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業發展狀況范文

時間:2023-05-17 11:31: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產業發展狀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產業發展狀況

篇1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展現狀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速度較快,企業規模不斷壯大

近年來,通過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專題招商和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產業發展環境,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初具規模,展現出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成為帶動全縣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助推器”。2013年6月末,全縣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企業共有26家,其中新材料5家、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6家、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業5家,專用設備制造業3家,智能制造業3家,先進制造業4家。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5.3億元,增長54.4 %,主營業務收入102億元,增長59%,分別高于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26.9和33.9個百分點,對全縣工業的增長貢獻率分別達到51%和57%。重點企業規模日益壯大。其中星星家電、龍翔生物、惠利隆塑業上半年分別實現產值29億元、10億元和9億元,成為規模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益穩定發展,總量占比不斷提高

隨著全縣新興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新興產業在工業經濟中份額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明顯好于其他行業。2013年上半年,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累計實現利稅總額15.3億元,同比增長52%;累計實現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5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利稅總額、利潤總額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為31.6%、31.2%、30%、29.8%,成為睢寧工業經濟的發展主要力量之一。

(三)戰略新興產業企業技術創新意識不斷提升,技術進步明顯加快

近年來,隨著全縣新興產業企業創新意識增強,企業技術進步明顯加快。

一是企業創新投入穩步增長。隨著新興產業企業對研發創新的重視程度增加,投入的研發經費以及研發人員的數量、質量都穩步增長,遠超傳統制造業企業。如星星家電公司2012年科技投入技術研發經費近1億元,占年銷售收入2%以上。

二是新產品開發能力不斷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以結構調整和提高效益為目標,大力開發新產品。2012年,全縣新興產業實現新產品產值3億元,同比增長42%。新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直接促進了企業產品結構的優化,推動了企業規模的擴大。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問題

雖然全縣新興產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待進一步發展壯大:

(一)產業集聚度不高,發展環境尚需優化,扶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由于新興產業門類較多,行業較為分散,與其配套的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和上下游產業未完全進入,尚未形成配套齊全、功能完備的產業鏈。影響睢寧新興產業的發展。必須盡快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重點和產業集聚區域,搞好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二)新產品產值低,企業技術研發能力依然薄弱

高層次技術、管理人員的缺乏,研發經費的不足,使得新興產業在核心技術研發上,自主創新能力方面仍較薄弱,技術創新的支撐體系尚待完善,許多產業只是低水平、簡單的重復。從新產品產值上可以看出新特產業總體上研發能力不足。2013年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新興產業新產品產值3億元,僅占新興產業產值的3%。此外,專利授權量的擁有數偏少,特別是發明專利的擁有數偏少,也說明我縣新興產業企業技術研發能力依然薄弱。

三、加快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規劃體系,培育發展產業示范基地

一是編制具有本地特色區域性發展規劃,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差別化、特色化協同發展。制定實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物聯網和云計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業等專項規劃,明確實施內容和實施細則。二是依托現有優勢產業集聚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向具有技術創新優勢的企業和產業集聚,建設一批體制機制健全、市場活力大、產業鏈完善、輻射帶動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極。

(二)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在整合現有政策資源、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道的基礎上,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著力支持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及創新能力建設等。

二是強化金融支持。扶持發展創業投資企業,發揮政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資金的引導作用,擴大資金規模,推動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帶動社會資金投向處于創業早中期階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型企業。

篇2

1、新西蘭養羊業生產狀況

1.1綿羊生產狀況

綿羊存欄量從1961年4 846萬頭持續增加,1982年達歷史最高值7 030萬頭后開始下降,從2000—2006年開始一直保持4 000萬頭左右,2008年為3 408.8萬頭,比1961年減少29.7%。綿羊的屠宰量自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波動性上升趨勢,80年代后期呈下降趨勢[2]。1961年為2 726萬頭,至1985年達最高值5 070萬頭后開始下降。2008年屠宰量為3 360萬頭,比1961年增長了23.3%。綿羊的胴體重自60年代緩慢下降,1961年平均為16.7 kg/只,而1985年達最低值14.3 kg/只。此后開始緩慢上升,2008年胴體重為17.7 kg/只,比1961年增長了6.0%。綿羊肉產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上升趨勢,80年代后期開始下降,從90年代開始趨于平穩。1961年產量為45.7萬t,至1985年達到高峰72.8萬t,比1961年增長了60%。此后開始下降,2008年產量為59.8萬t。綿羊皮產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波動性上升趨勢,80年代后期逐漸下降,從90年代后趨于平穩狀態。1961年產量為7.6萬t,至1986年達到高峰14.9萬t后開始下降。2008年產量為14萬t,比1961年增加了84%。

1.2山羊生產狀況

山羊存欄量從1961年2.8萬頭持續增加,1976年山羊存欄數升高為7萬頭,至1988年達歷史最高峰130萬頭后開始下降,2002—2005年保持穩定在15.4萬頭左右,2007—2008年略有下降。山羊的屠宰量從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在穩定水平,從1989年開始急劇上升,達22.1萬頭,90年代末開始下降。2001—2008年屠宰量保持穩定,2008年為10.7萬頭,比1961年增長了2.24倍。山羊胴體重1961年平均為12.1 kg/只,此后持續上升,至1979年達最高值18 kg/只后持續下降,從90年代開始呈穩定狀態。2008年胴體重平均為10.7 kg/只,比1961年減少了11.6%。山羊肉產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較低水平,從80年代后期迅速增長,從90年代中期開始趨于平穩。1961年產量為400 t,1991年達到歷史高峰3 160 t,比1961年增長了6.9倍。此后開始下降并趨于平穩,2008年產量為1 153 t。山羊皮產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較低水平,從80年代后期迅速增長,從90年代開始保持穩定狀態。1961年產量為66 t,至1991年達到高峰516 t,比1961年增長了6.8倍。2008年產量為214 t。

2、新西蘭養羊業布局

2008年新西蘭北島地區綿羊總計為1 698.8萬頭,南島地區綿羊總計為1 710.0萬頭,分別占全國綿羊總數的49.8%與50.2%。綿羊數量最多的地區為南島坎特伯里地區(606.3萬頭),占全國綿羊總數的17.8%。其次為北島馬納瓦圖—旺加努伊地區(591.7萬頭)與南島奧塔哥(534.3萬頭),分別占全國綿羊總數的17.4%與15.7%。這三大區域的綿羊總數占全國綿羊總數的50.9%。2008年新西蘭北島地區山羊總計為6.36萬頭,南島地區山羊總計為3.21萬頭,分別占全國山羊總數的66.5%與33.5%。山羊數量最多的地區為北島懷卡托(3.07萬頭),占全國山羊總數的32.1%。其次為南島奧塔哥(1.45萬頭)與坎特伯里(1.17萬頭),分別占全國山羊總數的15.2%與12.2%。這三大區域山羊總數占全國山羊總數的59.5%。

3、新西蘭養羊業貿易狀況

篇3

關鍵詞: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實現路徑;生物群落;消費群體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5-000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78

Frosch和Gallopoulos首次提出產業生態系統的概念,指出產業可以仿照生態系統形成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再由分解者進行物質再循環的過程,企業之間建立共生關系。隨著循環經濟的迅速發展,產業生態系統越來越多被管理者和學者所運用。胡孝權提出產業生態化是用來觀察企業與企業及企業與環境間互動關系,并探索其發展軌跡的一種方法,科技創新是企業實現生態化發展的關鍵。張攀分析了產業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特征,從系統、產業和企業三個層面對產業生態系統的發展成熟提供了有價值的對策。李銳等提出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多個技術創新過程的聚合與疊加,是科技創新集群網絡化發展的過程。產業生態系統運行合理能夠提高經濟體的全面運行效率,有效整合產業內部資源,促進產業繁榮發展。

雖然我國創新產業發展的時間較短,但發展勢頭猛,數量增加很快。就目前發展狀況而言,我國已形成以科研院所、高校為核心的創新產業鏈條。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高科技經濟的發展,加之我國政府對創新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我國創新產業的發展已經具有了生態化系統的雛形并在不斷壯大。本文以生物群落的互利共生發展為研究視角點,運用生態學理論研究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實現路徑。從現有的文獻來看,國內學者對創新產業的研究重點主要放在企業和集群層面,較少涉及網絡化的生態視角,而創新產業生態系統對創新產業繁榮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探討創新產業生態化成長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主體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是一個仿生概念。自然界中的自然生態系統由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兩部分組成。類似的,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也是由企業構成企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兩部分組成,其中,創新企業生物群落相當于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群落,由生產者、消費者和管理者組成。非生物環境是指為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賴以生存的環境,包括技術支持、政策環境和系統運行機制等。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是在一定地域內由諸多創新企業基于一定的契約關系依賴系統環境的支撐組合在一起的有機整體。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中各個企業不是孤立的個體,它們之間成網狀結構,彼此之間會有能量、物質、資金、信息的互換。成員在產業生態系統中會有自己的生態龕位,實現自身創新與合作共贏。

1.1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生物群落

1.1.1 生產者――創新企業。生產者是指提供創新產品生產和從事創新行業服務為主的企業個體,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為創新產業的創新性生產提供技術支撐,而創新企業依靠高技術支撐生產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創新產品。比如,動漫公司和動漫基地是動漫行業的生產者,其技術支持可以通過與高新技術產業的合作獲得,它們共同組成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生產者,共同為創新產品生產提供服務。

1.1.2 消費者――享受創新產品和創新服務的消費群體。消費者是指市場中購買創新產品和享受創新行業服務的群體。

1.1.3 分解者――創新產業生態系統運行方案的制定者。分解者是倡導創新企業通過聯盟、集群或者網絡化的形式集合在一起的創新組織,為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形成和運行提供方案和對策,憑借經濟實力在系統中占有較多的話語權,比如聯盟的盟主。針對運行中出現的矛盾沖突進行調和,平衡各方利益,幫助各個主體在系統中找到合適的位置。

1.2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的非生物環境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非生物環境是指創新企業所處的微觀層面的外部創新環境,包括創新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創新產業發展的科研環境、資金保障和消費者對創新產品的需求量等多方面的內容。

1.2.1 科研環境。高新技術產業等科研主體提供科研環境。在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中,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服務于創新技術研發工作,也包括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行業協會等。高新技術產業為創新產業的繁榮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主要任務是對關乎生態系統的重大科技項目進行研究,保持技術的先進性優勢,是創新產業發展的引領者和支撐者。

1.2.2 資金保障。創新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尋找合適的第三方機構來合理地評估創新產業項目的價值,為其融資提供相應的擔保,這是創新產業融資的關鍵環節之一。創新產業融資機構為生態系統提供資金運行保障創新產業的融資機構主要包括銀行、證券公司等。

1.2.3 政策支持。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為生態系統提供政策支撐,為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提供公共管理服務,主要包括政府部門和創新行業協會等組織。這些組織部門為創新產業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政策,通過金融、產業政策的引導,加強對創新發展方向、總量、結構和質量的宏觀調控,做好引導、扶持和服務工作。

2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主體間關系

在自然界中,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存在水融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和相互影響成為產業生態系統主體間存在的真實狀態。與自然界生態系統類似,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創新產業的發展是由生態系統內多個主體協同推動的。不同的主體間保持相互穩定的聯系,各主體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互利共生、有效耦合的網絡組織形式,如圖1所示:

圖1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主體間關系

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的源動力,其消費需求的性質也決定著創新產業發展的脈動。在創新產品的科研和設計階段,高新技術產業憑借其技術密集的優勢帶動創新產品創新,為產品設計提供思路和理念,為創新產品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持;在產品生產階段,高新技術產業改變傳統產品的生產過程和生產方式,促使創新產品能夠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創新產品的銷售階段,高新技術產業幫助以更少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送達消費者,如通過網絡利用電子商務等方式進行;在使用或消費階段,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使用承載不同技術的創新產品。作為創新產業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部門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形成的強有力的推動力,也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過程中有效的分解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能整合具有產業關聯效應的企業,建立生態工業園區,在全球內部協同創新,實現創新產業生態系統中資源的Reuse、Recycle和Reduce,最終形成不斷增值的創新產業鏈條。

融資機構為創新產業生態系統提供資金保障和金融支持,表現在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優惠的產業政策傾向引導融資機構把注意力集中在創新產業上,而創新產業也需要通過創新產品開發項目,創新資產證券化等吸引金融資本的投入。通過融資方式的多樣化、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加大對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投資,為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有效形成及運作提供資金保障,促進創新產業的繁榮發展。

3 我國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特征

我國創新產業的發展主要是依靠政府強有力的推動力發展的,在發展中已經具有了互利共生、協同發展的雛形,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個同生共進的創新產業生態圈。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發展具有以下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特征

階段 特征

形成 科技創新水平低;網絡節點聯系不緊密;系統環境不完善

發展 科技創新水平逐步提升;要素流動加快;合作加強;網絡節點相對緊密;生態化系統快速發展

成熟 科技創新能力高;交流機制完善;網絡節點聯系緊密;節點功能銜接;創新產業繁榮發展

衰退或

升級 技術退出:系統衰退;尋找新的出路

新技術代替舊技術:生態系統升級形成-發展-成熟循環往復

3.1 初級階段

在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構建的初期,政府必須充分利用產業政策制定者的優勢發揮其強有力的推動力的作用。創新企業個體在特定空間集聚之后,形成了若干個創新產業種群,這些種群在空間、時間和流動要素等方面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網絡結構。此時,創新產業的生態化系統初步形成。生態系統初始形成后,內部的各個主體之間的聯系不多、網絡內各節點的連接不緊密,生態系統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完善。這一階段,系統內部主要對資源要素進行整合,增強系統內部各個群落間的要素流動,加強合作,使各個群落利用系統內部的資源,推動創新產業生態系統發展。

3.2 發展階段

創新產業的快速發展階段主要是依靠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帶動起來的。創新產業和其他產業存在著互利共生的關系,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對創新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發揮巨大作用,為其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內部存在一個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核心的科技創新群落,當市場出現創新產品需求后,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科技創新群落中高技術企業對產品雛形和設計思路進行研究,加速系統內部科技創新資源的流動,從而帶動各種要素的流動,隨著各種要素的流動性加強,系統內部各主體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各網絡節點的聯系更加緊密,推動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快速發展。

3.3 成熟階段

當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發展到成熟階段之后,系統內部創新企業和各個主體的融合程度增強。高新技術產業提供更多的科技創新資源,融資機構也主動創新金融支持。在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內部,通過廣泛的創新企業與創新企業間合作、聯盟和聯盟的合作等形式各個主體間進行密切合作,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強化系統內部的合作交流意識,提升系統的輻射和集聚效應,進而創新產品生產和銷售,實現互利共生和協同發展的目標,形成穩定有序的系統。

3.4 衰退或升級階段

自然界中的生態系統都遵循著從產生到滅亡和演化更替的過程,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也具有類似的特征,當創新產業發展的某一項核心技術被新的技術所替代時,生態化系統想要發展必須研發新的技術,否則,該系統則走向滅亡。對舊的技術進行改良或者是在舊技術的基礎上研發新的技術是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獲得活力的唯一途徑和方式。

4 我國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的實現路徑選擇

4.1 通過聯盟的方式逐步形成創新產業生態化種群

創新產業繁榮發展的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而聯盟是創新產業迅速獲取核心技術的有效途徑。通過聯盟,創新產業內外部的企業可以實現核心技術資源的優勢互補,可以迅速獲取科技創新所需要的資源,為創新產業快速把握市場機遇創造條件,因此,我們提倡以契約形式組建聯盟,利用聯盟的優勢互補特征提升創新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4.2 通過種群間的集群方式逐步組建創新產業生態群落

創新產業生態化種群形成以后,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創新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但是,隨著市場對創新產品需求的不斷提升,要求創新產業生態化種群形成具有更加緊密聯系的組織,以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因此,通過種群間的集群方式組建創新產業生態化群落加強產業內外部的資源流動和交流。比如,創新產品挖掘節點上形成創新產業科技創新種群,為了挖掘創新產品的創新理念通過聯盟方式組合在一起;創新產品生產節點上形成創新產業生產種群和創新產品的監測種群,大規模的創新產品生產企業通過聯盟方式組合在一起;創新產品宣傳媒體建設的節點上形成創新產品營銷種群,創新產業生態產業鏈中的上下游種群通過集群方式組合在一起形成創新產業生態群落,很大程度上縮短了企業間交流的時間,增強了企業間的交流密度,而群落的規模效應使各成員企業減少了網絡維護成本,更容易獲取由集群帶來的網絡共享資源。這樣,創新產業生態化系統內部各個群落進行緊密聯系,實現網絡化環境下各個節點的密切聯系和功能鏈接。

4.3 通過網絡化的方式形成創新產業生態系統

創新產業生態群落間通過網絡化的關系形成一個開放、規律的系統,網絡關系包括系統內部企業、種群和群落以及不同行為主體之間的聯系和交流,交流的程度不同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不同。通過網絡化的形式,創新產業生態系統形成一定的規模,網絡規模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網絡內部各主體獲取網絡資源特別是科技創新資源的自由程度。在系統內部通過廣泛的企業與企業、企業與聯盟、聯盟和集群等的密切合作,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強化系統內部的科技創新意識,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創新產品生產和銷售,實現互利共生和協同發展的目標,形成穩定有序的系統。

參考文獻

[1] FROSCH R A,GALLOPOULOS N.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9,261(3).

[2] 胡孝權.產業生態與產業集群生態化發展策略研究

[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1,(1).

[3] 張攀,耿涌.產業生態系統多樣性發展機制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0,(6).

[4] 李銳,鞠曉峰,劉茂長.基于自組織理論的技術創新系統演化機理及模型分析[J].運籌與管理,2010,19(1).

[5] 曹如中,高長春,曹桂紅.創意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演化機理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1).

篇4

關鍵詞:河南省;產業結構;經濟發展;互動研究

中圖分類號:F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2)04-0076-04

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經濟中長期經濟學的應用促進了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伴隨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以及后期創新系統方法的運用,產業結構調整等理論也相繼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注重各個產業之間關聯度以及產業各階段的發展狀況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將創新技術和服務業的完善引入產業動態分析中,并以此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河南省經濟發展同樣也走進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時期,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提高當前中原區經濟發展的迫切任務。

庫茲涅茨曾指出經濟增長不僅僅是一個總量發展的過程,而是部門變化與總量變化互相依托的,只有將它們同時納入總量結構框架中才能夠恰到好處的平衡。事實上,在現代經濟發展理論中,經濟增長的表現只能作為內部結構轉變的一個剖斷面,尤其是對于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而言,隨著各項收入增長帶來的貿易、需求、生產要素等結構方面的變化,對經濟增長影響最直接的則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變化,尤其是三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變動對經濟增長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河南省經濟發展環境及其產業結構特點分析

河南省是我國內陸地區心腹地帶,是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主體,也是我國重點經濟發展區域的開發基地。河南省位于我國縱橫陸路交通系統交匯處,是東部地區和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地,同時,也是繼我國發展“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經濟發展區后的又一個新起之秀。該區域作為我國中部地區人口和經濟最為密集地區,經濟發展在全國經濟發展區域中趨向定位于重點交通和物流集散中心、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基地、原材料生產加工基地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和科技創新基地。

河南省作為我國的人口大省、農業生產大省、經濟大省,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升級在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影響下,新型的服務產業和科技產業對于提升和拉動河南省經濟發展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從省內城市經濟群看,鄭州、洛陽、開封等城市在經濟區域發展中對邊緣經濟區域的交通、商業物流、金融服務等行業具有持續帶動作用。對外經濟區域中,對加強和促進毗鄰經濟地區發展能夠起到互動發展、優勢互補的作用,同時,對于帶動中部地區經濟的崛起和拉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河南省經濟發展不斷加快,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升,與改革開放前相比,產業結構調整日趨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提高。河南省地處我國中原地帶,綜合分析各種因素,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業結構特點。農業仍舊在第一產業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工業是拉動第二產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重工業中原材料工業和采掘工業的比重較大,具有技術含量的加工工業則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第三產業發展呈上升趨勢,但與周邊的東部省份和沿海地區相比,河南省第三產業的總體發展水平較低。從內部的產業結構來看,河南省自主創新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較慢,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則趨向飽和狀態。所以,發展河南省內陸新興經濟大省,對于國家實施中部城市崛起戰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現階段經濟發展環境下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十二五”時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是河南省建設經濟大省最為重要的任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是取得經濟競爭優勢的先決條件。從河南省歷年的統計年鑒來看,產業內部的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仍面臨很多現實問題。

(一)產業之間比例不協調

第一產業在經濟結構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第二、三產業平均值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對未來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產業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較大。因此,河南省產業結構中農業是經濟收入的主體部分,而對經濟增長有巨大推動作用的第二、三產業則相對落后,與周邊的河北、山東、江蘇等省份相比則差距更大。

(二)資源條件制約了產業結構升級

從河南省產業內部結構看,產業多以資源開發型為主,尤其是煤炭、冶金、建材等原材料的加工產業比重較大,而能夠拉動經濟增長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環保產業仍處于待開發狀態,特別是對具有高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產業的發展仍處于摸索階段。自“十二五”以來,礦物制造業、金屬冶煉業、化學加工業、電力供應業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3.1%,但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其人均占有資源量偏低,這對河南省GDP的整體提高將起到極大的制約作用。

(三)產業結構引導經濟增長消耗能源大

河南省經濟增長速度雖然一直是等同或略高于全國平均發展水平,但經濟增長方式表現出來的則是粗放型經營管理模式。自“十二五”期間,河南省GDP每增加萬元,消耗能源就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倍,用水量高于全國4倍,而對于廢棄物和廢水的利用率卻不足45%,同期低于發達國家資源利用率2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在這種產業結構引導下GDP增長取而代之的是資源高消耗,這就意味著河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多以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所消耗資源指標過高而取代。

篇5

目前國內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上,比如洪涓、劉甦等通過與倫敦文化創意產業對比,認為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在社會文化環境、人才培養、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各類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以及法制環境等方面需要提高。宋泓明通過對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現狀的實證研究,提出從產業前景、園區政策以及政府推動三個方面提出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的對策建議。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定量研究目前還比較少,文嫮,胡兵等以2009年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年度數據為樣本,利用空間計量模型分析了人才、技術、寬容、政策、基礎設施這五個因素對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程度,發現中國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空間作用主要是通過鄰近省域間的溢出效應來體現,技術因素在推動當前中國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的作用。韓順法,陶卓民等設計了一套能夠反映我國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狀況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分析31個省區市的文化創意指數空間分布狀況,回歸后發現區域文化創意指數水平與區域經濟增長水平存在正相關關系?,F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產業本身發展模式和產業融合方面的研究,另外有少數研究試圖探索文化創意產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對于經濟結構轉型視角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尚無相關研究。而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文化創新產業作為一個新的增長點,是否對經濟機構轉型過程帶來影響,經濟結構轉型是否又會影響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本文試圖通過協整檢驗和格蘭杰因果檢驗來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經濟結構轉型之間的相互影響。

2實證研究

本文中用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代表經濟結構轉型效果,用TS表示;用文化創意產業占GDP的比重代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用CI表示。2004年以后的數據來源于歷年《北京市統計年鑒》,2003年以前的數據不可以直接獲得。根據《北京市統計年鑒》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統計指標,選取教育、文藝、廣播電影電視事業以及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來代替。雖然兩者在指標統計上有所出入,但并不影響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質內容。本研究數據取樣區間為1992~2013年。相關計算和分析均在運行Eviews6.0的基礎上完成。

2.1單位根檢驗由于進行協整檢驗前,要求時間序列必須是平穩的,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時間序列都存在“趨勢性變化”,這可能導致偽回歸,因此有必要對時間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本文采用ADF方法進行單位根檢驗。又由于對原始數據取對數,可以有效消除樣本的異方差性,因此單位根檢驗的序列為取對數后的序列。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檢驗結果表明,在10%的置信區間下LNCI和LNTS均存在單位根,均為不平穩序列。對數據進行一階差分后再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在1%的置信區間下,DLNCI數據平穩,在5%的置信區間下,DLNTS數據平穩。因此判斷,在5%的置信區間下CI、TS均為一階單整序列,滿足進行協整檢驗的條件。

2.2協整檢驗協整檢驗的經濟學意義在于:兩個變量,雖然具有各自的長期波動規律,但如果它們是協整的,或者是D階協整的,則它們之間存在一個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第二步檢驗的單整性。如果為穩定序列,那么Yt,Xt為(1,1)階協整,本文中我們用ADF檢驗方法檢驗殘差項的單整性。如果平穩,則說明協整關系存在,從而確定經濟結構轉型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反之,別說明協整關系不成立,變量間不存在長期均衡。對殘差項的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檢驗結果如圖所示,在1%的置信區間下殘差項為平穩序列,表明經濟結構轉型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存在,但這種關系是否是一種因果關系,需進一步做格蘭杰因果檢驗。

2.3格蘭杰因果檢驗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確定經濟結構轉型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間是否存在短期均衡關系,滯后2期的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表3所示。檢驗結果表明,經濟結構轉型不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格蘭杰原因。在5%的置信區間下,文化創意發展是產業經濟結構轉型的格蘭杰原因。

3政策建議

通過實證考察1992~2013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經濟結構轉型長期均衡關系以及格蘭杰因果關系,我們得出結論:經濟結構轉型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但從短期來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經濟結構轉型的格蘭杰原因,經濟結構轉型不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格蘭杰原因。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北京市另一個支柱產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有效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結構轉型。作為文化之都,北京市應該發揮文化中心的優勢,積極貫徹實施《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建設發展規劃(2014-2020年)》,促進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具體包括以下幾點建議:

(1)加快文化與科技、金融、影視藝術、現代服務業的融合。北京市擁有全國最高的高校密度,擁有雄厚的科技基礎,發達的金融市場,大量的影視公司以及影視從業人員,便捷的現代服務業,這些保證了文化產業與之融合的基礎條件。通過產業融合,產業滲透能夠積極發揮其他產業的優勢,比如科技產業的研發優勢能夠對于軟件、網絡及計算機服務提供人才及技術支持,大量影視公司、影視從業人員的存在能夠促進廣播、電影電視產業的發展。大量金融公司的存在能夠保證文化產業融資渠道,方便文化產業避開較長的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快速發展,高度發達的現代服務業可以使文化產業擁有良好的運營基礎。

(2)積極貫徹實施已出臺的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文件,制定有針對性的差異化政策來扶持不同區縣的文化產業發展。目前北京市不同區縣已形成文化創意產業差異化集聚。針對不同的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制定相對應的政策來鼓勵各地充分發揮已有優勢,形成當地的強勢產業,快速推動其具備造血功能。

篇6

關鍵詞:技術創新;金融體系;金融市場;銀行中介

一、提出背景

國外一些國家在技術創新的金融支持方面開始的實踐比較早,這些國家不僅在政策方面給予極大的支持,而且在金融支持體系方面也在不斷創新與強化。由于各國歷史條件以及發展狀況的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術創新金融結構支持體系。而且,在特定的時期呈現出一些明顯的特征,這些特征正是促使本國經濟技術、金融結構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金融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以美國為例

美國在20世紀工業化發展末期階段著重向高技術產業發展,正是在信息高技術產業的推動下,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煥發出新的經濟增長點——高新技術產業。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特性,因此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本。此時,美國的金融資本結構難以滿足發展的需求,由此催生出了“金融市場”主導的金融體系——風險投資融資模式。此外,美國政府在推進技術創新發展的進程中也展現出關鍵性的作用。二戰后美國政府通過建立寬松的法律法規環境、擴寬風險資本的渠道、多種優惠稅收政策、日趨完善的金融資本市場等來適應技術創新發展的要求,從而加快促進美國企業技術創新產業的進步。(詳見表1)

三、“銀行中介”主導型金融體系——以日本為例

日本在二戰結束后,國內的經濟受到嚴重破壞,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為此日本政府要大力提升經濟實力。在發展過程中,日本企業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企業資金的內部積累嚴重匱乏,同時證券市場不發達,企業只能依賴于向銀行申請融資。因此,日本就形成了獨特的以“銀行中介”為主導的金融支持體系。該方式通過間接融資把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有機的組織起來。同時,為了解決間接融資與企業技術創新的不匹配關系,日本除了建立商業銀行體系、發展民間的金融融資機構解決企業“資金難”問題以外,還在政策、法律、信用擔保、資本市場等方面為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提供必要支持。(詳見表2)

四、結語

雖然各個國家的金融發展模式不同,但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根據本國技術創新的要求來不斷完善金融結構的支持功能,在充分展示自身金融支持體系長處的同時,又能通過有關的政策措施來彌補自身存在的一些劣勢,為技術創新提供系統性的支持。因此,對于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來說要注意如下幾點:首先,要建立完備的法律法規來對企業的技術創新給予支持和保障。其次,要充分重視政府政策性金融對于企業技術創新金融支持的影響。再次,要建立企業信用方面的擔保制度來有效地降低企業資本融資的風險。最后,要不斷拓寬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來為企業的資本融資進行服務。

參考文獻:

[1]林德發.我國技術創新金融支持的現狀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9(21).

[2]王朝暉,孫伍琴.不同金融體系下技術創新的跨國比較[J].工業技術經濟,2009,28(4).

[3]程貴.技術創新與金融結構關系的研究進展[J].財金研究,2011年第7期.

[4]童愛香,孫艷艷.美國與日本創新驅動模式比較[J].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1

篇7

關鍵詞:科技金融 高新技術產業

科技在中國從低端簡單生產化到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的進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科技研發實力雄厚,科研水平較高,但應用于實踐范圍較小,產業技術含量不高,金融業的科技核心運用比例更少。隨著我國國家創新型體系構建和發展,探索科技力量和金融資源相結合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打造發展自主科技創新的投融資金融宏觀環境,對促進推動企業利用科技自主創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安徽省作為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安徽省科技和金融機制開端運作良好,但自身也存在問題,科技金融產業亟待深入發展。

1 科技金融的含義

科技金融是將科技力量融入金融產業的新興模式。在金融業高速發展的今天,金融創新和金融深化運用的范圍越來越廣。金融創新除了傳統意義上的金融工具創新,還包括金融機構、金融制度等的創新。金融深化指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市場可以運用的資金和技術潛力不斷地主動或被動挖掘,涉及的金融規模不斷增加,同時向專業化和復雜化推進的過程。科技金融就是在金融創新和金融深化相結合,同時伴隨中國市場經濟長足發展和中國金融市場逐漸發展壯大的產物。專業化和復雜化不是科技和金融結合的結果,但卻是必經之路。當科技金融機制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復雜化會被規范化所覆蓋。

2 我國科技金融機制的形成

科技和金融機制的結合有三個步驟:

第一,科技發展,投入產業;第二,產業更新變革,實現科技價值資本化;第三,逐漸完善科技金融機制,實現效率倍增。

在科技經濟的形成過程中,資金是眾多生產要素中的重要因素,在科技開發、科技成果推介、科技產業化中起到了過渡橋梁作用??萍纪度胫饕ㄘ斄ν度?、人力投入、物力投入、信息投入、管理投入等,產業創新離不開新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產業金融化主要側重于科技資金投入的解決方案的制定。在融資投資的過程中,還要注重風險制約。1999年8月,《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的出臺,指出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本市場,適當時候在證券交易所專門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塊,到2009年10月我國創業板正式上市。我國醞釀了10年的二板市場終于開啟了大幕,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落實于產業發展,實現科技從社會理論領域到生產領域、經濟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3 安徽省科技金融機制發展現狀

安徽省作為中國中部地區,金融和科技環境發展良好。

3.1 科技發展狀況 2004年,合肥市被評為“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2010年1月,安徽省成為第一批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確定以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為主線,在建設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發展皖江城市帶。2010年7月,科技部火炬中心確定安徽省為中國創新驛站試點?。ㄊ小^)首批試點省份,同時批準安徽省科技研究開發中心為中國創新驛站安徽省區域站。

我省處于發展創新型區域的新時機。我省科技投入情況近兩年較平穩,省級創新企業數增長迅速,見表1和表2。

從2001年到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在不斷增長,到2011年末,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到8330.3億元,見圖1。

3.2 科技金融融合發展狀況 2008年,安徽省科技廳與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簽訂了《促進高新技術企業投融資合作協議》,旨在解決對高新金融企業資金短缺問題;2011年,經過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批準,合蕪蚌自主創新實驗區被列入首批國家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區,進一步完善我省科技金融環境。2009年,《安徽省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實施辦法(試行)》頒布,截止2011年末,我省引導基金共引導設計創投基金18只,達60億元,完成對90個企業投資項目,投資額達29億元。實驗區開展的專利權質押貸款試點提供貸款5860萬元左右。合肥高新區被設為國家科技保險創新試點城市,設立科技保險資助資金。參保企業22家,保險金額29億元。安徽省的科技金融機制對戰略性高新產業的創立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導、支撐作用。

4 安徽省科技金融機制存在的問題

安徽省雖然科技金融機制初具規模,但是還有發展速度慢等問題。制約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科技與金融領域分隔嚴重。按照我國市場經濟自行發展的狀況看,科技領域涉及金融產業較少,金融產業與科技領域基本沒有交叉點。目前二者僅僅在國家宏觀政策和地方政策支持下調和融合。二是沒有科學系統的合理評價企業價值的標準。科技是企業中最具價值的是無形資產,如何評價無形資產的價值稱為難題。將科技產業化后,企業不但成長性高,而且收益性更好,投入產出效率比大大提高。但目前我國金融系統市場化改革成果剛剛展現,還存在對企業評估重有形資產輕無形資產價值,重企業以往業績輕未來發展。這種評估體制讓極具成長性的中小高新科技企業無法得到金融資本的及時支持,從而延誤科技產業化的良好時機,使得金融資本配置到傳統企業,效率降低,不利于我省高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科技創新活動的波動性、金融風險性和企業的收益要求還有矛盾沖突。科技在不斷更新發展,但企業技術創新運用的同時也充滿風險。如何讓金融資本按企業資源價值(包括技術價值)配置到位,同時分享新科技運用成果,規避技術創新的不確定風險,就需要建立相適應的收益-風險權衡機制。但目前金融資本因為制度問題不能監督和參與科技創新活動,而科技活動的發展需要最基礎的資金支持,這樣的矛盾使得一些極具發展前景的企業構想落空。

5 問題的解決與發展方向

5.1 設立科技金融結合的管理、決策及執行機構 在國家政策的大環境支持下,首先需要完善科技金融的管理和決策機構。需要建立相關部門專門處理科技水平的價值評估,加強與相關金融機構建立合作協作關系,共同推動科技產業化進程。同時設立資金使用的監管部門,避免資金投入的浪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5.2 需要建立相匹配的收益-風險機制 由于高新技術的不確定性和金融投資的風險性,導致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回報要求較高,需要建立與風險相適應的收益-風險機制。評估科技產業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對金融資本投入嚴格控制。

5.3 多方面實現科技金融化的途徑 積極發展科技銀行、科技保險、科技擔保在科技產業化的融資和風險轉移任務。我省目前存在的科技銀行經營的業務還未突破傳統的銀行框架,如何發揮科技銀行的真正資源分配還需要市場的考驗。

科技金融機制對促進科技與產業結合是實現科研、產業、金融一體化的道路。這不但促進了科研與生產的結合,提高生產效率,而且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市場的重要途徑。因此,深入研究科技與金融的有效結合體制和運行機制勢在必行。

注釋:

①來源于2012年安徽省科技統計公報。

參考文獻:

[1]金融專業知識與實務[M].中國人事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篇8

[摘要] 世界各國都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后,呈現出東、中、西的梯次結構。不同的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所處的階段不同,其進一步發展的路徑也是不同的。本文結合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與欠發達地區(主要是中部地區)的現有基礎,認為欠發達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應選擇政府主導的區域合作模式。

[關鍵詞] 欠發達地區 高新技術產業 路徑

一、高新技術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

現代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除了傳統“三要素”(土地、物質資本和勞動)外,還存在其他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將“現代經濟發展之謎”的謎底歸結為技術進步,并通過建立經濟增長方程,將技術進步作為外生變量引入方程,強有力地證明了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新增長理論則進一步將技術進步內生化,引發了科技、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多角度思維,更加突出了技術進步的地位。如今,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人們都認識到技術進步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關鍵,世界各國都制定和實施了各項科技政策促進技術進步,進而推動本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高新技術作為技術進步的關鍵環節之一,其創新步伐的加快及產業化,已經成為各國、各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新的增長點,成為各國在競爭中取勝必須占領的“制高點”。

高新技術,包括“高技術”和“新技術”,指運用當代最新科學知識和尖端技術而形成的技術集合。高新技術產業則是指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知識與資本高度密集,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在某一特定區域上集聚和成長,從而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擴大整個產業規模,能產生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形成競爭優勢有效機制的新技術群體。主要包括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術、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產業。

20世紀80年代后,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發展速度最快,最具生命力的產業,是推動各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動力,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

1.作為一個產業群,高新技術產業可提高分工水平,產生多層面的供給與需求,從而增強集群的效果。產業集群化又有助于形成產業鏈,企業就可以通過供應商獲得生產所需的中間投入,而不必自行生產,企業專業化得到加強。因而,各高新技術產業園可以重點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這不但可減少該產業的交易成本,還降低投資風險,有利于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2.高新技術研究成果需要政府、科研機構、企業三方的有效合作,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政府也應做出相應的職能調整,才能有力推進產業的發展。因此,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可以加快各地區政府職能的轉變,推動政府職能的完善。

3.風險投資是高新技術產業融資的主要來源,以高新技術為主的中小企業的崛起,不但帶動了經濟的繁榮,還為風險資本市場奠定了厚實的基礎。風險投資與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良性互動又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縱深發展,使高新技術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并發揮連鎖效應,滲透到其他傳統產業領域,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

二、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區域差異

我國經濟20多年來飛速發展,但主要是依靠生產要素(物質和資本)高投入推動的,技術進步的貢獻相對較小,與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而且各地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差異也很大,欠發達地區(以中部六省為例)的技術貢獻度更低(見表),經濟還停留在粗放式增長的階段。因此,如何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資料來源:《中部崛起與人力資源開發》(周紹森等著,北京出版社,2005)

如前所述,基于對技術進步已經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決定性因素的認識,世界各國都在研究開發、技術創新方面增加了巨額投資,而高新技術產業由于對經濟發展有多方面促進作用,其發展更是居于關鍵地位,成為各國必爭之地。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著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從全國總體來看,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規??偭科?、技術創新能力也不強,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明顯落后。而具體深入到各省的實際,我國31省市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類結果顯示:各省市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程度與其所在地域密切相關。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的省市均屬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等的省多屬于中部欠發達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滯后的省市多屬于西部不發達地區(郭韜、朱建新,2006)。也就是說,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狀況與經濟發展水平基本相對應,呈現出從東到西的梯次結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在體制轉型中保持高速增長,但也造成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極不均衡。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長三角、珠三角為核心的雙核經濟,以京津地區為核心的第三核正在逐步生成。與此對應,高新技術產業已初步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區三個主要的產業帶,它們的高新技術產業總量之和占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且占比還在不斷提高。欠發達地區(主要是中部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多呈現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的點狀分布,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大,面臨的問題也很多;不發達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則還相對比較落后,處于奠定基礎的階段,點狀結構在逐步形成。

三、欠發達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路徑

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現代經濟新的增長點,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某個地區,想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都是必然的選擇。我國已經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作為一項長遠戰略,各地區也都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科技發展水平及社會發展等方面差異很大。因此,在全國總戰略的指導下,結合當地實際,探求適合本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路徑是十分重要的。否則,不顧實際,盲目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很可能對地區經濟造成極大的危害。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呈現東、中、西梯次結構,各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處于不同的階段。目前,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區三個高新技術產業帶,更多的是探討如何加入國際分工,參與世界競爭的問題;西部不發達地區則是如何奠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礎的問題。而對于欠發達地區(中部),高新技術產業總體態勢上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總量卻很小,產業結構也非常單一,特色經濟、比較優勢和協作效益都不明顯。各省形成了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的高新產業區,但只是以點狀分布,并沒有形成中部高新技術產業區域集群,根本無法與其他三個產業帶競爭。因此,選擇一條加快欠發達(中部)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路徑,轉變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顯得十分迫切。

高新技術產業是一個知識、技術、資金、信息密集的產業,高投入(一般是非高新技術產業的10~12倍)、高風險、高智力(需要大量高級技術人才)的特點,使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能促進人才輩出、釋放人才能量的軟、硬環境,這必須具備多方面的條件:(1)健全且完善的風險投資體系;(2)完善的中小企業擔保機制;(3)良好的企業氛圍;(4)良好的人才環境和人才政策策略;(5)大量R&D(研究與發展)經費的投入。分析欠發達(中部)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現有客觀基礎,與上述的條件明顯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目前,以市場為主導的模式并非欠發達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最佳路徑,而以政府為主導的區域合作模式才是現階段的現實選擇。

政府主導的區域合作模式強調的是政府參與同市場機制相結合,在高新技術產業的初級發展階段,政府比較容易通過研究別人所走過的道路獲得完全信息,具有集中調配科技資源的優勢。此時,政府行為應以引導協調為主,引導民間資本的投入,加速各地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進程。同時,政府應適當干預,形成政府與市場互補的機制,加強整個欠發達(中部)地區的區域合作,將各省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點串接起來,形成整個中部區域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力圖使中部地區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核。當然,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到成熟階段后,政府職能就該做出相應的轉變,將調節的主導權歸還給市場機制。

參考文獻:

[1]周紹森等著:中部崛起與人力資源開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郭韜朱建新:國31個省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聚類分析[J].商業研究,2006,13(總第345期)

篇9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競爭性;合法性

一、 前言

互聯網技術及其應用在中國已經迅速普及。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我國網站總數為335萬個,年增長4.6%,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微觀主體是互聯網企業,眾多互聯網企業不但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生態和居民生活,其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對于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演化,特別是企業之間的競爭性具有重要影響。然而,由于互聯網產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新興產業,傳統產業組織理論不適合被用于解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規律和企業之間的相互影響。

本文通過組織生態學視角,運用組織生態學中較為成熟的理論――密度依賴理論、生態位理論等,來研究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演化過程。通過研究互聯網企業數量的變化來探究組織之間競爭性、產業合法性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重大變革對于互聯網產業的影響,這有助于我們發現和理解互聯網產業的演化規律。由于互聯網企業數量的變化并沒有權威數據可查,互聯網網站又是主流互聯網企業的主要經營平臺,因此本文選用互聯網網站數量作為企業數量的替代變量。

二、 相關理論

組織生態學是基于生態學的隱喻的方法,借鑒生物學、生態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知識,結合新制度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等學科的理論來研究組織個體的發展和組織之間、組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本文主要應用了組織生態學中比較成熟的密度依賴理論和生態位理論。

1. 密度依賴理論。對于產業組織來說,組織密度指的是一個產業內部企業的擁擠程度,組織生態學認為它主要由企業的數量所決定。組織密度會影響到一個產業組織的競爭性和合法性。競爭性弱代表企業數量較少,因此企業容易生存發展,死亡率較低,新企業進入也容易;競爭性強,則企業之間為了爭奪生存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就會采取各種競爭行為,導致實力弱的企業容易死亡,新企業進入該產業也會比較困難,從而使得總體企業數量增長緩慢甚至下降。合法性是指一個產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被潛在消費者和社會大眾接受的程度。由于社會中信息的傳播、社會大眾改變固有認識和習慣都是個漸進的過程,消費者認識和認可新產品、新服務需要時間。因此,在產業形成、發展的初期,產業組織的合法性比較低。此時新產業尚未獲廣泛認可,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就會比較困難,導致新進入企業較少。隨著組織密度的增加,更多的企業從事新興產業產品和服務的推廣與銷售,組織的合法性得以強化,市場也逐漸擴大。

密度依賴理論認為產業內企業數量的變化是競爭性和合法性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在產業建立初期,企業數量很少,組織密度很低,此時企業之間的競爭性弱,但同時合法性也弱。此時,合法性起到主要作用,企業生存比較困難,死亡率高。隨著新進入企業的增加,產業的組織密度提高,合法性也隨之提高。合法性的提高改善了企業的生存環境,企業的死亡率降低,利潤率提高,吸引更多新企業進入,使得組織密度進一步提高,新興產業由此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是隨著組織密度的不斷提高,一方面組織合法性的提高潛力逐漸發掘殆盡,另一方面企業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因此,競爭性逐漸取代合法性成為組織密度的主要影響機制。這導致現存企業死亡率提高,整體利潤率下降,新企業進入困難,產業內的企業數量增加速度放慢,甚至開始下降。因此,企業的數量變化和組織密度的增加的對應關系曲線呈現倒U形。具體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從表1可以看出,在產業的前期成長階段,前兩個階段合法性起到主要作用,后三階段競爭性起主要作用。在第一階段,組織密度很低,企業生存艱難。在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是競爭性適度而合法性較高的階段。此時,企業之間的實力差距比較小,企業的死亡率比較低。這也是產業發展、企業擴張的黃金階段。隨著組織密度的提高,企業之間的競爭性加劇,死亡率提高,產業發展進入第四個階段。這是企業優勝劣汰的階段,存活下來的企業往往實力強勁,規模比較大。這些企業構成了第五個階段的產業主體,此時產業進入成熟期,企業數量趨于穩定。

2. 競爭性與企業生態位。組織生態理論借用生態學中的生態位概念來描述產業演化過程。該理論認為產業中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生態位,即其特定的資源獲取渠道。企業生存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在不同的生態位分布密度是不同的,資源較為集中的生態位被稱為中間生態位或主導生態位,資源較為貧乏的生態位被稱為邊緣生態位。產業發展早期,企業間的競爭性較弱,競爭性對于生態位的影響不明顯。隨著企業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成長,企業之間競爭性加劇,實力比較弱小的企業難以和實力強大的企業在相同的生態位上競爭。因此,實力強大的企業為占據理想的生態位,以獲取更多的資源,生態位向著中心移動,從而讓出部分邊緣生態位。而相對弱小的企業為了避免和強大企業的直接競爭,生態位會向著邊緣移動。新進入企業由于自身資源和實力有限,也會選擇進入邊緣生態位。

由于每個企業占據的生態位寬度是有限的,一個產業內能夠容納的企業數量往往取決于其生態位的總體寬度。而產業的生態位總體寬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創新和技術進步而變動。新興產業的一項突破性技術創新,可以導致自身的生態位顯著拓展,傳統產業的生態位收縮。而生態位的拓展會給企業的生存和新企業的進入提供更多生態空間,從而在短期內降低產業內企業間的競爭性,容納更多企業生存發展。

三、 實證研究

1. 樣本選取和模型設立。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自1998年起定期半年一期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本文以該報告為數據來源,研究1998年~2014年互聯網在我國的演化過程。由于數據可得性的制約,本文以網站數量作為企業數量的替代變量,來衡量互聯網產業的組織密度。組織生態學認為,影響產業發展演化過程的因素可能包括組織密度、產業年齡、生存環境等。此外,本節也將考察互聯網產業是否存在傳染效應,即上一期企業的增加量對于當期企業增加量是否具有同向影響作用。

本文首先根據組織生態學理論建立模型1,考察互聯網產業是否符合密度依賴理論。然后通過加入網民數量分離出合法性對于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影響,更清楚的觀察競爭性的影響狀況。兩個時間序列模型如下:

其中,?駐Nt為網站數量增加值,表示組織的成長,Nt表示網站數量,代表組織密度,Mt表示網民數量。以上三變量分別以百萬個、百萬人為數量單位。T表示產業年齡,取《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1998年年中數據為第一期數據,此時T取值為1。其中,T、Nt是影響組織種群發展的內部因素,而Mt代表t期的網民數量的,是互聯網發展中的需求因素。

模型1是使用組織生態學研究組織密度對于企業數量的影響的傳統方法,把網站數量作為唯一的因變量,來考察互聯網產業演化是否符合密度依賴理論。模型2是通過加入網民數量,衡量合法性的提高對于互聯網企業數量變化的影響。因為網民數量代表社會對于互聯網產業的認可程度,是最好的衡量合法性指標。同時在模型中加入時間項T,來考察產業年齡的變化對于企業數量變化的影響。這樣,模型2的實證結果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合法性、競爭性、產業年齡分別在兩個階段如何影響互聯網產業的演化。

2. 實證結果分析。產業演化過程是個動態發展過程,而產業發展的轉折過程在現實中總會有所體現,特別是革命性的技術沖擊。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技術革命是中國互聯網產業的重大變革,移動互聯網的異軍突起,也帶動了互聯網產業格局的快速變化。2009年蘋果手機和安卓系統進入中國市場所引發的智能手機普及,可以說是移動互聯網革命的標志性事件。因此,本文以2009年年中為分段點,擬合其發展過程。

從擬合值R2的變動可以看出,總樣本回歸中,模型的整體回歸擬合度較差;分段研究后,模型對組織成長過程的擬合度得到顯著提高,可以較好地擬合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過程。謹慎起見,以鄒檢驗進行驗證,以檢驗分段數據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結果通過檢驗。

從模型一得出實證結果如表2所示,并沒有發現明顯的的傳染效應。在2009年之前,上一期互聯網網站的數量對于當期企業增量的具有正向的影響,而在2009年之后,轉為負面的影響。這說明,在2009年之前,合法性在企業數量的變化中起到主要作用,而在2009年之后競爭性起到主要作用。因而互聯網產業符合組織生態學中密度依賴理論的一般規律。

表2是根據模型2得到的實證結果,仍然具有總體樣本擬合度較低,而分樣板擬合度提高的特點,進一步證實分段數據存在顯著差異。在加入了網民數量的滯后項Mt-1后,合法性對于網站數量變化的影響就被分離出來,此時上一期的網站數量對當期網站數量增加量的影響主要體現了競爭性的變化。表2中,組織密度對于組織成長具有負向影響,反映了競爭性對于企業數量增加量的抑制作用。與此同時,從分樣本來看,2009年之后比2009年之前的影響系數絕對值明顯降低,說明2009年之后企業之間的競爭性下降了。這反映出了移動互聯網革命對于互聯網產業演化進程的巨大影響。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互聯網產業的生態位持續拓寬,企業可選的生態位選擇增多,相同、相近生態位上的企業的數量減少,競爭性下降。從而,組織密度對于組織成長的負面影響降低了。

Nt-1為組織成長的滯后項,其系數衡量的是組織之間的傳染效應。在加入了更多因變量之后,雖然2009年之前其影響仍然不顯著,但是2009年之后卻變得顯著,這反映出了近幾年互聯網產業的演進變得更加有序。

T所代表的產業年齡,對組織數量變動產生的作用在2009年前后出現了反轉,仍然是由于移動互聯網革命沖擊了傳統互聯網產業,新興起的移動互聯網為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網民數量在2009年之前對于網站增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說明在互聯網發展前期,合法性的增加是互聯網企業數量的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力,這符合密度依賴理論。然而,在2009年之后,網民數量對于企業數量的增量變化卻起到了明顯的負向作用。這不是僅僅用密度依賴理論所能解釋的。最可能的原因是,2009年之后,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孕育出了一些實力強大的主導企業,同時網民的增加量放緩,而且新增加的網民的上網習慣更趨向于最便捷的主流網站,而主流網站通常由主導企業運作。因此,新增加的客戶進一步增加了主導企業的實力,主導企業規模增大之后會占據更多的生態位,使得產業內中小企業和新生企業的生存變得更加艱難。這導致被大企業搶占生態位的中小企業死亡率上升,網站的增量下降。

四、 結論

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演化規律是符合組織生態學傳統的密度依賴理論的,即隨著組織密度的增加,企業數量的增加速度在兩個階段內先提高再下降。但是由于是新興產業,企業的數量雖然增速下降了,但是絕對數量仍然在增加,說明互聯網產業總體上處于快速發展期,還未進入成熟期。在實證中進一步加入了網民數量、產業年齡、增加量滯后項等變量之后,發現始于2009年的移動互聯網革命對于互聯網產業的演化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于產業生態位的拓寬,企業間的競爭性在2009年后出現了下降。合法性的提高使得網民數量增長在2009年之前對于企業數量的增長具有顯著正向作用,然而,在2009年之后網民數量增加卻對于互聯網企業數量的增長起到了抑制作用,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值得做專門的后續研究。

參考文獻:

[1] Amburgey T.L.,Rao H., Organizational Ecology:Past,Present,and Future Direction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1265-1286.

[2] Bruderl,J.,Schussler,anizational mortality:The liabilities of newness and adolescenc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3):530-547.

[3] Hannan,M.T.,Freeman,anizational mortality.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 Hannan,M.T.,Carroll,G.R.,Dobrev,S.D.Han,J.,Torres,J.C.“Organizational mortality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automobile industries:Coupled clocks”.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8,14(3):303-313.

[5] 彭璧玉,李熙.生態學視角的產業組織成長理論研究[J].經濟評論,2009,(1):147-153.

[6] 郭鴻雁.移動互聯網演進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勃興:2008-2011年[J].全球化與中國,2013,(5):106- 112.

[7] 李一明.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組成及典型案例分析[J].電信科學,2011,(7).

[8] 郎為民,楊德鵬.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研究[J].通信管理與技術,2011,(6).

[9] 曹飛.3G時代的新媒體傳播[J].現代視聽,2009,(9).

篇10

【關鍵詞】經濟增長 就業彈性

一、經濟增長就業彈性差異比較

(一)浙江省就業增長率明顯快于陜西省

2000—2005年陜西省就業增長率除了在2002年時達到4.93%外,在其余年份里一直較低,其中有3年的就業增長率為負,6年平均就業增長率僅為0.96%;而同期浙江省的就業率在整體上有所提高,雖然在2000年時其就業率較低,為1.47%,但是在隨后的幾年里出現了明顯增長,2003年和2004年的就業增長率分別達到了4.48%和4.39%,6年的平均就業增長率為3.14%,高出陜西省2.18個百分點。

(二)浙江省經濟增長與就業的關聯性高于陜西省

浙江省就業增長率與經濟增長率呈現較強的關聯性,經濟增長速度快的年份,就業增長率相應較高,如2000年的經濟增長速度較低,為12.52%,就業增長率僅為1.47%,2003年的增長速度較快21.26%,就業增長率也相應達到4.48%。而同期陜西省經濟增長對就業增加的促進作用卻沒有顯現出來,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不僅沒有引起就業增長速度的相應調整,反而造成就業的負增長。如經濟增速最慢的2002年,同期的就業增速卻是6年間最快的,達到4.93%。

(三)兩省就業彈性系數變化存在明顯差異

6年間浙江省的就業彈性系數呈現逐年增強的趨勢,彈性系數從2000年的0.1171增加到2005年的0.2335,這一趨勢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浙江省GDP每增加一個單位所創造的就業數量在逐步增加。但是陜西省的就業彈性系數變化卻呈現正負交替的趨勢,彈性系數為負說明,陜西省的經濟增長不僅沒有帶來就業的相應增加,反而使得就業出現負增長,2004年陜西省經濟增速高達22.72%,同期的就業彈性系數卻為負0.0139。

二、原因分析

(一)兩省的產業結構存在差異

陜西省經濟結構呈現重工業特征,近年來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能源行業與裝備制造業兩大行業。煤炭行業與石油天然氣行業容易受到國家宏觀政策調控的影響,進而對就業造成影響。近年來國家對煤炭行業的規范整頓,關停大量違規小煤窯是造成煤炭行業從業人員減少的主要原因。而石油生產企業進行的主輔分離改革,將大量非主業經營剝離出去,是其從業人員大幅減少的重要原因。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生產經營則受到市場競爭和市場容量的限制,決定了其從業人員不能出現大幅度增長。

浙江省的優勢產業主要集中在輕工紡織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紡織業,服裝、鞋、帽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對浙江省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一方面企業數量不斷激增,另一方面企業生產經營規模逐步擴大,有力地帶動就業的增長。而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作為國家大力扶持的高新產業,正在以超常的速度發展,相應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該行業的高速發展也必然帶來就業人數的快速增長。

(二)兩省企業發展狀況不同

1.浙江省企業數量遠高于陜西省

以工業企業為例,浙江省企業數量要遠高于陜西省,2000—2005年,浙江省企業數量分別是陜西省企業數量的5.71倍、7.63倍、8.9倍、10.24倍、12.52倍和13.44倍。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企業數量增加會相應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帶來就業增長。因此,兩省企業數量與增長變化不同使得兩省的就業彈性存在差異。

2.浙江省中小企業發展情況好于陜西省

經濟發展實踐證明,中小企業是解決就業的主要渠道。中小企業雖然規模較小,但是數量眾多,廣泛分布于輕工業與第三產業,大都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能夠產生旺盛的需求。因此,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越來越成為影響地區就業的重要因素。浙江省中小企業發展十分迅速,以輕工紡織、機電產品、小商品批發為特色的中小企業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經營良好,圍繞核心產業各自形成了具備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日益增強,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而陜西省中小企業受當地產業結構和地域限制,發展比較緩慢,以鄉鎮企業為主,不僅數量很少,而且經營不善,多數企業的存續時間較短。當地還有部分煤炭行業的小煤窯,這部分企業安全事故頻發,亂采濫挖現象嚴重,受到國家政策的嚴格控制,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當地中小企業創造就業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結論與建議

陜西省與浙江省的實例表明,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由于經濟結構合理,企業充滿活力以及投資旺盛等因素,使其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相對較強,在經濟發展速度相似的情況下,經濟發達地區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經濟欠發達地區則由于就業彈性較弱,即使是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增加就業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經濟欠發達地區要緩解地方就業壓力,除了繼續加快當地經濟發展速度外,還應重視如何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

(一)優化地方就業結構

繼續合理引導農村勞動力轉向第二、第三產業。在農業中加快諸如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這類勞動密集型企業,增強農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

(二)把主導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有效結合

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轉化為地方支柱產業;另一方面要增強非勞動密集型主導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逐步提高勞動力在生產要素投入中的比重。

(三)通過低息貸款、減稅等方法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擴大就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