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范文

時間:2023-03-20 22:31: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美麗的小興安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美麗的小興安嶺

篇1

4、學習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教學重點】

理解春、夏兩個自然段,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教學難點】

理解夏季部分中較難的詞句。

【教具準備】

1、收集有關小興安嶺的圖片和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分三課時授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步讀通課文,達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錯音、不斷詞破句;初步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和讀懂課文的自然段。體會作者用詞的的準確。

【教學過程】

一、指導自學,自讀讀通

(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1、同學們,看到課題,你們都想知道什么?

2、簡介小興安嶺的地理位置

(二)指導自學。

1、自讀讀通課文,達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錯音、不斷詞破句。

2、用序號標出自然段,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匯報自學生字詞的情況(投影出示生字詞)

chōunèlùyìngfēng

抽出嫩綠小鹿倒映封住

yánóngshèxiàsuān

嚴嚴實實濃霧宿舍獻出酸甜可口

guÌxī hūzhǎnglí

名貴膝蓋呼呼腳掌來臨

2、師范讀。

3、指名說出本課有6個自然段,再按自然段為序接讀課文。

4、指數名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5、教師小結

二、引導讀議,深究讀懂一、二自然段

1、提示:現在大家一起來讀議課文,我們已知道課文一共有6個自然段,文章是怎樣描寫美麗的小興安嶺呢?

2、讀議第一自然段

(1)、啟示:

①自由讀第1自然段,思考:讀了這一段,你們都知道什么?

②默讀這一自然段,想一想:從哪些地方看出樹很多?

(2)、讓學生說說

(3)、教師點拔:出示紅松、白樺、櫟樹的圖片,認識這些樹木,了解各自的特點,并指導第1自然段,體會“綠色的海洋”這句話(過渡: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小興安嶺的樹最多,那么,春天的小興安嶺怎樣?我們繼續學習第2自然段)

3、放映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要求學生邊看邊思考: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重點讀議課文第2自然段(春季),指導學習方法。

(1)、投影出示:“春天的小興安嶺插圖”,創設情景讓學生邊觀察邊自讀課文,思考:第二自然段有6句話,分別從幾方面描寫出景物的特點,

(2)、學生自由發言,找出春天的景物。

(3)、理解描寫樹木的句子。

①讀第一句,想想:春天的樹木長得什么樣?

②什么是“抽出”讀原句,體會用“抽出”比用“長出”好在哪里?

③有感情朗讀這一句(過渡:同學們,那其他景物各是什么樣?)

④師生合作讀后幾句。

⑤看圖片想象春天的畫面。

師問:小興安嶺的春天怎樣?(美)

5、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1—2自然段。

(1)、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欣賞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景色。

(2)、齊讀(帶著欣賞歡愉的口氣有感情地讀)

6、總結談話

1、大家對第1—2自然段都理解得很好,學習熱情高,都爭著發表意見,值得表揚。

2、這節課我們隨作者游覽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中春天的美麗景色,下面大家按照剛才學習春天的方法,來找出小興安嶺的夏、秋、冬的美景。

三、學習夏、秋、冬三個自然段。

1、出示季節和景物的表格,讓學生自學課文找到對應的景物后填表。

2、學生匯報自學成果。

3、教師相機講解三個季節的景物。

4、出示按季節順序填好的景物概括,學生齊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出示選詞填空,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四、總結全文

1、回憶小興安嶺的美景,體會理解“美麗的大花園”。

2、回憶小興安嶺豐富的物產,體會理解“巨大的寶庫”。

篇2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發現美;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

語文世界是個琳瑯滿目的美的世界。我們能感受到美的溫馨,尋覓到美的倩影。語文本身蘊含著豐富的美的因素,閃現著無窮的魅力,語文學習更是追求美的歷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人性,讓學生學會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這樣學生才能真正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語文課才能上出語文味。”那么,如何讓“美”閃動在語文課堂的每個環節之中呢?我也一直在努力追尋著。最近,剛執教完《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選編本課的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同時,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下面就以這篇課文為例,談談我的教學。

一、情境激趣,發現美

好的導入是教師精心打造的一把鑰匙,它能帶領學生打開閱讀的大門。這節課我是這樣引入的:“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河壯美,我們曾隨著課文的學習游覽過風景優美的黃山,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游覽祖國的另一處美景,讓我們走進那美麗的小興安嶺,去欣賞它的美景,去感受大自然那美的點點滴滴,好嗎?首先,誰愿意用美的聲音和美的感情來讀一讀這篇課文?老師這里有一首優美的音樂配合。”通過如此情境創設,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語文課堂之中了,樂曲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隨著音樂的跌宕起伏,能夠引領我們的心靈徜徉在作品特定的意境中。學生在優美而緩慢的音樂中初步了解和發現課文中的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尋美的欲望,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地融入文本之中。

二、初讀課文,感受美

學生自由朗讀初識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邊讀邊圈出生字詞,同桌合作自學生字、新詞。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識字。接下來讓學生“開火車”練讀生字詞,積累好詞佳句,讀一讀,并用四字詞語造句。這一環節,學生通過初讀課文,結合教材中的插圖及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圖片,了解小興安嶺的美麗,并且,使學生感知了語言美和文字美。

三、品讀詞句,理解美

理解美,就應該深刻理解語言文字,就應該推敲作者遣詞的獨特匠心。這個環節我首先讓學生小組內自由朗讀2~5自然段,邊讀課文邊畫出喜歡的句子和詞語,與小組成員說一說喜歡的理由,分享一下通過讀課文,你心中的小興安嶺美在哪里,然后,集體交流,討論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在品讀時,通過換詞訓練,讓學生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特別是關于“霧”的一句,通過播放霧的畫面,讓學生談自己在霧中的感覺,來讓學生體會置身其中的美妙與神奇。

四、總結升華,創造美

通過學習,學生感悟到小興安嶺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此時,我引導學生:“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嗎?”有的學生說:“老師,我知道了小興安嶺的一年四季都是什么樣子的,真美呀!”有的學生說:“老師,現在,我真想畫一畫美麗的小興安嶺!”還有的學生說:“看到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后,我的心情真好,真想唱一支歌贊揚一下她的美麗!”在這里,我及時總結課文后,讓學生自豪地齊讀最后一段,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

篇3

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人:春的雪中花;夏天的清涼地;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潔白的世界。我喜歡小興安嶺的冬天。

冬天來了,我讀了《美麗的小興安嶺》課文后,讓我常常夢見那迷人的雪景里:白皚皚的雪山;茫茫的雪野;潔白的小路;如緞的小河……這就是小興安嶺的冬天——一個雪的世界。你看,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軟,常常沒過膝蓋.西北風呼呼的刮過樹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進自己的洞里.一場雪過后,小興安嶺被潔白的雪蓋住了,樹上積滿了雪,真是”千樹萬樹梨花開”,樹木的枝條,千姿百態,有長長的,絨乎乎的,像胖娃娃的手臂;有的綴滿大大小小的絨球,似乎你大喊一聲,它們就會”撲通撲通”滾落下來,這里簡直成了一個童話世界.群山的雪景,林中的野生動物更可愛.這時,各種動物出來覓食.有機靈的野兔,有迅跑的豹子,笨重的黑熊;還有滑翔在樹叢里的飛龍,野雞……暮色蒼茫,勇敢的鄂倫春人打獵歸來.

啊!多么壯美的景色,小興安嶺的冬天!

深圳市濱海小學三年級:馮子琦

篇4

春天的小興安嶺十分美麗。春天,萬物復蘇,嫩草像綠寶石一般發出悅目的光彩。到處的花草樹木長出了嫩葉、嫩芽,開出了鮮花,大地上出現了星星點點的嫩草。小興安嶺頓時變得熱鬧起來,林子里,雄鷹在空中翱翔,松鼠在林間跳躍,猴子在載歌載舞。許多五顏六色的小蝴蝶在美麗的花頭上站著,好象在贊美花朵的美麗。鮮艷的花引來的許許多多的蜜蜂,他們在五顏六色的花朵上向大地展示著他們優美的舞姿,花兒陶醉了,也輕輕地舞動著。小燕子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唧唧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春天的景色真美啊!空氣真清新,我愛大興安嶺的春天。”動物們正在林子里歡慶春天的到來。但是他們不知道,一場厄運即將降臨在它們的家園上。

為了膨脹的私欲,一些當地居民叼著煙,拿著斧頭和鋸子,浩浩蕩蕩地奔向大興安嶺,準備在林中來一次“大掃蕩”。當他們掄起斧頭向大樹準備砍去時,空中的鳥叫聲頓時響砌了整個樹林,鳥兒們正在哀求人們:“這里是我們的家鄉,求求你們別砍了,請手下留情吧!”但是,貪婪的人們并不聽勸告,斧子重重地落在了樹身上,“咔嚓”一聲,一棵百年大樹倒下了。貪婪的愿望使他們失去了理智,他們掄起斧頭一個勁兒地砍,兩眼冒著金光,口中不住地念著:“發財嘍!發財嘍!”一棵棵樹在動物們的叫喊聲中倒下了,最后,這里就剩下了一排排樹墩,是那么的凄涼。鳥兒們在空中哀鳴:“還我家園!還我家園……”

看啊,這就是小興安嶺的命運!原本是美麗富饒的小興安嶺,如今,只剩下一片孤獨的樹墩,留下的只是一群鳥兒的仇恨!

篇5

在初讀了課文后,學生了解到,課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描寫小興安嶺四季不同的美景的。那么接下來怎么學習呢?在往常,教師一定是按由“春”到“冬”――課文的排列順序來逐段學習。這樣教師牽到哪兒,學生跟到哪兒,抑制了學生主動性的發揮。于是,對孩子們說:“你最喜歡的是小興安嶺什么季節的景色呢?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這個季節美呢?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組學習。能用語言表達美景的同學可以說一說,當當小導游;喜歡收集資料的同學可以把收集到的圖片、資料互相交流交流;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把你喜歡的季節描繪下來;喜歡朗讀的同學可以盡情地讀出感情。如果有其他好的方式也可以。當然,這些活動都要在找到體現小興安嶺美景的詞句后進行。”接著,學生們個人獨立默讀思考分小組合作學習到其他組采訪學習方法。

下面是學生交流匯報的課堂實錄片斷。

1、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那么你最喜歡哪個季節?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的。

生A:我喜歡夏季。我用當小導游的方式學習。(生帶小紅旗上臺。按樹木、濃霧、陽光、野花的順序介紹夏景。)

師:你為什么能把夏景介紹得這么美呢?

生A:我讀了課文好像看見了茂密的大樹、乳白的濃霧、五顏六色的野花。一切都那么美,所以我想帶著大家一塊兒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2、師:還有喜歡夏季的同學嗎?你們的學習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B:我也喜歡夏季。我是用畫畫的方式來學習的。(展示畫)

師:還有哪些孩子也是用畫一畫的方式來學習夏季的,請把畫舉起來,讓大家一睹為快。(幾位學生展示作品)

師:說說你們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

生B:我畫了很多長著茂密葉子的大樹。因為課文中說“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還遮住了藍藍的天空。”所以,我畫了枝葉繁茂的大樹。(出示課件,感情朗讀。)

生C:我畫了各種顏色的野花。我覺得課文中描寫的野花非常美。

生D:我畫了陽光下的森林,因為樹木太茂盛了,所以陽光從樹葉的縫隙中穿過樹梢,像利劍一樣。

生E:我畫了山谷中升起的濃霧。因為課文中說“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所以我畫的森林是模模糊糊的。

師:畫得太美了。你們想去看看浸在濃霧中的森林嗎?(出示課件)觀察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F:森林里,樹木、花草、動物都看不清了,好像都泡在牛奶中。森林四周飄散著乳白色的霧氣,朦朦朧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3、師:聽了你的描繪,老師也陶醉了!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這美好的感覺讀出來吧!

生(全體):感情朗讀“夏”段。

以上教學片斷,是以生為本,立足于他們的個性特點,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形成主動、互動的熱烈氛圍。

二、以讀為本,注重情感朗讀過程的指導

朗讀貫穿于本課教學的全過程,而且教學體現了讀的層次性。首先要讀正確,讀準字音;其次,讀流利,想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第三,邊讀邊想,從哪些詞句體會到小興安嶺的景色美;最后,讀出感情,通過理解、想象,把體會到的美麗景色讀出來。

下面是教學“冬景”的課堂實錄片斷。

1、師:(過渡)剛才我們欣賞了小興安嶺夏、秋、冬的美景,小興安嶺的春季也一樣迷人。

2、學生交流學習方法。

3、師:請用“讀一讀,演一演”方法的同學,大膽地來展示自己吧!(十位學生朗讀、表演)自我評價朗讀,互評。

4、生G:我認為自己讀得好。“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我讀出了春天充滿生機,對春天贊美的感情。

生H:我也讀得好。小溪清涼、透明,我在讀的時候眼前仿佛出現了一條清澈的小溪。

5、師:讀到這里,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I:小溪淙淙地流著。“淙淙”是指什么?

生H:“淙淙”是小溪流動的聲音。嘩啦嘩啦的,可以說非常動聽。

師:非常好,那我們把小溪歡快的心情讀出來吧!

生(全體):感情朗讀寫小溪的句子。

6、生J:我認為××(生G)沒有讀出小鹿的活潑可愛。我來試一試。(帶動作)

師:大家也學著他,帶上動作把小鹿的活潑可愛朗讀出來吧。

7、師:你們想聽聽老師是怎么體會春季美的嗎?(邊出示課件邊范讀)

生為師鼓掌。

師:你們想知道我是怎么讀好的嗎?我邊讀邊想:春天是一年的開始,什么都是新的。枝條剛剛抽出,樹葉剛剛變綠,小鳥在枝頭歡叫。小溪也蘇醒了,唱著動聽的歌。小鹿在春季到來后悠閑地散步、喝水、梳妝。空氣多么清新,大自然多么美妙啊。于是,我把我想象到的和眼前出現的一幅畫面加上自己喜愛的感情讀了出來。相信大家能比我體會得更好,自己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配樂齊讀。學生讀得十分陶醉。)

以上教學片斷,把對課文的理解、體會、想象、表達等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到了文章潛詞用句的優美與精妙,領悟了文章語言文字的生動、準確,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

三、課件制作的豐富多彩,也是教學本課的一大特色

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如“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松柏顯得更蒼翠了。”這一句中,“蒼翠”一詞較難理解。我播放課件,讓學生看白樺和櫟樹的黃葉紛紛飄落,而松柏是那么綠,那么莊嚴。顯然,通過畫面來理解“蒼翠”就不難了。看了課件,再來用語言描繪秋景,就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冬季,“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在課件中,學生聽到了風聲,看到了白雪皚皚的大地,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隆冬美,并將感受到的美通過語言表達了出來。通過課件創設情境,學生語言的積累轉化為了運用。

總結全文時,大家又把小興安嶺四季美景的課件欣賞了一遍。在美好的想象中,感受著小興安嶺不但是一座大花園,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篇6

1.自悟語感

教師憑借學生已有語感水平,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感悟難度適宜的課文內容,自悟自得。

兒童對于課文中的信息,在記憶貯存中找到與它相似的信息組塊以后,進行匹配與識別,從而理解了這部分內容,這種匹配與識別就是憑借語感進行的。在讀書時,讓學生聯系過去相似的生活經驗,通過想象與聯想,將課文中的文字符號轉化為生動、可感的畫面,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地把難度適宜的課文,放手讓學生自讀、多讀、自悟,在頭腦中再現語言文字表述的圖像、情景,從而達到對課文直覺感悟的目的。

例如:我們在教學《小貓種魚》這篇課文時,注重讓學生自己去自悟語感。在初讀課文階段,教師通過有感情地范讀課文和學生自讀課文,讓學生初步領悟課文的大概內容:農民春種秋收,春種一粒種子,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糧食。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為小貓最愛吃魚,它也想收到很多魚,于是就去種魚。在悟讀階段,讓學生抓住關鍵性的問題聯系上下文來感悟。首先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如有的學生提出:小貓能不能收到魚?為什么?他錯在哪里?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后再進行討論。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想象和聯想,從而得到結論:魚種在地里會爛掉,小貓是收不到魚的。魚兒離不開水,魚的生活環境與莊稼不同。違背了客觀規律是會做傻事的。從而讓學生悟出小貓從農民種玉米、種花生收獲很多而得出無論種什么都會有收獲的推理方法是錯誤的。

2.導悟語感

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課文,學生感到較新奇、陌生的內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實物形象、動作形象和言語形象的刺激,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左右腦協同運用,處理并儲存信息,利用直覺形象思維的幫助去感悟課文內容。在輸出信息的過程中必須借助語感進行情景表述,憑借語感進行修正。在內化的同時,遷移運用語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直覺思維和頓悟思維。

例如:我們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由于小興安嶺在祖國的東北方,我們幾乎無一人到過那里,因此,學生對于小興安嶺的美麗難于理解。我們在教學時,主要借助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再現小興安嶺如詩如畫的風景,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直觀的映象。我們先讓學生聽配樂錄音,初步感知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在學生自讀課文時,教師利用音像資料,讓學生結合畫面去讀課文,在頭腦中形成直觀的畫面。學生在感悟出小興安嶺春天生機勃勃的自然美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語氣去誦讀。夏、秋、冬三部分內容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去感悟。

3.遷移表達

遷移表達就是讓學生運用在課文中感悟到的表達方法、寫作方法進行一些口語和書面寫作方面的訓練,使學生的語言感知力在實踐中不斷提高。

在二年級教學時,我們除了對學生進行一些說話、寫話訓練以外,還設計了一些創設情境交談、猜謎語、講故事、編演課本劇等,讓學生在應用中不斷提高語言感知力。

在三年級教學時,除了讓學生間周一次作文以外,我們還設計了一系列創設情境談話、圍繞一個主題演講辯論、編演課本劇、答記者問、講故事、演短劇等多種多樣的訓練形式。作文時,要求學生能憑語感自行修改。

篇7

伊春廣表的森林資源和豐富的地理結構,為攝影師們提供了多方面的拍攝選擇。在這里,既可以感受小興安嶺獨特的云海,領略庫爾濱河壯麗的霧凇、大箐山日出,湯旺河落日,又可以感受秀麗的濕地風光,休閑的金山鹿苑,美麗景色不一而足。

帶嶺大箐山

大箐山為小興安嶺第二高峰,海拔1203米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份是拍攝雪松霧凇的最佳季節。山頂沒有住宿的地方,只能在帶嶺區內住宿。出發前,要在網上查好日出時間,提前一個半到兩小時出發。大雪過后只有四驅并有雪地胎的越野車才能到達山頂。山頂有一鐵塔,為最佳拍攝角度。在塔上,日出前后冬季氣溫為零下40多度,除服裝要絕對保暖外,一定要事先考慮好相機的保暖措施,否則溫度過低易導致相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多帶幾塊電池,把備用電池放在貼身的地方,或者在相機底部電池部位貼好熱貼。

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豐林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58年,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網絡,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森林可持續經營能力建設研究與推廣項目示范區,同時也是黑龍江省加入世界生物圈網絡最早的保護區,2006年,被列為全國示范保護區之一。

豐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8165.4公頃,總蓄積461萬立方米。保護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是寶貴的物種基因庫,保存了我國目前最典型最完整的原始紅松林。在保護區內的山頂上,設有一座護林防火望塔,塔高37米,距離五營區8公里,是夏,秋兩季拍攝原始森林云霧的最佳角度。攝影器材可以帶全些,長、短鏡頭都有用。

庫爾濱風景區

庫爾濱位于伊春市紅星區,最佳攝影時間為春季和冬季。每年的5月中旬,含苞怒放的興安杜鵑花面積之大被稱之為‘花海”,場景壯觀,粉紅色的花朵與翠綠的松柏交相輝映,鮮艷欲滴,賞心悅目。庫爾濱霧凇因庫爾濱河而得名,庫爾濱河由梅山,西豐,陽光、克林豐樺和翠北6條主要河流匯聚形成,發源于伊春友好林業局,經遜克縣注入黑龍江,河流長達300多公里,形成的霧凇面積可謂中國之最。近年來,庫爾濱霧凇受到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的青睞,每臨冬季,美麗的庫爾濱盛妝以待笑迎四方朋友。

拍攝時注意做好保暖措施,攝影器材更要做好低溫下的各項準備工作。

金山鹿苑

金山鹿苑位于伊春市金山屯區,距離金山屯區約4公里,是伊春市重要的風景游覽區。最佳拍攝季節是夏,秋兩季,最佳拍攝時間是清晨和傍晚。拍攝時建議多用廣角鏡頭,能充分涵蓋環境特色。勿穿紅色等鮮艷的衣服,因為苑內的鹿群為半野生狀態下飼養,懼怕色彩鮮艷的服裝和強烈的動作。

五營翠北濕地

五營翠北濕地是伊春眾多濕地中的最佳首選,拍攝季節為春,冬兩季。春季拍攝要帶好水靴,冬季要穿好雪腿,以防灌雪。冬季溫度為零下27度左右,對攝影器材影響不大。濕地拍攝要多用廣角鏡頭或者使用接片,能突出其寬廣。五營翠北濕地也是鳥類的天堂,如果您是位烏類攝影愛好者,別忘了帶上超長焦鏡頭,一定會給您帶來意外的驚喜和快樂。

燃燒的春天

每年5月中旬,正是興安杜鵑花盛開的時節,在那山野之上溝谷之中,彩云霓裳,萬紫千紅,而繪就這一幅美景的是小興安嶺的市花――興安杜鵑。小興安嶺百里林帶萬紫千紅,爭奇斗艷,被譽為杜鵑花海”。若逢春雨,驟然一夜之間層林皆染,姹紫嫣紅,使人陶醉,令人迷戀。

濃郁的夏天

豐林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早以紅松為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它三面環水,一面依山,山巒起伏,流水潺潺,剛勁挺拔的紅松遮天蔽日,呈現一派原始森林的壯麗景觀。茫茫林海,清凈幽雅,空氣清純。清晨,興安嶺的大小山巒間到處彌漫著淡淡薄霧,呈現出壯觀的云海奇景,這里當之無愧地成為攝影人的天堂。

在夏季,穿行于山林的還有7D0多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彌留山澗。山迷人,水更迷人,水繞青山,美哉無窮!

繽紛的秋天

每逢秋高氣爽時節,林都伊春小興安嶺的五花山便盡顯她嫵媚的容顏,各種秋葉,漫山遍野,盡展秋色,異彩紛呈。

黃,是五花山的開始,隨著秋的不斷加深,五花山的顏色也不斷地加深。在五花山的變化過程中,最讓人傾倒的是楓葉,楓葉由秋初的老紅逐漸變成鮮紅,像片片朝霞飄落在山頂,山坡和山腳下。這時落葉松也開始變得金黃,耀眼奪目,就像一條巨大的絲織就的黃絹,飄蕩在九月的艷陽下。紅松魚鱗松棒子松還是照舊不動聲色,偉岸的綠。楓的鮮紅、落葉松的金黃紅松的綠,三原色繪成了軸興安林海五花山的優美畫卷。

在伊春南部的朗鄉林業局,有一處拍攝五花山的好去處――朗鄉萬松巖風景區。作為原始的喬木觀賞區,這里共有植物600多種,包括高大喬木、低矮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囊括了小興安嶺主要的喬灌樹種。因為這里林木資源豐富,秋季的五花山色也最為絢麗多姿,色彩繽紛的五花山在鏡頭里寫滿了小興安嶺的嬌俏與驚艷。

典雅的冬天

冬季來臨,雪花飄落,把晶瑩的美、蓬松的美,恬靜的美層層鋪落在北方的小興安嶺――伊春。冰雪的世界,冰雪的樂園。在這冰天雪地之間,還有酷似童話世界的霧凇奇景――庫爾濱霧凇。

當地政府利用庫水資源沿河興建了庫爾濱、寶山、白石和烏一四座水力發電站,發電排放的熱水達零上4度。從此庫爾濱河清澈見底的河水終年不凍,遇到冬天零下20多度的高寒氣溫便產生了美麗壯觀的霧凇,發電站下游近百公里長的河兩岸銀裝素裹、晶瑩剔透。那浩瀚的原始森林,像白雪公主樣美麗的白樺林真的令人陶醉,讓人眷戀。

篇8

關鍵詞:語文教學 媒體 思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20-00-02

思維能力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標準之一。在語文教學中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其形象性、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性等特點能夠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本能的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會積極主動的參與思考,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1 多媒體激發思維興趣

學生思維興趣是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基礎上進行的。注意力是一切心理活動的開始,是思維活動產生的前奏。多媒體技術可以把被感知的對象直觀、形象、具體地展現出來,通過畫面、色彩、音響等不同的方式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思維興趣。

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公雞》一課時,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公雞與啄木鳥、蜜蜂、青蛙比美時得意洋洋的形態及它們之間生動有趣的對話,用動畫的形式播放出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公雞比美的過程。由于把多媒體課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能把抽象的文字材料轉變成直觀、形象并且富有趣味、優美的動畫過程后,學生被屏幕上那色彩斑斕、富有趣味的畫面深深吸引了,他們對動畫的內容產生了好奇,從而其注意力非常集中。隨著動畫劇情的不斷發展,學生在不斷欣賞動畫的過程中對公雞的比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急于想知道啄木鳥及其他動物不愿與公雞比美的原因,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美不美不光在外表,還要看他能不能幫助人們做事”的意思及其他問題。這樣,能夠在寓教于樂中把學生的思維興趣有效地激發出來。

2 多媒體滿足思維欲望

多媒體能穿越時空界限,提供多種豐富的材料,再現多種學習情境,它能深深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活動,開辟了學生積極參與思維活動的新途徑。

例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一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配上聲音,把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精美畫面聲形并茂地展示出來,使學生仿佛置身于詩人作詩時的美好情境中。通過課件仿佛真的看到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雄偉壯觀的景象。這時學生通過創設的意境喚起了對詩境的聯想,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體會了詩人熱愛祖國、大自然的美好情懷,也從中感受到了廬山瀑布那雄偉壯麗的氣勢,從而更深地理解了詩句的意思,充分滿足了學生思維的欲望。

再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最初學生對桂林山水“靜、清、綠、奇、秀、險”的特點以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一句很難理解,這時我播放《桂林山水》教學視頻,頓時學生被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清凈畫面所深深吸引了,此時此刻學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的美好情境中。通過這樣創設情境,學生的知識豐富了,眼界開闊了,他們的思維得到了有效的開發,更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充分滿足了學生參與思維的欲望。

3 多媒體簡化思維過程

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到大多數學生的生活體驗比較缺乏,影響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在思維過程中經常會造成偏差,以致會產生錯誤的思維,而多媒體在這方面則能用多種途徑再現事物形象的優勢來彌補學生生活經驗的不足,降低了學生理解難點時的思維坡度。

例如,在教學《火燒云》一課時,因為學生在平時對火燒云沒有仔細觀察,所以對課文中描述火燒云的形狀、變化、顏色不能深入理解。此時我通過投影片的播放,各種形象和顏色逐漸變得清晰起來。通過投影片的模擬讓學生通過文字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再次領略到了火燒云的美麗多樣與變化多端,彌補了原來對真火燒云沒有認真觀察的不足,從而能幫助學生簡化在理解課文時冥思苦想的過程,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理解了課文的重難點。

4 多媒體化解思維難度

學生在思維發展過程中,最難的就是進入抽象思維。而運用多媒體就能有效地實現學生思維發展由直觀到抽象的過渡,化解學生理解課文時思維過渡的難度。

例如,在教《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這課主要讓學生了解葉子和葫蘆有什么內在聯系。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這一抽象的內在聯系比較困難,因此我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課文講訴的順序,出示“長滿綠葉的青藤上,掛著幾只可愛的葫蘆”、“葉子上爬滿了許多小蟲”、“小葫蘆變黃了,一個個落了”的幾幅投影后,接著又同時將“長滿綠葉的青藤”和“小葫蘆變黃了”兩幅投影展示出來,進行比較,使學生對“只有枝葉茂盛,葫蘆才長得又大又好”這一內在聯系的問題得以解決,從而輕松地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由直觀向抽象的過渡,化解學生在理解中的思維難度。

5 多媒體升華思維情感

小學生的情感比較豐富,他們非常容易受課文語言的感染。因此在教學中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能為課文有效地創設描述的情境,幫助學生感受、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進一步深化他們的感情。

例如,教授《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用多媒體逐一展示小興安嶺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讓學生在圖、文學習觀看的基礎上親身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美景。接著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體會小興安嶺的美,同時再展現小興安嶺的全貌,使學生更進一步地感受到小興安嶺樹木茂盛、一片蔥蘢、幅員遼闊的景色,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文中把小興安嶺比喻成綠色海洋的原因。通過圖文的結合,學生思維活躍、興致高漲,仿佛置身于茫茫林海之中,學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真摯感情與小興安嶺展現出的詩情畫意般的秀美風光融為一體。這樣學生既獲得了美的愉悅,又升華了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情感。

6 多媒體鍛煉思維品質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注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還要注意對學生思維品質進行多方面的培養鍛煉,讓學生成為想象豐富、思維敏捷、具有創造力的人。

例如,《美麗的公雞》一課,學生通過對饒有趣味的多媒體課件的觀看,對公雞比美的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思考啄木鳥、青蛙、蜜蜂等動物為什么不與公雞比美;老馬對公雞所說的話代表什么意思等。在此基礎上結合課文的內容對學生教學適當引導,有助于學生理解以上問題,經過引導交流,讓學生明白啄木鳥、青蛙、蜜蜂不與公雞比美是因為它們非常勤勞地為人類做事。老馬對公雞所說話的意思是,“公雞雖然外表美麗,但是成天游手好閑,不想著為人民造福,最終是不美的,而只有心里美才是真正的美”。經過這樣的引導和交流,不但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又讓學生明辨了是非美丑,進而有效地鍛煉了學生思維活動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篇9

一、引情入境、感知美

我國的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美的情感是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陶冶的。在教學中應通過引讀創設情景,使學生入境。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具體形象的實體,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就應特別注意挖掘和捕捉美的實體,從而創設美的意境,讓學生耳濡目染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萬千景象,感知美的無處不在。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教師要精心設計語言,創設美感的環境,引導學生去領悟樹海之美。文章第一節中“幾百里連成一片,像綠色的海洋”一句,要求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激發自己的想象,用具體的形象去感知,體會由數不清的紅松、白樺和櫟樹匯合而成綠色的海洋,使學生的眼前出現風吹林海碧波翻滾的壯麗畫面。這時森林的博大和起伏與波濤洶涌的大海有異曲同工之妙。只這一句就能讓讀者體會小興安嶺的特點,然后,再通過春、夏、秋、冬四季小興安嶺不同的景色來具體感受林海的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完成了美的感知,為欣賞美和追求美提供了保證

二、理解語言、欣賞美

欣賞美能使人精神振奮。心理學研究表明:僅僅憑借對美的事物的感知,所體會的美是膚淺的,并不深刻。只有通過欣賞才能產生相應的體驗并得到深化,文章的語言與作者的情感關系很密切,所謂情動于衷,而形于言,就是說特定的語言是表達特定的情感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理解語言環境的基礎上去欣賞,通過文中的重點詞、句的挖掘、比較理解詞句的妙處。例如:在教學《荷花》一課時,重點是理解對荷花靜態美的描繪。在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是描寫荷花的,第二句應該繼續描寫荷花,作者為什么描寫荷葉挨挨擠擠,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文中“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漲得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中,“飽漲”換成“膨脹”行不行?讓學生理解“飽脹”能表達花骨朵里有股勁兒似乎想盡快地展開自己的花瓣,表現一種生命的力量。同樣,“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把“冒”換成“長、挺、開、鉆”好不好,為什么?因為“冒”字形象地描繪了荷花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使勁生長出來的樣子。教師要善于把握這些詞句。用語言文字啟發想象,讓學生在頭腦里形成畫面,仿佛身臨荷池欣賞盈盈荷葉、爍爍荷花。只有經過語言的細細品味和琢磨,才能用心去欣賞荷花的亭亭玉立,情態有別,才能感受文章傳遞的思想感情,從而促使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三、情感朗讀、體驗美

朗讀是將書面語言轉化為發音規范的有聲語言的再創造活動。文章中的情感是滲透在字里行間的,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就曾說過:“敘事、敘情的文章最好還是美讀。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讀文章就要把文章的神讀出來,以實現傳情達意的目的。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通過抑揚頓挫的聲調,輕重緩急的語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作者產生共鳴,激起感情的波瀾,體驗文章的美,陶醉在美的境界之中。《荷花》一課是以荷花的清香為起點,以荷姿為線索,最后以美點題。作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荷花的美麗。又以想象自己是一朵荷花及風吹來和風吹過的情景,表現作者從“物我兩忘”移情為“物我同一”的境界,表達了“我”對荷花的喜愛之情。整篇文章宛如一首歌,一幅畫。因此,教師在指導朗讀時,應著力創造美的氛圍,盡量地把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隨著朗讀從情感上深入荷池,體驗滿池荷花散發著縷縷清香,蜻蜓飛舞,游魚嬉戲生機勃勃的景象。如果再加上配,更能讓讀者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發揮想象、創造美

篇10

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富有變化的時空群體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是領導者、組織者和啟發者。

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呢?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四方面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

1.創設情境,引導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探求知識,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有利于吸引學生主動探求知識,推動創造性的學習,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學生對課文所描繪的圓明園這一"園林瑰寶""建筑精華"較難體會,所以根本不感興趣;對于英法聯軍毀滅圓明園的罪行,也難以理解和想象。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圖片、錄音、影視等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進入一定的情境,產生一定的內心體驗,受到情感陶冶,引發學習興趣。

1.1借助圖畫想象。出示圓明園的平面圖,讓學生觀察,弄清圓明園三園的大概方位及周圍小園的分布,結合"眾星拱月"的理解,再遠觀圖畫,分辨哪是"月",哪是"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借圖想象,談觀感,體會圓明園的宏偉壯觀。

1.2借助音樂想象。學習第三自然段,在理解"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等詞語的基礎上,我配上音樂朗讀第三自然段,讓學生微閉雙眼,邊聽邊想象。音樂聲把學生帶入所創設的情境之中。然后讓他們談談在自己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通過交流,領略了圓明園景觀的輝煌。

1.3借助影視想象。"侵略者是怎樣毀滅這座藝術寶庫的――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教師用低沉悲憤的語言作"旁白",放映電影《》中侵略者"搶掠""毀滅""放火"等片段。然后讓學生說說侵略者是怎樣搶掠、毀滅這座藝術殿堂的。此時,老師的情感對學生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以情動情,撥動著學生心靈的琴弦,加深了他們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認識,象這樣根據課文重難點設計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生對于課文重難點的理解、感悟也就能水到渠成了,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欲望;很快地使學生進入了探索新知識的境地。

2.啟發引導,激勵學生自學在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后,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去自學,鼓勵學生自己去讀書,從中體會感情,明白道理。如,課文《五彩池》文中運用了很多比喻句,對五彩池的數量、形狀、及形成原因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描寫,字里行間抒發作者對五彩池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我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盡可能多的讀書時間,讓學生默讀,輕聲讀,帶著問題讀,讓學生咬文嚼字,逐詞、逐句、逐段理解課文,細致地揣摩,品賞課文的語言文字,想象畫面。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讀書,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3.充分討論,適時指導討論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尤為重要。新課標要求下的課堂教學并非圖表面熱鬧,學生的討論也非七嘴八舌亂說一氣,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展開討論。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盡情地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學習狀態。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智慧的火花,因勢利導,對他們弄的閃光點予以鼓勵性評價。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在學習匯報小興安嶺美麗所在時,我及時追問:"你認為小興安嶺的一年四季哪個季節最美麗?"這個問題立刻引起學生的爭論。有的說春天最美麗,有的說夏天最美麗,有的說秋天最美麗,有的說冬天最美麗,他們各自引用課文中的有關句子,有關段落說明其美麗所在。學生在討論時,我不予馬上小結,而是予以恰當地鼓勵與評價,并進一步引導:"如果作者不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只寫你們自己喜愛的其中的情節,好不好呢?為什么?"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豁然開朗,不僅完整地理解了課文,同時悟出了從整體到一般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