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經費實施細則范文
時間:2023-06-06 17:58: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研經費實施細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國家對科研經費的投入大幅增加,如何合理合規使用科研經費已引起國家和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部分高校科研項目預算準確性不高、科研經費使用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監督機制不成熟等現象比較突出,科研項目的資金使用效益不夠理想,本文就如何加強高校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高校;科研經費;使用管理
在我國對科研經費的投入大幅增加的新形勢下,高校承擔的科研項目和籌措的科研經費大幅增長,如何合理合規使用龐大的科研經費,充分發揮其效益,已越來越引起國家和社會各方的重視。2014 年3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 號),除對相關直接費用的支出范圍作出調整外,還明確了科研項目結余資金如何使用管理。各種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文件的陸續出臺,不斷完善和規范了科研經費的使用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高校科研經費資金流動的合理性和真實性仍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一、高校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現狀
(一)項目預算準確性有待提高
高校科研項目類別眾多,領域廣泛,專業性極強,項目預算往往由科研人員根據經驗編制,負責項目預算編制的科研人員大都缺乏對財務知識和市場行情的了解,難以對各種費用的變動進行有效的預測,所編制的預算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項目實際所需成本。
項目負責人普遍認為預算的編制僅僅是為了滿足爭取科研項目的需要,很少去做科學性與合理性研究。但國家對項目預算的執行有著嚴格的規定,項目預算準確性的欠缺導致科研人員在費用發生后進行賬務處理時陷入尷尬局面,項目整體有預算,但因項目研究需要所發生的費用對應的預算不足或預算已執行完畢,如差旅費的報銷無法使用設備費、材料費等預算。另一方面,項目預算的編制結果是預算執行的基礎,預算的執行情況作為項目結題審計和后續項目申報的重要依據,粗獷的項目預算給科研人員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不能滿足項目研究工作開展的需要。
(二)科研經費使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高校的科研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在上級部門有關文件精神的指導下結合實際制定,但大都過于宏觀,缺少配套的實施細則,缺乏具體的管理措施。高校內部的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相對獨立,前者負責科研項目的項目管理,后者負責科研項目的資金管理,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脫節現象嚴重,在沒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下科研經費很難得到有效的監管,資金流動的合理性和真實性難以得到保證。
(三)缺乏有力的監督機制
項目負責人對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的認識存在誤差,認為科研項目經費是自己爭取的,其所有權和使用權屬于個人或項目組,資金使用的隨意性普遍存在,套取科研經費的現象嚴重。高校對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的監督僅停留在事后監督,為應付結題審計或其他科研檢查,項目負責人通常會申請調賬,而高校管理層基于對學校聲譽和后續科研項目申報的考慮,往往會默許調賬申請,對結題審計或科研檢查所發現的問題也未采取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
高校尚未形成由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聯合參與的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監督機制,導致科研經費使用管理問題積壓現象嚴重,事后監督發現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高校科研經費使用管理陷入惡性循環。
二、高校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人員培訓,科學編制項目預算,提高預算準確性
高校管理層、各項目團隊和項目負責人應充分認識到項目預算編制工作的嚴肅性和重要性,項目預算的編制工作是項目申報的必要程序,其結果也是后期預算執行的重要依據。高校應加大對負責項目預算編制工作的科研人員培訓的投入力度,使其了解、掌握必要的財務知識和財經法規,對項目所需的設備、材料、人力成本等各項直接費用的市場行情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結合課題研究實際,運用科學方法編制真實、完整、準確的項目預算,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強內控管理,創新制度建設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及時組織專家對原有科研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并出臺與之配套的、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明確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在科研經費管理中的職責和權限,規范科研項目管理費提取比例和科研協作費轉撥程序,嚴格控制與課題無關的費用支出,不斷加強科研經費的使用管理。
由于項目管理部門和經費管理部門相對獨立,缺乏有機結合,導致項目負責人在使用項目經費時脫離必要監管。可在科研管理部門設置專門的財務崗位,在一級財務部門的領導下開展科研項目經費的財務管理工作。在科研項目發生資金流動入賬時,科研管理部門根據經項目負責人審批的原始憑證對照項目合同書明確的項目進度和開支范圍進行真實性、合理性審核,財務人員對原始憑證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經審核合格的原始憑證方可入賬。這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對項目資金流動的監管力度,能有效規避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資金流動不合理、不真實的系統性風險,將極大地提高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找準風險節點,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
認真梳理項目從申報到結題的風險節點,建立健全預算評估、財務檢查、結題審計及績效評價等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檢查機制。建立一支高效的監督審計隊伍,從經濟、效率和效益的角度客觀評價每個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情況;將財務檢查工作常態化,督促項目負責人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勞務費、燃料動力費、專家咨詢費和外協經費等問題高發的直接費用的監管力度,及時堵塞項目資金流失漏洞;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要密切配合,以項目預算為依據,抽調精干力量,完成對內審范圍內結題項目全面、細致的審計工作,積極配合外部審計機構開展屬外審范圍內結題項目審計工作,提供準確、完整的數據資料;建立操作性強的績效考評體系,不僅要對科研項目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價,還要對其管理效益、資金使用效益和資源配置情況進行評價,將項目預算與績效緊密掛鉤,不斷提高科研人員項目預算編制水平和執行效率,增強“成本———效益”觀念和責任感,提高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的規范程度和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敏.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探討[J].中國外資,2014(3).
[2]尹海梅.科研院所科研經費管理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2(5).
篇2
關鍵詞:科研項目經費管理 分配方法 困難
現存國庫預算,主要以集中支付為主,遵循預算執行是出于對國庫預算的忠誠表現。且國家對科研方面資金很重視,任意項目經費都跟有相應的經費管理策略,單位應該每月對財政部門匯報預算的執行情況。
眾多的改善使科研單位面臨巨大挑戰,古老的模式在諸多層次上早已不能對口現在先進管理方法的條件。
一、如今科研經費分配面臨的難題
目前的科研項目很多在驗收后掌握的,只在乎成果,卻毫不在乎在進行的階段。其僅僅在立項時規定比較嚴,立項后卻對不重視項目進行過沖的實時治理。科研資金需由相關人員審批,但是科研治理部、項目歸屬人、財務管理部門三者認識上存在差異導致項目支出的隨意性和無序性;科研經費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做好預算和執行,每個項目都有其不可預見性、研究的特殊性及復雜性,所以做好科研經費管理往往很難,雖然難題比較艱巨,但也不是不可突破的;其次科研經費的預算執行和預算編制往往有偏差。因為財務僅了解資金總數,沒有清楚科研資金完全的的預預計狀態,造成項目治理和資金治理毫無關聯。并且財務部門所執行的會計制度與科研經費預算編制設置的差距,使財務部門按會計預算所提供的信息和預算可比性較差。種種因素不僅阻礙了經費在科技層面的使用,使科技前景不明朗,而且挫傷了很多科研工作者的進取性。
二、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些難題
(一)加強建設經費管理制度
在課題經費預算方面,財務人員往往在課題經費達到了成本單位后,課題組員進行項目開支時才去了解課題的部分情況,然而項目預算在立項時卻早已編報完畢。由于財務部門在項目評估方面,對資金運作、費用的開支以及國內外科研項目對資金需求管理的預算評估的缺乏,導致預算編織的不合理、不科學。為避免類似情況的頻繁發生,我們要統一規范科研預算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科研經費預算的管理。制定相關項目經費的實施細則。財務部和科研部互相協作做好項目的管理工作,按照項目的管理進行會計核算,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不斷學習各類專項經費管理辦法以及相關的規定,使科研經費的運用更加靈活、合理。同時,項目負責人與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要經常溝通保證信息的一致化,確保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科研經費決算報表編制要以財務數據位標準
現在很多承擔科研項目的單位,在科研經費決算報表的編制上常常由課題組成員據開支情況自己填表,基本拋開了財務賬面上的數據。在加上受自己專業知識的限制以及對科研經費在財務上的管理缺乏較為正確的認知,常常會出現報表數據和財務賬面上的數據不一樣;有些支出被隨心所以塞進報表項目;或者自己大致估計一下自己的數據就填上算是完成等現象。他們會以為既然科研項目已經完成了,錢也花了,放在哪都一樣,等結了題再說。但是,一旦審計部門要求拿出審計意見是,那些人才意識到課題預算的嚴肅性。自行調整課題預算或擠占挪用科研經費,后果可想而知。故此,承擔科研項目的單位以及教研人員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決算報表制的嚴肅性,必須要以正確、完整的財務數據為依據,再由財務的負責人簽字。
(三)提供科研項目和資金預算的共同區域
現在科研資金的安排正在往管理型發展,而如今網絡信息傳播的飛速成長,使用網上信息傳輸可以對各種變化做出相應的措施。
(四)加強對經費預估的治理
治理好對經費的預估,就絕對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只要各個層面有據可依,這樣就避免某些人鉆空子,從而達到預算的真實可靠性,當然這個標準需要管理部門根據實時情況進行協商定制。
(五)全程跟蹤、監督和管理項目
財務管理和監督的過程應該貫穿項目開始的開始和結束,每個環節都應有專業的財務人員參加,以此保證管理的準確。
(六)使用特定的人員對科研資金進行治理
借、貸、余這三欄賬不能很好的歸納出科研資金的具體去向以及效益,故此科研資金的治理,會計資料的整理、分析、預判和監督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曾經遇到的問題進行及總結、分析和歸納,這樣才能做到以后的工作越來越有效率。 科研資金的合理治理、科學使用,直接的左右著科研的層次高低。同時也左右著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所以,在科研工作發展的同時,切實加強經費的管理,完善管理體制進一步提升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是很有必要的。
(七)提出各項資金花費績效評價制度
如今科研項目制在乎的是最后的結果,卻忽視了科研資金的績效測評,當有的項目不確定要不要支出時,沒有統一的依據,對需要支出的項目,支出后卻對測評制度的填寫不明確,故此我們探索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發展的測評制度時不我待。績效考評的范圍來源于財政的撥款,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每個項目應該遵循此文件,及時的對科研資金的支出情況進行考察,爭取提升對經費的使用效益。如此一來,各個項目對制度與體制有了明確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遵循這些制度和體制,真正工作起來就不會模棱兩可,這樣員工的積極性也會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八)通過國家政策支持加強科研經費管理
其實在實際經費管理過程中,非常正常而且經常性的支出,不是預算少就是不允許支出。例如人員經費,接待經費等雜項的開支方面。相關政策明確提出,人員經費的開支僅僅限于參與在此項目研究的博士、碩士生,且比例不能超過15%。然而,根據實際情況一個實驗的完成,往往有時間連續性的要求,必要的時候還要加班加點多勞多得也應該是合情合理的,不應該規定的太過嚴格。還另一個方面就是提到的接待費用的問題,眾所周知只有交流才能實現知識和想法的共享,科學研究需要同行直接相互學習的應該允許其在項目經費上開支。然而在編制預算上去沒有該項目的支出,執行起來不規范,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違規行為。這是更好管理科研經費財務管理路上的一大障礙,還需要國家的相關政策給予支持。國家的支持更能體現出國家對科研項目的重視,員工的積極性更會越來越好。
三、結束語
總之,科研經費財務的管理這條路還有很長,隨著在實際的國情和實際的工作中制定出各種適應自己發展的完善體系,科研經費財務的管理將不會是大問題,只要實現各部門相互協作共同管理,以及財務人員的專業化,在加上各項項目經費支出的公開透明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科研經費財務的管理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王義明,范靜。科研經費管理中知識管理方法的探討[J].科學管理研究,2005
[2]于桂杰.加強科研經費管理之我見[J].中國科技信息,2006
篇3
科研秘書的預審工作,就是在單據投遞到財務處之前,科研秘書需對所有科研經費報賬的原始票據進行真實合法完整性審核,包括形式上和實質上的前期審核。對形式上的審核包括票據的規范性粘貼,發票及其必要附件的完整性,分類匯總各項金額,審批手續的是否齊全,經辦或證明人的簽名,預約報賬系統形成單據填寫是否正確;實質上的審核是對報銷票據的真實合法進行審查,包括對報銷業務的真實合法性,票據的合法性,此次報銷業務與該科研項目經費的直接相關性,是否超出項目預算,等等。經審核無誤后,在報銷單據上經辦(預審)人上簽字。
一、科研報賬業務中預審工作的意義
(一)大大提高財務處科研報賬的審核效率。通過預審的單據,手續齊全率大幅度提高,審核人員只需面對科研秘書,節省了與不熟悉報賬業務的師生的溝通時間。由于不等候報賬,改善了報賬大廳原來擁擠的環境,審核人員能夠身心愉悅地自主安排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提高一級學院工作效率。所有科研報賬工作集中交給科研秘書后,科研人員可以專心工作,不再為報賬浪費寶貴的時間;科研秘書專門負責做預審工作,長期下來,熟能生巧,事半功倍,報賬工作就能得心應手。既能提高學院的整體工作效率,也能增加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
二、科研秘書預審工作的現狀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我們發現,在網上預約報賬制度下,科研秘書的預審工作質量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預審工作質量差,只有少數幾個一級學院的報銷單據手續較齊全,大部分一級學院投遞的單據需要審核人員一次以上溝通后才能完成審核。
(二)科研秘書的缺乏工作熱情,電話溝通后,不能及時前來財務處處理,甚至表現出為難情緒,派學生或項目負責人前來溝通。
(三)素質差。由于預審工作的繁瑣和重復性,科研秘書對自身工作認識不夠,沒有形成職業意識,在工作中缺少溝通的技巧,與科研人員或財務處審核人員時常發生爭吵,產生不良氣氛。
(四)科研秘書缺乏工作的權威性。由于科研秘書僅對科研報賬的單據進行預審,最終結果由財務處審核為準,所以經費負責人往往會質疑科研秘書預審時提出的意見,甚至抱著僥幸的心理,投遞一些不合法或手續不齊全的單據,影響報賬的效率。
三、預審工作效果差的原因
由于高校對科研秘書工作重視不夠,在人員配備、資金配套、進修培訓、工作待遇、職稱評審等方面缺乏應有的支持,導致其工作積極性不高,直接影響科研報賬工作的效率,具體原因如下:
(一)缺少專職的科研秘書,隊伍不穩定。大部分一級學院沒有配備專職的科研秘書負責預審工作,由學院辦公室人員、財務人員、專職教師、科研人員兼任,多數兼職的科研秘書經常變動。科研秘書還要做相對于更重要的其他科研管理工作,根本無暇顧及科研報賬的預審,結果只在報銷單上作形式上的簽字,并沒有認真審核。
(一)科研秘書素質良莠不齊。由于大部分科研秘書擁有不同的專業背景,均沒有系統地學習科研管理的相關知識,沒有相關工作經驗,高校也沒有對其進行經常性的專業培訓,長期以來,科研秘書都是憑感覺辦事,責任心不強。
(三)缺乏經常性培訓。在科研秘書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的情況下,高校科研部門和財務部門忙于繁重的日常工作,缺少對科研秘書進行經常性、強制性的培訓。
(四)待遇低。在很多領導眼里,預審工作是輔工作,所以無論在工資水平上,還是職稱評審等方面,都沒有給科研秘書優越的待遇,這種情況下,無法調動科研秘書的工作積極性。
四、提高預審工作質量的途徑
(一)設置專職崗位。近年來,隨著高校科研經費腐敗問題的不斷爆光,國家對科研經費的使用要求越來越嚴格,在強化高校主體責任和落實項目負責人直接責任的同時,還要明確一級學院的監管責任,配備專職的科研。在科研報賬業務上,要配備專職的預審工作人員。高校應從制度上保障這個崗位的專門性,因為穩定的科研隊伍能夠避免由于科研頻繁變動所帶來的管理脫節等問題,各院系的科研秘書往往對本學院的科研業務比較清楚,在預審工作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高科研秘書的各方面素質。作為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服務型崗位,科研秘書既有秘書的職責,又有科研管理的職責,要端正態度,提高以下各方面素質,才能更好地為科研管理服務。
1.秘書的一般素質。科研秘書首先要有高度敬業的精神,需要良好的道德修養、認真負責的態度,任勞任怨的精神,為他人做綠葉的服務精神。科研秘書還需具備較強的文字處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熟練運用現代化信息處理技術,樹立對科研事項的保密意識。
2.業務素質。熟悉并領會各類相關的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科研方面的方針政策,在熟悉所在學院各學科科研方面的基本情況,根據不同的資金來源、科研內容,嚴格執行各類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為科研人員合理安排科研經費的報賬計劃 (包括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合理的報賬時間)。
3.管理素質。由于預審工作的復雜多樣性,科研秘書必須從資源和時間上進行合理的分配,分清輕重緩急,協調各方面訴求,形成一個主次分明的高效工作安排。對科研報賬的基本要求和常見問題實時傳達給學院領導和科研人員,自上而下,對科研報賬方面達成科學的認識。
(三)建立科研秘書培訓制度。高校應建立長效培訓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類專題培訓,邀請科研和財務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講解各類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的實施細則,經費預算編制、使用以及項目經費決算表的編制,常用的國家法律法規和科研管理的方針政策、票據真假識別、票據的整理粘貼、報賬的審批程序等等。另外,還可以組織科研秘書到其他兄弟院校學習和交流,分享工作經驗。
篇4
關鍵詞:高校科研經費核算問題辦法
中圖分類號:G64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07-089-02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科研事業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高等學校在發展教育事業的同時,對我國科研事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承擔的科研項目和籌措的科研經費均呈現出大幅增長的趨勢,科研經費已經成為學校資金的重要來源,也是高校開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柱。科研經費的日常核算工作已成為學校財務核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學校在財務處設立專門的科研經費管理科。有的學校把科研經費核算管理工作并入會計核算科與教育事業費一起管理。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各高校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工作都很重視,對科研經費進行科學合理的日常核算管理,堵住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直接關系到科研項目的完成質量和科研人員積極性的提高,以及高等院校的學術風氣、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工作。
一、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1.科研經費申報時預算不合理。由于各高校搞科研的研究人員絕大部分對財務工作都不太熟悉,在科研項目申報時對經費的使用考慮得不是很全面,在做預算時,一些必須的開支沒有考慮進去或預算數不夠,導致科研經費在實際使用時,各預算科目實際支出數與申報時的預算數不一致,從而使項目審計不能通過甚至無法結題。科研人員經常為了準備審計材料花去很多時間和精力,這一直是困擾科研人員的一個大問題。
2.科研經費預算科目與會計核算科目不一致。目前高校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各類科研各項經費管理辦法規定的預算科目與目前各單位所的會計核算科目不一致,造成科研成本的歸集和核算都不夠明晰,導致無法真實地反映項目成本。例如燃料動力費、實驗外協費和管理費等科目,由于目前事業單位并沒有相應的會計科目,在上述支出內容發生時,財務部門通常只能憑借會計人員的理解歸集到其他的會計科目核算,到了課題結題時,再人為地歸集匯總支出類別,通常不能真實地反映科研成本。
3.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的使用隨意性大。根據審計部門披露,一些單位科研經費中直接用于課題研究的開支僅四成,其他的都被用作管理費用、人員經費、招待費,甚至本應由科研人員個人承擔的家庭電話費、交通費、學費、私家車保險費和維修費也從中列支。有的科研人員甚至使用科研經費購置數碼相機MP3/MP4、旅行箱、手提包等私人用品,還美其名曰課題組成員使用。很多科研人員對財務制度不熟悉,也不夠重視,經費預算只是為了申報課題,當經費到位后,并沒有按預算嚴格執行。有些課題負責人甚至認為,科研經費就是自己的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根本沒把當初的預算當回事;等課題結題時,經費使用情況與預算相去甚遠,導致項目無法順利結題。還有部分科研人員為了節省成本,喜歡到偷漏稅的私人經營店購買實驗材料,無法取得正式發票,在財務處辦理報銷業務時,由于票據不規范,而無法報銷經費。
4.科研項目申報成本不斷增加。目前,高校各類評估、碩士點和博士點的申報,都要以科研項目的級別和科研經費的多少來衡量,科研項目和經費越多,說明學校科研實力越強,學術水平和師資隊伍的素質越高,而且決定著高校的“排名”。高校對教師考核和評價也以科研經費到位額度以及論著或論文的發表數量、成果鑒定數、專利數、獲獎數等作為衡量指標,并成為高校教師提職、提升的重要依據。致使許多教師想盡各種辦法爭取項目,甚至出現“拉關系”、“走后門”和“跑項目”的不正常現象,從而產生“錢權交易”等腐敗問題,大大增加了項目申報經費。
二、解決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問題的辦法
1.專人負責做項目預算。課題經費預算的編制應當根據課題研究的合理需要,堅持目標相關性、政策相符性和經濟合理性原則。高校科研人員對財務工作并不熟悉,在做預算時可能考慮不周。為了避免預算不合理或不完善,學校財務部門應該指派專人協助課題組做經費預算。財務人員因為熟悉各種財務制度和日常核算方法,可以綜合可慮各種因素,作出的項目經費預算會更科學、更合理和更全面,避免了以后在經費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2.加強會計人員和課題組成員培訓。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新的會計業務,如測序費、專利申請費、外出調研采樣人員意外保險費等。由于這些新型業務沒有很直觀的對應會計核算科目,會計人員會根據自己的職業判斷記入相對比較適合的會計核算科目中。由于每個會計人員的理解有所不同,導致相同會計業務可能會記入不同的會計核算科目,違背了會計一貫性原則,而且不能客觀準確地反映項目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因此學校應該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對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業務、新問題的處理達成共識,以保證會計核算科目使用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目前高校科研人員大多是教學、科研雙肩挑,平時忙于工作,很少去學習財經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對科研和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和法律制度了解不多,使其在科研經費使用方面隨意性大,所取得的消費票據不規范。尤其是現在很多課題負責人都是研究生導師,所以需同時加強對科研人員的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其遵紀守法意識。
3.利用財務管理軟件有效控制項目預算的執行。目前高等院校使用的財務管理軟件都具備預算控制功能,科研經費立項建賬時,財務部門可以根據課題組提供的項目預算表,建立相應的分類控制指標(如差旅費、接待費、材料費、實驗外協費、勞務費等)。當課題組使用科研經費時,會計人員可以根據業務支出性質歸并到相應的分類指標,這樣可以做到預算分類指標實時控制,為課題負責人解決了支出不符合預算的問題。課題負責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題的研究工作中,為課題的順利驗收起到很好的作用。所謂的支出類別編碼實際上就是對科研項目的每一筆支出分別按課題經費、支出成本及具體明細的類別進行分類編碼。編碼由三組數據構成,每組數據兩位數,共六位數。第一組數據為課題經費的類別編碼,如:01為國防科技項目,02為863項目,03為支撐計劃項目,以此類推。第二組數據為項目支出成本的類別編碼,如:01為材料費,02為人員費等,可根據不同的經費管理辦法要求設置項目支出類別。第三組數據為項目支出成本類別明細項的類別編碼,如:人員費中可細分為01聘用人員工資、02在職人員績效、03臨時工工資等,
支出類型編碼的設置和使用十分簡便,具體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按單位需求根據科研資金的不同管理要求編制支出類別編碼,利用現有的財務軟件系統,通過編制程序添加支出類別編碼實行數據共享。第二步,在課題組報銷費用時,在報銷單中增加支出類別編碼欄目,由課題組人員根據費用實際開支內容按填制支出類別編碼,財務部門審核后再由課題組負責人簽字確認。第三步,會計人員錄入會計憑證時,同時錄入支出類型編碼信息,通過財務軟件可隨時根據需要按支出類別編碼進行自動歸集成本,賬目清晰,成本真實。
使用支出類別編碼至少能有效地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解決了會計核算科目與科研經費項目成本支出項目不一致的問題,財務部門能輕松地對科研項目的支出成本進行合理的分類和歸集。(2)課題組能及時掌握項目成本的支出構成情況,可以很好地根據批復的預算來控制支出的進度和內容。(3)加強了財務部門與課題組的溝通和聯系,財務部門較好地融入到課題組的經費核算和管理中,及時了解和掌握科研經費的支出的實際情況,強化了內部控制制度。
4.加強對科研經費的監督審計。學校審計部門、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應當對科研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和設備購置及管理情況進行監督與檢查,可以采取定期檢查和對重大項目專項審計兩種方式。定期檢查,主要是檢查課題組履行合同情況、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如經費支出是否合理、合規和相符,撥付合作單位資金是否規范,有無超預算、超標準、超范圍支出,擠占、挪用、轉移項目經費情況,有無自行分解、擅自轉撥項目經費情況等。對重大項目專項審計主要是重點防止科研經費使用違反預算管理規定,以協作費、勞務費等虛假名義外撥科研經費,形成資產流失等問題。對違反科研管理規定、造成學校經濟損失或損害學校聲譽的,堅決予以懲處,挪用、貪污受賄觸犯刑法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并在校園網建立科研經費管理信息網絡平臺,連接科技部門、財務部門、課題負責人以及審計、資產管理等部門。由財務部門負責將每個項目支出明細上傳到校園網上,課題負責人通過密碼可在網絡上查看自己的科研經費使用情況及結余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各職能部門可通過該網絡平臺及時快速地獲取準確、完整的科研課題有關信息,達到管理環節的相互協調、相互依托、相互滲透,使科研經費管理更加科學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參考文獻:
1.朱蓉.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的有效管理[J].教育財會研究,2007(3)37-38
2.劉振奎,殷偉偉.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的問題及建議[J].教育財會研究,2007(3)39-41
3.黃秀娥.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會計之友,2009(18)
篇5
考慮到高校收費金額高大、面向對象廣、涉及票據多等特點,審計人員要注意盡可能地運用計算機審計,以提高工作質量及效率。例如,在對某高校學費、住宿費的審計中,采集該校財務數據及收費系統數據,檢查該校是否及時、足額將應繳財政專戶款上繳財政專戶,是否按照規定標準收取學費、住宿費。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檢查收入是否及時、足額繳納。檢查應繳財政專戶款明細賬中各月收取和上繳應繳財政專戶款的情況,通過比較各月應繳財政專戶款貸方反映的收取應上繳財政收入的時間及借方反映的實際上繳財政時間,看兩者之間時間間隔是否過長,如果超過1個月,則該高校存在未及時上繳財政專戶款的情形,如果未超過1個月,則高校上繳財政專戶款較為及時。利用計算機審計軟件篩選,比較應繳財政專戶款明細賬借方反映實際已經上繳財政款金額與高校確認為教育事業收入金額是否一致,若一致,則說明高校將全部收入均上繳財政;若實際已經上繳財政款金額小于教育事業收入金額,則說明高校存在將部分款項未上繳財政的行為。
步驟二: 檢查高校收入是否全部納入賬務核算。比較教育事業收入表(財務數據)反映的學費、住宿費金額和學費、住宿費收費明細表(業務數據)反映的金額是否一致。若一致,則說明高校將所有學費、住宿費收費納入學校賬務核算;若不一致,則說明高校存在將部門學費、住宿費收費未納入學校賬務核算,此時,該高校可能存在亂收費、賬外賬或小金庫的情形,需要執行追加的審計程序。
步驟三: 檢查高校是否存在超范圍、超標準收費。按學號、專業、收費項目做為關鍵字段分組,對照收費許可證的收費項目及標準,檢查學校是否存在未獲得收費許可的收費項目或超標準收費的情形,若有超范圍或超標準收費情形,可將超范圍、超標準收費的明細導出,生成超范圍、超標準收費明細,通過分析對比、調查取證得出結論。
二、科研經費的審計
在對高校科研經費進行審計時,審計人員首先應對科研經費支出的明細項目進行分析,計算各明細項目金額占科研經費支出總額的百分比,以確認審計重點。以某校為例,各明細項目金額占科研經費支出總額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分析數據,很容易發現,該校管理費提取比例高,而按規定項目管理費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過項目經費總額的10%。其次,從科研經費支出的明細項目構成上看,未將進行科研所用房費、水費、電費和固定資產使用費以及科研工作人員的工資、獎金等計入科研成本,沒有執行全額成本核算制度,而是在教育事業支出中列支核算,科研課題成本不實。
其次,審計人員要注意科研經費使用的審核管理情況。有的高校科研經費提取管理費后由項目人自已掌握開支,審核報賬,管理淪為形式。以某校為例,辦公費、交通費占科研經費支出的15.43%,檢查相關憑證發現后附原始憑證僅為辦公用品發票、加油站油費發票、出租車票等。經了解發現,該校科研處和財務處對經費使用情況的審查比較寬松,只要票據合法均能報銷,財務處無法對業務的真實性、票據報銷的合理性進行復核,存在管理漏洞。
最后,審計人員還要注意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大額資金的流向。有些項目負責人會以合作研究、子項目、技術測試、會議經費、購置材料設備等方式套取科研經費。如果發現疑點,要對相關的合同、銀行賬戶、購置的設備材料等一一核查,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必要時還應到合同對方單位進行延伸調查。
三、基建項目債務風險及基建管理的審計
審計人員應把高校大規模舉債搞建設可能帶來的債務風險和基建管理存在的問題作為審計的重點之一。對于超財力舉債搞建設可能出現的風險,審計人員首先要了解學校基建的總體規劃,了解和掌握學校資產負債的總體情況,審查長期借款、短期借款和銀行存款等科目,對近三年間發生的銀行貸款和其它借款進行逐項核對,檢查有無多計或少計借款的情況,確認借款余額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以達到摸清債務規模、結構及總體變化趨勢、掌握每年需要償還的貸款利息和本金情況的目的。審計人員還應審查貸款合同的具體條款,重點審核貸款的使用是否與合同規定一致,有無抵押,以及貸款利息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等,確認銀行貸款活動本身以及對貸款使用的合法性。結合銀行賬戶存款檢查,重點審查借款用途和去向,跟蹤資金流向一查到底,檢查有無改變貸款用途、挪用資金等問題。最后還要審查和分析高校近三年的決算報表,運用比較分析、比率分析、趨勢分析等分析性復核方法,并結合審計發現的情況,對學校的償債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獲得充分的審計證據,做出相應的審計結論。
對于基建項目管理方面的審計,審計人員應注意高校基建上項目速度快、很多基建項目審批手續不全的特點,首先從立項審批程序、投資計劃和概算執行情況入手,查閱項目建議書、設計任務書和年度建設投資計劃等立項文件以及經濟合同等資料,并摸清基建項目的投資規模、工程內容、建設資金計劃與實際的差異。其次,了解基建項目的設計、監理、施工、材料設備采購的招投標情況,審查招標文件、投標文件、評標報告、中標通知書以及設計、施工、監理和供貨單位與業主簽訂的經濟合同及補充協議,掌握各單位工程的中標合同價和實際決算價的差異,審查有無建設項目未經公開招標而采用議標的方式發包給施工單位的現象。再次,還要對工程成本和資金使用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計,對施工合同價款與實際工程決算差異較大的項目,查清形成差異的主要原因,分析判斷工程造價的真實性,重點審計工程設計變更、施工簽證等合同外工程的手續是否齊全、增加工程量的項目施工內容是否真實,并結合現場審計和工程款撥付情況,檢查是否存在違規分包、轉包、多計工程款、多進成本、私設“小金庫”和損失浪費等問題。最后,審計人員應到現場實地查看相關的基建項目,關注已完工程的竣工決算和交付使用資產情況,現實中很多高校對很多已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未及時進行竣工決算。
四、資產購置、使用、管理的審計
高校通常由于采購時間緊或采購科研設備較為特殊等原因,在資產購置時執行政府采購的力度不夠,并且大部分高校在年初預算編制時也未將政府采購的資本性支出編入預算,導致預算編制不準確。審計人員在購置審計中應以固定資產的本年增加額為樣本總體,檢查大宗物資購置和費用支出是否嚴格執行政府集中采購制度。
對高校固定資產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審計人員首先要了解固定資產、存貨(教材等)是否進行定期清查盤點,盤盈、盤虧及相關賬務處理情況。要強調的一點是:要關注固定資產中房屋建筑物轉為經營性資產(指用非經營性資產對外投資、入股、合資、聯營、對外出租、出借等)或出售、閑置的房屋建筑物、產權不明晰的房屋建筑物等事項。具體方法為:對學校周邊進行實地觀察,查看有無門面房或存在經營性的整棟房屋建筑物。對于門面房可按照一般審計程序檢查相關的租賃合同、入賬情況、報相關部門的審批手續及繳納稅金的情況。但整棟房屋建筑物出租、出借、出資、出售等情況更要引起審計人員的高度重視。根據《陜西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施辦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用于經營性資產或進行資產處置應履行相關程序。有的高校進行基建項目時,對基建項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充分,老校區的項目建成后,由于教學中心已經往新校區轉移,項目未能按照立項用途使用而閑置,之后學校為提高資產使用效益擅自把原應用于教學科研的房屋作為經營性資產出租。有的高校在基建過程中由于急于擴張安置學生,發生先租賃土地建房的情形,所以審計人員在實地觀察的基礎上,應檢查相關土地證、土地租賃協議,查看租用土地上是否存在房屋建筑物,關注無所有權土地上房屋建筑物的賬務處理情況,看是否存在產權不明晰的房屋建筑物。
五、二級單位的審計
對學校所屬的二級單位的審計,應主要關注財務獨立核算的院系或處室、學校校辦產業及后勤中心,以及對外承擔培訓或可能存在收費項目的院系或處室,這些二級單位往往由于職能比較重要,可能存在非正常的收入。
對于院系或高校內設處室的審計,重點關注招生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研究生院、成教學院等。這些單位都涉及到收取本校或社會學生的點招費、考試報名費、培訓費、補考費、重修費等無收費許可的費用,并且這些費用主要是由各職能處室或者院系收取后再上交到學校財務處。在此過程中,各處室或院系也會存在截留、挪用、坐支、延遲上繳等情況。各處室或院系收費人員有時并非專業的財務人員,所以收取相關費用時,沒有將原始資料保存,直接將相關費用列支后將余款上繳學校,無法保證收入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另外,有的經辦人出于安全因素的考慮,將這些款項以個人名義開設存折存放,違反《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要求。
篇6
關鍵詞:高校;合同管理;管理會計;預算管理
一、加強高校合同管理的意義
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該《規范》分總則、風險評估和控制方法、單位層面內部控制、業務層面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附則。合同管理是單位經濟活動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隨著高校事業的快速發展,合同管理在高校內部管理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合同管理的有效性決定了高校經濟法律風險控制的有效性,促進高校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有利于提高高校整體管理水平,保障高校的合法權益和經濟利益。
二、A高校合同管理現狀
A高校是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較齊全,涵蓋文、理、醫、工四大學科領域;多地辦學,校區分散。近年來教學科研事業發展迅速,收支預算規模擴大,國際影響力增強,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基于A高校辦學特點,合同管理涉及領域廣泛,種類繁多,內容復雜。
(一)現行制度
2016年《A高校合同管理辦法》實施,明確了學校合同管理實行統一授權、分級審批、歸口管理、部門會簽、執行部門負責、合法性審查及全過程監督的工作機制。合同管理機構包括合同主管部門、歸口管理部門、執行部門、監督部門。合同類型包括合作辦學合同;科研技術合同;聘用合同、勞動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采購合同;修繕合同;贈與合同;委托合同;租賃合同;供用水、電、氣、熱力合同;其他類合同。要求歸口管理部門根據業務管理權限對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合同事項進行業務審查。(1)涉及人事、人才事項的,由人事、人才部門審查;(2)涉及人才培養、培訓事項的,由本科生教育部門、研究生教育部門及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審查;(3)涉及科研工作事項的,由科研部門審查;(4)涉及國際合作與交流事項的,由國際事務部門審查;(5)涉及資金事項的,由財務部門審查;(6)涉及資產事項的,由資產管理部門審查;(7)涉及修繕事項的,由后勤部門審查。涉及其他事項的,按照職責范圍及管理權限由其他相應歸口管理部門審查。
(二)合同審核流程
①學院(部門)提交合同及相關資料送審;②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將重大合同報校長辦公室法律事務辦公室進行合法性審查;對職責范圍內合同的審批及合法性審查,并實行統一分類和連續編號、建立合同臺賬;③學院(部門)負責合同及時全面的履行,辦理合同履行過程中的變更、解除、終止及驗收;④財務部門負責辦理結算業務,進行賬務處理時應當按照合同約定付款;⑤監察部門主要負責在合同簽訂、履行和管理中,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給學校造成損失的負責人、責任人的監督、執紀問責。審計部門主要負責對合同簽訂、履行、驗收等環節及管理過程中的審計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
(三)實施情況
因發文部門宣傳力度不足,很多教職工不知道該文件的及實施,存在學院和科研項目負責人未經學校授權、蓋學院公章簽訂合同的情況。各個學院和項目負責人自行簽訂合同并已經執行,只有在到財務部門報銷或借款時,才得知合同管理制度相關條款的要求。因報賬時依據的合同未經過學校授權審批而無法付款,老師們只能重新按照流程履行合同簽訂審批手續,導致老師們誤認為財務部門刁難,報賬手續繁瑣,激化了矛盾。
三、A高校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合同預算管理缺失
管理層對預算編制的重視程度不足,監管力度差,財務部門與合同執行部門、歸口管理部門信息不對稱,合同管理與預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嚴重脫節。財務部門參與合同審核的人員與負責報銷審核的人員溝通不足,導致財務報銷審核人員不了解合同的簽訂執行情況,與合同管理脫節。
(二)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有待完善
現有的合同管理辦法側重宏觀的指導性意見,各個環節的實施細則不夠細化,審批流程復雜,效率低。合同管理機構(合同主管部門、歸口管理部門、執行部門、監督部門)都沒有制定詳細的實施細則,老師們在合同簽訂執行時無據可依。合同簽訂流程復雜,從提交到各個環節審核、批復,流轉時間沒有限制,例如一份設備租賃合同從申請人提交到簽訂完成,歷經18天、五個部門間的35次OA流轉。老師們無法預計合同審核通過需要的時間,嚴重影響到下一步教學科研工作的進行。
(三)歸口管理部門分工不明確
例如老師簽訂出版合同時,按照支出的經費性質劃分歸口管理部門,從院部運行經費支出時由學校法律事務室審核;從科研經費支出時由科研部門審核。如院部運行經費和科研經費各負擔一半出版費時,則易出現兩個歸口部門相互推諉。同類型的合同,有時歸口學校法律事務室審核,有時歸口科研部門審核。不僅老師們無所適從,也造成管理部門權限和業務重疊,疲于解釋、協調,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歸口管理部門監管不到位,合同簽訂的審核流于形式
由于相關制度的缺失,歸口管理部門缺乏監管的動力和壓力,每天審核合同數量多、類型多,工作量大,合同審核和監管職責流于形式,在簽訂合同時不嚴格審核條款,不審核該業務是否有預算,資金來源是否有保障,只負責蓋章,導致出現采購驗收完成后無法入賬的情況。歸口管理部門甚至引導經辦人拆分合同,化整為零,低于財務要求必須附合同的報銷金額就可以不簽訂合同直接購買,以減少合同簽訂審核工作量并逃避應承擔的監管責任,學校的權益沒有保障,無法有效降低合同風險。合同執行過程的監管缺失,例如一份委托加工合同簽訂后,由提交部門負責執行,財務部門按照合同條款付款,歸口管理部門對加工進度、產品數量質量驗收等方面不再跟蹤監管。歸口管理部門對合同的執行進度不跟蹤,對執行結果不驗收,存在簽訂虛假合同以套取資金的風險。
(五)對合同的稅務籌劃不重視
在全面營改增的形勢下,由于缺乏對高校作為增值稅納稅人身份的認識,在簽訂合同時,沒有認真核實對方的資質、信用和履約能力,未能全面考慮稅務籌劃問題,結算條款普遍語焉不詳。如有的采購合同簽訂后完成驗收,到付款時出現供應商不能開具合規發票,用其他公司發票代替的情況;或是有的供應商不接受對公轉賬,要求支付給個人賬戶的情況。合同中對付款進度、開具發票的種類和時間條款約定不嚴謹,對賠償金和違約金的約定不詳,有的條款明顯有失公平,如某學院因50名學生要到外地實習,與交運公司簽訂租車合同,約定提前2個月預付全部車費,沒有具體的賠償金和違約金條款,只寫“出現糾紛協商解決”,不能有效保障學校權益。
四、高校合同管理改進建議
(一)建立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統
財政部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信息化是支持管理會計理念與方法落地、支撐管理會計功能發揮及價值實現的重要手段和推動力量。建立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合同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報銷等數據信息對接,實現全校范圍內合同管理的網絡化、自動化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的減少合同管理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以保證高校合同管理的正確決策。財務報銷時自動調取系統中的合同信息,按照合同預算、招標采購結果、執行進度、各管理部門的驗收結果等進行結算,提高信息準確率,提高財務結算效率,減輕經辦人奔波于多校區多部門之間蓋章簽字請示驗收等環節的負擔。
(二)完善制度,再造流程
一是學校管理層應重視風險控制,組織完善合同管理制度體系,各個歸口管理部門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權責范圍。二是簡化合同管理流程,減少反復流轉的環節,以減少經辦人因逃避繁瑣流程而拆分合同的現象。三是加強執行力,對不作為的部門、管理缺失的環節重點監管整改。
(三)實施合同模板管理,建立合同示范文本庫
組織專業人員制定合同模板,細化財務結算條款,明確付款進度和付款方式、質保金條款;明確供應商開具的增值稅發票類型、時限、供應商銀行賬戶;發生退貨時,約定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約定合同標的發生變更時發票的開具與處理等。關注國家稅務政策,按照新制度要求及時修訂補充合同模板中涉及財務結算問題的條款,如2017年7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通知簡并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要求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須填寫稅號,否則不能稅前扣除。
(四)財務會計人員轉變觀念,工作重點由單純的報銷核算轉向管理分析,更好的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
將合同風險控制和防范的關口前移,與各個歸口管理部門配合,例如在采購合同簽訂環節提前審核供應商的工商稅務資質,在合同中明確供應商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法律義務與風險責任。將會計管理和服務的工作前移,力求財務管理精細化,為教學、科研業務合同的全面預算、稅務籌劃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春暉,曹越.內部控制視角下對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6(19):87-91.
[2]靳海虎.淺析高等學校經濟合同管理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財會學習,2016(7):43-44.
[3]周山.高校合同管理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4):101-103.
篇7
第一條引進和培養人才智力的重點領域認定。
《規定》中引進和培養人才智力的重點領域:特色產業是指竹業和椅業;優勢產業是指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生物醫藥、新型紡織等產業;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生物技術、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生態農業主要是指白茶、生態禽畜、優質蠶桑、高檔花木等精品農業和特色休閑農業企業;現代服務業主要是指休閑旅游、現代傳媒、創意設計、商貿物流等服務企業。
第二條引進和培養人才智力的資格認定。
(一)《規定》所指的企事業單位急需的其他各類緊缺專業人才是指未達到相應的學歷、任職資格,但在某行業和專業領域有特殊專長的人才。此類人才需由引進單位提供相關印證材料,報人事部門認定。
(二)《規定》所指的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是指具有國外工作經歷的留學歸國創業領軍人才及其創新團隊,領軍人才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學士學位的在國外工作5年以上,碩士學位的在國外工作3年以上,博士學位的在國外工作1年以上。
(三)《規定》所指的知名藝術家等是指在省級或以上權威機構組織的專業比賽中曾獲得過前三名,現業內綜合評價認可且有一定影響力的藝術家。
(四)《規定》中剛性引進的“兩院”院士、國內知名高級專家和柔性引進的人才不受年齡限制。剛性引進的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年齡須在65周歲以下,企業引進人才年齡須在50周歲以下,教育和衛生系統引進高級職稱及以上人才年齡可放寬到45周歲,其他事業單位引進碩士學位及以上人才年齡須在35周歲以下。
(五)實行引進人才備案制。用人單位須將單位引進人才基本情況報送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備案,每季報送一次。引進人才的人事檔案由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進行管理,并由用人單位或引進人才與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簽訂人事合同。
第三條人才個人補助的申報程序。
(一)申報。縣人事局每年10月接受認定申請。由人才個人填寫《縣引進和培養人才個人補助申請表》,用人單位簽署意見后統一向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報送。具體報送材料(原件并附復印件1份):
1.《縣引進和培養人才個人補助申請表》(一式3份);
2.身份證和3張近期1寸免冠同底彩色照片;
3.單位與個人簽訂的勞動合同,社會保險證明材料和3個月工資發放清單;
4.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5.院士、專家、學術技術帶頭人等相關榮譽證書,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專利證書等相關證明材料;
6.其他能證明其知識技術水平和能力的相關材料;
7.申請租房補貼需提供租房合同或其他相關材料;
8.申請購房補貼需提供房產證或購房合同或其他相關材料(婚后購房者需提供結婚登記證)。
(二)認定。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接受申請材料并初審后,交由縣人事局會同相關部門進行認定并提出意見,再提交縣人事局局長辦公會議審定。
(三)公示。經審定享受各類補助的人才,由縣人事局在人才人事網等宣傳媒體上公示10天,接受群眾監督。
(四)補助和獎勵發放。
1.經公示后,企業高技能人才的培訓補助從縣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其他資金從縣人才工作專項經費中列支,每年12月由縣人事局核撥給用人單位,再由用人單位發放給人才本人。
2.企業聘請專家教授,由縣人事局牽頭,縣委人才辦、縣科技局、縣經貿委參與,通過考核認定后,直接將生活補助發放給專家教授個人。
3.縣級拔尖人才和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其后備人員的補助由縣組織人事部門核定后,發放給縣拔尖人才和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其后備人員所在單位,再由單位發放給個人。
(五)教育系統引進擔任高中段教師的“211高校”本科畢業生或以上人員,由人才個人向用人單位提出申請,用人單位經考核后負責發放生活補助。
(六)各類引進人才的科研經費向縣科技局申請立項,由縣科技局負責落實。
(七)《規定》中所指的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的申報評審及資金補助程序按照我縣“南太湖精英計劃”相關政策執行,由縣委人才辦負責落實。
第四條企業獎勵和補助的申報程序。
(一)企業引進和培養人才獎勵由用人單位每年10月向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申報,填寫《縣企業引進和培養人才智力獎勵審批表》(一式3份),并需附相關人員基本情況,證書復印件和原件等材料。
(二)申請平臺建設補助。新建平臺申請獎勵和補助需提供國家、省、市、縣相關部門批準認定的文件及單位設立平臺的情況說明。
(三)申請引進國外智力項目補助。企業引進的國外智力項目需經國家、省外專局批準。企業自行聘請的國外專家項目需報縣人事局備案認定。
(四)企業的各種獎勵或補助申請,經縣人事局審核批準后,從縣人才工作專項經費中列支,每年12月核拔給企業。
(五)企業建立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引進人才參與技術研發,報縣人事局備案,由縣經貿委、縣科技局認定并落實補助。
第五條引進人才配偶、子女的就業、就學申請程序。
(一)引進人才的配偶、成年子女就業由用人單位排或負責聯系。確有困難無法排的,由用人單位向縣委人才辦提出書面申請,縣委人才辦協調縣人事局、縣勞動保障局等部門根據申請人特長聯系推薦就業。
(二)引進人才子女需轉入本縣中、小學就讀,由用人單位向縣人事局提出申請,并填寫《縣引進人才子女就讀申請表》,報縣委人才辦審核,由縣教育局負責落實。
(三)引進人才配偶、子女需解決就業,應提供結婚證復印件(驗原件)、戶口簿復印件(驗原件)、原工作情況材料;子女入學的還需提供原就學情況材料。
第六條各用人單位、縣組織人事部門及相關單位在各類人才引進、培養工作中,必須堅持標準,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凡采取不正當手段騙取各種待遇的,經查實,必須及時追回相關費用,并依法追究用人單位和當事人的責任。
篇8
關鍵詞:大學章程;學術競爭力;制度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8154(2011)06-0016-03
[FL(K2] 一、提升新疆高校學術競爭力要以大學章程的制定為切入點
大學章程是《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內容之一,是大學的“基本法”,也是大學制度的集中體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過程中,要加強章程建設。各類高校應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規定管理學校”。這對高等學校章程建設進一步明確提出了“依法制定”的基本要求。國外大學章程的規范程度很高,章程內容細化,給大學學術發展創造了制度條件。概言之,大學章程不僅反映了大學對自身面貌、行為能力、行為準則、本質形態、運轉方式等內容的一個基本定位,還規定了大學以及與大學不同相關的教育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特別是大學與大學舉辦者之間以及大學內部行政與教輔人員、教師與學生等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為形成大學正常的教育秩序提供了制度保障。高等教育領域是一個與學術、知識以及文化等有著嚴密關系的人才市場,而知識或學術價值并不直接等同于經濟價值。在學術、金錢、不同利益共同體權力之間相互博弈的過程中,難免會降低學術的質量甚至逐漸腐蝕學術自由的土壤。從制度上保證學術委員會、教授會等組織對學術問題的決策作用,這既體現了對學術規律的尊重,也體現了對學術人員價值的肯定[1]。因此,以大學章程的合理制定為契機,用制度來保障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建設和管理,特別是充分保證教授在基層學術組織管理和學術問題上的決策權,有利于形成教師和科研人員關注學術并致力于學術發展的制度和機制建設,從而才能促進高校學術競爭力的提升。
新疆的高校中,大學章程的制定狀況并不盡如人意。截至2008年,新疆共有高校32所,但制定了大學章程的只有個別高校。相比較我國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內部管理法制化程度較高的中東部地區的高校,新疆的高校無論在師資結構、科研成果及學科建設水平方面都不高,這與新疆高校缺乏“依法治校”理念以及對大學章程不夠重視具有直接關系。
二、影響新疆高校學術競爭力提升的原因分析
新疆高校學術競爭力不高,除歷史、政治、經濟及地理位置等原因外,從內部治理的角度還有以下原因:
1. 行政人員比例過高
2007年,新疆高等教育校本部教職工30 814人中,專任教師、行政人員、教輔人員及工勤人員分別為18 653∶5 078∶3 116∶3 967,行政人員數量仍然占很大的比重。其中,以新疆民辦教育為例,新疆民辦高等教育專任教師總數為476人,行政人員105人,教輔人員56人,工勤人員16人。行政人員比例過高,勢必導致行政機構人浮于事或行政權力泛濫,不利于學術水平及學術競爭力的提高。
2. 新疆高校專任教師學歷水平不高、職稱結構不合理,人才流失嚴重
據《200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統計資料》顯示,新疆高校18 65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初級及無職稱人數分別為875∶5 065∶7 997∶3 522∶1 194;在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和副高級職稱人數占總人數的0.31%,無職稱的教師人數仍然很多;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是主要組成部分,占專任教師總人數62.01%;專科學歷及專科以下學歷的教師占3.79%;具有博士和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所占比重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如表1所示。此外,由于待遇低、科研環境差等諸多原因,新疆高校高層次人才流失問題也很嚴重。
3. 新疆高校學科建設水平層次低,質量不高
學科建設水平是影響新疆高校核心競爭力最顯著的因素之一。新疆目前有9所高校從事研究生教育工作,全區共有博士點26個,其中一級博士學位點1個,碩士點324個。新疆研究生教育在國務院學位辦公布的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中大都有專業招生,但優勢學科主要集中在理、農、醫等個別門類,哲學、教育學和歷史學三個學科門類較薄弱。此外,新疆高校科技活動量不足,科技經費來源渠道單一,成果不多。《200年新疆統計年鑒》顯示:2008年新疆高校科技活動人員總數為4 424人,占高校專任教師總數(18 653人)的0.25%;研究與發展機構有50個;科技經費籌集額為16 634萬元,其中政府為主要經費來源渠道,政府撥款為12 992萬元。高校科技經費支出總額中有9 565萬元是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在高校辦學章程和管理制度上,對科研經費的籌措、使用等相關規定不夠明確、具體。如新疆某高校的章程中,僅僅籠統地概括“學校積極拓展辦學經費來源渠道,鼓勵和支持校內各單位面向社會籌措教學、科研經費等”。
三、制定大學章程,提升新疆高校學術競爭力
新疆高校應加強大學章程研究工作,廣泛吸納不同利益主體的建議,使大學章程制度程序合法化,主動完善大學章程內容,以制度和法律保障新疆高校學術競爭力提升。在大學章程制定中,新疆高校應注意下列幾個方面:
1.應明確“學術自由,教授治學”的價值理念
大學是培養高級人才、研究高深學問及追求真理的場所,也是推動社會文明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力源,而這些功能的體現需要知識或學術作為中介。這就要求新疆高校能夠確立起“學術自由,教授治學”理念。一方面,學術自由是大學追求、傳播和發展真理以及學術競爭力提升的前提,也是大學的精神與價值理念及活力所在。新疆高校發展只有明確“學術自由”的價值追求理念,才能真正提升高校學術競爭力。自中世紀起大學就一直堅守學術自由的精神。中世紀大學以特許狀的形式來保障大學自治及學術自由[2]。到了近現代,大學章程又回歸成為大學保持學術自由的一種表征和工具。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師群體是實施大學教學科研活動和承載學術性權力的主體,新疆高校應將“教授治學”的理念貫穿于大學章程制定的各項內容,對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和體制中的學術性權力參與決策和管理進行明確定位。只有科學反映大學組織的學術本性,堅守“學術自由,教授治學”價值定位,充分尊重教授在學術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學術人員在大學學術事務管理中的主體作用,才能營造學術文化與環境,進而促進新疆高校學術競爭力不斷提升。
2.應明確學術發展定位,并提高學術經費使用效率
科研活動的完成需要科研經費的保障。大學章程中應對科研經費的使用途徑、分配范式等進行規范,這是高校學術競爭力提升的資金保障。在新疆高等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現實條件下,高校在大學章程制定中,不僅要籠統地規定鼓勵多渠道籌措科研經費,而且應規范教學科研經費的使用、分配方式等,并作出制度上的明確規定;同時,應集中學科和人才優勢,落實科研相關規章制度,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減少經費使用低效或浪費情況發生,使科研經費真正地用到學術發展上,進而才能提高高校的學術競爭力。
3. 關注并以制度明確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協調關系
大學治理需要平衡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在高校內部治理中,由于這兩種權力的沖突、斗爭及博弈,大學的學術自由精神難以得到張揚,大學的辦學理念也難以得到體現。這就要求高校在各項工作的決策和執行中要力圖使行政組織和學術組織兩種不同的組織控制力和影響力達到平衡,并確立學術主導地位,明確大學行政系統是為學術系統服務的理念。大學管理者要改變行政權力越位、學術權力缺位等現狀,真正擴大學術權力,以制度確立和保證學術權力在學校民主決策和管理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新疆高校在大學章程制定中應堅持責、權、利相統一原則,賦予教授等學術人員更多的學術自利,形成多方參與的內部治理結構,明確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沖突解決機制等制度安排,以減少、避免或消除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同時營造尊重學術、敬重學者的學術文化氛圍,為新疆高校學術競爭力提升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4. 明確人事聘用及管理制度,規范學術績效考核
合理的高校人事聘用及管理制度是高校留住學術人才的保障。優質的人力資源是新疆高校學術競爭力提升的基礎。高校一切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活動都有賴于高校教師的勞動,而高校教師的人事聘用、學術團隊及學術人員的管理等問題是高校學術競爭力提高的制度保障之一。新疆高校在大學章程制定中應完善教師聘用機制以及科研團隊的學術評價、薪資結構等制度。同時,細化科研團隊或個人學術科研績效評價考核指標,設計追求卓越的激勵機制。這樣才能解決高校人才流失問題并保障高校師資隊伍學術管理規范化,奠定新疆高校學術競爭力發展基礎。
5. 要求各類學術委員會參與章程制定,明確其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高等學校設立學術委員會,審議學科、專業的設置,教學、科學研究計劃方案,評定教學、科學研究成果等有關學術事項。”除了學術委員會以外,我國高校一般還有課程委員會、職稱評審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等學術性委員會。新疆高校在大學章程制定中,應明確要求不同學術委員會參與章程制定與完善,強化學術委員會的民主管理意識,吸收不同學科知識背景的學術人才參與到學術民主管理委員會中,擴大參與學術民主管理的教師范圍與數量,廣泛吸收不同專業背景的教授等學者或專家參與到學術民主管理系統中;同時區別學術行政管理系統和學術民主管理系統的職責,明確不同學術委員會的組織章程及權力職責。如在大學章程制定中,新疆高校應當明確規定學術委員會的成員構成(專業學科背景、職稱和年齡結構等)、具體權力職責及其實施細則、學術委員會運作管理方式等。學術委員會應承擔起高校學術發展規劃的責任,明確高校學科建設數量和質量目標、學術發展水平中長期發展規劃等,并構建對學術委員會運作情況進行有效監督的機制。
參考文獻:
[1] 馬陸亭.大學章程地位與要素的國際比較[J].教育研究,2009,(6):75.
[2] 張芳芳,朱家德.中世紀大學特許狀(章程)的特點及變革[N].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2):54-58.[HT]
(Teachers Colleg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3, China)
篇9
【關鍵詞】課外學分 實踐 西南林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8(b)-0018-02
1 “課外學分”實施的必要性
(1)有利于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鼓勵各類人才的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推動良好校風、學風的形成,進一步落實人才培養方案。
(4)有利于營造豐富的校園文化,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突出林業特色,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
(5)利于擴大院系、班級活動的影響力,減少大學生三大問題產生的可能性。[1]
2 實施狀況
2.1 領導參觀學習,積極組織動員
我校領導在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認真學習華東等重點院校之后,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創新性地提出“課外學分”,引起了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師生的積極關注,以及外校同行的關注。《實施細則》通過后積極組織各院系領導、班主任、團總支學習,共同參與課外學分的完善和實施過程中。
2.2 認定小組成立,具體權責明確
我校成立校、院兩級課外學分管理和認定機構。
學校成立課外學分指導管理委員會,由學校主要領導及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分別擔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教育改革和發展研究中心、教務處、學生處、宣傳部、校團委及各院(系、部)分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為委員會成員。
教學院(系、部)相應成立課外學分認定小組來開展這項工作,課外學分認定小組由教學院(系、部)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團總支書記、辦公室主任、教學秘書組成,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任組長。
2.3 認真研究“細則”,全校積極討論
本學期全校將全面實施,本科生將近10000人,活動種類繁多,統計量和認定標準都亟待完善。各院系通過3個多月對《西南林學院課外學分實施細則(試行)》的研究后,各課外學分領導小組、班主任等共同商討,開始具有較為成熟和全面的意見和思考。
2.4 細致調查研究,反復論證“辦法”
團委配合學校工作,組織專人進行走訪調查工作,為了解各院系課外學分領導小組的意見和建議,為完善《西南林學院課外學分實施細則(試行)》收集相關信息;預測實施可能遇到的操作困難,集思廣益地構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辦法。;征詢各院系對利用電子管理系統進行課外學分的上報、認定、審核的態度和建議,期望形成管理系統開發的技術路線。
2.5 部門通力協作,支部積極嘗試
學校各部門都在積極借鑒經驗,學生處擬訂了講座安排表,并通過回收卡片地方式統計;教務處老師申請改造教室為“指紋識別系統”;團委爭取與各院系團總支的支持,共同擬定符合實際的管理辦法。
各院系雖然都有不同的擔憂,但都積極地想辦法,如木工學院、人文社科系已經制作詳細表格,發給班主任開始統計;保護學院、旅游學院、環科系等已將“課外學分”地實施列入學生活動日程中,組織學生會學習部的學生共同討論,為老師們出謀劃策,參與到自我管理之中;計科系領導重視管理系統的開發。
2.6 借助先進手段,開發管理系統
(1)在教務處的學籍管理系統中開辟“課外學分”子系統。
(2)為學生提供課外學分申請、查詢等服務;為認定小組提供成績錄入、管理等服務。
(3)具體技術路線需要根據具體的管理辦法來設計。
3 實施難度評價
(1)“課外學分”涉及活動種類繁多,學生人數逐漸增多,相應班主任、團總支等部門的工作量將增加;
(2)部分學分難以準確、公平認定,如文化、體育活動的80%參與比例,學生會干部表現程度等;
(3)擔心今后學生因修不滿“課外學分”而不能如期畢業,增加退學人數。最近已有因在規定期間未能修滿“課內學分”的學生,給予警告、留級、勸退處分。相反如果放松規定,擔心不能到達實施目的;
(4)牽扯了多個部門的分工和配合,證明學生活動參與的真實性。
4 保障措施
4.1 理順部門關系,明確具體職責
擬訂《西南林學院課外學分管理辦法》,細化《實施細則》中的操作方法,召開“課外學分領導小組”會議共同討論,明確部門、人員職責;學生處、教務處、團委作為全面負責單位,統一步調,共同努力,支持改造“指紋識別系統”教室,健全卡片回收、統計制度。
4.2 開發管理系統,成立個人檔案
請教務處、計科系根據《管理辦法》開發系統,本學期內可以試運行;成立學生課外學分檔案袋,學生4年內申請表格和相關證明,各個院系團總支負責保管。
4.3 總體目標明確,不拘一格實施
全校需要統一的上報標準,但各個院系都有自己的專業背景、組織管理也各有差異,容許各院系制定《xxxx學院課外學分實施細則》上報團委給予一定操作的自由空間,如根據情況自由確定和細化,如沖抵方式、活動給分比例等。
4.4 鼓勵教師科研,引導學生參與
“課外學分”的創新性提出已經成為研究項目的立項,并具有迫切性。積極鼓勵教師申請校內外的有關于“課外學分”的科研項目,爭取在資金緊缺的條件下,充分依靠項目科研經費;指導學生申請“課外學分管理系統”等創新基金項目,解決實施中細節問題。
“課外學分”是學生自我管理的一種方式,各院系學習部參與到具體工作之中,協助各團總支書記順利完成工作,團委組織統一培訓。
5 初步成效
5.1 改變了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態度
根據《西南林學院課外學分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并且課外學分是必修學分,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積極性,態度上由“要我參加”轉變成“我要參加”。
5.2 豐富了校園文化活動
通過課外學分的實施,校內科技文化體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極大地符合了大學生作為年青一代的需求,豐富了課余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大學生成長成才。
5.3 形成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合力
課外學分是個系統工程,從縱向涉及班主任、各院系、學校幾個層面的上下互動,從橫向又涉及學生處、教務處、團委、宣傳部、組織部、保衛處、總務處、體育教研室等部門的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左右齊抓共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
5.4 使素質教育落到了實處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但如何抓好素質教育,確實是一個難題。課外學分的實施,使我們走出了一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路子,使素質教育工作由虛變實,解決了一手硬一手軟的兩張皮現象。
5.5 促進了校風、學風建設
課外學分的實施引導學生參加各種有益活動,并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量化要求和考核標準,宏揚了正氣,旗幟鮮明地反對歪風邪氣,從根本上促進了校風學風建設,學生違紀現象明顯減少。由于學生素質的不斷提高,學習積極性也不斷提高,促進了課內教學質量的提高。
5.6 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課外學分的實施和校園文化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體精神,培養了學生的組織、協調等社會交往能力,形成了融洽的學習、生活氛圍。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其它學科、其它知識的機會,有更多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通過把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學生能夠增強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拓寬知識面。
篇10
高校中青年教師發展的重要性
高校中青年教師比例不斷加大,大批中青年教師已成為或將成為各高校教育和科研的骨干。目前,高校新入職中青年教師普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知識快。但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影響就是:新入職中青年教師在經濟收入、生活、專業技能等方面存在一定壓力,不可避免會影響中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如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使中青年教師能較快成長,已成為高校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國務院頒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鼓勵中青年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同時,2012年12月,教育部出臺《關于加強高等學校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將加強高校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全力打造高校中青年教師成長發展空間作為重要工作之一。高校中青年教師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各高校在中青年教師發展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中青年教師特點,積極制定相應策略,從各方面予以傾斜。
高校中青年教師的特點
(一)工作和生活壓力較大
剛剛參加工作的中青年教師,經濟收入不高,面臨住房、成家立業、養兒育女等方面壓力,生活負擔較重。從工作上來說,中青年教師承擔課程較多,備課量較高,尤其是在教學能力上還沒有太多經驗的教師,會倍感壓力。另外,角色轉變也需要時間,中青年教師通常都是從學生轉變到教師不久,初期會存在學生和教師雙重身份,導致中青年教師自我認同需要一個轉化過程。
(二)中青年教師職業素養相對不夠
目前,中青年教師大都具備高學歷、高智商的特點,但在專業化發展、教師職業素養方面顯得不夠。教師作為一種專業工作者,需要具備高超的教育教學能力,良好的政治素養和教育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養,這些都需要一定時間去培養和訓練。
(三)中青年教師個人專業化發展的困惑
高校教師具備三個責任,即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這三方面責任是衡量教師職業專業化的重要內容。教育教學能力就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依據相關學科理論、教育心理、教學技能等的能力。教師只有通過科學的訓練和培訓才能勝任。科學研究需要教師長期積淀,不斷思考、淡泊名利、靜心研究,但是,中青年教師在職稱評聘、課題申報等壓力下,思考能力和深度都在減弱,在學術研究中急功近利,缺乏長期堅守的科學精神。
綜合以上特點,高校在制定政策時,應該充分考慮到中青年教師發展的特點和困惑,制定更加人性化、科學化,符合中青年教師發展的政策體系。本文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探討高校中青年教師發展支持體系如何構建。
學校中青年教師發展支持體系建設
從全校情況看,學校目前有專任教師1,599人,其中45周歲有1,103人,約占總數的69%,40周歲以下有814人,約占總數的51%。這些中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主力,針對其發展,學校設計和實施了一套完整的培養和資助支持政策與工作實施體系。
(一)宏觀層面――圍繞學校發展規劃,研究制定發展戰略
學校黨委和行政領導非常重視學校人才工作,圍繞“十一五”“十二五”發展規劃,于2010年、2012年分別召開了兩次人才工作大會,尤其是第二次人才工作大會明確提出,重點加強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在“十二五”規劃中,學校提出要自主培養100名具有創新意識、素質精良、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師;明確加強中青年教師的培養,明確學校和學院在學科與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與科研工作上的責權利,配套考核措施、辦法。制定學院在學科建設、本科生教學、競爭性教科研經費取得、教科研項目得獎以及學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可以量化的考核目標。為了體現對中青年教師在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的政策傾斜,學校2010年開通“博士通道”,對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單獨投放“副高”指標,從效果上看,通過“博士通道”評上副教授的教師,與一般途徑評上副教授的教師相比,數比平均數多3篇,其中第一作者多3篇、核心期刊多兩篇。
(二)中觀層面――重視人才建設工作,實施人才強校計劃
學校制定“十二五”時期北京聯合大學人才強校計劃實施方案。人才強校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人才引智計劃實施方案》《人才提升計劃實施方案》《優秀團隊扶持計劃實施方案》。其中,針對學校中青年教師占有較大比例的特點,專門制定了《人才(中青年教師)培育計劃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支持體系。
1.建立完善的新進校中青年教師培育體系
第一,規范教育培訓。以教師培訓學校為主體,采取校院兩級培訓的形式,從適應應用型辦學和國際化辦學的要求入手,進一步規范統一全校新教師培訓的內容、方式和要求,增加培訓內容,9月~10月集中統一完成。
第二,實施助教制。中青年教師入校第一年實施助教制,主要任務是選準發展方向、擬訂見習計劃和實施方案、跟隨主講教師聽課、參與輔導答疑、批改作業、備課等。堅持試講制,每名新教師新開課前要進行試講,實行教研室、系(部)二級試講過關,規范教學行為、強化育人意識;堅持聽課制,以教研室為主體,開展中青年教師觀摩課活動;堅持督導制,教學督導委員會要對青年教師的授課情況跟蹤調查,加強指導,幫助中青年教師提高執教能力。
第三,深化導師制。指定具有豐富教學及科研經驗的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做導師,用兩年的時間對中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指導,幫助中青年教師盡快適應教學環境、發展教學技能、培養科研能力。第一年主要側重于教學方面的指導,協助導師參與課程的教學,承擔課程的輔導、批改作業、課堂討論的組織等工作。第二年通過科研立項資助的形式(設立苗圃工程)在導師的指導下幫助新教師提高科研能力。
第四,加強社會實踐。要求專業教師入校兩年內完成為期半年的社會(企業、行業)實踐。通過實踐熟悉社會各種活動及生產、經營、開發和管理等環節,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專業實際應用能力。
2.建立完善的中青年教師素質提升計劃體系
第一,加強師德教育。加強中青年教師的師德培養,倡導教書育人、嚴謹求實的良好師德師風。結合中青年教師的特點,利用中青年教師喜歡的載體和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教育活動。定期舉辦中青年教師師德論壇、組織中青年教師參加校內外實踐等。
第二,設立專項資助項目。針對學校中青年教師的實際,在35周歲以下,中級及以下職稱、具有博士學位的優秀中青年教師中設立專項資助項目,采取激勵與約束相結合、滾動淘汰的管理辦法,用于中青年教師的科研立項、發表高水平論文、社會實踐、進修培訓等,為優秀中青年教師的發展搭建新的平臺,提高其教學、科研水平,樹立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進而帶動中青年教師整體水平的提升。
第三,設立突出人才培養工程。建立優秀青年人才庫,制定相關規定,從嚴遴選,每個市級以上重點學科(專業)選拔2名~3名35周歲以下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教師進入青年突出人才培養工程,三年一批,結合市“人才強教”“三年行動”等項目,以校級教學研究立項的形式進行資助。
第四,設立出國培訓項目。學校積極應對教育國際化的新形勢,建立師資交流制度。積極開展與國外大學的交流與合作,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拓寬中青年教師的國際視野。“十二五”期間選派了100名青年骨干教師赴國外大學進行三個月以上進修學習,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吸收和消化國外優質的教學資源,了解本學科專業的前沿,促進教學、研究與國際接軌。同時多渠道地聘請外籍教師來校開展多種形式的講學和學術交流。
3.建立完善的保障措施和服務支持體系
為了保障人才強校計劃的順利實施,學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保障體系。
第一,領導重視,全員重視。形成各級領導重視,校院齊抓共管,師生員工關心和各部門、各單位通力協作、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為中青年教師培育計劃的實施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為中青年教師搭建成長的平臺。
第二,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加大對中青年教師培養項目經費的支出,學校設立中青年教師培養專項經費,為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提供經費保障,有關經費的資助根據具體的培養方式按相關規定執行。
第三,“傳、幫、帶”相結合。通過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和教學科研團隊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中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業務進修、教學科研的指導和幫助,從思想、教學、科研等方面對中青年教師全面指導和多方幫助,為中青年教師的培育提供大力支持和有力保證。
第四,指導中青年教師做好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成立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從服務支持層面,助力中青年教師成長。中心以“提升效能,規劃發展;崇尚師德,成就卓越”為宗旨,打造了新教師研習營、專題培訓班、教師發展論壇、職業發展導航等系列品牌活動,建立了中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平臺和機制,發揮教學名師和教授對中青年教師的指導作用,幫助中青年教師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三)微觀層面――制定培養資助意見,助力中青年教師成長
2013年,學校通過了《加強中青年教師培養和資助工作意見》,并根據該意見制定了《中青年教師專業培養和資助細則》《博士學位中青年教師培養和資助細則》《對博士后出站人員資助細則》和《中青年教師配備導師細則》等四項具體實施細則,采取的途徑和措施主要有:
1.學校設立博士津貼,納入政策性補貼范圍。年齡在40周歲(含)以下具有博士學位,且專業技術職務在中級及以下(行政職務在副處級以下,不含副處級)的專職教師,可享有博士津貼。
2.建立中青年教師該級別項目配套支持制度。對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獲批的省部級青年項目,若確需配套經費支持,在申報時可以明確提出,可選取獎勵或由所在學院從科研業務經費中予以配套支持。
3.完善中青年教師學歷進修資助制度。對優秀中青年教師進行資助,鼓勵其進修博士學位(已具有博士學位的可去國內外進修或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對其攻讀博士學位(或到國外進修)期間的績效工資和待遇將給予適當保留。
4.完善中青年教師企業或國外“游學”制度。鼓勵中青年教師進入企業、科研院所實踐或任職,擔任行業社團(或組織)的領導工作;鼓勵中青年教師采取自費的方式到國外進行留學、短期學術交流或訪問學者;對以上事項有關學院(教學單位)要積極支持,并核算為相應的教學、科研工作量,學校也給予一定經費資助。
5.加強中青年教師配導師的組織、落實和檢查監督工作。每學年各學院(教學單位)要將本單位配備導師的情況報校人事處備案,且對導師要制定具體的指導任務和目標要求以及每月、每學期聽所指導中青年教師授課的次數;同時,鼓勵中青年教師配備企業(行業)導師,實行雙導師;對指導的中青年教師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的高水平論文,或爭取到相關級別教學科研項目(且經費到賬)的導師,學校將給予一定的物質(資金)獎勵。
高校的發展關鍵在人才,中青年教師對高校發展至關重要,根據中青年教師特點制定完備的發展支持體系和政策支持,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最大限度實現中青年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