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30 11:21: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車輛安全風險評估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生產安全;應急預案;風險評估
1.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的變化及安全管理的發展,企業的應急管理工作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政府部門在安全監管上對企業應急管理的要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13年10月1日,新的《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出臺并開始實施,標志著應急預案體系建設進入“從有到優”的新階段,國家在對企業的應急管理工作方面已經將提升應急預案質量作為了工作重點。新《導則》針對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在編制應急預案時缺少風險評估導致預案針對性、實用性不強這一問題,進一步規范了企業應急預案的編制程序,明確將“風險評估”作為應急預案編制步驟之一。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印發2014年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應急綜合[2014]4號)中進一步提出應急預案編制需深入開展危險因素辨識,注重將風險評估報告納入備案內容。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更是明確提出將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風險評估報告作為應急預案備案審查的必要條件之一。由此可見,風險評估對應急預案編制的重要性。
目前,企業在編制應急預案時由于編制人員專業能力的限制,極少進行真正有效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在事故風險描述部分,均是憑主觀經驗對企業存在的風險進行寬泛的概述,在具體的應急預案編制上存在兩個極端:一是不分主次,對所有危險源均編制相應的應急預案;二是與風險描述相脫節,僅編制一個綜合應急預案。
企業編制的各種應急預案,最終均要形成一個系統的體系,包括綜合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應急預案編制之初,“要編制哪些預案”是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不進行風險分析,盲目的對所有危險源均編制相應的應急預案,沒有重點和主次,導致預案缺乏針對性、很多專項預案只是作為文本被束之高閣,而真正有用的專項預案也不能得到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重視,從而預案也就喪失了其有效預防、降低事故影響的作用。
針對此問題,筆者在近期做應急預案咨詢工作的基礎上,以某地勘企業為例,闡述通過風險評估從而進行應急預案體系優化的過程,探討風險評估對應急預案編制的重要意義。
2.應急預案體系優化
2.1風險評估前的應急預案體系及缺陷分析
地勘企業屬高流動分散的行業,其工作條件多變,環境惡劣,涉及的事故風險較多。進行風險評估前,企業僅憑經驗對其存在的風險進行了概述,包括火災、人身傷害事故(觸電、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車輛傷害等)、野外作業事故(溺水、人員失蹤等)、基坑坍塌、自然災害等,并針對所有風險均編制了專項應急預案,應急預案體系如圖1所示。
企業在專項預案中按照常規模板將火災專項預案放在了第一位,在具體的預案中分析了辦公室火災、施工現場火災等,但應急處置程序和措施并沒有分情況進行編制,缺乏可操作性和針對性,而火災事故對該企業來說并非多發事故;野外作業事故專項預案中分析了溺水和人員失蹤,但是考慮到該企業的作業活動范圍,人員失蹤的可能性并不大;人身傷害事故專項預案力求涵蓋所有可能發生的人身傷害類型,個體傷害類型和群體傷害等混在一起,沒有分重點和主次,接下來的應急處置程序和措施的編制很難較好的進行;自然災害專項預案中包含了暴雨、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而關于自然災害方面,企業的主要職責是在災害來臨前做好防災工作。圖1的應急預案體系,針對性較差,并不能一目了然的讓企業確定自身生產活動過程中的應急防范重點,具體實施起來很難起到很好的效果。
2.2風險評估
根據該地勘企業作業特點,選擇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法進行風險評估。通過對該企業歷年的事故情況分析及對同類企業事故情況進行調研,以“以往事故發生頻率”(曾經發生過、未發生過、經常發生、其他單位曾經發生過)這一指標來輔助確定相應的危害發生的可能性值,編制風險評估表(如表1所示),對企業主要生產活動(鉆井施工作業、巖土施工作業、野外地質調查)進行風險評估,得出各類危險因素的風險度值,從而進行重要性排序。
2.3優化后的應急預案體系
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對原有應急預案體系進行如下幾個方面的優化:
1)因野外地質調查作業各項危險因素的風險等級為“可能危險”,等級較低,因此無需單獨編制專項預案。
2)企業鉆井施工作業過程中,高處墜落和觸電的危險等級最高,為“高度危險”,鉆井施工中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因發生頻率高,達到“顯著危險”,其次是起重傷害、車輛傷害等,因此得出人身傷害事故是企業應高度關注的風險,因此將人身傷害專項預案放在了第一位,并且編制高處墜落和觸電現場處置方案。
3)巖土施工作業過程中基坑邊坡失穩坍塌的風險等級為“高度危險”,觸電、機械傷害風險等級為“顯著危險”,因此巖土施工專項預案明確為基坑坍塌專項預案,其他風險的應對在人身傷害專項預案中已經包含。
4)自然災害方面,根據企業的作業范圍和特點,其直接遭受地震、泥石流、洪水的可能性并不大,最其作業直接有影響的是大風和雷電天氣,因為將自然災害專項預案確定為“防風、防雷專項預案”,重點針對大風、雷電天氣進行預防,編制事故發生前的防范措施。
優化后的應急預案體系如圖2所示,優化后的應急預案體系體現了企業的生產作業特點,也使后續的具體應急預案內容編制更具針對性。
3.結論
通過風險評估進行于應急預案體系優化這一過程,總結其對應急預案編制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解決了企業“要編制哪些預案”的問題,企業的應急資源和能力是有限的,通過風險評估,對企業潛在的危險源進行梳理,評估出各類事故的風險等級,有針對性的對高風險的事故編制相應的應急預案才能最大的發揮應急預案降低事故損失的作用,針對性強了,企業的重視度就高了。
2)應急預案體系確定后,由于風險評估確定了各類危險源的具體風險等級或分志,企業在預案內容編制過程中,也能進一步突出主次和重點。
3)風險評估確定風險等級的同時,也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可以使企業更清楚的了解到自身生產經營活動中潛在的各類事故風險,進而加強相應的安全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4)風險評估是一個全員參與的過程,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增強了員工安全防范知識的同時,也會在一定意義上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參考文獻
[1]GB/T29639-2013.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2]樊運曉.應急預案編制實務――理論實踐案例.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3]嚴晗,李明.建筑企業應急預案編制范圍研究.建筑安全,2007年第8期:18-20.
篇2
(一)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1、應急指揮機構
鄉防治重大動物疫情指揮部為全鄉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工作的應急指揮機構,由政府鄉長任指揮長,成員由畜牧站、經濟發展辦、衛生院、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黨政辦、財政所、司法所、民政辦、警務室等部門負責人組成,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鄉黨政辦。
2、技術咨詢機構
鄉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成立專門組織,負責技術咨詢,參與風險評估,進行疫情分析,提出工作建議。
3、管理運行機構
各成員單位及相關職能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協調聯動,落實各項應急措施。
畜牧站:具體負責疫情報告,流行病學調查,信息溝通,疫情評估,業務指導及監督檢查工作,提出啟動、終止疫情應急預案的建議,并參與組織實施,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本預案。
衛生院:負責人員防護,疫情的監測、治療和防范工作。
經濟發展辦:負責緊急防疫物資及其儲備場所,調運工具等基礎設施設備購置工作的計劃安排。
財政所:負責建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經費保障機制,安排重大動物疫情確認、疫區封鎖、撲殺及其補償、消毒、無害化處理、疫源追蹤、疫情監測以及應急物資儲備等應急資金,并監督使用。
民政辦:負責疫區受災群眾的安置、安撫和救濟工作。
警務室:負責疫區封鎖和患病動物的撲殺工作,加強安全保衛工作,維護疫區社會治安管理、群眾生活秩序,配合做好公路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工作。
4、現場指揮機構
鄉防治重大動物疫情指揮部,負責全鄉重大動物疫情的現場應急指揮工作。
(二)組織體系框架描述
診斷為重大動物疫病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后,指揮部應當立即按照規定上報縣指揮部。重大動物疫情的確認,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執行。鄉指揮部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動物疫情應急預備隊,對疫區實施封鎖、撲殺和無害化等措施,并隨時上報疫情處理情況,直到本次疫情完全撲滅,疫區解除封鎖。
預案啟動后,各成員單位及職能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落實各項應急措施,每日向本級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工作。
二、預警和預防機制
鄉畜牧站建立重大動物疫情預警和預防機制,根據疫情監測、風險分析結果和上級的相關通報,報告預防預警信息。
(一)信息監測與報告
1、鄉畜牧獸醫站按上級有關風險監測、風險評估的規定,建立重大動物疫病風險防范機制,通過危害確認、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信息交流等措施,為防止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和蔓延提供科學的依據。
2、建立重大動物疫情信息監測制度,通過動物疫情監測和全國動物疫情監測網絡獲取動物疫情信息。
(二)預防預警行動
鄉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應按照市、縣公布和本地獲取的預警預防信息,及時采取疫情普查與監測,強制免疫、強制消毒,堵截外來疫情等預防措施,并對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預警支持系統
1、建立和完善重大動物疫情測報體系,包括動物疫情的診斷、監測、監視、評估、防范、報告體系。
2、建立和完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完善動物預防體系形成完整的預警和快速反應體系。
(四)響應措施
鄉指揮部在協調和指導疫區控制工作的同時,動用本級診斷技術資源,監測疫情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上報縣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
根據疫情發生地的村委會的請求,開展應急援助工作,調撥緊急防疫的經費、物資、藥品等。
(五)信息共享和處理
1、信息共享
2、信息處理
三、疫情報告程序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動物群體發病或者死亡的,應立即報告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立即派出兩名以上具有規定資格的獸醫專業技術人員趕赴現場核實,進行臨床檢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初步確認為重大動物疫情的,由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采集病料送市診斷。
診斷為重大動物疫病的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的,鄉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中心應在2個小時內上報縣指揮部辦公室。
(一)疫情報告形式
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二)疫情報告內容
1.疫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染疫、疑似染疫動物種類和數量、同群動物數量、免疫情況、死亡數量、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情況。
2.流行病學和疫源追蹤情況。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疫情報告的單位負責人、報告人及聯系方式。
(三)通訊
應急預案啟動后,各級指揮部辦公室應設立值班電話,并向社會公布。
(四)緊急處置
1、在重大疫情報告期間,防疫機構應立即對疑似重大動物疫情的疫點采取以下臨時隔離控制措施。
(1)嚴禁動物、動物產品及受污染或有可能污染的物品移出。
(2)進行全面嚴格消毒。
(3)限制人員、車輛出入,并對出入人員及車輛嚴格消毒。
(4)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5)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2、疫情確認后,由疫情所在地縣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調查疫源,并根據應急預案分級響應的規定,向本級政府提出啟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指揮系統,應急預案和對疫區實行封鎖的建議。鄉人民政府立即作出決定,決定對疫區實施封鎖的,請示縣政府封鎖令,組織對疫區封鎖、撲殺,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受威脅區的易感染動物進行強制免疫、疫情普查和監測,對疫點及相關場所強制消毒,嚴防疫情傳出。
(五)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嚴格應急人員及物資進出疫區的管理制度,應急人員進入疫區必須穿防護服,離開疫區前必須經過徹底消毒,確保應急人員安全。
(六)疫區內所有易感染動物及其產品按規定處理后,經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對疫區進行動物疫病1個潛伏期以上的監測,未出現新病例的徹底消毒后,經市級驗收合格后解除封鎖,撤出疫區。
疫區封鎖解除后,當地防疫機構按有關規定繼續對疫點和疫區進行持續監測。
四、后期處置
(一)善后處置
1、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后,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采取措施做好疫區內生產生活安排,保證疫情處理工作順利進行,妥善做好養殖場(戶)主,染疫人員及其家屬安置安撫工作,合理安置隔離區內的群眾,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做好群眾防治救助、生活救助工作。
2、對動物進行撲殺和對動物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3、善后處置完成后,由原報請啟動應急預案的指揮部報請本級領導小組終止啟動預案。
(二)應急總結
重大動物疫情工作結束后,應對疫情處理情況進行評估,寫出評估報告。
評估的主要內容有:
1、疫情的基本情況;
2、疫情發生記過、現場調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
3、疫情發生的主要原因,疫源追蹤結論;
篇3
國際化經營中,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傳統風險、非傳統風險和社會公共安全風險。
傳統風險。傳統風險主要是指在國內施工和經營管理中常見的風險,如項目履約中的進度、質量、安全、成本風險以及資金風險、自然災害風險等。這類風險在國際化經營中同樣存在,但企業對其較為了解,在風險辨識、評價、防范、控制和處理等方面具有較豐富的經驗,并形成了 系列的制度,具有較強的管理和掌控能力。
非傳統風險。非傳統風險則是在國際化經營中,由于所處環境發生重要變化而帶來的種種風險。對于這類風險,我們沒有經歷過或者經歷很少,對風險辨識不足、評價不到位,防范和管理等措施有待完善。有些風險往往讓人感到很突然,難以應付。非傳統風險主要有戰亂風險、政權更迭風險、恐怖活動風險、宗教文化風險、法律與規則規范風險、金融風險等。
對于非傳統風險管理的主要措施, 是在市場進入前期,分析判定當地的總體政治經濟形勢,避免涉足有戰爭威脅、政權不穩、恐怖活動頻發、宗教矛盾突出的國家和地區。已進入有非傳統風險隱患的地區,要做好應急及撤離預案,充分演練,加強日常管理,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迅速冷靜應對;二是在處理當地關系時,開放包容,不卑不亢,對當地宗教、文化和習俗保持尊重和理解,盡可能消除民族敏感性,,廣交朋友;三是認真學習項目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努力提高掌握和運用規則的能力;四是利用貨幣選擇、優化貨幣組合防范外匯風險,合同談判階段采取調整價格方式彌補潛在風險;五是加強人文關懷與健康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境外員工醫療保障制度,保證境外員工的身心建康。
社會公共安全風險。社會公共安全風險有的是非傳統風險的衍生物。政權更迭、恐怖活動、暴亂、宗教文化;中突等造成社會秩序混亂,社會治安不力,刑事案件與暴力活動頻發;有的是因為自然環境惡劣,致使傳染病肆虐,特別是艾滋病、瘧疾等傳染疾病高發,同時地震、海嘯等自然災難也時有發生。社會公共安全風險不僅給工程建設帶來極大挑戰,還威脅著普通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
目前,由于中國水電八局承建的境外工程多為關系當地社會、經濟和民生的重大項目, “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風險防范不到位,不僅嚴重影響企業生存發展,還嚴重損害國家信譽形象。因此,必須系統全面地進行風險辨別和防范工作,有效管理和化解各種風險,實現國際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完善流程。在國際化經營中,不斷完善風險管理流程。
在項目履約中,把風險管理作為重要環節,納入項目管理的日常管理中,并作為評定項目管理團隊和責任人績效考核重要指標。
風險描述。風險識別之后,可參照表對風險進行具體描述。
風險評估。對風險事件進行評估,確定風險管理的優選順序。 是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二是風險管理的難度;三是風險的價值,或管理可能帶來的收益;四是合法的需要;五是對企業技術準備、人力、資金的需求;六是利益相關人的要求。
量化分析。按高、中、低從風險發生的頻率和烈度對風險進行量化。
應對方式。一是避免。不去進行某項經營行為,以避免其風險。二是自留。由企業自身承擔。如在項目發生虧損后,利用企業內部資源調整,采取內部控制措施化解。三是控制與弱化。通過科學管理,降低風險發生的頻率與烈度。四是轉移。將風險及其可能造成的損失全部或部分轉移給他人,例如采取工程保險和工程擔保等方式。
建立制度。不斷健全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制度可靠、措施有效。
一是風險源識別制度。建立經營風險源監控長效管理機制,對施工項目級經營風險源的監控工作進行驗收、評價,并完成新開工項目經營風險源識別、評價工作。成立全面風險管理領導小組,子單位嚴格按照操作方案、步驟開展風險源的識別、評價或更新工作,統一填報或更新《施工項目經營風險清單》《項目經營風險評估成果表》《項目經營風險應對計劃表》,并編寫項目經營風險評估報告。
二是風險管理具體辦法。印發了《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辦法》,確定風險偏好、風險承受度、風險管理有效性標準,選擇風險承擔、風險規避、風險轉移、風險轉換、風險對沖、風險補償、風險控制等適合的風險管理工具,并確定風險管理資源配置原則。
三是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印發了《風險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并注意可操作性,讓境外各項目根據所在地特點因地制宜制定相關預案。
四是風險源排查辦法。以文件形式下發風險源排查通知,要求境外項目填報《海外項目風險排查表》,定期組織風險源排查活動。
中國水電八局國際項目多處于經濟較為落后、社會治安較為混亂的國家或地區。社會公共安全風險是國際化經營中發生頻率最高、范圍最廣的風險。如何有效管理社會公共安全風險,中國水電八局總結出了一些經驗。
加強安全培訓。中國水電八局編制了《境外安全手冊》,作為外派人員首次出國前的安全培訓教材,確保每一位出境人員了解和掌握境外公共安全事件防范和應對常識。員工入場,由項目組織入場安全培訓,培訓內容除傳統的項目施工安全教育外,還包括當地的文化習俗及項目周邊的治安環境狀況。新入場人員的入場安全培訓,須考試合格并登記備案后才準許入職工作。
制定并演練應急預案。中國水電八局針對不同的社會公共安全風險,制定了不同的應急預案,并堅持演練,各項目至少半年進行一次演練,以檢驗預案的可行有效性,讓員工常態保持高度警惕,取得了明顯效果。
加強營地建設與工地管理.重視營地建設,按標準化要求完善營地生活與娛樂設施。設置營地、工地與外界的隔離帶,加強營地與工地的保衛,有的項目聘請當地軍隊進行安保工作。
加強外出管理工作。嚴格控制員工非必需外出。實行員工外出申請審批制度;非工作和必需,不批準外出,批準的外出人員原則上不允許在外過夜,天黑前應返回營地;原則上不允許中方人員場外駕駛車輛;外出人員盡可能不要單一行動,不去政治或宗教聚會場所,不參與或評說當地的任何政治或宗教活動;外出人員不要理會當地人員的任何事項,不去偏僻危險之地;外出人員身上帶一定數額當地現金,應對劫財突發事件,免除受到傷害;因工作必需經常外出的人員,車輛和路線要經常變更,在周邊環境特危情況下外出,派專業保安護送;外出要保持通訊電話開啟暢通。
正確對待當地員工。由于文化的不同,當地員工的排異性遠大于親和性,誤會大于理解。與當地員工相處,工作上保持正常的上下級關系,不能過于親昵,避免因誤會導致爭議糾紛。中方員工應不分國籍種族,平等和善對待,不卑不亢,相互尊重; 般情況下,僅保持工作關系,盡可能不進行其他交往;不在工作中或任何場合下,與當地人員開玩笑,并嚴禁肢體接觸;對于違章違紀或工作不滿意的當地員工批評或處罰,不可粗魯行事,應嚴格依法,按項目相關規章制度和程序處理。
妥善處理當地事務。、當地事務包括各類勞資糾紛、海關稅收、辦理車輛和設備行駛各類證件手續、場內外交通事故場內僅涉及中方員工除外處理、各類案件報告及法庭應訴,跟當地供應商及工程分包商的相關爭議等。中方人員由于不懂當地的相關法律法規、辦事程序,直接處理這些涉及當地事務的事宜較為困難。應招聘資深當地律師,專門負責或協助處理當地事務。
實施本土化戰略。一是經營管理本土化。運營方式采取當地行業的同行做法,了解當地法律、規范、標準,貼近當地市場。
二是人才本土化。尤其是人力資源方面,探索建立國際化用工制度,實現中外籍管理職員的高度融合,可以有效降低運營管理成本,也會極大降低遭遇突發事件的頻率。
三是融洽當地關系。積極配合當地機構的工作,增進友誼往來,為其提供必要幫助,組織增進雙方友誼的一些活動球賽、聯誼會、節日活動邀請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從事本地慈善活動,樹立負責任的中國企業形象。
共享信息資源。我國有很多企業走出國門,彼此應加強交流,共享防范緊急事件的經驗和信息,相互學習,相互支持,提高處置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篇4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和諧。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實行陽光操作;堅持適量新增與整頓固有客運市場相結合的原則,創建協調、有序的市場環境;堅持總量控制與優化城市公共交通資源相結合的原則,切實有效地解決市民乘車需求,維護出租車行業的穩定和發展。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本次出租汽車新增運力投放工作的組織領導,特成立市城區出租汽車新增運力投放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三個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曲波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工作職責為:負責綜合協調工作;負責中心城區出租車“迎節慶、樹形象”、車容車貌、駕駛員服務質量、從業培訓及車身廣告的規范、整治工作;指導新增出租車輛的文明創建工作。
三個工作專班分別是:運力投放工作專班,曲波同志牽頭負責,下陸區政府、鐵山區政府、市城市管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交警支隊、市出租車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組成專班成員,主要負責制定運力投放工作方案和中心城區新增運力指標分配方案及具體實施,制定中心城區摩托車整治方案、異地出租車違規經營整治工作方案和“黑車”整治工作方案;維穩工作專班,陸保新同志牽頭負責,市公安局、市局相關負責人組成專班成員,主要負責風險評估報告并制定運力投放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做好上訪人員宣傳解釋、疏導工作;配套政策工作專班,江進同志牽頭負責,市財政局、市地稅局、中石油昆侖城投燃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組成專班成員,主要負責制定承包費的最高限額標準,確定出租汽車經營權有償使用金額。
三、實施內容
(一)投放數量
本次新增出租車經營權指標200個。下陸、鐵山區(區域經營)各投放50輛,中心城區投放100輛。
(二)區域經營投放方案
1.投放車型:東風雪鐵龍新愛麗舍,發動機排量在1.6升以上;
2.投放方式:以服務質量為主要內容進行公開招投標;
3.投放對象:省范圍內從事道路運輸的獨立法人企業;
4.經營年限:與企業簽定經營權有償使用合同之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
5.相關稅費:與現有的出租車稅費一致;
6.經營模式:實行公司化經營,員工化管理,駕駛員優先錄用下陸、鐵山區域常住人員特別是失業、下崗人員;
7.經營范圍:實行區域經營,即在下陸和鐵山區域內經營,出租車可送客到下陸和鐵山區域外,但不得在區域外滯留兜客、攬客;
8.車輛顏色:與現有城區出租車企業車輛顏色有所區別;
9.基本運價:與現有中心城區出租車運價相同;
10.管理體制:市出租車管理局負責出租車業務的指導及行業管理和監督,下陸、鐵山區政府應確定專兼職部門協助管理。
(三)中心城區投放方案
1.投放車型:東風雪鐵龍新愛麗舍,發動機排量在1.6升以上;
2.投放方式:以獎勵的形式分配投放指標;
3.投放對象:市中心城區8家出租車企業中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合格者;
4.經營年限:與企業簽定經營權有償使用合同之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
5.相關稅費:與現有出租車行業稅費一致;
6.經營模式:實行公司化經營,員工化管理,駕駛員優先錄用本市常住人員特別是失業、下崗人員;
7.車輛顏色:與現有城區出租車企業車輛顏色相同;
8.基本運價:與現有中心城區出租車運價相同。
四、實施步驟
實施時間從年4月10日至年10月31日,具體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制定方案,落實責任階段
1.市交通運輸局負責起草我市重新啟用200臺出租車經營權指標的請示,上報省交通運輸廳客運出租車管理辦公室批準。
2.市政法委負責制定風險評估報告;市公安局負責制定運力投放過程中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3.市出租車管理局負責出租車行業的管理和監督,下陸、鐵山區政府應確定專兼職部門協助管理。
4.市財政局負責制定出租車經營權有償使用金額,明確中心城區和區域經營的具體征收標準;市物價局根據市交通部門提供的相關數據,負責制定承包費的最高限額標準;市地稅局負責確定地方稅收征收標準。
以上各項方案及標準應于年4月30日前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政策宣傳,整治“黑車”階段
1.組織開展對非法從事出租汽車客運行為進行專項整治。中心城區由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區由本區政府負責,確保運力投放前有良好的市場經營環境。
2.市交警支隊對中心城區組織開展摩托車專項整治活動,負責對出租車駕駛員進行安全、文明行車教育,負責整治中心城區道路交通秩序;市城市管理局負責對占道經營的車輛進行專項整治工作。
3.由市出租車管理部門根據八家出租車企業的服務質量考核結果,制定中心城區出租車經營權的具體獎勵分配方案,報領導小組批準后實施。
(三)有序投放,規范管理階段
1.按照“適時、適量、積極、穩妥”的原則,實行分批投放。
2.中心城區新增出租車在今年5月15日前投放到位。對本次新增的下陸、鐵山區出租車區域經營指標實行對外公開招投標,由市交通運輸局聯合下陸區政府、鐵山區政府公開對外招標,確定中標者,今年9月30日前投放到位。
3.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城區出租車車輛內外環境整治、出租車駕駛員培訓以及文明優質服務教育,以良好的形象迎接“一節一會”。
4.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在全行業實行公司化承包經營、員工化管理。企業必須全額出資購買車輛,明晰產權和權責經營機制;規范合同、明白收費,企業與司機按規定簽訂經營合同示范文本,按照相關配套政策工作專班制定的承包費項目和承包費標準,向司機收取承包費;統一規范公司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建立良好的出租汽車運營市場秩序和環境,形成規模和品牌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協調配合,強化責任意識。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及其工作專班要按照“政府負責、交通主管、部門聯動”的原則,按照本方案明確的各自工作職責,加強溝通和協調,形成合力,確保新增出租汽車經營權投放工作順利實施。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新增出租車的目的、意義、原則、方法等,為我市出租車運力的順利投放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繼續加大出租車運營市場管理力度,凈化出租車營運市場,維護廣大出租車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合法利益,建立長效機制,嚴厲打擊非法營運“黑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接待日制度、聯系出租車駕駛員制度,構建政府部門與出租車駕駛員對話機制,暢通出租車駕駛員合理訴求渠道,及時幫助解決涉及業主利益的實際問題。
(三)繼續清理涉及出租車駕駛員的收費項目,堅決取消不合理收費,努力減輕出租車駕駛員負擔。
篇5
企業名稱: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產許可證編號:聯系人: 電話:;
企業地址: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塘美村大塱民營西二路七號遠航科技園B2棟二、四樓 ;
自查時間:2021年4月14日8:00--17:30 ;
檢查項
檢查內容
檢查方法
檢查記錄
結果判定
不符合報告編號
說明
符合
不符合
不適用
1
組織架構圖,職責權限描述是否建立。
檢查組織架構圖,職責權限描述是否建立。
已經建立。
√
各個崗位是否履行自己的職責,從而保證整個組織架構的良好運作。
檢查整體組織架構,全面評價組織的各個崗位是否履行自己的職責,從而保證整個組織架構的良好運作。
各崗位已經履行各自的職責。
√
2
企業是否能保證產品質量的資源投入。
通過觀察、核實對于保證產品質量的資源投入情況。
能保證。
√
企業是否提供了足夠的資源保證要點的實施。
綜合評價,企業是否提供了足夠的資源保證要點的實施。
有提供足夠的資源。
√
質量負責人是否經授權。
檢查質量負責人授權書或其他證明文件。
有授權。
√
組織架構圖和實際運作,質量部門是否獨立。
檢查組織架構圖和實際運作,質量部門是否獨立。
運作正常,質量部門獨立。
√
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是否專職。
詢問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職責。
專職。
√
質量負責人是否同時兼任生產負責人。
詢問質量負責人職責。
不是兼任。
√
3
是否建立人員檔案。
現場抽查人員檔案建立情況。
都有建立人員檔案。
√
配備滿足生產要求的管理和操作人員。
綜合評價,人員的數量是否滿足企業的生產運營、品質管理需要。
滿足企業生產運營品質管理等
√
所有從事與本要點相關活動的人員應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能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
抽查不同崗位的員工,觀察操作或詢問如何開展工作,核對相應的作業文件要求。
相關活動人員能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
√
4
質量負責人是否應具有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相應技術職稱,具有三年以上化妝品生產相關質量管理經驗。
檢查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學歷證書或職稱證書及檔案,是否具有相應資質及經驗。
有相應資質及經驗。
√
質量負責人是否明確規定質量負責人的職責。
檢查是否明確規定質量負責人的職責。
有明確規定職責。
√
5
生產負責人應具有相應的生產知識和經驗。
檢查生產負責人的檔案,是否具有相應的資歷。
有相應的資歷。
√
生產負責人是否明確規定生產負責人的職責。
檢查是否明確規定生產負責人的職責。
有明確規定職責。
6
檢驗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資質或經相應的專業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
檢查檢驗人員檔案,微生物檢驗人員的資格證或培訓證明,專業技術培訓記錄,核對開展工作的能力。
有資格證、專業技術培訓記錄、考核合格后上崗。
√
7
是否建立培訓制度。
檢查相應的制度
有建立。
√
是否按照培訓制度規定實施
現場抽查3—5個人員,培訓內容是否包含上述規定,保留相應的記錄。
有按照培訓制度規定實施。
√
是否定期收集員工的培訓需求,更新培訓計劃,并落實。
檢查培訓需求記錄
有培訓和保留相應記錄。
√
培訓是否按計劃進行,至少每年進行一次。
現場抽查3—5個與生產、質量相關人員,查是否有相應的培訓和考核,保留相應的記錄。
有定期培訓和考核,保留相應的記錄。
√
8
是否建立人員健康衛生管理制度
檢查相應的制度
有建立制度。
√
是否建立人員健康檔案,員工是否在入職前體檢,是否在入職后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現場抽查3—5位直接接觸生產的員工是否有有效的健康證明。
有健康證明。
√
企業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人員不得佩戴飾物、手表等以及染指甲、留長指甲,不得化濃妝、噴灑香水,不得將個人生活用品、食物等帶入生產車間,防止污染。
對生產車間進行檢查。
按規定作業。
√
9
是否建立人員健康檔案,直接接觸產品的人員上崗前應接受健康檢查,以后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抽查3—5位直接接觸生產的員工。
有健康證明。
√
10
進入生產區的所有人員是否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更衣
檢查現場人員更衣情況是否符合要求;工作服的選材、樣式及穿戴是否與所在的生產環境要求相適應。
符合要求。
√
是否有外來人員進入車間的管理規定
檢查相應的制度,檢查外來人員進入車間的記錄,進出車間有無登記。
有記錄、有登記。
√
11
是否建立了文件化體系,且按照文件化體系有效運行,不斷檢查、改進系統。
檢查相應的文件及記錄。
有建立、有改進。
√
11
是否建立與生產規模和產品結構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將化妝品生產和質量的要求貫徹到化妝品原料采購、生產、檢驗、儲存和銷售的全過程中,確保產品符合標準要求。
檢查相應的文件及記錄。
有建立相應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產品符合標準要求。
√
12
是否制定質量方針,質量方針應包括對滿足要求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承諾,且得到溝通。 是否制定符合質量管理要求的質量目標,質量目標應是可測量的,并且與質量方針保持一致,且分解到各個部門。 是否制定評審方針并定期檢討質量目標的完成情況,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
檢查是否制定質量方針,是否涵蓋要求;檢查是否制定質量目標,是否涵蓋要求;抽查部分管理層,檢查是否了解質量方針以及企業的目標;檢查質量方針是否定期評審;抽查1—2個目標,看是否定期檢討質量目標的完成情況。
有制定質量方針和目標已涵蓋要求,有定期評審。
√
13
是否建立相應的質量管理制度。
檢查相應的文件。
有建立。
√
14
是否建立必要的、系統的、有效的文件管理制度并確保執行。
檢查是否有文件管理制度;現場檢查,要求崗位提供作業文件。
有文件管理制度。
√
確保在使用處獲得適用文件的有效版本,作廢文件得到控制。
檢查作廢的文件是否有清晰標識;工作現場是否有作廢的文件;作廢文件是否按要求管理。
文件有清晰標識,現場無作廢文件,已按要求管理
√
外來文件如化妝品法律法規應得到識別,并控制其分發。
檢查外來文件清單。
有識別和控制。
√
15
企業與本要點有關的所有活動均應形成記錄,包括但不限于:批生產記錄、檢驗記錄、不合格品處理記錄、培訓記錄、檢查記錄、投訴記錄、廠房設備設施使用維護保養記錄等,并規定記錄的保存期限。
檢查有無批生產記錄、檢驗記錄、不合格品處理記錄、培訓記錄、檢查記錄、投訴記錄、廠房設備設施使用維護保養記錄等。
都有相應記錄。
√
15
每批產品均應有相應的批號和生產記錄,并能反映整個生產過程,并保證樣品的可追溯性。
抽查1—2批產品進行追溯。
生產的批次能追溯。
√
16
是否建立與生產規模和產品類型相適應的實驗室,并具備相應的檢驗能力。
檢查檢驗記錄及現場提問,以了解是否有能力檢測產品企業標準中規定的出廠檢驗指標。
有能力。
√
實驗室應具備相應的檢驗場地、儀器、設備、設施和人員。
現場檢查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微生物和理化檢驗室及相應的儀器設備。
有符合要求。
√
是否建立實驗室管理制度和檢驗管理制度。
檢查是否建立實驗室管理制度和檢驗管理制度。
有建立。
√
17
實驗室應按檢驗需要建立相應的功能間,包括微生物檢驗室、理化檢驗室。微生物檢驗室的環境控制條件應能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檢查實驗室是否按檢驗需要設立相應的功能間。
有設立相應的功能間。
√
實驗室應按檢驗需要建立相應的功能間,包括微生物檢驗室、理化檢驗室。
詢問如何保證微生物實驗室環境條件滿足要求,進行評判。
有建立。
√
18
是否建立原料、包裝材料、中間產品和成品檢驗標準,按照相應質量標準對原料、包裝材料、中間產品和成品進行檢驗。
抽查3—5款原料、包裝材料、中間產品和成品,檢查是否建立標準;檢查檢驗報告及原始記錄,檢查是否按質量標準的規定進行相應指標的檢驗。
有建立,按照規定進行檢驗。
√
19
檢驗過程應有詳細的記錄,檢驗記錄應至少包括以下信息:可追溯的樣品信息;檢驗方法(可用文件編號表示);判定標準; 檢驗所用儀器設備。
抽查3—5款原料、檢查檢驗報告及原始記錄。
有理化檢測原始記錄且有編號。
√
20
是否按規定的方法取樣。樣品應標識清晰,避免混淆,并按規定的條件儲存,應標識名稱、批號、取樣日期、取樣數量、取樣人等。
檢查企業是否有取樣管理規定,是否對抽樣方法、取樣數量、樣品處理、頻率等作出明確規定;現場檢查作業人員取樣是否按照規定進行;檢查樣品標識是否清晰完整,樣品儲存是否滿足要求。
按規定的方法取樣。有明確規定樣品標識清晰完整,儲存能滿足要求。
√
21
是否建立實驗室儀器和設備的管理制度,包括校驗、使用、清潔、保養等。校驗后的儀器設備應有明顯的標識。 檢測儀器的使用環境應符合工作要求
現場抽查3—5款儀器,檢查是否有明顯的標識;檢查核對是否有檢驗室儀器設備清單及周期檢定計劃;檢查是否有校準/檢定報告?,F場檢查儀器的使用環境是否符合文件的要求。
有明顯的標識,有清單,有計劃,有報告.環境符合文件要求。
√
22
是否根據以下規定對試劑、試液、培養基進行管理:應從合格供應商處采購,并按規定的條件儲存;
檢查實驗室的試劑、試液、培養基購買記錄,看是否從合格供應商處進行采購 ;檢查試劑、試液、培養基的存儲條件,看能否滿足相關的要求。
合格供應商處采購,能滿足存儲條件。
√
已配制標準液和培養基應有明確的標識;
檢查標準液和培養基的配制記錄,現場檢查配制好的標準液和培養基的標識信息是否符合要求。
有明確的標識,符合要求。
√
標準品、對照品應有適當的標識。
現場檢查標準品、對照品的管理,其標識信息是否符合要求。
標識符合要求。
√
23
實驗室應建立檢驗結果超標的管理制度,對超標結果進行分析、處理,并有相應記錄。
檢查超標管理制度,詢問檢驗員檢驗結果超標如何處理。
有管理制度且執行。
√
24
委托檢驗的項目,須委托具有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并簽定委托檢驗協議。委托外部實驗室進行檢驗的項目,應在檢驗報告中予以說明。
檢查委托檢驗機構的清單,看是否都具有資質;檢查是否與委托檢驗的機構簽訂檢驗協議;檢查近三個月的委托外部檢驗實驗室的檢驗情況。
有資質,有簽協議。
√
25
質量管理部門應獨立行使物料、中間產品和成品的放行權。是否嚴格執行物料放行制度,確保只有經放行的物料才能用于生產。
檢查是否建立物料及產品放行制度;檢查相關文件,看是否規定質量管理部門獨立行使物料、中間產品和成品的放行權;抽查產品追溯,檢查物料和產品的放行是否經過質量管理部門的批準。
有建立放行制度.質量管理部門有獨立行使放行權。
√
成品放行前應確保檢查相關的生產和質量活動記錄。
抽查產品追溯,檢查是否按照物料及產品放行制度執行。
有按制度執行。
√
26
是否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規定不合格品的處理、返工、報廢等操作。
檢查企業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否明確規定不合格品的處理、返工、報廢等;現場檢查是否有不合格品,詢問不合格品應如何處理,反饋使用何種方式,是否有記錄。
有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有明確規定。不合格的處理返工、報廢等都有相關記錄。
√
27
不合格的物料、中間產品和成品的處理應經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是否建立專門的不合格品處理記錄,應對不合格品進行相應的原因分析,必要時采取糾正措施。
檢查不合格品處理記錄是否有質量部門負責人批準;檢查不合格品處理記錄是否采取了原因分析,糾正及糾正措施。
有負責人批準,不合格品處理都有采取原因分析,糾正及糾正措施。
√
28
不合格的物料、中間產品和成品應有清晰標識,并專區存放。
現場檢查不合格的物料、中間產品和成品是否有清晰標識,是否有專區存放。
有清晰標識,專區存放。
√
對于不合格品應按照一定規則進行分類、統計,以便采取質量改進措施。
檢查是否對不合格品進行分類統計。
有策劃分類統計。
√
29
工廠應保留返工產品記錄且記錄表明返工產品符合成品質量要求,得到質量管理部門的放行。
抽查3—5位員工,詢問何時需要返工,有無返工的情況發生;檢查返工產品記錄,放行前是否得到批準。
有記錄、有批準。
√
30
是否建立從物料入庫、驗收、產品生產、銷售等全過程的追溯管理制度,保證產品的可追溯性。
檢查企業的追溯管理制度,看是否包括物料入庫、驗收、產品生產、銷售等全過程。
有追溯管理制度、能追溯全過程。
√
31
是否實施質量風險管理,對物料、生產過程、儲存等環節進行質量風險的評估。
檢查企業是否建立質量風險管理制度。
符合相關要求。
√
是否根據質量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監控措施并保證實施。
質量風險評估是否包括物料、生產過程、儲存等環節。
符合相關要求。
√
相應的風險評估記錄應保留。
檢查企業是否根據質量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監控措施,檢查相關記錄,看監控措施是否按照計劃落實 。
符合相關要求。
√
應定期確認并更新風險評估。
檢查是否定期確認更新風險評估(最少每年進行一次)。
符合相關要求。
√
32
是否制定內審制度,包括內審計劃、內審檢查表,規定內審的頻率等。
檢查企業是否有文件規定定期開展內部審核。
有文件規定定期開展。
√
是否定期對本要點的實施進行系統、全面的內部檢查,確保本要點有效實施。
檢查最近一次的內審實施情況,看是否按計劃開展內部審核。
按計劃開展內部審核。
√
33
內審員不應檢查自己部門,內審人員應獲得相應資格或者通過培訓以及其他方式證實能勝任,知悉如何開展內審。
檢查內審員是否審核自己部門,詢問內審人員如何開展審核,是否勝任。
內審員設有審核自己部門,能勝任。
√
34
檢查完成后應形成檢查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檢查過程、檢查情況、檢查結論等。內審結果應反饋到上層管理層。對內審不符合項應采取必要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檢查最近一次的內審報告,看不符合項是否都采取了必要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糾正和預防措施是否有效,結果是否得到驗證;審核的報告是否反饋到上層管理層。
有糾正和預防措施,結果驗證有效報告有反饋到上層管理層。
√
35
廠房的選址、設計、建造和使用應最大限度保證對產品的保護,避免污染及混淆,便于清潔和維護。
檢查廠區環境是否整潔,廠區地面、路面及運輸等是否會對化妝品生產造成污染;檢查生產、行政、生活和輔助區總體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相互妨礙;檢查廠區周圍是否有危及產品衛生的污染源,是否遠離有害場所30米;廠房布局是否合理,各項生產操作是否相互妨礙;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有毒有害因素的生產車間,是否與居民區之間有不少于30米的衛生防護距離。
環境整潔,不會造成污染,總體布局合理。不會相互妨礙。廠區周圍沒有污染源,生產過程中沒有有毒有害因素的生產車間。
√
36
廠房是否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面積和空間,并合理布局;
檢查生產區是否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空間和面積,每條生產車間作業線的制作、灌裝、包裝間總面積不得小于100平方米。
有相適應的空間和面積。
√
應按生產工藝流程及環境控制要求設置功能間(包括制作間、灌裝間、包裝間等);
檢查各功能間是否按工藝流程進行設置,空間和面積與生產規模是否相適應。
按工藝流程進行設置,空間面積與生產規模相適應。
√
應提供與生產工藝相適應的設施和場地;更衣室應配備衣柜、鞋柜等設施。
檢查是否配備衣柜、鞋柜,私人物品與生產用品是否分開存放。
有配備私人物品與生產用品分開存放。
√
生產車間應配備足夠的非手接觸式流動水洗手及消毒設施。
檢查是否設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洗手、消毒設施,均為非手接觸式;檢查洗手、消毒設施是否正常使用。
有相適應的洗手,消毒設施,均為非手接觸式,各設施正常使用。
√
37
應規定物料、產品和人員在廠房內和廠房之間的流向,避免交叉污染。廁所不得建在車間內部。
檢查是否有合理的人流、物流走向;檢查廁所是否建在車間內部。
符合規定。
√
38
應規定清潔消毒的操作,制定相應的清潔消毒制度。
檢查是否制定清潔消毒制度,檢查現場的清潔效果;檢查清潔工具是否專用并無纖維物脫落;檢查消毒劑是否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并正確使用以保證滅菌效果;檢查消毒劑是否建立臺賬妥善管理;空氣和物表消毒應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如采用紫外線消毒的,使用中紫外線燈的輻照強度不小于70微瓦/平方厘米,并按照30瓦/10平方米設置。
有制度,效果良好,無纖維物脫落,消毒劑有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正確使用。有出賬管理,空氣和物表消毒安全有效,紫外燈按要求設置。
√
39
生產車間應按產品工藝環境控制需求分為清潔區、準清潔區和一般區。制定車間環境監控計劃,定期監控。
檢查是否按產品工藝合理劃分清潔區、準清潔區和一般區; 檢查環境監控計劃,是否按計劃實施;檢查是否有有效的檢測報告。
車間有按工藝合理劃分區域環境監控計劃有計劃實施有有效的檢測報告。
√
40
生產眼部用護膚類、嬰兒和兒童用護膚類化妝品的灌裝間、清潔容器存儲間應達到30萬級潔凈要求。
查看生產車間空氣檢測報告,參考《GB 50457-2008 醫藥工業潔凈廠房設計規范》30萬級標準;檢查生產區內是否設置指示壓差的裝置;
未生產眼部用護膚類、嬰兒和兒童用護膚類化妝品
生產區之間應根據工藝質量保證要求保持相應的壓差,清潔區與其他生產區保持一定的正壓差。
清潔區與其他生產區保持一定的正壓差;易產生粉塵的功能間與其他功能間保持一定的負壓差。
已按工藝質量保證要求設置。
√
生產車間溫度、相對濕度控制應滿足產品工藝要求。
檢查溫度和濕度的控制要求、監控制度;檢查監控制度的執行情況。
溫度、濕度滿足產品工藝要求。
√
41
易燃、易爆、有腐蝕性、易產生粉塵、不易清潔等工序,應使用單獨的生產車間和專用生產設備,具備相應的衛生、安全措施。
檢查易燃、易爆、有腐蝕性的工序是否設有相應的防護裝置。
有衛生、安全措施。設有相應的防護裝置。
√
易產生粉塵的生產操作崗位(如篩選、粉碎、混合等)應配備有效的除塵和排風設施。
檢查易產生粉塵的工序是否設有獨立的生產車間;檢查不易清潔的工序是否設置專用生產設備;檢查易產生粉塵的車間是否設有除塵裝置,一般情況回風不利用,避免交叉污染,如循環使用,應檢查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有除塵和排風設施
√
42
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棄物不得對產品造成污染。
檢查廢水、廢氣、廢棄物的處理制度及處理情況,是否對產品、環境造成污染,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43
地板、墻壁和房頂結構、管道工程、通風、給水、排水口和渠道系統應便于清潔和維護。
檢查清潔區的墻壁與地板、天花的交界處是否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便于清潔;現場檢查管道是否通暢,易于清潔。
清潔區的墻壁與地板,天花的交界處成弧形,便于清潔,管道通暢,易于清潔。
√
管道安裝應確保水滴或冷凝水不污染原料、產品、容器、設備表面。
現場檢查是否有產生水滴、冷凝水的情況,是否對產品產生污染。
不會對產品產生污染。
√
44
應根據生產作業需求提供足夠照明,安裝符合各類操作的照明系統。
查看生產車間工作面混合照度檢測報告:工作面混合照度不得小于220lx,檢驗場所工作面混合照度不得小于450lx;檢查生產區的照度與生產要求是否相適應,廠房是否設有應急照明設施;檢查照度檢測記錄
廠房設有應急照明設施。
√
照明設施應能防止破裂及其碎片造成污染,或者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產品。
檢查照明設施破裂是否會造成產品污染,或者采取加裝燈罩等措施保證產品防護。
有采取加裝燈罩措施不會造成產品污染。
√
45
是否建立成文的有效的蟲害控制程序和控制計劃。建立蟲鼠害設施分布圖。
檢查是否有鼠蟲害控制的管理制度,是否建立蟲鼠害設施分布圖。
有制度,有設施分布圖。
√
生產車間應配備有效防止鼠蟲害的進入、聚集和滋生的設施并及時監控。
檢查是否有鼠蟲害防治設施,是否及時監控。
成品倉沒安裝擋鼠板。
√
現場布置合理,工作狀態良好,定期檢查和清潔,并保留相應的記錄。
檢查是否有鼠蟲害控制的記錄。
有記錄。
√
46
生產車間應不存在任何蟲害、蟲害設施或殺蟲劑污染產品的實例,未有鼠、蚊、蠅等的孳生地。
檢查是否有鼠、蚊蠅等的滋生地;檢查是否在車間內部噴灑殺蟲劑或者使用鼠藥。
設鼠蚊蠅等的滋生地,沒有噴灑殺蟲劑和鼠藥。
√
應保留殺蟲劑使用清單并歸檔相關資料。
檢查殺蟲劑是否滿足要求。
滿足要求。
√
47
倉儲區應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面積和空間,應設置原料、包裝材料、成品倉庫(或區);
檢查倉儲區的面積和空間是否與生產規模相適應,并分區存放;倉儲區內部擺放是否過于密集,是否有物料擺放在倉儲區外面,庫存的貨物碼放是否離地、離墻10厘米以上,離頂50厘米以上,避開采暖設備并留出通道。
均有離地擺放。
√
應設置合適的照明和通風、防鼠、防蟲、防塵、防潮等設施。
檢查倉儲區的照度是否滿足實際操作需要,是否有應急照明設施;檢查是否有防鼠、防蟲、防塵、防潮等設施,并保存檢查記錄;
照度能夠滿足,有應急照明設施,有防鼠、防蟲、防塵、防潮等設施。
√
合格品與不合格品分區存放。
檢查不合格或過期原料是否加注標志,避免誤用,并及早處理;檢查是否有不合格品或過期原料的處理記錄。
有分區存存放、標識清晰。
√
48
對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等危險品應設置專門區域或設施儲存。
檢查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管理規定,是否有對驗收、儲存及領用的規定,是否建立入庫領用臺賬;檢查危險品是否專區存放,并專人上鎖管理;檢查有毒有害物品清單,抽查其中3種或以上有毒有害物質是否有安全數據,是否有使用記錄,其儲存是否定點、加鎖、專人管理并做好標識。
有規定,有建立專區存放,有專人上鎖管理,存管理數據、有使用記錄,定點加鎖,專人管理并有標識。
√
49
是否具備符合生產要求的生產設備和分析檢測儀器或設備。
檢查設備設計、選型等是否與工藝規程要求一致。
要求一致。
√
應建立并保存設備采購、安裝、確認的文件和記錄。
抽查3—5款設備查相應的記錄。
有相應記錄。
√
50
生產設備的設計及選型必須滿足產品特性要求,不得對產品質量產生影響。設備的設計與安裝應易于操作,方便清潔消毒。
檢查設計、生產等相關部門是否參與設備選型過程;檢查設備的選型是否有評估報告。
有參與、部分設備無選型評估報告。
√
51
所有與原料、產品直接接觸的設備、工器具、管道等的材質應得到確認,確保不帶入化學污染、物理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檢查設備的材質是否具有易清洗、易消毒、耐腐蝕等特性。
材質易清洗、易消毒,耐腐蝕等特性。
√
與產品直接接觸的生產設備(包括生產所需的輔助設備)表面應平整、光潔、無死角、易清洗、易消毒、耐腐蝕,
檢查設備表面是否平整光潔,無死角。
平整光潔,無死角。
√
所選用的劑、清潔劑、消毒劑不得對產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檢查所使用的劑、清潔劑、消毒劑是否有污染的可能。
無污染的可能。
√
52
應根據化妝品生產工藝需求及車間布局要求,合理布置生產設備,設備擺放應避免物料和設備移動、人員走動對質量造成影響。
檢查設備布局是否交叉,以減少操作人員活動的范圍。
設備布局合理。
√
53
生產設備都應有明確的操作規程。
檢查3—5款生產設備是否有明確的操作規程;
有部分生產設備沒有操作規程
√
應按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操作和記錄。
是否按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操作和記錄。
有按操作規程操作。
√
54
應制定生產設備的清潔、消毒操作規程,規定清潔方法、清潔用具、清潔劑的名稱與配制方法、已清潔(消毒)設備的有效期等。
檢查是否制定清潔消毒制度,并規定了相應的要求。
有制度,有相應的要求。
√
設備的清潔消毒應保留記錄。
檢查投料前生產場所及設備設施是否按工藝規程要求進行清場或清潔消毒。
按工藝規程要求進行。
√
連續生產時,應在適當的時間間隔內對設備進行清潔消毒。
連續生產時,是否在適當的時間間隔內對設備進行清潔消毒。
在適當的時間間隔內消毒。
√
應能隨時識別設備狀態,如正在生產的產品及批次,已清潔,未清潔等。
檢查有無設備狀態標識。
設備狀態標識。
√
55
已清潔(消毒)的生產設備,應按規定條件存放。
現場檢測衛生狀況,必要時作抽檢;已清潔(消毒)的生產設備存放是否避免被污染。
按規定條件存放
√
56
是否根據國家相關計量管理要求、生產工藝要求對儀器儀表等制定合理的校驗計劃并執行。
檢查是否有計量器具清單、周期檢定計劃及檢定記錄;檢要的計量器具是否有唯一的編號,是否定期校驗;現場隨機記下3—5個計量器具編號,檢查是否有相應的檢定報告;其編號與周期檢定計劃或計量器具清單中是否一致。
有清單、有計劃、有記錄、有報告、清單一致。
√
當發現校驗結果不符合要求時,應調查是否對產品質量造成影響,并根據調查結果采取適當措施。
當發現校驗結果不符合要求時,是否調查對產品質量會否造成影響,并根據調查結果采取適當措施。
會采取適當措施。
√
57
是否制定生產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檢查是否有生產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有制度。
√
生產、檢驗設備均應有使用、保養、維修等記錄。
現場抽查3—5個設備,檢查生產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有記錄。
√
維修保養不得影響產品質量。
現場檢查設備是否出現生銹等保養不當的情況。
無保養不當的情況。
√
58
水處理設備及輸送系統的設計、安裝、運行、維護應確保工藝用水達到質量標準要求。
綜合判斷;現場觀察;檢查是否制定水處理裝置的維護、保養制度和計劃;檢查是否制定水處理系統的清潔消毒規定,并按要求執行。
有制度,有相應的要求。
√
59
水處理系統應定期清洗、消毒,并保留相應的記錄。 是否確定所需要的工藝用水標準,制定工藝用水管理文件,規定取樣點及取樣的頻率,取樣點選擇應合理。對水質定期監測,確保工藝用水符合生產質量要求。
生產用水的水質和水量應當滿足生產要求,水質至少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pH值除外);檢查水處理生產記錄,水處理系統圖及運行情況。
有制度,有相應的要求。
√
不同用途的生產用水的管道應有恰當的標識(包括熱、冷、原水、濃水、純水,清潔的水,冷卻水,蒸汽或者其他)應標識水系統的取樣點。
檢查是否有工藝用水標準,并形成文件;檢查近3個月的水質內部檢驗記錄,核對標準;檢查檢驗報告,核對標準。
有制度,有相應的檢查記錄。
√
60
物料和產品應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或其他有關法規。
檢查是否定期進行合規性評價,及時進行分析、應對及跟進檢討,檢查相關記錄。
定期評價、及時分析、應對跟進檢討。
√
企業不得使用禁用物料及超標使用限用物料,并滿足國家化妝品法規的其他要求。
檢查物料清單。
無禁用物料及超標使用限用物料。滿足國家化妝品法規。
√
61
應建立供應商篩選、評估、檢查和管理制度以及物料采購制度,確保從符合要求的供應商處采購物料。
檢查是否有供應商管理制度;檢查制度是否明確供應商的準入程序及管理的方式。
有制度并明確準入程序及管理的方式。
√
供應商的確定及變更應按照供應商的管理制度執行,并保存所有記錄。
是否有變更物料、變更供應商的管理規定及相關評估記錄(當物料或供應商發生變更時應對新的供應商進行質量評估;改變主要物料供應商的,還需要對產品進行相關的評估)。
部分供應商變更無評估記錄。
√
62
供應商的選擇:包括收集供應商相關資料;確認供應商的資料符合要求;驗證供應商提供的樣品符合產品要求;必要時企業需對供應商進行實地評估。
檢查是否識別哪些供應商需要開展現場審核;是否對重點原輔料供應商開展現場審核,并有評估記錄;檢查供應商是否建立合格供應商清單并及時更新。
有相關記錄。
√
供應商的管理:建立供應商檔案,建立合格供應商清單,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和檢查。
現場抽查3—5家物料顯示的供貨商,核對是否在合格供應商清單中,是否建立了供應商的檔案資料;是否定期對供應商檔案信息進行更新,確保供應商檔案處于最新狀態;檢查是否有相關供應商評估規定;檢查是否有供應商評估記錄。
有相關記錄。
√
63
建立索證索票制度,認證查驗供應商及相關質量安全的有效證明文件,留存相關票證文件或復印件備查,加強臺賬管理,如實記錄購銷信息。
采購原料必須按有關規定索取有效檢驗報告單;采購原料應保留法定票椐(或復印件)并存檔,如采購發票等。
有相關報告。
√
對進口原料應有索證索票要求。
對存在質量安全風險原料,應定期索取供應商第三方檢測報告或鑒定書。
有索取報告。
√
是否制定采購計劃、采購清單、采購協議、采購合同等采購文件,并按采購文件進行采購。
記錄臺賬中產品名稱、批號、數據應與法定票據和檢驗報告一致;檢查是否制定相應的采購計劃等文件,是否按采購文件進行采購。
和報告一致、按采購文件進行采購。
√
64
應按照物料驗收制度驗收貨物,確保到貨物料符合質量要求:
檢查是否有物料驗收管理,對來貨物料供應商名稱、產品名稱、數量、批號、生產日期與實物、訂單的符合性進行檢查。
有物料驗收管理、符合規定。
√
來料時應核對物料品種、數量是否與采購訂單一致,并查驗和保存當批物料的出廠檢驗報告;
檢查是否有對物料出廠檢驗報告進行收集、核對、存檔。
有收集、核對、存檔。
√
應檢查物料包裝密封性及運輸工具的衛生情況,核查標簽標識是否符合要求;
檢查是否有對來貨包裝完整性進行檢查的記錄,發現有破損情況是否有特殊處理并形成記錄。
有記錄報告。
√
按抽樣制度進行抽樣,并按驗收標準檢驗,保存相關檢驗記錄。
檢查是否有對物料運輸的防護措施;檢查是否有對采購物料標簽進行核查,核查標簽標識產品名稱、數量、批號、生產日期是否與檢測報告、實物、訂單一致
有防護措施、采購物料標簽、標示與實物訂單一致。
√
65
應建立物料和產品儲存制度,如物料應離墻離地擺放,應確保存貨周轉,定期盤點,任何重大的不符應被調查并采取糾正行動。
檢查是否建立物料和產品儲存制度。
有建立。
√
66
原輔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包裝材料按批存放,定位定點擺放,并標示如下信息:供應商/代號、物料名稱(INCI)/代號、批號、來料日期/生產日期、有效期(必要時)
現場檢查,是否標識相應的內容。
有標識相應的內容。
√
67
對于人工管理的原料和包裝材料應分區儲存,確保物料之間無交叉污染,原料庫內不得存放非化妝品原料。物料和產品應標識檢驗狀態,將物料和產品按待檢、合格、不合格三種狀態區分。
現場檢查,是否分區。
區域有劃分。
√
易燃、易爆等危險化學品應按國家有關規定驗收、儲存和領用。
現場檢查。
按國家有關規定驗收儲存和領用。
√
68
應明確物料和產品的儲存條件,對溫度、相對濕度或其他有特殊儲存要求的物料和產品應按規定條件儲存、監測并記錄。
檢查是否書面識別所有物料的儲存要求;現場檢查是否儲存在適宜條件下;是否監測并記錄。
有書面識別所有物料的儲存要求條件適宜,有監測并記錄。
√
69
是否制定產品保質期和物料的使用期限的制度,并建立重新評估的機制,保證合理性。
檢查是否規定物料、中間產品使用期限;檢查期限的規定是否準確核對標識,檢查中間品暫存容器及貯存期限是否超出規定。
有規定使用期限,沒有超出規定。
√
70
物料應按先進先出的原則和生產指令,根據領料單據發放,并保存相關記錄。
檢查是否具有生產指令及相應記錄;檢查物料發放是否按“先進先出”的原則操作。
有生產指令及相應記錄,是按“先進先出”的原則操作。
√
領料人應檢查所領用的物料包裝完整性、標簽等,核對領料單據和發放物料是否一致。
檢查物料領用記錄是否能夠利于追溯;檢查領料人是否核對領物料名稱、批號、數量、包裝完整性、標簽等與領料單和實物的一致性;檢查領料人是否核查所領物料是否有發霉、變質、生蟲、變色等異常情況,并簽名確認。
能夠利于追溯、領料人有核對物料并簽名確認。
√
71
生產結存物料退倉時,若確認可以退回倉庫,應重新包裝,包裝應密封并做好標識,標識包括名稱、批號、數量、日期等。
檢查存疑物料退倉記錄是否有質量人員確認質量狀態;
有質量人員確認質量狀態。
√
質量存疑物料退倉時,應由質量管理人員確認,并按規定處置。
檢查生產結存物料退倉后是否密封包裝,是否有明確標識。
符合。
√
倉庫管理人員核對退料單據與退倉物料的名稱、批號、數量是否一致。
檢查退倉物料清單是否有倉管人員核對名稱、數量、批號、質量狀態、退倉日期等信息,是否與單據一致
符合。
√
72
產品的標簽、說明書內容應符合相關法規要求
抽查產品標簽,是否符合相關法規要求。
符合要求。
√
73
每批產品均應按規定留樣;留樣保存時間應至少超過產品保質期后6個月,按產品儲存條件進行留樣管理。
檢查是否有留樣規定并落實執行;留樣保存條件是否符合產品保存要求條件;現場觀察是否有專設的留樣室,留樣是否按品種、批號分類存放,標識明確。
按規定留樣,符合保存條件,有專設的留樣室,分類存放標識明確。
√
留樣數量應至少滿足產品質量檢驗需求的兩倍。
檢查各產品保質期前后及近期生產的產品批號,到留樣室現場抽查3—10批,看是否都留樣;抽查產品的留樣跟蹤檢驗記錄,看保質期內是否都合格,如有不合格是否立即采取了有效的糾正措施。
都有留樣。保質期內部合格。留樣數量按規定要求。
√
74
應明確產品運輸管理要求;應確保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可追溯性。
檢查是否有產品運輸管理要求;
有。
√
應清晰地記錄發貨,以表明貨物在轉交過程中已進行完全檢查。
檢查是否有出貨記錄;
有。
√
同時對運輸的車輛進行衛生檢查,并保留記錄
檢查是否有衛生檢查記錄。
有。
√
75
出廠后返回的產品應專區存放,經檢驗和評估,合格后方可放行;不合格的按規定處理并記錄。
若有返廠的產品,核查是否對返廠產品進行檢驗,對檢驗不合格的是否按不合格品處理并記錄。
有檢驗,按規定處理記錄。
√
76
是否建立與生產相適應的生產管理制度。
檢查是否有生產管理制度并切實可行。
有制度并切實可行。
√
生產條件(人員、環境、設備、物料等)應滿足化妝品的生產質量要求。
綜合判斷,是否滿足要求。
滿足。
√
是否建立并嚴格執行生產工藝規程。
檢查工藝規程文件是否齊全;工藝規程是否包括配方、稱量、配制、灌裝、包裝過程等生產工藝操作要求及關鍵控制點。
文件齊全,包括配方、稱量、罐裝、包裝過程等。
√
77
應建立產品批的定義,生產批次劃分應確保同一批次產品質量和特征的均一性,并確保不同批次的產品能夠得到有效識別。
檢查生產現場是否有批生產指令。
有。
√
78
應建立生產區域清潔程序及清潔計劃,生產區域應定期清潔、消毒。
現場檢查生產區域的清潔是否按要求計劃;現場檢查記錄是否有對生產區域清潔消毒操作。
有定期清潔消毒計劃并操作。
√
是否根據生產計劃制定生產指令;生產操作人員應根據生產指令進行檢查。
抽查詢問生產操作人員是否制定了生產指令,并進行了生產指令內容檢查確認。
有制定并確認。
√
79
物料應經過物料通道進入車間。
檢查車間人流物流通道是否有效分開。
是。
√
進入清潔區和準清潔區的物料應除去外包裝或進行有效的清潔消毒。
物料進入車間是否按要求經過物流通道;現場檢查和抽查記錄是否在規定區域除去外包裝或進行有效的清潔消毒。
按規定要求。
√
80
使用的內包裝材料應經過清潔必要時經過消毒,應建立文件化的包材消毒方法,消毒的方法需經過驗證并保留記錄,如未對包材進行清潔消毒,需提供證據證實產品的符合性。
檢查包材是否經過消毒。
有消毒。
√
81
生產使用的所有物料、中間產品應標識清晰。
現場檢查是否符合要求。
符合。
√
82
配料、稱量、打印批號等工序應經復核無誤后方可進行生產,操作人和復核人應簽名。
檢查操作人員投料前是否復核了物料品名,批號,數量等;檢查配料、稱量、投料記錄是否完整并復核簽名確認。
復核了,記錄完整并復核簽名確認。
√
83
生產過程應嚴格按生產工藝規程和崗位操作規程實施和控制,及時填寫生產記錄。
檢查生產記錄是否及時填寫。
及時填寫。
√
產品應建立批記錄,記錄應完整。
批號打印記錄是否與生產指令相符合;檢查員工的生產操作與生產工藝的符合性。
相符合。
√
中間產品應規定儲存條件和期限,并在規定的期限內使用。
檢查中間產品是否規定了儲存條件和期限。
規定了。
√
84
以下情況應特別注意防止混淆、差錯、污染和交叉污染:
產生氣體、蒸汽、噴霧物的產品或物料;
現場檢查產氣、蒸汽、噴霧的物料或產品是否有良好防護措施,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有良好防護措施。
√
生產過程使用敞口容器、設備、油;
敞口容器、設備、油應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有有效防護措施
√
流轉過程中的物料、中間產品等;
現場檢查儲物區物料、中間產品、待檢品的存放是否有能夠防止差錯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有能夠防止差錯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
重復使用的設備和容器;
設備和容器連續使用時,是否定期進行消毒。
定期消毒。
√
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等。
現場檢查生產廢棄物的收集和排放是否有效防止產品被污染和交叉污染。
有效防止。
√
85
灌裝作業前調機確認后,方可以進行正式生產。按照文件化的檢查要求,進行首件檢查,并保留檢查記錄。
現場檢查。
有做著首件確認再正式生產。
√
86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按規定開展過程檢驗,應根據工藝規程的有關參數要求,對過程產品進行檢驗。作好檢驗記錄,并對檢驗狀態進行標識。(過程檢驗包括首件檢驗、巡回檢驗和完工檢驗)
現場檢查,是否建立過程檢驗的制度,詢問員工開展哪些檢驗活動,如何操作,核對與文件制度的一致性,檢查相應的記錄。
有過程檢驗的制度,首件制度巡回檢驗、完工檢驗。
√
87
每一生產階段完成后應按規定進行清場,并填寫清場記錄。
檢查清場記錄。
有記錄。
√
88
每批產品應進行物料平衡計算,確保物料平衡符合要求,若出現偏差,須查明原因,確認無質量風險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抽查批記錄是否有進行物料平衡計算;物料平衡計算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則進一步檢查是否進行了原因分析和質量風險確認措施。
√
推薦項,暫不列入檢查范圍。
89
物料退倉前應重新包裝、標識,標識包括名稱、批號、數量、日期等。
倉庫檢查退倉物料標識。
√
推薦項,暫不列入檢查范圍。
90
是否建立驗證管理組織,制定驗證管理制度和驗證計劃,根據驗證對象制定驗證方案,并經批準。
檢查是否有設定驗證管理小組,各成員是否有工作職責,分工明確;檢查是否有驗證管理制度,對各項驗證工作有明確規定;檢查是否有制定驗證計劃,對各個具體驗證對象制定可行的驗證方案,并經審批。
√
推薦項,暫不列入檢查范圍。
91
驗證應按照批準的方案實施,并形成驗證報告,經檢查后存檔。
檢查驗證報告。
√
推薦項,暫不列入檢查范圍。
92
是否對空氣凈化系統、工藝用水系統、與產品直接接觸的氣體、關鍵生產設備及檢驗設備、生產工藝、清潔方法、檢驗方法及其他影響產品質量的操作等進行驗證。
檢查驗證計劃是否包括公用設施系統(空氣凈化系統、工藝用水,直接接觸產品的氣體),關鍵設備、關鍵工藝、清潔方法、檢驗方法等所有影響產品質量的環節;檢查相關驗證報告,是否與計劃一致,是否按審批驗證方案執行,驗證結果是否符合預期要求,當超出預期時是否有調整措施;檢查驗證報告是否經負責人審批,并存檔保存。
√
推薦項,暫不列入檢查范圍。
93
根據產品質量回顧分析是否進行再驗證,關鍵的生產工藝、設備應定期是否進行再驗證。
檢查是否有針對質量回顧分析進行再驗證計劃和方案,如有,則檢查驗證報告;是否與質量回顧分析結論一致;如有不同,是否有分析原因及調整措施;檢查是否有針對關鍵生產工藝、設備的再驗證計劃及方案,檢查相關驗證報告。
√
推薦項,暫不列入檢查范圍。
94
當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如生產工藝、主要物料、關鍵生產設備、清潔方法、質量控制方法等發生改變時,是否進行驗證。
檢查是否有關于質量影響因素變更的驗證管理規定;檢查相關驗證報告,驗證結論是否符合要求。當驗證結論不符合時是否有采取措施進行調整,并重新進行驗證。
√
推薦項,暫不列入檢查范圍。
96
產品銷售是否有記錄,記錄是否包括產品名稱、規格、批號、數量、發貨日期、收貨單位和地址。
檢查相關文件及記錄,檢查記錄是否包括所規定的內容。
有相關文件記錄記錄有規定的相關內容。
√
產品銷售記錄是否保存至產品保質期后一年。
抽查2—3個產品一年內的銷售記錄,檢查是否按規定的期限進行保存。
是按規定的期限進行保存。
√
97
是否建立產品銷售退貨制度。
檢查公司是否建立相關的退換貨制度,并檢查這些制度的執行情況(有無實際操作和演練)。
有建立,按制度執行。
√
98
是否建立產品質量投訴管理制度,并指定人員負責處理產品質量投訴并記錄。
檢查是否有有關客戶投訴的管理制度,看是否有記錄和調查處理的規定。
有管理制度,有記錄。
√
質量管理部門是否根據產品質量投訴內容,分析投訴產品質量情況,采取相應措施改進。
抽查產品質量投訴處理的相關資料,檢查是否有指定的人員負責處理,是否落實執行,是否有記錄;抽查近6個月的產品質量投訴內容,檢查是否有相應的分析報告,是否有采取具體措施進行改進。
有指定人員負責、有執行,分析報告,有措施改進。
√
99
是否建立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指定部門和人員負責。重大群體性化妝品不良反應應及時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化妝品不良反應的重復發生。
檢查是否有程序和調查處理的規定。
有。
√
100
不良反應案例的記錄內容是否包括投訴人或引起不良反應者的姓名、化妝品名稱、化妝品批號、接觸史和皮膚病醫生的診斷意見。
檢查近期的產品不良反應案例,檢查是否按規定進行處理,處理措施是否落實有效,記錄是否完整。
無不良案例。
√
101
是否制定產品召回制度。
檢查是否有召回的相關制度。
有。
√
102
應建立召回緊急聯系人名錄,規定召回時的職責權限。
檢查是否建立了緊急聯系人名錄,規定職責權限。
已建立。
√
103
當產品出現嚴重安全隱患或重大質量問題需要召回時,應按規定報告,并調查處理。
檢查是否有產品出現嚴重安全隱患或重大質量問題需要召回的情況,是否按規定報告,并調查處理。
沒有。
√
104
召回的實施過程應有記錄,記錄的內容應包括產品名稱、批號、發貨數量、已召回數量等。
檢查召回/模擬召回報告。
有模擬召回報告。
√
105
已召回的產品標注清晰,隔離存放;并對召回的產品進行檢驗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產品的處理,并形成報告。
如沒有實際召回,檢查文件的規定及模擬召回報告的描述。
按召回制度實施。
√
自查結果記錄:
1,自查項目的總數:105項,違反一般項目5項,關鍵項目0項。
2,是否影響生產:是 ; 否 √
3,不合格項目情況說明:
篇6
石紅高速公路技術等級高、質量要求嚴,加之工期緊,任務重,我公司繼續發揚“團結奮進、艱苦創業、努力筑路、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舉全公司之力,優質高效完成石紅高速公路四合同段的施工任務。
1、質量控制措施
1.1質量方針及目標
質量是企業的信譽,是企業的生命,切實保證工程質量是我單位的宗旨,因此在本工程項目施工中,我單位嚴格按照招標文件中的質量保證要求,依據我單位ISO9002《質量體系-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標準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并針對本工程的特點,推行ISO9002《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標準,進行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積極消除質量隱患,努力爭創全段優質工程。
(1) 我項目的質量方針是:堅持“用戶至上、質量第一”的宗旨,科學管理、精心施工,為用戶提供滿意的路橋、隧道工程產品,以滿足用戶的需要和期望。
(2) 質量目標為:
①工程質量總評價優良。
②各類檢測、試驗資料齊全,混凝土、砂漿強度、開挖、填筑、砌體,防護的合格率達到100%。
③各分項工程一次檢驗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95%以上。
④公路、橋梁工程的工程質量達到《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中規定的優良。
⑤全部施工項目符合招標技術規范和設計要求,達到國家和部頒標準,爭創省、部級優質工程。
⑥杜絕施工中重大質量事故。
1.2 開展質量教育,增強員工質量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
(1)公路建設成敗的關鍵在于質量,質量體現企業的面貌,保證質量是企業的基本職業道德。因此,在全體員工中不斷進行“質量第一”的教育,把質量的優劣與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聯系在一起,實行質量與獎金掛鉤,認真進行獎懲兌現,增強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各級領導和各職能部門處處重視質量工作,把保證質量滲透到施工過程的方方面面。做好工程質量交底工作,使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一開始就引起各施工單位的高度重視。在施工過程中,推廣公司在其它公路施工中的成功經驗,項目經理部每月召開施工生產分析會上,首先通報各施工隊上月工程施工質量情況,使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做到長抓不懈、警鐘長鳴。
(2)由項目總工程師及分管領導親自抓技術交底和組織關鍵和特殊工序的作業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技術學習,嚴格貫徹執行制定的施工控制程序和提高職工技術素質。
(3)按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作業,實行定人、定點、定崗位施工。做到獎優罰劣,確保一次達標。對不按施工程序和設計標準施工的班組和個人追究責任,并予以經濟處罰。
1.3 制定施工技術管理辦法及措施
(1) 建立以項目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管理系統,執行我單位通過IS09001標準體系《質量文件》中的《施工技術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規定??偨Y我單位公路、橋梁、隧道工程的施工經驗和教訓,結合本工程設計要求、地質情況及技術要求,制定和執行崗位責任制、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施工設計文件會審制、技術交底制、開竣工報告制、測量多級復核責任制及竣工文件編制辦法。
(2) 對關鍵和特殊工序制定詳細的并落實到人的施工過程控制程序和操作細則,并對技術人員實行專業分工負責責任制,專業技術人員既是該工序技術質量負責人,又是工序施工負責人,有效防止因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責任不清而導致的質量缺陷。
(3) 施工過程中嚴格技術把關,做到:“六不施工,三不接交”。“六不施工”是:不進行技術交底不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不清不施工;測量和資料未經審核不施工;材料無合格證或試驗不合格不施工;隱蔽工程未經檢查簽證不施工;未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或批準的工序不施工。“三不接交”是:無自檢記錄不接交;未經監理工程師或值班技術人驗收不接交;施工記錄不全不接交。
(4) 為切實加強施工質量管理,本項目施工技術管理及關鍵工序技術負責人均為從事過多個公路、橋梁工程項目施工的專業技術人員。
1.4 健立質量檢查機構,加強質量監督檢查
本合同段在項目部設質檢科,質量檢驗技術人員10人,道路技術人員11人,橋梁技術人員13人,隧道技術人員5人,試驗人員12人以上,組成項目質量監督機構,質檢員在現場進行質量跟蹤檢查,加強對各道工序特別是關鍵部位或技術復雜部分的專職檢查,嚴格把關,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有關人員糾正,對重大問題立即向項目技術責任人報告。
1.5 施工過程嚴把“四關”
(1) 嚴把圖紙關、首先組織技術人員對圖紙進行認真復核,讓所有技術人員徹底了解設計意圖,其次嚴格按照圖紙和規范要求組織實施,并層層組織技術交底。
(2) 嚴把測量關,由公司施測隊對整個工程的設計控制數據進行復核,項目經理部施工測量組根據復核成果進行測量控制,負責施工測量放線。
(3) 嚴把材料質量及試驗關,由中心試驗室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對每批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等按規范要求進行質量檢驗,并按我單位IS09001質量保證體系進行管理,杜絕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使用到工程中。
(4) 嚴把過程工序質量關,監督和指導施工嚴格按照技術圖紙、規范及技術措施進行。施工中嚴格把好路基填方和“三背一部”壓實關和砂漿、混凝土計量關,實行施工全過程的自控檢查,做到工前有技交底,工中有檢查指導,工后有總結,開展自檢、互檢、交接檢,每道工序完工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復檢。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下道工序施工,施工現場要做到有人施工就有人管理,有人監督,使各項工程的施工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任何一項工程的施工要做到使監理工程師滿意,業主滿意。
1.6 加強試驗檢驗工作
加強檢測工作是保證質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產品質量的優劣是通過試驗檢測確定,因此,必須完善檢驗機構,建立現場試驗室,并配備滿足工程需要的各項試驗檢測儀器設備和檢測人員,用試驗數據指導施工。試驗室主要工作范圍為:
(1) 對工程中使用的鋼筋、水泥、砂石骨料、裝飾材料等所有原材料,在進場及使用前,及時按照《公路橋梁施工技術規范》、《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及本合同段《技術規范》以及相應的規程規定進行取樣試驗,經檢驗合格方可使用。主要試驗項目有:砂石料強度、磨耗率、壓碎值試驗、金屬材料品質檢驗等。
(2) 對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種混凝土在施工前均根據各部位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方法及性能要求,進行混凝土和砂漿配合比設計試驗,確定最優配合比;土壤擊實試驗及路床各層填料強度(CBR值)試驗。
(3) 混凝土拌制過程中根據砂石骨料含水率的變化及時調整配合比,并按規范要求進行混凝土及砂漿現場取樣檢驗,確保對混凝土和砂漿拌合質量的有效控制。
(4) 施工中對路基壓實度及時進行檢驗。
截止12月15日,本項目共進行了原材料檢測2068次,外委檢測94次,砼(砂漿)強度檢測37333組,壓實度檢測1191份,標準試驗67次,彎沉檢測2420點。
1.7 采用標準方法,實行規范化和標準化作業
本工程整個施工作業過程,貫穿工前交底、工中檢查、工后驗收的“一條龍”操作管理方法,推進施工工序作業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采用標準方法,實行規范化作業,通過工序控制和工藝控制,杜絕各類質量通病,消除施工中的薄弱環節,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運用到各項施工 生產中去,確保工程質量。施工中對以下關鍵工序的質量保證措施如下:
(1) 工程測量
采用已校驗的GPS和全站儀布網及放樣測量;采用已校驗的水準儀進行全合同段加密水準點測設及工程放樣測量。所有測量設備必須檢驗合格才能使用,測量作業由富有經驗的專業人員進行測量放線、復測。各類測量精度均滿足有關《規范》要求。
(2) 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首先處理好基底,按照試驗路段取得的參數,根據不同的土質類別配備各類機械,并留有一定備用余地。路基施工機械配套,其能力和型號符合規定要求。通過試驗確定路堤各層的松鋪厚度、最佳含水量和壓實遍數等參數,施工中以壓實度為重點,以平整度為龍頭,采用重型擊實標準,作為路基和路面壓實度檢測的依據,保證每層各處均達到《規范》壓實度標準。施工中按透水性大小分層填筑碾壓,透水性小的層面留4%的雙向排水坡,不合格填料不得用來充作填料。預加沉落度符合《規范》規定及冬季施工規定。
(3) 橋梁施工
按指揮部標準化統一安排,鋼筋制作全部集中在鋼筋加工棚進行,項目部設鋼筋加工棚7個,其中橋梁下部構造鋼筋加工棚2個,梁場鋼筋加工棚5個。砼采用集中拌和,集中供應,項目部設大型拌和站2個,配備拌和機60型2臺,90型2臺,砼罐車30臺,以保證工地所需。橋梁樁基采用人工挖孔樁、鉆孔樁進行施工,橋梁下部構造根據墩柱的類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藝,圓柱墩直接采用一次澆注成型,方柱墩、薄壁墩、實體墩等采用翻模施工,吊車和塔吊起吊。
全段梁板根據工地情況共設置5個梁場進行生產,其中T梁梁場4個,空心板預制場1個。預制混凝土施工中精確制作好底臺座,嚴格控制預拱度,做到預制一塊梁即觀測、調整底座一次,其次,預應力管道布設要準確放樣,按設計要求使其均勻順直,最大限度減少預應力損失,混凝土澆注時,逐層澆筑振搗密實,避免振壞預應力鋼材,保證混凝土強度穩定。預應力張拉時,張拉設備先精確標定,送檢測部門質檢合格后,按設計要求,實行張拉應力和延伸量雙控制,來保證張拉效果。
(4) 砂漿和混凝土施工
砂漿和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配合比采用監理工程師及業主批準的配合比?;炷涟韬蠒r必須嚴格控制好水泥用量、水灰比和坍落度?;炷临|量檢驗程序見框圖。模板應具有足夠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表面應光潔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以保證混凝表面質?;炷翝仓?,對模板軸線、支架、螺栓進行認真檢查、復核,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炷翝仓戤呉皶r養生。水泥砂漿要控制好稠度。
(5) 隧道工程的施工
大中山隧道群地質條件差,圍巖類別以V級、IV級圍巖為主,施工V級圍巖段采用“管注漿超前、短進尺、少擾動,強支護,早成環、二次襯砌緊跟”,IV級圍巖段采用“短進尺、弱爆破、少擾動,早噴錨、勤量測,緊封閉、強支撐、早成環”等技術措施,由于圍巖較差,主要采用三臺階法,并預留核心土法進行施工。并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及時調整開挖方法、分析情況、適當調整設計參數,以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1.8 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
層次分明,責、權、利相結合的質量責任制,認真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大力推行質量管理標準,把能量化的質量工作目標量化到負責工程項目的各職能部門和具體人員頭上,基本做到質量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同時緊緊抓住施工現場,對每個工程項目的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打好工程質量主要環節的攻堅戰,消滅質量通病。
2、施工中工程質量的自檢情況及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情況
2.1施工中工程質量的自檢情況
工程質量的自檢是項目部的日常工作,也是主要工作。施工中嚴格把好路基填方和“三背一部”壓實關和砂漿、混凝土計量關,實行施工全過程的自控檢查,做到工前有技術交底,工中有檢查指導,工后有總結,開展自檢、互檢、交接檢,每道工序完工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復檢。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下道工序施工,施工現場要做到有人施工就有人管理,有人監督,使各項工程的施工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檢測試驗工作是保證質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產品質量的優劣是通過試驗檢測確定,完善檢驗機構,建立現場試驗室,并配備滿足工程需要的各項試驗檢測儀器設備和檢測人員,用試驗數據指導施工。質檢員在現場進行質量跟蹤檢查,加強對各道工序特別是關鍵部位或技術復雜部分的專職檢查,嚴格把關,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有關人員糾正。
2.2 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情況
我合同段施工中認真執行自檢程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自檢合格后再報請監理工程師。施工中未發現質量問題。
3、對完工質量的評價
石紅高速公路自施工開始至完工,整個過程質量完全處于受控狀態,未出現任何重大質量事故。工程總體質量優良,滿足設計及施工規范的標準,達到了招標文件和合同條款的要求。
四、施工進度控制
開工前,根據工期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施工計劃,路基工程計劃于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橋梁工程計劃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隧道工程計劃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路基附屬工程計劃于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但實際施工過程中,工期提前至2015年12月通車,因此項目部分別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2015年6月,2015年9月進行四次大的倒排工期,并采取各種措施,加大投入,確保按期完成目標任務。
1、路基工程:項目實際于2015年12月完成路基土石方及所有防護排水等附屬工程;
2、橋梁工程:項目實際于2015年10月2日完成梁板預制,10月28日完成梁板的安裝,11月30日完成所有橋面系施工;
3、隧道工程:項目實際于2015年11月2日完成所有隧道掘進,12月16日完成二襯施工。
4、項目經理部成立工期領導小組,在施工現場建立工程施工進度考核科,主要負責工程進度的管理。
5、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度、進度檢查制度、工期獎懲制度等規章制度,同時與各施工隊簽定目標責任狀,獎懲對等,提高各作業班組和民工隊伍的施工積極性。
6、在施工過程中,領導小組根據資源配備的情況,結合公路工程的常規做法和材料機具供應實際,廣泛征求技術人員和廣大施工人員的意見,合理、可行地安排總體進度計劃。另外,根據已完工程的進度快慢、施工人員的增減、業主要求的計劃變更等諸多因素,不斷調整進度計劃,動態監控關鍵線路的變化,以適時調整人員分配和施工順序,使施工生產持續有效地按計劃正常進行,項目部共進行了4次大的倒排工期,使施工進度處于可控狀態。
7、根據施工計劃安排,增加人員和設備的投入,確保進度計劃落到實處,據統計,項目部共投入梁場5個,大型拌和站2個,大型鋼筋加工棚7個,架梁機5臺,運梁炮車10臺,塔吊15臺,吊車13臺,二襯臺車10臺,砼罐車30臺,高峰期施工人員近2000人,保證了施工進度。
8、施工中盡可能采用先進、高效的施工機械和新工藝,提高勞動效率,加快施工進度,保證階段性工期目標的實現。盡可能采用一些實用的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周密計劃和不斷調整工序搭配,避免或盡可能縮短工序之間的間隙時間。
二、施工安全與文明施工情況
為實現工程創優和合同工期的目標,施工全過程從始至終都堅持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在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大力發展生產的同時,具體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生產服從于安全。
1、施工安全
1.1安全生產目標
杜絕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交通、機械事故發生,施工負傷率低于行業標準。具體指標:
(1)員工工傷死亡率0;
(2)員工重傷率<0.5‰;
(3)員工職業病發病率<0.5‰;
(4)安全事故經濟損失與完成建安投資的比例<0.5‰。
1.2施工安全保證體系
1.2.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1)工程建立了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并領導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
(2)本項目實行安全生產三級管理,即一級管理由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經理是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二級管理由項目部專職安全員負責,三級管理由施工作業隊班組長負責。
(3)按照頒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要求,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負責制,全員承擔安全生產責任,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一環不漏,人人做好本崗位的安全工作。
(4)開工前項目經理部組織有關人員編制實施性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對爆破、砼結構施工、機械施工、運輸、腳手架、土石方外運等作業項目編制和實施專項安全措施設計,確保施工安全。
(5)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制,由項目經理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凡參加安全技術交底的人員要履行簽字手續,并保存資料,項目部專職安全員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作好記錄。
(6)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教育
①針對本工程特點,對所有從事管理和生產的人員,施工前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點對專職安全員、班組長、從事特殊作業的架子工、起重工、爆破工、電工、焊接工、機械化工、機動車輛駕駛員等進行培訓教育。
②未經安全教育的施工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不準上崗,未進行三級教育的新工人不準上崗,變換工種或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而沒有進行培訓的人員不準上崗。
③特種工種的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考核、復驗,嚴格按照《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定》考核合格,獲取操作證方能持證上崗。對已取得上崗證的特種作業人員要進行登記,按期復審,并要設專人管理。
④通過安全教育,增強職工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并提高職工遵守施工安全紀律的自覺性,認真執行安全檢查操作規程,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操作,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達到提高職工整體安全防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7)認真執行安全檢查制度
項目經理部要保證安全檢查制度的落實,規定定期檢查日期、參加檢查人員,項目經理部每周進行一次,作業班每天進行一次,作定期檢查。應視工程情況,如施工準備前、施工危險性大、采取新工藝、季節性變化、節假日前后等要進行檢查,并要有項目部領導值班。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進行整改,保證“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落實。
1.2.2 確定安全管理目標和安全防范要點
(1)安全管理目標:“三無一杜絕”和“一創建”。三無即無工傷死亡事故,負傷率3‰以下,無交通死亡事故,無火災、洪災事故;一杜絕即杜絕重傷事故;“一創建”創建安全文明工地。
(2)安全防范重點
根據我單位以往施工經驗,結合本工程特點,本工程施工安全防范重點是以下四個方面:
①防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
②防觸電事故
③防道路行車事故
④防機械設備傷害事故
1.2.3 主要施工項目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工程在開工前都編制有安全措施的施工組織設計,技術復雜的專題方案必須嚴格審核批準手續、程序。并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規定的安全規則進行施工。
(2)橋梁施工安全檢查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的有關規定,制訂安全制度和采取安全措施,并負責檢查實施情況,切實做到施工安全。
(3)在施工作業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防護措施,做好防塵、防水、降溫等、,保護環境衛生,保障施工人員的健康和生產安全。
(4)松軟地層開挖邊坡、仰坡時,宜隨挖隨支護,加強防護,隨時監測、檢查山坡穩定情況,確保施工安全。
(5)施工現場除應設置安全宣傳標語牌外,危險地點還應掛符合有關《安全色》和有關《安全標志》規定的標牌,夜間有人經過的施工區等還應設紅燈標警。現場道路應符合工廠企業廠內運輸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6)現場的生產、生活區設置足夠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設施網點及消防器材,且經過地方政府消防部門檢查認可,并使這些設施經常處于良好狀態,隨時都滿足消防要求。
(7)建立消防組織機構,編制消防管理程序、防火檢查等消防管理制度,并認真貫徹落實。
(8)消防器材應有專人管理,不能亂拿亂動,要組成一個由15~20人的義務消防隊,所有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9)各類房屋、庫棚、料場等的消防安全距離應符合公安部門的規定,室內不能堆放易燃品;嚴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吸煙,現場的易燃雜物,及時清除,嚴禁在有火種的場所或近旁堆放。
(10)爆破工程的施工及其材料(炸藥、雷管、導火索等)的運輸、貯放、發放、使用等均符合現行的《爆破安全規程》的規定。爆破器材設專人嚴格保管,嚴格領用手續。對器材定期進行檢查,失效及不符合技術條件要求的,不再使用。
(1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要都有方案設計,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施工、驗收和檢查。臨時用電還有安全技術交底及驗收表,健全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檔案。
(12)在各施工區、道路及生活區內設置足夠的照明系統,在不利于采用電器照明的工作面,采用氣燈或碳化燈進行照明。在凡可能漏電傷人或易受雷擊的電器設備及建筑物均設置接地或避雷裝置,并定期派專業人員檢查這些裝置的效果。
(13)施工現場實施機械安全管理及安裝驗收制度,機械安裝按照規定的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測。所有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使用期間定機定人,經常維修,保證設備完好率。
(14)各類腳手架的搭設都有圖紙和計算,搭設完成驗收合格后方才使用。作用中定人定期檢查,定人負責維修并作好記錄。
(15)對開挖爆破等技術復雜又涉及不安全因素較多的工程,開工前都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經相關單位批準后方才開工。
(16)抓好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和現場設施管理,做到圖物相符,井然有序,此外還做好環保、消防、材料、衛生、設備等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17)施工現場安全設施主要包括安全網、圍護、洞口蓋板、防護罩、護欄等,各種限制裝置齊全、有效,不擅自移動。
(18)項目編制事故救災、搶險預案,施工人員具備在緊急情況下應急和組織搶險的能力,能在施工過程中遇有特殊情況時及時進行正確處理。
(19)石方爆破均采取弱振爆破方法。進入爆破時,所有人員撤離至不受震動及飛石傷害的地點。
(20)外運車輛文明行駛,限制行車時速,不搶道,不違章。
(21)嚴禁無爆破操作證的人員裝藥爆破,嚴禁無機械操作證人員操作機械設備;特殊工種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
(22)高空作業戴安全帽、系安全繩并設置安全網。
(23)非專職電氣人員不操作電氣設備。檢修、搬遷電氣設備時切斷電源,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的警告牌,并派專人看護。
(24)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戴絕緣手套,穿電工絕緣靴并站在絕緣板上;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觸的部分,應有良好絕緣,使用前進行絕緣檢查;低壓電氣設備宜加裝觸電檢查。電氣設備外露的傳動和傳動部分加裝遮欄或防護罩。
(25)防爆電氣設備,在安裝前由有關人員進行檢查,合格后方能安裝。使用期間定期進行測試。
(26)36v以上的電氣設備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金屬外殼、構架等,均設置保護接地。壓風機房、配電室等設有事故照明設備。
項目共建立了31項安全管理制度;編制29項安全專項方案;完善了10項安全技術措施;收集整理了28項安全操作規程;與各部簽訂了34份安全目標責任書;形成了7本安全風險評估報告;進行了46次大型的安全教育會議,37次專項安全生產分析會,80次安全技術交底;歸檔了67個文件盒。通過各部門的通力配合,本項目在云南省交通廳、質監局組織的四次平安工地考核中均取得“C”級評定,順利通過考核和復查。
通過以上手段,使本段的安全一直處于受控狀態,施工期間未發生安全死亡事故。
2、文明施工
根據本工程特點和所處環境位置,我單位采取以下文明施工措施:
(1)、在工程開工的同時,組建由項目經理直接領導、并親自主抓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和監督機構,負責組織和監督本工程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實。對現場文明施工的直接管理由分隊負責,安全、環保、保通科負責監督檢查。各作業隊及生產班組安全員同時兼文明施工監督員,負責本隊、本班的文明施工監督。
(2)、在制定安全、質量管理文件時,一并考慮文明施工的要求,將文明的精神融匯于安全、質量和管理工作中去。
(3)、由項目經理組織質量檢驗科、綜合辦公室、施工技術科有關人員制定文明施工的實施細則,層層加以貫徹落實,每周由管理監督機構按實施細則進行檢查并把文明施工檢查情況在生產調度會上向各有關單位及項目經理匯報,提出進一步的整改措施。
(4)、在施工中教育施工人員遵紀守法、愛護環境、尊重當地民風、民俗,盡量不影響當地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以良好的精神風貌投入施工生產,與當地群眾搞好關系。
(5)、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實施布置管理,施工現場內所有臨時設施均按平面布置圖布置,使施工現場處于整齊有序狀態。
(6)、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避免工序相互干擾,凡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會產生損傷或污染的,對上道工序采取保護或履蓋措施。
(7)、現場的鋼材、水泥等能入庫的盡量入庫,不能入庫的進行遮蓋、專墊、防雨淋、日曬等處理。
(8)、施工環境派專人經常清掃,施工道路由專人養護和灑水,保持現場干凈,整潔的施工條件。
(9)、施工風、水、電管線路、按照規劃布置,整齊有序地鋪設,固定牢靠。
(10)、各施工生產活動嚴格按照有關的規程規范作業,杜絕野蠻施工和盲目施工,重要施工場地設操作規程、值班制度和安全標志。
(11)、施工現場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必須佩戴證明其身份的標識牌子,標識牌應標明姓名、頭銜、身份編號。
(12)、項目部值班人員按時交接班,認真作好施工記錄,不得與閑散人員玩耍。
(13)、主要施工干道經常保養維護,為文明施工創造必要的條件,施工設備嚴禁亂停亂放,在指定地點有序停放,保證施工場內外道路暢通,并對車輛設備經常沖洗擦拭,確保設備的車容車貌和完好率。
(14)、項目經理部對自檢和監理單位組織的檢查中查出文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不但要立即糾正,而且要針對文明施工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改進和完善,使文明施工不斷優化和提高。
(15)、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時拆除所有工地圍欄、安全防護設施和其它臨時設施,并將工地及周圍環境清理整潔,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三、環境保護與節約用地措施
保護環境是為當地人民,為子孫后代造福的大事。施工中,我們加強環保意識,工程完工后不為當地留下任何后患。施工中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全體職工中認真開展組織學習和貫徹國家《環境保護法》,結合許昌市近郊的環境特點,制訂規章制度,認真落實環保法規,增強職工環保意識。
2、為減少環境污染,施工用的粉狀材料采用袋裝或其他密封方法運輸,不得散裝散卸,現場存放時,嚴密覆蓋,防止塵埃飛揚。施工產生的垃圾和廢棄物質,清理出場。施工運輸道路,經常灑水除塵。
3、加強對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管理,清洗施工機械、設備及工具的廢水、廢油等有害物質以及生活垃圾集中儲積處理,禁止亂堆、亂埋、亂流,影響環境衛生。
4、工程全部完工后,拆除不再使用的臨時設施,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潔。
5、對邊坡等破壞植被的地段,安排專來綠化公司進行邊坡植草,點灌木,恢復原有植被。
6、對取棄土場,根據指揮部統一要求進行推平作復耕處理,或者綠化,作恢復植被處理。
7、對沿河棄土場,根據指揮部統一要求設置防沖刷的擋防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8、項目部駐地、拌和站駐地,民工駐地等實施推平,垃圾作深埋或焚燒處理,并進行復耕,或綠化處理。
節約用地方面,我們采取了以下兩點措施:
1、在保證路基填筑取土用地后,我們盡量做到不占用或少占用農耕地。我們的預制梁場設置在主線路基,二號拌合站及小型預制構件設置在撮科停車區內,施工便道盡量設置在永久征地內,這些都極大地減少了占用耕地。
2、在改路、改河、改溝“三改”工程中,我們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積極提出合理建議,在滿足通行、通洪條件下,盡量減少征地。
四、施工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情況
1、在陡斜坡地段橋梁樁基鋼筋籠孔口制作及安裝施工中,我們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現場搭設簡易“井”字架和吊車配合,這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使陡斜坡地段樁基施工按施工計劃順利完成。
2、橋梁最高墩柱達70米,采用了四川卓良模板廠的懸臂模板,該模板輕巧,施工方便,既可以提高了施工效率,也增加了安全系數。
3、引進先進的施工機械,如采取了山東泰安立遠機械廠的高速液壓夯實機,對“三背回填”進行補強夯實,既加快了“三背回填”的施工速度,也保證了填筑質量。
4、針對本段鋼筋數量大的特點,項目部采取了數控彎曲機和數控彎箍機在鋼筋加工棚進行制作,一方面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5、本段橋梁眾多,梁板數量較大,為保證梁板生產質量,項目采取了數控張拉設備和數控壓漿設備,極大地提高了梁板的預應力施工質量,也提高施工效率。
6、針對隧道初期支護噴射砼,項目采取了自動上料設備,將噴射砼直接傾倒于自動上料機,輸送至噴漿機完成噴射,一是節約了人工,二是提高了效率。
五、工程支付情況
截止2015年11月,本段共完成產值8.1億元,計量金額6.8億元,扣除質量保證金和安全保證金后業主對項目部的累計支付金額為6.25億元,工程款全部支付到位,一切勞務、機械、材料等債務糾紛與建設單位無關。
六、施工體會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工程如期完成,我們覺得,一個工程要想干好,首先要有建設單位的正確領導,還要有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地方政府的積極配合。作為施工單位,只有在質量上高標準,嚴格要求,進度上,合理組織,確保合同工期,才能取得預期的收益。
1、樹立科學觀念,控制工程進度。在施工過程中,我們推行了進度責任到人,加強進度管理,從項目部到班組,從班組到個人層層分解落實;同時正確認識各分項工程之間相互制約、有機統一的關系,努力拓展工作面,增加“工、料、機”的投入,使本工程的施工按計劃有效地進行。
2、嚴格工程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建立健全質量檢查制度,并在施工中切實履行,加強質量自檢工作,做到每道工序自檢合格報監理工程師復檢合格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使質量控制貫穿于施工的全階段。
3、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作好安全生產。在施工中,落實安全責任制,經常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學習,配備齊全安全防護用品,設置完善的安全標志、標牌,使本工程能夠安全文明施工。
4、作為一個搶工期的項目,尤其到了后期,土建、路面、交安、機電、綠化等各家施工單位均集中在同一工地上,交叉作業、重疊作業,相互干擾非常嚴重,作為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必須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協調管理,相互配合,相互謙讓,相互支持,方可同步完成。
5、由于本段地形條件險峻,地質條件破碎,線路處于半山腰,指揮部提供的主便道與各工點高差達100-150米,施工進出場條件極其艱難,前期必須要加強對施工便道的規劃,盡量打通至每個工點的施工便道,打通縱向施工便道,確保各個工點全面開花,后期必須加強對便道的維護,確保雨季材料的及時到位,保證工期。
- 上一篇:消防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 下一篇:酒店安全風險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