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畢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7:3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學影像畢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康復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狀態的影響。方法將86例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研究組)46例,常規治療組(對照組)40例;兩組均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康復組同時進行神經康復治療。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數評定日常生活活動,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定抑郁狀態,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第40d末各評定1次。結果治療40d末,研究組Barthel指數、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定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顯著性(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改變不明顯(P>0.05);兩組間比較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結論早期康復干預不僅能有效改善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心境,同時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殘率。
【關鍵詞】腦卒中;抑郁;康復治療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腦血管意外的常見并發癥,腦卒中后約60%的患者可發生抑郁[1,2]。卒中后的抑郁情緒和認知障礙等可直接影響患者的病程及預后。早期康復治療能使PSD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明顯改善,使康復治療步入良性循環,從而改善預后,現報導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選取2004年3月~2005年6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86例PSD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1)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并經CT證實為大腦半球病變(梗塞或出血),無意識障礙、失語及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2)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抑郁癥診斷標準;(3)病程10~15d;(4)無嚴重的心、肺、腎功能障礙,排除既往有神經、精神病史及檢查不合作者。其中男54例,女32例;平均年齡58.4±9.4a;腦梗塞50例,腦出血36例。
1.2方法
1.2.1分組方法先按疾病類型分層,爾后將入組的86名卒中后抑郁患者隨機分成康復組(研究組)46例,常規治療組(對照組)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抑郁程度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2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和護理,對抑郁顯著的患者口服百憂解治療。研究組采用運動再學習方法(MRP),在生命體征及病情穩定48h后即開始康復治療,早期均以肌肉按摩、神經肌肉電刺激、患肢的抗痙攣擺放、關節的被動與主動活動等,以保持關節正常活動度及肌肉正常長度為主。再根據患者病情,腦梗塞患者一般在發病后3~5d,腦出血患者在發病后10~20d進行坐、立、行、走訓練,同時通過具體的作業由易到難進行日常生活活動(ADL)訓練與強化,每日1次,每次45min。康復師不斷地與患者進行交流,講解神經康復的基本原理及近期與遠期目標,使患者對腦卒中有全面、正確的認識;不斷肯定、鼓勵患者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以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1.2.3療效評定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數(MBI)評定ADL,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定抑郁狀態,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第40d末各評定1次,并進行對比分析。HAMD24項評分≥8為輕度抑郁,≥20為中度抑郁,≥35為重度抑郁[3]。全部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處理,并進行t檢驗。
2結果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MBI、HAMD評定結果比較,見表1。
表1兩組MBI、HAMD評定比較(略)
注:組內治療前后比較P<0.05,P>0.05;兩組間比較P<0.05
表1顯示,治療40d末,研究組MBI、HAMD評定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顯著性(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改變不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間比較,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3討論
PSD是腦卒中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的機制不明,目前有兩種學說:(1)原發性內源性學說,認為腦卒中后破壞了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和5羥色胺能神經元及其通路,引起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之間的平衡失調;(2)反應性機制學說,即卒中后肢體功能的喪失,社會功能減退,角色轉變,家庭關系等急性轉變超出患者所能應對的范圍;患者卒中后對疾病認識不足及對偏癱后果恐懼導致精神壓力過大;怕拖累家人、經濟承受力的擔憂等,多種家庭、社會、生理因素共同導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調,而產生悲觀孤獨情緒,不愿意與人交流導致抑郁。
PSD與腦卒中的嚴重程度有明顯的相關性[4],患者的神經功能缺失越重,ADL越差,越易導致PSD。而隨著ADL的恢復,患者的抑郁程度亦會明顯改善。大腦是有可塑性的,早期康復治療,因能有效抑制異常運動模式的產生,誘發正常運動模式,促使大腦的神經功能重組向符合生理要求的正確方向上發展。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治療前后MBI、HAMD評定比較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顯著性(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改變不明顯(P>0.05);治療后MBI、HRSD評定兩組間比較,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隨著康復治療,患者肢體功能不斷改善,ADL的不斷改善,激發起患者康復的信心,心理障礙逐步消除,有利于PSD的恢復。
康復訓練是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其間患者通過與康復師的不斷交流,康復師的耐心的心理疏導,向患者傳達積極的心理支持;通過建立良好的康復氛圍,安排偏癱患者的集體治療,促進患者與患者間的交流及加強患者與家屬間的溝通,使其心情放松、愉快,不斷樹立自信心,從而打消患者不良的心理防御體制,消除卒中后不良行為與處理方式,使患者能正確認識卒中事件本身,正確接納自己與自己的疾病,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從而解除抑郁。
總之,早期神經康復能從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改善患者的抑郁心理,促進PSD的恢復,而PSD的恢復,反過來又可加速康復進程的發展,最終改善患者肢體功能,減低致殘率,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于愷.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研究進展[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4,4(5):405
[2]張朝輝,宋景貴,王振英,等.氟西汀對腦卒中后抑郁狀態及認知的功能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5,11(1):7
篇2
[關鍵詞] 中藥學;畢業生;畢業實習;帶教模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0[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4(b)-0166-02
中藥學專業畢業生畢業實習主要包括選題、文獻研讀、實驗設計、實驗過程、數據處理、結果分析、撰寫畢業論文等幾個環節,富有成效的實習帶教方法會使畢業生從畢業實習的各個環節中受益匪淺,可極大提高中藥學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素質。
PBL是從國外引進的教學理念,是時刻不離問題的教學模式,具有有的放矢、高效率等優勢。通過PBL可增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1]。筆者結合畢業生實習帶教實際,首次將PBL教學模式應用于畢業生實習帶教的選題、文獻研讀、實驗設計、實驗過程、數據處理、結果分析、撰寫畢業論文等多個環節,提出基于PBL的中藥學畢業實習帶教模式。本文提出的PBL畢業實習帶教模式,將為中藥學及其他學科實習生帶教方法的教學改革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1 基于PBL的選題指導
當前中藥學專業畢業生實習期間主要從事偏向于中藥藥理或化學的實驗研究,往往是對具體中藥或復方的研究。因此,在實習之初,帶教老師可多通過PBL啟發學生思考。比如,引導學生首先選取待研究的中藥,接著啟發學生思考研究選用藥物的哪方面內容,是偏向于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質量控制還是藥理研究,若是藥理研究,是研究抗癌、保肝、抗抑郁還是其他等問題。
2 基于PBL的文獻檢索、研讀指導
在選好題之后,文獻查閱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基于PBL啟發學生搜索、思考當前常用的中文數據庫、外文數據庫有哪些,通過哪些數據庫能下載到全文而哪些只能看到摘要等;在清楚了文獻數據庫之后,就要啟發學生思考通過數據庫搜索文獻的方法和技巧。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掌握文獻查閱方法之后,需要對所下載的文獻進行系統的研讀。此時,可以通過開展讓學生講解文獻的方式來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問題,并在糾正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文獻研讀的能力。
3 基于PBL的實驗設計指導
在選題、文獻檢索、研讀之后,即進入實驗設計階段。此時,基于PBL啟發學生思考如何安排實驗時間、準備哪些實驗材料、采用哪些實驗方法、實現實驗方法是否具備應有的實驗條件、如果不具備局部的實驗條件如何來解決等問題。通過基于PBL的啟發引導,從而使學生為即將開始的實驗奠定扎實的實驗設計基礎。
4 基于PBL的實驗過程指導
實驗設計完成之后,即進入了具體的實驗操作過程階段。此時,基于PBL啟發學生思考需要強化哪些實驗方法操作、實現這些操作需要掌握哪些要點、有哪些核心實驗步驟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找出專門的時間給學生演示操作過程,并邊演示操作邊講解要點,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實驗操作能力,從而能更好地完成實驗。
5 基于PBL的數據處理、結果分析指導
在實驗操作階段完成之后,即進入了實驗數據的處理、結果分析階段。此時,基于PBL啟發學生思考選擇何種統計軟件、利用所選統計軟件中的何種檢驗方法來分析、如何分析、何時有統計意義、如果需要用圖表來呈現結果如何來制作圖表等問題。通過基于PBL帶教,學生掌握了統計數據、分析數據、呈現結果的方法,不僅使學生獨立完成了對實習期間獲得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呈現,而且為畢業后科研生涯的數據處理結果分析奠定了扎實的科研素質基礎。
6 基于PBL的論文撰寫指導
在數據處理、結果分析之后,即進入了畢業論文的撰寫階段。此時,基于PBL啟發學生思考畢業論文撰寫的基本要素、每一部分撰寫要點、注意事項等問題。之后,教師抽出專門時間對學生講解自己的認識,以彌補學生認識之不足,從而有助學生撰寫出更專業的符合要求的畢業論文。
7 結語
當前,實習帶教方法的優化改革已成為高等院校從事畢業實習帶教同仁共同關心的話題。PBL作為從國外引進的優秀教學方法,在國內已有廣泛的應用,目前已滲透到普外科[2]、腫瘤[3]、麻醉[4]、神經外科[5]、護理[6-7]、急診科[8]、血液科[9]、中醫內科[10]、檢驗科[11]、醫學影像學[12]、乳腺病科[13]、病理學[14]等多個學科。本文結合中藥學實習帶教實際,首次將PBL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藥學畢業生實習帶教的選題、文獻研讀、實驗設計、實驗過程、數據處理、結果分析、撰寫畢業論文等多個環節,提出基于PBL的中藥學畢業生實習帶教模式,以期為中藥學及其他學科實習生帶教方法的教學改革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周芳明,王振鉞.PBL在美國藥學教育中的研究現狀[J].藥學教育,2003, 19(1):58-60.
[2]于愛軍,張學軍,劉金龍,等.PBL教學方法在普外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1,8(5):100-101.
[3]蔣亦燕,楊曉蕾,全世超.PBL教學法在臨床腫瘤學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探討[J].健康研究,2011,31(2):149-151.
[4]藍鵬.PBL教學法在口腔外科麻醉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4):75-76.
[5]隋宇玲,王文軍,周玉琛.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課間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0,7(28):110-111.
[6]施華.P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0, 7(17):100-101.
[7]王佳琳.護理專業PBL教學法示范課程的建設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4):147-148.
[8]王麗,楊輝,宋丹,等.急診科高護實習生應用PBL教學效果評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0,7(7):98-99.
[9]孫士玲.PBL教學法在血液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3):65-66.
[10]孫曉敏,余克強,趙曉山,等.中醫內科臨床帶教中應用PBL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9):54-55.
[11]張蘇,唐先平,沈朝輝.PBL教學法在醫院檢驗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2):248-249.
[12]關麗明,李雪丹,張立娜,等.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2):188-190.
篇3
1.淺談高職醫學護理專業教學方法的改革
2.應急狀態下的醫學護理實踐與探討
3.近五年中國大陸文獻中美國醫學護理的現狀
4.高職醫學護理生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5.醫學護理教育的創新思維培養
6.醫學護理觀下的化學教學
7.高血壓病人的醫學護理方法研究
8.醫學護理專業畢業論文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9.醫學護理中無菌技術的使用技巧探析
10.探究應急狀態下的醫學護理實踐
11.分析高血壓患者的醫學護理方法
12.《運動醫學護理》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13.綜合性醫學護理對脊髓損傷患者并發癥的影響
14.應急狀態下醫學護理實踐探討
15.脊髓損傷運動員營養與醫學護理需求
16.應急狀態下醫學護理工作的實踐
17.醫學護理中無菌技術的使用技巧探析
18.對現代醫院臨床醫學護理工作的初步探討
19.高職院校醫學護理專業“概念圖”教學模式的探索
20.大型綜合性醫院外科系運用循證醫學護理理論控制感染管理體會
21.淺析醫學護理教育中的素質教育
22.論新時期醫學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23.本科生導師制在醫學護理領域的研究進展
24.綜合性醫學護理對脊髓栓系綜合征患者并發癥的影響
25.高職醫學護理專業教學方法的改革
26.醫學護理專業開展計算機教學的探討
27.醫學影像科室的護理管理探討
28.生理驅動ECS仿真系統在急診醫學護理教學的應用
29.采用三維質量結構評價重癥醫學科護理質量
30.醫學護理論文的撰寫
31.醫學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教育
32.某市護理人員繼續醫學教育需求和科研意向調查分析
33.淺談臨床醫學肝膽的外科醫學護理的研究方法
34.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醫學護理系
35.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學生實習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36.高等醫學護理教育之我見
37.醫學護理專業大學生在兒童期受虐待情況回顧調查分析
38.中職醫學護理模擬教育及現代護理技能訓練中心建設探討
39.醫學護理專業學生生物安全防護知識調查分析
40.探討新形勢下醫學護理教學模式的重建
41.論醫學護理專業女生運動動機的特點與培養
42.在醫學護理專業開展ESP教學的可行性研究
43.護理專業醫學微生物學實驗中無菌觀念培養的嘗試
44.蒙醫護理與西醫護理醫學護理理念的分析與研究
45.改變醫學護理觀念,突出禮儀發展
46.災難醫學護理教育研究
47.淺談醫學護理專業第一堂見習課的重要性
48.生物心理社會醫學護理建設
49.臨床醫學上的外科護理新技術研究
50.PBL模式在醫學四年制護理專業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51.優化護理專業教師的知識結構是現代醫學護理模式的需要
52.醫學護理學的進展(綜述)
53.論醫學護理專科生的就業心理指導探析
54.論護理學在救援醫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55.現代醫學護理中溝通技巧的重要性
56.對涉外醫學護理學生人體解剖學教學工作的探討
57.淺談醫學護理職業高中教師的人格魅力與教學方法
58.分組分層級管理模式在我院重癥醫學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59.淺談醫學護理教育的發展
60.Internet醫學護理資源簡介
61.學習醫學護理雜志 提高護士專業水平
62.怎樣撰寫醫學論文(連載) 怎樣寫醫學護理論文
63.對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64.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整合教學實踐
65.重癥醫學科護理信息系統應用實踐
66.淺談加強醫學護理教育中的素質教育
67.提高醫學護理實踐能力的探索
68.遼寧省臨床護理人員循證醫學實踐現狀的調查
69.貴州省首屆重癥醫學護理論壇會議論文研究分析
70.INTERNET上的醫學護理資源
71.醫學護理心理學在婦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72.醫學護理職業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73.老年醫學護理專家:是浪費還是必要?
74.關于醫學護理專業教師培養的點滴體會
75.試論轉化醫學在護理學發展中的應用
76.基于循證醫學的頸椎病康復護理方法及體會
77.美學在現代醫學護理中的作用
78.心肌梗死的醫學護理與心理護理
79.實習前臨床醫學生與護理學生患者安全知識調查與比較分析
80.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稿約
81.高血壓性腦溢血病人的醫學護理常識
82.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工作環境的創建及效果
83.臨床醫學護理對責任護士的素質要求
84.品管圈在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85.從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談護理教育改革
86.持續質量改進在重癥醫學護理中的應用
87.把握醫學整體觀促進護理管理
88.基于第二課堂的護理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作用機制與認知評價研究
89.淺議醫學護理學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90.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設置與教學調查分析
91.康復醫學護理
92.醫學護理女生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識調查
93.衛生Ⅷ項目醫學護理培訓班學習情況的調查
94.有“血”有“肉”帶心跳,醫學護理模型人出世
95.醫學護理專業醫用化學教學改革初探
96.康復醫學護理
97.蕪湖市某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與學習動機的相關性研究
98.醫學院校涉外護理英語課程體系構建探析
篇4
一、專業的職業面向和人才需求分析
(一)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職業面向
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培養掌握電氣化鐵道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能夠勝任電氣化鐵路變電所、接觸網的運行、檢修和日常維護等崗位工作,適應電氣化鐵路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通過現場調研、企業專家訪談和畢業生跟蹤調查,本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鐵路局供電段,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企業,采用電氣化鐵道運輸的工礦企業的供電部門,以及電氣化鐵路工程施工單位。主要就業崗位有接觸網工、變配電值班員、變電所檢修工、電力線路工。
(二)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根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萬公里,電氣化鐵路也由目前3萬多公里增至6萬多公里。據預算,未來8年全國鐵路電氣化鐵道供電人才需求11萬,年均1.38萬。全國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未來3年電氣化鐵道供電人才缺口1.25萬左右。從人才需求層次結構分析,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職大專生的需求比例大約為10%、30%和60%,因此高職大專生是鐵路用人單位招聘的主要對象[1]。
二、基于崗位導向“三雙、四模塊、四階段”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三雙、四模塊、四階段”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內涵
通過工作任務和崗位能力分析,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所涉及的接觸網檢修、變配電值班、變電所檢修、電力線路檢修四工種對應的崗位任職要求各有不同,但必需掌握的基礎知識相同。根據這四個崗位的任職要求,結合國家崗位職業資格標準,確定崗位導向“三雙、四模塊、四階段”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三雙”即為“雙主體”“雙導師”“雙形式”。“雙主體”,即校企“雙主體”合作培養。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創新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校企合作育人機制、校企合作雙贏機制以及校企文化融合機制。與企業建立聯合制定計劃、聯合組織教學、聯合開發課程、聯合聘請教師、聯合評價質量等制度,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確保企業全程參與專業建設。圍繞學校和企業發展的共同點,建立實訓基地共建共用、科技咨詢與服務、競賽培訓與鑒定、頂崗實習實訓、“訂單式”“定崗定向式”人才培養等機制,促進校企深度融合,實現互利共贏。“雙導師”,即校企“雙教師”聯合培養。建立校內教師與校外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的“雙導師”制度,采取“雙教師”教學模式,成立“1+X+Y”課程組,由校內專職教師任課程負責人,多個校內專任教師和多個校外兼職教師組成課程組在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課程實訓、3G實景課堂等方面開展教學活動。“雙形式”,即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替進行的教學組織形式。建立多崗輪換實踐制度,在不同的合作單位或同一單位的不同崗位上完成專業綜合實踐,使學生對職業領域的多個崗位都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
“四模塊”,即課程體系由綜合素質能力、職業基礎能力、職業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模塊構成。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強化職業需求導向,突出學生綜合素養和專業知識與能力培養,增加了以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專業拓展能力課程模塊。
“四階段”,即將三年的6個學期中的第3至第5個學期各分成2個小學期,這樣總共有9個學期。其中第1~3學期為第一階段,以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學習為主,同時安排學生到合作企業進行專業認識實習,開展專業基本技能項目訓練;第4~7學期為第二階段,以專業知識和專業單項技能、綜合技能項目訓練為主,并獲取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第8學期為第三階段,為拓展能力模塊學習階段;第9學期為第四階段,為畢業設計和畢業頂崗實習階段,通常為期半年。學校根據就業企業的分配安排學生對口進行頂崗實習,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結合企業真實課題完成畢業設計。
(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模塊化、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
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理念,由行業企業專家、專業建設專家、課程開發專家、教學改革專家和專業教師組成的專業建設和課程開發團隊,從接觸網檢修與施工、電力線路檢修、變電所檢修、變配電值班等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入手,制定四個崗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確定專業行動領域和學習領域課程,構建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模塊化、項目化”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課程體系包括綜合素質課程、職業基礎能力課程、崗位能力課程和拓展能力課程四個模塊,崗位能力課程又分別由四個崗位的課程模塊構成。課程結構采用項目式結構進行設計,每個項目就是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課程內容融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和企業崗位標準,按照職業能力培養要求,突出項目式教學[2]。
(三)“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構建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模塊化、項目化”課程體系采用模塊化結構,課程全部以項目式結構進行設計,比如《小型電子產品制作》是由直流穩壓電源制作、小型防盜器制作、雙聲道音響制作、病房呼叫系統制作和電子脈搏計數器制作等5個項目構成。每個項目包括學時、學習情境描述、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教學環境設備與材料、作品和考核評價、學習過程分析記錄、學習感受與信息反饋等。為保障項目化課程教學,專業系部建設了一體化實訓室11間和鐵路供電綜合實訓站場1個,真正實現“做中教,做中學”;同時所有教室都能利用職教新干線,借助云平臺實現“空間教學”。
三、“三雙、四模塊、四階段”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適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各種機制
借助鐵路運輸職業教育集團平臺,主動與集團內企業共同制訂計劃、共同組織教學、共同開發課程、共同聘請教師、共同制訂評價質量等,確保合作企業全程參與 專業建設,形成學校和企業兩個教學主體。建立和完善實訓基地共建共享機制、員工聯合培訓機制、專家和教師結對幫扶機制等,促進校企深度合作,實現互利雙贏。
(二)構建基于崗位模塊式課程體系
以崗位職業能力為依據,按照崗位及其工作任務,構建由綜合素質課程、職業基礎能力課程、崗位能力課程和拓展能力課程四個模塊構成的課程體系[3],崗位能力課程又分別由四個崗位的課程模塊構成。采用項目化課程結構開發課程,使知識與技能有機融合,項目與任務緊密結合,實現“邊做邊教,邊做邊學”。
(三)建立全過程、多方位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教學質量監控具體要通過教學質量評估、教學過程監控和校內專業評估等措施實現[4]。由教務處牽頭,系部具體負責教學質量評估,評價指標包括課程考核、專業技能抽查、職業資格證獲取率、實習實訓效果、企業滿意度、畢業生發展等。建立“學院、處室、系部、教研室”四級隨堂聽課,“督導室、系主任、同行、企業、學生”五方面評教,“期初、期中、期末”三個常規檢查,所有信息共享的教學全過程監控制度和獎[dylW.NEt專業提供寫作畢業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懲制度。組建專業評估委員會,從專業人才培養地位描述、專業調查、專業建設概況、專業教學師資、專業課程體系、專業教學設備設施、專業重點項目等方面開展校內專業評估。
參考文獻:
[1]劉國聯,何燕,張敏海.高職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與人才培養建議[J].考試周刊,2013(91):152-153.
[2]湯光華,周哲民,匡芬芳,等.“工學交替、三層三貫穿”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成人教育,2013(9):53-55.
[3]任津瑤,賈明昭,劉燕,等.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能力遞進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9(32):34-35.
[4]蔡敏華.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分階段螺旋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0(3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