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范文
時間:2023-03-15 14:36: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國古代文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校;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
一、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價值
對于中國古代文學,其沒有金融學的完整理論,也沒有會計學的記賬準則,其是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影響,這也使得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并不如其他課程一樣十分明顯。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學生的生活、學習活動較之以往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很多學生面對枯燥的古代文學課程會喪失興趣,不愿意積極的學習古代文學知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效果。在實際中,中國古代文學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其與中國歷史、文化緊密相連,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傳承性的特點,從內容上看,每一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都講述了一段歷史,并展現出了中國古代文字的巨大張力。注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改革,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積極的探索中國古代文學知識,這對于學生文學修養、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都有極大幫助。
二、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實施策略
(一)重新規劃課程
對于中國古代文學,其可以說是現代文學的發展根源,同時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學又有很大的差異,最顯著的就是古代文學作品大多是文言文,而現代文學則是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很多學生在閱讀中國古代文學時,會感覺十分困難,進而喪失了學習熱情。因此,在實際中為了更好的促進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就需要注重重新規劃課程內容。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需要合理的調整課堂難易程度,如對于漢語言、中文專業的學生,在課程內容設置上要相對比較難一些,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同時還能細化學生的專業特長。對于其他專業的學生,在古代文學課程上,要設置一些簡單的內容,并且多以選修的方式出現,通過設置趣味化內容,培養其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熱情。
(二)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優化
高校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中,還需要注重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在保留部分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從而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在實際中,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師可以嘗試采取開放式教學活動,打破傳統的空間封閉局面,讓學生可以走出教室,自主查閱圖書資料進行預習、討論,同時還可以結合一些視頻、圖片等資料內容,以此豐富中國古代文學課堂教學活動。對于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內容枯燥、繁雜的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知識性的內容,引導學生可以在趣味化環境中積極的探索中國古代文學知識,并在此過程中感悟到優秀古代文學作品的內涵。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等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多樣化活動中提高對中國古代文學知識的認知。
(三)注重多學科延伸
對于多學科延伸,主要是通過相近學科的知識,對本學科的知識內容進行思考、探索,從而強化學生對于本學科知識的理解。對于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其與藝術、美學等學科有一定的關聯,如通過美學的相關理論來鑒賞古代文學的藝術價值。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學習學習其他相近學科的知識,一方面調動學生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拓展學生知識面,促進學生創造力發展,如在講解王維的詩作時,教師可以為其講解王維在音樂、繪畫等方面的造詣,結合繪畫、音樂的知識來幫助學生理解王維詩歌。
篇2
以下為求學網為您編輯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論文選題參考”,敬請關注!!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論文選題參考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論文選題參考”,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篇3
語言文字是信息的載體。漢字有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個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漢語言文字文化。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古代文學所達到的藝術高度,無一不體現了獨特的文學風格,這與頗具個性的漢語言文字密不可分。尤其是唐詩宋詞的獨特表現形式,使語言文字的潛質發揮到了極至。
一
漢字的直觀表意性蘊含著深層的意象性。漢字起源于原始圖畫,而圖畫形象性特點就是讓人可以直觀感受到所描之物“體”的質感。我國“六書”中的“象形”,乃漢字的先行者,由其奠定了漢字的基礎。《說文解字》中曾提到“象形者,畫成其物……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1],從在形體上來看,這類逐步由圖畫形狀變成由筆畫構造的方塊形符號,不但使得漢字頗有線條優美和書畫同構的藝術屬性,而且它還集形、聲、義三者為一體,尤其是形和義直接聯結,常常能引起美妙大膽的聯想,給人以無限美的享受。
漢字因源起象形,其形和義的聯系非本文由收集整理常之緊密,造就了較強的表現力甚至視覺效果。特別是詩詞曲賦把漢字的這一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譬如賦中常大量用對偶、排句、連詞,層層渲染,使得文章增添了詞采的富麗,像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撞千石之鐘……川谷為之蕩波”[2]。這類描寫著實氣勢恢弘,波瀾充沛。而對聯則更是講究對仗工整,譬如有些對聯的求部首偏旁相同。像“煙鎖池塘柳,炮鎮海城樓”,上、下聯中的部首偏旁則分別都取“火金水土木”。
漢語言文字因具表意性,由其作為載體而組成的中國古代文學則具有模糊性。由于模糊性,讀者在鑒賞之時,各自懷有不同的情感與想象,去感受漢語言文字迷人而神秘的意蘊。譬如唐人孟郊《秋懷》中的詩“商氣洗聲瘦,晚陰驅景勞”,詩中是在描寫秋風蕭瑟,凋零萬物,進而將自然界的聲音都洗瘦了。自然之音被“洗瘦”的想象,可謂詭譎大膽,超越了聽覺局限,讓人聯翩浮想。一個“洗”字和一個“瘦”字模糊了原有的表達習慣,拓展了無限詩意,凸顯了無盡詩情,達到了意想不到的審美效果。又如“紅杏枝頭春意鬧”和“云破月來花弄影”,正像王國維先生所言“著一鬧字”、“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3]。
二
由于言文分離,使得中國古代文學日常化和經典化。文言與白話能和平相處,因而使得白話文學和文言文學也能雙軌并行。“五四”運動之前,文言是占統治地位的書面語被代代相傳,其語言成分基本未變。譬如先秦的一些基本的句式、虛詞的常用法等都在各代文言中得以保存,甚至作為語言三要素中最活躍的詞匯,在文言中也較穩定:有的詞其古義在口語之中早已經消失,可文言中卻依舊在使用。總體來說,文言在詞匯、語法系統等方面基本保留。
中國古代浩瀚若煙海的材料被保存,現代人可直接查閱古代文獻,在文字上基本沒多大障礙。譬如《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現代人稍加指點即能讀懂。古代典籍大多用文言寫成,不朽之作歷來以簡約精練著稱。文言本身就包含著簡練的因素:第一,文言中單音節詞居多,雙音節、多音節詞較少;第二,文言多省略,略去主、謂、賓、介詞的情況很普遍。再加上各代名流大家重語言錘煉,講究“微言大義”,重音律和諧,于是就形成了文言簡潔嚴密的文風,也就形成了古代中國獨特寶貴的文化傳統。
漢字因其多義性和意義的增生性,也就造成了理解和闡釋的多重可能性。譬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此曲前三句的九個意象,沒采用一個連詞或動詞,琢句煉字足見精當,但羈旅秋思之情卻被表現得深沉濃厚。這種非邏輯的情感表達方式,造成了句子成分的缺失,形成了句法上的空白,如此簡約而充滿隱喻的表現方式留給了讀者大量可再創造的藝術空間,造就了豐富的語義體驗。季羨林先生曾言,古漢語由于缺少形態變化,一句中的字與字關系經常難以確定,可有多種解釋,模糊性較強。所以,季老告訴我們,理解這種語言,不能光靠分析語法,而要重語感。現代漢語雖缺少形態變化,但字與字間的關系逐漸明了,閱讀的模糊性逐漸減少。讀起來,靠語感的比重漸減,靠分析的比重漸增。但現代漢語的綜合性任存在,因而模糊性和多義性還將存在。所以學漢語,語感依然重要。
三
20世紀60年代后,人們把研究重點從“語言”轉向“文字”。從亞里士多德以來,西方哲人及語言學家們,“一直將語言看成思維的符號,而文字則是語言的符號,語言被視為第一位的事物,而文字則是第二位的事物”[4]。雅克·德里達發現:“延續了二十世紀之久并且最終匯聚到語言名義之下的一切, 又開始轉向文字的名下,或者至少統括在文字的名下。”[4]關于語言與文字的關系,德里達得出了與西方傳統截然相反的觀點:“文字先于語言而又后于語言, 文字包含語言。”[4]
篇4
一、意境定義的界定
意境是中國文藝理論和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劉禹錫曾經對意境下了一個比較貼切的最基本的定義———“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說,意境是一種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無限延伸的“象”。司空圖進一步指出“思與境偕”,標舉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這些古代學者對意境的認識都被后來的學者很好地繼承下來。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經典的看法,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是我們還是要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給它下一個確切的定義。
意境的概念雖然眾說紛紜,難以形成比較統一的看法,但歸結起來,主要有兩點。一是認為意境客觀地存在于文學作品之中。比如《辭海》就是這樣給意境下定義的,“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能使欣賞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如身臨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②,也就是說,意境是作者的主觀情感和作品中的生活圖景共同構建的一種藝術境界,使讀者能夠進入到作品中,受到感染。二是把意境看做是人在接觸審美對象時所形成的一種“心像”。比如清代的文學家梁啟超,當代的美學家朱立元就持這種觀點。朱立元認為,意境就是人在審美活動中,用心靈去觀照外界對象,在把握和領會對象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在自己的思想意識領域里創造出新的意蘊和境界③。其實,這兩種觀點雖然內涵相差不大,但下定義的角度不同,第一種是從作品的角度出發,第二種是從讀者的立場出發。如果我們把這兩種觀點加以綜合的話,意境的概念就應該這樣界定:作家把自己的主觀情感賦予一定的藝術形象,使讀者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和情感體驗,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在頭腦中形成一種特有的“境象”。
二、意境的構成
(一)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構成意境的一個重要方法,也就是說作者所描繪的景象要和詩人心中的情感達到和諧的統一。其實,客觀事物是沒有情感的,有的甚至沒有生命,只是由于我們的內心情感而給它們涂上了一層多情的外衣。世間林林總總的外物進入我們的眼中,并不是每一個都能打動我們的內心,只有那些與我們當時內心情感本文由收集整理產生共鳴的才會被放大,再經過精心的選擇、組織后才可能在作品中創設出美的意境來。
我們以柳永的《雨霖鈴》為例來進行分析。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詞人離開汴京時與自己情人的話別之作。這首詞為我們創設出這樣的意境:在深秋的郊外,天色將晚,寒蟬哀鳴。向遠處望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直接天際。清秋的曉風是涼絲絲的,一輪殘月掛在天邊。可以說詩人的滿腔愁緒,一片離情都融入了對景物的描寫之中。但反過來看,也正是因為詞人有這種離愁別緒所以在他的眼中這些景物似乎片片含情,個個有意。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這種景象背后的情感需要我們根據寫作背景,和整首詩的意思去細細體會。
(二)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文學作品創造的意象總是有限的,我們要通過這有限的意象激發出讀者更多更豐富的想象,這就像中國的水墨畫一樣,它不像西洋畫那樣細致地去描繪事物,而是通過簡單幾筆的勾勒給欣賞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這就是留白——一種非常高超的繪畫技巧。具體到古代文學作品中意象的構造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以杜甫的名作《清明》來具體分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歌為我們創造了這樣的意境,清明時節,詩人孤零零地在路上奔波,牛毛細雨紛紛落下,簡直讓人斷了魂。此時他便向路邊的牧童打聽酒店在哪里,牧童用手指著遠處的杏花村,那里就有酒店。那么詩人到了杏花村之后,是否找到了酒店,其情形如何?讀者十分好奇,但在此時,詩歌戛然而止,讓讀者結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去想象,這就是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就像國畫中的留白一樣。另外,杏花村這個名稱本身就能帶給人豐富的聯想,似乎整個村落全被粉紅色的杏花包圍,到處都能聞到熟透的桃子散發出的陣陣香氣。
三、意境的美學特征
(一)高度的真實感和自然感
一般情況下,作者創設的意境都很真實、自然。因為只有真實、自然的意境才能激活讀者同樣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引發共鳴,從而在讀者心中創造出新的更加豐富的意象。正如王國維所說,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能夠寫真景物,表達真情感,他把這種自然的真實的意境叫做“不隔”的意境。這種真實、自然的意境美學特征既可以體現在絢麗奇特的意境中,也可以體現在樸素平淡的意境中。我們以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為例來分析。
林黛玉喜愛竹子,她所住的瀟湘館就有掩映在翠綠的竹子中。文中寫竹的地方很多,比如第十五回寫竹影: “滿地下竹影參差”,“窗外竹影映入紗來,滿屋內陰陰翠潤,幾簟生涼”。使得瀟湘館更顯靜謐、凄涼、清冷。作者創設的這種樸素平淡的意境讓人感到很自然,也很真實。第四十四回是通過劉姥姥的眼睛寫出的: “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路”,這其實象征了林黛玉艱險狹窄的人生路。但作者的描寫還是那么地平淡自然。
真實自然的意境美還可以體現在美麗奇特的意境中,比如《葬花吟》表面上寫的是落花,實寫的是林黛玉的悲慘處境。其文筆極其優美。
這首詩是才華橫溢、美貌多情、體弱多病的林黛玉所做,文辭很美、很憂傷。林黛玉很美麗,所以用花來比喻。林黛玉寄人籬下,孤獨憂傷,體弱多病,生死難卜,這恰似那落花,美麗芬芳,但卻葬身污垢,無人收拾。兩者的命運是多么地相似。所以讀來是那么地自然真實。作者以花喻人,寫得很隱晦,這非常符合林黛玉的性格、身份,所以也顯得很真實也很自然。
(二)動態的美
意境是作家對現實生活進行提煉加工后創設出的豐富的有生命的藝術空間。現實生活是生生不息,始終處在變化之中的,所以,意境也要體現出這種變化來,讓讀者真正入境,感受到一種動態的美。比如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首詩的意境十分優美,明亮的月光透過松樹的枝葉灑落下來,忽明忽暗,斑斑點點,清澈的泉水在沙石上緩緩流過,我們似乎聽到那淙淙流動的聲音。翠綠的竹子在風中颯颯作響,洗完衣服的少女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蓮花在輕輕地擺動,那是打魚的船兒正準備起航。整首詩意境優美,展現出一幅流動的畫面,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再比如千古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 把紅杏當做人來寫,展現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圖。這些都是意境展現出來的動態的美。
(三)虛實結合的美
意境必須虛實結合,因為無論作者有怎樣的生花妙筆,畢竟只能繪景于萬一,更多的需要讀者去想象。再說,即使真能把所有的景物、情感都流露于筆端,那么就會顯得死板單調,讀者就沒有了自己想象的空間。另外并非所有意境的創設都要用寫實的手法來寫,而且為了內容的曲折,表意的含蓄,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所寫之景如在目前,真實情感見于言外。那么在目前的是實景,見與言外的則是虛境。虛實結合就會創設出一種意味雋永的意境美。比如屈原的《離騷》幾乎整篇都在以花喻人,以花香比喻詩人高潔的品質,我們隨便拈來幾句欣賞:
余既茲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度蘅與方芷;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這幾句用蘭、蕙、度蘅與方芷喻指賢能的臣子,而用眾芳來比喻那些奸臣小人。這正是虛實結合的典范,虛寫花,實寫人,使得文章虛實結合,增加了含蓄的意境美。其實在《紅樓夢》中虛實結合的寫法很多,甚至很多主人公比如金陵十二釵的命運都隱喻在詩歌中,這不僅使作品更加優美典雅,也增加了文章的意蘊。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也同樣如此。“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人在同友人話別,勸說朋友再喝一杯酒,因為向西出了陽關就沒有老朋友了,這種感慨和對朋友的無限關懷很自然地把讀者帶到了想象中的漫天黃沙、舉目無親的塞外邊陲。那種離鄉背井,艱苦征戰,存亡未卜的傷感油然而生。一杯送別的酒帶給我們讀者的是想象中的邊陲生活,硝煙彌漫的生死戰場,這正是我們中國古代文學所不懈追求的藝術特色。
(四)境生象外和意境的圖畫美
詩歌意境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境生于象外”,簡單點說就是,意境是由所描寫的事物構建的但又產生于事物之外。意境可以遠遠地望見,卻不可以放在眼睛之前細細把玩,所謂的可望而不可即焉。這其實就是意境造就的一種朦朧的美。
也就是說,在創設意境時不能把所有的景物事件都如實地描繪出來。
意境能帶給人美感,還在于它通過意象或者意象的組合給讀者呈現出一幅優美的圖畫。比如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就是這里面的優秀典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思》在立意上并沒有什么新鮮獨到之處,它表現的也不過是早已被人們吟唱過的游子悲秋懷鄉的主題。但這首小詩之所以歷來被奉為經典佳作,其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它的意境展現了一幅優美的圖畫。
“枯藤老樹昏鴉”三個意象組成第一個畫面:枯萎的藤——衰朽;古老的樹——衰弱;昏昏沉沉的烏鴉—無精神,這個畫面給人一種肅穆、凄婉的美。
“小橋流水人家”是第二個畫面。彎彎的小橋是那么荒涼,山間的小溪是清冷的、暮色中的農家又是孤獨的,整幅畫面寂寞又荒涼,表現了遠在異地他鄉的游子的孤苦伶仃。?
“古道西風瘦馬”為第三個畫面。只見泥濘的古道,蕭殺的秋風,還有那匹瘦弱的馬都是游子的寫照,他精神不振,極端落魄,被病魔和至秋難歸的鄉情折磨得身心俱疲。
“夕陽西下”是第四個畫面。其有黃昏日暮的意味,表現的是游子病魔纏身又無家可歸的沉重、沒落,是衰颯的意象。
這幾幅圖畫一層層推進,展現的都是凄婉、荒涼、寂寞的畫面,和當時詩人的心境完全融合在一起,讀來讓人蕩氣回腸,凄婉凄切,不愧是一首經典之作。
篇5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當代;價值;解析
中國作為一個具備五千年發展文化的國家,承載著不可計數的歷史,中國古代文學的成就使世界各國所矚目。但是在當今社會中卻有一部分人認為古代文化缺乏一定時效性,距離人們的生活過于遙遠,沒有必要去了解學習。事實上,古代文學不僅是對當下經濟文化及自身情緒的一種反饋,更是一種歷史文化發展過程的見證,是文化信息繼承發展的物質載體。
一、文學形式與內容方面的價值
(一)古代與當代文化進行文化對比
從本質上看,古代文化與當代文化在本質上屬于同一種類型,都是作為文學形式的集中展示,存在的唯一不同是兩者所處的文化環境存在差異,作者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存在不同,促使兩者對情感表達的形式存在區別[1]。站在大成角度進行分析,中國古代文化可以算得上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代表。當代文化作為一種古代文化的延續發展,當代文學是基于古代文化的基礎衍生出來的,雖然知識源于社會實踐,文學作品源自于現實生活,但是古代文學的存在卻為當今文學的發展降低了諸多難度,衍生出新興文學作品,因而當代文化屬于對傳統文學作品的價值繼承與發揚。需要注意的是,此種繼承并不是單一的、無條件的、按部就班的繼承,而是一種批判性的整合,主要是對古代文學作品中一些有益成分進行挖掘,對于一些低效的問題進行革新,簡單的說就是推陳出新。如:杜甫的《望岳》名句“一覽眾山小”亦從《孟子?盡心上》“登太山而小天下”鍛化而來,充分體現了“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的推陳出新精神。古代文學的存在算得上是當代文化發展至今衍生出的新的沃土,隨著時間的推演發展,在國際文化的舞臺站穩腳跟,充分綻放出屬于獨屬我國的文化,并保持持續不斷的生命力。
(二)古代文學價值內容解析
古代文學作品鼓舞了當代人追求優質的精神。古代文學作品中側重強調了文學作品的寫實性,隱含大量本體論鼓勵當代人尋求真正的美,樹立優質的思想道德,這也是當代文學中最需要增強的內容[2]。古代文學創作比較關注個人學習感受,一些發自內心作品才可以真正打動人的內心;針對社會發展中諸多事件,發表自己的言論自由,進而切實感受生活的不易與艱辛,這也是就古代文學作品中隱含的精神。
二、中國古代文學在當代育人方面的突出價值
(一)古人對古代文化價值的認知
文化作為一種表層含義,從核心層面進行分析,文化存在的最終價值是使人有所收獲,從中提煉出諸多心得。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到當下對于人們的世界觀與思想品德的影響是十分關鍵的。文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為人學,通過有效閱讀詩歌可以有效振奮讀者的情緒,使其奮發向上,讀者借助閱讀古代文學掌握古今中外的歷史,匯集一些興趣相投的人進行文化情感上的交流,并借助文字抒發自己對社會的種種不滿。“從生活方面進行分析可以奉養自己的父母,從發展方面進行分析可以侍奉王朝,還可以在生活中獲取諸多有關于花鳥魚的名稱及典故。”這一句話可以稱得上孔子甚至是儒家學派對于古代詩歌價值的最早最全面的以此評價。
(二)當代人對于古代文化價值的認知
眾所周知,古代文學作品自身具備育人的價值與功能。在今年兩會中說:“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長歌行》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j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r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愛國情感溢于言表,借助詩句的學習充分感悟作者的愛國情感,這也是開展愛教育的主要途徑。借助閱讀古代文學著作,有效強化人們的愛國觀念。《詩經》中有諸多詩句是教育人們要誠信待人的。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學作品中隱含的價值觀導向內容不計其數,我國著名文學大家喬夢雪指出:“在當前經濟帶動文化的發展背景下,我們學習古代文學有何益處?這也是它最大的價值,不僅可以使你保持一顆純凈的心靈,且可以使你的靈魂與古代的文人墨客相聯系,進而不斷提升自我文學素養,提升自我存在的價值。”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價值及影響力是持續不斷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準確把握中國古代文學教育的當代價值,在教學活動中推陳出新,在教育活動中創新使用文學作品,進而促進教育改革工作全面的發展,提升課程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篇6
一、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現狀及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作為傳統性較強的一門古老學科,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一直秉持著自己的傳統。強調學術性、傳承性和知識性。這種教學模式當然不會錯,中國漫長的歷史以及隨之而來的文學傳承,使得眾多研究者極度重視考據、義理、辭章的方法論體系,大文化背景的時代色彩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我們的時代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時代,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和過于強調理論的體系化,不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即復合型人才。因而,中國古代文學的實踐教學呼之欲出,它或許是這個學科教學改革的破冰之舉。
中國古代文學的實踐教學的根本特征就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變被動為主動,調動學生感性與理性的雙重視角,全方位地培養其創新性和應用性。需要注意的是,強調實踐教學的同時,我們要注重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素養的培養。如果沒有基本的文學史常識,沒有對基本作家、作品的理解,實踐教學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模式芻議
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模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構。其一,學時設置上,實踐學時和講授學時要進行有機整合,既要有一定的區分度,也要強調二者的可溶性。就前者而言,實踐教學與課堂上的講授教學有本質的區別。作為一門古老的傳統學科,中國古代文學涉及到眾多的作家、作品,其沒有講授學時是不可能的。實踐學時只能是講授學時的有益而必要的補充。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實踐教學與講授教學二者在本質上并不矛盾,實踐的過程也需要教師必要的指導,講授的過程,也是實踐的另一種模式。二者的融合,能夠加強彼此所強化的領域,對學生的理論與實際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其二,要探索有意義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教學方法。目前,工作在第一線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師,對實踐教學的方法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并有了較成熟的案例,諸如古體詩詞的寫作、古籍文獻的整理、經典敘事文學的排演、古詩文的誦讀與傳唱等。任何成熟的教學模式,都需要有相應可行的教學方法作為支撐。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的實踐教學方法是統攝整個教學改革的靈魂。從教學實踐中得來,應用到實踐教學終曲,是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方法得以成熟的唯一選擇。
其三,重視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中宏觀因素與微觀因素之間關系的協調。理論上的宏觀建構,或許不能保證微觀與宏觀的完全一致性。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如果微觀教學現實與建立的宏觀模塊不能完全一致的話,會導致一系列因素的隨之變化。沒有基本固化因素的存在,教學模式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協調教學過程中宏觀與微觀的諸多因素,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所要注意的問題之一。
三、個性化考查與中國古代文學的實踐教學
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模式的建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課堂上的閉卷考試或者開卷考查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基本要求。在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對課程考查的改革,理應得到一定的重視。所謂的個性化考查,指在課堂的常規教學和實踐之后,根據具體作家、作品或文學史現象,創造性地針對某一可操作性題目,進行考查問題的建構,問題要具有新鮮性和趣味性,其答案一定是開放性的,從學生的作答中,可以看出,其對專業的理解,以及對專業延伸部分的操作能力。
篇7
論文摘 要:《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包含《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兩門基礎必修課和一系列選修課,是中文系排名第一的主干課程。但和豐富的教學內容相比,《古代文學》課時卻被嚴重壓縮,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合理分配《文學史》與《作品選》的講解時間、各段之間的教學時間及各種文體之間的教學時間,爭取在有限的課時內,盡量完整和合理地講授出文學史和經典的文學作品。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包含《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兩門基礎必修課和一系列選修課。不計選修課,單從《文學史》和《作品選》來看,《古代文學》課程在整個高校中文系也是屬于重中之重的專業課。以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為例,在諸多專業課程之中,《古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學史》、《當代文學史》、《文學概論》等七門課程被定為專業主干(核心)課程。而從學分和課時設置來看,古代文學憑借16學分、288學時的權重,遠超排名第二的《古代漢語》和《外國文學史》[1],成為名副其實的中文系第一主干課。但和古代文學大量的教學內容相比,排名第一的288學時仍然顯得捉襟見肘。從先秦到明清近代,數千年的文學史和汗牛充棟的優秀文學作品,遠非288個學時所能講畢。在此情形下,古代文學的教學想要面面俱到,既無必要,也無可能。且大多數高校在《文學史》和《作品選》之外,還開設有多門選修課,由古代文學任課教師結合自身的學術專長,對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專門文體進行講解,開設了諸如《詩經》、《楚辭》、《史記》、“唐詩”、“宋詞”等選修課,以之輔助《文學史》和《作品選》的教學。故此,《文學史》和《作品選》的講授內容須突出教學的重難點,而無需面面俱到。從課時分配來看,一般在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段和唐宋文學段分配學時較多,元明清段分配較少。講授內容主要以作家介紹、作品藝術風格的分析、文學現象、文學史流派、文學理論、文體衍生變異等為主。
具體來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是合《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為一體的課程:“史”是對文學發展脈絡的敘述,“作品”則是《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作為文學課的落腳點。大致說來,《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時間,一般是平分給《文學史》和《作品選》,二者各占一半。具體到某一階段,則會有一些出入。例如在講授元代文學時,筆者通過和學生的交流,發現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會在課后閱讀《作品選》中的戲曲作品,絕大多數學生對元雜劇絲毫不感興趣,也就沒有自主地去閱讀《作品選》。因此在講授元代文學時,更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講作品。在中國古代文學諸種文體之種,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詩詞。最為典型的便是唐詩宋詞中的一些名篇,有些篇目是學生在小學、中學的語文課堂上就學習過的,甚至有些作品在孩子入學之前,便被家長拿來作為啟蒙讀物來教授孩子。因此,學生對這些作品熟悉、有感情。而先秦段如《詩經》、《楚辭》等作品,因時代久遠,文字艱澀,學生閱讀時有較大難度,對其熟悉程度自然不能與唐宋段相比。而元明清段雖然閱讀難度降低,但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唐、宋段相比,也大為降低,這既因學生對戲曲的興趣沒有詩、詞那么高,同時也因為有“一代之文學”之稱的明清長篇小說,篇幅較大。大學生的課后時間多花在對英語、計算機等科目考級、考證的準備上,他們不太愿意花過多時間去閱讀長篇小說。對于作品的陌生,使得一些學生在考試答卷時,只能空談一些通過死記硬背得來的文學史概念、常識,而不能通過具體的作品來加以印證。因此在教授先秦、元明清段文學時,作品的講解便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時間的分配上,也要適當傾斜于《作品選》,讓學生通過對具體作品的閱讀,找尋自己的感悟,而不是僅僅止于被動地接受文學史教材所提供的結論。對于中學教材已選的一些篇目,不能因為學生已經學過,便一筆帶過;恰恰相反,對于大多數將來要走向中學講臺的高師學生來說,此類篇目更需要精講、細講。對一些重要的篇目,最好是要求學生背誦。事實證明,這一看似落后的教學要求,卻最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讀書百遍而義自見”的道理在今天并不過時。
文學史的教學內容,大多數高校是按照從先秦到明清近代的時間順序講授。這種做法易于把握每段文學的總體風貌,但也容易遮蔽文體發生、演變的歷史。在按段教學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突出文體發生、發展、演變的歷史。李炳海先生指出:“文學史教學的重要任務是使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在知識上具有系統性。不僅如此,這門教學還要有一定的深度,對于相關的文學現象,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具體落實到文體上,就是不僅要知道某種文體的生成根據、發展演變,而且要了解文體名稱的由來。而對于文體名稱進行追本溯源,正是文學史教學和研究的薄弱環節。”[2]以時間順序進行教學,并無不可,但要有意識地突出文體的變遷。比如,在講授到唐代近體詩時,要對歷代詩體的發展作一綜述,讓學生了解《詩經》、《楚辭》、漢魏古詩、齊梁新體詩以來的詩體演變軌跡,從而更好地理解唐代近體詩在詩歌史上的地位。又如,在講授元雜劇之前,應對中國戲曲的發展、成熟作一系統介紹,將中國戲曲成熟之前的諸種藝術形式如原始社會歌舞、春秋戰國的優伶伎藝、秦漢百戲、南北朝“代面”等歌舞戲、唐參軍戲、宋雜劇、金院本、諸宮調等略作介紹,指出以上藝術形式可以歸納為說唱藝術、歌舞戲、滑稽戲三類,而元雜劇正是在綜合這三類藝術形式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
另外,教師還應注意對教學內容的更新,關注學術界最新動態,及時將學界已經有定論的新成果加以吸收,不能一本講義用數十年而不變。比如,袁行霈先生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在介紹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著述時,說:“至于程晉芳在《文木先生傳》中說還有‘《詩說》若干卷’,可惜已失傳,只能從前人的詩文和《儒林外史》中看到只言片語。”[3]1999年,失傳已久的《詩說》被復旦大學學者周興陸于上海圖書館發現[4],這自然可以修正文學史教材的舊說。又如,《寒花葬志》是明代歸有光的散文名篇,還被選入了中學語文教材,但今天我們所見的版本實為刪節本,刪節本把寒花當做歸有光普通的侍女,遮蔽了她為歸有光之妾的事實。復旦大學鄔國平教授從上海圖書館所藏《歸震川先生未刻稿》中找到足本《寒花葬志》[5],補出今本所無的“生女如蘭”等重要內容,這就顛覆了對《寒花葬志》的傳統認識。在《作品選》教學時顯然也要將此成果及時加以吸收,對《寒花葬志》進行新的也是正確的解讀。如此教學,既能傳授學生最新的知識內容,也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進行研究型學習。
注釋:
[1]古代漢語和《外國文學史》均為7學分,126學時,見http:///wwwroot/jdnewsview.asp?id=733,2010年12月12日。
[2]李炳海:《關于中國古代文體的思索》,學術交流,2010年,第7期。
[3]袁行霈主編,黃霖,袁世碩,孫靜本卷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頁。
篇8
關鍵詞:桃花源記;翻譯美學;文化交流
翻譯美學是一個翻譯與美學聯姻的新學科。古代文學是我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美學意義自不待言。翻譯美學的出現和發展為中國古代文學翻譯的賞析開辟了一條新路,也為中國文學翻譯提供借鑒。
一、陶淵明與《桃花源記》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火不斷,社會十分黑暗。在這種社會環境下,陶淵明創作了《桃花源記》,以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對當時生活在戰亂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記》中的語言質樸自然,精煉,文筆簡潔優美。
二、審美主體翻譯家方重與林語堂
方重是我國著名文學家、翻譯家,譯有《喬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淵明詩文選譯》等。林語堂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他將孔孟老莊哲學和陶淵明、李白、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學作品英譯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將中國的古典文學、傳統文化乃至中國式的生活理念介紹到國外,為西方人士認識中國搭建起一道橋梁。
三、《桃花源記》英譯評析及其美學意義再現
就審美客體而言,劉宓慶將其分為形式系統即審美符號集和非形式系統即審美模糊集兩大部分。其中審美符號集包括語音、文字、詞語層和句段中的審美信息,而審美模糊集則包括“情”與“志”和“意”與“象”的兩部分審美信息。就《桃花源記》的翻譯而言,文章將選取審美符號集的詞語層和審美模糊集中的“意”與“象”部分進行兩個譯本的研究,評析其審美的再現途徑。
1.詞語層。“有審美價值的用詞顯然是經過原語作者精心選擇的,通常符合以下標準,也是我們的審美依據,即準、美、精。“準”是指用詞表達了原意和適應了語境,“美”指用詞能給人身心以很大愉悅的品質,“精”指翻譯時用詞應該精練,無拖沓”。《桃花源記》中有一段對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方重和林語堂的譯文如下:
方譯:All of a sudden he came upon a peach grove.For hundreds of pace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the peach-trees were in full bloom.No other trees were to be seen in the whole grove.The soft grass looked fresh and beautiful.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gracefully in a thousand hues.
林譯: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此段中原文的“忽”字凸顯了桃花林的出現不僅出乎漁人的意料,也出乎讀者意料。方譯中短語“All of a sudden”被置于句首,進行了強調,林譯中副詞“suddenly”被置于主語后,也是強調,據此,兩譯者均體現了用詞的“準”,適應語境的需要,即后文的“漁人甚異之”。兩位譯者對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翻譯處理側重不同。在方譯中,譯者詳細刻畫,通過“fresh and beautiful”形容芳草,“dancing gracefully”,和“in a thousand hues”來描述桃花,為讀者展示了一幅動態美景,突出了“美”,即用詞“能給人身心以很大愉悅的品質”。林譯則突出“精”,即精練,無拖沓,一句“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簡潔明了地道出桃林的全景。
在字詞微觀方面,兩位譯者均向目標讀者展示了《桃花源記》中蘊含的美學因素,一個強調動態美,一個展示簡潔美。
2.“意”與“象”。“意象、意境運用是中國藝術的獨特的創作手法,因此翻譯審美絕對不可以忽略”。“意象”指作家主觀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結合,或“情”之于“文”的“賦形”。“意象”蘊涵著“情”與“景”及作者的“意”與“志”,是審美的高級階段,而“象”也指象征手法,審美者需根據“象”來理解作者的“意”,即其要表達的概念。作為譯者,領悟原文中的“象”至關重要,因為“意象”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獨特的審美情感,因此,譯者在翻譯時要了解意象的文化所指。《桃花源記》文末提到: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方譯: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on learning of it,was anxious to rediscover the place. Nor did he succeed,and died soon of illness.
林譯: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 He heard of this story,and planned to go and find it,but was taken ill and died before he could fulfill his wish.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的文末提到劉子驥,實際上是在寄托自我情懷,要借其隱逸之心,抒發自己對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時也突出了“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之意。方譯中“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譯為“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人名被略譯,從審美角度來看是譯者領略到了原文的“象”,即虛無的桃源,而突出“未果,尋病終”的結局,所以此處弱化了人名的翻譯。林譯中直接用“idealist”一詞來翻譯,即“理想主義者或空想家”,也同樣表達出了桃源的虛無之意,可以說兩位譯者是異曲同工,都表達出了原文中的“意”與“象”。
兩位翻譯大家為讀者呈現出不同的桃源之美,都傳達出了桃花源的象征意義,給讀者帶來美感的同時,也讓目標語讀者領略到中國古代文化的深刻內涵。
參考文獻:
[1] 方夢之.譯學詞典[K].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篇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試題
課程代碼:00539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O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蘇軾議論文的風格是
A.紆徐委備 B.瘦硬簡健
C.雄辯恣肆 D.雍容典雅
2.黃庭堅的詩歌被稱為
A.山谷體 B.后山體
C.簡齋體 D.誠齋體
3.李清照前期詞的風格是
A.清麗淡雅 B.沉郁哀痛
C.清空騷雅 D.濃艷密麗
4.秦觀詞的特點是
A.詞風豪放 B.詞風婉約
C.多用典故 D.議論縱橫
5.“永嘉四靈”專攻的詩體是
A.五律 B.五絕
C.七律 D.七絕
6.劉克莊所屬的詩派是
A.西昆體 B.晚唐體
C.江西詩派 D.江湖詩派
7.元代前期散曲創作的主流風格是
A.豪放 B.清麗
C.質樸 D.蘊藉
8.《琵琶記》劇本結構的藝術特點是
A.悲喜相承 B.苦樂相錯
C.首尾鋪陳 D.主線隱伏
9.元人話本小說中藝術水平較高的是
A.《陳巡檢梅嶺失妻記》 B.《碾玉觀音》
C.《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D.《簡貼和尚》
1O.宋元之際文人戴表元的詩歌特色是
A.富有唐詩風味 B.追求警策深致
C.頗具黍離之感 D.崇尚古樸儒雅
11.薩都刺直面現實的詩歌作品是
A.《渡白溝》 B.《芙蓉曲》
C.《鹽商行》 D.《鬻女謠》
12.現知最早的話本小說總集,是嘉靖時期洪椒所編的
A.《二刻拍案驚奇》 B.《熊龍峰刊四種小說》
C.《古今小說》 D.《六十家小說》
13.明代提出“情教”說的作家是
A.袁宏道 B.李贄
C.湯顯祖 D.馮夢龍
14.唐宋派散文作家中,編纂了《唐宋家文鈔》的是
A.歸有光 B.王慎中
C.茅坤 D.唐順之
15.陳鐸的散曲集是
A.《誠齋樂府》 B.《王西樓樂府》
C.《秋碧樂府》 D.《海浮山堂詞稿》
16.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四人被稱為
A.吳中四士 B.吳中四才子
C.永嘉四靈 D.弘正四杰
17.李攀龍文集的名稱是
A.《云如居士集》 B.《滄溟先生集》
C.《四溟山人集》 D.《弇州四部稿》
18.明末清初詩人顧炎武的詩歌風格是
A.雄放 B.典麗
C.華綺 D.高古
19.查慎行論詩倡導
A.尊唐 B.宗宋
C.學杜 D.學陶
20.袁枚在詩歌理論上主張
A.性靈說 B.格調說
C.神韻說 D.肌理說
21.桐城派主將劉大櫆的文論著作是
A.《閑情偶記》 B.《文史通義》
C.《論文偶記》 D.《明儒學案》
22.顧貞觀代表詞作《金縷曲》二首的主要內容是
A.詠物 B.吊古
C.贈友 D.寫景
23.下列小說中,善用唐傳奇手法以志怪的是
A.《禱杌閑評》 B.《綠野仙蹤》
C.《聊齋志異》 D.《儒林外史》
24.清初以吳偉業、尤侗為代表的戲劇流派被稱為
A.文人派 B.蘇州派
C.娛樂派 D.臨川派
25.被譽為“千百年來曲中巨擘”的清代傳奇作品是
A.《西廂記》 B.《清忠譜》
C.《桃花扇》 D.《長生殿》
26.清代道、咸、同時期,占據詩壇中心的是
A.宋詩派 B.同光體
C.新派詩 D.南社
27.后期桐城派古文成就的是
A.陳用光 B.吳嘉賓
C.朱琦 D.梅曾亮
28.譴責小說《孽海花》的作者是
A.李寶嘉 B.吳沃堯
C.曾樸 D.劉鶚
29.清末不懂外文但以小說翻譯的是
A.林紓 B.嚴復
C.柳亞子 D.陳去病
30.近代首先在理論上提出戲劇改革的是
A.梁啟超 B.柳亞子
C.陳去病 D.汪笑儂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O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
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辛棄疾詞的藝術成就包括
A.婉約詞柔中有剛 B.喜議論
C.善用典 D.以論為詞
E.以詩為詞
32.在金代成長起來的“國朝文派”作家有
A.蔡珪 B.楊載
C.黨懷英 D.趙秉文
E.蔡松年
33.以下《紅樓夢》版本屬于120回刻本系統的有
A.程甲本 B.程乙本
C.甲戌本 D.乙卯本
E.王希廉評本
34.彈詞作品的題材類型主要有
A.兒女英雄類 B.兒女類
C.雜糅神仙類 D.狐鬼故事類
E.儒林科舉類
35.卓有成就的近代詞論著作有
A.《藝概·詞概》 B.《白雨齋詞話》
C.《蒿庵論詞》 D.《復堂詞話》
E.《蕙風詞話》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36.西昆體
37.《竇娥冤》
38.《聊齋志異》
39.龔自珍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0.簡述晏殊詞的創作特色。
41.簡述鄭光祖《倩女離魂》的藝術特點。
42.簡述《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
43.簡述《長生殿》的思想意蘊。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
篇10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理念;“經典誦讀”;中華文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9255(2014)01-0064-03
中國古代文學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作為傳統性較強的基礎課程,它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而這種教學模式和方法對于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并不完全適用。而且,現如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存在著明顯的矛盾,那就是教學內容的龐雜與課時數有限之間的矛盾。因此,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應該是課程改革探索的首要任務。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中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應該在文史結合的基礎上,以文為主并實行“經典誦讀”,以此回歸文學本位;教學中要盡量做到貫通古今,并把審美教育提升到相當的高度,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實行“經典誦讀”,回歸文學本位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受到一直以來文學史模式以及史學本位的課程觀念影響,很多都是講文學史必講作家生平、思想、藝術成就和影響,講文學作品必講創作背景、思想內容、表現手法,對文學作品本身的文學性、審美性重視不夠,導致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直觀體悟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逐漸喪失,導致“文學作品已經失去了在文學學科中應有的基礎,而處在一種知識傳授的輔助地位”。[1]尤其是受課時被壓縮等因素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一味注重對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歷史規律的把握,而忽略對文學作品細微的情感、藝術和審美質素的闡發,往往將鮮活的文學作品變成了注解文學史的史料,這樣的教學理念不僅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不適宜,更不適用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
筆者認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不應該以文學史為主,而是需要在文史結合的基礎上的以文為主,回歸文學本位。要想真正讓學生回歸文本閱讀,實行“經典誦讀”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學經典是歷經了幾千年風雨歷練和時間考驗的人類智慧和情感的結晶。作為民族傳統文化載體的中國古代文學經典積淀著廣博深厚的傳統文化和民族之魂,充分體現了先人對自然和人生的體驗和感悟。尤其是那些反映積極進取、憂國憂民、識禮重義等儒家人文傳統的作品對于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平復急功近利的心態,塑造健全的人格很有啟發和幫助。
“經典誦讀”能夠使學生從道德修養、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等方面受到熏陶,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無疑比直接對他們進行說教更有效,而且能夠產生持久的影響力,這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文學發展和歷史文化的背景上,對一些經典文學作品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誦讀和基本分析、鑒賞的文學作品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尤其是在作品講讀、分析的時候,多運用描述性、抒情性的語言,重視意境的感染和心靈的觸發,并注意加強誦讀指導。“經典誦讀”不僅僅能夠提高人文素養、夯實專業基礎,同時也能夠擴大學生的文學知識視野,培養敏銳的感知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理解力,進而磨礪思想、提純情感、積蓄能量、放飛理想,而且,文學經典是民族語言藝術的典范,誦讀經典同時也是對漢語言精妙境界的至高體驗,可以說,“經典誦讀”的過程就是對語言藝術的精微訓練,這對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打好專業基礎很有助益。
目前,一些高校采取以“經典誦讀”為輔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并以背誦默寫中國古代文學名篇的方式進行考核,這種做法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或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教學中都值得推廣。學生一開始可能會感到難以接受,感到不適應,而他們一旦真正進入作品,形成誦讀習慣,就會逐漸被吸引。而一旦這些經典所承載的價值觀、審美情趣在學生的思想中確立了主流地位,這對于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塑造健全的人格均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弘揚中華燦爛文化,培養跨文化意識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它更是一個貫通古今的過程。在中國古代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實用性、現代性,努力想辦法注入更多的時代內容,拉近學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離,引導學生從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底蘊及其歷史變化的角度去理解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教師還應該努力發掘中國古代文學在現代社會中具有的人文價值,以創造性的解讀讓學生理解古代文學作品的當代意義,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這些經典作品與他們不是遙不可及,而是血脈相通的,尤其要注意發掘這些作品經過時代的大浪淘沙后,對他們的思想、情感、價值建構起到的重要意義,以此啟發學生的思辨能力,拓展他們人文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中國古代文學博大精深,歷經數千年的積淀與傳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有些辦學者和研究者似乎有意無意地把具體的對外漢語教學學科和漢語言專業完全等同視之,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科教學和專業教育的區別,只注重語言的學習和訓練,忽視文化知識的傳授”。[2]尤其是作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每人都是光榮的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傳承者。那么,在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中,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傳承使命感。通過與作家和作品穿越時空的對話和交流,能夠建立起與前賢今哲對話的平臺,拉開與現實世界的距離,看到一個有別于現實功利世界的更加豐富博大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在功利追求的人生中看到一種更加高尚的人生,懂得更多處事做人的道理,懂得自己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與此同時,因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畢業生將來很可能成為跨文化的交流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引導學生在世界范圍內關注中國古代文學,并注意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余秋雨先生曾經指出,“文化在精神層面上是人類共通的精神價值,把民族的價值置于人類價值之上,是我們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礙”;“文化以差異并存為美,以消除差異為丑,文化上的差異,絕大多數構不成沖突。”[3]所以,教師要注意中外文學比較時的態度問題,并引導學生在將來的教學和文化交流中以開放、寬容的心態對待各國文化,包括能夠指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勇于過濾其中的糟粕。
三、把審美教育提升到相當的高度,
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
作為藝術結晶的文學作品,它不是簡單的再現現實,而是體現了經提升之后的理想的精神境界。尤其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作品承載了各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感受,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和美學特質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所以,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教學過程中,審美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之所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極好材料。然而,現如今的教學大多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的文學體驗,以及心靈的感悟和審美的熏陶,把本來生動的、立體的文學變成了缺少生氣的、平面的知識。很多教師在講授古代文學作品的藝術特色的時候,往往是直接灌輸給學生一些死記硬背的條條框框,根本沒有進行真正的審美闡釋,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長此以往,學生會漸漸失去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興趣。
對此,教師首先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使自己成為一名成功的文本鑒賞和闡釋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試著先撇開圍繞作品的外在說明,直接把學生領到作品面前,并努力為學生創設自由的審美氛圍。比如使用一些詩性的、形象性的語言,或音樂等多媒體等手段,把學生帶進作品所表現的意境之中,幫助學生進入一種自由的審美狀態,鼓勵他們對作品本身的結構、語言藝術等發表自己的看法,進而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重新喚起學生的文學感覺。例如唐詩名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極富詩情畫意的詩篇,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是按部就班地講授作者生平、師生朗讀作品、分析詩歌內容、師提問生回答等傳統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對這首詩的審美感受。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專業人士的朗讀錄音,并讓學生充分朗讀作品,再加上教師在講解中運用富于感性和詩意的語言,可以豐富學生的視聽,激發學生的審美感受。
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絕非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它更是一個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過程。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領悟那些蘊含在各種文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包括經世報國的博懷、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豪邁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等,使他們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和自己身上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比如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寫的是日常生活中偶遇風雨這樣一件小事,蘇軾卻賦予了它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人生的起伏是多變的、是突然的,是無法預知的。在人生的風雨中,重要的是心態,如果能以樂觀灑脫的態度去面對坎坷,泰然處之,總會有云散日出的時候。教師由此可以聯系蘇軾在黃州的經歷,引導學生學習體會蘇軾在這種超然物外的曠達背后,仍然堅持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之精神。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古代文學知識的傳聲筒,更應該肩負起傳道的責任,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才是文學教育者最重要的責任。
總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中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應該在文史結合的基礎上,以文為主并實行“經典誦讀”,實行“經典誦讀”,以此回歸文學本位;教師應該努力想辦法注入更多的時代內容,拉近學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離,并努力發掘中國古代文學在現代社會中具有的人文價值,以創造性的解讀讓學生理解古代文學作品的當代意義;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傳承使命感;鑒于中國古代文學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和特性,教師在教學理念上應把審美教育提升到相當的高度,以詩性闡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楊柏嶺.文本?美育?文化:當代高校文學類課程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