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范文

時間:2023-03-28 16:47: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批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批評

篇1

【關鍵詞】批評修辭;范式;局限;修辭批評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西方修辭批評逐漸發展,如今修辭批評與修辭理論交織在一起,成為修辭理論與實踐之間一個相當重要、不可或缺的領域。然而,我國對于西方修辭批評,尤其是當代的修辭批評幾乎還是空白點[1]104。近幾年來,我國修辭學界一批年輕的新生代對修辭批評作了頗為有益的引進和探討,但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均遠遠未能體現西方修辭批評的研究成果,甚至一些核心的概念術語也厘定不清,例如“修辭批評”與“批評修辭”之間鮮有論述,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相關領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擬重點對“批評修辭”與“修辭批評”的區別,特別是“批評修辭”的范式和局限等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

“批評”的內涵

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批評”作為普通詞語,本身均具有“挑剔、貶低、否定”等負面意義。然而,在學術研究領域中,“批評”作為一個專業術語,具有與普通詞匯不同的特殊含義。在諸多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批評”的定義多與某種學派或學說的綜合性理論密切相連,既可以指運用某種視角或方法對特定的研究對象進行主觀或客觀的詮釋或評論的理論與方法,又可以指這些理論與方法在特定領域中的主觀或客觀的詮釋或評論過程或行為,還可以指相應的學科或研究領域。作為專業術語的“批評”,至少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批評不是非專業的、普通意義上的吹毛求疵,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還可以是中性的;(2)批評行為揭示的內容一般較為隱晦,不易發覺;(3)批評是主觀的評判,但批評家個體或群體均試圖更加客觀、公正、有效。

“修辭批評”的內涵

術語“修辭批評”是由“修辭”與“批評”復合而成。現代西方“修辭批評”的創立者維切恩斯在其奠基之作《演講的文學批評》中,把“修辭批評”界定為“對演說者將自己的思想傳達給聽眾的方法所作的分析和評價”[2]6。亨久克斯等在選編的《修辭批評:方法與模式》序言中把“修辭批評”界定為“對口頭或筆頭形式的信息性或說服性語篇所作的分析、解釋以及評價”[3]26,將修辭批評的對象從以說服性為特征的演講語篇擴大至說明性語篇。當代修辭學家坎貝爾在《當代修辭批評》中將“修辭批評”定義為“對說服性語言運用所作的描述、分析、解釋以及評價”[4]76。20世紀最著名的修辭學家肯尼斯·博克認為,“修辭批評考察的是想象性作品并將其作為對情景中所產生問題的策略而獨具風格的應答來分析”[5]2。當代修辭學家福斯在《修辭批評:探索與實踐》中指出,“修辭批評是一種質的研究方法,它系統考察和解釋象征及人工制品,目的是為了理解修辭過程”[6]16。

從20世紀上半葉開始,西方修辭理論得以迅速發展,如今已成為“語言哲學和語言學、言語行為理論、符號學、詮釋學、新語用學、論辯理論以及文學研究、文化研究、人類學甚至所謂的硬科學”[7]6,修辭學從最初的演講術橫跨到語境學、語體學、風格學、文風學等多門學科,研究對象也由語言修辭手段、修辭格、語體風格、言語接受轉向修辭行為、修辭交際過程、修辭運作規律的研究[8]52。如果把話語擴大到一切象征行為的話,修辭學則是研究用一切象征行為去勸說聽(讀)者的學問,是研究人們用符號尤其語言在他人身上誘發合作的學問,這就是當今西方非常流行的修辭觀[9]24。

當代西方修辭批評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傳統范式階段和多元范式階段。所謂傳統范式,是指以亞里士多德修辭學理論為基礎、以傳統的“五藝”為程序藍本的批評方法,批評的對象主要是政治演講,即那些政治名人為了政治需要而進行的公眾演說。20世紀四五十年代,受國際及國內政治形勢的影響,美國修辭批評開始關注重大社會問題,如社會思潮、社會運動等,修辭批評勢頭強勁,于20世紀后半期出現了多元修辭批評范式共存的繁榮景象,如心理批評模式、戲劇主義批評模式、幻想主題修辭批評模式、社會運動批評模式、體裁批評模式、女權主義批評、意識形態批評等,景象十分壯觀[10]89。人們普遍認為,修辭批評可以運用在任何人類的行為、過程、產品和人工制品上,因為人們的行為、過程、產品和人工制品都可以導致態度的形成、加強和改變,修辭批評的對象越來越廣,以至非語言現象也納入了修辭批評范圍之中。

“批評修辭”:意識形態修辭批評

“批評修辭”,又稱“意識形態修辭批評”或“后現代主義修辭批評”,指對修辭話語中那些決定人們對社會各方面闡釋的信念體系進行的評論,或者說對決定某一群體行為的基本社會、經濟、政治或文化興趣的信念體系進行的評論。

篇2

它就是父親揚起的手掌,顫動的雙唇和恨鐵不成鋼的怒意;它是母親灼灼的淚水,柔情的呼喚和溫暖舒適的懷抱。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孩子的教養由父母來教導,由父母來培育。

在家里,媽媽老批評我:吃飯時,給爸爸端碗要用雙手,大人給你東西時也要用手接······我以為這些都沒有啥大的區別。直到有一天,我給老師送作業本是,用雙手呈上去后,我才意識到這是何得重要,它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呀!

收不給我帶來好運也同樣帶不來好運。

這不,為了它,我媽又吵我了“吃不上就別吃了,還笑,就說你呢?”這是咋么回事呢?我每次回家,嘴巴老是閑不住,老想吃。可吃的多了胃又漲,不消化。因此午飯后,我往往吃的肚子鼓鼓的,可我還先吃!這是爸爸呵呵一笑對我說別吃了。媽媽呵斥道;“一會再吃,這會別吃了。”

可我還想吃,便調皮得打了一下媽媽。然后,我兩就互相“打起來”,最后,她生氣了,批評了我一頓,我眼睛一紅,就跑了。后來,媽媽看見我在廚房里喝水,就笑著對我說;“自己嚷嚷地說飽了還不停吃,不拍胃痛呀!我要不是你嗎,我才賴的管你呢?”

篇3

【關鍵詞】批評;藝術性;判斷

"批評是藝術"的支持者認為文學批評應該倚靠"感覺"、"直覺"式的"鑒賞"等藝術審美性去把握文學現象,他們都偏重審美、直覺,忽視理性、客觀的因素,將文學批評看做"再創造"。如赫茲列特就認為,批評即"是你根據感覺來決定,而不是根據理性;也就是說,出于大腦對一系列事物的印象……即便你不能在一些具體細節上分析或敘述它"1蒂博代也說,"所能給予一位大批評家的最高榮譽是使批評在他手中真正成為一種創造。"2

白璧德對文學批評中的"感覺"、"直覺"因素并非一筆抹殺,他說,"一個奇怪的事實是,一些以理性的名義攻擊基督教的人會發現單純的理性--不管是純粹的理性,還是日常的判斷力--都是遠遠不夠的。人要么被提升到理性之上的層面,要么就是沉淪其下。……另外一個重要的事實是……人身上的主導因素不是理性,而是想象,或者說,是幻覺的因素。"3換言之,在白璧德看來,文學批評首先得依靠"感覺"、"印象"才能感受到文學的美,才能去"審",才能談批評。但白璧德認為如果只將文學批評看作是依靠"感覺"、"印象"的話,這樣也就失去了"審"、批評的"判斷"能力。"如果說舊批評的弱點在其狹隘和教條主義,那么新的批評的危險則在于其努力想以一種世界同情擁抱世界,它應該完全忘記判斷的任務。"4

白璧德對"批評是藝術"觀點的批判正基于此種觀念造成的文學批評中"判斷"的喪失,其對此種觀念的批判涵蓋于對以"情感說"為根基的一切浪漫主義文學批評的批判之中。對于浪漫主義文學批評,他說道,"浪漫主義批評家通過呼吁更廣播的知識和更寬廣的同情來反對古典主義的狹隘;他們會在俯瞰之前先看看;他們是歷史的而不是教條的;他們既不能排斥審美也不總結什么,而只是揭示;首先,他們是鑒賞力的,他們以卓有成效的美的批評取代無聊的錯誤批評。這個學派的弱點在于它傾向忘記知識和同情畢竟只是批評家的陰性優點。因而,在這么多現代批評之中卻缺乏男性特征,結果使得判斷的趨勢完全淹沒在同情和理解中-理解一切,原諒一切。"5面對現代文學批評,白璧德說道,"現在幾乎所有的批評,如果它們還沒有稱為一種閑談和傳播流言蜚語的形式,都可以大致歸入印象主義……"6,而這些印象式批評在白璧德看來,他們的弱點也在于失去"判斷力",因為"如果有人要求印象主義者超越他的感覺……他就回答說:藝術沒有這種非個人化的因素,只有'暗示性'。"7白璧德憂慮的指出,印象批評否定"判斷"的惡果導致讓他們的性情沉湎于享樂主義的懶惰之中了。韋勒克對與白璧德并肩作戰的莫爾之于印象式批評的評價其實可以很好的來評價白璧德,"他(莫爾,筆者加)的一大功績在于主張評判明斷的批評這一理想,個人介入堅持信奉的思想,而當時批評己經要則流于印象主義……"8從韋勒克這一"批評家的批評家"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對"批評是藝術"觀念的批評中的明智之處。

梁實秋也承認文學批評中"鑒賞"的存在,因為"最上乘的文學批評對于作家必有深刻的鑒賞",但梁實秋否定"批評是藝術"的觀點,因為在他看來,將批評當作藝術的觀點混淆了文學創作、文學鑒賞與文學批評,以致將文學批評錯認為文學創作。這首先來源于其對文學批評本身的認識,"考希臘文'批評'一字,原是判斷之意……。"9所以他說,"徒有鑒賞亦不能成為批評","以批評與藝術混為一談,乃是否認批評家判斷力之重要,把批評家限于鑒賞家的地位。"10這樣就展開了其對偏重主觀性文學批評的批評。

針對中國現代文壇上的文學批評狀況,梁實秋指出,"中國近來文學批評并不多見,但在很少的文學批評里,大半即是'靈魂的冒險'。只要你自己以為有一個靈魂(其實不是靈魂,只是一副敏銳的神經和感官罷了)就可以到處去冒險。……所以現今中國的批評,一方面是在諛頌,一方面是在謾罵,但其諛頌與謾罵俱根據于讀者的印象,而無公允的標準。"11它尊崇直觀卻更多地停留在藝術的表層而不能潛入其深層,了解其內部規律,有時甚至自傲于個人的才情、學識、氣質而忽略批評對象和批評本體的制約,往往遠離了、時代或跳不出西方批評論的巢臼"13以此看來,梁實秋對當時中國文學批評的批評無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說服力。

白璧德和梁實秋對"批評是藝術"的批評揭示了將文學批評看做一門藝術的弊端,或者說,他們在承認文學批評中藝術性之時看到了將其"過度化"、極端化的后果,這樣的后果就是文學批評流于審美的感性層面。不過,白璧德相比梁實秋而言更具合理性,因為西方現代"批評是藝術"式批評確如白璧德批判的那樣因注入了過多的情感而離開了西方傳統批評的理性特征,而現代中國文學批評因擺脫不了的古代"品評"、"妙悟"、"感悟"批評等傳統血脈而難免帶有情緒化特征。換句話說,梁實秋對現代中國文學批評的批評是建立在西方傳統批評的理性特征之上的,這樣難免就顯出移植"西方話語"的苛刻性。但不管怎么說,白璧德和梁實秋對"批評是藝術"的批評在今天看來卻具相當的合理性,其批判話語對于現代批評的理性話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缺失了理性的文學批評只會造成文學批評上的混亂。美國批評家布萊克默就提出:"凡是理性的途徑之于文學都是有效的而且不妨理所當然的稱之為批評的,它在任何要點上都是把握住作品本身。"14蘭色姆也認為:"批評一定要更加科學,或者說要更加精確,更加系統化,……"15

【參考文獻】

[1]赫茲列特:《論天才和常識》

[2]蒂博代:《六說文學批評》,趙堅譯,生活?讀書?新知二聯書店,1989年,第174頁。

篇4

批評是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而自我批評就是自己檢討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我們要接受別人提出的意見,同時也要學會自己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今天小編整理了批評與自我批評作文800字左右5篇供大家參考,共同閱讀吧!

批評與自我批評作文800字1當你聽到的批評越來越少,你會發現你前進的速度明顯放慢了。當你不能有效獲取正面的批評時,你會發現,你離事物的本原越來越遠了。當你不能聽到切中要害而又絕非惡意中傷的批評時,你實際上失去了很多走向某些特定成功的機遇!

夜,本身是深邃的,本身是幽遠的,但是因了星星,它卻不再顯得那么可怕,因了月亮,不再那么單調,因了太陽,不再那么永恒。人生,本來是平淡的,本來是簡單的,甚至是無意義的,人從無中來,再到無中去,原本是在同一個結果間閃爍的,然而我們往往并不這樣理解。為什么呢?因為在從無到無的過程中多了一個有,而這個有卻是豐富多彩的,雖然它只有短暫的一瞬,雖然它終將消失在茫茫的時空之中,然而這種有它既不是幻化的,也不是虛無的,它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甚或是綿延傳承的。這種有,它不僅僅是物質本身的一種體現,他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和再現。當我們在浩瀚的宇宙中思考人生的意義時,我們不再考慮人生的兩端,只是關注那中間的一段。也只有這中間的一段,對我們才是有現實意義的。

如何珍惜這中間的一段,如何充實這中間的一段,便是我們當下要考慮的,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在人生踐行的過程中,我們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我們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指責,我們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批評。追溯歷史、總結過去,我們總能發現,成就一個人或是挫敗一個人的會不會真心實意的批評你,關鍵卻要看你自己了。如果我們明確要求,而且善于改正,這個資源肯定可以發揮他的作用。另外一個更好的資源便是你的對手,甚或是你的敵人,因為他們所指出的,往往是你致命的弱點,如果你連致命的弱點都改了,還愁不能有所成就嗎。最重要的資源是我們自己,有子在開學典禮中講,君子日三省乎己,講得就是這個道理,要做到真正的自我批評,那就要加強學習,不學習是難以做到自我批評的。

我們要樂于接受批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有接受批評的良好心態。我們在接受批評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個空杯的心態,要能夠容得下批評,不管它是溫水,還是涼水,或許是開水、化學品之類的,我們都要有一種包容的心態,也就是說,要先接受,再分析,后消化,最后要在其中汲取營養。

我們要善于整合批評的資源。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并不難,相比之下,要找到很好的批評資源或是識別批評資源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朋友是最好的批評資源,但是他會不會真心實意的批評你,關鍵卻要看你自己了。如果我們明確要求,而且善于改正,這個資源肯定可以發揮他的作用。另外一個更好的資源便是你的對手,甚或是你的敵人,因為他們所指出的,往往是你致命的弱點,如果你連致命的弱點都改了,還愁不能有所成就嗎。要做到真正的自我批評,那就要加強學習,不學習是難以做到自我批評的;要善待批評你的人,要感謝每一個批評過你的人,因為他們讓你少走了很多彎路;要把批評當作幫助來看待。尊重每一個批評你的人,他們就會持續不斷的幫助你;要經常與同事或朋友開展關于自己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會議。

學會善待批評,也就意味著善待自己,讓我們包納他人的理解,海納百川。

批評與自我批評作文800字2學會自我批評

有些人,是永遠不會反思自己的錯誤,將一切功績攬在自己身上,將一切錯誤推在別人身上。

——題記

班里自從出現了“分”這個東西之后,似乎都變得自私了起來,上課積極地舉手、下課瘋狂的做著展板、之后又瘋狂的找同學點評。一個個都像吃了興奮劑似的。卻僅僅想著自己,不會想其他的同學。這,就是所謂的團結?在反思課上與副組長爭執這那僅有的0.5分。這,就是所謂的無私?

某天的一節反思課,我們忙著總結,當總結到分數這一塊的時候,我們組的雷邦田說:“組長,勞動是可以加3分的,你看看黃昕宇他們那一組,勞動都是加3分。”

可是這時,他的話似乎把組長惹怒了,組長說道:“你一定要和他們比嗎?難道他們去犯罪你也去?難道他們去吃屎你也跟著去?”抬頭看雷邦田的臉,似乎有些生氣,似乎有些惱火的說:“那關我什么事?是他們自己加的,我們不加不是虧了嗎?”

虧了?!這個詞語是不是對組長的反駁呢?

為什么明明是自己錯了還不懂改正,要把錯誤全都怪到別人身上呢?

我們的反思課的主要目的不就是要我們學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并改正嗎?為什么要把自己的錯誤推到別人身上呢?

說實話,我們小組的反思基本上都是忽悠過去的,每天、每次的缺點要么是上課舉手不積極、上課有說小話的現象、做展板不積極……優點要么是上課發言積極、上課非常安靜、做展板積極、個人衛生保持的很好……說完了這些,就算分了。因為大家都不想承認自己的錯誤。

請改掉我們的永遠不會反思自己的錯誤,將一切功績攬在自己身上,將一切錯誤推在別人身上的缺點,積極發揚自己的優點,學會自我批評,這也是在人生道路幫助你生存的一個本領!!

批評與自我批評作文800字3一個人有點缺點、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以致小病拖成大病,甚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藥。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有經常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虛心地接受別人的批評,才能不斷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敢于亮丑,嚴于解剖自己是自我覺悟的表現,是進步的開始,得到的將是領導和同事們的贊許和肯定。

善意地、實事求是地指出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是關心和幫助同事的善舉,得到的將是同事的理解和感激。

虛心地、自覺地接受別人的批評展示的是自己寬廣的胸懷和知錯就改的勇氣,得到的也將是自己的進步和同事的信任。

批評與被批評的活動中,每個人都是批評者也是被批評者。批評的目的就是要讓人反省。人不但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還要有一對會聆聽的耳朵,更要有一顆常思己過的心!批評者需要反省,被批評者也需要反省。不知反省、不思己過的批評者和被批評者都只是空口說白話的人。一個人要反省,一個企業要反省,一個國家也要反省。所謂的反省就是思考自己的過錯。一個人常思己過,社會就多一份安寧和諧;一個企業常思己過,就會不斷發展和壯大;一個國家常思己過,國家就能繁榮穩定,人民生活就會幸福安康!唐朝之所以能有“貞觀”盛世,是因為魏徵與李世民敢于批評和自我批評,一君一臣成就了千古佳話。

所以,我提倡建立一種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機制,弘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樹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工作作風,并做為天佳的一種企業文化,以后將定期與不定期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活動,逐步掃除天佳發展過程中的思想障礙,進一步增進天佳人的團結協作。首次具體活動時間按照元月27日的通知安排。希望大家做到“自我批評不護短、批評他人不遮掩、接受批評不空談”,敢于發言,勇于發言,消除顧慮,暢所欲言,民主、坦誠地進行自我剖析和公眾剖析,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通過剖析自我、審視自我來提高自我,不斷滌除自身思想上的塵埃,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思想問題,使得員工之間更加了解,公司更具有凝聚力,天佳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批評與自我批評作文800字4在小學三年級時,我是一名優秀的學生,成績僅僅次于班上的"尖子"們。每當老師表揚他們,同學們向他們投去羨慕的眼光時,我的心便直癢癢,希望能和他們一樣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同學們心中的偶像。于是,我暗暗下決心:超過他們,把屬于他們的表揚攬在自己的懷抱里。后來,那顆飄來的虛榮而好勝的種子在我心里慢慢萌發了,并扎下了深根。隨后,我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整天一個人泡在房間里,埋首于作業與書中,有時寫寫劃劃,有時念念有詞,還真下了點"懸梁刺股"的苦功。課前,我認真地預習課文;上課時,我更加積極地踴躍地回答問題;課后,我認真地復習,不敢有一點兒松馳與怠慢,生怕高分被別人占據。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一次考試中,我出乎別人意料地考得那么好--居然在年級上獨占鰲頭。于是,同學的贊嘆,老師的表揚不停地擠進我的耳朵里,我整個人好象跌在棉花堆里,簡直比灌了蜜還要甜。以前與我鬧矛盾的"尖子"們又和我玩了,同學們都對我刮目相看,眾星捧月地圍著我。在回家的路上,天好象比往日更藍,云兒好像比以前更白,樹上鳥兒也鳴得格外動聽。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每天都生活在蜜罐里,成天樂呵呵的,心里總想著"現在我是年級第一名了,這些我都會;就算不會,憑我這么聰明的腦瓜,課后只要一看書也就明白。"所以上課也不再如以前用心了,書扔一邊,作業亂涂亂畫,把學習丟到爪洼國去了。"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又一次考試來了。又一次出風頭的機會來了,我胸有成竹地拿起試卷一看--不看則已,一看則傻眼了,怎么這么多不會!"嗨!都怪自己不聽講……"我一邊埋怨自己一邊連蒙帶做地寫完了試卷。第二天,老師公布成績發試卷了,教室里安靜極了,同學們伸長脖子,張大了耳朵,生怕聽錯或漏聽一點什么的。我忐忑不安地等待著,我猜犯人等等法官的判決的心理也不過如此。前十名是肯定不可能的,十幾名應該有吧……二十名、二十一名……直到三十名還沒有……我再也坐不住了,竟連自己已經微微站了起來趴在桌子上都不知道。好久好久,老師才念道我78分!“什么!什么”?我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拿到試卷,揉揉眼睛,紅紅的"78"分映入眼簾,猶如當頭一棒。后面老師和同學們講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他們說什么對我來說都已經不重要了,我聽不聽也無所謂了--因為我知道,這時老師講的無非是恨鐵不成鋼的批評,同學們竊竊私語的無非是"幸災樂禍"的"風涼話",外加怪異的眼神。那天上午我不知是怎么熬過來的。回家的路上,我總覺得天空陰沉的,并嫌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吵得煩人,還往樹上狠狠扔了幾塊石頭,嚇得小鳥們驚叫而逃……

后來,我才逐漸明白了:表揚是一種鼓舞,而不是一個蜜罐;批評是一種鼓舞,而不是一種刺激,我們既不能因為得到表揚而沾沾自喜,進而忘乎所以,也不能因為受到批評而氣餒,失去上進進取之心。所以,我們在批評與表揚面前都應該有清醒的頭腦,才能擺正好自己的位置

批評與自我批評作文800字5一年一度的讀書節即將來臨。我負責編排一個課本劇《濫竽充數》,從中,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星期五最后一節課的排練,老師說我們組吵吵鬧鬧的,不夠團結。這也的確,滿懷不憤的我放學后再次召集同學們排練。

剛到練習場地,小倫就問我:“能不能不排呀?小輝等著我和他一起回家呢。”我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行!”于是,小倫就很不情愿地留了下來。排練前,我強調道:“要給意見的可以舉手,請不要隨意講話。”可是,事情偏偏就不會如愿。前面的戲我和小妮都很認真,所以很順利地通過,接下來,麻煩就接二連三地出現了。

為了增加笑點,我多加了一個環節--揭皇榜和面試。我和小妮退場后,就該樂隊五人出現了。他們一上場就左竄右竄,我指著一個地方道:“站在左下角。”第一個麻煩出現了,他們五個人開始拿我這句話開玩笑。小超說:“左下角不是那邊嗎?”小東說:“對我來說,是這邊”……我冷眼看著他們,呵斥道:“我叫你們站這里!”他們才慢吞吞地站好位置。“啊!招竽隊啊,這可是我發財的大好機會,我……我,我忘詞了。”小東道。強忍著怒氣的我提醒他:“我要當土豪。”“哦,哦,對,我要當土豪。”

面試過后,我又迎來了第二個麻煩--小健的自我介紹。“我的名字叫南郭,好吃懶做不干活,這可是個大好活。”“漏詞!”我叉著腰,冷冷地提醒道。小健看了會兒臺詞后,開始第二遍:“我的名字叫南郭……”“你別這么呆板,重來。”小妮道。小健又開始第三遍,……“重來。”第四遍,……“重來。”這時,小倫在一旁不滿道:“快點啊,我趕著回家。”“對呀。”別的同學也開始嚷嚷。“要不這段先跳過,接下去。”我圓場。其實這些都是過場,真實的麻煩還在后面。

小妮揪住小健的肩膀,把他拖出來說:“就是他。”這時,小健怒了,他吼道:“你憑什么揪我?”小倫勸他:“你別生氣了。”“她揪我,能不生氣?”“小健,就憑你之前的不認真。”于是,他們吵了起來。我冷眼旁觀這一切。有的同學說:“別練了,回家吧。”緊接著,其他同學也跟著叫道:“別練了!有毛用啊現在。”就在他們吵吵鬧鬧時,怒氣達到極點的我大喊:“就是因為這樣,老師才說我們不團結!”這一聲可以用撕心裂肺來形容。同學們慢慢安靜下來,但有的還在說:“切!”我冷靜地說:“不用練了。”天知道此時我表面冷靜的我,心里是何等的憤怒。同學們一哄而散,只留下了小妮和小楠。我坐在那兒,沉默了好半晌,才開口:“我們來談談吧。我們錯在哪兒?為什么會造成這個結果?”“他們太吵了,根本管不住。”小妮道。“那應該怎么辦?”“我覺得可以直接讓他們不演滾蛋,就是因為我們永遠都不懲罰,他們才如此散漫。”小楠道。“還有一個是我們態度的問題。”我說,“小妮,咱們不能再用‘我最大,你們誰都怕我’這種態度了,要因人而異。”……在接著的十幾分鐘里,我們都總結了許多教訓,想出了一些辦法。我想,下個星期一,我得換一個態度去面對他們,讓我們組團結起來!

篇5

放學回家后,我拿著獎狀和獎品給媽媽一個驚喜。望著我的成績,媽媽眼睛亮亮的,閃爍著喜悅的光芒,興奮地嚷道:“看來你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能得個三等獎不錯!我的好孩子!”聽了媽媽的夸獎,我沒有謙虛,而是沾沾自喜,也認為自己很厲害。

于是,我把兩樣東西放在最顯眼的桌子上,等待著爸爸回來給我一個更高的評價。

時間艱澀地流動著,我實在迫不及待了。四點。四點一刻。四點半。爸爸仍然沒有回來,我真想讓他立刻出現在我的眼前。將近五點鐘時,爸爸終于推門而入,放下手中的東西,然后進入客廳,目光被餐桌上的獎狀和獎品吸引住了。頓時,我的心開始忐忑不安地跳動。

媽媽見爸爸回來了,臉上洋溢著笑容,自豪地上前說道:“女兒參加作文競賽得獎了,瞧!你手中拿的就是。”

爸爸只是沉默不語。仔細端詳后,才說道:“我看也不怎么樣,參賽者都是五年級的,為什么不能和別人一樣得一等獎呢?”

本來很激動的我,聽了爸爸的話,覺得如同一盆涼水潑在身上,頓時失望地耷拉下了腦袋。

“女兒能得個三等獎不錯了,況且又不是她一個人很差,干嘛要給她壓力呢?”媽媽打抱不平地爭吵著。

“我是實事求是。”爸爸絲毫沒有退讓,“道理很簡單,她是有潛力沒發揮出來!”

我再也受不了了,生氣地拿過東西回到房間,把門使勁一關,做在床上獨自傷心起來。這時我心想:還是媽媽對我好,我得獎了她高興,可爸爸卻批評我,他對我實在太冷漠無情了。

這幾天,浮現在我腦海里的總是爸爸那幾句傷人的話,所以我也沒跟他說話。有一天,我無意中聽見爸爸對媽媽說:“我很了解她,怕她再聽了我的鼓勵后會驕傲自滿,我說這些話是為了平衡她的心態。”原來,是我誤解了爸爸的意思,媽媽對我的鼓勵是讓我有自信心,繼續努力寫作文,然而爸爸也并非想打擊我,這種批評也是關心孩子的表現。

篇6

1、就公司目前的情況而言,克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不思進取、不求創新、無視組織紀律性的缺點急需要解放和端正每個人的思想,解放和端正思想的關鍵在于敢于自我批評,只有敢于對自身主動展開嚴肅的、誠實的、徹底的批評,阻擋我們前進的舊思想、舊觀念才會逐步從我們的心里和大腦中消失。

2、自我批評是自我反思、自我歸罪、自我總結和自我提升的過程。人無完人,孰能無過?所以,犯錯誤在所難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知道后不思悔改甚至一味地加以掩飾。犯了錯誤就要努力地去改正錯誤,我們自己應該正視而不是回避,應該改正而不是放任。這是避免犯同類錯誤的根本途徑;也是完善自身,凈化靈魂,提高修養的有效途徑。

3、如果自己犯了錯,別人指出來或自己發現了,卻死不認錯,自認為是對的,那么自己的不足就永遠得不到彌補,甚至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這樣還能完善自己嗎?不能!

4、如果犯了錯,發現之后卻沒有勇氣改正,這就是懦弱和虛偽,這樣的靈魂還能得到凈化嗎?不能!

5、如果犯了錯,別人給你指出來,你非但不承認反而嗔怪批評你的人,這就是狹隘、自私和自高自大,這樣,個人修養還能提高嗎?不能!

所以,犯了錯必須首先自我批評。自我批評也是批評他人的前提和基礎。

1、若不愿做自我批評或自我批評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那么就必須使用批評這個武器了,讓他人用眼、用嘴、用心來發現自己的錯誤,來批評指正自己,來幫助自己、完善自己。人人都有兩雙眼睛,一雙是長在自己頭上的,一雙是長在他人頭上的。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照鏡子——反思,所以不能很好地發現自己。這時就需要而且應當需要他人的眼睛來發現和審視自己,批評自己。我想,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批評你,指責你,或對你惡言惡語,或對你挑三揀四。所以,肯定是自己做錯了或做得不好,才會給他人找到可以批駁你的地方。

2、 人們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卻非常難,不是不愿意看,而是根本就看不到。當自己的眼睛看到別人不足的時候,自己應感到誠惶誠恐,因為自己在別人的眼中也如此。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問題,自己也同樣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想想,多么可怕!這就像自己的脊背上有一片樹葉,別人看得很清楚,而自己卻一無所知。

3、他人的批評是對自己最好的監督,失去這種監督,人就可能驕傲自滿。他人的批評是自己進步的助推器,失去這種助推器,人就可能變慵懶而停滯不前。所以,我們要樂于并善于接受他人的批評。

總之,我們要處理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關系,利用好這兩件法寶。這樣,我們才能成長得更好,發展得更快!

1、要把批評和自我批評活動開展起來、開展得好,關鍵是領導要帶好頭。各系統各部門的管理人員都要做到嚴于律己,要敢于實事求是地指出其他同事的缺點和錯誤,與人為善地幫助同事進步,同時亮出自己的缺點和問題,誠心誠意地聽取批評意見,只有這樣,員工才會消除顧慮,敞開心扉,真心實意地給領導提意見,員工才會以領導干部為榜樣,認真查擺自己的問題,找準、查實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弄清產生問題的根源,消除思想上的障礙,取得行動上的改進,確保在工作中不出偏差,不走過場,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2、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必須緊密聯系自己在自身修養和工作作風方面的實際,恰如其分地分析造成問題的原因,要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深入剖析造成問題的主觀原因并認真改正。

3、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必須把握正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提高員工素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增進團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推動天佳的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嚴格要求,實事求是;與人為善,治病救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找準領導之間、部門之間、普通員工之間存在的影響團結、影響工作、影響發展的問題;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通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引導和鼓勵員工增強大局意識,講原則、講真話、講實話,為天佳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4、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首先要襟懷坦白,勇于自我解剖。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缺點甚至有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勇氣承認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各管理人員,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必須以對天佳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同事,正確對待問題。要通過不同形式的會議,以坦誠的心態,敞開思想、亮明缺點、暴露短處,像魯迅那樣“解剖自己嚴于解剖別人”,出了問題要勇于負責,多從自身找原因,從主觀上查問題,從世界觀、價值觀上挖根源,觸及靈魂,論其危害,使自己受教育,別人受警示,這才是我們天佳人應有的品質。

5、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丟掉“怕”字,敢于開展批評。批評是提醒,是警示,是良藥。無私才能無畏。堅持原則,敢于批評工作中錯誤的思想和言行,是每一個天佳人必備的優良品質和負責態度。而淡化批評,無原則地保持一團和氣,甚至熱衷于拉拉扯扯、互相捧場,搞小團體,就會損害公司利益,最終也會害了自己,坐失受教育、受幫助、提升自我的機會。

6、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更要虛懷若谷,自覺接受批評。聞過則喜,納諫從流,是所有天佳人在推進公司事業發展的戰略過程中應有的修養和品德。對待意見、建議和批評,中高層管理人員要放下架子,丟掉面子,不計個人得失,不計親疏恩怨,誠心誠意地接受批評。誠心誠意不僅要表現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上,更重要的是對照這些批評意見,深刻剖析自己,注意從批評中得到啟迪和警醒,吸取教訓,提高自己,從而達到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促進公司健康持續發展的目的。

7、 開展自我批評要杜絕幾種現象:

把自我批評變成自我表揚,說是在自我批評,其實是在自我表揚,這成績那貢獻,就是不講缺點;

名為自我批評,其實是在自我開脫,對存在的問題,不實實在在認認真真地反省,而是一味地抱怨客觀條件不好,惟獨不承認自己水平不高,工作能力有限,縱使自己有不少的錯,造成的損失已不小,還是百般辯解,不肯認帳;

看似自我批評,實為自我逃避,“機智”地亮出一些無關實質的小缺點、小錯誤,而對自己存在的實質性問題避而不談,這是不誠實、不嚴格、對工作和事業不負責任的表現。

自我批評的最終目的是把過去不對、不好、不合理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甩掉,如果不能、不愿、不敢把自身的問題晾在陽光下,那所謂的自我批評就只能是空口號、空架子,也就沒有必要去做這種無關痛癢、白花精力的事了。

8、開展批評要杜絕的幾種現象:

有些批評是完全正確、被批評者是錯誤的,但被批評者不知道反省,始終認為自己是對的,這叫不思己過;

有些批評是錯誤的,被批評者不與其計較,這叫不思人過;

有些批評是、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有些批評是無理取鬧、攻擊誹謗;

有些批評是先吐為快、發泄怨氣;

篇7

[關鍵詞]藝術批評;媒介;媒介批評

隨著當代傳媒技術的迅猛發展,媒介技術已經全面滲透到藝術活動的全部過程中,無論在藝術作品的創作、藝術傳播,還是在藝術欣賞過程中,技術因素與藝術元素始終交織在一起,二者之間已經形成一種“互化”的關系,即藝術被技術化,技術被藝術化。尤其在新媒體藝術蓬勃興起以后,媒介不僅為藝術提供技術支撐,而且顯示出支配性地位。可見,技術性已經逐漸演化為藝術的本質特征之一。藝術與媒介的高度融合對藝術作品的內容、形式和風格產生的影響,引起了藝術批評家們廣泛關注。評論新的藝術形態,要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批評模式,因為“只有當研究對象與具體理論模式相統一時,才會獲得其他理論模式所不能取代的意義解釋效果。”從而揭示出藝術現象中蘊含的普遍規律。批評家們深諳此道,他們自覺從媒介視角進行藝術批評實踐,媒介批評應運而生,并在網絡媒介時代迅速發展為一種被頻頻使用的藝術批評方法。媒介批評,以其對新的藝術形式解釋評價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取得了傳統藝術批評方法不能取代的地位。

媒介(單數medium,復數media,也被譯為媒質、媒體),最初用于傳播學,后來逐漸廣泛用于其他學科。在美學和藝術學中,“媒介”主要在技術層面被使用,組成審美媒介、媒介文化、媒介批評、新媒介/媒體藝術等專業術語。通常,“媒介包含兩方面的要素:一是包容媒質所攜帶信息或內容的容器,如書(甲骨、竹簡、帛書、紙書)、相片、錄音磁帶、電影膠片、錄像帶、影音光盤等;二是用以傳播信息的技術設備、組織形式或社會機制,包括通訊類(電報、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可視電話、移動電話等)、廣播類(布告、報紙、雜志、無線電、電視等)和網絡類(如國際互聯網、vod隨選視訊)三大類。”其中,與藝術有關的主要是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廣播類和網絡類等媒介要素,我們在這里姑且稱之為審美媒介。當媒介與藝術發生關聯后,這時的媒介便是審美媒介了。

本文中所謂的媒介批評,即從藝術符碼的存儲和傳達的技術和傳播視角,對藝術作品進行的分析和評價。媒介批評的對象除藝術作品外,還包括大眾文化,因為大眾文化涵蓋的“通俗詩、報刊連載小說、暢銷書、流行音樂、電視劇、電影和廣告等”都屬于藝術范疇。

但是,作為藝術批評方法的媒介批評與傳播學中的“媒介批評”不同,傳播學的媒介批評是指對新聞傳播媒介活動的批評,與社會學家們指責利用控制媒體形成的話語霸權去操縱民意,以此限制公共民主性政治活動的批判也存在差別(如布迪厄的媒體批評)。作為一種藝術批評新方法,如同精神分析批評把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理論運用于文藝研究一樣,媒介批評從技術的層面,將傳播理論運用于藝術批評,從其他學科吸收理論資源,帶有明顯的跨學科性質。

在漫長的媒介與藝術結合的演變過程中,從原始社會的工藝媒介、口頭語言,到奴隸社會的書面文字、再到近現代的報刊雜志、影視廣播,直至今天的互聯網,每一種新媒介的發明,都標志著人類文明的一次革命性劇變。在媒介發展史上,每個時期都有占主導地位的媒介形態和運用該種媒介創作的藝術形式。如工藝媒介時代,彩陶、青銅器、衣飾和器物等在原始社會各個部落間都起到了文化思想的傳播與交流的作用。工藝媒介時代的“藝術品”是為實用制作的,與今天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家創作和為滿足大眾精神需求批量生產的藝術產品不同。那時,“藝術品”的制作目的主要是為了生存,只是附帶起到了交流思想和傳播信息的作用。

口語媒介時代,歌謠、神話和史詩是這個時代的主要藝術形態。最初的言語藝術作品,就是依靠口耳相接流傳下來的。口語的誕生,是人類自然進化的結果,不需要科技的力量,口語媒介的存儲性和傳播性都很低,很多口頭文學作品因此而失傳。

文字媒介時代,帶來了語言藝術如詩歌、散文以及傳奇的興盛。文字媒介的傳播性較之前兩種媒介形態有所增強。用刀筆刻錄在石頭、獸骨、紙張、絹帛上的文字利于長期留存,文學作品在時間流逝中依靠人力或驛馬的攜帶傳播開來,因此,這個時期的文字在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媒質的作用。

手工印刷媒介時代的主要藝術形式是白話小說。文字和圖畫的一次制版,可以被反復印刷多次。手工印刷與刀筆刻寫相比,大大加快了文學的傳播速度,也促使該時期的文學作品的代表性體裁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篇幅和數字上有顯著增加。手工印刷媒介的發明,開創了媒介技術的新紀元。它向我們預示:下一次媒介技術革命不會遙遠。

大眾媒介的時代到來顯示出媒介的強大威力。在大眾傳媒時代,電影以先天的傳播優勢和巨大的媒介商業利潤,宣告了文學傳播霸主地位的終結。手工印刷時代結束,機械印刷,如報紙、雜志、書籍等機械印刷媒介形態和電影、廣播、電視等電子媒介成為主流傳媒。從這個時代開始,人類認識到媒介對人類進步的巨大意義。

網絡媒介時代,代表藝術是數字藝術或新媒體藝術。由電腦、因特網、網站三部分構成的網絡媒介是基于數字化技術的媒介,它們將人類藝術的傳播推進到網絡傳播時代。在這個時代,網絡與傳統媒介進一步融合,從而改變了傳統的藝術傳播方式。例如:新型惡搞作品要借助電腦先進技術——融導演、編劇、音響配置、圖像處理于一身的多種制作手段。在網絡時代,與技術息息相關的藝術種類越來越繁復,如音樂、舞蹈、文學、電影、電視、新媒體藝術都需要用媒介制作、負載和傳播。網絡媒介時代的技術,不僅生產使用價值,也生產著精神價值,是美的技術。

總之,技術與藝術由初期的結合到對立再返歸統一,技術與藝術的發展經歷了合——分——合的歷史演變過程。遠古時代的藝術是精湛的手工技藝,是通過經驗獲得的熟練操作技巧。手藝人或者說工匠就是所謂的藝術家。從文字媒介時代到手工印刷媒介時代,藝術與技術分流,在工業革命時期,它們仿佛勢不兩立。從大眾媒介時代開始,技術與藝術又交融在一起難分難解。尤其進入“網絡時代”以后,掌握媒介技術的使用方法,成為藝術創作的前提。在這兩個時代,藝術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是科學性和人文性的結合,技術理性中包含了感性因素。尤其是新媒體藝術,打破了藝術與技術的界限、生活與藝術的界限、創作者和欣賞者的界限。各種新興的電子媒介技術,形成了復雜的媒介環境,媒 介技術對藝術的審美效果產生顯著影響。

有何種媒介,就有何種藝術,一種藝術形態還會形成不同的藝術思潮和流派,這時,批評家們建立的批評理論不僅僅是一種,而是針對各種電影思潮和流派創立不同的批評話語。比如:針對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形成了德國表現主義、俄國形式主義、法國印象主義等電影流派。繪畫上的立體派、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等藝術流派。文學上如象征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意識流文學、荒誕派戲劇等流派。新的藝術批評理論如象征主義、表現主義、直覺主義與意識流、存在主義和荒誕派等等。無論如何,藝術批評家至少要建構一種針對某一類藝術形式有解說力的藝術批評方法。

當代西方藝術批評發生了兩次歷史性轉移,第一次是從重點研究藝術家轉移到重點研究作品;第二次是從重點研究作品轉向重點研究欣賞者的接受。后一次轉移,不能不說與大眾傳媒的發達,藝術作品走進千家萬戶有關。解釋和接受美學家們認為,藝術作品的意蘊不是作者設定的,也不是唯一的。藝術作品只有通過觀者的解讀,才能成為藝術品。但是,理論家們忽略了達成從藝術家到作品再到讀者接受的兩個轉向之間的中介,即藝術家是利用媒介(從大眾傳媒時代起是利用媒介及其技術)創作藝術作品,再利用媒介把他們的作品傳播給讀者。如作家的構思和生命體驗用文字媒介的形式物化為藝術作品,存儲在書中,然后利用印刷媒介把藝術品傳達給讀者。這個完整的過程用圖示意,即:藝術家媒介及其技術藝術作品媒介及其技術讀者接受。媒介是藝術創作的原材料,是存儲藝術信息的容器;也是傳播作品的通道。毋庸置疑,在媒介時代,藝術批評的第三個轉移則為“重點從研究讀者和接受轉移到重點研究作者——讀者、傳播者和數碼化技術。”這是一次媒介技術帶來的藝術批評的轉移,這條與新聞傳播學平行發展的藝術批評的媒介研究路徑,被傳播學研究者稱為“界外批評。”而后者,叫作“界內批評”。其實,媒介批評是從西方藝術理論的語言論轉向之后的文化研究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新的批評范式。

媒介批評從發端至今已將近一個世紀,隨著科技的進步,藝術作品中媒介成分含量增加,媒介已貫穿藝術活動的全過程中,如時下熱映的電影《阿凡達》運用3d合成攝像機(3d fusion camera)、虛擬呈像攝像機(virtual camera)和傳統攝像機(traditional camera)同時拍攝,通過網絡傳輸影像數據,在遠離拍攝現場的城市里由計算機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阿凡達》是利用計算機媒介技術制作的一個范例。如果沒有今天高端的媒介技術,我們就看不到這部充滿立體感的超現實場景和人物的精彩絕倫影片。對于這部影片,如果藝術批評家不從媒介技術的視角評論它,他們又能對這部影片言說什么呢?在媒介主宰藝術的時代,以往的藝術批評方法對當代豐富復雜的研究對象已喪失了描述、解釋和評價的能力。作為一個批評者,如果要真正地理解和介入作品,就必須從媒介楔人作品。如果批評家在媒介時代仍固守著傳統的藝術批評方法,用舊方法去解決新問題,他們過時的鑰匙打不開新造的鎖。批評的原則要遵守,批評的技巧要訓練,批評的范式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更新。

從媒介的視角評論藝術作品,必須打破以往僅僅從作品的形式和內容或者作者的經歷以及讀者的接受方面對作品所作的優劣程度鑒別,給作品的制作技巧以應有的評價。藝術理論工作者不應對新出現的藝術形式保持沉默與束手無策,理論應跟上藝術創作的步伐,及時對藝術家的創作給予指導和評斷,從而推動藝術創作的發展和完善。

藝術批評家還擔負著提高欣賞者的理解能力和認識水平的職責,要達到這一目標,藝術批評就必須發生媒介轉向,這是在當代科技背景下,藝術批評發展的必然。批評家不僅要結合作者的學識修養和藝術經歷把作品納入具體的歷史語境中,還要依托作品產生時代的媒介語境鑒賞作品,“恰如克拉克在《觀畫》一書的獻詞中所言,正是弗萊教導了整整一代人如何觀賞繪畫作品。”難道我們當代的批評家不該象弗萊那樣教導讀者們如何欣賞新媒體藝術嗎?

從20世紀初期至今這個科學技術發展最快的百年間,涌現出了許多從媒介角度評論藝術作品的批評家。他們的批評實踐是不約而同的,在批評家們生活的時代,還沒有“媒介批評”這種藝術批評維度,但無人能否定他們的批評不是媒介批評。在西方藝術批評史上影響較大的媒介批評理論主要有:洛文塔爾(leolowenthal,1900-1993)的文藝傳播批判理論、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的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論和麥克盧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的媒介美學等。

洛文塔爾是最早從媒介傳播的視角研究藝術的藝術傳播理論家,他“從傳播角度出發進行文藝研究,同時又從文藝角度出發進行傳播研究。”他把文藝與傳播結合起來,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試圖從媒介人手,考察大眾傳播時代的藝術特征,尋找大眾傳媒時代的藝術與媒介的關聯,從而揭示藝術轉型的奧秘。洛爾塔爾敏銳地發現:只有“從傳播的角度,把對文藝本質的探討放在傳播這一基點上,把文藝傳播作為文藝自身的存在方式、作為本體存在的范疇來研究,才能深刻認識文藝的本質。”藝術作品在傳播中被欣賞和消費,在鑒賞主體的一次次解讀中作品的內涵被領悟,“傳播”已成為藝術的一種存在方式。

一種理論體系的建立,創造的不僅是它的內容,而且包括它的形式。一種理論要具有創新性,除了內容上的新意外,還必須用新的概念和范疇表達這些內容。洛文塔爾為了增加其藝術傳播理論的有效性和說服力,他提出了兩個具有原創性的范疇:“‘傳播力場,和‘理解力場”,并賦予其獨特的內涵。洛文塔爾的藝術傳播理論,不僅僅是內容上的創新,而且具有方法論意義上的可操作性。他在20世紀20年代前即著手從媒介傳播的角度研究藝術,科技和藝術的發展證明了他的藝術傳播理論的前瞻性和開拓性。

本雅明在其《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中論述了印刷術和照相術的復制功能取消了藝術作品的原本,藝術作品唯一性消失。復制技術也取消了傳統繪畫和雕塑藝術的神圣性和唯一原本的珍貴性,籠罩在傳統藝術作品上的“光暈(aura)”熄滅了。但是,作為新者,本雅明的美學和藝術理論一方面直接指向對資本主義發達工業社會的批判,歷數印刷技術和攝影技術的諸種“罪狀”,惋惜傳統藝術“光暈”的消失;另一方面,他接受了馬克思的藝術生產理論,把藝術創作看作和物質生產具有相同規律的特殊的精神生產,認識到復制技術對藝術生產力的推動作用。他推崇建立在現代技術之上的“第七藝術”——電影藝術,給予攝影和電影等現代藝術帶來的“驚顫”效果以高度評價。這兩種觀點統一于本雅明的藝術理論中,從表面看來似乎是矛盾的,其實,這正體現了本雅明以辯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媒介技 術的進步對不同藝術形式產生的影響。

實際上,復制技術并不能宣告所謂“原本”的不復存在。電影、電視、照片的復本與原本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說,每一個復件都是原本。復制不僅沒有導致原本的喪失,相反,倒是有利于藝術的普及。本雅明或許認為藝術欣賞只是少數社會精英們的專利。藝術需要進入民間,滿足廣大民眾的精神享受。復制技術、傳播媒介擔負著開辟藝術通向世俗化之路的重任。

在工業革命稍后的一個時期內,技術化的藝術意味著美學上的失敗,因為那個時代的媒介技術不像當代這樣發達和強大并取得了在審美活動中無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說藝術具有一種特殊的調解功能,那么,在現代主義藝術發展階段,藝術尚不能調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科技之間的對立。現代主義科技發展只能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科學尚未發展到在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的同時也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階段。

篇8

轉眼一年間,我已工作一年有余,在這一年中,我在工作技能方面有了提升,在與客戶溝通交流上也有了進步,但我仍然有做的不足的地方,下面對我的缺點進行自我批評。

首先,我對工作項目的安排和時間的把握不合理。在工作中,經常會有很多不同項目的事情一起出現的情況,常常會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而影響到整個團隊的進步,導致越慌越亂的情況。就比如我需要同時兼顧兩個項目,A項目的客戶和B項目的負責人同時像我提出要求,以客戶為先會讓我無法跟上B項目的負責人安排的計劃,就會造成B項目耗時增加的問題。針對這種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先和同事進行溝通,說明現在的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工作計劃,同時不斷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增加工作效率。

第二,工作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項目中,尤其是自己不太擅長的方面,通常選擇聽從項目負責人的意見,但常常由于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項目過程中出現重復重復作業的情況,費時費力。對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及時溝通,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第三,工作態度要端正。在有些緊急情況下,我對自己工作的要求就放松了一些,比如文檔來不及檢查了就只匆匆看了兩三遍、日報內容過于簡單等。對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應該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認真的對待每一件事情,不能把要求當任務,要把要求當習慣。

盡管自己身上還存在諸多不足,但作為一名黨員,我一定能用高標準嚴要求來要求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改正這些問題。

篇9

其實,批評未必要義正辭嚴,未必要話中帶刺,更不能以泄憤為目的諷刺挖苦、翻舊賬、算總賬。批評的目的是為了使孩子丟棄壞毛病,養成好習慣。基于此,家長盡可以采取靈活的方式。

兵法上說,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上策,對孩子進行批評,也要講究兵法,“心中有劍口中無劍”是批評的最高境界。我們不妨看看下面幾種別致的批評方式――

我的柔情你會懂

有個智力超群的男孩特別不喜歡做作業。媽媽怎么說都不聽。后來媽媽跟他說:“你不寫作業,媽媽就擔心你基礎打得不牢固,今后就會考不上好的大學。而媽媽老是擔心你,就特別容易變老。”這個小男孩害怕自己年輕漂亮的媽媽變老,就乖乖做起了作業。

兵法:以柔克剛

分析:孩子是頑皮的,但富有愛心,就看家長會不會調動。頑皮孩子被家長和老師批評了不知多少次,被批評麻木了,照樣我行我素。這個時候,回避直截了當的批評,調動起孩子的滿腔柔情,就可以很容易達到目的。

你怎么舍得我難過

一個淘氣的男孩經常惹禍。母親每次都大喊大叫,甚至掄起藤條抽打他,卻收效甚微。有次他偷了商店的玩具,差點被送警察局。母親及時趕到,說服店主再給他一次機會。回家后,男孩料想等待自己的會是一場狂風暴雨,誰知道媽媽什么也沒說,只是讓他回自己房里去。當他無意中到廚房拿水,發現母親獨自一人,呆呆地坐在廚房的椅子上,滿臉的憂傷和疲憊。這一刻,他如遭雷擊。雖然沒有任何語言的指責,卻讓他一下子想起媽媽日常的操勞,撫育他的嘔心瀝血。從此以后,他痛下決心,改過自新。

兵法:此時無聲勝有聲

分析:假如孩子每天處在打罵和訓斥之中,就會變得麻木不仁,而且還會產生這樣一種的想法:“反正我是壞孩子,那就壞下去吧。”父母的訓斥、打罵反倒筑起一堵高墻,阻斷了親子間的情感交流,沒能讓孩子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想問題,卻增加了漠視和仇恨:反正你們不愛我,所以也不需要你們來管教我。

而與之相反,如果關鍵時刻用沉默代替語言,實際上是對犯錯的孩子進行無言的譴責。在這個沉默的空間里,孩子卸除了被迫自衛的武裝,有了很大的自我感受和思考的空間,并且受到強烈刺激,迫使他回想自己的所做所為,對父母的痛心和難過產生深切體會。一旦他能站在父母的立場思考問題,許多沖突就可以迎刃而解。

你是我永遠的寶貝

有個小姑娘性格非常叛逆,整天跟父母對著干。媽媽什么方法都試過了,卻無法扭轉孩子的心。有一天,媽媽無意中翻出自己當年的育兒日記,那里面記錄著女兒成長的一點一滴。她拿出來給女兒念,從她出生時的喜悅,到她得病時媽媽的恐懼,以及對孩子的美好期望,全都包含在這幾本日記里。剛開始女兒還似聽非聽,漸漸入了神,漸漸眼里有了淚。終于,她忍不住撲到媽媽懷里,哭著向媽媽道歉。

兵法:讓你知道我愛你

分析:愛可以感化一切。孩子雖然叛逆,但卻不是草木,其實對父母有很深的愛。她之所以表現如此,是因為她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她了,所以沒必要聽他們的話。當她明白了父母對她的愛有多深,她就會用百倍的愛來回報父母。

請讓我以你為驕傲

當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學校的校長。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打同學,遂將其制止,并讓他放學后到校長室。陶先生回到辦公室,見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塊糖遞給他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了。”接著又摸出一塊糖給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說明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塊糖給他。這時男生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篇10

說實在話,任何人都是不喜歡被批評的,即使在真的有錯的情況下,更何況有時真的不知道哪里讓他人覺得不快,然后得到很不公正的指責。

有時候會回頂幾句,但是后來覺得沒有必要,即使心情也會因為不開心,但漸漸地還是會自我調節,平息下來。

一個是,如果有人指責你,你先不要生氣,先不要回頂,而是耐住性下,按下自己也能發泄的脾氣,細細地想一想,他說的真的都沒有道理嗎?真的只是無理取鬧地指責嗎?

這樣的反思,往往都會讓自己發現理虧的地方,因為,人無完人,肯定是有不足的地方。

只是,于平常,或者心情好的時候,不會去理會,去追究,而當心情不好,或者有一個爆發點剛好想讓他有個理由發泄的時候,那些平時也許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缺點就被放大,用來攻擊你。

我們不能去改變別人,我們能改變的只是自己。

這時候,我想,至少,我要先改變自己在他指責時所提到的不足,而不是立馬回嘴,生氣,讓自己也被他的壞情緒所污染。

另一點就是,讓一個人想發脾氣的時候,真的是對自己的無能的一種發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