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宣言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05:35: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長宣言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當我面對困難時,我的成長宣言是:面對苦要接受它,更要不斷地奮斗!
3.當我遇到心酸的時候,此刻我的成長宣言是:面對失敗不氣餒,這只是上帝給你開的一次玩笑,堅持不懈總會有回報!
4。當成長有甘甜時,成長宣言又是:一時的成功并不代表一切。要想得到真正的人生真理,就必須永遠不停地向前奮斗!
篇2
看著這本花名冊,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早就振聾發聵——全年級的精英啊!聽聽這7門主課的任課老師,7位戰斗在素質教育最前線的英雄,可敬得可怕!
高處不勝寒哪!
語文課上,魏老師收拾起和藹的笑容;英語課上,MrZhao雖幽默,但口語說得飛快;連惟一的女老師在她的物理課上也忘記了溫柔,猛給我們布置作業……我理解他們,這是初三,老師講課與同學回答的精彩迭出讓我意識到自己的淺薄與落后。
第一次寫作文讓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那是什么作文啊!扔進廢紙簍最好不過。強項也因緊張和畏懼變成了弱項。
幾天下來,我筋疲力盡,感覺好像喝了一杯冷水,從里到外都極不舒服,更加深了我的自卑……
“你忘了自己的信念了嗎?”鏡中人和我面對面,“要堅信自己是一個不同凡響的存在。”誰說的?
對呀!我的信念,我的座右銘,怎么到關鍵時刻都忘了呢?
花了一個晚上,我整理好了情緒。
當起床鈴響起時,我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笑——以微笑面對初三,面對壓力。
篇3
金色秋風送走了炎炎夏日,敲開了神小校園新學期的大門。我們又歡聚開始一堂,用勤勞和智慧去創造屬于我們的每一天,去享受學習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甚至失敗的痛苦。在此我代表學校首先向我們的新老師、新家長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你們的到來,因為有了你們,神小大家庭將更加團結奮發、朝氣蓬勃。一年級120名新同學的到來,讓我校百花園更加絢麗多姿。歡迎你們,來自四面八方的棵棵幼苗;祝賀你們,神小新的小主人;希望你們在這里盡情地采擷陽光,茁壯成長!
此時此刻,我們隆重集會,進行新學期的開學典禮。我們聽到:全體同學們“腳踏實地,拼搏創新;敢立壯志,燃點激情;自強不息,我要成功”的“神小學子宣言”;我們看到:各班同學以嶄新的風姿和激情積極響應,煥發出勇攀學習高峰的斗志。
回顧剛剛過去的上半年,是令人喜悅的半年,是豐收的半年。這段激情奮進的歲月,是我們神小全體師生追求夢想、放飛希望、風雨兼程、彼此感知的日子: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學校在改革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績。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邁上了新臺階;各項教學工作改革實現了新跨越;師生綜合素質發展取得了新突破;學校社會聲譽和形象在積極整合社會資源中得到了新提升。回眸看:老師們用信念鑄就師魂,愛崗敬業、銳意改革,熱心參與教育教學創新實驗,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教學策略,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育科研水平,在今年區教研中心舉行的數學學具優質課比賽中,第一次參賽的王巍玲老師獲一等獎,在網絡教學的學科整合優質課比賽中徐黎明老師的數學課獲二等獎。在思品、計算機和勞動論文比賽中苗玉華、賽世靜、冷建家、王恩江老師獲
一、
二、三等獎。在全區習作教學研討會上,我們做了典型發言,并展示了兩節課。在全國刊物上,我們有三篇文章發表。一批批師德高、有激情、善學習、會協作、負責任的活力教師從這里走向教育理想!同學們,你們的笑意寫在臉上,正在感受著七彩快樂的童年,正在學會用明亮的眼觀察自然的赤橙黃綠,正在用多彩的筆描繪生活的絢麗多姿,正在用靈巧的手奏響童年的華彩樂章!在我校首屆“快樂的風”六一活動中,同學們各展風采,張揚個性,放飛希望,追求夢想;在綜合素養比賽中,“我與家庭教育”暨第五屆當代小學生作文、書畫、攝影大獎賽中,50個學生的作文分別獲
一、
二、三等獎,15名教師獲優秀輔導獎,在區教委辦舉行的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演講會上,金玲同學獲二等獎,在區籃球賽中,女子隊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一批批懂禮儀、會處世、愛學習、有修養、勇創新的陽光學子正從這里走向未來!一個人文、書香、快樂、綠色、現代的校園正在形成!
更可貴的是暑假中,舞蹈隊的同學克服了種種困難,積極地投身學校舞蹈的排練。學校科技小組的同學們也積極參加訓練。你們表現出來的高度集體主義精神,學校非常滿意;你們表現出來的頑強意志,學校非常滿意;你們表現出來的協作精神,學校非常滿意;我們為擁有你們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這項活動的老師們更是表現出了高度的紀律性和奉獻精神;同時還要感謝對這些活動給予大力支持的家長同志們!
當我們陶醉于我們這個書香花香的現代校園中,我想我們同樣不能忘記的是我們神道口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今年暑假,學校在他們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投入,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教室里鋪上了美觀現代的地磚,充分利用空間增設了安全通道,目前正在積極擴建食堂、與各方協調接通大市暖氣,全力為師生們營建美觀、舒適、潔靜的良好環境。在此,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向神道口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及所有關心與支持神小發展的各級領導和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誠的感謝!
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展望未來。新學期,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就像是手中剛剛拿到的新書一樣,散發著油墨的清香,嶄新嶄新的。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本奇特的書里面講述什么神奇有趣的故事,但在那整潔的封面上,卻已經寫滿了生活對我們的祝福。只要我們用每一天的真誠和努力,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你一定會發現一個秘密,這秘密就是:生活可以這樣美好。而這種美好的生活,正是經過我們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努力,親手創造才會出來的。新的征程,讓我們帶著問題前行,思索行動中自己給自己一個答案:
第一,這學期,你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第二,這學期,你想獲得的進步是什么?
第三,這學期,你會為此做出哪些努力?
第四,這學期,你準備怎樣讓自己更快樂?
……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只要我們勤奮耕耘,就一定會擁有豐收的喜悅。收獲是喜悅的,但它離不開扎實的行動。行動是美麗的,它能讓我們由弱變強。它能讓我們由小變大,它能讓我們由矮變高,它能讓我們由無知變聰明。所以,生活在神小的600多名師生們,要堅持樹立“愛”的校魂:愛祖國,忠貞不渝;愛學校,細致入微;愛工作,講究效率;愛學習,勤奮有法;愛他人,寬容合作;愛自己,樂觀負責。師生共建愛的平臺,把神小變成愛的花園;家校、社校共搭愛的平臺,把神小變成愛的海洋。讓我們踐行神小師生宣言,“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創新創業,追求卓越;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用廣博的知識、完美的人格、優雅的風度、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體魄,努力使我們學校成為“為家長和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和優質服務”的“滿意”學校!
篇4
作為老師,你喜歡在什么樣的班級上課?(班風正,學風濃,競爭力強。)
怎么樣塑造這樣一個班集體,讓我們所有科任老師都愿意走進去上課、享受上課的樂趣?
誠然,組建這樣的班集體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它首先必須具備幾個因素:班主任、科任老師、全體同學的共同參與。其次,這個班集體必須有一個魂——班魂。就像一個家庭要有良好的家風、學校有良好的校風一樣,在這樣的班級里,學生有一種歸宿感,有一種精神力量的支撐。對此,我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我帶過很多班級,每一個班級在接班時,我都會給他們一個基本定位——健康自信(也權當班魂吧)。基本做法是:
班主任自信,帶給學生自信,從而增強班級的競爭力。拿破侖說過一句話:默認自己無能,無疑是給失敗創造機會。我不認為自己無能,自然就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充滿自信。
1.班主任的自我介紹,要充滿自信。
2.要求學生自信:把額頭亮出來(心理暗示:我最棒,我能行),把笑臉綻放出來,讓彬彬有禮、甜美的聲音響起來。
3.培養每一個孩子的自信。(大教育家魏書生說過:培養學生自信要從揚長開始。)首先利用班會課找優點——藏龍臥虎,誰是我們班的龍,誰是我們班的虎?其次把孩子們推上講臺:每周小結、開班會、課前美文誦讀、作文分享、課間一句話、開家長會等。自信的孩子會主動參與競爭,自信的班集體會促進學生更強的競爭力。
4.給班級明確定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層層推進目標(目標:爭取先進班集體)。
(1)班級格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教師寄語: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3)感恩宣言: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感恩老師,教會我們成長;感恩幫助自己的人,他們讓我們學會善良;感恩傷害自己的人,他們讓我們學會堅強。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融洽師生感情,使班級更加溫暖和諧。
(1)校園活動。如六一、教師節、元旦、圣誕、踢毽子等。
(2)校外活動。如母親節、父親節、爬山、野炊、風景點游覽、觀看曹鄴讀書巖……
6.面對孩子的錯誤,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寬容處理。
7.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進一步和諧師生、老師與家長的關系。
組建好一個班集體的同時,我也是一位科任老師——語文老師。大家知道,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學好其他的學科,今后的工作和繼續學習,對于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
1.語文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要樹立大語文觀的理念,充分利用課堂的四十分鐘,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1)備課。①課前備課是一個重要環節,我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拿到教材,通讀教材,掌握主要方向,再認真備好一個單元的課,便于在講課過程中知識的融會貫通。②學生備課,也就是課前預習工作,包括字、詞、句、段、篇、質疑等等。小學生重在習慣的培養,我們都明白:養成良好的習慣,一輩子受用!
(2)上課。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跟學生有溝通和互動,寓教于樂!我上語文課一般的做法是:①進課堂,精神飽滿,面帶微笑。②傾聽學生的課前誦讀,美文分享,并及時鼓勵。③每一課都要有一個藝術性的課前導入。記得法國的思想家盧梭曾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④語文課的類型很多,如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等,方法也不盡一樣。
2.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是四個步驟:預習、聽課、作業鞏固、拓展閱讀)。
(1)預習。為激發學生對所傳授的知識充滿興趣,必須對學生進行指導,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讀一讀、劃一劃、想一想(讓學生明白不動筆墨不讀書、好學深思等理念)。
(2)聽課。學生上課不認真,課后將用成倍的時間去補,我向學生說:心者,腦也,要用頭腦聽課。只聽不想,只聽不思,其效果不會達到最佳的。
篇5
感恩節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要一直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關注身邊所有的美好、所有應該感謝的事物和人們,做一個懂得說謝謝、知道表達感恩的人。共同閱讀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最新2020,請您閱讀!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1一、活動背景
近年來,我國在社會保障,尤其是在老年人保障方面,已取得許多成就,但我國的老年人形勢仍很嚴峻,老年人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多數城鎮已進入老齡化階段。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我們每個人都要走過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的人生之路,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尊重老人,敬愛老人,說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愛自己。會懂得孝順父母的我們,更應該打開心胸去接納敬老院中的慈祥的孤獨的老人,給他們歡樂,給他們祝福,給他們帶來美好的回憶,陪伴他們去尋找年輕的輝煌和對明天的希望。祝福他們安享晚年,老有所樂,老有所愛。
二、活動目的
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一份關愛和溫暖,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同時弘揚和踐行青年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服務精神。
三、活動意義
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共建和諧社會,展現當代志愿者深厚的人文關懷,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意識與奉獻意識,以及為了促進點點義工和理工大志愿者們之間的交流,點點義工聯合會與理工大志愿者協會聯合組織去探沂鎮敬老院義務為孤寡老人服務,為老年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為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送上我們對老年人的一份關懷。
四、活動時間
__年11月27號(周六)
五、活動地點
探沂鎮敬老院
六、活動主題
牽手夕陽紅 溫暖老人心
七、活動機構
主辦單位:校區團委及學工部 費縣點點義工
策劃、承辦單位:校區青年志愿者協會
八、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義工力所能及為老人募集衣物(募集干凈衣服:適合老人穿的外套、大衣、毛衣、圍巾、鞋子等等,新舊均可,保暖為主。
)準備慰問品;
2、到達目的地后,全體志愿者給老人們問好,并給老人贈送慰問品;
3、志愿者與義工為老人曬被褥,打掃房間,洗衣物,陪他們聊天,包水餃等;
4、志愿者為老人表演文藝節目。
5、飯后,志愿者們與老人話別,并合影留念,活動結束。
九、活動注意事項
1、活動期間服從安排,實實在在做事,勿打鬧嬉戲。
2、和老人聊天,讓他們回憶起美好的往事,使他們心情愉快舒適,注意傾聽,不要涉及老人不
高興的往事。
3、志愿者行為舉止要大方得體,注意措辭用語,切忌在敬老院內大聲喧嘩,注意活動中老人們的情緒變化。
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
青年志愿者協會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2一、活動緣起
如今的孩子,個個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親千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發展。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說一不二”,即使父母親再苦再累也必須滿足他們自己的要求,而他們卻從不懂得去為父母親做些什么,分擔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發脾氣,甚至以死相逼。面對這并不是“個別現象”的現實,我們這些為人師者不得不開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們的教育條件日新月異,我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為什么我們的孩子卻越來越不懂事?面對一點點挫折,就那么輕易那么馬虎的結束自己如花的生命?這究竟是為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兩個字卻不得不提:感恩。現在的許多孩子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他人的資助,甚至連一聲“謝謝”也不會說,這不能不說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悲痛。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須要提醒他們,引導他們,繼而喚起那已被一層層習慣與世故壓在靈魂最深處的善良天性與感恩之心。于是我們想到了借西方“感恩節”的'機會,在校園內開展“心存感恩,永不言棄”的感恩節系列活動。
二、活動目的
通過為期一個星期的活動,讓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朋友或者對手,快樂或者傷心,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那么,他們就會明白,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當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將賜予你輝煌光耀的陽光。
三、活動時間:20__年11月(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感恩節)。
四、活動地點:學校內。
五、活動前期準備
1、利用網絡和圖書館收集有關感恩節的配景知識,相關故事,歌曲征集等。
2、各班征集“感恩箴言”,并選送10個好的“感恩箴言”推薦到學校進行評比。
3、打印宣傳資料,評分表等。
4、校園環境部署:張貼海報等。
5、與大鄒廣電站合作,讓學生在電臺免費點歌送祝福(寫好祝福語)。
6、十三周四作文課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4―5年級寫作,3年級寫一段話,1-2年級說幾句話。
7、少先隊大隊部干部開會分工,深入到各個年級,保證活動的影響力與完整性。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3一、指導思想
感恩是一種文明,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
對于今天的廣大學生來說,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為了讓廣大隊員心懷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地面對生活,學校大隊部將組織開展“感恩周”主題教育。
二、活動時間:20__年11月__日——11月__日
三、活動口號:感恩社會,感恩學校,感恩家庭
四、主要內容及安排:
1、周一國旗下演話:《我成長我感恩》
主題班會:《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每級部上交一份班會設計)
2、周二至周五“心靈氧吧”(感恩故事)
3、周四(感恩節):課間操學生代表宣讀《感恩倡議書》,齊唱歌曲《感恩的心》
4、感恩實踐活動
A、組織四、五年級給父母、老師或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寫一封感恩信。(學校設計格式、每班上交5份)
B、二年級學生開展“護雞蛋”活動。以個人或小組形式保護一個生雞蛋一天,使它毫無破損,以此感受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與養育之恩。結束后讓學生說一說或者寫一寫活動的體會,回家做一件令父母高興的事。(學校設計表格、每班上交10份)
C、一年級小學生愛心作業傳真情
(a)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
(b)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
(c)記住父母的生日,贈送親手制作的禮物。
(d)給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腳;
(e)我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D、三年級繪“感恩圖”,將生活中感動的情景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配以文字抒感。(A4橫版、每班上交10份)
E、感恩社會:倡議全體學生周日走進社區為社區做一件好事。
F、后續組織全校學生觀看“20__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短片,班會上課展開討論,談觀后感。
注:各級部作品在11月30日之前保質保量的交到德育處。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4一、活動主題:
心有慈孝 快樂成長
二、活動目的: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祖先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于感恩的教誨:“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讓學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自然、感恩社會、感恩身邊的一切,學校決定舉辦首屆感恩節,對全體師生進行一次有意義的感恩教育活動,以此增進師生家校之間的情感,促進文明禮貌校風的形成,共同構建我們的和諧校園。
三、活動時間: __年11月10日——12月3日
四、活動內容(六個“一”系列活動)
1、發起倡議(利用晨間講話向全校師生)
2、一次主題班會
時間:11月下旬。各年級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圍繞感恩主題,按照學生特點,組織一次關于親情、感恩教育的主題班會,具體內容可自行安排。或討論或演講或講述,尤其是對父母、對親人、對老師、對朋友的感激之情。提示:用比較大的美術字在黑板寫上活動主題名。(11月10日最后一節課)
3、一首歌曲(全校性)
感恩節活動期間,學校廣播室利用課間時間播放活動主題曲《感恩的心》。
4、一封信
每個學生給父母或施恩于己的人,寫一封感恩的信,力求真實生動,事跡感人
5、一枚感恩卡片(全校)
學生自制一枚感恩卡片,送給有恩于自己的人。每班2張。(征集時間:12月2日)
6、為父母洗一次腳活動
要有家長簽字和對于此事的意見,學生要有相關的照片或日記。(每班2份,12月下旬)
7、一次感恩自然的環保教育
環境是我們賴于生存的條件,讓我們以感恩的心與自然共存。各班開展“爭做校園環保小衛士”的活動。(要求各班產生校園環保的志愿者,12月1日)
五、活動要求:
1、各班參照本方案,結合本班實際,明確活動內容,分工負責,落實到人,使各項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2、活動期間,學校校將組織人員到各班檢查活動開展情況。
3、活動結束,各班要及時做好總結,報送大隊部,將此次活動所有材料歸檔。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5a、活動名稱
happy thanksgiving day!——“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小班:親親一家人
中班:讓愛住我家
大班:感恩的心
b、活動目標:
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
c、活動安排:
開幕式:11月19日(周五)
主題活動:11月22日——11月26日(包括家長半日活動設計)
閉幕式:11月25日(小、大班)11月26日(中班)
方案實施及步驟
一、環境:大展板的制作,18號前完成
1、背景(幕布亦是海報)的制作。
各級部將各自活動的具體安排(必須寫清活動名稱、目標、準備、時間、地點及參加人員;幼兒園園長聯盟,園長好幫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寫在2k的鉛畫紙上。經園部審核后由中班統一布置和裝飾。
2、老師每人制作一個自己的感恩小海報,裝飾在各年級大海報周圍。
3、各班環境:小、中班用水果娃娃制作火雞,布置在教室;
大班制作感恩海報
二、開幕式
1、時間:11月19日上午10:00
2、參加人員:全園幼兒
3、主持人:(中班)
4、過程:
a、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幕
b、情景劇表演《感恩節的雨來》
c、“愛的語統”:愛心撒播關懷,四葉草傳遞祝福,黃絲帶洋溢真情!
d、感恩宣言:小班——愛自己,愛家人
中班——愛自己,愛家人,愛同伴
大班——愛自己,愛家人,愛同伴,愛生活
三、主題教育準備
1、各級部按照各自的計劃開展教學活動,并做好過程資料的整理。
2、家長半日活動可以與本次活動相結合。
3、各年級的特色活動
大班年級
(1)護蛋活動:每人從家中帶一只生雞蛋,可以裝扮雞蛋也可以給雞蛋取名字,扮演雞蛋的爸媽,一天保護好雞蛋,不讓雞蛋破碎掉,體驗爸媽養育寶寶的辛苦,學會感恩。
(2)大帶小活動:大班的孩子到對口小班找一個弟弟或妹妹,照顧弟弟妹妹一天,跟弟弟妹妹一起玩游戲、一起吃飯……體會做哥哥姐姐的自豪。
中班年級
護蛋活動:每人從家中帶一只熟雞蛋,扮演雞蛋的爸媽,一天保護好雞蛋,不讓雞蛋破碎掉,體驗爸媽養育寶寶的辛苦,學會感恩。
小班年級
火雞展覽:親子在家用水果娃娃制作火雞,進行火雞展覽活動。
四、感恩節閉幕式活動準備及分工
1、各班準備一節教學活動。
2、主持人、串詞。
3、愛心傳遞:小班準備好護手霜、信物愛心,
幼兒園園長聯盟提示您:中班準備好信物幸運草,
大班準備好黃絲帶。
傳遞后中、小班由家長將信物貼到“愛心墻”上,拍照留念。
作感恩海報
班級活動內容及時間
大班活動時間:
25號上午舉行
活動內容:
一、室內:親子制作海報
二、室外:閉幕式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團隊愛的宣言:愛家人、愛朋友、愛自己、愛生活;
讓愛心在我們之中傳遞;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2、情景劇表演《感恩節的由來》
3、請一名幼兒介紹“愛的信物”——黃絲帶的意義
4、全場“愛的傳遞”。
5、集體歡慶感恩節:跳火雞舞。
小班活動時間:
25號下午
活動流程:
(一)、室內
用特殊的方式:幼兒、家長互表示愛意
(二)、室外
1、兒歌表演《我愛家人》。
2、愛的宣言:心中有愛就要說出來: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表達對彼此的愛。
3、童話劇表演《小烏鴉愛媽媽》。
4、小手護大手:給爸爸媽媽擦護手霜。
5、歌曲表演《讓愛住我家》。
6、愛的傳遞:家長填寫愛心卡,和寶寶一起張貼在海報上;
鼓勵寶寶把愛心卡送給老師、父母。
7、集體歡慶感恩節:跳火雞舞。
中班活動時間:
11月26日上午
活動流程:
(一)、室內
1、語言:猜猜我有多愛你
2、親子制作:感恩大餐
(二)、室外
1、團隊愛的宣言:
愛家人、愛朋友,幫助我們能夠幫助的人;
2、情景劇表演《感恩節的由來》
3、請一名幼兒介紹“愛的信物”——幸運草的意義
5、全場“愛的傳遞”,貼到班級的愛心墻上。
6、集體歡慶感恩節:跳火雞舞。
后續活動
1、感恩節活動及時上傳(信息技術部)。
2、活動各類資料的整理與歸檔。
篇6
關鍵詞:作文教學;優化方略;寫作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4-0235-02
初中的作文教學,從根本上說,就是需要學生用文字對思想、情感、事理、精神集中反映的具體形式,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是內心世界的一種需要。所以作文教學,盡一切可能去挖掘學生內在的真、善、美,并使課堂回歸生活,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激發寫作興趣,指導學生寫作方法,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一、促使學生體會歡愉的成就感
強烈的表現欲是學生的天性,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寫作更應適合學生心理的健全發展,富有個性的挑戰,抓住學生表現自己的動力,引導他們走上成功之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把學生的作文本合訂成一冊,可讓學生創意作品的標題:《花季》、《薰衣草》、《陽光少年》、《同窗歲月》……有繪畫興趣的同學自身設計封面,雅俗無妨,重在創造性。而且在扉頁開設有“作者簡介”和“寫作宣言”等欄目,有的還擬用筆名,讓學生嘗嘗小作家那種風光無限的滋味。教師充分利用學生這份美好的憧憬,指引學生細細地去追尋人生的足跡,頓悟作品的珍貴。這樣,不言而喻的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樹立了學生的寫作的信心,創造了成功的機會,就會為作品的日益完美而必須付諸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事實如此,許多學生甚至在封底標明定價“一百萬美金”、“青春無價”等等,足見對作品的鐘愛。教師只要學生不任性亂來,完全可以允許個性的存在。
二、促使學生樂于動筆
作文難,難就難在難以下筆,沒有什么內容可寫是最基本的問題。所以,教師除了授以寫作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幫學生找米下鍋,也就是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1.直觀演示,豐富生活認知。 寫作源于生活,但初中學生的感性和理性認知往往是局限的。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教師可以將多彩生活濃縮于三尺講臺,或把大千世界匯聚到斗室之課堂,增加學生的深層形象,豐富內心情感,求得文如泉涌。組織戶外活動如春游、參觀名勝古跡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演示如精品展覽、小制作、小實驗等,生活的再現和創造如表演小品、繪制圖片、講述故事等等。讓學生做到有話可說。2.利用情境,激發寫作欲望。 通過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運用多媒體電話教學手段,把“學校---家庭---社會”有機地結合,集中利用課堂體現。感染學生的內心世界并引起共鳴,來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表達欲望,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讓學生尋找情境的切入口,導入寫作的沖動、靈感乃至震撼!從而捕捉“閃光點”,把握作文的靈魂,達到“樂寫”的境界。這樣,不僅語言豐富起來了,更讓學生在歡快的課堂相互交流情感,體會感受,寫作如魚得水,表現淋漓盡致。
三、提倡模仿,培養文風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于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培養好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吳增祺說:“文章之體,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則仿而為之,雖通人不以為病。”這是指文章體式上要加以模仿學習。歷史上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寫作,成為一代風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來的。再如左丘明的《左傳》善于用對話敘事寫人,司馬遷的《史記》善用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這些手法都為后世的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所模仿。模仿是創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古人合”,其后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好文風。
四、以說促寫,下筆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再寫,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進行演講,培養口頭作文能力,并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
五、探求寫作方法,提高文學素養
1.每個學生置備《生活筆記》或《心靈筆記》,每周布置生活、感悟題材,讓學生走進生活,尋找素材,積累語言,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而且在班會時間進行交流,相互記載讀后感并點評。 2.組織學生有益的課外閱讀。規定一期必須閱讀十本以上文學名著,并做好讀書筆記,修煉寫作內功。 3.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向廣閱的社會去鍛煉,了解生活,實踐出真知,感悟人生,感悟天下。 4.創辦文學社團和作品期刊。做到一所學校一份文學期刊,一個廣播室,班班設有創作園地。 5.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報刊投稿,征文活動,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寫作的快樂和成就感。
六、擴大課外閱讀,在讀中積累語言
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少”字的含義有二:一是讀的少,二是記住的少。 所以說話作文時便沒詞兒了。如果讓學生多讀點,多積累些,天長日久,待到自己說話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可現今中學生課外閱讀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們整天被練習壓得抬不起頭來,很少有學生光顧閱覽室,報廊、報架也形同虛設。這樣的現實,極大地限制了中學生的語言積累。許多文字上有造詣的作家、學者總結自己成長經歷時,總少不了青少年時期博覽群書,即便是班級上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常常是對課外書刊情有獨鐘。因為,只有“博覽”,才能給大腦皮層形成多側面的語言刺激,而且,在閱讀過程中,能再次強化大腦皮層已有的語言信息,使大腦中已形成的聯系系統更為完整、嚴密。基于此,中學階段能否從語文課中大膽劃出一二節作為閱讀課呢?同樣,語文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多作些課外閱讀講座,刺激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到課外閱讀如同吃飯、睡覺,不可或缺。當然,中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可能花過多的時間與精力,不可能拜讀大部的文學名著,只能是見縫插針,只能選擇短小精悍的讀物,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精心指導,比如介紹課外讀物,指導課外閱讀筆記的記法,組織課外閱讀交流比賽等等。
七、利用精彩點評培養鑒賞能力
篇7
我的小學時光有三年是在閩北的林場度過的。林場小學因地處偏遠而缺乏教師,只能聘用代課老師,我很幸運,遇上了兩位影響我一生的很好的語文代課老師:一位是來自我母親祖籍――福州郊區的“老”。這位“老”是個解放前畢業的大學生,被發配到閩北農村勞動改造,后來,村里讓他當了代課老師,這位“老”的不幸卻成了一代山村孩子的幸運。在他的啟蒙教育下,我愛上了讀書,走上了尋求知識的人生道路。另一位語文代課老師,原是母親的工友――一位支援福建建設的上海女青年。她的學識雖比不上“”老師,但她不斷帶來上海的氣息,開啟了我們這些山鄉孩子向往文明、積極進取的心智。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全家搬進了縣城,父母在電影院工作,算得上是文化系統,我因此有了出入縣圖書館的“特權”;加上自小體弱多病,沒有什么業余活動,我就成了小小縣城破舊的圖書館中的“館蟲”。大量的閱讀,使我的語文成績很突出,我雖然是農村轉學來的孩子,可作文常常是作為范文在班上展讀,甚至還多次被推薦到全校展讀。我還被老師指定為“語文科代表”,經常幫助語文老師改試卷――冥冥之中,語文教師的緣分已牽定,可我當時并未意識到。在七八十年代,知識分子還脫不了“臭老九”的尾巴,而教師還在“臭老九”之末,我是沒有想到當“臭老十”的。但考大學時,我的成績上了重點線,卻陰差陽錯地被非重點線的福建師范大學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我驚呆了,福建師范大學只是我的候選志愿,怎么被錄取了?其間的故事真讓年少的我知道了什么叫“命運的捉弄”。我揉碎了錄取通知書,試圖斬斷與語文教師的緣分,可是,緣分是逃不脫的,多少年后,當我變得越來越愛語文時,我卻不得不感謝“這一生與語文有緣”。
1988年我大學畢業,分配回母校任中學語文教師。兩年的語文教師生涯,我感受到的不僅是教育的酸甜苦辣,更多的是青春的困惑和迷惘。看到不少能干的同事紛紛“下海淘金”,我的心也不在“語文”上。1990年我以總分全系第一的成績考回福建師大讀研究生,三年后,又以全優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當我手捧沉甸甸的“藍派司”(碩士文憑),眼看著師姐、師兄或從政、或經商,我的心中充滿矛盾。當時有一種說法,讀師大中文系是“摸錯了大門又摸錯了房間”,現在我有了跳離“窮師之門”的資格,該何去何從?望著滿架心愛的、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書籍,我又不忍心從此與它們決絕。猶豫再三,我謝絕了福建師大的挽留,去了我認為是既算跳離“師之門”,又還能與書籍有關聯的單位――省教育廳教研室,其時,我根本還不了解省教研室是怎樣的一個單位。多少年后,當我被別人恭維為“課改專家”“語文命題專家”,我不能不感嘆自己“一生與語文有緣”!
在教研室工作至今,我連續做了十年的語文高考、中考的質量分析,發現了一個頗令人沮喪的現象,即學生答卷存在的問題年年何其相似!怪學生,學生的智商是一代勝過一代;怪教材,人教版、沿海版、蘇教版、語文版……教材也是一版一版地在改進;怪考試,“三加二”,“三加綜”“等級考”……考試改革也是在不斷完善中。學生、教材、考試這些都是不斷前進的“變數”,為什么就不能帶來語文成績的前進?在每年的分析評價會上,我都要老師們思考這個問題,語文教學的瓶頸究竟在哪?在年年相似的曲線圖面前,老師們意識到,原因只能在“教師自己”這個“定數”上找了:同樣的教師,因襲的教法,必然導致學生答卷“年年相似”的結果――真理就在淺白處――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師!
那么,怎樣才算是合格的教師?
我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探索。剛開始時,我也是認為,合格的教師就是“書/教好”。我先后發表了《高考古文復習略議》《淺談現代文閱讀的幾點看法》《怎樣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等文章,力圖從教法上提升教師的水平。后來,隨著研究的深入,認識的提高,我卻發現,自己這樣做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是在培養“教匠”,而不是在培養“教師”。上下求索,我們這一代教師幸運地趕上了新世紀國家基礎教育課程大改革,多少困惑,多少探索,有了明晰的方向,有了前進的信心。我意識到,真正合格的教師應該是“教/好書”。我先后發表了《語文改革突破點之管見》《語文教學改革必須避免陷入誤區》《課程改革的觀念更新應該落到實處》等文章,這些文章在全省語文教師中產生了較大反響。在《課程改革的觀念更新應該落到實處》一文中,我提出的“三個解放”,被不少教師戲稱為“解放宣言”:(1)“解放”教師的頭腦,樹立新的教學觀,是成為合格的教師的關鍵。“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唐?韓愈語),先賢為教師下的定義束縛住了現代教師的頭腦,時代不同了,“現代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就明確確立“教育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在新的時代,做一名合格教師就要大膽地突破“傳道、授業、解惑”的框架,學會與學生溝通。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擁有教學理論素質的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文化,是語言文化與溝通文化的創造過程,是奠定每一個學生學力成長與人格成長基礎的過程;教學的本質是教師與學生形成交互作用,教師和學生是學習共同體。依據這樣的教學定義的理解,教師就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課堂,特別要強調讓學生做主,“滿堂灌”式的、“條分縷析”式的知識講解,看似講了很多知識,實際上不過是讓學生接受老師咀嚼過的一口口“飯渣”,學生汲取的知識養分是不足的。而且,老師的講解擠占了學生自己感悟文章的時間,剝奪了學生自由思索的空間,學生體驗不到語文的美,當然談不上愛讀語文了。(2)“解放”教師的“手腳”,樹立新的教材觀,是成為合格的教師的重點。以往,教師的手緊緊握著教材,腳是牢牢站在三尺講臺上,教師無形中成了教材和講臺的“奴隸”。所謂教材,從廣義上說,它是指教師在教授行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最標準的教科書,也包括了形形的圖書教材、視聽教材、電子教材等。從狹義上說,教材即指教科書,它是在特定目標下,為特定的教師和學生編制的,它的本質應該是由教師自主編制或對現成的教材進行再加工。根據這樣的定義理解,教師難道還不應該掙脫“奴隸的枷鎖”,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為了大膽鼓勵教師解放手腳,我在組織制定《福建省中考考試大綱》時,極力主張指定五六部課外閱讀書目為考試內容,且所賦分值不低于十分,這個建議獲得了專家組的支持和行政部門的批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老師、學生的眼光引向課外閱讀,同時,向社會和家長昭告,讀語文就是要讀課外書。(3)“解放”教師的心靈,樹立新的評價觀,是成為合格的教師的動力。許多教師老是擔心自己搞課改,學生會考不好。這其實是沒有真正理解課改。課程改革與考試構不成矛盾,課改的目標與結果都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與能力,不可能出現課改搞好了、學生能力提高了,學生卻不會考試的情況,如果學生考不好,最本質的原因只能是課改不成功。當然,考試制度的改革可能會滯后于教學改革,但考試制度的改革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可能等到考試改革質變了再進行課改。語文學科的考試較其他學科而言,存在更多的主觀性和模糊性,語文教師既要肯定、鼓勵學生的個性、創新,也要注意客觀共性的把握,“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只能是哈姆雷特,他不能變成李爾王、奧塞羅。
其實,這個“解放宣言”真不過是給廣大教師以吶喊和加油,是教師“教好書”的前提。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教師,還必須達到“好/教書”的境界。要達到“好教書”的境界,除了要有開放的頭腦,開放的手腳,還要有“滿腹的詩書”“滿腔的才情”,這樣才能揮灑自如,才能真正吸引住學生。作為教研員,我每年都下校聽課不少于七十節,看到老師們滿腔熱情地搞課改,我感到振奮,看到那些“為課改而課改”或“干澀沒有味道”的語文課,我又憂心忡忡。我只能告訴我們的老師――課程改革猶如行船,教師們既要能切實把握住改革前進的“舵”,又要能輕松劃動專業知識這只有力的“槳”,課改的航船才能乘風破浪,到達勝利的彼岸。而專業知識這只“槳”的材料構成就是“書”,一個勤讀書、愛思索的老師,他本身就是學生最鮮活、最有影響力的“書”,學生讀著這樣的“好書”,他怎么會不讀好書呢。2003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中心成立“語文新課程推進研究課題組”,我有幸成為核心成員,我為自己確立了“教材與教師專業成長”這一課題,希望通過這個課題的研究,繼續為教師們加油、服務,為課程改革盡自己微薄的力量。
篇8
【關鍵詞】習作;童性;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36-0027-03
【作者簡介】陳髦瘢江蘇省連云港市建國路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02),一級教師,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工作者,連云港市優秀教育園丁。
習作是孕育童年幸福感的絕佳“母體”,提升兒童習作的幸福感應是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道德堅守和行為自覺。教師應“平視”兒童,用心傾聽他們發自內心的“童聲”,順其“天性”,匠心獨運地引導其主動投入習作實踐,逐步建立“自我”“自信”“自尊”,穩步提升習作的幸福感,在生命的綻放中涵養母語情懷,豐盈精神世界。
一、基于“有意思的場景體驗”,引導兒童內化行知,于前期運作中發覺“有我”的語用情感
1.激發“鏡頭語言”,用本真的感性體驗為習作儲蓄素材因子。
兒童每天經歷的生活場景充滿著變數,這些自然演變的生活場景本身就是寫作的“富礦”,教師應啟發學生從中捕捉屬于自己的“鏡頭語言”,用“隨記”的形式及時“留影”,使之成為習作中最精彩的“特寫”。
一次大風天氣下的跑操使學生深有感觸,為之談論不休。筆者及時利用放學前的十分鐘,讓學生記錄下剛才的“鏡頭語言”,內容盡管有些零散,但很精彩:“伴隨著節奏感十足的哨聲,大伙兒在風中一片凌亂!”“我們的隊伍被瞬間經過的一陣狂風沖散了,大家三五成群,相互攙扶,就像是一批剛過完草地的小。”……由于這些應運而生的現實“鏡頭”是童眼所見、童耳所聞、童心所想的原創素材,所以,它們源源不斷地奔騰而來,待其聚沙成塔之后,便會以噴薄之勢驅動兒童一吐為快,從而獲取最初的習作樂趣,這正是兒童習作表情達意最主要的動力。
2.掘發“經典語言”,用美妙的知性體驗為習作培育文學因子。
兒童時常被表達時的詞不達意所困擾,其原因在于語言內存的匱乏,這就需要他們從大量有益的閱讀中獲取知識,其中,書面的閱讀尤其重要。面對海量的閱讀文本,教師要引導兒童學會選擇、學會閱讀、學會提取、學會運用。
蘇教版三下《廬山的云霧》一文遍布精彩詞句,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采擷自己最喜愛的文字,編輯成短小精悍的散文詩:“那籠罩山谷的M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M那纏繞半山的M是系在山腰間的條條玉帶M那彌漫山谷的M是茫茫的大海M那遮擋山峰的M是巨大的天幕……千種姿態M萬般風情M是大自然的又一部杰作……”富于變化的事物極易引起兒童的注意,進而使他們自發地趨近和模仿。學生就地取材,任“性”捕捉經典語言中令他們印象最深的文字,在調詞遣句的游戲中獲得審美體驗,使其對文本語言的審美能力實現突破與增值。這樣情趣共振的言語實踐是兒童習作積聚“顏值”最重要的助力。
3.引發“鏈梢語言”,用生態的理性體驗為習作滋潤文路因子。
兒童占有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借助言語表達自我,這種“表達”應是連貫而非斷點式的,應是整體而非局部化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其理化存儲,建立主題化的“思維鏈”,在聚零為整的過程中,提升對表現認知及表達情感的整體觀照能力。
趣味化和挑戰性是令兒童萌生幸福感的核心要素。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將自己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原生素材、印象文字、瞬時靈感等以類似于思維導圖的形式,按“歸整梳理串聯豐富管理”的程序建立個性化資源庫。有的學生以“成長樹”的形式建立了以“愛”為主題的資源庫,“樹”上四根粗壯的“枝”分別代表:朋友之愛、師長之愛、親人之愛、社會之愛,生活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它們各自分生出的“叉”,再不斷繁殖出典型事件的“梢”、生出細節之“葉”……這種自由調配、圖文并茂的鏈式追逐既可用于分類積累、索引素材,也可用于疏通思路、謀篇布局,集聚主題性、序列性、層級性、生長性和趣味性,是兒童習作選材布局最需要的推力。
二、基于“有意識的自由表達”,輔助兒童活化意趣,于中期創作中啟動“本我”的讀寫實踐
1.引導自主“仿生”,在遷移摹創中創生屬于“我”的表達圖式。
“仿生”意即基于仿作之上的創生。調查中發現,學生在向往自由表達的同時,依然希望多一份適時出現的輔助力量,尤其是詩歌、游記之類的習作。教師可以借助經典作品的閱讀,在兒童與之相遇時,開辟時空,催發言語的創生。
教學蘇教版四下《只揀兒童多處行》時,筆者嘗試采集文中語言,以詩歌的形式出示:“兒童是小天使M成千盈百地從大魔術匣子里飛涌而出M兒童是春光M噴發著太陽的香氣息M舒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再設問:“在你心中,兒童是什么樣的?”由此引發了學生意趣勃發的創想:“兒童是一顆小小的種子M從埋進土壤的那一刻M便開始為生根、發芽做準備”“兒童是一捧清澈的水M以純潔的心M折射出多彩的情”……在言語活動中,兒童“先天的言語潛能得以實現,這是內部言語與外部言語的聯結過程”[1]。筆者以冰心溢于字里行間的對兒童的喜愛觸發了每一個兒童“愛的哲學”,用童詩開啟了學生“愛的歷程”,引導其在“仿生”中實現創作范式的自主轉化。
2.鼓勵自在“變式”,在創意表達中釀造屬于“我”的新鮮語言。
“變式”意即變通語用形式。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亦常采用“變式”增強表達效果,如冰心在《只揀兒童多處行》中所寫的“散發著太陽的香氣息”,孫友田在《月光啟蒙》中所描繪的“飄滿了芳香的音韻”等。教師應鼓勵兒童大膽嘗試,綻放言語個性。
一位學生這樣描寫她的“活寶”妹妹:“妹妹盯著我手中的阿爾卑斯棒棒糖,咽了一下口水,糯糯地說:‘姐姐,我舔一下就還給你,保證不騙人!’”妹妹“糯糯”的娃娃音令人自然聯想到甜軟細膩,還帶著些許黏性的味道,這種感覺性語言生動至極。另一位學生在描寫父母表情變化時嘗試了形象化的移植:“聽著錄音機里放出的爭執聲,爸爸的面容漸漸‘陰轉多云’,媽媽的眉毛也從‘八點二十’變成了‘九點一刻’。”令人叫絕!兒童的思維空間廣袤得令人吃驚,甚至擁有成人無法獲知的言語異能,他們不拘一格的表達最純凈、最新鮮、最彌足珍貴。習作教學要“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2],在“變式”中促成創作個性的自在變化。
3.支持自由“織夢”,在虛實相間中飛舞屬于“我”的律動思維。
“織夢”意即用文字編織夢想中的景象。弗洛伊德認為,從每一個人的夢中,都可以找到夢者所愛的自我,且都表現著自我的愿望。兒童學習語言的最初目的是表達自我,因而想象類作文是他們的最愛,所以師者應適時拋設“支點”,助其生長夢境。
在一次古文經典誦讀活動中,筆者以一首五言:“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引渡出一個個炫彩的童夢:“一個華麗的踮腳起步,雨珠輕盈地從高空跌落。旋轉,左右,并腳,踏步,換位……”這是童趣觸發的夢;“遠處,天如水,水映山,山似畫,畫成花,陣陣春風拂面,細膩如母親的雙手,耳邊回蕩著唱晚的漁歌……”這是童韻生發的夢……一旦順應兒童想象力的自由發展,諦聽童夢的心律和足音,便可聆聽到石破天驚的童真宣言,領略到兒童文化別樣的風情。“夢”是兒童獨特的生長方式,習作教學應給予兒童放飛夢想的舞臺,令其在“織夢”中獲得心智的成長。
三、基于“有意義的開放評價”,協同兒童外化情志,于后期制作中發展“知我”的交流場域
1.開啟“第一讀者”的能動空間,在“回看”和“取舍”間體驗習作的悅納感。
管建剛老師說,學生的“寫作熱情來自真誠的回應”[3]。兒童習作的第一讀者應是作者本人,教師要發動其“首讀者”的身份回看文本,在忠于“本真之我”的叩問、修繕中產生最初的審美認同。
兒童自主修改作文的熱情來源于對作品開放的期待。當學生得知作文不再只是“填格、交差、下發、訂正”這幾個循環進行的規定動作,而是可以公開、推介、評鑒,甚而可以晉級、追評、建檔時,他們會自覺主動地以“作者”的身份投入創作中,并在“作品”問世之前,反復斟酌,對比取舍,揣摩修繕,以求盡善盡美,管建剛老師謂之“作品意識”。開放作品更利于作者以讀者的身份,于方寸之外進行理性審視,在“自我”和“前我”的博弈中獲得新的審美體驗。因而,兒童的“創作返讀自改”是一個不斷發現“本真之我”的過程。
2.開發“顯性讀者”的互動空間,在“點贊”和“捉蟲”間生發習作的振奮感。
“語言是一個媒介,一個載體,‘理解’是發生在文本之內的語言事件,它完全是一種人與人的交流。”[4]教師要順應兒童喜歡游戲式交往的天性,借助富于變化的互動形式,助其精神振奮地投入到言語認知活動中去。
筆者曾嘗試在教室墻面上開辟出一塊習作交流區,并在每篇交流的習作旁設置“點贊區”和“捉蟲區”,以供學生進行分類批注并署名。周末,作者參考同伴批注,自主進行二次習作,再次展示。由此,評比出“星級評價師”和“星級作文”。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告訴我們,“應關注兒童已有水平及所具潛能,引導其更進一步”[5]。同齡人更了解習作者的學習狀態和發展水平,這種“伙伴協同、異質交流”的互動,生成的是兒童與兒童之間的“最近理解”,而成人的習作評價則應后置進行。因而,兒童的“開放吸納復創”是一個不斷理解“本真之我”的過程。
3.開放“隱性讀者”的聯動空間,在“發表”和“比較”間延展習作的成就感。
兒童熱愛幻想,一切神秘的事物都會引發他們的關注和探究。如何延續他們在習作中產生的愉悅和振奮感,并逐步放大,形成恒久的習作幸福感呢?筆者以為,最佳路徑是將其精心修改的作品即時“發表”,尤其是面向未知的讀者群。
對于學生的優秀習作,筆者曾嘗試借助三類媒介予以發表:各級相關報刊、校園網專欄、個人博客。其中,博客平臺因用稿率高、互動性強而最受學生關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自我實現是人最高層次的需求。當一個學生看到自己的文字和名字以電子文本的形式出現在互聯網上時,那份激動、滿足和成就感會銘刻在心,成為永恒的記憶。未知的世界最為高深莫測,隱性的讀者群和不斷生長的交互信息加速了兒童潛能的內驅式噴發,寫作成為他們表達自我、建立自信的一方樂土。此外,兒童在橫向群比和縱向自比中,深化了對世界對自我的認識。因而,兒童的“關注化用”是一個不斷豐盈“本真之我”的過程。
馬克思?范梅南說:“面對兒童就是面對可能性。”理解兒童的可能性,理解兒童心中的需要、眼中的生活、筆下的世界,追隨兒童的本真性情,這便是順應“童性”的真義。教師的姿態是一種自然的融入和自覺的守望,以幫助兒童成為“兒童”,在生活中學會發現,在習作中釋放發現,在交往中拓展發現,在對生活的向往和對理想的追求中發覺自我、發動自我、發展自我,過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
[1]李海林.言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3.
[3]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主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12.
[4]竇可陽.接受美學與象思維:接受美學“中國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76-77.
篇9
在一個貧苦的家庭里,有一個即品學兼優,又可愛乖巧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張鳴鳴。在學校她尊敬老師,關愛同學;在家里她孝敬父母,尊重長輩,曾榮獲過許多榮譽。在老師的眼中,她是好學生;在家人的眼中,她是好女兒;在同學的眼中,她是好榜樣。我真的很羨慕張鳴鳴。可后來,我又為張鳴鳴感到悲傷。因為,一個突發事件,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一個沉重的打擊:張鳴鳴的父親因病去世了。這就好比房子塌了——失去了頂梁柱。這個打擊使張鳴鳴的媽媽舊病復發。一連串的變故讓任何人都無法接受。一個個沉重的負擔都壓在張鳴鳴的身上。她每天放學后,不但要照顧媽媽,還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復習功課。她從一個連梳頭都不會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要完成各種家務的“家庭小保姆”。這一連串的變故,使我不得不驚訝——她畢竟還是一個8、9歲的小女孩呀!她的這種精神來源于哪里呢?來源于——一種對親情的渴望和一種對愛的奉獻。
我們和她同在一片藍天下成長。但是,我們和張鳴鳴比起來,過的簡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但我們在過這種“神仙般的日子”時,我們的表現又是怎樣呢?說到這里,我真是感到無地自容了。
鳴鳴的媽媽已失去了勞動的能力,鳴鳴的學費也以不能在拖了。但是鳴鳴并沒有讓她的媽媽操心,而是把自己平時攢的積蓄拿了出來。她交的學費都是一些零錢,有一元的,有一角的,有一分的……這不僅僅代表鳴鳴長大了,懂事了,這還代表著命鳴自立的宣言。而我們呢?我們只會伸手向父母要錢。我們的每一食,每一穿都要依賴父母。為了滿足一下自己的一點點虛榮心,就和同學們比吃比穿,隨便花父母的血汗錢。我的心也感到無地自容了。以前,我經常拿家長給我的零花錢上學校旁邊的小買部買東西。現在想想看,我的品質還不及張鳴鳴品質的三分之一呢!我真后悔!不過,現在我偶爾也會寫作文投稿,偶爾也會得二、三十元的稿費。我自己舍不得花,時不時的也會體會到“花錢容易掙錢難”。
鳴鳴為了給媽媽增加營養,上市場去買雞。但她的錢不夠,想買半只雞。可誰又能賣半只雞呢?鳴鳴數了數錢,可還是不夠。無奈,鳴鳴回到家里。此時此刻,她一定很難過。因為,我看到了鳴鳴讓隔壁的趙爺爺殺了毛毛——一只曾帶給鳴鳴許多快樂的小雞。再來看看我們。在家里哪個不是小皇帝、小公主?全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為了給我們增加營養,家長變著花樣做飯。我們有時還挑食,竟惹家長生氣!
鳴鳴生日那天,媽媽給鳴鳴二十元錢,讓她買一個蛋糕為她過生日。但是鳴鳴為了省錢給媽媽治病,故意撒謊跟媽媽說那些蛋糕怎么怎么不好,過期了,會吃壞肚子的……她只是為媽媽買了一些包子。和媽媽一個病房的人都知道鳴鳴是個好姑娘,是為了省錢才不買蛋糕的。都紛紛拿出了家人給自己帶的食品,為鳴鳴過生日。鳴鳴的眼中充滿了激動的淚水……電影演到這,我在一次落淚了。只是比前幾次落的液體要多。整個電影院都響起了哽咽聲。除了感動,我還有一些慚愧。我們每次過生日,都吵著要父母買多少層多少層的蛋糕。不買就哭。買回來還不吃,用來“打仗”。更有甚者,自以為家庭條件好,買回蛋糕后,一口不吃。放的時間久了,蛋糕也就放壞了。直接就扔了。現在想想……哎,我們實在是太浪費了!
一次,鳴鳴放學后,回到家里找不到媽媽,心急如焚。拼命向醫院跑去。到了醫院,問醫生,她媽媽哪去了。醫生說她媽媽在搶救室搶救。鳴鳴飛奔到搶救室,企圖沖進搶救室。醫生好不容易才把她攔住。媽媽本來已經不行了。但是,鳴鳴的意志力和堅韌不拔的品格,在加上她對溫暖的家的渴望,硬是把媽媽從死神的手里給拽了回來。上帝奪走了她慈善的父親,還給她一個和藹的母親,也算公平了。
篇10
一、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習,提升素質
歷史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歷史知識,還應該教會學生掌握認識歷史知識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用歷史意識考察社會、認識社會的能力以及用歷史智慧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學生的能力培養方面,又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我們在教學中不能簡單地認為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和復制者,而應該認識到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和創造者,是教學的主體,他們的成長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動性。當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起著主導作用的。現代社會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是學習的社會,新課程不僅改變著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在改變著教師的教育教學生活。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著自身的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構成了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教師是一種專門職業,歷史教師不僅需要掌握歷史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本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了解史學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學科科研能力。即綜合地、靈活地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創造性活動的能力。如果我們不更新自己的知識和理念,那么教給學生的知識和認識也必然跟不上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尤其是我們這些老教師,知識老化,更要不斷提高和學習,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新,才能把最前沿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也才能使學生樂于接受。
二、努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通過歷史必修課……培養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揚民族精神,進一步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學科歷史文化璀璨奪目,人文特點突出。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熏陶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人文素養得到提高。如在講授“秦始皇統一全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奠定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基礎”時,教師可適時地補充秦始皇四處尋找長生不老藥但最終無法長生不老的故事,及時引導學生理解“人生的價值不在于生命的長度,而在于生命的寬度”的真諦。再如,在講授司馬遷、范縝、李時珍、曹雪芹、林則徐等歷史人物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或充滿激情的敘述,把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就史學巨篇《史記》、范縝為堅持真理不畏權貴著《神滅論》、李時珍腳踏實地苦干二十七個春秋完成《本草綱目》、曹雪芹在貧病饑寒交加中創作文學巨著《紅樓夢》、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請命的史實和精神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形成堅強的意志,養成高貴的品質,樹立以民族、國家的繁榮富強為己任的遠大理想。
三、積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