,如果老師的切入點不能迅速充分有效地調動學生,那么可能學生就將很難比較快進入一個有效地學習狀態。當真正進入到這種狀態當中時可能時間都已經過了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了。在這時候,也有可能因為前面錯過的知識面跟不上調了,這種情況下學生也很容易產生一種挫敗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強烈的厭倦感,很難再對學科產生興趣。
2. 學習興趣的差異性和不連續性
就學習興趣的差異性而言,不是唯一的。這種差異性可以是學生的個體產生的也可以是學習內容的變化產生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存在體,他們的思維不同,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同,他們的價值觀不同,他們的審美不同……正是這些不同需要我們教學的主導者能夠在這些眾多的個性中找出一個能夠滿足其個性的共性的東西。因此,尋找一個切實可行的切入點才可能充分滿足每個學生不同的興趣需求。同樣,在現在的語文教材,其內容是豐富多彩的。高中的語文教材每冊都有六個單元,單元與單元之間的文章內容和學習的要求,差異都比較大。往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這種差異的影響使得其學習興趣產生斷層,不連續。比如:高一的語文教材第一個單元是詩歌,第二單元是散文,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被詩歌散文其優美的語言,深邃的意境所折服,當轉入到文言文單元學習的時候可能在興趣上就打折扣。所以在這個轉折點上,找到一個合適的教學切入點使得學生學習興趣得以延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3. 現代語文課堂立體化教學,明晰化的要求
現代語文課堂中,手段和技巧越來越豐富多樣。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使得課堂越來越立體化。在立體化的課堂當中,紛繁復雜的感官效果,極大地擴充了課堂的容量,使課堂也變得直觀可感。但是在這其中,學生思維集中持續性也會降低。特別是知識的多元化后,如果知識要點不明晰,手段繁復的課堂可能會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接收感到茫然無措。學生在課后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視覺或者聽覺的感知,對于知識的收獲頗淺。因此,要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首先要做的是在課堂教學立體化的同時還需要知識結構的明晰化,而要使知識結構明晰化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找準“線頭”――即課堂教學的切入點。找準課堂的切入點,明晰知識結構,化繁為簡,對于提高課堂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可以有很多,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然而要找到一個最佳的切入點,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找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是建立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之上的
在實施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我們需要大量的占有資料,然后進行科學分析,開始構建知識的結構,在去粗取精,反復的思考研究后變成知識傳授的載體。在這一切完成后才是考慮切入點的最佳時期。也就是說其實切入點的形成是在“知識傳授的載體”形成后,統觀全局,運籌帷幄抽象出來所獲得的。
2. 切入點的生活化與大眾化
“文學來源于生活”,同樣的,語文學習和語文教學也是需要融入生活的。如果單從興趣的角度來看,生活當中“喜聞樂見”的東西肯定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因此,我們也應該充分的把握好這個問題,盡可能的從生活中去找到一個和我們語文教學最為契合的切入點。這種切入點的得到往往有可能是靈感的偶然激發,這就考驗著我們語文教學工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細節的捕捉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切入點的生活化與大眾化不等同于低俗和平庸。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單純的為了討好學生的胃口而使其課堂庸俗,趣味低級。
3. 切入點的單一性
在我們教學活動的準備過程中,究竟從哪里入手,往往會產生“多頭”的現象,有時會覺得每個切入點都是并列的關系,分不清主次,好像每個切入點各有各的優點,不知道從何入手。在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統觀全局,認真分析思考作出評判,堅持“化難為易”克服“多頭”,使之單一,簡明。否則很容易造成知識體系的混亂,學生在知識的接受上出現茫然無措的現象。
4. 切入點的形成必須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客觀性原則
現代學生心理構成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具有很強的主體性意識。在教學活動中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應該充分的尊重這種主體性意識,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歸宿感和滿足感。這種“尊重”在教學活動的源頭就應該有所體現,并且使其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所以我們在考慮切入點形成的時候就應該充分的把握這樣的一個原則。
5. 切入點的形成應該具有時代性
篇9
一、選取主題進行模擬實驗教育
為了更好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我們可以借助許多資源來輔助教學。例如,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節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與生命教育相關的一些節日進行模式實驗活動,教育學生要尊重生命。在3月12日植樹節的時候,我們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植樹活動,通過植樹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因為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植樹造林是為了保護地球環境,對我們的生存有重要的意義。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模擬相關的情景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如果學校有條件也可以帶領學生走訪艾滋病患者,為他們送去一些生活用品等。
在生物知識中,生命的孕育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知識點,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這個過程,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時候結合實驗來滲透這部分知識。例如,在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了解生命孕育的過程,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生命科學的教育紀錄片,讓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教師再隨著紀錄片的播放為學生作進一步的講解,讓學生對生命孕育的過程能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二、深化認識端正生命學習態度
由于生活閱歷的原因,高中生對一些生命現象的理解還不夠深刻,這就會導致他們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些知識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有意識地采取一些措施來加深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培養學生正確的生命觀。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觀察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深化學生的生命體驗。然后,教師再結合生物教材中的知識點,帶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這樣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就會越來越深刻。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課本中大量的生物繁殖以及個體發育的知識,引導學生在大自然中觀察與之有關的一些現象,來體會生命的繁衍過程,這樣引導學生學習,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在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要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對學生的要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會感到壓力過大,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室外進行體驗學習,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教材中的學習內容,到室外去尋找我們周圍真實的例子,然后進行實地學習。
三、改變模式完善生命教學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我們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而生命教育正好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學中,我們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高中生物教師應當意識到生物教學和生命教育的統一性,要能夠對生物知識進行透徹的分析,提取出與生命教育相關的教學素材。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既能學到生物知識,又能對生命有更深刻的認識。此外,教師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通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來拓寬學生的視野。
篇10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歌文本解讀
詩歌源自于生活,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對詩歌文本進行解讀,也是對詩人心境的解讀,了解當時環境背景上,人們的心理特點和時展情況。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豐富的詩歌內容,很多教師只是指導學生對詩歌中的語句內容進行分析,而沒有挖掘詩歌背后的故事及情懷,使詩歌教學失去了它的價值和意義,詩歌教學向機械化教學模式發展,影響了詩歌獨有的韻味。
一、詩歌文本解讀的內涵和特點
詩歌文本解讀能夠有效挖掘詩歌中的文化內涵,提升學生對詩歌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認識,是素質教育理念在高中詩歌教學中的具體表現,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一)詩歌文本解讀的內涵
文本解讀實際上就是一個文學接受審美的過程中,讀者通過直接的知識內容和人生經歷,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和體會,感受文本中的生命意義和文學價值[1]。詩歌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表達方式,是一種具有強大凝練性的文學體裁,對詩歌文本進行解讀,能夠深入了解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懷,感受在特定歷史環境下,人們的思想狀態,加深對歷史的了解,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正如《尚書?堯典》中所云:“詩言志,歌永言。”
(二)詩歌文本解讀的特點
詩歌文本解讀主要具有體驗性和生成性的特點,以下為對這兩種特點的具體論述:
1.體驗性特點
詩歌文本解讀的體驗性特點主要表現為讀者在詩歌閱讀的過程中,解讀必須遵循“以身體之,以心驗之”的原則,在對詩歌文本內容進行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解讀和感悟,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聲音,挖掘在詩歌背后所表達的人類真是情感[2]。
2.生成性特點
詩歌文本解讀的生成性特點主要表現在詩歌中,有很多內容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逐漸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新的意義。在對這些詩歌內容的解讀過程中,要注重將新時期的時展特點與當時的歷史背景相結合,真正展現詩歌文本解讀的價值和意義[3]。德國著名哲學思想家伽達默爾曾說過:“對一文本或藝術作品真正意義的發現是沒有止境的,這實際是一個無限的過程…新的理解也不斷涌現,并揭示出新的意義。”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詩歌文本解讀的具體策略
在高中語文詩歌文本解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將詩歌文本解讀的內容與學生的性格特點、成長和發展規律等內容相結合,真正展現詩歌文本教學的價值,提升學生對詩歌文化的深切感受。
(一)抓住文本細節,分析詩歌內容。
細節是展現詩歌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詩歌中的細節都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詩歌中的細節主要分為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兩大類別。靜態描寫主要有肖像刻畫、場景描述等內容,而動態描寫主要為人物行為描寫、心理動態描寫等內容。在詩歌本文解讀的過程中,要注重根據詩歌文本的細節描寫,感受作者所傳達的深層思想空間和隱含的情感內容。例如在對《歸園田居》這篇詩歌的解讀過程中,可以通過“性本愛丘山”、“池魚思故淵”等語句,感受到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同時,也表達出了陶淵明對和平、美好、閑適生活的渴望,表現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懷。
(二)了解創作背景,體會歷史意義。
對詩歌文本進行解讀,首先要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和歷史環境特點,才能夠真正的“換位思考”,理解當時詩人創作的心情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指導學生對《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篇詩歌的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對這首詩歌的創作背景和詩人的人生經歷進行一定程度的理解。蘇軾一生經歷坎坷,卻從來沒有氣餒,詩歌創作于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而被貶于黃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正是展現了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也展現了他大氣、豪放的性格特點。對詩歌本文的創作背景進行分析,才能夠更加理解詩人的創作心情。
(三)注重問題引導,深層解讀詩歌。
有效的問題引導能夠增強學生對詩歌文本的認識,提升對詩歌的進一步理解。例如在指導學生對《天凈沙?秋思》這篇詩歌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這首詩歌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創作手法?”等問題,帶動課堂教學的氛圍,教師可以不斷加深問題的難度,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不斷提升學生對詩歌文本的掌握程度和深層次理解。
三、結束語
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詩歌文本解讀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詩歌內容的深層次理解,更好的傳承和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范紅彩.人教版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的文本解讀[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05).
- 上一篇:工程竣工決算審計方案
- 下一篇:行政案件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