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考試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4 12:09: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在線考試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在線考試總結

篇1

1.磐石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吉林磐石 132300;2.白城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 本文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區間法對某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健康教育(RSR=0.2018,平方根反正弦代換值y的95%CI為17.78~35.60)為主要影響因素,其次為組織管理(RSR=0.4028,y的95%CI為30.49~48.31);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檔法綜合評價某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表明,由低到高對的縣排序和等級為8、3、18、12、15和7屬于差等級,17、14、6、10、13和2屬于良好等級,11、1、16、9、4和5屬于優秀等級,據此可以找出影響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的因素,對不同的抽查縣進行聚類分析,為進一步制訂防治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

關鍵詞 ] 秩和比;可信區間法;分檔法;碘缺乏病;目標考核;綜合評價;因素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9(b)-0043-02

碘缺乏病流行范圍較廣,為我國重點防治的一種化學性地方病,《全國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要求實現以縣為單位消除碘缺乏病目標。為此筆者應用秩和比法對某省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和因素分析,以總結成績和不足,找出影響消除碘缺乏病目標的因素,為進一步制訂防治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組織管理、碘鹽管理、監測與防治和健康教育為評價綜合指標,其滿分值(Mj)分別為30、28、24和18分,2010年4月某省抽查18個縣市區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1]為依據,進行綜合評價和因素分析。

1.2統計方法

分別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檔法和可信區間法[2-3]對某省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和因素分析,采用spss 18.0完成上述計算過程。各檔RSR方差齊性檢驗、均數及其多重比較分別采用Levene法、單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檢驗進行。

2結果

2.1原始數據的相對化處理與秩和比的計算

將各評價指標觀測值(Xij)的相對化處理數值=Xij/Mj×100%,之后將所有相對化處理數值按從小到大順序混合編秩(R),數值相同者取平均秩次(見表2括號內的數字),按照公式RSRc=ΣR/mn2(m表示評價指標數量,n表示縣市區數量,下同)計算各評價指標秩和比;以各指標滿分為經驗權重(W´),則各指標的歸一化權重系數W=(W´RSRc/ΣRSRc)/Σ(W´RSRc/ΣRSRc),按照公式RSRr=ΣWR/mn計算各縣市區秩和比,見表1。

2.2不同縣市區評估結果的綜合評價

經計算RSRr的均數=0.6068,標準差s=0.1102,變異系數CV=18.16%,故RSRr呈正態分布。按+us將評估結果分為5檔保留3檔(見表2)。假設檢驗表明,檔方差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2.6089,P=0.1066),各檔RSR均數之間的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F=33.2546,P=3.07×10-6),各檔RSR均數兩兩之間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因素分析

見表3。計算RSRc的平方根反正弦代換值y,其95%CI計算公式為y±uαSy(Sy=(820.7/mn)0.5)。計算95%CI時,檢驗水準按bonferroni法[5-6]校正,故uα=2.64。

比較各組y的95%CI可知,除碘鹽管理和監測與防治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其余兩兩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本文的統計分析過程中,所以對原觀測值進行相對化處理,目的在于將原始數據還原為百分制以進行混合編秩,為進行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的因素分析提供前提條件;同時,可以計算權重系數,充分利用原始數據提供的信息并體現各類指標的作用,避免經驗權重對不同縣市區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抽查評估結果的影響。

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區間法對某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健康教育為主要影響因素,其次為組織管理;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檔法綜合評價表明,由低到高對的縣排序和等級為8、3、18、12、15和7屬于差等級,17、14、6、10、13和2屬于良好等級,11、1、16、9、4和5屬于優秀等級,為進一步制訂防治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原文只是以各項合計得分和最高分、最低分和全省平均分進行統計分析,本文在對不同項目縣進行排序的同時,還分別利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檔法和可信區間法進行聚類分析和因素分析,這有利于管理部門指導從全省宏觀角度找出影響評估結果的因素,客觀對項目縣評估結果進行分類,獲得比原文更為豐富的信息,所得結論是對原結論的補充和完善,值得推廣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應用秩和比法所做因素分析和聚類分析與數理統計中的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原理[5]不同,與基于秩和比的因素分析[6]的原理亦不相同,應注意合理應用。

[

參考文獻]

[1] 鄭合明,李小烽,王傳剛,等.河南省實現縣級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結果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3,28(2):127-128,135.

[2] 孫愛峰.秩和比法在不同地區人體蛔蟲感染現狀調查結果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1):226-227.

[3] 陳雪俠,孫愛峰.秩和比法在醫院醫療質量綜合評價及其變化發展趨勢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8):249-250.

[4] 方積乾.衛生統計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5] 方積乾.醫學統計學與電腦實驗[M].4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篇2

關鍵詞 測評組卷設計模塊

一、在線考試的意義

傳統考試方式分為:教師人工出卷、印刷、學員考試、密封裝訂、人工閱卷、最后成績統計、公示和試卷分析幾個步驟。對于組織人事部門來說,試題的完整及保密工作要求極嚴格,最終的分數也要求不能出錯,分數的細微差別都會影響干部人員的最終調整,其工作十分煩瑣且容易出錯。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日益發展,日常學習、培訓、考試方式正逐漸向網絡化、信息化的方向轉變。建立基于網絡的考試系統,加上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將大大簡化傳統考試的過程,因此在線考試系統越來越受到了組織部門的青睞。

二、系統的設計原則

在線考試系統的設計目標為:能正確、有效快速地處理各種網上考試事務;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與通用性,提供友好的人機界面,具有較好的可擴充性和安全性。

通過對現有一些在線考試系統的分析研究,并詳細了解了構建在線考試系統的一些要求后,在線考試系統應該滿足以下設計原則:

(一)組卷原則:系統要能夠滿足組卷條件的要求,組卷速度快,成功率高。

(二)安全性原則:要保證考試系統信息傳輸的安全性,防止考題泄漏,以及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安全性等。

(三)功能完善原則:系統要具有完善的在線考試功能。例如,要有完善的考試現場恢復機制,包括已經生成的試卷、考生已經做過的題目的答案、考試剩余時間、自動評分等。

(四)可擴展性原則:系統要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以滿足考試系統不斷發展的需要,考試系統的功能完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隨著員工的要求和技術的發展而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

(五)可管理性和可維護性原則:要能很方便地對系統進行管理,確保系統的正常運作。

(六)可靠性和可用性原則:系統需要在一定的負荷下保持運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能夠在期望的響應時間內訪問信息。

三、系統的主要模塊

根據系統需求,圖1列出了系統的主要核心模塊圖。

圖1系統主要核心模塊

系統分為三個角色,后臺系統管理人員、題庫專家和考試測評人員。

(一)后臺管理人員主要完成專家人員和考試測評人員的注冊和導入等功能,有對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的操作功能,也具有系統中所有人員的分數查詢,打印報表等功能。

(二)專家主要完成對某專業題庫的增、刪、改、查等功能。對于某次考試需求要制定相應策略,比如考試時間的定義,題型的設置、每種題型的出題量、難易度分布,還有試題的回避策略等等。期中為保證試題不外泄,專家在出題期間是處于封閉狀態,不允許與外界聯系。專家出題流程如圖2所示。

圖2專家出題流程圖3測評人員的考試流程

(三)測評人員主要就是實現在線考核。測評人員的考試流程如圖3所示。考慮到系統在異常情況下中斷,則測評人員的二次登錄流程如圖4所示。

圖4測評人員的二次登錄流程

篇3

關鍵詞:在線考試;;多層結構;B/S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7)07-11776-01

1 系統概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發展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的現代遠程教育己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趨勢。而在線考試系統作為現代遠程教育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是遠程教育實現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是保證遠程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所探討的一個基于Web的在線考試系統是采用ASP. NET, SQL數據庫技術、基于B/S的三層架構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實現在線考試等各項相關的功能。該系統具有完善的考試與管理功能。系統運行環境可以是Internet,也可以是校園網或者連接為局域網的教室。基于Web的在線考試系統除了可以進行遠程考試,還被廣泛應用于校園網內的學生自學與考核。通過對題庫大量題目的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應試能力。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在任何閑暇時間進行練習和自我考查。學生的課外學習方便而且不需金錢投入;教師可以布置在線作業而不需批改就得到結果,大大減輕工作量。

2 系統的需求分析

首先,因為考試是面向特定的對象的,所以應試者進入系統應該進行身份驗證。進入考試系統后,應試者進行的是在線考試,鑒于考試環境一般為機房,應試者之間的距離很近,為保證試卷的安全,防止考生作弊,每個應試者得到的試卷的題型和題量都應是相同的,但試題內容并不相同。在線考試基于網絡環境,能滿足上述要求的試卷應該從服務器的數據庫隨機抽取試題后動態生成的。通過考試系統,在管理人員的授權下,任課教師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試題的遠程錄入、添加、刪除、修改,對出題的干預權和查看考試成績、成績分析、試卷分析。管理人員則能夠對全體教師、考生進行管理、監控。

3 系統的功能模塊

根據上節的需求分析,對系統的功能模塊劃分如下:系統主要由用戶登錄、系統管理、在線考試三大模塊構成。其中系統管理和在線考試是本系統的中心模塊。系統管理包括:用戶管理、試題管理、數據庫管理、成績管理、試卷管理等,試題管理又包括題庫的創建和題庫的維護。在線考試包括:試卷生成、試卷分發、在線考試、試卷批改、試卷分析等。

4 系統的功能介紹

系統由用戶登錄、系統管理、在線考試三個模塊構成,它們各自的功能分述如下:

4.1用戶登錄模塊

(1)歡迎頁面面;(2)登錄頁面及密碼驗證;(3)功能選擇頁面。

4.2在線考試模塊

(1)用戶驗證通過后進入考試系統界面;(2)從試題庫出題給用戶;(3)考試計時;(4)將試卷保存在暫存表中;(5)保存用戶的答案;(6)給交卷用戶自動判分;(7)查詢用戶的成績;(8)對考生成績進行分析評估;(9)對考試試卷進行評估。

4.3系統管理模塊

(1)試題管理;(2)組卷管理;(3)用戶管理;(4)成績查詢。

4 系統說明

該系統是專門用于用戶登錄、參加考試、以及教師進行試題錄入、修改、刪除、成績查詢分析、管理考生的ASP. NET應用程序,它應該具有開放性、方便性和靈活性。教師不僅可以輕松地向題庫添加、修改和查詢試題。考生通過身份驗證后,進行考試,并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答題,當達到規定的時間后,系統將自動予以提示。考生交卷后,其分數將被記入庫中以供審核和查閱。

5 系統結構模型

5.1系統的體系結構

本系統采用的三層結構模型,是新一代分布式計算方案設計的應用軟件體系結構。表示層位于學生工作站上,功能層位于Web服務器和應用程序服務器上,數據層位于數據庫服務器上。這種結構有利于系統的負載平衡和系統的維護,同時也保證了信息安全。在表示層上,它提供一組標準的界面來、編輯和接受數據,并保持用戶界面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功能層集中了系統的事務邏輯處理,它對事務規則和過程進行封裝,使得每個單獨的對象都有清楚的目的和作用。功能層構造事務對象的工作可以和構造表示層的事務方案同時進行,而且形成了一組固定的事務對象后,可以說是建立了一個特定的計算環境,以后再開發同一領域的新的事務解決方案時也許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或者只需要做少量的改動。

5.2系統的總體結構

在系統需求分析中的模塊劃分基礎上,我們得到在線考試系統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在線考試,圍繞這一中心任務,必須必須提供對在線考試的全面支持和其它考務輔助功能。包括自動出卷、自動評卷、成績查詢、用戶信息管理、試題庫管理、成績管理等。整個系統的用戶主要有三類:考生、教師和管理員。這三類用戶的相關信息都被存儲在數據服務器中,稱之為合法用戶。他們具有不同等級的權限,進入考試系統時,都必須經過系統的身份驗證,只有其中的一種合法用戶,才能進入系統,并對規定系統資源進行訪問。

6 總結

篇4

關鍵詞:考試系統;JDBC;Struts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1-0000-01

一、介紹

現階段學校與社會上的各種考試大都采用傳統的考試方式。隨著考試類型的不斷增加及考試要求的不斷提高,老師的工作量會非常大。尤其在遠程網絡教學中,學生地理上分布廣,要實現統一集中安排考試會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眾多的不便。在線考試系統可以利用因特網和局域網,隨時隨地實施對學生的考試,加上數據庫技術的普遍利用,簡化了傳統考試的考試過程,網上在線考試已成為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基于Internet 的遠程考試系統作為現代遠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的考試方法相比,它具有客觀性、廣泛性,并且可以實現整個考試過程的全自動化管理,提高了教學效率,實現了教考分離。

二、在線考試系統設計目標

在線考試系統能夠幫助教師完成從題目設計,考試安排,考試具體實施,試卷批改到分數統計以及總結的所有工作。

(一)JDBC 是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的簡稱, 它是一個面向對象的應用程序接口(API), 通過API可訪問各類關系數據庫。JDBC的特點是它獨立于具體的某個關系數據庫。Java程序(包括Java Applications, Applets和Servlet)能通過SQL語句或存儲過程(Stored Procedures)來存取數據庫。要通過JDBC來存取某一具體類型的數據庫,必須有適合的JDBC Driver,起到連接JDBC API與具體數據庫之間的橋梁作用。Java程序首先用JDBC API與JDBC Driver Manager實現交互,由JDBC Driver Manager載入指定的JDBC Drivers,然后就可以通過JDBC API來訪問數據庫。

(二)Struts框架

Struts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表現層框架,MVC是Model-View-Controller的簡稱,即模型-視圖-控制器,MVC是一種設計模式和框架模型,強制性地分開應用程序的輸入、處理和輸出。MVC把應用程序分成三個核心模塊:模型、視圖和控制器,它們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Struts是一個比較好的MVC框架提供了對開發MVC系統的底層支持,它采用的主要技術是Servlet,JSP和Customtagli-brary(自定義標記庫)。作為一個MVC的框架,Struts對Model, View和Controller都提供了對應的實現組件[4]。

三、系統設計

(一)系統靜態模型設計類圖(ClassDiagram)設計是在線考試系統系統設計最核心的部分,明確基本類和基本類之間相互關系有助于開發者的后續設計修改和開發。類圖(ClassDiagram)是描述類、接口、協作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圖,用來顯示系統中各個類的靜態結構。它是一種靜態模型類型。UML中的一個類圖根據系統中的類以及各個類之間的關系描述系統的靜態結構。另外類圖也可以直接在面向對象語言中實現。(二)考試管理類設計在DAO層中,類ExamDaoImpl實現了IExamDao接口,主要完成和考試有關的增、刪、改、查的操作。在業務層中類ExamServiceImpl實現了IExamService接口來完成一些業務操作。在控制層中主要由Action來完成。控制層調用業務層,業務層調用DAO層。BeanFactory類是一個公共的類,用來獲得對象的實例。(三)數據庫表設計根據系統需求和考試的需求,設立了如下數據庫表:用戶表:用于存儲學生、老師、管理員的基本信息;權限表:用于存儲系統用戶組織的權限,不同的權限具有不同的功能操作;班級表:用于存儲學生所在的班級的人數、地址;試題表:用于存儲試題內容和答案;成績表:用于存儲學生的考試成績;信息表:用于存儲除了學生和教師溝通相關的信息,主要為了學生與老師更好的交流溝通。(四)DAO層的設計對于所有的Java EE應用而言,所有的DAO組件都會大致包含CRUD(創建、查詢、更新和刪除)操作的方法,用于對數據庫進行創建、查詢、更新和刪除操作。(五)業務邏輯層設計業務邏輯層設計與DAO層設計思路大致相似,只是DAO組件實現的是數據庫訪問功能,而業務邏輯組件實現的是業務邏輯功能。業務邏輯組件同樣分兩個部分:業務邏輯組件接口和業務邏輯組件實現類,這樣做可以降低耦合度。(六)服務器端驗證客戶端驗證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正常瀏覽者的誤輸入,僅能對輸入進行初步過濾,對于惡意用戶的惡意行為,客戶端驗證將無能為力,因此客戶端驗證絕不能代替服務器端驗證。服務器端驗證是整個應用的最后防線,它阻止了非法數據進入系統,對于系統的安全性、完整性,承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Struts2的驗證框架時,只需要為該Action指定一個驗證文件即可。驗證文件是一個XML配置文件,驗證文件應該遵守Struts2的驗證文件規則文件名應該為RegisterAction-validation.xml。

四、系統測試

測試是軟件開發的重要環節之一。測試過程中采用了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采用白盒法,以分支路徑覆蓋為最佳準則,且系統內多個模塊可以并行地進行測試。集成測試也稱為組裝測試,綜合測試或聯合測試。集成測試是按設計要求把通過單元測試的各個模塊組合在一起以后再行測試,以便發現與各相關接口有關的各種錯誤。在進行組裝集成測試時,常要考慮到的有關問題主要有:數據經過接口是否會產生丟失;一個程序模塊對另一個程序模塊是否造成不應有的影響;幾個子功能程序模塊組合起來能否實現主體功能;誤差不斷積累程度是否不可接受以及全局數據結構是否不合理。

五、總結

本文以無紙化考試需求為背景,設計并開發了在線考試系統,按照軟件工程思想和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過程,該系統采用的是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三層架構來構建,遵從MVC模式設計(M代表模型,V代表視圖,C代表控制器),典型三層結構。未來要對系統的組卷方法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飛.基于J2EE的網上考試系統設計與實現[J].成都機械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5(3):23-25

[2]張孝祥.IT課堂系統---Java就業培訓教程(網上課堂)

篇5

關鍵詞:軟件技術;過程化考試;Linux系統;Apache服務器;MySQL數據庫;PHP語言

中圖分類號:TP311.5

1 LAMP框架概述

LAMP框架是指基于Linux系統、Apache服務器、MySQL數據庫和PHP腳本語言(也可以是Perl或者Python語言)編寫程序的一種框架。上述軟件均為開源軟件,以其高效率、高性能、良好兼容性等優點在互聯網社會得以普及。

2 過程化考試平臺設計

2.1 整體架構

如圖1,教師和學生通過不同端口、不同權限訪問服務器,教師將通過相應權限和頁面進行出題、制卷、安排考試等活動;學生根據老師要求,在服務器配置安排的權限下在相應頁面完成作業、聯系并且在規定的時間、IP地址下進行考試。之后系統將調用編譯器對學生提交的代碼進行編譯、比對,并給出最終得分。

2.2 Linux下環境配置

首先,考試平臺的服務器端應當部署Linux版本的操作系統,本設計在服務器端安裝了Ubuntu操作系統,之后通過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sudo apt-get install php5

sudo apt-get install php5-mysql

sudo apt-get install php5-gd

分別安裝Mysql數據庫、Apache服務器、PHP開發環境以及三者之間相互傳輸機制。之后在腳本頁面的目錄下通過命令:

sudo chmod –r 777

使得源文件目錄權限獲得修改。

2.3 Apache服務器端配置

將Apache的配置文件httpd.conf文件中文件進行多端口監聽、配置:

Listen localhost:80

Listen localhost:8001

從而讓學生進入默認的8080端口而老師通過隱藏的8001端口進入。之后,通過相應標簽:

分配相應權限。

2.4 MySQL數據庫設計

MySQL數據庫將安排三種權限,即最高權限root,高級權限teacher和普通權限student,分別發放給管理員、老師和學生,數據庫中按照以下思路設計:

(1)teacher表,student表,分別存放老師、學生信息密碼等,作為權限和端口的登陸憑證。

(2)question_base表,將所有試題信息存放于其中,考試時可根據需要隨機或者指定提出作為考試試題。

(3)stu_paper表,用于學生答卷,統計分數。

(4)plan表,用于存放考試計劃和安排考試信息。

2.5 考試頁面與服務器交互設計

在www目錄下,創建相應功能的PHP腳本文件。文件中的功能與MySQL中表的設計進行交互,方法通過代碼:

mysql_connect("","","")or die(mysql_error());//連接數據庫

mysql_select_db("")or die(mysql_error());//選擇數據庫

mysql_query("set names utf8");//向服務器發送sql語句

?>

以及

$x=mysql_query(“”);//發送sql語句

mysql_fetch_array($x);//接受服務器返回的數據并加以處理

?>

實現。通過PHP語言和HTML語言,實現登陸、修改個人信息、出卷、安排考試、聯系、考試等功能,并保存在相應的文件中,通過CSS樣式表對前端進行優化,最終完成設計。

以及mysql_fetch_array()等函數進行交互實現。通過PHP語言和HTML語言,實現登陸、修改個人信息、出卷、安排考試、聯系、考試等功能,并保存在相應的文件中,通過CSS樣式表對前端進行優化,最終完成設計。

3 總結

通過上述設計,一個具備在線編譯源代碼功能的過程化在線考試平臺得以完成。這種設計經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過程化考試平臺項目組進行論證并測試后認為滿足了當前教育行業對過程化考試平臺的需求。這種基于LAMP架構的設計以其高效、穩定、快速、安全的特點充分展現其組成部分的強大功能,從而能夠培養更多的兼備理論知識能力與動手編程操作能力的新型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肖自紅,張祖平.基于.NET的試題庫與在線考試系統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8,3:136-139.

篇6

【關鍵詞】Sakai;遠程教育;英語在線課程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9―0085―06

引言

我國的遠程教育發展到現在,已由過去的面授和遠程輔導參半的形式轉變為更多依賴于遠程教學的形式。其中,在線課程的建設則是遠程教學得以蓬勃發展的重要一環。一些開源的學習管理系統 (LMS)如Moodle和Sakai的出現使得在線課程的開發有了堅實的平臺支持。利用這些免費的開源平臺,遠程教育機構可以很方便地進行二次開發。由于Moodle基于PHPMySQL+Apache架構而Sakai基于J2EE架構,所以“從技術的角度講,它比Moodle的發展前景更為廣闊,可復用性和安全性都更強。”[1]正是基于這方面的考慮,北京郵電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最終選擇利用Sakai來開發自己的第二代網絡課程平臺。自2007年以來,北郵網院已經基于Sakai開發了十幾門完整的在線課程。本文介紹的就是其《大學英語第二冊》網絡課程的建設情況。

一 課程開發的理論依據

在線課程在開發之前首先要對其框架做整體構思,其中一環就是找到適合的理論架構,恰當的理論架構可以用來指導整個開發過程。由于本課程是一門外語教學課程,所以在開發過程中結合了相關的課程設計理論和語言教學理論,分述如下。

1 相關的課程設計理論

我們在開發在線課程的初始就有著明確的目標,就是要使課程適合學生的自學,真正擺脫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其實,教學設計模式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以“教”為主和以“學”為主的爭論。不過,隨著教學設計理論的發展,目前則又出現了頗為流行的“主導-主體”教學設計模式,這種模式明顯是要融合前兩種模式的優勢。這種雙主教學設計模式使得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結構來靈活選擇“發現式”或“傳遞-接受”的教學分支[2]。可見,在線課程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然而,有學者指出“大多數教學系統都忽略了學習者個體之間在學習能力、知識背景、學習目標和學習風格方面的差異” [3]。這種“無差異教學”的模式難以照顧到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訴求。這就要求我們在課程設計之初要對學生的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做一個綜合分析。學習風格指的是學習者在獲得和處理信息時具有的特點、優勢和喜好[4]。如果學生的學習風格和教師的教學風格有著嚴重的分歧,則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會大打折扣[5]。本課程采用了流行的Felder-Silverman學習風格模型(FSLSM)來分析學生的學習風格。這一模型包含四個維度,即“感官/直覺”(Sensing/Intuitive)、“視覺/口頭”(Visual/Verbal)、“積極/思考”(Active/Reflective)和“連續/全面”(Sequential/Global)[4]。Felder和Soloman(1997)則基于這一模型開發出了一個學習風格量表(ILS)[6]。我們將這一量表進行漢化后,通過電子郵件分發給一些學生,并對回收后的量表進行了統計。我們發現,學生多為感官型(偏好具體、實用和程序化的信息)、視覺型(偏好圖表和圖像,尋求信息的視覺體現)、積極型(偏好嘗試,喜歡集體協作)和連續型(偏好直線有序的信息表達方式,通過細節來了解整體)。這要求我們在設計在線課程的時候要多使用直觀的媒體表達形式,知識模塊最好是直線型有序地安排。另外,由于遠程學生多為在職人員,他們經常是利用較短的空余時間來學習,所以模塊的時間也不能過長,一般來說每個模塊提供10-20分鐘的內容即可[7]。

2 相關的語言教學理論

本課程的設計不僅借鑒了一些課程設計理論,還考慮到語言課程的特點,參考了最新的語言教學理論。我們主要借鑒的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交際語言教學”理論(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和“任務型語言教學”理論(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8]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語言應當教學生怎樣使用語言,用語言達到交際的目的,而不是把教會學生一套語法規則和零碎的詞語用法作為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9]。根據Ellis(1990)的觀點,判斷教學活動的交際性程度可以從六個方面來看。一是交際目標,即交際活動必須具有真正的交際目標,而不是訓練語言本身;二是交際需求,即交際活動必須讓學生產生交際的渴望;三是注重內容而非形式;四是語言的多樣性,即交際活動必須讓學生使用各種語言形式,而非某個特定的語言形式;五是沒有教師的干預,即交際活動必須在學生之間開展,而非在師生之間開展;六是不控制語料,即交際活動不控制學生使用的語言[10]。這就要求在線課程要多設計和實際交際相關的活動,而非單純的語法、詞匯講解。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的網絡教育本科學生需要參加統一的學位英語考試和網絡教育英語統考,所以在線課程也有必要兼顧到這一點。這就需要課程設計者平衡好“應試”與“應實”兩者之間的關系。任務型語言教學理論則是對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只是更強調任務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中心地位。該教學法相信,當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之上,而不是正在使用的語言上時,他們會學得更好[11]。這就要求在線課程包含恰當的任務,使得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任務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基于對上面這些理論的研究,我們確定了本課程要達到的幾個目標,即“易用性”、“模塊化”、“實用性”、“交互性”、“趣味性”和“形成性”。最終我們完成了本課程的開發模式圖,如圖1所示。 br>

從圖1可以看出,學生在進入課程之初先要學習“課程導學”,從而掌握課程的學習流程,然后進入“單元學習”,最終參加“期末考試”。學習活動主要發生在“單元學習”這一環節,這也是在線課程的主體。單元學習由7個欄目組成,分別是:①預習模塊,②課文學習(因為課文較長,所以把課文按照意群劃分成了好幾個段落模塊,這樣就可以避免每個模塊的學習時間過長),③復習模塊,④實時課堂,⑤統考直通車模塊,⑥學位英語練習模塊和⑦階段作業。圖1中的紅色線條連接的內容為必修內容,綠色線條連接的內容則為選修內容。這種設計緣于對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的考慮。

二 課程設計目標的實現

下面具體介紹本課程從哪些方面來實現預定的設計目標,而具體的平臺開發步驟則不在討論之列。

1 “易用性”的實現

由于網絡教育的生源復雜,英語水平高低不一,且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好,這就要求網絡課程突出“易用性”。易用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課程首頁有課程導學,對課程的總體情況做了介紹,見圖2。 br>

其次,每個單元基本上由“Preparation(課前準備)”、“Text(課文學習)”和“Summary(總結)”組成,其中的“課前準備”模塊對課文的背景知識做了介紹,并設置了“課文前測”用以檢測學生的現有知識,見圖3。

第三,文章里的重要詞匯用紅字顯示,鼠標放在其上則會顯示中文釋義,并對某些重要詞匯、詞組做了進一步解釋。每個段落都有中文釋義和語音朗讀,點擊按鈕即可瀏覽,如圖4所示。

第四,課文學習模塊由“問題引入”、“聽讀段落”、“精講課堂”、“詞匯總結”、“趣味活動”和“模塊后測”組成。課文學習模塊之后設有課文總結模塊(Summary)和課文后測,對文章的重難點進行總結和練習,見圖5-6。

第五,階段作業系統可以根據學生答題中的錯誤給出反饋,讓學生可以做針對性的訓練,見圖7。

2 “趣味性”的實現

“趣味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課堂講解中大量使用音視頻資料,力使講解生動形象,見圖8。

其次,課文學習的每個模塊都設有“趣味活動”,寓教于樂,見圖9。

第三,在“課外學習園地”欄目下設有“英語歌曲”、“英語新聞”和“影視片斷”等內容,這些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另外,課程還設置了交際英語動畫欄目,見圖10。

3 “模塊化”的實現

由于本課程的課文較長,再考慮到網絡教育學生的學習習慣,故而將每篇課文按照意群分成了幾個相對獨立的部分,每個部分形成獨立的模塊,每個模塊的學習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這就是課程的“模塊化”。如圖11所示,第一單元的課文被分成了4個模塊(Part one-Part four)。

4 “交互性”的實現

基于“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要求,本課程在很多環節中都體現了“交互性”。

首先,在課文講解中穿插交互活動,見圖12。其次,每學期都設有大量的網上實時課堂,見圖13。第三,課程還提供在線論壇,QQ群等交流方式。

5 “實用性”的實現

由于網絡教育的本科學生要面對兩大英語考試,即“英語統考”和“學位英語考試”,所以本課程每個單元的最后兩個模塊就設置了相關內容。另外,我們還開發了統考模擬練習系統。課程的階段作業系統會對學生做錯的題目進行反饋、解析,見圖14。這些都突出了“實用性”。

6 “形成性”的實現

課程考核強調“形成性”。網絡教育時空分離,很難監控學生的自學情況,單靠期末考試無法控制學生的學習質量,故而本課程突出“形成性”考核。每學期設置10次作業(8次客觀題,網上提交,可以反復做;2次主觀題,郵寄給相關教師)。課程總評由階段作業(30%)、出勤(10%,主要包括實時課堂出勤、登錄在線課程時長、論壇參與情況,由平臺系統自動記錄)和期末成績(60%)組成。圖15顯示的是是總評成績的構成情況。

三 課程使用情況與結語

本課程開發歷時一年,自2008年投入使用后深受學生的喜愛。根據我們的調查,學生普遍反映課程非常適合自學。這也是我們開發課程的初始目標之一。在線學習的學生比以前使用簡版課程的時候有所增加。從近幾次的期末考試成績

來看(見表1),本課程的通過率穩定在80%左右,而未使用此在線課程之前,通過率才為60%左右。再從學生參加網絡教育英語統考的情況來看,使用此在線課程后學生通過率有著穩步的提高。所以,從總體上來說本課程的建設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雖然我們在課程建設中借鑒了很多先進的課程設計和教學理念,但是由于目前國內遠程教育的實際情況限制,有些理念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比如,有些學生具有強烈的應試情節,所以只關注應試方面的內容,而忽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學習。還有些學生基礎太差,根本不愿意參加課程布置的活動,從而一直作為“旁觀者”而存在。所以,即使我們已經認識到他們的這種“學習風格”,但是在線課程也很難讓他們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翟菁.Sakai與Moodle的比較研究[EB/OL].

[2] 何克抗.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Ford, N., & Chen, S. Matching/mismatching revisited: an empirical stud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1,32 (1): 5-22.

[4] R. M. Felder & L. K. Silverman.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J].Engr.Education,1988,78(7): 674-681.

[5] Oxford,R.,M.Ehrman,&R.Lavine.Style Wars:Teacher-Student Style Conflict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 In S.Magnan(Ed.),Challenges in the 1990’s for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C].Boston:Heinle and Heinle, 1991.

[6] Felder, R. M.,&Soloman, B. A. (1997).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Questionaire[EB/OL].

[7] 葛子剛,楊麗華,馬煥新.利用Sakai平臺建立在線課程初探―以一門英語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09,(S1): 145-148.

[8] 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9] 交際語言教學[EB/OL].

[10] Ellis,R.Activ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teacher preparation.In J.C.Richards,&D.Nunan(Ed.),Second Language Teacher

篇7

當前我國的中小學教育基本上是基于現代科學理論體系的普及教育,學生在入校以后突然接觸到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會出現很多問題,如不能很好解決,將在以后的中醫課程學習中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主要問題有:(1)對于是否有必要學習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感到迷茫,缺乏學習動力和興趣;(2)對中醫基礎理論課程中所涉及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如陰陽五行等)難以理解;(3)對于中醫“取象比類”等獨特的研究方法難以認同;(4)學生普遍缺乏較深厚的傳統人文知識,難以建立中醫思維方式;(5)中醫文獻深奧難懂,造成學習困難。這些普遍存在于各類中醫院校中的問題,使研究者意識到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并做了一些研究工作。綜合近十年來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研究者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研究和解決這一難題:如從教學理念著手進行課程改革;重視第一堂課(緒論);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探索開設中醫基礎理論實驗課;對教材進行改編;結合現代研究成果進行教學;利用歌訣、口訣的形式輔助記憶等。上述研究工作從教學理念、思維方式、教學方法以及手段、工具等多個角度對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但這些方式方法主要注重教師的“教”,而不注重學生如何“學”。對所學知識進行評價,特別是自我評價,則關系到如何“學”的問題,但是在中醫基礎理論課程考核方面,缺乏實現學生自我考核的平臺。因此,建設中醫基礎理論學習網上水平測試平臺,將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中醫基礎理論學習網上水平測試平臺建設的內容與方法

建設中醫基礎理論學習網上水平測試平臺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大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2.1建設內容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中醫基礎理論在線考試試題的遴選與試題庫的建設;中醫基礎理論在線考試平臺模塊建設,分為學生自主學習自測模塊、單元測試模塊、期中考試模塊、期末考試模塊;計算機及網絡系統技術支撐,包括系統管理程序、在線考試子系統、自動評分系統、組卷系統、學生注冊與登錄系統、教師分析系統。2.2建設方法考試平臺分3個模塊進行建設:(1)學生自主學習模塊:包括學習目標與要求、知識要點歸納與總結、知識運用能力訓練、疑難問題解析和推薦學習參考書、師生互動論壇等內容,主要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平臺,使教師在課外通過網絡能夠為學生更好地服務,此模塊由系統管理程序運行。(2)學生在線考試模塊:對學生的能力測試分三級進行:一級:章節自測;二級:單元測試;三級:期中、期末測試。每一級限定考試時間,學生隨機抽題,在線考試平臺自動記分,順利過關者予以獎勵。獎勵的方式為:召開中醫基礎理論自主學習表彰大會,對優秀者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并頒發榮譽證書。這一模塊主要由在線考試子系統、自動評分系統、組卷系統、學生注冊與登錄系統運行。(3)學生學習能力和效果評估模塊: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問卷調查,動態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習能力、三級測試和網上自主學習的相關信息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兩個方面,解決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問題。這一模塊主要由教師分析系統運行。

3建設中醫基礎理論學習網上水平測試平臺的意義

篇8

關鍵詞:雨課堂;智慧教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形成性評價

1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的教育手段信息化和智能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提出開展智慧教育探索與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等為導向“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行動”[1]。然而,目前高校課程教學評價方法存在一些問題,遠不能滿足《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要求。其中許多仍停留在傳統的總結性評價機制(期末考試成績評價)中,不能滿足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需求。以往的總結性評價正逐漸被形成性評價所替代[2]。有證據表明,在形成性評價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進度明顯加快,自我效能顯著提高,學習效果得到改善[3-4]。近年來,新疆醫科大學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根據學生入校后摸底考試的成績,采用分級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具體分為A、B、C三個層次[5]。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校在分級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傳統的總結性評價機制在本課程的教學評價中仍然存在單一評價機制的問題。本文將探討如何利用智慧教育工具進行形成性教學評價。

2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

雨課堂是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和學堂在線共同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7],目的是全面提升課堂教學體驗,讓師生互動更多、教學更為便捷。雨課堂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整合到演示系統PowerPoint(或WPS演示)和微信中,在課外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雨課堂功能可分為:學生端和教師端。雨課堂能夠為師生提供課前、課中(課堂教學)、課后全過程教學環節[9],提供多維數據支持、個性化報表導出、自我任務提醒等功能,使師生在整個課程中相互交流。其中課前預習教師將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學生課堂實時答題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功能,這些都為傳統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雨課堂教學環境的三個主要功能界面包括:教師PPT授課功能界面、教師手機端功能界面、學生手機端功能界面。

3課程評價現狀分析

目前,高等學校課程評價存在著許多缺陷,許多課程只注重終結性評價,而忽視了日常形成性評價。例如原新疆醫科大學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評價,學生只是在學期結束時參加這門課程的計算機等級考試,考試成績符合標準(大于或等于60分)記錄實際考試成績。由此,有的學生僅僅滿足考試及格,忽視日常課程內容的學習,學習內容不全面、不扎實;學生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這影響了他們實際的計算機操作和應用能力。在教學評價過程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和工具進行評價,既費時費力又不完整,不能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4形成性評價的改革措施

雨課堂可以提供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教學環節,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實現動態教學數據的收集、個性化報表導出功能,這些都為生成形成性評價提供了可能。針對新疆醫科大學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我們將借助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進行教學評價改革。通過該課程的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以下是評價的幾個方面。(1)課前預習。課前,教師借助雨課堂微信提醒功能,在課前預習環節附加語音提醒,督促學生課前預習,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可以在雨課堂管理端導出學生的課前預習數據(含課前預習PPT張數、預習時間等等),形成課前預習環節的形成性評價。(2)課堂考勤。上課前,教師授課班級的課程二維碼,學生通過手機掃碼雨課堂二維碼簽到,這樣在雨課堂管理端可以導出班級每位同學出勤率。(3)課堂提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建立課堂提問環節。這樣就及時了解學生課堂聽課的效果,形成課堂提問環節的形成性評價。(4)課堂測驗。對于學習完一個章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測試功能進行在線測試,測試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和簡單題等,這樣就形成了章節學習效果的形成性評價。(5)上機實驗考核。根據課程的性質,教師可以設置實驗教學評價。例如,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要求學生進行實踐和操作。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上機實驗考核,形成日常實驗考核的形成性評價。(6)期中考試。期中考試采用雨課堂教學工具在線考試。這樣可以及時掌握學生課程中期的學習情況,同時完成課程期中階段的形成性評價。(7)期末終結考試。期末階段,教師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要求,進行網絡化或紙質試卷課程終結考試,完成期末考試階段的形成性評價。通過以上七個環節階段性評價過程,形成對每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這個評價涵蓋了課程教學的所有階段。借助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可以完成預習、考勤、課堂提問和測驗等教學智慧化測評,使得教學評價變得方便快捷。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將以上七個形成性評價的比例進行設定,最終形成每位學生的綜合成績。

篇9

課程考試是學校評估學生學習成績、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形式,能充分發揮考試的衡量、診斷、反饋、激勵功能的作用,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1]。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考試中實現無紙化考試已經成為一種趨勢[2]。構建自動化考試體系,已經成為時展的必然要求。成果導向教育教學理念(Out-comeBasedEducation,簡稱OBE)在1981年由美國社會學家WilliamSpady等人提出后,得到人們的重視、認可和應用,如今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至今仍被認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確方向。OBE教育理念注重以學生為中心,以預期學習成果為導向,反向設計教學環節,使用形成性教學評價來反饋學習產出,進而改善教與學的效果[3]。在OBE教育系統中,教育者必須對學生畢業時應達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構想,然后尋求設計適宜的教育結構來保證學生達到這些預期目標。從OBE理念出發設計的教師課程教學質量在線評測系統實現了對教師教學的系統評價,為反向設計教學提供參考,能更加精確地幫助教師和學校制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案。

二、OBE理念下的教師課程教學質量在線評測系統的優勢與價值

OBE有三大優勢:目標清晰性、過程靈活性、標準可比性[4]。就教師課程教學而言,教育者需要設置清晰、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改善教學過程。系統能夠提供較為精確的課程成果展示,完善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對標準的教學質量分析有重要價值。

(一)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在一般的考試過程中,基本上采用紙質化考試的方式,對教師來說,后期對試卷的集中批改明顯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如何準確、有效地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十分重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學生所學內容和學習方式的改變,無紙化考試更加符合當代教育的要求,系統自動批改客觀題,教師只需在系統提示的答案規范下給出主觀題得分即可。隨后系統還可生成一份詳細的測試結果報告供教師和學生參考。期末考試采用無紙化過程,機器分析改卷,同時老師根據試卷分析更方便地進行試卷批改,有效提高了教師工作效率。

(二)提高試卷分析質量由于技術限制和長期以來試卷分析模式的限制,在進行試卷分析的過程中,教師一般只會針對試卷進行總成績、平均分、優秀率和不及格率等幾個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分析指標不夠全面。同時,教師也會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對學生試卷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和評測,導致試卷分析質量不高。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除了對考試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外,有必要構建新型的試卷分析系統和管理模式。運用計算機信息支持系統實現定量自動分析提示功能,設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緊密結合的操作流程,以及信息收集反饋的規范途徑,不斷提高試卷分析質量[1]。

(三)可提供多方面教學參考該系統依據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推薦、智能引擎推送等先進技術,致力于通過精準、專業、詳細的測評結果來解決目前人工批改試卷耗時長、分析試卷結果準確性不可控等問題。同時為教師提供一份考后答題分析報告,其中包括學生答題時間、答題錯誤率、知識點掌握程度等,并運用數據可視化技術將數據以統計圖表或其他形式展示出來,有助于教師總結課程考試效果。

三、OBE理念下的教師課程教學質量在線評測系統的設計

(一)核心功能模塊構建1.在線考試目標設定。設定目標是OBE理念的重要環節。本模塊為學生提供在線考試平臺,教師會根據OBE理念,為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確保系統內課程題目涉及學生所學各知識點,并保證課程考核形式包括課堂測試、期中測試、期末測試以及“練習、考試、答疑”的每個環節。2.完善評測形式。學生試卷提交后,機器對客觀題進行自動閱卷與批改,并得出包括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和判斷題的分數;在老師批改主觀題時會同步顯示老師已錄入的知識點和答題點輔助老師改卷。在提供學生考試結果分析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在線提供教學反饋與評價,完善大綱、教案、課件、試題庫等教學準備,這些均為教師評測分析提供參考。3.教師教學分析與評價。系統會在成績統計分析完成后為教師自動生成一份答題分析報告,教務可查詢各老師各班級學生的歷史成績及排名情況。基于OBE理念,實施過程中在評價主體方面應包括系統評價、教師互評、學生評價以及教學準備評價等指標,確保評價的公平性和客觀性[3]。

(二)系統運用技術介紹1.數據可視化。數據可視化的實質是借助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使數據表達的內容更容易理解[5]。本系統利用Echarts數據可視化等手段對后端已經處理完畢的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同時采用多種統計圖表,對試卷中的各種數據進行分類,多維度地動態展示試卷產生的相關數據,如題目涉及知識點、題目難易程度、題目得分率等,直觀展示數據之間的關系。2.數據挖掘模塊。數據挖掘是基于統計學生在參與期末測評的全部信息進行的,必要時還要從互聯網獲取相關信息進行輔助分析,從中發現學生數據之間的聯系。系統運用關聯規則算法對學生測評數據進行分析,以此給教師提供下一步的教學側重點,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總體掌握較差的知識點進行分類統計。通過深度學習,對數據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可以提取、預測關于學生學習情況、教師教學中多維度的指標,為生成個性分析報告提供數據支撐。

篇10

小升初語文模擬訓練試題:形近字組詞

滕 抑 躁 拂 嘶 撩 嘹 烙 掩 騰 仰 燥 佛 撕

暸 僚 洛 淹 藤 柳 澡 沸 斯 繚 潦 路 俺 揣

煦 釀 熟 馱 喙 框 汛 焙 湍 照 浪 熟 馭 緣

筐 訊 培 瑞 熙 狼 孰 驅 篆 眶 迅 倍 涌 坑

擬 嫂 棚 紡 緞 峻 勇 吭 似 餿 蹦 仿 鍛 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