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輔導問題范文
時間:2023-05-04 13:09: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心理輔導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輔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170-01
留守兒童是指“農村地區因父母或單方長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單方或長輩、他人來撫養、教育和管理的兒童。”[1]隨著農村大量進城務工人員遠離家鄉進入城市,留守兒童不斷增加,根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現在農村學校的留守兒童已經占據50%――60%,如此數量的成長群落成為了我國特別是西部地區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據此,留守兒童中萌發的心理問題也成為農村中小學老師面臨的一大工作難題。
一、留守兒童面臨的雙重“留守”
當前,農村青壯年農民普遍對于農業耕作以及各類經營活動不報信心,同時因為農副產品價格走低和其他就業機會的缺失,紛紛背井離鄉,遠走沿海城市打工賺錢,這之中又尤其以年輕夫婦居多,有的甚至剛剛生下小孩就背負行囊離家外出,形成了“留守嬰兒”。就在學校就讀的留守兒童而言,通常都遭受著身心兩個層面的“留守生活”。
首先是身體的“留守”,父母到外面掙錢打工,通常都會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的親朋,有的家庭則是將幾個孩子放置在家里,由大一點的照看更小的,孩子一年甚至幾年見不著父母的情況在農村比比皆是。由于缺乏父母至親的親情和哺育,孩子們在飲食、生活習慣、疾病治療、身體的成長發育等方面均問題凸顯,同時也引發了留守兒童的“心”的問題。
其次是心理的“留守”。留守兒童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心理問題,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孩子在農村的監護人也僅僅是起到了基本生活提供這一簡單責任,其良好的人格養成以及心理素質均不及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孩子,這也引發了他們孤僻、內向、自卑、偏執、抑郁等心理品質,有的甚至引發未成年犯罪等社會問題。
二、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呈現
當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方面:厭學逃學、成績滑坡。留守兒童因為遠離父母,由于監護不力,導致學習觀念淡薄,自制力差,學習積極性嚴重削弱,成績得不到保障。
2、性格方面:嚴重自卑、自暴自棄。因為身邊其他同學與父母朝夕相伴,家庭溫馨,而自己卻沒有有人關心和疼愛,留守兒童必然會心里失落,嚴重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自暴自棄、喪失信心的現象便出現了,學習上也開始降低要求,失去學習的動機和上進心。最為嚴重的是出現逆反心理和強烈的對抗情緒,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更是充滿不信任,并直接導致了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
3、道德方面:出現真空、不服管教。身心處于迅速發展時期的留守兒童,由于其父母忙于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關心,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缺乏關注,造成留守兒童缺乏對事物正確的判斷能力,由此變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甚至放任自流、不服管教。
三、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策略
留守兒童的教育實踐屬于兒童范圍,應該遵循兒童心理的發展和成長特征,“不能簡單地把兒童看成 是‘小大人’,不能把他們的治療看成是按比例減少的成人治療。兒童青少年的發展階段、環境、接受治療的原因和其他相關因素,對治療的方法提出了即使不是創造的也是非常不同的獨特要求。”[2] 根據這樣的理念,我們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用愛心澆灌留守兒童的心靈家園
留守兒童的隔代教育、他人監護現象嚴重,由此帶來的弊端已經暴露無遺,一方面孩子缺乏父母的親情撫慰,另一方面父母行為的潛移默化作用沒有得到發揮。監護人對于留守兒童的撫養和教育,大多停留在保證衣食的層面,愛心的投射僅僅限于物質的滿足和簡單的敷陳。
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中,不管留守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學習動力是否充足,均應該把愛心放在首位,多問一問,多聊一聊,不做冷漠的老師,熱愛每一個學生,把對于孩子們的滿懷愛心播散在每一個角落,讓留守兒童在愛的困境中得到撫慰,其干涸的心靈得到滋潤。
2、用耐心喚醒留守兒童的學習信心
兒童階段的心理品質特征與“留守”的生活特征相互疊加,導致部分留守兒童對于學習沒有動力,缺乏應有的興趣。導致在平常的學習中,留守兒童常常是“坐不住”“靜不下”,又“學不好”。成為老師眼中的“差生”或者“問題學生”。其實這和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缺乏富有耐心的引導有很大關系。
我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是課堂的講授階段還是課后的輔導時間,教師均應該對留守兒童厚愛三分,并且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感化他們,一名教師只要對班上的一兩名這樣的孩子施以成功的引導,其榜樣和示范作用就會波及其他同學,留守兒童的學習動力和信心問題就會得到有效解決
當一個孩子把心扉向教師敞開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教育成功的時候,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進一步把孩子拉回生活和學習的正軌,從而發現、培養我們手下的又一個陽光少年。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留守兒童;主體培訓;心理干預
2015年《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全國6100萬留守兒童中,近1000萬(15.1%)常年與父母分離,導致70%存在心理疾病,其中34%有自殺傾向。由于家庭教育缺失、隔代監護不力、教師管理乏力和社區治理有限,留守兒童存在意外傷害、吸毒、犯罪和自殺等社會風險。目前,治理留守兒童問題的觀念理念、技術手段、治理能力等相對薄弱。英國學者佩里?希克斯提出:若要發揮出整體性治理的力量,應進行多元治理主體治理功能的整合和公私部門的整合。要治理留守兒童問題,應創建多元主體培訓體系,提升綜合治理能力,形成“共治”效應。
一、留守兒童治理主體功能發揮障礙
1.留守兒童家長監護監管缺位
據權威調查顯示:如果父母在3個月內都沒有與孩子見面,孩子的“煩亂情緒”會迅速升溫。兒童與父母長期隔離,缺少父母的言傳身教,缺少父母的情感陪伴,缺少父母的貼身監護,兒童易出現行為失范、心理失衡、安全意識差等問題。
2.祖輩隔代監護相關常識缺乏
相關資料顯示,留守兒童中隔代監護占53%。本課題組在重慶市石柱縣某小學調研發現,隔代監護1457人(50~70 歲),其中1089人(75%)受教育程度只有小學及以下文化水平,他們僅僅只能滿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最低層次――饑餓需求。我國每年有近5萬兒童死于意外傷害,其中多數為留守兒童。在緩解留守兒童問題上的一些做法中,往往關注留守兒童本身,而缺乏對祖輩隔代教育的培訓。
3.學校教師專項管理培訓缺乏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指出:若家庭功能缺失,學校教師和社會應進行有機地整合和補償,使留守兒童的負面影響最小化。青少年問題研究專家娜妮?J?西格爾指出: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時間(60%)在學校度過,青少年犯罪和學校存在某種關聯是符合邏輯的。
但是,我國絕大多數學校缺乏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課程,缺乏輔導留守兒童的且具有專業素養的師資力量,缺乏輔導留守兒童的教育培訓體系。
4.基層社區治理能力缺乏
非洲有一句關于描述社區對兒童發展影響的格言:“撫養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莊。”孟子指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現代社會的兒童照顧與支持應強調社區這一主體的重要作用。留守兒童活動的三大區域為家庭、學校和社區,社區是兒童最初接觸社會的區域。留守兒童是一個龐大的特殊群體,而基層社區缺乏對留守兒童的關注關愛,尤其是農村社區,受經費和傳統落后思想意識的限制,社區及其相關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治理能力受限,無法有效發揮作用。
5.留守兒童心理輔導相對缺乏
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陪伴,普遍心理素質較差,情緒敏感,極易產生心理及行為方面的偏差。而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缺乏具有專業素養的心理專家或經過專門心理訓練的專業隊伍對他們進行專門的心理培訓、輔導,尤其是有針對性的、一對一的心理疏導。一旦風險突破兒童承受能力,留守兒童極易產生意外傷害、犯罪、吸毒和自殺等社會問題。
二、留守兒童問題多元主體培訓體系的創建
留守兒童問題多元培訓體系的創建,是緩解留守兒童問題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一方面涉及三個層面的培訓――政府主辦培訓、政府購買培訓和社會志愿培訓;另一方面涉及相關主體――家長、祖輩、學校、社區和社會,從而創建一種多元主體共同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機制。
1.加強留守兒童家長培訓
一是在留守兒童集中地區,基層相關職能部門聘請教育心理專家,或通過政府購買培訓方式,定期地開展親子教育、兒童教育方法等講座,提升家長的教育監管能力,增強家長監護責任意識。二是依托留守兒童家長務工相對集中的企業,邀請兒童教育專家、心理學專家,每半年開展一次針對留守兒童家長的家庭教育責任和情感關愛技巧等培訓。三是依托相關社會志愿者,開展針對系列早期教育培訓、公益性培訓班與家庭教育巡講隊等。
2.促進長輩隔代監護培訓
首先,整合基層政府資源,政府購買“隔代教育”培訓服務。對隔代監護人開展專業性、多樣化和系統化的教育培訓,使他們掌握關愛兒童的正確方式方法,了解不同階段兒童心理特點等。其次,采用政府購買方式,聘請知名教育專家撰寫、出版發行通俗易懂且圖文并茂的“隔代教育”手冊。最后,采取政府購買或社會捐贈形式,在社區學校開設“祖輩學堂”“親子學堂”等專項培訓服務。項目師資來源于各類學校和社會各界力量的捐贈。
3.健全學校教師專項培訓
一是在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農村地區,由各級教委及民政部門主導,針對中小學教師,在寒暑假期間進行師資培訓。二是建議由公益組織牽頭,聘請知名教育專家與專業心理學家,開展學習交流講座,交流留守兒童治理問題與教育輔導技能、心理發展特征與特殊群體教育策略等,提高治理留守兒童問題的能力。
4.改進基層社區教育培訓方法
首先,擴大基層社區參與留守兒童問題治理的志愿者隊伍。社區志愿者一般文化水平較高,可依據志愿者具體情況進行基本的培訓,使其勝任基本職責。其次,建議由基層教委牽頭,聯合婦聯、共青團、工會、民政部門等組織,協同調配物力資源,對基層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增強他們關愛留守兒童的意識及監管留守兒童的能力,形成留守兒童照料長效機制。整合社區人力、物力、財力和場所資源,為留守兒童撐起一個“家”。
5.開展留守兒童心理輔導工作
首先,建立地區留守兒童信息網。建立區域性“留守兒童心理數據庫”,把握留守兒童整體心理趨勢,測試心理數據預警,優化疏導資源配置,有序開展心理疏導干預。鼓勵各高校志愿者組織及社會志愿者介入學校留守兒童心理監測輔導培訓。其次,由政府購買,聘請教育專家、兒童心理專家,對留守兒童進行專項教育培訓,調適留守兒童心理情緒,引導留守兒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緒。最后,鼓勵心理管理培訓機構面向偏遠農村留守兒童舉辦公益心理講座、心理咨詢和生命教育等培訓。
參考文獻:
[1]葉 璇.整體性治理國內外研究綜述[J].當代經濟,2012,(6): 110-112.
[2]劉 平,楊通華,魏 杰,等.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的相關分析[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5,(7):46-50.
篇3
留守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體系松動的一群“制度性孤兒”。一方面,他們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掙錢,爭取或獲得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為在城市里,或自身難保,或無立錐之地,無法將他們的子女帶進城里,留在自己的身邊。同時為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能夠輕易的離開自己的工作,不能輕易的離開城市,就是在這種帶不出與回不去的雙重矛盾中,留守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實。
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
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有些孩子因為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變得膽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兒童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而行為失范,脾氣變得暴躁、任性,打架斗毆、侮罵老師和同學,甚至長輩。
留守兒童的心理不夠健全。據統計,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渴望父母的關愛,希望多與父母進行心靈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視、孤獨無助、悲觀寂寞。他們非常希望或比較希望能和父母住在一起,渴望感受父母的,大多數孩子存在心理不安全感。而有資料顯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高達57.14%,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正在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里問題已是迫在眉睫!親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學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監管缺位是產生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學校聯手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措施。
二、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
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隱性,不容易發覺,但影響深遠。
1.自卑心理和人格障礙;2.孤僻心理與交往障礙;3.逆反心理和行為偏差;4.厭學心理和怨恨父母。
三、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研究對策
學校應該對留守兒童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學校層面,加強管理和培訓
1.學校建立完備的留守兒童心理檔案。
心理檔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留守兒童個人的愛好特長;身體狀況;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氣氛,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態度,與父母和監護人的關系;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性格類型及特征,氣質類型及特征,個性心理有哪些特征,個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質等。這樣才能隨時了解兒童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
2.加強對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
學校要邀請經過專門培訓的心理輔導教師對科任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介紹留守兒童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怎樣進行解決等等。這樣才能使各科教師正確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各科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也才能夠正確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化、日常化。
3.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
通過召開家長會、家長座談會、與家長電話聯系、及時進行家訪等方式,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留守兒童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促進親子關系的建立,讓家長協同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
(二)班主任層面,點滴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
1.關注留守兒童的思想,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作為班主任老師要時刻關注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各方面情況。如:學生的基本情況,家庭情況,其父母的有關信息等。在班級內開展各種活動關愛留守兒童,幫助他們與家長溝通交流,讓他們接受父母的祝福和向父母傾訴心中的委屈。
2.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做他們心靈的引路人。
班主任老師要在班級內多開展一些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從情感上打動他們。如:開展“一對一結對子”活動,“獻愛心”活動,借助于文學、美學、音樂等對他們進行教育,使他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從而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3.解開心靈的“疙瘩”。
班主任老師要在班級中充分利用主題班會,開設心理健康課,定期為學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設“悄悄話信箱”,幫助留守孩子解決無人傾訴、無處傾訴的問題,解開心里的疙瘩。
4.小組輔導和個別咨詢相結合。
小組輔導也稱團體咨詢,是一組兒童在輔導教師指導下討論訓練并有效地處理他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小組人數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一二人。其成員多為同年級、同年齡學生,且有類似的待解決的心理困擾。小組內大家討論,各抒己見,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采用小組輔導方式易于解決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同伴之間也更容易相互影響。而個別輔導,則是對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作為班主任老師,要在班級內合理利用小組輔導和個別咨詢相結合的方法,從一點一滴做起,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三)教師層面,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關心留守兒童
1.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做他們生活的貼心人。
父母長期在外,給留守兒童生活上帶來一定的困難,雖然有其他親友照顧,但也有不周到之處。所以,作為任課教師要在生活中幫助他們,以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
2.提高留守兒童自我調控能力,優化留守兒童的個人素質。
篇4
論文摘要: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不斷加快,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多,這是我國現代化過程中的必然趨勢,由此農村留守兒童也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龐大群體。由于父母不在身邊,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量的農民涌進城市打工,目前我國進城務工人員達到2.3億,龐大的進城務工人員造成約2000萬農村留守兒童出現。農村留守兒童是指農村地區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在家鄉、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兒童。這些留守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遠離雙親,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嚴重缺失。從而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在思想、行為和心理上都偏離成長發育的軌道,對兒童今后的認識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農村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開,基本上屬于隔代撫養,而隔代撫養中由于長輩精力有限或者處于對孩子的溺愛,對小孩的管教不嚴,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同時由于缺少父母的愛,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內心的活動很難向外傾訴,久而久之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具體表現在缺乏自信,過度怕羞,拒絕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礙
親情對于培養兒童良好的情感來說至關重要,在父母的關愛下,在家庭溫暖的環境中,兒童從小就在心理播下愛的種子。而農村留守兒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親情,在留守兒童身上很難找到這個年齡孩子們應有的那種天真與活潑,被錯誤地認為他們懂事了,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種不可替代的。缺少關愛和交流的留守兒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礙。比如有困難沒地方傾訴,有焦慮、孤獨傾向等問題。這些心理障礙造成農村留守兒童經常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經常不能夠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甚至不愿意回家。
3.認知行為上的偏差
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有疑問都無法得到解答,使得他們不能對事情有個正確的認識,造成認知行為上存在偏差。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現出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農村留守兒童情緒化。
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建議
1.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諸多問題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視發揮家長在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心理成長中的作用。筆者認為,家長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盡可能地保證每天跟孩子通電話,多跟孩子談談心,多跟孩子溝通,對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2)家長要主動跟老師聯系,不要等老師來主動聯系你,通過跟老師的交談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同時可以跟老師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夠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
2.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對于農村留守兒童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盡量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特別是學校,更要高度重視,不歧視老師兒童,平等地對待他們。要特別關心留守兒童的思想狀況,多給留守兒童一些熱情的幫助,比如城里留守學生之家和心理咨詢室,以解答學生成長中的煩惱。村里可以聘請離退休的老師當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員,負責孩子思想、情感輔導。
3.建立完善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在留守兒童的成長中,學校要負起更大的責任,必須建立完善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以培養留守兒童健康的心理。筆者認為學校應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成長記錄袋,但不能讓留守兒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對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活動中的表現及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以實現對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道路上監護的缺位。在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中,可以通過講座、“夏令營”之類的活動來進行。同時在“進步之星、三好學生”的評比中向留守兒童傾斜,并且樹立標兵,在留守兒童中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教學氛圍。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未來建設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絕不能忽視對2000萬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參與,從而構建完善的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學校輔導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6-0134-01
迫于生活和其他種種原因,大量的農民涌進城里打工,龐大的進城務工人員造成約2000萬農村留守兒童的出現。這些留守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和思想成熟期,但由于遠離父母,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嚴重缺失。從而使得他們在思想、行為和心理上都偏離成長發育的軌道,對他們今后的認識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性格上的問題
因為農村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開,基本上屬于隔代撫養,而隔代撫養中由于長輩精力有限或者對孩子溺愛和管教不嚴,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同時由于缺少父母的愛,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內心活動很難向外傾訴,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具體表現在缺乏自信,怕羞,拒絕交朋友等。
2.心理上的障礙
父母對于培養兒童良好的情感來說至關重要,在父母的關愛下,在家庭溫暖的環境中,兒童從小就在心里播下愛的種子。而農村留守兒童由于感受不到完整的親情,在他們身上很難找到這個年齡孩子們該有的那種天真與活潑,表面上看似他們懂事了,卻又無時無刻不渴望得到父母那種不可替代的愛。缺少關愛和交流的他們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使得他們經常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或不能夠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甚至不愿意回家。
3.認知行為上的問題
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有疑問都無法得到解答,使得他們不能對事情有個正確的認識,造成認知行為上存在偏差。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現出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
4.學習熱情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
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由于這些中、高年級學習較差的“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監護不夠,使得這些孩子出現學習觀念淡薄,學習熱情明顯不如其他學生。尤其是在學習上碰到困難,沒人指導,加之作業本上不斷出現的紅色“X”,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有的“留守兒童”認為現在學習好壞無關緊要。自己的父母沒有文化,照樣天南海北的做生意、掙錢,甚至比農村的“知識分子”們賺錢還要多,這就使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現象時有發生,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5.學校對他們的有效管理相對薄弱
學校教育必須與家庭和社會密切配合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教師對這些中、高年級學習較差“留守兒童”的了解不可能只憑幾節課,還需要向家長和社會了解這些“留守兒童”的表現。但是,由于這些“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位,老師無法向家長了解他們的真實情況。有些調皮的孩子抓住這個空檔,在學校欺騙老師,在家里又蒙騙父母委托的監護人,使學校對留守兒童的管理陷入尷尬的境地。
二、如何進行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
1.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家造成的。因此,要重視發揮家長在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心理成長中的作用。作為教師,應該和家長溝通讓他們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盡可能多的跟孩子通電話,多跟孩子談心、溝通,對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給予關注;(2)家長要和老師聯系,不要等老師來主動聯系你,通過跟老師的交談來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況,以便能夠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
2.班主任的輔導
(1)在留守兒童的成長中,班主任和其他老師要負起責任,平時多注意留守兒童的思想和行為表現,有不正常表現時要提前進行心理輔導防患于未然。
(2)同時班主任要及時家訪,詳細了解他們生活上的困難并給與指導和教育。在班級里,多發現他們的優點,建立這些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自信而快樂的學習生活。對學習和學校生活有正確的認識。
篇6
本次學習內容豐富多樣,一共有九個專題。
專題一講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意義與途徑。這個專題主要講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與途徑,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專題二講的是發展心理學。主要講的是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透過游戲來看兒童的心理發展,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要給兒童玩耍的時間,提供好的活動場地和合適的玩具以及科學的指導。
專題三講的是心理健康輔導理論與原則。通過什么是心理健康過渡到心理健康輔導的含義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原則,同時提出了心理健康教師的素質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我們片面認識的學生心理,它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需要加強的一種教育。
接下來專題四講的是中小學心理輔導良好關系的建立。良好的輔導關系是開展心理輔導的先決條件,也是達到理想輔導效果的先決條件。所以我們要尊重求助者,熱情真誠對待、積極關注求助者,與求助者達到共情,從而建立良好的關系。
專題五講的是教師心理關愛。現在新時代的教師,隨著人們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加大,社會對教師的期望越來越高;而且整天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未成年人,這些孩子有著旺盛的精力和無盡的創造力,也經常會出一些“小狀況”;另外,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情緒不高的低潮期。所以,關愛老師的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專題六講的是留守兒童心理關愛。通過分析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讓我們知道留守兒童是特有環境下造就的特殊群體,關愛他們,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多面的配合與支持,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去關心愛護以及教育、幫助這一群體。
專題七講的是中小學生網絡成癮心理輔導。網絡是把雙刃劍,在這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對中小學生是何其重要,但若使用不當對中小學生的負面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為避免中小學生網絡成癮,我們應該學會愛孩子,家長也應努力修復好親子關系;我們也應該正確面對孩子上網這一問題,要對他們積極引導。
專題八講的是教授幫您助子成才。通過案列和理論相結合,讓我們意識到每個問題孩子后面至少有一個問題家長,有的甚至是一群;每個孩子的問題后面至少有一個家長的問題,有的甚至是一堆;天下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當孩子改變的時候會反復無常,越反復越正常,越緩慢越鞏固,家長要互相鼓勵。
篇7
關鍵詞:社區兒童 社區干預 心理健康
一、 問題提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核心家庭已成為社會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區中兒童心理問題也日益凸顯,突出表現在心理復雜、厭學、脾氣暴躁、情緒障礙、自閉癥、多動癥、性早熟等方面,這些問題也越來越成為阻礙和制約孩子發展的一個瓶頸,成為影響個人成長、家庭幸福、學校和諧、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盡管心理健康理論研究水平發展迅速,但無論從學校、家庭還是社會來看,傳統的心理輔導及治療模式似乎已經難以適應和解決現代社會層出不窮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二、研究的依據及必要性
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對心理健康的標準定義為個體心理活動在本身及其環境許可的范圍內,情緒、身體、智力等方面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
兒童時期是個性發展和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是培養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時期。個體早期的經歷對個體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兒童個性初步形成期(7~10歲),利用此時具有極大的可塑性,針對兒童成長時期遇到的心理障礙采取及時的綜合干預及個別輔導,能夠有效消除心理問題,提高心理素質,降低心理障礙的程度。
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導、宣傳,學校以學生團輔、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兒童心理問題的預防,但作為兒童主要的生活環境之一的社區的機構資源較為匱乏,也影響了其社會化程度。受傳統文化認知因素的影響,很多國人對于兒童早期心理亞健康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科學合理有效的專業性干預和治療,包括學校和家庭都存在這種認知偏差,其集中表現為部分學校心理健康咨詢師人員配備存在較大問題,加上師資力量、水平有限,導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虛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低下,執行情況嚴重縮水,難以應對和解決迫切需要解決的需求,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兒童健康發展,也影響對心理亞健康群體的進一步觀察和治療。
生長環境對兒童青少年在認知、情感、行為等社會化方面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以兒童社會工作創新理念將家庭、學校、社區和社工機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小組工作、個案工作為主并結合社區工作、家庭治療等相關專業方法,針對性的對兒童開展綜合干預工作,對兒童所處的環境進行綜合干預、再造和調試并提供各項支持性、保護性、補償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調節服務,將潛在性的問題加以遏制,逐步糾正認知及心理偏差,解決和恢復兒童功能性失調所帶來的問題,幫助兒童擺脫心理困擾。
三、干預對象概況與方法
(一)研究的對象。本課題研究的對象是對成都市錦江區東升社區內出現心理偏差的部分兒童。
(二)研究的方法
1.問卷分析法:通過問卷,歸納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環境資源及時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與策略;
2.學習觀察法:在問卷分析法的基礎上,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對出現心理偏差傾向的兒童進行重點觀察,對家長進行專業知識的講授;
3.小組工作法:與社區社工站合作,根據年齡分層及心理問題的類型進行分組,通過“心理障礙自診”“人際交往指導”“溝通與情緒管理”“理解與包容”“行為習慣培養”“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組活動,客觀地引導并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4.個案分析法:對于特殊兒童個案,全方位多視角診斷其產生心理障礙傾向的成因,對癥下藥,制定干預與矯正方案。
(三) 綜合干預與輔導措施
通過建立學校、家庭、社區、社工機構四位一體聯動機制,多管齊下,相互配合,優勢互補,運用各自的資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視角對兒童開展綜合干預。
1.學校。學校提高教師及家長心理障礙的診斷與干預水平與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課程教學質量,強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宣傳引導和團輔工作,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如開展心理情景劇表演、心理健康講座、成立學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過觀察學生課堂課下的行為、情緒等表現,班主任及時進行跟蹤觀察、干預并談話;
(2)以課堂問卷、家訪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發現并掌握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順勢利導,通過課堂上給予學生心理品質、行為進行正面鼓勵;
(3) 心理教研室專職教師利用心理健康課程對學生進行團輔工作,通過情景互換、角色互換、策略訓練等環節,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參與,深切體驗,通過活動了解、選擇、判斷和整合客觀的社會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內外刺激源選擇性地內化為自身素質;
(4) 充分利用家長會和家訪的機會,通過舉辦講座、座談、經驗交流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為家長講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 成立兒童心理健康防治組,主要由學校心理咨詢老師、熱心家長及兒童問題專家組成,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2.社區
(1)社區加強兒童心理健康宣傳,邀請華西附二院心理專家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義診,兒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動;
(2) 成立社區兒童互助組織、小組,通過小組協作,群體式參與增強互助能力,如小小業主委員會,圍繞兒童心理健康定期開展相關活動。
3.家庭
(1)家長以身作則,以積極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諧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圍,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處,增加溝通,增進親子關系;
(2)家長通過學習兒童心理保健知識和接受相關培訓,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調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問題并與學校、社工一道解決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障礙,擺脫心理困擾;
(3)家庭中互換角色,體驗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對方。
4.社會工作機構
(1)社工工作機構定期開展相關活動,如成長關愛小組、親子活動等心理保健活動;
(2)以積極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過開展小組工作對兒童進行團輔治療,對于特殊兒童則建立案主檔案,進行個案輔導;
(3)承認兒童個別差異,尊重每一個兒童的價值,重視來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嚴等基本價值觀念的前提下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厭學、孤僻、自卑、膽怯、逆反等“問題心理行為”,我們通過多種情景互動模擬、小組工作方法等形式進行積極引導和教育。
四、效果評估
通過問卷及訪談調查,選取了成都市錦江區東升社區兒童(5-15歲)24名“問題兒童”,針對其心理偏差及行為特點進行重點觀察對比以及進行的一系列綜合干預與輔導后,79.1%的兒童心理健康值達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擺脫了心理困擾,都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21.9%的兒童部分存在行為異常、人際關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礙、情感異常等心理障礙,將長期跟蹤觀察,逐步解決控制。經過我們項目的開展和對項目的實施效果的認真的總結,總結出綜合干預對于社區兒童有以下積極的影響:
(一) 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了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通過一系列綜合干預與輔導,在學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處理自身與環境的適應性問題,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自信活潑的學習生活態度,對于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收到了很明顯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親子關系。對于家長來說通過一系列培訓和系統知識的講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養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體驗,幫助青少年兒童形成特殊品質,幫助兒童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長們轉變了教育觀念,提高了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也改進了教育方法,增進了親子能力,營造寬松的家庭環境,逐步探索平等與孩子“交往”,以更加靈活、變通且具有彈性的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走出權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觀念誤區,同時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會工作專業發展與教育促進。將現代兒童社會工作的理念與方法付諸于實際、結合社區和家庭具體情況綜合運用小組工作、個案工作、社區工作等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服務于社區家庭,有效推動現代兒童社會工作和社區工作專業的發展。社會工作者隊伍將專業特長帶進社區,將所擁有的理論運用到了實踐并獲得實踐的經驗,其價值得到了體現;從實踐中提升兒童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用理論指導實踐不斷推動我國現代兒童社會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學的不斷發展。
(四)促進社區相關組織、管理機構的形成和發展。社會工作方法的創新模式可以促進社區相關組織、管理機構的形成和發展,拓寬和加深服務領域;為其他社區相關機構組織提供現實可操作性經驗和借鑒;為現階段我國社會工作者和相關機構、組織,創新發展現代社會工作方法提供了一個平臺,有效提升社區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推動現有組織和機構的專業化與職業化建設要求,促進現代兒童社會工作和社區工作創新型建設。
五、兒童心理問題干預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當前,我們應該認識到的是我國對于兒童心理問題干預與輔導的整體水平較低,需要進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設一支專業知識扎實,水平較高的專業化隊伍是當務之急。
(一)兒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適應。我國心理學近些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實際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適應,離老百姓很遠,不夠平民化,尤其與學校、社區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需要開發出更多系統的具有連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雖然很多地區已經建立了比較成熟的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對于兒童以及社區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亟待發展和支持。
(二)專業機構資源及人才緊缺。目前我國針對于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預與輔導的專業性機構較少,主要由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者、老師來完成,但由于總體研究水平有限,個別機構技術力量仍無法滿足求助者的需求,社會工作者及老師的專業水平也有待提高,這就導致問題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學校及家庭重視不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競爭壓力增大,父母有時迫于生計從而忽視了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問題也愈發凸顯。學校雖然都有開設心理咨詢室,但由于師資力量、水平有限,導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虛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低下,執行情況嚴重縮水,難以應對和解決迫切需要解決的需求。家庭和學校的忽視將不利于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現,也影響對心理亞健康群體的進一步觀察和治療。
針對兒童發展時期的需求,我們對兒童心理健康綜合干預提出一些建議。
(一)社區積極開展各種親子活動,以改善親子關系,拉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寬容理解,加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創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氣氛,促進和諧家庭與社區的建設。
(二)加強和提高學校及家庭關于兒童心理健康的素質教育水平,切實發揮心理咨詢室和輔導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長期心理素質檔案,定期開展心理健康周活動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養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體驗有益于青少年兒童形成特殊品質,提高兒童處理新鮮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納外界環境的能力,培養兒童獨立意識。
總之,我國對于兒童心理健康綜合干預與輔導及相關的教育模式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相關組織機構及整個社會的給予關注和支持,同時調動各方面的資源對與兒童心理健康有關的因素進行整合,強化社區、學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預、教育模式、輔導模式,針對性的對兒童開展一系列工作,將是兒童社會工作發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人文學院)
本項目由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資助 項目編號:201213672005
參考文獻
[1]申繼亮、李虹等編著:《當代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的進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2]朱琦、張慶林:《國外關于社區對兒童和青少年影響的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1月第29卷 第1期
篇8
〔關鍵詞〕流動兒童;心理健康;調查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06-0004-06
一、引言
(一)研究緣起
有關我國流動兒童受教育這一問題的討論不斷見諸報端,現有研究從流動兒童與家長的關系、流動兒童的社會適應、學業成績、城市融入等角度進行了研究。當然,流動兒童的心理狀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目前關于流動兒童心理的研究主要從流動兒童的心理問題出發,從不同角度探討和分析流動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如周浩通過比較公辦學校和打工者子弟學校城市流動兒童的孤獨感和抑郁感的差異,建議了更適合流動兒童的就學途徑[1];梁曉燕、章競思從人格健康發展的角度,探討影響城市流動兒童人格健康發展的因素,并提出家庭―社區―學校“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再如,其他研究發現,“部分學生存在著程度不同的社交焦慮”;“有兩成學生存在與孤獨有關的事實,有一成多的學生有孤獨的體驗”;學生在“幸福與滿足感”與“軀體外貌與屬性”方面存在著程度不同的消極的自我評價[3]。如果從孤獨感來看,流動兒童的孤獨感得分遠高于本地兒童;而且流動兒童學校的兒童所體會到的孤獨感更為強烈[4]。雖然已有學者對流動兒童的心理狀況進行過研究,但是由于流動兒童群體與其他流動群體一樣,群體成員不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在遷入地居住時間的變化,具有較強的內部替換性。因此,我們還需對流動兒童的心理狀況給予持續的關注。
因此,本文將利用 “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現狀”調查的數據,描述性分析本次調查中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然后分析部分人口統計學變量對本次調查中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最后比較流動兒童與常住兒童之間的差異,并對上述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從提高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建議。
(二)研究意義
通過該研究,掌握了解流動兒童身心發展狀況,為進一步解決流動兒童生活、學習和心理健康問題提出建議;同時,加強對流動兒童的教育和管理,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無論對于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還是對于進一步完善城市外來人口管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都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工具
調查中用到的與本研究相關的量表包括兩部分:《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5]和《中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6]。這兩個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Cronbach a系數為0.95,分半信度為0.88,CFI=0.97;《中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Cronbach a系數為0.9007,分半信度為0.91,CFI=0.928。
(二)數據采集
自2011年7月以來,作者在甘肅省開展了甘肅省流動兒童城市生活、學習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調查涉及流動兒童集中的初中、小學;城鄉接合部初中、小學;城區初中、小學;民辦中小學等四類學校。
1. 抽樣方法
為了全面了解流動兒童就學的整體狀況,在甘肅省14個市州的87個市縣區根據流動兒童的分布,確定了抽樣學校和抽樣數量。
2. 調查過程
與本研究相關的調查主要是中小學流動兒童心理健康量表的填答。考慮到兒童的理解水平,學生問卷的小學部分年齡范圍為四至六年級,研究人員在問卷發完后,給小學生們念題,但不作任何解釋和暗示,以避免學生被誘導而無法表達他們的真實意愿;初中問卷由班主任在班會時間統一發放,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指導語并按要求填答問卷。
3. 問卷發放和回收統計
向抽樣流動兒童發放《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850份,回收有效量表817份,有效率為96.12%;向抽樣流動兒童發放《初中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量表681份,有效率為97.29%。為了比較流動兒童和非流動兒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異,在向流動兒童發放評定量表的同時,又在同一城區向數量基本相等的非流動人口小學生,發放了《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問卷627份,有效率為89.57%;向非流動人口初中生發放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問卷628份,有效率為89.71%,作為對照組。
三、調查結果
由于省內義務教育學校大多是初中和小W分開的,因此為方便起見,調查結果將按小學和初中兩個方面分別呈現,最后對流動兒童和非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
(一)小學流動兒童調查結果
1. 小學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總體狀況
從表1可以看出,被試在自信水平上的得分最高,依次是情感狀態、人格特質、認知水平、社交方式、外在表現、習慣表現和應付方式。得分越高,說明被試在這個維度上的表現越不好,在這幾個維度中,被試的自信水平最低。
2. 小學流動人口心理狀況在人口統計變量上的差異比較
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小學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沒有更具體的比較,還不足以了解詳細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在上述結果的基礎上從學校類型、地域、年級、生源地、是否農民工、性別等方面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在性別、年級上有顯著差異,具體如下。
(1)性別差異比較
可以看出,不同性別的學生在整個量表上的得分存在顯著性差異,t=5.30,p
(2)年級差異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級的學生在整個量表上的得分存在顯著性差異,F=6.31,p
3. 小學流動兒童和非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較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可以看出,在情感狀態維度,流動兒童小學生和非流動兒童小學生有顯著差異,從均值和標準差比較看,在情感狀態維度流動兒童小學生的均值高于非流動兒童小學生,說明流動兒童小學生的情感狀態問題比非流動兒童較為嚴重。
從流動兒童小學生在情感狀態維度中的10個題項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他們最突出的心理問題是“一人獨處時恐慌害怕”,占47.0%;其次是“不敢獨自出家門 ”,占27.4%;第三是“遇到一點小事也擔憂”,占24.1%;第四是“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動、不流淚”,占22.03%。而“害怕上學,多方逃避”的流動兒童小學生只占非常小的比例,從這點看,流動兒童小學生從其內心講還是想上學的并非從小就厭學。
(二)初中流動兒童調查結果統計
1. 初中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總體狀況
從表4可以看出,被試在10個維度上得分的高低依次為:強迫因子、情緒不穩定因子、學習壓力感因子、焦慮因子、人際關系緊張敏感因子、適應不良因子、偏執因子、敵對因子、抑郁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從每個因子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被試的心理比較健康,但存在著一定的強迫傾向和情緒不穩定傾向。
2. 初中流動兒童心理狀況在人口統計變量上的差異比較
同樣,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初中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沒有更具體的比較,還不足以了解詳細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在上述結果的基礎上,從學校類型、地域、年級、生源地、是否農民工、性別等方面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在學校類型、性別以及年級上有顯著差異,具體如下。
(1)不同類型學校在整個量表以及每個因子上的差異比較
從表5可以看出,不同類型學校的學生在整個量表上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F=8.12,p
首先,在偏執、敵對、人際關系緊張敏感、學習適應不良、抑郁、焦慮、學習壓力等因子上,民辦中小學(既有小學部分又有中學部分)的初中流動兒童有更高的得分,且有顯著差異(p
其次,從強迫因子的統計結果來看,不同類型學校學生在強迫因子上的差異顯著,F=2.66,p
再次,從情緒不穩定因子的統計結果來看,不同類型學校學生在情緒不穩定因子上存在顯著性差異,F=5.5,p
最后,不同類型學校學生在適應不良因子上存在顯著性差異,F=5.52,p
(2)不同年級學生在整個量表得分上的差異比較
可以看出,不同年級的流動兒童在整個量表上的得分存在顯著性差異,F=7.46,p
3. 初中流動兒童和非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較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可以看出,流動兒童初中生和非流動兒童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量表的學習壓力維度有顯著性差異,流動兒童初中生的均值和標準差都低于非流動兒童初中生,說明非流動兒童初中生的學習壓力比流動兒童初中生更大。那么,具體是哪幾個方面造成了非流動兒童初中生的學習壓力變大呢?為了進一步尋找差異,對學習壓力維度的各題項再做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發現非流動兒童在“我討厭做作業”“我討厭上學”和“我討厭考試”三個方面比流動兒童初中生更為突出,流動兒童在學習方面沒有非流動兒童壓力大。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非流動兒童更加期望在學業成績上有很大進步,以便將來上好大學,而流動兒童的這種愿望則弱一些,換句話說,“只想學點知識,有一口飯吃”的學生多一些。
四、結論及討論
(一)本研究的主要結論
對于小學流動兒童,其心理健康總體狀況差于非流動兒童,差異主要體現在情感狀態維度,同時小學流動兒童的自信水平、情感狀態和人格特質這三個維度得分要比其他維度更高。這說明,小學流動兒童表現出自信不足、情緒不穩定等方面的問題較多。進一步來看,表現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要好于男生;六年級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其他年級。
對于初中流動兒童,其心理健康總體狀況同樣差于非流動兒童,差異主要體現在強迫因子和情緒不穩定因子。這說明,初中流動兒童有更多的強迫傾向以及情緒不穩定問題。進一步來看,表現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民辦學校的初中流動兒童有更多的問題;初中一年級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二、三年級。
(二)分析與討論
對于上述結果,由于性別和年級間的差異與兒童發展不同時期的身心狀況以及學業壓力有關,此處不再贅述。筆者主要就流動兒童的自信水平與情緒不穩定、流動兒童和非流動兒童之間的差異、民辦學校的問題這三個方面進行討論。
1. 流動兒童自信與情緒不穩定
流動兒童對自己的評價總是消極的,他們常常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自己不如城市的孩子聰明、有錢、好看;也不如城里的孩子學習好;他們低人一等,這些負面評價同時也會引發更多的情緒問題。盡管這一問題也與親子互動、教養方式等也有很重要的關系[7],但對于流動兒童來講,其根源更多地要歸結為社會不公的影響。流動兒童能夠感受得到他們父母在城里所受的不公待遇,能夠感受到部分同學、教師對他們的歧視,甚至于同為流動兒童的孩子的歧視[8]。因此,父母的關懷在此不足以改善孩子們的自卑與消極情緒,更需要的是全社會對于流動兒童的關注,尤其是作為直接和孩子們打交道的教師,如何公平對待流動兒童和非流動兒童,如何引導其他兒童平等對待流動兒童,如何針對流動兒童進行引導,都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并付諸行動的問題。
2. 流動兒童和非流動兒童的差異
在此次調查中,很不幸但也可以預料地還是看到了流動兒童和非流動兒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異。近年來為了促進流動兒童的受教育公平,國家做了很多努力:從戶籍制度的改革到入學和升學制度方面各種身份限制[9]以及不合理收費[10]的取消,實現了兒童受教育權的平等;再進一步,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辦學機制上,從流動兒童和城市學生的混合編班[11]到打工子弟學校辦學標準的制定、從規范打工子弟學校辦學標準到各種幫扶救助的開展,增強了流動兒童的教育質量和城市融合[12]。然而,問題依然存在,那就是孩子們身在城市,心卻很難融入。“三位一體”[13]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操作、城市教師觀念如何轉變、有針對性的心理援助如何開展[14-15]、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如何改善?這些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3. 民辦學校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水平較低
除了前面提到的兩個問題外,還發現了不同類型學校的差異很值得重視,本次調查的學校類型包括城鄉結合部學校、農民工子女集中學校、城區學校、民辦學校,差異卻顯示在民辦學校上。假如差異顯示在城區學校或農民工子女集中學校,我們很容易理解為流動兒童感受到更多或較少的不平等對待,但民辦流動兒童有更多的心理問題,一個方面體現出許多民辦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薄弱和忽視,沒有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來抓,同時多數民辦學校也存在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整體上低于公辦學校的問題,特別是對流動兒童的輔導和管理顯得不夠深入,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民辦學校流動兒童心理心理健康整體水平低于公辦類型的學校。
(三)對策與建議
1. 加大投入、營造環境,科學建立流動兒童就學和生活的救助機制
根據國家有關流動兒童就學的政策,不再收取借讀費,學校的教育成本費用大幅度增加,城區教育部門和學校經費支出壓力增大,特別是城市學校外來流動兒童逐年增加,籌措辦學經費的困難越來越大、管理難度越來越大。研究人員在走訪每所學校時都有似的反映,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國家和省級政府應建立流動兒童教育專項資金,對接受流動兒童就學的學校給予專項補助,其結構應考慮征地費、建設費、教材費、課桌費、電教費、教師人員經費等總和所需;
(2)地(市)級財政年度預算中安排專項經費,用于改善接收流動兒童入學數較多學校的辦學條件,以充分調動學校的辦學積極性;
(3)在確保辦學經費落實的前提下,要加大宣傳力度,建立扶持貧困流動兒童就學的“綠色通道”,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流動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良好氛圍,從機制保障上切實減輕流動兒童就學負擔。
2. 提高認識、加大力度,進一步加強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流動兒童的經濟條件、住房條件較差,因此他們的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特別是流動兒童在語言、生活習慣、日常消費、處理問題的方式等方面與城區學生有較大的差別,有的甚至被城里學生譏笑和孤立。為了使流動兒童盡快適應城市的生活和學習,學校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和全體學科教師要更加認真負責地對他們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和輔導活動,幫助流動兒童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并形成良好的情緒狀態,幫助流動兒童適應城市新環境,給予流動兒童更多的關愛。
3. 強化培訓、整合資源,全面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隊伍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中堅力量。目前,在流動兒童集中的學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專業化程度比較低,水平參差不齊,學科背景千差萬別,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根本沒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對這些學校的校長、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校心理輔導(咨詢)人員、班主任(共青團和少先隊輔導員)、骨干教師和全體學科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論、方法以及各種心理輔導和咨詢技巧的專門培訓是解決流動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當務之急。從長遠來說,這些培訓必須納入當地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通過專門化培訓,普遍提高他們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水平,并使他們能夠自覺地將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流動兒童常規管理和教學當中。
4. 積極動員、形成合力,協調統籌家校兩大銜接互通資源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教育。美國學者詹母斯?科爾曼研究發現,在流動兒童的教育中,家庭比學校環境更為重要。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加強與流動兒童家長的溝通,各學校應把開辦流動兒童家長學校作為一項長遠計劃,形成制度。通過家長學校和家校聯系制度,切實提高流動兒童家長家庭輔導和教育能力,做到家校互通信息、無縫對接,切實為流動兒童健康成長提供不間斷的教育和指導,讓廣大家長和監護人切實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為流動兒童身心發展建立堅實的教育資源保障。
[基金項目]甘肅省2011年度社科規劃項目:甘肅省流動兒童城市生活、學習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參考文獻
[1]周皓.流動兒童心理狀況及討論[J].人口與經濟,2006(1);48-54.
[2]梁曉燕,章競思.流動人口子女人格健康發展的影響因素探悉[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20):58-59.
[3]胡進.流動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干預.教育科學研究,2002,11(5): 52-53.
[4]肖娟.武漢市洪山區民工子女自卑心理調查報告[R].中國鄉村研究,2006.
[5]張雅明,王永麗,曾盼盼等.《小學心理健康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4):278-280
[6]王極盛,李焰,赫爾實.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及其標準化[J].社會心理科學,1997(4):15-20.
[7]李曉巍,鄒泓,金燦燦,等.流動兒童的問題行為與人格、家庭功能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2:54-59.
[8]周皓.流動兒童的心理狀況與發展―基于“流動兒童發展狀況跟蹤調查”的數據分析[J].人口研究,2010 ,34(2):66-75.
[9]孫紅玲.淺論轉型時期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問題[J].教育科學,2001 ,17(1):4-6.
[10]繼權.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選擇與制度保障―關于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調查分析及政策建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5 ,44(3):2-11.
[11]賀慧.流動人口子女的義務教育權受損問題探討[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5 (11):1-4.
[12]沈百福.關于流動人口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02 (9):14-16.
[13]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動人口子女社會認知的調查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4 ,6:27-31.
[14]周皓,榮珊.我國流動兒童研究綜述[J].人口與經濟,2011(3):94-103.
篇9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教育
由于城鄉間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造成農村青壯年大批外出務工經商,形成了大量留守兒童。距離讓留守兒童不能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與父母建立親密關系,不能及時得到父母的愛、支持和鼓勵……這些往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就目前情況看,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是多方面的。從學習動機說,很多留守兒童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沒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們要么是為父母學,要么是為了走出家鄉,這影響到學習的后勁和成績。由于缺乏父母的監督,留守兒童學習習慣較差,自制力弱,在學習困難時,不能承受過大的壓力,造成學習興趣的失去,有的甚至產生學校恐怖癥、厭學等問題。
從情緒方面說,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是隔代撫養或者托付在親戚家,不能同長輩進行有效溝通,在情感上缺乏關愛,容易產生心理障礙,有的兒童性格內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們不愿與別人交往,生活在狹小的自我空間里,對外界的一切都漠不關心,對他人和集體的情感冷漠;有的則脾氣暴躁、沖動易怒、逆反情緒,不聽任何教導,或者過分淘氣;有的兒童則有焦慮心理,抑郁癥狀。從社會適應方面看,很多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響,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內心壓力較大,害怕被別人欺負。
學校應該對留守兒童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安慰,自由放飛。
一是建立完備的留守兒童心理檔案。心理檔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留守兒童個人的愛好特長;身體狀況;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氣氛,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態度,與父母和監護人的關系;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性格類型及特征,氣質類型及特征,個性心理有哪些特征,個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質等。這樣才能隨時了解兒童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
二是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通過開家長會、家長座談會、與家長電話聯系、家長回家及時進行家訪等方式,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留守兒童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促進親子關系的建立,讓家長協同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
三是加強對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各科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師必須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學校要請經過專門培訓的心理輔導教師對科任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介紹留守兒童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怎樣進行解決等等,這樣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化。
四是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建立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心理健康活動課應該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通過游戲、情景創設、角色扮演、討論等方式幫助留守兒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質。側重點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識的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情緒的合理調控、挫折承受能力訓練指導等。此外,還要開設心理信箱,電話咨詢,信函咨詢,開設親子熱線,設立心理咨詢室,定期辦心理健康專欄、板報,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陣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規化。
五是采用小組輔導和個別咨詢相結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組輔導也稱團體咨詢,是一組兒童在輔導教師指導下討論訓練并有效地處理他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小組人數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一二人。其成員多為同年級、同年齡學生,且有類似的待解決的心理困擾。小組內大家討論,各抒己見,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采用小組輔導方式易于解決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同伴之間也更容易相互影響。而個別輔導,則是對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
留守兒童的心靈得到寄托和安撫,才能有美好的內心世界。我們相信留守兒童內心充滿了美好,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篇10
聽覺器官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器官之一。聽覺功能的損傷或缺陷,不僅使兒童不能正常的感受聲音,還嚴重的妨礙了他們語言的形成和發展,而有聲語言又是人類交流和情感溝通的重要工具。盡管聽力障礙學生的智商發展規律與普通兒童大致相同,但由于早期聽覺功能的缺失,造成聽力障礙學生的有聲語言發展滯后,與外界交流的途徑受到阻礙,造成了智力發展與語言發展的脫節,滿足不了交際的需要,從而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聾生與健全人的交往和關系上常常表現出不和諧,也由于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消極因素的影響,進而產生聽力障礙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相比普通兒童表現出過分的焦慮,急躁、畏縮、多疑、說謊、厭學、過于自信、有反抗精神、好奇心強等,他們的生活圈子狹窄、性格孤僻、偏執、自高自大或自卑,認識事物主觀片面、常表現出盲從以及說謊、厭學等等問題。這些心理問題雖然普通兒童也存在,但關鍵在于聾生由于溝通的困難,所以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易受誤導。因此,聽力障礙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其最終能否自立于社會,融入社會的關鍵。所以,了解聽力障礙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及其原因,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尋求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預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聽力障礙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
聽力障礙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家庭、學校、社會、以及自身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的長期作用和影響造成的。特別是家庭和社會的排斥、不接納、不理解、不包容等負面作用,使得聽力障礙兒童“自衛性”的形成了多疑、說謊、易沖動等不良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筆者通過查閱文獻以及對聾生的長期教育教學和生活輔導中的實踐經驗,將聽力障礙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總結為以下類型。
(一)固執與敏感
這類問題在聽力障礙兒童中較普遍存在,具體表現為固執、脾氣倔強、自我為中心,焦慮、急躁、多疑、好奇、好動、易產生自卑感等。
(二)自卑與自大
聽障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會比普通兒童遇到更多的困難,卻因為缺乏解決的途徑,而長期積累導致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對自己持有較多否定消極的評價,表現出不自信。
(三)沖動與盲從
聽力障礙兒童的思維活動長期處于直觀形象思維的階段,具有非常明顯的形象性特點,分析問題時容易注意外在現象,而忽略本質特征。因此對于事物的認識往往流于表面,容易出現認知偏差。聽力障礙兒童由于思維發展流于直觀,認知水平和社會經驗缺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變得盲從,他們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對事物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好的因素的感染產生正確的情感體驗,也容易受到似是而非的不良因素的影響產生錯誤的情感體驗。因此常表現出說謊、厭學、缺乏自控力、易沖動、易受暗示、盲從等心理問題。
三、聽力障礙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聽力障礙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自身的生理缺陷是心理問題產生的基礎,而外界的多方面因素包括社會、學校、家庭等便是心理問題產生的催化劑。
(一)社會因素
人們往往把這些生理上具有特殊性的人看成是異類、殘廢,一提到聾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什么都干不了,沒有什么工作能力。不自覺的用異樣的眼光觀察他們。
(二)學校因素
學校因素還包括教師的因素及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狀況等方面。教師因素包括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教師對兒童的評價態度、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等方面,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并且教師的心理健康又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先決條件。
(三)家庭因素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了聽力障礙兒童與外界接觸的態度。父母對兒童的態度和教育方式將直接影響他的心理發展狀況和行為活動特點。父母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會導致聽覺障礙兒童產生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如果聽覺障礙兒童家長文化程度低,也會對他們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如在自責傾向、恐怖傾向等方面會產生較顯著的不良影響。
(四)自身因素
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因素(聽力的損失或障礙),導致聽覺障礙兒童對自我意識較為敏感,缺乏正確的自我觀念和健康、健全的身心生活,使得他們在學習、交往等方面遇到更多的困難,經受更多的挫折,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四、聽力障礙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干預措施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和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是兒童個性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長期的,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遺傳素質和生理成熟只是心理發展的必要物質基礎,社會生活環境則是心理發展的決定因素。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才能潛移默化的對聾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二)根據聾生的心理特點,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