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孩子專注力的辦法范文

時間:2023-04-28 08:43: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鍛煉孩子專注力的辦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鍛煉孩子專注力的辦法

篇1

我其實能理解她的感受:一天沒見我,有各種各樣的新鮮事兒迫不及待想告訴我。但是,東扯一句,西扯一句,寫作業慢不說,我更擔心的是這樣下去她會越來越缺乏專注力。

我嘗試過用分解任務的辦法。比如抄寫生字時,我要求她至少抄完5行,才可以和我聊一會兒。

可是過程中她總有控制不住的時候,有時候還會央求我:“媽媽,我就再跟你說一句話。”

我不理她她就很失望,如果我再忍不住教訓她幾句,結果就是大家都不開心,而時間其實也還是耽誤了。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在尋求解決方案之前,我們先自問兩個問題:

1. 我們的期望與孩子的能力是否對等?

我們的期望肯定是:孩子能利利索索一口氣把作業寫完,然后再去做別的事。

但孩子的專注力和自控力,都有一個逐漸發育的過程。對于大多數低年級孩子來說,受大腦發育程度的限制,他們沒有辦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也很難控制住自己、不被周圍各種有意思的事情吸引。

因此,集中注意力,一氣呵成地完成作業這件事,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真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不能”。

如果有機會跟高年級孩子的父母聊一聊,就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寫作業的專注度和時間長度也會相應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2. 我們的提醒對孩子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當孩子不專心時,我們自然要提醒他注意。但是反復幾次,我們就沒耐心了,提醒就變成指責和批評。

頻繁的指責會讓寫作業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日積月累,就容易在孩子心里留下對寫作業的負面記憶,讓孩子更容易對這件事敏感、焦慮和排斥。

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高年級大腦發育進步了,卻依然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作業?很大原因是之前積累了太多負面情緒,這種“情緒烙印”影響了大腦理智工作的能力。

如何能夠既有效提醒,又不制造壓力呢?

我從朋友那里學了一招:寫作業的時候,桃子沒寫兩個字就又想跟我聊天。我就假裝嘴巴被膠水粘住了, 張不開。

我夸張地用手比比劃劃,同時做出“我好想跟你說話啊,可是你看我的嘴怎么會這樣”的表情,桃子看得樂不可支。

這樣一來,既巧妙地提醒了桃子“還沒到跟媽媽聊天的時間”,又絕無批評指責的意思。桃子吐吐舌頭,也朝我做個鬼臉,就低頭寫作業了。

用游戲式的提醒代替嚴肅地講道理,既讓孩子做了該做的事,又營造了輕松歡樂的氣氛,讓寫作業的過程變得愉快起來。

我們還可以嘗試事先與孩子約定一個“提醒暗號”。暗號要好玩,可以是某種滑稽的動作,或者做鬼臉,還可以編一句“巴拉巴拉轟”的咒語。

總之,當我們自己先放松下來,遇到問題先想想有沒有好玩的方法來處理,好點子就會越來越多。

有人問,寫個作業至于要搞那么多“花活兒”嗎?為什么不能鍛煉孩子,讓他們獨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呢?

其實,孩子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并不一定就是因為淘氣、不愛學習或者學習習慣不好,而是受能力發育所限。在孩子能力不及的前提下,父母要做的,是為孩子提供支持,而不是增加壓力。孩子年齡越小,這樣的支持越重要。可以嘗試用游戲的方式提醒,在適當的時候幫孩子放松,讓寫作業的過程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大腦是一個復雜的器官,很多功能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逐漸發育成熟,就像蓋高樓,從要先從地基打起,有了堅實的基礎,才能一層層向上延伸。

脫離孩子自身的成長階段,僅僅通過嚴厲的要求,甚至指責批評來達到“鍛煉”的目的,就像沒有打好地基就蓋樓,面臨著坍塌的危險。

相反,如果我們能營造一個放松歡樂的氛圍,一次次地幫助孩子調整情緒,孩子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所意識,并慢慢學會自我調整和控制。

另外,@些陪伴和“花活兒”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讓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更愉快,親子關系更密切。而這種親密愉快的親子關系,將能持久地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能量。

小提醒:

有時候孩子真需要休息一下了!

如果孩子真正累了,那么僅僅是“歡樂提醒”就不見得有效了。那就干脆讓孩子休息一下吧。

篇2

教師用6個直徑80厘米的呼啦圈圍成近似正方體的“山洞”(上下前后左右各有一個呼啦圈并相互固定),要求幼兒鉆越時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可碰觸呼啦圈,成功穿到對面為過關。教師創設情境激發了幼兒的興趣,為下面的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

(帶領幼兒進入情境)把幼兒分成小組每人嘗試一遍后,和幼兒討論怎樣穿過的方法是科學的;為什么有的孩子個子很高卻能通過,而有的個頭小小卻無法通過(集中注意力才能通過);有的孩子很小心為什么還是不行(還要控制好身體的各個部分,雙手和頭先進入時雙腿和身體保持怎樣的姿勢是有要求的)。

吳士俊是這批孩子中體格最壯的,在游戲時,只見他雙手和頭部小心翼翼鉆進圈里,向前移動時控制身體的高度不會碰到上面的圈,當手出來時雙腿彎曲進入,繼續保持身體的姿勢向前移動直至雙腳出來。整個過程有條不紊、一氣呵成,很順利的通過了“山洞”,小家伙胖胖的笑臉寫滿自信。老師一直認為身體壯壯的他完成游戲有一定難度,沒想到這孩子頭腦靈活、反應機敏,身體的協調能力、控制能力都不差,順利完成游戲。而張明鴿是個小巧的女孩,平時舞蹈跳的不錯,身體協調能力、控制能力都很好,老師覺得她玩起這個游戲應該得心應手,可快要出來時她的右腳碰了圈,重試幾次仍然一樣,這應該是注意力不夠專注的問題。所幸的是她并沒有懊惱,吐了吐舌頭調皮的笑了,一個豁達的女孩!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注意就是那扇門,一切由外部世界進入人的靈魂的東西都通過這扇門……”現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豐富多彩的世界里,不管是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還是家里層出不窮的玩具,亦或是太多成人關注的一聲聲呼喚,都讓孩子無法持久的專注,這人就是愛的負擔啊。而長期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形成“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毛病,久而久之家長老師的話就變成了“耳旁風”。所以要提高孩子專注力,就需要在平常的游戲中不斷的鍛煉。

在相同規則的基礎上提高速度并適當增加“山洞”的長度。

孩子們掌握技巧后,速度逐漸加快。但當兩組比賽時,為求速度有的孩子開始犯規。王錦城是個心思慎密的女孩,幾次過關后速度越來越快,無意的抬頭卻碰到了上面的圈,罰下場的時候認真的看著同伴的動作,若有所思,應該是在反思自己的失誤吧!有了上場的機會后,這個女孩一臉認真,每次都是從容的通過,直到全場只剩她一人時,純真的眼神中流露出了勝利的喜悅。老師沒想到她小小的年紀也懂得了總結、反思、堅持、超越……我想這應該是游戲的意外收獲吧!

宋相槿是個頗有主見的孩子,她帶領著小組的成員竟然把兩個“山洞”連在一起,更長的“山洞”顯然引起孩子更高的熱情。只是難度增加,有的孩子吃不消,為了保護部分孩子的自尊心,老師出面分出能力強的孩子來挑戰,也算是因材施教吧!可后來這個場地變成“挑戰場地”,孩子們可以自愿參加自由挑戰,這無疑又成為孩子新的興趣點。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關鍵是找到興趣點,當孩子對事物發生興趣時,才有可能注意它。因此,要有目的、經常性發現興趣點,讓他持續不斷地產生興趣,這樣可以讓他保持較高的注意力。

加入鈴鐺和歌謠,孩子們還想到轉方向以增加難度。游戲進行到兩個月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熟練快速的穿過“山洞”。但是因為孩子們的速度越來越快,加之季節的原因孩子們又穿上了棉衣,動作還是看起來敏捷但感覺卻遲鈍了,輕輕碰一下是感覺不到的,但是小伙伴的眼里是容不得沙子的,所以爭議就來了:到底碰沒碰到?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老師想到在呼啦圈上系上敏感的鈴鐺的方法,以鈴聲為準決定勝負,孩子們對這個方法也很滿意。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們掌握了這個方法之后又不甘滿足與現狀,他們自發的按照一定的節奏來確定到達“山洞”門口的孩子鉆越。周政龍、李逸凡、徐國銀都是在這個環節表現突出的男孩子,當他們幾個分到一組時竟別出心裁想到轉方向的新玩法:整個身體縮成一團居于“山洞”里面時,不是直接出來,而是輕輕轉動90度方向從一側出來,所有的孩子都覺得這是個不錯的玩法。在游戲的同時又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這又是一個意外地收獲

3.5抓住教育契機給孩子配上朗朗上口的歌謠,再次激發孩子游戲的興趣。

經過一學期的練習,孩子們圍成圓圈邊轉邊念兒歌如“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飛呀,飛呀”,當念到第二個“飛呀”的時候全體蹲下,恰好蹲在指定門口(事先規定有一面是門口)的孩子穿越過去,這比之前小組內輪流有了更多的不可預見性,給帶給孩子很多驚喜。兒歌有十句,就有十次機會,當然還可以更換其他有節奏的兒歌。看到孩子們玩得樂此不疲,雖然興高采烈,但依然專心致志,井然有序,我煥然大悟:誰說我們的孩子不夠專注?

4.1不是孩子不專注,是成人不堅持

孩子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需要成人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的支持。在本次活動中,老師的細心觀察,用心指導像是一條線牽引著孩子走下去。想象一下如果老師不管不問,孩子對對錯錯都無所謂,那還有堅持的必要嗎?這是精神

上的支持;教師要提供活動的材料,孩子才能一直有得玩,在長達半年的活動中我們的道具多次被弄壞,維修維護是我們對孩子物質上的支持。4.2孩子的游戲是一面鏡子,釋放天性

孩子是有個體差異的,組織體育活動,教師應清醒地認識到:孩子鉆、爬、起等基本動作的發展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線上。教師應尊重兒童之間的差異,并充分觀察了解幼兒動作水平發展現狀,做到心中有數,使每個幼兒都有主動獲得成功的機會。

在游戲中,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陳琳。這是一個家教甚嚴的孩子,個性活潑要強從不服輸。他很少犯規,可難免失誤,當小伙伴指出他的錯誤時總要狡辯,針對這種情況老師教導他:輸贏不重要,你怎么做的才重要,你那么聰明下次一定會成功,要舍得放棄一次。后來這個要強男孩的家長反饋說孩子沒那么拗了。好的教育是無痕的,孩子在游戲中受益會擴散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像劉禹寧、李豐碩、宋俊泰等天性純良樸實的孩子每次犯規不等小伙伴要求,就會自動下來,自覺自律的好品質讓人佩服。

4.3游戲材料的選擇注重實用

材料需要豐富但不是要越多越好,它只是幫助幼兒進行探索活動的輔助手段和工具,過多材料的提供看似讓孩子玩得很開心,但是過猶則不及,花哨的材料會導致幼兒的注意力不穩定,容易分心,因此他們的活動會因為過多的材料投放而表面化,不能達到很好的探索目的。材料美觀不是要嶄新的、精致的,花上一大筆錢。精致的飾品,精美、嶄新的材料確實讓人賞心悅目,吸引眼球,但是這樣投入過大不說,幼兒也只是拿著看看,既擔心會弄壞,會因為玩具太過完美而小心翼翼,放不開手腳。沒有了探索的欲望和需求,也就沒有了探索的必要,久而久之對游戲就失去了興趣。所以即使是豐富精美的材料,如果不能給孩子提供想像與創造的操作平臺,也就失去了材料投放的價值和意義。而案例中孩子熟悉的呼啦圈經過簡單造型后變成孩子最愛的道具,一物多用的啟迪自然根植在孩子的心里,激發孩子想象力。

4.4教師要成為引導型的教師。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隨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是老師再活動中的任務。因此在體育活動中,應盡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自身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是幼兒平等的交往者,就好像教師必須接到兒童拋過來的球,并且以一種使兒童仍能繼續玩下去的方式丟回去,而后再發展其他的游戲。幼兒不是通過來自教師的學習壓力來被動式的學習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來主動的學習的,所以教師在此過程中,應扮演幼兒的游戲者、支持者、合作者、分享者,做到平等、關懷和寬容。這個游戲進行的許多環節,都是孩子自己要求的,教師只是引導者游戲后期的規則制定、難度提高全有孩子做主。

教師要相信幼兒的潛能,尊重他們的創造,發現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是健康的目標之一,同時還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重新認識和正確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師細心用心,每個孩子都會盛開成最美的花朵。看似簡單的游戲讓董浩澤、陳琳、周毅、丁浩林等好動坐不住的孩子開始安靜下來。而不善言辭的貫文晨、黃蒴因身體靈活動作敏捷受到表揚后得自信又積極。家長們也感受到孩子的不同,做事專注認真,真的是越玩越專注,越專注越成功!

附錄:

(一)一只小青蛙

叫了一聲呱

荷葉底下躲貓貓

不讓媽媽找到它

蛙媽媽眼睛大

一眼看見它

叫了一聲呱

(每次念到“呱”時,幼兒從“山洞”鉆出)

(二)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飛呀,飛呀。

二只小耗子呀,跑到糧倉里呀,吃呀,吃呀。

三只小花貓呀,去抓小耗子呀,追呀,追呀。

四只小花狗呀,去找小花貓呀,玩呀,玩呀。

五只小山羊呀,爬到山坡上呀,爬呀,爬呀。

六只小鴨子呀,跳到水里面呀,游呀,游呀。

七只小百靈呀,站在樹枝上呀,唱呀,唱呀。

八只小孔雀呀,穿上花衣裳呀,美呀,美呀。

九只小白兔呀,豎起長耳朵呀,蹦呀,蹦呀。

篇3

我有個建議:請你們把眼光投向窗外的世界,投向大自然,那是一個更廣闊更豐富多彩的世界。孩子們的玩具就在那兒,大自然的風、沙、石、水、雨、雪等,這些就是孩子們最理想的“玩具”。

風,你看不見它,摸不著它,卻可以感覺到。微風是什么感覺?刮大風時會發生什么現象?春風與秋風、夏天的熱風和冬天的海風在感覺上有什么不同嗎?帶孩子出去走走,仔細體味風的感覺,觀察刮風時的情形,然后讓孩子描述出來。可以邊走邊和孩子玩些詞匯游戲,比如用“風”字組詞,看看誰想出的又多又好。也可以知道孩子制作簡易的風車和風箏,讓孩子舉著在風中盡情地跑盡情得叫,該多快活呀!與此同時,可順便給孩子講點有關風的起因、性質、及與人生活的關系等科學小知識,既使孩子在玩中長了知識,又培養了孩子認識大自然的興趣。

沙,沙子幾乎隨處可見,在海邊的沙灘或平原的沙地,常可以有的孩子旁若無人,極有興致的堆沙子,看上去十分專注。小小沙粒,在成人眼中不過是建筑用的材料而已,而孩子們可不這樣想,他們用沙子做饅頭、烤餅、,在沙灘上挖地洞、堆高山、筑鐵路,再加上積木和多彩的插塑,沙地上竟出現了一座美麗的公園,公園里有花草樹木,有拱門,有涼亭,還有摩天輪和滑梯……工程浩大,巧奪天工!沙子讓孩子聰明起來了。沙子的獨特之處在于,它能充分調動每一個孩子的想象力,讓他們盡情的發揮創造性,而這一點正是其他任何一種玩具所不具備的。而在玩的同時,孩子又不知不覺鍛煉了身體,尤其是小手的肌肉群。所以千萬別因為孩子弄臟了衣服而組織孩子玩沙,請允許您的孩子在沙地上壘建他們的高樓大廈,您只需要給孩子一只小桶、一把鏟子、幾塊簡單的積木。如果您偶爾有興趣,也和孩子一起玩玩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水,孩子們與水有著天然的親切之情,不滿周歲的嬰兒就知道在澡盆里拍著水花玩耍,水帶給孩子們無窮的樂趣。和孩子們一起,用小木塊或塑料做艘“軍艦”,讓它在“海”上航行;用紙折個“小鴨子”,放它到“池塘”里嬉戲……玩水的辦法很多,不妨多想想。這些玩法,既能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激發孩子對水的興趣:水是什么?為什么木頭和紙片能浮在水面上,石塊卻不能?水與雪、冰有什么關系?孩子既玩得痛快,又增加了對水的感情和理性認識。

雪,這可以說是孩子的最愛,冬天的風雖然有點凜冽,但是看到孩子在風雪中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就連我們成年人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篇4

橫軸:孩子的發展規律

*能自覺地遵守秩序,與人分享。

*能較長時間與同伴快樂玩耍。

*大部分時間內能按照成人的要求行事。

*開始意識到他人的需求,并能給予一定幫助。

*更加獨立地處理自己的日常事務,如穿衣吃飯等。

*能發揮想象力地參與游戲。

縱軸:您的努力方向

建議1:拿出家庭相冊,讓孩子辨認照片中各個家庭成員,講述家人的故事。

寶寶的反應:回憶與家人的共同經歷,增強自己是家庭一員的意識,享受親情。

建議2:及時表揚孩子在獨立性方面所作的各種努力。

寶寶的反應:感到自豪,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有繼續嘗試和探索的勇氣,尋求父母更多的表揚和贊賞。

建議3:提供豐富的游戲“道具”,鼓勵寶寶進行各種復雜生動的模仿游戲,“過家家”、“去超市購物”等等。

寶寶的反應:不斷操練他所觀察到的成人的行為技能,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

建議4: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與小伙伴交往;鼓勵孩子參加互動性游戲,如捉迷藏等。

寶寶的反應:社交技能不斷發展,在相互交往中形成合作意識和遵守游戲規則的概念,學會相互協作,善于和小伙伴相處,對自己和朋友交往感到自信。

建議5:鼓勵孩子持久專注于某一活動,培養毅力。

寶寶的反應:慢慢形成毅力,學會對活動保持興趣和持久的關注,并學會自己分配玩耍時間。

建議6:創設機會,讓孩子與更年幼的孩子一起玩耍。

寶寶的反應:體驗作為年長者和領導者的自豪和責任,學會理解和幫助年幼的孩子,感受到個體存在的價值和重要性。

情感的發展

橫軸:孩子的發展規律

*能專注于某一項活動20~30分鐘。

*能表達對某一事件的認同感并談論看法。

*對自身和自己所能做的事情抱有積極的態度。

*在熟悉的周圍環境中不再依賴于父母。

*意識到別人的需求并給予幫助。

縱軸:您的努力方向

建議1:提供多種機會,讓孩子學習繪畫、音樂、體育等,從中發現和發展他的優勢與天賦。

寶寶的反應:在不同領域里感受自己的能力,樹立良好的自我感覺,對自己充滿信心。

建議2:父母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讓孩子從大人的言行中體會他是爸爸媽媽最可愛的寶貝。

寶寶的反應:感覺到自我存在的價值,積極樂觀向上。

建議3:創造機會,讓孩子在父母不在場的情況下與其他孩子一起游戲活動。

寶寶的反應:逐步學會在熟悉的周圍環境中不依賴于父母,學著獨立應付環境,關心照顧其他小朋友,自己想辦法處理伙伴之間的矛盾。

建議4:創設生動有趣的游戲場所,幫助孩子體驗不同的游戲規則、情境與情緒。

寶寶的反應:體驗不同的情緒和不同的規則,學習用語言表達不同的情緒情感,適應熟悉與不熟悉的環境。

建議5: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示范和引導孩子學習處理各種情緒與情感。

寶寶的反應:學會合理表達生氣與受挫的情緒和對他人的同情。

建議6: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提供示范,展示自己完成任務的毅力與耐心。

寶寶的反應:樹立做事情要有毅力的意識,不輕易放棄。

語言發展

橫軸:孩子的發展規律

*運用語言參加游戲,能組織新的詞匯。

*能談論自己想象的情景。

*能表達否定意思,如“我不想走”。

*有節奏感,會唱歌。

*能表達一定的因果關系,如“因為我生病了,所以我不能玩了”。

*會正確使用表達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句子。

*能比較完整地敘述關于個人經歷的故事。

縱軸:您的努力方向

建議1:不借用圖片,給孩子講述一個較長的故事,同時向孩子提問,讓他預測故事可能發生的事件。

寶寶的反應:增強傾聽與理解話語的能力,思考事件發生的順序,發揮想象力。

建議2:鼓勵孩子講述他所感興趣的事情,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如何”或“為什么你這樣想呢”。

寶寶的反應:思考因果關系,鍛煉對事物的推理能力,加深原有的知識,拓寬新的知識。

建議3:經常和寶寶一起猜謎,玩一些“改正錯誤”的語言游戲,如“我正打算去倉庫買長頸鹿,然后去動物園看西瓜。”等等。

寶寶的反應:欣賞這種具有明顯錯誤的句子的幽默性,積極糾正錯誤。

建議4:鼓勵孩子看圖編故事。

寶寶的反應:建立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之間的聯系,鍛煉語言表述技能。

建議5: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節目,隨后回憶節目中的細節和故事情節。

寶寶的反應:鍛煉復述能力,增強使用新詞匯和符合語法的句子的能力。

數概念發展

橫軸:孩子的發展規律

*自信地對物體進行歸納與分類。

*理解數的排列順序。

*知道數字符號的指向性,會書寫一些數字符號。

*懂得簡單的加減運算,如:有兩個汽球,飛走一個,還剩下一個。

*理解不同的測量維度,如:長、寬和高。

*理解形狀和順序的概念,并能舉一反三。

*領悟多與少、方向、反面、部分、整體和一半等含義。

*理解日歷的概念。

縱軸:您的努力方向

建議1:將計數與分類融入到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告訴他事物的異同性。

寶寶的反應:經常進行計數與分類,主動尋找計數與分類的機會,提升辨別事物異同的能力。

建議2:提供機會讓孩子參與數數、書寫字母、數字游戲等。

寶寶的反應:開始掌握書寫數字符號的能力,意識到數字符號所代表的排列順序,認識從0~10隨機排列的數字。

建議3:和孩子玩數字配對游戲,一起練習書寫數字。

寶寶的反應:認識隨機排列的數字,開始掌握數字書寫的能力。

建議4:向寶寶講解什么是加減運算,并利用家里的物品和玩具,和孩子進行簡單加減運算,如:“有三個玩具,現在拿走一個,還剩下幾個?”

寶寶的反應:開始領會和使用表示加減的詞語,如“增加”、“拿走”、“加上”、“相等”等,開始理解“多與少”的意義。

建議5:談論孩子熟悉的事情,告訴他有關時間、日、月和年的概念。

寶寶的反應:開始認識一星期包含幾天,開始用年、月、日來記住相關的事件,將時間與鐘表聯系起來。

解決問題能力發展

橫軸:孩子的發展規律

*很好地理解并且根據物體的特征進行計數與分類。

*領悟到“多”與“少”的含義。

*熟悉測量的不同形式―-高度、質量與長度。

*領悟“較大”、“最大”、“較小”和“最小”的含義。

*認識不同的顏色并說出名稱。

*對事件發生的方式、順序與規則能舉一反三。

*開始理解有關結構、質量、空間位置等概念,探討因果關系。

*能用積木搭建起一定結構的物體。

縱軸:您的努力方向

建議1:鼓勵寶寶探索周圍的世界;通過開放性的問題來培養寶寶的創造性思維。如“有幾種方法可以移動你的手?” “有幾種方法可以喊你的名字?”。

寶寶的反應:感受父母的支持,勇于冒險與探索;感受物體的特性,如哪些物體是漂浮在水上的,哪些物體在水中是下沉的;從多個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

建議2:每天創造機會幫助孩子發現新鮮事物,如:觀察花匠的工具、木工工具等,用“你能用這些做什么”激發寶寶的求知欲。

寶寶的反應:喜歡與父母一起認識新事物的過程,意識到提問是認識事物的好方法。

建議3:提供多種積木,鼓勵寶寶搭建或拼裝。

寶寶的反應:理解物體的空間關系,學習運用計劃,解決問題和進行創造。

建議4:鼓勵寶寶觸摸放有熟悉物體的袋子。

寶寶的反應:將隱藏的物體與認識的標記和記憶相匹配,激發想象力。

篇5

對此,東方愛嬰早期教育中心的專家指出:針對不同時期寶寶的特點,準備一些適合寶寶身心發展規律的玩具和游戲,對全面提高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半歲之前

這個時期的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很喜歡能夠刺激感覺器官的玩具,如色彩鮮艷、會響、會動的玩具。不過在2~3個月時,寶寶會進入“口欲期”――拿到什么都喜歡放到嘴里嘗一嘗,所以給這一時期的寶寶選擇玩具,要注意避免毛絨玩具和有細小零件的玩具,較好的選擇是漂亮、結實、易于消毒的硬塑玩具。

推薦早教游戲

1.藏藏找找:用毛巾把寶寶喜歡的玩具蓋起來,引導寶寶找找看,然后拉開毛巾――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探索欲望,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

2.懸浮卡片:選3~5張寶寶喜歡的圖片懸掛在寶寶床的上方,高度剛好是寶寶伸手可以碰到的距離。這樣的游戲可以引導寶寶伸手去拿他喜歡的東西,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同時卡片的輕微擺動,可以鍛煉孩子的視覺追蹤能力,為寶寶將來專注力的形成提供基礎。

半歲~1歲

寶寶一旦過了半歲,生理和心理都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他開始想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這個時期的寶寶要經歷一個從翻身到爬行,然后到行走的過程,也能咿咿呀呀地模仿一些單詞,好奇和探索是這個階段寶寶的主要特點。

推薦早教游戲

1.塞球球:讓寶寶把大小不同的球球(如核桃、乒乓球等)放進指定的紙筒或瓶子里。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媽媽要引導寶寶意識到自己的“任務”――塞球球,建立寶寶行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同時,這樣的練習有助于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使寶寶的小手更加靈活。

2.推箱子:找一個相當于寶寶身高一半的箱子,裝上幾本書增加箱子底部重量讓寶寶推著走。這個扶物行走的游戲,可以增強寶寶行走初期的平衡感和肢體協調能力。

1歲~2歲

寶寶1歲多的時候,獨立性會不斷增強,并常常對父母說“不”。這個時候,家長要做好面對寶寶人生第一個反抗期的準備了。同時這個時期寶寶的自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也有所提高,家長要多陪寶寶,在生活的過程中教育寶寶正確的是非觀念。

推薦早教游戲

1.追逐游戲:媽媽和寶寶可以分角色進行這個游戲,如寶寶扮小兔,而媽媽扮老虎等。在追逐的過程中,既可以增強親子關系,愉悅寶寶情緒,同時也可以增強寶寶的運動量和反應能力。

2.生活游戲:穿珠子、插吸管、舀豆子、倒水、擰瓶蓋等。1歲多的寶寶已經會進行假想游戲了,他們會想象著自己正在做什么,讓寶寶模仿生活中的各種工作,滿足寶寶心理需求的同時也鍛煉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2歲~3歲

這期間的寶寶進入了邏輯思維和秩序感的敏感期,語言能力不斷提高,已經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了;能夠考慮一些簡單事情的解決辦法,會通過比較來了解事情的輕重緩急,開始有了數量的概念。

推薦早教游戲

1.生活小實驗:把不同的物品放入水中,讓寶寶進行觀察并用語言表達出他所看到的現象。同時引導寶寶觀察生活中(如聲音的傳播、光的折射等)的奇妙現象,從而拓寬寶寶的視野,增強寶寶觀察周圍世界的興趣。

篇6

1積木搭出的虛擬生活

把各種形狀的積木堆在一起,孩子們就為自己創造出不同的三維空間,這是他們日后學習幾何、物理、建筑學和工程學幾門課程的基礎。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會把大的、中等大小的和最小的積木排列整齊,假裝它們是木塊爸爸、木塊媽媽和木塊寶寶。這種玩積木的方法,是他們在表達對真實世界里大小關系的理解。通常,男孩子們喜歡用積木創造出一些模擬的東西,如一個帶有壕溝的大城堡,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飛船等,然后他們就開始在這些創造出來的城堡、飛船里假扮士兵或者火星人了。而女孩子們,則更喜歡在娃娃家里抱著“自己的孩子”,假裝給她穿衣服、吃飯和看病。

2繪畫版的周圍世界

多數3歲的孩子都喜歡用蠟筆亂寫亂畫,也許父母并不明白這些線條代表著什么,但只要他們自己理解就行了,在孩子的眼里,這些線條是有意義的。等到4歲的時候,孩子就開始用筆畫出形狀并涂上顏色,表達他們曾經看見或者想像出來的東西,也許是某個人,也許是他們到過的某個地方。學習詞匯能夠促使孩子們更多地思考,同樣道理,學量的圖案符號能夠啟發孩子們觀察周圍的世界。隨著他們圖畫內容變得越來越復雜,他們也開始注意到更多的細節了。有一天,也許你的孩子會問你:“為什么這只小狗的尾巴那么短?我昨天看見的狗,尾巴可長了。”

3音樂創造的生活變奏

即使反復唱只有幾句的簡單歌詞,也能夠使孩子們盡情享受詞語的音調,這為他們將來學習閱讀打下了基礎。4歲以后的孩子一般就能夠演唱比較長一些的歌曲了。而且雖然4歲孩子的音樂才能還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全班小朋友一起參與,就會創造出更圓滿、更豐富的聲音。音樂和舞蹈還能夠促使孩子們學會自發地和靈活地創造出更多主題的變奏曲,這方面能力也將有益于他們生活的其他領域。

4想像式的行為體驗

孩子們玩玩具小汽車、卡車、飛機和火車,體驗驚人的超速行使,這些能夠使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強大,感覺自己長大了。4歲以后,很多孩子開始專注于用拼插玩具建造想像出的復雜設施和環境,或者建造他們頭腦中的娛樂場。當孩子們裝扮成他們好像正在經歷長途旅行的時候,這很可能是他們正在經歷分離焦慮,于是假裝自己出門旅行了,逐漸忘掉了與爸爸媽媽分開的苦惱。這種行為扮演可以幫助孩子們減輕他們情緒上的反應。

5手和眼的協調合作

從迷宮的入口走到出口,可以促進孩子們的空間推理能力,促使他們細心觀察圖形和細小的差異,還鍛煉孩子們的手眼協調能力。玩迷宮游戲可以先從簡單的開始,然后再玩一些更難的、路線更多的迷宮。給孩子們選擇迷宮的時候,第一不能太難,因為太難使孩子們有挫敗感,第二不能太簡單,因為太簡單使孩子們覺得枯燥無味。父母可以讓孩子意識到只有集中精力和堅持不懈才能使他離終點越來越近。如果孩子們聚集在一起玩,那么他們不僅能夠走出更加復雜和混亂的迷宮,還能學會通力合作和按次序輪流玩。

6戶外活動中的社交訓練

戶外又跑又跳的活動可以使孩子們的身體運動能力有所提高,一方面鍛煉了他們的肌肉,一方面又練習了他們的身體平衡能力。而且戶外運動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就是:運動場也是孩子們學習社交能力的公共課堂。通常,孩子們在戶外玩的時候,成年人很少亦步亦趨地跟著,孩子就得到了更多的自由。所以,他們在戶外玩時必須學會與人分享,輪流玩,還要自己想辦法怎么樣能使大家一起玩和選擇一起玩什么。一旦發生沖突,他們也會開始由自己解決問題,并且能夠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學會怎樣相互之間進行協商。

篇7

[關鍵詞]識字;興趣;閱讀;效率

漢字是漢文化最重要的整體,識字是一個人文化素質提高的第一步。因此,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多種識字途徑,激發學習興趣

識字教學要從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為兒童接受新知識提供方便。越是學齡初期,越要講究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越要善于集中兒童學習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學中要根據兒童和教材的實際情況,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盡可能把生字的第一印象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

1.做游戲。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

2.多媒體教學。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3.字謎識字法 。針對學生字形分辨能力差、遺忘率高、記不清筆畫等問題,可以適時采用字謎識字法,讓學生在編字謎、猜字謎中把握字形結構、筆順、筆畫,加強對生字的觀察、分析,并通過聯想回憶起熟字、熟部件或者某個具體的事物、情景,提高學習興趣,促進求知欲。如“贏”這個生字,可編成謎語“一字五部件,亡口月貝凡,敗者猜不著,勝者可站先”。

4.隨文識字——幫助學生理解字詞的意義。隨課文識字,要求老師認真鉆研教材,根據學生實際設計教法,沒有一定的法則和程式。在解釋詞義是,有時編兒歌、順口溜,有時口頭造句,有時講個故事或舉個例子說明,都是字、詞與句子聯系在一起,以幫助學生識記字詞意義。

二、遵循記憶規律,提高識字效率

識字的關鍵是記憶。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一階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動、好玩,不能長時間專注某一事物,喜歡接觸形象的具體的有趣的東西,記憶力比較強,但易記也易忘。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影響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機械地讀抄,學生會感到厭煩。不僅學習效果不好,還影響了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所以,在教師教學中應該注重開發無意記憶在識字上的潛能,用聽、講、讀的辦法分階段進行閱讀識字。第一步是聽后閱讀,利用無意記憶熟悉漢字。第二步是利用有意記憶分批強化識字。第三步是先識后寫,逐步達到四會。實踐證明,通過長時記憶來認識漢字,并且將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一種減輕學生識字負擔,提供識字效率的好辦法。

三、 聽故事,增強讀書的樂趣

1.聽故事。先反復聽老師(或錄音)講故事,讓孩子聽懂故事內容,聽熟故事語言。這樣既豐富了孩子的知識,又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感,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和理解能力。

2.講故事。講故事的過程就是訓練學生說話的過程,也是學生們吸收、內化規范的書面語言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盡量要求每個孩子都有學著講,都要學會講。

3.讀故事。故事聽熟了,能講了,再來讀課文一邊指讀,一邊認漢字,反復讀幾遍,在閱讀活動中和生字反復見面,這樣既可以幫助記憶生字,有訓練朗讀,還有利于語言的內化。

四、 讀寫結合,鍛煉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篇8

一年后換到另一個早教中心。他一直不愿意自己坐下來,要求我們抱著他坐在,不愿意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去和老師互動。期間我也嘗試讓他參與,但他很抗拒。只有秋千和自己玩玩具的seperation time,他才自己玩或是和我們在一起。但課后,他都會很高興地在教室里玩。而且老師上課教的,他也學會了,包括一些語言。

上周末的早教課上他甚至大哭,一個勁兒地要求出去。我沒辦法,只好把他抱離教室。其實上課的教室,我們平時、周末都會抽時間帶他去玩,每次都玩得很開心,但和同齡的小朋友互動很少。我性子比較急,有時候會發脾氣,尤其是他哭鬧的時候,因此在早教場所他一直黏他爸爸。

早上他突然對我說:“媽媽,有個朋友真好啊。”我想:是不是我們大人陪伴太多了,他與小朋友交流太少。即使頻繁出去,他也一直被保護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現在我很擔心到9月他正式上幼兒園怎么辦。

上海讀者 卓媽

專家解難

從來信中可以看到,卓媽很關注卓卓的早期教育,而卓卓對早教中的內容掌握得很好,這說明卓卓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但是讓卓媽犯愁的是他太“黏”家里的人(如媽媽、爸爸等),而較少與其他人交往。

一般來說,隨著兒童的不斷成長,他們會產生希望與人交往的愿望,但是愿望是否變為現實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孩子的個性,有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與人交往;但也有的孩子比較害羞膽怯,不愿主動與人交往。前一類孩子往往會主動尋找機會,鍛煉自己的交往能力,但是后一類孩子在交往中卻顯得比較被動,缺乏一定的交往行為和技巧。還有孩子的年齡,像卓卓這樣大的孩子,在游戲中,大多是各玩各的,很少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互動。另外,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大人過多保護孩子,限制了他們接觸其他人的機會,就像卓媽提到的,雖然經常帶卓卓出去,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家里人在一起,和小朋友交往的機會卻很少。所以,上述這些因素都會限制孩子交往能力的發展。

那么,如何幫助卓卓不再過多“黏”父母呢?

首先,卓媽可以多創設機會,增加卓卓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經驗。如可以邀請他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做客,也可以帶卓卓到其他小朋友家里做客。這期間,不論他是否和小朋友一起玩,都要夸獎他的參與。

其次,卓媽要觀察卓卓在什么情況下愿意和小朋友玩,一旦出現互動行為,卓媽或其他人要及時表揚他。

第三,在平時,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卓卓的交往技能。如在早教班,父母可以和認識的小朋友以及老師家長打招呼,然后鼓勵孩子來模仿。

篇9

【關鍵詞】情商教育 中職 情商課程 綜合競爭力

一、中職生在校狀態與情商

(一)缺乏自信心。中職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可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老師和家長的否定性評價或許多了些,使他們的自信心受的了較大的傷害,他們大認為自己不行,在嚴重缺乏自信的情況下,使他們越來越不愿意學習,甚至害怕學習。

(二)缺乏學習主動性。現在的中職生普遍意志力較差,缺乏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難,就想退縮或放棄。小學、初中階段過多的補習,使孩子失去了應有的,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良機,讓他們只會適應被動學習的環境,一旦沒有了老師的督促,家長的逼迫,他們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三)公德及規則意識淡薄。相當一部分學生紀律觀念淡薄,曠課、逃學、早戀、打架斗毆、部分學生甚至在課堂上辱罵教師。明知不可以違反學校的規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較差,時常有違規行為,且屢教不改。

(四)應對挫折的能力差。大多數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因為沒能考進高中,退而求其次選擇的來中職學校讀書。很多學生文化基礎課如數學和英語等課程普遍較差,他們對全新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學起來會比較費力。但并不是說所有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都與初中階段的文化基礎課程有直接的關系,只要學生能認真開始學習,學好專業課程還是有可能的,但多數“后進生”內心非常自卑,他們認為自己笨、認為自己不可能學得會、學得好,從而在自己心理上主動放棄了進步的機會。

中職學生的這些讓老師和家長都異常頭痛的外在表現,其根源就是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情商培養嚴重缺失的綜合表現。

二、中職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的話以點帶面地剖析和分析出了“情商”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對于社會實際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句流行語稱:“智商(IQ)決定錄用,情商(EQ)決定提升。”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曾說過:“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從這個角度說,情商已經不僅關系一個青年人的成長道路,也關系一個人的事業成敗,乃至在一個社會工作領域的潛力和發展。眾所周知,情商能更多的體現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放諸于生產領域、教育領域如此,在政務工作領域同樣如此。

中職學校擔負著為社會培養一線實際操作人才的重任,學生的情商水平決定了他們在工作中是否具備與人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團隊精神,是否能夠在團對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問題,更關系到學生個人的未來發展前途。所以,中職學校必須重視這一問題,把情商培養納入學生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情商水平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情商培養的時機選擇

現代醫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大腦中有一個區域叫做前額皮質,是大腦的執行中心,它的形成主要受童年時代的體驗的影響。這個區域所控制的神經網絡可以抑制破壞性的情感沖動,幫助集中精力、平靜和專注。如果孩子沒辦法減少焦慮,那么就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學習、解決問題以及掌握新知識。比如,如果一個孩子因為一次突然襲擊的考試恐慌不已,那么在腦子里留下的印象是當時的反應而不是考試的具體細節。精神緊張能毀滅學習。科學家相信,提高注意力和記憶力,擺脫思想的沖動和痛苦,可以讓孩子的思維處在學習的最佳狀態,社交和情緒學習也是一樣。因此,幫助孩子們管理情緒和改善人際關系可以改善他們的學習狀態。

青少年時期是人的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大約到25歲左右,大腦才會逐漸地停止發育。有一個被科學家稱作“神經可塑性”的名詞,意思是大腦神經網絡的不斷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每天的成長體驗的積累。由此看出,外界環境對大腦發育的影響在“社交和情緒”神經網絡方面尤為明顯。如果孩子被父母及學校養育呵護得很好,并且在沮喪的時候父母和老師能教給他們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那么這些孩子的大腦神經網絡在管理壓力方面就會發育得比較好。而那些被父母忽視的孩子則更有可能會出現叛逆和反抗的情緒,當他們沮喪時也很難平靜下來。

由此可見,中職教育階段是僅存的,能夠對這部分情商有缺陷的孩子進行情商改善性培養的教育機會了,中職學校應該勇敢的擔負起這個責任,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技藝高超、情商優雅的人才。

四、愛與靜思――情商培養的重要途徑

篇10

[關鍵詞]藝術教育;嬰幼兒潛能開發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2 — 0129 — 02

藝術教育是要提高人們對美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對藝術的表現力和創造力的教育。藝術教育的發展程度對人的大腦的潛能開發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為,人的右腦是一個亟待開發的智力世界。這一智力世界的開發,藝術教育的有效實施是一項重要的措施。在人腦的發展過程中,0-3歲是一個關鍵期,它是人類開發大腦的黃金時期,錯過了這一時期可能就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有助于開發幼兒的右腦,促進幼兒智力的平衡發展。例如,對幼兒進行的音樂美術方面的教育,帶有綜合教育訓練模式的性質。是幼兒個性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在藝術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的大腦,特別是右腦,既具有身體活動的直接刺激模式的特點,又具有認知和非認識刺激模式的特點。故此,開發人腦特別是右腦的潛能,應十分重視和加強藝術教育。

對于幼兒的藝術教育應該從家長和幼兒老師兩個方面入手。因為在0-3歲對幼兒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其父母,因此注重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潛能開發十分重要。此外,幼兒教師是幼兒除父母外接觸到的第二個主要的學習和模仿對象,因此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設計一些幼兒右腦潛能開發的游戲和活動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右腦的潛能開的具體方法

(一)增加音樂律動的課堂內容

在授課過程中,幼兒教師適當的增加音樂教育的內,對幼兒的右腦開發十分必要。因為在音樂教育中,通過旋律、節奏等音響對大腦進行刺激,在聯想中產生音樂形勢,給予人以直覺的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由右大腦來完成的。因此,音樂對開發右大腦,發展智力具有很大作用。智力的發展除了需要左右大腦的均衡發展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也很重要。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如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往往能快速引起人們的注意,對一首音樂作品進行和聲,調式,曲式結構的分析,能培養人的觀察,分析思維能力,對音樂作品所描繪的景象及表達的感情進行聯想,能培養人的想象力,對音樂作品進行即興創作,能培養人的創造力。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態度,情感,意志,毅力,自信心,專注力,適度感等許多方面。

(二)增加幼兒手工操作及動手能力的培養

在美術課程授課過程中,要求教師用有趣、新奇的刺激誘導和啟發幼兒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結構,通過剁成想象和思維的發展,開發右腦的最大潛能。例如教幼兒畫蝴蝶,通過對蝴蝶外形的觀察,及蝴蝶身體形狀的外部特征描繪。不同的幼兒對蝴蝶的理解就會有明顯的不同。有的幼兒幼兒認為蝴蝶是由不同的圓圈組成的,有的認為,蝴蝶是由三角形和圓形及方塊組成的。

在美術課程授課過程中,還要求幼兒首腦并用。如幼兒手工制作,通過手指的活動,鍛煉幼兒小肌肉群的運動。使手指和手腕協調配合,鍛煉大腦的控制力和調節能力。如:貼畫游戲,讓幼兒先剪下和構圖相關的圖畫,然后根據自己對整體畫面的理解在適當的位置填上合適的圖畫。曾有人把人的大腦皮層比喻為“智慧的海洋”,因為它是思維的物質基礎,而這個物質基礎還需要通過培養、訓練才能產生思維和智慧。大腦皮層的各個不同區域分別聯系,控制著人的各種功能,其中控制手的運動的大腦皮層部位的面積很大, 所以手的靈敏運動能夠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同時,支配人左手的是右腦領域,通過有意識的活動左手,就會給右腦以良好的刺激。

(三)注意開發幼兒的想象空間

教師在給幼兒講故事的時候,既要注意故事的含義,又要注重故事原本的趣味、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都省略。

在幼兒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進行雙側運動訓練(左側和右側)使幼兒身體全方位得到鍛煉。如在游戲活動中,幼兒要思考怎樣不被別人抓到,如何將球拍得高一些,想什么辦法將球踢進球門,捉迷藏如何辨別方向等,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培養了幼兒動腦能力。所以,發展動作活動與腦神經系統反復作用過程中,就能夠促進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的發展。又如“找朋友”游戲,看一看有幾個朋友,或者“小朋友頂球”游戲 ,讓孩子雙腳向上跳,用頭頂球,頂到的計數。再如“撥球”游戲,撥動地上的球往前或往左、右走,或者撥 動小球打擊地上事先擺好的玩具,也可以左、右手輪換練習,還可縫個沙袋,做“接沙袋”游戲,可將沙袋向 上擲或幼兒面對面一人擲一人接等等。

同時,應該注意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各種各樣的右腦訓練時,應該配合語言文字等抽象符號的學習,這樣才不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變成一個右腦人。比如一些從小就開始體操訓練的運動員,他也許能拿到世界冠軍,可是語言表達能力卻很差,不能寫也不能說,那當然也不是我們期望的。所以,除了要注重右腦的潛能開發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左右腦協調的活動,讓孩子的大腦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二、 家長對幼兒進行的右腦潛能開發的具體方法

(一) 多聽古典音樂,進行看畫和繪畫訓練

嬰兒期人類的耳朵是非常靈敏的,而且世界上有多少種聲音,他的心靈他的腦神經就產生多少種應對的方法,所以越豐富的聲音就越刺激他的頭腦的發展,這叫作耳聰,要在三歲之內教育,音樂是最簡單的。因為,音樂是增加智慧的必備營養物,耳聰目明的人大腦才發達,大腦和五官緊密相連,鍛煉五官是可以增加大腦的智慧的,家長讓孩子聽聽高雅的古典音樂,古典音樂對寶寶右腦開發有很大的作用。所謂的古典音樂,都是天才的作品,而且都是優秀的演奏家的演奏,這在古代只有皇宮貴族才能聽得到。現在我們只要有一部錄音機,都可以讓我們的孩子接受貴族式的教育,接受這種優雅的紳士的教育。在古典音樂中,類似擊掌節拍、尤其適合寶寶聽,可以邊聽邊讓孩子用左手模仿按琴鍵的姿勢,聽小提琴曲是則讓寶寶模仿壓琴弦的樣子。

大腦科學的研究表明,音樂的波動能以生物電的形式影響人的記憶神經元,象架設橋梁和網絡一樣,它可以使大腦神經元上的突觸數增加、軸突變粗,從而改變大腦進行信息交換和加強思維能力的物質基礎。所以經常給幼兒播放音樂是十分必要的。

看畫和繪畫:繪面的感覺是右腦的重要機能。當孩子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展覽會 上的繪畫作品,用心欣賞并陶醉其中時, 孩于的右腦正在工作。家長不必要求孩于注意作者的名字或評價作品的好壞。孩子作畫時, 鼓勵她們隨心所欲,不受任何的限制。 許多富于開拓性、創造性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喜歡繪畫,由此也可以看出繪畫對激活右腦的良好作用。

(二)提高孩子的認識能力,進行想象力訓練

家長給孩子看小動物身體的一部分,讓他想象董事是什么樣的面貌,將一幅幅畫的一部分遮起來,讓孩子猜猜其他部分是什么個樣子等等。這些游戲都是通過幼兒記憶食物的形態來提高右腦對事物整體結構的認知能力。例如在聽童話故事的時候孩子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情節的發展想象故事中的人物、 場面和情景,這對右腦的圖形思維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另外要帶孩子到大自然去熏陶,讓孩子愛上自然,這個很有利于孩子充滿探索欲。例如看云,云朵是立體的, 但是由于人們往往只注意其輪廓,所以感覺不到它們的立體形象。如果能讓孩子常常盯住它們看,久而久之,就能看出其立體層次,這是孩子利用空間認識鍛煉右腦的最好促進機會。

但是有時我們也會見到,一些家長讓很小的孩子背古詩,孩子非常流利的背誦出:“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然而幼兒并未見過鵝,也未見過鵝悠然浮水的樣子,這樣只能在左腦中留下一些文字符號,非常不利于想象力的開發也就是右腦開發。應該到農莊,至少到動物園,在形象場景下學這首詩。孩了再背誦這首詩,頭腦中出現的不再是一些枯燥的文字符號而是生動的景象。

在培養幼兒認知能力的同時,家長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和直覺判斷能力。例如,家長在幼兒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上,給幼兒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孩子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孩子說說少了什么,多了什么。或者家長可以在短時間讓幼兒看圖,例如給他一張圖片,上面有幾樣用品,讓他看幾秒鐘,之后拿來另一張,讓他說出與剛才的那張有什么不同,也許是數量不一樣,也許是圖案大小不一樣,注意,開始時不能太難,重點在于讓孩子立刻判斷,練習要從簡單逐漸增加難度。

(三)有意識的進行左側活動訓練

首先可以訓練幼兒的左手,多用左手開發右腦,這是因為左手的形體動作是被右腦控制,因此可以讓孩子有左手剪東西、寫字、畫畫、抓玩具。此外,讓幼兒多用右腳、左耳等等也同樣有效果。此外,讓幼兒反復扣扣子、拉拉鏈、系鞋帶子細小手指動作,也有利于開發寶寶的右腦,并且兩只手都會得到訓練。或者家長可以對幼兒進行左視野訓練。指讓幼兒把頭稍稍向右偏轉著現察事物。 這個訓練隨時隨地可以做,如在樓房屋頂或交叉路口讓孩子用左視野觀察大街上的車輛。 記住它們的顏色、形狀,把它們排列在腦海里。

(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右腦潛能開發的訓練

家長可以帶幼兒一起去逛商場。這是開發孩子右腦的有一種有效途徑,因為這樣能培育孩子綜合各種知識以及判斷能力等。家長可以教孩子獨自挑自己感興趣的東東,也可以教幼兒怎樣根據價格來挑選面包、水果以及玩具等等,這些游戲都是通過幼兒記憶事物的形態來提高右腦對事物整體結構的認知能力。或者家長可以改變行走路線,不里總是帶孩子走一成不變的路線。 在接送孩子上幼兒園,去爺爺奶奶家或是晚上散步時經常有意識地改變路線。因為每一次走過的街道,周圍的景物全部都是新鮮的,對促進右腦的記憶很有好處

家長還可以讓幼兒多干家務。尤其對于年紀小的幼兒來說,家長可以人為的把房間打亂,知道幼兒進行整理,但是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指導,這樣對于幼兒的右腦發育有一定的幫助,效果也是很好的,同時還能讓幼兒養成一定的獨立生活的習慣。

四、結語

藝術教育對嬰幼兒右腦潛能的開發具有深遠的影響。藝術教育的效果對幼兒成年后在社會上的生存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必須要重視嬰幼兒發展關鍵期過程中的潛能開發。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在幼兒進行右腦潛能開發時,不能忽視其他因素的影響,在保證幼兒大腦充足營養的前提下,使幼兒感知身邊事物,從而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性。借助游戲活動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來激發活化幼兒右腦,可以使幼兒在感知、體驗、探究、聯想的能力得到提升。總之,希望通過努力,提高嬰幼兒的整體素質,發展他們的各方面能力,以便使嬰幼兒更好的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完善自我的人格。

〔參 考 文 獻〕

〔1〕北京博文智星國際金融教育機構.0~6歲孩子右腦潛能開發〔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