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評課稿范文

時間:2023-04-02 23:01: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語文評課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語文評課稿

篇1

【關鍵詞】生本課堂;高中語文;試卷講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當前中學教育有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學生厭學。學生在幼兒園時應是非常好學的,小學時是比較好學的,但是到了中學高年級,尤其到了畢業班,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往往只剩下對某些功利的追求,而失去了對學習本身的興趣。因此人們開始倡導生本教育,生本即“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它帶著創新而來,載著和諧而歸,讓師生在教與學中不斷分享著課堂教學的自然真實,輕松和諧。那么生本課堂是否能適用于高中試題講評呢?筆者對高中語文試題講評課做了大膽的實踐并取得可喜的效果。

一、傳統試卷講評課存在的問題

傳統講評不分主次,沒有針對性。講評試卷教師不知道學生最想知道所以然的題目是哪些,更不知道學生作答時的思路。只好漫無目的地從試卷的第一題開始,喋喋不休地一直講到最后一題。因為教師講評試卷時只就題目而講題,不重視對知識的深化和拓展,也不進行解題思路、方法的引導和灌輸。學生需要教師重點分析的題目,教師卻蜻蜓點水似的一帶而過。一節課下來,老師從頭講到尾累得氣喘吁吁,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樣做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講評的真正目的,效果是事倍功半。

二、生本課堂試卷講評優點多多

1.生本講評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心理動機常表現為希望得到好的分數,不能落后于同伴,希望經常受到教師的贊揚等等,即具有好勝性和榮耀性等心理傾向。講評應保持和強化這些心理動機,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空間和舞臺。

2.生本講評課堂強化學生答題意識,培養良好的答題習慣。生本講評課堂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探索,必然激發積極的思考,從而去關注周圍得高低分學生試卷的答題特點,并總結得失及其規律,有助于強化學生答題意識和培養學生良好的答題習慣。

三、生本講評課堂具體實施

生本講評課堂主要由小組分工、診斷剖析、學生課堂展示、教師點撥總結四部分組成。

1.第一個環節小組分工。教師把整套試卷按題型分成與班級小組數相等的幾部分,將試卷各部分分工到組,各小組還可以將承擔部分再細分到人。各套試卷講評讓每組分擔的題型以此類推,輪流坐莊,爭取一學期下來每組都能對每種題型講評一次。

2.第二個環節診斷剖析。診斷剖析分為自我診斷和小組診斷兩部分。

①個人自我診斷。

小組展示之前教師指導學生以個人為單位,認真分析試卷各題及小組分擔部分得失分和“應得分”情況。“應得分”不是試卷上的滿分,而是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判斷,完全有把握得到的分數。不少學生在應得分與實得分之間存在較大距離,表現出考試過程中的心理焦慮、答題時粗枝大葉等不良習慣以及考試技術等非智力因素,是影響考試成績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診斷(即自我評價)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首先,教師的任何評價意見,只有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認識,才能指導學生產生新的學習行為。其次,學生認真地自我診斷,往往能得到最真切、具體的反饋信息,它可以直接轉化為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及時取得自我教育的效果。因此,自我評價具有自我反饋、自我激勵、自我導向的功能,是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形成自學能力的重要因素。

②小組剖析診斷。

小組有針對性統計分擔部分答題的得分,統計小組各題的最高分、最低分、全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對此類題的掌握情況。一般的,若全組平均得分低于此題滿分的60,則說明此種類型的問題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小組展示時應予重點講評。

試卷講評的診斷,可以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及時糾正不良習慣,調整學習方法,校正復習方向;加強教與學的針對性、增強實效性,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效度和效率。

3.第三個環節課堂展示。可根據分擔題型特點、試題難易答題情況,學生自主選擇展示形式,例如作文題一般從審題、立意、擬題、素材名句、開頭、結尾、范文幾方面向同學展示,學生可以自行制作演示文稿或素材短片。

有些試題的條件隱藏、綜合度大,學生往往很難判斷其錯誤的原因,在課堂展示上要重點展示小組剖析診斷問題的詳細討論過程,包括題意的挖掘、得分點等,讓學生自己領悟究竟在哪個答題環節上出了問題。

4.第四個環節教師點撥。試卷講評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達到講一個題目而窺知整個類型試題的方法技巧,所以就要把各類題型的答題基本思路明晰化,使學生逐步掌握答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師應根據課上小組同學對試題的分析和對錯題的統計,尤其是根據學生在分組講評中存在的問題要視課堂情況和學生的反應適度有針對性地分析和補充,并歸納此類題型解題思路和要點,最后進行鞏固訓練。

總之,試卷講評也是一種藝術,需要許多方法和技巧,它是綜合因素互動的特殊教學現象,涉及師生、生生、個體與群體、群體和群體之間的綜合互動。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通過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生本講評課堂模式,使整個講評過程學生情緒亢奮,容易接受大量的有關知識及解題的信息,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和解題能力的提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促進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評價與提高,從而提高講評的課堂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 提問評價激趣

【中圖分類號】 G633

課堂提問的過程,是師生雙方共同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的過程,是教師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是師生交流的平臺,是讓學生思維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達到師生互動課堂教學的效果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課程的深入,課堂提問與評價直接反映了合作的理念要求,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提問承載著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與基本理念,關系著整個語文教學活動的成敗,是廣大語文教師努力的方向和教學突破的焦點。教師的提問要使學生能夠接受、符合學生現狀的原則,且提問的形式要科學合理,對于學生的回答評價要恰到好處,把握住一個“度”的原則。同時有了好的提問也需要相應的評價行為,只有二者合理配合,才能達到一節課教與學的統一。

一、教師進行課堂提問的必要性

教師的提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絕大多數高中語文篇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課堂氣氛活躍、教學目標明確是離不開教師的提問的。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服務者,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其次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就是比較優秀的學生也存在著“思維的惰性”,所以教師的提問顯得尤其必要,教師的提問可以盡量克服學生廣泛存在的“思維缺席”和“思維惰性”現象的出現;激活課堂教學氣氛,體現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效果;克服學生的自主學習存在的一種盲目性和無序性現象,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把握住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所以教師的提問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二、教師的提問應遵循的原則

1、普遍性與代表性

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水平不同,個性差別也很大。教師設計提問時要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目標,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師生互動課堂教學方式,這種師生互動,有大多數時間成了“亂動”或“不動”,這種合作學習開始變形。《語文教學通訊》中有這樣一個材料:教師在向學生提問后下講臺開始讓同學們自由討論,教室里熱熱鬧鬧,氣氛活躍,人人參與教學活動,但仔細觀察問題就出來了,一些學生不會合作,只在那里聽好生“主講”,一些小組的學生還在閑聊,尚未進入討論狀態。針對此類情況,教師要特別注意指定非自愿者來回答問題,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學、不愛思考同學的非語言性暗示,鼓勵學生間相互啟發,使大多數同學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在考慮提問普遍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示范性,既面向全體學生,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擁有同等的參與機會和成功感,為部分優秀的學生設計思維水平較高的題目,給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精彩的答題能產生很好的示范與帶動作用,能促進學生較高水平的思維活動。

2、層次性與量力性

對于提問的設計,要遵循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組成由淺入深、由簡到難、先簡后繁的階梯式層層推進和擴展的序。按照這樣一個序,教師能節時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而且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能夠視不同情況,做出靈活的變動,可以重點突破,從重點問題入手,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與手段。下面就從對提問順序的設計的角度,來談一下教師提問應遵循的層次性與量力性。

首先,有的課文本身的就是一個由淺入深的、結構嚴密有序的組合體。其次,有的課文并不是由淺入深的構思,而且開頭難以理解,后面卻峰回路轉,所以教師設計提問就要打破現有的序列,重新組成容易理解的序列,一般這種課文可以從結尾入手。

3、和諧性與計劃性

和諧性,是保證課堂提問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情感的和諧非常重要,教師提問的態度要親切自然,切不可生硬、牽強或模棱兩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敢于大膽答題;教師要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達到師生情感的趨同性,以消除師生間的隔閡,使學生樂于回答問題;教師要尊重學生,認真聽取他們的回答,允許學生有插話的機會,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而且對有獨到見解的同學要給予肯定,相信和諧性很好的課堂教學,可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的提問要有計劃性,絕不能信口設問。每堂課應當圍繞教學的目標,扣緊重點、難點和關鍵,設計出一個個準確、鮮明的問題,問題與問題之間具有連貫性與層遞性,每堂課的問題,都有明確的目的,完整的結構,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的方法要靈活,不拘一格。

三、教師課堂提問的方法

課堂提問方法很重要,課堂上教師提問方法正確得當,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達到啟發式教學的目的,對于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提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現在撮取幾種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見的方法介紹一下。

1、抓住關鍵提問突破法

能否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提問突破,決定了教師這堂課教學成功與否。教師要抓住一個關鍵問題打開一個決口,讓知識的水流奔涌而出,以提升學生的思想,這就要求教師要能真正地吃透教材,才能找到關鍵問題的所在,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說叫:“牽一發而動全身”。

2、蠶食鯨吞法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大了難以回答,這時就要劃整為零,提出一個個的小問題,然后各個突破,進行蠶食鯨吞。3、暫時擱置法

這種方法對于解決難以回答的問題尤其有效,明知問題學生很難回答,但還偏要提出,暫時擱置,留待醞釀,不要求立刻回答,而是以后作答,如同打一個燈謎,暫時不揭謎底,讓猜謎之人煞費苦心地反復琢磨,給學生充分思索的回旋余地。這樣,一旦以后揭開謎底,學生印象會非常深刻,很長時間不會忘記此問題。

4、深挖激趣法

學生如果覺得教師提的問題過于簡單,那么就提不起來興趣,但教師如若深挖問題引導學生思維,就如投一塊石頭于平靜的湖水之中,激起層層波浪。有的課文看起來很平實很簡單,其實卻獨具匠心,那么這種提問法,就能顯示它的獨到之處。

四、教師對于學生回答問題后的評價

在語文教師提出的許多問題中,有的問題的答案要有統一的標準,有許多問題的答案不應要求有統一的標準,特別是現在許多還未定論的問題,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落實素質教育的方針。

我們從許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來分析,他們對問題的答案有一定的期待性,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放任自流,而不整理不歸納,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始終沒有清晰、明確、完整的認識,這種做法在許多條件下是不正確的,教師應明確:答案的虛化和不清晰并不等于多角度的理解。

對于我們現在還無定論的許多問題可以培養學生一種創新思維能力,如在講解《祝福》這一課時有教師問:“造成祥林嫂悲劇命運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學生回答:“是封建禮教。”有的回答:“是祥林嫂特殊的遭遇。”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有道理的,教師不應徹底否定哪一種觀點。

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教師進行評析總結的時候,不應直截了當告訴其答案就完事,應該用委婉的口吻告訴他們回答有理的地方在哪,不足之處何在,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加以委婉指出其不足。因為中學生心理還是較稚嫩、欠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比較弱,所以教師針對他們這一心理結構特征,在作出總結評價的時候,若方法不當,評價過激,極可能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學生怕回答問題,怕講錯的心理特點,時間一長就會很少有人敢回答問題,課堂氣氛就會變得沉悶,養成學生不愛思考問題的惰性,所以在總結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要以激勵為主,適當指出不足為輔,要經常用:“這位同學回答問題的思路還不錯,這很好,但是某某地方還有一點小小的不足,總體還是不錯的”這類話來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可以運用啟發性策略。如用“你再仔細想想,看還有沒有要補充的?不,并不全對。”或“你能告訴我是怎樣得到這個答案的嗎?”這些不帶任何消極感彩的中性詞語。通過有效的評價,相信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陳旭遠 《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反思》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陳冀平 《語文教學與學業評價》 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5

篇3

摘要:新課改環境中,普通高中進行課堂教學評價這樣將有利于我們對當前化學課堂教學評價理論模式和實踐操作狀況的反思,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有價值的啟示。本文自身教學實踐,對高中化學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概述,提出了一些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化學課堂 教學評價 教學策略

一、課堂教學評價意義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是該理念能否落實和實施的關鍵,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在于其是否有一套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在于能否對我們的課堂教學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對于具有不同智能組合、不同個性的學生,我們應該改變傳統單一的“別與選拔”的評價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積累,更應該要重視對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和培養,并通過多元的評價方式對其作出客觀的評價,以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總之課堂教學評價對激勵學生、教師及學校的快速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

1、評課觀念上存在的問題與誤區

評課為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涵蓋了他評(另外的老師、教育專家、行政領導等等)還有老師自評(課后反思)不同類型。課程標準非常關注教學反思及其評價,編訂合理的評價指標,進行合理的評課活動在教育過程中能夠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從評課思想方面存在著缺陷及不足。

(1)課堂提問人次越多越好

從評課環節內出現了這樣的錯誤觀點,也就是提問人次多多益善,部分老提問人次當成了衡量教育過程的重要指標,所以老師通過各種途徑,有目的提問,沒有掌握提問時機、提問內容,造成提問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部分教師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提問,沒有為學生留下反思的余地。

(2)學生回答問題準確率越高越好

問題要具備相當的深度及廣度,存在明顯的思考價值,并非所有學生均能夠找到正確的答案。老師應當有目的的安排思維誤區,通過這種方式給學生展腦力激蕩,推動學生產生系統的了解。

(3)教師講得越少越好。部分評課者制訂了硬性指標,要求老師從教育過程中講課時間應當控制在多長時間之內,通常提到的“精講”,并非時間層面“量”的定義,而是更高層面的“質”的定義。

2、評價標準上存在的問題

(1)化學教學評價的“目的性”問題。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評價往往將總結性評價當作重點,主要是在老師教學質量方面進行相關評價,沒有關注評價自身激勵影響。

(2)化學教學評價標準的“適應性”問題。國外的先進理論,不是適合每個國家地區,所以,從評價過程應當避免全盤照搬,應當對其進行合理的調整、改正,以提高其適應性。

(3)化學教學評價標準的“情境化”問題。化學教學評價標準呈現了非常突出的情境性,所以在各個課型、教育目標和評價指標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

3、評課操作上存在的問題

(1)重聽輕評。僅僅強調聽,沒有強調評。部分領導頻繁聽課,不過無法安排相關人員及時開展評議,同時無法和老師及時溝通交流,聽課變作了表面工作。

(2)敷衍了事評課。通常情況下為表面評議,僅僅指出好的地方,忽略錯誤的地方。表揚多,指出問題少,評課中發言人少,評議過程同樣非常簡略,評課沒有閃光點。

(3)平淡膚淺。在聽課結束之后,不能發現突出的難點,在筆記中無法有效展示,僅僅粗略指出“這節課教得不錯”,或者說“這堂課教得很差”。

(4)面面俱到。在評議過程中評課各個角度均有所涉及,但不具備側重點。我們應該按照聽課目的還有課型,還有學科自身明顯性質進行側重。

4、評課心理上存在的問題

(1)趨中心理誤區。通常提到的趨中心理主要表示評課者在評課過程中希望能夠合理的控制彼此的差距,往往集中在中間水平,來產生心理平衡。

(2)從眾心理誤區。首先從評課過程內,絕大部分人產生了比較一致的觀念,即使一些人存在其他觀點不過還是選擇“隨大流”。其次從評課過程內因為部分專家及領導的問題,造成一些評課者放棄了自己的觀點。

(3)求全心理誤區。部分評課者能夠在潛意識中降低期待標準。通過這可以發現,此類“高標準”、“嚴要求”將不斷下調課堂評價標準。

(4)成見心理誤區。即為聽課者原來因為展過聽課活動,還有通過一些途徑發現執教者原來的一些信息,產生了比較模糊的印象。所以始終通過此類成見進行評價工作,顯而易見的,將明顯阻礙評價水平及評價質量的提高。

三、課堂教學評價策略

筆者從任教學校內部開展調查研究,在化學教育活動內實施考察,同時與多位老師、學生還有學校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不管是評價理論的分析人員或是實際操作人員,均應在化學教學過程內不斷發展,在評價理論方面討論分析,科學合理的制定相應的手段來推動化學課堂教學評價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所以,筆者在理論角度及操作層面做了相應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應對策略。

1、深層次轉變評價理念

評價主體自身價值取向價與值觀念決定了評價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因此,開展新課程化學課堂教學評價要從價值取向方面進行一定的調整,這就要求老師能夠在深層次擺脫原有的落后評價取向的束縛,從教學關、學生觀、教師觀、評價觀等不同角度調整觀念,以發展的視角看待教育教學,這是現階段課程改革最關鍵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1)重視學生心理情況。(2)重視學生彼此溝通情況。(3)重視學生實際參與情況。(4)重視學生自身思考情況。(5)重視學生落實情況。

2、創設課堂教學評價的文化氛圍

良好的課堂教學評價工作應和學校文化保持一致。老師只有投身于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編訂過程之中方可對其產生認同感。老師要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編訂環節之中,通過這種方式方可不斷增強老師自身綜合能力。因此我們應在下述不同角度營建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環境。(1)師生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學校評價文化。(2)多重角色坦誠交流,發揮課堂教學評價的診斷功能(3)教師之間互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構建課堂教學多元化評價制度

創新教育的價值觀可以作為多元化評價的價值基礎,以進一步開發學生和教

師的潛能、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創新素質作為根本任務,以激勵學生和教師不斷超越自我為本質,以目標多元、標準多元和方法多樣為標志的教育評價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應該堅持以下幾點基本策略:(1)課堂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2)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多樣化,(3)課堂教學評價功能的多元化。

參考文獻:

[1]黃承放,劉自紅.我國現代教育評價存在的問題及未來[J].文教資料-教育教學研究,2007,(7) :25-28.

[2]白純潔.中學課堂教學評價實施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懷化學院學報,2006, (6):18.

篇4

關鍵詞:高中語文;試卷講評;溫故知新;重點講解

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當掌握優良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語文知識并能夠高效解題。試卷講評就是一個良好的語文教學手段,在利用試卷講評的過程中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到學生的不足,針對這些學習問題,對癥下藥。就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學以致用。為學生學習語文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高中語文的試卷講評需要結合所學的課堂知識并進行有關的拓展訓練

在有關古詩詞分析與訓練的試題講解的時候,我們可以結合書本中相關的知識進行類比地講解分析。通過這樣的講解我們可以為學生系統地歸納總結語文知識。語文并不是無跡可尋的,在適當的總結歸納后學生可以通過類比將課堂的語文知識更好地學以致用。我們可以通過對文章的分析幫助學生解答試卷。這樣在試卷的講評中練習所學知識可以使學生在語文的相關練習中更加得心應手。

例如,李白的詩詞分析是學生經常能遇見的古詩詞問題,而作者的作品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在學習《蜀道難》一文時,對文章講解的同時可以做刻意的歸納與總結,讓學生對這類文章的分析留下印象。當我們在試卷講評課遇到李白的詩詞時就可以更好地練習這些內容了。這不僅有助于課本知識的滲透,也幫助我們更好地點評語文試卷,以便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解題。

二、試卷點評要有重點地進行,對學生弱點的閱讀問題重點分析

語文閱讀是學生語文解題中的難點,也一直是我們高中語文試卷點評中重點而核心的內容。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主題,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掌握了文章的這個中心,解決其他閱讀問題才能得心應手。否則,學生閱讀時就將如同“盲人摸象”一般無從下手。在進行試卷點評的時候我們要針對閱讀這一部分的文章主線做有關的剖析與論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學習技巧。當我們幫助引導學生認真剖析了課文的主題后,學生自己解決閱讀問題將更容易,進而也培養了學生相關的語文興趣。

例如,我會在試卷講評的時候歸納總結一些主旨相似的文章,歌頌母愛、科技類論文等。我對這些相關文章的主題加以重點剖析,當學生日后碰到類似的問題時,就會引以為例,進行類似的分析閱讀。這樣,學生閱讀時不知從何做起的難題就被很好地解決了,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我認為,歸納相似的主題是教學過程中的必備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方法,并更好地引導學生在日后自主學習中學會這種主題式的剖析方法。

三、試卷講評需要師生的討論,只有通過討論才能反映問題、解決問題

在試卷講評課上,我們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果在課堂上只把答案一道題一道題地對一下,再稍作分析,學生好像改得挺認真,但是,效果總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不去認真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因此,在講評課上,要讓一些答錯試題的學生分析失分的原因以及今后改進的措施。教師評講時,也不能三言兩語帶過,應該找出不同分數段學生的作文,讓他們將自己寫作的思路及體驗說出來,找出為什么改卷教師給這個分數。今后寫作中要注意哪些問題,以便學生今后能夠更好地寫作。

例如,我在課堂上經常采取師生討論、與生生討論的方式,更好地分析解決試卷中的問題。試卷講評時,我常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先在組內討論,總結、分析組內同學的典型問題。然后再展開師生互動的環節,將組內討論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全面地分析討論。讓學生真正明白這一類的問題怎么解決,這是我們討論的目的。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增加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是一個知識講解與總結歸納同步進行的過程,因而我們在教學時也應當注重課堂點評課的進行。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溫故知新的習慣,在總結歸納自己理解錯誤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我們作為教師,應當注重語文試卷點評,將這一環節的課堂教學作用發揮到最大。讓試卷點評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途徑。

參考文獻:

[1]張永繼.提高高中語文試卷評講有效性的原則與方法[J].新課

程學習,2012(8).

[2]陸秋華.“活動單導學”背景下高中語文試卷評講課的思考[J].

教師,2011(18).

篇5

一、整合并優化語文教學資源

語文教師在高中語文復習講評中要善于利用語文教學資源,在整體了解、全面分析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準確、客觀地指出學生在語文復習中對知識點的理解正誤和考試得失分情況。對典型的錯誤答案,教師要善于歸類并提煉出常見的錯誤類型。語文教師是引導者、促進者和組織者,訓練時,教師要針對學科特點和學生心理特點,在把握重點難點、綜合貫通之后,對語文知識有必要進行重組,令其形成線,串成珠,達成體系,并能循序漸進。

例如,對于文言文復習來說,學生對它感到怵得慌,但學生并不是不喜歡詩歌,故而教師講評時,自己就需要吃點苦,做個有心人,教師可以花費一定的時間,做一個整理工作,參閱課本和《漢書》《后漢書》《新唐書》《唐宋家散文》等,整理常見的官名、官司府名,如宰相、三司等,再整理出表示被任以官職的字詞。語文復習講評中,教師再把這些知識分門別類地交給學生,讓學生從中學到的不僅是知識,而且擴展了知識面,增添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復習講評中,要始終明白大綱規定,高考要求的選文都是以淺易文言文為主的:從文章運用的語匯來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見詞和次常見詞,所選文言句式都為常見的句式,在閱讀文言文時,要知道文言文中的實詞大多為單音節詞,每個字就是一個詞,而文言虛詞多在文中充當標點符號的作用(古時文中無標點)。在翻譯時要盡可能地把它擴展成現代漢語中該詞的引申詞。在理解文意時要掌握文言選文的一些規律,如故事敘述的選文,多選一人多世的形式,或通過多個側面來表現該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道德、為人處事、性格氣質等,故多為節選每個側面中的一點,以全篇不超過400字為佳,掌握這個規律,在閱讀時特別要注意像前文所說的表官職變化的詞如表任命的:授、拜、除、封;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黜);表罷免的:奪、黜、罷、免、去、廢、蠲等標志詞。每個詞出現之處就是表示上件事的結束,下件事的開端。而解題時還要充分了解題目所給的提示信息,如綜合分析題、人物性格特點和思想品德選擇題、注釋所給的提示。教師在根據大綱規定的要求和多年高考選文特點,對所選練習加以整合,給學生以學法和信心,在此基礎之上,拓展學生的練習面,學生會學有所得的。

二、優化“評”的過程,幫助學生尋找規律,觸類旁通

在現在的語文學習中,有多少學生是認真聽我們的語文課的呢?在高三的復習中,學生戲稱語文課為休息課,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因在于,語文復習講評課“講”得多,教師在復習講評中的個性化的“評”卻很少,而教師的“評”要從班級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有針對性、高效率的“評”。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才會高度集中,學生會由衷地感到老師“是在說咱中學生自己的事情”,而一旦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足夠的興趣,我們何愁學生學習的效果不佳呢?因此,教師應重視新授環節的教學,如同農民犁地一般,一定要深耕到位。對于學生知識學習出現的問題,作“亡羊補牢”的工作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在有些情況下,由于學生此時得到的指正是來自于教師對其本人或周圍同學的學習案例的生動分析,同時,伴隨著老師對相關學習規律的揭示或重申,他們就會感到,這種語文學習指正是非常富有意義,因為他們對學習規律的掌握是源于親身體驗的基礎上的,這種親身體驗將會更好地激發他們進一步尋找學習規律,產生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我又聽到一些學生在語文考試后說,開考前,學生竟然緊張得拿不住筆,我不禁詫異。很顯然,我們忽略了對學生語文學習心理的調節,忽視了我們大語文教學理論,學語文應著眼于可以使學生終生受益。講評課要結合班級學生在講評中有所取舍,突出重點。在有效的單位時間內,要完成試卷講評的任務,最忌諱的是面面俱到。有一句著名的話是:“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于學生理解、掌握得好,且又屬于機械性的試題,教師完全可以在課堂上果斷地加以舍棄或稍縱即逝,一筆帶過。教師評講的重點始終應聚焦在學生對一些重要試題的答題亮點上,以及常見錯誤的解剖分析上。

新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真正有效地“動起來”,師生互動是一種高效能的互動,而不是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課堂熱鬧和師生你來我往的問答,因此,講評課要大膽地安排一定的學生活動板塊和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相關學科學習的得與失,進而便于其在今后的學習中明確疑難攻關重點。所以“讓學生自己分析得失、談考試體會”是關鍵。

例如,在現代文閱讀復習講評中,要讓學生知道自己閱讀時,只注意文中大概內容,在半懂不懂中就匆忙答題,往往答非所問,或者揀了芝麻,卻丟了西瓜。這時,教師就應當告訴學生,讀懂文章是關鍵,懂了做題的準確率就高。讓學生閱讀文章時遵循作者的思路,把握住作者思維脈絡,認真讀題審題后,找準信息源,并抓住關鍵句、關鍵詞。要讓學生自己在文本中發現那些體現作者思想觀點的詞語,帶有作者感彩的詞語,有比喻、借代、反語等意義的詞語,表現文章主題思想的關鍵詞語,在結構上起過渡或照應連接作用的詞語,具有指代意義的詞語。通過讓學生反復琢磨,揣摩思考并深刻理解,從而讓學生在咬文嚼字中真正懂得什么叫學語用文,從而優化了講評課中“評”的過程,也優化了學生的學,讓學生學有所得。

三、優化學生的復習心理,向學生提出新的學習希望

語文知識好教,但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常忽視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指導。我認為,高中語文復習講評中,要加強語文學習的指導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生考試心理優化和調節。

其實,這種心理的出現,還是來源于對語文的忽視。這是學生中一種常見的復習方法和臨陣磨槍的態度的體現,學生平時就疏于對語文的積累,拿到題目沒底氣,答案都是憑大概差不多就行。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就應該針對這種情況優化學生的考試心理,進行有效的學習習慣的訓練、學習態度的培養。

當然,光靠猜題、押題進行訓練是遠遠不能達成語文教育教學任務的,對學生也只是促其養成依賴心理,要告知學生大學教授和知名高中語文教師是怎樣出題的。這時我們就要進行高考試題的研究,在講評中,對學生進行規范答題訓練,盡量把試卷中體現的知識點的特點和作用講全,多角度答題,避免缺失和遺漏。

考試不是學生學習的終結,而是一個永遠的起點,是為了學生今后永遠的發展。“考”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現未知,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調整學習的重點和方法等,因此,教師在復習講評課上要注意突出正面激勵,著眼未來,向學生提出新的學習希望,分別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原有基礎好但此次考試“馬失前蹄”的學生提出新的學習希望,當整個班級考試測驗成績都不甚理想時,教師應當冷靜客觀地分析試卷的命題意圖、命題特點、試卷內容與難點等,教學生去分析出題者是如何出題的,讓學生掌握如何評改試題,掌握答題的技術要領,在掌握了知識點的同時還能多角度地答題。在考場上,當聽到《真心英雄》時腦袋一片空白的學生就會想起,自己知道出題者怎么出題、會批改試題、會多角度地答題,從而增強了信心,氣定神閑地把自己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考試中。

篇6

一、課堂自主激勵評價作用的發揮

1.高中語文課堂自主激勵評價的首要作用是診斷

語文教師對學生學情的了解,學生對自身學習基礎和能力的檢測,這些都是為了找好學習的起點,準確地診斷好“問題”,使整個教學過程的目標更加集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隨時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所遇到的問題和目標的達成進行準確地診斷,為主體更好地完善和發展自己指明了方向。

2.課堂自主激勵評價的核心作用是激勵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在教學問題和情境中探索的過程,師生均需要在語文學習進程和階段成果獲得肯定性評價的基礎上增強教學的效能意識。從自主學習中自主責任心的喚醒,到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中的自主發展,到驗標拓展中的自主創新,自主激勵會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性因素,可以說沒有激勵就沒有高中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3.課堂自主激勵評價的終極作用是發展

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語文課堂自主激勵評價能夠促使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并在反思中變革自己的教學理念,形成正確的課堂教學行為;對于學生而言,高中語文課堂自主激勵評價,真正確立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充分活動、良性互動,在快樂輕松、自主和諧的氛圍中全面持續地發展。

二、把握好高中語文自主激勵評價的幾個環節

1.把握好自主學習環節

學生在進入新的語文學習內容以前,先對相關知識儲備、能力基礎進行自評,然后對照語文學習目標,搭建學習支架,在明確的學習目標的引領下,靈活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自主確定學習任務與難度等級,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自主優選學習策略,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收獲的體驗和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

教師在學生進入語文學習內容前,要積極地根據所了解的學情分等級確定好學習目標和任務,供學生自主選擇;在學生自主學習期間,語文教師應在教室內巡視,把握學生的自學進度,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并予以點評,表揚自學的進度快、效果好的學生,提醒不認真自學的學生應該端正學習態度,對學習效果好的小組予以表揚,按小組表現情況分等級激勵評分。

2.把握好合作探究環節

學生將在自主學習中發現的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和預設教學重點、難點、典型習題作為探究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協作,積極探討,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組員之間應先充分肯定發言者的合理內容,委婉指出不足,再發表個人見解,對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整合,及時記錄下來,集中到全班討論解決。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要起立,全部參加活動,討論時要敢于提出問題,勇于發表意見,聲音要洪亮,氣氛要活躍,討論完畢后自動坐下,小組要配備專用的語文課堂討論記錄本,由專人負責整合討論內容。

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期間,語文教師要防止部分學生游離在討論之外,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應在方法上予以點撥,也可以有選擇性地參加某一個學習小組的合作討論,適當引導和點撥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平等地充當一個學習者,適時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要注重觀察班級的整體學習狀態,對整個學習進程進行宏觀調控,對討論熱烈、思路清晰、問題解決到位、答案整合優秀的小組給予肯定與表揚,對各小組的學習表現分等級進行激勵評價。

3.把握好展示交流環節

每個語文小組均派出代表,把本小組的合作探究成果以口答、演示或板演等形式進行匯報,小組之間可以相互質疑、答辯與點評,對于全班性的問題,可以進行小組競答。學生回答問題或點評時要面向全體同學,儀態要大方、發言要大膽、聲音要洪亮。各小組在點評時要依據共同的計分標準為被點評小組計好分,特別是對學困生評分要注重激勵性,以調動學困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學生展示時,語文教師布置其他學生做練習或討論,引導學生關注其他小組的展示情況,為點評交流做好充分準備。小組點評質疑時,語文教師要做好仲裁工作,教師要對學生點評時的計分進行審核和訂正,并對點評小組進行評價。

4.把握好驗標拓展環節

學生既可以通過緊扣學習目標的適量、適度和限時高效的課堂檢測來對高中語文課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也可就本課的相關目標作適度的遷移性設計或拓展。以小組為單位,對當堂課的收獲進行清點,寫好課堂日記,由語文教師或學科組對各小組的表現情況進行激勵評價,小組對每一位同學的表現做出評價。臨近下課時,語文教師對本堂課的小組成績進行總結,合計記入周學習小組成績總分記錄冊,對前三名的小組進行表揚。課后語文教師應把學生的導學案收上來進行復查,對學生的課堂日記仔細審讀,擇優交流展示。

篇7

隨著高中新課程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學生學業評價已成為專家、學者、教師關注的熱點。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學生學業評價仍存在許多問題。不少學校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功能單一,過分強調與高考的聯系,甚至完全模仿高考進行評價。例如,在進行語文必修、選修模塊學分認定時,仍然沿用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用一張試卷、一個分數進行簡單評定,忽視了語文素養的豐富內涵,不利于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以及情緒、態度和習慣等綜合素質,長此以往將影響學生的語文素養全面和諧地發展。其次,這種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模式,忽視了學生發展的個性差異,削弱了學生的進取心和自信心,使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感和挫敗感,不利于他們健康快樂地學習。第三,評價主體單一。被評價者仍處于消極地被評價的地位,沒有形成教師、家長、學生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評價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學習的指揮棒,有什么樣的評價,就有什么樣的學習。如果我們仍沿襲過去的評價方法,就無法實現學生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的轉變,進而影響課改向縱深發展。那么,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開展高中語文學業評價呢?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作一些探討。

一、樹立發展性評價觀,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發展性評價觀是一種成長性評價,強調診斷、激勵和發展的功能。它不僅僅看評價結果,更注重發展和變化的過程,注重在發展過程中多次、及時、動態地實施評價。例如,在學年初、學年中、學年末等不同學習時段,全面搜集表明評價對象發展狀況的資料,通過這些資料的呈現和分析,讓學生在前后對比中總結經驗,肯定成績,尋找不足,明確努力的目標。用這種評價方法,能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不斷夯實學生語文學習的根基

要重視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只有關注過程,評價才有可能深入到學生發展的進程,才有可能對學生的持續發展和提高進行有效地指導,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地發揮作用。因此,在做好以考試、測驗為代表的終結性評價的同時,必須強化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應包括作業評語、作業交閱情況的記錄、課堂提問、課堂發言的即時評價、早晚讀學習情況的隨機抽查、課外閱讀與寫作的指導與點評、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等方面。通過過程性評價,引導、督促學生扎實高效地學習,以“過程”保“結果”,強化“習慣”與“養成”,這樣就夯實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根基。

三、評價內容多元化,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現代社會需要多方面的語文素養,學生有很多潛質值得教師去關注,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能使更多人取得成功。新課標要求全面考察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進行學生語文學業評價時,我們既要重視知識與能力的評價,又要重視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情感、態度;既要重視課堂語文學習的評價,也要重視課外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特別要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既要重視閱讀、寫作能力的評價,又不能忽視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通過這種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激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多方面的才華,為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四、評價方法多樣化,不斷激勵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

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其優勢和局限,都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對學生學業的評價應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采用不同的方法,力求多樣化。如評價認知水平,可采用書面的語文考試;評價學生的興趣特長可采用觀察活動的方法;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實踐能力,可采用成長記錄的方法或研究性學習報告的方法;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完成一項具體任務的能力,可采用項目評價法、等級+評語評價法等方法。而在平時語文教學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語言評價和非語言評價,這種即時的、隨機的評價可以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通過以上多種評價方法,鼓勵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次成功,不斷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

五、評價主體多元化,凸顯學生語文學習的主體個性

“評價主體多元化”是當前評價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語文學業評價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同伴、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之中,通過“多元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成就自己。

六,重視評價結果的使用,真正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

為了把語文學業評價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它的激勵、診斷和導向作用,要重視評價結果的使用。可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按一定比例折合,劃分等次,并寫出評語。此結果可用于語文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學分的認定,也可記入學生學籍檔案,為學生畢業、升學提供參考。

篇8

論文摘要:在當今這個信息化時代,閱讀能力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作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好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現實途徑。

目前,迫于升學的壓力,有些教師只讓學生投身于題海戰術之中,不但不支持學生的課外閱讀,反而斥之為“歪門邪道”“不務正業”而橫加干涉,公開宣稱不準學生看課外書,對那些“以身試法”者,若被抓了現行,不是沒收批評,就是撕書毀壞。久而久之,學生也因學業負擔過重,加之課外閱讀既耗時又不能立竿見影地產生效果,便對此不屑一顧了。特別在初中階段,許多學校對課外閱讀也是既不指導又不要求,完全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視野狹隘,對許多本應了解的名著知之甚少,語文水平更是令人擔憂。

其實,課外閱讀是對語文課堂的補充和延伸,不僅能為學生開辟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增大語文信息量,也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欲望,又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德育、智育與美育教育,而且還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徑。那么,怎樣才能使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讀書欲望,盡最大限度地使人人參與到讀書活動中,首先我們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個喜歡閱讀的家庭容易帶出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一個喜歡閱讀的教師更容易帶出一批喜歡閱讀的學生。教師應在教學中利用一切適當的機會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武松打虎》一課時,我發現學生對機智勇敢,武藝高強的武松非常佩服,就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借閱《水滸傳》。這樣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既能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質量。

此外,還可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這一特點,教師或用幾句精練貼切,富有啟發性的語言激發其求知欲,或用扣人心弦的解說為學生當好“導游”,把他們引入一個無比瑰麗的書的世界。也可以開展讀書筆記評展、精彩詩篇朗誦會等活動,這都是營造閱讀氛圍的好辦法,都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為。

二、選擇恰當的閱讀內容

選擇恰當的內容是課外閱讀的關鍵,否則既浪費了時間,又可能使學生的思想受到侵蝕。別林斯基曾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偉大文學家魯迅也說:“讀書如蜜蜂采蜜,不能只采一種,要采多種花,釀出的蜜才更好。”所以,閱讀的內容不可單一,越廣泛越好,獲取的知識才會更加廣泛豐富,眼界才會更開闊,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更有益。為此,我把教育部規定的名著,根據不同年齡特征一一推薦給學生。七年級:《魯賓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八年級:《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駱駝祥子》。九年級:《名人傳》《西游記》《水滸傳》。還有近兩年的暢銷書,如《生命的留言》《三重門》《雨衣》等。 轉貼于

在推薦好書的同時,也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科學的閱讀方法是提高閱讀效果的保證。有了科學的方法,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時一般根據篇幅長短與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以利學生在課外閱讀時仿效,如瀏覽、精讀、摘記、跳讀、旁注等,讓學生真正地走進閱讀的殿堂。

三、檢查閱讀的效果

課外閱讀的目的是開闊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活躍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豐富學生的想象,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必須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如讓學生以閱讀中獲得的內容為素材進行演講,形式不限,或檢查學生的摘抄筆記,并讓學生互相傳閱,還可以介紹他們各自的閱讀經驗,也可以互相出題競賽等。

古人云:“松聲、澗聲、琴聲、鶴聲……皆聲之至清者,而讀書聲為最。”作家肖復興也說:“能夠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于一個人真是最大的財富。”是的,一本書就是一艘船,能帶人到達遠方。老師和家長帶學生到達不了的地方,書可以帶他們到達。如果我們想把學生教育好,讓他們能學到真正的學問,我們需要并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幫助他們從學習熱愛讀書和怎樣讀書開始,讓每一位學生藉讀書拓寬視野、完善觀念、涵養性情、成長人性、增長能力。

總之,課外閱讀是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學會積累,處理信息的主渠道,是語文教學的課外延伸。在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這條教學道路上,我們將不斷探索、改進,爭取讓學生收益多多,讓他們那美麗的少年生活因為讀書而放射出更加動人的光彩。

參考文獻

[1]葉瀾,鄭金洲.教育理論與學校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8.

篇9

關鍵詞:講評課 自主學習 對策

高中英語新課標要求學生優化學習方式,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練習講評課正是學生發現問題、查漏補缺、拓展思維的有效途徑,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延伸。

然而,據調查,目前高中英語講評課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教師新課改理念滯后,自主學習措施難以實施。

有的教師點評試題就題論題,缺乏對知識拓寬和解題思路的點撥,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有的教師不精心設計自主學習具體任務和不進行必要自主學習評價,自主學習流于形式;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關注學生的情感,造成內向性格和學困生難以自主學習;更有教師無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不給學生獨立學習留有時間和空間,講評課滿堂灌。

二、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薄弱,不能正確自我評價反思。

有的學生缺乏英語自主學習意識,自我調控能力差,迫于教師壓力參與講評課中自主學習活動;有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總想依賴老師和他人講評,不愿自主學習;有的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導,半途而廢;有的學生不善于自我反思與評價,因累遭挫折而放棄自主學習。

因此,教師在高中英語講評課中有效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至關重要。

如何幫助高中學生在英語講評課中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學生自主講評和教師巧妙點撥等策略,逐步幫助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一、 學生自主講評

試題作業講評課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教師對講評活動包辦代替,對待學生“一刀切”,更無學生自我評價與反思。在教學實踐中,我注重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保證自主學習活動的獨立性,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講評、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增強了自主學習能力。

(一) 講評準備

講評準備是指學生在講評前自主分析失分原因,進行自我評價,自主補救。在講評前,我組織學生填寫試卷作業反饋表,引導他們對錯題失分原因冷靜分析和正確歸因,科代表把小組長分析的數據匯總反饋給科任教師,學生對存在的問題自主進行補救。通過上述做法,學生在課前找到了問題并及時補救,有了自主學習意識。

(二)小組討論

學生自主學習的障礙是遇到疑難自己無法解決時孤立無援,而小組討論營造了一個合作、互助的學習氛圍。講評課上,我面向全體學生,給予足夠時間讓小組成員討論各自的疑難,引導學生根據現有的語言能力、學習方式和材料難度,自主選擇不同的講評任務。我鼓勵學困生大膽提問,引導中等生解決簡單疑難,幫助他人,放心讓優等生解決較難問題,增強其自信心。遇到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我讓學生向班上佼佼者挑戰,在互相鼓勵與幫助的氣氛中最大限度地發揮班級課堂教學優勢。不同層次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發展了自己與人溝通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如在小組討論時,有學困生提出了2010重慶卷 單選題25題(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products, we asked for suggestions _______ had used the products. A. whoever B. who C. whichever D. which),不清楚句義;中等生釋義后,指出這是一個賓語從句,應該選表示人的選項,但不清楚whoever 與who的用法差異;優等生指出此題是短語ask sb. for sth.的變形,在_______ used the products賓語從句中缺少主語,并且指人, whoever,表示“任何人”=anyone who,而who表示“誰”,答案應選A。這樣通過多層次學生的思考討論,疑難很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解決了。

(三)學生講評

講評課的誤區是學生講評試卷作業抓不住講評的重難點,耽誤課堂時間,其實,學生講評是學生代表集小組集體智慧解決其它小組不能解決的疑難。我在講評課中大膽嘗試,鼓勵學生講評,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允許學生對試題的命題進行評價,并進行小組評分。結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提高了,學習信心和團隊意識增強了,樂于講評。

如2011重慶卷 完形填空40題,( Out we set soon on the__40__ lake. Dad hadn’t sailed for years, but everything 41 well with the tiller (舵柄) in his hands. When we were in the middle of the lake, a 42 wind came all of a sudden.40. A. calm B. icy C. stormy D. thundery), 學生引導全班根據下文When we were in the middle of the lake, a 42 wind came all of a sudden.知道作者他們到了湖心,突然起風,據此分析,出發時應該是風平浪靜(calm)才能夠去航海,馬上就該想到答案 A。

篇10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課外閱讀;促進;寫作水平

我們時常發現,高中生在寫作文時,要么缺少寫作素材,要么寫出的語句詞不達意,要么缺乏感情流露。究其原因,正是少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和寫作經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量的增多會使語言積累水漲船高,下筆自然如行云流水。由此可見,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對于拓寬學生視野、增大知識儲備、提高寫作能力大有益處。

一、課外閱讀的重要地位

迫于教學壓力,多數高中語文教師偏重于課內文本教育,只以教科書為藍本紙上談兵,把讀記教材上有限的名句名篇作為提高寫作水平的唯一方法,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也主動或被動地放棄了課外閱讀。現行的素質教育強調語文教學要從以語文能力為核心轉向以語文素養為核心,而課外閱讀則是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要把強化課外閱讀作為中學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在此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就應致力于改變課外閱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尷尬地位。我總結多年來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的實踐經驗發現,若能將課外閱讀和寫作相結合,以閱讀促進寫作能力提高,以寫作為目標帶動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方式是解決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缺乏現象的有效手段。

二、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

(一)增加閱讀量,重視語言的積累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葉圣陶先生的話告訴我們:閱讀是基礎,寫作是產出,兩者密不可分。閱讀面廣、閱讀能力強的人,往往具備強于常人的寫作能力。反之,閱讀面窄、積累少的人難以寫出好文章,即便偶有佳作,也有無病之感。基于此,我強調以寫作目標帶動課外閱讀。

語言積累是一件時間長、見效慢的事情。因此,僅僅依賴課內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得法于課內,成長于課外,中學生必須加大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才能逐步提高語言素養。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教育部明確規定了各個學段的課外閱讀量,它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積累豐富的語言。

(二)重視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傳承與發展,國內書籍市場異常活躍,各種課外書籍讓中學生的選擇面大大加大。正因為如此,精讀所有課外書籍是不可能,也是沒有必要的。這時,教師就應該進行正確引導,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能有針對性地使用精讀或泛讀,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1.精讀。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在五花八門的書籍中做出選擇,或是推薦實用性強的經典書籍給學生精讀。在我看來,在高中階段,適宜精讀的課外書籍應當以名家散文、小小說等短小精干的類型為主。其優勢如下:一是量小質優、閱讀費時少;二是言簡意駭,線索明顯,利于中學生理解和接受;三是選材典型,布局合理,利于學生模仿和吸收。

2.泛讀。對于適合泛讀的課外書籍,教師應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指導學生側重于積累語言、開闊視野、陶冶情操三方面。況且,對學生而言,能在快速閱讀中檢索信息也是未來適應現代社會的一項重要能力。

三、基于課外閱讀進行寫作

如果說閱讀是對信息的吸收,那么寫作就是對信息進行重組后的釋放。信息的重組釋放是要以信息吸收為基礎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抓得好,對學生寫作幫助很大,文章寫得好的學生恐怕多半得力于課外閱讀。呂叔湘這位語言學專家也認為以課外閱讀為基礎進行寫作是有效而必要的。對此我認為,可以從精構框架和遣詞造句兩個方面進行。

(一)突顯脈絡,精構框架

對文章進行合理的謀篇布局是較高層次的寫作要求,也是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主要標志。相較于語言文字的錘煉,篇章結構設計的難度要大得多,但是一旦學生掌握了,便能很有層次地表達文章的主題思想。成語“胸有成竹”的深層含義就是在強調,作者寫作之前已對選取的材料有了整體的規劃,并設計好了對應的框架和布局,下筆之后便自成章法。

要想有效地提高中學生寫作中的篇章謀劃能力,我提倡采用前文提及的精讀課外書籍加以解決。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精讀名家散文的目的,就是想讓學生通過長期的研讀與領悟來逐漸學會構建文章篇章結構的方法與技巧。“不動筆墨不讀書”,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遣詞造句,展現文采

豐富的語言積累是寫作的前提,而使用語言文字則是體現寫作能力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課堂中有關語法的常態教學并不能完全實現語言文字的恰當使用,它需要學生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在對語言文字的反復對比和運用中實現。所以,語言的本質在于運用,只有明確了語言文字在運用中的異同,才能理解其在不同語境中的真正含義,才能熟練掌握其用法。所以,教師可鼓勵學生從課外閱讀中積累名句,多寫讀書筆記。具體來說,可以在閱讀時把有價值、可引用、可借鑒的精彩詞句抄錄下來,或是把對篇章謀劃方面的點滴心得及時記錄下來,這樣積少成多,能力便會步步高升。

有沒有文采是評價文章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而提升文采依靠的是長期的積累與運用。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積累海量的精典詞句、巧妙搭配和精美布局,從而深刻地認識各種語句的表達運用,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