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01:01: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視覺藝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視覺藝術論文

篇1

現實中普通人的可以眼見的特征很少顯露在這樣的藝術作品中,更不用說需要特意去觀察、感受、體會和創造的視覺之外的感官經驗。由科學發展帶動思想解放的文藝復興運動還是嚴格地描繪著視覺經驗,即使是在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盛行、熱切注視著現世生活經驗的啟蒙運動時期,康德美學中“審美無功利”的觀點也將可見的“美”的對象僅限于視覺觀察到的“合目的”的形式,此外的各種感官感受因為與欲望相關都被予以排除。黑格爾則采取一種變相的,然而實質上卻是與康德無異的審美感官分級論:“藝術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視聽兩個認識性的感覺,至于嗅覺、味覺和觸覺則完全與藝術欣賞無關。因為嗅覺、味覺、觸覺只涉及單純的物質和它的可直接用感官接觸的性質,例如嗅覺只涉及空氣中飛揚的物質……藝術品應該保持它的實際獨立存在,不能與主體只發生單純的感官關系。”[4(]p48-49)黑格爾還是堅持將與生理欲望聯系緊密的感官排除在審美和藝術作品的表現之外。在東方,中國古代有一個重要的美學范疇與西方審美感官分級論截然不同,那就是“氣”。“氣”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在道家那里指世間萬物的本體和生命;在儒家那里是象征著圣人人格的“浩然之氣”;在藝術家那里則匯聚了上述兩種主要特征而發展成為對藝術作品“氣韻生動”的要求,以及對藝術家自身修養中的高雅精神氣質和高尚品格的培育。“氣”流通于包括五官的身體各處之中,視、味、聽、嗅都通向“氣”。但這一思想并沒有在具體的藝術作品中得到體現,即味覺、聽覺、嗅覺等并沒有被用類似于甲骨文中的表現符號繪于平面上。即使是表現“氣”也是通過其他角度,例如人物畫著重塑造人物的整體精神氣度,山水畫則在意于自然景觀的萬千氣象與作畫者的氣態心胸相對應。

印度藝術因為與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走上了漫長的象征之路。在佛教藝術中,程式化的象征手法與佛教故事聯系在一起,雖然也有很多繪畫、雕塑作品類似于現在的連環畫,但是,并不見有任何符號暗示除視覺經驗外的其他感官經驗,因為大部分作品都在利用固定的一套暗語(如、蓮花、腳印等)來表現、塑造神秘的佛。即使是正常的視覺經驗也幾乎被忽視或者變相表現,更別說把非視覺感官表現所代表的豐富的人性體驗描繪出來。這樣的藝術所帶來的普通的“人氣”根本就不會也不應該出現在要所有人來參拜的神靈或者佛陀上(中世紀基督教藝術也是如此)。而西亞和北非的阿拉伯地區偏愛繁復華麗的裝飾藝術,各種編織形式的圖案搭配繽紛色彩遍布于他們的建筑上。比起對視覺經驗的復制,他們更加沉迷于自己頭腦中的關于圖案排列組合的設計。顯然,單有故事性的追求并不足以產生現代漫畫中對非視覺感官的表現手法,印度藝術就可以證明。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藝術創作的部分偏差也說明,單有理論的鋪墊,也難以按部就班地將非視覺感官經驗的內容引入藝術中。更何況這樣的結論是建立在主流文化思想與藝術理論、藝術創作之間有著緊密聯系的假設之上,而這兩者間相互影響的關系是很復雜的。追根究底,這也許還是一個類似于在對兒童藝術與原始藝術的研究中追尋藝術起源的問題,要從人類心底隱藏的秘密里找原因。

貢布里希由漫畫引出的對藝術的看法為我們探究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參考。他在《藝術與錯覺》中說:“所有藝術發現都不是對于相似性的發現,而是對于等效性的發現;這種等效性使我們能按照一個物像去看現實,而且能按照現實去看一個物像。與其說這種等效性的基礎在于成分的相似性,不如說在于對于某些關系所產生的反應的同一性。”[5(]p252)在閱讀漫畫時,包括兒童在內的大部分人都能毫不費力地補充畫面中由非視覺感官表現符號所帶來的信息,從而增進對漫畫中文學性內容的獲取和趣味性的感受。這種“反應的同一性”恰恰說明了“對于某些關系”的“等效性的發現”,即對于把現實中或想象中要表現對象的整體狀態盡可能完善地描繪出來,精雕細琢的模仿與概括生動的漫畫只是兩種可供選擇的不同途徑而已,就表現的“等效性”而言并無高下之分。如要描繪一位發出刺耳大笑的人,可以選擇逼真地再現一位正在大笑的人,然后再在其身旁添上幾位蹙著眉頭的同伴;也可以簡練概括地勾畫出正在笑的人,再將因笑聲而產生的空氣波動用波浪線之類的符號表現出來,這樣看畫的人也能體會出此人笑聲之刺耳。這就是說,對于“等效性”的追求促使我們發明了漫畫藝術中的非視覺感官表現符號。在西方,相對于傳統的視覺藝術而言,漫畫的歷史實在是短了許多。

東方的日本則由于文化環境影響下的藝術不著重追求視覺復制的特質,漫畫的萌芽比西方早了將近四百年。漫畫中豐富、活潑的表現手法直到20世紀才逐漸發展起來。20世紀以來思想流派與藝術研究方法的豐富將藝術從美學的手中一點點解放了出來,也只有將藝術從由柏拉圖、黑格爾、格林伯格等人的“美”的藝術的鉗制下解救出來,我們才有可能打破過去固定的審美感官分級,進而在畫面上自由地描繪一切可以表現的感官經驗。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審美感受總是多面的,不僅限于視覺的,之所以一直以來沒有將現實審美感受中的豐富經驗帶入藝術創作中,正是因為“在過去世紀里曾使美的圖式維持一體的比例和風格的一些定律……阻礙著過多的生氣進入藝術家的創作之中”[5(]p249)。現代哲學家杜威就主張將我們不同的感官聯合起來,“說明一個共同而完整的故事”。他舉赫德森回憶童年時的情景(“我因色彩、氣味,因品嘗和觸摸而感到欣喜”)為例,說:“由于它沒有受到康德以來某些論述者對嗅、嘗和觸摸所采取的傲慢態度的影響,因而就更值得重視。……在這里,‘顏色、氣味、品嘗和觸摸’并不是孤立的”。[6(]p145-156)20世紀以來,正因為有著一批如杜威一般的學者從各種角度對藝術進行研究,藝術的定義也像漫畫表現手法一樣逐漸豐富起來,藝術的世界也逐漸開闊起來。正如視覺與嗅覺、聽覺等非視覺感官表現手段在漫畫家手中運用自如,藝術也不再如以前一般只被鎖在博物館、美術館和畫廊等場所中,不只局限于再現和表現中,不會只囿于眼睛“靜觀”的審美欣賞中。如今,漫畫可以是藝術,將我們日常生活中消費的物體做成裝置也可以是藝術,人的一種行為也可以是藝術……當什么都可能是藝術時,“你做什么都不再有什么關系……一個方向和另一個方向都好時,方向概念就不再適用了”。

作者:張鈺瑩 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篇2

現在,涂鴉也逐漸藝術化和商業化,亦然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后來798工廠的興起,聚集了世界眾多藝術家,涂鴉成為了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中的一種,這里的涂鴉風格多樣,更新很快,且經常與其它藝術形式搭配在一起展示。也成為了眾多藝術展品中的一員,在其發展變化中涂鴉也逐漸形成一種獨立的視覺藝術的圖形語言。涂鴉的風格和表現形式在不斷變換和進步,使得涂鴉被國內外眾多人士所接受,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種種表現證明涂鴉也越來越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已經獨樹一幟,形成獨特的視覺藝術圖形語言。

二、街頭藝術

街頭藝術是在街頭巷尾展示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包括街頭涂鴉藝術以及街頭行為藝術。在國外的街頭,有一些藝術愛好者會把自己裝扮成雕像,擺出各種姿勢,在游客的注視下靜靜的站立著,還有的會在地面上創作,而他們所需的只是一盒粉筆和每個人的目光,那些地上的畫作充滿了立體感,給人們一種在視覺上的震撼。這些人的創作往往讓人看不出真或假。街頭藝術是反映了群眾生活的外在表現。街頭藝術主要是以街頭為主要場所,主要以群眾參與為主,年齡不受限制,風格呈多樣化,其作品能帶來一定的影響力。

三、涂鴉藝術的存在價值和圖形語言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對枯燥乏味的文字藝術感到厭煩,人們想追求更簡單、醒目的視覺感受,圖形這個時候就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成為傳播信息的重要載體。圖形語言是圖形與色彩的結合,傳達傳播信息。涂鴉隨著時代的發展,被賦予了獨特的視覺語言特征,并且推動了社會的多元發展。目前,涂鴉被應用于眾多設計領域,包括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服裝設計等等。創新、自由、夸張的特點迎合眾多年輕人的需求。在城市大街小巷中,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涂鴉,這些涂鴉通常是在墻壁上,涂鴉不僅裝扮了城市,也為枯燥的市井馬龍都市節奏增添一抹繽紛的色彩。涂鴉已經成為獨立的藝術圖形語言。涂鴉講究視覺沖擊力,無論從色彩、線條以及造型上都極富有特點,濃重的色彩,粗獷的線條,夸張的造型,這些都是涂鴉藝術的一種獨特的圖形語言。特別是最近在大連流行的一種涂鴉藝術延伸作品—一樹洞畫。沿著正仁街,原本丑陋的樹洞和電線桿現在已變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與街邊涂鴉形式不同的是樹洞里的每一幅涂鴉作品都是按照樹洞的形狀和大小量身打造的繪畫內容,這些涂鴉和周圍的景色自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樹洞畫里的涂鴉起到了裝飾效果,讓涂鴉藝術來源于生活,最終又回歸到自然。這讓涂鴉藝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原始破壞式畫法受到人們的詬病,人們為此爭論了幾個世紀,一直排斥這種“污染環境”的藝術。但是,現在看來,涂鴉不僅不是一個環境的“破壞者”,反而是個環境的美化師。

四、總結

篇3

攝影藝術是廣闊的視覺藝術中的一名新成員,在審美特征方面攝影與繪畫等其他視覺藝術具有很多共同之處。美,幾乎是所有藝術的共通之處。但并不能說所有美的事物都是藝術品一樣,有很多照片,只是具備了我們對美的一些要求。人們珍藏一些照片并不是因為它是藝術品或是很美,更多的是為了懷念某個人或事,是人們的情感和記憶促使他們珍藏一些照片,但這些照片并不能稱之為藝術品。正如我們普遍認為的生命是美的,但并不是我們看到所有有生命特征的東西時都會產生美感。即便是產生了美感,也未必會成為藝術品。因此,攝影作品若要成為攝影藝術品,必須要滿足藝術的審美特征。攝影藝術的審美特征,一部分是作為視覺藝術所共有的特征,即形象性、人文性、情感性和形式美。另一部分是由攝影的本質屬性所產生的,包括紀實性、科技性和瞬間性。紀實性是攝影藝術的基本特性,是指通過攝影獨有的技術手段,逼真地再現鏡頭前的客觀景物,形成畫面影像外觀和細節的真實,使攝影藝術獨特的美感展現出來。科技性是攝影的基礎,攝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是建立在光學、化學、機械學、電子學和數碼科技等許多科學技術基礎上的綜合科技手段。高科技不僅能把生活中轉瞬即逝的真實影像固定為可視畫面,同時還給藝術創作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各種新的科技成果使攝影創造出與人眼視覺感不同的空間透視、形態結構、光色效果,既有真實的現實影像,也可虛擬出想象中的美好形象。瞬間性是攝影藝術的一個重要的審美特征。從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層面來講,攝影藝術既屬于空間藝術又是具有時間藝術的特點。任何事物的運動都有一個變化過程,那么這個瞬間要如何界定呢?對于人類歷史長河來說,一秒鐘,一小時,一天、一個月,乃至一百年都可以視為一個瞬間,所以,隨著科技的發展,照相機的快門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攝影來講,這個瞬間是相對的。因此我認為攝影藝術也是選擇藝術。我們不僅要選擇拍攝的場景、拍攝的對象、拍攝的主題,還要選擇事物運動的瞬間,而這一瞬間的選擇對于攝影藝術來講又是至關重要的。也就要求攝影師在拍攝時抓住“外在世界”與“內在世界”相統一的那個決定性瞬間。

二、攝影中的美感表現語言

自攝影術誕生之日起,攝影就具備了它技術上的基本技巧,即對客觀事物的復制功能。但這種復制并不是簡單的對事物的復原,它具有更豐富的外延和深遠的內涵。這也是使眾多藝術家和理論家為攝影而癡迷的重要原因。從造型語言角度講,攝影藝術主要通過光線、影調、色調、線條和拍攝角度等構成自己的造型語言。從表現內容來講,攝影的被攝對象是客觀的存在物,或是對客觀存在的再現、再造和加工。以尋求真實的美,瞬間的美。創作者和欣賞者都希望在其中尋求美,體驗審美的愉悅。這種美即包含了形式的美,也包括內容的美。

1.現當代攝影中的美感表現語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于1918—1959之間出現抽象攝影和“超現實主義攝影”,被稱為現代攝影。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攝影器材和技術也是日新月異,電子全自動照相機、數碼照相機相繼問世,開創了數字視像時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當代社會人們的意識形態與現實生活必然會出現糾纏、碰撞、磨察。有些陷入了認識危機之中表現為滯后、不解、困惑、反感等;有些則積極奮然反思,適應時代潮流,去尋求新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這兩種思潮也將當代藝術家推向了探索自已新的思想情感,反映和表達的新的方式。從攝影的基本風格來看即表現為在紀實攝影和藝術攝影的進一步發展,超現實主義攝影也應運誕生。

2.超現實主義攝影的美感表現

篇4

關鍵詞:視覺藝術網絡虛擬現實

藝術活動反應時代的現象,且在各種意義上,藝術與時代革新或改造的根本精神,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感情的自發形成占了大部分,但在有些狀態下理性的計劃性成分亦占有相當的比例,尤其在新媒體、新美學觀念、新素材及新的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以理性為訴求的創作靈感,已占有絕對的重要性及審美價值。

科技的革新,從計算機、網絡到虛擬現實,在藝術創作上產生極大的變化,具有實驗精神的先驅藝術家們熱衷于新媒體與材料與新藝術形式的探求,從十九世紀末到今天,其中發生了難以計數的藝術運動,一部新媒體藝術史,幾乎就是一部近代科技史,而我們仍然活在其中,變化日新月異,很難去歸納風格,或下任何定論。到目前為止,網絡藝術、包括虛擬實境的交互式裝置,似乎是互動藝術的主流。科學的發明與發現,大量地運用在改善人類生活上,不過是近五十年的事,卻帶給人類前所未有的便捷與刺激。改變的不僅是物質的層面,在精神上的意義也相當深遠。

尤其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當電子媒體與計算機科技開始普及之時,媒體深深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人們視野變寬了,世界變小了。當時,藝術、科技與科學間的關系常受爭議。藝術與科技運動吸引許多藝術家、科學家、工程師以及業者參與,意圖發展出跨領域的合作架構,然而時至今日,這種系統化的合作模式,仍然只是一個理想。因為科技、藝術都是文化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容分割。

運用科技的視覺藝術,一個明顯的議題便是科技帶來的藝術品復制性與真實性的問題,一切展演都只是以復制品呈現,要觀賞者破除原有的觀賞習慣,在傳統上的藝術價值包含了獨創性、唯一性、與真實性,都將被重新思考。

數字化科技成熟后,講求光與速度,去物質化的虛擬影像透過媒體四處傳播,復制已經不再是模仿、替代真實或是真實的幻覺,數字世界已然成為另外一種真實。因為影像可被轉換為數字語言,可被任意操弄,因而影像成為一種信息,于是藝術行為也大大不同于前,藝術家在龐雜的影像信息中,選擇、過濾、重新組裝,不只是利用技術來解決視覺問題,開發新的視覺經驗,更利用新媒體去呈現人們生活中的種種困境,作品意義的產生存在于事件的脈絡還有與觀賞者的互動中。觀賞者從最早的被動接受,到目前已然成為參與者,甚而是展演內容的提供者。以往視覺藝術的形式,可大分為平面的繪畫與立體的雕刻,而影像的領域今后將與前述二者并列為視覺藝術的重要形式之一。未來隨著計算機圖像處理,多媒體、高畫質等新媒體技術的高度發展,傳統的錄像技術也將面臨新的整合。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后高科技產品發展迅速,計算機、雷射光線、傳真機、復印機、衛星傳播等。這些尖端科學技術,都成為創造想象和架構的創作工具,這些新的媒介能仿真真實世界,也能創造出幻想境界中的奇景。高科技藝術是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后,興起于美國的新藝術。它是泛指以運用高科技創造的現代美術作品,諸如計算機藝術、雷射光藝術等作品,在美學領域中帶來明顯意義,結合了人類智能和科技產生的大量新穎技巧。潛藏在這種深具潛力的新視覺技巧下,有一個更深入的意義:在高科技的輔助下,視野更加瞭闊,并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新的美學向度,跳躍連結代替線性思考,多向度空間取代繪畫透視,前所未有互動。

尤其是,自從計算機出現以后,因為可以儲存、修改,容易重新繪制及復制,所有有關繪畫的行為起了很大的改變。1952年美國的BenF.Laposky利用計算機做出一個抽象的圖像,1956年才開始能創作出彩色的電子影像,1960年德國K.Alsleben及W.Fetter發表最早的計算機繪圖作品,直至1994年網際網絡開始盛行,四、五十年間,人們對于空間的思考模式隨之改變,我們離開了復雜而趨向一個快速溝通、大綱式了解的理想。我們不再需要畫一堆很復雜輔助線去處理放置一個三維物體于二維平面上的問題,計算機影像幫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因此,藝術家已把興趣放在如何避免復雜的建構,因為人們想象的空間已經改變,波浪的、擁擠的西方繪畫已被純粹的、無限空間的現代繪畫所取代。

計算機對現代藝術造成的沖擊及影響之巨,超乎想象。計算機一般被認為是一個空間可視化的簡單輔助工具,但它不只是一件工具,一種媒體和材料,更重要的是一種新的美學方向,新的再現可能。多數計算機藝術的創作者,深信雖然計算機本來不是為藝術創作的理由而發明,但它會持續發展出特有的本質,繼續為藝術家提供最好的工作伙伴。

通常,計算機比傳統鉛筆的方式更簡單、便宜、快速地生產,計算機讓藝術家與音樂創作者更快速的生產,這也就是我為什們稱之為“罐頭藝術”的原因,然后,計算機也可提供一種藝術替代品更快速的方法,這也是我為什么稱其為“麥當勞藝術”。當然,計算機藝術有它的隱憂。雖然計算機為藝術帶來發展的新契機,卻也有不少令人不安的地方。

第一:由于計算機也是科技的產物,自然有現代和傳統的沖突,如何把過去的傳統藝術,配合新的計算機媒材,加以融合表現出來,呈現附合時代的新風貌而被接受,是值的深思的問題。因為全世界都是用相同的軟件和設備,如果一窩蜂的跟著主流,則藝術創作則會劃地自限,而顯露大量復制和類似的膚淺平面感,失去藝術的美感和深度。

第二:如同前面提到的,工具的方便,卻造成個人風格的喪失,并且失去敏銳度,因為一旦創作者習于依賴計算機的修改功能,創作的動力則漸漸退去。例如:慣用PHOTOSHOP的攝影者很可能因此,不在意拍照的決定性時刻,因為可以透過計算機仿真修改,不怕拍不好,但即使效果逼真,卻失去藝術價值了。

第三:即是計算機藝術雖然有決然不同于過去的表現方式和媒體,但本質上,仍脫離不了過去模仿、拼貼等創作風格,如何走出過去的藝術觀念,找到屬于計算機藝術的觀念、想法和創作空間,將會是影響他是否能自成一派的重要關鍵,而非只是為藝術帶來新的表現法。身處一個新世紀的黎明階段,審視當今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千變萬化、無奇不有,可說是前所未有的新美學創作年代,傳統的美學概念及體系,起了一些新的轉機及變化,屬于二十一世紀的新視覺美學體系,以包含瞬息萬變的新美學思潮,是亟待建立的。

科技幫人類突破了心靈的藩籬,也改變了人們思考與創造的方式,但相對的,科技高度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危險與不安,因為人們幾乎忘了所處的地球仍然有其極限性,而藝術心靈的可貴其實是在于透過限制的穿孔,呈現出無窮的創造力。藝術的價值不在藝術品本身,而是藝術的哲思,有非常多科技藝術家同時也是大自然的愛好者,不管用的是高科技或低科技,來自生活的智能與大自然的啟發,才是藝術創作最好的素材。不論世界如何轉變,也只有藝術家意志延伸的作品,才算是“高感度”的創作,也才有美學上的價值。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張恬君.從藝術觀點看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藝術觀點[J].第四期,2000

篇5

從視覺文化角度來看,特別是由電子技術、數字技術所支持的圖像文化已經形成了一種快餐化的社會文化景觀,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狀態和價值觀。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載體之一,當代傳媒處于變革的前沿,它擁有的強大的信息傳播技術優勢和引導社會文化消費觀念的能動作用不容忽視。

目前,崇尚物質享受和高消費的享樂主義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通過無處不在的傳播媒體的渲染,借助視覺符號的大量運用,已經暢通無阻地滲透、貫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憑借當代傳媒的推波助瀾,我們的文化工業初具規模,文化消費市場已經形成。由于資本的介入和操縱,商品化邏輯的無限擴張,大眾的拜物主義傾向日益顯著。與此同時,西方“后現代主義”的文化思潮也隨著當代傳媒技術優勢的不斷強化而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隨著西方后現代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傳統“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現代”一語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陳詞濫調。傳統的藝術理論和藝術觀念遭遇“審美泡沫”的圍困,傳統的美學理念喪失了為我們的生存賦予意義的功能。傳統的藝術立場事實上已經和當下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總體氛圍格格不入。關于這一點,許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感慨之言:“……對繪畫的詩意微妙的品味,對文學的傾心閱讀,讓位給了圖像的快速瀏覽和奇觀化的感官刺激。讀圖代替了品畫,代替了美感,刺激震驚代替了凝視沉思,進而戲謔惡搞代替了詩意與思想的浸潤,低俗嬉戲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顯然,當代審美經驗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改變,“低界契合”的審美時尚消解了具有相對穩定及深刻理性內容的審美理想。

當下,消費文化正在成為大眾文化的主流,視覺藝術產品生產和消費的非審美動機往往占據主導地位,滿足娛樂性的感官需要動機首當其沖,娛樂化的視覺傳媒產品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術性生產與復制的類型化的審美經驗和審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眾的心理和感性嚴重物化,審美成為一種客體的、物質的、量化的存在。在視覺傳播的審美刺激機制作用下,傳媒精心策劃和倡導的“審美時尚”與“理想生活”已經成為大眾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藍圖。有目共睹,媒體正是通過大量生產以“明星”或“成功人士”為代表的具有召喚性結構的“偶像商品”,利用作為偶像符號的不斷刺激來提高受眾對于“傳媒高峰體驗”的心理依賴。在媒體的蓄意誘導以及普遍存在的從眾心理的雙重作用下,大眾的消費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脹。在媒體所刻意建構的虛擬世界里,一切都轉化為形象與符號。傳媒產品給大眾提供了夢想、體驗、參與和互動的巨大空間,其中的視覺內容具有強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認同感。在文化工業大量制造的虛擬影像的包圍中,大眾對商品的符號價值趨之若鶩。

雖然,所有這些真實可感的社會文化圖景的種種變異不能全部歸之于傳媒,但卻全都與當代傳媒所營造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總體氛圍息息相關。無論從理論上講還是從事實上看,審美取向的趨同與盲從意味著審美理想的放棄和主體性的喪失,娛樂性感官刺激的依賴勢必斷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號價值的欲望膨脹不可避免地加劇了人格結構的貧乏。歸根結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決定視覺藝術產品的文化特征和價值取向。價值取向的異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會文化的和諧與健康,破壞視覺文化藝術可持續發展的維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墮落直指教育的異化。其中,關系重大的核心問題就是視覺藝術教育的社會文化責任問題。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體現著不同的社會價值觀,當代傳媒語境下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無疑就是社會價值觀問題的重要線索。

二、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問題

藝術生產不同于一般的產品生產,藝術消費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費。一般而言,人的文化價值追求反映了從主體方面的需要與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價值要求。價值取向的基本內容包括文化價值追求與文化價值標準兩個方面。文化價值追求與文化價值標準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文化價值取向這一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作為文化價值主體,人的文化修養及其自我價值體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環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質。我們必須強調,視覺藝術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優化人的品質,激發人的潛能和天賦,樹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終極關懷意義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娛樂”化現象不僅充斥于“傳媒娛樂”的視域,并且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社會形態,影響了當代視覺藝術及其教育的文化價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學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茲曼所指出的那樣:“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致死的物種。”②雖然,大眾對娛樂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無可非議,但文化產品的生產不能只為娛樂的需要而嘩眾取寵,文化產品的消費不能全面淪落為戲謔、惡搞式的無聊游戲,否則只能造價值的缺失和虛無,導致社會生活中到處出現對文化價值資源的濫用和敗壞現象。

有史以來,視覺藝術從來就不是某種純個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識形態的存在。歷史地看,西方“進化論”和“西方中心論”文化觀嚴重地動搖了我們傳統文化的社會基礎,擾亂了歷史文脈傳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現代進步觀念的影響下,我們極力地追求“現代”和“當代”。在藝術領域,把西方的“當代藝術”當作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在“時代進步”的名義下,人們輕而易舉地忘卻了文化藝術的地域屬性,以致中國“當代藝術”,首先在文化觀念上就以“世界主義”來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實上,在藝術教育或視覺傳播的復雜活動過程中,視覺藝術本體價值觀和傳統的藝術立場總是不斷遭遇狹隘的機會主義和進化論的先鋒派觀念的沖擊,不斷強化的“全球化”邏輯更是全面加劇了傳統人文價值的主體立場的萎縮。這種“全球化”理念并非單純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它在文化本質上是直指文化價值取向的同化和對民族文化的顛覆。現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已經帶來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機。

視覺藝術對人類經驗與認識的獨特貢獻是其他人類活動所難以提供的,在建構視覺藝術及其教育的多重價值的復雜活動過程中,堅持維護立足本土的視覺藝術活動的文化主體性價值并積極彰顯視覺藝術的本體價值無疑是我們應有的文化態度。作為涵蓋多重價值的社會文化活動,當代傳媒語境下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是不容忽視的社會文化導向問題。在視覺文化藝術范疇確立健康的社會文化導向不僅是視覺藝術教育理應承擔的義務,同樣也應當是藝術生產和藝術消費所共同維護的人文立場。

三、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的文化定位與社會責任

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都是共同推動社會文化發展和繁榮的要素,為了更好地擔負起文化傳播與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文化定位是關鍵。

視覺藝術的專業教育培養視覺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者,傳媒的商業運作則培育視覺文化藝術產品的消費者,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作為文化價值主體而相互依存。當然,生產者和消費者在社會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會角色,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不同的社會角色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往往相互轉換。在當代傳媒所構建的視覺文化語境下,視覺藝術產品具有矛盾復雜的多層面的公共精神性質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層次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媒產品承載了越來越多的社會文化功能。人們對傳媒產品的消費需求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費行為在滿足生活需要的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活動。現在,人們已經普遍習慣于通過各種“傳媒沉浸”體驗來了解世界,傳媒產品讓受眾接受隱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義而滿足其文化上的需求。傳媒作為大眾文化的載體和引導消費的工具,它在文化價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傾向是不爭的事實。毋庸諱言,資本與媒體合謀的根本目標就是無限擴大商品的消費需求。傳媒產品通過符號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娛樂化的手段來強化世俗的號召力。從這個角度看,營利的需要決定了傳媒產品的文化定位。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環境里,許多傳媒產品都在客觀上助長了放望、逃避現實的心理傾向,消解了獨立意識和批判觀念,使受眾在無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盡管有娛樂的功能,但娛樂顯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學校為主的視覺藝術教育方面,無論是作為專業教育還是普及教育,都是現代意義上的終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況學歷化社會中的泡沫教育現象所反映的教育的異化正成為令人無奈的現實。雖然學院教育作為制度化的專業教育是傳媒所無法替代的,但從終身教育的視角來看,傳媒在視覺素養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與學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畢竟能夠接受規范的專業視覺藝術教育的人數十分有限。無須贅言,文化環境就是社會形態的反映,教育和傳媒的文化定位關系到社會形態的塑造,兩者都有共同構建文化藝術的精神家園和引領大眾的社會文化責任。我們迫切需要從根植于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土壤的主體意識出發,反省并凈化我們的學術研究動機,擺脫工具理性的束縛,關注文化生態環境,在當代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的學術研究領域中培養一種批判性的精神氣質和關懷社會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認,價值觀念沖突并非單純的認識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同時,不同價值觀念之間的交流、寬容、認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的多樣化事實,就放棄應有的主體立場和責任意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媒體與學院在文化價值取向的引導和研究方面都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文化責任。我們應當本著維護視覺文化藝術本體價值的歷史責任感,尊重視覺文化藝術的自律性,義無反顧地追求我們的文化理想。

注釋

許江:《中國當代視覺文化藝術的境遇與責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5期。

(美)尼爾·波茲曼著,章艷譯:《娛樂至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河清:《“當代藝術”的“同質多樣性”》,《文藝研究》,2005年07期。

篇6

新媒體的使用在現今使用的頻率大大增加。由新媒體的符號和中英文結合表達出,獨有的語言給豐富人們的情感表達。有用純數字表達文字含義的,如“512”利用諧音表達“我愛你”的意思;有用中英;文混雜的方式來傳遞信息的,如“卡拉OK”(唱歌的場所);也有用數字和字母搭配來表達特定含義的,如“3Q”利用聲音相似來表達“謝謝”的意思等等。

二、新媒體藝術語言環境下的視覺傳達特點分析

新媒體為當今社會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影響,它影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視覺傳達這一領域。在新媒體藝術語言環境下,視覺傳達呈現了如下特點:

1.創作虛擬現實化。新媒體相對于傳統的媒體而言有著無法比擬的優點。能夠將虛擬的創作進行事實化。這個特點主要體現在視覺傳新媒體達藝術上。新媒體技術能夠使得視覺表達對象有著直觀的感受,通過文字、符號圖片等新媒體語言為基礎,有力的將所表達的信息立體化、形象化的展現在觀眾的面前。但是在實際運用的時候,有時會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先進的技術使得事實的內容被更加真切的立體表現出來,最新的信息以最快速度反饋給觀眾。增加受眾的興趣。因此,在新媒體藝術語言環境下,視覺傳達具有了創作虛擬現實化的特點。

2.新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轉變。新媒體這種新興的藝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新媒體下的視覺傳達藝術具有傳統的視覺傳達藝術所沒有的特點。顛覆了以往的觀念和思維定式。

3.交互性。更好的促進人與人的交流和溝通是新媒體藝術的重要的主旨。新媒體的藝術語言更加傾向于人際的交流與表達。最經些年,視覺傳達設計在交互性方面有了更多的表現。例如,在歡樂中國行的節目中,主持人常常在介紹完當地特色食品、風俗或活動后,邀請觀眾上臺體驗或比賽,極大地體現了視覺傳達的交互性特點。

4.設計多元化、綜合化。新媒新媒體藝術在滿足年輕人各項需求的同時,更要適應快節奏的現代人們對于不同信息的需求。新媒體下的視覺傳達應該打破原有的思維固有模式,向著更加多元化的趨勢發展。因此,視覺傳達設計為適應新媒體,吸引現代人、青年人,只能改變原有的設計理念與思維方式,打破原有傳統藝術的局限,將多種藝術、技術門類融合,變得愈來愈多元、綜合并且自成體系。在新媒體藝術語言環境下,視覺傳達趨向多元化、綜合化。

三、結語

篇7

關鍵詞:視覺藝術風格視覺藝術形式心理形式視覺范式

一、視覺藝術風格與視覺藝術形式的涵義

“視覺藝術風格”與“視覺藝術形式”是視覺藝術的兩個基本概念。在深入研究視覺藝術的形成和轉換的基本原因之前,有必要對這兩個概念的涵義有一個了解。

“視覺藝術形式”涵義源于哲學“形式”概念。形式(form)是一事物的構成和組織方式,也是事物的結構和關系。西方哲學史上和藝術史上對于“形式”的經典劃分最早是由柏拉圖做出的,柏拉圖將形式分為內形式和外形式兩種:內形式即理式、共相,而外形式則是內形式所對應的外界,即殊相、現實。視覺形式是指目之所見的形式,即外形式,也就是可見、可感的形式。從構成因素上講,視覺形式是一系列由點、線和色彩、肌理、筆觸等構成的空間關系。視覺形式的對于視覺藝術的主要意義在于:通過視覺形式,視覺藝術可以作為直觀的表象呈現在人們面前。

與視覺藝術形式相比,“視覺藝術風格”一詞更傾向于氣質性和精神性的表現。視覺藝術的“風格”(style),是視覺藝術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來具有獨特性的精神面貌。風格不同于一般的藝術特色或制作個性,它是通過藝術品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更為內在和深刻的、從而也更為本質地反映出特定時代或民族的藝術家的個人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實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風格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藝術家在藝術創造上擺脫了各種模式化教條的束縛,從而形式具有特定個性和較為成熟穩固的創作傾向的反映,它是藝術家或藝術創作趨于或達到成熟的基本標志。[1](P228-229)而從藝術創作本體上講,藝術風格的形成實際上表現了一種人與世界的存在關系,風格的變化也預示著人與世界存在關系的變化,意味著人類一種感覺領域的消退和另一種感覺領域的打開。藝術風格在與世界的構成關系中一般展現為抽象的個人風格、民族風格和時代風格,這種抽象風格通過視覺藝術——繪畫、雕塑、建筑、各種工藝品等藝術風格而得以具體化。

比較而言,視覺藝術形式是實體性的、實證性的存在,是視覺藝術展現的整體的結構,它可以看得見、摸得著;視覺藝術風格則是視覺藝術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的集中體現,是視覺藝術形式的整體結構之上表露的情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前者是形而下的、單一的,是物質基礎;后者是形而上的、相當于上層建筑,具有更多的文化內涵,往往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精神的體現;后者通過前者而表現出來。如在詩詞中,格律聲色,指的是形式,我們看得見、講得出;而它的神理氣味,則是風格,需要我們用心去細細品味。

維奧賴特·勒·迪克在談到風格與形式的關系時認為,風格的邏輯內聚力“就是像古典的先輩們一樣透過現象看到真實的和自然的原理”,這些偉大的風格就像是一個龐大的演繹體系,其中的每一種形式都來源于建筑師所采用的中心原理。從這一意義來說,風格“是一種自發的形式的擴散”,“一旦某一群藝術家和手工藝人完全受到了這種邏輯原理的影響——各種形式都是人們通過這些邏輯原理從物品的效用中推導出來的——這種風格就會在所有手工制造物,從最普通的罐子到最高級的紀念碑中表現出來。”[2](p339)

但是,在藝術哲學或藝術史的某些著作中,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一般并不做嚴格的區分。如李格爾在《風格問題》一書在論述幾何風格的形成時,就將風格和形式在同一意義上使用。他說:“最終線條自身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結果,直線就變成了三角形、方形、菱形、之字圖案等。而曲線則產生了圓形、波狀形、螺旋線。這些都是我們在平面幾何中熟悉的形狀。在藝術史上,它們被統稱為幾何圖案。結果,完全或者主要以采用這些圖案為基礎的風格被稱為幾何風格”。[3](p8)如果我們嚴格按照風格和形式各自的概念來使用的話,李氏這里所說的“幾何風格”基本上應該由“幾何形式”來代替。同樣,德國藝術史家沃爾夫林的《藝術風格學》,在某種程度上也可稱為一部“視覺形式學”,風格與形式也并未做嚴格區分。因此可以說,除卻對于藝術風格或藝術形式進行一種專門的美學研究,二者基本上可以混同使用。

二、視覺藝術風格和視覺藝術形式轉換的原因

藝術史家貢布里希曾指出,對于藝術風格發展變化原因的考察應該從兩個方面進行:其一,歷時方面;其二,共時方面。歷時方面的考察是指對風格發展的內在邏輯進行的研究,包括創作主體所處的時代傳統,他們從前人那里學習了什么以及他們對后人有什么樣的影響,等等;共時方面的考察則是根據某種藝術特有的手段來對藝術風格傳統進行的研究,特別是對某一部落、某一民族或某一歷史時期所有藝術活動作為集體精神的表現而進行共時性分析。比較而言,前者是一種外在式的考察,后者是一種內在式的考察;前者與后者在藝術風格形成和轉換過程中的相互制約關系如圖所示。以下分述之。

(一)視覺藝術風格形成和轉換的外在因素

在藝術風格研究的思想史上,法國哲學家丹納首倡一種藝術形成的外在式研究。在《藝術哲學》中,他明確闡述了藝術風格的形成與“時代”、“環境”及“種族”三因素之間的制約關系。在他看來,“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藝術品最后的解釋,也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4](p46)丹納的這種研究既是對在他之前藝術風格形成原因的總結,同時也為后來的藝術風格發展特征所不斷證實。我們看到,由于民族、地域和時代的差異,藝術風格的確呈現不同的面貌特征。如在建筑柱式上,多立克粗獷嚴肅、科林斯細柔優美;在設計形式上,古典主義重裝飾、輕功能,現代主義者則重功能、輕裝飾,而包豪斯設計則重表現,突出形式美;如此等等。

實際上,丹納的這種看法也有其人類學依據。從藝術的起源來說,藝術是人社會實踐的產物,它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人所屬的民族、所生存的環境以及所處的時代。因此,每一種藝術的形成與風格特征都是特定民族、環境和時代精神的折射,并深深打上它們的烙印。從藝術的創造來說,藝術品不僅僅是個人的創造,而且還是文化的外顯性產物,即藝術品經由個體創造而表征著特定的文化屬性。人是符號的動物,人的成長本質上是一個由自然的人變成社會的人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一定的文化圈(地域或民族)會將自身的文化特性“強加”在個人身上,使個人不僅成為一個社會的存在者,而且成為一個文化存在者。個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方式無不打上與群體的其他成員相似的文化烙印。設若這個人恰好是一個藝術家的話,那么他很可能會通過某一藝術形式或風格來對這種群體文化意識加以自覺或不自覺的表現。藝術的文化風格屬性由此產生。在原始時代的原始藝術中,這種藝術形式或風格是平面的和二維的,普遍具有對稱性、重復性和節奏性等特征。這種形式或風格的呈現,是原始人對外部環境認識的結果。原始人長期處于自然的無秩序環境中,心理上對秩序和安定有著強烈的渴望和追求,因而,“他們自己創造了用幾何和立體形狀表達的絕對符號。他們對生命感到迷惑和震驚,于是,在無生命中找到避難所,因為生命永遠不息的躁動得以消退,一種持續的穩定感產生出來。”[5](p18)到了農業時代,社會生產力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人類的手工制品和主要工藝藝術品也呈現出多樣化的風格特征,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或精雕細刻,或錯金鏤彩,或鑲金嵌銀。受農業文化影響,這時期視覺藝術在總體上傳達了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植物紋為代表性裝飾紋樣,工藝品在視覺形式上追求一種與自然物一樣的自然形式美。中世紀的藝術與基督教裹纏在一起,因而出現了表現基督崇高精神的哥特式建筑風格。哥特式建筑強調空靈、高聳、纖瘦,重視光線的射入,利用高側窗層的玻璃窗的美來吸引人們的目光;多彩的光線以一種神秘的光輝充盈著中庭,創造出一個有巨大威力信仰的意象。特別是尖峭的拱券,造成了一種上揚的動感旋律——通過高、直、尖的象征手段體現了宗教棄絕塵寰、接近天國、由物質向非物質上升的觀念。德國的科隆教堂、法國的巴黎圣母院以及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等都是其中的代表。這種新的建筑形式有別于過去歷史上任何時期的藝術形式,明顯地具有時代文化特征。

同樣,藝術史家沃爾夫林通過比較哥特式風格和文藝復興風格,也得出了時代精神對藝術風格的影響強大的結論。他說,“哥特式的舉止肌肉僵直、動作刻板;什么都是尖利的,沒有一點松弛。也沒有一點柔軟。在這種最明確的形式之中,處處都表現出一種意志。哥特式的鼻梁是消瘦俊美的,一切笨重的形式,一切寬闊和平靜的東西都已消失。人物是細長的,好像踮著腳。與此相反,文藝復興時期則表現的寬松大方了,形式的每一部分都充滿了生氣,無論形式是在運動中還是處于靜止狀態。”[6](p344)

我們還可以從藝術發展史上的其他一些代表性藝術風格,如巴洛克風格、維多利亞風格以及歐洲后來出現的“工藝美術運動”所倡導的新風格中得出同樣的結論。十七世紀的巴洛克時期,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封建統治者與資產階級勾結,瘋狂掠奪海外成為巨富,他們在生活上追求豪華奢靡,不再滿足肅穆沉靜而要求華貴生動。時代特征反映在教堂與宮殿建筑和裝飾等藝術形式上,就是他們將建筑、雕刻及繪畫融合在一起,在運用直線的同時強調線形滾動變化的造型特點,通過冗繁的裝飾達到華美的視覺效果。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由于實行對外擴張,國力強盛,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生活富足,人民對未來充滿希望,人們普遍追求藝術上的繁瑣裝飾,在工藝設計上大量采用中東和伊斯蘭的形式語匯,并將其無限制地用于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和版面設計上。矯揉造作之風一時頗為盛行。然而,隨著工業化在西方各國的縱深發展,人們開始厭棄這種華而不實的設計風格,“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于是產生,它提倡美術和技術相結合,反對維多利亞藝術的繁冗主張,這就又推進了藝術風格與時代特征的緊密結合。

不單是西方視覺藝術的風格和形式具有明顯的時代、社會及民族特征,中國的視覺藝術之風格與形式也同樣如此。舉例來說,漢代藝術的深厚博大,追求藝術形式的崇高、雄渾造型——這與秦統一后使得漢代經濟和文化空前繁榮有關。唐代藝術具有富麗而豐滿的風格特征,既與隋代的統一疆域有關——隋的統一為唐代經濟繁榮打下了基礎;又與唐代社會的開放發達有關——唐代絲綢之路的開通,亞洲各國交往頻繁,為唐代藝術吸取大量異域藝術風格形式提供了可能,使唐代藝術容易進入高度成熟的階段。

當然,由環境、時代、民族等外部因素制約著的藝術形式與風格雖然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但仍然會呈現出一些共性特征。因為“每一種風格不僅憑借一定的形式因素——構架和輪廓的樣式等——來確定自己,而且這些因素的每一種當中都表達了某種特定的整體取向,或眼睛的某種精神性傾向”,而且,“被決定者和決定者,它們都包含著一個民族的全部世界觀點的基礎”[7](p109-110)如果我們單從一個民族或國家的藝術發展情況來看,盡管其處于不同時代,因而藝術風格存在著較大差異,但若將其與其他國家的藝術相比,它們在整體上卻有更多的“家族相似性”。如古希臘的藝術風格歷經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希臘化時期,各時期的特點有著明顯的差別。但是,古希臘藝術風格在整體上表現出強調多樣性和基于自然主義數學規律相統一的共同特征。之所以有這種共同性,可能是由于存在著“民族的感覺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上,形式感與精神的和道德的要素發生著直接關系”之故。[8](p8)

(二)視覺藝術風格形成和轉換的內在因素

隨著19世紀末20世紀初藝術思想史和藝術心理學研究的長足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藝術風格形成原因的“種族時代說”解釋模式并不能涵蓋所有的藝術現象,特別是對于現代藝術中出現的一些新的藝術風格,這種解釋模式往往不具有絲毫的闡釋效力。由此,人們自然會推想:一種藝術之所以具有這樣的風格而不具有那樣的風格,一種藝術風格之所以轉換成另一種藝術風格,除了受制于環境、時代及民族等外部因素外,一定還有其內在的、更深層次的原因。視覺藝術的思想史研究首先幫助人們認清了這個原因。

視覺藝術思想史的研究表明,視覺藝術風格的形成和轉換在根本上受制于其內在發展規律及邏輯演化規則,藝術史家李格爾曾將這一“規則”概括為“藝術意志”。李氏通過考察后期羅馬工藝風格特征,認為晚期羅馬時代建筑、雕塑、繪畫和裝飾藝術顯示出共同的形式發展趨向和目標。這種“趨向和目標”即為“形式意志”。“形式意志”的本質為“藝術意志”,即人之生存世界觀。李格爾認為,這種藝術意志的特性總是由某一特定時期的世界觀所決定的,這種世界觀不僅寓含在宗教、哲學、科學中,而且也可以存在于政府組織和法律形式中,因而,“藝術意志”或“形式意志”就十分類似于黑格爾的“絕對觀念”。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把歷史視為“絕對觀念”自我發展過程的體現,并把這個過程中的每個階段視為某個特定民族發展的辨證過程的一步。一個民族的藝術同該民族的哲學、宗教、法律、道德科學技術一樣,總是能反映“絕對精神”發展所處的階段,所有這一切方面都能表明一種共同的東西,即時代的本質。所以,就如沃爾夫林所說,“解釋一種風格不外乎意味著,將該種風格置于其一般的歷史背景里,并證明它與當時其余的‘喉舌’發生了一致的‘聲音’。”[9](p95)而李格爾的“藝術意志”論雖然是一個唯心主義的解釋模式,但由于其緊緊抓住了藝術是人類精神的崇高表現這一基本藝術事實,所以它實際上達到了“種族時代說”解釋模式所不曾有的認識高度,為我們從藝術風格的視角探討人類精神的邏輯發展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同時,這種理論也為人們進行藝術心理學的風格轉化研究開辟了新的道路。

現代藝術心理學的研究揭示,藝術意志或形式意志最終來源于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卡西爾指出,“‘人性’是‘形式’得以產生、發展和繁榮的絕對普遍的媒介。”[11](p110)人性即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質、基本屬性,它是人類在長期生產實踐過程中形成并以社會遺傳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積淀而成的人之基本特性。人性不是抽象的、靜止的,而是具體的、實踐的,它作為各個歷史時代現實的、具體的人的抽象,反映了人類的共性。這是哲學、社會學視野中人性的基本概念。然而,對于決定藝術風格或形式的人性問題又必須從心理學角度、從人類的深層意識和無意識中得到解釋。這種解釋對于把握作為人類精神反映的藝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神分析學家榮格指出,人的心理結構中最深、也最隱秘的部分是在個體無意識之下潛藏著的集體無意識,這種無意識是單個個體所無法意識到的,但它卻積聚著人類歷史以來的幾乎所有的經驗和情感能量,而個體無意識只是潛藏在意識下面的一個心理層次。以此分析,藝術家在畫面上的自覺表現往往構成了畫面的主題和社會內容,而形式的選擇則源于一種無意識的把握。其所以如此,概由于畫家“集體無意識”左右的結果。蘇珊·朗格說,“我們叫做‘音樂’的音調結構,與人類的情感形式——增強與減弱、流動與休止、沖突與解決、以及加速、抑止、極度興奮、平緩和微妙的激發,夢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邏輯上有著驚人的一致。……這是一種感覺的樣式或邏輯形式。……音樂是情感生活的音調摹寫。”[12](p35)

因此,藝術意志一方面是一種有著獨立目的趨向的形式意志,與人的特定心理感覺如觸覺和視覺有關;另一方面又同特定時代人們的世界觀聯系在一起。這使得藝術意志在性質上或多或少地與文化或文明發生關聯,呈現出一種人類一般精神意義上的自覺和目的的趨向,藝術作品隱含著一個時代人們知覺方式的秘密。[10](p111)所以,一種藝術風格的形成,拋開其時代精神不論,最終都要歸結為藝術家的創造——即藝術家的創造本能和創造沖動的原因上來,此二者才是藝術意志的真正內涵,才是藝術風格演變的最原始的推動力。

至此可以說,視覺形式是一系列由線、色彩、肌理、筆觸等構成的空間關系,這種關系是依照人的心理形式而組織起來的,而視覺形式與人的情感形式及心理形式則有著邏輯上的一致性。人的情感形式通過視覺形式而呈現出來,從而為人類的感官所把握。視覺形式之所以發生變化,其內在原因也在于人的心理形式或情感形式的改變。人的心理形式是由人的情感、認識、理性等多種要素所構成的,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活動“積淀”的成果。因此,藝術的形式或心理的形式,不是什么神秘難解的東西,它就植根于人類的生產生活中,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也是人性的歷史展開。“人性不是自然性(動物),也不是社會性(神或機器)而是‘自然的人化’,即動物性生理基礎上的感知等等各種功能的人化。它們仍然是感性的、個體的、心理的,具有偶然性于其中。但有歷史來作為理性的根基。這就是心理形式,也即區別于動物的心理本體。……這人性——心理本體是經由文化,首先就是那種以語言為基礎的巫術-圖騰-禮儀活動,即所謂人類的原始文化所構建所塑造,所形成的。”[13](p475)

通過藝術風格轉換原因的分析,也使我們獲得了對于藝術創造意義的全新理解。藝術創造的本質在于藝術家通過藝術形式來把握世界,這種把握不是對世界的簡單描摹,而是藝術家通過感性創造活動來對宇宙、歷史及人生進行的深度闡釋與意義重建。藝術形式或藝術風格則是這種闡釋或創造活動的感性顯現。正因為如此,通過藝術形式,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藝術家的個性心理與文化修養,還可以看到藝術家對于社會、政治及歷史的認識和理解,看到藝術家對于宇宙、世界和人生的體驗和感悟,甚至看到藝術家所處的整個時代的精神狀況。時代過去了,藝術風格轉化了,而藝術卻并沒有消亡——藝術通過一批批優秀的藝術作品得以保存——由此我們又回到了那個古老的命題:藝術是什么?海德格爾說:“藝術是自行置入作品中的真理”,藝術“是對作品中真理的創造性保藏”,“藝術是人的創造和保藏。”[14](p256、292、307)在今天看來,海氏的這些說法似都不為過;它啟示我們:在科技理性昌明的今天,人類仍有一份心靈的凈土在養育著什么,人類仍有一雙清亮的眼睛在凝視著什么,人類仍有一份執著的真誠在呼喚著什么……

三、視覺藝術風格轉換的實質:視覺范式的轉換

視覺藝術風格的變換本質上是一種視覺范式的改變。“范式”一詞是科學哲學家庫恩提出的概念,原本用來解釋科學革命發生的依據,后來被運用到多數人文社會科學發展遞變的原因解釋中。所謂范式,按照庫恩的看法,“就是一組共有的方法、標準、解釋方式或理論,或者說是一種共有的知識體”。在庫恩看來,所謂科學中的革命,就是從一種范式向另外一種范式的轉換。他認為,科學形勢中出現的危機使得范式的更新成為必然,革命就是一組科學信念的轉換——即“范式”的轉換。[15](p26)換言之,范式的轉換就是一種信念的轉換。正如科學活動領域里的每一個重大的突破幾乎都是范式的轉換一樣。新的藝術風格的轉變本質上也是一種思維模式和解釋范式的變化,是一種視覺范式的轉變,轉變的結果是藝術新形式、新風格的出現。沃爾夫林在《藝術風格學》中,曾用五對概念概括了藝術史的發展規律,即:從線描到圖繪的發展;從平面到縱深的發展;從封閉式到開放式的發展;從多樣性到同一性的發展;主題的絕對的清晰和相對的清晰。這五對概念實際上就是五種藝術范式,五種概念的演變也就是五種視覺范式的演變。

在傳統上,知識以信念和知覺、理性和天啟為基礎。新科學不再把所有這些作為理解大自然的手段,而是把經驗——實驗和批判性觀察——作為知識的基礎和對知識最終的檢驗。這樣,新的方法把知識建立一個全新的基礎之上。[16](p100)同樣,藝術范式的轉變意味著我們從一種看世界的方式轉變為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從前,如古典時期,藝術得以成立在于它是如實地建立在透視、還原、自然主義的基礎上。而現代藝術則建立在平面化、打破透視的基礎之上。視覺形式的呈現,并非照相機一樣原封不動的再現,而是主體心理的投射。希爾德布蘭特把這種“虛的”意象喚做“感性空間”,意指“視覺”的空間,認為“視覺可以建構空間”;通過“建造方法”可以說明呈現和描繪這種空間形式的系統構造。[17](p86)這種“視覺建構空間”的原理是“畫家沒有純真之眼”的一個證據。所謂“建造”,也就是通過主體的力量來組織和安排藝術作品。創作主體的感覺、認識,甚至世界觀和人生觀都通過藝術作品呈現出來,而這種呈現是經過構建的格式塔的呈現,即整體直觀的呈現。藝術成為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成為主體內心思想和情感的投射,而非對自然事物的簡單描摹。歌德說,就我們能夠通過可見可感的形式所獲得的知識而論,“風格”乃植根于知識之深層,植根于事物的本質之中。[18](p70)如同哲學的每一次轉向都在人類的認識模式中有其深刻根源一樣,每一次藝術風格轉向也都可以從人的思維方式的變化中找到根源。

結語

對于視覺藝術風格形成及轉換規律的考察,實際上又是一種對于人的視覺觀感方式變化規律的考察。視覺形式本質上是一種語言,它同人類其他語言一樣,是一種符號性、關系性和結構性的存在。洪堡曾多次指出,“每一種獨特的世界觀,特定的、根本的思維取向和表象都是用一種語言類型表達出來的。”[19](p108)因此,對藝術史風格或形式變化原則的研究不僅應從歷史的、環境的及民族的等外在的因素進行考察,更重要的是要從藝術自身發展演變的內在的邏輯方面、從人的心理結構和藝術范式的轉換要素中去探尋。通過這種探尋,使我們可以從一個獨特的角度,獲得對于人類認識能力和認識方式發展演化規律的基本把握,這種把握反過來也會對人類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

[2]、[6]、(英)E·H·貢布里希.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87.

[3](德)阿洛瓦.里格爾.風格問題——裝飾藝術史的基礎[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4](法)丹納.藝術哲學[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5](德)沃林格爾.哥特形式論[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

[7]、[11]、[18]、[19](德)恩斯特·卡西爾.人文科學的邏輯[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8](德)沃爾夫林.藝術風格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9](英)E·H·貢布里希.論風格[M].載入:藝術與人文科學.貢布里希文選[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89.

[10]張堅:《視覺形式的生命》,[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12]、[17](美)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13]李澤厚.李澤厚哲學文存(下)[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篇8

【關鍵詞】培養;定位;模式;就業;轉變觀念

一、工藝美術專業在中等職業學校中的現狀

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許多職校積極根據市場需求、區域特色和就業途徑,相繼開辦了服裝、財會、市場營銷、電子、機電、數控等專業。工藝美術專業也在這股發展浪潮中脫穎而出,并且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地具有一定應用與操作能力的職業人才,為社會需求提供了保障。但是當前不容樂觀的是,許多職校工藝美術專業在人才培養和就業的關系上出現了嚴重的脫節。許多經過培養的專業人才沒有找到合適的就業單位,招生人數也在逐年減少,有的中職學校由于學生就業難,索性把工藝美術專業改成了高考升學班,背離了職業教育所倡導的“以市場為需求,以就業為向導”的辦學宗旨。以我校為例,工藝美術專業在校人數由2007 年的200 多人縮小到2010 年50 多人,工藝美術專業的生源人數在逐漸地減少,是什么原因呢?通過調查發現,許多職校在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與就業方面存在著許多不和諧的問題。有的學校不能安置學生對口就業,有的學校在課程設置上不注重技能的培養,學生所學知識不適宜就業崗位的需求,有的學校學生對就業崗位滿意率較低,所有這些問題制約了中職工藝美術專業的發展。根據當前的現狀,工藝美術專業在人才培養與就業問題上要轉變思想觀念,重新進行教育目標的定位,積極改革教學內容,拓寬就業渠道,使工藝美術專業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站得穩、立得牢,健康發展。

在中職工藝美術專業傳統的培養模式中,班級上課制、師徒制一直是歷年來沿襲不變的教學模式。有的學校教學資源匱乏,實驗實訓設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與課程的要求,課程設置單一或繁雜,教學內容陳舊,導致了人才培養的發展與實用空間,有的中職學校甚至在既無師資又無實訓設施的條件下,盲目開設此類專業,致使該專業在辦學過程中向其他專業分流,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二、優化培養模式的幾種做法

1、優化課程設置

關于課程設置,我們可以借鑒國外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目前,國外最典型的課程設置有德國模式和加拿大cbe 課程設置模式。其中德國模式較為突出,它的課程設置是以職業活動的行為過程為導向,將基礎知識(美術基礎類)、專業知識(美術設計類)合理的組成一個技術知識體系,普通理論(美術理論)教學內容較為淺顯,不過多地強調高深的理論知識,做到淺而實在,學以致用,同時注重學生的專業實踐,提高了學生掌握工藝美術技能的熟練程度,便于其迅速就業。

2、改革教學內容

工藝美術專業的教學內容要以培養技能為根本,充分體現培養目標,按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相互滲透的原則,適當增加實訓比例,改革一些俗套、老化、不適應就業發展的教學內容,應積極適用反映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的課程與教材,積極研究和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現代電腦技術及校內外課程資源等,更好地促進教學。

3、三強化實踐訓練

在工藝美術專業教學過程中,語言的講授是讓學生掌握美術方面的理論知識,示范與觀摩是讓學生對繪畫、工藝的表現方法有直觀的了解,但實踐訓練才是技能獲得的主要途徑。

4、增強創新能力

對于工藝美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造型能力的培養,還要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讓學生根據一面極其破舊墻壁上斑駁的印跡,找出可視的動物形象;讓學生為我校設計學校標志;讓學生運用廢舊材料進行舊物改造等等。這些訓練活動都能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能很快適應就業崗位,而且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

5、參加企業實踐

參加企業實踐活動是工藝美術專業學生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徑,能讓學生在企業中接受職業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貫穿企業實踐,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和認知能力,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在企業中的適應能力。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實踐,并能在企業實踐中找準自己的就業方向。

6、建設實習基地

篇9

【關鍵詞】有線數字電視 整體轉換 問題 對策

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是一項從模擬到數字的過程,屬于新技術的傳播與應用。在國家政策的呼吁下,很多城市在實踐中探索發展。作為縣級有線數字電視的整體轉換模式,如何能夠結合自身的條件,創造性地進行這項工作,是兼具智慧與技術的活動。現結合城鄉地區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的情況,探討更好進行這項工作的策略。

一、 縣級有線數字電視整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有線數字電視整轉的費用增高

收看電視節目已經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習慣性生活,收看電視節目的費用在家庭生活中,以前所投入的比例是比較小的,因為它是人們的習慣性消費,好比人們生活中的醋、鹽等。用戶在安裝數字電視后就會面臨兩方面消費的提高。尤其是在縣級城市,數字電視消費的提高勢必會影響安裝的積極性。

1.月基本收視維護費用的提高

在有線數字電視整轉以后在節目的收視質量與類別上確實有些提高,但在費用上大大增加,以我縣而言,改造后城區的用戶基本收費用比原來提高了將近200%左右,以前是38套模擬電視,一年收視費120元,現在數字電視100套,每年300元。從提高幅度上講都是比較高的,屬于跳躍性的增長。人們對此意見很大,有的鄉鎮級家庭在生活上存在一定困難,費用的增高增加了他們的經濟壓力。

2.機頂盒的額外收入

隨著人們興趣與愛好等個性化需求的不斷提高,一個家庭用一臺電視,大家集體欣賞節目的時代已經遠去。一般家庭由老人、年輕人和小孩組成,年齡結構大致分為三個層次,欣賞節目的興趣各有不同,原來的模擬電視可以串接著看,基本能滿足需求。但是數字化改造后,一臺電視機只能安裝一臺機頂盒大大限制了他們的欣賞自由,要安裝二臺以上的數字電視機頂盒來滿足收看電視節目,就必須購買副機,根據目前國家正在執行的統一招標價高清機頂盒則需要在1000元左右才能購買,雙向的機頂盒也要在400元左右,基本型的機頂盒在300元左右,照這樣的標準進行計算,一個家庭想要完全滿足收視需求,機頂盒的費用是一項不小的開支。群眾安裝機頂盒的積極性必然會受到打擊。

(二)遙控器操作性能比較復雜

以前我們在對電視節目進行收看時只需要一個電視遙控器就能解決收看電視節目的問題。在進行有線數字電視整轉以后,收看電視節目比較繁瑣,首先它在遙控器的設備上又增加了一個遙控器。需要用原電視的遙控器打開電視開關,再打開機頂盒開關,然后用目前的機頂盒遙控器進行節目的轉換等需要的步驟太多。這對于年邁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而言是比較復雜的。經過對各地有線數字電視整轉以后的投訴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大多是對遙控器的使用比較繁瑣有一定的意見。

(三)關閉模擬電視信號阻力重重

國家廣電總局結合實際情況,做出重要部署,為保證電視整換工作的順利開展,作出重要要求。即在進行“模擬轉數字”的過程中,不得強制進行數字整改,在過渡期間要至少保留六套以上的節目,給不愿進行數字整改的群眾收看。縱覽大局數字整改結果良好,我國的大部分地域已經按照國家規定進行了整改。但是還有一部分群眾對此持有意見,但是也不是沒整改的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過度。總結成功經驗,我們不難看出,中央決策高瞻遠矚,保留必要的六套節目給不愿整改的群眾收看,是實現整體順利整改的重要基礎,如果關閉這六套節目的模擬信號,那阻力勢必加大,電視整轉工作就無法快速有效推廣,勢必形成“拉鋸”的局面。相對于縣級城市的電視整改而言,上面已經提到過各方面費用比以前觀看模擬信號的費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群眾對此有一定意見,在整換中有些阻力也是自然的。但是如果強制性的關閉模擬信號必然會引起群眾的上訪,不關閉模擬電視信號,有線數字電視對家庭條件一般的用戶就沒有吸引力,推廣的難度可想而知。

二、解決好縣級數字化整改對策

(一)打好基礎,做好宣傳

縣級廣電部門是整體轉換工作的實施主體,在做好這項工作之前要積極籌備,科學分工。在數字電視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科學的考察,建設一個可靠有線數字電視分前端,后期把節目監看中心、服務大廳和用戶呼叫中心等硬件設施建設做好,做到位。為數字整換打好基礎。另一方面要做好數字整換的宣傳性動員工作,積極依靠政府、社會的力量,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種靈活性的措施進行宣傳。

1.充分利用媒體的力量

充分的利用好電視臺、廣播臺、政務網以及戶外廣告等,宣傳數字電視整改的優勢與必要性。讓群眾即明白我國發展數字電視的政策與法規,又能讓群眾了解它在欣賞電視節目上的優勢,以及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

2.入戶積極宣傳

要積極的通過社區委員會、街道辦事處等,依靠分發或者夾報派送等方式,向廣大的用戶宣傳數字整體轉換的優勢與實用性,向用戶進行細致入微的調查與親切溫和的介紹。我縣使用的是,先向整改的小區用戶進行摸底調研,看看用戶對此項工作的反應,覺得成熟后,向小區每單元張貼告示,告知整改的時間及具體的辦法步逐。

(二)策劃與營銷

整體的策劃工作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要對數字電視服務大廳與流動的安裝點進行營銷型的整體包裝,打造出濃厚的整轉氛圍。對整改工作進行宣傳性的營銷造勢,讓群眾知道,這是潮流所趨,不可避免。還要通過整換送好禮,及早加入,及早享受節目禮包等方式加大數字電視的關注度與吸引力,推動整換工作的進行。

(三)科學部署,措施到位

營銷組織的工作能力、素質高低以及服務質量都與數字電視整換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重要的關系。所以在營銷工作的組織方面必須任務明確、步驟科學、價格合理,一切部署遵從實際,循序漸進的實現。在模擬的電視信號關閉以前縣級的電視臺會以維持穩定為主,不會在短時間內關閉模擬信號,但是模擬信號不關閉勢必會與數字信號相互干擾影響收看,為此必須要有一定的措施。我縣使用的是三天停送38套模擬信號,6套模擬信號照送。

1.利用電視媒體在屏幕宣傳播出,對此工作予以解釋,讓用戶有收看數字 電視的意識。2.對數字整換工作要遵從一定的規律,分片分區進行或者先試點后推廣的進行,平穩有序的推進數字電視轉換的實現,減少投訴事件的發生。3.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上崗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的數字整換知識,上崗之間必須要經過專業的知識培訓與考核。

三、結語

數字電視整改是關系到群眾精神生活提高和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雖然在縣級整改中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一些問題,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必然是大勢所趨。為保證整換工作的順利進行,縣級廣電單位必須在穩定的基礎上,立足實際、循序漸進的完成整換工作的重任。

參考文獻:

[1] 金偉. 武漢廣電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傳輸技術方案. 有線電視技術,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