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經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16:46: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發展農村經濟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不高,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落后在國家實施免除農村中小學學生學雜費之前,有很多農村學生因交不起學雜費而失學、輟學,導致部分農民科學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科技能力不強,勞動素質低下,直接影響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還有不少農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落后,封建思想、迷信思想、小農經濟思想嚴重,有不少陳規陋習和不良的生活習性,比如:賭博、酗酒、不講衛生、參加封建迷信活動等。
1.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生活條件差,發展受制約。雖然近幾年國家花了不少資金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但由于農村幅員遼闊,歷史欠帳太多,國家投資相對有限,農村的基礎設施總的來說還比較薄弱,目前還有相當一部份農村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比如沒有排灌設施、防洪設施、水土保護設施、田間道路設施等,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自然氣候條件,抗御干旱、洪澇、冰雹、大風等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脆弱;部份山區農村,至今還存在著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人畜飲水困難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制約著農村的發展。
1.3農業生產方式落后由于各種原因,農村的農業生產方式還不算先進,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率不高,農業機械化、自動化普及程度較低,不少地方的農民至今仍然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進行農業生產,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仍然以傳統的鋤頭、鐮刀、犁、耙、籮筐為主,較少使用農業機械化。還有部分農民至今沒有掌握已經推廣多年的常規農業生產技術,比如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術,水稻規范化栽培技術等。農村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造成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農民增長受限制。
1.4農村產業結構需要調整。由于受傳統產業結構慣性思維的影響等。現階段農村的產業結構仍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三產業所占比例較小。第一產業以農業種植業為主,林業、漁業等產業所占比例較小。農業又以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所占比例較小。如果不對農村經濟結構作出必要的調整,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資源的全面、合理開發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1.5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農民由于受小農經濟思想影響等因素,對市場經濟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缺乏市場觀念、競爭觀念、價值觀念,在生產安排上,一般都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生產,較少考慮市場的需求以及市場的變化,進入市場流通領域的農產品無論在數量上和種類上都相對有限,且市場競爭力不強。另外,市場體系不健全,發育滯后,不能適應農產品流通的要求。目前,有不少地方農村鄉鎮只有零星、分散的初級農貿市場,農副產品流通仍然以提籃小賣、小推、小販式的分散營銷為主。市場經濟發展緩慢,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個因素。
2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篇2
1較落后的農村地區由于中國長期實行城鄉經濟結構,國家稅收和財政體制實行偏向城市和歧視三農的國民收入分配政策。而致使農村在國家稅費改革以前的地方經濟負債累累,連最基本的村級運轉和鄉鎮級(包括縣級)財政到了無法正常供給。更談不上大力扶持項目推進和發展地方經濟了,更有甚者有些較落后的農村連“村兩委”都結構不全,即使能有一套領導班子也是人浮于事,真正能夠帶動地方發展經濟的能人和有知識科技水平的人,都不愿在地方任職,而轉到外地發展個體經濟了,地方只剩下一些文體水平較低、業務能力較弱的年長同志支撐艱難的工作局面,對地方經濟也是愛莫能助,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2盡管中央政策近年來對農民負擔問題一直重視,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減輕農民的負擔,從實施的效果來看,這些措施對農民負擔上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沒有從根本上達到制止農民負擔增加。據農業部統計,2000年來稅費改革以前全國農民直接負擔的稅費共1778.9億元,平均每個農民負擔199元,其中,各種稅92元,“三提五統”66元,“兩工”和以資代勞6元,集資等各種社會負擔30多元,與以前年度相比增長了3.3%。自中央政府2000年提出了稅費改革以后,在減輕農民負擔方面效果是明顯的,人均負擔下降了30%。稅費改革雖然達到了使農民減負的目的,但同時使鄉鎮政府和村一級組織收入減少,使縣、鄉、村機構正常行政能力受到影響,而稅費改革農民減負與縣、鄉、村財政情況緊密相連,沒有地方經濟發展和財政狀況的改善,農民減負就難以完全實現,稅費改革就缺乏推進的基礎。中國戶口在縣和縣以下的人口10億多,其中農業人口9.2億,在縣城和建制鎮的人口有1.7億,中國現有2109個縣級財政,4.6萬多個鄉鎮財政,2000年全國財政收入1.34萬億元,其中中央占51%,省級10%,地方17%,縣鄉兩級共計20%多,而全國財政負擔70%人員費用的狀況,不僅農民負擔無法得以完全減輕,同時基層政策的行政能力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直接面對農民、行政最為繁雜,作為政權基礎的縣級兩級政府,可支配的財政收入是最少的。
3政策缺陷對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影響。在中國城市公益事業的建設全部是由財政撥款進行的,國家每年花大量的財政收入用于城市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大河的治理,而各級財政計劃用于公益事業的資金不僅數量少。而且資金在流向農村的過程中經過層層截留和克扣,到農村已經沒了,真正落到實處的是少之又少,農村村級公益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就基本落在農民頭上,用一句不負責任的“誰投資誰收益”的空頭支票應付了。
4政府對農村公共物品的投入不足,長期以來,致使農村公益事業投入嚴重不足,加之統籌城鄉發展的公共財政體制尚未建立,上級財政轉移支付到村一級數額有限,無法顧及所有鄉村的公益事業項目。
5村民一向公益意識淡薄和經濟承受力有限的影響。一般是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規定來辦,由于“一事一議”標準低,數額少,與解決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問題的實際需要相關甚遠,普遍存在著“事難議、議難決、決難行”的問題。
6現行的農村多渠道投資機制實施過程中難以配套的影響。由于現行的國家投資、地方配套,農民集資相結合的農村公益事業多渠道投資機制存在著實施過程中的實際困難,不是地方財政緊缺、配套跟不上,就是現行的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規定(受上限控制),不是以籌夠集資的部分而耽擱,影響了農村公益事業的正常發展。
7村級債務沉重,影響了農民興辦公益事業的積極性。前些年,一些地方由于盲目發展鄉鎮企業,超能力地集資貸款修路、建校,形成了巨大的村組債務。一方面,使集體經濟經濟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由于財政管理混亂,一些農民認為基層干部在工程建設和公益事業建設中撈取了私利,因而干群關系緊張,工作難開展,嚴重影響了農村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
8在目前鄉鎮財政既要保吃飯,又要還債務,發展農村公益事業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事,因而鄉村基層政府和組織缺乏積極性,這就必然導致一些鄉村特別是貧困鄉村難以興辦公益事業,而只有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得到更快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才會縮小,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才會順利。搞好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和發展,也是建設社會新農村的一個重要內容。
9眾多鄉村人口與農產品供求及農民收入問題。從中長期看,繼續依靠政府提高大宗農產品收購價格來增加農民農業經營的收入,已經難以適應目前的體制環境和市場環境,而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由于土地規模限制,也不能對所有農民的收入帶來決定性的影響,人多地少構成了農戶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基本約束,在此約束之下,非農業人口城鎮居民及整個國民經濟所能承受的農產品價格水平與農民農業經營收入的增長是一對很大的矛盾。
二、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須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地區對現行三農問題的相關政策,尤其是在基層組織的考察、選拔,使用中能夠推陳出新,著重培養和任命一批具有高素質、高文化的干部隊伍來發動和帶領群眾開展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第二、三產業收入,家庭經營農業收入,轉移和財產性收入等。
2一是要建立規范的轉移支付制度,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把用于發展農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優先安排,并按一定比例逐年加大縣(區)級投入,不斷改善廣大農民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二是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多元投入機制,在堅持標準、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政策資助的激勵機制和獎勵辦法,鼓勵農民及社會力量興辦農村公益事業,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按照“政府引導、部門幫扶、農民自愿、社會捐贈、民主管理”的方式,建立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基金。基金的來源除了各級財政劃撥外,還可建立社會團體捐助、企業贊助、個人捐助等多渠道的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基金。三是建議地方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黨委、政府的名義出臺《關于認真解決免征農業稅后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問題的意見》,明確新形勢下發展農村公益事業的指導思想、原則、政策措施等,以加強對這項工作的指導。
3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的農村教育、衛生和社會事業經費保障機制,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進一步加大對縣(區)特別是財政困難縣(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對于較早實現“普九”達標驗收的縣(區)給予資金和政策傾斜。對因農村“普九”教育達標建設等所形成的政策性債務,可按照“誰的孩子誰抱走”的辦法,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形式逐步消化解決。切實開展農村困難學生助學活動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提高農村人口素質,鞏固“兩基”成果,按照危房改造同農村中小學布局相結合的思路,合理規劃和調整農村中小學布局。逐步建立農村醫療衛生保障和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建立健全農村醫療救助制度,著力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返貧問題,逐步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
4相對集中捆綁使用各個海外關系的財政支農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一是借鑒扶貧工作“整村推進”的做法。指定相關部門牽頭制定農村公益事業發展規劃,按照“海外關系不亂、用途不變”的辦法,把分散在各部門的支農項目資金集中起來,設立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對農民興修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給予適當補助,力爭在解決一批鄉村重點公益事業項目。二是改變支農項目資金的投入方向,減少對生產經營環節的支持,支農資金應主要用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例,即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等公益事業。減少中間環節,盡量采取項目資金直達的辦法,防止層層截留和克扣。同時。建立項目資金跟蹤檢查審計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保證資金有效使用。三是農村公益事業項目建設中,從實際出發,減少縣(區)政府項目匹配比例,取消鄉鎮匹配,以確保農村公益事業工程質量和效益。四是對于稅改前村組在建設公益事業時,免征農業稅屬村集體興辦的公益事業,按“一事一議”制度辦理。根據原合同和具體情況,由村采取措施逐步解決。
5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規范和完善“一事一議”籌資制度。一是積極探索解決農村免征農業稅后公益事業發展問題的辦法和途徑,鄉(鎮)村干部要加大“一事一議”宣傳力度,嚴格區分加重農民負擔與農藝自愿投工投勞改善自己生產生活條例的政策界限,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和村務公開制度,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發展公益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二是嚴格按“一事一議”制度辦事,規范操作,以鞏固減負的成果。考慮到農村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在遵循公開、透明、自愿、協商原則和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基礎上,對一些直接由農田受益的基礎上,如水利項目等,可按田畝籌資(但總額不得超過按人頭的籌資額)。三是允許采取適當提前或延遲的辦法,將兩至三年的“一事一議”籌資集中起來,以興辦村內一些重要公益事業,涉及幾個村的公益項目,也可以跨村聯合使用“一事一議”資金,所籌集的資金使用情況必須全部公開。四是可以考慮把糧食直補資金改為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資金集中統一使用。
我們正在全面建設的小康社會,是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推進新農村建設就是要“口惠實至”,使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而安居樂業。發展農村公益事業,統籌城鄉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點工程。也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角度來認識這個戰略問題,并從多方面付出努力。
篇3
1.農村產業結構比重失衡。大部分農村還主要以傳統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第二、三產業規模和數量相對較較低,農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較高。
2.農產品深加工能力不強。深加工企業數量少、規模小,促進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作用得不到應有發揮。
3.農民收入來源過于單一。農村收入來源絕大部分來自家庭經營收入和工資性收入,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比例低,城鄉二元結構制約農民增收。
4.農業規模產業發展較慢。農業規模企業發展慢、規模小、特色不突出,產業化、信息化、集約化程度偏低,帶動能力有限,抵御風險能力弱。
5.農村人才留不住引不進。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壯年農民往往選擇外出創業或打工,高技能創新型人才又不愿意到農村就業,致使農村人才匱乏。
6.農民自主創業能力偏低。受運營資金、實用技能、信息獲取、文化素養、管理經驗、營銷能力、市場開拓等因素影響,農民的自主創業能力較弱。
7.農業服務體系不夠優化。農業結構調整帶來了服務需求的市場化、多樣化和動態化,傳統服務體系顯現出方式落后、領域狹窄、實效差等問題。
8.農業經費投入嚴重不足。財力支持是剛性需要,雖然投入絕對值不斷增加,但遠遠滿足不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等的需求。
二、以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1.政府必須切實發揮好主導作用。政府要充分發揮好政策扶持引導作用,完善機制體制建設,創新土地流轉模式,鼓勵和保護農民自愿參加農村專業合作社。倡導民間資本參與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各級政府要增強節約能源、保護生態和推動農村經濟增長發展方式轉變的責任意識,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分步推進。
2.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堅持市場導向,走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途徑。大力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鼓勵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降級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加快經營方式轉變,鼓勵經營體制創新,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手段。發揮農業龍頭企業作用,組織剩余勞動力就地流轉,增加農民家庭收入。
3.加快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在滿足糧食基本供應的前提下,加快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步伐。鼓勵發展區位優勢明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農產品生產和精深加工,重點生產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鼓勵企業園區建設,形成具有本地資源優勢的產業集群。鼓勵發展新型高端服務業、觀光農業、循環農業、現代流通業、特色文化等產業。
4.加快完善涉農的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扶持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創辦多領域、多形式的農業服務組織,豐富完善涉農服務體系。重點健全完善農技推廣、動植物病情防治、農產品質量監測等公共服務機構,保障生產過程安全和產品安全。加強科技創新的服務支持力度,重點攻克基本生產、產品深加工的關鍵技術,促進科技成果向農村轉化。
5.加快實施新農村人才發展戰略。加強對農民進行生產技能、經營理念、創業能力的培訓,提高創業的信心和本領。政府制定扶持農民自主創業的配套政策,搭建農民自主創業平臺,吸引外出農民返鄉創業,鼓勵農村經紀人和種養能手提供技術、營銷的支持,鼓勵涉農部門和農技專家提供資金、政策和技術指導,提高農民自主創業的成功率。
篇4
當前,農村金融正處于改革創新階段,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從農村金融發展的總體態勢看,其發展的水平并不高。目前,農村的大部分貸款集中流向于第二三產業,真正投入到農業發展上的貸款很少,這就致使農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從而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從目前農村金融機構的現狀看,其規模與數量都無法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金融機制不夠完善,其緩慢的發展速度致使農村金融的優勢作用無法實現。隨著農村金融改革的深入發展,其創新性成果推進了農村金融的進一步發展。
二、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的關系
(一)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二者之間所存在的關系
在深入研究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二者之間關系前,有必要明確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從而才能夠從整體上掌握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的影響作用。基于此,本文采用線型回歸分析法,從農副業、種植業以及農民收入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當前,金融機構在進行農業貸款時,除農副影響值為正以外,對農業以及農民收入總量的影響都為負值,而農村鄉鎮企業貸款對農村經濟的增長影響很大,因此,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農業貸款在農業經濟中的影響作用并不大。這就充分說明當前農村金融的發展滯后于農業經濟的發展,因而無法發揮自身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的關系,是當前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也只有正確的把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將農村金融的發展推上嶄新的高度。
(二)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的關系
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的關系集中表現在前者對后者增長機制的影響上。農村金融的創新與發展,有效的提升了金融系統的效率,從而優化了金融資源的配置,這樣就使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得到了提升,進而推進了農業經濟的增長。在農村金融發展的過程中,農村的金融市場在競爭的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金融行業的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金融的功能逐漸豐富化,在此過程中,就會增加自身的吸儲能力。而儲蓄率的提升就會使儲蓄份額不斷加大,這就帶動了農村投資的發展,進而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增長。但是,農村金融的發展也會導致儲蓄率的下降,農村金融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使資本的流動性變強,進而金融風險得到分散,而儲戶能夠根據自己所需隨著在金融機構取得現金,這就使儲蓄率下降。利率是影響儲蓄率的原因之一,而由于利率是根據金融市場的發展而變化的,所以,儲蓄率的升降是非固定性的,但是無論儲蓄率升降,都能夠充分的證明農村金融的發展影響到了儲蓄率,從而影響到了農業經濟的增長。農村金融的發展還通過“轉化率”的方式影響到了農業經濟的增長。金融儲蓄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向金融投資轉化,當金融發展水平得到提升時,其投資的轉化率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這是金融體系自身所具備的功能。具體轉化過程為:金融體系首先通過吸儲的方式,實現成本積累,通過支付信息成本來實現對所吸儲蓄的控制,這樣實現投資的過程中,金融機構就獲得了利潤。而在所獲得資源中,存在著一部分無法控制的資源,這部分資源無法通過投資的方式進行利潤的轉化,因而便以存貸差的方式轉入金融機構以及證券商。在整個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中,金融的運作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從而通過成本的降低,在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使農村金融走向了市場化的道路,這就為提高農業經濟水平奠定了基礎。
三、結論
篇5
一、當前農村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目前的農業狀況中,現代化水平相對于城鎮化、工業化滯后等問題還非常明顯,農村發展的速度依然滯后,城鄉不協調成為屏障嚴重阻礙了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究其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農業基礎發展還有待于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底子差、物質裝備水平參差不齊,農業公共服務和社會化保障滯后于城鎮、農民的自主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且組織化水平較低等問題,在當今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農產品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引導調整農產品結構合理、供需動態平衡、生態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問題的壓力越來越大。
2.農村生產基礎設施流失嚴重。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耕地占多補少、占優補劣和非農化、非糧化現象;隨著農民大量離家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已進入季節性短缺與相對過剩并存階段,出現農忙時人手不夠、科技人才的稀缺、新農村建設缺少實際的專家等等問題;農村金融類服務及設備供給不足,農村資金外流多、收入少等問題依然突出,因此,建立城鄉平等交換體系和合理調配機制的需求問題已迫在眉睫。
3.保持農民持續較快增收難度加大。由于農村規模化生產上不去,農業生產成本無法降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漸擴大,所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任務相當艱巨。
二、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舉措
經過對兩會精神的深入學習,國家政策將從如下方面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2]:
1.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優化糧種結構,種植面積穩中有升,加強糧食主產區建設,提高單產水平來得以實現。
2.加快提升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水平。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機化進程,提倡農業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增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3.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深入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扶持鄉鎮企業發展能力,不斷壯大農業農村服務業,培育農業農村新興產業。
4.努力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主要有:擴大農業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保障基礎前提下發展第二、三產業,提高家庭經營收入;幫助培訓并引導剩余勞力外出務工,增加家庭工資性收入。
5.加強農業農村公共服務發展。加強醫療、衛生、教育等公益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篇6
中國農村金融發展歷程遵循以政府為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強制性制度變遷路徑,這種強制性制度變遷路徑內生于中國二元經濟結構及以重工業為主的發展戰略。近年來,中國農村金融變革及發展并未將農村經濟發展作為首要目標,城市和工業改革一直迫使政府試圖通過金融發展來向低效率的國有企業注入改革所需要的資金,在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典型的歧視性特征。然而,農村金融發展不論對農業發展還是農民增收,都意義重大。
1.1.農村金融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相比工業及服務業發展,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更容易受自然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農業經濟的高風險特征決定,農村經濟起步及健康穩定發展需要國家給予必要的支持和補償,當前僅僅依靠農業直接補貼不足以解決問題。農村金融發展及改革是匯集農村閑散資金、優化農戶手中資源配置、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特別是傳統農業改造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村金融發展更加不容忽視。農村金融發展是建立現代農業的核心,目前我國的農村金融發展存在以下主要矛盾:銀行是以賺取利潤為目的的盈利性機構,因此銀行利潤績效考核與支持“三農”發展之間存在矛盾;國家給予的政策性銀行資本金不足以完全解決“三農”發展需求間的矛盾;農村信用社存在的歷史包袱及歷史遺留問題與農村金融發展主力軍間的矛盾;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緩慢與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之間的矛盾;農業保險發展緩慢與農業信貸風險分散之間的矛盾。就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而言,首先,農業可用資金薄弱,加上地方政府對農業經濟發展的財政支持有限。而市場經濟力量的代表———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緩慢,在支持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困境。近年來,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吸取農民的存款大幅度增加,這從涉農金融機構的存貸比可以得到相關證明,而農村金融機構吸收的農業貸款真正投放到農村經濟發展中,支持農業生產、促進農村結構調整的資金卻大幅度萎縮。農村金融機構從農村集聚的資金增量與投放到農村的資金數量缺口在加速拉大,金融機構將農村吸取大量的農村存款轉投入非農生產,因為農村金融發展的不健全導致農業和農村結構調整的資金缺口在加速擴大。另一方面,當前農村小農經濟仍占主要地位,農村仍然是以個人家庭為生產和生活的基本單位,以個體所有制為基礎,生產規模小,生產條件簡單,自給自足與商品交換并存,重視親友關系,依戀土地。重農思想導致農民輕易不敢借貸,農村金融需求發展緩慢。農村金融的發展,一方面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為農業增收提供資金支持;一方面有利于農村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農村的勞動生產率。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在未來15年內,全國平均每位農民需要投資約為1700~4900元,如果按8億人口計算,新農村建設的資金缺口將為13600~39200億元,因此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以引導農村金融機構提供服務,通過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業經濟快速增長。
1.2.農村金融對農民增收的影響
根據金融發展理論及人力資本理論,農村金融發展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及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就農民增收而言,農村金融主要借助教育投資、信貸投資及促進就業結構變化3個方面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首先,教育投資效應。基于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水平是決定勞動力邊際產出的重要因素。與早期勞動經濟學家和發展經濟學家的觀點不同,人力資本理論主要強調人力資本水平的異質性,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是決定收入的重要因素。農民受教育程度是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從而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變量。教育提高了農民的人力資本,增強了農民獲得財富的能力,進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而農村教育的發展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農村金融的快速發展能夠為農村教育投資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有了充足的資金,農村教育就有可能大發展,農民受教育程度就會大大提高,因此其人力資本水平提升。其次,信貸投資收入效應。當前,與第二、第三產業相比,農業經濟發展的落后導致農民獲取收入的渠道狹窄,農村金融發展的緩慢也導致儲蓄是農民理財的主要渠道。就健康的金融發展系統而言,農村信貸投資是農民增收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信貸投資的增加會帶來農民收入的增長。此外,農村信貸投資的增加,會整體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中人均資本量的增加,從而促進人均產出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增長。第三,就業結構效應。農戶就業結構的變化是農民增收的影響因素,基于庫茲涅茨的發展事實,轉型經濟國家中,從事非農業的人口越多,人居收入增長的越快。當農民由農業部門轉移到非農業部門就業時,勞動力資源在社會各部門得到合理的配置,勞動生產率就會大大提高,社會整體創造的財富就會增加,從而收入也會增加。所以農民就業結構的變化是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而農村就業結構的調整離不開農村金融系統的發展及金融資金的支持。有了健康完善的金融體系,才能解決農村中的中小企業、鄉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才能促進農村中小企業、鄉鎮企業的發展。此外,農村金融的健康發展也有利于吸引外資的進入,從而促進農業整體就業結構的變化。基于上述理論分析,可以得出,農村金融發展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及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但也應該看到,中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發展戰略決定,金融成為國家動員經濟資源和經濟剩余的工具。為了最大限度地優先發展重工業,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政府借助各種政策動員農業、農民和農村的經濟資源和經濟剩余,使金融抑制成為集聚資源的重要手段和政策。在此背景下,農村金融發展缺少自主性,在經濟發展的大目標下,農村金融成為國家向工業和城市輸送農村經濟資源與剩余的渠道,這種情況下,農村金融機構在整個國民經濟和金融發展過程中,主要扮演儲蓄動員的作用。基于此,中國農村金融并非內生于農村經濟,其發展不是沿著自身內在的邏輯展開和擴展的,這種由政府主導的農村金融不僅不能促進農民收入水平提高,反而阻礙了農民收入增長。當然,農村金融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及農民增收的影響,需要進一步進行相關的實證檢驗。
2.實證模型設定及指標說明
2.1.模型設定
本研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基礎上,將農村金融發展作為投入變量引入農業生產及農民收入的生產方程,基本模型設定如下:Y=eA(t)KαLβFγ,其中,Y代表產出,A(t)代表技術進步水平,K代表總的資本投入,L代表勞動力投入,F代表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兩邊取對數,得到基本回歸模型:lnY=α0+α1A(t)+αlnK+βlnL+γlnF+本研究在此考察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業產出(Y)和農民收入(I)的影響,農村金融發展在此選取農村金融規模指標(FIR)和農村金融支農程度(FD)指標,基本模型設定如下:lnY=α0+α1A(t)+α2lnK+α3lnL+α4lnFIR+ε(1)lnY=α0+α1A(t)+α2lnK+α3lnL+α4lnFD+ε(2)lnI=β0+β1A(t)+β2lnK+β3lnL+β4lnFIR+ε(3)lnI=β0+β1A(t)+β2lnK+β3lnL+β4lnFD+ε(4)由于時間序列自身存在的非平穩性所致,簡單的多元回歸會導致回歸結果的“偽回歸問題”,基于此,分別借助ADF單位根檢驗和Johansen協整檢驗等方法,進一步確定各時間序列的平穩性和回歸方程的協整關系。如果變量自身或者其差分項平穩,則表明變量存在單整關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存在單整關系的變量進行協整檢驗,以確定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之間存在的長期關系。
2.1.1.平穩性檢驗
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1[檢驗形式(c,t,k)表示單位根檢驗方程,包括截距項、時間趨勢和滯后階數,0是指不包括時間趨勢項]經過檢驗,在5%顯著水平,除了lnY項,其他各個序列都不是平穩序列,在經過一階差分后,各序列都變為平穩序列,得出各序列在5%顯著水平是一階單整序列。
2.1.2.協整檢驗
各個同階單整的序列很可能存在協整關系,在進行回歸估計之前還要對其進行協整檢驗。根據協整原理,本研究采用Johansen特征根跡檢驗法,通過計算特征根來分別判斷各回歸方程中不平穩序列之間的協整關系。檢驗結果見表2(表中數據為各協整檢驗中的特征根跡統計量,“r”表示協整關系的個數,“”表示在10%顯著水平顯著;“”表示在5%顯著水平顯著)。表2變量協整檢驗由表2可知,模型(1)、(2)、(3)、(4)中各一階單整的變量之間都存在著協整關系,即它們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關系,模型中各不平穩的變量通過某種線性組合是平穩的。因此,可以進一步對上述模型進行回歸分析。由表2可知,模型(1)、(2)、(3)、(4)中各一階單整的變量之間都存在著協整關系,即它們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關系,模型中各不平穩的變量通過某種線性組合是平穩的。因此,可以進一步對上述模型進行回歸分析。
3.實證結果分析
3.1.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業產出的影響
基于模型(1)和模型(2)實證檢驗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業產出的影響,實證結果見表3(表中括號內數據為變量的t檢驗統計值,“”表示回歸結果在10%顯著水平顯著,“”表示在5%顯著水平顯著,“”表示在1%顯著水平顯著)
3.1.1.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對農業產出的影響
由表3可知,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對農業產出的影響為正,且回歸結果在5%顯著水平為正,這說明,隨著農村金融發展規模的擴大,其對農業產出的增加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農村金融發展為農業經濟增長提供所需資金,并有利于農村閑散資金及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近年來農村金融的發展確實在農業產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1.2.農村金融支農規模對農業產出的影響
由表3可知,模型(2)的回歸結果顯示,以農村金融支農程度衡量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在農業產出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其回歸結果通過了5%顯著水平檢驗。與農村金融發展規模相比,農村金融支農規模對農業的作用更為直接,規模增大有利于農業產出的增加。國外研究普遍認為農村存在金融抑制,需要對農村金融實施改革,促進經濟發展,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特征決定,中國農村金融對農業發展的作用較為滯后。本研究回歸結果顯示,農村金融對農業增收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政府應加大對農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為農業發展尋找新的突破點。
3.2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基于模型(3)和模型(4)分析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實證結果見表3。
3.2.1.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與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對農業產出的影響相比,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對農民收入的影響未通過10%顯著水平檢驗,且回歸結果為負。這表明當前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規模不僅沒有促進農民收入增加,反而阻礙了農民收入的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實際,農村金融機構通過吸收農村存款,大多時間充當資金吸收的渠道;內生于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下的中國農村金融存在二元結構特征,與城市金融相比,中國農村金融對農民收入增加的作用并不顯著[6]。
3.2.2.農村金融支農規模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表(3)的實證回歸結果表明,農村金融的支農規模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也不顯著,且回歸結果為負。這表明農村金融支農規模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農業產出的增加,但其阻礙了農民收入的增加。這正如林毅夫[7]所言,中國的農村金融是內生于中國工業和經濟發展戰略的,農村金融的發展不僅與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不一致,而且農業經濟發展的特征決定,農村金融的內生生存能力不足,不僅不利于農民增收,反而阻礙了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金融與城市正規金融的差距也是導致中國城鄉貧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基于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農村金融的健康快速發展及農村資金的合理利用,是促進農民收入增加的必要前提和條件,只有加快現有金融機構結構和功能的改革,增強農村金融在金融發展中的地位,提高農村金融對農民收入的貢獻,農民才能真正地脫貧致富。
4結論
篇7
1.1我國農業信息化及農業科技傳播的發展現狀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開始加大了對農業信息化及農業科技傳播這一項的投入,陸續對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系統工程、數據庫管理系統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分析,把這些研究成果陸續的應用到了資源、農業、災害預測和環境等方向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甚至有些領域超過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一舉改變了我國在農業信息化上起步比較晚的面貌,為以后的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1.2我國農村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從整體上看對農業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在某些較為發達的農村取得重大的效果與成績,但大部分農村基礎信息設施仍較薄弱。當前我國的涉農部門以及相關的農業管理政府非常多卻各自為政,使得農業信息大部分資源被分開管理,導致了農業信息資源多數被浪費糟蹋和難以發揮出該有的整體效益。所以農業信息化的服務體系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在農業科技傳播過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農村信息化的服務水平低,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②農業信息化的組織體系混亂,基礎建設不夠完備。③農業資金上的不足導致了農業科技傳播體系的不健全。④基層的傳播人員綜合能力不強,傳播、科研、教育分割現象嚴重。⑤農業科技傳播機制老化嚴重,無法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⑥居民居住地不集中,集中傳播艱難,基層管理機構功能不全。⑦整合資源利用率低。
1.3解決我國信息化傳播過程中的問題的方法
1.3.1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保證信息化道路的暢通
加強對基層基礎設施的建設,其中包括加強對通信網絡的建設以及傳統的媒體形式的基礎建設,同時也包括對農技服務點的建設。使得信息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和開發。
1.3.2對農業信息庫進行完善,建立起全面的信息化
服務體制建設一個完善的農業信息的服務系統,不僅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數據管理庫,同時也需要一個配套的相關軟件,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健全信息服務機制。我們要根據國家制定的“國家主導、聯合建設、統一標準以及資源共享”的戰略方針,慢慢的建立起一個能夠資源共享、高效實用和統一兼容的平臺,最終實現一個規范、統一和暢通的網絡體系的目標。
1.3.3構建一個數字化的傳播系統
利用高科技的發達,構建一個能夠實現資源導航、信息、交互式訪問服務和人工服務等等的數字化信息平臺。促進農業科技傳播的進一步發展。
1.3.4改善農業科技傳播體系
政府部門適當放寬相關農業信息化準入政策,用優惠政策的方式鼓勵個人及單位參與對基層農業科技傳播的建設和運營。
1.3.5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吸收社團、企業及協會等組織團體進入農業科技傳播體系,拓寬農業科技傳播資金的來源,加快農村經濟和社會的資源融合,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科技傳播的發展。
1.3.6普及信息化教育,強化農業信息技術的培訓
利用專業機構培養專業的農業科技者,提高廣大農業科技者的綜合素質,為信息化的推廣和普及創造有利條件。
2結論
篇8
“以人為本”回答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究竟要建設什么的問題,使農民獲得“幸福感”、“認同感”、“舒適感”是農村改革的最終目標。
目前,政府依然是農村經濟建設最主要的主體,由于農民在農業經濟建設中的出資比例較低,無法形成利益制衡的機制,而面對經濟利益和農民利益發生沖突時,基層政府往往會選擇有利于當地經濟發展的決定而犧牲農民的合法權益。比如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一些項目雖經濟效益好但會破壞農村的生態環境,甚或嚴重影響當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現實中這種現象屢屢發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基層政府沒有搞清“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人民利益和政府利益”的關系,沒有弄清農村經濟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如果無法通過利益來制衡各主體的經濟行為,那么基層政府在觀念上能夠清楚的認識“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核心思想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項目建設至少包括“政府牽頭、招商引資;專家論證、評估;農民評議、選擇”的三項基本工作,通過制度上的完善來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二、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地方政府的職能定位
越是離農村越近的政府機構其行政性就越強,因為他們是中央政府政策的執行者。面對經濟發展的壓力,如何解決好獲得資金和使用資金的問題,是解決農村建設中利益協調的關鍵。中央政府可以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將規劃科學、對可持續發展有利、外溢效應大的公共項目給予補助,中央政府根據公共品的預期成本、外溢效應、價格彈性制定匹配率。中央政府應該給予基層政府發展農村經濟更大的靈活性,越是基層的政府越了解當地的基本情況,越了解當地農民的需要,通過限定目標而不限定使用用途的轉移支付資金可以實現這一政策目標。
經濟開發在項目上包括:平整土地、興修水利、改良土壤、開墾荒地、植樹造林、裝備機械、改進生產技術、發展多種經營等;基礎設施包括:道路建設,生物能源建設,信息化服務建設,改善生產、居住環境,信息化建設等等。這么多的項目的實施必然需要排序,順次開發,那么基層的政府最了解當地農民的需求以及當地自身政府的資金情況,在不存在尋租的假設條件下,再通過當地群眾的民主評議來確定最終的經濟開發項目工程,至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居民多源利益制衡機制得以形成。再通過政府出資、銀行融資、私人投資三方面資金的注入,用資金的形式將利益主體轉化成農村經濟項目的行為主體,使各方各盡其責,相互監督。
三、農村經濟開發中各種資金的效果比較
以經濟開發為例,分析財政資金、銀行借款、私人投資對經濟開發項目的影響。包括相關性和顯著性兩個方面的比較分析。國家自1988年起開始立項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綜合開發指的是在一定的時間里和確定的區域內,為全面開發利用農業資源,發展地區農業經濟而進行的綜合性生產建設活動)。
從資金來源上看,從1988—2005年,政府財政資金占50%以上,個人出資占32%,銀行貸款占13%左右;從投資規模上,中央資金占歷年轉移支付的1%左右;從增長速度上看,自2000以來中央政府財政資金的增加速度也是最快的,平均值是14%,私人投資和銀行借款的增速是9%;從各項資金的線性關系來看,財政資金和前一期的私人投資有明顯的線性相關性,也就是說,私人投資的加大引起政府不斷的投入財政資金進行農業經濟開發。
農業綜合開發的最終目標是合理配置農業生產要素,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對生產資料和生產形式上的改進提高農業的產出水平,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從資金投向上看分為兩大類,即土地治理項目和產業化經營項目。具體包括,改造中低產田、生態綜合治理、草原(場)、建設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開墾宜農荒地等。
引用如下模型: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Y=AKαLβ
那么不同來源的K可以將方程引申成
Y=AK1αK2βK3χK4δ
方程同時取對數
logY=αlogK1+βlogK2+χlogK3+δlogK4
模型可以引用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基本形式
logY=αlogK1+βlogK2+χlogK3+δlogK4
其中K1為中央財政資金:指中央財政用于農業綜合開發的資金。基本上來源于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屬于專項轉移支付的范疇;K2為地方財政配套資金:指地方各級財政按照一定比例與中央財政資金配套投入農業綜合開發的資金。其中前兩者還包括,世行貸款項目的資金;K3為銀行貸款:指用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的銀行貸款及其他信貸資金投入數;K4為自籌資金:指項目區農村集體、農民群眾、項目建設單位(包括企業、農牧場、地方有關部門等)籌集用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的現金和以物折資數;Y的選擇:兩個同他們存在較高線性關系的項目值,其一是“農產品加工和農產品服務項目數”另外是“經濟林蔬菜的總值面積”兩個指標。
回歸結果如下表:
通過建立線性回歸方程,得到兩個回歸方程中各資金來源的冪指數。如果指數大于1而小于0那么函數方程就是一個遞減的函數。在“農產品加工和農業服務項目中”只有自籌資金和產出有明顯的線性關系,而且是遞增函數。說明隨著私人投資的增加其數量不斷增加。也就是對于農產品的加工該項目,影響其數量的主要因素是私人資本。政府的出資并不能明顯改善“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水平,這樣就得到了如果要擴大農業產業化經營應該更廣泛的吸引民間的資本注入的結論,政府能做的是宣傳動員以及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包括稅收減免和便利的服務兩方面,而無須進行直接的投資及參與經營。
另一個模型反映在“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上來,只有中央的財政資金和地方配套的財政資金同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存在明顯的關系,中央財政資金對于產出的效應是遞減的,地方財政資金對于產出是遞增的,而兩者綜合起來看“β-α”是正數,表示綜合來看財政資金對產出的效應是遞增的。解釋這方面的原因可以是從兩方面來看,中央對于糧食作物是給予補貼的,主要用意是保證糧食供給的安全性,而地方政府為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促進地方農民的收入增加,進而經濟作物更受地方政府的青睞。
四、結語
面對世界經濟的強烈的沖擊,無論是“糧食危機”還是“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儼然成為了世界經濟平穩的主要支撐,這和中國強有力的政府形象不無關系。中國政府的經濟職能是一大特色。基層政府面對經濟發展的壓力,尤其是在農業經濟建設中,往往忽視項目本身的質量,盲目的追求經濟利益,往往忽視、侵犯相對弱勢的農民的合理合法權益,在項目的出資上政府占絕大部分,無法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得到這樣一個設想,在農業經濟建設領域,將項目的發展由中央政府或省級政府評判,就是確定該項目是否符合科學發展標準,那些落后的、損害環境的、低效的經濟項目堅決不引進。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更能夠統籌全局,保證“糧食安全”,對糧食作物給予補助,對區域外溢效應的公共基礎設施給予補貼。省級政較為了解當地的基本情況,對于“經濟作物”的種植加以指導,提高種植中的科技含量,將高校人才引入到基層農村中去,通過服務和補貼兩種方式參與農業經濟建設。以上我們通過模型分析可以證明我們的結論,即對于經濟作物的產出促進,地方政府的出資最為有效。而對于產業化經營,私人資本的投入最有效,政府可以通過稅收和增強地方服務質量來吸引自籌資本的增加。
篇9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文
以縣域經濟為抓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藍圖,保定作為一個農業大市,以什么樣的戰略途徑和根本舉措,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突破與發展?今年以來,保定市委、市政府在廣泛調研、認真思考和深入研討的基礎上,提出大力實施“強縣興市”的戰略,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抓手,可以說是抓住了要害,抓住了關鍵。
一、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保定是農業大市,也是人口大市,目前縣域占據了全市近九成的人口、3/4強的經濟總量和1/2的財政收入。近年來,保定市委、政府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發展,把縣域經濟發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全市縣域經濟總體實力進一步增強,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得到優化,民營經濟、特色經濟、勞務經濟得到發展,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5%,全部財政收入翻了一番多。縣域經濟總量增幅超過了全市平均水平,財政收入增長與全市保持了同步。但同先進地區相比,我市的縣域經濟發展水平還處于較低層次,由于市大縣多,發展不平衡,形成了“小馬拉大車”的格局,制約了全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體現在“三農”方面,表現為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不足、農民收入增長困難。因此只有把縣域經濟做大做強,才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物質保障,奠定扎實的基礎。
首先,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是有效破解“三農”難題、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縣域涵蓋“三農”、聯結城鄉,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主陣地。只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農業的基礎地位才能鞏固,農民收入才能提高,農村經濟才能繁榮,農村社會才能穩定。沒有殷實的財力,就沒有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沒有農民的增收,就失去了新農村建設的動力。只有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實現強縣富民,積累財力,新農村建設才能有堅實基礎。
其次,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是實現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載體。縣域經濟長期落后,將會導致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擴大,造成新的兩極分化。只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才能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才能加快農村教育、衛生、基礎設施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改變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向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發展轉變。同時,只有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其迸發的經濟活力、外在張力和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才能成為助推縣域經濟實現大發展、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從而實現縣域經濟與新農村建設的良性互動。
第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農村穩定才能實現全社會的穩定,只有農村和諧才能構建全社會的和諧。目前我市大部分縣(市)經濟規模小,屬于吃飯財政,給農民辦實事、讓農民得實惠的力量還比較薄弱,成為影響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情況表明,縣域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縣、鄉財政實力越強,就越能為群眾辦更多的實事,就越能更好地扶持幫助困難群眾,農村社會就越和諧,基層政權就越鞏固。只有進一步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不斷增強財政實力,有效解決民生問題,在農村形成安定和諧、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才能擁有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和可靠保障。
二、牢牢把握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
發展縣域經濟應當緊緊把握“立足現狀、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強化特色”的原則。當前,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入加速時期,區域間體制性和政策性差異縮小,“南資北移”、“南企北擴”趨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都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立足保定實際,縣域經濟的發展要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做強特色。重點要抓好五個關鍵環節:
第一,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要用現代工業的管理理念謀劃農業、發展農業,通過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進傳統農業向飼料農業、原料農業和能源農業等現代農業轉變,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畜牧養殖業和名特優林果業,努力打造面向京津的綠色農副產品供應基地。重點加快“工”字型高效農業產業帶、畜牧業“一帶六區”和果品業“六大基地”23個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一步完善“公司+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機制,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重點扶持一批經濟實力強、有產業優勢、能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力爭到“十一五”末,全市銷售收入超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5家。
第二,以工業化為主導。先進地區的經驗告訴我們,“無工不富”,工業化上不去,經濟總量就大不了,財富總量也上不來。因此,必須樹牢工業強縣的觀念,把加快工業經濟提速、增效,提高工業比重作為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優先目標。一是抓好產業集群發展。“十一五”期間,圍繞汽車、新能源、紡織服裝等10大主導產業,延長產業鏈條,發展優勢產業鏈條經濟,構筑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制造業集群。重點抓好白溝箱包、安國藥業、高陽紡織、容城服裝、雄縣革塑包、蠡縣紡織和皮毛皮革、徐水制酒等一批制造業的升級換代,增強競爭力。二是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引導農村工業集聚發展,努力實現縣域經濟集約化、集群化發展。重點抓好高陽三利紡織工業園、徐水巨力索具產業園、容城大河服裝工業園、中國農大涿州農業科技園區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的建設。三是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品牌就是市場、效益和財富。我市現有中國馳名商標8個,排全省第1;省級著名商標89個、省名牌產品47項,均排全省第2,但都規模偏小,影響力不大。要逐步把品牌作為一個產業來經營,大力推進品牌興企、品牌興縣,確立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品牌,叫響“保定制造”。
第三,以城鎮化為支撐。工業創造財富,城市增值財富。城鎮化可以得到最佳的資源配置效益。對縣域來說,城鎮建設首先是縣城建設。一是要抓改革,理順規劃、建設、管理的機構和體制,加強綜合執法。要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統一戶籍登記、市場就業、城市公共資源居民共享等制度,促進農村人口向縣城和城鎮轉移。二是要抓規劃。按照適度超前、體現特色、彰顯文化的要求,做好縣城和重點中心鎮的總體規劃及修編,同時搞好村莊建設規劃,做到城鄉規劃全覆蓋。三是要抓統籌。要把城市資源統籌起來,強化“經營城鎮”理念,引導各種力量參與城鎮建設,通過經營來增值,通過市場來融資,解決建設資金問題。四是要抓管理。著力體現以人為本,在科學化、人性化上下功夫。
第四,以民營經濟為著眼點。當前我市縣域經濟中活力最強、比重最大的,當屬民營經濟。發展民營經濟,必須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實施“催生、助長、扶強”戰略,廢除一切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和規定,讓更多的中小企業成長起來。要加快建立以民營企業為重點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進一步完善創業輔導體系和人才培訓體系,促進民營經濟的整體提升和整體拓展。要針對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經營理念陳舊、管理水平低等問題,從轉變企業家觀念入手,幫助企業改革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導企業在觀念上由創業型向創新型轉變,在產權上由家族型向多元型轉變,在管理上由傳統型向現代化轉變。
第五,著力培育打造發展亮點。一是要建設一批“四梁八柱”大項目。緊緊抓住環渤海經濟圈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機遇,加大項目的引進和建設力度,堅持大、中、小項目一起上,重點抓牽動力強的大項目;各種類型項目一起上,重點抓工業和財源項目。特別是千方百計謀劃和建設一批立得住、放得大、有優勢的立縣大項目。二是培育做強特色產業。縣域經濟就是特色經濟,有特色才能贏得市場,基業常青。我市經過多年的培育,形成了類型十三大產業,即資源依托型、旅游帶動型、中小企業集群型、大型企業集團型、外資拉動型、農業龍頭企業型、市場引導型和城市服務型,成為全市縣域經濟的主體。今后要從抓專業市場、基地建設和品牌推廣宣傳入手,放大優勢,培植強勢,尋求突破,活躍全局,把特色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三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去年全市農民人均收中,工資性收占到40%以上,外出務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就業,重點抓好勞務轉出機構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勞力輸出的組織化程度。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擇業能力和就業水平,實現輸出人員由體力型向智能型的轉變,打造保定勞務經濟品牌。
三、加大組織推動力度,努力開創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一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思路決定出路。制約縣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不是資金,不是資源,不是基礎,而是思想。今年以來,保定市委、市政府就縣域經濟發展問題,派出十個調研組分赴各縣(市、區)開展了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召開了全市領導干部縣域經濟發展專題研討班,集思廣益,統一思想。在此基礎上,將出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總體規劃,為全市縣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