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掛牌申報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30 10:12: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三板掛牌申報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三板掛牌申報材料

篇1

4月13日,一則傳聞刷爆新三板投資圈:擬申報IPO的企業股東中有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和信托計劃,按照證監會要求,其持有擬上市公司股票必須在申報前清理。

此前,證監會一直對擬定IPO企業的股東有200人的限制和適格性(法律用語,即合適的資格)要求。實踐操作中,投資于擬IPO企業的基金,也都是公司型私募或合伙企業,并不包含資管計劃或信托計劃。

因為契約型私募基金沒有法人資格,資管計劃和信托計劃不符合適格性的要求,在穿透式核查的要求下,證監會無法審核最終的實際投資人。也就是說,此前沒有上過新三板的企業基本不存在這個問題,這已是行業慣例。

此次為什么又引起熱議,甚至引發部分新三板公司的恐慌?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陸續有新三板企業進入IPO輔導,截至目前,這一群體的數量已經超過百家,其中有6家公司向證監會提交了申請材料。對于這上百家企業來說,上新三板以后,其大多都已通過定向增發或二級市場做市交易,增加了一些外部股東,其中可能既有一級市場資金也有二級市場資金,不排除有這三類產品。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上已有100多家公司上市輔導公告,其中30多家公司的股東名單中包含資產管理計劃、私募基金和信托計劃等。這100多家公司中一半以上的公司是做市交易。

據媒體報道,可能由于個別新三板企業IPO申報時其主辦券商得到了證監會的窗口指導。不過,截至目前,這并未得到證監會的官方確認,包括從3月開始,市場一直盛傳的“新三板企業申報IPO只收不審”。

有券商投行人士稱,他們很早就對有IPO打算的新三板公司預警,建議公司注意這三類股東,有的公司在申報材料前也做了清理。

接近股轉系統的人士提醒,此前證監會一直要求穿透,但并沒有明確要求股份還原和清理,概念不完全一樣。

根據證監會2013年54號文,即《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指引第4號――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行政許可有關問題的審核指引》中的“(二)特別規定”:以私募股權基金、資產管理計劃以及其他金融計劃進行持股的,如果該金融計劃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設立并規范運作,且已經接受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監管的,可不進行股份還原或轉為直接持股?!?/p>

去年10月,股轉系統也特意發了解釋稱,在擬掛牌公司中,以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及其他金融計劃進行持股的,可不進行股份還原或轉為直接持股,但需要做好相應的信息披露工作。

股轉系統之所以放行資管計劃和契約型私募基金,一方面,與傳統的公司型基金或合伙基金相比,資管計劃、契約型私募發起設立靈活、稅負成本優勢明顯,而通過分級設計,資管機構還能為投資者放大交易杠桿。另一方面,有助于新三板機構投資者的培育和流動性的改善。

本來新三板與滬深A股的銜接不是新問題,但隨著對新三板市場前景預期的分化,最近欲重新IPO的新三板企業開始增加,問題亦變得棘手。如果一直懸而未決,可以預見的影響有:

首先,受沖擊最大的是已經遞交主板IPO申請材料的幾家新三板公司,以及上百家進入IPO輔導期尚未申報材料的新三板公司。對于有此類問題的企業,要清理這三類股東本身就很麻煩,即便清理后仍需重新排隊,無疑增加了障礙和成本。

其次,會影響新三板企業后續交易方式的選擇,一旦企業選擇了做市交易,就沒法確定交易對手產品(股東)的情況,所以新三板公司以后可能會更傾向選擇協議轉讓的方式;

最后,對于新三板企業的資金參與方來說,一直期待通過IPO登陸滬深市場退出,一旦此條路線被堵死,可能影響前端資金的投資熱情,對新三板的流動性產生極大的影響。

篇2

第一份答卷

發行價27元,首日上市報收56.29元,換手率78.59%,這是久其軟件上市首日遞交的市場答卷。

今年6月份,IPO重新開啟。就在久其軟件上市的前一個月里,四川成渝作為IPO重啟后上市的首家大盤股,由于在首日開盤時遭遇資金的瘋狂追逐,其盤中股價翻了三倍,被上海證券交易所臨時停牌兩次。而在久其軟件首日開盤前夕,證監會也發出了警惕“爆炒”的警告。

上市首日,被停牌的風險一直伴隨著久其軟件。

終于,當價格定格在56.29元時,久其軟件首日上市交易宣告成功落幕。78.59%的換手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久其軟件的未來頗為看好。海通證券研究所證券分析師張崎表示:“應該說,久其軟件上市首日的換手率已經相當高了,有很多人買,也有很多人賣。這說明場內的人對價格比較滿意,而場外入市的人則比較看好其長期前景。”

“但70倍左右的市盈率有些高了?!睆埰榉治鼍闷滠浖鲜惺兹毡憩F時指出。

不過,在開盤首日有這么高的市盈率并不奇怪。2007年8月上市的石基信息在上市首日收盤價83元,按照2006年業績股本攤薄后計算,首日市盈率在80倍左右。“但石基信息在之后的業績不斷增長,市盈率也就下降了?!睆埰榻榻B說。在張崎看來,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市盈率高一些也是正常的,關鍵要評判這個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即便在高位買入,也會有不錯的投資回報?!?/p>

那么,久其軟件究竟擁有怎樣的魔力使其能夠成為首家從新三板登陸中小企業板的公司呢?

久其軟件的魔力

中小企業板市場有一個相對較高的進入門檻,除了對管理及組織構架有嚴格要求外,對業績――包括資產質量、資產負債結構、盈利能力、現金流量等也有相當苛刻的要求。而久其軟件能夠成為首家從新三板登陸中小企業板的公司,其優秀的業績表現功不可沒。久其軟件主要從事報表管理軟件、電子政務軟件、ERP軟件、商業智能軟件等管理軟件的研發。

賽迪顧問的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管理軟件市場延續2007年的增長態勢,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2008年管理軟件的市場規模仍超過了100億元大關,達到100.40億元,同比增長18.1%。另外,2008年中國報表管理軟件市場規模達到4.05億元,同比增長20.9%。

除了所在市場快速發展外,久其軟件的成功還依賴于它所擁有的穩固的客戶關系。“久其軟件的主要客戶是財政部、國資委的下屬企業以及一些其他企業,客戶資源豐富而穩固。”賽迪顧問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陳英麗分析道,“雖然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小企業對信息化投入減少,但是相對來說,對大企業信息化投入的影響較弱?!?/p>

久其軟件歷年的財務報表顯示,2007年,久其軟件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8.7%。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凈利潤增長率有所下滑,為16.6%。在管理軟件市場,特別是在報表管理軟件市場的精心耕耘,讓久其軟件在市場上收獲頗豐。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8年,久其軟件在中國報表管理軟件細分市場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超過20%。

正是這種良好的業績表現和特有的競爭優勢,助力久其軟件成為首家拿到上市通行證的新三板掛牌企業。但是,久其軟件的上市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兩次跌倒,而且……

久其軟件登陸中小企業板并非一擊即中。2007年,該公司就曾經申請IPO,但最后以失敗告終。當時,市場普通認為此次失敗是由于公司資產負債率較低,現金流充裕,沒有融資的必要。2008年,業績優良的的久其軟件二度沖關,卻再次遭遇挫折,無緣與批文謀面。

為什么業績優良的久其軟件兩次跌倒?張崎給出了他的解釋。

“除了判斷業績是否滿足硬性指標外,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還會根據其它因素進行判斷。”張崎表示,“一般來說,融資得有明確的投資方向。另外,資產負債率過低的企業,申報材料的時候會受到一些影響,因為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可能認為企業進行銀行貸款更合適。尤其是股東權益回報率(凈資產收益率)高的企業,通過適當的財務杠桿進行銀行貸款融資會更有利?!?/p>

除了兩次失敗的沖關經歷外,久其軟件此次登陸中小企業板也并不容易。

雖然已經在新三板上呆了三年多,但這并沒有給久其軟件上市帶來更多便捷。由于新三板企業直接轉主板的渠道并未建成,因此,久其軟件此次上市與非新三板掛牌企業上市走的程序一樣。

“轉板渠道的建設需要一步一步走?!睆埰楸硎尽2贿^,政府機構正在努力完善新三板的各方面功能。

今年6月12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了修訂后的《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報價轉讓試點辦法(暫行)》及相關配套規則,對轉讓制度、披露制度以及投資者要求都做了進一步完善。其中提到的電子化報盤以及股東賬戶的調整極大地提升了新三板市場交易的便捷性。而在此之前, “在新三板市場中,買方和賣方各自向具有資格的券商報盤,然后靠券商去撮合,這使融資的方便性大打折扣。另外,交易價格揭示不夠透明,每筆交易數量也偏大?!?張崎如是說。

轉移到中小企業板,結束了波折的沖關之路。而它的成功也讓新三板掛牌企業的上市熱潮更加洶涌。

15和27的差距帶來的財富

15和27只是兩個簡單的數字,但是在久其軟件躍升中小企業板這個事件中,卻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通過新三板市場買入久其軟件股份的個人投資者中,最高買價僅為15元/股,而在久其軟件本次IPO中,發行價為27元/股,市盈率為36.14倍,略高于軟件業的平均市盈率。由于早前新三板上交易的數量都較大,久其軟件的個人投資者買入量都在3萬股以上,因而15元和27元的差距讓這些投資者大賺一筆。

這讓新三板市場上的其他投資者眼紅。面對近幾日新三板市場逐漸減小的成交量,張崎指出:“這個或許有上市的示范效應,很多人不愿意出售了,所以使得新三板市場成交量下降。”

久其軟件的成功不僅帶來了惜售效應,還為躍躍欲試、準備上市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帶了個好頭?!捌渌髽I也會根據這個先例進行規范的運作,并申請上市。”張崎表示。

篇3

面對史上最嚴厲的IPO財務核查,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退場。截至4月12日,2013年撤銷IPO申請的企業已經高達168家,91家機構IPO退出鎩羽而歸。這標志著自年初開始的“IPO自查風暴”終于顯現出效果。

盡管前三個月主動退出的企業總數僅為48家,但在3月31日“大限前夜”來臨之際,這一數字就激增到了78家,相隔幾天后,這一數字就激增了一倍多。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公布的IPO撤材料企業數量可能繼續攀升,繼續處于“洪峰”狀態。

一家企業IPO背后,發行人、投資人和中介機構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一旦發行撤單,面對上市失敗的現實,它們將何去何從呢?

業績下滑是撤單主因

目前來看,多數擬登陸創業板企業撤回IPO的主要原因是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造假打擊力度加大。創業板首發上市管理辦法對企業的財務狀況作出兩條明確規定:一是最近兩年連續盈利,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二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

這在2012年經濟環境并不十分理想的情況下,多數試圖登陸創業板的企業都無法達到證監會企業最近兩年連續盈利的要求。

一家終止審查的創業板公司負責人呂先生對表示,創業板企業的審核要比主板和中小板更為嚴格?!皼]有增長就只能撤單,盡管企業不情愿也要撤,因為大家知道即使不撤也過不了,反而會連累證券公司和投行。但對于擬在主板上市的企業,證監會并沒有明確規定業績下滑就必須停止IPO申請這一要求?!?/p>

他坦承,在已經撤回材料的擬登陸創業板的公司中,會有一些公司是因為對自己的財務真實性不自信而選擇撤回材料,但大部分公司還是因為業績下滑所致,而且業績有水分的公司比例也不小。審核標準不科學,過分強調成長性,客觀上讓企業產生了造假的動機。

與此同時,通過財務造假上市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應公司內核部門要求,他負責的一家農業企業已經主動撤單,確定不再上市。他說:“原因很簡單,一是現在會里排隊的農業項目很少,被抽中或被否的可能性大;二是農業項目的銷售收入難以確定,企業存在造假的沖動?!?/p>

然而,自查結束也不意味著撤單的終止,財務核查第二階段已經開始。證監會4月3日以抽簽方式選取了30家企業的自查報告進行抽查,這些企業仍存撤單可能。上市后業績變臉似乎已成為創業板公司的家常便飯。

敢問路在何方

如今,面對巨大的IPO堰塞湖,“敢問路在何方”成為擺在券商投行和撤單企業面前最嚴峻的問題。

我國資本市場建設的深入發展,以證券交易所為核心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企業已經開始脫離以往單一的上市融資途徑,轉向盡可能多地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融資模式多樣化,在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并購市場等不同領域都有所嘗試,這種先行先試效應其實為IPO撤單企業作好了探路先鋒。重回A股主板等七種選擇,為IPO撤單企業融資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這可能成為撤單企業去向的“七重天”。

一、重新排隊是首選。撤單企業普遍具備A股上市條件,企業上市前期投入都比較大,治理水平有較大提升,企業上市需要的只是時機。因此,絕大部分撤單企業待抽查結束后,將按照監管層要求,去掉申報材料中的虛假成份,重新整合部分優質資產,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條件,經過一段調整期再重新申報IPO材料排隊。即使目前IPO尚無開閘跡象,排隊企業600多家,一旦行情好轉也只是兩三年的事情。

二、轉中小板或是重要途徑。IPO撤單企業中創業板企業成重災區,在168家終止審查企業中創業板公司106家,創業板業績持續增長的上市條件是導致創業板擬IPO企業頻頻撤單的主要原因。但中小板上市條件沒有持續增長要求,小部分創業板撤單企業,未來可能通過轉中小板排隊上市。

三、海外上市是有益補充。香港H股是國內企業尋求海外上市的重要市場,但在整個資本市場籌資中占比不大,估計小部分企業可能轉道香港或美國市場上市。但必須看到,撤單企業去香港或美國上市,需要具備A股和H股保薦資格的券商,并非每家保薦機構都有這種資質。

四、新三板后轉板是大膽嘗試。新三板是監管層倡導發展的市場,新三板掛牌公司如已通過證監會核準成為公眾公司,只要不公開發行就可以直接向滬深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請,不再需要證監會審核。撤單企業可嘗試新三板這條路,待市場穩定、機制成熟后通過介紹上市方式再轉戰A股。

五、并購或借殼上市需大力推動。目前,市場上存在大量游資在尋找新的投資項目,其中就有部分上市公司也在觀望尋找合適的并購對象。因此,并購或借殼間接上市可能成為一些企業選擇的途徑。只要具備巨大的產品或服務市場需求、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主營業務符合收購者發展訴求等條件,并購成功的概率就較高,并購溢價往往相當可觀,在國外并購是VC/PE退出的重要機制。

六、PE二級市場是主流趨勢。在國外PE界,并購退出占據全部投資的七成,成為PE投資的最大退出渠道,這與一直以來崇尚“IPO退出”至上的國內PE界完全不同。根據國外經驗,PE二級市場成熟發展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大量的會員、科學合理的估值體系和二級市場專項基金。而旨在為急需退出通道的投資機構搭建新的退出平臺——中國PE二級市場發展聯盟,成員已從成立時的28家擴大到了72家并且還在不斷擴大的過程中,在合作成員的幫助下合理的估值體系也在建立之中,未來將成為中國PE市場退出的主要方向。

七、其它方式,包括有條件的企業可發行中小企業債、股份回購等方式。

篇4

一、青海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2000年以來,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動下,青海省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企業發展環境逐步改善,中小企業發展速度加快,在全省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2011年、2012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數量占比分別為89.64%、86.76%,中小企業總產值占比分別為47.65%、48.20%。青海省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冶金、機械、醫藥、食品、建材、輕工、紡織、服裝等行業,已經成為全省經濟發展、市場繁榮和增加就業的重要基礎。隨著青海省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其融資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然而中小企業股權融資渠道不暢,證券市場門檻較高,除銀行貸款外,擔保、租賃、典當、信托等融資渠道仍處于不完善甚至空白階段,且作為中小企業融資主渠道的銀行,多將貸款投向了大型企業及重點項目,很少顧及中小企業,向中小企業發放的貸款也一般會上浮利率,加重了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

(一)青海省資本市場體系逐步完善,但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門檻仍然較高截至2013年末,青海省上市公司共10家,其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7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3家,上市公司總數在全國各省市排名末位。10家上市公司中,中小板上市的企業僅1家,由于上市門檻較高,青海省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不符合在中小板及創業板上市的標準,進入證券市場融資十分困難。2013年7月6日,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正式運營,這標志著青海省多層式資本市場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截至2013年末,在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企業共90家。從長遠來看,股權交易中心的設立,將豐富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2014年5月19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證券交易及登記結算系統正式運行,從交易細則上看,新交易系統單筆股份的交易起點降低到1000股,并且具有自動匹配成交功能,新三板市場交易效率將得到提升。然而,新三板市場對掛牌企業要求較高,審批程序繁瑣,在新三板市場掛牌的企業必須在納入試點的國家級高新區內注冊,在經過必要的規范、股改后,由具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對其進行盡職調查、制作材料、內部審核,并經地方政府同意,再將申報材料報監管機構備案獲準后,方可掛牌轉讓股份,青海省眾多中小企業都難以在新三板市場成功掛牌融資。相較于新三板市場,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的掛牌要求較低,但由于市場范圍狹小,且市場建立時間較短,融資效率相對較低。青海省中小企業通過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的道路依然漫長。近年來,國內債券市場發展迅猛,信用債券已由單一的企業債發展到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公司債、中小企業集合債、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區域集優債、資產支持票據、私募債等多種產品,債券市場以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評級體系和風險分擔體系為基礎的市場化約束機制正在逐步建立,這些制度創新和產品創新都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選擇空間。目前青海省中小企業主要通過發行集合債券方式進行債券融資,中小企業集合債券除對企業經營年限、盈利狀況和凈資產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外,還需要發行單體之間承擔連帶責任,一旦未來單一企業出現償債問題時。

(二)青海省整體信貸增速較快,但總量不高,中小企業信貸供給相對不足截至2013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514.68億元,比年初增加642.82億元,同比增長22.53%,貸款增速全國排名第4位。此外,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有力推進債務融資方式多元化,信貸結構和融資結構不斷改善。青海省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229.16億元,較2012年增加239.65億元。但受地區經濟總量等因素影響,青海省總體信貸規模并不高,在西部12個省份中排名第11位。根據青海省銀監局抽樣調查結果,青海省83.5%中小企業融資主要依靠銀行信貸、企業自籌、商業賒賬,很少使用租賃、典當、股權融資、風險投資等其他融資手段,其中銀行信貸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97%的中小企業無法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71%的中小企業抵押十分困難,可向銀行提供的合格抵押品很少,且在尋求擔保者時,擔保機構一般會要求提供反擔保,使普遍缺乏抵押物的中小企業難以得到擔保支持。此外,青海省信貸規模整體不高,中小企業間接融資資金供給相對不足,加之審貸嚴格,中小企業通過銀行獲得的信貸支持有限。

二、青海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一)內部原因1.青海省中小企業破產率高。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2011年中國企業長期激勵調研報告》表明,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與歐美企業平均壽命40年相比相距甚遠。我國企業數量眾多,但企業的生命周期短,重復走著“一年發家、二年發財、三年倒閉”之路。據不完全統計,青海省有23.7%的中小企業在成立兩年內就已破產,52.7%的中小企業在4年之內破產、轉產或停業。無論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都需要企業有一定的經營年限、良好的經營狀況、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預期,對于眾多存續期較短的中小企業而言,難以滿足這些要求。2.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不規范,信用意識淡薄。青海省大多數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較低,未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核算不嚴密,財務數據準確性不高。個別中小企業為達到一定的目的,建立幾套賬本,在申請融資時,通常會對其所提供的財務數據進行粉飾,這使得金融機構很難了解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無法對其作出準確的信用評價,間接提高了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3.中小企業經營風險較大。青海省中小企業普遍未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公司治理不完善,日常管理不規范。中小企業多為傳統的家族式企業,缺乏明確的權責約束機制和科學的決策機制,企業經營決策一般由企業負責人一人決定,經營風險較大;同時,大多數中小企業產品結構單一,科技含量較低,產品差異化不足,在外部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時,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

(二)外部原因1.商業銀行普遍對中小企業“惜貸”。利潤最大化是商業銀行經營目標之一,與大型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相比,青海省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貸款金額小、信用風險大的問題,且貸前調查和貸后管理的成本較大,為實現利潤最大化,商業銀行普遍傾向于向大型企業發放貸款。此外,商業銀行普遍實行貸款終身責任制,使得信貸人員對中小企業貸款項目缺乏積極性,對中小企業融資普遍持更加謹慎的態度,“惜貸”現象明顯。2.青海省融資擔保力量不足。目前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一般只接受土地或建筑物等抵質押擔保,并且一般只能按評估價值的60%左右予以放貸,由于多數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可供抵押的資產難以滿足商業銀行的要求。青海省融資擔保機構數量少、注冊資本總額和擔保總額低的問題突出,融資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能力有限。截至2013年4月底,全省融資性擔保機構共59家,注冊資本總額70.09億元,累計為中小微企業、個人及“三農”項目提供擔保總額僅37.35億元。3.社會征信系統不完善。目前,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中,僅把查詢經濟主體的信用報告,和過去的信用狀況,來判定信用優劣作為授信審批的重要內容。可以說,信用報告已成為中小企業的“經濟身份證”。征信系統為中小企業建立信用檔案有兩種渠道,一是根據商業銀行報送的發生了信貸交易行為的中小企業的基本信息、財務信息和銀行信貸信息建立信用檔案。二是沒有發生過信貸業務的中小企業向人民銀行各分支行報送基本信息、財務信息,以此建立信用檔案。由于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與銀行發生過信貸交易行為,因此通過第一種渠道建立的中小企業信用檔案并不多,且企業主動提供信息的意識較差,企業信用數據庫和信貸信息庫有待完善。由于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銀行難以正確全面地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償債能力、流動資金比例、產品銷路和信用程度等相關信息,信息不對稱問題突出,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資信狀況很難作出準確評判。

三、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中小企業自身建設1.規范企業經營管理。一是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管理模式。中小企業應完善內控制度,實現企業家素質由經驗型向知識型、開拓型轉變,企業管理由傳統的家族式管理向科學的現代化管理轉變,產權制度由自然人產權向現代企業產權制度轉變。二是加快人才和技術引進。中小企業應充分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加快引入專業人才和技術,產業定位由傳統型向科技型轉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2.增強信用意識。一是規范財務管理制度。企業財務核算制度不規范將會導致財務信息失真,影響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二是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會計法規進行賬務處理,確保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杜絕弄虛作假的行為。三是自覺約束信用行為。中小企業應按時償還借款本息,逐步樹立起恪守信用、嚴格履約的良好形象。四是關注自身信用檔案的建設和完善。及時主動向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提交相關信息,建立自身信用檔案,提高金融機構的信任度。

(二)金融機構應提升中小企業信貸服務水平1.提高中小企業信貸風險容忍度。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調整信貸資源在大中小型企業間的分配,適度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比例,降低貸款集中度。同時,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信貸管理體制和激勵約束機制,適度提高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的容忍度,完善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補償機制和貸款分類標準,加大對青海省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2.創新信貸模式。加快推進青海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結構調整工作,對省內中小企業實施“有扶有控”的金融政策,大力開展綠色金融、低碳金融和科技金融,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運用金融政策杠桿支持淘汰落后產能。3.創新金融服務。一是創新對接形式,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手段。通過召開實體經濟發展推進會、行業座談會、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會商、深入企業實地考察研究等方式,加強政銀企的對接,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二是創新還款方式及抵押擔保方式,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及擔保難問題。通過推出“增信式”、“分段式”等還款模式,有效降低中小企業轉貸成本;研究開展股權、專利權、林權、排污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抵質押貸款業務,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三)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1.培育和支持中小企業到新三板、中小板及創業板融資。一是加強宣傳工作,加強中小企業對資本市場的認識。深入宣傳關于新三板、中小板及創業板市場相關政策和最新發展動態,幫助企業了解資本市場發展動向,鼓勵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二是積極培育后備企業。以“企業自愿、政府推動、市場主導”為原則,加強對企業的摸排和調研力度,遴選出一批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優勢的企業,納入擬掛牌、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進行分類分級重點培育。三是建立激勵機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通過設立企業資本市場融資獎勵基金,充分調動企業掛牌和上市的積極性,鼓勵和引導省內業績優良、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登陸資本市場。2.加快發展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一是加強金融產品創新,探索結構化投融資新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發展。例如通過建立股權投資基金與商業銀行風險共擔的融資服務模式,利用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和銀行的篩選機制,股權投資基金以“增信+投資”的模式扶植中小企業發展。二是創新“先掛牌、后收費”商業模式,有效降低企業掛牌融資成本?!跋葤炫?、后收費”商業運作模式的實施,可大幅降低投融資雙方的交易成本,提高其利用資本市場獲取資源的動力,促進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三是完善服務體系,實現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有機對接。通過引入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資本等會員單位,根據掛牌企業的發展階段、盈利水平、風險控制能力,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建立風險結構多元、利益共享及價格市場化的多層次投融資體系。3.支持和引導中小企業開展集合融資。囿于單一企業規模和實力,集合債券、集合票據融資是青海省中小企業的債券融資的首選。集合融資的關鍵環節是企業遴選和擔保安排,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在企業遴選方面,政府應主要發揮協調職能,承擔發債需求征詢、企業信息搜集與傳遞等工作,協助主承銷商與擔保機構控制信用風險。在擔保安排方面,政府應安排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提升債項級別,確保債券順利發行。此外,各級政府可設立相應的專項資金,對企業發行債券的信用評級費用和擔保費用予以一定比例的補貼,降低企業發行成本,提高企業發行債券的積極性。

篇5

一、鳳竹紡織、福建南紡分別于4月21日和5月31日在上證所公開發行的股票上市,實際募集資金共6.36億元。

二、七匹狼發行的2500萬股股票于8月6日在深交所上市,實際募集資金1.78億元。這是福建省首家在中小板市場上市的公司。

三、1月13日中綠(控股)以紅籌股的形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募集資金2.21億港元。泓霖化纖于4月在新加坡主板成功上市,籌集資金2300萬新加坡元。

四、九州集團、海洋集團轉往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興業證券、長江證券于2004年5月21日起分別為福建九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海洋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代辦股份轉讓服務。

五、福建眾和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順利通過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

六、廈門翔鷺化纖公司改制工作順利完成,于上半年設立了廈門翔鷺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七、廈門建發、夏新電子、法拉電子入選上證紅利指數樣本股。

八、宏智科技出現兩個董事會。由于股權之爭,宏智科技第一大股東為首的一方與公司董事會之間為爭奪公司的控制權,出現兩個董事會。

九、閩越花雕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根據中國證監會有關行政處罰決定書要求,閩越花雕對2001年度、2002年度財務數據進行追溯調整。調整后,2002年虧損3418萬元,2003年虧損8302萬元。

十、閩發證券嚴重違規,中國證監會對其托管經營。鑒于閩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嚴重違規經營,為了維護證券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自2004年10月18日起委托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閩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托管經營。

境內上市

一、發展概況。

至2004年底,福建省上市公司45家(不含已退市的九州集團、海洋集團;遷往上海的運盛實業、天香集團、利嘉股份;遷往浙江的新宇軟件),占全國上市公司總數的3.27%,其中A股44家,B股1家;上交所28家,深交所17家。上市公司總數在全國排第10位,位于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山東、四川、湖北、遼寧之后。按公司注冊地分:福州18家、廈門15家、漳州3家、泉州3家、三明2家、南平2家、龍巖和寧德各1家;按行業分:機械設備儀表業9家、電子信息技術業7家、綜合類6家、金屬非金屬業5家、交通運輸倉儲和批發零售貿易各3家、紡織服裝業3家、建筑房地產業和造紙印刷業各2家、農林牧漁業、電力煤氣及水和、石化塑膠塑料、飲料制造和醫藥生物制品各1家。2004年12月31日,45家公司總市值690.45億元,流通市值261.51億元(比上年減少10.25%)。流通市值占滬深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流通總市值的2.18%。上市公司總市值占全省GDP的11.41%。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22家,國有股總股本35.5億元,占全省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6.6%。全年上市公司從證券市場實際籌資8.14億元(歷年累計211.92億元),比上年減少62%,占全國A股籌資總額的1%。新上市公司3家(比上年增加1家),即鳳竹紡織、福建南紡、七匹狼公司,占全國新增上市公司總數的4.8%。上市公司再融資計劃,廈門汽車計劃發行可轉債規模不超過3億元,期限為5年;雄震集團計劃增發4000萬股新股。

二、經營業績。

(1)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兩極分化加劇。部分上市公司延續了近年來的良好發展勢頭,生產經營狀況較好。2004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的有22家,其中冠城大通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170.90%;廈門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122.96%;廈門國貿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108.09%等;實現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有15家。這些企業主營業務突出,優勢明顯,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大部分企業是省內行業的排頭兵,有的還是全國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如福耀玻璃、廈門鎢業等。一些虧損的企業2004年前三季度扭虧為盈,如ST閩閩東主營業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4150.83萬元增加到8400.72萬元,增長了102.39%,每股收益也由-0.07元扭虧為0.07元;ST福日主營業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66969.04萬元增加到117441.63萬元,增長了75.37%,每股收益也由-0.1元扭虧為0.09元。另外一些經營狀況較差的企業,主營業務進一步萎縮,虧損加大面臨退市風險。如ST昌源今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減少84.8%;ST宏智生產經營活動已停止;實達集團、中國武夷、閩東電力虧損嚴重,這三家企業虧損額為1786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這些企業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2)上市公司平均業績下降,和全國差距拉大。2004年前三季度福建省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加權平均每股凈資產、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3843.10萬元、0.128元、2.555元和5.003%,都低于去年同期的4208.56萬元、0.16元、2.83元和5.62%,下降幅度分別為8.68%、20%、9.72%和0.62個百分點。在全國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福建省上市公司平均業績指標與全國上市公司業績的平均差距在拉大。平均每家凈利潤的差距從去年同期的3792.57萬元,變為今年的7156.9萬元,差距增幅為88.71%;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去年福建省和全國平均水平持平,今年福建省只有全國的59.53%;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差距從去年的0.58個百分點拉大到3.007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一是受產業結構影響較大。全國上市公司業績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得益煤炭、冶金、電力、石化、汽車、金融等行業出現周期性景氣,而福建省上市公司所處行業主要是屬于競爭性行業,只有福建高速、廈門鎢業、福耀玻璃等少數幾家所處的行業景氣外,其它的主要是機械加工、食品、紡織、電子、造紙和房地產等競爭激烈的行業;而且福建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規模小,沒有中央所屬的特大型骨干企業,據統計前三季度凈利潤額最高的前20家公司實現的利潤占全部1376家的44.87%,而它們沒有一家在福建省。所以在這一輪以基礎原材料行業為主的景氣表現中,福建省上市公司的表現差強人意。二是虧損上市公司對福建省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造成很大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省虧損公司的家數是7家,與上年同期數量相同,但虧損總額卻達到2.33億元,比上年的1.51億元多虧損0.82億元,虧損額上升了54.3%。其中,實達電腦的虧損翻了一倍多,虧損9452萬元;ST昌源、閩越花雕、中國武夷繼續虧損;而閩東電力因委托理財和售電成本提高,由上年同期的盈利轉為巨額虧損。另外,上年同期一些經營業績十分突出的企業,卻極度萎縮,如夏新電子實現凈利潤從上年同期5.44億元,下降到0.4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5億元;每股收益也從1.27元,下跌到0.1元。

(3)企業的競爭力排序變化。從表1中可以看出,凈利潤排名前5名中,福耀玻璃、福建高速、廈門建發仍名列榜中,而去年的夏新電子和閩燦坤B兩家電子類的公司從榜中退出,廈門鎢業和廈門港務新進利潤前五名。

從表2可看出,福耀玻璃、廈門汽車和雄震集團依然延續較好的業績,凈資產收益率仍名列前5名。廈門鎢業和冠城大通分別從去年同期凈資產收益率的6.51%和4.19%上升到13.11%和11.07%,而名列前5,夏新電子和片仔癀則退出前5名。

(4)上市公司業績預測。陽光發展2004年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100%~150%之間;廈門鎢業預計公司2004年度實現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在100%以上;廈門信達、廈門國貿、廈門機場預計2004 年全年的凈利潤比上年增長50%以上; 福建水泥預計2004年度實現業績仍然保持上升,增幅低于50%;ST福日預計2004年度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將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金額在1000萬元以內;創興科技、ST閩閩東、ST花雕預計2004年度將實現扭虧為盈。夏新電子預計2004年度的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下降50%以上。以下公司將出現虧損:中國武夷預計2004年度凈利潤將出現大幅度虧損,金額約為3.5億元;閩東電力預計2004年度凈利潤虧損約2億元,股票交易可能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福建三農預計2004年度累計凈利潤可能虧損6500萬元左右;ST昌源、實達集團預計2004年業績將出現虧損。

三、優勢公司。

福耀玻璃是上證180指數和上證50指數成份股,長期保持全國行業優勢,相關產品的全國市場份額超過50%;建發股份、夏新電子、法拉電子入選上證紅利指數樣本股,三家公司近兩年經營業績好,保持較高的分紅水平; 福建高速是上證180指數成份股和上證50指數樣本股,業務具有地區壟斷優勢;廈門鎢業粗鎢絲總產能達到1500噸,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鎢絲生產企業,被福建省證券經濟研究會評為2003年度福建省最具競爭力上市公司;廈華電子等離子電視全國市場份額占17.8%,液晶電視市場份額占19.3%;龍溪股份、福建南紙、福建水泥、廈工股份具有行業競爭優勢;冠城大通、新大陸、福建南紡、片仔癀、廈門汽車、夏新電子部分產品具有同行業競爭優勢;廈門信達是深證100指數成份股。

三板市場掛牌公司

九州、海洋轉往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鑒于福建九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海洋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已分別于2002年9月13日、9月20日被深圳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根據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于2004年3月11日與九州集團、2004年3月16日與海洋集團簽訂的《推薦恢復上市、委托代辦股份轉讓協議書》,依照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興業證券、長江證券于2004年5月21日起為九州集團、海洋集團提供代辦股份轉讓服務。2005年2月18日九州、海洋股價分別為0.35元、0.78元。

境外上市

兩家企業成功地在境外上市,多家企業準備赴海外上市。中綠(控股)以紅籌股形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募集資金2.208億港幣。在招股時認購反響熱烈,公開發售的1500萬股新股獲得1604倍認購,打破了北京控股在1997年創下的1276倍的認購記錄,其超額配售權獲悉數行使。 上市首日,受到香港證券市場投資者的熱烈追捧,收市報2.025港元,比招股價1.28港元升58%,總成交額為7.41億港元。 1998年成立于惠安的中國綠色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蔬菜和水果的種植、加工及銷售等業務。泓霖化纖于4月以紅籌股形式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2300萬新加坡元。泓霖于1994年創立,主要從事制造及分銷各式各樣的差別化化學纖維產品,主要用于制造不同種類的優質織物。締邦集團、安素酶等公司境外上市已獲得批準,正擇機發行新股。南方生物、振云塑膠、國航遠洋、金倫化纖、三安集團等企業正在和境外證券中介機構接洽,準備赴海外證券市場上市。福建省企業通過境外上市累計募集資金100多億港幣,境外上市已為企業上市融資的另一重要渠道。

企業香港上市出現不和諧的現象。據媒體報道,香港高等法院判令對內地在香港上市民企中國特種纖維(0285.HK)實施清盤,這是第一家被清盤的內地在香港上市民企。中國特種纖維控股有限公司是首批赴香港上市的內地民企之一,2000年底在港上市,募集到2億多港元。2002年11月中國特種纖維的股價突然單日暴跌92.6%,10多分鐘內,市值蒸發20億港元,之后便一直停牌。2004年3月公司控股股東因未能償還債務,被香港高等法院判令破產;5月中國特種纖維的債權公司香港怡泰富財務公司向香港法院提交中國特種纖維的清盤申請;10月中國特種纖維被實施清盤。2004年6月17日在香港上市的遠東生物制藥(0399.HK)突遭投資者拋售,當天該股股價驟跌92.44%,公司市值由19.6億港元狂瀉至1.5億港元,單日蒸發18.1億港元,主要原因是香港聯交所無法聯絡到該公司的大股東。隨后,遠東生物制藥被香港聯交所勒令停牌。

證券經營機構

全國券商業績仍徘徊在歷史低谷,生存和信用危機空前嚴峻,券商股票市場承銷業務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福建省證券經營機構喜憂參半。興業證券公司注冊9.08億元,是全國大型綜合類券商,2004年凈利潤1673.64萬元,列全國第18名;股票主承銷金額13億元、承銷家數4家;二級市場股票、基金交易總額上證所為697.8億元,列全國第16名,深交所為399.37億元,列全國第18名;債券交易總額上證所為1181.08億元,列全國第19名,深交所為2038.23億元,列全國第8名。

閩發證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的綜合類證券公司,注冊資本8億元,目前已擁有北京、上海、福州、三明、泉州五個區域性管理總部和成都代表處,在福建省以及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天津、深圳、南昌、南寧、南京等大中城市已先后設立近30家證券營業部及19個證券服務部。2004年二級市場股票、基金交易總額上證所為540.85億元,列全國第26名,深交所為326.41億元,列全國第27名;債券交易總額上證所為725.57億元,列全國第30名,深交所為204.92億元,列全國第53名。證監會決定自2004年10月18日起委托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閩發證券公司托管經營。證監會稱,托管經營期間,由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組織成立的托管經營組行使公司經營管理權,證券交易等業務正常進行;除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外,所有債務停止支付,由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負責債權登記、確認。同時,將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民事及刑事責任。

廣發華福證券公司注冊資本5.5億元,在福建省內及上海、深圳等地擁有21家證券營業部,14家證券服務部。二級市場股票、基金交易總額深交所為185.83億元,列全國第53名;債券交易總額深交所為0.48億元,列全國第9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