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欠稅工作方案范文
時間:2023-03-31 09:23: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理欠稅工作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夯實基礎管理,全面提高稅收征管質量
市局將20__年確定為“征管基礎年”,著力做實、做強征管基礎管理。
一是對大集中征管信息系統中的垃圾數據進行全面清理。對已經錄入大集中系統的垃圾數據逐個單位進行梳理鑒別,對擬刪除數據項目逐條進行登記,分級簽字明確責任,再由征管處匯總上報省局運維組統一進行維護處理。對新錄入的各項數據制定統一規范標準、考核辦法,對新產生的垃圾、錯誤數據一律實行責任追究,努力從源頭上杜絕垃圾數據的產生。對可能產生垃圾數據工作環節的崗位人員,如稅務登記崗、納稅申報錄崗、后臺數據管理崗等人員,集中進行錄入數據規范標準培訓,培訓不合格的不得上崗。
二是規范基礎管理的標準、程序和權限。“沒有建立統一標準、操作隨意性大”,導致當前個體工商戶定額稅負相對偏低,不同地段的定額差距較大。6月開始,該局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定額典型調查,拿出全市統一執行的分級定額標準,統一定額稅負。在欠稅管理方面,將進一步規范欠稅管理行為,明確呆賬稅金認定、死欠稅金和核銷流程;加強對日常欠稅的管理,對誤申報形成的虛假欠稅信息及時進行作廢處理,對真實欠稅信息及時進行催報催繳,嚴格控制新欠,努力清理陳欠;嚴格落實欠稅公告制度,擴大納稅人因其欠稅造成的負面影響,督促納稅人及時清繳所欠稅款。在非正常戶管理方面,將進一步規范認定、解除程序,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有效壓縮非正常戶比例;對違規虛假認定非正常戶的行為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確保系統內外基礎數據的真實、規范、統一。在延期申報和延期繳納稅款方面,嚴格審批權限,確保各基層單位不得變相進行延期申報、延期繳納稅款操作。市局正在擬定《個體工商業戶定額管理辦法》、《欠稅管理辦法》、《非正常戶管理辦法》和《延期申報和延期繳納稅款管理辦法》等四項制度。
三是加快企業定額征收方式調整步伐。市納稅額50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為826戶,雖然僅占全市14989戶查賬征收企業的5.51%,但繳納稅款占全市企業納稅人繳納稅款的85.79%。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年納稅額元以下的6219戶企業納稅人占企業納稅人總數的41.49%,其所繳納稅款僅占全市企業納稅人繳納稅款的0.09%。再對照去年全市個體工商業戶戶均定額2869元,表明全市41.49%的企業納稅人的稅負水平低于個體工商業戶的平均稅負。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市局將對年繳納稅款元以下的查賬征收企業會同國稅部門對這些企業推行聯合定額,以解決個體、企業稅負倒掛現象,公平不同納稅人之間的稅負水平。
四是深化大集中征管信息系統應用。為實現大集中征管信息系統從“上得去、行得穩”向“用得好”轉變,市局將在全系統干部職工中認真組織“大集中征管信息系統操作應用技能大練兵”活動,計劃組織30場系統操作業務培訓,推行“大集中征管信息系統考試上崗認證管理制度”,所有一線地稅干部必須參加崗前資格認證考試,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書》方能上崗,從而進一步提高全體人員操作征管信息系統的能力和水平,為“信息管稅”的深入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五是著力提高一線征管干部的執行力。地稅干部特別是一線征管干部的執行力,是征管工作的“生命線”。為提高征管執行力上,該局將堅持過程監控、績效考核、過錯追究“四管齊下”。過程監控上,出臺了《20__年稅收征管狀況監控分析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按月《征管質效督察通報暨稅收征管狀況監控分析情況通報》,對全市征管狀況總體情況進行分析,并對申報率、入庫率、未申報情況、欠稅情況等風險指標按縣(分)局、基層分局、稅收管理員三個層級進行全面通報排名。過錯追究上,嚴格落實《征管質效督察責任追究制度》,實行征管質效月度督察,督查報告,規定各單位必須將過錯事項分解到具體執法崗位和人員,并依照規定實施經濟懲戒、行政處理,確保過必究、錯必罰。績效考核上,把各項征管指標全面納入績效考核體系,通過按月考核按季兌現的方式對縣局、市局各分局進行考核、排名、通報,拉開單位之間的獎懲差距,拉大員工之間的績效共差距,并實行末位問責等措施,徹底解決“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弊端。
二、深化征管改革,全面構建專業管理機制
為適應新時期稅收征管工作要求,市局積極借鑒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對現行管理模式進行改革。
一是探索建立專門的數據分析利用機構,進一步擴大對信息的利用效果。數據分析機構的主要工作職責是通過對內外部數據的采集、信息比對和風險測算,識別、分析、生成并風險信息,以工作流的形式分別推送到市局各處室,各個處室根據上傳數據產生的工作疑點拿出具體貫徹實施意見,限期進行整改。市局將對每條需要整改的反饋信息進行跟蹤管理,定期進行公示。
二是創新征管模式,全面推
行專業化的分類管理。該局確立了“重點稅源以稅源監控為重點,一般稅源以流程管理為抓手,零散稅源以社會管理為載體”的征管工作思路。在具體工作中,將把實際入庫稅款50萬元以上的納稅戶確定為重點稅源戶,以征管信息系統現有的稅源數據資源為基礎,建立重點稅源信息數據庫;建立重點稅源管理數據指標分析和稅源分析的數據模型,對重點稅源實現動態監控;出臺相關制度和措施,進一步明確、落實重點稅源稅收管理員工作標準,強化對重點稅源的日常管理。對于一般稅源,將按照“以管事為主”的原則,把以往的縱向管理轉變為橫向的流程控制,實現“事前能預警、事中能監控、事后能監督”;按照管理所要經過的內部崗位流程,對整個稅收業務進行梳理和整合,化繁就簡,尋求最短路徑、最少環節、最簡程序、最優方案,形成環環相扣的流水線式的管理方式。就零散稅源而言,該局將在8月底之前將完成政府綜合治稅平臺的開發搭建工作,把所有部門與稅基有直接關系或間接關系的數據、信息全部納入政府綜合平臺;進一步擴大委托代征面,對市區門面房出租、集貿市場、店中店等稅源不大但納稅人相對集中的區域,與街道、辦事處簽訂協議,實行委托代征。三是全面提升納稅評估的質量和水平。圍繞“強化一個力度,創新一種方式,提高一個素質”的思路,扎實做好日常納稅評估工作。強化一個力度。在各分局選調素質好、業務精、有較強敬業精神的同志組建專職評估部門,日常由分局管理,但由市局依據年度評估計劃統一組織實施評估工作,既實現人力資源的最佳組合,又能大幅度提高納稅評估的質量和水平。創新一種方式。每次評估前組織人員預先對企業內外信息進行比對、查閱,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偷稅問題,最終篩選出納稅評估對象。評估中,市局將進行全程跟蹤管理,及時解決工作中發現的疑難問題。評估終結后,將組織相關部門把評估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以發揮“評估一片,鞏固一方”的目的。強化一個素質。利用各種時機組織納稅評估干部進行業務學習、開展崗位練兵,并根據不同時期納稅評估的重點和內容來具體確定業務學習的科目。同時,將按季組織納稅評估業務研討會、辯論會、業務講座等,及時解決納稅評估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從而有效促進納稅評估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
三、強化稅源控管,全面發揮以管促收作用
稅收征管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最終將體現在組織收入上,而強化稅源控管是發揮以管促收作用的最關鍵環節。近期市局將以餐飲、ktv、醫藥零售、網吧等四個行業稅源管理的精細化為突破口,努力帶動征管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是餐飲行業。在市區根據不同地段按大、中、小規模各選取不少于10戶餐飲業納稅人,由市局抽調人員在中午、晚上進駐其營業現場進行至少3天的實地調查,了解就餐桌數、營業額等經營狀況,推算其平均每桌、每天營業額,以此作為核定餐飲業稅收的基礎和依據。根據測算結果,結合經營地段、面積、容客量、發票用量等信息,確定市區餐飲行業定額核定統一標準。
二是ktv行業。在市區不同地段分別選取典型性的ktv企業各3戶,由市局統一組織人員在晚間進駐調查,了解包間使用情況和營業額,推算出每天、每包間的平均營業額。根據推算結果,結合經營位置、面積、消費檔次、發票用量等信息,逐一重新核定ktv企業定額標準。
三是網吧行業。在市區選出6戶經營網吧企業,爭取公安網絡監察部門支持,直接從網吧管理系統中調取其最近一個月的開機記錄數據,根據網吧平均定價測算各網吧月營業額及每臺機器月均營業額,再結合地段、人流、經營狀況等因素,統一核定網吧的稅收定額。
篇2
(一)嚴征細管,全力組織稅收收入
今年上半年,我局繼續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的組織收入原則,推行征管改革,實施風險管理,加強稅收分析預測工作,加大納稅評估力度,合理調配稅收任務,全力以赴抓好組織收入工作,確保了稅收收入的平穩增長。截至2013年10月31日,我局共完成國內稅收收入112,132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0,496萬元,增長10.3%,完成年度收入任務的77.6%。
(二)深化改革,著力提升征管質效
1.積極轉變職能,進一步推行稅收征管改革。
一是簡政放權。將57項稅收審批事項調整為辦稅服務廳即辦事項,工作環節從309個壓縮到57個,壓縮了82%;簡化了95項稅收審批事項的業務流程,壓縮工作環節33%。征管流程的緊湊高效,大大節約了辦稅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
二是完善風險應對管理。建立起市局和區局兩級稅收風險應對管理運行機制,綜合稅收風險等級、類別、稅源規模及征管力量等因素,分別按月、按季、按年,著重在事中、事后實施差異化的稅收風險管理,并啟動日常性稅務核實和監督性稅務核實,在核實的基礎上,由各職能部門按照規定的時間、比例等實施監督檢查,將更多的征管資源投向更高稅收風險的應對上,進一步實現了稅務機關由“事前審批”向“事后管理”的職能轉變。
三是推行專業化團隊管理。改人戶對應的稅收管理員模式為專業化團隊管理模式。按照納稅人規模、行業、路段等指標對稅源分布情況進行梳理和分類,并結合稅源管理單位的征管力量配備情況,設置了47個專業化管理團隊,對納稅人進行分類管理,極大地提升了工作的針對性,稅源管理更科學、更精細,納稅人也在專業化管理中得到了更專業的涉稅輔導和納稅服務。同時,也將稅務機關內部的廉政防線進一步靠前。
2.著力堵漏挖潛,繼續做好基礎征管工作。通過強化稅收征管狀況監控分析和整改工作,找準抓手,及時發現并加強稅收征管質量薄弱之處,提高征管工作主動性和針對性。今年我局的申報率和和入庫率等各項征管主要指標均保持在99%以上,全共清理欠稅27882萬元,其中清理新欠23137萬元,陳欠4745萬元;稽查案件查補入庫稅款(含罰款、滯納金)4234萬元。
3.注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強化稅收分析預測工作。對分析預測的要求不斷加以改進,細化內容、規范表格,強化效果,逐漸由對征管數據的簡單羅列到開展深層次分析,并注意關注國際國內形勢、國家相關政策、地區發展策略等對稅收的影響,改變原先單純對經濟個體的分析模式,以重點企業、行業預測為基礎,結合經濟形勢,逐步開展總收入預測,積極為政府決策提供各類參考依據。
(三)規范執法,依法治稅不斷深化
1.全力做好“營改增”試點工作。制定“營改增”試點工作方案,集中調動全局力量,將“營改增”工作任務細化分解成12類100項具體工作事項,分配到局內各單位,并將責任落實到各牽頭單位和協作單位。同時,開展業務骨干“營改增”政策及窗口工作人員系統操作等系列培訓,確保相關工作人員對“營改增”工作了解深入,把握準確。安排專人負責“營改增”試點工作中的問題收集,設置問題提交與解答流程,解決試點工作中市局內部以及納稅人遇到的問題,確保試點工作信息暢通,反饋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今年8月1日和9月1日,隨著首張營改增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和營改增納稅人首次成功申報繳稅,我市的營改增試點工作順利啟動,目前各項工作運行平穩。
2.加強稅種管理。共完成各類退稅71戶次,退稅金額合計2611萬元;圓滿完成2012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審核工作,共補繳稅款650萬元;組織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收入1.41億元,同比增長318%,開具稅務證明602份,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333筆,扣繳稅額2775.32萬元;組織開展個體稅收調研,分別對家具、服裝、裝飾材料、五金交電、汽車修理修配、汽車配飾及配件、裝修材料等經銷行業進行了定額核定調整。
3.規范發票管理。開展普通發票專項檢查,查處非法發票175份,問題發票涉及金額828.45萬元,查補企業所得稅14.03萬元,移送稽查案件14戶。開展發票倒查工作,從用票信息入手,利用系統采集發票信息,對疑點發票進行取證、核實和處理,打擊假發票買賣市場,對涉及發票流出流入的企業做到一查到底,打擊大頭小尾、虛開發票等不按規定使用發票的行為和偷稅行為,截至11月15日,已完成發票倒查戶數1219戶,查驗發票33664份,發現問題發票898份,問題發票涉稅金額2,639萬元。
(四)優化服務,納稅人滿意度穩步提升
一是將2013年確定為“優化納稅服務年”,以迎接新一輪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為契機,以2012年全國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為鏡,逐項對照檢查,深刻剖析原因,建立完善優化納稅服務的體制機制,強化納稅服務聯動機制,加強辦稅服務廳與區局和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全面系統徹底地解決辦稅服務廳在硬件建設、內部管理、人員素質、流程設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二是認真做好各類基礎辦稅服務。截至11月15日,共受理企業所得稅申報總戶次159,423戶,錄入增值稅申報563,735戶次,其中受理上門申報117,521戶次,網上申報446,214戶次;發售發票8,142,792本(份),代開專用發票4782份;辦理開業稅務登記15225戶,變更稅務登記13386戶次,停復業登記996戶次,注銷稅務登記3522戶次。
三是豐富服務內容。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電子屏幕、互聯網等科技手段搭建宣傳平臺,與納稅人進行溝通、交流,切實為納稅人解決問題。繼續開展各類納稅服務品牌活動,共舉辦11期稅務學堂,培訓人員2750人,舉辦43期領導值班日。為161戶大企業開通了“稅企通”預約服務,大企業可預先通過“稅企通”與辦稅服務廳進行預約,并按照雙方約定的時間到指定窗口辦理,無需排隊等候,隨到隨辦,極大地方便了納稅人。
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省局門戶網站、12366、12345服務熱線的宣傳,積極引導納稅人運用門戶網站和12366服務熱線解決、咨詢問題,進行投訴舉報。截至11月15日,共受理投訴舉報432件,全部按時辦結。督促各單位指定專人擔任納稅服務崗,負責納稅服務相關事宜,并公布人員姓名、電話,確保咨詢電話暢通、業務流轉順暢。五是加強溝通協作。通過互聯網與商務局、財政局、地方稅務局、工商局、統計局和外匯管理部門等六個部門協同完成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實現了審批方式的創新,納稅人只需通過網上申請即可辦理,在極大方便了納稅人的同時,也密切了與其他業務關聯單位的聯系。
(五)嚴管厚愛,隊伍素質進一步增強
一是全面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制定《國家稅務局<小企業會計準則>培訓抽考工作方案》,并根據方案的部署組織培訓、模擬考試、答疑等工作。以提升干部整體綜合素質為導向,組織、參加各類培訓47期,培訓約2175人次。
二是加強干部管理。大力推進干部選拔工作,重點解決工作時間較長,且一直默默用心工作的“老黃牛式”干部的晉升問題。全年共有3名干部晉升為副科長級領導干部、12名干部晉升主任科員、4名干部晉升副主任科員,調整了43名干部的崗位,重點充實了區局人員力量,對20名任職試用期滿的領導干部進行了轉正。此外,我局認真落實述職述廉、誡勉談話、任職廉政談話、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對新任職領導干部廉政談話20人,誡勉談話3人,述職述廉9人。
三是認真開展文明創建工作。按照市文明辦相關要求,建設統一模式道德講堂,并組織宣講員通過參加培訓、自我學習、廣泛交流等方式,不斷增強自身素質,提高宣講水平。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及各項有益的社會活動,通過幫扶困難職工和殘疾人、慰問老干部、參加春季義務植樹活動、學雷鋒志愿活動等,培養干部職工高尚道德情操。
四是注重青年工作。繼續組織開展“公益捐贈獻愛心”系列活動,聯合企業一同通過向貧困學生捐贈舊電腦、舊圖書、聯手開展聯誼活動等多種形式獻愛心、送溫情,既豐富了青年干部的文化生活,為他們搭建了交流互動的平臺又彰顯了國稅干部扶危助困、熱心公益的樸素情懷。
(六)懲防并舉,黨風廉政建設常抓不懈
一是層層落實廉政責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和“一崗雙責”的要求,分解落實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并成立檢查組對各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簽訂情況進行檢查,保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的全面落實。
二是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月活動,以“學習貫徹,嚴明黨的紀律,轉作風樹新風”為主題,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學習、上黨課、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動,更新廉政文化宣傳欄,利用正反典型抓好示范教育,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反腐倡廉意識,樹立和弘揚良好作風。
三是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對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在全市進一步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實施方案,針對局屬各單位的具體情況,結合“三定”方案和征管流程的規定,全面梳理權力事項,認真組織開展廉政風險點排查防控,采取自已找、上級點、群眾幫、互相查、組織審等方法,認真查擺分析在行政、業務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廉政風險,共梳理出權力事項16項,排查防控廉政風險點32個,全局干部職工419人均做出了廉政承諾。
四是強化作風和效能建設。及時傳達、組織學習中央八項規定、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二十條規定和市委二十一條規定等文件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庸懶散奢貪”整治活動,樹立良好機關形象,提升整體工作效能;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全局在職干部職工419人,作出會員卡零持有報告的419人,堅決做到“零持有,零報告”;著力精簡文風會風,減少會議數量、控制會議規模、壓縮會議時間、降低會議成本,嚴格按照簡約、儉樸原則安排會務,不配發高檔文件袋、文具,不頒發貴重獎品。
二、2014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推進科學化征管機制體制建設,不斷提高征管質量和效率
一是繼續做好稅收征管狀況監控分析工作。通過開展稅收重點檢查,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狠抓我局稅收管理的薄弱環節。加強稅源的分析、監控,從中發現問題,及時堵塞征管漏洞,不斷挖掘稅收潛力,確保稅收收入穩定增長。
二是加強信息共享和工作協調配合。對內,構建銜接有力、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管理高效的工作鏈條,加強各環節及內部崗位之間的工作配合與銜接,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對外,不斷加強與地稅、財政、工商、海關、司法、銀行、商務、公安、技術監督等部門的配合和信息共享,建立穩定高效的協作機制,不斷構建強大的社會協稅護稅網。
三是深入推進征管信息化建設。繼續做好網上涉稅審批系統、網上發票驗舊繳銷推行工作,完善以準確、方便、高效為目標的網絡化稅款征收體系。配合“國稅網上辦稅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全力構建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網上稅務局”,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劃解、稅務申請、發票銷售和繳銷、稅務咨詢等辦稅業務基本實現網上受理,以節省納稅人辦稅時間,降低辦稅成本。
(二)嚴格規范稅收執法,努力提升依法治稅工作水平
一是不斷提高國稅干部依法辦事的能力。多渠道、多手段提高廣大國稅干部依法治稅、規范行政的意識,正確處理好規范執法與組織收入、規范執法與優化服務、規范執法與支持發展的關系。
二是進一步規范稅收執法行為。充分發揮稅收執法管理信息系統的作用,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實現執法責任制管理的規范化和常態化;認真執行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和措施。
三是切實強化稅收執法監督。抓住關鍵部位和重點環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稅務行政復議工作,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稅務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四是繼續加強稅法宣傳。加大日常稅法宣傳力度,將日常宣傳與重點宣傳相結合,保證宣傳效力的延續性;規范稅法公告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協作機制,不斷拓展稅法宣傳的途徑和手段,擴大稅法宣傳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三)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干部職工綜合素質
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領導班子科學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認真落實理論學習制度,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提升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健全黨組民主生活會制度和領導班子議事規則,落實好民主集中制原則。
篇3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是遵循道德規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是進一步擴大開放,提升國內外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保護市場主體權益,對懲戒失信行為,提高全社會誠信度,防范和化解信用風險,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更好地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
堅持“統籌規劃、分類指導,政府推動、培育市場,完善法規、嚴格監管,有序開放、維護安全”的原則,以法制為基礎,信用制度為核心,健全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為重點,推進行業信用和征信體系建設,培育信用服務市場,不斷提高社會信用水平。力爭用五年的時間建立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逐步建成全市統一、規范、高效的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實現信用市場需求較為活躍,信用激勵機制較為完善,政府公信力顯著增強,企業的信用意識和信用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個人的經濟、社會活動的信用規則得到基本遵循,農村信用環境得到較好改善,信用監管、服務得到規范發展,誠實守信成為社會風尚,形成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建立統一征信平臺,推動社會信息資源共享
積極打造全市統一的征信平臺,建立以人民銀行信貸征信系統為依托,工商、稅務、質監、環保、法院、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公積金、證券、保險等部門信息在內的統一征信平臺,進一步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形成以信貸征信體系建設為重點的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要進一步加快征信標準化建設步伐,各部門按照規定的征信技術標準,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提供和更新有關信息,逐步整合分散在各部門和行業的信用資源,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資源共享。
依托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抓好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基礎數據庫建設,為*中小企業建立完善信用檔案。進一步做好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的運用,結合信貸市場培育工作,加強對成長型中小企業的培育,促進金融機構對有信用、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加大信貸投入和提供多形式金融產品服務。
(二)加強企業信用建設,提高企業信用水平
積極引導轄內企業“講誠信、重質量、守合同”,推動企業把不逃廢債務、不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不違反合同、不走私販私、不偷逃騙抗稅、不違法排污、不做假賬偽賬、不侵犯知識產權、不拖欠員工工資、不拖欠社會保險費等作為基本經營守則。加強內部信用管理,全面改善企業生產經營、合同履行、產(商)品質量、經濟鑒證、中介服務、稅費繳納、金融信貸、往來賬款、財務核算、數據統計等環節的信用狀況。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資信調查和評估、債權保障、應收賬款管理和追收等制度,規避信用風險。積極培育企業信用評估(評級)機構,積極推進企業信用狀況調查、信用評估、信用評級等制度建設,促進企業不斷提高信用水平。
(三)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信用環境
努力打造政策保障平臺,建立由政府主導,政府相關部門、人民銀行、金融監管部門、農村金融機構聯合推動,農戶及農村專合組織多方參與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機制。以信貸征信體系為載體,以信用評價為手段,以構建激勵懲戒機制為重點,不斷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突出工作重點,狠抓農戶基本信用檔案采集工作,大力推進信用農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評活動,并將評定結果作為評選金融生態模范縣的重要內容,對已評定的信用鄉鎮、信用村和信用農戶,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切實落實相關優惠政策。積極探索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與擴大農村信貸支持的有效方式,創新農戶信用評價機制和農戶信貸機制,提高農村地區對資金的吸納能力,促進農村經濟金融協調發展。
(四)推進“信用社區”建設,改善社區信用環境
以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為依托,結合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建立居民基本信用檔案,積極推進城鎮信用社區建設。認真研究信用社區創建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擴大建設范圍。積極推廣“創業培訓+小額貸款”相結合的模式,進一步推動我市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充分發揮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優惠和激勵作用,讓更多有創業愿望和就業能力的社區居民通過政府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實現就業再就業。
(五)規范信用中介服務業,推動征信市場健康發展
做好信用市場的“規劃、協調、引導、監督”工作,建立健全信用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以建立完善信用評級體系為重點,逐步建立以信用征集、信用咨詢、信用評估、信用擔保、信用保險為主要內容的信用中介服務體系。政府相關部門、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等單位要加強合作,大力發展信用中介服務機構,努力培育信用市場,促進信用行業有序發展。在信用中介服務機構運營、管理等環節上,要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商業化運作,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加強對信用服務中介機構有效監管,促進中介機構規范發展。對信用中介機構依法進行清理整頓,規范中介評估市場,規范、簡化不動產評估、抵押登記手續,統一中介機構收費標準,規范中介市場秩序。要開展“誠信中介”創建、評選活動,實施社會中介機構不誠信行為信息披露和通報制度,促進中介機構專業化服務水平的提升,提高中介服務的市場公信力。要建立中介機構信用檔案,嚴肅查處出具虛假資信報告、虛假評級報告等違法行為,防止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失誤或被濫用,保護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六)以推動信用產品運用為重點,建立信用激勵懲戒機制
積極培育信用市場需求,倡導使用信用產品,擴大信用產品的使用范圍。行政機關、公用事業單位、行業管理機構、行業組織等在行政審批、登記注冊、資質管理、定期檢驗或年審、安排和撥付有關補貼資金、評先評優、日常監督、政府采購、招商引資、項目招標投標過程、人才選拔、干部任免等領域綜合運用信用產品。要按照“誰擁有、誰提供,信息共享、多方共贏”的原則,根據國家關于信用信息管理的相關規定,按權限向相關政府職能部門、金融機構、入庫企業和個人提供信息查詢服務,為黨委政府掌握轄內企業經營狀況提供信息服務,為金融機構加大對轄內企業的信貸投放提供信息支持,為轄內企業經濟交往提供信用“名片”。
建立健全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大力推動“誠信政府、誠信企業和誠信個人”建設,提高不誠信企業和個人的社會經濟成本。要完善企業誠信獎懲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信用秩序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嚴厲懲處拖欠銀行債務、惡意透支銀行卡、拖欠稅款等失信行為。建立誠信企業“紅名單”激勵制度和“黑名單”懲戒制度,增強企業誠信意識。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不享受在財政貼息、擔保和政府扶持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不得入選“大企業大集團直通車”服務范圍和享受各項優惠政策,不得納入“誠信企業”和各類先進的評選范圍。
(七)廣泛開展征信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信用文化氛圍
信用文化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以宣傳教育為突破口,培育誠實守信的文化理念,促使人們養成按時履約的良好習慣,減少失信違約成本,構建和諧社會。按照國務院《若干意見》和《*市金融知識宣傳普及實施意見》要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征信知識宣傳教育,著力提高全社會信用意識,逐步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社會風尚。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表彰“守合同、重信用”的先進事跡,形成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的濃厚社會氛圍。分層次、有步驟、形式多樣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推動誠信知識進校園、進社區和下鄉活動的開展,在黨政網開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欄”,有效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知識的宣傳和普及。
四、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本部門工作目標,加強組織領導,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精心實施。市政府將成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要成立相應機構,明確分管領導,指定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督促作用,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共同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金融、稅務、工商、質監、環保、司法、勞動保障、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公積金管理等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履職范圍,切實采取措施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人民銀行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積極推進企業和個人信用征信基礎數據庫建設,將工商、質監、環保、法院、稅務、勞動與社會保障、公積金管理、證券、保險等相關部門信息逐步納入企業和個人征信數據庫,建立統一的征信平臺。由人民銀行牽頭,經委、市委農辦等相關部門配合,做好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認真組織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進行信用評級和信貸市場企業主體信用評級工作。
工商部門牽頭,經委、人民銀行等部門配合,組織開展“誠信企業”評比活動,建立誠信企業“紅名單”激勵制度,公布一批“誠信企業”名單,廣泛開展企業信用評級工作,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激勵機制,增強誠信受益的示范效應,增強企業誠信意識。
財政等有關中介機構的主管部門牽頭組織開展“誠信中介”創建、評選活動,建立中介機構信用檔案,實施社會中介機構不誠信行為信息披露和通報制度,促進中介機構專業化服務水平和誠信水平的提升;規范、簡化不動產評估、抵押登記手續,統一中介機構收費標準,提高中介服務的市場公信力。
勞動保障部門牽頭深入推動“信用社區”建設,依托社區信用平臺,積極推廣“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相結合的模式,進一步推動全市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全面開展,充分發揮小額擔保貸款優惠政策作用,讓更多的有創業愿望和有就業能力的人,通過政府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實現就業再就業。
市委農辦牽頭開展“信用村、信用鄉鎮”評定工作。負責制定相關評定辦法,落實工作措施,農村金融機構對已建成的信用村和信用鄉鎮要切實兌現貸款優先、利率優惠和貸款額度高于其他村(鎮)的鼓勵措施,有關部門要切實落實激勵機制。省聯社*辦事處和各縣(區)聯社牽頭做好農戶基本信用檔案信息采集和“信用農戶”評定工作,培養信用示范戶,提高農民信用意識,并以此為依托逐步建立完善農村信用體系,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市金融協調辦和人民銀行牽頭做好信用報告拓展運用工作,積極引導行政機關、公用事業單位、行業管理機構、行業組織等在行政審批、登記注冊、資質管理、定期檢驗或年審、安排和撥付有關補貼資金、評先評優、日常監督、政府采購、招商引資、項目招標投標過程、人才選拔、干部任免等領域綜合運用信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