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土木工程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7 06:21: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土木工程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以需求為導向,在交通、建筑行業企業認知的基礎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從業范圍;
(2)根據應用型本科類型學校社會需求的不同,將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進行了區別;
(3)根據畢業生培養規格和畢業要求,優化了課程體系;
(4)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突出實踐教學改革力度;
(5)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和方式,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零距離對接;
(6)打通第一、二、三課堂,全面實現評估體系中對創新意識的要求。
二、成果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
(一)以研透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以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文件為導向
借鑒國內外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構建滿足專業認證最低標準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分析專業評估標準和中國注冊工程師的執業要求,確定了土木工程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確定了培養目標與課程要求的關聯矩陣、實現路徑,包括必備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管理以及質量評價等評估標準中指標體系觀察點的要求。借鑒目前已申請評估通過的78所高校的成功經驗,在遵循《專業規范》的框架下,構建了2010版、2013版滿足持續改進評估指標要求的具有應用型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以構建滿足行業企業執業要求課程體系為導向
促使專業教育適應行業企業需求,提升學生培養質量。課程體系滿足了專業辦學定位、培養目標、畢業生就業去向、工作崗位、未來發展等的要求,引導專業“大土木”寬口徑培養,拓寬了畢業生就業面,適應了注冊工程師執業需求,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得到教育界和工程界專家的認可,搭建了工程界與專業教育的平臺,推進了專業教育校企深度的合作,保障了專業教育改革與專業的發展,使學生培養符合行業企業執業要求。
(三)以保障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畢業要求為導向
進行“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平臺”的教學要素集成創新,升華精品課程,創新改進培養模式。開設《公路養護技術》等本專業領域新課程,完善課程體系,反映辦學特色;編寫《土木工程施工》等系列新教材,實現原創案例百分之百,以助于案例教學;在《土木工程導論》等11門課程開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改變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生為本”的“學”為主的翻轉式教學模式,升華精品課程教學效果;建立“工程導論—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為遞進式的畢業設計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平臺,培養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三、成果的創新點
在總體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土木工程專業經過幾次教學計劃的修訂,結合專業認證標準要求,形成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一)一個寬專相兼的個性化課程體系
充分考慮“寬口徑”的指導思想和我國目前企業缺乏專門化工程技術教育的現狀,在課程設置上,將“寬口徑”的大前提與專門化課程相結合,在課程類別涵蓋了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課程、土木工程專業方向模塊課程三大類,依托個性化的課程選修制度組合成完整的課程體系,以實現個性化的培養目標,較好的體現了“將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的辦學理念。
(二)兩個扎實的基礎課程平臺
構建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和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課程兩個平臺。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平臺由學校統一管理,選擇了人文、自然科學知識,設置了數學、物理學等課程;專業知識平臺以力學和土木工程學為主體,力學包括了三大力學、水力學、土力學等,土木工程學以結構、施工、經濟類課程為主體,要求專業知識平臺課程的教學內容面向土木工程專業各個領域,承接工科通識基礎課程的知識體系,為后續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三個特色鮮明的專業方向模塊課程群
2007年起,土木工程專業招收道路與橋梁工程、建筑工程、巖土與地下工程3個專業方向的本科生。每個課程群課程的設置主要考慮了本領域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個性化需求,以保證該領域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同時設置了適量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深入學習和擴大知識面的需要。2010版教學計劃又進行了改進,專業方向模塊課程要求每位學生在主選方向以外,必須選修其他1~2個方向的2~3門專業方向核心課程,保證寬口徑培養。并增加了學生實訓和實習的比例,以培養懂管理、懂技術、懂經濟、懂法規,綜合素質較高的、面向工程第一線的應用型土木工程師。
(四)四個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
在確立了基本課程體系的前提下,為提高各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增強課程與工程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課程性質確立了“四個內外結合”,即學校內外、專業內外、課堂內外、學期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校內外結合主要體現在一些實踐性強的課程,設置了必要的實習環節,將國家職業資格或技能證書要求納入專業課教學內容中;專業內外結合是為了拓展土木工程學生的知識面,將本專業的知識與整個社會科學、技術體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協調能力,如跨專業組合結構設計競賽小組,與建筑學專業同學共同進行畢業設計等。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方式覆蓋的課程面最廣,將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自主實驗、各種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等相結合;學期內外結合充分利用假期,開展各類課程的實踐性環節和社會實踐活動。“四個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大大拓展了教學的空間與時間,同時在教學計劃中設置了相應的學分,教師及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開發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使“培養應用性、卓越工程師”的辦學思想落到實處。
四、成果的推廣應用效果
經過一個培養方案4年循環的教學改革和探索,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工程教育改革的已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一系列成果。
(一)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按《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的最低標準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高度吻合。考慮學校的辦學歷史、專業方向設置、師資的結構和水平、學生的基礎等實際情況完善了課程體系并以此制定教學計劃。
(二)課程體系的設計將課堂教學的組織、實踐環節的構成和創新訓練的構思等第一、第二、第三課堂所有教育環節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開放的、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三)通過優化的課程體系設置,形成了鮮明特色的核心課程群,以“點”帶“面”,進行了系列教材建設,編寫了《土木工程施工》等土木工程規劃教材,在3屆道橋卓越班教學中使用,各方面反映良好。
(四)根據以項目為牽引的課程體系架構的安排,將教學目標體現在“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的特點上,在省級精品課程《橋梁工程》、校級精品課程《土木工程導論》等11門課程中積極推進“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問題教學”,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校內外評價良好。
(五)改革的成效是通過將新的課程體系與2014年最新的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進行對比得出自評結論,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國際性。
篇2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掌握好專業英語是獲取專業信息、掌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等的必備前提。現階段土木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為了解學生對土木工程專業英語學習和教學的看法和認識,筆者專門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參與調查的為土木工程專業的8個班級,人數238人,共收回有效問卷230份。然后對問卷調查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生在土木工程專業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興趣淡薄,認為專業英語沒有什么用處
在問卷對土木工程專業英語的用處的調查中,有45.45%的學生認為現在說不上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有什么用;16.69%的學生認為沒有太大用處,但也不能說沒用;3.03%的學生認為沒什么用處;34.85%的學生認為有比較大的用處。同時,還對學生選擇的理由做了調查,其中認為現在說不上有什么用處的學生的理由大致是:①就目前的水平及現實情況還用不上專業英語知識;②如果只在國內工作,基本用不上;③對專業還沒有深入地學習,現在接觸不到外國專業方面的文獻,所以沒覺得有用。認為沒有太大用處,但也不能說沒用的學生的理由大致是:①自己的英語太差了;②現在并沒有用上什么專業英語,閱讀外國期刊比較少,感覺以后工作接觸英語的機會不是很多;③對學習普通英語有一定的幫助。認為沒有用處的學生的理由大致是:①以后工作可能用不上,至少在本科層次上是這樣;②不打算繼續考研。認為有比較大用處的學生的理由大致是:①能夠及時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知識及外國科技的最新動態;②社會需要多元的人才,要和世界接軌英語就更加重要,并且對專業技術有較大的指導作用;③繼續讀研究生的話,專業英語非常有用。
(二)學生在課余時間基本上不閱讀英文的科技文章
在課余時間,對英文專業文獻的閱讀的調查中,71.21%的學生從來沒有閱讀過英文專業文獻,27.27%的學生只是偶爾閱讀英文專業文獻,僅有1.52%的學生大量閱讀英文專業文獻。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的學生在課余時間是不閱讀英文專業文獻的。
(三)對專業英語的重視不夠
在對“專業英語在你所學的專業課課程體系中重要嗎”的調查中,69.7%的學生認為專業英語不重要,有30.3%的學生認為專業英語比較重要。有的同學甚至認為可以不開設這門課程。
(四)對專業英語的認識不正確
學生對專業英語的認識不夠正確。有很多學生認為專業英語就是翻譯,多懂些專業詞匯就差不多了。雖然通過專業英語的學習,應該能夠達到熟練閱讀和翻譯的水平,但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文字和語言的學術交流能力和一定的英文科技文獻的檢索能力等。專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技術信息,而并不僅限于翻譯那么簡單。學生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解,一是因為傳統的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重點多放在學生閱讀和翻譯能力的訓練上,而對于比較實用的專業英語口頭交際能力以及土木工程領域內常用應用文的寫作能力的培養則顯得十分薄弱;二是因為基礎英語階段的應試教育忽視了素質的提高,長期以來學生學習英語是以閱讀為主,可以說學生學得是“啞巴英語”[1-3]。
(五)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中碰到的難點較多
對土木工程專業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的調查中,65.15%的學生認為主要困難是專業詞匯太多,單詞不認識;39.39%的學生認為對相關專業知識不夠了解;33.33%的學生認為長句較多,較難理解;19.7%的學生認為中西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學習的困難;43.94%的學生認為不能準確、通順地翻譯英文文獻。
二、教師在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課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為主,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專業英語的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習積極性不高。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總是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給他們的知識,課上往往因此出現一片尷尬的沉默,因此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方式的調查中發現:僅有6.06%的學生選擇了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而有81.82%的學生選擇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動學習,而教師為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學方式。
(二)教材的選擇不當
有些教材內容陳舊單一,僅僅是專業技術文獻的閱讀與翻譯,這不符合專業英語教學形勢的需要,并且教學內容陳舊,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沒有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土木工程專業英語的重要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是注重傳授知識,沒有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專業英語的重要性。前面提到大部分學生認為土木工程專業英語不重要,而教師又沒有正確引導他們改變這種看法,這樣很多學生上課就會漫不經心,課堂氣氛沉悶,這樣反過來又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
三、對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專業英語的重要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傳授知識,而且需要教師通過自身的感受和經歷,從相關國際土木工程發展的前沿知識介紹,從今后工作可能要接觸專業英語的情況,從我國大型工程如奧運會的場館設計、招投標建設等按國際慣例操作來積極的引導學生。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國土木工程的國際化也是大勢所趨,國外還有許多先進的理論和技術需要我們學習和借鑒,而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學好土木工程專業英語。只有正確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專業英語的重要性,學生才有可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教師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改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方式的調查中發現:81.82%的學生選擇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動學習,教師為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學方式。筆者在教學中,每堂課都讓學生自己把一小段文章翻譯在作業本上,在學生翻譯的過程中,筆者及時地發現問題,然后進行講解。對于這種方式在問卷調查中,有75.48%的學生認為這種方式比較好,通過自己練習再結合教師講解印象比較深刻。另外,在對專業詞匯、常用句型、科技英語寫作特點及翻譯要領進行講解后,文章的閱讀和翻譯都是由學生自己討論,教師引導和糾正完成的。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三)選擇恰當的教材
為了避免學生因為教材陳舊、單一而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選擇教材時,要盡量選擇閱讀文獻為最新的前沿文章,而且除了文獻閱讀與翻譯外,還應包括土木工程領域內涉外業務應用文的寫作和聽力與會話的內容,配合音頻、視頻資料,方便學生課外自學。另外,還應包括專業文獻的檢索內容,讓學生至少了解如何進行期刊、會議論文、科技報告、學位論文、專利文獻等的檢索。
四、結語
如何開展好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現在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文中提出的解決問題的對策也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調整和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如何引導學生把對專業英語的興趣與今后的工作結合起來,我們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參考文獻:
[1]蘆玉敏.專業英語教學思路探究[J].高教研究,2005,(10).
[2]史潔.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
篇3
依據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體系需要適應的目標,構建以基礎理論與知識、專業素養與能力和科學系統的思維為三大平臺的復合課程目標體系,見圖2所示。三大目標的實現自下而上,同時相互配合,發揮整體作用。第一平臺為基礎理論與知識,是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所要掌握的基礎理論。其中數理類知識包括數值計算、應用數理統計、結構動力學、有限元分析等課程,學會應用數學模型和物理方法進行理論計算和試驗分析;計算機類課程包括數據庫設計與實現,通過程序設計幫助實現系統模擬仿真等;專業基礎課程包括高等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層結構結構分析與概念設計、工程結構減振與控制理論等,學會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控制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與評價與優化原理與方法;專業課包括現代工程施工組織、高層結構工程施工技術等課程,掌握專業前沿知識;交叉類課程包括建設系統工程、工程經濟學原理與應用、現代管理原理與方法,培養學生交叉學科視野和系統思維方式;實踐課包括實驗、設計、模擬、校內外實習等,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人文課包括英語、哲學及德育等課程,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第二平臺為職業素養與能力的提升,它建立在基礎理論與知識的平臺上。職業素養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學習能力要求學生具有信息獲取、知識更新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具有綜合應用建筑與土木工程理論、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設計能力要求學生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進行建筑產品開發設計的能力,以及建筑工程項目集成的基本能力;創新能力要求學生具有由跟隨創新、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組成的技術創新能力;管理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能力[3]。第三平臺為科學系統的思維,是在基礎理論與知識的學習和專業素養與能力的培養中逐步形成的。系統性思維要求學生從全局的角度思考問題,培養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具有統籌與預見能力。
復合型課程的支撐體系
為了順利實現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構建自內向外的復合型課程支撐體系,內部為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外部為導師隊伍建設和產學研結合,如圖3所示。
(一)課程設置
一要加強實踐課程,包括實驗、設計、模擬、實習等,處理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比例關系,提高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二要加強交叉課程建設,合理調整技術、管理、經濟、法規課程的比例,使工程碩士研究生立足于“大土木”工程背景之下,概覽建筑與土木工程各學科相互間交叉、滲透和融合的特征,拓展專業并形成較高的視野;三要加強人文課程,通過專題課或者學術講座的形式,豐富研究生的人文科學素養。
(二)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首先要更加重視其寬廣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4];其次要反映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最前沿的知識,使研究生熟悉研究方向的新動向,增強科研興趣;同時要做到與后續課程和論文研究的有效銜接,減少研究生課程學習的盲目性。教學形式要以研究型形式為主,如討論式教學、參與導師課題等,實現研究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鉆研的有效轉變,教師起到啟發引導的作用。教學方法還要靈活多樣,如模擬軟件、實地調研等,優化教學過程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改革首先要改變本科階段一貫的終結性考核制度,將課程互動評價、階段成果和終結性考試三部分作為每門課程的成績。在論文或設計研究階段,要加強論文開題、階段報告、中期報告和論文答辯的過程考查,提高專業學位的授予水平,改變目前中國“嚴進寬出”培養模式的不利局面;其次,要將理論課程與實踐活動結合,評價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與之對應的實驗或實踐活動完成情況,形成多元化綜合評價體系,促進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四)導師隊伍建設
導師是研究生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者,導師的責任感、知識結構和學術水平是保證研究生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要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對導師嚴格遴選,從源頭上提高導師隊伍水平;要鼓勵導師定期深入企業了解生產實際需要,與企業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這樣一方面促進導師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和學術水平的持續提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導師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有針對性的指導能力。
(五)產學研結合
學校一方面吸納社會上具有一定學術造詣的同行專家加入導師隊伍,不僅滿足工程碩士研究生規模擴大的需求,而且將行業課題帶進學校;另一方面通過加強與建設領域內的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工程咨詢等單位的聯系,使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達到其課程學習內容適應企業和社會需求,論文或設計選題來源于工程實踐的目的。
課程改革的評價體系
根據復合型課程的目標體系和支撐體系的內容,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結合層次分析法對評價系統進行分析,計算各指標權重,進行方案層的優先排序。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筆者設計調查問卷,由國內相關高校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的專家對各指標權重評判,結果如表2所示。表2數據顯示,建筑與土木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中,相對重要程度依次為:課程設置、導師隊伍建設、產學研結合、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二級指標中,課堂授課、實驗、設計和實踐課程的合理安排、學生參與行業單位的項目實踐和導師的學術水平是最重要的三項內容,也是建筑與土木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的首要任務。
課程改革的建議
(一)優化課程設置
優化課程設置是基礎,關鍵要合理安排課堂授課、實驗、設計和實踐課程比例,形成以實驗、設計和實踐課程為主,理論授課為輔的課程結構。通過適當減少人文課程學分和課時數、增加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的實驗和設計環節,以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將實驗和設計為課程主線,增加實踐課程的時間安排等優化課程設置。這樣的課程結構更有利于工程碩士研究生主動吸收知識和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是關鍵,側重提高導師的學術水平。針對面向實踐的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要改變以往以論文、論著和科研成果的數量作為衡量導師學術水平的單一指標的不利局面,將導師帶領學生參與企業實踐和社會課題也納入導師學術水平評價體系。學校應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導師加強工程實踐訓練,同時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擔任兼職導師,承擔部分教學指導工作。“雙導師制”培養學生,形成優勢互補,從而改變導師過于理論化的學術現狀,引導導師重視工程實踐,全面提高導師的學術素養。
篇4
我國正積極倡議推動的“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屹立于世界之林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全新機遇之窗,是國際合作的新平臺。該戰略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也為我國各大高校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提出全新考驗。據目前測算,“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隨著“一帶一路”積極推進,沿線國家大量的基礎設施需要建設,未來將面臨諸多國際大型土建工程,需要大量的扎實專業基礎、精通國際通用語言的專業技術人員[1]。然而大部分高校在進行“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時,采取的是傳統的課堂授課方法,即教師只是講解文章當中的詞匯、語法以及長難句,學生很少參與其中,對學生專業英語能力的提升并不大,且與實際工作場景中的英語應用相差較大,因此,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效果欠佳[2-3]。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當前的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模式亟待改革,在新戰略下,為我國培養一批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面向未來的高級專門人才[4]。
2研究現狀與背景分析
眾所周知,“一帶一路”發展倡議以中國周邊國家為主要輻射對象,包括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乃至非洲、澳洲及美洲。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數官方語言為英語,且依據國際工程行業慣例,要求相關工程材料編制、工程項目管理必須采用國際通用語言———英語;同時,由于融入國際化工程項目,要求與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國際工程人員交流,對于技術人員的英語交流能力同樣提出高要求;因此,在“一帶一路”、“十三五”創新驅動創新國家戰略的新形勢驅動下,對于我們的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也提出新的考驗。如何改革教育教學模式使得培養人才能夠適應“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整體要求,使其能夠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大型工程建設,將有力促進土木工程專業發展及社會影響提升[5]。達到以上目的的重要一環,即在于“土木工程專業英語”的教育、教學工作上。根據“一帶一路”發展倡議要求,目前的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本科教學主要面臨以下全新挑戰:(1)要求學生具有嫻熟英語溝通能力。“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包括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兩大主題,陸上依托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6]。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隨著“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深入推進,可預見,未來我國土木工程領域將面臨越來越多的國際性大型工程,而進行項目設計、施工及管理等,需要工程技術人員具有嫻熟的英語溝通能力,能夠與國外相關政府、企業、社會團隊展開廣泛溝通;能夠與同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工程隊伍、當地居民進行順暢的溝通交流,解決工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應該是我們未來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考慮的新問題,而這也正是我們“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面臨的新挑戰[7]。(2)要求具有過硬國際專業術語掌握能力。“一帶一路”發展倡議要求所有參與其中企業走出國門,如何培養具有國際化發展思路與眼光土木工程技術人員?如何在國際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唯有掌握過硬本領與創新成果,對于國際專業術語清晰并能靈活應用,在進行工程管理、工程設計、工程施工方面方能在國際化戰略中站穩腳跟[8];故對于“土木工程專業英語”而言,要求我們在傳授本專業知識同時,有意識地培養本科生對于國際通用的專業術語的重點培訓、教育,讓學生能夠在學校就進行較為系統訓練,達到可熟練掌握國際通用的專業術語表達,可輕松閱讀相關行業標書、行業規范及工程資料的能力。(3)要求具有適應國際化行業標準及規則能力。“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故對于參與其中的所有工程技術人員要求具有適應國際化行業標準的基本能力,對于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規則要有所耳聞,并能盡快適應,培養一批精通土木工程專業英語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高等工科院校的當務之急[9]。此外,國際化工程不同于國內工程項目,其管理模式、工作方式、依據標準均與國內存在較大差異,若能在“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本科教育過程就有意識貫穿國際化標準的知識講解,對于我們培養學生盡快融入國際化戰略大有裨益。以上三個全新挑戰對于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提出新的思考,如何優化現有教學方式,如何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如何探索培養學生適應國際化能力,均為新形勢下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的新問題。此次教改的探索研究就是以“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為培養導向,針對以上三大問題,結合土木工程專業英語現有教學模式,擬對現有教學模式展開深入改革、優化,擬通過教學大綱改進、教學模式探索、教學內容優化等方式,使得土木工程本科生能夠適應目前新形勢需要,成為更受社會歡迎、企業急需的優秀人才。
3新形勢下的教學目標及內容改革探索
3.1教學目標
以國際化趨勢為導向、以國際化工程認知為核心、以綜合能力為考核目標,并依據現有“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模式不適應新的“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新形勢現實情況,進一步優化教學大綱、改革教學方式、探索考核機制。在教學大綱方面,強調國際化趨勢,重視學生專業英語學習的實用化、專業化及標準化。在教學體系方面,設定基礎英文教學模塊、專業知識英文授課模塊、軟技能模塊的課程設置三個模塊,為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具有廣泛的國際化工程能力所服務,即具有一般的英文交際能力、扎實過硬專業知識能力和工程應變能力,同時,提出適應于現有新戰略的考核模式,改革考核目標,深入能力培養,提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3.2教學內容分解
基于“土木工程專業英語”現有教學大綱,筆者所在團隊進行了3輪期的教學新模式探索,并結合“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整體導向,開展了以下主要教學方式的研究工作:(1)在“土木工程專業英語”現有教學大綱基礎上,結合“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新要求,以國際化趨勢為導向改進了“土木工程專業英語”課程大綱,站在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具有國際化整體戰略和視野的角度,對現有“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大綱進行整體優化,強調國際化趨勢,重視學生專業英語學習的實用化、專業化及標準化[10]。具體體現在:①在“培養目標”一欄更加明確專業英語培養的實用性目標,增補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可熟練閱讀國際土建工程標書、公文及工程資料等,強調其學習專業不僅服務專業文獻閱讀,同時服務于工程實踐國際化趨勢。②對于需要掌握的專業詞匯,進行全面梳理、匯總,實現與國際工程領域通用詞匯進行整體對接,確保所學詞匯是國際上正在廣泛應用的詞匯,而非冷僻或Chinglish。使得學生能通過本專業課程學習可方便理解國際土建工程常用專業詞匯。③進一步整理國外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方式、方法,明確國外本科生如何逐步學習專業化詞匯、短語及習慣性工程表述等方法,并用于所在教學團隊的“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學習,使得學生所學可達到國際標準化程度。④組織訂閱本行業國際化規范、標準(如ISRM國際標準、IAEG國際標準、EUR2009歐洲土木規范、ASCE美國土木規范等),并將諸類規范、標準作為教學大綱參考書目或資料,要求學生有條件系統閱讀、學習,并盡可能提交閱讀體會等。(2)以國際化工程認知為核心的“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探索。基于目前現有教學模式,通過融入新的國際化戰略導向思路,初步考慮通過建立起基礎英文教學模塊、專業知識英語教學模塊、軟技能模塊三大課程設置改革,實現對“土木工程專業英語”的系統學習。其中,三個模塊在教學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差異。但這三個模塊均為服務于國際化戰略的新形勢,為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具有廣泛的國際化工程能力所服務,即具有一般的英文交際能力、扎實過硬專業知識能力和工程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如下:①基礎英文教學模塊主要提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基礎英文能力,包含了英文基礎聽、說、讀、寫能力。在從事國際化工程實踐時,能夠自主應對各種常規的交際問題,故除了大學生英語口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等基礎課程前期學習外,需要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課后多閱讀、收看關于土木工程領域的介紹性資料、視頻報道、紀錄片等[11],如BBC頻道的《SuperEngineering》、Discovery頻道的《BuildingsandLife》,CCTV紀錄頻道的《OneRoad,OneBelt》等,并要求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完成閱讀體會撰寫,并在課堂用英語講解,提升整體學習興趣與基礎感知。②專業知識英語教學模塊主要針對具體所學專業的具體專業知識,比如邊坡工程防護知識、基坑工程穩定性計算知識、隧道工程支護知識等,但區別于原有教學體系的是,該模塊要求盡可能引入針對性國際化工程案例,通過采用PPT、視頻,工程資料英文施工圖、設計任務書、國際工程招投標合同書、專門技術咨詢廣告及外籍專家訪談等結合形式[12],使得本科生具有更多機會直接接觸第一手英文專業知識資料,訓練國際化專業知識構建體系。③軟技能模塊則是為培養情境實踐能力而設計,這是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綜合能力的核心部分,強調學生結合具體國際化工程問題的解決技巧和能力的掌握,包括工程領域以外的溝通協調能力。這類教學模塊要求情景模擬教學方法的配合,初步考慮采用邀請具有豐富國際化工程經驗的工程師進入課堂,并配合授課教師綜合展開,通過講解其在國外工程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如何通過專業或溝通整體解決,這一模塊也是對任課教師要求最高的一個模塊。(3)以綜合能力為目標的土木工程專業考核機制探索。考核目標是指給評估者和被評估者提供所需要的評價標準,以便客觀地討論、監督、衡量績效。目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畢業考核目標為:①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高尚,學風嚴謹,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團結協作精神及為科學勇于獻身的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②掌握土木工程專業較為堅實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專業現論和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所從事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③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一定的外語聽說和科學論文寫作能力。④培養良好的綜合素質、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基于“一帶一路”、“十三五”創新驅動發展國家戰略,考慮第②、③條的要求實際上對“土木工程專業英語”課程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結合教學大綱的改革,通過以下思路實現:①增加課堂訓練的考核占比;在不違反學校對于考查課程的考核比例設置前提下,盡可能增加平時學生表現成績比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日常課堂討論、課后作業及口語表達等,達到實用訓練目標,同時增加課堂實際效果。②降低最終考試成績占比;通過恰當壓縮考試分數占比,給學生更為寬松的學習環境,便于學生平時積極參與學習,而非重點突擊,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得的最終目的。③實戰能力作為主要考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工程案例來引導學生討論[13],在考試內容設置上,以教學大綱為藍本,結合課程考核大綱,重點強調學生的實戰能力,初步考慮將工程標書、規范標準等里面的專業詞匯進行識記、核心段落進行翻譯,實用化的工程項目報告核心內容進行整理等,以達到實戰能力的提升。
4現階段的教學效果分析
結合“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新形勢,從2016年開始,筆者所在團隊帶的“土木工程專業英語”課程,已有意識將“一帶一路”發展倡議背景、目的以及該戰略對于本科生就業、發展的重要影響等給予了較為系統地學習,通過積極引導學生關注該戰略的新動向,創造條件進行專業英語的全面、系統學習;經各位老師的初步努力,教學取得了一定成績,目前,“土木工程專業英語”4個專業方向通過率從2016年的82.5%升至2018年的97%;到課率較之2016年的85%到2018年全勤出席,反映出學生對于該課程新模式的認可度大大提升。此外,在課堂中采用了搜集到的我國參與的國際化工程項目標書2份、勘察報告1份、設計報告及圖集1份、施工資料及施工圖集2份、施工組織報告1份,所有這些材料均用英語編寫,且完全來自工程一線,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與講授意義。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筆者穿插所講主題內容,將這些材料對照所學專業英語講授,并要求學生對英文版工程資料進行翻譯,并一起分析其與國內工程材料的差異性。同時,筆者積極結合我校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開展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通過與國外來華任課教師的深入交流,學習國外大學開展專業教學的好的模式與方法,積極探索更為適應新形勢的課程教學模式,并邀請外教深入課堂指導課程教學。經對學生調研反映:課堂內容生動、學習針對性強、資料豐富;對于任課教師來說,通過采用以上模式,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得以充分調動,上課變得更為輕松,而同時學生的吸收能力也得到較好提升。同時,由于認識到該課程重要性,也樂意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去深入鉆研該課程知識。當然,筆者團隊深知如何系統、全面凝練新的教學模式、形成穩定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土木工程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水平,以適應“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新要求,應是筆者所在團隊追求的最終目標,也是國內從事該課程教學教師的一致追求。
篇5
一、建筑類高職院校語文教育的現狀
當前,建筑類高職院校語文教育的現狀可用“缺失”一詞來形容。在課程設置上,大學語文課程大多不在考慮范圍之內,建筑類專業學生在校讀書期間,也很少得到關于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文能力的培訓或指導。根據調查發現,這種情況的產生主要是由以下兩個原因造成的。
(一)因認識不深或偏見造成的對語文教育的忽視
“語文”二字對于中國人來說再熟悉不過,從小學、初中到高中,語文都是學生的主要課程。寧波大紅鷹學院大學語文研究所所長何二元在對比中小學語文與大學語文的生存條件時曾談到,“中小學語文課時多,跨度大。按呂叔湘先生的統計,是‘10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如今12年學制,加上無止無休的補課,有人統計,語文課教學可能已達5000課時。教學時間很多。”[1]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包括一些院校主管教學的領導都想當然的以為,中國的學生在大學入學考試結束后已經具備了應該掌握的語文知識與能力,在大學階段沒有必要再繼續語文課程的學習。這種認識直接導致大學語文教育在高校中的受重視程度大打折扣,并且遠遠不夠,高職院校尤其如此。然而,事實上,這種對大學語文課程的認識和理解是片面的,不正確的。
(二)因課時緊張造成的對語文教育的放棄
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在于其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是與就業、與工作緊密相連的。這樣的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院校不僅要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與動手能力的提高。因此,很多高職院校均采用“2+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三年制的學生有兩年時間在校主要進行理論學習并輔以實驗、實訓等實踐性環節,第三年直接在企業參加實習并結合實習內容或生產實際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在課程設置和安排上,學校也更重視專業課的開展,保證專業課有充足的課時。相比之下,無法直接創造物質財富并且在短期內無法產生明顯效益的語文課程只好讓位于專業課了。
建筑業是一個以土木工程、房屋建設和設備安裝以及工程勘察設計為主要工作內容的生產部門,其產品是各種工廠、礦井、鐵路、橋梁、港口、道路、管線、住宅以及公共設施的建筑物、構筑物和設施等等。因此,建筑類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建筑技術和管理人才”。[2]培養學生高級施工技術和管理能力是建筑類高職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建筑類高職院校安排的專業課課程有:施工技術、地基基礎、建筑結構、建筑工程經濟、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筑識圖與構造、建筑材料、建筑測量、建筑力學、房屋建筑設備、建筑CAD等等,基礎課有高等數學、思想概論、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計算機基礎、大學英語和英語聽力,大學英語與英語聽力,開課時間為兩學期,其它基礎課程為一學期。顯然,在課時緊張的情況下,大多數院校放棄了語文教育的開展。
二、建筑類高職院校開展語文教育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語文教育在建筑類高職院校呈現為“缺失”狀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然而,實際上,開展語文教育對于建筑教育、建筑行業及學生本身都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一)建筑行業的發展需要
建筑業的產品如工廠、礦井、鐵路、橋梁、港口、道路、管線、住宅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等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建筑物,從深層次上講,它們是文化的載體,蘊含著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內涵。一些獨具特色的建筑物已經成為城市文化的象征,比如北京的天安門、故宮,上海的東方明珠塔、世貿大廈等等。中國的建筑能否體現中國特色,中國的建筑業能否在世界建筑行業的發展中站穩腳跟,這不僅與從事建筑行業的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密切相關,與他們的文化素質也密不可分。而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均與從業人員的語文受教育程度有很大關系。
具體而言,一線技術工作人員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人文素養對技術的傳承、進步和革新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工程建設結束后,工作人員需要對本項工程建設成就和突破、失誤和不足及項目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總結和反思。他們如果有較好的語言文字功底,就可以在工程建設中通過交流總結,活躍思維不斷深化理論認識,從而進一步推進我國在工程建設領域的科技進步。同時,較高的人文素養也可以使他們從更高的層次或更文明的角度來處理和解決建筑施工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因此,提高工程建設人員的人文素質和語文職業能力,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廣大從事土木工程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認真面對和研究的一個問題。
(二)用人單位的需求
建筑類高職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是在建筑工地擔任建筑施工員、造價員、質量員、安全員等建筑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及管理人員崗位。根據目前我國工程建設的管理模式,現場從事第一線管理、技術等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語言能力不僅對工程建設的質量、進度、效益等有很大影響,并且對我國工程建設技術的進步、管理能力的提高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調查顯示,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語言能力并不能夠使用人單位滿意。
湖南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李祥貴老師負責的《高職院校語文應用能力測試機制研究》課題組對2009年人才市場對高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需求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前來應聘的畢業生,只有16.5%的企業認為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普遍好或較好”,76.1%的企業認為“普遍欠佳”,7.4%的企業認為“普遍不好或很糟糕”。在書面表達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由多到少依次為:(1)不夠簡潔;(2)主題不夠明確;(3)意思表達不夠清晰;(4)欠條理,出現病句、錯別字。對于口頭表達能力,26.1%的企業“普遍好或較好”,72.7%的企業認為“普遍欠佳”,1.2%的企業認為“普遍不好或很糟糕”。[3]由此可見,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都很不滿意。
這種情況在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中同樣存在。因此,從就業的角度來講,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為社會、為企業培養更多的令用人單位滿意的合格畢業生。
(三)畢業生的職業發展需要
職業生涯規劃對于一個人非常重要,每一位畢業生在踏上工作崗位之前或工作之初都需要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做一個規劃。
目前,高職院校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畢業后在建設領域大多從事現場施工員、造價員、質量員、安全員等工作,他們的職業發展方向是在取得注冊造價師、建造師、監理師等國家執業資格證書后,從事更高層次的技術管理工作。如果他們在語言能力、總結能力、寫作能力等方面沒有一定的功底,那么,以后的人生職業規劃和發展中也很難有大的突破。職業教育必須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對策:開展“建筑語文+實用寫作”的語文教育
既然語文教育對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比較重要而且必需,那么在當前課時緊張的情況下如何開展語文教育呢?筆者嘗試采用“建筑語文+實用寫作”這樣一種語文教學模式,試圖通過將語文與專業緊密結合起來的方式,達到既兼顧專業又切切實實提高學生語文職業能力的目的。
具體而言,建筑類高職院校開設的大學語文課程在教學思想上應服從《大學語文》課程的屬性要求,服從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出合格的具有良好語文職業能力的土木專業畢業生而服務。在課時安排上也應與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相結合,以新生入學第一學期為宜,課時不必過多,50-60個課時即可。在教材選擇上,選用自編教材——《高職建筑語文》。該教材也嚴格遵循與專業相結合的原則,具體由“建筑語文”和“實用寫作”兩個部分組成。
“建筑語文”部分的教學目標為:通過對所選篇目的學習或閱讀,使學生了解建筑文化,培養學生對建筑的喜愛,增強學生對建筑行業的職業責任感、進取心和自信心。在具體內容的設計上,按照學生對事物由淺入深的認知原則,分為“著名建筑”、“建筑與大師”、“建筑與文化”、“建筑與革新”“建筑與古代文學”等五個主題單元。在“著名建筑”單元里,主要介紹趙州橋、萬里長城、故宮、都江堰、蘇州古典園林等中國建筑,使學生對中國的一些偉大建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建筑與大師”單元進一步介紹中國著名建筑大師梁思成、茅以升、詹天佑的動人事跡,講述他們與建筑之間的故事。建筑本身是一種文化,蘊含著不同的建筑思想和建筑理念,建筑業的發展同樣可以體現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因而在“建筑與文化”單元里,主要選取以北京、上海等地的民居及建筑為內容的文章,比如《胡同文化》、《上海的民居最風情》及上海外灘建筑群等。在“建筑與革新”單元里,主要介紹一些現代城市象征,比如上海東方明珠塔、陸家嘴金融中心、世博建筑群等等,體驗建筑給上海這個城市注入的新鮮血液與活力。最后一個單元“建筑與古代文學”,選取《滕王閣序》、《登鸛雀樓》、《岳陽樓記》、《黃鶴樓》等詩詞,讓學生體驗建筑詩情畫意的另外一面,和作者一起感受亭臺樓閣帶給心靈的獨特情思。
“實用寫作”部分主要結合土木工程專業特點,緊密聯系具體的土木工程崗位實踐,為培養學生一定的土木工程職業能力服務。當前的應用文寫作在內容編寫上有面面俱到、大而全的局限,因此,筆者主要結合土木工程專業崗位選擇教學內容。具體包括招投標書、合同、總結報告、招聘啟事、論文寫作五個方面。在每一部分分為情景案例、知識介紹和實訓三個環節。比如引入一些由于不會寫應用文或不知道規范要求而引起的工程糾紛案例、合同,這樣既可以引起學生重視,教學目標也更加明確。另外可與建筑現場相結合,讓學生根據現場建筑施工特點,寫出各項技能操作要領,或者帶領學生參觀一些古建筑、現代建筑,寫說明文或觀后感或用媒體展示。在參觀實訓中進行寫作練習,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本專業課程的理解,又可以提高語文職業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語文教育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建筑類高職院校應結合實際及專業發展需要,適時地開展語文教育。
注釋:
[1]何二元,黃蔚.母語高等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5
[2]王廷杰.關于建筑類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思考[J].商情.2012,(41)
篇6
英文名稱: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英文版)
主管單位:中國地震局
主辦單位: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語
種:英語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1-3664
國內刊號:23-1496/P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2
期刊收錄:
SA 科學文摘(英)(2009)
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7
【關鍵詞】工程科技;英語翻譯;工程規范;專業背景;網絡詞典;PCBN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大量科技英語新詞和新義正以難以想像速度誕生并隨時進入計算機網絡數據庫。這些由于各種專業不斷交叉而生成的科技英語新詞或者是原本已存在但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或是通過一定的構成方式生成新的科技術語,尤其在工程科技英語方面亦是如此,這些都對科技英語翻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科技詞典再版與更新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通過查閱科技詞典常常不能滿足翻譯的需要,而通過各式各樣名目繁雜的網絡翻譯工具尚存在譯文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問題。因此,傳統的科技英語翻譯正面臨這一新問題。
本文結合諸多土木工程科技英語翻譯實踐,探索一種在掌握公共英語翻譯基本知識以及理解和遵循相關工程專業規范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知曉相關專業背景(包括上文下文詞義和句意)及國內外研究進展動態,并利用網絡閱覽不斷顯現的科技英語新詞,從而熟練掌握科技英語翻譯的一種新方法。具體是集公共英語(Public English)、工程規范(Code of Engineering)、專業背景(Background of Specialty)和網絡字典(Network Dictionary)等知識于一體的科技英語翻譯新方法(以下簡稱PCBN方法),力求工程科技英語譯文準確、嚴謹及規范、通俗。對于通常不需要使用網絡字典的情況,則可簡稱為“PCB方法”。以下從土木工程科技英語應用實例中單詞、詞組、句子和段落等譯文技巧方面對此新技巧和新方法進行敘述。
1 單詞與詞組的譯文技巧
1.1 新派生詞或詞組詞義的網絡字典查閱與初定
近年由現代科學與技術的各種專業交叉與結合派生出大量新詞。如醫學與新材料科學、計算機通訊及網絡技術、光電技術、激光技術、土木工程等結合而產生的新詞如Intelligent concrete self repair譯成:自我修補的智能型混凝土;smart material and shape memory materials譯成: 機敏材料和形狀記憶材料; Smart pressure crack monitoring sensor thin film/Cement based piezoelectric smart materials則分別譯成: 壓電薄膜裂紋監測傳感器/水泥基壓電智能材料;laser sensor譯成:激光傳感器; magnetostrictive sensor and optical fiber grating technology譯成:磁致伸縮傳感器和光纖光柵技術。這些新派生詞或詞組的詞義可通過網絡字典等查閱來初定,準確的詞義還需要根據上下文句意以及專業背景的等來確定。
1.2 單詞或詞組詞義確定的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英語中有時單詞的意義需要根據上下文句意以及專業背景來確定,并非簡單地通過查閱各種字典(包括網絡字典)等工具就能夠確定的。如將The city bridges with various kind of longer and middle span have brought people such feeling as lightness/smoothness and opennes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s of overcoming own weight and geometric non-linearity, the cost of bridge project will be largely increased. Considering bridge landscape/economy and durability, the selection of bridge type and reasonable span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design of the city bridge譯成:各類大中跨徑的城市橋梁給人們帶來了輕盈、流暢和開放式的感覺,但由于克服恒重、幾何非線性等因素的影響需加大橋梁斷面尺寸,勢必造成工程造價的大幅增加。綜合考慮橋梁景觀、經濟性及耐久性,精心選擇橋型及合理跨徑是城市橋梁設計的成功所在。作為本文的“PCB方法”的應用示例,顯然譯文應當符合漢語科技論文習慣,文中“恒重、幾何非線性、工程造價”等術語必須符合相關土木工程規范,并且“輕盈、流暢和開放式的感覺”等表明譯者對橋梁景觀設計等專業也有一定的知曉。
1.3 正反譯法和反正譯法技巧
英漢兩種語言在否定的表述上有著重要的差異,因此相互翻譯過程中應按各自語言習慣正確表達。對思維上的否定和講述方式上的否定加以分析并予以正確表述這種方法, 俗稱“正反譯法”以及“反正譯法”,這類詞常常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否定方式在英漢兩種語言上大致相同,主要有完全否定和絕對否定。完全否定有no, not, never, nothing等, 例如The measurement error could never be avoided in vibration test of structure譯為:結構振動測試中測量誤差總是不可避免的。絕對否定常見有none, not at all, by no means, in no way, nothing等,例如In no way, the modal parameters of a structural vibration could be exactly obtained in site testing譯成:現場振動測試總是無法得到結構精確的模態參數。另一類是否定方式在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在思維方法和表述形式上有著明顯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種情況。半否定 hardly, rarely, scarcely, seldom, few, little等。例如Only a few bridges with long-span could be asked for analysis of hybrid non-linear ultimate capacity譯成:僅僅少數大跨徑橋梁需進行復合非線性極限承載能力分析。部分否定not every, not all, not much, not many, 例如Not every bridge is asked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in structural design就譯成:并非每座橋梁結構設計都要考慮幾何非線性的影響。具有否定含義的詞常見有without,fail,unless,except,rather than等,例如The damage of a structure could be evaluated exactly by using modal analysis method unless enough tested data is obtained譯成: 除非獲得足夠的測試數據,采用模態分析方法很難對結構損傷作出精確的評估。
2 句子與段落的譯文技巧
2.1 被動語態的翻譯技巧
被動語態在科技英語中應用也十分廣泛,將漢語譯文作不同的處理,使譯文更加通俗也是一種技巧。若保留原來的主語,則常常加上“被”、“受”、“由”等詞,也有些被動句譯成漢語不加“被”更符合漢語習慣。例如The frequency-domain method combining with advanced senior techniques such as pressure crack monitoring sensor thin film, magnetostrictive sensor and optical fiber grating technology etc. have been adopted to identify the damage of cable members for a bridge就譯成:通過頻域方法并結合壓電薄膜裂紋監測傳感器以及磁致伸縮傳感器和光纖光柵技術等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可識別橋梁拉索構件的損傷。但如譯成“橋梁拉索構件的損傷可以被頻域方法并結合壓電薄膜裂紋監測傳感器以及磁致伸縮傳感器和光纖光柵技術等先進的傳感器技術來識別”就不太符合漢語習慣。作為本文的“PCBN方法”的應用示例,顯然譯文應當符合漢語習慣,文中“頻域、拉索構件、傳感器”等術語必須符合相關規范,并且譯者對橋梁健康監測技術等專業研究背景也應有一定的了解,“壓電薄膜裂紋監測傳感器、磁致伸縮傳感器和光纖光柵技術”等新詞可通過網絡字典查閱獲得并確定。
2.2 長句分合與拆譯技巧
在工程科技英語中經常會遇到復雜的長句。如果完全按照原文順序直譯會使讀者感到冗贅,也不符合漢語的習慣。因此,應在正確理解和吃透原文有時甚至在對上下文以及圖表等進行仔細分析的基礎上,再將一個長句作必要的分割譯成幾個較短的句子便于讀者理解。作為本文的“PCB方法”的另一應用示例,如A least-squares solutions method with best parameter adjustment of flexural rigidity identification for bridge structural members is developed by using measured modes, also the result of nume- rical identification for a full-scale three-span continuous beam show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arameter adjust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ducing the effect of measurement error on identified result, further the problem for excessive great effect of mode shape error on identified accuracy can be quite satisfactorily solved by using this method[1-4]譯成: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高精度低階測試模態對橋梁構件抗彎剛度通過導入最佳參數進行平差的最小二乘解識別方法。通過對混凝土試驗梁及一座3跨變截面連續箱梁實橋梁體抗彎剛度結合橋梁現場檢測工作及數值模擬計算識別結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地抑制了模態振型測試誤差對于識別精度的過度影響,較好地滿足工程精度要求。但如譯成“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高精度低階測試模態對橋梁構件抗彎剛度通過導入最佳參數進行平差的最小二乘解識別方法,通過對混凝土試驗梁及一座3跨變截面連續箱梁實橋梁體抗彎剛度結合橋梁現場檢測工作及數值模擬計算識別結果表明,進一步地此方法有效地抑制了模態振型測試誤差對于識別精度的過度影響較好地滿足工程精度要求”則顯得比較呆板。
2.3 譯文詞序的調整技巧以及句序的調整技巧
在科技英語中常常將句子的詞序作必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調整,其目的是譯文應當符合每種語言的自然次序和表達習慣。當詞序與漢語的習慣詞序一致時,則可按原來詞序翻譯; 若與漢語的習慣表達不一致時則需調整,使詞序符合每種語言的要求。與英語習慣正好相反,漢語習慣則是先說時間狀語,接著是地點狀語,方式狀語則排在最后。例如A record of strong earthquake motions was obtained successfully on Nicaragua in 1972就可譯成: 1972年發生在尼加拉瓜的一次強烈地震被成功地記錄了下來。
為使譯文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在英語中常常將后置于主句的時間狀語從句、條件狀語從句、定語從句等譯成漢語時往前移。如The factor of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for super long-span bridges就譯成:在超長跨徑橋梁設計中幾何非線性因素是必須要考慮的。再如In this paper, a hybrid non-linearity ultimate capacity and ductility analysis for RC tall-pier(H=45m) of expressway bridges is studied. The above study further shows that the regular linear-elastic analysis method in RC tall-pier design will cause quite-great errors when calculating the top-displacement of pier under a large horizontal force, as existing quite evidential geometric non-linearity in RC tall-pier of bridges可譯成:通過運用考慮復合非線性的結構彈塑性極限分析方法,對某山區高速公路橋梁中的鋼筋混凝土高橋墩(H=45m)的極限承載能力及結構延性等進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結果表明由于高墩柱結構存在非常明顯的幾何非線性,采用通常線彈性方法計算在過大水平力作用下的墩頂水平位移將會帶來相當大的誤差,設計中應充分引起注意。對照英漢句子,顯然譯文中省略了“In this paper—本文”,在“RC tall-pier of bridges—高墩柱結構”中省略了“橋梁”。此外,“hybrid non-linearity”應譯成“復合非線性”,而不能譯成“雜交非線性”。此例中除譯文詞組符合相關專業規范外,翻譯時還需結合上下文內容和研究背景,是一個“PCB”方法較為典型的案例。
3 結束語
在現有科技發展階段,任何試圖利用自動翻譯機器或網絡智能翻譯工具等來完全代替工程科技英語的人工翻譯都是不現實的。除遵守漢語和英語各自習慣表達方式外,工程科技英語翻譯工作者必須通過大量閱讀了解相關專業背景并且熟悉相關專業規范要求,這對于提高科技英語翻譯的技巧是有益的,這正是本文中所提倡的“PCBN方法”的基礎。
參考文獻:
[1]H.G Nake. Updating computational modes in frequency domain based on measured data, A Survey [J], Probabilistic Engrg. Mech.,1988(03).
[2]袁紅茵,肖曉輝,張建民.基于高精度模態環境振動測試及導入最佳平差參數的橋梁在線抗彎剛度識別方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6(19)7.
[3]H.Y. Yuan, K. Hirao, T. Sawada And Y. Nariyuki. Modal Analysis Method for Stiffness Degradation Identification of Nonproportionally Damped Structures[J].Eng./Earthquake Engrg., JSCE,1994(11).
[4]H.Y. Yuan,K. Hirao, T. Sawada, Y. Nariyuki And S. Sasada. A Study on Reducing The Measured Modes in Modal Analysis Inspection for Damage Assessment of A Structure[J]. Structural Engrg, JSCE,1995.
篇8
(南華大學城市建設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摘 要】目前隨著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規模的不斷擴大,其質量與產業需求不匹配的問題日益突出,因此根據產業需求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課程設計、導師制度、工程實踐、學位授予等方面的現狀及問題經行探討,并提出經濟區域聯合培養的理念,對其培養模式的改革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工程碩士;產業需要;經濟區域聯合培養;協調發展
Research of Cultivation Mode on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for Industrial Demand
KE Guo-jun XIE Yan-jun QIU Hao-qun
(1. 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master in engineering training, the quality does not match with the industry needs to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according to industry needs reform is imperative for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mode.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curriculum design, mentoring system, engineering practices , degree awarded discussed by the line, and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joint training in economic region, there is a strong reference to the value of its reform training mode.
【Key words】Master of engineering;Industry needs; Joint training in economic region; Training mode
基金項目:南華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面向產業需求的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研究”(JG2012B033)。
作者簡介:柯國軍(1964—),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材料。
謝艷軍(1988—),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
通訊作者:謝艷軍(1988—),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
0 引言
目前我國技術密集型產業以進口為主,自主知識產權量極低,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不能依賴于低水平的產業。我國的長遠發展必須要推動產業的升級,走創新型可持續發展道路[1],這都需要一批工程實踐,復合型、應用型的高層次人才的支撐。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正式在我國設置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審議通過了《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2],由此工程碩士應運而生,2009年開始招收以應屆生為主的全日制工程碩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進一步擴大了工程碩士的規模。然而,我國理工科院校培養的工程碩士的質量與產業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面向產業需求的工程碩士培養改革變得尤為重要。
1 培養環節與產業需求脫軌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一種專業學位,它與工學碩士學位處于同一層次,但側重于工程應用[3]。通過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探索,發現其培養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課程設置與產業需求脫軌。通過走訪發現,同學們普遍認為目前的課程實用性不強,一些課程安排的學分課時不合理。如某大學全日制工程碩士,要求所修學分為32學分,其中英語有6學分200課時,學時占總學時的32.5%。教學形式單一,主要是老師講授式教學,缺乏師生互動,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專業課的實用性不高,課程內容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和超前性,并不能滿足產業界的實際需要。
實習實踐活動偏少不能滿足實際要求。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要求必須進行實習實踐,工程碩士培養過程要求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實習[1]。但由于各種原因,一些院校缺乏相應的實習基地,校內實習實踐設備陳舊落后。雖然學校組織了形式各異的實習實踐活動,但在效果的評估環節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多數學校采用實習報告作為評估的結果,多數流于形式,社會認可度低。
雙導師制度不健全。目前多數學校在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中采用雙導師制。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一些學校的雙導師制存在種種問題。校外導師需要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導致一些學校在此方面師資力量薄弱。師資好的學校存在校內外導師間溝通不夠,無具體的操作辦法等原因也導致雙導師制停留在形式的層面,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般培養單位學位授予方式采用單一地學位論文形式,一般要求達到修完指定學分的課程、通過碩士學位英語考試、發表一定數量質量的論文、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等條件。其中及完成學位論文一般要耗費學生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致使工程碩士過多的精力花在學術研究上。此外,由于學生是迫于畢業壓力,致使論文質量不高、實用性低,與產業需求脫軌。
2 區域聯合培養與產業需求接軌
所謂經濟區域聯合培養是指經濟區域內的研究生培養單位與產業界利用各自的優勢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聯合培養工程碩士的培養模式。經濟區域是指位于具有豐富資源和優越交通條件的經濟核心區內的某一城市為中心,通過交通渠道不斷向四周擴展其貿易范圍,在以它為中心連接周圍各級市場所組成的市場網絡的長期結合下形成的。經濟區域內產業體系完整、聯系性強。眾所周知,教育發展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適應”一詞的含義既包括“為之服務”,也包括“受其制約”[4]。經濟區域恰好就成為了社會經濟的外延。
2.1 產業需求視角:工程碩士專業設置與經濟區域內產業需求相協調
目前我國有環勃海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成渝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西咸經濟區、武漢經濟區、長株潭經濟區等國家級經濟區域,其他低層次的經濟區域也在加速形成、成長中。我國幅員遼闊,各區域發展存在巨大的差異,這也導致了每個經濟區域都具有著各自不同的產業特色。各個經濟區域的產業特色的保持、發展與創新都需要大量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層次人才。研究生的招生計劃和大學生的不同,沒有區域限制,其選擇院校是考生根據自身情況和職業規劃選擇的結果。所以研究生的生源呈現出區域集中地趨勢,畢業后的人才流失率遠遠小于本科生,與經濟區域產業需要相結合的工程碩士正是所需求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層次人才。
但目前全日制的工程碩士課程設置不能滿足產業的需求,需優化課程設置與產業需求接軌。縮減政治類課時,改變政治類的授課模式和考核模式。由于同學們從初中到大學一直進行課程式的授課模式,導致政治類課程重復度高,學生上課積極性、互動性差,上課90%以上的學生沒有聽講。所以政治課程可以改為與政治相關的時事話題式講座的授課模式,以減少課程知識的重復性、增加師生的互動性,采取課堂小作業的考核方式。公共英語課時普遍偏高,缺少專業英語課程。應減少傳統公共英語課程,更加注重研究生英語的實用性,加強學生英文閱讀寫作能力的訓練。讓企事業單位的校外導師參與培養計劃的制定,使專業課的實用性更強、更能滿足產業需求。
2.2 工程碩士培養視角:工程碩士培養需要經濟區域內良好的產業環境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產業升級,走創新型、可持續發展型的道路對工程碩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僅依靠各個培養單位自己的力量難以培養出符合產業需求的工程碩士。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各個培養單位間的師資力量、資源配置等方面存在極大的差異,但在各個經濟區域內資源配置基本平衡。所以經濟區域內各個培養單位利用各自的學科優勢聯合培養,以便解決各培養單位個別學科師資力量緊缺的問題。產業界存在著大量的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工程技術人員,他們長期從事各自行業的產生活動,對當前的產業需求和發展趨勢有著準確的判斷。培養單位與產業界的聯合培養便可解決優秀校外副導師緊缺的這一現狀。
由于全日制工程碩士大部分來自于應屆大學生缺乏對目前產業需要的認識和實踐經驗,需要大量的實習實踐。各個培養單位基本是事業單位,面向產業的實習實踐活動緊缺。而產業界的企業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發現很多的技術性難題,由于缺乏高技能人才、高水平試驗設施致使研發創新能力差,致使短期內無法解決。經濟區域聯合培養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整合域內各種資源,產業界可以利用各個高校的研發能力解決現有的技術難題,高校等培養單位可以利用企業的橫向課題為工程碩士培養提供實習實踐平臺。
在研究生培養單位與產業界的聯合培養的方面上一些高校已經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績。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學院在適合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的企業特點、企業副導師的選擇、學生課題的選擇與培養過程的監督、培養年限、如何鑒定學生科研成果、知識產權歸屬問題、學生安全等九方面作出了經驗總結[5]。
2.3 培養質量保障視角:經濟區域聯合培養需要開放式的質量保障體系
經濟區域聯合培養涉及眾多高校及企事業單位,在規章制度、短期目標、價值觀念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經濟區域聯合培養委員會在調解利益沖突、資源的合理分配、培養聯合體的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經濟區域聯合培養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其質量評價應該面向產業、面向社會,建立開放式的質量保障體系。開放式的質量評估可以吸引社會中介組織參與教育的監督與決策,發動社會各界參與評估的積極性,更好體現當前及未來的產業需求。經濟區域聯合培養體應積極參與國際認證,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質量評估機制并根據國情本土化。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學位授予條件應多樣化。多數院校把發表一定數量質量的論文作為學位授予條硬性指標,消耗了多數學生過多的時間、精力。全日制工程碩士屬于應用型人才,不應把過多的精力花在學術研究上。院校可以根據不同學科的性質制定多樣化、開放化的要求。如發明專利、設計、實習報告、論文、獲取職業資格認證等。全日制工程碩士的質量保障不應是一個靜態過程,應是一個通過不斷的實時反饋對培養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的動態過程[6]。
3 結語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產業升級,走創新型、可持續發展型的道路,對復合型、應用型工程技術的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長。本文針對目前培養模式培養工程碩士與產業需求“不對口”的現狀,從課程設置、實習實踐、師資力量等方面找出一些原因并提出經濟區域聯合培養作為措施。經濟區域聯合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與時俱進。經濟區域聯合培養可以使區域經濟和工程碩士教育實現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智.我國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模式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2]賀明楊.面向產業需求的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研究——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例[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
[3]徐慧. 產學研相結合的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探索[J]. 今日科苑,2009(7):165.
[4]袁本濤,王傳毅.省域研究生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爭鳴與辨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3):65-69.
[5]杜建軍.校企聯合培養研究生的辦學實踐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啟迪[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3):16-19.
篇9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為美國中西部名校聯盟10大聯盟(The Big Ten)排名第二的大學,并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學三所州立大學被并稱為美國之“公立大學三巨頭”。
厄巴納?香檳分校學術研究
伊大香檳分校強調學術研究。1995年在科學及工程方面的研發費用,就高達約2億零500萬美金,年預算15億美金。該大學SCI論文總數,在全美名列前五位。他們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獲得的研究經費量,年年在全美名列第一。位于該大學的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在高性能計算、網絡和資訊技術的研究和部署領域,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伊大不僅設有逾80個研究中心、實驗室及研究所,而且教員多是國家級學術機構的杰出會員,這些國家級學術機構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學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等等。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香檳分校共有24位教授或校友,榮獲過諾貝爾獎(其中有11位畢業自該校),在美國公立大學中僅次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此外,還有兩位校友榮獲過圖靈獎(被祝為是計算機科學界的諾貝爾獎),一位教授榮獲過菲爾茲獎(被視為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17位校友榮獲過普利策新聞獎,11位教授榮獲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在現任教授中,有兩位警利策獎得主、22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8位元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芝加哥分校 Univ.of lllinois at Chicago
作為一所建校不到100年的分校,UIC的發展趨勢十分良好,是芝加哥最大和人數最多的公立大學,具有良好的教學設施。學校占地很大,獎學金資源豐富,與社會的各種合作項目良多。特別是UIC西校區的幾個學院,包括口腔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等,都在全美屬于頂尖水平,為伊利諾伊培養了很多的醫學專業人士,也承擔了美國,甚至世界范圍內醫學健康領域多個大型項目與工程。
UIC東校區是學校大部分學院的所在地,如商學院、工程學院等。論專業排名,東校區的各個專業雖然在全美排名都不是很高,但近幾年,學校大力聘請如芝大這樣的名牌大學畢業的學者,到UIC研究和從事教書工作,使得學校的聲望日漸提高。雖然UIC的排名不能算一流,不過收生要求很高,其錄取比例僅在60%左右,IBT的口語硬性要求在20以上,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申請者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
成就
伊大香檳分校在科技領域素負盛名。其工程學院在全美、甚至全世界堪稱至尊級的地位。他們在工程領域的表現,名列全世界第三,僅次于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并領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及所有的常春藤盟校。該校的電機工程、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核子工程、農業工程、環境工程等科系。都高居全美前五名,化學工程、航大工程排在全美前10名。
根據美國《USNEWS》雜志2010排名,該校土木工程與會計學系排名為該領域第一。材料工程第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分別為第四與第五。在社會科學方面,該校心理學與哈佛、普林斯頓、洛杉磯加大并列全美第五,圖書館科學一直以來蟬聯全美第一的位置。
香檳分校圖書館藏書量居世界公立大學之冠,在美國大學中僅次于耶魯和哈佛的藏書量。除了擁有多達1千700萬種項目,包括900萬本書籍、9萬種定期刊物,也設有40多個學術部門。每星期有逾100萬,從全世界各地造訪該大學電子圖書館的記錄。
香檳分校設有可容納16000人的多功能大樓,及可容納71000人的紀念體育館。大學經常舉辦10大名校足球、籃球、手球等大賽,設備先進,不落人后。大學設有近900個學生社團組織,包羅萬象。每年都會舉辦一些主要活動,如新生迎新會,及周末親子活動等。大學提供近9000個宿舍單位,有國際學生宿舍、單人房、男生及女生宿舍等。種類繁多,宿舍的申請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
開設專業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屬下的學院多達20多所,可供選修的主科逾150種。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該大學的會計、大眾傳播、工程、科學等是大學最好的學科,教育、商業、人文與藝術。以及法律等學院也十分出色。大學排名全國前五名或前10名的研究所課程有,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大眾傳播學、圖書館科學、音樂、數論、代數、邏輯學、微生物學。
其工程學院在全美堪稱至尊級巨牛,電子工程、計算機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學工程、機械工程、原子工程、農業工程、環境工程等等系科,都排在全美前五位。化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排在全美前10位。該大學的學術學科,不僅獲得《Fiske大專院校指南》五顆星的最高水準評級,也獲評為全美提供多元化課程的最佳大學之一。大學三大受歡迎的主修課分別是生物科學、心理學、以及電子工程。
申請要求:
1)高中成績單
2)ACT:英語成績25分以上SAT I:criticalreading 560分以上
3)PS兩份:一份自我介紹300字(性格,興趣愛好,特點),第二份為選擇學校及專業的理由
4)課外活動及特長
5)資金和資助證明
6)TOEFL:PBT:550(工程或傳媒專業
600)CBT:213(工程或傳媒專業250)
IBT:79(工程或傳媒專業100)IELTS:6.5(其中四部分為B分以上)學習費用:
申請費:$50
生活費:$12,000/年
書費:$1,400/兩學期
學費:$31,950f'~學期
總學費:$45,350
獎學金情況
盡管本科生有資格向學校或者學院提出獎學金的串請,但是通常情況下沒有單獨申請的必要,因為學校會根據其人學申請材料和專業成績來決定獎學金褥主。
篇10
在求職中,一份好的簡歷往往能為自己在面試的時候加不少分。由此可見,求職不單單是你有能力,有才華就能橫行霸道的地方。往往,那些能力那么好,才華沒那么出眾,但在簡歷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人機會更大。
目前住地: 廣州 民
族: 漢族
戶 籍 地: 廣東省 身高體重: 168 cm 65 kg
婚姻狀況: 已婚 年
齡: 43 歲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
人才類型: 普通求職
應聘職位: 建筑施工管理:初級工程師、建筑施工管理、基礎地下工程/巖土工程:
工作年限: 19 職
稱: 初級
求職類型: 全職 可到職日期: 隨時
月薪要求: 8000--12000 希望工作地區: 廣東省 廣州 深圳
工作經歷: 公司名稱: 起止年月:2009-09 ~ 2010-02恒域建筑工程公司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所屬行業:房地產,建筑,安裝,裝潢
擔任職務: 蘭喬圣菲花園四期——現場技術負責人
工作描述: 該項工程建筑面積為107580㎡地下一層直通地上三十層,也屬于超寬超長工程而且抗震、抗收縮與防水要求都較為嚴格。特別是萬科地產現時對建筑質量的要求和標準化做法,都有一套超越規范標準。作為現場施工技術負責人對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寫與現場技術操作管理與后澆帶的安排、設置操作以及現時代的建筑規范規定都是能否和萬科地產要求接軌及符合萬科地產質量。如何保證在現時建筑市場進行科學施工管理與交付使用的直接因素。
離職原因: 在選擇
公司名稱: 起止年月:2006-09 ~ 2009-08廣州市金輝建筑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所屬行業:房地產,建筑,安裝,裝潢
擔任職務: 金碧海岸花園1—15棟現場技術負責人
工作描述: 該項工程建筑面積為217580㎡地下一層直通地上三十二層,也屬于超寬超長工程而且抗震、抗收縮與防水要求都較為嚴格。作為現場施工技術負責人對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寫與現場技術操作管理與后澆帶的安排、設置操作以及現時代的建筑規范規定都是最后能否進行科學施工管理與交付使用的直接因素。
離職原因: 個人原因
公司名稱: 起止年月:2004-09 ~ 2006-08廣州市協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 所屬行業:房地產,建筑,安裝,裝潢
擔任職務: 現場技術負責人
工作描述: 任電白縣第一中學學生宿舍樓土建、裝飾技術骨干,對質量、工期、投資三大目標進行控制,達到預期目標,受到建設單位和本單位領導的高度好評。
離職原因: 個人原因
公司名稱: 起止年月:2001-09 ~ 2004-08廣州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所屬行業:房地產,建筑,安裝,裝潢
擔任職務: 現場技術負責人
工作描述: 河南省開封市電信發射大樓項目(技術負責人)本工程才16層、全高達77.2m其中一層高達16m也屬于超高工程。其高支模與外排柵的安全要求也是現建筑行業規范最大要求。本人作為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對施工組織設計編寫與現場技術、安全操作管理都是最后能否進行正常施工與交付使用的關鍵工作。
離職原因: 個人原因
公司名稱: 起止年月:2000-01 ~ 2001-08茂名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所屬行業:房地產,建筑,安裝,裝潢
擔任職務: 現場技術負責人
工作描述: 年珠海市中山大學教學樓項目(技術負責人)
長1080米,寬38.6米。面積約41688㎡,該工程最大特點是工期僅為300天,施工難度大,最后提前順利驗收,并得到珠海市建筑質量監督站及省建委高度好評。被評為“省級樣板工程”。
離職原因: 個人原因
公司名稱: 起止年月:1994-02 ~ 1999-12電白縣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所屬行業:房地產,建筑,安裝,裝潢
擔任職務: 現場技術負責人
工作描述: 1994-1995年廣州市芳村區人民法院職工商住樓項目現場(技術負責人)
1995-1996年廣州市同德村橋德花園商住樓項目現場(技術負責人)1997—10廣州市越秀北路越良大廈項目商住樓項目現場(技術負責人)該項工程建筑面積為48800㎡地下二層地上二十八層,長135.46m、寬68.35m。也屬于超寬工程而且抗震、抗收縮與防水要求都較為高。作為現場施工技術負責人對施工組織設計編寫與現場技術操作管理與后澆帶的安排、設置操作都是最后能否進行正常施工與交付使用的關鍵工作。
離職原因: 個人原因
公司名稱: 起止年月:1993-01 ~ 1994-01茂名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所屬行業:房地產,建筑,安裝,裝潢
擔任職務: 現場主管施工員
工作描述: 廣東省工業大學學生宿舍住宅樓項目現場(施工員)該工程首層內設學生舞臺與會議廳,跨度分別為18m、25m,屬于大跨度砼結構綜合樓。其結構性能達到7級以上地震與安全使用要求;該項目完工調試使用達到設計要求。房間設備均能在正常范圍。該項工程被評為“廣東省重點工程”。 作為施工單位施工現場專業技術主管施工員,全面負責本專業統籌安排和協調工作。
離職原因: 個人原因
公司名稱: 起止年月:1991-07 ~ 1992-12茂名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所屬行業:房地產,建筑,安裝,裝潢
擔任職務: 現場施工員
工作描述: 廣州市火車南站工人宿舍住宅樓項目現場(助理施工員)建筑面積約12000㎡,層數七層,該項目作為優良工程要求來進行施工管理。經過精心施工,效果達到預期設計要求,并被評為“優良工程”。本人 協助本單位現場工程師進行施工技術管理、與資料整理現場簽證等工作。
離職原因: 個人原因
教育背景
畢業院校: 北京自修大學
最高學歷: 本科獲得學位: YC200114213131 畢業日期: 2005-07-01
所學專業: 土木工程 第二專業: 土木工程
培訓經歷: 起始年月 終止年月 學校(機構) 專 業 獲得證書 證書編號
1988-09 1991-07 華南理工大學 工業與民用建筑 畢業證書 9123198
2001-09 2005-07 北京自修大學 土木工程 畢業證書 YC100085132005214131
語言能力
外
語: 英語 良好
國語水平: 精通 粵語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本人在建筑行業經過多年的施工工作和實踐經驗,直接利用現代建筑科學基本知識。在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方面都有較強能力。對施工規范規定及安排施工人員工作方面都有很高的專業技能。最是特殊施工作業(深基坑的支撐支護,描桿描索;后澆帶,大體積砼澆筑超高大支模,外排腳手架,出料平臺,塔吊、人貨梯等)組織設計與施工方案篇寫才是本項。
詳細個人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