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17:42: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實事求是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實事求是論文

篇1

一、碩士論文的基本要求

1、碩士論文應表明作者確已在本學科上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并對所研究課題有新的見解,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2、碩士論文一般應用中文撰寫(學科教學(英語)除外),字數一般在10000字左右。

二、碩士論文一般應包括下述幾部分

(一)題目:能概括整個碩士論文最重要的內容,恰當、簡明、引人注目;嚴格控制在20字以內。

(二)、摘要(中外文):碩士論文第一頁為中文摘要(800字左右),應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或結論,要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語言力求精煉。為便于文獻檢索,在摘要的最后另起一行,相應注明本文的關鍵詞3至8個。外文摘要另起一頁打印。推薦閱讀>>>碩士畢業論文的各個部分怎么去寫

(三)、目錄:應是碩士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將文內的章節標題依次排列,標題應簡明扼要。章、節、小節分別以一、1、

(1)等數字依次標出。所標頁碼應與正文一致。

篇2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對陜西就業市場供求現狀的分析,認為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如城鄉收入差距過大、經濟增長的模式是配置效率的增長、產業因素等,并對此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如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加快城市化進程,減少城鄉收入差距,大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建議。

從近幾年的情況看,陜西就業總體絕對數量是增長的,但增長速率下降,出現高增長與高失業并存的現象。具體到各個層次又有所不同,就城鄉看,城市就業增長率高于鄉村,第三產業就業增長率高于第一、第二產業,城鎮私營和個體勞動者就業增長率高于國有企業。

一、陜西就業供求現狀分析

對陜西就業市場的分析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進行,供給的分析主要包括供給總量、供給結構和供給彈性幾個方面,需求的分析主要從需求總量、需求結構和就業彈性幾個方面分析。

(一)就業供給分析

1.供給總量。2002年,陜西省人口總數為3673.7萬人,其中勞動年齡人口約為2588萬人,1990年~2002年間,陜西人口增長了11%,勞動年齡人口增長了17%,二者之比為1.51:1。2002年陜西實際從業人數為1874萬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僅為73%。①如果再計算農村和城市的隱性失業人數,則可得到如下結果:農業隱性失業的測定可用國際對比法,即在農業產值比重相當的國家或歷史時期中,找出一般農業勞動力比重與此標準對照.如果有多出來的部分就可以看作為農業隱性失業,按此方法計算的農業隱性失業率為10%~16%。0城市隱性失業的測定可以從國際勞工組織和中國勞動部在1995年聯合進行的一次“企業富余勞動力調查”所得數據中看出,該數據顯示城鎮各類企業的綜合隱蔽失業率為18.8%左右。據此推算,陜西省的隱性失業人數約為230萬人,陜西的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如果按80%計算,則陜西的失業人數合計為410萬人左右。陜西的經濟發展水平在西部12個省市區中居第8位,在土地、資本等資源都比較稀缺的情況下,人口的相對充裕給就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2.供給結構。2002年陜西第一產業從業人數1003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比重的53.5%,第二產業從業人數308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的16.5%,第三產業從業人數563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的30%。從業人員主要集中在第一產業,這是中國多年僵化的農業政策和就業制度的結果。如片面強調“以糧為綱”,不準農民搞其他副業以及戶籍制度等方面的規定限制了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部門轉移的生產空間。這些問題有的已經得到了糾正,但仍存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許多限制性制度措施,如農村人口的戶口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子女受教育問題等,這些制度的存在,無疑加大了農村人口轉移的成本。由于農業勞動力不能順利轉移也影響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

3.供給彈性。經濟發展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供給具有無限的彈性。在特定的工資水平上傳統部門可以向現代部門提供無窮無盡的勞動力供給。在現階段,由于勞動力絕對數量很大,而現有的現代部門吸納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故可以近似地認為勞動力供給具有無限彈性。

(二)就業需求分析

1.就業需求總量分析。從國民經濟賬戶講,供給恒等于需求,即G=L*P①;G表示產出,L表示勞動力人數,P表示勞動生產率。由公式可推導出本期勞動力需求量L葉=(1+g—P)k一】②;g表示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P表示勞動生產率增長率,k一】表示上期勞動力需求量,k表示本期全部勞動力需求量。2002年陜西實際從業人數為1874萬人,與供給人數相比,失業人數為410萬人,約占勞動年齡人口的16%。

2.就業彈性系數分析。就業彈性系數是衡量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關系的最常用的指標,即在某一時期內就業數量的變化率與產值變化率之比近20年來,陜西的就業彈性系數一直處于不斷的波動之中(詳見表1)。

陜西的就業彈性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就業彈性呈下降趨勢。自改革開放以來,陜西經濟增長速度總體上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從業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但就業彈性卻呈下降趨勢,無論是單個產業的就業彈性還是總彈性均呈不斷下降趨勢。200年就業彈性系數只有0,07,而1990年的就業彈性系數是0,19這表明勞動力投入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趨于下降。②三次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不同。1978年~2001年第一產業的平均就業彈性為0,13,第二產業的平均就業彈性為0,18,第三產業的平均就業彈性為0.57。該數字表明第三產業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最大,有很大吸納就業的潛力,第二產業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大于第一產業但幅度降低,第一產業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最小。

3,勞動就業貢獻率分析。合理有效地利用勞動力資源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這里運用生產要素貢獻率的方法對勞動就業貢獻率進行分析,主要比較不同時期勞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以及它的變化,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看出,除了第三產業勞動就業貢獻率略有上升外,第一、第二產業勞動就業貢獻率下降幅度都很大,它表明第三產業是以提供服務為主的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提高就業方面有積極的意義,而第一產業由于技術進步緩慢,剩余勞動力的增加出現勞動就業貢獻率下降,第二產業隨著工業化的進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出現“資本深化”現象,勞動就業貢獻率下降。

二、影響陜西就業的因素分析

陜西就業市場不僅存在總量的不平衡,如供過于求,也存在著結構上的不平衡,如產業就業結構的不對稱,吸納就業能力最低的第一產業卻集中最多的從業人員影響就業的因素主要有:

(一)城鄉收入差距過大

根據托達羅的二元經濟發展理論,由于城鄉之間預期收入的差異導致人口流動,人口流動的速度快于工業部門創造就業的速度,失業因此更為加劇。據2000年人口普查的結果測算,陜西城市化水平為32.3%,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lO.8個百分點,但低于全國3.8個百分點,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列第20位,與人口規模基本相同的福建比較,比福建低20個百分點。城市化的滯后嚴重阻礙了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二元經濟結構不斷被強化而不是減弱。與此對應,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2.24倍增加到90年代的3.23倍,其結果是農村勞動力的收入明顯低于城鎮職工,更別提保險福利方面的保障。一方面。自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醫療、住房等福利制度改革進程的加速,居民的不確定性增加,城鎮居民消費傾向不斷減少,同時農民的低收入使得消費需求受到極大制約,消費不足必然會影響投資需求不足,因為投資需求是引致需求,從而阻礙經濟的增長,阻礙工業化的進程。

(二)經濟增長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產效率的增長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雖然是持續高增長,但增長的速度已放緩,1978年~1989年陜西的平均增長速度是10,3%,1990年-2002年的增長速度是8,7%,④其原因是經濟增長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產效率的增長。所謂配置效率的增長是指資源和生產要素從邊際生產率低的地方流向高的地方,主要表現為沿著生產可能性曲線的移動,或者從內點向邊界移動。而生產效率的增長主要指隨著生產成本的降低,生產可能性曲線的移動。反映到就業的增長上,隨著資源的配置逐漸接近生產可能性邊界,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就業增長速度下降,由于人口基數的龐大,就業問題日益凸顯。

《三)產業因素

首先產業結構變動升級不夠,專業化程度低。根據盧中原(盧中原,2002)的研究結果,就全國而言,陜西的專業化程度由1990年的第15位下降到1999年的第25位。⑤另一方面,產業結構不合理1980年陜西重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2,7%,到2002年則提高到66.5%。@而同年全國重工業所占比重約為61%;就比較優勢行業而言,1997年農業是它的比較優勢行業,在第二產業中,金屬礦采業、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是排名前兩位的優勢行業,而第三產業中占主導優勢的產業雖然有金融保險業、科教文衛,但行政機關在第三產業中的地位普遍比較突出。∞由于高附加值、技術含量高的行業在陜西形成比較優勢的較少,結果是資本的回報率低,工業化水平降低。

其次農業發展滯后。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在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無論在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的投入還是農民應具備的人力素質上,陜西都比較滯后,農業的滯后發展反過來又阻礙了工業的發展,成為工業化發展的瓶頸

(四)體制改革

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化,勞動力名義需求與勞動力有效需求差距縮小,反映在統計數字上是失業率增加,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出現不一致。我國的統計數字反映的是名義就業人數,并不反映企業的有效勞動力需求,因為國有企業的目標并非以利潤最大化為原則,它還承擔了一部分政策性負擔。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一方面一部分人員失業,另一方面企業發展需要增加勞動力時,企業的人員主要來自對冗員的充分利用,從而反映在統計數字上表現為失業人數增加。

三、政策建議

解決就業問題,需要多管齊下。具體針對陜西而言,有以下幾條具體的政策建議:

(一)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從資源配置性效率增長轉為生產效率型增長

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是解決陜西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是互為因果、互相促進的。只有大力發展經濟,實現經濟平穩有力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而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有賴于經濟增長模式的轉換,即從資源配置性效率增長轉變為生產效率增長。

(二)加快城市化進程,縮小城鄉差距

城鎮化的本質是將大量的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或者說城鎮人口)。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產物,現代化是城鎮化的必然結果。二者互為因果,互相制約。沒有城鎮化,工業化的效率就會降低,而離開了工業化,城鎮化就會失去發展動力,現代化也無從談起.因此,只有大量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把產業聚集到大中小城市來或聚集到城鎮來,才能解決人多地少,城鄉差距過大的問題。城鎮化應與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興工業化道路相適應。

(三)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第三產業發展

從產業類型看,三次產業內部都有潛在的就業崗位可以挖掘,其中第三產業將成為就業增長的主渠道。第三產業發展的滯后,是產業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在過去的20年間,陜西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都明顯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服務業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也是促進經濟結構升級和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在發展第三產業時,應考慮將現代的經營方式和科技運用到商業貿易、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整體水平,同時積極發展信息、金融、咨詢等現代服務業。

(四)大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斯鏘的占典經濟學理論提葉LI市場競爭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能夠使社會褊利最火化;勞動分工對f-It-產率的增進恩有積極作用。這里勞動分工既包括企業內部分工也包括社會內部分工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組織與現代的市場經濟出現了很多的不相容之處,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快速發展。因此.建立符合專業分工的大中小企業體制,實現企業組織結構的轉換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中小企業無疑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而活躍的組成部分,改革開放20多年來,它為經濟發展、尤其是就業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于自身缺陷和環境、體制等因素的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仍存在很多問題關鍵問題是融資困難和技術創新能力弱,中小企業板的推出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帶來了曙光,陜西應積極為中小企業創造環境,制定政策保護和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篇3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情感教育新課程

教育不但是幫助人們取得成功的一種手段,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是一個個人社會化的過程,是塑造完善人格的過程。培養人健康、和諧的情感,塑造他們的完美人格,是未來教育的重要主題和使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趨勢。2004年3月,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它的實施給廣大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師及其教學帶來新挑戰。新課程標準中,在目標分類方式上,新課程超越了舊課程的“雙基”體系,將課程目標分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等三個方面,突出地增加了“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維度,這是對以前忽視學生的情感因素發展的超越。

以往的學校情感教育主要集中于與社會道德規范有關的德育。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新課程標準中,情感教育除了繼續關注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外,還注意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健康向上的審美意識等對學生未來生活有重要影響的態度。如“關注社會發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誠實守信,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民主法制觀念,培養公民意識”,“熱愛集體,奉獻社會,關心他人,樂于助人,倡導團結友善的精神”“樂于學習,尊重科學,追求真理,具有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熱愛生活,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在教學內容上較為抽象,理論性較強,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要實現教學目標,就不能忽視情感教育。課堂教學既是認知的過程,而且還是情感體驗和情感培養的過程。認知與情感貫穿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全過程。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的渠道,而且還是情感體驗和情感培養的場所。如果老師在課堂上一味的講“理”,對學生來說是單調的,缺乏吸引力的。如果既動之以“理”,又輔之以“情”則會激發學生參與互動的興趣和探究的熱情。進行情感教育不僅可以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也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實施,要落實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情感領域的目標,作為新課程的主要實施者—教師,應該如何來實施情感教育呢?

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這是情感教育順利實施的首要前提,教育觀是教師對教育的觀點和看法。(1)知情并重的教學觀。情感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也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因為教師的主導性是激發教師創造性和樂教的基礎,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這是學生樂學的關鍵。知情并重,才能使學生在積極思維,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同時發展情感。特別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更加不能只注重理論學習,而不顧學習興趣的培養,否則就會造成學習的疲憊甚至厭學的心理。(2)科學的評價觀。人們常認為成績好的學生,聽話的學生就是好學生,成績好、聽話常常成為教師評價學生的簡單的標準。情感教育下的評價觀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只要給予恰當的機會,都能愉快地學習,個性都能得到充分和諧地發展,應該把情感發展水平也作為評價的一個重要尺度。評價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與一情感體驗,而不在于選優汰劣,應該多采用激勵性的評價,多給學生成功的機會和體驗。

2.實施情感教育就要遵循情感教育規律

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心理特點,情感教育也需與之相適應。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情感教育應符合高中學生思維活躍、感情強烈、易受感染的特點。如,在教學中可以引用一些精彩的詩詞、歌曲、名言警句,既有利于學生深人淺出理解教材,加深記憶,又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使學生經由豐富有趣、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步入理性知識的殿堂,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中不管是講概念還是講原理,都要以情曉理,以理激情,使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1)教師要以愉快的情緒、充沛的精力上好每一節課。積極愉快的情緒是鼓舞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去學習,可以精神振奮,思維活躍,感受性強。教師飽滿的情緒主要是通過表情、動作和言語表現出來。因此教師在講授和討論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豐富和生動的肢體動作來感染學生,從而產生教書育人的良好效果。(2)言語的表達要和諧、親切,聲情并茂,或激烈高昂,或凝重深沉,跌宕起伏,抑揚頓挫,使其產生強大的邏輯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3)貼近生活,結合實例,激發學生情感。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典型材料。先進的榜樣,名人名言,通過感人的講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好理解掌握思想政治課的基本原理和觀點。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完美、希望受到別人尊重的需求。馬斯洛的人類需要五層次理論表明,“需要”在情感調控中居于核心地位。因為客觀事物是否能夠滿足人的需要是影響情緒發生的關鍵因素,并直接影響情緒、情感(愉快或者是不愉快),同時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源泉。表揚和鼓勵是教育的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揚和鼓勵可以在人的心里引起積極反應,這種積極反應會起連鎖現象,可能就是因為一句表揚的話,學生上課注意開始集中,發言變得積極,態度變得認真,成為學生積極向上的轉折點。

篇4

首先,本科翻譯專業所培養的人才必須是通才,熟悉政治、經濟、歷史、人文等各方面知識。因此,所有的翻譯專業課程設置都應該注意進行學生的通識教育,包含相應的通識課程,這樣學生才能具備社會歷史文化等各方面的社會常識,為學生理解今后所接觸的相應材料,并能進行后續翻譯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本科翻譯專業既然是一個專業,那么其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就必須包含其專業的相關基本理論知識,這種理論知識既應該包含相關的抽象理論及其發展史,也應該包含進行翻譯所需要用到的相關翻譯策略與翻譯技巧,這些都是提高學生翻譯理論素養,提升翻譯實戰能力不可或缺的知識。因此,在前期的基礎課安排過程中,應該予以保證,不能偷工減料,舍本求末。

第三,在具備了扎實的社會常識與深厚的專業理論功底后,工程類院校應積極利用自身工科類專業的優秀師資與課程體系,酌情為本科翻譯專業的學生開設一些學校的特色類專業課程,積極通過這類課程的開設引導學生對原本印象中枯燥乏味的工程類課程產生一定的興趣,并能夠慢慢地“術業有專攻”,在后面的學習與工作中喜歡上這類工程類科目的翻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的是,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專業同樣如此。因此,我們不能夠強求本科翻譯專業的學生必須完全地學習工程類專業課程體系,達到該類專業的課程要求與畢業要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深入向前推進,我國急需大量的翻譯專業人才,特別是有特色的工程類專業翻譯人才。現在我國所培養的大部分翻譯專業畢業生通常只具備翻譯通識內容的能力,但對于水利土木類專業程度比較深的內容則望而卻步,無法下手。我們所應該做的應該是讓學生慢慢接觸這種他們心目中避之不及的課程,慢慢在腦海中對這些課程產生一些感性認知,并逐漸熟悉這些工程項目中的專有名詞或相關術語,在腦海中能產生具象的認識,在今后的翻譯工作中,活學活用,而不再是閉門造車。第四,除了在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中,設置這些通識課與專業基礎理論課外,翻譯專業的實踐課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翻譯是一項實踐性質非常強的工作,要求學生除了掌握較強的理論基礎之外,還必須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在順利理解原文并表達譯文的基礎之上,還必須能夠迅速而又無誤的用書面文字表達出來。這些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實踐來完成。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認為該類實踐課程既應該包含校內的模擬仿真翻譯練習,也應該包含學生的社會專業認知實習。在走向社會之前,鼓勵學生在校內熟知翻譯工作的各個流程,加深對翻譯工作的了解,靈活運用給類翻譯技巧與策略,切實提高學生在真實條件下利用各類輔助翻譯軟件的能力。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學生相關工程類專業知識的社會認知實習。帶學生到相關的工地或者車間與走一走,看一看,無形之中可以提高對課本上枯燥乏味的工程類專業知識的認知與了解,幫助學生增加對這類工程類相關知識的感性認識,提高翻譯速度與準確度。第五,強化工程類院校本科翻譯專業優良的師資團隊。在課程體系設置過程中,我們應堅決杜絕因人而設課以及因無人而不設課的情況,從提高學生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為出發點,積極探索開設任何有助于學生發展的必要課程。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設置的過程中,強化專業的師資隊伍。師資是任何優秀專業的必要保證,構建工程類院校特色的本科翻譯專業就必須配備具有較強工程翻譯方面的專業人才。通過構建工程類院校中翻譯專業的特色課程,有利于推動該類工程特色人才教師的培養,促進“雙師型”教學團隊的構建,提高了整個本科翻譯專業的師資隊伍,也就無形之中提高了本科翻譯專業人才的實力,更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

篇5

論文在投稿時要求都要有一定的格式,這樣利于編輯人員查看,也利于排版,現將多數雜志要求的排版方式整理如下,以供投稿人員進行參考。

1、文稿要求:選題應具備一定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內容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進展及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

2、文題: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用簡稱、縮寫、藥物商品名等不規范名詞,英文文題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文題含義應一致。

3、作者:作者次序、作者單位(所在城市)、郵政編碼標注清晰、完整。并留第一作者詳細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4、摘要:研究類文章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經驗性文章僅附中文摘要。摘要采用結構式,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

5、關鍵詞:摘要下標引關鍵詞3-5個。盡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無相應的詞,處理辦法有:(1)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2)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3)必要時,可采用習用的自由詞并列于最后。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MeSH表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字母大寫。

6、文中標題的層次:文內層次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編號。一般不超過4級。第一級標題1;第二級標題1.1;第三級標題1.1.1;第四級標題1.1.1.1。編號一律左頂格寫,無編號段落開頭可空2格。

7、圖表應用標準:如果能用文字簡要說明的內容不必列表。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序號及圖(表)題。表格采用三線表,不設豎線。

8、計量單位:以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具體可參照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計量單位的書寫必須規范,不應使用已廢止的單位。在一個組和單位中,斜線不得多于一條,如mg/kg/min,應采用mg/(kg·min)。

9、統計學符號:按國家標準《統計學名詞及符號》(GB3358-82)的有關規定書寫。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標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文獻務必與原著核實,內容、卷期、頁碼、年份應準確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文題和書名只有首字母大字,其他一律小寫(特殊要求大寫的單詞除外);中文期刊用全名。英文標點符號后應留一空格。

11、著作權相關事宜:作者文責自負。本刊編輯有權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同意后進行修改。來稿決定刊用后,專有使用權歸本刊所有。除以紙載體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權以光盤、網絡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決定錄用的文稿,稿費在收取費用時已經進行相應的減除。稿件刊登后,贈送第一作者當期雜志1冊。

篇6

相比高端市場營銷人才的較少需求,基層的市場人員需求在黑龍江省內卻存在巨大缺口。各大企業對基層營銷人員的巨大需求主要由于:一方面黑龍江省經濟正在朝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過渡;另一方面,營銷人員的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雖然在基礎崗位,整個社會對市場營銷人員有著較大的需求,但由于技術和學歷門檻較低,使得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面對眾多激烈的競爭。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工作經驗方面處于絕對的劣勢,巨大的需求卻對應著難以就業的尷尬。另外,由于高校畢業的市場營銷人才在從事基礎銷售行業時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基礎營銷崗位在市場營銷人才吸引力方面處于相對的劣勢。這也與整體就業市場對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的結構性問題有著相同趨勢。在整個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對于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而求職者難覓合適崗位與招聘企業難覓合適員工同時存在。改變當前區域經濟與市場營銷人才需求間存在的不協調關系,使此類人才能夠為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力量需要該區域內的各大高校、企業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

2協調區域經濟發展與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的措施與建議

2.1黑龍江省高校對整個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覷在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方面,黑龍江省高校應在思路和課堂上進行雙向的改革,在保證人才數量的同時努力提升市場營銷人才的專業質量。首先,高等院校應該改變現有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思路,以適應當前的區域經濟發展。從實用的角度出發,推動整個專業向理論結合實際、技術與能力共同發展的方向轉變。其次,在課堂教育方面,當前的理論教學模式亟待改變。學生缺乏實踐能力,理論學習成果難以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造成了整個專業培養出的人才難以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因此,高等院校應考慮將部分職業培訓課程納入教學活動中。比如,通過加強教學投入,購置軟件設備,可以進行市場營銷仿真模擬訓練,在改變實踐機會匱乏問題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積極性、學習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學習效率的可見性。此外,對于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就業心理的輔導應繼續加強。營銷專業學生入學后對未來擇業就開始茫然與擔憂,這種狀態在設置市場營銷專業的工科院校時更加突出。因為工科院校都有優勢和主打專業,營銷專業是這類學校的邊緣專業,因此學生的被歧視被忽視心理更嚴重。突破與相關就業的心理障礙,使營銷專業的學生樂于面對挑戰,愿意從基層做起,使得高就業意愿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從而實現二者的相互適應、相互協調。

2.2不協調狀況的改善需要整個區域內企業的支持和幫助企業對于人才能力的過高期望不但不利于整個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對于區域經濟的升級也存在一定的影響。學校在培養市場營銷人才的過程中急需企業提供足夠的機會,但由于黑龍江省國有企業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與東南沿海各省民營經濟的發展相比相對落后。因此當前能夠為黑龍江省內高校營銷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條件的企業相對較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依靠人才提升競爭力,但對人才的培養卻投入不足。同時,新入職的營銷人員較高的離職率也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大隱憂。向其提供更高水平的就業培訓和心理疏導,至關重要。對此,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改善基礎營銷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待遇,通過協調、溝通解決雙方共同關注的問題,保證市場營銷人才能夠得到能力上的提升,給予基層營銷人員不斷晉升的機會,以此降低市場營銷人員的離職率。在企業內部,可以通過組建學習型組織,使營銷經驗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傳播。由于市場營銷工作本身對營銷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營銷人員不僅需要熟知生產流程,還要了解產品結構;不僅需要了解自身企業,還要諳熟競爭對手;不僅需要了解市場環境,還要揣摩服務對象,因此營銷工作的這種綜合性復合性特點,要求企業能夠為其提供了解企業了解產品、了解工藝、了解市場、了解顧客、了解對手的機會與平臺。營銷人員工作能力的提升不僅能夠增強自身工作信心,更能提高工作歸屬感,從而降低離職率。企業也可以通過組織安排營銷人員與企業內其他各部門的人才相互學習,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提升從屬意愿,以幫助企業營銷新員工盡快消除新環境陌生與不適帶來的心理障礙,從而降低離職率,保障企業運營順暢。

2.3政府對于眾多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機構應給予指導和幫助推動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資源,依靠省內培養和省外吸引來的人才仍需要繼續進行更高層次的教育和培養,這不但符合終身學習的要求,更能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支持。因此,政府應該鼓勵和支持成人教育培訓機構,幫助成人教育機構設置符合市場需要的、與區域經濟密切相關的培訓項目。就市場營銷人才而言,一方面要規范市場營銷人員的上崗認證制度,這是提升營銷人員就業認知率,控制營銷人員就業良莠不均現象的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借助第三方力量即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機構,要向市場傳遞需求信號,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當然,市場營銷人才自身也應該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明確職業發展目標,把握職業晉升方向,適時調整職業心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3結語

篇7

1990年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中國能源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一次性能源由生產量大于消費量轉變為消費量大于生產量,而且缺口呈不斷擴大趨勢

長期以來,中國一次能源生產量一直超過消費量。1992年首次出現消費量大于生產量。當年一次能源生產量為10.73億噸(標準煤,下同),消費量10.92億噸,消費量超過生產量1914萬噸。1990—2000年,中國能源年生產量凈增2506萬噸,而同期能源消費量凈增3985萬噸。2000年以后隨著中國重化工業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工業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以及生活用能的增加,能源消費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26.5億噸,比2000年增長91.6%。(詳見表1、圖1)

(二)資源稟賦相對豐裕的原煤和水電生產與消費比重均走過一個馬鞍型,核電從無到有,但所占比重尚小

1992年中國原煤產量達13.73億噸高峰后,一直持續減少,2000年不足10億噸(低于1990年的產量),以后快速上升,2006年達23.6億噸。原煤占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4.2%下降為2000年的72.0%,2006年上升到76.7%;占消費總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為2000年的67.8%,2007年又上升到69.5%(詳見表2)。水電、核電、風電等占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4.8%上升為2001年的8.2%高峰后,2006年下降為7.9%;水電生產1990—2006年增長率為8.0%,低于火力發電10.3%的增長率,同期水電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由20.4%下降為15.2%。核電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1995年為1.27%,2000年為1.23%,2006年上升到1.9%。

(三)資源稟賦相對貧乏的原油生產量在20世紀末期達到巔峰后,增長后勁不足,但消費量持續上升

1997年中國原油產量達1.6億噸后,一直在1.6—1.7億噸之間徘徊,原油占能源生產總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3.8%下降為1990年的19.0%,2000年下降為18.1%,2006年下降為11.9%。1990年中國原油消費量11845萬噸,2000年達22439萬噸,2006年達3.5億噸,16年的平均增長率達7.2%;1990年中國原油生產量高出消費量2345萬噸,2000年低于消費量6139萬噸,2006年低于消費量近1.6億噸,其占國內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0.7%下降為1990年的16.6%,以后一直持續上升,1997年超過20%,2002年上升到23.4%的峰值,2007年下降為18.3%(見表2)。

(四)原煤中間消費比重上升,原油中間消費比重下降,能源加工轉換效率有所提高

1990年中國原煤中間消費占消費總量的比重為39.1%,2006年上升為74.2%。其中,發電用煤占原煤消費量的比重由25.8%上升為49.6%。1990—2006年中國生活用煤和交通倉儲通訊業用煤分別減少50%和66.5%;占原煤消費量的比重分別下降12.3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1990年全國原油中間消費占消費總量的比重為14.2%,2006年下降為8.8%。同期中國各行各業原油消費量均有大幅度增長,其中生活消費和交通倉儲通訊消費量分別增長6.0倍和5.5倍,占原油消費總量的比重分別上升3.2個百分點和16.8個百分點;工業消費量雖由7322萬噸上升到1.5億噸,但占原油消費量的比重由63.75%下降為42.9%。1990年中國能源加工轉換總效率為67.2%,2006年上升為71.24%,其中發電及電站供熱轉換效率由37.34%上升為39.87%。

二、中國能源供求關系的未來走勢

未來幾十年內,需求的持續增加和供給受到諸多限制將是中國能源供求關系的基本走勢。

(一)能源消費將持續增加

21世紀最初幾十年,中國處于完成工業化、加快城市化發展時期。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能源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將是中國特殊的發展階段所決定的不可逆轉趨勢。1990年代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9.93%,能源消費量增長率為2.82%,10年平均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為0.28。其中,1990年一1996年為0.51;1997—200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7.97%,而能源消費量基本沒有變化。這種能源消費狀況雖與亞洲金融危機、出口和國民經濟增速下降有關,但也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節約的結果有關。這種態勢不可能長期延續下去。2002年以后能源消費超速增加,也是階段性的,只是與中國重化工業高速發展階段的適應,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2003年下半年以來的煤油電價格全面上漲,2004年全國能源消費彈性系數達1.59,既表明中國能源供給的相對緊缺,在一定意義上又是對以往數年持續能源消費超低速增加的某種恢復性增長。(詳見表3、圖2)。2006年中國能源消費24.6億噸標準煤,據潘家華等計算,同年出口制成品折合出口能源6.3億噸,人均能源消費1.87噸,比2000年增長74%。以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0%、能源消費彈性系數0.4~0.5推算,2020年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將達40億噸(標準煤)左右。屆時單位GDP能耗將為2006年的一半左右;人均能源消費3噸左右,比2006年增長60%。其中若原煤占65%,則中國原煤消費將達38億噸;若原油消費占20%,則中國原油消費量將達6億噸,為2006年消費量的170%。

(二)能源增加生產將受到多方面制約

一是能源資源稟賦的制約。原油是未來中國消費增長最快的優質能源,但資源稟賦并不豐厚,已有的主力油田已進入衰退期,新的主力油田勘探、開發尚需時間,且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二是能源產地與能源消費地距離較遠。中國的化學能源資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而能源消費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這種能源產地遠離能源消費地的格局將增加能源運銷成本和風險。三是豐裕能源資源開發受到資本、技術、生態環境保護等制約。中國煤炭、水電、核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能資源相對豐裕,但大規模開發既受技術、資金短缺的制約,又受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其他社會因素的約束。如,中國原煤消費占世界的27%,是世界唯一以原煤為主要能源的大國。煤炭大量開采造成的地下水枯竭、地表沉陷、煤炭燃燒釋放大量的有害氣體等,又對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又如,水電是清潔可再生能源。中國水電資源可開發量達3.9億千瓦,按開發利用率達50%計,每年相當于5.0億噸煤的發電量,但水電建設又面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物種保護、水庫移民合法權益保護等問題。四是能源開發的體制約束。能源開發是對自然資源的大規模開發,也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涉及國家與開發地區之間、開發地區與能源消費地區之間、企業與當地居民之間、能源生產企業與能源使用企業之間的多重利益關系。中國正在進行的體制改革和結構轉型及民營企業投資能力弱小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滯后等因素,對中國加快能源開發建設構成體制。五是國際競爭的壓力。能源的穩定供給關系到國家安全。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競爭增加了中國從外部增加能源供給的不確定性。

三、中國能源的戰略選擇

中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且正在走向現代化的發展中大國,能源消費的增長不僅是中國特殊的發展階段的必然趨勢,而且是日益發展的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為滿足未來幾十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能源的需求,中國必須立足于基本國情,從目前的發展階段出發,實施節能優先、以技術替代為支點、能源來源多元化、國內開發與國際合作并重的能源戰略。

(一)節能優先戰略

中國是能源資源相對匱乏的發展中大國,建設現代化必須節能優先。一是建立節能型的消費方式,以較少的能源消費達到較高的生活水平。照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能源消費方式,既于中國資源支撐能力所不允許,也有害于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中國的私人轎車達到美國的人均水平,帶給中國和世界的將是生態災難。二是建立節能型的產業結構和增長方式。中國“十一五”規劃提出單位GDP降低能耗20%、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10%的目標。目前生產用能占中國能源消費的近85%左右。能源供給不足將一直是中國工業化進程和作為世界工廠(車間)的瓶頸。淘汰高耗能產業、發展節能型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努力降低產業能耗水平,提高單位能耗效率是中國節能戰略的主要方向。

(二)技術替代戰略

技術替代是未來中國能源供需平衡的戰略支點。目前中國多數產業部門耗能水平較高,在建材、建筑、冶金、電力、采掘、化工、汽車制造等主要耗能行業采用先進工藝裝備和新型節能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污染。能源的綜合利用、單位能耗效率的提高及新的能源資源的勘察、開采水平的提高及新型能源的開發利用等,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創新和推廣。所以,技術替代戰略的實質就是以更多的科技創新投入換取能源的節省和高效利用。

(三)能源來源多元化戰略

從能源資源稟賦出發,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將難以根本改變,但煤炭的開發和利用又不可能是無限的;原油在中國能源結構中比重的提高將受到資源儲量的嚴重制約。因此,中國的能源來源必須實現多元化,在考慮資源和環境承受能力的基礎上,既要努力開發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又要大力發展水電,加快核電建設,因地制宜、因條件制宜地開發和推廣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

(四)國際合作戰略

能源資源稟賦和國際分工決定中國大規模進口原油具有不可逆性。適應經濟全球化大趨勢,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立足于國內能源開發,發揮比較優勢,積極參與世界能源資源的開發,包括能源開采和能源利用的技術裝備和管理經驗等方面的中外合作,同時以制成品國際貿易形式出口能源,是中國實現能源供求平衡的必然選擇。

(五)改革先行戰略

中國正處于社會經濟轉型和利益格局調整時期,要順利實施能源發展戰略,必須改革先行。一方面要完善市場體制,發揮市場配置能源資源的基礎作用,加快能源資源稅收、能源產品價格市場化改革進程,逐步形成有利于能源節約、反映能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提高能源開發、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要統籌兼顧,正確處理能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系、能源產地與能源消費地的關系以及石油、天然氣、煤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生物質能源等行業之間的利益關系,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價格體系、能源資源補償機制和環境保護機制。

篇8

1、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中文摘要約100—200字;

3、關鍵詞: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

4、目錄:寫出目錄,標明頁碼。

5、正文:

專科畢業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3000字以上。

畢業論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論、結論三個部分。

前言(引言)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說明論文寫作的目的、現實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并提出論文的中心論點等。前言要寫得簡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長。

本論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包括研究內容與方法、實驗材料、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等。在本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實驗結果,分析問題,論證觀點,盡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結論是畢業論文的收尾部分,是圍繞本論所作的結束語。其基本的要點就是總結全文,加深題意。

6、謝辭:簡述自己通過做畢業論文的體會,并應對指導教師和協助完成論文的有關人員表示謝意。

7、參考文獻:在畢業論文末尾要列出在論文中參考過的專著、論文及其他資料,所列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參考或引證的先后順序排列。

8、注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闡述和說明。

9、附錄:對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中。

二、注意事項

1、畢業論文一律打印,采取a4紙張,頁邊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行間距取多倍行距(設置值為1.25);字符間距為默認值(縮放100%,間距:標準),封面采用教務處統一規定的封面。

2、字體要求

論文所用字體要求為宋體。

3、字號

第一層次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字;第二層次題序和標題用四號黑體字;第三層次及以下題序和標題與第二層次同;正文用小四號宋體。

4、頁眉及頁碼

畢業論文各頁均加頁眉,采用宋體五號宋體居中,打印“河北大學xxxx屆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頁碼從正文開始在頁腳按阿拉伯數字(宋體小五號)連續編排,居中書寫。

5、摘要及關鍵詞

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二字采用三號字黑體、居中書寫,“摘”與“要”之間空兩格,內容采用小四號宋體。“關鍵詞”三字采用小四號字黑體,頂格書寫,一般為3—5個。

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字體為小四號timesnewroman。

6、目錄

“目錄”二字采用三號字黑體、居中書寫,“目”與“錄”之間空兩格,第一級層次采用小三號宋體字,其他級層次題目采用四號宋體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標題層次應整齊清晰,相同的層次應采用統一的字體表示。第一級為“一”、“二”、“三”、等,第二級為“1.1”、“1.2”、“1.3”等,第三級為“1.1.1”、“1.1.2”等。

8、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要另起一頁,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標注,如×××[1]。

篇9

據主辦單位介紹,本次“中國·紹興文化周”以“讓上海更了解紹興,讓紹興更走近上海”為主題,集中展示紹興的文化精品,匯集紹興的名優新特農產品,利用紹興建筑、旅游業的影響,以展覽、展演、展銷、洽談等形式,充分展示紹興深厚的歷史文化、杰出的名人群體和良好的經濟基礎,進一步提高紹興知名度和影響力。整個文化周分為“文化活動”和“經貿活動”兩大部分。其中“文化活動”包括戲曲展演、書法展覽、文化名品圖展、電視精品展播。經貿活動包括農副產品展銷、農業科技招商建筑業懇談會、旅游業懇談會。此次“中國·紹興文化周”活動的效果如何,我們可以看一下當地報紙《紹興日報》的說法:

整個上海灘彌漫著“紹興文化”氣息,紹興的橋、水、酒、戲曲及歷史名人,使前來參觀的上海人陶醉忘歸,贊嘆不已。紹興文化周展覽”充分體現了“文化切入,雅俗共賞”的布局精神。第一部分“文化名品圖片展覽”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紹了紹興豐厚的歷史文化、人文文化和鄉土文化,不少人看完圖片展后就表示“有空一定要去紹興白相”;第二部分“翰墨淵藪”展出了歷代紹興書法名家的經典之作,其中“少兒書法作品展”部分令參觀者刮目,贊不絕口;第三部分是農副產品展銷,各種紹興的名優新特農產品讓參觀者既領略了鄉土風俗,又能滿載而歸。的侄曾孫蔡健國先生在看完展覽后說:“整個布局既有高雅文化,又有鄉土文化,豪華的展館里賣1元多一瓶的腐乳而并不顯得突兀,這就是紹興鄉土文化。”最能吸引人的展廳是充滿紹興鄉土味和民俗風味的農產品展廳,其中的咸亨酒店場景,讓不少上海人有既熟悉又新鮮的感覺,嚼一顆茴香豆,喝一口熱老酒,咽下一縷紹興風情。而霉豆腐、霉干菜等風味食品也不斷誘使上海市民打開錢袋。著名電影藝術家謝晉也參觀了“紹興文化周”的展覽,他在上虞的有關展點前對記者說,紹興的人文景觀并不輸杭州、蘇州,而獨特的民俗風情更讓人回味良久。要讓更多的人了解紹興,這種以文化為主題的宣傳形式效果不錯,另外還可以拍攝一些紀錄片,在上海的媒體中陸續播放,介紹一些紹興人文文化的淵源。一位從事過多次類似宣傳報道的上海臺記者說:“來上海作各種宣傳的省、市挺多,但拉出‘文化’大旗的還是頭一家。”[1]

從記者的介紹來看,“中國·紹興文化周”可謂非常成功,而它的成功可以說是完全以紹興的自然山水以及人文景觀取勝。紹興這塊土地,僅在中國現代歷史上就孕育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更不用說它所擁有的悠久歷史,這些都使它具有足夠的文化資本向外界展示其誘人的自然與人文魅力。在這里,我們要討論的不是這一文化策劃取得成功的奧妙,毋寧是“中國·紹興文化周”中權力話語的展示,正是這一系列的權力話語,將紹興本土的各種資源濃縮在一個有限的場景之中,構成一出社會戲劇。表面看來,在這出社會戲劇之中,扮演主角的是紹興地區的自然與文化資源,其實,當這些所有的自然與文化資源濃縮在一個有限的場景之中的時候,整個自然與文化資源就已經被徹底的戲劇化了,換言之,作為政治權力代表的地方政府在這一戲劇化的過程中,充當著導演者的身份,這些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只是實現政府政治意圖與經濟目的的木偶,在整個社會戲劇中,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的展示依據的是程式化、儀式化的套路,文化資源的展示演化成了政治權力意圖的展示,在這一意義上而言,“中國·紹興文化周”實際上是一種現代民族國家的政治儀式。在“文化周”期間,促使文化資源實現意識形態功能轉換的恰恰是文化資源的空間位移,紹興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以展覽、表演的方式展現在昔日十里洋場,今日改革開放最具活力的大上海,紹興市政府的這一文化策劃可謂意味深長。如果我們解構這一權力話語的展示過程,則可以發現,權力話語的展示實際上是通過一系列時間和空間的想象來完成的,在這一展示過程中,權力政治與資本之間的共謀,驅動著大眾觀看這場文化資源展示(權力話語展示)的欲望。

關于時間的想象,表現在將紹興的歷史發展脈絡實物化,在“文化名品圖片展”中,將代表紹興悠久文化歷史的古代文物一一展示,而所謂名人、名館、名舍、名景等的展示更將一個地域悠久的歷史與可視、可感的人文景觀聯系在一起,而當代文化的成就展示則向觀眾表明:在今天,這一悠久的文化燦爛依然,形成一幅流動的輝煌歷史畫軸。無論是現代史上的魯迅、、等歷史人物,還是古代歷史人物曾經流連駐足的名山勝水,它們象征的是一個地域的歷史流程,卻被現代的光電設備、包裝技術整合到一個空間之中,無非是為了論證紹興悠久的歷史以及鼎盛的人文,而論證的目的又是為了向觀眾展示“中國·紹興文化周”活動策劃的歷史與文化合法性,也就是說,紹興擁有足夠多的文化資本吸引外來者的眼光,使更多的外來資金注入紹興的經濟建設。關于紹興風土人情的介紹,特意將魯迅先生筆下的“咸亨酒店”以圖片的形式在“文化周”宣傳的互聯網網頁上予以展示,卻無須描述一個偉大的文學家關于一代知識分子命運的杰出思考與批判,在這里,思想已經被視聽時代的圖片形式過濾與化約了,歷史已經失去了其自身應有的厚重與深沉,在這種平面化的展示中,人們無須了解到歷史現象背后的真實存在,因為權力在這場歷史與文化展示的社會戲劇中,已經預設了歷史與文化的陪襯作用,真正支持著歷史與文化展示的是一種權力與經濟合謀的目的。在當下的文化境遇中,歷史往往不是被尊重的事實,反而是戲擬、反諷、不斷被“修正”的對象,一如所謂的歷史事實自身掩蓋了現象背后的權力與意識形態,當下的文化對于歷史的態度也同樣表明了人們運用歷史的潛在意識形態。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從眾多的“人造節日”中看到這種對于歷史與文化的“非歷史化”的傾向,歷史與文化往往成了權力資本與經濟資本玩弄的對象。有鑒于此,我們可能更應該揭示的是這種歷史的生產方式是如何生產與再生產的?它又是如何從當下中國特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錯綜復雜的語境中脫胎而出?它是如何被意識形態生產出來?又是如何參與到中國當下的新型意識形態的建構之中?[2]

同樣耐人尋味的是,“中國·紹興文化周”的口號是“讓上海更了解紹興,讓紹興更走近上海”,而不采用人們常見的“讓世界了解紹興,讓紹興走向世界”的宣傳話語,這一口號表述的實際上是一種空間想象,即“紹興—上海—世界”的空間序列想象。其實,主辦單位對“文化周”命名盡管煞費苦心,“中國·紹興文化周”將主辦單位更廣闊的空間想象卻暴露無遺,當然,這是一種潛在的空間想象。在上海展示紹興的歷史與文化,紹興與上海的空間距離之近,稍有歷史與文化知識的上海人應該不會不知道紹興這個地方,如果主辦單位僅僅局限于上海的市場,沒有必要在紹興前面冠以“中國”二字。自從90年代以來,上海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中心,舊上海的十里洋場浸著歐風美雨,引領數十年中國社會關于現代文明的想象,今日的上海灘又一次領導著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潮流,即便在計劃經濟時代,“上海貨”依然是工業文明的象征,自從近代以來,上海似乎從來沒有失去其作為東部中國中心的地位。現在,巨大的城市廣場、西式快餐的連鎖店、夜晚星河般閃爍的霓虹燈、國際化的城市建筑等等以其奢華而虛假的繁榮景象編織了一個現代化的迷夢,使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獲得了替代性和想象性的滿足。上海擁有的現代文明的先進色彩,與周邊地區之間形成了先進/落后、現代/傳統之間的時間意義上的二元對立,無形之中獲得了地緣政治的意義,在廣大的東部地區,上海與周邊地區的地緣政治關系無疑是一種“中心與邊緣”的關系,中心是現代化的象征,邊緣則是次發達或者待發展地區。另外,在邊緣地區看來,上海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與西方現代文明之間的距離無疑要比邊緣地區小得多,在某種意義上,上海的城市文明拉近了邊緣地區與西方文明之間的距離,因為,在大上海可以感受到全球化的氣息,經濟、文化、生活的潮流幾乎與世界同步。據此,我們似乎可以這樣理解,向往上海的城市文明,試圖開拓上海市場的努力,其背后的意識形態則是全球化的想象。在上海展示紹興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名優特產,紹興以一種經濟弱者的姿態明顯地希望能夠得到上海——現代都市文明的象征——的認同,它必須采取的策略只有在經濟強者面前展示自己的文化優勢,將自己包裝成為一個文化強者的形象,以深邃的歷史感填補空間想象所帶來的距離,以此更靠近現代都市文明的中心,希望能夠納入由上海引領潮流的經濟秩序之中,進而通過上海邁上經濟全球化的道路,用一句俗語形容,就是“借船出海”,用國家話語表述則是“與世界接軌”。

在這一時空想象的話語實踐中,歷史、文化成了權力政治與資本的妝飾,歷史與文化既建構著權力政治與資本關于現代化的時間與空間想象,同時,這種想象也反過來建構著歷史與文化,其實,在中國當下的具體情境中,我們毋寧更應該強調后者。我們不難想象,在漫長的紹興發展史上,除了在“文化周”期間作為權力政治與資本展示的歷史與文化事項之外,其實還有許多的歷史與文化事項,而這些事項卻被掩蓋、被遮蔽,原因在于這些歷史與文化事項并不符合權力政治與資本關于紹興歷史與文化的想象。因此,當紹興的歷史與文化在大上海的各種展覽場館展示的時候,當上海的市民嘖嘖稱賞于紹興歷史文化的悠久燦爛充滿魅力的風土人情的時候,人們可能不會意識到,關于紹興的另一種歷史與文化的解釋已經流失,因為,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經過權力政治與資本過濾的歷史與文化面相,真實的歷史與文化遠非如此直線進化與簡單明了,權力政治與資本控制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地區的話語表述,將歷史與文化儀式化、戲劇化的后果,則是剝奪了歷史與文化表述的主置,而將其控制在權力政治與資本可以容忍的程度和范圍。[3]權力政治與資本的作用并不僅僅于此,同樣作用在現代化的空間想象之中。在當下中國的情境中,無可置疑的是,資本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機器,它在破壞了原有政治、經濟與文化機制的同時,也在重新建構著一套符合資本運行邏輯的機制,這就是在國家的權力政治與資本之間形成互惠、共謀的關系,資本利用權力政治規避在市場法則中可能遇到的限制與麻煩,而權力政治則代表資本組織社會力量與社會資源,進而使資本不斷擴張。權力政治與資本的共謀與互惠,在“中國·紹興文化周”期間,將紹興的各種地方性資源整合在“讓上海更了解紹興,讓紹興更走近上海”的主題下,形成一個“想象的共同體”,紹興的歷史、文化與上海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其實并不可能相互轉換,可以互惠的是兩地的經濟資源與政治資源,但是,權力政治與資本在上海展示著紹興的歷史與文化,現代化的大都市到處“彌漫著紹興文化氣息”,使兩者在一個戲劇化的舞臺上聯系了起來,進而完成了權力政治與資本關于紹興與世界經濟體系之間的想象。

“中國·紹興文化周”的時間與空間想象,只是當下中國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情境中的一個個案而已,但它代表著一種時代的癥候。這就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這一時代的許多重要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現象,都應該聯系到地方性文化與全球系統之間的關系,在我們時代最重要的文化現象中,有一些與作為整體的全球系統的反應和解釋有關。更具體地說,全球化包括了這樣的壓力,它迫使社會、文明和傳統——既包括“隱蔽的”傳統又包括“發明的”傳統——的代言人轉向全球性文化場景,尋求被認為與他們的認同相關的思想和象征。在“中國·紹興文化周”的儀式展演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實際上是一個關于紹興的地方性知識的形成過程,而這種地方性的知識卻被吸納到一個更為強大的、更具有理性化的話語中,為關于發展、進步的現代化想象的話語所建構。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民族國家地緣政治界限內所醞釀的社會生活形式,實際上已經擴展成為跨國的、乃至全球性的想象。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全球性想象所生產的現代化工程,迫使本土的人們朝著西方主導潮流已經設計的文化、經濟乃至政治目標,權力政治與資本常常是代替地方性文化說話,將他們的知識與歷史翻譯成為符合現代化目標的語言,并且利用這些歷史與文化的翻譯使權力政治與資本對地方性知識的干預具有合法性,進而獲得民間的認同。

注釋:

[1]杜贊奇(PrasenjitDuara)認為,現代中國的歷史敘事屬于一種大寫歷史(History)的敘事方式,在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的現代化過程中,這種敘事方式挾持再生產大寫歷史之假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的話語,那些不適合大寫歷史理念的他者——比如民間宗教或者秘密社會——則被大寫歷史所忘卻(obliterate)和譖用(appropriate)。即便在國族大寫歷史的理念沒有受到挑戰的時候,這種中心化的辯護者、集權論的敘事已經摧毀和埋葬了一個現代國族成長的替代性敘事途徑。見PrasenjitDuara,1995,RescuingHistoryFromtheNation,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pp229。

參考消息:

[1]本文涉及的“中國·紹興文化周”資料均來自網站。

篇10

我國短式網球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學分析

1符合結構功能主義系統論的訴求

運用結構功能主義的分析方法研究我國體育軟式化問題,能夠有力地闡釋相關的若干理論問題,例如:體育軟式化的動因、目標、措施、決定因素以及動力與阻力因素等。結構功能主義認為:在整個社會和文化結構之下存在著特定社會系統的絕大多數成員同意和肯定的目標和原則,這是促進社會整合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要素與價值共識。價值系統既是社會整合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來源,也是社會文化系統中最為穩定的要素。相對于短式網球來說,低耗能、占地少、投資小、易掌握的這些特質,都是被國際社會公認的,短網的價值體系也必將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同。諸如短網運動一樣的眾多競技運動,其軟式化已然成為體育運動在人文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大眾體育健身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北京奧運會創造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應當延續“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的理念。在后奧運時代,分析短式網球結構與功能的平衡問題,探討大眾對功能結構創新的認知程度,通過短式網球的發展理念將群眾體育推向一個新的階段,能夠為我國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群眾基礎,也正體現了短網運動發展是結構功能主義的理論性訴求。從上述理論分析中可知,短式網球的大眾健身理念符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符合人類社會文明發展趨勢,根植于結構功能主義理論之中。當體育軟式化理念延伸到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時候,思考軟式化競技體育運動的發展路徑和功效就顯得迫在眉睫。

2體育全球化帶來的群眾體育項目與國際社會體育項目的趨同性要求

體育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體育全球化帶來了群眾體育發展的國際性趨勢,與國際社會體育項目的趨同性使群眾體育項目的“軟式化”更為普遍,也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傳播媒介滲透的深入,人們對那些源自競技運動、能夠滿足自身對于項目的熱愛并可以參與其中的“軟化”項目產生需求與共鳴。那些利用競賽形式、具有競技特征,而又文化內涵深厚的娛樂性體育活動,更是廣受大眾歡迎。競技網球運動的發展使得網球運動的技巧性日益顯著。因此網球運動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網球運動的普及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加之網球運動對場地器材和技術戰術的特殊要求,使得網球運動在我國開展得并不是十分廣泛,甚至被譽之為“貴族運動”。因此,熱愛網球項目的大眾對網球運動的競技運動體育手段化有著強烈的需求。短式網球便成為了這種社會需求下的必然產物。短式網球的產生源自世界網球運動的高速發展和國際網壇突現的“啟蒙小,成長早”的大趨勢。它主要是以兒童身心發育特點和負荷能力為依據,同時遵循網球運動的原理,具有網球運動的全部內涵。短式網球運動以5歲以上各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及心理發育特點為基礎,對其進行啟蒙式訓練,并與正規網球緊密銜接。實踐證明,它能讓孩子們在短時間內規范地掌握網球技戰術和心理機能并能夠合理運用。

3滿足“以人為本”的社會總體綱領性需求

“以人為本”發展觀強調,一個國家的發展要從自己的文化、思想與行動的方式中尋找發展的力量。發展的目標應同國家的價值體系、自身需要、本身所擁有的各種資源相協調。對于體育工作來說,以人為本則是切實地關心人民大眾的身心健康,讓體育的娛樂化、生活化更為深刻地影響大眾,努力做到“平民化”。《奧林匹克》明確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增強體質、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民均衡發展的一種生活哲學。”那么重視體育項目的普及程度、參與程度則是體育項目以人為本發展的基本要求。短時網球發展完善過程中所形成的球拍重量輕、負荷小、場地適中、速度慢、傷害少、難度小、趣味性高、娛樂性強、理解靈活多樣、可觀賞性強、健身價值高等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社會理念。

4符合“重家庭”的中國特色社會文化內涵

短式網球的基本屬性符合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它是以家庭成員的參與為基礎,是一項家庭娛樂健身首選的體育活動之一。無論是參賽訓練還是日常娛樂,短式網球易于兒童操作和學習,具有兼娛樂性、教育性、健身性、競技性和過渡性的特點,其優美的運動姿態和時尚的運動方式加之符合兒童的生理特點,使得短式網球可以成為家庭教育及交流的紐帶。

我國短式網球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分析

1多途徑宣傳,擴大短式網球的影響力

短式網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和推廣尚且需要借助一定的宣傳手段。通過多種宣傳途徑能夠有效擴大短式網球運動認知和參與程度。網球人口的多少能夠反映此項運動的開展與普及的情況。網球人口愈多則表明普及程度愈高,可以為網球后備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提供保障。因此,擴大短式網球隊的宣傳力度,提升短式網球人口的數量,進一步提升網球人口的總體數量是更好地發展網球運動的關鍵。

2樹立“人本位”的短式網球教育核心思想

網球運動本身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的,人本位的短式網球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培養方式的變革,即變“網球運動”為“網球教育”。其內涵是:以“育人”為宗旨進行人性化的網球教育,讓學習者既掌握項目的規律和特點,又掌握“育人”的規律和特點,從而有效地開發其“類生命”,進而充分發掘其“種生命”的潛能,實現項目教育過程整體、內在、持續地發展。

3借鑒“雙軌制”的管理經驗,建立短式網球管理和培訓的長效機制

長效機制指以科學發展觀為依據,能長期保證制度正常運行并發揮預期功能的制度體系。長效體制并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的。整理目前短式網球已有的經驗和教訓,整合優化資源,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踐操作的經驗總結,結合現有的情況建立一整套引導短式網球向縱深管理方向發展的長效機制,與時俱進,活化思維,創新短式網球管理的機制,健全各項管理的制度規定,使短式網球更加普及化、規范化,更能符合國際網球協會對短網的發展要求,也能促進短網在我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4重視網球文化軟實力的建設

讓網球避免遭遇桌球的過度平民化和高爾夫的過度貴族化,才是網球之于中國的良方。短式網球正為之提供了一個折中的高效發展模式,既蘊含著網球運動的精髓文化,又適合于向普通民眾普及與推廣。重視中國短式網球發展過程中的文化軟實力建設,讓短式網球建立文化的氛圍之中,在“以文化人”的基礎之上,推動短式網球“以人化文”的進程,最終實現“人”、“文”和短式網球運動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