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他人不足及建議范文

時間:2023-04-05 12:03: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批評他人不足及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批評他人不足及建議

篇1

【關鍵詞】批評對待認識改正

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人的身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優點及缺點。若要使一個人健康的成長,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那就務必正確對待其自身的優點及缺點,正確的對待別人對自己的表揚與批評。

優點即長處,顯示在某一個人身上,使其形象更加豐滿,魅力異常。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優點更多,聽到別人對自己的夸贊更多。從而從內心感到開心滿足,有一種幸福感,隨即產生一種新的積極向上的動力。可常言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我們難免會犯錯。自己無從覺察,別人卻看得一清二楚。因此人們常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就要求我們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見,聽取他人的批評指正。正如偉人所言:人不怕犯錯,只要善于接受他人的指正,知錯就改還是好同志。

二十年來的從教生涯使我深切的體會到小學生年齡小,天正無邪,他們比別人更迫切的希望聽到別人的夸獎。當他們在某方面表現突出,受到老師同學的表揚時常會喜形于色。感到異常興奮。身心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動力。從而使教育事半功倍。當然孩子身上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需要別人幫幫他。尤其是當別人批評他時,他會有怎樣的心情,會想些什么呢?該怎樣去面對別人的批評?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去潛心研究和實踐探索。

比如:聽到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就很傷心、很生氣和不理睬,當自己認真完成作業并反復檢查,自認為完全正確將他交給老師,滿心歡喜的等待著發作業的時候,結果等來的卻是鮮紅的錯號。這時,孩子一定非常懊惱,不停的問自己為什么?為什么?是的,每個人都會犯錯。只是有時我們能發現自己的錯誤并改正,而有時我們的立場、角度、能力等著多原因蒙蔽了雙眼,讓我們自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而此時的批評就像是作業本上鮮紅的錯號驚醒了我們。雖然我們面對它有時并不快樂,但正是它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認識了錯誤我們才有可能改正,而改正了錯誤我們才有可能進步。

同學們,犯了錯誤,出了問題不接受批評是不正確的。長此以往就會產生不良后果。如:明明看書時眼睛離書特別近,幾乎要貼到書上了,媽媽整天批評他就是不改。這才三年級就帶上了400度的近視眼鏡。亮亮喜歡吃糖,一天到晚幾乎是糖不離口,隨便什么時候翻開他的口袋就能找到糖果。爸爸媽媽說他從來不聽,現在體重嚴重的超標,最近還發現齲齒。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知道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并行動起來的重要性。為了使我們更好地讓自己進步,讓我們積極的行動起來吧:

1.樹立良好的心態,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笑納別人的批評。當別人批評時,要認真的傾聽,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不生氣、不傷心、不懊惱。

2.把別人對你的建議批評制作成小卡片,經常翻看,以提醒自己及時改正。

3.請老師同學做你的監督員,定期進行“回頭望”,看你是否改正不足

4.定期反思進行自我小總結。

5.對那些沒有根據的重傷置之不理。

篇2

腦清

腦清,就是頭腦清醒,思路清晰。領導者,換個詞講就是一個地區或單位的指揮者和領航人,他的思路是否清晰,決策是否正確,對這個地區或單位的發展至關重要。唯有頭腦清醒,才能明辨是非、胸有成竹;才能科學決策、有效執行。實踐證明,保持腦清,一要注重知識更新;二要避免情緒激動,要合理控制情緒,避免“一時沖動鑄成大錯”;三要多行調查之舉,調查研究是頭腦清醒的前提,這就要多下基層,多上一線,了解真實情況。

身正

身正,就是為人公道正派,而無私心雜念。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正是贏得領導權威、走向成功之路的必然要求。做到身正也就具備了以下特征:一是正直,“無私便無畏”,唯有身正者,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正義,勇于正歪風、去邪氣,敢于講公道話,辦公道事,做公道人;二是清正,清正即為廉潔,“廉潔政之本也”,唯有身正者,才不會為私心所驅,被邪氣所染,經得住權、錢、色、名、利等各種誘惑,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三是公正,“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唯有身正者,才能對下級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沒有親疏遠近,處理問題才能一碗水端平。

胸寬

胸寬,就是寬以待人、善于容人。《書經》曰“有容德乃大”,把寬容看作德的前提。領導者與人相處,要有寬大的胸懷。一方面,領導者要學會對自己寬容。正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領導者也非完人,在領導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誤在所難免。因此,領導者在不足和失誤面前不應過分懊悔、自責而一蹶不振。正確做法是對自己的過失給予必要的理解和寬容,這不是對自己的放縱和低要求,更不是對責任的推脫,而是在放下心理重荷的同時,避免類似情形再發生的明智選擇。另一方面,要學會寬容他人。領導者最忌心胸狹窄,睚眥必報,只有理解接受他人的建議和批評,寬容他人的無心過失,才能使領導者聽到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才有凝聚力和號召力。因此,領導者要既能容人之短、容人之過,又能容人之長;既能聽得進相同的意見,更要容納不同甚至是反對的意見。

心誠

“心誠”,就是以誠待人,以信取人。誠信,乃立身之本。誠不至,則信不立。可見,心誠是信譽的前提和保證。領導藝術就在于如何讓別人信服你,并愿意聽從你的指揮,如果領導者沒有一顆待人真誠的心,虛情假意,最終只會遭到別人的唾棄和遠離,搞得人心渙散。而領導者要常保心誠,一要忠誠,即要對事業忠誠;二要真誠,即要待人真誠,對待他人要以誠相待,以情相感,以理相服,要互相幫助,不要互相拆臺,要互相理解,不要互相猜忌;三要坦誠,即坦誠地把自己置于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要鼓勵大家多提意見,注意傾聽批評意見,有錯必改,做到光明磊落,襟懷坦白,以坦誠贏得大家的信任。

腰硬

“腰硬”,就是不怕得罪人,腰桿硬、有骨氣。領導工作難免會得罪一些人,只要是為了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只要行得端,走得正,當領導的就不能怕得罪人,否則就是一個戴了頂烏紗帽的窩囊廢。因此,對丑惡的人和事,領導者不能聽之任之,要有維護真理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更要理直氣壯地與之斗爭,決不回避退縮;對于違反原則、觸犯紀律的行為或民憤較大的人和事,不管勢力有多大,不管關系有多復雜,都要敢抓敢管,決不姑息遷就。特別是在各種威脅、利誘、恫嚇襲來的時候,更要挺直腰桿,不畏權暴。腰硬的領導者自然有一種威嚴。當然,腰硬不是獨斷專行,以權壓人,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要硬得有理有節,要恩威并施、剛柔相濟,讓人口服心服。

眼明

眼明,就是慧眼識人,明眼察問題。漢武帝曾說過:“何患無才,患人不能識之耳。茍能識之,何患無人?”韓愈有句名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現在,一些領導不僅做不了伯樂,還怨言:“天下無馬”,孰不知是“有馬不能識,不知馬也”。當然,能識別人才,更要能識別小人。小人常指那些品性不良,心術不正之人。欺下媚上、貪婪財利、暗箭傷人、無事生有則是他們的不恥行徑。因此,領導者要安身立命、成就事業、就要過好小人關,根本的方法是用慧眼識破小人的假臉和偽裝,就是不用小人。“眼明”還要求明眼察問題。“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領導干部要處處皆留心、事事俱在意,善于從細枝末節上發現問題、找出漏洞、防患于未然。

耳聰

耳聰,就是善聽音、廣納言。常言道:“會說的不如會聽的”。然而,在領導者周圍,由于權力光圈的效應,大家都愛挑領導者愛聽的話來說,伴之就是真話實話的減少,領導者的職位越高,就越不容易在身邊聽到真話和良言,慢慢地領導者也就變得耳朵“失聰”了。而領導者要想“耳聰”起來,一要廣聽,就是跳出周圍的小圈子,廣泛聽取各行各業、各個方面的意見;二是兼聽,“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既要聽多數人、正面、贊揚、順耳的話,又要聽少數人、反面、批評、逆耳的話,甚至要聽一些刺耳話、牢騷話、過頭話,從中找出問題、矛盾和差距所在;三要細聽,即對他人的話能進行思考和分析,去偽存真,由此及彼,不輕信讒言、媚言和謠言,找到話語的真正內涵,聽出弦外之音。要做到這些,除了領導者有洗耳恭聽的誠意外,還要求領導者有民主作風,給大家多說真話的機會,大膽進言的勇氣。

嘴利

嘴利,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強,說話具有感染力。對于領導者而言,無論是接受信息還是傳遞信息都離不開語言,因此,嘴便成了領導者工作的重要“武器”。

當然,“嘴利”并不是指領導尖牙利齒,說話尖酸刻薄,滿嘴花言巧語,而是指領導者懂得語言的重要性和藝術,并善于表達,話語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主要表現在,一是引人入勝,通過精巧的語言將聽眾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用優美、華麗的詞語抒發感情以調動聽眾的情緒;二是手段多樣,運用風趣、詼諧的語言,使之具有幽默感,運用典型事例詳加描繪,使聽眾如身臨其境,以富有哲理的議論啟迪思想,使聽眾的心胸豁然開朗;三是有的放矢,根據不同的事情、對象、場合采取不同的方式和語言。

腿勤

腿勤,就是身體力行,踏實苦干。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領導者要想發揮好火車頭的作用,就必須有一種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身體力行,全神貫注做工作,成為下屬的楷模和榜樣。正所謂“身教重于言傳。”領導不能“嘴勤腿懶”,而要“嘴勤腿也勤”,這關鍵是自己本身過得硬,處處起表率,是個實干家,這樣必然會影響和帶動下級苦干實干。當然,身體力行并不是事必躬親,而是注重謀劃大目標,實施大行動,并善于使人適其事,事得其人。踏實苦干并不是蠻干,也不是機械地干,而是創新求變,事半功倍地干。腿勤當然更不是腿“賤”,每天都鉆在事務堆里,碰見什么做什么,更不能每日忙于應酬和迎來送往,而是注重調查研究,掌握規律,謀全局、干大事。

篇3

一、沒有批評,表揚聲一片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百密還有一疏。”一節公開課即使準備得再充分,包括導入自然、新穎,教學時師生配合活潑、生動,評價時客觀、有序,也有需要改進、提高的地方。現在許多教師、學科帶頭人開公開課,為了杜絕相互吹捧的現象,把公開課事先指名叫“找茬”課,參與評課的教師只能說缺點,不說優點。我覺得這樣做很好,否則就違背了實際教學精神,達不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2009年3月,某學校一位教師開設了一節《變遷中的家園》公開課,課前,老師搜集了很多各地方富有特色的房屋圖片,整個課件十分簡潔、明了,用時在10分鐘左右,給學生做作業環節預留了充足的時間。開課老師是在黑板上全程演示房屋的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圖,給人感覺基本功很扎實。接下來是采用小組派代表上黑板,其他同學在下面做的形式來完成作業,上黑板的學生畫得還可以,可底下學生做作業的很少,看熱鬧的很多,課堂紀律給人感覺比較松散。

評課時,幾個老師帶頭說了幾句無關痛癢的話,最后又夸了好幾句,接下來發言的老師基本上就是贊揚聲一片了,甚至有位老師把上課老師的教法上升到南京市獨一無二的境地,說很富有創意,整個研討會在這種氣氛下最后只能草草收場,這樣的研討會效果如何?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

曾經在《教師最需要什么》這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做人要低調,做學問卻要高調。”難道公開課老師的課真像各位說得那樣完美無瑕嗎?我不知道公開課老師聽了這么多贊美之詞后有何感受,但這確實違背了我們公開課的初衷。

二、沒有表揚,批評聲一片

一位教師敢于向別人,特別是同行開設公開課,一定是事先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包括導入、教學、作業評價等環節,甚至對中間有可能出現的一些突況都作了周密的安排。至于教學風格,因授課教師的性格、年齡、性別等的差異而不同,即使中間環節有待進一步完善,也是可以理解的。

評課人要帶著欣賞的心態去評,就像與人相處一樣,保持一份冷靜和理智。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質,一種對別人不卑不亢的平等對待,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

2010年5月,某中學教師面向全區開設了一節《多變的顏色》公開課,雖然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在時間上出現了一點差錯,但老師做了很多的準備,帶了很多他個人制作的有關色彩構成方面的習作,給學生講解色彩變化給人造成的心理感覺時,也講得很透徹,學生的作業也基本上按要求完成了。記得有一位女生的色相環做得相當好。回顧整節課只不過在講解后期時,拓展多了點,內容相對于七年級學生深奧、抽象了一點,導致學生當時很難理解。

評課時大部分教師卻對授課老師輪番攻擊,有的話我覺得言重了,特別是有一位剛上班的教師,從導入開始,一直到作業評價,連老師下課鈴響后沒有讓學生站起來都加以批評。別人一般只談三五分鐘,而她一人卻說了足足二十分鐘,且沒有一句鼓勵、贊揚的話語。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假如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人家,我們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應有的尊重;假如別人在某方面不如自己,也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傷害別人的自尊。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必然會以平常的心態,去面對所有事業與生活上的各種風浪。”

三、批評、贊揚聲都有

評課要實事求是,若說得在理,我想授課人心里也不會有其他想法,授課人在公開課上很少發生一般原則上的失誤,但小的細節上欠考慮的地方是難免的。在充分肯定別人閃光點的同時,對其中的不足之處也指出來,這樣既如實反應了整節課的情況,也使授課教師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2009年6月,某小學教師開了一節《快樂卡通》公開課,因為這是授課老師走上工作崗位以來第一次開課,準備充分。所以授課老師上課十分投入,聲音洪亮,課堂上師生互動的環節也多,整節課給人的印象很深刻。課堂上每組學生的桌子上分別放著一張同樣的“蘋果娃娃”圖案,只是顏色略有不同罷了。

評課時,各位教師在充分肯定授課老師優點的情況下,對課堂上的一些環節進行了細致而又深入地全面分析,并誠懇地給予了很多善意的建議。例如:在授課中,做作業時學生不知道從什么地方下手,而老師也沒有及時給她進一步的引導,若當時授課教師啟示說可以把卡通人物的耳朵、眼睛、鞋子等再夸張一點、大一點就更生動了。

評課過后,大家對這次研討會贊不絕口,我想上課老師一定也在這次會上受益匪淺。精彩教學源于細節,只有把自己平時在教學上的一些小的、不注意的地方改正、改進,才能取得進步,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篇4

自信心是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身體健康和諧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呢?下面,我從幼兒自信心的表現現狀和提高自信心的對策兩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實踐做法。

一、幼兒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現

家庭“4+2+1”的教育模式,造成幼兒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現有:情緒不穩定,有時沉悶、冷淡,有時活潑愉快;喜歡獨自游戲,參加合作游戲時,不愿當領導者,對別的小朋友是否喜歡和自己一起玩沒把握;極少提出意見、建議,對別人粗預自己的活動,從不堅持,有分歧爭論時,較易退縮、讓步、放棄意見,喜歡順從與模仿別人;在作業或游戲中,有時會旁觀和閑逛,忘卻目標,結束時,談不清自己做過哪些事,也不善于評價;上課很少舉手,發言不積極,有時重復別人的回答,遇到較復雜的任務,思維停滯,不想努力或求助于人;注意力有時渙散,懼怕嘗試新任務,常常因跟從別人,把自己的正確的答案改錯了,缺乏主動精神和創造的勇氣;對個別事物特別害怕,如有的幼兒怕紙工,有的怕計算;在啟選活動中,總是挑容易的任務,理由是“我能做這個,那個不能”,“我不行”等等。

二、造成幼兒自信心不足的主要成因

一是過度保護與包辦代替。幼兒期,是孩子們學習各種技能,培養發展能力的重要階段,外界各種大量的信息無時無刻地刺激著幼兒生理,心理上的機能,不斷促進其功能的運轉。而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不少家長溺愛、嬌慣孩子,事事包辦代替。造成活動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低;獨立性差,依賴他人,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畏縮退避,容易遭受挫折、失敗,形成自卑。

二是消極評價與過多否定。幼兒的自我評價往往缺乏獨立性,他們更容易輕信和接納成人的評價,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評價對孩子發展的影響,經常批評、否定孩子,甚至指責、訓斥孩子。要求孩子事事聽從自己的安排,“這個不行”“那個不能動,你會弄環的。”“你不會你還小呢。”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而孩子由于年齡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難以達到成人的高要求,為此受到批評;經常性的挫折感和消極否定,會使幼兒產生已不如人的感覺,經歷失敗走向自卑。

三是教育要求整齊劃一與橫向比較。很多老師由于受教育觀、自身教育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在設計教育活動時,不考慮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對全體幼兒提出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就使許多能力弱的幼兒經常不能達到設定的目標,缺乏成功體驗而經常體味挫折感,另外有不少成人習慣性對孩子進行橫向比較,以其他孩子的優點與自己孩子的缺點相比,如“瞧亮亮畫得多好,看看你畫些什么呀!”“人家有八顆五角星,你才三顆,真讓我失望!”“看小朋友都去玩了,你也去呀,這孩子什么都不會。”造成幼兒認為自己很笨,很差,懷疑自我的價值。

三、培養幼兒自信心的主要方式

一是鼓勵和肯定,培養幼兒自信心。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善于鼓勵幼兒,“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激勵的條件下,其自身潛力的發揮是平時的2至3倍。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喚醒與激勵。因此,對于幼兒的任何進步都要給予熱烈的贊揚。正確的表揚可以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減少心理緊張。其做法是對事不對人,要對活動過程中孩子所作的努力進行評價,讓幼兒明白真正值得表揚的是什么;而不是簡單地給孩子貼上“好孩子”標簽。例如:“當孩子主動地向老師或客人問好時;正確的表揚應該是:“你真有禮貌!”而不是“你真是個好孩子!”其次,表揚要誠心誠意,不要參雜批評的成份,如“今天畫得不錯,可你不如豆豆畫得好。”老師的本意是鼓勵孩子進步,可孩子卻覺得老師在批評他;使自信心受到害傷而放棄努力。結果只能是事與愿違。成人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閃光點,特別是要給予發展慢的孩子以關懷和鼓勵,讓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長處。讓孩子從成人的賞識,夸獎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就會覺得“我能行”“我一定能干好”。

二是創設成功,培養幼兒自信心。自信心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一種認識,幼兒時期正是各種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想讓幼兒從自身獲得信心,感受到自己實力,成人就必須給幼兒以充分的信任,幫助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經歷產生對自己能力的正確認識與評價。如:對身體素質差的孩子,成人要多鼓勵幫助,陪伴孩子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對自理能力差的孩子要多給機會練習;對手工、繪畫、舞蹈技能差的孩子要耐心指點。使孩子逐漸樹立對自己的正確評價。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一些易完成的事,使孩子有機會獲得成功的機會,成功后再增加難度。當孩子取得成績時,應及時表揚,充分肯定進步。即使孩子失敗了,也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讓他們再試一試,使他們知道通過努力能獲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在培養孩子能力時;成人不能包辦代替,使孩子失去鍛煉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同時也不能操之過急而責備孩子,否則對孩子樹立自信心不利。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積極體驗會增強幼兒的學習動機,激發幼兒再嘗試的欲望。因此我們應幫助孩子獲得能力,使孩子實現成功的愿望。由于幼兒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是有限的,有的事情他們經過努力能做到,有的事情就算怎么努力,也暫時做不到,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勉強孩子,適當的時候還要幫他們一把。

三是調整期望,培養幼兒自信心。心理學家認為,人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質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就其精神而言,每個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為賞識而來到人間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就是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自信心與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強,反之失敗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兒童的閱歷和能力是有限的,在許多事情上容易面臨困難與挫折,因此,成人一定要了解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切不可拔苗助長。我們提倡的教育方法是重視孩子發展區的需要,提出的要求應是循序漸進的,成人對孩子的期望值要與孩子的身心發展及所處的客觀條件相適應,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就能達到的。

四是挫折補償,培養幼兒自信心。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風順,怎樣評價自己,怎樣對待失敗,不同態度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尤其是當孩子遇到困難與挫折時,應珍視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正確對待不足和失敗,要讓幼兒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只有不斷戰勝困難的人,才能進步。如有的孩子遇到失敗只會傷心難過,這時成人要主動接近他,幫助他分析失敗的原因,鼓勵他通過其他補償方式來彌補弱點以獲得自信。有的孩子智力發展一般,但社會性發展較好,能關心集體,熱愛勞動,成人要幫助他們發揚長處獲得自信。成人還要教育孩子看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長處,當自己獲得成功時要關心幫助弱者,當自己失敗時也不自卑。成人要經常展示孩子的強項,使孩子獲得自信。因此有意識的加強培養是必要的。

五是因材施教,培養幼兒自信心。如:我在語言區開展了“我做什么最棒”的活動,讓幼兒互相交流,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做什么,做什么最好,內容包括學習、生活兩個方面。該活動不但使幼兒明確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更激發了幼兒的自信,使幼兒懂得取長補短的道理。在注重實踐的同時,我們還應注重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六是平等寬松,培養幼兒自信心。別看這些孩子年齡小,其實他們個個都是“小精靈”,他們的內心個個如明鏡,他們缺乏的只是生活的經驗與知識的積累,他們也像大人一樣渴望平等。那么,我們作為老師自然不能給孩子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我們要讓他們感覺到他們與我是平等的師生、伙伴關系,讓他們在寬松自在的環境中學有所長、玩得盡興。在各項活動中都表現出勇敢、自信、活躍。

七是教給技能,培養幼兒自信心。幼兒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必要的知識技能之上的,由于他們缺乏相應的知識和應對的技能,造成他們對一些自然災害、自然現象感到恐怖、感到不安。如:孩子們怕雷電,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此時,我就向他們講解一些簡單的科學道理,使他們懂得這一自然現象。又如,有些幼兒怕菜青蟲而又喜歡蝴蝶,這時我們就可以豐富給他們有關蝴蝶變異的知識,讓他們知道青蟲是蝴蝶的幼蟲,不會咬人,愛吃嫩葉等。這樣通過知識的豐富,充實了自我,從而消除了他們的恐懼心理,幼兒把“我怕”變成“我不怕”、把“我不行”變成“我能行”,更好的建立了孩子的自信。

篇5

面試中對自己經歷及能力的表述簡明扼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要像像開話匣子般沒完沒了地夸夸其談,自吹自擂,甚至主次不分地以我為主。求職者要講究實在,言簡意賅,不可大包大攬地做太多的口頭承諾,說得太多了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

考官在面試時往往要求你當場表現自己的才藝,你姑且可以謙虛地一試,但休要還沒動手,那張嘴就迫不及待地聲稱這事沒問題,那事很容易。有夸海口之嫌的話在求職面試場合,一定要慎出。不錯,負責招聘的主考官很注重對你能力的評估,但面試時他更會對你抱著謹慎的態度,意在讓你充分展示自己。這時,如果你想把考官侃暈,東拉西扯,盡說些不著邊際的話題,甚至大肆吹噓關系網,還自鳴得意,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有多大的能量,那么主考官一定會認為你這個人只會拉大旗做虎皮,淺薄至極,能力也不過如此。

夸夸其談說到底就是想回避問題的實質,因而用不誠實、不坦率的吹捧方式來為自己遮羞。比如求職者常常被主考官問及為何會失去過去的職業,有些人為了回避正題,便故意顧左右而言他,大談理想抱負或過去的工作所學非所用;若實在還過不了關,便對過去的工作單位大加痛砭,言下之意就是說原來的工作單位廟太小,容不下他這個大和尚而已。面對這樣夸夸其談的面試者,主考官十有八九會在心里做如此反應:你以為你誰?本廟更用不上你這種華而不實的大和尚。

二、迫不及待地搶話或爭辯

有的求職者為了獲得主考官的好感,就會試圖通過語言的攻勢來征服對方。這種人自我表現欲極強,在面試時根本不管主考官究竟買不買他的賬,沒說上三句兩句話,就迫不及待地拉開陣勢,賣弄口才,力求自己在語機上占上風,在事理上征服對方。主要表觀在搶話、插話、爭辯等方面。

不能說愛搶話或愛插話者都是淺薄者,但人們往往非常討厭這種不管嘴現象。因而,在求職面試時,無論自己的見解是多么的卓爾不群,無論別人對你的看法或觀點有多大的偏差,在對方把話說完之前,千萬不可插嘴,這也是對主考官最起碼的尊重。即使主考官的話偏差太大,說明主考官對你已經持有成見,在這個時候,無論你再插話、搶話也已經于事無補,只能會增加人家對你的反感。

插話、搶話的下步棋無非就是爭論或爭辯。但面試談話如果變成爭論或爭辯的話,這樣的面試還叫面試嗎?有一個求職者在談話中一直用爭辯和反駁的語氣:為什么不是這樣!我有我的見解,不管你怎么想。這種爭辯或許能表現出你的才智、機靈、推理能力和說服能力,你可能在某個細節上辯回了面子,殊不知就在你過了口癮的同時,主考官從大局考慮,為了單位將來能得安寧,已經放棄對你的錄用了。

贏得一場爭辯而失去一份好的工作,可謂是因小大大。面試的目標不是在談話中取勝,也不是去開辯論會,而是要得到工作。如果你在談話中過于和主考官較真兒,使得主考官對你很傷腦筋,認為你根本不是來找工作的,而是故意來找碴兒的,可想而知,事情的結果將會是多么的糟糕!

三、關鍵時刻反應木訥

沉默是金?對不起,在求職面試場合,你可別被這種矯枉過正的說教給誤導了。主考官提出一些很關鍵的問題時,如果你也惜言如金,那你還面什么試呢?主考官定會認為你這叫反應木訥、遲鈍。如果你給主考官留下的是這個印象的話,那么可以說你的求職使命將就此宣告失敗,因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錄用反應遲鈍的人。少言是必要的。但比少言更有必要的是慎言,而不是不言!面試卻不言,當然就是木訥、遲鈍。盡管木訥、遲鈍者和那些夸夸其談者的反差明擺著,但同樣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好員工。求職面試的目的是要讓用人單位考核自己,你羞羞答答地不張嘴說話,人家又怎么考核你呢?

面試對話不僅要用頭腦,還得用心靈。當你兩腳往主考官面前一站,看著對方一副大模大樣的姿態,你莫名地垂下了眼瞼,無地自容,早先為自己設計好了的答問詞竟蕩然無存。越是如此,你越發慌,致使你說起話來鬼使神差地詞不達意、語無倫次。這都是反應遲鈍的表現。反應遲鈍者大多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越是自卑,就越遲鈍,這就叫惡性循環。人一旦既自卑又遲鈍,就會不敢正眼看主考官,以至消極、冷漠、煩悶,而這些足以摧毀主考官對你的熱忱和信心。所以,需要學會彌補面試中的出錯。

四、恬不知恥的好為人師

求職就是求職,求職和在職可不一樣。在職者要有主人翁的態度一點兒也不假,但求職時,你的地位還不是主人翁,即使你感覺自己裝了一肚子的好想法,但這絕不足以打動主考官。新點子并不是人人都有,有好想法、新點子的人卻不可處處好為人師,尤其是不能對陌生者施以指點。所謂的新點子當中或多或少含有忠告成分,而大部分忠告都是批評,批評對于某人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尤其是來自陌生人的批評,不可能受到欣賞、遵從,更不可能產生好感。這就是少提建議的理由。你是求職者,在主考官面前說這想法,提那建議,你要是不受排斥,那么就證明這個主考官也太沒主見了。

在主考官眼里,讓求職者談想法、提建議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考察你的思維,同時也為你挖了一個陷阱,它會立馬使你變成好為人師好耍嘴皮子的家伙。所以,在面試中,最忌諱提些帶忠告性質的建議。不管你的建議多么中肯、多么優秀,最好留著,到錄用后再說,不要在求職時急于賣弄。

五、提低級問題

求職面試不是入學面試。主考官要考察的是你的綜合素質,而同時你也可以問一些與你所學的專業相關的問題,或者問一些企業工作制度等問題。但在發問之前,你必須好好想想你將要問的問題是否有現實意義,尤其不要提一些低級的甚至是幼稚的問題。比如像單位里是否24小時供熱水?辦公室內是否有衛生間?單位平常是否組織大家旅游等等,這些很可能使很好的面試砸了鍋。

六、目中無人

這是平常愛自高自大、口中無人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不得不承認,這種人可能有些比他人高出一籌的資本,但這種資本很可能因為你的狂傲而顯得舉重若輕。古人說厚積薄發深藏不露,這才叫能力資本的真正積淀。縱然你有再大的資本,在應聘時你也是處在屈于人下的地位。在主考官面前大談自己的閱歷有多么豐富,恰恰說明你這個人缺乏教養,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誰都敢得罪。目中無人的求職者大多有一種莫名的控制欲,一心想壓著別人,以顯示自己的優勢。殊不知帶著這種心態去面試,主考官生殺大權在握,讓他畢恭畢敬地聽你指點江山,他心中的無明火豈不呼啦呼啦扇起?你惹了主考官,你還面試干什么呀!

七、濫用時尚語

年輕人追求時尚并不是件壞事,但時尚從某種角度上反映了一個人對現實的反叛心理。有些年輕人知識能力比較一般,但對時尚卻很著迷,平常說話也總喜歡使用時尚用語,結果到求職面試時也像上網吹泡泡一樣無所顧忌,動輒用很時髦的網絡時尚用語和主考官兜話題,以為這樣做既能彌補自己知識能力上的不足,又能讓主考官認為自己很前衛,很可人,因此而被錄用。殊不知敢當主考官的人大多數都不是省油的燈。你的輕浮語言又怎能擋得住他那銳利的洞察眼力呢?另外,有些人學外語學了半桶水,在面試時便喜歡時不時地夾雜一兩個英語單詞,以顯擺自己的英語能力,但這樣賣弄是很危險的:若是碰到主考官隨即用英語和你接碴兒,你豈不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篇6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員工行為,培養和造就一支紀律嚴明、素質過硬的員工隊伍,促進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和自治區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員工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為主、依法管理的原則。

第三條 本辦法所指員工是指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的人員。

第二章 招聘與錄用

第四條 公司建立以崗位需求為依據的員工準入機制,逐步優化人力資源結構。

第五條 各單位、部門、子分公司應按照公司定崗定編規定,統籌規劃使用人力資源。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各單位、部門、子分公司于每年10月底前形成人力資源現狀分析報告和年度人力資源需求計劃,報公司人力資源部。公司人力資源部根據提報的人力資源現狀分析報告和需求計劃,統籌安排人力資源的使用、調劑和招聘。

第六條 公司堅持人員內部調劑的原則,內部無法調劑的,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員工的招聘與錄用按照《公司副科以下人員招聘與錄用管理辦法》執行。

第三章 勞動關系的建立及解除

第七條 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訂立、終止、解除等事宜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條款執行。

第八條 勞動合同期滿前,若公司有意與員工續訂勞動合同的,應以《續訂勞動合同通知單》書面征求員工的意見。員工必須在收到通知單后的10日內明確答復,并將本人意見以書面形式向人力資源部回復。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辦理續訂勞動合同手續。

公司或員工有一方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不能協商一致,或員工答復不明確的),則按終止勞動合同辦理。

第九條 公司與員工協商一致的,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員工調出或自愿離職的,應提前30天提出書面申請,并填寫《離職手續清單》,報人力資源部審核后辦理離職手續。

與公司另有約定的人員,必須按協議履行完后,再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

第十條 公司與員工簽訂的專項協議(培訓、借調、保密等),應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

第四章 員工的管理

第十一條 公司建立員工教育培訓制度,員工培訓按《公司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執行。新錄用員工必須進行崗前三級教育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十二條 公司建立員工考勤制度,員工考勤管理按《公司員工考勤管理辦法》或《子公司考勤辦法》執行。

第十三條 公司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員工薪酬、績效管理等按《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及其他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建立員工考核評價機制,為優秀員工成長提供平臺和晉升機會,具體執行《公司員工崗位定職、改職、提職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在公司的統一安排下,員工有權參加公司組織的各項活動,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

第十六條 員工定職及在公司內崗位變動調整,應按《公司員工崗位定職、改職、提職管理辦法》程序執行。

第五章 員工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七條 員工的權利

1.享受由法律賦予的公民權利。

2.享受公司規定的工資、各類社保及其它福利待遇的權利。

3.員工享有勞動安全、衛生、勞動保護的權利。

4.享有國家、自治區政府規定的節假日休假的權利。

5.有權參與企業民主管理,有權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等提出合理化建議。

6.對各級管理人員履職行為有監督權。

7.對公司公布的信息有知情權。

8.對違法違紀的行為有制止和檢舉權。

9.對違章作業有權制止,對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執行。

第十八條 員工的義務

1.員工應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

2.員工應愛崗敬業、履行職責,全面完成所承擔的工作。

3.員工應服從工作分配、調動。

4.自覺地維護公司的形象、信譽和利益。

5.自覺遵守保密規定,保守公司秘密。

6.發現隱患或事故,應立即報告,并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

7.以公司利益為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第六章 獎懲

第十九條 公司實行精神與物質相結合的獎勵制度,堅持以精神鼓勵為主。對違反紀律的員工,堅持以思想教育為主、懲戒為輔的原則。

第二十條 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改革創新、提出合理化建議,被公司采納并帶來經濟效益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獎勵辦法執行《公司科技創新管理辦法》。

第二十一條 員工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與安全有關的獎懲事項,按照《公司安全獎懲辦法》等規定的標準執行。

第二十二條 員工在生產經營中及時發現和消除治安隱患,有效預防各類案件和事故的發生,按照公司有關文件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員工獲公司評選表彰的各類先進,享受規定的物質獎勵。

員工有其他先進事跡或重大貢獻,獎勵由公司研究決定。

第二十四條 獎勵程序

1.由員工所在單位、職能部門、子分公司提出獎勵申請,并附有關事跡材料,報相關部門審核,提交公司審批。

2.對員工的獎勵決定在公司范圍內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五個工作日。公示期間沒有異議的,獎勵決定生效。對獎勵有爭議的,由公司工會牽頭進行調查核實,并提出處理意見,報公司審定。

第二十五條 對員工的懲戒

對員工的懲戒按照不同程度錯誤分為批評教育、待崗學習、解除勞動合同(聘用協議)三種。其中待崗學習分為:待崗學習1個月、3個月、6個月。對待崗不足1個月的懲戒由各單位、部門、子分公司自行安排。

一、批評教育:由各單位、部門、子分公司進行。員工違反公司勞動紀律、各項規章制度,情節輕微的,給予批評教育。

二、待崗學習

待崗學習應采取集中培訓的方式,由所在單位安教科負責組織相關培訓、考試。考試合格后報人力資源部備案并安排相應崗位。

(一)員工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待崗學習1個月:

1.違反公司的勞動、工作紀律、規章制度,經批評教育仍不改正的;

2.6個月內工作出現2次及以上差錯(不含安全責任),不能勝任本崗位要求的;

3.泄露公司信息尚未造成不良后果或損失在1000元—2019元的;

4.一個考勤月份內,曠工半天者;

5.未經同意擅自操作設備、儀器、各種車輛及具有技術性工具,造成損失在1000元—2019元的;

6.酒后進入工作場所滋事,影響他人工作的;

7.在明示危險場所違反規定的;

8.經查實對同事惡意攻擊、誣陷,制造事端者;

9.其它違規行為公司認為須待崗學習1個月的。

(二)員工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待崗學習3個月:

1.待崗學習1個月期滿后,對所犯錯誤認識不到位、態度不端正,一年內再次出現類似現象的;

2.泄露公司信息致公司受到損失2019元—3000元的;

3.在工作場所酗酒滋事,影響正常工作,造成損失2019元—3000元的;

4.在工作場所聚眾賭博、斗毆、故意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

5.經查實對同事進行惡意誣陷的,制造偽證的,故意制造事端的;

6.曠工1天的;

7.未經同意擅自操作設備、儀器、各種車輛及具有技術性工具且造成損失在2019—3000元的;

8.故意損毀文件、毀壞公物者;

9.其他較大違規行為公司認為須待崗學習3個月的。

(三)員工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待崗學習6個月:

1.待崗學習3個月期滿后對所犯錯誤認識仍不到位、態度仍不端正,一年內再次出現類似現象的;

2.假借職權,損公肥私,給公司造成損失或數額在3000—5000元的;

3.損壞、侵占公司財物或挪用公款數額在3000—5000元的;

4.未經同意擅自操作設備、儀器、車輛及具有技術性工具,且造成損失3000—5000元的;

5.故意損毀公司財物,致公司受到損失3000—5000元的;

6.泄露公司信息致公司受到損失3000—5000元的;

7.玩忽、擅離職守或擅自變更工作方法,使公司蒙受重大經濟損失3000—5000元的;

8.連續曠工天數超過1天尚未達到解除勞動合同條件的;

9.其他嚴重違規行為但尚未達到解除勞動合同條件的。

三、勞動合同或聘用協議的解除和終止:

(一)連續曠工3天及以上的;

(二)按國家《勞動合同法》及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 懲戒的程序

一、待崗懲戒程序

(一)由員工所在單位、部門、子分公司負責調查,寫出查證材料經當事人簽字認可后,提出處理意見報人力資源部會同相關部門初審。公司按照懲戒審批權限作出懲戒決定。對員工的懲戒決定在公司范圍內公示。

(二)對員工的懲戒決定用書面形式通知員工本人,記入檔案。允許受懲戒的員工申辯,員工對所受懲戒不服,可以向工會申訴。

二、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或聘用協議的辦理程序:

由人力資源部會同相關單位、部門、子分公司調查核實相關事宜并提出意見報公司。公司在做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聘用協議決定前,應事先將解除事由告知工會,工會認為解除合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勞動合同約定的,有權要求單位糾正。公司在研究工會意見后,作出解除決定。解除決定應書面通知工會。

第二十七條 員工在懲戒期滿,由其所在單位、部門、子分公司按管理權限會同人力資源部進行考核并提出處理意見,報公司決定,考核合格的,安排重新上崗或另行安排崗位。員工重新獲得崗位后,在評獎、提級等方面,與其他員工享有同等權利。

第二十八條 待崗學習期間及期滿考核合格上崗后,薪酬待遇按照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執行。

第二十九條 對各級人員弄虛作假、濫用權力、打擊報復的,從嚴懲戒。

第七章 員工內部退養

第三十條 員工內部退養政策原則上不予辦理。

第三十一條 已辦理內退手續的員工在內退期間的待遇

1.內退期間,公司予以發放內退生活費。內退生活費標準按離崗前本人崗位正崗工資標準的60%+工齡津貼支付,內退后不再享受績效工資、其他獎金、交通補貼及生活補貼。

2.內退期間,公司按規定繼續為內退員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年金。

3.內退期間,取暖費等按當年自治區企業退休人員標準發放。

4.內退員工待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及時辦理退休手續。

第三十二條 其他規定

1.已辦理內退的人員,在內退期間不得要求公司重新安排工作。

2.內退人員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公司與其解除內退協議, 并解除勞動關系。

第八章 檔案管理

第三十三條 員工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后,公司要建立員工檔案并實行分類管理。員工檔案由人力資源部嚴格按照公司《人事檔案管理辦法》執行。

第三十四條 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合同文本,應保存備查。

第九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以上條款未盡事宜,按國家、自治區及公司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發寧東鐵字〔2019〕16號文件同時廢止。

三、公司禁止下列情形兼職 1 、利用公司的工作時間或資源從事兼職工作 2 、兼職于公司的業務關聯單位或商業競爭對手 3 、所兼職工作對本單位構成商業競爭 4 、因兼職影響本職工作或有損公司形象。

四、公司禁止下列情形的個人投資 1 、參與業務關聯單位或商業競爭對手經營管理的 2 、投資于公司的客戶或商業競爭對手的 3、以職務之便向投資對象提供利益的 4 、以直系親屬名義從事上述三項投資行為的

五、員工在對外業務聯系中,若發生回扣或傭金的,須一律上繳公司財務部,否則視為貪污。

六、保密義務: 1 、員工有義務保守公司的經營機密,務必妥善保管所持有的涉密文件。 2 、員工未經授權或批準,不準對外提供公司密級文件、技術配方、工藝以及其他未經公開的經營情況、業務數據等。

第二節 行為準則

一、工作期間衣著、發式整潔,大方得體,禁止奇裝異服或過于曝露的服裝。男士不得留長發、怪發,女士不留怪異發型,不濃妝艷抹。

二、辦公時間不從事與本崗位無關的活動,不準在上班時間吃零食、睡覺、干私活、瀏覽與工作無關的網站、看與工作無關的書籍報刊。

三、禁止在辦公區內吸煙,隨時保持辦公區整潔。

四、辦公接聽電話應使用普通話,首先使用您好,XX公司,通話期間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如當事人不在,應代為記錄并轉告。

篇7

一、總機服務工作認識

(一)總機簡介

總機,多是酒店房務部前廳部門的組成之一,按酒店規劃不同也有與客房房務中心合并的現象。總機的職能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點:接聽及轉接內外線電話、處理酒店內外部需求、傳遞信息、查詢。

(二)總機服務工作要求

總機服務在酒店對客服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每一位話務員的聲音都代表著酒店的形象,是酒店的幕后服務大使和微笑大使。話務員必須以熱情的態度、禮貌的語言、甜美的嗓音、嫻熟的技能來優質高效的開展對客服務,讓賓客通過電話就感覺到酒店的微笑、熱情、禮貌修養、甚至是酒店的檔次。其次在素質方面,語言表達能力、英語聽說能力、計算機操作與打字能力、溝通理解能力、耐心等也有較高要求。作為服務人員,心態至關重要,每天面對的是個性、心情、期望各不相同的客人,因此難免會受到委屈。面對客人的指責、上級的批評、其他部門的不配合,沒有良好的心態,則不能勝任總機工作。此外,掌握電話禮儀、使用標準SOP語言、熟悉工作業務、掌握工作流程、遵守注意事項也是做好總機工作的要求。總機工作相對較忙,同時進來五六線電話是常有的事,所以對工作人員的處理能力要求還是很高的,既要有個性化的表達溝通,又必須掌握一些有共性的表達方式與技巧來為客人服務。

(三)沂河店簡介

臨沂藍海國際飯店沂河店,是由臨沂市政府出資,按照白金五星級建設,藍海集團輸出管理的一家五星級、綜合性的、園林式風格酒店。酒店占地約50余畝,共有五個樓座,設有5個風格迥異的特色餐廳,客房數量400余間,會議室20余間。

(四)沂河店總機簡介

酒店總機,又稱為賓客服務中心,隸屬于酒店房務部前廳。總機就是萬事通,酒店的通訊心臟。因為酒店開業不久,總機還兼有房務中心的職能,即客人退房時通知樓層查房并掛消費、掛賠償等賬務。總機主要負責接聽外線電話、轉接內部電話、處理酒店內部需求、傳遞信息、疑難解答、客房工程維修、處理在店客人致電反映的一切需求等。簡單來說,則有以下幾項業務:接聽報崗、電話轉接及留言、叫醒服務、查詢服務、請勿打擾(DND)服務、酒店臨時指揮中心。

二、總機工作現狀分析

(一)人員構成

1、數量性別

總機工作人員定編為12人,早中夜三班倒,每個班次基本兩個人,而迄今為止共有八人,嚴重缺編。半年期間,就有4名員工離職,2名員工調崗,人員流失較大。總機工作人員均為女性,沒有存在男員工的現象。

2、學歷素質

總機工作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技能工作,因此員工均為大學生,整體素質較高,至于專業要求,則不是很嚴格,都要從基本開始學習。

3、年齡

最高工齡為8年,兩年工齡的有一人,一年工齡的有一人,其余五人均是24歲左右的畢業大學生。由此可以看出,總機的人員流動性很大,年齡最大為30歲,最小為24歲,整體年齡大約25歲,是一個非常年輕有活力的團隊。

(二)辦公設施

1、硬件

(1)對講機

總機對講機共有三個,每人配備一個,另一個備用,主要是用于前廳和客房之間的快速交流與信息共享,然而對講機信號差,一直是工作中的一大難題。傳達信息給樓層時,樓層經常反映聽不清說什么。

(2)電腦

電腦共有四臺,一臺是話務臺,一臺是西軟辦公,另一臺是集話務臺和西軟辦公與一體,最后一臺是電話計費和叫醒專用電腦。

(3)座機

座機有兩部,主要負責接聽酒店內部電話,或者電話繁忙時,將話務臺上的電話轉接到座機上,由其他人接聽,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還可以設置鬧鐘來提醒員工。

(4)打印機

打印機有一個,集復印打印與一體,主要打印工作中常用的文件。打印機經常出現卡紙、無墨等情況,因此學會換墨盒、處理打印機故障,也是工作人員的一個必會項目。

2、軟件

(1)西軟系統

西軟系統是酒店主要的辦公軟件,有查詢實時房情房態、做預定、查詢預訂、錄入客史檔案、賬務處理等一系列功能。

(2)電話計費系統

查詢酒店內部電話的所有記錄及話費統計。

(3)話務系統

主要是接聽電話、轉接、保持通話、查詢號碼、房間免打擾設置。

(4)叫醒系統

電腦設置叫醒時間和房號,到達叫醒時間時,客人房間的座機會自動響鈴,客人接起電話,則叫醒成功,電話無人接聽,則叫醒失敗,叫醒失敗的房間,叫醒系統會給出顯示,以便實施人工叫醒。

(三)服務質量

服務中心,酒店的瑣事中心,因此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均不是很好。

1、工作壓力

當接到語氣不好的客人電話,掛斷后,通常都會抱怨一段時間;領導分配額外的工作任務時,也會心里不高興。曾有一位老員工,被樓層主管罵,最后離職;另一個則是賬務沒有弄清楚,受到了批評而離職。服務中心的員工被客人罵是很正常的事情。來自客人的、內部同事的、領導的形形的壓力,常常壓得服務中心的員工喘不過氣來,曾一度打算罷工抗議。而這些工作壓力,則會很容易帶到工作中去,工作態度不積極,情緒低迷,從而降低工作質量。

2、業務熟練水平

總體來說,業務知識掌握水平均不錯。合格員工必須對業務非常的熟練,例如語言要和SOP語言模板完全一致;工作流程,幾點該做什么,熟記于心;查詢信息時,要快速準確,熟練使用辦公軟件;對于一些難纏的客人,自己也可以解決,能夠很好的獨立解決棘手的問題。

3、員工流失對服務質量的影響

總機員工離職率相對較高,工作壓力、工作模式、個人受挫能力等等,都會導致員工的離職。由于總機的工作性質,無聊、受氣、輻射、瑣事多等特點,很多年輕的女孩子都不會堅持下去。

三、總機存在的問題

(一)設施設備問題

1、對客通話有雜音

服務中心辦公室沒有隔間,兩個話務臺之間相隔的較近,因此,在與客人的通話中,客人通常都會聽到其他話務員的講話聲。而且有些員工在接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時,沒有保持通話就問旁邊的其他同事,這樣會給客人很隨便的感覺。

2、話務臺沒有自動錄音功能

曾經在10086外呼回訪坐席兼職時,每個話務臺都會自動錄音,小組長會聽每個人的錄音,然后針對性的指出每個人的不足。可是酒店總機的話務臺沒有自動錄音功能,一是不能為通話質量提供硬性保障,二是當出現問題時,無法查詢事情的詳細經過。每個員工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電話,如果單問某一個通話內容,能準確想起來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很多關于總機的投訴,最終調查出結果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印象模糊,常常不了了之。

3、話務臺與計費系統設計不合理

當接到電話時,如果又來了一個電話,則話務臺就會一直不停的響,此時通話中的客人說什么,話務員根本聽不清楚,只能是讓通話中的客人稍等,再接起新來電。其次,計費系統總是掉線,不能實時刷新,導致話費跑單現象的發生。

4、對講機信號不好

工作中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就是對講機信號不好,呼叫樓層,經常呼不到,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有什么事情都不能及時通知到。同時,住店客人多次反映手機信號、無線信號不好。

(二)業務分工問題

1、總機協助樓層輸送物品

總機每個班次是兩個人值班,需要輸送時,只有一個人在接聽電話,如果來電較多,則根本接聽不過來,容易引起客人投訴。

2、內線由總機接聽

按照規定,總機只接聽外線電話,內部電話則由房務中心接聽。然而在臨沂沂河店,無論外線內線,均由總機接聽,這樣大大的降低了總機的通話質量。常常會有廚房或者傳菜間打錯電話,當接聽客人電話時,內線來電,話務臺聲音一直提示,嚴重影響對客通話,所以不得不叫客人稍等,再接起內線時,往往都是打錯了之類的,嚴重影響對客通話質量。

3、房務中心只有一個班次

藍海其他實體,房務中心有兩個班次,且和總機分工明確,然而沂河店房務中心則只有一個班次,下午四點半下班后,所有事務交由總機負責,加大了總機量。

(三)服務質量問題

1、前臺電話轉接不過去

時常會有投訴電話打到前臺,為了防止被前臺客人聽到,或者是影響辦理入住和退房,前臺將電話的轉入權限關掉,所有打前臺的電話都會轉到總機。當有客人有要緊事要找前臺,而事情是總機解決不了的(例如賬務問題和換房問題等),這時對講機呼叫前臺,前臺大部分時間都會回復前臺有客人,因此不能及時回復客人,由此經常導致客人投訴。

2、缺乏主動服務意識

主動積極的服務,總會讓客人感覺到貼心,而總機的主動服務工作還有待完善。總機員工通常只是回答客人的問題,僅此而已,而不會主動的考慮客人的潛在需求。例如,客人身體不舒服,想要某種藥品,而酒店沒有,則是抱歉告知客人酒店暫時沒有,而不會主動詢問客人是否需要禮賓外出代為購買;當客人問及酒店有沒有某類服務項目,如果酒店沒有,則抱歉告知沒有,而不會告訴客人附近的服務項目所在地。大部分的員工秉承的想法就是:先給客人說這些,客人不懂的時候自然會打電話過來問,到時候再給客人說也不遲。

四、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設施設備建議

1、設立隔間,放輕聲音

條件允許下設立隔間,否則也可以讓兩臺話務臺距離遠一些;話務員與客人通話時,盡量放輕聲音;在接聽電話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先把通話保持,再詢問其他同事,不要讓客人聽到你和他人的交談聲。

2、增加話務臺自動錄音功能

由酒店領導協調,聯系專業人員為總機話務臺增加自動錄音功能。這樣不但可以保障通話質量,發生問題時,也方便調查。而且可以由領班檢查通話情況,針對性提出問題,提高通話質量。

3、重新設計來電提醒和計費系統

通話時,如果又來了一個電話,可以提示,但是不要一直響,改進來電提醒;同時也改進電話計費系統的實時刷新功能。

4、加強酒店信號

酒店領導與當地信號部門溝通,協同酒店信息部,增加路由器的配備,加強酒店的手機信號和無線信號。

(二)業務分工建議

1、減輕總機的客房輸送量

一些需要開單掛賬的商品,可以由總機輸送,而一次性物品,由相應樓層的服務人員輸送,樓層推車上都有現成的一次性物品,輸送更加便利高效。

2、總機只接聽外線

內線轉由房務中心接聽,總機只接聽外線及住店客人電話,總機工作量減少,通話質量要重新規范,必須要有質的提高,領班主管抽查對客通話,針對性整改。

3、增加房務中心班次

人員充足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將房務中心的班次增加,分成早班和中班,不僅可以減輕房務中心的工作量,還可以減輕總機的工作量。

(三)服務質量建議

1、前臺開通轉接權限,總機篩選轉接

客人投訴電話,自然由總機解決,但是當有賬務、調房、發票等問題時,則可以轉接前臺,由此提高工作效率和縮短對客反饋時間,提高顧客滿意度。

2、增強主動服務意識

篇8

“媽媽,蕓蕓穿的裙子可漂亮了”,朵朵嘟著小嘴兒,悶悶不樂地和媽媽說。這幾天,關于蕓蕓的裙子這個話題,朵朵已經跟媽媽說過很多次了,但是媽媽并沒有在意。幾天后,媽媽去幼兒園接朵朵回家,老師告訴媽媽,朵朵用鉛筆把蕓蕓的裙子劃破了。回家后,媽媽還沒問原因呢,朵朵賭氣地說:“誰讓她的裙子比我的好看!”

朵朵通過劃破蕓蕓的裙子來發泄自己的不滿,這就是她的嫉妒心理在作怪。在孩子眼里,那些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零食都可能讓幼兒遭受嫉妒的“折磨”。雖然嫉妒是幼兒心理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但長期陷在這種狀態容易對幼兒的人格發展產生不良影響,讓孩子變得自私、狹隘、消極,這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研究表明,嫉妒在生命早期就已經出現。當嬰兒發現別人那兒有自己想要的,無論是玩具、表揚還是他人的關注,他都有可能因此產生嫉妒。但是,由于不同時期的嬰幼兒在語言能力、動作以及認知發展水平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嫉妒的反應也存在差異,具有階段性的特點。

嫉妒的發展階段

階段1 在生命的初期,嬰兒尚無嫉妒反應。

“是媽媽就好”

雙胞胎姐妹剛出生不久,妹妹就生病了,媽媽輕輕地拍著妹妹,溫和地與妹妹說話,姐姐躺在旁邊,她抿著小嘴兒,眨巴著眼睛,特別安靜,似乎也特別享受媽媽的溫柔。

從出生至6個月,嫉妒情緒尚未出現。在此期間,母親的聲音對嬰兒具有重要的安撫作用,無論母親對誰說話,他都會感覺到自己被安撫,內心感到滿足。

階段2 6~12個月,嫉妒情緒開始萌芽,但嬰兒自身并不理解。

“這是我一個人的媽媽”

表妹彤彤來家里做客,媽媽抱起彤彤親了一口,冬冬哇地一聲就哭了起來,好像在說:“這是我的媽媽,她只能抱我。”

此時的寶寶已經表現出嫉妒的初級形式,他們還不能理解另一個寶寶的侵入可能會對自己與母親的關系造成怎樣的干擾。似乎出于一種本能,母親對于其他孩子的關注引起了他的嫉妒反應。這樣的表現可以使他們持久地占有母親的注意,幫助他們建立與母親之間的依戀關系。

階段3 1歲之后,幼兒產生無區分的嫉妒反應,他們開始運用言語與行為相結合的方式來表達嫉妒。

“全都是我的”

今天,莉莉來豆豆家做客,媽媽正好買了一本故事書,就拿著故事書給莉莉講故事,豆豆見狀,馬上跑過來推開莉莉說:“這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故事書……”

這個階段,嬰兒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他們開始意識到母親在關注其他幼兒時,自己受關注的位置被取代了,母親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由于母親對其他幼兒的關注,他們的痛苦逐漸增加,喜悅逐漸減少,開始抱怨母親的忽視,并企圖重新獲得關注。這時候,幼兒往往會表現出一些倒退的行為,例如故意尿濕褲子,故意做出一些幼稚的行為來引起成人的注意。但是,在3歲之前,他們所表現出的嫉妒反應并未分化。也就是說,不管母親關注誰,他都會表現出同等強度的嫉妒行為。隨著言語、行為以及認知能力的進一步發展,4歲左右,幼兒對嫉妒情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開始意識到是什么引起了自己的嫉妒反應。同時,幼兒的嫉妒反應已經開始分化,相較于比自己小的幼兒,他們對同齡的幼兒更容易產生嫉妒。而且,反應的程度也沒有之前那么強烈,反抗行為更為溫和,但是反應的形式會更加豐富,幼兒會通過搶答母親對其他小朋友提出的問題,或者當著媽媽的面,糾正其他幼兒的錯誤等方式來吸引母親的注意。

嫉妒的意義與作用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作為家里的小皇帝,他們大多染上了“驕”氣,覺得自己是最好的,不允許別人做得比自己好,嫉妒漸漸成了幼兒的一種“通病”。

嫉妒心強的幼兒不能接受別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敗,往往喜歡指責別人,甚至會采取一些“手腕”讓別人不如自己。久而久之,幼兒就很難協調與他人的關系,給自己帶來痛苦,他們的性格也會逐漸變得古怪,這對于幼兒健全人格的發展非常不利。

但是,我們要知道,嫉妒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嫉妒在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嫉妒并不可怕,關鍵在于家長及教師如何引導幼兒面對嫉妒,如何克制嫉妒。

爸爸媽媽的功課

不少家長反映,他們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夸其他的小朋友,因為孩子聽見會生氣。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形成多疑、自卑的性格,家長絕對不能聽之任之。家長的重視、防范和及時疏導非常重要。由于嬰幼兒年齡尚小,不會掩飾,父母只要稍加注意就會及時發現幼兒的嫉妒反應。

1 傾聽幼兒的心理感受

“哼!妍妍今天折的紙飛機比我的好看,老師表揚了她好幾次。”欣欣氣憤地說,媽媽馬上就說:“你看人家多認真,你就是沒有人家折得好。”其實,欣欣只是向媽媽表達了自己一種不安和煩躁的情緒,希望有人能傾聽他的訴說,理解他、體諒他。家長不必加以評論,可以輕松地說:“噢,就這件事啊,我還以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呢!”家人的輕松和微笑可以幫助幼兒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嫉妒心理,強烈的情緒會逐漸隱退直至消失。當幼兒因為嫉妒而產生一些錯誤行為時,父母不能一味指責、盲目批評,而應耐心傾聽孩子的苦惱,了解嫉妒產生的原因,這樣做有助于解決問題,化解幼兒的嫉妒心理。

2 幫助幼兒樹立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缺乏自信的幼兒更容易產生嫉妒。父母的關愛、贊揚和理解則是醫治自卑、克服嫉妒的一劑良藥。

“爸爸,今天佩佩畫的畫又得了一個優!”最近,貝貝從幼兒園一回家就向爸爸報告這件事。爸爸摸摸貝貝的頭,溫和而堅定地說:“沒關系,好好努力,爸爸相信貝貝也可以得到優!”

父母要讓幼兒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有可能取得與他人一樣的成功。這樣,他們不容易被別人的成功攪得心神不寧。大度、樂觀、豁達的個性是撲滅嫉妒之火的“滅火器”。

3 轉化幼兒的嫉妒心

有時,在幼兒的嫉妒很難消除的時候,父母可以引導幼兒正確競爭,將嫉妒心轉化為激勵孩子前進的動力。

在幼兒園里,老師和小朋友特別喜歡明明,因為他唱歌唱得好。看見明明那么受歡迎,北北特別不服氣,他經常搶明明的玩具,搶他的小椅子坐。老師為此經常向北北媽媽告狀,爸爸媽媽教育了北北很多次,情況卻一直沒有好轉。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只看到幼兒表面的舉動,要深入挖掘這么做的內在原因,然后加以引導。家長應該提醒幼兒,你有自己的長處,會講故事,還能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幫助幼兒了解自己的長處,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讓幼兒學會欣賞別人,同時,也悅納自己。

行動起來吧

1 小球進小桶

目的: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感受,鍛煉他們的心理調試機能,使其能夠正確地對待輸贏。

準備:鬧鐘、塑料小桶、筷子、彩色小球

過程:(1)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指定顏色的小球用筷子夾到小桶內。鬧鐘響時,表示時間到。(2)根據不同的難度決定游戲時間,時間由家長決定,讓幼兒玩游戲時,有時成功,有時失敗。

建議:無論孩子面對的是輸還是贏,父母要注意對幼兒的引導,讓他們勝不驕、敗不餒,明白輸和贏都很正常。同時,也要鼓勵幼兒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提醒幼兒,別人獲勝的時候不能生氣,要敢于和對方展開良性競爭,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2 星星評比欄

目的:讓幼兒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去彌補自己的不足。

準備:白紙、小星星貼紙、彩筆

篇9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作業;點評

中圖分類號:G40-05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20-0047-03

信息技術課堂是一個充滿技術與藝術的課堂,學科內容豐富多彩且不斷發展更新,在課堂上學生不僅要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而且要領悟到科技的魅力及其對人類的影響。課堂作業點評作為技能評價、價值引導的工具和途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進行課堂作業點評的意義

1.課堂作業的點評是師生交流的有效途徑

課堂作業是師生交流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通過作業點評肯定、贊揚學生的優秀做法,同時學生可以通過作業向教師提出自己困惑的問題,教師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學生學習的狀況和存在的個性化問題。

我們學校信息技術課程的周課時是高一、高二均為兩節課,信息技術教師任教兩個年級,同時擔負著幾個班的授課任務,工作量比較大,往往是幾節課連著上。有人戲稱這個狀況為“流水的學生,鐵打的機房”,教師跟學生的接觸主要是在課堂上。要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就必須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跟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

在信息技術課上經常看到這樣的狀況:教師在前面熱情地講解專業知識,學生表現得沒有一點興趣,忙著做其他學科的作業,甚至少數學生采取“趴著睡覺”等抗拒態度。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教師與學生缺乏足夠的溝通和交流。跟其他學科一樣,信息技術教學也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心態,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機。課堂作業的點評就是一個有效的交流途徑。在每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的不同,靈活地將作業穿插在相應的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及時完成。[1]教師通過教學軟件或者電子學習檔案袋對學生進行個別點評,在保護自尊的前提下進行交流,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疑惑。

陶行知先生說過:“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在學習《圖像信息的加工》這部分內容時,筆者設計的教學是建立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來加工圖片,表達更豐富的信息。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通過Lanstar監控發現有些學生對作業束手無策,有的學生卻得心應手。筆者用短消息功能進行個別點評和交流。詢問學生原因,他們說初中根本就沒有上信息技術課,或者初中學過的已經忘記了,還有的說看到Photoshop加工后的效果圖片很感興趣,但覺得自己學起來有點難,操作起來太慢。通過觀察他們課堂作業的實際狀況,筆者對他們的作業進行了點評。點評時,筆者結合所掌握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幫助他們找到最近發展區,鼓勵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表揚主動學習或者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他們去探索、去提高;鼓勵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建議他們主動向其他同學請教,發揮潛能,盡快提高自己的水平。

課堂作業點評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在點對點的方式下,學生更愿意接受教師的建議和評價,良好的溝通縮短了師生之間的代溝和身份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從“畏學、怕學”向“想學、樂學”轉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只有多一點心靈的溝通,多一點貼心的關懷,教師才能真正深入地了解學生,學生才能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課堂作業點評,打破了信息技術課堂上師生之間無形的屏障,改變了教師和學生相互孤立的狀態,使課堂教學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進行。

2.課堂作業的點評也是發展情感的有效途徑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2]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把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作為課程目標,并提出學生信息素養應包含:具備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呈現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流暢地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并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道德和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與責任感。這些要求的提出充實了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教育內涵,提升了其文化素養培養境界。[3]信息素養的核心技能是信息獲取和應用的綜合能力,信息能力是當今世界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它深遠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個人尋找職業、融入社會的一個決定性因素。[4]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作業的訓練,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能,利用課堂作業的點評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與信息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活動的實踐中,學生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的探索者,體驗到智慧的力量和創造的歡樂。”學生通過課堂作業的體驗,教師及時給予恰當的點評,激發學生對學科的濃厚興趣和不斷探求新知識的欲望。

在講解多媒體動畫制作的內容時,筆者引入主題為“小雞破殼”的生活案例,呈現小雞破殼和雞媽媽帶領小雞活動的場景。課堂技能的訓練要求學生學會使用圖形元件和影片剪輯元件,并通過制作位移動畫來實現動作效果。因為是自己熟知的畫面,學生操作熱情很高,并且能自由發揮,成功制作出了春光明媚的背景畫面。筆者通過課堂作業的集中點評,展示了大家的作品。看到一段生動的動畫,聽到中肯的評價,學生的神情有驚嘆、羨慕、佩服、自豪……在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后,學生改變了自己原先對信息技術課的看法。在電子學習檔案袋里留言:“原來課堂也可以這么精彩。”“我越來越喜歡信息技術課了。”“今天我終于揚眉吐氣了一回!”

現在,筆者的信息技術課堂上再也沒有學生做其他科目作業或者消極怠工的現象了,學生已經被這門課程深深吸引住了。通過一年的學習,學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體驗到了信息技術的神奇魅力和對自身學習、生活的深刻影響,徹底改變了對信息技術的看法,習慣了利用信息技術工具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課上或者課外經常看到他們在網上專注地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小組合作制作班級活動的課件,在空間里交流一些數碼設備的使用經驗,并借助于網絡解決平常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的“疑難雜癥”。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了他們的學習生活。

二、課堂作業點評的注意事項

1.課堂作業點評的語言要恰當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課堂作業的點評也要懷著“愛”。對于優秀的課堂作業點評要適得其所,恰如其分,表揚要中肯,不能籠統地說“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要肯定成績和表現,評價學生的閃光點,但也不能夸大其辭,讓學生覺得熱情過度甚至虛偽,要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點評是貼切的、真實的;對于表現不盡如人意的作業,要注意批評的方式和方法,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要揭示出其學習態度,幽默地評價作業的質量,指出作業中存在的錯誤和不足,提出需改進和提高的方面。

筆者在進行《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章節教學時,課堂作業是讓學生用VB設計程序,畫出函數的圖像,并體驗用程序加工信息的基本步驟。有的學生專注于程序的編寫,忽略了界面的設計。筆者在點評時打了一個比方:“不設計界面的程序就像是穿著乞丐衣服的皇帝,讓人捉摸不出它的能量。”學生笑著說“這就叫真人不露相”、“低調的奢華”,笑聲中大家都明白了,一個實用的程序,要通過合適的界面設計才能體現出它的功能。

因此,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教師在進行課堂作業點評時要隨機應變,用恰當的語言,藝術化地感染學生,激勵他們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

2.課堂作業點評的時機要恰當

信息技術課堂有充分的技能操作訓練,為了使教學過程更加有效,對課堂作業的點評要及時。在機房里上課,教師可以隨時走近學生,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語言點評;或者通過教學軟件監控,對于學生的課堂作業,通過點對點的方式發送短消息進行個別點評。及時點評能發現學生的優勢和不足,輔導和幫助學生迅速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對于綜合性的課堂作業,可以在作業提交結束后進行點評,這樣針對學生的整體狀況,教師可以發現自己教學環節中的不足,有利于進行教學反思,并可以及時調整備課方案和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課堂作業點評方式要多樣

在實際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課堂作業的點評應采用多種方式,實施多元的評價體系。可以采取課堂作業讓學生自我評價,介紹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說出自己作業的特點,展現自身的風采;也可以采用小組互評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并選出先進。大家在欣賞作品的同時,看到他人的進步和自身的不足;在合適的時間,教師可對作業進行綜合點評,在尊重差異與個性的前提下,從教學目標出發,客觀地進行分析和評價。

教育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信息技術課堂作業的點評是對學生操作技能的評價,也是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價值觀的有效引導。通過課堂作業的點評,教師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生可以及時找到自身不足,揚長避短。在遵循教育教學理論的前提下,教師客觀科學地對課堂作業進行點評,能促進師生共同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升錄,黃根初,沈全洪,尹德好.數學作業的設計與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10

通過研究,我們認為,采用積極語言的積極教育方式作為推進實施素質教育和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會使學生產生愉快情緒,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強教育者所期待的行為。如果教育過程中采用消極語言,如冷淡漠視性語言、嘲諷侮辱性語言、抱怨打擊性語言、懲罰性語言等,則表現為對學生的另一種教育方式即消極教育方式。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積極語言,通過語言模式的改變,能夠提升師生的幸福感,為和諧校園的氛圍形成打下基礎。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HAPPY語言;應用

一、研究問題

1.研究目的

積極語言定義為:引發個體積極情緒,發現個體優勢及潛能,促進個體美德及積極品質形成,有利于建構積極人際關系的語言。此研究的目的在于,首先,提升教師積極意識和幸福感,促使教師形成積極語言習慣,給予學生正能量的同時,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效能。其次,探討教師積極語言風格的規律,發現積極語言在提升師生積極情緒方面的作用。再次,提升學生積極意識和幸福感,促使學生愿意學習,快樂成長。最后,探索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途徑和方法,使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系統化、可操作化。

2.研究意義

采用積極語言的積極教育方式作為推進實施素質教育和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會使學生產生愉快情緒,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強教育者所期待的行為。

如果教育過程中采用消極語言,如冷淡漠視性語言、嘲諷侮辱性語言、抱怨打擊性語言、懲罰性語言等,則表現為對學生的另一種教育方式即消極教育方式。消極語言令學生感到厭煩,內心抵制,產生不愉快情緒,導致學生消極地評價自己,對自己缺乏信心,過于關注自己的缺點,個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對學習的意義和價值的評價下降,學習變得機械化且效率低下,產生自卑心理和低成就感。

通過積極語言,培養積極心理品質,提升精神品質,促進人格核心,讓師生終生幸福。作為一種新教育觀和積極的教育方式,積極心理學及其積極語言模式,不僅為我們實施發展性心理教育提供了最新的心理科學理論基礎,而且為發展性心理教育提供了操作模式。

3.研究假設

積極語言能為教師,也能為學生帶來愉快體驗和愉快情緒。積極語言關注的核心是教師到底如何說話,說什么樣的話,能夠有利于引導自己或學生關注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發現和激勵學生的優勢和潛能,促進積極的人際關系,讓生活更幸福,享受健康快樂人生。具體假設有兩個,其一,教師語言風格會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形成有影響。如對學生完成作業快慢、對錯、主動程度及快樂程度有影響。對學生上課時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程度有影響。其二,教師語言風格對教師本人的情緒、工作效率和成就感有影響。

4.核心概念

4.1核心概念:積極語言HAPPY模式 積極心理品質

4.2界定:小學

4.3范圍:本課題僅限于對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附屬實驗小學的積極語言模式的研究。

4.4概念:“積極語言HAPPY模式”

陳虹博士首次在中國提出的有關積極心理學的語言應用模式)基本解釋和簡明扼要的概括如下:

其中各字母含義是――H:Hope for預想,期望;

A:Action行動;

P:Process過程;

P:(to the) Point關鍵點;

Y:Yield產品,收益。

4.5 HAPPY語言模式層次水平

二、研究背景和文獻綜述

1.理論基礎

1.1積極心理學雙方面論 (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同樣真實)

結合當前教學實際,目前,教學中易出現下面問題:

首先,教學過度關注學生消極方面。以寫作業為例,教師通常關注的是:學生寫作業寫得慢,在規定時間內寫不完,拖著不寫,拿著筆發呆,邊寫邊干別的,老師或者家長看著才寫,錯誤多,同樣問題反復錯,不改錯題,抄作業,寫完作業就又說又打又玩,不想多做等問題;再如,在上課學生注意力能否集中方面,通常認為學生:上課時愛低頭玩手里東西或做小動作,眼睛不看著老師,目光游離不定,東張西望,抓耳撓腮,當被老師叫起回答問題時不知道老師問的是什么,對某些小事反應強烈,情緒難以平靜;提到上課紀律問題,教師常感覺學生:上課鈴響后還不坐到座位上,仍然說話,不準備好學習用具,沒有收起與本節課學習無關的東西,上課和其他同學說話,發出與學習無關的聲音,課間追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通常說一些否定性的話:別人都能完成為什么你完不成,別玩了,不要再惹我生氣了,不要動了,不寫完不準回家,再不寫就請家長……或一些負性肯定學生的話:

你又發呆,你就是貪玩,你太鬧了……這些言語很容易引起學生低自尊。

其次,教學中往往刺激學生比來比去方面。教師們有時會無意識地讓學生互相比。如:“某某已經寫完了,你還不快點呀”“你看誰誰比你強多了,你得向他學習”“你怎么老比某某差”等。比你好、我壞,或比誰最好、最棒,或說哪個同學這回是第一名,目的是刺激學生去追求最好或第一,可能會突出典型,但這個結果一種可能是,有個別或些許學生滿意,但大部分學生麻木,甚至不舒服;另一種可能是沒有贏家,只有輸家,“最好”“最棒”“第一”的學生不但沒有得到好處,反而被孤立、冷落,內心負擔著下次我要不是“最好”“最棒”“第一”,同學們怎么看我的壓力。這種刺激學生比來比去的“比文化”容易讓學生心生嫉妒,或仇恨他人。也就是說,不是學生變壞了,而是環境讓學生的“妒”和“恨”生溫了。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曾說:“妒忌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的一種消極的攻擊情緒。在家里。父母一定要克服,不要拿自已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這是非常不人道的。”比來比去容易讓孩子逐漸傾向建立“表現目標”,愛做那些給別人(老師)看的行為,更關心如何向別人(老師或同學)證明自己的能力,關注的是如何出眾,或如何別當眾出丑。而我們的教育,實際上應當盡量引導去學生設置“掌握目標”,常說鼓勵學生的話,如:同學們都很努力,告訴老師你是如何進步的,你是如何變得越來越愛主動學習(做事、做值日、上操不說話、上課不下位子等)的。幫助學生更多關注:我如何努力,我如何進步,我怎樣更愿意主動學習,我遇到問題如何喜歡尋求老師或同學幫助,我越來越會找到提高各種水平和能力的方法,而不要過多關注我要如何出眾,我千萬別當眾出丑。

這些問題的實質在于,教師沒有在教學中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在教學中正能量不足。解決上述問題是是本課題提出的出發點。

1.2 心理教育1.0時代

十幾年來,我國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急劇增加,研究者積極整合各學派對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已經在一些重要方面達成共識---心理健康是指一種生活適應的良好狀態。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教育實踐的結合也受到人們充分的關注,各類學校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均已各種方式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然而與心理健康研究的繁榮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個與此相關的主題積極心理學,其研究和實踐工作在我國則剛剛悄然起步。

傳統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稱心理教育1.0時代,其三大任務是:診斷并解決心理問題;讓普通人更快樂,更幸福;讓天才更天才,普通人更聰穎,幫助人們充分發揮潛能。可是,心理學家在1887―2000年這100多年間研究的是心理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學校關注的是“問題學生”、“學生的問題”、特殊群體學生,日常工作主題是個體心理咨詢、心理檔案甄選。漸漸地,心理學的三大任務中的后兩個被遺忘了。

1.3 心理教育2.0時代

積極心理學則是以一種新的視角詮釋心理學。正如積極心理學之父,美國前心理學會主席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所說,“積極心理學并沒有改變心理學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學關注心理疾病和障礙的研究,而將心理學的研究關注點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方面,是一門旨在促進個人、群體和整個社會發展完善和自我實現的科學。”

積極心理學倡導人類要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我們常說的許多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并以此來激發每個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實際的或潛在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從而使每個人都能順利地走向屬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二十一世紀初,我國心理學界開始有學者敏銳地注意到了美國當代心理學的這一最新動向,陸續有介紹美國積極心理學研究及其最新發展的書籍、文章發表。

例如:心理學博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心理與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孟萬金的刊物《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課題研究成果。2007年,創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從而揭開了中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篇章。浙江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 ,心理學博士任俊,現為國際積極心理學會(Intern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理事,目前主持“積極心理學在當代教育實踐中的應用”,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學校心理學會會員劉翔平出版了《當代積極心理學》,陳虹主編的《給老師的101條積極心理學建議―積極語言HAPPY》,陳虹,張婷婷的《美國積極心理學倡導的“優秀品質和美德”》(2009);陳虹,李益倩的《美國積極教育引發的“幸福”啟示》(2010);陳虹,吳九君的《積極心理學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2010)等文章。研究者們普遍認為積極心理學是一種新的研究方向,是對傳統心理學的“消極”模式的大反思,認為積極心理學轉換了傳統心理學的研究視野,復活了人本心理學的研究主題,“為心理學乃至整個社會提供了以新的方法看待人類的生存和問題的解決”

積極心理學越來越引起我國心理學者和教育學者的關注和重視。

1.4 習得性無助理論

被動性、退縮以及服從是個人控制減弱的證據。如學生已習得一種不可控的消極的教育語言環境,而且感到無助,當他們接觸到積極語言時,雖然這些積極語言與其行為有關,而且可能是對學生有利的,但學生卻很難相信其有用,也就是說,學生先前接觸過的那些無法控制、無法逃避的來自教育者的消極語言模式,減弱了學生可以讓自己變好的控制傾向。讓學生接觸那些無用的、消極的事件反饋信息(消極的語言評價),不利于學生學會控制這個事件,更不利于學生把這個事件做好。

1.5 自我中心理論

該理論認為,無法控制某些重要結果的個體之所以會停止嘗試,是為了防止他認為自己不具備解決眼前問題的能力。如果他不再嘗試或一直說“我做不了”“我就是不行”“我老是錯”,那么他可以將自己的失敗歸因于努力不夠,或我沒有做,同將失敗歸因于真正的能力不足(我不行、我做不好)相比,這種歸因方式對自我構成的威脅較少。這種習得性無助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在失敗時保持自信的方式。令學生厭惡的教育語言,是學生能否變好的關鍵中介因素。教育語言作為一種條件刺激,我們可以對其可控性進行操作,比如,我們可以引入可控性因素:告訴學生你哪些方面變化,我會表揚你,你哪些方面不足我會指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我這樣做了,所以被表揚;我沒有做到位,所以被指出不足。通過告訴學生與事件有關聯的事實(表揚語言和批評語言),可以增強學生自信,改善學生語境,鼓勵學生對原來的失敗或問題做出不同的解釋。

三、研究程序

1.研究設計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2年05月―2012年09月)是課題研究的初始階段,主要是為課題研究的啟動準備理論、環境、氛圍、研究隊伍組建等條件,使老師進入科研狀態,形成并了解課題的總框架,掌握相關的基本理論,課題設計人員收集資料,確定課題實驗方案,填寫課題申請書,做好申報工作。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12年9月―2014年02月)組織開題討論、咨詢、制定階段實施規劃,按計劃分組分段實施,注意過程動態管理、調控。在這一階段中,進行實驗研究交流和培訓活動,開展課例分析、教學設計、撰寫經驗論文活動,收集優秀課例。完成教學設計集、論文集等。并寫出階段性實驗報告,進行階段成果評估。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4年03月―2014年09月)整理分析實驗資料,進行總結提煉和實驗成果的綜合評估,撰寫結題報告,完成課題結題鑒定。

2.研究對象

2.1范圍:小學

2.2范本: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附屬實驗小學(原豐臺區芳星園小學)

2.3對象及領域:積極心理學HAPPY語言模式在(數學、語文、英語、美術、音樂、心理等)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3.研究方法

3.1操作法:以小學六個年級的每個學科的教學為研究的載體。(我們有專業的各學科的優秀教師,他們掌握了多方面的教學技能和經驗。我們繼續在原有的基礎上在全校各個班級里開展以“積極的心態去學習、去生活”、等活動,同時,在教師團隊中開展積極語言模式的練習和使用并且使用到教學中去,通過自主開發的撲克牌游戲方式使學生逐漸養成二十四項優良的積極品質。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也把操作法作為最基本的方法,用于積累原始素材。)

3.2.記錄法:實時對活動的情況進行記錄和歸納。(在操作法的基礎上對每次活動進行比較詳細地記錄,包括書面記錄、影像照片的記錄等等。)

3.3.問卷法:師生對積極語言模式的調查回答。(在研究過程中,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反映師生對積極的語言模式認同性和參與意識,同時也可以從問卷中反映一部分結果。)

4.技術路線 第一階段,報備階段 2012年8月填寫申報審批書,報總課題組審批,2012年9月審批通過。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 2012年9月課題申報后,首先進行籌備工作。對全體課題成員進行培訓,為每位老師配發一本《給老師的101條積極心理學建議 積極語言HAPPY》,自學積極語言應用案例。要求每人寫讀后感,并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積極語言,撰寫應用案例及體會。在深刻領會課題精神和研究意義的基礎上,結合教師工作實際,從全體課題成員中通過自愿報名加領導小組審批的方式選拔出優秀青年教師為課題核心小組成員參加個案研究。 2013年1月24日核心組成員召開班級情況分析會,確定個案研究對象和積極語言所要干預的行為。 2013年2月,將分析會錄像轉成可編輯的WORD文檔,歸納出學生共同的行為問題,老師通常的解決方式,通常說什么話。確定每個班的個案研究對象。 2013年3月,對每個班選中的個案研究對象進行訪談,了解學生行為問題的原因,通常情況下老師說什么,你希望老師說什么。同時對老師就相同的學生問題進行問卷調查。 2013年4月,將學生訪談錄像轉為WORD文檔,與教師問卷合并,分析歸納老師和學生的共同需要,并列表呈現。 2013年5月,將學生問題,老師期望,老師語言特征歸納表反饋核心組老師修正確認,制定分層指導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目標,明確怎樣說積極語言幫助學生在什么具體行為上關注學生的改變。與學生達成約定,通告家長,每天記錄。 2013年6月正式開題,請專家論證課題方案可行,提出指導意見和建議。 2013年7月個案研究實施。 2013年11月填寫中期報告書。 2013年12月專家對中期報告進行論證督導。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

2014年6月填寫鑒定結題申請書。

2014年9月專家進行課題成果鑒定評估及等級評定。

四、研究發現及結論

1. 研究假設

開始課題之前,我們為課題研究做了研究假設:

首先,教師使用積極語言能為自己,也能為學生帶來愉快體驗和愉快情緒。積極語言關注的核心是教師到底如何說話,說什么樣的話,能夠有利于引導自己或學生關注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發現和激勵學生的優勢和潛能,促進積極的人際關系,讓生活更幸福,享受健康快樂人生。

其次,教師語言風格會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形成有影響。如對學生完成作業快慢、對錯、主動程度及快樂程度有影響;對學生上課時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程度有影響。

再次,教師語言風格對教師本人的情緒、工作效率和成就感有影響。

2.研究發現及結論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的六位老師進行了《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習得與教師積極語言關聯性研究實驗方案》《教師語言風格調查》《教育部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調查研究課題“學生最深渴望比例》《習慣結構養成與積極品質習得記錄表》等測試或調查,我們發現:

2.1教師使用積極語言確實能夠為自己也為學生帶來正能量,教師使用積極語言的模式是促進各學科優質教學、學生“樂學”的基礎。

研究中,在課題負責人王志清校長(現任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副校長)提出的“積極語言,幸福課堂”的教師評價理念帶領下,課題針對教師普遍關心的部分學生作業不認真、上課不專心聽講等實際問題,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將HAPPY語言的干預方法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旨在探索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途徑和方法,使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系統化、可操作化。

結合學科建設年活動,教科研一體化,課題組趙靜、丁t兩位老師上示范課《小山村》的第一、二課時,趙靜、趙麗分別上《房頂上的大蘑菇》和《找規律》。在課堂上,她們自覺應用積極語言。老師們發現由于語言模式的改變,師生關系越來越融洽,課堂氣氛越來越和諧,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課后組織老師討論分享,在哪些環節應用了積極語言,如何應用的,效果如何,對自己的教學教育活動有何啟發。重點讓教師樹立積極的語言觀、兒童觀、育人觀。拋棄不能說的語言,養成使用積極語言的習慣。從而達到讓學生享受幸福課堂的目的。趙靜老師應用積極語言的收獲體會一文刊登在《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訓教程》一書中,撰寫的論文《綻放積極語言,成就幸福課堂》獲區教育學會三等獎。

研究發現,孩子們喜歡的積極語言前六句是: 謝謝你!兒子,你長大了。 你可真了不起,這么難的卷子你居然考了100分。

3、你的表現非常不錯,題全做對了,真不錯啊!

4、孩子,你寫的字很漂亮。

5、你表現得很好,在關鍵的時候進了一球,為集體爭光。

6、你長大了,知道幫媽媽做家務了。

2.2 教師語言風格直接影響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形成。積極的語言會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首先,教師使用積極語言能夠使學生愿意盡早做完作業,愿意花更多時間做作業。有意識盡量做對作業,不重復出錯。由此,可以提高平均分(語、數成績),并能夠提高在班級的排名,等等。

其次,教師使用積極語言能夠有利于規范學生行為規范,比如可以使學生打預備鈴能不下位子、拿出要用的書本、不說話。課上眼睛看著老師,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而且,能按規定要求回答問題,并回答正確,等等。

2.3積極的語言會讓教師保持樂觀的心態、穩定的情緒,并使教師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成就感。

教師的積極語言可以引導教師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品質,并能激發自身內在的正能量。進而可以提高自身整體素質、增強履職能力、提高工作效能。由此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成就感。

五、分析和討論

1.解決方法和理念依據

積極語言定義為:引發個體積極情緒,發現個體優勢及潛能,促進個體美德及積極品質形成,有利于建構積極人際關系的語言。積極語言模式是試圖構建一個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教師或家長趨于穩定的積極的語言表達基本機制。該模式建構思路是:積極語言積極情緒積極人際積極人格積極社會支持幸福、和諧、陽光的人。

1.1對學生報以積極的期待(積極語言HAPPY模式的“ H”)

1.1.1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才能讓自己保持平靜的心境,讓自已變得有耐心,不急躁,不生氣,情緒穩定,讓學生感到很寬松,不緊張、不焦慮。

孩子的身心發育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孩子在知識能力、認知風格、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都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的。無論孩子做得怎樣都是有原因的。都給孩子一個好的期待(積極語言HAPPY模式中的H就是這個意思)

1.1.2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評價孩子要從多方面、多角度,給孩子信心、勇氣和成就感。

要改變以往的學生觀,每位學生都是一個天才。重新定位教學觀,根據每個學生的智能優勢和智能弱勢選擇最適合學生個體的方法。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目標,多元智能并不主張將所有人都培養成全才,而是認為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確定每個學生最適合的發展道路。通俗來講,多元智能理論不是讓學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不是簡單的要求給學生多架幾座橋,而是主張給每個學生都架一座橋,讓“各得其所”成為現實。要改變教學行為,教師備課、上課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僅僅為了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而是更多地從關注學生,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去考慮問題。

多元智力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核心思想是: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言語、音樂、邏輯、視覺、身體、自知、交流智能各有不同,教育的起點不在于兒童原來有多聰明,而在于教師怎樣使兒童變得聰明,在哪些方面聰明。學校一直只強調學生在邏輯─數學和語文(主要是讀和寫)兩方面的發展。但這并不是人類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例如:建筑師及雕塑家的空間感(空間智能)比較強、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的體力(肢體運作智能)較強、公關的人際智能較強、作家的內省智能較強等。

語言智能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運用口頭語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聽說讀寫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高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并與人交流的能力。這種智能在作家、演說家、記者、編輯、節目主持人、播音員、律師等職業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現。

邏輯數學智能

從事與數字有關工作的人特別需要這種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智能。他們學習時靠推理來進行思考,喜歡提出問題并執行實驗以尋求答案,尋找事物的規律及邏輯順序,對科學的新發展有興趣。即使他人的言談及行為也成了他們尋找邏輯缺陷的好地方,對可被測量、歸類、分析的事物比較容易接受。

空間智能

空間智能強調人對色彩、線條、形狀、形式、空間及它們之間關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別、記憶、改變物體的空間關系并借此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較強,表現為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和空間關系的敏感以及通過平面圖形和立體造型將他們表現出來的能力。能準確地感覺視覺空間,并把所知覺到的表現出來。這類人在學習時是用意象及圖像來思考的。

空間智能可以劃分為形象的空間智能和抽象的空間智能兩種能力。 形象的空間智能為畫家的特長。抽象的空間智能為幾何學家特長。建筑學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間智能都擅長。

肢體運作智能

善于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雙手靈巧地生產或改造事物的能力。這類人很難長時間坐著不動,喜歡動手建造東西,喜歡戶外活動,與人談話時常用手勢或其它肢體語言。他們學習時是透過身體感覺來思考。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人調節身體運動及用巧妙的雙手改變物體的技能。表現為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于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運動員、舞蹈家、外科醫生、手藝人都有這種智能優勢。

音樂智能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調、旋律、節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現為個人對音樂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這種智能在作曲家、指揮家、歌唱家、樂師、樂器制作者、音樂評論家等人員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現。

人際智能

人際關系智能,是指能夠有效地理解別人及其關系、及與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① 組織能力,包括群體動員與協調能力。②協商能力,指仲裁與排解紛爭能力。③分析能力,指能夠敏銳察知他人的情感動向與想法,易與他人建立密切關系的能力。④人際聯系,指對他人表現出關心,善解人意,適于團體合作的能力。

內省智能

這種智能主要是指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正確把握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把握自己的情緒、意向、動機、欲望,對自己的生活有規劃,能自尊、自律,會吸收他人的長處。會從各種回饋管道中了解自己的優劣,常靜思以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愛獨處,以深入自我的方式來思考。喜歡獨立工作,有自我選擇的空間。這種智能在政治家、哲學家、心理學家、教師等人員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現。

內省智能可以劃分兩個長層次:事件層次和價值層次。事件層次的內省指向對于事件成敗的總結。價值層次的內省將事件的成敗和價值觀聯系起來自審。

自然探索智能

能認識植物、動物和其它自然環境(如云和石頭)的能力。自然智能強的人,在打獵、耕作、生物科學上的表現較為突出。

自然探索智能應當進一步歸結為探索智能。包括對于社會的探索和對于自然的探索兩個方面。

存在智能

人們表現出的對生命、死亡和終極現實提出問題,并思考這些問題的傾向性。

1.1.3教師與學生在人際認知過程中,會不斷加工和處理對學生的認知,形成帶有一定綜合性、概括性的認識,即“人際印象”就產生了。這個印象一旦產生,將傾向將學生看成是具有協調一致人格特征的人(人際印象的“一致性傾向”)。一旦對他人做出好或壞的評價,就會將它擴展到其他特性上去,也就基本上確定了對此人的總體印象。我們建議,教師能從目前積極心理學框架中六大美德24項積極品質去形成對學生“好的評價”。

比如,一男生被認為是熱情的時候,他同時是友善、有同情心、善于交友、開朗、健談、自信的人。一個人不會被看成既熱情又冷酷,既誠實又虛偽。如果出現相反的特征,出現矛盾,教師也會重新處理頭腦中關于學生的信息,來消除這種不一致。所以,教師對學生如果習慣性地產生積極的“一致性傾向”,將會對學生形成更好的評價。

社會心理學家奧斯古德(C.E.Osgood,1957)等人的研究發現,人們主要從三個基本維度來形成和描述他人的印象,即:評價維度:好-壞;力量維度:強-弱;活動維度:積極-消極。其中評價是最重要的維度,比如,認為學生是好的,是有力量的,是積極向上的,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將會對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人格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如在“智慧和知識”美德方面,學生更傾向有創造力、好奇心、開放的思想、有視野(洞察力)、熱愛學習品質;在“勇氣”美德方面,學生更傾向真誠、勇敢、有堅持性、熱情;在“仁慈”美德方面,學生更傾向友善、有愛、具備社會智能(社交智力);在“正義”美德方面,學生更傾向公平、有領導力、具備團隊精神;在“自制”美德方面,學生更傾向寬容、謙虛、謹慎(審慎)、自律;在“超越自我”美德方面,學生會審美(欣賞美和完美)、感恩、有希望、幽默、有信仰。

有人可能會提出,學生不會全是我們預想、期望的那樣,但是,在我看來,學生就是我們預想、期望的那樣。因為,我們預想、期望的是學生的總體,我們對總體的期望就是學生都向著這些好的品質發展,而每一個個體一定是不同的,這個個體可能這些品質表現突出些,顯現成優勢,其他品質相對不突出。另一些個體可能其他品質突出些,成為優勢,同時,也會有不突出的品質。教師在對學生的積極的預想和期望指導下,會產生對學生的積極語言和行為,會促進學生積極品質的培養,促進產生積極行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預期,有的可能被證實,有的可能不能被證實。如果被證實,就意味著教師使用的HAPPY模式在學生身上起到了作用,得到了積極的反饋,那么,教師的積極語言將會被強化,教師將會更主動、更有創造性地應用這個模式。如果沒被證實,也就是說,教師期待學生形成哪種行為,或改變哪些行為,教師不一定能看到學生這個行為發生或變化,這并不能說明,教師的積極語言沒有發生作用,只能說明目前還沒有發揮作用,或這個作用還沒有顯現出來。人格特質理論的創始人戈登?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認為,盡管個體有一個比較穩定的人格,但行為會在不同的情境中而有所變化。 因此,教師不用擔心,“我用了積極語言的HAPPY模式,為什么學生不見效?”那么,這時候,老師們感受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變化,如果是,那么說明,你對積極語言HAPPY模式的應用已“見效”了。如果不是,那么,請你豐富和完善這個模式,使之“更見效”。

2.說積極鼓勵的話,讓孩子產生積極情緒(積極語言HAPPY模式的“A”)

用積極語言讓孩子感受到快樂,產生積極情感(快樂、寧靜和溫暖)很重要。

積極情緒是指個體由于體內外刺激、事件滿足個體需要而產生的伴有愉悅感受的情緒。積極情緒能夠激活一般的行動傾向,對于認知具有啟動和擴展效應,能夠建設個體的資源,撤銷消極情緒產生的激活水平,能夠促進組織績效。積極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身體健康具有促進作用。積極情緒對于個體的適應具有廣泛的功能與意義。

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即正性情緒或具有正效價的情緒,“positive”即正性的、積極的。許多研究者對積極情緒給出過具體的描述或定義,如羅素(Russell)曾提出“積極情緒就是當事情進展順利時,你想微笑時產生的那種好的感受”[1]。Fredrickson認為“積極情緒是對個人有意義的事情的獨特即時反應,是一種暫時的愉悅”[2]。孟昭蘭(1989)認為“積極情緒是與某種需要的滿足相聯系,通常伴隨愉悅的主觀體驗,并能提高人的積極性和活動能力”[3]。情緒的認知理論則認為“積極情緒就是在目標實現過程中取得進步或得到他人積極評價時所產生的感受”[4]。從分立情緒理論的觀點來看,積極情緒包括快樂(joy,happy)、滿意(contentment)、興趣(interest)、自豪(pride)、感激(gratitude)和愛(love)等。快樂是指當情境被評價為安全的和熟悉的,或者事件被理解為個人目標取得進步和實現時而產生的情緒感受;滿意是指被他人的接受和關愛所引起的感受,如果情境被評價為安全的、高度確定的和需要低付出的,就會引起滿意感;興趣是指當個體技能知覺與環境挑戰知覺匹配時產生的愉悅與趨近感,當情境被評價為安全的、新穎的和改變的、神秘的以及一種困難感時就會引起興趣;自豪是當目標成功實現或被他人評價為成功時產生的積極的體驗。因此,概括地說,積極情緒即正性情緒是指個體由于體內外刺激、事件滿足個體需要而產生的伴有愉悅感受的情緒。

Fredrickson提出的積極情緒擴展和建設理論(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認為積極情緒比如快樂、興趣、滿意等能擴展個體的瞬間思維活動序列[2,8,9]。消極情緒一般會縮小個體的瞬間思維活動序列,縮小個體的認知范圍,讓個體在當時的情境下只產生某些特定的行為,動員個體身體能量應對特定的環境挑戰。而積極情緒卻能在一般條件下促使個體沖破一定的限制而產生更多的思想,能夠擴大個體的注意范圍,增強認知靈活性,能夠更新和擴展個體的認知地圖。

積極情緒能促使人的記憶功能和提取更多的積極材料,使個體在解決問題時更加靈活、完整、有效地進行思考和判斷。

積極情緒下,個體表現出更高的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效率更高,決策更全面。

積極情緒能夠促進人際問題的解決,協商與談判問題的解決。積極情緒不僅能夠為協商與談判創造友好的氛圍,同時由于積極情緒下認知靈活性的提高,能夠使得談判者想出更多的問題解決策略。積極情緒能夠促進幫助、友好行為,密切人際聯系,擴大人際資源。積極情緒能夠提高應對水平,促進社會適應。

積極情緒能夠撤銷和恢復消極情緒導致的各種心血管活動的激活狀態,使其恢復到正常的基線水平;對于消極情緒所造成的狹小的思維活動序列予以撤銷,使得思維活動序列恢復到正常的水平,能夠緩解消極情緒造成的緊張。盡管這方面沒有直接的研究支持,但研究表明主觀報告積極情緒水平高的個體表現出更靈活的、更建設性的應對方式,表現出更抽象的、更持續的思維水平。

積極情緒不僅對于個體的適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組織內成員的積極情緒對于一個組織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組織內個體的積極情緒可以相互感染和傳遞,對于營造積極的組織氛圍是極為關鍵的,能夠激勵組織中成員的學習績效,提高組織的效能。

3.理解孩子形成好習慣需要過程(積極語言HAPPY模式的第一個“ P”)

如果學生已習得一種不可控的消極的教育語言環境,而且感到無助后,當他們接觸到積極語言時,雖然這些積極語言與其行為有關,而且可能是對學生有利的,但學生卻很難相信其有用,也就是說,學生先前接觸過的那些無法控制、無法逃避的來自教育者的消極語言模式,減弱了學生可以讓自己變好的控制傾向。讓學生接觸那些無用的、消極的事件反饋信息(消極的語言評價),不利于學生學會控制這個事件,更不利于學生把這個事件做好。

無助的人在情緒上并非變得麻木了,而是變得煩躁不安了。希羅托(Hitoro)和賽利格曼的一項實驗也發現,當一個人在一種環境中經歷了不可控事件時,毫無疑問他會在那一環境中變得被動和無精打采。 賽得克與考夫塔提出了“認知耗竭”理論 。他們認為,有關不可控事件的經歷最初激發了個體大量的認知活動,因為個體想要解決出現的問題,并弄清楚他為什么無法解答這一問題,然而,無關聯性導致這些努力必然無功而返。最終,個體進入了一種認知耗竭的狀態,他停止了思考,無助效應就產生了。這一理論的關鍵之處在于,它認為:個體對他們所遇到的事態提出各種假設并進行評估,在隨機反饋的情況下,個體不再繼續不停地提出和評估這些假設,也就是說,無助導致了被試無法思考,即認知缺陷 。被試報告了不確定感和無法集中注意的情況,而且報告自己對成功的預期大大下降,導致被試在之后的那些比較困難而且需要進行努力的任務上表現糟糕。

自我中心理論認為,無法控制某些重要結果的個體之所以會停止嘗試,是為了防止他認為自己不具備解決眼前問題的能力。如果他不再嘗試或一直說“我做不了”“我就是不行”“我老是錯”,那么他可以將自己的失敗歸因于努力不夠,或我沒有做,同將失敗歸因于真正的能力不足(我不行、我做不好)相比,這種歸因方式對自我構成的威脅較少。這種習得性無助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在失敗時保持自信的方式。一位十歲女生在彈琴時總說:我怎么彈也彈不好,我不想彈了。一位五歲男孩滑冰時不斷地說:我穿上新鞋就是總摔跤。滑冰一點都不好玩。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1993)提出 ,就像存在習得性無助一樣,也可能存在習得性掌控。正如對無關聯的預期會降低誘發性動機并阻礙對關聯性的知覺,對未來關聯性的預期會增加誘發性動機,并增加對關聯性的知覺。

令學生厭惡的教育語言,是學生能否變好的關鍵中介因素。教育語言作為一種條件刺激,我們可以對其可控性進行操作,比如,我們可以引入可控性因素:告訴學生你哪些方面變化,我會表揚你,你哪些方面不足我會指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我這樣做了,所以被表揚;我沒有做到位,所以被指出不足。通過告訴學生與事件有關聯的事實(表揚語言和批評語言),可以增強學生自信,改善學生語境,鼓勵學生對原來的失敗或問題做出不同的解釋。如果教育語言能夠提高對學生期待的積極度及溝通話語的樂觀率,觀察教育效果可能會有所不同:學生情緒、學生行動、師生關系、動機、效能、學生人格、學生對過去一周或二個月的滿意度(包括做事情的投入程度),對未來的希望 都會有所改善。

4.教師語言促進孩子形成好習慣的關鍵點(積極語言HAPPY模式的第二個“P”)

4.1不是不能給予學生批評,而是怎么批評學生

要看看挫折事件或創傷事件后是否讓學生得到了如下啟示,否則就不是教育,而是教師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第一、批評教育是否講出了學生的優勢(一般講三個優勢,批評一個問題3:1,學生容易接受),是否促進了學生提高其優勢、發揮其優勢;第二、批評教育是否讓學生更熱愛學習、更珍惜生活;第三、批評教育是否讓學生明白我可以采取哪些行動,以解決問題或克服不足,以度過創傷;第四、批評教育是否促進了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或家長與孩子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總會有人幫助我”;第五、批評教育是否理解學生出現問題或錯誤的恐懼心理及被批評后的不愉快情緒及羞怯心情,認識到學生出現逆返情緒或害怕挑戰是正常反應,或創傷后信念崩潰是正常反應,但同時也指出學生應該改進的方面和可以成長的資源。這樣的“挫折”才會讓學生成長,而如果只是斥責,指出不足,學生在被教育之后,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優點可以被利用,不知道我采取哪些行動是有效的,和老師關系越來越差,變得不喜歡學習(不愛做作業了,不想上課了,聽不進去了),說明“這個教育”不但沒有讓學生在挫折和失敗中成長,反而“這個教育”本身成了引發學生挫折的導火索,而不是問題、困難和錯誤本身讓學生感到是挫折。有些挫折是人為設計的,讓學生感到“我不行,我無能”,“學習是痛苦的,生活毫無樂趣”,“我做什么都不對,我找不到什么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老師一點不理解我,我很想好起來,但老師不相信我”;“我再也不想理他了,我恨死她了,他說什么我都當耳旁風,她讓我做什么我都不做”,結果學生的意志被“挫折”打垮了,而這個挫折有可能是“教育的過程”,而不是事實上的挫折。

4.2注意語言層次

4.3避免“比”

比你好、我壞,或比誰最好、最棒,或說哪個同學這回是第一名,目的是刺激學生去追求最好或第一,讓學生拼命競爭,可能會突出了典型,但這個結果一種可能是,有個別或些許學生滿意,但大部分學生麻木,甚至不舒服,另一種可能是,沒有贏家,只有輸家,“最好”“最棒”“第一”的學生不但沒有得到好處,反而被孤立、冷落,內心負擔著下次我要不是“最好”“最棒”“第一”,同學們怎么看我的壓力。這種刺激學生比來比去的“比文化”容易讓學生心生嫉妒,或仇恨他人。也就是說,不是學生變壞了,而是環境讓學生的“妒”和“恨”生溫了。

比來比去容易讓學生逐漸傾向建立“表現目標”,愛做那些給別人(老師)看的行為,更關心如何向別人(老師或同學)證明自己的能力,關注的是如何出眾,或如何別當眾出丑。要盡量引導學生設置“掌握目標”,說:同學們都很努力,我選擇那些不斷進步的同學,然后告訴老師你是如何進步的,或你告訴老師你是如何變得越來越愛主動學習、做事、做值日、上操不說話、上課不下位子等等的,幫助學生更多關注:我如何努力,我如何進步,我怎樣更愿意主動學習,我遇到問題如何喜歡尋求老師或同學幫助,我越來越會找到提高各種水平和能力的方法,而不要過多關注我要如何出眾,我千萬別當眾出丑。這種話不是滿足了學生的需求,而是滿足了老師的需要,因為學生們會更關注老師對他們的看法,結果,是老師被“關注”了,是老師希望被關注的需要滿足了,而學生如何努力、用什么方法提高、每個人提高了多少,則被關注得很少。要讓每個孩子都發揮自己的特長,讓每個孩子都感覺自己是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讓每個孩子都關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讓學生感到改正這個錯誤很有趣。讓學生關注自已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如說:你可以快起來,你只需要今天比昨天快,不必去管其他同學。老師(媽媽)相信你。

少說“誰最好”,多說:你比你原來好多了,比自己某某點進步了。

語言刺激學生競爭,比如“我看誰最好”、“我看誰的答案最標準”“哪位同學最先舉手,我就叫誰”,“哪個組想出的答案最多”“我看這次誰寫得最快”,對學生有刺激作用,去爭“最好”“最對”“最先”“最多”“最快”,但這是暫時的,因為,只有個別學生能永葆最好、最對、最先、最多、最快,甚至可能沒有這樣的學生,那么,如果幾乎沒有學生可以做得到,我們為什么還要去說呢?建議:不在課堂教學中說讓學生去做“最怎樣”,而多引導學生說:“今天的作業,比你以前進步了,而且也比以前整齊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引導學生多去關注自己的正確之處和點滴進步,多去關注自己是做到正確的或怎樣進步的,多去關注自己如果正確了或比自己進步了,心情怎樣,而少讓學生去和他人比。

自己是否進步,自己如何進步,自己哪點不足,自己用什么方法克服不足,這些自己是可以控制的,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自己會覺得有安全感,而和其他人比時,自己努力了,別人也進步了,永遠會有不安全感,而且越比越焦慮,越比越沒有信心,心情也越來越糟糕。常聽老師們,也可以說是家長們說,“對對,我一說:你看誰誰比你強多,我那孩子當時就說:你覺得他好,你讓他當你兒子,我走還不行嗎。”有的孩子,當家長一說別人家孩子,或叔叔姑姑家的孩子比自己好,就一摔房門,把門一關,進自己房間不聽下文了。這是因為,學生自己努力時別人也在努力,自己進步時別人也在進步,這種去追別人,會讓學生感到焦慮不安、痛苦不堪。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太多的“比文化”,把本來沒有“比”這個念頭的學生搞得不得不“比”,彼此之間成了挑戰和沖突的對象,這正是嫉妒和怨恨的導火索。

4.4用壞習慣的相反行為,進行懲罰

舉例:日本幼兒園園長,每天面帶微笑、跪在門口迎接每個孩子。孩子進門時要脫掉鞋子,并將鞋子放在鞋架上才可以進園。如果有孩子不能把鞋放好,東扔一只,西扔一只時,園長仍然面帶微笑,抓回孩子,讓他把鞋撿回來放在鞋架上,如果還是東扔西扔,園長仍然面帶微笑讓孩子重復撿鞋,直到放好才可以進園。讓孩子不斷地撿回鞋子直到放好為止,這種重復好行為的“懲罰”(孩子會感到煩燥,讓我沒完沒了的做撿鞋的事)是正向的,有意義的(形成放好鞋的習慣)。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園長始終沒有絲毫的慍怒(源于他對孩子形成好習慣需要過程和訓練的理解,情緒沒有被孩子一時做不到而帶動起來)。

表揚可以從六個方面入手:努力的過程、學習的態度、使用的方法、做此事的原因、產生的作用、表現或結果

趙靜語文課中,【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記住并會寫“房”“座”“兔”,會區別“座”和“坐”,認識“蘑菇”。

整節課上,老師提問學生時始終沒有說:“我看誰答得最準?”“我看誰記得最快?”“我看誰先舉手?我要叫先舉手的同學”,也就是說沒有刺激學生去爭著舉手,爭著發言,而是平靜地說:

A評價努力的過程

“好,老師看到你們都在思考了,同學們都試著記住哦。”(關注學生努力的過程)

“我猜你們都能記得住的,而且是能寫得正確的。”(鼓勵學生去記憶,去做到正確,關注學習的質量,引導學生關注學習本身)

B評價做事情的方法

“我看有的同學用手在桌子上畫這個字”“我聽到有的學生說:‘坐’是兩個人,坐在土地上,所以上面二個‘人’,下面是一個土;還有的同學說:‘坐’就是在公交車上,二個人扶著高高的扶手,怕摔倒。”“這些同學們都找到了如何記住這些字的方法,好啊,還有什么方法?”(引導學生關注學習的方法,比引導學生答得最對,有意義。)

C評價做成、做好的原因

“噢,你為什么這么想呀?”“有什么道理呢?”“你是怎么知道這個方法的?是不是曾經聽過這個故事?”(學生能做成某事時,當他人追問他做成的原因,其實是讓學生自己激勵自己,讓學生描述自己做成功的過程,容易激發學生更努力、做得更好的動機,這比老師說“你要怎樣”更有效,因為,學生的學習還是要靠學生自己努力,我們老師都是外因,只有調動學生自己的內在動力,學生的學習才會變得自覺,這個自覺則可以靠學生多次描述自己如何成的原因和過程激發出來)

D評價態度

即使有時學生答得不對,或站起來答不出來,但老師仍然說:“老師理解你,一站起來腦子突然空白了,但老師看到你在認真思考了。再想想,不急著回答。”(肯定學生的學習態度,目的是讓學生在下一個環節更加愿意去思考,而不因為一個沒答上來而沮喪,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E評價產生的作用

而不引導去表現我做得怎樣(形式),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學生都去爭最怎樣,而是學生都能進步、都會,才是我們教師最希望看到的。

問為什么錯,不強調怎么錯,多問怎么對的,多讓孩子描述是怎么做到的、做好的。

說正向話時,后面接“我很高興”是可以接通的。如果說:你怎么又沒完成作業呀,接我很高興,那么“你怎么又沒完成作業呀”就不是正向的話。

總之,用積極語言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因為積極情緒下的行為容易延續;表達自已的滿意的行為,這個行為也是學生容易延續的行為。愛是快樂和被信任的混合感覺,經常表達對學生的信任很重要。

4.5根據研究結論獲得的啟示

結合課題研究實際,我們認為:

首先,教師應該努力轉變觀念,既教授學生科學知識,又形成學生快樂體驗,既重視學生學業成績,又重視學生人文關懷,既指出學生缺點錯誤,又尊重學生人格尊嚴,既幫助學生學業進步,又指引學生人生成長。

其次,教師應該轉變語言模式,從批評、限制、抱怨的語言方式轉向激勵、引導、感激的語言方式。在說任何話前,應先期望學生具備能促進自我發展的積極力量,可以達到某項積極品質的特征,并相信學生能夠形成這些品質的可操作行為。同時,還要激勵和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標志性積極品質或期待形成的積極品質,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參與教育活動的內在動機,愿意發揮特長、創造性地做事。注重學生潛在優勢、內在積極性和發展的可能性。

就目前研究結果來看,此課題是非常有價值的,通過教師語言模式的改變,能夠提升師生的幸福感,為和諧校園的氛圍形成打下基礎。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值得在教育教學中推廣。

六、主要成果

1. 王志清和孫忠共同撰寫的論文《通過撲克牌游戲激發小學生發現優勢美德的興趣》獲北京市心理衛生協會,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年會論文評選等獎并在會上宣讀。

2. 王志清和孫忠開發的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輔助學具――心理撲克牌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被授予專利產品。

3.趙靜老師應用積極語言的收獲體會一文刊登在《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訓教程》一書中,撰寫的論文《綻放積極語言,成就幸福課堂》獲區教育學會三等獎。

參考文獻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侯玉波等譯.打開積極心理學之門.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2.心理學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主編,2003

3.高屹,張瑞凱,北京市中小學生不同學習階段心理健康特點的調查,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