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綜述范文
時間:2023-06-02 15:03: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體解剖學綜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人胎肺細胞增殖與凋亡及其與發育分化的關系王檣黃中新(5)
廣東解剖學通報 粘附分子表達和巨噬細胞浸潤在缺血皮質和基底節區分布的比較雷萬龍袁群芳(9)
降溫速度對冷凍保存異體小靜脈通暢率的影響周建生胡汝麒(13)
人腦膠質瘤細胞SWO—38促進體外培養的小腦皮質神經元的生存和生長廖異平郭畹華(16)
短程與長程去卵巢大鼠骨計量學的實驗研究黃連芳李青南(20)
肝部分切除術后血管增生的形態計量學與計算機三維重組研究李長青鄒仲之(23)
bFGF對培養的基底前腦細胞表達NOS和NGFR的作用燕啟江謝瑤(26)
鎖骨下肌的臨床解剖學觀測瞿東濱鐘世鎮(31)
Tau蛋白異常磷酸化及其與AD病理機制的關系汪建民(34)
氧化損傷在老年斑及神經纖維結形成中的作用庚照學(38)
重視能力培養推進素質教育劉建康何清華(43)
中醫院校組織胚胎學教學改革探索羅灼玲張立群(46)
課前下功夫課堂要效益尹保國(48)
組織學教學中多種媒體的優化組合馬寧芳何清華(52)
提高人體形態學教學效果方法探討徐杰陳傳好(56)
內耳骨迷路標本的制作馮正鞏汪華僑(62)
人參皂甙Rg3對淋巴管內皮細胞生成的影響李明秋滕誠毅楊春壯張大偉劉躍光馮克儉(81)
變應性鼻炎與TGFβ1—509C/T基因多態性的關系丘理子黃映紅賴荷張建國陳盛強李敏雄(85)
纈草對慢性應激導致的抑郁大鼠血清皮質酮和海馬caspase-3陽性細胞數量的影響秦亞靜林玉坤周春春李燕鐘志強曾園山(88)
褪黑素對1型糖尿病腦病大鼠學習記憶和海馬齒狀回細胞凋亡及Bax與Bcl-2蛋白表達的影響玉洪榮王薇郭靈張芳藍玲白鷺(94)
1型糖尿病腦病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與海馬齒狀回神經干細胞增殖的觀察郭靈崔衛剛藍玲鄧祥發曾慶堂林丹磨潔琳(99)
幽門螺桿菌成分對食管癌細胞增殖的影響江振友李春艷葉嗣穎顧文珍施珊珊胡萍(103)
胎兒及育齡期子宮內膜P63表達及其意義廣東解剖學通報 林芳芳盧曉曄(107)
30日齡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曠場行為觀察邢州剝、衛文黃越玲李敏雄易詠紅戴麗軍陳盛強(109)
ERK1/2信號通路介導同型半胱氨酸對PC12細胞的損傷作用申新田趙靜范黎黎楊春濤李玉娟馮鑒強唐小卿(114)
抗壞血酸體外誘導皮質與中腦源神經干細胞向TH陽性細胞定向分化彭超華戴冀斌潘伯群(119)
家兔軀干肌抗疲勞相關酶的測定與光譜比較董煒吳連仲朱友余秦宜德汪元鈞李衛平(122)
湘西大學生Heath—Carter法體型研究黃大元張惠娟朱耀峰吳國運梁成青(125)
四周齡大鼠海馬腦片培養方法于天蓮趙小貞林凌(129)
骨質疏松癥骨組織cDNA差減文庫的構建魏小勇(132)
NF—KBp65、VEGF-C及受體VEGFR-3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孫平郭素芬李明秋馬彥文馮克儉(134)
大鼠視網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與觀察程輝李秀云鞠學紅(139)
Nogo基因及其受體與缺氧缺血性腦白質損傷的研究林如英(綜述)王瑋(審校)(142)
胸腰椎骨折分類研究進展王剛(綜述)彭浩(審校)黃文華(審校)(146)
教學經驗
護理學專業解剖學教學的體會郝木峰賀振泉王家有許曉伍馬春媚張進(149)
啟發式教學法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肖春茍陳秀琴周星萍鄒錦慧(150)
開展留學生解剖學全英文教學的思考余菁歐陽麗斯郭開華李東培(153)
八年制醫學解剖學教學的探討歐陽麗斯余菁李東培郭開華初國良(155)
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初探彭微(157)
纈草對慢性應激導致的抑郁大鼠大腦海馬p-CREB陽性神經元數量的影響周春春曾園山秦亞靜丁英李燕鐘志強(81)
電針上調腦梗塞大鼠皮質缺血半影區Bcl-2蛋白質的表達劉星宿寶貴呂來清潘三強韓輝(88)
轉化生長因子TGFβ1869基因多態性與Alzheimer病的關系葉靜萍黃紹寬陳盛強劉學軍王延平(93)
哌唑嗪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下丘腦nNOS表達的影響朱永紅童明張露青肖明丁炯(96)
類風濕關節炎前后腸道T淋巴細胞的分布變化姜楊侯繼野朱勇杰王吉錫王皓徐玉東(100)
改良法體外分離培養成年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實驗研究周麗娜謝華(103)
經貴要靜脈行PICC置管的解剖觀察董博(107)HttP://
水通道蛋白在急性實驗染毒大鼠腎臟的表達及意義陳俠黃中新(110)
彌散張量纖維束成像在腦干腫瘤手術的應用呂建平曹志愷全偉張昊鐘文軍陳凡帆駱錦標(114)
不同階段生精小管組織學結構研究賈書花王炯安煒欣王誼榮田云李凱平李建偉(117)
糖尿病腎病不同進展階段的微炎癥狀態及其干預治療研究許敏玲袁帥丁德良(121)
東莞明代雙人墓出土骨骸的鑒定和保存劉靖陳凌楓陳國偉張文光張德興李國營張龍(126)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治療的回顧性分析廖鏡芳周冬梅鐘東彩(130)
綜述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視網膜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進展程輝(綜述)栗志(綜述)鞠學紅(審校)(134)
體外分離培養淋巴管內皮細胞的研究進展田東(綜述)付茂勇(審校)(138)
教學經驗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學習資源管理的組件化姚伙生洪衍波徐達政楊秉其陳治環黃志松初國良(142)
在高校基礎醫學教學中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探討成家茂張本斯朱建華何宏文張衛光(144)
HDMI視頻錄播系統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徐松王岐本關勇蒙艷斌鄺滿元賈蕾(148)
激發興趣·傳授方法·培養能力——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幾點體會晏長榮鄧成國郭青平(150)
Motic數碼互動顯微實驗室在組織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程云岳淑芬劉玉荷宋芳楊美霞(152)
中樞神經系統的教學實踐及體會謝勇江周速(154)
技術方法
兔腎積水鑄型標本設計與制作李萬強周小兵張杰彭珍山(156)
顳骨的解剖學標本制作和體會劉金生劉錦宇汪昌學涂良攜姜蘇明(158)
肝動脈栓塞化療聯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局部晚期原發性肝癌的影像學觀察麥大海林華明季德林黎昌國
系統解剖學案例教學法中案例設計的初探陳婷婷韋力黃紹明玉洪榮鄧瓊英楊伯寧
廣東解剖學通報 苯丙胺對大鼠海馬突觸素表達和突觸結構的影響張潔劉欽宿寶貴
低聲壓級次聲對神經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GFAP表達的影響黃文豐鐘立軍裴兆輝莊志強陳景藻初國良
盲校人體解剖學教學探索和實踐許曉伍馬春媚郝木峰賀振泉
核轉錄因子κB在神經干細胞中的作用及信號通路劉疏影狄娟李錚俞楊劉子中戴冀斌
骨間背神經卡壓綜合征壓痛點定位規律及其解剖學基礎劉強楊波李義凱
胎兒大腦半球徑線生長規律的解剖學研究夏武憲楊曉勤孟慶軍
葡萄膜炎與腫瘤壞死因子TNFα-238G/A基因多態性的關系初步探討李林姚達強江惠燕陳盛強
中職正常人體解剖學教學的探討郭佩勤
髂內動脈發出三條臀下動脈一例林燈馬建軍黃晶晶石靜寶張藍方趙琰譽楊智奎
淺談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公民素質教育李婧
組織胚胎學課程“雙向互動式”教學改革質量監控與效果評估周乾毅袁新初張偉程桂榮袁世錦
兔膝關節神經支選擇性切斷后對關節軟骨的影響肖春茍梁俊暉鄧雪華周小強劉國強周星平鄒錦慧
人胚肝組織結構發生發育及其功能關系的研究王炯賈書花王誼榮宋麗華張旭東
人體解剖學對義術語的釋義原則王曉鷹徐杰
苯丙胺對大鼠學習能力和海馬結構GFAP陽性細胞結構的影響劉欽劉運泉潘三強韓輝宿寶貴
IL-6、TNF-α與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陳永鋒吳仲敏浦發曉
人肺動脈干、右肺動脈和左肺動脈多層螺旋CT成像的基礎研究陳吳興陳光平紀建松王向明王祖飛趙中偉徐民
臨床膠片庫在影像解剖學與斷層解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高恒宇姜楊郭林娜侯繼野
聚乙烯醇水溶膠在解剖標本涂刷中的應用徐宏張雨生石小田
組織學與胚胎學多媒體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吳學平金曉梅湯美容李玉磊
兒童感音神經性聾聽覺穩態誘發反應閾與聽性腦干反應閾比較丘理子毛敏黃映紅
脊髓小膠質細胞SFKs介導rrTNF誘導的機械痛敏魏緒紅楊濤劉翠翠宮慶娟信文君周麗君劉先國
口腔頜面頸部解剖學實驗課中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效果比較湯挺兵錢金岳黃陽生
篇2
英文名稱: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解剖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1-1633
國內刊號:31-1285/R
郵發代號:4-38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64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解剖學雜志》(雙月刊)創刊于1964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解剖學會主辦。作為國家級核心期刊,以服務廣大會員和醫藥衛生科技工作人員、促進國內外解剖學學術交流和發展、全面反映我國解剖學最新科研成果、快速傳遞世界前沿最新動態為宗旨,主要對國內外高等醫學院校、高等院校生命科學系、科研院所等形態學工作者進行學術交流,對臨床工作者提供基礎理論的參考。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44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6-1582-01
人體結構生理學是現代醫藥學的基礎,這門課程是由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人體生理學三部分組成而產生的一門課程。如何在高職高專的學生中開展這門課程,如何使高職高專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好的掌握人體結構生理學的知識體系,是高職高專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在《人體結構生理學》課程教學各個教學環節中的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1 應將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生理學有機整合
《人體結構生理學》這門課程雖然是一本教材,但其實它只是將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人體生理學三部分機械的放在一起。同時通過對幾所高職高專調查發現,開設這門課程的各個高校在上課的時通常是三個學科的老師分開上,一部分講完再由另一個老師講,各自完成各種不同的課程內容,這樣的一門課程講解分三部分講,失去了這樣作為完整一門課程設置的意義。所以如果能夠使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人體生理學有機的融合和相互滲透,使三門學科的界限消失,實現醫學基礎課程整體化,則可以為學生后期學習臨床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可以讓一個老師把三門課程的內容同時由淺入深,由形態結構到功能規律一次完成講解,這樣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有連貫性,更容易接受,學生學到的知識也更系統。2 應多媒體教學且要有創新
由于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人體生理學三部分結合的課程講解起來難度是比較大,還在教學實踐中既要有形態結構的實體模型,同時還有一些微觀、抽象、復雜機理內容,所以用傳統的板書教學很難滿足以上教學內容,所以可運用計算機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比如在講心血管內容的時候,可以先用圖片講解心臟和血管的結構,然后再用動畫演示心臟的泵血和血管的運輸血液過程,從而完成血液循環的內容講解,理解起來更容易,更直觀。同時多媒體教學技術還具有減輕教師勞動,豐富信息量和表現力等的意義。多媒體的優點還表現在信息的控制、組織、傳遞,更重要的是能對信息內容和形式進行分解、加工、改造、轉換、新建,創造出一種新的信息內容和形式,所以多媒體可以真正的做到三門課程的有機整合,這是其他媒體難以做到的。
高職高專的課時數比較少,多媒體還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減少信息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充分傳達教學意圖,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情景式教學,是現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強教與學的交流,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形式。3 應將較多的試驗和科研引入到教學當中
生理學本來就是一門實驗性學科,現有的生理知識大量來自于動物實驗和科研的結果,所以我們將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納入了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向學生滲透科研實驗的思路,介紹常用的科研方法,講解實驗操作等內容,指導學生按照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查閱文獻資料,撰寫文獻綜述,由教師對其科學性進行評判,這樣既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又促進了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4 應將較多的臨床知識引入到教學當中
《人體結構生理學》是醫學基礎課程,內容主要是以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為主,講解起來難免會很枯燥,所以在講解人體正常和運動狀態下各器官功能變化規律的基礎上,適當補充一些常見的臨床病理狀態下人體功能變化的情況.這樣不但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使基本概念更加正確、清晰,而且了解了人體生理指標變化的內在規律和醫學常識.例如,在講解“紅細胞功能”時,補充介紹臨床各種貧血的產生原因、功能變化以及目前治療方法和飲食改善注意事項等知識。5 重視教師自身知識水平的提高
篇4
鼻是人體面部的重要器官,其是否協調對稱對面容美觀及其生理功能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構成鼻的支架主要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骨性部分,下部為軟骨部分,變化較大的是軟骨部分。軟骨由鼻外側軟骨、鼻中隔軟骨、鼻翼軟骨組成,其中鼻翼軟骨是構成鼻下部1/3,即鼻尖,鼻翼和鼻小柱形狀的主要成分,是鼻下1/3形態的結構基礎,是影響個體差異的主要因素[1]。唇裂患者鼻解剖學異常亦主要發生在鼻翼軟骨上,其臨床表現在鼻下1/3處最明顯,主要表現為患側鼻翼塌陷及鼻孔扁平,鼻底塌陷,鼻小柱偏斜,鼻中隔偏曲等。國內外學者對鼻翼軟骨的形態結構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資料[2,3]。現對有關鼻翼軟骨的研究進行綜述如下。
1 解剖學研究
傳統上一直把鼻翼軟骨簡單地分為內側角和外側角兩部分,兩者之間的連接稱為膝部或穹隆部。Daniel[4]在1992年對鼻翼軟骨的解剖形態進行了系統地描述:鼻翼軟骨左右各一,底面成馬蹄形,可分為內側角,中間角和外側角三部分,每一腳又由兩個節段組成。內側腳由上方的小柱段和下方的腳板段組成,作用為構成鼻小柱的主要部分和鼻尖的支撐結構。中間腳也由二個節段構成,分別為內側的小葉段和外側的頂段,它主要構成鼻尖和尖下小葉的形態。小葉段與內側腳的小柱段之間的過渡為小柱交界,有一向后旋轉的角度為鼻翼軟骨的后旋角,兩側小葉段從小柱交界開始向兩側分開,從而形成鼻翼軟骨的分離角度,為90°~100°。外側腳主要依據凹凸形狀分為兩個節段,意義不是很大。至于外側腳是否組成了鼻翼的主要部分,即鼻翼的支撐問題目前還存在一些爭論。國內大多數學者認為鼻翼部只有軟骨支撐,外側角直接對應鼻翼的形態,即鼻翼軟骨為構成鼻翼的支架。但是,還有學者認為鼻翼伴行在鼻翼軟骨側方,僅僅延伸至鼻孔側壁前3/1,外側角幾乎不維持鼻翼的形態和結構,外側腳主要形成鼻尖的支持[4~6]。對此目前尚無明確定論,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
總體上講,要明確地描述解剖中所見的鼻翼軟骨的形狀似有困難,如同Natvig所說,沒有一個模型可以代表所有鼻翼軟骨的形態[7]。鼻翼軟骨并不孤立存在,而是與周圍筋膜、肌肉、韌帶等結構密切相關。Lepesteur等[8]提出鼻翼軟骨環的概念:鼻翼軟骨的內、外腳,穹隆部,鼻中隔,小翼軟骨和鼻孔基底的纖維組織連結而成的環狀結構。此后,Daniel和Letourneau等[9,10]也闡述了鼻翼軟骨環的概念。
2 組織學研究
鼻翼軟骨屬于透明軟骨,由軟骨細胞和軟骨基質組成[11]。以往的學者采用穿刺等方法研究雙側軟骨差異,現多采用將軟骨連續切片后研究其組織學特征。對鼻翼軟骨的組織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唇裂患者鼻翼軟骨的病理學研究上。關于唇裂鼻畸形形成機制一直以來存在著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理論之爭,但兩者均認為鼻翼軟骨在鼻畸形形成中起著最主要的作用。內源性理論者Stenstrom、Stark和Kaplan等認為,與正常側相比,患側鼻翼軟骨細胞和基質成分有所改變。杜曉揚等[12]亦觀察到患側鼻翼軟骨小于健側,承認鼻翼軟骨存在發育不足。楊連平等[13]也支持此觀點,認為單側唇裂患側鼻翼軟骨的外側腳細胞發育差于內側腳及中間腳處,患側鼻翼軟骨外側角較健側發育不足。魏建宏等[14]對軟骨連續切片后進行了組織學觀察,發現畸形患兒的鼻翼軟骨外側角1/4處細胞面積、最大直徑最小直徑均明顯小于健側,提示患側鼻翼軟骨外側角發育不足;并且研究還發現,患兒雙側鼻翼軟骨外側角近膜邊細胞和靠近中央細胞均有差異。而Sadove[15]等進行了單側唇裂健患側鼻翼軟骨的組織學比較,認為二者并無顯著性差異。唇裂鼻畸形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而鼻翼軟骨的組織學研究是鼻畸形形成機制的理論基礎,因此在這方面的研究我們還任重道遠。
3 測量學研究
國內外有關鼻翼軟骨的定量研究,文獻甚少。洪志堅對20具尸體標本進行了鼻翼軟骨的解剖學測量:得到了鼻翼軟骨內側腳厚度為(0.96±0.19)mm,外側腳厚度(1.06±0.20)mm,頂部軟骨厚度(1.13士0.31)mm,可見鼻翼軟骨菲薄,僅為1 mm 左右。這是目前所查到的文獻中,對鼻翼軟骨形態學數據測量最為詳細的資料[16]。但以上測量是建立在尸體解剖基礎之上,人體死亡后的軟骨結構迅速發生生物學和力學的變化,其形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尸體解剖得出的研究資料與實際的活體狀態有較大的差距。Young Seok Kim等[17]在開放式鼻畸形整復術中用游標卡尺測量兩側鼻翼軟骨內側腳的長度、寬度以及厚度,唇裂側、非唇裂測量結果分別為內側腳長度(13.84±3.47)mm、(13.80±3.48)mm,寬度(2.92±0.95)mm、(3.28±0.93)mm,厚度(0.69±0.23)mm、(0.70±0.20)mm。迄今為止,我們所得到的鼻翼軟骨的三維測量數據還較為局限,這是因為受到樣本含量及測量方法的限制,因此,對鼻翼軟骨的精確的定量性研究是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尤其是測量方法的改進,為臨床提供更可靠的數據。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有學者對關節軟骨的MR成像和軟骨三維重建方法進行了研究[18]。重建后的軟骨像具有立體直觀的效果,并具有良好的空間分辨率。但鼻翼軟骨菲薄且形態復雜,目前尚不能實現對其的三維成像,這還有賴于醫學影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4 小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鼻翼軟骨在維持外鼻形態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對其形態學、組織學及測量學研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臨床上認為單側唇裂繼發鼻畸形的修復方法以軟骨移植效果最佳。因此,如果術前能夠詳細了解正常側鼻翼軟骨的形狀和大小,在軟骨移植及軟骨塑形時有較為精確的數據作為參考,使得鼻畸形整復術更為精確和個體化,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對正常側鼻翼軟骨的手術創傷,同時也大大節省了手術時間。
參考文獻
1 Sheen JH.Aesthetic rhinoplasty.Louis:Mosby,1978,2.
2 Oneal RM,Lzenberg PH,Schlesinger J.Surgical anatomy of the nose.In Daniel RK:RhinoPlasty.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4,1-20.
3 De Carolis V.A newly designed minigraft to achieve angularity and Projection of the nasal tip:The asymmerterical bipyramidal graft.Ann Plast Surg,1993,30:122.
4 Daniel RK.The nasal tip:anatomy and aesthetics PlaSt ReconStr Surg,1992,89(2):216.
5 Devan PP.Rhinoplasty.Nasal Tip Projection,2003,1.
6 Neeta Patel,Rhinoplasty.The Difficult Nasal Tip:Total Resection of the Alar Cartilages Aesth Plast Surg,2009,33:81-83.
7 Natving P,Sether LA,Gingrass RP,et al.Anatomic details of the osseouscartilaginous framework of the nose.Plast Reconstr Surg,1971,48:528.
8 Lepesteur J,Firmin F.Considerations of the cartilage pent roof of the nose.Ann Chir Plast Esthet,1977,22:1.
9 Daniel RK,Letourneau A.Rhinoplasty:Nasal anatomy.Ann Plast Surg,1988,20:5.
10 Letourneau A,Daniel RK.The superficial musculoponeurotic system of the nose.Plast Reconstr Surg,1988,82:48.
11 周仲之.組織學與胚胎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
12 杜曉揚,水慶付,褚燕軍,等.單側唇裂繼發鼻畸形的整復.安徽醫藥,2003,7(11):47-48.
13 楊連平,喬麗平.單側唇裂鼻翼軟骨組織學觀察.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5,15(3):258-266.
14 魏建宏,喬麗平,楊連平.鼻翼與鼻翼軟骨的解剖學觀察研究.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39(5):397-399.
15 Sadove R,Ladaga L,Magee WP Jr.Cartilaginous histology of the cleftlip nose:proving the extrinsic etiology.Plast Reconstr Surg,1988,81:655-661.
16 洪志堅.鼻尖部整形美容手術探討和相關解剖學研究.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01.
篇5
半個世紀以來,肛腸外科解剖學的研究出現了嶄新局面,極大地促進了肛腸外科的發展。現擇期主要者綜述如下。
1 痔的應用解剖[1]
肛墊 人類肛管內齒線上方有一寬約1.5~2.0cm的環狀組織帶,既往稱為痔區。該區厚而柔軟,1975年thomson[2]命名為“肛墊”。鏡觀,可見肛墊借“y”形溝分割為右前、右后及左側3塊,它們是由12~14個直腸柱相對集中而成。3個肛墊宛如心臟的三尖瓣,協助括約肌維持肛管的正常閉合。
肛墊系胎生時就存在的解剖學實體,它的主要結構成分是:粘膜上皮、血管、平滑肌及彈性結締組織纖維。thomson(1975)[2]、bernstein(1983)[3]等曾將痔切除標本與尸體正常肛墊標本作對比觀察,發現二者并無組織學上的明顯差異。
粘膜上皮 痔區粘膜上皮為單層柱狀上皮與復層鱗狀上皮之間的移行上皮(atz上皮)。上皮內有嗜銀細胞即ec細胞和分泌iga的細胞,前者與粘膜神經叢相連,參與發起有關閉鎖的傳入興奮,后者與肛管區的局部免疫有關。上皮內感覺神經末梢器極為豐富,其神經分布形式不同于皮膚,而與口唇的神經支配有明顯相似之處。其功能不僅可產生便意,而且對直腸內容物的性質有精細的辨別能力,故痔區感受器的面積雖小,但對大便臨近時能起到警報作用,具有某種保護功能。
動脈 痔區的動脈主要來自直腸下動脈(70%)和動脈(42%)。痔區的血代單獨由直腸下動脈負擔,約占人群的10%。直腸上動脈一般不參加,或僅有少數終支(平均5支)可達痔區[2]。據近代學者的研究報告指出[4],直腸上動脈分支變異很大,并不像miles(1919)描述的直腸上動脈3終支與3個肛墊的位置相對應,thomson解剖50例,無一例與miles描述相一致,如gray(1989)、parnud(1976)等權威性解剖學論著對miles說法也不予支持,所以痔和直腸上動脈的末端無直接關系,應走出以前認識的誤區。
靜脈 痔區粘膜下靜脈叢呈擴張狀態,但靜脈壁無任何病理性損害表現,屬生理現象。1982年saint-pierre等[5]發現女性痔叢有雌激素受體和類似正常的乳腺組織,由此可以解釋月經期前和妊娠婦女出現的“痔”的癥狀。
門-體靜脈交通 痔區粘膜下,屬門靜脈的直腸上靜脈與屬體靜脈的直腸下靜脈及靜脈可自由吻合,但痔區靜脈是由體靜脈瓣的作用,只允許痔靜脈叢的血液流向前列腺靜脈叢或陰道靜脈叢(體循環),而體循環血液則不能流向門靜脈系。thomson將鋇劑注入雙側直腸上靜脈,令期擴張,發現這些擴張靜脈不是3具肛墊模式,而是像一串葡萄似的排列肛管一周,因而證實直腸上靜脈和肛墊并無直接的解剖關系,門靜脈同壓導致痔靜脈淤血成痔的傳統概念,現在已被否定。
動-靜脈吻合 動靜脈吻合是指小動脈和小靜脈間的直接吻合管,散布于肛墊粘膜下層,thomson稱其為“竇狀靜脈”,此種竇狀擴大的血管腔隙有2種類型,即薄壁型和厚壁型,壁內有豐富的特殊感覺神經末梢器,提示它是一個復雜的調節系統,或者說是肛壓的調節器[7]。動靜脈吻合的存在,表明肛墊具有組織的特性。
treitz肌 treitz肌是指部分聯合縱肌纖維穿內括約肌進入肛墊的平滑肌纖維。此種纖維在肛墊內的分布方式,主要是呈網狀纏繞痔靜脈叢。部分纖維與穿越內括約肌下端的“u”形逆行纖維,連合呈弓狀結構。排便時,弓狀纖維近側收縮上提肛墊;由于內括約肌遠側擴張,此弓狀纖維對痔靜脈有壓縮作用,故loder(1994)稱treitz肌為“痔的提肛及壓縮器”(levator et compressor hemorrhoids)[8]。隨著年齡增長,treitz肌退行變性,肛墊有凸出于肛管腔的趨勢,可能是無癥狀的肛墊脫垂。
a 靜息時 b排便時:弓狀纖維上部上提肛墊,下部由于內括約肌擴張有壓縮靜脈的作用
2 肛裂的應用解剖
肛裂的發病機制迄今不明。百余年來,許多學者從解剖學上作如下探索。
肛瓣 肛瓣是直腸柱下端之間的半月形皺襞,6~12個,其游離緣向上。早在1908年baall設想:肛裂是肛瓣硬糞塊撕裂后向下延伸而成的線樣創口。但是肛裂通常在齒線以下,距肛瓣尚遠,并未見肛瓣被撕傷的痕跡,故這一說法不能成立。。
minor三角 外括約肌淺部肌束在后方呈“y”形分叉,與皮下部肌束構成minor三角,該處肛管皮膚缺乏肌肉支持,為一薄弱區。1937年blaisdell根據外括約肌的解剖學排列指出:皮下部橫位于三角的前方,猶如柵狀,當干硬糞塊跨越其前面或過度擴張時,易于后方裂傷形成肛裂,此即blaisdell柵門學說。但是,組織學證實,肛裂的基底部不是外括約肌皮下部,而是內括約肌,外括約肌并非肛裂的病因。
櫛膜與櫛膜帶 櫛膜是指齒線與括約肌間溝之間的肛管上皮而言,是肛管的正常結構。“櫛膜帶”(pecten band)是1919年miles作為肛裂的病因病理學說而提出來的名詞,目前在我國有關肛裂的文獻上仍廣為引用,其實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查明,櫛膜帶就是內括約肌,如miles所描述的櫛膜下纖維組織增生而成的“櫛膜帶”是不存的。他所倡導的櫛膜切斷術,事實上就是內括約肌切斷術[9]。
動脈 1989年klosterhalfen等[10]通過尸體血管造影,發現正常人兩側動脈的分支,在肛后連合處吻合較好者僅有15%,而85%的人無吻合,該處小血管密度低于前連合和兩側,形成乏血管區。動脈穿經內括約肌間隔處發出的小支與肌纖維呈垂直方向進入肌內,有可能在肌肉痙攣性收縮壓迫血管,加重肛后連合的缺血現象。lund(1999)[11]用組織學方法觀察肛管各象限皮膚區及內括約肌區的血管分布,發現齒線上下各1cm的間距中,后方的小動脈數明顯低于其它區。
上述解剖學發現,被生理檢測和臨床試驗所證明。
schouten(1994)[12]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測定儀,檢測31例健康成人的肛管皮膚血流,證實肛后連合區血流灌注壓明顯低于肛管其它歐。
schouten(1996)[13]測量27例慢性肛裂病人行內括約肌側切術前后的肛壓(marp)與肛管皮膚血流灌注壓(adbf),并作對比性觀察,發現肛管皮膚血流與肛管靜息壓呈負相關。當肛管麻醉時,marp從(8.4±1.6)kpa[63±21)mmhg]下降至(4.3±2.0kpa[32±15)mmhg]而肛后中線的adbf從(0.79±0.22)v上升至(1.31±0.35)v;在內括約肌側切術后marp明顯下降(35%),同時肛裂處血流量明顯上升(65%),提示肛裂的病理生理學實質是高肛壓低血流。gibbons分析此種現象時指出:通常大動脈收縮壓是160kpa(120mmhg),括約肌內的小動脈壓約11.3kpa(85mmhg),正常肛管靜息壓在此范圍內;若括約肌痙攣引起肛壓升高超過小動脈壓時,肛管皮膚區的血管灌注壓可降至4.7kpa(35mmhg),如在下肢,如此灌注壓可發生缺血性潰瘍和下肢靜息痛,因而沒有理由認為同樣情況不會發生于肛管。按照缺血學說,可以較滿意地解答肛裂為何好發于肛后中線?為何不易愈合?也可以解釋擴肛或內括約肌切開術為何有療效。
綜上所述,根據肛管血供的局部解剖學研究,證實并支持了肛裂的血管病因學說,即肛裂是缺血性潰瘍。但是有關10%女性和10%男性為何好發前位肛裂,其發生機制尚待進一步探討。
3 肛瘺的應用解剖
肛瘺的形成和延伸途徑與解剖學關系極為密切。
肛腺 3~10個,多數位于粘膜下層(80%),內括約肌肉(8%)、內括約肌縱肌面(2%),進入聯合縱肌層者有20%。肛腺管通常開口于肛隱窩,故又稱隱窩腺。自從1880年法國解剖學家herman和desfoses發現肛腺以來,隱窩腺感染一直為人們公認的肛瘺發病學說,許多學者對肛腺的形態結構、組化特性及分布范圍等曾作過詳盡觀察。里川彰夫(1986)將肛腺分肛瘺組和非肛瘺組,前者肛腺類型絕大多數為導管直型(85.3%);后者肛腺多數為導管彎曲型(37.9%),其次是導管和腺房各占一半的混合型(2.6%)。lassmann(1983)發現肛瘺病人的肛腺中有扁平上皮化生者占81.5%,而無肛瘺者為28%。肛腺上皮的扁平上皮化生可導致肛腺產生粘液能力的下降。肛腺上皮(主要為能產生粘液的柱狀上皮伴有少量杯狀細胞)表面用ab-pas、hid-ab染色,有一怪硫粘蛋白膜,即使在有扁平上皮化生的部位也是如此。觀察植物血凝素對表面膜的親和性時發現,一部分杯狀細胞為uea-1、pha陽性,而在有扁平上皮化生的細胞邊緣及細胞間則表現為uea-1陽性,因此推測肛腺上皮的扁平上皮化生產生粘液能力的低下與某種免疫機能下降有關。上述資料,給肛腺感染提供了理論基礎[9]。
聯合縱肌[1~4] 位于內、外括約肌之間,其主要成分除橫紋肌和平滑肌纖維外,還有大量的彈性纖維。這些纖維肌性組織呈放射狀穿插肛管壁向各個方向延伸;向內,穿內括約肌至肛管粘膜下間隙。向下,穿外括約肌皮下部至肛周皮下間隙。向餐,穿過外括約肌與恥骨直腸肌進入坐骨直腸間隙。聯合縱肌層是肛周結締組織系統的集散地,肛腺恰位于此。可以設想,此層為隱窩腺感染或肛瘺的蔓延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hass-fox(1984)斷言:肛瘺的形成和延伸與其說是沿肛腺管,不如說是沿著以聯合縱肌為中軸的肛管結締組織系統蔓延更為重要。
括約肌間間隙[14] shafik(1976)根據聯合縱肌不同的起源,將其分為內側、中間和外側3層,環繞3層間共4個間隙,命名為括約肌間間隙(intersphincteric space)。最內側間隙們于內鍘縱肌與內括約肌之間,借穿內括約肌的纖維與粘膜下間隙交通。最外側間隙位于外側縱肌與外括約肌之間,借穿外括約肌的纖維與坐骨直腸間隙交通,外側縱肌與中間縱肌之間的間隙向外上方與坐骨直腸間隙的上部交通。內側縱肌與中間縱肌之間的間隙向上與骨盆直腸間隙直接交通,是骨盆直腸肛瘺延伸的主要途徑。骨盆直腸肛瘺向下沿此間隙可至肛周皮膚,而皮下膿腫也可經此途徑向上蔓延至骨盆直腸間隙。括約肌間間隙解剖學為肛瘺在聯合縱肌層的延伸,具體地提供了解剖徑路。
中央間隙 中央間隙(central space)是位于聯合縱肌下端與外括約肌皮下部之間的環狀間隙,由shafik于1979年首次提出。間隙內有聯合縱肌的中央腱(central tendon),中央間隙借中央腱的纖維直接或間接地與其它間隙交通。向外通坐骨直腸間隙,向內通粘膜下間隙,向下通皮下間隙,向上通括約肌間間隙并經此間隙與骨舅直腸間隙交通。故中央間隙是各肛周間隙的總匯。
按照肛朱的解剖位置,eisenhammer曾指出,肛周感染的原發性膿腫是在括約肌肌間隙內。但據臨床統計,各類膿腫中肛周膿腫所占比例最大,而括約肌肌間膿腫發生率比eisenhammer所報道的90%小得多。goligher曾觀察29例肛周膿腫或肛瘺與肛隱窩(內口)的關系。發現令有5例證實膿腫(或肛瘺)與隱窩相通。由此他認為隱窩腺感染學說對肛瘺不完全適用。1990年shafik[15]根據中央間隙解剖學的研究,提出:病菌侵入肛周組織的門戶不是肛隱窩,而是破損了的肛管上皮。原發性膿腫不是沿肛腺形成的括約肌肌間膿腫,而是在中央間隙內最先形成中央膿腫,繼而沿縱肌纖維向其它間隙蔓延形成肛瘺。此即肛瘺病因學的新概念---中央間隙感染學說。這一理論較好地解釋了肛周膿腫(即中央膿腫)發生率較高的臨床現象。關于病菌如何侵入中央間隙,他認為這與間隙內側皮膚的解剖特點有關:(1)此處皮膚借纖維隔與中央腱直接相連,較堅硬,乏彈性。(2)皮膚深面是內括約肌下緣與外括約肌皮下部之間的間隙,缺乏肌肉支持,易外傷感染(如硬便擦傷)。一旦感染細菌侵入間隙后,感染可短期地局限該間隙內,若被忽視或誤診,即可發生向其它間隙蔓延形成不同部位的膿腫或各種類型的肛瘺。
4 盆底橫紋肌應用解剖
盆底橫紋肌是一組具有特殊形態和功能的肌群,它不同于人體其它部位的橫紋肌。
4.1 基本排列模式
雙套管式組合 huber[16]發現盆底橫紋肌纖維呈內縱外環兩層排列。由縱肌向下延伸呈袖狀包繞肛直腸抵,由上向下分別為:肛提肌縱層、懸帶、皺皮肌。外環肌由上向下逐漸增厚,依次形成恥骨直腸肌,外括約肌深部、淺部、皮下部。內縱肌由肛提肌神經支配,是肛管的擴張器。外環肌由神經支配,是肛管的收縮器,兩者協調收縮共同維護排便活動。
三組肌群配布 garavoglia[17]根據肌纖維排列及其控便作用,將盆底橫紋肌分為上、中、下三組。上組(恥尾線以上)由肛提肌及其復合體組成,肌纖維起自恥骨弓,經會陰體平面交叉,呈水平“8”形環繞肛管上部,止于肛尾縫。功能為側方壓縮(夾閉)肛管。中組(恥尾線平面)由恥骨直腸肌及括約肌復合體(肛直腸環)組成,肌纖維呈“u”形環繞肛管中部,功能為維持肛直腸角,起控便閘門效應。下組(恥尾線以下)由外括約肌淺部及會陰肌復合體組成,肌纖維起自尾骨,經會陰體平面交叉,呈水平“8”形環繞肛管下部,止于恥骨支,功能為側方壓縮(夾閉)肛管。由此看來,盆底橫紋肌在肛管的上下端發別編織成睚下一對“8”字形吊帶,將肛管前方固定于會陰體,后方固定于肛尾縫。居兩吊帶,將肛管前方固定于會陰體,后方固定于肛尾縫。居兩吊帶之間的肛管中部由恥骨直腸肌和外括約肌深部包繞。但須強調指出,自制的實現除上述作用外,尚須依賴于這些肌肉對盆底的固定作用。
4.2 纖維-肌性腹合體
盆底橫紋肌的部分纖維、內臟迷離的平滑肌纖維及筋膜-腱纖維在盆底不同平面相互交織混雜,構成若干具有一定形態和功能的復合體,如盆膈、尿生殖膈、肛直腸肌環、聯合縱肌、肛尾韌帶、肛尾縫及會陰體等。此種纖維-肌性復合體是盆底橫紋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盆底形態濃密的顯著特色,也是適應盆底負荷功能最理想的結構。1989年shafik[18]提出了肛提肌復合體(levator complex)的新概念,該復合體的組成萬分,包括5個部分。
shafik指出,肛提肌復合體的變性或損害將影響盆底與器官的穩定性,從而導致某些功能性疾患的發生。例如,超負荷的持續性腹內壓升高,將引起肛尾縫過度伸展、肛提肌裂隙擴大、裂隙韌帶拉長并松弛、懸帶變位、肛提肌下陷,致使肛管與隧道之間的穩定性遭到破壞,肛直腸因失去支持而脫垂。
4.3 神經支配
肌提肌:據報道[19]約62.5%的肛提肌神經與盆內臟神經(副交感)共干。
恥骨直腸肌:恥骨直腸肌神經多數來自盆內臟神經或盆內臟神經與肛提肌神經共干。lawson(1981)[20]認為恥骨直腸肌上部為盆內臟神經(副交感)支配,下部為神經支配。
外括約肌:主要由會陰神經和神經支配,兩者有部分重疊。括約肌后端雙側有交互吻合現象。有人發現,破壞了神經,2個月后外括約肌未見任何組織學改變。據推測,外括約肌可能有類似auerbach叢的神經中樞。
篇6
【關鍵詞】干細胞 移植 抗衰老
【Abstract】Stem cells are one of the major hot spots of today’s cell biology. This review statement the Anti-aging effects of stem cells.
【Key word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ti-aging
衰老是人類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干細胞的數量減少,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下降,提示干細胞生理性衰老可能是人體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1]。衰老程度可通過外觀、血液生化指標、臟器相關指標、行為學及分子生物學等多方面進行檢測。如反映抗氧化能力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含量等。SOD是機體內重要抗氧化酶之一,其活力和含量反映了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丙二醛能引起突變使細胞結構和功能被破壞,以此反映體內自由基產生和老化程度。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促進新生血管形成、抑制丙二醛生成并增強SOD活性而對抗衰老。所有這些因子的改變均由于其特定的功能細胞老化、功能下降,及沒有足夠的干細胞對其進行及時更新所致。
干細胞是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能產生表現型和基因型與自己完全相同的子代干細胞,又能在一定條件下分化為各種功能細胞。干細胞醫療技術被《科學》、《自然》等雜志評為21世紀生物科學領域最具發展前景的技術,是攻克各種傳統醫學力所不及的重大疾病的一種嶄新的醫療技術。2007年英國科學家Anastasia在自然雜志撰文指出成體干細胞對人體自我修復和組織再生至關重要,成體干細胞減少是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
2009年羅利民等[2]以新生兒臍帶血分離出的間質干細胞,通過尾靜脈輸入60Coγ射線照射組小鼠體內,照射后當天再次輸注人臍血間質干細胞,證實臍血間質干細胞靜脈輸注對輻射造成的脾細胞損傷有一定保護作用,可促進脾臟細胞分裂增殖,加速脾臟細胞修復。
同年李艷菊等[3]采用D-半乳糖致大鼠衰老模型,由大鼠尾靜脈輸入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SC)3×106個,每周1次,共4次。實驗證實MSC回輸到衰老大鼠體內能夠歸巢到腎臟組織,治療組VEGF蛋白和mRNA的表達均顯著高于模型組,所以MSC分泌VEGF可能是其抗腎臟衰老的機制之一。
2010年李軍等[4]將胎鼠源干細胞連續3次尾靜脈注射入小鼠體內,超聲檢查心臟,檢驗SOD活力、丙二醛含量、GSH-PX活力,各器官做解剖學檢查及組織學衰老程度比較評分。結果示移植組小鼠存活日期明顯長于對照組,移植3個月后評價心功能的指標,心脾質量指數,器官組織學衰老程度評分結果以及血生化指標皆優于對照組,證實移植小鼠胎鼠源干細胞能有效地延緩小鼠衰老進程。
楊春等[5]將脂肪源干細胞(ADSCs)經尾靜脈輸入亞急性衰老治療組大鼠中,結果顯示治療組大鼠較模型組大鼠血清SOD、NO、IL-2水平及脾臟指數均有所提高,而丙二醛含量顯著降低,證實異體移植ADSCs可有效增強大鼠機體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延緩D-半乳糖誘發的大鼠衰老。
許婷婷等[7]將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輸注入小鼠體內,6個月后觀察比較骨髓切片及PPARγ蛋白表達情況,切片顯示實驗組骨髓脂肪組織明顯少于對照組, PPARγ蛋白的表達量也較低,實驗證實臍帶MSC作為一種新來源的MSC,能抑制小鼠自然衰老進程中骨髓的脂肪化,有望應用于抗衰老研究。
綜上五個臨床實驗研究,幾乎得出相似的結果:對于進行干細胞移植以抗衰老在動物身上是可行的。實驗表明注射干細胞后血清SOD、NO、IL-2水平及脾臟指數均有所提高,而丙二醛含量顯著降低,器官組織學衰老程度評分結果優于對照組。雖然在諸如鼠與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種屬差異、免疫反應、怎樣控制細胞的增殖,部分移植的干細胞發展成腦瘤[8]以及利用胚胎干細胞存在著社會學及倫理學方面等問題,但這些都不能抹殺干細胞移植治療可以給患者帶來益處的希望。雖然干細胞作用機制、細胞類型、移植方式、移植時機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研究結果的公布,我們有望看到干細胞移植可使人們延緩衰老,改善衰老的組織器官,而使這種獲益是確定的、持續的、安全的,可以在臨床中放心應用仍需要大家的努力。雖然我們仍舊有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但是干細胞移植已經讓我們看到了治愈此種疾病的希望。
人體整個生命過程就是支持與儲備系統的不斷消耗過程,干細胞以其特有的多潛能分化性質,可使衰老或病態器官組織重新恢復健康,而人類就有望同時擁有長者的智慧及青春的活力。多利羊的成功,使我們堅信這些設想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現實[7、8]。
參 考 文 獻
[1]張敬軍,劉焯霖.《干細胞的應用》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4 ,20(8) :1522-1526.
[2]羅利民,布林.《人臍血間質干細胞靜脈輸注對60Coγ射線照射小鼠脾臟細胞生物學效應的影響》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第13卷第1期.
[3]李艷菊,胡亮杉.《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回輸對大鼠腎臟衰老的影響》中華腎臟病學雜志2009,25(3):241-242.
[4]李軍,張洹.《移植胎鼠間充質干細胞的抗衰老作用》生理學報2010,62(1):79-85.
[5]楊春,李東飛.《異體脂肪源干細胞移植對大鼠的抗衰老作用》解剖學報2010,41(1):87-92.
[6]許婷婷, 周艷華.《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小鼠自然衰老過程中骨髓脂肪化的影響》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26(4):816-818.
[7]Gretchen V.Rat brains respond to embryonic stem cells[J].Science,2002,295(5553):254-255.
篇7
【關鍵詞】 小腿整形術;解剖學;臨床應用;綜述
人體的形體美是身體各部位相互協調并遵循一定的規律,修長而有良好曲線的雙腿一直是愛美女性的追求,目前小腿整形術越來越受到求美者及整形外科醫生的關注。針對小腿的整形手術有小腿縮形術、小腿增粗術和小腿延長術等。小腿縮形術主要適用于小腿短粗的所謂蘿卜腿,手術方案有小腿吸脂術、脛神經腓腸肌支切斷術、腓腸肌部分切除術、跟腱部分切斷術和小腿肉毒素注射等。小腿增粗術手術方案有小腿假體置入術和軟組織填充術兩種。小腿延長術因其并發癥較多,臨床上現已不提倡使用。本文主要對小腿縮形術和小腿增粗術從臨床術式的術后效果和優缺點及解剖美學角度做一綜述,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 小腿解剖及美學標準
理想的小腿長度應等于2個頭高,小腿的最大周徑位于小腿的上1/4水平,是整個小腿長度的3/4,小腿中部的周徑應是最大周徑加上最下處的周徑的1/2,最下部的周徑應該是最大周徑的50%~70%(平均為63%)。HOWARD[1]認為美學意義上小腿應該是踝至腓腸肌下緣的距離與膝至小腿后正中線最突出點的距離相等,而且此距離與整個小腿長度的比例符合黃金分割比率。SZALAY[2]統計顯示,美麗的小腿的最大周徑為33~36 cm,并且認為大于或小于這個數值都是不符合美學特征的。
小腿的形狀取決于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發育情況、脛骨的形狀和長度以及皮下脂肪的厚度。其中比目魚肌占小腿肌肉總量的40%,屬于白肌纖維,負責小腿負重和穩定,而腓腸肌屬于紅肌纖維,主要負責敏捷和快速運動[3]。
2 小腿縮形術
2.1 以減少肌肉體積為目的的手術方法
2.1.1 脛神經腓腸肌支切斷術
此術式源于骨科治療馬蹄型內翻足的手術方法——脛神經選擇性神經切斷術[45]。現有學者將其應用于小腿縮形以改善小腿外形,但是關于其療效和并發癥等問題,目前尚有爭議。
(1)脛神經腓腸肌肌支解剖學研究
國內外很多學者對小腿三頭肌及其神經支配做了詳細的解剖學研究[69]。脛神經在腘窩處的各個分支起點在股骨內外上髁連線上下3 cm范圍內。腓腸肌內側頭肌支從脛神經發出,在脛神經膜內位于脛神經干淺層內側,起點大部分位于股骨內外上髁水平連線之上,平均值為(-6.6±13.7)mm。神經長度平均(42±12)mm;神經起始處寬度(2.3±0.4)mm。腓腸肌內側頭神經肌支1支者占85%,終支為3支者占95%,在肌門處發終支者占75%。腓腸肌外側頭肌支從脛神經發出,在脛神經膜內的腓腸肌外側頭肌支位于脛神經淺層外側,神經起點高度(2.4±16.7)mm,長度(50±13)mm,起始處寬度(2.5±0.4)mm。腓腸肌外側頭神經肌支為1支,95%分為3支終支,在肌門處分為終支者占80%。比目魚肌肌支從脛神經發出,在脛神經膜內該神經位于腓腸內側皮神經的深面,向遠端走行于腓腸肌深面,進入比目魚肌,該神經起點高度(13.5±14.3)mm,神經干長度(54±13)mm,神經起始處寬度(2.5±0.4)mm。比目魚肌近側神經肌支85%為1支,分為2~6支終支,以2支終支最多見。脛神經的解剖變異主要是腓腸肌內側頭肌支與腓腸內側皮神經共干和腓腸肌外側頭神經肌支與比目魚肌神經肌支共干兩種情況,這在手術切斷腓腸肌外側頭神經肌支時尤其要注意避免損傷比目魚肌神經肌支。
(2)腓腸肌內外頭神經肌支切斷后肌肉的變化
孫鴻斌[10]和徐建廣等[11]通過動物實驗研究認為,在去神經支配后2周腓腸肌濕質量減少為正常的52.1%,至神經損傷后16周腓腸肌濕質量維持在正常的25%左右。肌細胞直徑及截面積隨時間延長呈進行性下降,失神經支配2周腓腸肌細胞直徑減少為正常的64.87%,至失神經支配20周肌細胞直徑僅為正常值的25.06%,肌細胞截面積與肌細胞直徑的變化規律相一致。李明善等[8]對大鼠脛神經進行部分切斷,得出結論認為,當80%切斷脛神經時小腿三頭肌萎縮55%。國外有學者對小腿三頭肌進行肌力測定,結果顯示,腓腸肌功能喪失后小腿內收力量減少30%,屈曲力量減少5%~15%。而比目魚肌功能喪失后小腿肌力明顯下降50%[3]。由此可見,腓腸肌內外側頭功能喪失對小腿的功能影響小,采用腓腸肌內外側頭肌支切斷是可行的。
(3)腓腸肌神經肌支切斷的臨床應用
學者TSAI等對700例病人進行了腓腸肌神經肌支切斷術,認為此術式是減少小腿體積、改善外形的有效術式。國內外骨科學者采用脛神經腓腸肌肌支切斷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15],此手術的主要并發癥是腓腸內外側皮神經損傷、小腿肌力下降和小腿肌肉萎縮。韓國SEOCK對求術者進行此術式,術后恢復期短,手術當天即可走動。PARK等[16]報道了15例脛神經腓腸肌支切斷術病人的并發癥,其中4例為肌肉肥大,另有4例為垂足。李希軍等[17]在國內率先開展脛神經腓腸肌內側頭肌支切斷的小腿減肥術,可以使小腿最大周徑減少(3.5±1.1)cm,他們認為此術式可縮小小腿,改善小腿外形,方法簡便、安全,效果明顯,同時不影響病人的行走功能。但手術存在兩個缺點:一是保留了腓腸肌外側頭肌支,并沒有改善小腿外側的形狀;二是手術切口長,術后瘢痕明顯。
部分學者的結果卻令人失望。LEMPERLE等[3]提及WEBSTER曾為1例病人切斷雙側腓腸肌內外側頭神經肌支,但是術后病人小腿僅有輕微的變細;此外SZALAY也做過1例,術后6個月病人小腿最大周徑僅減少1.5 cm,踝部水腫持續1年,手術效果不滿意。HWANG等[6]提及此手術術后存在小腿代償性肥大的并發癥,KIM等[18]認為此手術效果在術前不可預測,術后小腿缺失正常的類魚腹形狀。
綜上所述,腓腸肌神經肌支切斷術可能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小腿縮形手術,目前關于此手術的遠期、近期并發癥尚未見大樣本報道。此手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有:①效果不佳甚至小腿肥大,可能與腓腸肌代償性肥大有關;②垂足:因為損傷了比目魚肌神經肌支;③瘢痕;④術后小腿側面觀缺失正常的類魚腹形狀;⑤術前不能準確預期手術效果;⑥關節病變:膝關節的力學平衡改變,長期磨損可能會導致膝關節病理改變。所以此手術的臨床應用尚需進行大量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觀察,內鏡等先進手術器械的使用和手術方案的改進將會使此手術更加完善并有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2.1.2 腓腸肌部分切除術
此手術最早用于治療脊髓灰質炎后遺癥導致的小腿肥大,現逐漸應用于小腿縮形的美容學治療,根據手術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單純的腓腸肌切除術、內鏡下腓腸肌切除術和借助特殊器械的腓腸肌切除術等。
(1)手術切除
LEMPERLE等[3]根據經驗認為部分甚至全部切除腓腸肌不會影響病人小腿的功能,因為其他肌肉在幾周內可以代償其功能,而對于嚴重小腿肌肉肥大的病人可以切除全部腓腸肌。他們為15例病人進行了雙側小腿腓腸肌切除術,切除肌肉平均質量560 g;術前平均小腿周徑36~48 cm,術后小腿周徑31~41 cm。隨訪8月~4年,4~6周后沒有病人訴行走和運動不便。CHIH等[19]報道應用此手術治療脊髓灰質炎后遺癥導致的小腿肥大1 例,切除腓腸肌內外側頭肌肉280 g,小腿的周徑從術前的38.0 cm(上)、32.5 cm(中)、22.0 cm(下)分別減少到33.5 cm(上)、29.5 cm(中)、22.0 cm(下),術后小腿外觀良好,隨訪2年小腿穩定性良好。
(2)內鏡輔助肌肉切除
有學者開始使用內鏡輔助下腓腸肌部分切除術,但是手術操作難度相對增加。KIM等[18]報道了60例115側內鏡輔助下小腿肌肉部分切除手術,他們使用自制的剝離器保留腓腸肌起點的附著部分,以保持膝關節的穩定性。小腿最大周徑可以減少3~7 cm,小腿肌力術后6~12個月恢復正常。認為內鏡輔助下小腿肌肉切除術的優點是:①可選擇去除小腿膨大部分;②瘢痕小;③膝關節穩定性好。
(3)借助于特殊器械的肌肉切除
秦榮生等[20]利用特殊肌肉切除器——螺刀為13例病人進行了小腿肌肉部分切除術。切除肌肉量左小腿平均為77.08 g,右小腿平均為76.85 g。術后病人的小腿最大周徑平均減少2.4 cm。13例病人中2例并發血腫,1例表面輕度不平整,1例行走后易疲勞,1個月后恢復。認為手術時可考慮少量去除比目魚肌,以使小腿中下部外形塑造效果更好。
(4)射頻消融肌肉縮形術
近年來PARK[21]對250例小腿肥大病人在射頻消融引導下行選擇性腓腸肌凝固壞死術,小腿平均周徑減少25 cm,小腿外形輪廓流暢自然,術后7 d即可進行日常活動。
綜上所述,小腿最大周徑的減少量并不與肌肉切除量的增加呈正比,考慮為多種因素影響小腿周徑,如腫脹、測量誤差、腓腸肌量的個體差異、小腿單位體積內肌肉減少量、支配肌肉的神經被切斷后經過數月漸進性萎縮或殘余肌肉的代償性肥大等。小腿肌肉切除和小腿體積變化之間的確切關系尚需進一步研究。
2.1.3 肌腱切斷術
應用內鏡切斷腓腸肌內側頭肌腱或外側頭肌腱進行小腿塑形,術后平均周徑可以減少10%。但肌腱切斷術式的臨床效果及適應證還應進一步探討。
2.1.4 肉毒素注射
HYUN等[22]將32、48或72 U 3個不同劑量的A型肉毒素注射在6位女性受術者腓腸肌內側頭,術后1周即出現腓腸肌萎縮,局部肌肉隆起消失,小腿曲線變的圓滑順暢,小腿周徑變化輕微。認為肉毒素在小腿塑形、消除肌肉隆起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減少小腿最大周徑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肉毒素瘦腿的主要問題是使用劑量受限,其人體推薦使用劑量為單次注射不超過200 U。
2.2 減少脂肪體積的手術方法
目前小腿脂肪抽吸的手術方法包括坐位的術前標記和檢查、使用彎曲的適合小腿曲度的吸脂針、超量灌注腫脹麻醉技術和體外超聲輔助吸脂等;手術適應證是小腿皮下脂肪堆積,對小腿皮下脂肪厚度的判斷主要依靠捏夾試驗。MLADICK等[23]認為病人坐位時更有利于判斷小腿皮下脂肪的厚度,小腿皮下脂肪厚度必須達到2~3 cm才是小腿脂肪抽吸的適應證,并提出使用彎曲的適合小腿曲度的吸脂針、超量灌注腫脹麻醉技術和體外超聲輔助吸脂。小腿皮下脂肪厚度達到1.5 cm即可進行小腿脂肪抽吸術,也是目前公認的小腿吸脂標準。國內外學者在脂肪抽吸的臨床實踐中得出結論,吸脂后皮膚性狀和條件無明顯變化,甚至在某些特殊部位皮膚性狀還可以得到改善。小腿脂肪抽吸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是不平和硬結,感染、持續性水腫(6個月以上)、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一般很少見。
3 小腿增粗術
小腿增粗術的主要受術者是追求健美和活力的女性以及小腿過于纖細的女性,此外小腿增粗術也適用于外傷、疾病或先天性異常引起的雙腿不對稱等。目前小腿增粗的方法主要有硅橡膠假體、硅凝膠假體填充和自體脂肪移植等。2005年,NIECHAJEV[24]報道了18例20側小腿增粗術,其中14例病人以美容為目的,其余4例屬于病理性小腿發育不良。17例病人使用硅凝膠假體,假體容積60~200 mL;其中12例使用雪茄形假體,5例使用解剖形態(非對稱形)假體。所有病人都取得了良好的小腿外形并且對手術效果感到滿意,無假體排斥反應、感染、小腿功能障礙等并發癥。
目前針對小腿粗大的手術方案較多,但是各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解決引起小腿肥大的全部病因,而且部分手術尚未有全面的臨床經驗總結,其遠期療效和并發癥有待于更進一步觀察,綜合減少小腿肌肉體積和脂肪體積的手術方案是解決小腿粗大的最合適選擇。小腿增粗術目前手術方案明確,效果良好而且無嚴重的并發癥,是值得推廣的美容外科手術,但是不同種族審美觀的不同可能是限制此手術在黃種人中開展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
[1]HOWARD P S. Calf augmentation and correction of contour deformities[J]. Clin Plast Surg, 1991,18(3): 601605.
[2]SZALAY L. Twelve years experience of calf augmentation[J]. Aesthetic Plast Surg, 1995,19(5):473476.
[3]LEMPERLE G, EXNER K. The resection of gastrocnemius muscles in aesthetically disturbingcalf hypertrophy[J]. 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 1998,102(6):22302236.
[4]DEL T, DETREMBL E, HANSON P, et al. Selective tibial neur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quinovarus foot: a 2year followup of three cases[J].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6,85(1):8288.
[5]BUFFENOIR K, ROUJ E, LARTERRE F, et al. Spastic equinus foot: multicenter study of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tibial neurotomy[J]. Neurosurgery, 2004,55(5):11301137.
[6]HWANG K, KIM Y J, CHUNG I H, et al. Innervation of calfmuscles in relation to calf reduction[J]. Ann Plast Surg, 2003,50(5):517522.
[7]趙凱冰. 小腿三頭肌神經肌支形態學研究[J]. 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 2004,16(2):108109.
[8]李明善,趙凱冰. 小腿三頭肌神經肌支顯微外科解剖學研究[J]. 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02,21(2):911.
[9]李希軍,柳大烈,宋磊,等. 脛神經腓腸肌肌支切斷小腿減肥術應用解剖探討[J]. 中國美容醫學, 2006,15(3):262264.
[10]孫鴻斌,苑福升,張巨. 大鼠去神經支配骨骼肌及運動終板的形態學變化[J].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6,32(1):8789.
[11]徐建廣,顧玉東. 大鼠失神經支配骨骼肌萎縮的實驗研究[J].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04,21(1):5758.
[12]SMYTH M D, PEACOCK W J.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asticity[J]. J Muscle Nerve, 2000,23:153163.
[13]CAILLET P, MERTENS P, RABASEDA S,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gait in the hemiplegic patient after selective tibial neurotomy[J]. J Neurochir, 1998,44:183191.
[14]KIM S C, KANG M H, OCK J J. Calfcontouring surgery of gastrocnemius hypertrophy: selective neurectomy of the sural nerve[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8,32(6):889893.
[15]TSAI F C, MARDINI S, FONG T H, et al. Selective neurectomy of the gastrocnemius and soleus muscles for calf hypertrophy: an anatomical study and 700 clinical cases[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8,122(1):178187.
[16]MICHAEL S. Some Korean women are taking great strides to show a little leg[J].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1,21:208213.
[17]李希軍,柳大烈,袁繼龍,等. 脛神經腓腸肌內側頭肌支切斷的小腿減肥術[J]. 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06,17(3):196198.
[18]KIM I G, HWANG S H, LEW J M, et al. Endoscopeassisted calf reduction in orientals[J].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0,106(3):713718.
[19]CHIH C T, SU S L, CHUNG S L, et al. Aesthetic resection of the gastrocnemius muscle in postpoliomyelitis calf hypertrophy: an uncommon case report[J]. Aesth Plast surg, 2001,25:111113.
[20]秦榮生,王俠,陳育哲,等. 小腿腓腸肌部分切除塑造小腿外形[J].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03,19(2):8587.
[21]PARK Y J, JO Y W, BANG S I, et al. Radiofrequency volume reduction of gastrocnemins muscle hypertrophy for cosmetic purpeses[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7,31(1):5361.
[22]HYUN J L, DONGWON LEE, YEONHO PARK, et al. Botulinum toxin a for aesthetic contouring of enlarged medial gastrocnemius muscle[J]. Dermatologic Surgery, 2004,30(6):867871.
篇8
關鍵詞:步態識別; 支持向量機; 關節角度; 輪廓特征
中圖分類號:TP39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73X(2010)10-0086-04
Gait Recognition Based on Joint Angles
ZENG Ying, LIU Bo
(Ea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A gait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joint angles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view point that joint angles of motion body contain rich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individuals. The lower limbs, coordinates of pelvis, knee joints and ankle joints were computed with mo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in body anatomy, The included angles of lower limbs are extracted as the angle of the moving joints. Considering low classification capacity of traditional gait classifiers such as NN and KNN classifiers,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which has an effective classifying ability for small sample was used for the gait classific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CASIA gait database demonstrate that the approach has an encouraging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Keywords:gait recogni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joint angle; silhouette feature
0 引 言
步態識別是一種新興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旨在通過人行走的姿勢來識別人的身份。因其具備在遠距離或低視頻質量情況下的識別潛力,且難以隱藏或偽裝,近年來引起了各國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人的步態是自身生理結構、行為習慣、心理狀態等諸多因素在行走時的外在綜合表現。由于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步態亦不盡相同,故步態特征可以為人的身份識別提供獨特的線索。步態特征既包括身高、體形等基于幾何度量的特征,也包括對行為變化較敏感的運動學特征,如關節點的運動軌跡及位移速度、肢體關節角度等。直觀上,人類視覺對步態的識別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體輪廓形狀隨時間的變化過程[1],因此,現有的步態識別方法大多基于人體輪廓特征。文獻[2]應用傅里葉描述子描述人步行時的輪廓特征,利用模板匹配法獲取待測樣本與訓練樣本的相似度,最后采用最近鄰分類器進行決策;文獻[3]利用人體二值圖像的側面外輪廓寬度矢量作為步態特征,使用隱馬爾可夫模型(HMM)進行步態識別;文獻[4]提出一種是基于Procrustes形狀分析的步態識別方法,利用統計形狀分析提取步態特征向量,分別采用最近鄰分類器、K近鄰分類器及最近標本分類器進行分類識別。
上述方法經實驗驗證是成功的,但存在一定不足:人體輪廓特征雖然能反映運動人體的形狀變化,但無法直接表達步態的運動特性,屬于步態的低層信息;而且人體輪廓形狀容易受服飾改變、外物遮擋等因素的影響,識別性能很不穩定;在分類識別方面,上述方法采用的是最簡單的模式分類方法,如最近鄰分類器、隱馬爾可夫模型等,其共同理論基礎是經典統計學,采用的是樣本數目趨于無窮大時的漸進理論,但在實際問題中,研究樣本的數目是有限的,因此這些分類方法的分類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使用下肢關節角度作為步態特征。下肢關節角度是重要的步態運動學參數,能有效反映步態運動的細微變化,相較于人體輪廓,包含了更豐富的步態模式變化信息。在獲得了有效的特征向量之后,關鍵問題是設計具有良好分類能力的分類器。支持向量機無需先驗知識,與傳統的模式識別方法相比具有推廣性能強、能保證全局最優等優點。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機與最近鄰分類原則相結合的策略進行分類決策。
1 步態特征提取
1.1 步態檢測
采用中值法[5]估計圖像序列的背景幀;然后使用背景減除法檢測圖像中的運動目標,并在設定的閾值下對圖像進行二值分割。二值化后的圖像會出現噪聲,使用3×3的腐蝕和膨脹濾波算子去除噪聲點,并執行連通性分析進一步填充小的空洞。對預處理后的二值圖像進行邊界跟蹤,即可獲得人體外輪廓邊界線。
1.2 下肢關節點定位
在人體輪廓圖像上定義一個能包含整個人體的最小矩形框,如圖1所示,人體身高即為矩形框的寬度,記為H。根據圖2給出的解剖學中人體下肢比例關系[6],可以確定盆骨、膝、踝關節點的縱坐標分別為:Y1=0.53H,Y2=0.285H,Y3=0.039H。各關節點橫坐標的定位過程如下:
(1) 盆骨關節點:從左至右水平掃描輪廓圖像的第Y1行,記錄像素值為1的點的坐標。由圖1可知,這樣的點有兩個,分別位于盆骨點左右兩側的輪廓邊界線上,其橫坐標分別記作X1L,X1R;盆骨關節點的橫坐標X1可用下式計算:
X1=X1L+(X1R-X1L)/2(1)
(2) 膝關節點:需要確定左、右膝關節點的位置。以坐標點(X1,Y2)為起始位置,分別向左、右兩側水平掃描輪廓圖像的第Y2行;然后按步驟1的相同方法得到左、右膝關節點的橫坐標值。
踝關節點 定位方法類似于步驟(2)。
圖1 下肢關節點位置
圖2 下肢占身高的比例
人在行走時,膝、踝關節點在某些時刻會出現自遮擋現象,此時無法檢測出它們的位置。本文采用插值的方法獲得近似的關節點位置。同一步態序列中,插值公式為:
xn+2=xn+2(xn+1-xn)(2)
yn+2=yn+2(yn+1-yn)(3)
式中:下標n,n+1分別代表第n幀和第n+1幀步態圖像,第n+2幀為遮擋點所在的幀,(x , y)表示關節點的坐標。
本文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如背景簡單、視角單一、小規模的評估數據庫等,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將考慮視角變化對步態識別的影響,并在大規模、復雜背景下的步態數據庫中進行算法驗證,以提高算法的魯棒性。
參考文獻
[1]王亮,胡為明,譚鐵牛.基于步態的身份識別[J].計算機學報,2003,26(3):1-7.
[2]COLLINS R T,GROSS R,SHI Jian-bo.Silhouette-based human identification from body shape and gait[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 Washington DC.[s.n.],2002:351-356.
[3]KALE A,CUNTOOR N,YEGNANARAYANA B,et al.Gait analysis for human identific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dio- and Video-Based Biometric Person Authentication. Guildford.[s.n.],2003:706-714.
[4]WANG Liang, NING Hua-zhong, HU Wei-ming, et al. Gait recognition based on procrustes shape analysis[C]//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New York: IEEE, 2002: 22-25.
[5]田見光,趙榮椿.步態識別綜述[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5,11(5):20-23.
[6]YOO J H,NIXON M S,HARRIS C J.Extracting human gait signatures by body segment properties[C]//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EEE Southwest Symposium on Imag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S.l.]: IEEE, 2002: 35-39.
[7]邊肇棋,張學工.模式識別[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8]劉向東,陳兆乾.基于支持向量機方法的人臉識別研究[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04,25(12):2261-2263.
篇9
關鍵詞: 中職 生理學 教學改革
生理學是研究正常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的任務是探討正常人體生命活動的現象、過程、規律、機制、影響因素,以及人體生命活動的協調與統一。生理學與護理學密切相關,是護理學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同時是聯系護理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中樞課程,并為后續的一些專業課程打下基礎。鑒于中職學生學制短、課時少、基礎薄弱的現狀,而生理學內容抽象復雜,致使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教學效果較弱,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積極性學好這門課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從充分備課、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探討如何提高中職護理專業生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1認真備課,明確重點
生理學是研究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現象和機體各部分功能規律的一門科學,也是臨床、護理等專業重要的基礎必修課程。由于中職教育學制短、課時少,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能在學習中不斷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其他醫學專業課程及從事醫療、衛生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1],應以必須、夠用為原則。備課時,教師要根據護理學專業特點及后續課程的設置合理設置重點難點,教學內容合理取舍、重點內容明確。像血液、循環、呼吸、消化、泌尿、神經系統等與專業聯系密切的內容要作為重點詳細講解,對于細胞、體溫、感覺、生殖等內容簡單講解即可,從而使有限的課堂理論教學做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2.完善的教學設計
首先進行組織教學包括考勤;然后復習導入新課,可以用承上啟下的提問、過渡性陳述、懸疑問題等方式導入;接下來是新課內容講解,講解過程中結合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內容講解完了進行必要的小結,對主要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強化課程重點難點;講完課后要適當地布置一些作業,主要是本堂課程復習思考題及預習下節內容。
3.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3.1多媒體演示法
多媒體教學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借助于多媒體的圖文、聲像并茂的優點,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如直觀的動畫演示,體現了動靜結合的優勢,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好地解決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重點、難點,使原本枯燥的理論教學變得活潑生動,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如講授靜息電位的形成這個知識點時,教師采用Flas形式來展示靜息電位的形成過程中離子的流動,形象的動畫、鮮明的色彩把抽象復雜的過程變得直觀易懂,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及進一步探究知識的積極性。
3.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2]。在生理學教學中可以應用這一方法,如:在講述滲透性利尿這一知識點時,引入糖尿病案例。馮某,40歲,無明顯誘因出現多尿、口干、多飲、多食伴消瘦,遂就診于當地縣醫院,查空腹血糖20mmol/L,尿糖4+,尿酮體+,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首先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點思考滲透性利尿的原理,葡萄糖在腎小管中重吸收的部位、吸收量,然后由教師講解糖尿病病人多尿的原因。
3.3PBL教學法
PBL是一套創設學習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是“基于問題式學習”或“問題向導學習”的自主學習模式[3]。PBL教學是以內容為基礎,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課程設計,然后將課程設計教給學生讓其解決,課堂上老師指導隨機分組對課程設計和學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最后教師總結學生討論結果,并歸納知識體系[5]。與傳統填鴨式教學比較,PBL教學法的優點是:(1)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探索性、主動性;(2)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問題性和參與性;(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
PBL教學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良好[5]。
4.課堂總結
每章節教學結束后,教師都要用簡潔精練的語言概括所講授的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對所學知識一目了然[6]。最后還要布置課后作業,課后作業除了課后練習題,還要有思考題,開拓學生的思維。如:(1)思考近視眼和老花眼眼球的變化有什么共同點,而近視眼與遠視眼產生原理的區別又是什么。兩個問題放在一起比較,加深印象鞏固所學知識內容;(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滲透性利尿和水利尿原理有何不同。以上兩種利尿現象哪一種與抗利尿激素有關,是怎么調節的等。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還要注意做到四個聯系:(1)聯系解剖結構,不僅幫助學生復習了解剖學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學習生理學的基礎。(2)聯系最新進展,給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生理學科學最新進展的學習網站,讓學生自主探索,提高他們的知識面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教材。(3)聯系臨床實踐,使生理學教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能深化所學內容。如:講血壓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帶學生到實驗室掌握血壓測量方法。血壓的測量也是臨床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內容。(4)聯系日常生活,把書本上的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問題聯系在一起,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則能大大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如:在講解血型這一內容時,聯系生活中的一些特殊事件,像報紙上報道的對一位3歲RH陰性血的小女孩的救援等。
總之,在中職護理專業的生理學教學中,應緊密聯系護理專業特色、層次分明、突出重點,進行科學的規劃教學設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生理學學習的積極性、探索性及好奇心,同時要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彭波.生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2]李玉彬,徐秀芝.在解剖學教學中恰當應用案例教學[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8):1263-1264.
[3]楊海蓮.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基礎生物化學研究性教學[J].中國大學教學,2006(2):35-36.
[4]崔炳權,何震宇.PBL教學法的研究綜述和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7):105-118.
篇10
有了創新意識、創新思想才能形成創新行為,從而產生創新效應,并取得創新結果,實現自主創新[3]。超聲碩士研究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自始至終貫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每年讓研究生多次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了解超聲發展的最新動態和創新特點;鼓勵研究生多與專家進行交流,使研究生直接感受其創新過程,領悟其成功經驗和創新精神。積極創新的人應該勇于突破,在借鑒前人優秀成果的同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研究生在實驗過程中,如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學會用與他人不同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敢于打破舊的思維模式,以事實為依據,只有這樣,才能在科學研究中取得創新性的突破。研究生培養區別于本科生培養的另一個方面體現在科研能力的培養上。科研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能力、科研的創新能力、科研的動手能力、科研的邏輯思維能力、合作溝通能力以及英語論文讀寫能力[4]。科研基本功的訓練是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重點。科研能力的培養應以總結臨床實踐經驗或解決臨床問題為前提,密切結合臨床工作,要求研究生在繁雜的臨床工作中,保持敏銳的科研洞察力,隨時隨地發現問題,從細微處入手,找出科學研究的切入點,思考其是否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并作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此外,還應培養研究生查閱文獻的能力。查閱文獻獲取科研信息的能力是超聲研究生進行科研創新的基本能力。醫學科技情報資料反映了國內外醫學學術發展的最新動態,是科學工作者了解同行工作、追蹤國際最新動向的窗口,也是確定或調整課題方向的重要依據[5]。在研究生學習期間,應鼓勵研究生養成每天查閱文獻的習慣,專門請醫學檢索教研室教師向學生傳授查閱文獻的方法和技巧,使研究生根據各自的研究方向認真查閱文獻,了解自己的研究課題在國內外的進展動態,摸清前輩所做的工作及達到的水平,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甚至萌發新見解。我們還應要求每位研究生多寫綜述、科研標書等,使其在獲取科技信息方面得到更多的經驗積累;還應注重培養研究生的英語能力,英語能力的強弱決定著研究生獲取國外文獻資料的廣度和深度。可以每兩周組織一次外文文獻抄讀學習,由研究生擔任主講,就近期查閱的文獻進行重點匯報,提出問題并進行討論。通過讓研究生學習查閱文獻,使其及時更改研究內容,提高科研水平。
建立立體思維,提高思維能力
超聲醫學是一門抽象的科學,超聲圖像的成像和觀察都在一個動態的狀態下進行,例如從不同方位多層面、多角度觀察同一器官,這是超聲相對于其他影像檢查手段的優勢,同時也是研究生學習的難點[6]。在臨床工作中,指導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研究生將顯示屏上的超聲圖像與解剖圖像進行概念轉換,從而建立研究生的立體思維,改變其單純的平面思維概念。幫助研究生建立立體思維,首先要讓研究生憑借積累的解剖學、病理學及成像技術知識等去辨認二維圖像,同時進行逆向思維,使研究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虛擬的三維人體組織結構,然后讓研究生根據病情進行綜合判斷,最后達到診斷的目的。整個影像成像診斷過程就是一個“立體—平面—立體”的變換過程。
兼顧人文素質,提高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