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6 01:06: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秋天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本課中的第2—4這是三個自然段結構相似,寫了秋天的雨的顏色、氣味和聲音三個方面,描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豐收的景象和各種動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具體描寫了秋天的特點,層次分明。表達上,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詞句,細膩地描繪了爛漫無盡的秋色。教師要抓住其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訓練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這些詞語的能力,感受秋景的迷人。
二、教學目標
1.認識“鑰、匙”等10個生字,會寫“盒、顏”等13個字,會寫“清涼、留意”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秋天的雨。
4.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五彩繽紛”等詞語的意思。能發揮想象,仿照例句寫句子。
三、技術環境
1.智慧教室模式:(醍摩豆IRS/TBL/電子書包/遠距教室/在線教學)
2.智能操作系統與數字教學平臺:HITeach3IES云平臺
3.教學資源:校本課綱
四、教學過程
(一)自學反饋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6課《秋天的雨》。課前,同學們已經完成了導學案和在線評測。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自學完成情況。
1.呈現自學完成情況數據,進行點評。
2.課文脈絡梳理。
(二)核心問題探究
活動1教授理解難懂詞的方法
原文
理解(用自己的話概括)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走了夏天的炎熱。
我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眼前仿佛浮現出了黃色的銀杏樹葉、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和美麗的,理解了“五彩繽紛”不僅指顏色多,而且指色彩絢麗豐富,感受到了秋景色彩的迷人。
教學要點:
(1)請兩名學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師相機提問:你還可以從那些詞語中感受到秋景顏色的絢爛。
(2)揭示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通過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想象等方法理解關鍵詞。
(3)展示各種色彩鮮明的秋景圖。
活動2運用理解難懂詞的方法
品讀三、四自然段。你還可以從哪些詞語概念受到秋景的迷人
這節課同學們不僅感受了秋景之美,而且還學會了運用不同方式理解難懂詞語的方法,看來大家都收獲滿滿!
⒉小組學習評價:根據計分板得分進行小組評價。
篇2
1、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中形象化的語言和整齊的句式。
2、引導幼兒體驗文學活動的。
二、活動準備
1、課件《秋天真美麗》
2、豐富幼兒有關秋天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1、隨歌曲《秋天多美麗》入場。
師:秋天秋天真美麗,你們知道秋天有哪些美麗的東西嗎?
2、學習作品,教師配樂朗讀散文《秋天真美麗》
1)師:老師也帶來了散文《秋天真美麗》,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師:你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圖標)
3)看圖聽散文錄音《秋天真美麗》
4)師:老師把散文畫成了美麗的圖片讓我們一起仔細地欣賞一遍。
5)分段欣賞,加深幼兒對作品的理解。
A段師:為什么秋風姐姐快樂地到處跑?秋風姐姐先跑到哪里呢?
B段
1)秋風姐姐對著大樹吹口氣,大樹怎么樣了?
2)大樹上為什么會抖落蝴蝶呢?樹葉飄下來的樣子除了像蝴蝶,還像什么呢?請你學一學。
3)我們一起來做樹葉。(幼兒用身體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
C段師:樹媽媽為什么要把樹葉送給小樹?
D段秋風姐姐是個調皮的小姑娘,它又會跑到哪兒去?
1)秋風姐姐對著小河吹口氣,小河怎么樣了?它的心情怎么樣?
2)為什么說小河象絲巾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河抖動絲巾的樣子。
3)為什么小河會掀浪花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河掀浪花的樣子。
4)小河是怎樣抱著白鵝搖啊搖的?
5)聽音樂來做小河開心的樣子。(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對作品的理解
)E段:師:小河真能干,它有哪些寶貝?
3、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整欣賞散文,幼兒輕聲跟念。
師:秋天秋天真美麗,大樹飄落葉,小河掀浪花。
1)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些優美句子?你能用散文中的話告訴大家嗎?
2)還有誰也喜歡這一句話,你能來學學嗎?還有誰把它說得更好聽?
3)讓我們一起跟他學一學。
4)為什么這些句子那么美?小結:因為連著用了幾個“一會兒”。
4、遷移作品經驗師:秋風姐姐那么高興,她還會對誰吹口氣?它會怎么樣?
師:好,我們到教室里把它畫下來,送給喜歡秋天的人們。(音樂中結束活動)
【附:散文秋天真美麗】
秋天,秋天,真美麗。
天高了,地寬了,秋風姐姐快樂得到處跑……
秋風姐姐對著大樹吹口氣,大樹搖啊搖。一會兒抖落一只金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紅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花蝴蝶。
媽媽說,大樹落葉了,送給小樹作肥料,盼它快長高。
篇3
這可是金秋十月哦,天空晴朗云彩飄搖,山里已經姹紫嫣紅五彩斑斕了,如果再不出去走動走動,恐怕就要“貓冬兒了”! 旅行其實很簡單,一個隨身的背囊,一張小小的出游圖,一份恬適的心情,一種快樂的向往,收獲就如同金秋一樣豐厚多彩。
從北京城里出發,目的地鎖定在平常熟視無睹的郊外,旅程兩天!
旅游目的:尋古
目的地:水關長城
“關溝里走,關溝里過”八達嶺水關長城就坐落在關溝的重山峻嶺中。水關長城修建于明代,是八達嶺長城中保存最精固的一段,也是不可不去的一段。
正關箭樓高15.36米,平均寬度12米,城墻用青石條磚依山而筑,當年山東、四川工匠修建的界碑如今還依稀可見。山坡上奇峰怪石、險峻陡峭。登上長城極目遠眺,萬里長城猶如一條巨龍,飛舞在秋意盎然的山嶺間。除了登長城、賞紅葉,這里還有眾多古跡和自然景觀可尋,如“關溝72景”中的石佛寺、駱駝峰等,而不遠處,更有聞名遐邇的詹天佑“之”字形鐵路。
目的地: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于晉代,是北京地區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皇家寺院。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之說。因寺后有龍潭,廟前有柘樹而得名。進入山門,經過一座看似普通但名字卻不同凡響的石拱橋――界凡橋,便是仙境,傳說橋的南面是凡人世間。寺內,可按中路、西路、東路的順序游覽景觀。中路山門的門額“敕建岫云禪寺”為清康熙帝手書。天王殿前,有直徑1.85米,深1.1米的炒菜用鍋,直徑4米,深2米的粥鍋,一次煮粥能放米十石,煮16小時,粥既粘又香,這兩口鍋都有漏砂不漏米之說。天王殿后,便是全寺建筑之冠的大雄寶殿,上檐額的“清靜莊嚴”為康熙帝手書,下檐額的“福海珠輪”是乾隆帝御筆。西路的建筑有戒臺、觀音殿、公主拜磚、龍王殿等名勝古跡。
目的地:軒轅黃帝陵
18位歷史、考古學專家,經過科考和對文獻的充分考辨考察,得出一致結論,確認古代在今平谷地區確實已存有軒轅黃帝陵及祭祀的廟宇。
目前位于陜西和河南靈寶的軒轅黃帝陵廟比較聞名。至于軒轅黃帝究竟葬在何處,史學和考古界一直存在爭論。學者認為,北京周邊地區有不少關于黃帝的傳說記載和遺跡,為北京地區有關黃帝的活動和后世子孫的生生不息提供了廣闊的場景。因此,古代平谷地區有軒轅黃帝陵就絕不是偶然,它既是北京地區悠久豐富歷史的見證,又表達了生活在這一帶的黃帝后裔對自己始祖的緬懷和崇敬。
重點推薦:古崖居
推薦理由幽煙千古事,崖洞一時迷
古崖居位于延慶西張山營西北一條幽靜的峽谷中,是由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山崖上鑿建的居室。自1986年開放以來,每年都接待三四萬參觀者,景區內洞穴遺址有兩處,共174個洞穴,大的二十多平方米,小的僅三四平方米,另外還有一處建造講究的石穴極有可能是古代先民祭祀、集會之地。
古崖居的建造選在隱蔽的山谷中,從平原北望,看不到任何石室,只有進入山谷,轉幾個彎,才看得到前山石室全貌,再轉幾道彎進入溝澗,后山的石室才顯露出來。
有專家推測,這樣的地理位置應該是古代先民有意隱居,而且把老弱婦孺安排在更為隱蔽的后山居住,前山用作t望、屯軍。所有石室鑲嵌在陡峭的巖壁上,門窗俱全,靠近山頂的石室風化得比較嚴重,門窗等建筑結構已蕩然無存,呈現給人們居室立體剖面的效果。巖壁上留有簡易的石階和腳踩的坑穴,可通往高處的石室,現在已禁止攀登。在后山的石室多位于離地兩米以上的巖壁上,入口處豎著一塊巨石,僅容一人通過,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古崖居是一個千古之謎的人文遺跡,在峽谷三面直立的陡峭的巖壁上,布滿了人工刻鑿的大石室,或長方形,或方形,二十或單間,或2―3室相通;或套間平行,或上下兩層;并有典型的“三居室”。其中,有一石穴上下兩層,并配有耳房,廊柱歷歷,弘敞雄偉,山民俗稱“官堂子”。全部洞穴內,門、窗、炕、灶、馬槽、壁櫥、煙道等一應俱全,且圓則圓,方則方,均中規中矩。
關于古崖居的文字記載極少,此遺址原為何人居住?是什么時間開鑿?古代先民在此居住了多長時間?一連串的問題一直都存有爭議。
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是,這里是距今1000余年唐朝以后五代時期的少數民族――西奚族去諸部聚居的山寨。奚族是古代游牧民族,與契丹同為北方大族,后來受日漸崛起的契丹族征討,奚王去諸離開故地率眾“西徙媯州(延慶史稱媯州),依北山射獵”,史稱西奚。西奚人最終難以抵御契丹族的鐵騎,被迫遷出艱難生活了30余年的洞溝,帶走了生活用具、牛羊馬匹。所以后來進行的考古工作中,人們發現空蕩蕩的石室內,除火炕、灶臺等遺跡別無一物,更沒有留下只言片語的文字記載。
另外還有“屯軍說”、“避瘟疫說”、“盜匪巢穴說”等幾種猜想,各種說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古崖居的千古之謎還有待專家進行考證。
旅行目的:登山
目的地:丫髻山
丫髻山海拔363米,自古被視為“仙山神福”地,因山顛兩塊巨石狀若古代女孩頭上的發髻,故名。
丫髻山作為道家的仙宮深受皇家恩龐,其廟會之盛一直冠蓋京師,是著名的華北四大廟會之一。有碑記:康熙52年3月1日起,每十年進香一次。
丫髻山山巒起伏,重巒疊嶂,山下有紫霄元君祠、山上有迥香亭、黃花嶺、碧霞元君祠。
自1986年恢復丫髻山廟會(農歷四月初一至初十)以來,游人、香客每年都有50萬至60萬之多。而農歷四月初一至十五舉辦的“丫髻山廟會”和9月12―10月2日舉辦“金秋金果碧霞蟠桃采摘節”也會引來游客無數。
目的地:云蒙山
被稱為“小黃山”的云蒙山古稱“云夢山”,是京郊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也是北京市著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山勢聳拔,溝谷切割幽深,奇峰異石多姿,飛瀑流泉遍布,云霧變幻莫測,林木花草馥郁,自然風景十分優美。云蒙山總面積2208公頃,主峰海拔1414米,氣溫一般比山下平原區低6-7℃,空氣濕度與通風條件優越。
云蒙山是一座具有山岳風光特征的京郊名山,是北京地區特有的中山地貌森林公園,人稱云蒙山有四多:奇松怪石多,仙山古洞多,飛瀑流泉多,瑞木瑤草多。它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峨媚之秀于一體,是一座以峰、石、潭、瀑、云、林取勝,以雄、險、奇、秀、幽、曠見長的名山。
目的地:三峪
奇峰秀水、山野長城、巴蜀文化等諸多景致構成了具有多種特色的三峪風情。牛盆峪中的山崖懸高瀑、峰巒出奇 形、谷底溪水潺潺、奇花異草茂盛。百丈崖、萬只鴿子洞、雙瀑潭、群猩峰、金蛙越澗等多處景觀,共同釋譯著三峪的不凡。
石塘峪中的錯長城值得一看,因為這是明長城的真跡。傳說這段長城當年本應建在神堂峪,結果督建官員都誤認為是石塘峪,于是為后人留下這半截子長城。該長城全長200米,雙墻體,有望臺、射孔、敵樓,只是沒有與其他長城連上,孤獨聳立,形單影只。
重點推薦:霧靈山
推薦理山人間仙境 靈霧奇山的神仙之旅
霧靈山的主峰歪桃峰海拔2118米,山上常年云霧籠罩,因此得名霧靈山。
想弄明白“云是天上的霧,天是地上的云”,一定要看霧靈山的靈霧、云海、山間小溪。站在海拔2000多米的主峰歪桃峰遠眺群山,方能領略到仙境般的魅力,縹緲的云霧在巒峰上、花叢下、溪水中、樹叢里,隨山嶺起伏,像給山嶺系了厚厚的白紗巾。
清涼界
北門的清涼界是一座雄奇的山峰,灰黃色的巖石如刀劈斧砍。直插藍天。燕山山脈山形舒緩,而到了這兒,仿佛改變了性格,劍拔弩張。見到半山腰刻有“霧靈山清涼界”的大石,便能覺得撲面而來的都是陣陣清涼,顧名思義,清涼界碑是霧靈山清涼世界與外面炎熱氣候的分界線,也是仙境與塵世的分界線。
龍潭瀑
從西門一進山就會出現瀑潭群、龍潭瀑布、壺口瀑布、神牛潭……瀑布水潭構成了風格迥然的瀑潭群、其中,龍潭瀑布深40米,寬15米,這么大的落差,隔著山都能聽見震耳的水聲。
仙人塔
仙人塔位于主峰南側,坐落于仙人溝畔,是一個在V字形溝谷拔地而起的天然石塔,周長10多米,高47.2米,其中有趣的奇觀是,塔下恰好有一飛瀑涌出,一動一靜,剛柔并濟,的確令人心醉神迷。
旅行目的:玩水
目的地:野鴨湖
野鴨湖水面面積150多萬平方米,是華北最大、也是北京唯一的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由于這里的自然環境保持良好,2000年12月被市政府批準為北京市“市級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
野鴨湖濕地面積位居華北地區之首,僅沼澤地就達5萬余畝,植被豐富,灘涂縱橫,已成為冬春南北遷候鳥理想的中轉棲息地,據觀測這里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金雕、大鴇、灰鶴、大天鵝等16目42科150余種。清晨到濕地觀察、聆聽各種鳥類低吟鳴叫,給人一種融入大自然的感覺。
目的地:響水湖
響水湖有面積大,景點多,水流長的特點,三條旅游線路條條景色優美。首先是從瀑布到響水山莊,一路上林間小道,綠葉滿枝;第二條,從山莊到古長城,此路線山高路險,植被豐富,還可以看到一段不一樣的殘缺而雄偉的長城,讓游人耳目一新;第三條,從山莊到水源,有懷柔第一泉的響水泉,讓游人品味自然的清冽甘甜。響水湖是集長城、古洞、山川、泉潭、飛瀑于一體的天然秀谷。山谷兩側,峰巒起伏,怪石崢嶸,歷盡滄桑而古貌依然的萬里長城,雄城險關,巨龍欲飛,極為壯觀。而天然的連云洞和圖騰閣鬼斧神工,更是趣味無窮。
目的地:滴水壺
滴水壺景區地處白河、黑河匯合處,二水交匯,重山環繞,形成了這里秀麗清幽的自然景色。滴水壺為白河南岸400米山崖上的一處景觀,周圍是石灰巖質的陡崖峭壁,崖頭上有幾處清泉匯流一起,依山順勢,奔瀉而下,猶如水壺傾瀉,形成了上窄下寬高20余米的水簾瀑布。瀑水直瀉坡下湖中,人們稱此湖為“滴水壺(湖)”。湖滿水澆,流入白河。瀑布后溶洞悠悠,深20多米,大量鐘乳石、石簾、石筍點綴其間。洞附近有豐富的上水石,石上布滿孔管,吸水性很強。
滴水壺的周圍植被繁茂,大面積的油松、鍛木、櫟樹林,將山崖籠罩在綠色之中。
目的地:九龍十八潭
九龍十八潭在古代就被列為“京東四大奇潭”之首。景區內山高林密,峰多石怪,地形險峻,泉眼眾多,潭瀑交錯,大小景觀40余處,素有“六泉九瀑十八潭”之稱。景區內還有溶洞多處,千年巨柏見證了這里悠遠的歷史,清代的龍王廟為這里增添了人文的氣氛。奇峰異石,與花香鳥語,溪瀑交錯,勾勒出一幅天然生成的水墨畫,使旅行者心曠神怡。
重點推薦:京東大峽谷
推薦理由峽谷險山瀑水潭景景相連
京東大峽谷由大峽谷與井臺山兩大游覽區組成,南與盤山接壤,東與京東大溶洞、金海湖、黃崖關長城、清東陵、霧靈山等景區毗鄰,距北京市區82公里。
峽谷集青山綠水、虎洞龍潭、險峰峽谷、瀑布靈泉等數十處自然景觀于一地,分布在高峰深潭幽谷之中,全長3公里,面積6平方公里。谷內一步一景,曲徑通幽。翠屏山、萬丈崖、冷魂谷、倒掛天梯氣勢逼人,五個龍潭令人嘆服。既有鄉野渾然之古韻,高山流水田園風光之青秀;又有撲朔迷離之神奇,懸崖絕壁飛瀑當空之壯觀。
陽春時節,山花爛漫,百卉飄香,聆聽鳥兒鳴潭;夏季,峰巒疊翠,山泉流淌,輕風吹來陣陣松濤之聲,使人渾然忘卻難耐的暑熱;秋天,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百果飄香;冬日,冰山冰瀑,千姿百態,塑造出濃濃的極地風光。
京東大峽谷共有景點六十余處,一條通天谷溪水,從谷頂天池飛流入谷,將五個深潭串聯起來,最后匯入谷口的龍門湖,像一條鑲滿珍珠的項鏈,貫穿于景區之中。
兩個特色風景區,一為井臺山森林生態風景區,二是深山峽谷風景區,山上林海茫茫,谷中溪水叮咚,渾然一體。
三道展翅鳳凰臺,一道鳳凰臺好似鳳凰仰頭張望,二道鳳凰臺恰似鳳凰欲意展翅,三道鳳凰臺如鳳凰高飛給人以升騰之美。
四座賞景觀景臺,分別為東風觀景臺,南光觀景臺,西秀觀景臺,北美觀景臺,取“風光秀美”之意,立于四座觀景臺之上,景區風光,盡收眼底。
五處深潭在溪谷,在谷底溪流中鑲嵌五個深潭,自下而上,分別是驚潭、險潭、怪潭、靈潭和響潭。
六個游憩功能區,谷中探幽區、山頂覽勝區、水上娛樂區、展館教育區、果品采摘區和休閑度假區。
旅行目的:休閑
目的地:龍泉古堡
南灣明代有村,原名龍泉堡,因村南面對一河灣,故改名“南灣村”。由于海拔高,這里夏季涼爽。植被覆蓋率達75%以上,于是松蘑、杏仁遍地。著名的“南灣戰役”也發生在這里。
在龍泉堡民俗旅游合作社古樸的農家小屋中,大紅的板柜、掛了紅花布窗簾的窗戶、糊著潔白的窗戶紙的古老窗欞,板柜上的撣瓶、梳頭匣子、炕桌、火盆、草墩、椿凳、門口擺放的盛著酒的大酒壇,無不體現著古老的民俗文化氣息。
跟伙伴一起圍著篝火翩翩起舞,或者搬個板凳去看露天電影,又或在在鹵煮豬臉的香氣中,配上幾盤清新爽口的美味野菜,聽老戰士講南灣戰役和戰斗事跡,啜一口農家自釀的老酒,嘗一嘗熱氣騰騰的野 菜蒸餃和貼餅子……生活樸素而快樂。
目的地:北京生存島
北京生存島新概念旅游基地是旅游市場最惹人注目的一道新奇而亮麗的風景線,是一處集傳統文化、現代休閑方式及各種訓練于一體的大型旅游、度假基地。生存島被群山環抱,溪流淙淙,既有遮天蔽日的松柏長青林,又有花果飄香的各種干、鮮果園,林術覆蓋率極高,植被種類達幾千種,是一個天然植物園。春天的桃花、杏花爭奇斗艷;夏天的栗花、荷花馥郁芬芳;金秋有累累碩果;冬日有林海雪原,生存島就是在大自然的如此厚愛中營造出了一個全新內涵的神奇天地。生存島由工藝園、農事區、攀巖場和騎射樂園、山地訓練營、擴展培訓區、餐館住宿區組成,既可以體驗親自參與的樂趣,又可以品嘗自己勞作的收獲;即可以領略集體的全方位培訓,又可以享受居家旅游的美妙溫馨。
目的地:蒲洼狩獵場
蒲洼鄉素有“小”之稱,海拔800米,年平均氣溫9攝氏度,東鄰百花山自然保護區,南與十渡風景區相連,西北部與國家級風景區野三坡接壤,山、水、林、洞等自然風光和數十種野生動物譜寫出一支大自然交響曲。
狩獵場中有梅花鹿、狍子、野雞、山羊、野兔等十余種野生動物,場內設有小型仿古弓箭狩獵場和可供觀賞的野生動物養殖場。狩獵場還有一座仿古建筑群“北京山河水避暑勝地”。服務設施完備,有趣的空中茅屋,都為秋季打獵提供了絕好條件。邀約幾個朋友,一塊來享受山色和打獵的樂趣,其樂也融融。
重點推薦:十渡
推薦理由拒馬河水清清,十渡風光旖旎
十渡位于北京房山區西南部拒馬河畔十渡鄉,距京城約100公里。
從張坊至平峪的拒馬河河谷中,大清河的支流拒馬河蜿蜒奔流形成了十個景觀各具特色的渡口,于是此處得名十渡。也是華北地區唯一以巖溶蜂林和河谷地貌為特色的自然風景區,具有“北方桂林”之稱。兩側崖壁連綿,奇峰峻美,水中倒影盡顯翠巒疊嶂,山水秀麗又不失壯闊,素有四十里畫廊的美名。拒馬河水清澈見底,河灘處細沙漫漫,是絕佳的夏季天然浴場。
十渡的主要景點有二十余處。一渡位于東端的張坊,此處山清水秀,有水上娛樂場;順流而下的是二渡到六渡,此處山巖峻峭,主要景觀有千尺窗、筆架山、朝暉山、塔山仙池、牛影洞、五指山、蛙嘴石、通天洞、望月峰、平西烈士陵園、六壯士紀念碑等。六渡有天然浴場;七渡到十渡一帶,景色最佳。此處奇峰秀水,連綿不絕,美如畫卷。著名景觀有石人峰、蝙蝠山、龍山大“佛”字、石門、棒槌巖和跳水臺等。十渡有通天洞,碑上刻有“不上通天洞,何時望江南”。通天洞的洞長10多米,石壁上留有歷代文人墨客的手跡。
居家休閑旅行,十渡不失為首選。
十月旅行新動向
山西平遙:“2007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2007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在平遙古城舉辦,展會時間也由往年的9月16日至22日,調整為9月19日至25日,共計7天。
來自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位攝影家及20位策展人(策展團體)參加本屆攝影大展。印度、日本、墨西哥、埃及做為主賓國參加,展出作品共計10000幅圖片。本次來展的國際大團體有PPA美國專業攝影師協會、BFF德國專業攝影師協會、GAMA法國珈瑪圖片社、德國地理、美國《國家地理》、英國生活周刊、日本寫真家協會、比利時攝影家協會等,世界最著名的攝影大師86歲的羅伯特?弗蘭克、美國著名戰地攝影記者卡洛琳?柯爾女士和法國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米歇爾先生將首次光臨平遙。
今年大展還首次展出自1855年2007年,150多年里影響世界新聞攝影的54位優秀中外攝影師的優秀作品。世界著名新聞攝影比賽(WPP荷賽)2006年度的獲獎作品也將在本屆大展中展覽。
同時,以“自豪的中國,快樂的人民”為主題的2007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第三屆中國移動手機攝影節暨手機攝影大賽的頒獎晚會也在9月23日晚在平遙舉行。
河南周口:“中國姓氏文化節”
今年10月17日至19日“首屆中國姓氏文化節”將在河南周口舉辦。
有著六千年文明史、被譽為“中國歷史自然博物館”的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傳說中華“三皇之首”的人祖太昊伏羲在這里“定姓氏、制嫁娶”,華夏姓氏才自此起源。
中國的姓氏目前已達到兩萬兩千多個,常見的姓氏有三千多個,家喻戶曉的《百家姓》中,有一百零五個姓氏的祖根源于河南;臺灣人中,有四十八個姓氏的祖居地在河南;遍布海內外的“客家人”、“閩南人”,其祖籍地也均在河南。每年從海內外來中原河南尋根拜祖的華夏兒女,達數百萬之眾。
首屆中國姓氏文化節的主題是“萬姓同根,萬宗同源,尋根聯誼,合作發展”。文化節期間,同時舉行“萬姓同根”大型文藝演出、華人華僑公祭太昊伏羲大典、中國姓氏文化論壇及族蹭展等十多項藝術表演、文化旅游和招商引資活動。
遼寧:“十一”黃金周旅游活動豐富多彩
“十一”前夕,遼寧省各景點景區已裝扮一新,盛裝迎客。登高賞秋、考古尋根、歡樂購物、體育健身,各地已準備好豐富多彩的旅游大餐,滿足省內外游客的旅游需求。
今年,遼寧省各地開發的旅游新產品、新線路,將首次與廣大游客見面。臺安少帥陵、棋盤山世界園藝博覽會新建項目、沈陽新民三農博覽園、遼陽廣佑寺景區和盤錦葦海鼎翔旅游度假區等景點,將為游客增添一份欣喜。沈陽老龍口酒博物館、旅順盛萊農莊、鞍山千山區網戶屯村、阜新十家子鎮瑪瑙城、調兵山蒸汽機車博物館和盤錦東盛園藝基地等32個工業、農業旅游示范點,在“十一”期間也將全面向游人開放。
篇4
1.傳統對新形勢的沖擊
新課標是教育界一項重要的改革,新在思路、在內容、在目的,新課標語文教學更重視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和自身素質的修養,通過語文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語文是傳輸思想的重要課程,通過語言的交流和課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文化提高素養,這是同傳統語文課堂有所區別的。這種改變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沖擊,有一部分教師沒有及時調整教學模式,繼續以傳統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這種情況導致改革沒有實質性進展。
2.學生性格突出
現階段小學二年級獨生子女較多,自我意識較強,合作精神有待提高,并且隨著當下“二孩”政策的頒布,很多這個年齡的父母都考慮要“二孩”或者已經有第二個孩子,此時的學生心理波動較大,性格容易出現叛逆、不聽話、以激進的行為得到家長和教師的關注,又或者性格突然沉默、害怕、孤僻。學生的性格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并且低年級語文教學本身也有義務為學生培養積極的性格和生活態度。
3.學生語文基礎不同
由于二年級學生年紀小,語文水平不同,有些學生上了早教班,在早教班和幼兒園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有些學生按部就班,沒有接觸更多的知識,造成語文基礎掌握程度不同的情況。拼音、字母、閱讀等方面有的學生記得滾瓜爛熟,而有的學生還沒學過,學生層次不同,導致語文教師在課堂授課難易程度方面很難把握。
二、對策與建議
1.充分利用課本資源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設置的十分合理,教學單元清晰,配圖豐富有趣。為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幫助,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課本提供的資源和模式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從二年級上冊單元設計來看,第一單元是讓學生領略秋天的景色,教學目的是為了通過課文的學習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欣賞能力,從而讓學生熱愛自然;第二單元是生活篇,教導學生熱愛生活,通過學習,達到培養學生積極生活態度的目的,接下來第三單元和第四單元則是從祖國和人生說起,教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接下來又涉及社會,讓學生學會融入集體,懂得合作,保護環境為自己生活的地球作貢獻。整冊書思路十分清晰,教師充分利用教材,合理設計教學順序,通過教案的設計,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
2.充分利用校園資源
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興趣,語文教學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和課外活動教學,以輕松的授課形式提高學生課堂效率。比如講秋天時,教師可以將課程選擇在秋天落葉的時候講述,讓學生觀察秋天的不同,什么叫秋高氣爽、什么是大雁南飛,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這些詞語,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帶學生走到校園中,感受詩人描寫秋天時的情感等。利用多媒體教學是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視頻或者電影,讓學生通過看視頻或者電影,既讓學生有一個放松的機會,又能抓住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放視頻前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以小組的形式各自分工,找到問題的答案。
3.根據不同層次學生設計教學計劃
篇5
一、首次嘗試,顯出缺憾
在教研員的幫助下,我們商定以《秋天紅艷艷》作為公開課課題。第一次試教,教研員給予我的評價是:“整堂課,你就是在灌輸,講的太多,學生體會的太少,沒有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紅艷艷的美景,體會到音樂的美感,課堂的語言組織也要好好醞釀。”這一次的評價給我極大的震撼,迫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
二、二度試教,悟出真諦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反思,我進行了第二次試教,變更了我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整體感知歌曲后,加入一遍視唱歌譜旋律,進而引導學生感受三個樂句的最后一個長音。在這些長音上,讓我們感受到紅艷艷的美景無限延伸,仿佛我們眼前都布滿了紅艷艷的美景,并讓學生嘗試著把手拿出來,將手揮出去,眼睛放遠望去,看到這邊也是紅艷艷的美景,那邊也是紅艷艷的美景,讓學生去真正的感受。歌曲的第二部分教學,從中隱藏著一個教學難點,2拍半時值的把握,在教到這部分時,我明顯感覺到學生的興趣一下就降低了,我教得也累,效果也不明顯。
課后,我反思了這節課失敗的原因,是我在課前充分設想了各種各樣可能出現的情景,做好了應變的準備,從而導致了我在預設的“樊籠”里掙扎,把教案掐得太死了,沒有真正關注到學生。
三、三次實踐,不斷完善
第三次試教,我們決定把教學難點2拍半弱化,通過一個眼神或者動作來提示學生,試教下來,整堂課思路是清晰的,學生也能馬馬虎虎唱對這個難點節奏,可總覺得這樣忽略難點是我們在選擇逃避,而且這堂課是蘇州大市級公開課怎么能出現難點不解決?再三考慮,難點還是要加入進去,怎么教?大家很困擾,最后,教研員一錘定音和我說:“就用最傳統的節奏教學,返璞歸真。
四、再度展示,磨出高效
離公開課的日子越來越近,5月初,蘇州教研員來我校先試聽了我上的課,課后,2位教研員結合我上的這堂課給予了幾點意見:首先,導入得非常自然、流暢,采用學生學過的一年級的三首關于秋天的歌曲,學生邊聽邊唱邊跟著老師做動作,教學氛圍甚是濃厚。隨后,通過一系列的談話過渡到《秋天紅艷艷》。
歌曲的第一部分教學,教研員提出在誦讀歌詞部分,能不能讀得再美些;要讓學生完整的唱旋律,而不是接口唱旋律;劃“密密的爬山虎、翩翩的紅樹葉”這2句旋律線時,先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劃旋律線、感知旋律線,讓學生自己有一個思考的過程,然后出示特制的旋律線,學唱第一部分。
歌曲的第二部分教學,2拍半傳統教學模式,在兩位教研員眼中還是得到了肯定;我范唱的第二部分前三個樂句,音高走向越來越高,表現小朋友看到紅艷艷的美景,心情越來越激動,贊美之情越來越熱烈,我提問:“如何用我們的歌聲來表現這種不斷高漲的情緒?”由于是二年級的學生,對音樂理解、表現能力還較弱。這里教研員提醒我:你邊唱邊做動作,雙手由低到高打開,演唱力度越來越強,通過視聽來激發學生,引導學生,另外注意自身鋼琴伴奏的力度。有了教研員的點撥,我對教案進行了再次修改。
五、五度綻放,形成風格
篇6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都出現了新的變化。課堂教學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關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就能推進語文改革的深化。課堂上,教師要精心安排,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把問題盡可能解決在課堂中,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減少學生課后彌補的困難。那么,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內在動力。對學生認知活動有指導、調節、強化作用,是學習過程順利而有效進行的心理條件。學生對學習語文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積極順著教師的引導,思考問題,感悟情感。例如我在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何其芳《秋天》一文時,先讓學生描繪一下自己所看到秋天的景色,教師運用優美的語言進行補充,創設秋天的情境,再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農家豐收”,“霜晨歸漁”,“少女思戀”三幅圖畫,最后讓學生比較自己所看到秋天和何其芳筆下的秋天有何區別。一步一步把學生帶到秋天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式多樣化,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
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個性差異的。每個學生在智力、能力、個性等方面所受的遺傳,環境與教育影響也不同,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導致學生的差異隨處可見。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基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異,設計靈活多樣,層次各異的教學內容供學生選擇。實施多元化彈性組織管理的教學,實現有效地解決學生整體學習的問題,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如授朱自清的《春》一文時,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可以把學習目標任務先列出來。如:
目標一:1、識記作者生平和著作2、識記生字生詞:醞釀應和黃暈朗潤蓑花枝招展呼朋引伴3、誦讀下面的句子:(1)吹面不寒楊柳風。(2)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跳著,走著。(4)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向前去。
目標二:領會內容、理清結構、明確中心、探討寫法基本內容:(1)總寫(2)春草圖(3)春花圖(4)春風圖(5)春雨圖(6)迎春圖結構:第一段(總)第二段(分)第三段(總)中心:頌春,贊春手法:(1)借景抒情。(2)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
目標三:課外閱讀《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散文。在實施教學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多個任務進行完成。基礎較差的,可以先選擇目標一來完成;基礎較好的,直接可以完成到目標二,并且還能仿照本文的結構練習寫作;在完成目標一、二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訓練完成目標三。通過分層次教學,不會的會了,會了的提高了,最終使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有所收獲,課堂教學效果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教學中注重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的雙重任務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目標全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規定獨自確定,學生對學習目標是無需關注的,但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必須明確學什么,教師除了教什么,還要交給學生怎樣學。新大綱明確要求“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突出了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將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貫穿始終,真正做到大綱所說的“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對于教師,必須從傳統的知識教學中走出來,給學生自信心,激發他們豐富的創造力思維。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為他們將來適應社會儲備應有的知識和技能。
四、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
篇7
我走在路邊,皺著眉頭想著。原來,今天是教師節,同學們都送給老師禮物,我也想送,可到底送什么好呢?送賀卡?不行,太簡單了;送鋼筆?不行,太老土了;忽然,一陣香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看,原來是一片野。這時,我靈機一動,有了,送給老師一束鮮花!于是,我俯下身,摘了起來,一朵,兩朵.我一口氣摘了一大把,便高高興興的向學校走去。
我走進校門,便徑直向張老師的辦公室走去。辦公室的窗戶虛掩著,我悄悄的打開。咦?辦公室里沒有人。我想:“好,就讓這束花為老師帶去驚喜吧!”
窗戶下面是老師的辦公桌,放著地球儀、筆筒、墨水瓶。臺歷翻到了9月10日,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中國教師節”,桌上的語文教案中還夾著一支筆,老師昨天肯定又伏案工作到深夜。
篇8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網絡素養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中強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互聯網+”為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不斷發散思維,形成主動、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并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中學習語文,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和口語表達能力。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普遍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即帶著學生朗讀一遍課文,學習課文里面的生字和生詞,再簡單地理解大意,就完成了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和語言素養的培養。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升教師的網絡專業素養很有必要。本文通過分析三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理念,希望教師能為學生提供更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提高教師網絡素養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必須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及時學習先進的網絡技術,提升自身的網絡應用能力,從而進行更好的教學。所謂的網絡素養包括對網絡信息的獲取、分析、理解、加工、創造、傳遞、接收等方面的能力。語文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掌握這些基本技能,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具有信息素養的學生,需要有一個高素養的適應現代信息發展的專業教師。首先,語文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善于汲取網絡上信息的精華部分,并及時把這些正面信息傳遞給學生,從而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更好理解。例如,在講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長春版)《秋天的味道》的時候,教師及時在網絡上搜集有效的信息,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秋天的視頻和動態圖畫,從而激發學生的W習興趣和創新思維,把學生帶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感覺秋天的景色就在身邊,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二、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新時代,所以新課改給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利用網絡新技術不斷提升教師的創新能力。因為只有創新型的語文教師才能教出創新型的學生,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
要提升語文教師的網絡創新素養,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學校要經常組織語文教師進行專業的網絡信息技術培訓,指導語文教師不斷追求創新,推崇網絡創新,不斷激發自己的語文創新思維,從而把一些創新理念和教學手段運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從而實現有效教學;其次,語文教師在設計語文教案過程中,多采用新型的帶有創新思維的教案模式,給學生提出啟發性的問題,從簡單的問題出發逐漸過渡到比較難的問題,促進學生的深刻思考和有效理解,順利地完成課堂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利用網絡與學生進行互動
課堂互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教師了解學生的吸收程度和理解能力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在網絡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師要學會運用新型的網絡技術與學生進行溝通,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隨時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首先,網絡信息技術下的溝通工具有微信、微博、QQ等,教師利用這些網絡工具與學生進行溝通,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不敢在課堂上問的問題可以通過這些聊天工具及時反饋給老師,保護了一些學生的隱私,使教師真正了解學生的難題和課堂疑問,從而為學生的高效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次,教師要及時建立班級的聊天群,經常在群里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練習的內容,這種布置作業的形式更加直觀,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便利。另外,老師指導學生把自己所寫的作業提交到教師的郵箱或者特定的網站上,一方面便利了教師的批改,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反饋給學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網絡信息技術下的先進教學手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適應現代教學的發展,及時接觸新的教學信息和教學改革內容,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高效理解和深刻思考。但是這個進程需要國家的支持、社會的宣傳、學校的推廣和教師的努力,才能順利開展。總之,提升語文教師的網絡專業素養,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參考文獻:
篇9
一、精心做好課前準備活動,豐富道德認知。
課前的活動準備是學生品德與生活(社會)實踐活動的一部分。課前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獲取大量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道德感知。教學不囿于課堂的40分鐘,而要把學習內容拓展到課前,讓學生體會與課文有關的內容,讓學生在家庭中,到社會上、學校里觀察、調查、了解、搜集、整理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材料,成為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1.資料搜集。
資料搜集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文字、圖片、視頻與音頻、實物等資料,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
文字資料搜集。如《團團圓圓過中秋》,教材中只有兩頁、四幅圖內容,信息量遠遠不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提前讓學生搜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上課前,學生紛紛拿來資料:有中秋節名字的由來、中秋節的歷史、中秋節的風俗習慣、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課堂上,請學生給大家介紹自己搜集的內容,文字資料的交流使學生對中秋節有全面的了解,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習積極性。
圖片資料搜集。如《找秋天》,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課前從網絡、報紙、畫冊上找來秋天的圖片,從相冊里翻出秋天的照片。課堂上學生將這些圖片進行展示交流,師生都強烈地感受到秋天的美。
視頻與音頻資料搜集。如《學校規則面面觀》,課前組織學生在操場做游戲,并錄下視頻。課堂上讓學生觀看視頻并回顧在操場做游戲的過程,看完后問學生有什么想說的,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積極探索,體驗了解規則的重要性。視頻與音頻資料的融入,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
實物資料搜集。如《小小豐收會》,這節課需要很多秋天的收獲物,只靠教師準備是不夠的,所以動員學生分工合作,從家里帶來各種各樣的秋天果實。課堂上,引導學生將這些果實分類,通過游戲熟悉它們的形狀、顏色等特點。通過實物教學,學生對秋天的果實有初步了解,為以后的科學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就是用仔細察客觀事物或現象并記錄的方法進行探究的活動。課程標準指出:品德與生活在課程目標、內容、形態、實施方式等方面與幼兒園課程銜接,同時為小學中、高年級階段的“品德與社會”“科學”及“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打下基礎。如主題《小苗快快長》教學前一個月,讓學生種小苗,并填寫小苗生長記錄表。課堂上,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儀介紹記錄表,交流種植經驗。
3.調查訪問。
兒童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到現場觀察或與當事人交流,使兒童對所關注的問題能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直觀印象和更深入了解。學生在課前做有關調查,從而使教學更貼近生活。如主題《我們的大地媽媽》中有一個這樣的表格,這張表格是讓學生在調查周圍環境的基礎上,在相應的表情下面填寫“√”,然后討論應該怎樣保護身邊環境,課前的調查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課前準備在品德課里顯得尤為重要,幾乎每堂課課前都要布置學生準備,否則活動會很難開展。課前準備活動,為課堂中開展“討論”、“辨別”、“創造”和“表現”提供前提,為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保障,為課堂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使課堂教學落到實處,真實有效。
二、有效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體驗探究活動過程。
教育必須從學生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有效的品德課活動必須采用學生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學生今后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品德課堂是學生品德學習活動的主要環節,教師要圍繞主題,精心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卓有成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在活動中動腦、動口、動手,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獲得道德認識、情感、行為的發展。
如四年級品德與社會課《從一滴水說起》。為讓孩子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生活的地球淡水資源的匱乏,老師從生活實際出發,精心設計課件,合理選擇活動載體,注重課堂生成,設計的教學活動重視孩子的切身體驗,深深地震撼孩子們的心靈。
1.畫面激情,打動人心。
為了讓學生感受我們生活的地球僅占百分之三點五的淡水資源還在不斷地減少,一上課,老師簡單談話后就用課件出示了一幅幅淡水被污染、破壞的圖片,觸目驚心的畫面,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刺耳的警示聲深深打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心靈。為進一步讓學生體會中國水資源的缺少打下情感基調。為讓學生體驗中國淡水資源的缺乏,老師又用課件出示一組反映中國缺水狀態的可怕數字,這時學生臉上出現十分驚愕的表情,心靈被深深地觸動。
2.活動體驗,深入人心。
在讓學生認識了淡水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后,為了能讓學生有更加深切的感觸,老師又設計了一組體驗活動――切蘋果。在一次又一次的動手中讓學生認識淡水資源的匱乏。
課標強調兒童自身的生活經歷與生活體驗,努力促使他們在自身的經驗、體驗中學習,強調兒童在自身活動中獲得經驗。老師從課程理念出發,針對學生的實際,深深思考選擇怎樣的活動載體能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深入體驗這種淡水資源匱乏的嚴重程度。設計的切蘋果的活動從四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從八分之一到十六分之一,一次一次地切,學生的心情越來越沉重,當他們知道原來我們每天隨處可見的,毫不珍惜的水只有十六分之一蘋果片上的一層薄薄的蘋果皮時,學生幼小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而這樣的震撼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節水的種子。
3.隨機生成,震撼人心。
在課的結尾,當廣告片的畫面定格在一雙大大的眼睛上滴下的淚水被一雙稚嫩的雙手接住的時候,老師宣布下課。每一堂課,由于所面對的學生是不同的,因此在課堂上隨時可能出現老師意料不到的情況,如何針對這種意外及時調節自己的教案,這是新課標下所有的老師努力要達到的目標,也是新課標對教師的要求。老師看到學生深深地被廣告片中由于人類任意地浪費水資源而帶來的慘相所震撼,特別是定格的畫面:一只被放大的絕望的眼睛上滴下的淚水,被一雙稚嫩的雙手接著。就及時改變本已設計好的教案,教學戛然而止,讓這一幅意味深長的畫面永遠地定格在孩子們的心靈中。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當孩子們看到忘關的水龍頭時,印入他們眼簾的絕不會是老師說的不要浪費水的話,而是那絕望的眼睛,那一滴凝重的淚水。
三、積極拓展課后延伸活動,促進良好品德行為形成。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活動時間、空間有限,而學生道德行為的形成一般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所以活動需要持續較長時間,空間上也更多地要求社會化。課后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在社會及生活現實中實踐道德要求,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能力,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把品德與社會活動與校園生活實踐、家庭生活實踐及社會活動實踐有效鏈接、有機結合,對學生的道德發展非常有利。把靜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實踐聯系在一起,增強課程內容的現實性,促進良好品德行為的形成。
1.校園生活的實踐。
校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實踐的主要場所。設計課外延伸活動時,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日常行為規范,利用課外活動、少先隊活動、班隊課等機會對學生行為引導教育。如在新學期開始時,要求學生到各樓層、操場走走看看,不同年級不同個性的學生在做什么。在學校每一個課間都是學生自由的天地,他們會開展跳繩、下棋等有益的活動,也會做些追跑打鬧、惡作劇之類的活動,通過自己的觀察,結合課堂教學,學生就知道課間應該做些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守規則、有秩序。
2.家庭生活的實踐。
雖然學校教育在整個教學中起到主導作用,但是培養人才的“第一學校”還是家庭,家庭也是課堂教學效果得以真正體現的一個場所。“孔融讓梨”“岳母刺字”的故事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對形成孩子良好品質的重要作用。我們在設計課外延伸活動時,尤其要重視家庭生活的實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穿衣、洗臉、整理房間,這些日常小事要自己動手;關心父母、孝敬父母,積極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干農活時,也要和父母一起學著做。還可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觀察家禽牲畜的生活習性,蔬菜農作物的生長過程,說說自己的發現,等等。
3.社會生活的實踐。
社會是個大舞臺,是個大課堂,給我們提供一個廣闊的領域。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因此,教學不能只限于校園,而應走出校門,融入社會,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教師要善于把德育的觀點化為社會實踐內容,通過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宣傳、社會服務等方式,讓學生在現實社會中進行鍛煉,從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如主題《包裝袋上學問多》學習后,讓學生利用學到的鑒別食品包裝袋的知識,利用休息時間和父母一起去購物,消費時注意辨別合格商品與不合格商品,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篇10
今年秋季開始,杭州的初中和小學生都用上了全新的教材。如今,聲勢浩大的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兩個多月,當我們以欣喜的目光看到了突然之間變得異常活潑的課堂、看到了游戲化的上課方式、看到教師卸下“師道尊嚴”的面目時,我們不無憂慮地發現了教師日漸疲憊的臉龐、家長日漸焦慮的目光。這些像畫冊一樣的書到底怎么上才算真正體現課改精神?這樣玩玩樂樂的課堂到底對升學有沒有影響?與之配套的新的評價體系到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出臺?對新課改的“不適應癥”無形中在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身上凸現,一些困惑總是揮之不去。
不適應癥之一教材很簡單,考試卻要超“范圍”,怎么辦?
林女士有一個在讀初一的兒子,她對新課改意見很大,在她看來,孩子現在的教材實在是太簡單了,可是考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要考許多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她很擔心兒子能不能考上重高。所以她最近還在為要不要請家教而心煩。
對學生和家長而言,課程改革最現實的問題就是教學內容和未來的各級入學選拔考試是不是能有效銜接。由于小學里沒有升學壓力,家長的憂慮還比較少,但中學里有林女士這樣想法的家長占了絕大多數。因為擔心孩子掌握的知識與中考“脫節”,目前杭州就有不少家長請家教給孩子額外補課。
對癥下藥:考試是一種選拔,和課本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對于這個問題,市教科所的許老師指出,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在于加強了各學科橫向上的聯系,綜合性較強,并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如語文課本上就有如何到商場識辨商品和買東西的內容。新教材為了避免禁錮學生的思維而減少了一些定義性的知識,讓學生通過感性材料自己去探索研究、實驗,然后自己概括和形成結論。這正是將知識“鮮活”起來。
上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特級教師朱樂平談到家長的這個困惑時曾指出,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是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并要求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亮點。而考試是一種選拔機制。家長也應該轉變教育觀念,看清孩子的優勢和特長,從培養人才而不是為考試的角度去看待新課改。
不適應癥之二新課標重能力,中考卻要死記硬背,怎么辦?
“新課程標準應該有新的評價方式才對,中考制度的改革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出臺?”“現在的新教材很重視實踐能力,減少了死記硬背的內容,但現在的中考試卷還是比較傾向于原先的基礎知識,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很不公平。”其實不僅家長,老師們也反映新課程實施后,學生從課堂上的表現看確實發展得不錯。但考試怎么考?考什么?按照現行的考試方式考,學生考得不好怎么辦?教師們也心存疑慮。
對癥下藥:中考制度馬上要改了省教育廳課程研究室副主任方紅峰老師說,教育部最近召開了全國國家級首批實驗區專題研討會,會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研究新教材與中考的銜接。教育部已經正式發文要求各地對中考制度進行改革。
據方老師介紹,教育部對中考制度改革的意見大約會在明年成形,因為明年全國有28 個課改實驗區的畢業生面臨中考。余杭作為我省首批國家級課改實驗區,將在后年面臨這個問題。目前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已經開始著手進行中考制度的改革,這批學生的中考肯定會用符合新課改理念的考試評價方式。方老師說,過去中考考核以水平考試為主,將來中考起碼會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學業水平考試;二是綜合素質評定,包括學生的道德素質、學習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運動、健康與審美等方面。新的中考制度一定不會僅憑考試成績來定勝負,而是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發展水平。 也許一些重點高中還可以在招生中進行加試,比如考慮到學生的特長、愛好等。
不適應癥之三初中越簡單,越覺得上高中困難,怎么辦?
杭州一所民辦初中教生物的林老師告訴記者,新教材和高中課程的銜接也是個問題。家長普遍反映新課程內容簡單,而高中的課程沒有任何變化,初三畢業后到高中一定會不適應。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也明顯感受到目前初三新教材中變化的內容和能力要求與現行的高一教材銜接不上,使教師對新教材內容和難度的把握也感到困惑。
對癥下藥:高中課程也要改革了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家長對于“初中與高中的銜接問題”的疑慮可以消除,因為全國試行高中課程改革的方案已經成形。海南、廣東等地將作為首批實驗區于2004 年秋季進入高中課改,屆時學業成績不再是評價高中學生的惟一標準,2007 年高考制度也將適應新課程而發生變革。
據了解,“普通高中新課程試行方案”里規定,高中階段共開設12 - 13 門課程。語、數、英、物、化、生、史、地和信息技術、通用技術10 門課程在必修課的基礎上同時設立了選修課。比如:語文設有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地理設有自然災害與防治、城鄉規劃與生活等實用性、趣味性較強的選修課程。新增的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選修課程有多媒體技術應用、網絡技術應用、人工智能、簡易機器人制作、家政與生活技術,以及汽車駕駛、建筑及其設計、服裝及其設計等方面的內容。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試行方案將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具有時代特點。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
不適應癥之四備課時間增加兩倍,老師苦不堪言,怎么辦?
新課改中“苦水”倒得最多的就是一線的老師。“現在每堂課的備課時間起碼是以往的兩倍。”文龍巷小學的楊老師告訴記者,使用新教材感覺最明顯的是教師在教學上的創造空間比以前加大了,但教學的難度也隨之增加。新課程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答案不惟一,具有開放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對癥下藥:給學生減壓了,不能給老師加壓華師大的崔允漷教授曾在一次課改會議上說,新課程實施以后教師壓力明顯增加并不是一地的情況,很多教師甚至感到苦不堪言,準備一堂課的教案要動用多種手段,上網查資料、制作幻燈片,極盡所能。學校還要經常查備課本、看教案。崔教授說新課標的實施是為了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在給孩子減壓的時候并不能給老師加壓。即便是寫教案也要符合課改精神,上課的形式靈活了,教案也應活起來。可以去掉那些框框,提倡教師寫個性化教案、實用教案、創新教案等。把教師從繁重的教案書寫中解放出來,還“備課”本來面目。當然,對青年教師和老教師、骨干教師應“分檔”要求,對那些教學經驗尚不足的青年教師可以要求寫詳案,但如果對骨干教師還采用這種方式不僅會打擊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會限制他上課的靈活發展。
不適應癥之五會教物理又會教生物化學的老師很難找,怎么辦?
王老師以前教初中物理,今年開始要教“科學”,“以前心里從來沒有惴惴的感覺,現在常有,就怕上不好課。”王老師說以前初中的物理、化學、生物都是分開教學的,現在一門科學課囊括了幾門學科的內容,一堂課上既要做物理實驗又要學化學,而他對生物和化學都不在行,所以常常有“一頭霧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