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審計重點章節范文
時間:2023-06-14 17:37: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注冊會計師審計重點章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分析依據一是2010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專業階段考試(審計);二是2010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審計》;三是中注協正在對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進行全面修訂(會協[2009]75號、會協[2009]83號、會協[2010]3號、會協[2010)6號)。本次修訂有兩方面的主要變化:一方面是對15項準則的內容進行實質性修訂(2006的與治理層溝通準則是在借鑒國際審計準則征求意見稿的基礎上制定,與明晰化后的國際審計準則無實質性差異,因而本次不屬于實質性修訂范圍),并制定1項新的準則;另一方面是對全部準則按照新體例進行改寫。本次修訂共涉及38個審計準則項目。修訂后的審計準則計劃于2010年6月正式,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參見表1:準則修訂情況一覽表)
(二)分析原則一是與時俱進原則(參見表2:2010年度大綱及教材變化表),二是“二八”原則(參見表3:能力等級與分值對比表)。
二、重難點分析結果
(一)審計試題與考試目標的關系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注冊會計師執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職業道德規范;綜合階段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在職業環境中運用專業知識,保持職業價值觀、職業道德與態度,有效地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
(二)審計試題與測試目標的關系2009年度審計試題注重體現了考試目標和測試目標的規定。首先看具體體現在2009年度審計試題測試目標、準則編號測試內容與題號、分值對照表中的情形,如表4所示。
2009年審計輔導教材分為8編內容,與測試目標中所列示的內容完全一致:2009年度審計試題,除測試目標8中“其他相關業務”未出題外,其他測試目標均得到了充分體現。其中:審計基本原理測試比重約占25%,審計測試流程測試比重約占22%,二者小計47%,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注冊會計師執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各類交易和賬戶余額、審計財務報表審計中對特殊項目的考慮和完成審計工作與出具審計報告的要求測試比重約占38%,主要測試考生是否掌握注冊會計師執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職業道德規范。2009年度審計試題測試目標的體現,如圖l所示。另外,審計科目考試大綱在描述測試目標時同時強調:“為熟練掌握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和熟練運用《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以及相關指南。《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構成《審計》考試內容的主要部分,專業階段的考生應當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該規定也在試題中得到了充分體現,2009年度審計試題中體現《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內容,除獨立性和審計循環實務的試題外,約占80%,許多題目實際上就是準則原文的再現。
(三)重難點項目分析一是大綱中“測試目標”要求:為熟練掌握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和熟練運用《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以及相關指南。《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構成《審計》考試內容的主要部分,專業階段的考生應當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二是大綱中“參考法規”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1993年10月31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財會[2006]4號);《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指南》(2007年版,會協[2007]89號);《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33號(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具體準則)(財會[2006]3號);《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財會[2006]18號);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l號(財會[2007]14號);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財會[2008]11號)。
(四)重難點分析結果根據以上分析,考慮準則修訂因素,按照把握重難點的原則:不考慮1級能力要求,同時考慮準則修訂,80%考分所涉及的重難點準則和篇章分別如表5和表6所示。
三、重難點學習方法
(一)一看:將教材當小說以能力為本位,按能力等級看教材。對于l級能力的章節,通讀1遍;對于2級能力的章節通讀2遍;3級能力的章節通讀3遍。由表4和圖l可知。2009年度審計科目試題具有如下特點:一是難度適中并略有降低;二是注重體現考試大綱的各項規定,二八原則,1-2/4.115.4/10.1/11.1/11.4章可忽略;其他章節通讀1遍。
(二)二聽:將網絡當助手認真聽課,反復聽重難點。
篇2
【關鍵詞】 注冊會計師 審計理論 審計實務
《審計》是會計專業本科階段的必修課之一,本門課程難度較高,不僅綜合性、實務性較強,而且有很多抽象、枯燥的理論,所以在專業課程學習中學生均感到難度大,老師難教,學生難學,很多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后,什么感覺都沒有,對于審計是什么還是不明白,習題也不會做,甚至無法下手,這與審計的理論和實務性都比較強的特點有關。
要學好《審計》,必須把握本門課程的特點來學習,應深入理解它的內涵、本質特征。根據教學中的觀察和體會,我認為要學好審計的理論與實務,至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把握《審計》課程的特點,建立起審計的思路
審計不能用會計的思路去思考,一定要建立起審計的思路,以獨立客觀的第三方的角色來看問題,這一點至關重要。對于剛接觸審計的學生來講,審計的入門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建立起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思路和感覺,學會站在注冊會計師的立場上分析、判斷問題。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思路和如何站在注冊會計師的立場分析問題。比如說,被審計單位在利潤表當中列示了營業收入5億,首先被審計單位認為這5億是沒有錯報的,也就是說他對收入相關的認定是5億。我們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思路就是對他的認定進行再認定,一定要有質疑的習慣!具體來講,注冊會計師就要考慮被審計單位所列示5億的收入是確實發生了嗎?金額是5億嗎?真實嗎?是否是假的?有沒有漏的?有沒有錯的?進而結合我們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收入在各月的記錄金額,以及毛利率等諸多因素,進行分析,識別出被審計單位的營業收入當中具體在哪個方面或哪幾個方面可能存在重大錯報。因此,一定要擺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并將理論融會貫通、熟練地運用到實務中。
要學好《審計》的另一個要點是要熟悉會計知識。審計說白了就是審會計,在審計過程中離不開會計,注冊會計師要用會計準則作為標準去衡量和判斷被審計單位所生成的會計信息是否合法、公允。這就要求同學們對被審計單位已發生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或報表項目的列示是否正確作出正確判斷,進而決定是否要做出審計調整。
二、全面了解《審計》的內容,準確把握本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審計》課程是以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審計為主線,對相關的審計理論和實務進行描述的。《審計》按照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有關審計的基礎知識,包括審計的目標、注冊會計師職業管理、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職業道德和法律責任等,第二部分(5-7)章,介紹審計理論與方法,包括審計目標,審計重要性,審計風險,審計證據、審計抽樣及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等,這部分內容是本門課程的難點,第三部分,是以財務報表審計為例,較具體的介紹審計實務與審計報告,對于這部分實務內容首先要明確它的前提,教材表達的審計思路是從審計一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角度出發的,所以循環的劃分也是建立在制造行業企業的經營流程上,即:銷售與收款循環、采購與付款循環、籌資與投資等循環。所以,我們要知道,教材中說明的循環并不適用所有企業,例如金融企業就不存在上述的若干循環,但前二部分審計的基本概念、審計理論和方法卻是適用于每個企業的。這里說明的就是我們學習教材內容,先要清楚教材表述的前提條件,或是假設,然后再理解就相對容易了。
《審計》的學習很多是基本理論部分。審計理論是人們從審計實踐中概括出來的反映客觀實際,合乎審計工作規律的系統化了的理性認識。基本理論是一門學科的精髓。所以我們對基本理論部分,應當花大力氣認真學好。所以強調一個字“懂”字或“通”字。教材的第二部分是我們審計的重點理論,主要是用風險導向理念來做的介紹,既有審計的思路,又含有大量的審計準則的內容。很多用語是非常專業的,甚至是抽象的,所以有不明白的,也是很正常。所以,同學們應認真上課,在聽課的過程當中仔細看書,再進行思考、總結,把相關的知識點真正地串起來,就不再是云里霧里了。同學們在聽課時,也應盡可能地注意聽老師對這一部分內容的知識點做總結和串聯。
三、循序漸進,兼顧全面,將審計理論和審計實務相結合
我們在剛開始學習審計時,獲得的是一個個獨立的知識點,每一個概念、程序、方法均是單獨存在的,我們對每個知識點的掌握也是作為單獨的內容來掌握的,所以,對于理論知識部分,剛開始不要考慮的過于復雜,也先不要考慮將其連接起來,先按照知識點內容來學習,將單獨的知識點弄通以后再實現理論和實務的融合才有可能。
舉個例子,作為審計工作本身應該怎么開始,這個就涉及到所講的審計流程問題了。書上強調在計劃階段,就是審計工作的開始階段了,第一個環節,強調就是要在計劃審計工作前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業務情況,(通過初部了解,如果你認為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很差,不打算接這筆業務,那后面的其他程序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你認定了被審計單位基本業務情況還是不錯的,你可能才去考慮接受被審計單位的委托進行審計活動,在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前提下,才能簽約執行審計工作。接著往下走,如果你簽約了,你此次的審計項目將如何執行,是詳細審計,還是抽樣審計,要不要實施控制測試,到底選擇哪一種方法,顯然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的包括內控制度等若干個方面做出評估,根據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的評估水平,確定重要性水平,決定以后的審計程序,應對評估出的重大錯報風險,包括總體的應對策略和具體的審計程序,收集并評價審計證據,形成審計意見。所以有關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實際上就已經產生了、連貫了。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根據審計內容來講,同學們在進行審計這門課程學習和復習的時候要從兩個方面來入手,第一,就是要對審計基礎理論知識比較熟練,思路要比較清晰。第二,《審計》又十分強調實務性,要求將所學習的基本理論運用于財務報表項目的具體審計過程中,同學們不但要花大力氣學好基本理論,還應當掌握財務報表中具體項目的審計程序,要注重理論和實務相結合,運用理論去指導實踐操作,結合具體的審計案例、審計實務,并結合相關的會計知識來進行具體的審計工作。 (下轉第43頁)
(上接第110頁)四、善于連貫思索,掌握主要關鍵知識
一門學科有它的體系結構,前后各章是相互聯系的,它和其他相關學科也是有聯系的。我們學習時,不能孤立地閱讀某一章節,而應把這一章節看成整本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就是要從整體上掌握它,而不能只見局部,不見全體。只有全面地,相互聯系地思考,才能加深理解,掌握本質。具體說:
1.加強前后各章的連貫思索。多看書、多聯想、多理解。把前后各章的有關內容放在一起思考,有助于領會其實質,加深理解,有時還有溫故知新的效果。例如我們在學習審計實務各章時,就應聯系前面審計基本理論各章來思考。通過這樣的聯想,既加深了對審計基本理論的理解,又能夠更牢固地掌握審計實務知識。教材中的實務部分從循環入手,相當于我們在審計過程中根據各個循環思路進行的審計,在每個循環的審計中,都會涉及到我們的各個賬戶和報表項目。這個思路一經確定,到底如何進行審計工作,應該采用哪些審計程序和方法,這個原則和方法就在第二個部分審計理論知識中,比如應收賬款的審計,自然想到與高估有關,而要高估則會計通用的手段或會計處理有那些,再想到如何發現與審計---自然就想到函證---替代程序:是從賬查到原始憑證(如:發票、發運單、合同以及相關的存貨盤點)等等。所以,我們需要將之前學完后獲得的一個個知識點與我們教材中的循環內容結合起來,相當于將珍珠一顆顆串聯起來的過程。
2.注意對重難點理解,理論聯系實際,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審計》學習的重點在于考察同學們對審計基本理論及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對重點內容的掌握領會程度。在學習時,同學們要注意抓重點。《審計》中的一些專有名詞、基本理論和特有的專門論述就是重點,如責任方、預期使用者、風險導向審計、獨立性、審計目標、審計報告等這些基本概念一定要搞清楚它的內涵,這都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
篇3
(一)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我國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制度于1991年創立,至今已舉辦17次考試。已有累計14萬余人取得全科合格證,為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注冊會計師考試已成為國內聲譽最高的執業資格考試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和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化,特別是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日益融合,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此背景下,現行考試制度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二)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的總體目標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以《中國注冊會計師勝任能力指南》和《職業會計師國際教育準則》為指導,提升考試理念、充實考試內容、完善考試方式,建立起符合終身學習理念和充分體現勝任能力評價要求的考試制度,最終將我國注冊會計師考試打造成中國注冊會計師走向國際的“通行證”。
(三)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將注冊會計師考試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即專業階段,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注冊會計師執業所需的專業知識,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職業道德要求;第二階段,即綜合階段,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在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中運用專業知識,保持職業價值觀、職業態度與職業道德,有效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考生在通過第一階段的全部考試科目后,才能參加第二階段的考試。兩個階段的考試,每年各舉行1次。基于第二階段的考試側重于考查考生的勝任能力,建議考生在參加第二階段考試前注意積累必要的實務經驗。二是調整考試科目。在現行考試制度5個科目的基礎上,進行分拆、補充和整合,對考試科目作以下調整:第一階段,設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等6科;第二階段,設綜合1科。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各科目均不設英文附加題。三是調整成績有效期。第一階段的單科合格成績5年有效。對在連續5年內取得第一階段6個科目合格成績的考生,發放專業階段合格證;第二階段考試科目應在取得專業階段合格證后5年內完成。對取得第二階段考試合格成績的考生,發放全科合格證。
(四)新考試制度與現行考試制度的銜接新考試制度于2009年開始實施。現行考試制度在2009年仍繼續實施一年。2009年,具有現行考試制度下有效期內任一考試科目合格成績的考生,可以選擇按新考試制度或現行考試制度報名參加考試。按新考試制度報名參加考試的,其至2009年仍在有效期內的單科合格成績轉換為新考試制度下有關科目的合格成績。按現行考試制度報名參加考試,取得全部5個科目合格成績的,發放全科合格證;未取得全部5個科目合格成績的,其至2010年仍在有效期內的單科合格成績轉換為新的考試制度下有關科目的合格成績。單科合格成績的轉換方式是,現行考試制度下單科合格成績自動轉換為新考試制度下同名科目的合格成績。其中,現行考試制度下財務成本管理科目的合格成績轉換為新考試制度下的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2個科目的合格成績。新考試制度下。以轉換方式取得的單科合格成績有效期限統一至2013年。
(五)本科目新老考生考試銜接應注意的問題原有考試制度下的財務成本管理科目的合格成績可以轉換為新考試制度下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兩個科目的合格成績。但兩點值得注意:(1)2009年參加財務成本管理考試科目的考生,如果參加的原考試制度(老考生)且成績有效。可以換成新制度下的這二科合格成績;如果是按新制度考的財務成本管理,就不能換成二科的成績。因此對2005年通過財務成本管理的考生來說,如2009年估計能夠全部通過,則應參加原考試制度,這樣能在2009年拿到全科合格證書。如果2009年估計不能夠全部通過,選擇按新的考試制度報名參加考試時也不失為是一種權宜之計,因為2005年通過的財管務成本管理成績在2009年可轉換為新考試制度下的兩科成績,且有效期延長到2013年。(如不能全部通過,明年作廢并考2門)。(2)如果2009年老考生參加的參加原考試制度沒有獲得全部5科合格,則2006年至2009年的財管務成本管理成績都可轉換為新考試制度下的《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2個科目的合格成績,有效期延長到2013年。只要今年通過參加的原考試制度財務成本管理的考生(老考生),其一門相當于兩門。因此,對老考生而言,2009年財管務成本管理“含金量”最高,理應高度關注和重視。
二、新教材基本框架與重難點章節
(一)新教材基本框架全書包括兩大板塊(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會計),共十七章。根據《財務成本管理》的篇章結構及其內容間的相互關系,可以把全書的內容大致分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財務管理的理論基礎(第一章);第二部分,財務管理的分析工具(第二章);第三部分,財務管理的基礎觀念(第三章);第四部分,財務管理的內容(第四章至第九章);第五部分,財務管理的專題(第十章);第六部分,成本管理會計(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知識結構由圖1所示:
(二)重難點章節財務成本管理的知識體系的脈絡是非常清楚的。該書上篇財務管理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這部分內容體現在本書的第一章中);要達到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目標,企業財務管理就必須對企業資金的籌集、投放和使用、分配等內容進行具體的管理(這部分內容體現在該書的第四、五、六、七、八和九章);在管理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兩最基本的觀念:即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觀念(這部分內容體現在該書的第三章中);并要求利用財務分析,即對已完成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分析評價、總結經驗教訓為未來財務管理預測和決策的制定提供財務信息(這部分內容體現在該書的第二章中),由于財務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創造價值并衡量價值(這部分內容體現在該書的第十章中)。該書下篇成本管理會計包括成本會計,其中成本會計部分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所需的數據和信息,并參與經營管理,以達到降低成本、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這部分內容體現在該書的第十一、十二和十三章);而管理會計部分則幫助管理當局對資源的最優化作出決策,目的是經濟效益最優化,其達到目的的手段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這部分內容體現在該書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和十七章)。由以上可以看出:教材中的第四部分財務管理的內容是最重要的出題內容;而第二部分財務管理的分析工具、第三部分財務管理的基礎觀念、第五部分財務管理的專題和第六部分成本管理應作為考試的次重點;第一部分財務管理總論則作為一般掌握。
三、考試趨勢及命題規律變化預測
(一)考試難度變化由于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是對現行考試制度的財務成本管理科目的分拆,并補充了現代市場環境下風險管理方面的內容和內部控制方面的內容。第二階段的綜合科目是對現行考試制度主要科目有關實務內容的歸并、補充和整合。因
此,新考試制度下的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要比現行考試制度下同名科目的綜合應用要求相應減少。根據相關政策,新考試制度下第一階段考試的難度比現行考試制度降低。第二階段的綜合科目將對考生的實務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題型、題量及難度預測一是題型、題量預測。根據2009年的新考綱,該科目的題型、題量將發生變化,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計算題和綜合題四種。題量將在47題左右。客觀題占50%左右,其中,單選題20題、多選題20題;主觀題占50%左右;其中,計算題估計在5題左右,綜合題在2題左右。二是試題難度預測。雖然2009年《財務成本管理》考試輔導教材具有內容更新量大、知識要點繁多、計算分析復雜、綜合性強等特點。但筆者預計2009年該科目總體難度系數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依據大綱,應更強調以書為本,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掌握基本知識、能力和技能。
(三)命題預測第一部分財務成本管理總論(1章):考生應重點關注財務管理的目標、假設和理財原則的理解及應用,考客觀題。本部分估計2-4分。要求考生通過閱讀理解教材,熟悉基本內容。第二部分財務管理的分析工具(第2章):考生應重點關注運用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指標的計算與分析,易出計算題。本部分估計8~10分,要求考生通過研究教材,掌握基本指標計算與分析。第三部分財務管理的基礎觀念(第3章):考生應熟練掌握特殊年金的計算和有效年利率、折現率的換算以及風險計量易出客觀題。本部分估計4~6分,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公式,并學會在后面章節計算中的運用。第四部分財務管理的內容(第4-9章):考生應高度關注不確定性及特殊情況下的投資決策,易出綜合題;存貨的決策和布萊克一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應作題掌握。該部分估計35―40分,要求考生認真精讀教材,全面掌握其主要內容。第五部分財務管理的專題(第10章):考生應嚴重關注調整現值法以及企業價值評估各參數估計與綜合計算,易出主觀題。本部分估計10~15分。要求考生通過對教材計算公式與模型的熟練掌握,側重模型參數的估計與應用。第六部分成本管理會計(第11―17章):考生應著重關注標準成本法結合傳統產品成本的分配方法(約當產量法)以及作業成本法比較計算,易考主觀題;另外,短期經營決策與經濟增加值的計算考生也不容忽視。本部分估計30~35分,要求考生全面熟悉教材,掌握其重點內容。
四、學習方法指導
(一)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制定一個詳細周密而又切實可行的計劃,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考生們也可以根據課程輔導的進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筆者建議采用“有所側重”的原則來分配寶貴的學習時間。“有所側重”有兩層含義:側重薄弱章節:前期側重理解性章節,如第3章、第4章、第7章、第10章等后期側重記憶章節,如第1章、第8章、第9章等;側重當年新增、變化的內容,因為近年新增、變化的內容當年一般要考到,如第5章、第17章等;總之,考生只有按照考試大綱與輔導教材的要求,采取“全面復習,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熟練掌握”的策略,才能為應試打下良好基礎。
(二)教材至少看三遍 第一遍粗讀,不求甚解,只要求了解《財務成本管理》一書的大概知識體系,對主要的內容快速瀏覽,做適當的標記。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教材各章節,適當選擇習題加以練習并鞏固主要知識點,對于難度較大的章節,可適當閱讀相關參考資料,以加深理解;同時為了提高應試能力,可選取一到兩本教材精講精讀等考試輔導叢書,通過練習力爭實現從“工作經驗”到“考試模式”的轉變,從“知識點”向“考試分數”的轉換。第三遍串讀,這一階段,一定要注意知識點的前后聯系和融會貫通,應快速看書,尋找自己還未記牢的知識點,對其進行重點突破,只有深刻理解其要點,反復演練習題,弄懂其原理和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才是考生制勝的法寶。
篇4
【關鍵詞】 審計;教學質量;實踐教學
審計學是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也是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理論性和操作性均較強,大部分學生能充分認識課程的重要性,但他們發現審計的相關理論知識非常枯燥,加之雖然學過中、高級會計學,但理論深度不夠,又沒有會計實踐經驗,因而聽課時不能完全搞懂所有內容。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耐心和信心,學習興趣逐漸消失。如何教好審計學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是每個教授審計學課程的老師都會思考的問題。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不斷地思考、實踐,就如何提高審計教學質量總結如下幾點: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
授課教師的理論功底、實踐能力以及職業的敏感性等都對審計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筆者認為作為審計學的授課教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身素質:
(一)熟練掌握會計、審計的法律、準則和相關法規,將有關知識融會貫通于審計學各章節的授課中
美國會計學會在1973年的《基本審計概念報告》中,將審計定義為:“審計是一個客觀地獲取和評價與經濟活動和經濟事項的認定有關的證據,以確認這些認定與既定標準之間的符合程度,并把審計結果傳達給有利害關系的用戶的系統過程。”作為講授審計學這門課程的教師,不僅要掌握審計的技術和方法,還要熟練掌握“既定標準”,即各項會計和審計制度、準則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以確認相關認定與既定標準的“符合程度”,同時授課者要關注這些法律、法規、規范的熱點變化并熟練運用到審計學的教學中。如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了我國第一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這是中國會計審計領域的又一重大改革舉措。那么在該規范后的審計《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等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比較我國這部基本規范中關于內部控制的框架與COSO框架的異同,引導學生分析2009年7月1日該規范在上市公司實行對上市公司管理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程序的影響等。
(二)通過不同途徑獲取豐富的會計或審計工作經驗,對審計程序、審計案例駕輕就熟
審計學教師在熟練掌握審計和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如果還有豐富的會計或審計工作經驗,則能在講授審計理論的同時,將實際工作中的案例信手拈來。因這些案例許多是授課者親歷,不僅能夠講授得具體生動準確,還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但是大多數教師教學、科研任務并重,除非此教師原本就來自于企業或事務所,否則很難在授課和科研之余抽出時間參加實踐工作積累經驗。關于如何能獲取豐富的會計或審計工作經驗,建議如下:一是學校通過多種方式鼓勵授課教師自己積極主動創造機會定期或不定期走進事務所、走進企業、走進審計機關,積累實踐工作經驗,提高實戰能力;二是學校安排專門時間停課,如學生畢業實習時或課時較少時,教師參與到事務所的日常審計工作中,比如于海燕在《關于會計師事務所實施教師會員強制制度的構想――從提高審計教學效果說起》中設想,通過國家有關部門、學校、教師、社會(會計師事務所)四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及相應政策的支持,實施會計師事務所高校教師會員強制制度,借以提高現階段審計教學效果,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思路;三是學校成立各類事務所、記賬公司,讓教師承擔多重身份,教、學、干三位一體,學校成立的這些事務所或公司可有意識有計劃地選擇典型企業作為服務對象,以期使得教師的實戰經驗更豐富、更全面。
(三)掌握審計理論發展前沿,教學內容適時更新
審計學教師如果能夠把握審計理論發展前沿,可使教學內容及時更新并不偏離理論發展的主流,同時引導學生關注審計理論發展的最新動向。比如在證券市場牛市和熊市兩種情況下,審計人員應具有的職業敏感度的區別表現在哪里?安然、世通的倒閉直接導致美國總統布什簽署SOX法案生效。那么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就要引導學生思考金融風暴背景下審計學科的發展、審計實務變化的新動向。2009年4月29日在北京舉行的內部審計熱點問題調查報告會上,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會長王道成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在擴散和蔓延,對全球實體經濟的沖擊和造成損失將會進一步擴大,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會更加明顯。風險管理不力、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造成這場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加強風險和危機管理,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大型企業經營管理的重心。內部審計作為受托責任的一種控制機制,促進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確保內部控制體系持續有效運行,既是內部審計的法定職責,更是內部審計發展的機會。這些正是當前形勢下對審計發展的思考,作為審計學授課教師,同樣要有這樣的思維能力,有這樣的職業敏感性。
二、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關于審計,常有此說“審計難,難教,難學”,難教難學,都因為其理論空洞枯燥,其實踐又離教師和學生太遠,所以改革傳統的教學形式勢在必行,改以往傳統的單純講授形式為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如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角色定位法等。
(一)案例教學法
在審計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案例教學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審計案例引導開始,通過案例講授、分析和討論,總結歸納出審計理論,教師再對理論作進一步闡述;一種是在審計理論課后單獨開設審計案例課程,通過大量引入案例討論加強學生對審計理論的掌握程度。兩種方法各有特點,可根據教學內容自行選擇。但是教學實踐中案例教學法也經常由于案例過于陳舊、教師引用不當、教學學時有限和學生不積極等原因而效果甚微,所以要使用案例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克服以上不足,教師要認真組織案例并正確運用,要求學生主動配合認真討論,從而提高案例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不僅用在高校的課堂上,也被用到了審計署對審計干部的培訓上,由此可見案例教學法的積極作用。2009年3月16日至20日,審計署組織的審計案例教學師資培訓班的學習在北京懷柔基地展開,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培訓研討班上指出:要積極探索案例教學在審計干部培訓中的應用,使審計人員從案例中學到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審查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
(二)多媒體教學法
使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信息量豐富,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可以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秀的教學課件不僅吸引學生的眼球,也便于教師授課。關于視頻教學,有專門研究:在審計課堂上使用視頻教學方法是否可以改善審計課程的學習效果。兩個學期,教師分別采用傳統授課和視頻教學資料方法,兩學期的考試方式完全相同,結果采用視頻教學的學生成績明顯高于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學生。筆者嘗試一個新班新學期第一次課給學生觀看日劇《審計風云》,學生邊看教師邊講解,該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雖然劇情夸張,但是僅僅通過劇情開始的二十分鐘,學生就能大概了解:會計師事務所的性質、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企業、投資者和注冊會計師三者的關系、什么是現場審計、審計師如何進行現金和存貨盤點、如何進行賬賬核對、審計報告的類型、注冊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對于被審計單位意味著什么等等。在《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章節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插播部分該劇內容,如對某建設公司的審計過程,讓學生對該循環的主要舞弊手段和重點審計內容及方法身臨其境。
(三)實踐教學法
實踐性教學是指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科學求實精神與創新精神的教學活動,分為獨立設課和非獨立設課(理論課附加的實踐環節)兩種形式。實踐性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科學實踐的基本方法與技能、鍛煉學生銳意進取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團結合作的能力并最終達到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現在一般高職高專學校更重視實踐教學環節,而本人認為,作為普通本科院校,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審計意識也應當重視該環節,可一方面通過模擬的實訓資料給學生實踐,另一方面通過學生走進事務所、審計機關和內審部門,鍛煉實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另外還可通過請進來的方法,高校定期或不定期聘請工作在第一線的審計實務能力較強的審計人員來給學生做專題講座,從而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學習興趣。
(四)角色定位法
所謂角色定位法是以有效開發角色行動能力為目標的訓練方法。它能夠進一步改變學生態度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學習審計的程序與方法開始,就請同學們將自己模擬成一名審計工作人員,站在注冊會計師的角度學習審計技術、分析審計問題、討論審計案例、編寫審計計劃和報告等。通過多方面的訓練讓學生在扮演審計人員的過程中提高審計思維能力,掌握審計知識。還有同行實踐,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質量,選擇一些合適的課堂內容分配給學生小組,讓學生與老師轉換角色,由小組集體備課,組內選代表講課,其他小組和教師聽課,讓學生在探究新知識的同時充分展示自己,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
三、選用合適教材,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仔細研究我國高校審計學的教材,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種是注冊會計師方向,分為審計概論、審計技術和方法、交易循環審計和其他類型的審計等四個部分;第二種是將社會審計、國家審計融合起來重點講述審計的理論和方法;第三種偏重審計實務與案例。因為授課對象是沒有任何會計實戰經驗的高校學生,該課程理論又非常空洞和枯燥,所以選用或編寫一本通俗易懂、應用性強、有特色的教材成為教師開課前的第一件大事。
(一)教材要通俗易懂
關于審計程序與技術的內容,是全書的核心,又是理論性最強的章節,同時又是這門課程最不易掌握的部分,要使學生對這門課有興趣,不至厭學,教材必須通俗易懂、言簡意賅。
(二)教材要應用性強,案例豐富,結構合理
建議教材在介紹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同時,加上配套的習題、典型案例和實訓資料,一方面通過實際操作增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發現重大錯弊的能力,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就業快速適應崗位做準備。
(三)考慮學生的培養目標配備不同的教材
審計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現在高校的很多專業均開設這門課程,而對于不同專業,這門課程要求的深度和廣度均不同,所以也應配備選用不同的教材。對于研究型院校的會計專業,應注重對其進行原理、準則和規范的介紹,有利于學生為更高層次學習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建議選用注冊會計師方向或或社會審計與國家審計理論融合的教材;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其目標是培養從事會計工作或審計工作的人員,則建議選用偏重審計實務的教材。
綜上所述,可以通過加強師資力量建設,豐富審計教學形式,合理選用審計教材等方式來提高審計教學質量,除了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外,還可通過增加信息化手段、使用實物教具、細化審計課程、增加審計課時、改變考核方式等辦法提高審計教學質量。
【主要參考文獻】
[1] 胡繼榮,弓亞靜.論審計教學內容體系改革[J].會計之友,2008,(9下).
[2] 張雪梅. 審計學啟發式研究性教學方法的創新[J].財會月刊(理論),2007,(10).
[3] 于海燕. 關于會計師事務所實施教師會員強制制度的構想――從提高審計教學效果說起[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3).
篇5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審計專業;教材改革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6-0154-01
1 發展高職審計專業的現實意義
近10年來,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截至2009年,全國獨立設置高職院校1215所,招生數313萬人,在校生965萬人,為國家培養了超過1300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社會提供培訓超過2000萬人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支持。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為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10年9月13日―14日,全國高職改革與發展工作會在杭州召開。全面部署未來10年高等職業教育戰線發展戰略。會議指出,今后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要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高職審計專業作為典型的職業教育專業,特有的職業性、開放性、實踐性教學的特點,面向社會需求、面向職業崗位、面向工作過程,融教、學、做為一體,與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和中小企業人才需求相適應。因此,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應用型的審計人才是高職審計專業改革的目標,突出審計職業技能訓練,強化職業崗位實踐能力是高職審計專業改革的基本要求。
2 高職審計人才的就業導向
(1)高職審計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審計工作的就業崗位有:企事業單位稽核崗位、內部審計崗位。會計中介組織的助理審計崗位等。目前,我院會計專業已經畢業的學生,就有在企業擔任內審工作及在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審計助理員的。根據財政部令2009年第55號《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辦法》的規定,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的中國公民可以報名參加考試,審計為專業階段考試科目之一。2009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了[2009]56號文件《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提出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我國大、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協調發展的合理布局。“科學引導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規范發展”。并對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定位,指出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服務重點是小規模企事業單位、基層和農村組織。提供的主要服務品種是專項服務。要求在提供財務審計、記賬、稅務外包業務、IT支持、個人理財、社區事業等鑒定和咨詢服務工作的同時,積極承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村賬鄉管”、“鄉財縣管”相關會計服務,努力成為面向小規模企事業單位和廣大農村提供優質服務的主體力量。這些也意味著,審計專業的畢業生,在審計工作方面的就業和發展有更多的空間。
(2)雖然學生畢業后不一定都會從事審計工作,但審計課程的內容,特別是企業內部控制部分,與會計核算的各崗位內容緊密相連,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況且,幾乎所有的企業每年都要接受至少一次的審計。在審計過程中,會計人員負有提供會計資料、協助編制明細賬、協助資產清查的責任。作為會計人員,應當熟悉這類程序和要求。審計課程的內容對會計人員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從個人專業發展來說,也是必需的。因此,這門課程如何教好和學好,對會計專業而言,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審計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及其相關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在專業的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既要運用之前開設過的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法等相關專業課程的知識,同時,又要為后續課程,如審計案例分析的開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另外,審計也是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中的一門必考課。學好這門課,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等于拓展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即使學習該課程,目前還不能參加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但是在現今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等于給學生提供了更寬闊的就業渠道。學生畢業后,除了適合從事會計、出納等崗位,還具備了直接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注冊會計師助理工作或進入企事業單位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一定能力。因此,該課程是一門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
3 高職審計專業教材現狀及改革思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4.2%。高職教育占高等教育份額49%。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尤其是現代資本市場的建立,現代技術和管理經驗被大量吸收進來,審計課程知識難度對專科層次學生來說越來越大。
我國目前大部分的審計教材偏向于以理論為主,大篇幅的章節還是僅僅圍繞概念闡述,缺乏適當的案例,高職所有教材多為本科教材的壓縮本,忽視了對高職學生技能實踐的培養。我校從2008年開設審計專業以來,經過近3年的教學摸索中總結在教材的編寫和選用上的幾點基本經驗:
(1)審計學教材的編寫和選用應以最新的審計準則、會計準則、稅制等為依托,把審計實務中已成熟的經驗總結成理論,貫徹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即風險識別、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的脈絡。使教材內容充實、富有時代氣息,并且教材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教材的編寫按照課程項目化的設計要求,立足于審計職業崗位要求,遵循項目學習內容與審計工作崗位過程相對應原則,以審計程序為導向,針對典型的企業五大循環審計工作項目,圍繞審計職業資格標準要求,設計教材編寫項目。在項目是采用業務循環法還是報表項目法的抉擇中,筆者認為雖然按照報表項目安排,每個項目可以做到完整、清晰,學生在學習完財務會計等會計基本課程后能較容易的找到對應關系。但是,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不能很好地銜接上。所以筆者傾向于按業務循環安排審計項目,然后每個業務循環內可按報表項目安排實質性程序,以求二者的統一。當業務循環法下跨循環的項目界線不易界定時,應以“抓主要矛盾”為原則:把某一科目根據在業務流程的不同階段的表現不同,分別放在不同的業務循環或單獨安排。
(3)目前,從教材內容上看,理論性過強,案例資料較少。案例還僅僅局限于實務部分,審計基本理論案例教學研究開展的較少;有的案例資料或時間滯后于當前的經濟環境,不能使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審計理論、審計方法,更無法在將來勝任復雜環境的審計工作。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應以案例進行引入,案例的選擇不僅注重典型性還要考慮時效性,選擇較新的案例,打破傳統教材先理論后實踐的模式,從而達到注重實踐教學、培育實用型審計人才的目的。
(4)逐步編寫成套性的高職審計教材。審計學教材不僅要有《審計學基礎》和《審計實務》課堂理論教材,還應有配套的《審計模擬》、《審計案例》、《計算機輔助審計應用》、《審計學教學參考》和《審計學學習指導》等。注意教材相關輔助資料的建設,實現各種教材內容與功能的互補。
參考文獻:
[1]周華.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重構的實踐與建議[J].商業會計,2009(16).
[2]梅丹.我國高等審計教育改革探討:兼談南開大學審計教學的發展[J].教育財會研究,2009(3).
篇6
從客觀題的出題形式來看,難度與往年相比明顯降低,每個題目都只是單個獨立的選擇題,不再有情景模式的選擇題。而且題干閱讀量明顯減少,很多考題都能很快做出判斷。再來看主觀題,主觀題部分一共有4個綜合題,雖然題量相較于往年而言并未減少,但是主觀題題干閱讀量得到了一定的簡化,降低了試卷的閱讀難度。總體而言,2012年試題所囊括的考核點和內容變化不大,但是計算量大幅減少,主要考查對重要交易的會計分錄掌握。《審計》:首先從考試題量上來講,2012年的審計試題一共包括25個單選和10個多選,簡答題仍然是六道題,綜合題只有一道,減少了一道,題量減少力度較大。其次,就考題本身而言,客觀題難度較低,很多都屬于能迅速做出判斷的,考查的知識點難度不大。不過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不少題目涉及到細小的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可能也正是很多考生在復習時容易忽略的。主觀題部分的知識點考查風格和出題模式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考生在做題時不會感覺太難。從2012年的考題來看,職業道德、審計目標和審計程序、審計抽樣、風險的識別與評估和應對、銷售與收款循環、采購與付款循環、集團財務報表審計和審計報告等仍然是考試的重點。整體來看,2012年的審計考試重點突出,考題覆蓋面廣,主要考查考生的職業判斷能力,充分體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
《財務成本管理》2012年財務成本管理試題與其他科目相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在做客觀題時,有不少題目通常會需要將所有選項判斷一遍才能得出正確答案,也就是說這些題目所設計的選項是從各個方面來考查題干內容,考生無法迅速做出判斷得出結論。因此,考生在考試中,可能會有一種舉步維艱的感覺,每做出一個題目都需要費不少時間和精力。再來看計算題和綜合題,雖然這一部分的難度適中,但是從考生的反饋情況來看,輸人不便、閱讀難度大等是考生在主觀題作答時遇到的最大障礙,不少考生都表示這些難點正是機考實施后不適應的,足以可見機考改革對該科目的影響非常大。其實若單從考試試卷的分析情況來看,2012年該科目的考題重點突出、難度不大,與其他科目一樣,綜合題也減少了一道,題量減少幅度較大。筆者認為之所以考生普遍反映無法做完,可能并不在于該科目的考題難度大,而是源于大部分考生對于該科目考試在計算機環境下操作不熟練,或未能掌握好考試的一些答題技巧。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本科試卷包括24個單選、14個多選、4個簡答和1個綜合題,題量與往年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客觀題的分值和主觀題的分值基本上各占一半。細細研究2012年的考題就會發現,雖然題t相對而言較大,但是題干的閱讀量大大減少,降低了考試的難度。在計算機上進行作答讓考生獲益不少,首先這不僅讓考生擺脫了繁重的文字書寫負擔,而且還能讓考生通過“復制”功能來提高答題的速度。其次,這種考試方式對于語言組織能力較弱的考生也有一定的幫助。在計算機答題狀態下,考生只需輕點鼠標便可以及時調整有關語序來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這種方式相對于紙質作答,全然不會影響到試卷的整潔,還能保證高質高量的作答。2012年的考題,無論從簡答題還是綜合題來看,都更傾向于采用情景模擬這種方式來進行考查。采用這種提問方式更有利于考生跳出書本知識的束縛,更好的實現本科目測試的目的。
《稅法)):從客觀題的構成上來看,38個選擇題中大約只有30%的題目涉及到計算,其余全是考查考生對稅法中某些條例的掌握情況。從其考查的內容來看,客觀題的輻射面很廣,除了三大流轉稅和兩大所得稅以外,還有很多考題都涉及到小稅種。再來看主觀題,簡答題基本沿襲了以往的出題風格,只是題干閱讀量有一定的減少,從而降低了難度,而綜合題則從2011年的三個題減少到兩個,題量減少幅度較大。縱觀2012年稅法考題,綜合題可謂是其中的一大亮點。從出題風格來看,綜合題出題思路很寬,其中不乏與實務的結合,如采用稅務籌劃方式來考查,對于這類實務性較強的題目,往往正是大多數考生不擅長的。通過對2012年考題的剖析,可以看到現在的稅法考試體現了一種趨向,即考生不應僅僅具備稅法所要求的計算能力,還要具備將稅法運用到實務工作中的能力。后一種能力的培養需要考生平時多閱讀、多積累,充分打開自己的眼界,跳出書本來掌握實際中稅務知識的運用。隨著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日益發展,筆者相信考題與實際運用的結合會在以后的考試中得到延續,考生在平時復習中要注重培養解答這類問題的能力。《經濟法)):作為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比較簡單的一門課程,經濟法一直是考生獲取信心的源泉。然而2012年本科目的考試讓不少考生感覺難度較大,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在題童上,相較于其他科目而言,本科目題量未減少,與ZOn年基本保持一致,這就使得新考試方式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被放大,大部分考生都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來完成考題。其次,認真分析過考題的考生會發現,2012年考題的閱讀量較大,連客觀題也不例外。正是這種大的閱讀量增加了答題難度,因為這既不利于考生快速把握并分析題目,也容易給考生帶來一種強烈的壓迫感和緊張感。最后,從考題的內容來看,客觀題考查的知識點很細,很多都是考生在復習中容易忽略的。案例分析題部分則突出了“新穎”二字,更加側重于考核考生處理綜合性實務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中各獨立章節的內容。此外,案例題還很好的將各個章節之間的相關知識點串連起來,使得題目的章節跨度大,解答較難。通過以上的分析,筆者建議考生在以后的考試中,應重視該科目的復習。分析完專業階段的六科考試,再來談談綜合階段的考試。《職業能力綜合測試)):顧名思義,這項考試考查的是考生綜合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處理問題的能力,其要求考生在掌握專業階段各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必要的經驗積累,能夠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和相關技能對職業環境中的實務案例進行信息的篩選、甄別和判斷,識別業務問題的性質、影響和要求等。職業能力綜合測試由兩張試卷組成:以鑒證業務為核心的試卷一;以技術咨詢和業務分析為核心的試卷二。每張試卷都是一個篇幅較長的案例,要求考生根據案例材料回答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出自專業階段六科考試的任一部分油此也足以看到綜合階段考試的復習難度是較大的。
從2012年的綜合考試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大特征:l、與前兩年的綜合考試相比,題干閱讀量明顯減少。雖然每份試卷仍然是由一個案例組成,但是案例材料相較以往而言,案例背景介紹有一定減少,閱讀難度下降,而且題干主旨突出、簡單明了。2、雖然綜合階段的考試一再強調綜合性,但事實上考題卻沒有考生想象中那么難,各個科目的知識點在考題中還是可以相互拆開來看,只是在做題時科目之間的跨度會比較大。從2012年的考題內容來看,部分問題甚至可以脫離案例材料直接進行解答。3、從試卷的整體上來看,考題并不是很難,基本上沿襲了前兩年的出題風格。考題仍以簡答分析為主,計算為輔,且計算題難度不大。就簡答分析題的難度來看,雖然綜合考試大綱要求考生擁有處理實際業務的能力,但是考慮到出題難度及閱卷操作難度大等原因,考題一般還是會圍繞書本上的知識來展開.因此復習還是不能脫離書本。此外,需要注憊的是,綜合階段的考試范圍雖囊括了專業階段六科的知識,但考題基本上都是圍繞考綱指定的重點范圍來展開,并且部分類似的考點多次出現在考試中。4、再次加大了英語測試的比重。2010年英語測試題為10分.2011年英語測試題增至14分,而2012年提高到了18分。從英語題的考查內容來看,在2012年的幾套綜合考試試卷中,英語題分值較為分散,且英語題不再僅以單一的題目出現,每份試卷都會涉及到兩至三個英語題。題目的考核范圍很廣,內容可能涉及各個科目的任一知識點。
針對綜合階段的測試龍者主要強調三點1、綜合階段的真題十分寶貴,考生一定要反復看、反復記。筆者建議考生在備考時先將真題分析一遍,以對綜合階段的考試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并記下以前考試的重點.2、對于英語題這一部分的復習,筆者建議考生可以收集各專業的英語高頻詞匯來記憶,專業詞匯對英語題的解答非常重要。對專業詞匯來說,考生其實只裕掌握到熟悉的地步,看懂并進行判斷即可,至于判斷的理由,也基本上只需用到一些常用詞匯。,3、模擬題很重要。建議考生在考前選擇幾套質量較高的模擬題(如中華會計網校的)進行訓練,最好能將部分考點背下來。此外,模擬題中的英語題也要做,實在不會的,至少要將當中的一些詞匯、語句讀熟,一來練練語感,二來可以記住一些常用的語句以備考試之用。
二、考試技巧
要在考試中取得勝利,除了認真復習書本知識外,還要掌握一些應試的技巧。根據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特點,現總結一些應試技巧與解題方法,僅供各位考生參考:
(一)合理安排考試時間
在看到試卷之后,考生不要急著答題,可以先大致瀏覽一下題量和題目的分值,以合理安排答題時間。我們首要目標是先把題做完,不會的題目不要做過多的停留,可以先做后面的題,也許后面的題并不難。一直以來讓考生十分頭疼的就屬綜合題,通過對近幾年的考題研究、分析,筆者發現,綜合題往往會給出大量的信息資料,給人一種難以突破的感覺,但其涉及的問題并不會很難。綜合題對考生的要求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從大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用的部分,進行提煉、形成自己的觀點。考慮到考試中綜合題分值都較重,考生在考試時需把握好答題速度,盡可能預留一部分時間來解答綜合題,實在沒時間的可以考慮戰略性的放棄一個簡答題,先做分值較高的綜合題。
(二)注意語言的簡潔
考生答題時一定要思路清晰,可以將答案分成一個個的小點,并按照順序進行編號,這樣不僅能提高答題效率,而且還能讓閱卷人員迅速了解你的觀點。關于答題,很多考生都存在一個誤區,即考試時答案寫得越多分數越高,其實不然,大篇幅的文字往往會傳遞一種信號—其實你并未真正把握題目的意思,而且這樣也不利于閱卷人員把握答案的關鍵點。因此,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認真讀題,抓住關鍵點,簡潔明了。
(三)注意語言的邏輯
部分文字性較強的科目,在題目所給的資料中就隱含著一些答案,考試時可以從資料區中直接復制部分內容,節約考試時間。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不能只是簡單的將材料復制過來,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否則也很難得到分數。對于復制過來的內容,考生要注意與自己的觀點進行銜接,使答案看起來語句通順、有邏輯,讓閱卷人員迅速看清你的觀點。
(四)注意答題技巧
對于案例分析題,考生可先看后面的問題,根據問題在材料中找到所需的資料再來解答,這樣能幫助考生快速找到所需材料,節約考試時間。這種方法對綜合階段的考試也十分有用,綜合階段的考題材料多、問題多,但是基本上材料的順序和問題的順序大體上是一致的,因此考生完全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來答題。
(五)適應機考環境
畢竟考生參加機考經歷不多,考前加強機考訓練也就非常有必要了。考生通過機考訓練可以充分適應機考環境和電子化試題模式,掌握機考系統的使用方法和答題方式,達到強化演練適應機考的目的,從而提升上機考試能力和技巧,提高答題效率。例如中華會計網校機考模擬系統就設計的比較好,在考試界面和功能設置與機考系統一致,還增加了一些打字練習等附加功能,并且可以在各章節學習時就可練習。機考的使用技巧應在平時訓練時就使用。如復制、粘貼、恢復就可使用Ctrl+C、Ctrl+V、Ctrl+Z等快捷鍵.在使用計算器時,可將答題中的公式算式直接復制到科學計算器去計算,除了在答題中使用算式(閱卷卷老師看得懂這些符號)外,也可使用用公式編輯器,這個公式編輯器一定要先練習才能熟練掌握。考試系統支持多種輸入法,在考試前應多加練習,掌握乘除號、分式、上標、下標等符號的快速輸入,以節省時間,例如,如果考試時想輸人“正確,’,但是輸入時輸成了“zhongque”,此時只需按一次退格鍵baekspaee,就能將“zhongque"整個字符串全部刪除,而不是只刪除“e”。這樣一來,如果考生習慣連續刪除的話,有時也會將此前已經輸人的文字信息一并刪除,浪費考試時間。
(六)注意細節問題
篇7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教學模式 審計課程 課程改革
審計課程在多年的教學中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審計課程本身理論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因素之外,教學過程中本身存在的問題也應該引起教學者的思考。當前的審計課程的教學設計已經無法適應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筆者是從事審計課程教學的一線教師,希望通過審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能夠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的專門性人才。
一、高職院校審計課程教學困境
1.高職院校審計課程教學模式
目前高職院校的審計課程的教學模式大多仍然承襲了本科教學中的學科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是課堂上的“主角”,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一講到底。授課者本著將教學內容講完,在課堂上滿堂灌,通過多媒體、黑板板書將一堂課從頭講到尾。在課堂教學中缺乏課程互動環節,課程氣氛沉悶,學生學習效果差。另外,在課堂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即使存在實踐環節也是走過場。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互動環節對學生進行提問,由于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教師在學生不能很快回答問題的時候,直接放棄讓學生思考,為了趕教學進度而加快授課過程,無法達到教學效果。
2.師資隊伍
高職教育相對于本科教育來說,高職教育時間較短。很多高職院校是近幾年才從以前的中職校升格為高職院校。高職院校升格時間短,補充了大量年輕的教師。這些年輕教師大多來自本科院校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這給高職審計課程教學帶來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很多年輕教師來自非師范院校,在教學方法和技能上仍然需要鍛煉,積累教學經驗;其二,這些年輕教師本身受本科或者研究生教育的思維定勢的影響,暫時還無法把握高職教育理念和規律,在教學中仍然沿襲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其三,很多年輕教師從一畢業就走上教師崗位,沒有經過實踐鍛煉,缺乏實際的經驗,因此在審計課程中實務技能這一教學模塊,以及相關的實踐環節教學中顯得力不從心。
3.教材選用與編寫
目前存在大量的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過去很多教材叫《審計學》、《審計學概論》,現在很多教材叫《基礎審計》、《審計學基礎》、《審計實務與技能》。這些教材沿襲了以章節為順序介紹審計理論、審計基本方法、審計實務技能等相關內容。在實務技能部分的內容大多采用項目審計法和循環審計法的方式編寫。許多教材編寫內容不完整、缺乏與理論結合的實際案例、內容枯燥,增加了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難度。另外,這些教材在結構上和內容上很少有創新,適應高職高專教育理念的少之又少,采用項目教學模式編寫的教材更是鳳毛麟角。沒有優秀的教材作為藍本,使廣大教學者在教學中難以對教學模式做出改變,大多以選用的現有教材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4.培養方案科學性不足
審計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在學習審計課程中需要運用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經濟數學等基礎知識,但是在目前一些高職院校的培養方案中并沒有體現相關課程的重要性。例如,在一些培養方案中沒有開設經濟學課程,一些開設的經濟數學中缺少概率論相關知識,而這些知識在理解審計課程抽象概念,如何進行審計風險評估,以及審計抽樣等基本審計方法理解和掌握上具有重要作用。
5.學生學習態度與方法
由于審計課程本身所具有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非常強,對于初學者來說難度較大。由于高職高專學生本身的理解力和領悟力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很多學生對這門課程望而卻步。加上課程本身枯燥難懂,學生很難對審計課程提起興趣。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不高,很多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在課堂上被動學習。
二、高職院校審計課程改革思路
1.項目化教學是改革方向
項目化教學是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實行“基于工作過程,結合工作崗位,定位于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貫徹培養“職業人”、“崗位人”、“創業人”的教學理念。具體在教學中要做到兩個結合,即采用“理論講授與案例討論相結合”,“實務技能情境創設與實務操作相結合”。首先,審計課程教學理論講授必不可少,但是審計理論深奧難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備有充分的案例與相關理論相結合。例如,在講授審計職業規范相關內容時候,可以與具體的案例結合,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課堂教學由教師為主體轉變為學生為主體。其次,在實務技能方面的授課中,要采用項目訓練的方法。例如,在存貨審計中,要學生自己找出審計目標與鑒證單位的相關認定,讓學生執行存貨相關的賬務處理流程,找出的存貨內部控制應具備的要素可能存在的相關問題,再讓學生扮演注冊會計師的角色對內部控制進行測試及評價,最后讓學生對存貨進行監盤,抽取樣本進行審計,進行審計差異的調整等實質性測試的程序。整個過程以教師引導為主,講授為輔。以存貨審計為例: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培養
審計課程本身具有的特點對教師素質要求較高,因此要加強高職高專審計課程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措施:第一,努力引進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高職院校應該向社會招聘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特別是來自企業財務部門、內部審計部門,以及會計師師事務所等有志于從事教育事業的人才。第二,聘請企業從事內部審計,政府審計人員、會計師事務所民間審計師外聘教師。以上兩個措施可以彌補目前缺乏實踐教學經驗的師資問題。第三,由于高職高專院校從事審計課程的目前在崗的大多數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可以對這些教師采用“結對幫帶”的形式進行培養,具體來說,校內在崗教師在暑期進入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政府審計部門、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實踐鍛煉,豐富他們的實踐經驗。第四,高職院校與企業、行業,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建立良好的人才交流機制,在人才引進、人才培養方面有所突破,學校可以為企業、行業和會計師事務提供繼續教育、相關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為學校培訓教師的實踐經驗。
3.培養方案優化
在培養方案中要為審計課程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儲備。建議在修改人才培養方案上堅持“適度、夠用”的原則,增加開設經濟學基礎課程,經濟數學概率論相關內容,這些基礎知識不僅是學習審計課程的基石,也是學習財務管理等其他會計專業主干課程的基礎。同時,根據審計課程改革的需要滾動修改人才培養方案。
4.教材編寫與優化
目前暫時缺少符合教學要求審計教材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組織教師編寫校內教材,該教材應該汲取優秀教材的審計理論和審計實務方法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可以增加適當的案例和模擬實訓的內容。高職院校審計教材的編寫,可以積聚多方的智慧,聘請企業、行業,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人員共同參與教材案例與實務內容的編寫,使審計課程中的案例“本土化”,能夠使這些案例更加貼近教師和學生的生活。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有利于項目化教學的實施。
5.考核方式改革
改變傳統的以期末考試為學生成績的主要評定方法,在學生成績評定中更加強調實務技能,在平時項目化教學中,重點考查學生對任務的完成質量。同時,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入企業進行調查,撰寫調查報告,報告中的內容體現企業的管理方式、組織結構、賬務處理流程、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內部審計執行。并根據調查內容,讓學生找出企業面臨的經驗風險、內部控制的缺陷、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內容,與所學內容結合。考查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審計課程改革展望
目前高職高專教育已經從外延式規模擴張轉向內涵式發展,高職院校更加注重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提升在于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以及應該“學什么”的問題。審計課程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改革會隨著廣大教學者對高職高專教育規律的深化認識和把握進一步深化。
參考文獻:
[1]周華.高職審計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思考[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報,2010(2)
[2]王琳琳.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審計學》教學改革探索 [J] .財經界, 2010(18)
篇8
2008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復戰已經拉開序幕,廣大考生也進入了緊張的復習階段。筆者從2008年CPA《稅法》教材變化、命題規律、各備考階段的復習要求和2008年命題趨勢預測4個方面給廣大考生提供一些備考的參考,希望對大家順利通過該科目的考試提供一些幫助。
一、2008年CPA《稅法》教材的主要變化
2008年《稅法》教材在結構上變化比較大,刪除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兩章的內容,增加了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內容,教材由原來的18章調整為17章。教材的內容也有所變動,各章變化程度如下:
第2章《增值稅法》
1.27頁第12行增加“按債轉股企業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簽訂的債轉股協議,債轉股企業將貨物資產作為投資提供給債轉股新公司的,免征增值稅”;
2.32頁最后一個自然段新辦商貿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規定中新增“對設有固定經營場所和擁有貨物實物,注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人員在50人以上的新辦大中型商貿企業,提出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申請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查驗,可直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不實行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管理;
3.35頁低稅率的規定中新增“鹽、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自來水(不含自來水生產廠)”;
4.46頁17行海關完稅憑證進項稅額抵扣的時間限定中新增“納稅人丟失海關完稅憑證,可憑海關出具的相關證
第4章《營業稅法》
1.127頁修改了納稅人提供建筑業應稅勞務時確定營業稅扣繳義務人的規定;
2.132頁明確對港口設施經營人收取的港口設施保安費以及單位和個人受托種植植物、飼養動物的行為,應按照服務業稅目征收營業稅;
3.149頁新增公司從事金融資產處置業務時的相關規定。
第7章《資源稅法》
1.190頁新增“ 從2007年1月l日起,對地面抽采煤層氣暫不征收資源稅”;
2.刪除了鐵礦石、有色金屬礦的減免稅規定。
第9章《城鎮土地使用稅法》
217頁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收優惠中增加“利用林場土地興建度假村等休閑娛樂場所的,其經營、辦公和生活用地,應按規定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征收范圍內經營采摘、觀光農業的單位和個人,其直接用于采摘、觀光的種植、養殖、飼養的土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及核電站的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免”內容。
第10章《房產稅法》
224頁增加“居民住宅區內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房產繳納房產稅”的規定。
第11章《車船稅法》
屬于變化較大的一章,根據《車船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重新進行了編寫,增加了保險機構代收代繳車船稅和滯納金的計算內容。
第12章《印花稅法》
242頁調整“股權轉讓書據適用3‰稅率,包括A股和B股”。
第14章《企業所得稅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相關內容,重新編寫了教材。
第15章《個人所得稅法》
1.自2008年3月1日起,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的費用扣除標準、個體工商戶業主的費用扣除標準、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本人的費用扣除標準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租承包經營所得的必要費用的扣除標準由原來的按月扣除1 600元調整為2 000元;
2.316頁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中“適用稅率,2007年8月15日前為20%,8月15日起為5%;”
3.330頁增加了員工取得股票期權的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
4.334頁增加了有關企業向個人支付不競爭款項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和個人取得有獎發票獎金征免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
第17章《稅務行政法》
刪除了“稅務行政賠償”一節。
二、命題規律總結
《稅法》考試近幾年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題型穩、題量大
考試題型和分值分布基本穩定,其中客觀題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三種題型共50題,主觀題包括計算題和綜合題7或8道題,主客觀題的分值各為50分。題量比較大,以2007年考試題為例,客觀題50個問題,7道主觀題共67個問題目,其中計算題28問,綜合題39問,也就是說考生要在150分鐘做117道題目,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要求考生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并有較強的計算能力。
2.全面考核、重點突出
稅法考題的特點是每章均有考題,重點章節考點又比較突出,重點章節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等幾章,分值為總分的80%左右。
3.跨章節考核、跨學科考核
計算題和綜合題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復雜性,一個題目的考核會涉及多個稅種、或是多個主體,同時有些考題還需要一定的會計知識,這反映了稅法考試側重實務性和操作性的特點。
三、各備考階段的復習要求
1.教材通讀階段
根據考試的命題規律和各章節的重要程度,合理分配復習時間,根據大綱的要求緊密聯系教材的內容,理解各個知識點,進行系統的復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基礎。
2.教材提升階段
根據考試主客題目的特點,提煉知識點,打亂教材的章節結構,使知識點系統化,全面提高對考點整體把控能力。
3.習題強化階段
精選符合考試命題規律的習題,仔細分析習題的考點,強化知識點、提升解題能力。
4.考前沖刺階段
依據大綱,緊扣教材,突出重點、難點的復習,剖析歷年考題,提升應試能力。
5.模擬考試階段
查缺補漏,精選模擬試題,模擬考場環境,全面提升臨場發揮能力。
四、2008年命題趨勢預測
近三年稅法考試的通過率呈下降的趨勢:2005年通過率為18.19%, 2006年通過率為17.34%,2007年通過率為11.08%。特別是2007年,稅法考試通過率是CPA考試五個科目中最低的,同時由于前述教材內容的變化,教材總篇幅縮水120頁左右,所得稅的考核難度與前幾年比會有所下降。基于以上兩點,筆者預計2008年稅法考試通過率會有所提高,因此在此建議已報名準備參加稅法科目考試的考生一定要借助這個利好消息抓緊復習,順利通過該科目考試。
但作為CPA考試來說,由于稅法政策變化而造成通過率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所以建議考生也不要掉以輕心,特別是所得稅內容調整后其在總分值中的考核比例會從原來的25%下降一半左右,這些分值會轉移到其他稅種的考核中,這會對考題題型、分值分布等產生一定的影響。客觀題的考核依然會體現全面考核的特點,各章的分值分布情況會有所變化,但題型預計不會改變。但主觀題的考核內容和題型會有一定的變化,筆者結合多年的輔導經驗建議考生注意以下幾類題型:
1.多稅種的綜合考核,這是傳統的綜合題目,歷年考試中所占分值比較多,比如流轉稅各稅種之間的結合、流轉稅和所得稅的結合、各小稅種的綜合等內容;
篇9
Key words: accounting courses;teaching goal;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ans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8-0197-03
0 引言
經濟學大類專業是目前財經類乃至綜合類大學中幾乎均要開設的專業,而會計系列課程無疑是該專業必須設置的課程。會計系列課程一般包括《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部分院校也稱為《財務會計》課程,下文統稱為《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三門課程。這些課程的整體教學目標是為了將學生從對財務知識懵懂無知的高中畢業生狀態快速引入能熟練操作財務崗位、合理進行職業判斷、正確進行會計實務處理的高度,從而幫助學生實現職業規劃的愿景。但是目前很多院校不能做到會計系列課程由某位老師持續擔任,從而容易在課程教學目標設置上缺乏系統性、邏輯性;在教學內容體系的安排上出現重復或遺漏。從學生現狀和社會需求出發探討會計系列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無疑具有現實意義。
1 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
教學目標是指師生通過教學互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準,是評價師生教學效果的重要參考。它會直接影響教學內容的布局以及教學手段的運用,是檢驗高校教學質量和影響學生就業前景的關鍵因素。
1.1 《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
《基礎會計》課程是經濟學類專業都會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它往往是學生最早接觸的一門專業課,但是部分非財務管理和非會計專業等的學生在后續不一定繼續學習《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從就業的角度而言,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不一定從事財務會計崗位,所以授課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時需要關注受眾的學習目的。筆者認為《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應圍繞憑證、賬簿和報表之間的關系,穿插介紹常見實務處理,最后在學生真正理解會計分錄和三大書面載體真實涵義的基礎上再提煉會計理論中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定義,同時能幫助學生運用課堂所學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中的《會計基礎》科目。
1.2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往往是財務管理專業、會計專業等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程,它在會計系列課程中處于承前啟后的地位,它既是前期《基礎會計》課程中基本原理的具體運用,也是后期《高級財務會計》實務操作的鋪墊。《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為運用基礎會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養學生進行職業判斷的能力,熟練進行常見業務的會計處理和編制基本財務報表,并能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讀上市公司的年報及其附注,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搜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同時課堂教學難度和深度基本達到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的《中級會計實務》科目水平。
1.3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往往是會計學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的必修專業課。在浙江樹人大學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培養計劃中,該課程則作為專業選修課。它是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第五學期選擇的“財務會計方向”模塊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而對于選擇另一模塊――“公司理財”方向模塊的學生則不作要求。所以該課程的開設其實是為了學生對將來的就業做指導性的規劃,選擇會計模塊的學生較傾向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等崗位。鑒于這些前提,《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促使學生在掌握中級財務會計內容的基礎上熟練靈活掌握一些特殊經濟業務、特殊經營方式和特殊時期的會計事項的處理方法,使學生在會計專業知識層面上進一步升華,為學生從初中級會計師走向注冊會計師做準備,同時通過課程學習能引導學生從核算型人才轉向管理型人才,課堂教學難度和深度基本達到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會計》科目水平。
2 教學內容的有效編排
會計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編排應和上述教學目標相吻合。在面對不同層次和專業的學生以及在不同宏觀環境前提下適時作出相應的微調。
2.1 《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
綜觀不同版本的《基礎會計》教材,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緒論(包括會計前提、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會計基礎、會計計量屬性等);會計等式及會計記賬方法;借貸記賬法;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賬務處理程序;財產清查;會計報表等。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應把握以下幾點:
2.1.1 注重實踐性
參加《基礎會計》課程學習的學生不一定是將來要從事財務崗位的學生,他們的培養計劃中開設這門課的目的是為了拓寬他們的視野,對會計崗位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為他們學習其他課程補充專業知識,為他們就業提供一個專業技能。所以教學過程應著重圍繞會計書面載體的形成,指導學生熟悉報表的項目數據和最初的原始憑證之間的關系,講授如何根據常見會計業務進行會計實務操作,而對于會計理論知識的講解可以適當降低難度和減少課時。
2.1.2 貼近現實性
在就業環境日趨嚴峻的今天,擁有幾張含金量較高的證書無疑是必要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幫助學生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所以基礎會計課程講授內容在所選教材的基礎上,應同時關注當時會計政策的最新動態,及時更新會計知識,講課中盡量穿插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大綱和考試習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充實教學內容,促使教師及時更新教學課件,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確學生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
2.1.3 關注連貫性
《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內容和《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較易重復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借貸記賬法的運用、財產清查、會計報表等章節,當然講述方法顯著不同。比如基礎會計中借貸記賬法運用的講解旨在從資金的籌集、采購、生產、銷售、利潤計算及利潤分配等環節分別舉例從而加強學生對借貸記賬法的理解,盡管這些內容在《中級財務會計》課程中還會再次涉及,但是基礎會計課程中又是不可或缺,所以講解的深度和難度把握就顯得非常重要。筆者認為作為會計系列入門課程,基礎會計講解中對于上述內容不易講得過深過細,只需注重常規,無需涉及特例。有些幾乎沒有難度的內容可以放在基礎會計課程中,以便中級財務會計課程中有更寬裕的課時,比如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有些基礎會計課程暫時難以理解的內容則可以放在后續中級財務會計中講解,比如固定資產增值稅的問題,財產清查中涉及壞賬準備的處理等。
2.2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
《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系列課程中教學內容最龐大,安排課時量最多的一門專業課程。它本身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一般來說,不同版本的中級財務會計教材多在緒論的基礎上,依次安排貨幣資金、存貨、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和財務報告等章節。確定中級財務會計教學內容時,宜把握以下原則:
2.2.1 強調普適性
《中級財務會計》涉及的經濟業務應是企業普遍存在的經常發生的業務,安排的教學內容旨在能解決企業的常見問題。無論從資金籌集還是到資金運用,無論是發行股票還是購買債券,無論是采購設備還是銷售商品,涉及到的經濟事項和業務無疑是很多公司包括上市公司日常的問題,所以這些教學內容的分析必須講得透徹和實際,強調的是普遍適用性,而非高大上。
2.2.2 突出實用性
《中級財務會計》教學內容的編排和《基礎會計》有很大的區別,它的順序基本是從報表出發,依次講授的是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再次講授的是利潤表的收入、費用和利潤項目,顯然這樣編排的用意既能和會計具體準則相吻合,也突出了教學目標――最終為了指導學生完成基本報表的編制。所以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必須時時關注各個章節和報表之間的關系,能將會計分錄與報表項目有機聯系,通俗而言,把報表比作一個拼圖的話,那么每個章節的知識點都應該是拼圖中的缺一不可的組成部分。在如今急功近利的高校學習中,教師有義務時刻給學生灌輸這個觀念,以便扭轉學生將財務會計的學習停滯在背誦分錄的怪圈中。
2.2.3 重視連貫性
這一點和上述基礎會計課程內容安排方面的用意類似。《中級財務會計》在許多教學內容的講解上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彈性,講解與否、講解的深度和難度和前期《基礎會計》的教學效果以及后期《高級財務會計》的教學安排都有密切的聯系。比如長期股權投資。這個章節往往是《中級財務會計》課程中難度最大、預備課時量最多的章節。這個內容在《基礎會計》課程中幾乎很少涉及,但是《中級財務會計》課程中必須作為重點,而且其中涉及企業合并和權益法的內容和后續的《高級財務會計》的企業合并及合并報表編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授課教師在設計這部分教學內容時必須提到這個深層關系,提醒學生企業合并對后期的影響以及成本法權益法之間的轉換。
2.3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
《高級財務會計》的重要特征是會計假設的松動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延伸。它在講解緒論的基礎上主要涉及的是跨越單一會計主體的業務、僅在某類企業中存在的特殊業務、在某一特定時期發生的業務、一些特殊經營行業的業務等。綜觀各個版本的教材多有差異,但也有共有的教學內容,一般主要包括:企業合并和合并報表的編制、外幣業務、租賃、所得稅和物價變動會計等。而對于課時量,各個高校也有不同的設置,總體而言多為每周2-3個課時,針對這些特點,筆者認為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講解上需注意以下幾點:
2.3.1 實務和理論的并重
《高級財務會計》的講解內容已經突破了《基礎會計》和《中級財務會計》中多次提到的四大假設和信息質量要求,講解中應有所提示。該課程涉及的經濟業務盡管多有特殊性,但也不是罕見,在上市公司案例中多有出現,所以講授中教師應結合授課內容導入實際案例,并在課后布置學生搜集案例進行分析,以便將看似深奧的講授知識點予以落地。
2.3.2 溫故知新,循序漸進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有部分章節是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內容的加深,比如《中級財務會計》中的利潤和《高級財務會計》中的所得稅;比如《中級財務會計》中的固定資產和《高級財務會計》中的租賃,等等。所以在涉及這部分知識點時,授課教師需耐心指導學生對舊知識予以溫習,了解兩門專業課程知識點之間的交叉和重疊,提升分析問題的高度,逐步加深對復雜事項的理解,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
2.3.3 精講甚于泛講
一般高校培養計劃中分配給《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課時量和這門課程自身的內容和難度并不是很匹配,所以筆者認為選擇教學內容和講解方法時應注重 “精”,拋棄“泛”,即授課內容不在于章節的多少,而在于學生是否消化。尤其是企業合并和合并報表編制這些章節,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作為重點進行講解,因為這些內容較突出的體現了前后課程的連貫也較典型的呈現了中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運用,是對學生專業知識理解的重要提升,也是進行案例教學非常適合的內容。授課教師針對這些內容應不遺余力的分配更多課時和精力講授,使學生充分理解和吸收,不可點到為止。
3 教學手段的與時俱進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和落實教學內容的橋梁,它不應該是固化的而應該是靈活變通、與時俱進的。筆者在浙江樹人大學一直擔任會計系列課程的講授,且已經完成了數輪從《基礎會計》到《中級財務會計》再到《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完整講解,體會如下:
3.1 《基礎會計》課程的實操性重于理論性
《基礎會計》課程作為敲門磚,實踐操作能力的考察一定程度上比卷面考察更為重要。在綜合能力評定時,應加重實操所占比重,期末考試中應盡可能改變考核方式,縮小卷面答題所占比重,增加實際操作的分值。比如,期末測試時,可以給學生準備一套較為基本的,卻能體現某企業一個月完整業務的原始憑證,并脫離課本上的業務表述,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對原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會計賬簿的登記、科目匯總表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這樣的考核方式既可以體現課程的專業性,也能杜絕學生考前臨陣磨槍的尷尬。
3.2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習題和實踐并重性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知識點繁多,不能照搬《基礎會計》課程的考核模式。它的教學過程需要習題操練和實踐操練的并重。以浙江樹人大學為例,目前該課程的教學手段依附于三個載體:習題庫、案例庫和手工模擬實訓。習題庫主要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和是非題等客觀題題庫,涵蓋了《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所有章節和知識點,且對所有題目指明涉及的知識點和難度系數,學生平時可以進入相關校園內網進行操練,教師可以在期中和期末時設定參數和時間安排學生網上考試。案例庫主要是考察學生搜集、分析案例的能力,題目預設并每輪修訂,要求學生成立學習小組,上交案例匯報作業并在課堂上演講,小組相互提問,教師打分作為學生最后綜合評定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工模擬實訓作為一門實訓課程,給予專門的學分和課時,實質上是《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手段的延伸,它是以一套完整而有一定難度的工業企業資料為模板,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一套手工資料,并以此作為后續會計電算化實訓的素材。總體而言,《中級財務會計》的教學手段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做題、做賬、做案例的多面手。
3.3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案例討論式優于理論講解式
《高級財務會計》的教學類似于專題式,每個專題的選取角度和講解深度都關系著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在每個專題的講解前授課教師都應導入目前上市公司的真實案例,激發學生進行案例研究的興趣;講解后,授課教師應布置搜集和分析案例的任務,比如在企業合并和合并報表編制章節,筆者要求學生案例討論的內容要求是“分析文稿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①選題依據;②合并動因分析;③合并方法;④合并事項分析;⑤結論;⑥附錄,包含小組討論問題及其解決方式、小組活動方式等,可根據本組特色有所創新。”《高級財務會計》的授課對象一般為高年級的會計或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所以案例討論的要求不可過細,否則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影響案例匯報的效果。
篇10
一、總體備戰策略
一是一切立足于教材,把教材過幾遍,少則三遍,多則五遍。最初的一遍把教材粗讀一遍,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把教材知識結構和體系搞清楚。對教材的章節體系有個大概印象,對各個章節知識點聚集程度和重要程度有個初步了解。第二遍,就是要細讀。這一遍很重要,最好跟著會計網校老師教的基礎課程系統學習一遍,要像過篩子一樣過一遍,達到對整本教材知識基本了解和掌握。第三遍,就是精讀。這一遍就是對教材去粗取精的過程,就是提煉知識點的過程。因為考題全是根據一個個知識點演化而來,而題目就是各個知識點的變臉而已。特別關注老師的講義和習題,這是他們總結知識精華所在,省去自己總結歸納的功夫。如果通讀教材時間不夠充分,可直接看老師們講義,講義就是精簡的教材,就是精讀的要點。看完三至五遍教材之后,爭取做到一提某個知識點后,拿到教材翻到知識點所在那一頁,這種火候就差不多了。
二是不要沉湎題海戰術,要提高戰術效率,節省時間,做到對知識點精確打擊。學習就是不斷對知識點反復的過程。這的確需要做一定的量的習題,才能熟悉知識點。但如果搞題海戰術,不計成本和時間反復做一些無用的習題,降低效率,浪費寶貴時間。其實有一本重點習題集和過去三年的注會考試真題以及最后六套題已經足夠充分。題目就是各個知識點變化,不要被表面迷惑。將各種題目的變形總結過一遍,就能認出其真面目。值得注意的是對歷年真題一定要熟悉吃透,在講義和習題班講解里都貫穿了歷年真題,動手做一下,對其解題思路要掌握,這樣再答考題時才不會大腦空白,沒有思路。所以,一些太簡單題其實幫助不大,題海戰術只會讓人偏離正確方向,空費時間精力。
三是多一些實戰演習,越貼近實戰越好。因為注會考試一年僅有一次,每科也就兩三個小時,加起來也就十幾個小時,但你要經過一年累計兩千多個小時學習過程,萬一有個閃失,得不嘗試。所以自己要盡可能模擬實戰環境,制造考場陌生環境壓力,時間壓力,各種干擾壓力,盡量把困難估計足,讓失誤和錯誤在演習中提前出現,這樣可以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在最后沖刺半個月里,基本上要演練幾套題,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頭腦清晰,順其自然。
四是在考試前最后七天非常關鍵。多聽聽名師的在線交流,這期間教材精讀已經完成,也有了一些題量,實戰演練了幾套習題,心理有了些底氣。但這時臨近考期,很容易焦躁,這時將重點知識點過一遍,緊扣考試熱點、重點、難點,吸收總結應考經驗,舒緩緊張焦慮情緒,建立信心,讓大腦重新清晰起來。
五是信心。在考前最后幾天復習知識點,做題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些階段都已經基本完成了,這時最重要就是信心。這個階段很容易因焦慮導致信心翻盤,使人崩潰。這時不要做太難題目,也不要鉆牛角尖了,最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充足的自信心。勝利就在眼前,但離目標越接近,困難也越大,不要想考后得失,要集中精神考慮考場內的事情。
二、各科目備戰策略
一是《會計》科目。如果是財會專業的同學不用太擔心,大家都是科班出身,只要重點關注財務報告。從原理上把握準則應對解題思路,對于非會計專業考生,備考時間又不寬裕的情況下,建議多看看講義和習題講解,精讀教材時間已不夠,多關注真題應對思路,從題目還原知識點,可以有效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二是《審計》科目。因為審計這們課對大多數參加注會考試考生來說是很大挑戰,不少人其他科目都過了,結果最后被審計未通過。所以考生應該使用比別的科目要多的時間關注這門課。多關注老師的講義,如果審計基礎薄弱,沒有應考經驗的話。從基礎課程到提高班再到沖刺班,完整跟下來,會對抽象的審計流程有個系統認識。再將歷年真題研究透,對答審計題目就不會陌生沒有思路。
三是《財務成本管理》科目。這門課對于會計專業考生有難度,面對繁多的公式有點不知所措。建議多做習題課,著眼實戰,與知識點掛鉤,對各種出題思路總結非常完整。財管這門課很重視實際操作能力,要把做練習題時間安排多于研究教材時間,這樣才會在有限時間內完成考試。公式關鍵在理解,即使沒記住也可以推出來。死記硬背的方式會導致備考最后階段引發混亂,因為各科需要記憶東西太多,數學公式很抽象,不容易記憶,容易發生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