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1: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群眾路線;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1 思想政治工作簡介及其與群眾路線的關系
新時期,隨著時展,受到西方各種不良思潮不斷的涌入,一些黨員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價值觀扭曲、人生觀狹隘、信仰模糊等問題,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時候,總是“高高在上”,將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凌駕在人民群眾工作之上的事情。實際上,思想政治工作與黨的群眾路線之間從來都是休戚相關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使黨群關系更緊密,使黨的各項工作能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推進社會經濟發展[1]。實際上,曾反復強調,要求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同時,各級黨員要適應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新特點新要求,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工作,虛心向群眾學習,誠心接受群眾監督,始終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因此,在新時期,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能更好的符合群眾路線的要求,使思想政治工作能更好的堅持以黨的群眾路線為導向,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立足點、著力點和方式方法,已經成為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發展方向。
2 群眾路線要求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分析
2.1 把充分依靠和相信群眾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基礎
唐代魏征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充分反映了人民群眾與領導階層的關系。當然,如今的社會已經與過去不同,現在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但是,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這件事上,其實我們可以這么理解,人民群眾是全社會的根基,是我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果我們的群眾工作都是一個小群體制定的,然后由另外一個小群體去說教,讓人民群眾接受,那么這樣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是脫離人民群眾的,也不會讓人民群眾滿意[2]。其實,群眾需要的也是我們需要的,只有充分的將群眾所思所想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制定中來,充分依靠群眾、相信群眾,讓人民群眾參與到各項工作的制定中來,充分讓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為群眾所接納,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養分,更好的發展,更好的服務于我黨的群眾路線。當然,這就需要各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更多的深入群眾之中,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調動人民群眾參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使他們不僅愿意參與,而且愿意落實,真正將思想政治工作看成自己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2 把以情感人和尊重群眾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思路
古人曾經說過,動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確,任何工作開展的要想深刻,就必須要達到傾注真情。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也不例外,而且,思想政治工作這種與人打交道的事情更是要傾注感情。而實際上,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總是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上級對下級的說教,沒有真正考慮群眾的感受,那么效果顯然不會理想[3]。因此,在新時期,要想真正沿著群眾路線走下去,將思想工作做好,就必須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用心熟悉基本情況,留心觀察細微變化,潛心探索內在規律,真正把握思想脈搏,堅持不懈地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具體來說,群眾路線要求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從感情上與群眾靠近,從心理上與群眾接觸,用心去體貼和幫助群眾,將心比心地想著對方,開誠布公地引導對方,真正從感情上喚起和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人民群眾才會感覺思想政治工作者與自己是“一家人”,是老百姓真正的知心人,他們才愿意說真話,講真事,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到人民群眾中間去。
2.3 把以人為本和貼近實際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動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密切尊重,端正人民群眾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推進生產生活發展的重要工作。但實際上,在現階段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實際中,并沒有充分的將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實際和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或者說聯系的不夠緊密。比如,很多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盲目的講排場、重形式,要么就是傳達一下上級指令,開大會做一下思想動員,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有的放矢的結合了本單位的各項工作,結合了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都不再考慮范圍之內。黨和群眾從來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緊密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的生產生活也是黨在群眾路線開展中的一貫導向。群眾路線要求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中樓閣,不是脫離實際的夸夸其談。其必須聯系實際,落到實處,為生產經營等中心工作服務[4]。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表象上是解決思想問題,但深層次問題依然是要通過解決思想問題,貼近實際,推進各單位工作健康持續發展。為此,各級思想政治工作者還需要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精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落實黨的各種方針、政策,并結合實際情況群眾凝聚力的提升,推進思想工作、黨建工作、經濟工作協調發展。
2.4 把為民謀利和為民造福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宗旨
思想政治工作,在我黨各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很多人也都知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究竟思想政治工作要干什么,解決什么問題,開展的目的為了什么,確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和認識。實際上,社會主義的本質在于社會要不斷的發展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要不斷提高。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群眾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復雜局面。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尤為凸顯的一點就是,群眾內部利益主體、利益訴求、利益表達和維護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現實情況也為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但是,在群眾路線指引下,有一點是我們必須要堅持,而且要貫穿始終的,那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為民謀利和為民造福作為一切工作開展的宗旨。具體來說,凡是不符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事情;凡是不能為人民群眾帶來利益,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就要堅決抵制,決不能辦。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我們想事情、做工作的一個根本尺度。只有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群眾路線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3 結語
總之,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真理盡人皆知。作為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時時刻刻的以群眾路線為指引,并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的不斷的調整工作思路,端正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使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能貼近實際,更能與黨的群眾路線相吻合,真正把黨的群眾路線和人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1] 趙申祥. 堅持群眾路線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礎[J]. 數字技術與應用,2008(12).
[2]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做好新時期機關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途徑[EB/OL].
篇2
關鍵詞:民事再審;立法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3)01-0123-02
一、民事再審程序制度的立法和司法現狀
(一)立法現狀
無論是91年民訴法或是修訂后的07年民訴法有關再審制度設計,都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力求有錯必糾的理想主義的目的和方針,導致立法觀念偏執和制度設計不合理的缺陷,主要表現為:
1、職權主義濃烈。(1)發動再審的主體多,以職權主義為主,除當事人外,法院和檢察院均可提起再審;(2)檢察院作為民事再審案件的啟動者,有違民事訴訟當事人主義原則的初衷,破壞民事訴訟當事人訴訟地位平等原則。
2、制度設計不合理。(1)法條規定籠統,過于原則。表現在提起再審的條件和再審運用程序上,再審程序適用于一、二審程序,未考慮再審的特點;(2)再審理由規定是似而非,何謂新證據,何謂法律適用錯誤,可作多重解釋和理解,徒增提起再審程序的隨意性;(3)無再審次數的限制。當事人長期陷于訴訟,權利義務關系長期處于不確定狀態,增加訴訟當事人的訴累。
(二)司法現狀
自2007年民事訴訟法修訂以來,雖然細劃了再審事由,但民事再審案件數量在全國范圍內出現前所未有的井噴現象,這有社會經濟發展和民事糾紛凸顯的大趨勢,但也與法律制度的設計有直接關系:
1、再審管轄上提一級,省高級法院、最高法院再審申訴案件成數倍增長,再審任務繁重,涉法上訪形勢嚴重,再審立案難,申訴難情形并沒有得到緩解。
2、上級法院鑒于再審案件的壓力,不少再審案件以指令再審或撤銷發回重審方式結案,下級法院承受著裁判被顛覆的危險。屬于法官特有的自由心證信念和法律框架內的自由裁量權受到質疑,責難、壓力倍增。
3、涉訴群眾不滿意,黨委、人大、政府及社會公眾對法院工作不理解、不滿意。
4、再審案件的處理沒有終了之時,再審裁判又被申訴,再審翻燒餅,沖擊司法審判公信力。
(三)產生現狀的原因
1、立法指導思想的偏執。現行的民事訴訟法有關再審的法律規定,是在“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再審指導思想下制訂的,實事求是其實是倡導一種作風和想要達到的理想狀況,是政治追求和治黨治國方略,隨著我國法制化進程發展和加速,實事求是、有錯必糾作為立法和司法的指導思想的現實和觀點,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挑戰和司法實踐的質疑,但司法實踐中卻追求這一結果,過分追求這一理想效果,就處理不好民事訴訟中,公正與效率,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糾正錯誤裁判和維護既判力,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的關系。
2、職權主義色彩濃烈。現行民訴法再審的提起主體除當事人外,還有上級法院、人民檢察院,目前除監督主體多之外,監督的方式方法范圍進一步擴大,如調解的再審,檢察機關的抗訴外,還可以以檢察建議的方式提出,如果說內部監督制約有立法和司法實踐的需要外,檢察機關的監督,現有立法上看,有公權力無限擴大之嫌。
3、制度設計理想化。法律條文籠通原則,想無所不包意欲窮盡,而事與愿違,現行提起再審的理由規定均可因人而異作出不同解釋,導致再審理由無限擴大,圖增當事人無限越級申訴的決心和信心。
4、傳統的文化習俗,缺乏現代法制思想的教化。民事審判中,再審、申訴、上訪現象的凸顯,流行傳承于中華民族普遍百姓血脈中的“青天”情節,“告御狀”情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另一方面,當政者動轍以親民愛民姿態出現,缺失法律和規則的教育約束,無度滿足不當訴求當事人,使量居高不下,潮洶勇澎湃,幾成洪流之勢。
二、改革和完善再審程序制度的比較考察
(一)大陸法系國家的民事再審程序
大陸法系民事再審程序的共同特征:1、民事再審程序以當事人的訴權為基礎,提起再審的主體一般都以當事人為主,未見法院或檢察院主動發動再審的規定;2、對再審訴求的審查和審理制度法律均規定的較為科學詳細;3、提起再審的事由規定了有限的程序性,瑕疵事由和實體性瑕疵事由,以程序為主,操作簡單明了;4、對提起再審均規定了明確期限,且為不變期限;5、都規定了法院對于再審申請合法性的審查,并由法院決定對該案是否進行再審。
(二)英美法系國家對具有瑕疵的終局判決的救濟
英美法系國家不存在大陸法系所稱的再審制度,但在其訴訟程序之外具有重大瑕疵的終局判決設計了一些補救制度。
英美法系各國雖然對終局裁判瑕疵的救濟不盡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特點:1、對于啟動救濟程序都規定了較為嚴格的條件加以限制;2、救濟程序的啟動一般以法律方面原因為主,因事實方面的原因而啟動該程序的較少;3、提起救濟程序的主體一般是當事人,沒有當事人申請,法院不得主動對已決案件進行撤銷或提起再審。
三、域外民事再審制度對我們的啟示
(一)民事再審程序是一種特殊救濟程序,非每一民事案件都經此程序。
(二)民事再審程序應貫徹當事人主義,賦予當事人申訴權,并適當限制以職權提起再審。
(三)提起再審的理由必須法定化,且簡單明了,易于操作。
(四)民事再審應盡量著重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公正與效率的辯證關系。
(五)民事再審程序與一、二審程序休戚相關,必須改革完善一、二審民事審判程序。
(六)民事再審程序應明確規定管轄法院、再審申請期限、再審次數。
四、民事訴訟法再審制度改革與完善的理論重建及重點
我國已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深化發揮著卓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深化,我國法律體系中不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現象和矛盾也開始凸現,如本文所述,民事再審制度須改革和重建。我們認為,過于強調意識形態和國情的差異而拒絕法律的移植是不合時宜的,片面強調外來法律制度的優越而拋棄本土資源也是危險的。應當二者兼顧,著眼于法律制度本身特性與中國法制實際,探索既符合法律規范本身特質,又與中國實際相融和的路徑。
(一)關于民事再審的立法和司法指導思想和方針
1、旗幟鮮明地堅持實事求是指導方針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我黨的思想建設影響深遠,運用于名項工作領域,包括立法和司法工作實踐。根本否定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目前是不現實的,也會使司法脫離黨的領導的假想變成現實,使司法的獨立價值蕩然無存,并招致更多的病詬。理由有二,一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有其理論基礎。二是得不到上層和人民群眾的認可。
2、實事求是在法律制度中的特有內涵
我們認為應賦予實事求是在法律制度有的內涵,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反映在法制領域,就是從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建設的實際出發。反映在法制領域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思想路線和指導方針新的內涵就是從客觀證據實際出發,以法律事實為依據。
3、是有錯必糾應糾正為依法糾錯
首先錯與對是一個判定問題,很難用統一的尺度來衡量。有錯必糾導致既判力軟化,嚴重沖擊司法權威及公信力。
依法糾錯應當是理性的選擇。一是公正是法律諸多價值之素中最核心的利益,權利受損得不到救濟是法律的不人道和最大缺撼。二是依照法律的規定糾正錯誤的裁判,保證裁判是在有序的規則內得到補救,排除了司法被任意篡改,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三是依法糾錯。堅持了實事求是法制思想的貫徹落實,確保了法律權威和公信力,避免濫訴亂訪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叢生和犯濫。
(二)民事再審理論原則的重建。
民事再審理論原則的重建必須在實事求是,依法糾錯法制思想指導下建立,必須從已發生變化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法制實際出發,借鑒并選擇移植外國先進的民事再審理念和原則。
1、有限的當事人主義原則
民事一、二審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當事人的申訴權、申請再審權、也應條文化、固定化為訴訟權利。一是有權利來源,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申訴權利,在民事訴訟法修正案中應進一步明確為申請再審的訴權。二是有現實需要。涉訴上訪問題已成社會問題,用法律的方法規范處理社會問題,是法律的職能所系。有限的當事人主義原則,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有公權力界入再審的可能,比如生效裁判損害公共利益或國家利益,法院依職權提起再審,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是必要的。二是將申訴權條文化為提起再審的訴權,并非每一案件當事人提起再審都能進入再審程序。只有符合提起再審的法定事由,才能進入再審程序。
2、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原則
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都是民事訴訟追求的基本價值取向,違背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都是引起民事再審事由,在實體公正方面,因不可歸責于當事人的原因,而提出新證據,足以原判的,應當認為是實體方面提起再審的主要原因。在程序方面,違背程序公正之基本原則是提起再審的硬性理由。
3、效率與程序安全的原則
公正與效率符合法制基本價值要求。就民事再審制度而言,效率的原則主要體現于申請再審的時間不宜過長,申請的次數不宜過多,再審審理制度應有明確的規定等。
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訴訟的動作應依法定的時間先后和空間結構展開并作出終局決定,從而使訴訟保持有條不紊的穩定狀態。程序安定性的理論,在民事訴訟特別是再審制度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求承認裁判的既判力,既判力是程序安全的主要保證,主要內容和必然要求。因此,不得以職權啟動再審,再審的理由法定化,明確化,再審的次數應得到限制。再審應是終局的終局裁判應是程序安定論的公正的應有之義。
(三)我國民事再審制度修改的重點
1、提起再審的主體
(1)當事人。當事人是民事訴訟的主體,一、二審訴訟裁判結果與其有切身的利害關系,當事人是提起再審的主體,是民事再審的啟動者。
(2)第三人。第三人是指與原審判決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或對原審判決涉及的訴訟標的物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但他在原審判決中既不是當事人,也未經進行訴訟。當某一生效判決使第三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時,第三人擁有請求撤銷或者改變裁判結果的一種非常救濟手段——提起再審的權力。
(3)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一般情況下,法官居中裁判,無需檢察機關公權力界入,法院也無必要依職權提起再審。但如果裁決涉及公共利益或國家利益時,對原審判決進行重新修正或裁判也是必須的。因此,人民法院依職權提起再審,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是有充分理由的,也是可行的。
2、提起再審的理由
再審的理由是民事再審能否啟動的核心和關鍵,現行民事訴訟法雖規定了多達13種理由,但亦有可商榷之處。我們認為,提起再審的主要理由可包括裁判之事實基礎不存在或被顛覆,程序違法,裁判結果與先裁判結果矛盾。
除上述三個再審理由外,現民訴法規定可能引起再審的其它事由不明確,可能引起異議,均應取消。如原裁判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或者原判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原判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的情形。
3、再審案件的管轄
現行民訴法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現行民訴法的規定,使大量的申請再審案件的再審上浮一級,主要集中在省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我們認為,根據當事人的個人身份不同而劃分再審管轄,有程序上的不妥,無理論和實踐根據,有唯身份的嫌疑。我們建議:凡申請再審的案件管轄,均應由作出生效裁判文書的法院管轄。
4、再審案件的審理程序
現行民訴法規定,民事案件的再審,原是一審生效的按一審程序,原為二審終審的,按照二審程序審理,原為一審的作出的新裁判,當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申請再審案件有其獨有的特點,應依其特點給予充分關注。如申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又向檢察機關申請抗訴的,且二者的申請均獲得支持,再審適用什么程序,再審進入程序后,被申請人如果是原審原告經合法傳喚拒不到庭,能否按一審程序撤訴處理,如果不按撤訴處理,再審怎么處理。
篇3
為我們黨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思想路線在不斷繼承的基礎上,得到了深化、豐富和發展。在新時期更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刻領會黨的思想路線的精神實質,把握它的精髓,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加以落實和貫徹,本人結合思想和工作實踐,對照各個方面的剖析要求,匯報如下:
一、思想認識方面:本人主要反思發展和改革的觀念牢不牢、行動自覺不自覺。發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題,從全球看,世界各國都在研究發展和改革問題,從我國看,改革開放三十年成果豐碩,從個人看,工作、生活都在改革的熱潮中健康成長。改革和發展是世界各國的職責,人民的心聲,社會發展的必然。不改革無活力,不發展則面臨滅亡。改革和發展將永遠并行而存。
二、工作方面:本人從抓工作干事業的責任心強不強,精神狀態好不好,是否存在“得過且過”的思想角度剖析。我認為,“責任心”是抓工作,干事業,過日子的立身之本,一個人若無責任心,將一事無成,甚至難以立足于世。因此每個人從對自己、對家庭、對同志、對領導、對工作、對事業都在不同程度表現出自己的責任心。有的人“責任心”強一點,有的弱一些,有的表現方式不同而已。一個人的“責任心”部分是與生俱來,部分則受后天環境影響的。我認為本人的工作“責任心”生來較強,強到為干好工作,為對事業負責已給自己造成痛苦和損失。相反由于自己被工作“責任心”所傷,不被理解,反遭損失環境,經常處于“責任心”的掙扎之中。
三、能力素質方面:主要從個人能力素質與所擔負的工作要求能不能適應,存在哪些差距看,一個人的素質是知識、能力、品德修養、責任心等綜合水平的體現。在此,僅就能力素質與工作要求相比找差異,一個人的能力是內在的,也可說是外界的,即當外界環境條件具備時,“能力”完全表現為內在的,但作為社會人內在的能力若無外部條件的支撐是無法完全體現的,即能力是內因,是工作變化的根據,環境條件是外因。因此,客觀現實中,有的人工作干得很有成效,有內在能力較強的原因,更有外界配合條件。有的人常說“力不從心”,即有能力無法干好工作。因此社會要求每個人不僅要有能力,還要有“適應能力”、“應變能力”。
總之,本人雖不斷解放思想,但思想解放還不夠,還經常有許多的顧慮和束縛。仍需條件的改善和內在的努力。
篇4
(一)“五四三二”發展戰略是科學、民主決策的成果。川慶公司是今年2月組建的新公司。在組建的同時,研究確定發展戰略的問題就提上了公司的議事日程。5個多月來,盡管受到地震的影響,但制定發展戰略的工作從未停止。
為了全面、準確地把握公司各單位的情況,公司領導班子成員開展了廣泛調研。胥總6次到長慶調研,深入了解掌握長慶地區各單位的情況。為了把握內外部市場,胥總還到塔里木油田、土庫曼、西部鉆探公司調研、交流。為了保證決策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領總部機關各部門,開展相關專業的調研活動。到目前為止,共開展調研活動85次,提出的調查報告和研究報告有38篇,一共21萬多字。為了爭取政策支持,公司領導帶領相關部門多次到集團公司匯報工作。其間,集團公司蔣潔敏總經理,廖永遠、王宜林副總經理和王國樑總會計師都曾來公司視察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為制定戰略指明了方向。
在全面把握內外部情況的基礎上,7月24、25日,召開了黨委中心學習組(擴大)會議,集中精力專題研究發展戰略。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助理、副總師、機關處室長圍繞“五四三二”發展戰略,展開了熱烈討論,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在報告形成過程中,領導班子又集中研究,征求機關部門的意見,幾易其稿,反復推敲,最終形成工作報告。
從戰略的制定過程,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五四三二”發展戰略是建立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的科學決策;是建立在廣泛吸收各方面意見基礎上的民主決策;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決策程序基礎上的制度化決策。“五四三二”發展戰略是公司的正確決策,是上下結合的重要成果,是公司廣大干部員工集體智慧的結晶。
(二)“五四三二”發展戰略是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成果。從更高的層面來審視,“五四三二”發展戰略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符合集團公司對專業化公司的基本定位,全面貫徹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集中體現出三個特點。
篇5
這股浩然正氣就是《貴陽文史》的辦刊宗旨,堅持了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本質是一致的。你要解放思想,就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你要實事求是,就必須從實際出發,具體事物具體分析,否則思想就難以解放。要達到這個目的,有時還需要具備交諍友、說實話、講真言的勇氣。當然,從國情著眼,從刊物的社會責任擔當著手,這里面還有個度的問題。可喜可賀、可圈可點的是,《貴陽文史》在度的把握上是別具一格、高人一著的,辯證法、唯物史觀、多元思維被編者運用得極為嫻熟、自然、自如。比如“以史為鑒”,說來無人反對,做起來卻不盡然。有些好心但思想片面的人也說“以史為鑒”,卻主張只借鑒歷史的成功經驗,而輕視歷史的失敗教訓,甚至反對人們去談論過去那些痛苦的但是不應忘懷的失誤。對這樣的情況怎么處理,《貴陽文史》堅持以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標尺,去衡量、去對照,去取舍、去定奪。于是,我們在《貴陽文史》中看到了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既披露歷史錯誤給革命和建設造成的這樣那樣的損失,更促使人們跳出刻骨銘心的深創巨痛,去獨立思考,去吸取教訓,去探尋新路,進入更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境界。可以說,此類蕩氣回腸的杰作,期期都有。它啟迪人們:只要站在正確的立場上,腦子里多一點辯證法,科學地看待事物的兩面性,立體地觀照問題,即使是負面的、消極的東西,只要細細剖析,精心提煉,也可以從中引申出積極的正能量來,收到高舉旗幟,圍繞中心,服務人民,服務改革創新之效。
《貴陽文史》的另一個特色,是它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注意多角度、多側面與時展大勢同頻共振,且重點植根于貴州這片熱土,與廣大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在爭鳴中,《貴陽文史》對“真實是歷史的生命”滿懷敬畏,所刊文章注重用事實說話,大作家、小作者概莫能外,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得到了較好體現。這一點在物欲橫流的當下,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它體現了編者的崇高追求與價值取向,由此生發出一種魅力十足、活力四射的人文精神。用句時髦的話說,即在自覺、主動地傳播和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中,著力彰顯了人的精氣神和人性的個性與張力。
《貴陽文史》還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拓寬視野,擴展內容;二是注重思想性與藝術性、感染力兼容,不少篇目都是精益求精、精耕細作、精雕細刻的成果。
拙文開始,曾把《貴陽文史》比作一個人格、品質、氣質上乘的人。末了想寄語擬人化的《貴陽文史》:運用自己獨有的定位和成熟的哲學思考,成為一個更加“頂天立地”的人(頂天,即熱烈地秉承和傳揚黨和政府的主張;立地,即緊緊地貼著讀者的心),這樣,方可將先進文化的財富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物化為力,一流品格、一流優美的藝術品,才能源源不斷地流淌。
篇6
一要善于在轉變觀念中創業創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要轉變惟書惟上的思維定勢,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念。把思想觀念建立在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的基礎上,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實際,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新視野。要擺脫經驗習慣的束縛禁錮,樹立勇于改革、大膽實踐的觀念。要正確看待經驗和習慣,不能一味地把過去的成功經驗當做靈丹妙藥,自縛手腳,要勇于跳出經驗的束縛,樹立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的思想,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觀念分析新情況,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不斷在實踐中創造出超越前人的新經驗。
二要善于在學習借鑒中創業創新。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情況,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或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很難解決,而用別人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馬上就會迎刃而解。由此引申,我們發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和諧社會,也要大膽引進和借鑒他人的智慧,巧借“他山之石”來“攻玉”,追求工作成效的卓越,在借鑒中創業創新。
三要善于在繼承傳統中創業創新。我們在新一輪解放思想、創業創新中要正確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要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的態度對待創新。創新不是對過去的簡單拋棄,而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把傳統經驗和現實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好地結合起來,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方法、充實新內容、解決新問題,只有這樣,傳統的東西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真正的發揚光大。只有不斷充實完善傳統的內容和方法,使之更適應客觀現實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把握好繼承和創新的立足點。如果一味的趕時髦,套用新名詞、新概念,搞一些貌似“創新”,但并無實際內容、脫離現實的舉動,是達不到創新目標的。
篇7
一要善于在轉變觀念中創業創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要轉變惟書惟上的思維定勢,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念。把思想觀念建立在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的基礎上,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實際,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新視野。要擺脫經驗習慣的束縛禁錮,樹立勇于改革、大膽實踐的觀念。要正確看待經驗和習慣,不能一味地把過去的成功經驗當做靈丹妙藥,自縛手腳,要勇于跳出經驗的束縛,樹立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的思想,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觀念分析新情況,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不斷在實踐中創造出超越前人的新經驗。
二要善于在學習借鑒中創業創新。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情況,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或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很難解決,而用別人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馬上就會迎刃而解。由此引申,我們發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和諧社會,也要大膽引進和借鑒他人的智慧,巧借“他山之石”來“攻玉”,追求工作成效的卓越,在借鑒中創業創新。
三要善于在繼承傳統中創業創新。我們在新一輪解放思想、創業創新中要正確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要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的態度對待創新。創新不是對過去的簡單拋棄,而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把傳統經驗和現實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好地結合起來,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方法、充實新內容、解決新問題,只有這樣,傳統的東西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真正的發揚光大。只有不斷充實完善傳統的內容和方法,使之更適應客觀現實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把握好繼承和創新的立足點。如果一味的趕時髦,套用新名詞、新概念,搞一些貌似“創新”,但并無實際內容、脫離現實的舉動,是達不到創新目標的。
篇8
第一、在領導和部門之間要主動做好協調工作,幫助領導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的抓好每項工作,做到百忙之中而不亂。并從過去偏重辦文辦事,轉變到既辦文辦事,又出謀劃策。
第二、有充分的政策依據和事實依據。秘書人員辦文辦事,絕大部分都是針對現實狀況的,或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或是指導某項工作。因此,必須以黨和國家的政策和客觀事實為依據,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是我黨的思想路線和傳統作風,是秘書部門一切工作的準則,也是秘書人員必須具備的品質。如果有些領導交辦的事不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秘書人員應有勇氣提出意見,請領導重新考慮,以保證正確貫徹上級的指示精神,把工作做好。
第三、雷厲風行。這是對工作效率的要求。任何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兩個因素,一是準確,二是時限。其中任何一個失誤,都會使事情辦不成或辦不好,時限就是盡可能縮短周期,減少中間環節。
第四、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基層群眾的學習、思想、工作、生活情況,及時向領導反映,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對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應及時與有關部門協商解決。
篇9
自縣委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通過學習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有關會議、文件及領導講話精神,大家對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意義有了進一步認識,對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從思想深處體會到開展這個活動的必要性和實踐性。“科學發展觀”應該成為我們各項工作總的指導思想。就計劃生育工作而言,更應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始終。因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關系我縣富民強縣目標的實現,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內容。誠信是思維的起點,也是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實行計劃生育30年來,各級各部門就因為在工作中注重誠信,控制了人口數量,穩定了低生育水平。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計生工作難度越來越大,低生育水平面臨反彈的壓力。**省人口計生委**主任曾經講過“當前我省人口計生工作整體水平并沒有各地報表數據反映的那么高;也沒有年度考核數據評估的那么好。弄虛作假已成為制約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從內容上看,有財政投入、落實節育措施、社會撫養費征收、性別比等做假;從地域上看,有就地作假、跨區域作假;從主體上看,有部分作假、專干作假、相關領導作假;從方法上看,有報表作假、案卷作假、匯報作假等等,層出不窮,花樣翻新。由此可見,如果這個矛盾不解決好,就不能真正從實際出發,其它問題和矛盾則無法解決。“堅持科學發展,打造誠信計生”,是當前人口計生部門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打造“誠信計生”,關鍵是要在“實”字上做文章。
一、認識要求實
求真務實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人口計生事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生命力所在。當前一些地方人口計生工作弄虛作假、數據不實,不僅嚴重影響到上級部門準確掌握實情,不利于地方綜合決策,還嚴重影響了黨風政風。大多數統計水份的發生,并非業務水平低和技術手段落后所致;而是有關責任人的思想認識問題所致,沒有求實的態度、科學發展觀樹得不牢、政績觀扭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解決人口計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誠信問題,首先必須端正思想認識,自覺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牢固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扎扎實實推動人口計生工作順利開展。只有在認識上有了求實的態度,打造誠信計生才有牢固的思想基礎,如果不具備認識上求實的思想基礎,打造誠信計生將成為一句空話。
二、基礎要夯實
一個地方工作水平不高、工作基礎不過硬,是難于打造出誠信的。特別是人口計生工作面對嚴格評估排位,實行“一票否決”,那就更難。一些地方工作未做實做好,又怕檢查不過關,不得不弄虛作假,做假結扎、假手術、假鑒定,出具假證明,瞞報政策外出生人口,導致人口統計數字嚴重失實。因此,打造誠信計生,必須以做實做好工作為前提。要以遏制違法生育、服務育齡群眾、完善利益導向機制為重點,抓好經常性工作。一是要千方百計遏制違法生育。切實提高育齡婦女孕檢到位率,把住違法生育的源頭;突出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管住違法生育的盲區;重點加大社會撫養費征收的力度,堵住違法生育形成的漏洞;著力夯實村級計生工作基礎,構建預防違法生育的平臺。二是要想方設法服務育齡群眾。積極組織對育齡群眾的宜傳教育活動,抓好服務起點;加大技術服務站所的基礎性投入,完善服務設施;加強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水平;深入村組農戶開展各種便民服務活動,方便服務對象。三是要逐步完善計生利益導向。以政府為主導,認真執行和兌現法定獎勵扶助優惠政策;以社會作補充,共同推動利益導向機制的健全;獎勵懲罰結合,營造良性互動的利益導向社會環境。要把主要工作精力用在遏制違法生育上,把心思放在更好地服務于育齡群眾上,把功夫下在利益導向政策落實上,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去解決,—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落實,真心實意為育齡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力爭每一項工作取得實效,提高群眾對計劃生育工作的滿意率。
三、數據要報實
實事求是上報情況是人口計生統計工作的生命線,是作出科學決策的前提,絕不能在上報數據時弄虛作假,絕不能在匯報工作時虛報浮夸。工作基礎好的地方要報實情況,工作基礎差的也要報實情況。一是要打消顧慮,有報實情況的勇氣。特別是工作基礎非常差的地方要有敢于自我否定、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敢于一切從頭再來的決心和信心,真實地亮出自己的家底,拿出工作方案和措施辦法,誓把人口計生工作打一個徹底的翻身仗。二是要艱苦深入,有報實情況的行動。人口計生工作如果僅僅浮在面上,就掌握不了真實情況,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要沉下身心,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人村組農戶,以艱苦深入的作風去抓情況報實,以情況報實推動工作落實,在工作落實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求真務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三是要強化獎懲,有報實情況的機制。在對情況報實獎勵的同時,對弄虛作假已經騙取榮譽的,要堅決予以取消,并對主要領導及相關責任人實行追蹤否決。促使基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實事求是地反映問題,絕不能因為完不成指標任務或工作難度大就搞虛假數字,作虛假匯報,真正做到道實情、說實話、報實數。
四、檢查要扎實
督促檢查是確保基層工作落實的重要手段。為了促進基層“誠信計生”的建立,上級有關部門要千方百計地對一個地方人口計生工作的真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要通過檢查,把一個地方的人口計生工作水平真實地反映出來。一是要擴大檢查面。各級人口計生部門在抽樣調查時要增加檢查樣本點,縣鄉檢查要村村必到,使人口計生統計水份無機可逃,防止基層以假亂真,僥幸過關。二是要加大檢查頻率。要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直接進村人戶的方式,常年不間斷地組織開展工作檢查,防止基層干擾。對干擾檢查的,要從重從嚴加大處罰力度,使基層不敢干擾,確保檢查能夠了解真實情況。三是提高檢查質量。檢查組每查—個地方就要把問題查實查清楚。要將檢查質量作為考核調查員的重要依據,實行調查人員簽字負責制,凡存在問題但調查人員沒有如實調查出來的,要嚴格追究調查人員的責任。只有把檢查做扎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基層在人口計生統計方面弄虛作假成本低、風險小、效益高、好處大的問題,使相關責任人員不敢弄虛作假,不能弄虛作假,不愿弄虛作假。
篇10
一名優秀的文秘工作人員要掌握以下原則:
1、要有充分的政策依據和事實依據。秘書人員辦文辦事,絕大部分都是針對現實狀況的,或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或是指導某項工作。因此,必須以黨和國家的政策和客觀事實為依據,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是我黨的思想路線和傳統作風,是秘書部門一切工作的準則,也是秘書人員必須具備的品質。如果有些領導交辦的事不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秘書人員應有勇氣提出意見,請領導重新考慮,以保證正確貫徹上級的指示精神,把工作做好。
2、要有準確性。準確,是對工作質量的要求。文秘管理的準確性是指正確體現政策,正確表達領導意圖,正確地辦文辦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達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領導工作的準備性。文秘管理的準確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簡要地說,就是:辦文要準,辦事要穩,情況要實,主意要慎。而要做到這些,必須態度認真,作風過細,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馬虎潦草。比如說辦理公文,就要保證文件的質量,用詞要準確,材料要真實,抄寫要認真,校對要仔細,力求每一個環節都不發生差錯。否則就會貽誤工作,甚至釀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3、要雷厲風行。這是對工作效率的要求。任何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兩個因素,一是準確,二是時限。其中任何一個失誤,都會使事情辦不成或辦不好。時限就是盡可能縮短周期,減少中間環節。秘書人員辦文辦事必須具有很強的時效意識,要迅速行動,不可拖拖拉拉,要制定科學的工作制度,理順關系,分工明確,充分發揮工作人員的重要性和創造性。要簡化辦事程序,減少不必要的行文和禮節,消除“文山會海”的現象,提高工作效率。要利用電腦等現代技術改變工作手段,實行辦公自動化,例如用電腦傳遞信息、檢索資料、編輯文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