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交流體會范文

時間:2023-03-31 11:31: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培訓交流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培訓交流體會

篇1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變化、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具體到小學來說,首先是課程內容的日新月異。近幾年,學生使用的教材不再是一個固定的版本,有的年度6個年級多到了3個版本,這就打破了多年來所有學生使用一套教材的局面。原來教師由于教材的固定,可以說閉著眼也能把課備好,現(xiàn)在的教學內容對教師來說是嶄新的,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掌握新的課程理念,才能適應有效的教學。其次是學生環(huán)境的變化。現(xiàn)在的孩子再不是原來聚在一起“過家家”的年代,他們處在一個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教師有很多的新鮮事物是同學生一塊接觸的,這就給老師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教師必須給自己充電才能保證孩子素質教育的真正實施。再者是孩子思想的變化。現(xiàn)在的孩子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不再像以前孩子那樣“單純”,當然這也是一種社會的進步。這就要求教師加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提高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

二、成立培訓機構,建立培訓制度,努力提高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自開展校本培訓以來,學校就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專門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務主任為副組長,骨干教師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校長具體負責并負責師德培訓工作;教務主任負責常規(guī)教研培訓;張忠慶負責計算機及多媒體方面的培訓;楊曉慶負責教育理論的培訓。為了不使培訓流于形式,我們制定了專門的制度,有培訓,有筆記,有考試,有應用。總之我校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分工負責,責任到人,獎優(yōu)罰劣。

三、我校校本培訓的內容。

我校依照上級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確立了以下培訓內容。

第一,知識技能的培訓。

知識和技能的擴充是教師面對迅速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所必須作出的反應,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學習新的技能才能適應有效教學的需要。教師不僅應掌握必須的計算機技術,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技能、教育教學觀念都要及時得到修正。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觀察者、設計者、指導者、參與者、評價者,甚至是改革者,如何實現(xiàn)教師角色的成功轉換,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技能,這是校本培訓的重要任務和內容之一。

第二,教育理論的培訓。

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與策略實際上是基于對學生的綜合了解和對所選擇的教育理論的運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是教師從事教育職業(yè)所必須的,因此教育理論學習也是我校校本培訓的重要內容。那些經過學校和教師挑選的、被視為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有價值的原理,都是我校校本培訓的內容之一。

第三,常規(guī)教研培訓

教師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師校本培訓的重要任務。通過本校及校際同事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共享,教師對自己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和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仔細思考自己的行動和檢查自己的專業(yè)行為,從而改善自己將來的教學。

第四,加強師德培訓。

加強師德建設,尤其是加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教師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還要育人,要培養(yǎng)出人格健全的人。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不僅關系到教師本人的發(fā)展,也關系到新世紀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校本培訓應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增強教師的事業(yè)心,強化教師的職業(yè)責任感,提高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

四、培訓形式靈活多樣,注重落實。

校本培訓是一項長期、靈活的工程。我校的校本培訓分集中培訓和日常研訓兩種形式。

(一)集中培訓

A知識技能的培訓

每年的寒暑假,我們都要集中進行知識技能的培訓。幾年來我們先后培訓了“word的使用、excel的使用、powerpoint的使用。”另外對3——6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專門的教材培訓。通過培訓,本校50歲以下的教師100%達到了信息技術培訓中級水平。現(xiàn)在所有的教師都能利用微機及網絡進行辦公;多數教師都能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習興趣明顯提高。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已經成為我校教師考核的基本素質之一。

B師德培訓

“師德”是教師的生命。近幾年來,我校按照區(qū)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扎扎實實落實“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活動。一是每位教師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師德學習計劃,及時撰寫學習體會;二是根據學習精神找出自己的不足,向學生、家長寫出承諾書;三是我們進行了“師德標兵”評選活動,為他人樹榜樣、做模范;四是我們向學生、家長發(fā)出了《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邀請學生及家長日常監(jiān)督我們的一言一行,學期結束,通過填寫“滿意度調查表”來評比教師的師德成績。

C教育理論培訓

我們要求每位教師認真閱讀教育名著,并做到“學用結合”。我們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論教育等,采用精讀、摘抄、寫讀書筆記等形式提煉出名著精髓,并將所學的新思想、新觀點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研究中。

(二)日常研訓

我們在平時利用每周四下午進行教科研集中研訓。教師們在這里把自己教學中的問題拿來集中分析,商討解決辦法,并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日常研訓中,我們還進行了新課標的培訓、三筆字的培訓、各種教育平臺的培訓、班主任培訓、教法的培訓等等。

五、取得的成績

篇2

此次師德師風培訓,我學習到要做一個有“六度”的老師。

老師要是一個有高度的人。一個人一定要有一個大的格局,而這個格局,才真正地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樹立正確的“三觀”,是一個人的高度;胸懷世界,放眼未來,是一個人的高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抱有崇高的家國意識,更是一個人的高度。

老師要是一個有溫度的人。老師有了溫度,學生才能享受到春風般的教誨。有溫度的老師,學生自然就會愿意接近他,從而喜歡他,并由衷地熱愛自己的老師。唯有尊其師,才能更好地信其道。

老師要是一個大度的人。在老師的眼里心中,沒有不是的學生,沒有不可原諒的學生,只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乖的孩子。

老師要是一個有著一定深度的人。作為老師,一定要飽讀詩書,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以詩書來打造自己的職業(yè)形象,以詩書來塑造自己的人格氣質。

篇3

(一)小學科學常用評價方法。國內小學科學中常用評價方法有:1.自評與他評。2.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3.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4.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5.絕對評價、相對評價和個體內差評價。小學科學的評價方法正逐步改革為多樣化評價方法,注重過程性評價,多數研究針對實驗器材的運用、呈現(xiàn)活動策略等,但是針對小學科學室外探究活動的評價研究極少。

(二)小學科學中常用評價呈現(xiàn)方式。小學科學中常用評價的主要呈現(xiàn)方式有兩類:運用言語評價方式,即是以提問法、口頭評價法等方式進行的評價;運用非言語評價方式,一般有作業(yè)性評價、科學的標準化測驗、制作成長記錄袋作為評價、量規(guī)表評價。

(三)研究內容界定。將“小學科學室外探究活動的學生評價研究”的內容可分解為科學室外探究、學生評價兩個要素。

二、研究過程

(一)研究的準備工作。在研究開始學習理論、收集信息;統(tǒng)計小學科學中必須在室外進行的探究活動課調查教學現(xiàn)狀;分析評價現(xiàn)狀;界定研究的可行性;界定研究的內容。

(二)制定“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學生評價”的初始方案。在探究活動中分三部分進行量規(guī)評價:探究活動前的準備、探究過程中的合作和交流、探究結果。評價呈現(xiàn)形式:探究活動前教師展示評價標準,探究過程中根據量規(guī)表實行口頭自評、互評,探究活動后小組評和自評、師評相結合的評價,完成評價量規(guī)表。學生評價量規(guī)表的評價指標:探究方案的明確、實驗材料準備、參與活動的情感與態(tài)度、活動記錄、完成分工情況、合作創(chuàng)新精神、探究成果、交流體會。初始方案的預設,因為探究活動前已有評價的標準,學生活動過程中就有了規(guī)矩,學生依據標準自我管理以及生生間的相互約束,長久實行有利于養(yǎng)成實驗的常規(guī),改善室外活動中因為空間和時間導致教師管理難的問題。學生量規(guī)表中有明確探究方案的評價,能有效地促使學生對探究活動方案的思考與制定,加強組員之間思維的碰撞。量規(guī)表中有完成分工情況、合作創(chuàng)新精神的評價,可以有效地約束每個組員完成自我分工,約束不參與小組活動的學生。通過生生的小組內、小組間的評價,有效解決分組不合作現(xiàn)象。把活動記錄和探究成果進行評價和交流展示,能較好的建立良性的競爭,養(yǎng)成學生間的良性競爭與合作關系。也因為有競爭而提高全組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三)教學實施對比研究。以五年上冊第一節(jié)在室外探究活動課教學為例:第二單元光《陽光下的影子》探究活動“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第一階段:實施傳統(tǒng)探究活動教學評價。在一個班只進行傳統(tǒng)教學評價,僅教師參與評價和管理。室外活動前教師講解探究活動方案、活動紀律、做活動記錄。活動過程中主要由教師管理。活動后教師大力贊揚表現(xiàn)好的同學,如“不錯”、“好”、“很好”、“你的探究記錄好”、“你觀察得很細致”、“你分析得很透徹”、“你的結論很有創(chuàng)意”等等。批評表現(xiàn)不良同學,“你的記錄不好”;“你剛才離開小組活動需要批評”。教學效果:上課流程勉強能完成,但是探究效率低下。教師忙于管理學生紀律,優(yōu)生滿足于表現(xiàn)自我的發(fā)現(xiàn),有7個后進生對探究方案不明確、有5個調皮生活動過程中脫離小組活動。只有2個小組全程合作交流,7個小組由部分優(yōu)生承擔完成,2個小組完不成探究任務。其中完成探究活動的小組有3個小組流于探究形式,屬于動手不動腦,不能清晰地知道到底探究了什么,也說不出觀察什么現(xiàn)象,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學反思:探究活動流于形式,主要由于小組活動前學生對探究方案缺乏思考,中等生缺乏活動目標,參與積極性不高。室外探究活動過程中,各個小組分布范圍廣,教師評價管理不及時、不能具體到位。活動前后的老師評價為強加給學生的,由于小學生的自律性弱,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第二階段:實施“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學生評價研究”的方案。實施“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學生評價研究”的方案:探究活動前教師展示評價量規(guī)表,讓學生認真閱讀評價量規(guī)表,熟悉評價指標。探究過程中激勵小組中每個成員以量規(guī)為標準實行自我管理,同時活動中小組間的通過口頭評價相互監(jiān)督,探究活動后在交流探究結果的同時,也引導學生完成量規(guī)表,進行小組評和自評、師評相結合的評價。教學效果:上課流程順暢,活動過程中紀律明顯好轉。經統(tǒng)計分析,大部分優(yōu)生能帶領小組認真探究,更注重小組的合作了;有2個后進生對探究方案不明確;沒有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脫離小組活動。但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只有6個小組全程合作交流,4個小組由部分優(yōu)生承擔完成,1個小組完不成探究任務。教學反思:在探究活動中“小學科學室外探究活動的學生評價量規(guī)表”給了學生評價的準則,讓學生能主動評價、學習,提高學生獨立完成探究活動的能力,而不全依賴于教師的組織和管理。改善室外探究活動的管理。這樣教師有時間對優(yōu)生的啟發(fā)、對后進生學生輔導。但是這個評價僅僅是給了簡單地一個等級評定,而且評價表格過于復雜、強調了個人的評價。額外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后進生難以完成,也導致教學時間的增加。解決策略:(1)簡化評價量規(guī),一個小組只完成一個評價表格,表格中有小組集體評價又兼顧個人評價;(2)對評價者進行相應的培訓;(3)增加教師適宜的定性評價,不同程度的學生對他們評價標準有所不同。第三階段:實施改進后的“小學科學室外探究活動的學生評價研究”的方案。在兩個個班中實施改進后的方案的教學效果:探究活動的效率有了明顯提高,沒有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脫離小組活動,學生基本實行自我管理,小組集體感提高,交流匯報積極性高。但每個班都依舊有2個小組獨立探究能力有待提高,需教師多時間關注輔導。幾個后進生自律能力有進步但仍需提高。在五年級上冊繼續(xù)實施改進后的“小學科學室外探究活動的學生評價研究”的方案,《光與熱》、《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五年級共實施評價方案四節(jié)課后,學生的自律能力、獨立探究能力明顯提高,有效提高了室外探究活動學習效率。

三、研究結論

篇4

一、突出“華文”傳承,夯實漢語教學培訓基礎

我校以教學為主、培訓為輔,在校園中積極營造師生們自覺說普通話,努力營造說普通話的良好氛圍,引導師生說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并且積極利用各種典型事例組織學習討論,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yè)語言的真正含義,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以教學為主,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語文教研組針對我校學生來自全省各地,地方方言影響比較嚴重的現(xiàn)狀,加強普通話教學的研究,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以教研引導教學,摸索總結出適合本校語言文字教學的框架模式。比如,我們結合《聽話和說話》課教學,在一年級把好語音、認字關,在二年級把好朗讀、語言表達關,三年級把好專業(yè)技能語言關,確立適合幼師學生語言專業(yè)技能、表演技能的教學模式。另外結合我校幼兒師范專業(yè)特點,開展“三筆字”教學,讓學生寫好鋼筆字、粉筆字和毛筆字,在提高教學技能的同時,融入對祖國文字的理解和熱愛之情。

以培訓為輔,以普通話“二乙”為基本標準,提高學生通過率。在每年的普通話測試之前,學校測試站都會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和重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培訓和輔導。尤其是針對廣東方言區(qū)學生,采取了集中攻克重點、難點字音,組織有心得的學生交流體會等方式帶動整體提高。培訓的內容包括:學習普通話的重點難點、介紹機輔測試的簡單應試操作、規(guī)范執(zhí)行考試規(guī)定等。通過培訓,使得大部分學生取得二級乙等以上證書,并大大提升了方言重的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二、加強軟硬件建設,彰顯學校示范功能

在管理方面,學校首先是抓好隊伍建設。成立普通話測試站以來,一直由校長兼任站長,副校長兼任副站長,教務科、技能培訓科、網管中心等互相配合,統(tǒng)籌協(xié)調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各部門和老師各負其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從而保證了培訓測試工作的有序進行。

抓好制度建設。學校以國家、省、市語委的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為依據,制定、完善學校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普通話測試工作管理和測試程序。并把制度上墻,把制度與學校的師范教育制度文化結合起來,讓全校師生自覺執(zhí)行。

抓好規(guī)范管理。學校通過專人培訓,個別輔導的方式對“考生網上報名、資料填寫”嚴把關,防止學生的信息出錯率;通過集中學生電子采相,采用電子身份證識別儀器代替以往人工輸入身份證號碼的方式和其它多種有效措施對“考試紀律”嚴把關,杜絕學生代考、作弊情況的出現(xiàn);加強工作人員上崗培訓對 “測試質量”嚴把關。使測試工作有序化、規(guī)范化、人性化。

三、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打造學校辦學特色

篇5

關鍵詞:中職學校 師資隊伍建設 思考

一、轉變教育觀念

在建立適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職業(yè)教育體系進程中,教育觀念是首要問題。教師的教育觀念要實現(xiàn)四大轉變:一是由注重理論向注重實踐操作轉變;二是由重教師“講”向重學生“練”轉變;三是由重試卷分數向重崗位實踐轉變;四是由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轉變。

二、開展名師培訓工程,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學校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要將師資隊伍建設與學科、專業(yè)建設有機地整合起來,培養(yǎng)一批國家級、省級、市級和學校的學科帶頭人以及骨干教師;積極推薦文化課教師進修第二學歷的專業(yè)課程,改變專業(yè)教師不足、文化課教師過剩的局面。通過加大對學科帶頭人和名師的培養(yǎng)力度,進而帶動專業(yè)建設。充分發(fā)揮專業(yè)管理負責人在培養(yǎng)提升教師業(yè)務素質中的作用。對于專業(yè)理論課教師,要讓他們參與生產實踐,提高動手能力;對于實訓課教師,要不斷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使實訓教師由工匠型轉變?yōu)榭萍夹汀?chuàng)新型。

三、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yǎng)與引進

學校要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進課程改革、突出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特色的關鍵之舉,采取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參加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獲取專業(yè)技術職稱或高級職業(yè)資格證書,逐步實現(xiàn)職業(yè)指導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持相應專業(yè)的職業(yè)資格證和教師職業(yè)資格證上崗。有計劃地選派專業(yè)課教師到企事業(yè)單位參與產學研實踐;進一步走校企結合之路,深入企業(yè)進行項目研究或產品技術開發(fā),或到企業(yè)的技術應用崗位進行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多參與企業(yè)的科研項目;重視從企事業(yè)單位引進既有工作實踐經驗,又有較扎實理論基礎的高級技術人員充實師資隊伍,或從校外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師傅作為兼職教師,以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1.加強校內在職教師的培訓

學校針對現(xiàn)有教師的專業(yè)結構和自身特點,有計劃地利用寒假、暑假,對他們進行在職培訓,較好地推進了教師轉型工作的有效開展。例如近兩年學校汽車專業(yè)招生人數增長較快,我們就安排一些年輕的文化課教師進行汽車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安排一些專業(yè)理論教師進行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并積極鼓勵他們考取專業(yè)技術資格證書。這樣既提高了現(xiàn)有教師隊伍的自身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出一批雙師型的教師,又有效地緩解了師資力量的不足。

2.引進外來專業(yè)人才

(1)擇優(yōu)招用企業(yè)中的工程師或技師。我們選擇理論知識基礎較好、操作技術熟練、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志,把他們充實到急缺的相關專業(yè),有的直接充實到實習車間,做實習指導教師,極大地緩解了師資力量的不足。

(2)返聘業(yè)務精專的退休教師。這些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操作技能嫻熟,并熟悉學生的具體情況,發(fā)揮他們的余熱,對學校的師資緊缺能起到很大的緩解作用。

(3)吸收工科院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來校任教。這些畢業(yè)生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鍛煉,可以充實師資隊伍,成為教師后備力量。

3.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式培訓

職業(yè)教育要積極為企業(yè)服務,為企業(yè)培養(yǎng)合格技術人才,學校要與企業(yè)密切合作,選派教師去企業(yè)實習。教師通過到企業(yè)實習,把企業(yè)最新科技、最新工藝及現(xiàn)代管理理念,及時地帶到學校,帶到教學中。根據職業(yè)學校的特點與企業(yè)的合作培訓可采取“送出去”和“請進來”兩種方式。

首先,學校利用寒暑假選派實習指導教師到對口企業(yè)實習,打造實用人才。培訓結束后,填寫校外實習鑒定表及時進行反饋,通過開展專題講座,請與專業(yè)對口的企業(yè)技術骨干到學校介紹企業(yè)行業(yè)的新技術、新理念,拓展教師的視野。此外,在講座結束后,學校可以安排企業(yè)人士與專業(yè)教師座談,交流體會,了解企業(yè)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狀況,使學校能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企業(yè)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其次,按照需求不斷引進技能型人才是職業(yè)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又一舉措。按照“用好現(xiàn)有人才,穩(wěn)定關鍵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人才使用原則,健全“雙師型”教師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培訓體系。

職業(yè)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是職業(yè)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題。只有結合學校實際,結合職業(yè)教育師資隊伍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探究師資隊伍建設的新辦法、新思路、新舉措,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開拓創(chuàng)新,才能構建起適應學校不斷發(fā)展、適應企業(yè)需求的師資高地,為學校的教育改革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篇6

(一)圖書館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志愿者是自愿進行社會公益事業(yè)的人或群體,他們不以任何報酬為目的,服務于社會,志愿者要具有奉獻精神,作為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能夠在課余時間服務師生讀者。而且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利用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素質優(yōu)勢,為圖書館提供了全面、多樣化的服務,加大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使圖書館的功能與價值得到了提升,也使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二)建設圖書館與讀者交流的平臺

志愿者在志愿服務時,作為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同時又是讀者,在工作人員和讀者這兩種角色的轉換中,易于發(fā)現(xiàn)圖書館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有利于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服務水平.而志愿者來源于學生,對于學生讀者較于了解,有助于圖書館與學生的良好互動與交流,在征集廣大讀者在借閱服務、信息咨詢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之后,有助于服務地改進,更好地以讀者需求為前提來進行個性化的服務,搭建了圖書館與讀者溝通的平臺。

(三)使志愿者自身能力得以鍛煉和提升

大學生參與圖書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對圖書館的辦公流程、業(yè)務規(guī)范能夠深入了解,同時加大了自身閱讀面,豐富了眼界和知?R儲備,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待人處事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為之后的職業(yè)生涯和人生規(guī)劃奠定了基礎。而且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培養(yǎng)奉獻精神,體驗到奉獻的樂趣,在一定程度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體現(xiàn),也是今后人生中一段有價值的回憶。

二、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與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形成管理的長效機制

各高校還沒有針對圖書館志愿者成立專門統(tǒng)一的協(xié)調管理單位,很多學校是將志愿者協(xié)會掛靠在學生會的一個社團,有些管理制度與志愿者活動宗旨不匹配,內部結構松散,凝聚力差,加上志愿者是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從事義務勞動,隊伍組成及工作時間不穩(wěn)定,志愿者流動性大,崗位分散,隨機性強,管理標準不統(tǒng)一,其服務時間與質量基本上依靠自身約束力,導致志愿者活動一開始滿腔熱忱,轟轟烈烈,發(fā)展到最后人心渙散,悄無聲息,很容易虎頭蛇尾。

(二)志愿服務崗位缺乏科學合理設計

由于沒有對志愿服務工作的內容、職責范圍、服務與學生學習規(guī)律等作深入細致的研判,在學生志愿服務內容和崗位上計劃設計不夠,容易出現(xiàn)隨意性,很多志愿者不能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服務意愿去工作。所從事工作崗位技術性的較少,一般集中在圖書館日常需要體力勞動或者比較臟累的工作,如大量的圖書上架,不定期的倒架、松架,突擊性衛(wèi)生清潔,節(jié)假日或者晚上值班等。容易使人覺得單調、枯燥,無吸引力。

三、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與服務創(chuàng)新的策略

(一)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

1.對志愿者進行合理招聘。要根據圖書館的實際情況確定崗位、人數、比例,做到有針對性地進行招聘。在招聘過程中要進行廣泛宣傳。借助學校網頁、微信、圖書館電子屏、圖書館宣傳欄、QQ群等途徑進行宣傳。要選聘熱心公益,有志愿服務精神的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加入志愿服務團隊。志愿者招募要根據志愿者自身的條件、能力和興趣,通過面試、筆試等手段擇優(yōu)選取。對通過選拔的志愿者進行登記注冊,建立志愿者服務團隊,要根據志愿者課余時間統(tǒng)一安排有組織地開展服務活動。

2.集中培訓。一是圖書館基本知識的普及培訓,包括圖書館的概況、館藏布局、圖書資料種類、圖書期刊分布及排架規(guī)則、人員組成等。二是對志愿服務的內容進行培訓,主要包括圖書館的規(guī)章制度,圖書館服務項目及規(guī)范要求等。三是志愿服務宗旨、理念和精神的培訓,主要是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志愿服務對自身成長鍛煉價值的認識等。培訓原則上由指導老師負責,也可由志愿者協(xié)會的骨干成員協(xié)助進行,一般培訓不少于三次,遇到新的問題可隨時咨詢解決。

3.考核獎勵。建立日常考勤簽到簿,量化工作時間,學期末根據統(tǒng)計結果、工作成績綜合評定。根據圖書館現(xiàn)行開放時間,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每位志愿者每周至少來館志愿服務一次,優(yōu)先參加圖書館組織的各類培訓、講座及讀者活動; 工作滿一個服務期,圖書館為志愿者出具社會實踐證明與評價,每學期末按比例評出 60 名優(yōu)秀志愿者并進行隆重表彰獎勵。將受獎學生名單報送到相關學院,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和先優(yōu)獎勵的重要依據。

(二)服務創(chuàng)新

1.因人而異,充分發(fā)揮志愿者的特長。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工作有其多樣性,不同的工作崗位對志愿者本身的素質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要結合志愿者的專業(yè)、性格、能力、知識水平等情況采取不同形式的培訓,培訓后要根據特長分配崗位,充分發(fā)揮每一位志愿者的自身優(yōu)勢和特長,使其在圖書館的服務平臺上,能夠展現(xiàn)和發(fā)揮出自身價值。對圖書館而言,志愿者不僅可以為圖書館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還能為圖書館開源節(jié)流,使圖書館服務層次得以提升,并步入人性化服務階段。

2.充分發(fā)揮志愿者服務團隊的作用。以往志愿者是以個人行為或因圖書館特殊工作需要,臨時聯(lián)系部分同學來圖書館突擊做一些體力性工作,如搞搞衛(wèi)生、打包上架、書刊裝訂、圖書整理、參觀接待等,或者從事一些基礎工作和常規(guī)服務工作,工作相對簡單。而公開進行招聘并經過選拔和系統(tǒng)培訓的志愿者,是經登記在冊并組織管理起來的團隊,所有志愿者的服務活動都有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具體的時間安排。

(三)加強與志愿者的感情溝通和交流

為保持圖書館志愿者團隊的凝聚力,使志愿者與圖書館之間聯(lián)系更加密切,圖書館要定期召開交流會,要加強與志愿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一起討論工作,共同交流體會,圖書館的業(yè)務會議要請在相關服務崗位上的志愿者直接參加會議,這樣可給會議帶來活力。

篇7

關鍵詞:校本研究 對象的選擇 調查研究

當前,農村小學關于校本培訓、校本研究等有關提高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能力、教學質量的方式方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就近幾年來筆者對學校校本研究這方面的幾點思考與同仁們分享。

一、什么是校本研究

校本:指學校內部基于學校的實際,為了學校發(fā)展。而校本研究則是對于學校實際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學校中的教師為主體,以促進學校自身建設和教師專業(yè)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質為目的的研究。當下,校本研究則被泛指為教師對教育教學的研究。

二、對研究對象的選擇

研究課題的可以來至于學校管理工作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在學校教學與在職繼續(xù)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對學生在學習中的各種表現(xiàn)的研究。

1、研究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心。學生發(fā)展和教育質量的好壞,總會顯露在課堂教學中。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過“上課和聽課——自己講課和別人講課”是“最緊張,最富有生氣,最具有成效的科研工作”。“大量地聽課和分析課,才能對教師的教師的教育法和教學修養(yǎng),對他的學識、眼界和興趣做出正確的結論”。只有分析了大量事實及時相互聯(lián)系才會取得對教育的發(fā)言權。以觀察這的角度去聽課,不為單純的“聽課”而去聽課。從什么樣的課是一堂好課、課堂上師生怎樣互動,以課堂目標、教學結構、教師身心投入、尊重情感態(tài)度、課堂方法及技巧為目的的進行觀察。做好觀察筆記,便于課后評論、交流體會,為研究工作的后期總結做足準備。

2、對師生情感、行為、教(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的研究。(1)教師作為被研究者,他必須具有作為研究主體的積極性與素質,包括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專業(yè)自覺與自信、合作精神等。每個教師都擁有一種或幾種有利于研究的方式方法。相互探索、相互總結研究對教學教學的理解,對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壓力排解,對工作中存在疑惑的處理辦法。著重實現(xiàn)1+1>2或1+1+1>3的目標。(2)學生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教師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情感態(tài)度、學習方法、行為的基本了解。并完成制定研究方案、執(zhí)行方案、反思總結等工作。使研究工作能有效順利開展。重點突出抓好,學生在課堂下是怎樣開展自主學習、自我感悟、自我提升。課堂的時間相對來說是有限的,學生課余時間較為寬松。當學生能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那在整個學習生活中就能很好的體現(xiàn)自我價值,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做好調查研究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在校本研究中,教師們更加傾向于用案例研究、敘事研究,習慣于紙上談兵,對走進課堂、走進實證研究方法心存畏懼,這是不可取的。

調查研究主要方法有調查、課堂實驗、測量這三種方法。調查可以采用發(fā)放調查問卷為主,隨即訪談為輔的方法。課堂實驗是對問卷調查、訪談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理解,實踐改正的措施。完成改正后,進行階段性測量,檢測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進行研究。制定下一步研究步驟,提高研究成效。

四、資料整理與總結

首先把握研究課題的現(xiàn)狀,在材料收集完成后,對搜集的資料都要進行篩選、取舍、統(tǒng)計。依據所掌握的數據及資料在研究性活動中的重要程度,對資料進行分類匯總,現(xiàn)象進行定性分析,對實驗或測量得到的數據進行定量分析整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尋找材料的共同點,并作出合理的解釋。在這個過程中,要向研究者強調尊重事實,統(tǒng)計的數據要真實可靠,如果與預期的有出入或相反,也要如實進行統(tǒng)計,根據統(tǒng)計結果,分析原因得出結論。

篇8

一所學校內教研組建設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著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關系著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反過來說,學校的發(fā)展、教師本身的業(yè)務水平同時又制約著教研組的建設。

語文教研組的工作指導思想是以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根本,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導,狠抓常規(guī)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穩(wěn)中求進,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力求完美,教師的教學科研、學生的學科競賽及考試成績均有的長足的進步,取得優(yōu)異成績。

1 創(chuàng)建校本特色,提高教研水平

1.1 抓好學習和培訓,豐富教師的知識內涵,提高教學和研究水平。

"向書本學習,向網絡學習,向同伴學習,與經典為伍,與名家對話,同名師交流"是我教研組的座右銘。作為課程改革的促進者和踐行者,全組教師主動進行網上學習培訓,搜集整理豐富的網上教學資源,開闊視野、靈活思路,從而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教研組教師通過在網上看特級教師的課堂實錄,欣賞特級教師的風采,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探索教學改革新路。除了網上學習外,利用每周的星期二教研會時間,我們還學習名人的書籍,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陶行知語錄》、等,從中汲取了許多教學智慧,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水平。

1.2 資源共享,集體備課,扎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為了讓老師們迅速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真正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我們開展傳、幫、帶結對子活動,堅持集體備課制度。"集體備課,同伴互助,個性化教學"是促進教師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的有效途徑。每周的星期二下午我們集體備課,做到有內容和中心發(fā)言人。在集中之前,中心發(fā)言人就提前備好詳案分發(fā)給其他教師,老師們拿到教案后認真鉆研,然后就教材的內容對教學設計、教學的重難點如何突破、對如何把握例題講解的深淺程度、習題的選用等等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和意見,大家一起學習、研究,取長補短,并做好研討隨記,課后進行反思。這樣既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又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備課實效。防止和克服了教師各自為戰(zhàn)和孤立無助的現(xiàn)象。這種教研形式倡導科學、有效,營造出了求真、務實、嚴謹的教研氛圍,確實提高了教學研究質量。我們教研組成為學校教學成績突出、教學特色明顯的教研組。

1.3 加強說課、評課的質量。

1.3.1 說課。

以往我們忽略了說課的作用,即便是說,也往往側重于教材內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板書等方面的設計,內容空泛,缺乏說服力。今年我們致力于改變舊面貌,加強說課的質量。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說課,只需以重點說課和微型說課這兩種方式闡明你的教學意圖,例如在哪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滲透了你的什么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貫徹的。

1.3.2 評課。

教研組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評課氛圍,決不光說好聽話,大家都從幫教的角度上誠懇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今后我們還將把這種好的風氣保持下去,同時還鼓勵每位教師均能發(fā)表看法,在評課中還能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意識。

1.4 開展課題研究,增強教研活動的理論支撐,引領教研教改新方向。

課題選擇是校本教研的關鍵,它對整個教研活動起著定向作用。一年來,教研組積極開展有目的教學研究、有計劃的開展課題研究。在教研組倡導下,本組教師積極參加我校的市級語文課題《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設計、實施與反思研究》的研究,并順利結題。

2 增強團結意識、"求大同、存小異",增強服務意識、爭當學科帶頭人

2.1 "團結就是力量"。我們語文教研組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tǒng)的先進教研組,這些光榮傳統(tǒng)包括:"愛崗敬業(yè),工作扎實,教風嚴謹,團結協(xié)作,敢于爭先",這些傳統(tǒng)都一直被傳承著,而之所以沒有中斷靠的就是我們大家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語文教研組人人有朝氣,個個有創(chuàng)新,組員們善于鉆研,勤于探索,認真?zhèn)湔n,精心教課,在教學、教研以及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方面作出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尤其是面對中考,他們穩(wěn)扎穩(wěn)打,抓基礎,抓讀寫,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學會了尊重和接納,要學會 "求大同,存小異",要學會很好地與學校領導合作、與同事合作、與學生合作、與家長合作,在合作中多贏共進。這樣才能使我們整個教研組內部互通信息、交流體會、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其樂融融。正是因為每位組員具備了這樣的意識與工作態(tài)度,才真正使教研組形成并充滿了相互合作、相處愉快、充滿人文氣息的教研氛圍。

2.2 增強服務意識、爭當學科帶頭人。

要增強服務意識、做一個有心人。每學期初,在教務處教研會議的指導下,我都提前制定好每一個學期教研計劃以及每一個階段的活動安排,活動內容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有現(xiàn)實意義和研究價值。每次教研活動之前,我都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這次教研活動,要學習什么內容,要討論什么議題,誰做中心發(fā)言人,要取得什么效果,解決什么問題,形成什么材料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都注意觀察、收集、總結、思考教師教和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普遍性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組織教師相互聽課、評課,促進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互相取長補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期末,我要對積累的教學經驗和教研成果,進行歸納、整理、完善,總結成績,反思不足,并提出今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在總結和反思中不斷地提高。

篇9

專職教師培訓項目屬于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人事部計劃內的B類項目,培訓對象為各企業(yè)培訓機構專職教師,培訓內容以提高專職教師勝任能力為主。近年來培訓手段、方式和內容也在不斷發(fā)展變化及充實。2011年之前,培訓內容聚焦在授課技巧的提升等方面,共舉辦了20期;2011年起,適應集團公司人事部關于培訓項目開發(fā)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要求,又開發(fā)實施了2期以提高項目開發(fā)能力為主題,采用行動學習方式的培訓項目;2012年,隨著集團公司遠程培訓系統(tǒng)的應用,嘗試了利用遠程培訓平臺開展混合式培訓的探索與實踐;2014年,中國石化依托遠程培訓系統(tǒng)又開發(fā)了智能移動終端(手機、平板電腦)客戶端(APP),將基于PC機的遠程培訓系統(tǒng)學習與移動設備學習完美結合,提高了學習的即時性和便捷性,滿足了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特別是降低了移動學習課件開發(fā)的技術門檻。

2移動互聯(lián)在專職教師培訓項目中的探索與應用

回顧近年來專職教師培訓歷程,培訓項目組始終緊密跟蹤現(xiàn)代培訓發(fā)展趨勢,及時關注集團公司對人才培養(yǎng)和培訓者隊伍建設的要求,并將最新培訓理念、要求和技術融入到項目開發(fā)方案中,為企業(yè)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骨干專職教師,他們在各培訓機構起到了示范和帶頭作用。2014年開發(fā)的專職教師培訓項目,借助移動學習平臺的推出,首次利用新技術、新途徑、新工具開展了培訓項目開發(fā)與實施的新探索。

2.1移動學習項目實施流程

通過分析移動學習的特點、方式及應用實踐等,我們開發(fā)了移動學習項目的實施流程(見圖1)。包括訓前、訓中、訓后共27個關鍵節(jié)點,每個關鍵節(jié)點均包括分流程或模板。

2.2利用APP功能,突出“移動”特色

本培訓項目的設計以“培訓項目的規(guī)范化設計與開發(fā)”為主題,遵循“關注學員感受、滿足學員需求、促進行為轉化、創(chuàng)造培訓價值”的現(xiàn)代培訓理念,充分利用現(xiàn)代媒體技術,深度體驗了移動學習技術和行動學習方法,呈現(xiàn)出三個特色。

2.2.1充分發(fā)揮APP功能,讓學習向前“移動”

移動學習客戶端APP,為培訓組織者提供了強大的項目開發(fā)實施平臺和無限的設計空間,使項目“前移”輕松實現(xiàn)。學員集中培訓前10天,項目組利用“雙平臺”——中國石化遠程培訓平臺和移動學習APP平臺,創(chuàng)建“專職教師培訓班”;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建立“專職教師微信群”。其中“專職教師微信群”發(fā)揮了通知和公告的作用,項目組將訓前安排和相關要求等通過微信群,學員第一時間了解學習任務,極大地提高了溝通效率。遠程培訓平臺和移動學習平臺則發(fā)揮學習資料共享的作用,項目組將所有的學習資料,如學前作業(yè)、培訓手冊、培訓方案、課程安排、微課件、在線課程、學員名單、學習要求以及HSE宣傳片等推送至兩個平臺,學員進入平臺學習或下載,充分發(fā)揮了兩個平臺的學習功能和知識儲存功能。訓前移動APP的實踐,讓受訓者初步感受了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學習交流的移動化、碎片化、社區(qū)化的特點。受訓者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前了解學習任務和要求,不僅起到了培訓前移的作用,還起到了學員之間、與項目團隊之間的快速熟悉,互動交流的作用。10天的體驗,極大地激發(fā)了學員們了解現(xiàn)代培訓技術的興趣,他們更加關注中國石化移動和遠程兩個平臺,對即將開始的集中培訓充滿了期待。

2.2.2深度體驗APP功能,讓學習伴我“移動”

集中培訓開始后,項目組繼續(xù)利用移動學習APP功能,充分挖掘移動技術對培訓的激勵和輔助功能,給受訓者提供了全新的培訓理念和學習體驗。培訓破冰最大限度地利用智能手機功能,開發(fā)實施了“掃一掃認識我”、“拍一拍建團隊”、“搖一搖定組長”;這種新穎的破冰方式,迅速消除了學員之間的陌生感。培訓過程中按照每天不同的培訓主題,利用移動學習APP平臺,開發(fā)了規(guī)范的推送流程,如課前推送教師簡介、推送當天課件、推送相關學習資料,課后對授課教師進行評估,課間分享“教你一招”移動技術小技巧。項目組利用晚上的非集中教學時間,定時推送與培訓主題相關聯(lián)的“每日晚間培訓播報”,這種為學員延伸學習需要,從學員角度出發(fā)的方式受到他們的一致稱贊。“我與專家微對話”實現(xiàn)了始終與學員“零距離”。學員們將課堂上來不及解決的問題通過微信群提出來,由專家進行答疑解惑。每天的對話環(huán)節(jié)討論氣氛熱烈,提出問題尖銳,專家與學員一問一答精彩紛呈,通過與專家對話有效解決了每個學員的個性化問題,這是學員最喜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這種借助互聯(lián)移動網絡實現(xiàn)的一對一個性化輔導方式,突破了傳統(tǒng)培訓存在的“課上沒明白,課下無渠道”的現(xiàn)狀。在項目開發(fā)演練環(huán)節(jié),學員也充分利用移動學習APP和微信雙平臺功能,比如填寫調研問卷、組內學員的交流、獲得本組專家的指導、修改完善需求分析報告和培訓方案等,溝通更加便捷、及時,有效提升了溝通效率,提高了學習效果。通過“教你一招——移動學習小技巧”的分享活動,學員們都掌握了用手機設計與制作“美圖秀秀”、“小影”、“微視”、“二維碼名片”等現(xiàn)代培訓微技術。他們將課堂上的精彩鏡頭用手機拍下來、錄下來,編制了多個反映學員學習、開展行動學習、訪談場景、體驗移動學習的微視頻,甚至自編自導自唱了“小蘋果——移動學習版”。通過移動學習APP和移動學習小技巧的體驗,激發(fā)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員學習的粘性、參與度。集中培訓結束后,項目組將學習期間的所有培訓資料、課堂表現(xiàn)、學習狀況、調研情景、研究成果、領導寄語等收集整理,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編制成“目冊•典藏”電子資料紀念冊,并推送至“雙平臺”,實現(xiàn)了知識儲存、共享和傳承。

2.2.3繼續(xù)探索APP功能,讓學習向后“移動”

為了繼續(xù)探索移動學習給培訓帶來的理念更新、實用價值,專職教師項目學習時間向后延伸兩個月。培訓結束后,學員們將按照項目組的要求,按期完成訓后行動計劃的制定、定期反饋項目開發(fā)與實施進度以及移動學習技術應用與推廣具體情況。學員在新項目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繼續(xù)借助“雙平臺”與學院專家、學員之間進行交流探討,充分發(fā)揮微對話、微交流、微學習對工作的指導和幫助,APP移動學習技術的出現(xiàn),將為促進學用轉化提供更加便捷的實現(xiàn)途徑和技術支撐,從而推動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有機融合,必將加快訓后行為轉變及工作績效提升的速度。

2.3借助“三平臺”,四“度”成效顯著

借助“三平臺”——遠程培訓平臺、移動學習平臺和微信平臺,學員們的學習時長顯著增加,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學習熱度持續(xù)旺盛,學習效果非常顯著。

2.3.1高參與,學習廣度拓寬

借助互聯(lián)網和智能手機,受訓學員充分體驗了移動學習設計的全部活動和學習環(huán)節(jié)。項目組在訓前和訓中及時推送大量與培訓主題相關的知識、工具和練習題,提供豐富而實用的學習內容,學員們可根據自己所需進行下載或在線反復學習。這種隨時隨地,打破時空限制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員們的關注度、參與度,學習氣氛活躍,交流研討便捷,學習廣度拓寬,學習時長大大增加。

2.3.2廣交流,學習深度加大

針對培訓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學員們借助微信即時交流體會、分享心得。充分利用“我與專家微對話”環(huán)節(jié),學員們結合實際工作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學員與學員積極討論,頭腦風暴,專家們認真反饋,解疑釋惑。這種借助移動技術實現(xiàn)的課堂之外的交流,大大增強了學員們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習深度增強。

2.3.3強凝聚,學習粘度增強

利用“三平臺”,項目組有計劃、高頻度推送微提示、微應用、微資料、微課件;學員按要求實時微活動、微分享、微訪談、微成果,有效實現(xiàn)了碎片化的移動學習,學員們根據自己所需,再將各種“碎片”進行粘合拼接,還原為結構化、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這種依靠移動互聯(lián)網才能形成的強大凝聚力,使得學習粘度大大增強。

2.3.4深滲透,學習熱度持久

項目組將開發(fā)與設計的多個有趣的移動小活動與培訓方案進行有機嫁接和融合,培訓過程更加生動,培訓模式更加新穎。比如通過“點一點答問卷”、“動一動做統(tǒng)計”進行需求調研;通過“掃一掃認識我”、“搖一搖建團隊”進行破冰,通過“推一推傳資料”、“刷一刷練習題”開展學習,通過“測一測驗效果”、“評一評做評價”進行培訓評估,最大限度地將移動學習技術滲透到傳統(tǒng)培訓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訓后繼續(xù)利用“三平臺”推送新的學習資料和新的學習技術,繼續(xù)主動與培訓相關的話題,引導學員開展交流和研討,營造社會化學習氛圍,這種將傳統(tǒng)培訓優(yōu)化與升級的創(chuàng)新,使得學員的學習熱度得以持續(xù)。

2.4先進技術的應用使得培訓呈現(xiàn)出新特點

專職教師班通過嘗試移動學習技術,使得培訓與學習呈現(xiàn)出“長與短”、“高與低”、“大與小”、“快與慢”相結合的四個特點。“長與短”——借助移動平臺和微信平臺功能,學員們學習“時長”增加,而微內容使得每一次學習時間“縮短”。“高與低”——所提供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手段,滿足了個性化需求,學習效率“提高”,而用移動平臺對授課教師、培訓項目等及時評估,“降低”了培訓成本。“大與小”——信息技術承載了“大容量”的數據,而用手掌中的“小手機”可以實現(xiàn)隨時隨地瀏覽學習。“快與慢”——移動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加快”了人們接受知識的速度和進度,而移動互聯(lián)平臺實現(xiàn)了知識的儲存和重復學習,又使學習的遺忘曲線“變慢”。

3移動學習方式應用的啟發(fā)與體會

篇10

論文摘要:為幫助初中數學農村骨干教師實現(xiàn)“兩個飛躍”:從實踐到理論的飛躍;從骨干教師到學科專家型教師的飛躍。內江師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承擔了為期三年的四川省中小學省級骨干教師培訓(農村初中數學)。在第一階段培訓初步構建了“五五”模式,即培訓內容五模塊,培訓呈現(xiàn)五特點,初步獲得成效,受到學員們的好評。

一、培訓內容的五個模塊?

培訓內容是教師培訓諸多因素的核心部分,事關教師培訓成功與否,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的培訓出現(xiàn)涉及教育教學科研的內容較少、涉及學科前沿發(fā)展情況少,部分培訓內容脫離中學數學教學實際。為此在培訓前,我們專門到西華師范大學、南充五中、成都市龍泉驛區(qū)部分農村中學、內江各個區(qū)縣部分初中進行調研。通過實際調研、座談、觀察等多種方式對基層教師開展需求調查,進行了學習特征分析和學習需求分析,經過多方論證,不斷地調整和改進,制訂了針對農村初中數學骨干教師的培訓方案和教學計劃,來確保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保證設計方案更加切合農村中學教學實際,保證三年培訓的一貫性。為此我們初步確定了培訓的內容模塊:師德素養(yǎng)模塊,教學理論模塊,教材教法模塊,數學軟件模塊,現(xiàn)代教育技術模塊等五部分內容。?

二、培訓模式五個特點?

(一)專家引領,理念領先?

所謂的“專家學者”,既包括省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也包括來自中學一線的有獨特見解、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的優(yōu)秀一線教師,還有來自無聲的“專家”——優(yōu)秀的書本以及文章,作為培訓的“專家”。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避免宏觀的理論雖然指導性很強,但是缺乏實踐性的智慧,不能引發(fā)學員的深度反思,再先進的理念也不能內化為學員內在的智慧。有聲的專家引導下的無聲的專家的輔助是必備的,也是必需的。?

(二)問題驅動,經驗分享?

問題作為數學的靈魂,是骨干教師培訓的邏輯起點。這里所指的問題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在培訓前,主要有學科教育專家、優(yōu)秀教研員和部分一線特級教師組成的培訓指導教師小組根據培訓對象的性質和教育教學實際,充分發(fā)揮橫向思維作用,列出部分問題;二是參訓教師在報到時,提供的教學問題或困惑;三是在理論培訓后,教師要對照專家講座,結合自己的經驗,進一步反思提出一些問題。將這些問題匯總后,從中篩選有價值和能反映當前教育的熱點和難點、大部分教師都比較關注的問題,以這些問題為中心,展開講座、對話、交流。在培訓過程中,我們特別強調問題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師帶著問題來參加培訓,把問題看作是培訓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培訓過程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培訓來生成問題,把培訓過程看成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骨干教師的培訓過程實質上就是數學問題解決的認知過程,只有如此才能使培訓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走過場,形成水過地皮濕的現(xiàn)象。?

(三)主體參與,形式多樣?

在研討中各位教師各抒己見,真正實現(xiàn)了在研討中發(fā)現(xiàn)問題,互相啟發(fā),相互交流體會和看法,研究探索共同關注的問題,這個過程的收獲是其他形式的培訓所難以達到的。在交流對話中,注重了過程,注重了教師的體驗、經歷和感受,形成人人主動介紹經驗、學習經驗的良好局面。使得參培學員教師在研討中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引領者,此時培訓主持人起著在研討中引導、從研討中提煉、從研討中綜合總結的任務,以聽眾的身份參與小組活動比較適宜,不能以“權威者、引導者”自居,湮沒了本來屬于學員們自己的聲音。這種互學、互促以教促學,以學促教,促進培訓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加強新理論與舊知識(教學經驗)之

間的聯(lián)系,使教師們能批判地分析自己的“原有經驗”,加快了對新理念的認同與接受,提高了教師們的自我效能感。?

培訓形式上,采用了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專題報告與互動交流、實地考察與現(xiàn)場診斷等多種方式,有專題講座、觀摩示范、教學錄像、考察調研、跟蹤管理等,并專門設置了“互動研討”形式,設有“與教育專家的對話”“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情況的交流”“學員論文交流”等互動討論專題,以此促使學員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確立了“主體性參與者”的角色,使培訓本身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

(四)反思提煉,自主研修?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反思,那么他的教學水平將大受限制。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汲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骨干教師的反思與研究過程就是自我學習的過程。無論是專家、同行還是學生都不斷地給教師提供反饋信息,教師可以參照相關的意見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回顧、剖析,在自我激勵的基礎上進行的自我評價與自我診斷,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基礎上的自我調節(jié)、自我提高的過程。培訓不是為發(fā)展畫句號,而是為新的發(fā)展打基礎。只有在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解決反思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的反思能力才能提高,教師教學的自我效能感才會增強,教育教學效率才能提高。正如西方學者伯萊克說: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查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能力。有了反思,才能找到差距,才會有進一步的自我學習,自我學習能力的高低決定著教師的成長程度。?

(五)理論提升,實踐檢驗?

知識理論來自于經驗,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檢驗,以形成新的經驗。研修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只有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立足數學課堂,解決數學教學問題來提升自己。參培教師只有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用心觀察,細心體會,點滴地記錄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搜集材料,并積極地去探討如何解決問題,才是培訓應該學到的。由于本次參培教師參加進修學習的機會比較多,他們學習和了解的是數學教育改革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以及數學教育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加以檢驗,給他們提供了研究學習的新問題。通過他們具體的研究來提升其理論素養(yǎng)、科研水平和教學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培訓從培訓單位遷移下放到基層,落實到實際教學中。?

眾所周知,教師工作的最大魅力在于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而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具體表現(xiàn)在于他們對于各種問題、現(xiàn)象以及知識(包括公共知識)的獨特意義的建構。學員們需要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材料,來書寫論文報告。寫作有助于提高教師們的分析綜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還有效地幫助他們梳理思想,使思想更富有理性,思維豐富富又邏輯性,行為更富有目的性。教師應該自覺以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為標準,對自己主體行為進行診斷、評價,發(fā)現(xiàn)問題,改革與新課程理念不吻合的行為,銳意創(chuàng)新,從而進一步解決問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可以說,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是教師走向專業(yè)化的真正途徑。?

三、培訓管理嚴格,熱情服務,效果顯著,意義深遠?

四川省教師繼續(xù)教育內江師范學院培訓中心和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制定了班主任制度、跟蹤指導制度、導師聯(lián)系制度、檔案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一方面在考勤管理上,抓得相當嚴格,因為沒有時間保證就沒有質量保證。在培訓班建立了班委,架起一道我們和學員之間的溝通橋梁;另一方面我們也著力體現(xiàn)人文關懷,強調熱情而周到的服務,了解學員所想所需。班主任經常走進學員們中間了解其思想和學習、生活狀況,耐心細致的解決學員遇到的困難。四川省中小學省級骨干教師培訓(農村初中數學)根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按需培訓,堅持培訓、教研、教改相結合,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促進受培教師實現(xiàn)主動的自我建構和自我發(fā)展為目的。?

參考文獻:?

[1]吳立寶,潘超,趙思林.四川省中小學省級骨干教師初中數學培訓的實踐與反思[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12):111-112.?

[2]宋衛(wèi)中,侯召波,劉進社.農村骨干教師省級培訓工作的實踐與反思[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8):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