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堂教學建議范文
時間:2023-05-16 14:48: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幼兒園課堂教學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全面深化學前教育改革,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5月8日至5月12日,市教育局組織開展平涼市2017年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講賽活動,共有57名幼兒園教師分別在市幼兒園、市二幼、崆峒區實驗幼兒園和朝陽幼兒園參加語言、科學探究、社會科學和健康等4個學科的課堂講賽活動。
精彩課堂:展示風采,領略智慧
賽講活動以幼兒園小班、大班和小班的3個年齡段的語言、科學探究、健康和社會科學等4個領域教學為主要內容,充分體現了以游戲為主、寓教于樂的幼兒課堂教學特色,教師們以獨具匠心的課堂設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形式多樣的操作材料、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生動童趣化的教學語言把幼兒帶入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教學過程游戲環節多、幼兒參與程度高、師生互動效果好,在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提升了幼兒觀察、表達、動手、探究等方面能力。在莊浪三幼邵老師的精彩課堂上,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個五顏六色的世界,心中肯定樂開了花。世紀花園幼兒園于老師讓他們用手中的剪刀來剪紙條,經過幾次操作嘗試,明白了“麥比烏斯圈”的概念。市幼兒園代老師通過有梯度的問題設計,不僅讓6歲的孩子學會統計的方法,而且對統計表進行分析和說出結論,突破幼兒思維的局限性,進行理性和邏輯思維的培養。在整個賽課過程中,14位來自不同縣區的幼兒園教師,將整個生命與激情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時,教育已經不只是一項職業任務,而是一種充滿激情和智慧的體驗,成為教師與幼兒共同建構的教育生活的一部分。幼兒園教師不僅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溫和雅致,而且能做到了“眼中有兒童,玩中有思想,教中有方法,心中有大愛”。
在整體活動過程中,充分展示全市學前教育階段“平涼好課堂”的基本風貌,一批課堂教學拔尖人才脫穎而出。通過3天的激烈角逐,經評委認真仔細觀課,嚴格公正評選,12名教師獲得一等獎;17名教師獲得二等獎;16名教師獲得三等獎;12名教師獲得優秀獎。本次講賽選拔的語言、健康、科學等3個學科的第一、二名,將代表我市于6月份赴蘭州參加全省第五屆幼兒園教師教學技能大賽。
觀課議課:以賽促教,以賽促研
在課賽過程中有效實現了賽課、研討、培訓“一體化”的模式。每天講賽后開展的“說課、觀課、議課”環節,講賽選手陳述自己對目標的分析處理、教學過程的安排、教育教學效果等內容。主議評委代表評委組集中反饋對本堂課的看法,參加觀摩的教師以講賽內容為課例展開對話。市教科所主要負責人及全體教研員依據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就對話涉及到的具體問題進行答疑,并對領域目標和活動目標的理念進行滲透解讀。在的觀課議課活動中,真正實現了現場賽課、觀摩、教學、研討和培訓“一體化”的活動目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兩指彈出萬般音。在關于靜寧一幼李老師的一節課的觀課議課現場,她自己說課:設計將課堂模擬成科技館,讓學生在觀察、體驗中了解盡量多的高科技產品,內心萌發科學探索欲望。耿園長(評委組長)評課:本節課的最大弊端就是讓孩子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沒有實現對生活中的具體科技產品運用的目的。今后必須在細化目標和問題設計等方面下功夫。觀摩教師開始激烈的即興發言。有觀摩課教師說:既然準備了望遠鏡和對講機,孩子只是看了看。我建議創設這兩樣東西結合的情景,讓一個同學用望遠鏡看遠處的同學,只能看見,但說話聽不見,這時對講機便有了作用。又有觀摩課教師說:“我提一個建議,當有孩子問教師 “考勤指紋機”的用途是,老師說這時“考勤”用的。其實,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考勤’。因此,盡量用兒童的用語授課。”另一位觀摩課教師說:4個孩子面對面地在用對講機,其實不用對講機聽得更清楚。建議一個同學拿著對講機站在教師外,另一個在教師用對講機。這樣讓孩子真正體驗對講機的用途。華亭縣幼兒園馬園長(評委)補充發言:“既然準備了攝像機和電腦,那么就現場使用。拍攝學生的活動,然后立即傳遞到電腦,孩子的視頻出現在屏幕上,孩子肯定高興極了!”
觀摩教師:不虛此行,受益頗豐
來自全市各縣區部分幼兒園的200多名幼兒園教師全程參加了課堂教學觀摩,在課堂教學現場提升了他們的現場學習能力,尤其在目前在幼涸敖淌Χ倘焙妥型發展的情況下,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學前教育水平。崇信縣木林中心幼兒園王慕華說:“參賽的教師都是從各縣、區幼兒園推薦的佼佼者,而她們的表現確實不同凡響,坐在下面聽課是一種享受,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靜寧雷大教委徐玉紅說:“執教老師對課改理念的把握、教學材料的選擇、活動中的教學機智、以及活動后的反思,都顯示了她們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好地專業化水平。真可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靈臺縣龍門中心幼兒園黃俊奎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要想成為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沒有任何捷徑可言,需要經過不斷的學習、提高和歷練”。
賽點風貌:秩序井然,示范引領
篇2
一、園本教研活動的目的意義
幼兒園開展園本教研活動的根本目的是體現先進的教育理念,滿足新課程的需求,提高幼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將來成為祖國建設事業的棟梁之才。幼兒園先進的教育理念應以幼兒為本,遵循幼兒成長的客觀規律,關注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健全的人格,特別是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幼兒園開展園本教研活動,無論課程模式的設置、教材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定,還是教學方式的運用,幼兒活動的安排,一切都要以幼兒為主體,以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為目的,注重教育過程、注重教學互動。滿足新課程的需求,幼兒教師必須具備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敢于對原有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提出質疑,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并通過不斷的實踐完善自己的思想,在實踐中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成為勝任新課程的教師。
二、園本教研活動提升幼兒教師素質
開展園本教研活動是為了提升幼兒教師素質,確保每個幼兒教師具備幼兒教學的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能夠勝任幼兒教學工作,全面完成幼兒教學任務,取得良好成績。在開展園本教研活動中,要著重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創造條件讓幼兒教師成長。幼兒園要創造條件鼓勵幼兒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和學歷進修,提高幼兒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教學技能。盡可能安排幼兒教師外出聽課觀摩學習,開闊幼兒教師的視野,豐富幼兒教師的思維,使幼兒教師學習借鑒別處先進教學經驗,做到“他山之石,為我所用”,促進幼兒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二是抓好骨干教師和新教師的培養。幼兒園開展園本教研活動,在全面提高幼兒教師素質的基礎上,要著重抓好骨干教師和新教師的培養,對骨干教師鼓勵其改革創新,取得先進成功的教學經驗,給全園幼兒教師上示范課,傳授先進教學經驗。對新教師安排骨干教師進行師徒結對,要求新教師多聽課,多向骨干教師和老教師學習,加強與其他教師的交流,盡快掌握教學技能,能夠勝任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是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現代教育形勢要求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在創新中工作,會學、會思,才能取得較快的專業成長和良好的教學成績。幼兒園要積極引導幼兒教師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要求幼兒教師在學《綱要》、學《規范》的同時,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實質的載體——備課、撰寫教學反思、教學心得、教研論文等,提高自身的研究和反思水平,提高教學水平,為幼兒教育事業發展作更大的貢獻。
三、園本教研活動的基本做法
幼兒園開展園本教研活動,在體現先進的教育理念,滿足新課程需求的情況下,盡量做到具體化,使之能夠實施到日常教學工作中,取得實際成效。以下是三種基本做法。
一是明確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是評價教學效果的標準,也是預期的幼兒學習結果。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要明確該堂課是否符合新《綱要》的教育理念,是否考慮了幼兒的認知水平,是否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是否表述得準確具體,是否能取得預定目標。在明確課堂教學目標中,全體幼兒教師要集思廣益,共同商討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做到目標具體、針對性強,清楚地了解這節課需要把握的重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達到課堂教學要求。
二是明確課堂教法學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關注的是教師的行為,“學法”關注的是幼兒的行為,明確課堂教法學法,是為了讓教師更好地“教”,讓幼兒更好地“學”,著重考慮教法否有利于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是否有利于幼兒能力的發展,是否有利于幼兒知識經驗的豐富,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通過明確課堂教法學法,讓教師感到容易教,課堂氣氛活躍,幼兒積極性提高,積極參與活動,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
篇3
【摘要】
為了解幼兒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育公平觀現狀,采用多層隨機抽樣方法,對揚州市8所幼兒園152名教師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教師的任教年級、教齡、所在幼兒園級別和教師對幼兒的期望等都會影響他們課堂教學中的教育公平觀。
【關鍵詞】
教育公平觀;幼兒園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
一、問題提出
當前,促進教育公平受到了政府及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目前很多研究都將目光聚焦在政府作為上,希望從政府資源配置的公平性來解決諸多矛盾,但教育資源配置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如幼兒一日生活中教育公平這樣的微觀研究還比較缺乏。基于此,本研究從幼兒園教師的課堂教育理念出發,主要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中的教育公平觀現狀。
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隨機選取了揚州市8所幼兒園共計152名幼兒園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M=33.15;平均教齡M=8.85)。問卷采用自編問卷《課堂中幼兒園教師教育公平觀問卷》,以考察當前幼兒園教師對涉及教育公平若干教育觀點和策略所持的態度,分析在日常課堂中不同職務、學歷、教齡、年齡、所帶班級、所在幼兒園級別、專業背景及有無子女等因素與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公平觀之間的關系。研究共計發放問卷155份,回收有效問卷152份,占總數的98.1%。問卷編制主要參考了EmmaSmith和StephenGorard 以及WiebeBerry的相關研究,確立了從教師期望、教學評價和師生互動三個方面考察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公平觀:教師期望(包括認為幼兒“有多大可能完成”和“完成得怎么樣”)、教學評價(包括評價標準、評價方式)、師生互動(互動機會和對象、互動方式、互動內容)。[1][2]問卷共40題。采用Likert五級量表,按照認可程度從低到高,分別為“完全不贊同”“比較不贊同”“一般”“比較贊同”“完全贊同”。運用Spss10.0進行數據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擔任職務、是否有學前教育專業背景及是否有子女等因素對幼兒園教師課堂中教育公平觀并無顯著性差異;在對數據進行多元方差分析,主要有以下發現。
(一)任教不同年齡班的教師在師幼互動方式和互動對象上存在差異對執教不同年齡班的幼兒園教師進行多元方差分析后發現,在互動方式上,小班和中班的幼兒園教師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中班教師的得分水平更高,這表明中班教師對幼兒互動方式中涉及的教育公平問題有著更高水平的理解;在互動對象上,托班和中班的幼兒園教師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中班教師的得分水平更高(見表2、表3),表明中班教師在互動對象的選擇過程中存在的教育公平有著高水平的認識。雖然不同年齡班教師在與幼兒互動方式和互動對象表現出一定差異,但整體來說,教師們普遍注意到對象差異性也會影響他們的互動方式。目前,大多數幼兒園教師認為應該為不同的幼兒提供針對性的教育支持,總體上教師應該以積極、支持的態度給予在學習和個性發展上處于弱勢的幼兒更多地支持與幫助。如對“對于能力弱的孩子,我認為應該給他們更多地鼓勵和表揚”“我認為,應該常常叫那些發言不積極主動的孩子來回答問題”和“我認為,應給那些不夠積極主動的孩子更多回答問題的機會”等觀點,分別有91%、85.1%和62.3%的幼兒園教師表示贊成。
(二)不同教齡的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公平觀存在顯著差異按照BurdenP.R.對教師發展的階段的劃分,幼兒園教師按照教齡的長短將3年以及以下為入職期,3~5年教齡為調整期,5年以上為成熟期。在對不同發展階段幼兒園教師的得分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處于調整期和成熟期的幼兒園教師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成熟期幼兒園教師得分水平更高,對互動方式中存在的教育公平問題有著更高水平的認識(見表4、表5)。這表明,教師個人的經驗可能對他們的教育公平觀有著重要影響。而對于入職初期的教師與調整期的教師而言,教師期望、教學評價和師幼互動等各項水平沒有太大差異,因此對教齡在5年以內的教師來說,他們在師生互動上需要積極向成熟期教師學習,這樣可以盡快縮短因為教齡原因對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
(三)不同級別幼兒園的教師教育公平觀存在顯著性差異數據分析顯示,一般幼兒園的教師在對教育公平問題的理解上,同示范園和優質園教師存在顯著性差異。示范園和優質園教師對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認識程度基本一致,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一般園的教師同示范園和優質園的教師對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認識在諸多方面都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6)。另外,就不同園所教師的學歷情況看,示范園和優質園教師的受教育 水平普遍較高。示范園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的比例高達71.9%,優質園本科學歷教師的比例也有47.3%,而一般園本科學歷的教師比例僅為34.2%。由此我們推測,由于受教師本身素質、園所文化氛圍等影響,他們對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偏差。
(四)幼兒園教師對幼兒的期望對課堂教學中教育公平觀有著直接的影響性別歧視被認為是社會公平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人們常常會因為對男女性別的刻板印象,而產生對不同性別個體的偏見。此外,人們對不同家庭背景、社會經濟地位的個體發展持有偏見也是構成社會不公平的一個重要部分。研究中我們發現目前大多數幼兒園教師都能對不同性別幼兒保持適當的發展期望,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同時許多幼兒園教師能夠對不同家庭背景和社會經濟地位幼兒的發展同樣保持相對積極的發展期望。
四、思考與建議
由于整體社會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在教育公平一時難以實現的背景下,教師有責任在微觀系統中追求教育公平。正確對待主客觀原因,積極創造條件,相信教育公平不只是一種理念,而是應通過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學方式,積極進行嘗試與探索,不斷進行教育理念的系統學習與更新,逐步實現教育教學層面的教育公平。一方面,在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中,應注重教師對教育教學行為的反思;另一方面,幼兒園應做好教師教學的服務工作和教育資源合理分配的把握,讓教師主動回避因幼兒家庭背景對教師教學等觀念和行為產生不必要的影響。第三,幼兒園也需注重打造系統內部的公平與正義的氛圍,讓教師深刻體會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公平的,自己生活的環境是積極向上的。
【參考文獻】
[1]EmmaSmith,StephenGorard.Pupils'viewsonequityinschools[J]BritishAssociationforInternationalandcomparativeEducation,2006,(1):41-56.
篇4
關鍵詞:幼兒園;課堂教育;小學化傾向;思考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10-0144-01
幼兒教育對于人的行為習慣和個性養成非常重要,它主要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興趣。然而很多幼兒園按照小學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實施教育,幼兒教育呈現小學化傾向。違反幼兒教育規律,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剝奪幼兒幸福童年,又具有嚴重的危害性。作為一線工作者,我無時不在關心和思考這個問題,結合一些優秀的教學案例,就幼兒園課堂“小學化”談談我的看法。
一、分析形成的原因
(一)幼兒園的管理模式和領導者的管理理念存在問題。幼兒園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與國家的主導方向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導向是分不開的,英美等國不要求上課坐端正目不轉睛地盯著教師,學生課堂上表現比較自由,孩子可以吃,可以走動……干自己想干的事情,這樣的教學環境并不影響幼兒思維能力,學習興趣、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和發展。但在國內很多幼兒園按照小學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實施教育,幼兒教育呈現小學化傾向。教師要反復規范幼兒上課的坐姿,要求“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師”,惟恐孩子在幼兒園不能養成良好的傾聽和坐的習慣。幼兒園的管理模式也取決于幼兒園管理者的辦學理念和要求。管理者的要求決定了大部分教師的努力方向。要求各班必須抓好課堂教學常規,教師們便努力要求幼兒。
(二)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理念指導著教師的行動。教師的專業素養,理論知識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水平。對于幼兒的年齡特點、接受興趣、注意力的了解等直接決定著教師教學內容的選材、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使用。
(三)家長對學前教育的盲目要求。目前教育的“功利性”也波及到幼兒家長,他們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看孩子在幼兒園認了多少字、會背多少詩、能做多少算術題、會不會說英語等等,家長這種“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急功近利的思想,讓很多幼兒園很難堅持原有的辦園理念。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要求,在課堂上進行小學知識的傳授。
二、對幼兒園課堂的幾點建議
(一)趣味性貫穿始終。要調動幼兒的注意力光靠語言的強調是不行的,教師必須想辦法激發幼兒興趣,近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對孩子來說,游戲是學習,游戲是勞動,游戲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爾基也曾說過:“游戲是小兒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徑”。但同時又受到教學內容的局限,所以讓整個教學活動變得富有趣味、融入游戲是幼兒教師課前預設時需要突破的難點。課堂中應當更多地安排游戲,唱歌,跳舞,跑跑跳跳這樣的活動,讓孩子過剩的精力得以釋放。
(二)內容選材貼近生活。將幼兒的生活經驗、生活所見和幼兒的學習活動聯系,是幼兒園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聯系生活幼兒才會有更多話想說,更多的興趣去了解,才會變枯燥為快樂。比如某教師要讓幼兒感受數字的重要性和有趣,她組織了《生活中的數字》教學活動。讓幼兒先說說在生活中哪里見過數字?然后讓幼兒相互看看課前準備的一件帶數字的物體并說說上面的數字表示什么?再讓幼兒看課件生活中帶數字的物體“公交車、菜單、驗鈔機、超市的貨架、食品袋……”最后再讓幼兒討論沒有這些數字會怎么樣?活動中激發幼兒不斷探索,將幼兒的生活經驗與教學內容緊緊聯系,使幼兒對生活中的數字有了極大的興趣,在活動結束后還會去探究,活動的選材意味深長。
目標的制定簡單、清晰、準確。教學目標的制定也是決定一堂課的中心要素。很多教師在確定目標時有些盲目,目標太多、太大、模糊,反而使課堂環節松散、內容繁多。
(三)注重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3-6歲是幼兒智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園教學活動是幼兒思維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學內容以訓練幼兒的思維能力為主,不必程式化的死記硬背,而是以能引導幼兒學會探究、學會思考、學會提問、學會交流、學會合作等為主。比如某教師設計的科學活動《神奇的藥水》,為幼兒提供了碘,蘋果、桔子、大白菜等各種水果、蔬菜,以及含有淀粉的雪餅、饅頭等,引導幼兒操作、探究,得出結論碘遇到淀粉會變色。
篇5
【關鍵詞】 學前教育學生;頂崗實習;專業技能發展;影響
一、研究的提出
“國培計劃”中的大學師范生頂崗實習是教育實習在尋求實習之路上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師范教育的師范性與實踐性。[1]本研究中的頂崗實習,是針對“國培計劃”中的一個子項目――“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來研究的,其核心內容是組織高年級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城鎮幼兒園教師到農村幼兒園頂崗實習支教,置換出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到高水平院校、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和城市優質幼兒園進行為期兩個月甚至一學年的脫產研修,全面提高骨干教師教育水平、專業能力和培訓能力。[2]
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立足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頂崗實習研究甚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是面向幼兒園工作,而學前教育是我們基礎教育的基礎奠基階段,因此,了解與分析學前教育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專業技能發展的狀況,探索和發現影響因素,對于提高實習有效性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3]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思考頂崗實習中影響對學前教育學生專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參考相關調查問卷再加上個案呂梁學院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了一份學生的基本情況;實習基本情況;實習效果,該部分從專業情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三個方面編制問卷。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參與頂崗實習中學前教育學生所獲得的專業技能發展。
本問卷采取無記名的方式進行施測,要求被試按指導語的要求完成整個問卷。共發放問卷284份,回收259份,回收率91.2%,經過進一步的篩選,其中有效問卷257份,有效率為99.2%。調查完畢,對回收的問卷運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目前,學術界還未對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做一清晰明確的劃分。針對此問卷中的設定問題,可將學前教育學生專業技能劃分為教學技能、教學反思能力和教師多重角色扮演能力。通過對以上進行調查,結果如下:
1、教學技能有所提高
為了了解學前教育學生教學技能的提高程度,我們對普通話,語言表達能力,教態,活動目標把握,教案寫作,多媒體運用,舞蹈、唱歌、繪畫、彈琴和手工制作等技能,以及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能力進行了調查,見表1。從這個表格中我們看到,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對活動目標的把握以及教案寫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舞蹈、唱歌、繪畫、彈琴、手工制作等技能提高的不是很大,僅有28%左右的同學認為有所提高。
表1 學前教育學生教學技能統計表
教學
技能 提高極大 有所提高 一般 沒什么提高 沒有區別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普通話 14 5.4 63 24.5 81 31.5 44 17.1 55 21.4
語言表達能力 10 3.9 148 57.6 68 26.5 27 10.5 4 1.6
課堂教學能力 25 9.7 160 62.3 55 21.4 15 5.8 2 8.0
對活動目標的把握 23 8.9 133 51.8 81 31.5 16 6.2 4 1.6
教學
技能 提高極大 有所提高 一般 沒什么提高 沒有區別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教案寫作 35 13.6 134 52.1 65 25.3 18 7.0 5 1.9
多媒體運用 22 8.6 64 25.1 96 37.6 41 16.1 32 12.5
舞蹈、唱歌、繪畫、彈琴、手工制作等技能 7 2.7 72 28.0 105 40.9 50 19.5 23 8.9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 31 12.1 123 48.0 61 23.8 23 9.0 18 7.0
2、教學反思能力仍需加強
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活動,幼兒教育更是如此,這是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所決定的。作為一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學前教育學生,更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和教育教學行為不斷地進行反思,在反思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而不斷地積累自己的教學經驗。在對學前教育學生“實習過程中你對自己教育行為進行反思的頻率”進行調查的時候,有50.2%的學生會經常進行教學反思,但仍需繼續提高自身的教學反思能力。
3、教師多重角色扮演有所提高
在前面的內容中可以看到,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通過課堂教學這一環節,在課堂教學技能方面可以說是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我們知道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于教師角色的多樣化。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者,也是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對學生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與幼兒、幼兒家長和幼兒教師的溝通能力都有所提高。(見表2)。但是教育科研能力,僅有29.6%的學生認為提高,可見,在實習過程中對學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不是很重視,甚至可以說是忽視。
表2 學前教育學生與幼兒、幼兒家長和幼兒教師的溝通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
極大提高 有所提高 一般 沒什么提高 沒有區別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與幼兒溝通能力 51 19.8 164 63.8 40 15.6 1 4.0 1 4.0
與幼兒家長溝通能力 36 13.8 126 49.0 79 30.4 41 5.1 5 1.6
與幼兒教師溝通能力 39 15.2 155 60.3 50 19.5 10 3.9 3 1.2
教育科研能力 5 2.0 76 29.4 104 40.4 50 19.6 22 8.6
4、影響學生專業技能發展的原因分析
(1)學校方面的因素。一是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盡管當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適應現代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具有扎實的學前教育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4]但是由于所開設的理論課程科目較多,導致對技能課程和實踐課程有所忽視。因此,要在比例上,對技能課程和實踐課程有所側重。二是實踐途徑單一。學前教育專業本身是實踐性、應用性極強的專業,專業理論學習離不開專業實踐。而目前,學生主要是依靠課堂教學中有限的教學時間和短暫的實習環節來完成實踐任務,而只有能夠多途徑地開展專業實踐活動,才能有助于學生的成長。
(2)學生個人方面的因素。一是專業技能訓練不到位。專業技能的提高并不是光有教師的傳授和指導即可見效的,重要的是有賴于學生長期的實踐練習。而學生的主動性并不強,對課余時間利用不充分,對自己的要求僅滿足于考試及格而已,缺乏自覺規劃自己學習計劃的能力。二是科研意識淡薄,科研素養缺乏。
強烈的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內在動力,是創新精神的基石。而學生們普遍缺乏問題意識和科研欲望,并缺乏實證調查與實踐經歷,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前教育學生科研能力的形成與提高。
四、思考與建議
為了更好地促進“國培計劃”項目的順利開展,讓頂崗學生真正能頂好崗,促進其專業成長,結合本次調查發現的問題特提出如下建議:
1、完善崗前工作
(1)加大頂崗實習宣傳力度。與一般的教育實習不同,參與頂崗實習的學生由于需要在兩個月內頂替參加培訓幼兒園教師的全部工作,具有實習周期長、頂崗任務重和工作壓力大的特點。這對頂崗實習學生而言,無論是在專業能力、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上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同時,頂崗學生對頂崗實習的態度也關系到頂崗置換培訓項目能否順利、高質量地實施。因此,要做好頂崗實習的宣傳工作,讓頂崗學生認識到頂崗的重要性,真正地接受頂崗、樂于頂崗[5]。
(2)加強頂崗實習基地建設。“建立相對穩定的教育實習基地”已成為各國教師教育實習中理論與實踐聯系的必由之路[6]。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離不開幼兒園的支持,幼兒園是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實踐的主陣地。所以建立足夠數量的、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專業實踐基地,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頂崗實習機會,這是學前教育專業辦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只有在優秀的幼兒園進行頂崗實習鍛煉,才能領略到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實現專業知識向專業技能的有效轉化。
2、健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1)優化課程設置,豐富實踐形式。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而且要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所以,適當調整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技能課程的比例、建立專業技能考核機制以及開展各種實踐形式,是健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
(2)創設科研環境,培養科研能力。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科研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要注意在實踐中創設科研環境,增強科研意識。通過日常教學、見習、實習和科研實踐活動等途徑對學生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刁曉偉.“國培計劃”師范生頂崗實習實效性研究―以河南省師范生頂崗實習為例[D].河南大學,2012.
[2] 唐海波,何奎蓮.“國培計劃”幼教頂崗學生的頂崗準備度研究―以宜賓學院為例[J].宜賓學院學報,2012(10).
[3] 高月春,劉茗,李春暉.高師教育實習改革實踐探索―以河北師范大學“頂崗實習”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7(6)93-98.
[4] 左雪.本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實訓體系構建及其實施[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2).
[5] 江家發.高師院校教育實習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2005(5)32-33.
[6] 許興建,羅巧英.學前教育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2).
【作者簡介】
篇6
【關鍵詞】幼兒 教學 管理 淺析
幼兒園教學管理中,一定是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愛孩子,如果課堂上碰到孩子吵鬧,一定要有耐心的跟他們說:"小眼睛,看老師"而且要很小心,很輕聲的說,這樣就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師的身上來了,不要和孩子比嗓子,你比不過他們的。所以對于孩子們犯錯誤,你一定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跟他們說,也許他們現在還不太明白很多深奧的道理,但是你溫柔的聲音,以及誠懇的眼神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關懷。切忌大吼大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不利于以后的課堂管理。
幼兒園教學管理中,對孩子一定要真誠,幼兒們比社會上的人單純很多,他們純潔的心容不得半點虛假,如果有一天你不開心,不管你怎樣掩飾,孩子也一定會發現,所以一定要對孩子真誠,你的真誠孩子可以感覺到,你的虛偽,孩子也會學到的。
幼兒園教學管理中,要學會愛孩子,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只有你愛他們,他們才會愛你,你的話他就聽得進去。所以在幼兒園教學管理中,一定要首先學會愛孩子,只有這樣才能融入孩子的生活,先做孩子的朋友,后做孩子的老師。
愛崗敬業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前提,所以一定要持有一份愛崗敬業的心態,才能做好管理好教學。
幼兒園教學管理中,要有應對突發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有很多突發事件,比如孩子在課堂上發生的一些小爭執。所以想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加強自己的心理素質,要能有平常心態應對任何一起突發事件:其次,要加強專業素養,學會一些簡單的急救措施,比如簡單的包扎傷口,只有及時有效的處理好突發事件,才能保證課堂教學在短時間內可以恢復,正常的教學不受太大影響。
從整個幼兒園管理上來說,所有的園都能夠做到依法治園,園領導班子都能夠以身作則、照章辦事。作風民主,平等待人,處事公正,所以不會因為我們是實習生,沒經驗就排斥我們,所有的老師都會悉心的給我們指導教學活動;只要你可以做到謙虛謹慎,務實肯干,就一定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孩子們的喜愛!在實習中要學會及時反思,敢于自我批評,承擔責任。
幼兒園教學管理中,要能吃苦,課前準備活動一定要充分,不要怕累,該準備的教具,一定準備,多去和其他老師溝通交流。爭取做到取長補短。
學姐們說,現在才知道上好一節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老師,尤其是幼兒教師,你想給孩子一碗水,你就必須準備一桶水,你所講的東西不僅要簡練、準確,要啟發幼兒,還要應對幼兒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問題。一直膚淺的以為幼兒園教學僅僅是不讓幼兒哭,鬧,給他們讀讀故事,講講笑話,就可以了。到了實踐中,你才發現不是這樣的,幼兒園的課程相當的雜,語言,社會,藝術,科學,健康這五大領域的內容,要求幼兒教師必須是一本百科全書,最好是"百度"--又快又準確。課堂管理的好不好,就看你如何應對幼兒千奇百怪的問題了,如果你反應快,幼兒就會崇拜你,就會聽你的否則,課堂就會亂七八糟。
幼兒園教學管理中,切忌告訴幼兒模棱兩可的答案,因為你是老師,單純的他們覺得老師的每一句話都是正確的,所以幼兒教師的每一句話都會影響他們的生活習慣,性格形成,甚至一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幼兒園中是非常必要強調的。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而且也喜歡模仿,老師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被他們模仿的,他們會認為老師可以做的他們也可以做,所以做一名幼兒教師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嚴格要求自己。
幼兒園教學管理中,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在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但是理論與實踐必然有強梁,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者懷著崇高的教育理想,去應對現實,站在現代先進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去思考,琢磨現實,靠的越近,越能影響教育。當先進的教育理念碰到了落后的現實,首先必須承認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在情感上培養理想教育,在實踐上尊重園本課程。從現在開始要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發展理論,多參與實習。盡可能的讓理論與實踐打到和諧狀態。只有每一個教育者都懷一顆熱愛教育,發展教育的心。教育的未來,就是一片光明。
幼兒園教學管理中,幼兒教師一定要學會掌控課堂,注意孩子的個別差異,尊重孩子,所以要求教師必須要有耐心。
篇7
一、基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園際合作目標
為使園際合作更具目的性、成效性,經雙方協商,試圖通過學校、團隊、教師三個方面的合作,最終促進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具體包括以下合作目標:在學校發展方面,兩園通過合作互動,加深了解,取長補短,在穩步提升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使地處農村的南豐幼兒園形成鮮明的辦園特色,逐步樹立品牌意識,在張家港市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幼兒園。在教師團隊成長方面,注重相互交流,通過教科組、教研組、年級組、學科組、備課組等多種形式的團隊學習,使兩園的教師團隊合作能力、教科研能力逐步提升,并利用團隊力量促使教師個人發展,使團隊學習成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良好途徑。在教師個人發展方面,通過師徒結對,開展課例研討、案例分析、同課異構、網上交流等活動,拓寬教師視野,豐富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專業技能。
二、基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園際合作主要實踐
(一)園際合作,轉變觀念
幼兒園的辦園理念要靠教師去理解與落實,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辦園理念的支撐。農村幼兒園由于受諸多條件的限制,在辦園理念的提煉與落實、校園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教師發展的專業化方面與城市幼兒園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借助園際合作的機會,借鑒城市幼兒園相對先進的辦園思想及方法,轉變思路,調整策略,逐步形成適合農村幼兒園發展的辦園特色,促進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
1.理念提升。
辦園理念是幼兒園辦園思想的集中體現,對幼兒園的辦學目標與發展方向起著引導與規范的作用。[2]在與蘇州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的合作過程中,兩園確定了以理念提升為主要內容、以現場討論為主要方式的每月一次活動。在辦園理念方面,兩園園長帶領骨干教師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圍繞理念提煉、教職工行為的外顯以及物質、心理環境的創設等,開展了參觀環境、觀摩教科研活動、教師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從園長到教師,都對辦園理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在課程理念的把握上,兩園通過骨干集體討論,使現有的課程更適合農村幼兒園的發展,提升課程的可執行度;通過邀請專家講座,更新教師教育思想,提高課程執行力;通過定點坐診剖析,挖掘課程亮點與不足,以便繼承與反思。
2.特色提煉。
有學者強調,幼兒園特色是指在幼兒園發展歷程中,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幼兒園工作的某一方面特別優于其他方面,也優于其他幼兒園的獨特品質。[3]由于發展歷程、所處地域的不同,每所幼兒園都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因此,在辦園特色的提煉上,兩園首先對辦園特色的理解進行了分享,隨后回顧了辦園歷程中的特色亮點,并根據南豐幼兒園地處農村、鄉土材料十分豐富的優勢,確定了以沙藝文化和農耕文化為主導的特色項目,并將目標進行了分解,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計劃。在特色實施過程中,兩園區不斷交流與分享、反思與調整,形成了開放互動、相互探討、不斷提升的特色發展格局。
3.資源共享。
休斯在《協作走向合作》一書中具體闡述了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讓大家了解到教育資源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質量。在城市與農村幼兒園的園際合作之中,資源共享是合作的重要前提,其中包含了硬件資源與軟件資源的共享。硬件資源的共享包括幼兒園的圖書資源、設備資源等,軟件資源包括課程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等。兩園采用園長講座、教師短時流動、開放式備課管理、課件同步等方式,使教師有更多相互交流、學習他人之長、提升自我素養的機會。
(二)團隊合作,夯實基礎
有研究指出,教師團隊的發展,可以有效地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使教師養成主動教研的習慣,拓展各類教師的認知廣度,提升工作能力。[5]經協商,兩園將全體教師重組,形成了兩地一體的各類教師團隊,有年級組、教研組、教科組、備課組、學科組等,并通過小組共同學習的形式,不斷豐富農村教師的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原則上每兩周開展一次活動。
1.各類團隊的自主活動。
在各類教師團隊形成學習共同體的基礎上,兩園鼓勵教師克服交通、地域、時間等困難,通過現場研討、視頻會議、網上論壇等形式,定期組織年級組、教研組、教科組、備課組、學科組等團隊學習活動。現場研討每月一次,一般利用兩園團隊碰面的機會進行,視頻會議兩周一次,網上論壇每周一次。通過以上活動形式,兩園的各團隊圍繞教育教學計劃開展話題沙龍、案例分享、問題剖析等活動,在團隊學習中分享與交流,學習與成長,增強團隊意識的同時,又促進了教師個體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發展。
2.農村教師的跟崗學習。
農村教師有教學研究的熱情,但卻缺乏科學的理念與方法。跟崗學習,能夠讓教師近距離地觀察骨干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團隊管理方法,深刻感受幼兒園的辦園理念,體驗并領悟骨干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實踐智慧。因此,在園際合作過程中,南豐幼兒園根據各個崗位的不同需要,定期派出教師到蘇州實小附幼跟崗學習。在跟崗前,做好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提高學習的目的性;在跟崗中,做好觀察筆記,發展教師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跟崗后,寫好心得體會,并運用模仿課、情境再現等方式,將學到的經驗運用于實踐,提升實踐反思的能力。
3.城市教師的跟蹤指導。
相對于跟崗學習來說,另一提升農村教師實踐能力的方法就是城市教師的跟蹤指導活動。一對一的跟蹤指導,能夠讓城市教師站在另一角度審視農村幼兒園在團隊管理、教育理念、教學技能等方面的現狀,尋找與城市園的差距,以便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每月一到兩次的現場跟蹤指導,要求在跟蹤前,向被指導對象了解團隊管理的理念以及團隊學習的方式;跟蹤期間作好觀察記錄,敏銳地發現問題;跟蹤后及時與被指導對象進行深入的交流,提出問題,共同探討解決。跟蹤指導的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優化團隊活動的方式,提高效率。
(三)師徒合作,提升能力
教師專業化不僅要求有職業資格認證等外在的條件和制度的保障,更是一個從業者群體和教師個體的自學的內在追求,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6]對于農村教師來說,與城市幼兒園的骨干教師結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育實踐能力,促進專業技能的提升。由于距離上的限制,兩園教師面對面跟蹤指導的機會并不多,師徒結對活動主要依靠論壇、QQ等方式進行。首先,徒弟對自我發展會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內容涉及骨干稱號、科研水平、課堂教學等多個方面,接著師徒根據發展方向,制定活動方案,主要通過案例分析、科研指導、課堂觀摩等幾個方面促進農村教師專業成長。
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包含了課堂教學的案例、日常教育工作中的案例、幼兒發展個案等多方面的內容。徒弟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形成案例,在網絡上與師傅一起針對案例中的情況,圍繞教育理論、幼兒發展規律、教育教學方法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討論,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反思后更新教育理念。這樣的形式,使得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也學會了實踐與理論的相互結合,為自己從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科研指導。
大多數農村教師滿足于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能力,而不善于將教學經驗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提煉,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是憑著個人經驗來進行的,重模仿輕創新,重積累輕發展。而現代教育要求教師要從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重視科研能力的發展。因此,科研工作的指導成了師徒結對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在課題研究上,師徒之間利用面談、網絡的形式,直面研究的困惑,開展充分的討論,從中獲取有益的信息;在寫作能力方面,師傅定期為徒弟修改論文、隨筆、案例等,提出寫作的建議與要求。從兩方面進行的科研指導,使農村教師轉變了科研的觀念,意識到科研的重要性,并形成了在日常教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意識,提高了科研能力。
3.課堂觀摩。
由于兩園相距較遠,現場活動的時間較少,因此,除了一學期兩至三次的現場課堂觀摩之外,大多數時間采用的是錄像觀摩的方式。徒弟將自己的課堂教學拍成錄像,通過網絡發送給師傅,師傅利用空余時間觀看錄像,圍繞教學目標的制定與把握、教學過程中的師幼互動、如何利用幼兒發展的規律進行教學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當然,師傅也會將自己的課堂教學拍成錄像,與徒弟分享,師徒共同尋找其中的成功與不足之處。這樣的課堂研討形式,增加了師徒間交流的機會,有利于拓寬農村教師的教學設計思路,學會從多方面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效果分析
經過一年的園際合作實踐,兩園在合作策略上不斷地反思和調整,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合作經驗,農村園的辦園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教師素質和專業技能也在不斷提升之中。
(一)目標明確,特色鮮明
在雙方園長帶領下,骨干教師們經過多次研討,為南豐幼兒園理清了辦園思路,形成了“輸出優質教育,打造一流窗口”的辦園宗旨,并以“蒙以養正,啟以新知”為辦園思想,在特色提煉上下功夫,打造“沙藝術”教育特色,并以此為課題研究的重點及品牌發展方向,擴大了知名度。在物質環境上,以“沙藝術”為抓手,創設了“三館三廳”:沙雕展覽館、沙畫創作館、沙藝主題館、沙瓶展示廳、沙藝理念廳、沙藝探索廳。在特色發展及環境之路上,南豐幼兒園將課題研究融入于幼兒生活、游戲、環境之中,開展沙藝教學研究、沙藝區域探索、沙藝種植園地、沙藝韻律體操等活動,讓幼兒進行發散性想象、藝術化創作和拓展性實踐;開展沙畫才藝秀,沙畫故事節、沙雕創意展等活動,展現沙藝術教育魅力;開展了“我說,我的世界”沙藝術講述,“我想,我的世界”沙藝術感知,“我看,我的世界”沙藝術欣賞,“我建,我的世界”沙藝術創造四大課程行動,使得“沙藝術”教育園本特色更加鮮亮。
(二)團隊成長,效果凸顯
教師團隊在園際合作之下的成長顯而易見。通過團隊的多通道合作,南豐幼兒園的年級組、備課組、學科組、教研組等團隊的工作氛圍更加濃厚,創新了團隊學習的方式,使得每位教師在團隊中有了發現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例如教師們原來認為教研組活動就是一群人嚴肅地坐在一起,板著臉討論各種各樣的話題,但在一年的園際合作中,教師們主動創新,改變了這種沉悶的活動形式,開展了“教學游戲”、“開心詞典”、“名師作坊”等活動,教師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日漸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也在逐步增長,專業素養也在一次次的活動中不斷地積累與提升。
(三)個體發展,突飛猛進
園際合作之下的師徒結對,給教師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與發展空間,猶如一對隱形的翅膀,帶領她們在專業的海洋里遨游。在班級管理方面,教師們改變了以往憑經驗管理的模式,懂得了理論聯系實際,從幼兒發展規律及內在需要出發,讓孩子們生活愉快,學習輕松高效;在骨干教師成長方面,南豐幼兒園新增加了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等共七人;在各類競賽方面,有三名教師獲得了市評優課一、二等獎,一名老師獲得市電教評優課一等獎;在方面,一學年有二十多篇文章發表在各級各類雜志上,另有二十多篇文章獲得了省級以上獎項。從取得的成績來看,教師們在專業成長方面有了更積極的需求,也在實際的園際合作過程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張曉曉.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丁翎.辦園理念與幼兒園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1,(4).
[3]王成剛.提升辦園品質,彰顯辦園特色[J].學前教育研究,2006,(4).
[4]劉楊,高洪源.美國教育資源共享的經驗及其啟示――休斯的理論觀點[J].外國教育研究,2005,(7).
篇8
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經驗不足”、“師生缺乏互動”等,對問題解決又無從著手,把一切原因都歸結于教學經驗上,他們認為有了足夠的經驗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學前教育專業實習有效性建議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筆者認為這樣的實習是缺乏有效性的,遠離了教育實習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使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實習變得有效呢?筆者在此談一些粗淺的建議。分析特點,以學生為主體幼兒園學生學習的顯著特點是在活動中與他人共同交流來獲得經驗和知識,可以通過活動獲得“德”、智”、“體”等各項能力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像小學生那樣通過課堂教學來獲取間接知識。由此可見,在設計教育活動時,關鍵是怎樣創設適合幼兒園學生認知學習的環境,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與不同個性的學生溝通和交流,從幼兒的心理角度出發,敏銳地捕捉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設計真正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課,教師只充當一個引導者,這樣在活動課上才能與幼兒有效互動起來,獲得真正有價值的教學經驗。
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幼兒教師需要唱歌、彈琴、舞蹈、美術、語言樣樣精通,這些將成為日常教學、慶祝活動的必需。幼兒教師不僅“具有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基本能力”,而且要把這些能力運用到教學當中。教育教學工作中語言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藝術,對廣大幼兒園教師而言,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要標準、清晰、規范,還要盡量做到語言的表達的“兒童化”。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停頓,最重要的是語氣、語調和節奏。學生在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語速過快,語言不精煉,口語表達缺乏邏輯性,語調聲音沒有親和力,這將嚴重影響整個教學活動的質量。實習生應該容融入到設計的教育活動當中,把自己當做一個引導者,用幼兒的語言與他們溝通交流,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在實習期得到全面的提高。
加強交流與合作,實現高校與幼兒園之間的教學變革高等師范院校的教師常年執教于高校,缺乏與幼兒園教育的直接交流。對于現行幼兒園教育模式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至于指導實習生時未能把比較先進的教育動態及時傳達給學生。高校和幼兒園應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研究表明,高等學校和幼兒園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合作關系。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除了在教育實習期間,幼兒園有大型活動的時候也可以參觀,并從中獲得最直接、最有價值的經驗體會,而幼兒園的教師也可以從中獲得教育理論的指導,共同進步。高等學校可以把經驗豐富的幼兒教師聘請到大學課堂進行演講,也可以定期組織幼兒園教師與高校教師在一起交流,共同探討和研究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實習指導方法,這樣雙方教師都會獲得最直接、最客觀的教學實踐經驗。因此,高等學校和幼兒園應保持很好的交流合作關系,這樣就能將學前教育專業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有機結合,使教育實習得到進一步升華,顯著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的質量和層次。
篇9
中職教育 行為導向法 《幼兒衛生學》
《幼兒衛生學》是研究嬰幼兒生理解剖特點、生長發育規律、營養和身心保健的一門科學,是幼兒師范學校及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學科。在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引入“行為導向法”,打破章節限制,圍繞“核心能力”培養設計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并建立綜合性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優化幼兒衛生學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中職學生學習行為的特殊性
中職學校的學生多數是“九年義務教育不成功的部分”,是普通高中入學招生中的“剩男剩女”。他們文化基礎差,又沒有高考的升學壓力,學習目的性不明確,缺乏學習的動力,加之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專業課程學習上一般都比較吃力。而且中職學校的學生心理上還往往具有比較強烈的挫敗感。從小到大,中職學生在學習上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由于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使得他們逐漸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因此,如何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重新鼓起他們學習的信心,這是中職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當然,我們也要看到中職學生在學習中的優點,如他們動手能力強,樂于實踐,喜歡接觸新鮮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愛思考,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有較強的可塑性,等等。
二、當前中職學校《幼兒衛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幼兒衛生學》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課程,它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但目前幼兒衛生學的整個教學現狀十分滯后,大多數從事幼兒衛生學教學的教師與幼兒園并沒有太多的聯系,他們并不十分了解幼兒園的現狀,不了解做一個幼兒園教師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知識、技能與能力。教學內容上基本是教師根據教材來照本宣科,教學方式上依然采取在教室里講授為主的老師站著講、學生坐著聽的“滿堂灌”形式。
要解決以上問題,引入行為導向教學法是最有效的。行為導向教學法,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圍繞某一課題、問題或項目進行教學,以“學習任務”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教師不再是傳統的教學主導者,而是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或主持人,學生不再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他們的專業能力,動手能力,社會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為將來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行為導向教學法基本模式
行為導向法是近幾年來從德國引進的現代的職業教育新模式,其目標層次是培養人的行為能力,方法層次是人的行為活動。這種教育以行為為目標,教學以行為為導向,教學是學生參與的全面的教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同時用腦、心、手來進行學習的過程。
行為導向教學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工作”為目標開展的教學活動,因此,對學習者來說,學習目的是十分明確的,即現在的學習是為今后的職業服務。教學活動的開展,通常是圍繞某一課題、問題或項目開展,是以“學習任務”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討的過程。整個教學過程為一個包括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做出確定、實施工作計劃、控制質量、評定工作成績等環節在內的完整的行為模式,使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將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及個性能力,以達到職業教育的“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教學目標。
四、行為導向教學法在幼兒衛生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幼兒衛生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是照本宣科,學生必定昏昏入睡,不知所言。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全面掌握嬰幼兒解剖生理特點及身體生長發育的規律;掌握基本的保育方法和技能,熟悉教育環境創設及教育過程中的衛生要求,做到保教結合;掌握營養學基礎知識,了解托幼機構的膳食管理;了解嬰幼兒常見疾病的有關知識和基本急救措施;了解嬰幼兒常見心理衛生問題及教育對策;對嬰幼兒的身心發展進行科學的評價。在幼兒衛生學課堂中引入行為導向教學法,運用案例分析法,模擬情景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現場觀摩法等靈活的教學技術,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自主學習,學生心腦并用,以“當事人”、“參與者”的身份,身臨其境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為此在教學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打破章節限制,合理設置“任務”。根據中職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以及本課程教學目標要求,把幼兒衛生學分為三大任務:基礎理論部分(包括第一章嬰幼兒的身體特點),針對學前兒童的生理特點,掌握他們的生長發育特點和保育要點,做好學前兒童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并為家長提出合理化建議;衛生健康部分(包括第二章嬰幼兒營養,第三章預防常見病,第四章預防傳染病,第五章常用護理技術和急救術,第六章嬰幼兒心理健康),明確營養是兒童生長發育的基礎,掌握兒童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方法,掌握常用的護理技術和急救技術,具有檢測學前兒童生長發育指標的能力,并能做出正確的健康評價;幼兒園常規管理部分(包括第七章集體兒童保健),明確幼兒生活制度建立的依據和原則,并有能力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合理安排一日的生活日程。三大任務層層分解成具體的教學目標,包括要求學生理解的理論知識,掌握的技能技巧,培養的關鍵能力。這樣,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與實際聯系密切,目標容易達成。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愉悅感,學習有興趣,有盼頭,有干勁。教學中應根據任務,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內容,適當地增加教材中沒有的常識和技能,以適應新形勢下學生就業素質的培養。如組織幼兒開展“利用自然因素進行鍛煉”,遠視與近視,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預防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基本知識和技能。
2.挑戰傳統教學方法,應用多種教學技術。“行為導向教學法”以學生行為的積極改變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活動更多地表現為隱性,而學生“學”的活動則躍然眼前,表現為自主性的學習活動。教學中,結合專業特點與學生實際,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技術。
(1)案例教學法。教學中有目的地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分析和討論,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手段。如學習運動系統時,分析案例:早上,媽媽叫醒3歲幼兒芊芊起床,可芊芊還沒睡醒,媽媽趕緊拽她出被窩,沒想到,瑩瑩猛然哭鬧起來,用左手指著右胳膊說 “疼,疼死了”。芊芊媽媽嚇壞了,趕緊帶她去醫院看急診。芊芊的右胳膊怎么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如何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請你給芊芊媽媽提出好建議。學習幼兒園設備衛生時,分析案例:陽光幼兒園準備為兒童訂做一批新桌椅,請你提出設計要求,并說明你建議的科學依據。課堂上,同學們有時獨立思考,提出獨特見解;有時分組討論,共同探討問題。應用案例教學法,學生能積極地、主動地學習,思維空間拓寬了,學習能力,決策能力提高了,培養了專業能力,養成正確的情感和態度,為今后職業做準備。
(2)情景教學法。根據教學任務,把教學過程安置在模擬的、特定的情景場合之中,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提供更多實踐練習的機會。如學習學前兒童常用護理技術和急救技術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術和處理方法的相關技能,可以設計一定的情景,準備一些工具和材料,讓學生分別扮演救護者和傷員,進行現場的急救和包扎,并且邊操作邊講解操作要領。學習預防常見病時,讓學生扮演患兒,掌握對病兒的護理技巧。通過這種模擬操作,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重復練習的機會,隨時進行過程評價,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相關技能,突出了專業課教學的實踐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現場觀摩法。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可以組織學生到幼兒園進行教育見習和參觀考察,驗證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并把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的保育工作中去。如學習幼兒一日生活日程時,組織學生到幼兒園跟班見習一周,參與保育工作,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學習兒童生長發育的評價方法時,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與體格檢查,掌握測量幼兒的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的技能。學習嬰幼兒營養時,組織學生記錄幼兒園的一周食譜并進行分析。學習兒童集體保健時,組織學生到幼兒園觀察并協助保健教師接待幼兒入園、進行晨間檢查,了解晨檢的內容及過程。學生以未來幼兒教師的身份參與幼兒園的實際工作中,體驗職業角色,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處理幼兒園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基礎,能很快地適應幼兒教師的崗位要求。
3.改革考試制度,全面評價學生。以往幼兒衛生學的考試與文化課考試一樣,重視理論知識的掌握,輕視實踐能力考查,采用閉卷筆試的形式。這樣“高分低能”的考試導向,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很快地適應幼兒教師的崗位要求,背離的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方向。引入行為導向教學法,對現行的考試制度進行改革,全面評價學生。每完成一項“任務”進行一次考試,要求學生人人任務達標。考試內容不僅要檢查學生基本知識掌握情況,還要對專業操作基本技能要素、語言表達技能等方面的考核,真正做到既考知識,又考能力和素質。考試方式采取筆試、口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進行綜合考核。評分方式的采用五級分制,把學生成績等級分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級別。技能考核時,邀請高一年級的五名同學作為評委小老師。在期末評定學生成績時,更注重學生的過程考核,平時的“任務”考試占70%,期末考試占30%。
《幼兒衛生學》教學中引入行為導向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斷自我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教師要深入幼兒園,了解幼兒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學生進行跟蹤調查,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與崗位實踐的差距。要與時俱進,大膽探索,總結經驗,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代美霞.優化教學策略,提升教學實效.職業技術教育,2008,(7).
[2]劉仲卿.淺談中職教學創新在幼師教學中的幾點體會.職業教育研究,2009,(10).
[3]商繼宗.教學方法現代化的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篇10
一、幼兒園體育教學的現狀
1.從“文本”向“生本”轉變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育兒為本,素質為先,已成為幼兒園學前教育的首要任務和核心理念,也得到廣大家長及社會的廣泛認同。幼兒教師作為孩子的“心靈之師”,既是知識的傳遞者,也是心靈世界的開拓者,這也成為社會各方的普遍共識。
2.從傳統封閉型向現代開放型轉變
受活動場地所限,加上傳統重保輕教思想的影響,幼兒體育教學淪為做做游戲、唱唱兒歌,活動模式固化,忽略了幼兒作為教育主體的現實需要,孩子只能機械、被動的應付了事,缺乏新穎性、創新性,教學尚處于傳統固化了的封閉思維狀態,幼兒的學習效果不明顯。但有些幼兒園已正在努力改進,使活動呈現方式多元化、內容多樣化,活動空間也日益擴展。
3.從重教向重學轉變
傳統教學中的講解、示范、練習,是幼兒體育教學的基本教法。但是,要防止教師牽著孩子走,孩子圍著教師轉,讓孩子適應教師的教,幼兒始終處于被動地位,這是以教定學。而素質教育則要求讓孩子主動學習,突出孩子的主體地位。
二、幼兒園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育目標空泛,體育課堂常規基礎教學環節薄弱
傳統教案的核心是幼兒教師對教材熟悉掌握的程度及教學能力,不能體現孩子的主體性,即孩子只能按照幼兒教師所規定的內容、方法、時間去學習,幼兒教師也只關心孩子學會了多少和有多少人學會,而忽視諸如稍息、立正、向前看齊等課前教學常規的訓練。再加上目前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特別是隔代親情況更為普遍,這就造成孩子缺乏規則意識,心理脆弱,怕累怕苦,遇到不順就哭,遭遇挫折就退縮。
2.教育方式單一,幼兒的個性發展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現在幼兒體育課堂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出現孩子喜歡體育活動但厭惡體育課的狀況。例如,投籃活動中,個子矮的孩子由于力量小、籃圈高,大多投不進去,影響積極性,總是表現的情緒不高。
3.活動過程中安全管控意識薄弱
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但在活動過程中,有時監管不到位,往往導致損傷事件的發生。如在“小蝌蚪找媽媽”游戲中,老師鼓勵說,看誰先找到媽媽,以抓到“青蛙媽媽”為準。大部分孩子按老師指定的路線圖,但有的孩子性子急,他不按照順序來找,而是越過中間的“動物”,直達目標,更有的孩子出于好勝心理,在還沒有接近目標時,由于跑的太急,和“青蛙媽媽”撞上,導致受傷。
三、加強幼兒體育教學的對策和建議
1.育兒為本,健康第一,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所以,要認真學習和領會綱要精神,從幼兒園體育資源和孩子身體發育的實際情況入手,以孩子的成長訴求和個性化發展為主線,緊扣幼兒生理發展特點和體育課件教學計劃,選擇和設計活動內容,重視孩子的主體地位,培養孩子的終身體育意識。就一堂課來說,活動內容盡可能全面多彩,既要有行走、小跑、向上跳的動作,也要有爬、鉆、攀等方面的動作,鍛煉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2.整合資源,優化方式,夯實課堂常規教學基礎
幼兒體育課堂常規是幼兒體育教師自身教學經驗和教學特點的總結,也是個人體育素養的提煉。從集合、點名到講解游戲規則,從游戲過程注意事項到游戲結束清理現場,幼兒教師在精心設計體育課堂常規的同時,要工作前移,讓孩子積極參與到游戲設計中來,既要讓孩子充分了解游戲活動的規則和制定規則的重要性,又要傾聽孩子的建議和看法,從而激發孩子的創新思維和興趣,使孩子們在健康、平等、愉快、和諧的環境中學習生活。
3.把握規律,培養興趣,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幼兒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要使孩子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應該根據幼兒認知發展規律和心理特點來確定目標,注重孩子個性發展,引導孩子在開放游戲中主動學習,使抽象動作具體化、形象化,使孩子易學易掌握,不斷獲得新知識,可以自制簡易器械,如在接力游戲和練習平衡活動中,接力棒、平衡木都可以用硬紙殼做。通過趣味活動,有講有練、有靜有動,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使孩子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從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運動能力和創新精神。
4.精在事前,細于過程,化為執行,大力加強安全管理
- 上一篇:內科護理小講課
- 下一篇:房地產開發工程管理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