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培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3 13:28: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招生培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XX年度辦公室工作忙碌而充實。全體辦公室工作人員緊緊圍繞宮內中心和重點工作,結合部門工作職責和工作計劃,以招生、培訓工作為中心,努力發揮好辦公室協調、督查、管理、服務職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服務水平,盡心盡職為我宮領導、為招生培訓、為廣大師生做好服務工作。積極完成各項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為保障我宮工作正常運轉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常規工作組織、協助安排好重大公益活動、行政例會、宮務會、教師會等,保障單位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動的順利開展,并做好各類會議記錄。立足全局,注重與培訓、活動、財務等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和溝通,從而確保整體工作正常有序地進行。密切聯系群眾,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呼聲和關切,忠實地向領導反饋信息,并對各種動態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判斷,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當好參謀助手,服務主任決策,并向教職工及時傳達貫徹單位決策,加強督辦檢查,促進各項決策的落實。做好辦公室日常行政事務工作。完成單位的目標制定、管理、督促工作和年終目標自查報告,組織教職工填寫事業單位聘任合同書和簽定好安全責任書。做好法定節日、寒暑假的值班安排工作,督促檢查上級和單位領導部署工作的落實情況,及時傳達領導指示,反饋各種信息,做到了快捷和實效,保證上下政令暢通。在宣傳工作上,堅持圍繞我宮的中心工作,從提升單位的知名度,推進招生培訓的宗旨出發,加強宣傳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年來,加強與媒體溝通,配合各部門進行宣傳,在《樂山日報》《三江都市報》《廣播電視報》“樂山電視臺”宣傳報道12次。通過宣傳,擴大了影響,樹立了良好社會形象。加強了活動信息的報送工作,在市課堂作文網域網上掛信息近62條,在中國宮協網站上信息58條,在四川青少年活動陣地網站上信息63條(截止11月20日)。按照宮內的工作要求,做好征稿、排版、文字審定、版式設計、工作,全年共出版簡訊2期,每期4個版面,內容豐富,有工作的新舉措、工作動態、大型的活動、單位和師生的獲獎、培訓班公益活動等等。并發至有關領導和兄弟單位及每個學員。及時報道我宮工作動態,加強與兄弟單位的交流與溝通,強化社會對青少年宮的了解。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利用宣傳櫥窗、宣傳條幅配合單位各類活動開展,宣傳單位辦學成果,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按照上級要求,完成了市教育年鑒所需的圖片和文字材料報送工作。認真做好了上級領導、社會各界、單位交流以及職能部門同志的檢查、調研、來訪接待工作。
二、人事工作及時辦理法人年檢、驗資報告、一年一度的核編、每個教職工的社保、醫保等系列工作。認真做好了教師職評工作和調薪工作,高質量地完成了1名教師的晉升材料的展示、整理、審核、上報、聘任等系列工作;制定了XX年招聘、招考人員的資格認定條件,完成了2人的考核招聘、1人的考試招聘的各項工作和相關材料;完成了1人的轉正定級的相關材料;辦理了1名教師的退休手續,沒有出現任何差錯。按照上級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專業技術結構比例表、XX事業單位人員統計表、XX招聘計劃一系列表、崗位設置方案、離退休人員生活補貼花名冊、樂山青少年宮教師津補貼發放方案等各類表冊100份左右。組織完成了職工的年度考核工作,整理上報考核匯總表和結果登記表。
三、檔案、社區工作
篇2
一、全方位宣傳,營造招生的良好氛圍
面對各個學校的無序競爭,我們清楚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全體教職工審時度勢,認真確定以宣傳為招生的突破口采取了以下幾點措施:
1、精心選擇宣傳材料,編印招生簡章,印發《致學生的一封信》,制作錄取通知書,根據招生彩頁實用性不強、易流失的特點,編制了圖文并茂的2018安達市高級技工學校的招生指南,讓學生、家長及社會其他人士全面了解我校的辦學特色、成果、專業設置以及國家的技工教育方針政策等。
2、安達市高級技工學校協同6個鄉鎮(萬寶山、太平莊、升平、青肯泡、先源、任民)的中學對學生、學生家長及班主任進行了思想動員,開好教師會、學生會、學生家長會,通過入室宣講、廣告宣傳、走訪學生家庭等形式,宣傳技工教育,引導畢業班學生到我校學習。
3、市中考期間,安達市高級技工學校到三所考點進行了落地宣傳,對部分考生及考生家長進行了有針對性的一對一宣傳。
二、組建一支專業招生隊伍,做好招生的各階段工作
招生就業辦公室從歷年招生任務完成的較好且工作認真有一定的招生經驗的教師中選拔4人擔任專職招生工作,擔負招生的主要任務。校領導實行包片責任制,目標層層分解,把學校招生任務分解到每個教師的身上,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開展各階段的招生工作,這樣使得整個招生工作做到了定人定點定任務,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深入千家萬戶,做好鼓動宣傳
進入招生季以來,招生就業辦公室一班人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深入一線,入室宣傳,特別是利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的時間,家長及部分學生都在家的這一有利時機,我們走村串戶,力求把我們的招生政策宣傳到位,使盡可能多的學生及學生家長對我校有所了解和獲得基本認知,以真情和溫情感動學生及學生家長。
我們宣傳招生途中,遇見集會,還不失時機地宣傳,散發彩頁,回答學生及家長所提出的有關技工教育的問題,繼續樹立我校社會形象,以求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果。中考過后,篩選出意向生,進行重點攻關,和學生及學生家長認真交換意見,推心置腹,屈膝長談,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生入學的機會。
四、轉變工作作風,發揮窗口作用
招生就業辦公室是我校窗口,如何發揮窗口的作用,更好的展示我校的形象,擺在了我們面前。我們決定從自身做起轉變工作作風,治懶,治散,同時整頓工作紀律,接人待物,實行禮貌、文明用語,給來訪的學生及學生家長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
來學校咨詢的,我們都熱情接待,仔細詢問學生及家長的意向,揣摩學生及家長的意圖,認真解答他們的疑難問題,做到百問不厭其煩,使他們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在接電話方面,我們盡量和氣、耐心,以真誠的心態來感動對方,引導他們到校參觀和入學。
五、招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校資金緊缺,專業教師稀缺,現有專業設置還不能完全滿足我市經濟發展和眾多學生學習的需要,工作仍然面臨著十分繁重和緊迫的任務。
1、對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認識不高。受傳統觀念影響,社會上重普高,輕職專,重學歷,輕技能的現象仍較為普遍,讀普高,考名校仍是許多家長和學生的執著追求,而學技術則成了“行為習慣差、文化基礎差、家庭條件差”的“三差”學生的無奈選擇,甚至一些技工學生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給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轉變觀念有待我們的艱苦努力;
2、中專招生秩序混亂問題。民辦職業教育機構和市外技工職業學校非法招生,中介花大量的成本進行不正當“招生”,一定程度上干擾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某種程度上損害了技工教育的聲譽,給安達市高級技工學校今后的招生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效應。私立技工學校以高額的回報,打亂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據了解,目前我市仍有超過200以上的學生流失到外地其他學校;
3、對安達市高級技工學校的認知度不高。由于安達市教育局規定,不允許任何職業技術學校入校、進班等宣傳,安達市高級技工學校只能以走街串巷、進屯入戶、市集市場和中學幅員以外進行宣傳等活動。
六、2019年,招生就業辦公室準備對招生工作重新部署,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做到:
1、找尋市內外的大中小型企業,與其進行相應的校企合作,建立新型學徒制的技工教育機制和構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2、在學校內部組織精英團隊,進行有組織并適合城市與農村相對應的短期培訓和創業培訓;
3、組織一支學生招生隊伍,挑選素質高,紀律好的學生,進行招生培訓,以他們的所見、所學、所聞告訴廣大在讀中學生,取得同齡人的共鳴;
4、對已經涉足的6個鄉鎮進行跟蹤回訪,繼續拉攏生源,同時踏足其它8個鄉鎮,對安達市高級技工學校進行從不知到知的落地宣傳,進行入戶走訪;
5、進行與各鄉鎮中學和市內中學的深度對接,積極尋找校校合作的具體事宜;
6、發揮技校的實訓實操優勢,組織有規模的以技校為單位的線下活動,同時與同事積極走動,以人傳人的模式,以線上平臺為載體,進行地毯式宣傳;
7、建立和完善安達市高級技工學校百度百科、網站和貼吧等線上宣傳平臺,合理利用市內公共設施平臺,進行不定期宣傳;
篇3
關鍵詞:校企合作 文化對接 教師 企業實踐
一、實施步驟
1.第一步
教師提交個人申請,部門負責人審定簽字,學校匯總,選派教師到相應企業相應崗位參加實踐。
2.第二步
教師將實踐中了解到的情況和思考、心得、成果寫成實踐日志,每天不少于300字。
3.第三步
實踐結束后,教師要寫出企業實踐報告,不少于3000字,內容充實,觀點新穎,要提出合理化建議,對學校工作有指導意義。教師要填寫企業實踐鑒定表,由企業人事部門加蓋公章,填寫評語。
4.第四步
由學校和企業共同考核教師,量化賦分,納入工作量,職稱評聘時加分,對實踐中有突出成果者進行獎勵。
二、實施過程
培養教育教學骨干、“雙師型”教師、學科帶頭人,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物,對教師實行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
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建立并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的制度。教師要了解企業文化、企業精神,深入生產第一線,熟悉行業、企業的生產環節和操作工藝,了解最新的技術信息,及時將行業、企業的新觀念、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引入教學過程,有效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針對市場設專業,針對企業定課程,針對崗位練技能”,提高技工教育的實效性。以實現“校企一體、工學一體、理實一體”的目標,強力推進校企合作。
從2010年起,筆者學校已先后選派出10批次共32名教師分別到兗州太陽紙業、華勤集團、光磊鋼構、聯城集團、五征集團、永華公司等10多家優秀企業進行歷時2個月的生產實踐活動。通過近兩個月的學習,教師在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企業管理、經營理念、工作理念、質量理念、團隊理念、發展理念、現代工藝、先進技術等方面有了很多收獲。在實踐中,教師細心觀察、深入思考,感受了企業文化內涵,熟悉了企業的生產環節,了解了先進的操作工藝及最新的技術信息,并參與了企業技術革新,豐富了實踐經驗,增強了專業技能,開闊了視野,充實了社會實踐知識,使自己原有的理論知識得到了一定的升華,回校教學時能及時反映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改進實訓課題,充實了相關內容,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經驗總結
1.校企課程文化對接——強力推進教學模式改革
以推進校企合作為重點,探索部門、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的機制,開展委托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式培養,開展工學結合、彈性學制、模塊化教學。尋求優秀合作企業,找到與企業的對接口、切入點。
(1)采用“訂單式招生”培養新模式。與太陽紙業、華勤集團、五征集團山拖農機裝備有限公司、聯城集團、齊魯特鋼等企業簽訂訂單培養協議,根據企業特點需求調整專業設置,開設所需課程,學生進校就簽訂就業協議,培訓合格后直接進入企業,解決學生就業的后顧之憂。2010年底,“太陽紙業”二期班已順利畢業進入太陽紙業。2011年3月,學校與“華勤集團” 簽訂定向招生培養協議,培訓共四期學生,第四期班已經畢業到企業就業。2011年4月,學校專為剛開業的“銀座商城(兗州店)”定向招生培訓的一期開班。2011年5月,學校負責的聯城公司中層員工的拓展訓練也已圓滿結束。目前,“五征山拖” 定向培訓一期班、“太陽紙業”定向培訓正在進行中。
學校還在企業中開展了“金藍領”技師培訓,深受各企業歡迎。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長、中、短期的不同模式,為聯城集團、翔宇化纖,益海嘉里等企業培訓員工上千人次,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企業、學校、學生三贏。
(2)“頂崗實習”培養模式。隨著校企合作不斷深入,實習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要“無縫”對接。學校選擇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企業,建立對口專業實訓基地。學校與企業聯合制訂培養計劃,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調整課程專業設置。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嚴格按照“七定”(定課題、定學時、定崗位、定師傅、定期考核、定期轉換實習崗位、定期交流學生實習情況)安排實習,把因需施教落實到實處,使人才的培養更貼近市場需求。企業根據生產情況提供實習生的實習場地、設備和實習作業崗位,提供專業技師、高級技師進行指導,派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專業理論與實際操作的系統培訓和考核。學生在校完成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后,到實訓基地頂崗實習,實習期滿后與用人單位簽訂用人合同繼續留用,將實習與就業連體,實習生即是“準員工”。
2.制度文化對接——實行工作項目主管制
實行工作項目主管制,是借鑒企業管理模式的一種全新的崗位責任制,主要目的是調動更多教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也是事業單位去行政化改革的發展方向。為確保學校“校企合作、工學一體”模式培養的技能人才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在學校“四制改革”的基礎上,推行并完善以“工作責任項目化、業績考核指標化、崗位管理契約化”為標志的學校工作項目主管制改革,使崗位職責更清晰,工作項目更明確,管理層次更簡單,培養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業發展要求。具體分為校級主管、教學部主管、科室主管、校企合作課程創新主管、校企一體化教學創新主管等50多個主管,每位主管都編寫工作項目責任合同書,制定各自的任期核心指標,主要內容有:主管崗位職責、主要工作項目、創新拓展項目、責任指標、事業發展思路與措施等。全面實行聘任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采取上述舉措后,教師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3.制度文化對接——班級企業化管理
按照企業技術崗位標準,制定《班級企業化管理制度》。學校相當于企業,各班級相當于下屬分公司或車間,在班級中模擬企業車間管理。采用“千分制”對學生進行考核,從思想、紀律、學習成績、勞動態度、團結協作等方面量化賦分,且與獎學金掛鉤,讓學生提前熟悉并適應企業管理模式;全力推進實訓車間“6S”管理制度,讓學生接受企業管理制度,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縮短與企業的距離,實現“零距離”對接。
4.校企文化活動對接——企業文化有機融入校園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將企業文化有機融入校園文化中,讓師生感受企業文化。
“細節決定成敗”是聯城集團企業文化的核心。聯城集團對待員工實習“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業留人。“要做就做太陽人”是世界造紙百強之一的太陽紙業員工的名言,“工廠是我家,愛護靠大家”深入到每個人心里。太陽期刊《你在為誰工作》《為自己工作》對員工有著強大的激勵作用,“珍惜每一天,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讓每一個太陽人都無比驕傲和自豪。華勤集團內部雜志《倍耐力之音》中提到“眼到、手到、心到,一個不良也逃不掉”“違章操作等于自殺,違章指揮等于殺人”“正常的加以保持,異常的加以糾正”“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企業文化真可謂內容豐富,內涵深刻。
筆者學校把這些企業的文化引入校園,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借鑒和傳播企業文化,利用教室、車間、校園里的“文化角”營造企業文化空間。學校還邀請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來校介紹企業的用人觀,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和價值觀;邀請企業相關人員到學校對學生進行授課講座,內容包括管理規章制度、生產經營發展、產品知識、質量標準、機械設備知識以及技術指導等等。通過企業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車間,實現學生與企業“零適應”對接。
四、后續實施方案
1.進一步完善、深化、擴展
繼續貫徹落實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的制度并進一步完善、深化、擴展。學校通過教師到企業實踐,了解了企業員工技能水平,為其開展專業理論與技術的培訓,承擔企業委托項目。目前已有多家企業與學校簽訂了培訓合作協議。
2.開展調研活動,了解市場需求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開展了兗州市“高技能人才在企業現狀調研”活動。學校專門成立了調研工作小組,制定實施方案。通過填寫調查報表、實地走訪等形式,全面調查了解兗州市企業的人才培養需求,重點掌握了各有關企業的人才現狀、人才項目需求情況、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從而有效地指導了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學校根據所了解的培訓對象、內容、形式、課時以及師資等方面的需求情況,制訂了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計劃、培訓方向,并逐步實施。
3.通過大賽,引導學生尊重勞動、重視技能
學校成功舉辦了兩屆“兗州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通過展示各行業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和企業深厚的文化底蘊,引導學生尊重勞動、重視技能、苦練技能,加深對企業的了解,增強對企業的適應能力。
篇4
關鍵詞:縣級農機校;農業機械化;超前教育;必要性;途徑
前言
我國為發展農業機械化已經做了幾十年的努力。目前,農機總動力保有量指標已相當可觀,但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仍然很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固然是多種多樣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條是廣大農民對農業機械化的認識不夠,對農業機械的性能、應用農業機械進行農業生產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對農機化的要求還不夠迫切。從順應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角度看,應該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群眾的整體素質,尤其是農村青壯年的技術素質,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對農民進行超前教育。所謂超前,一是在人員數量上超前,二要在技術水平上超前。
一、縣級農機校實行農民超前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1提高認識是農機化發展的迫切需要
農民對農機化的認識程度是農機化發展的決定因素,任何一種新生產力的發展都需要有它的物質基礎和意識基礎,農機化的發展同樣也不能例外。農業生產者和農業生產組織對農機化的迫切需求是農機化發展的最直接動力。當前,我國實行或農業生產組織進行適度地規模經營的生產方式,是否使用農業機械涉及到每個農民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者,其應用科技的意識直接制約著農機化的發展。但我國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從整體上看還比較低,科學知識掌握較少,接受新事物、新技術的能力還較差。較多的農民對各種農業機械的性能不甚了解,對機械化作業技術沒有把握,即使有人向他們推薦使用農業機械進行生產作業,讓他們通過觀看現場農機化作業表演來了解這些機具的性能和生產效率,他們也有可能還對所能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生懷疑,這是發展農機化的不利因素。
一個人如果掌握了一個行業的從業本領,他就會對這個行業產生感情和信賴,一談起這方面的事情,他就會津津樂道,會隨時隨地地自覺關心這方面事情的變化,一有機會他就會努力去從事這項工作,充分運用自己的專長去創造財富,即使有困難,他們也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認識、了解和使用農業機械也是一樣,“我要機械化”比“要我機械化”潛力大得多。筆者對白山市76家種糧大戶進行走訪調查發現,他們的平均受教育的時間為7年(包括同等學歷),高于一般農民的平均水平。其中從事過一定社會工作(包括從事過鄉鎮、村社干部或、退伍軍人、退職職工等)的有41人,占總調查人數的54%;有一定技術專長的(包括各種農機手、農村能工巧匠及從事過其他技術工作)的有47人,占總調查人數的62%(包含重復統計人數)。以上2種類型的農戶,他們對新事物、新技術和新機具感興趣、有熱情,平均每戶耕種4.33hm2土地。從以上的調查可以看出,人們的思想意識、科學觀念以及所掌握的技術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影響十分重要。
1.2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是農機化發展的關鍵
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是農機化發展的關鍵條件。實現農業機械化是我國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是全民的事。要讓億萬農民都有這個積極性,就要對所有農民普及文化和進行技術教育,進一步增強他們運用農業機械進行農業生產的理想和勇氣,所有農民迫切要求使用農業機械之時,就是我國實現農業機械化之日。查閱白山市農機化的發展過程可以發現,改革開放前農業機械全由國家投資,國家雖然進行了大量投資,農機化的發展速度卻不快,1980年全市農機總動力為10.8萬kW,改革開放后,實行國家、集體和個人一起上,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實行農民和農業經營組織購機補貼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熱情,農機總動力和農業機械保有量有了迅速地發展。截至2009年底,白山市農機總動力為43萬kW,比1980年翻了近4倍,各類農機具的保有量為3.1萬臺(套)。
現在各地的駕駛員數量雖然比拖拉機保有量多,但這不能說明農民技術員數量較多,實際上還較缺乏。以白山市為例,目前全市農民中具備1種以上農業技術的人有15680名,僅占全市農業勞力總數(24萬人)的6.5%。而且,其中絕大部分只能熟練掌握單一操作技術(多數為拖拉機駕駛員),不懂農田作業等其他技術,這樣一個技術構成對農業生產機械化是極不適應的。因此,要加強對農民進行文化和教育的普及力度,培養熟悉多種農業機械化技術的人才,以促進農村農機化的發展。
1.3縣級農機校實行農民超前教育的可行性
我國的教育事業自建國以來迅猛發展,但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農民中、高級技術教育仍是空白,各類正規大中專院校是全民教育的主體,各地縣級農業機械化學校,本來就是面向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主要教育基地,其可以向“三農”輸送扎根農村的技術實用人才。因此,應盡快將縣級農業機械化學校納入全民教育體系中來,以填補我國農民中等教育的空白。“五大”解決了在職人員的深造問題;各類崗位培訓、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為在職人員提供了進修的機會;多層次的教育使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獲得了各個層次的人才。但是,在廣大的農村情況則不相同,大中專畢業生不愿來到農村,農民進修的積極性又較小,原因是文憑在農村沒有體現出相應待遇。因此,農民很難得到系統化教育的機會,導致農民中間掌握中、高級專業技術知識的人才匱乏,由缺乏專業知識的農民去系統有效地運用先進技術發展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是不現實的,應當抓緊時間對農民進行中、高級農業專業技術教育。分析現有的教育體系可以看出,縣級農機校是建制較完善、面向農村、服務農民的中等成人教育學校之一,從學校的服務宗旨到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吻合,只要落實一定政策,縣級農機校完全可以承擔起這樣一個擔子,彌補教育體系上的這個缺口。
二、縣級農機校開展農民超前教育的途徑
2.1對農民進行不同層次的農業技術普及教育
作為中等成人教育學校,縣級農機校不能只搞短期培訓,只滿足于服務于當前的短期思想,這會使農機校難以發揮其作用。應從發展的角度出發,超前進行農村人才培訓、人才儲備,逐步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除在校內招生培訓以外,還可以走出校門,利用鄉村農民夜校的場所,有計劃、分期分批地在各個鄉村開展培訓,可以較系統地進行階段培訓,也可以開展單項的技術培訓,還可以運用專題講座、利用幻燈、電視錄像或開展網上培訓等多種方式來開拓農民的視野。
2.2開展農民中等技術教育
隨著農機事業的發展,農村亟需較高層次的專業人才。由縣級農機校和鄉鎮農村中學聯合開展中等專業農民教育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從農村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學員,參照中等專業學校制定實用的教學大綱,教授系統的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畢業后,戶口不變,仍回農村工作,使其不需要遠離他鄉,就地參加學習,學習費用低,群眾樂于接受。例如,吉林省的白山市農業機械化學校從1996年開始在八道江區紅土崖鎮開辦了1個學制為2年的農機技術班,除基礎課外,開設了機械制圖、拖拉機、農機修理等專業課程,這些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勁頭大,畢業合格后拿到了三證(畢業證、拖拉機駕駛證、農機修理證)。據跟蹤調查,他們到農村后很快就成當地的技術骨干,第1屆23名畢業生遍布紅土崖鄉的9個村,1年之后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8人辦起了家庭工廠,加工糧米、粉絲和飼料。1個開辦了農機修理部,第1次實現農機具修理不出鄉。1998年春,有些學員首次在家鄉進行機械鋪膜作業。這些活躍在家鄉的畢業生對農機化發展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加快了該鎮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步伐,引起當地農民及各級政府的關注,鎮農機站的同志認為這些畢業生的技術全面,回到家鄉后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為此,市政府專為這個班撥出3萬元專款支持辦學,由市宣傳部拍攝了名為“一個辦到農民心坎上的學校”專題,并在省電視臺作為典型題材播放。以上情況表明,這種辦學方式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2.3開展多種技術培訓
當前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的另一個較大阻力是人多地少,想要實現機械化生產必須有大量農村勞動力找到新的生產門路,從土地上轉移出去。農村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后有一部分人開始往非農業生產方面轉移,但數量不夠多。農民迫切希望致富,只是苦于一無目標,二無技術,他們尚不具備種田以外的其他技能。針對這種情況,農機校可以依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及經濟環境,開展多種技術培訓,諸如飼養、種植、農副產品加工技術等,用實用技術去武裝農民,幫助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的致富之路。農民有了生財之道,既可以為農村經濟積累資金,又可以加速土地適度集中流轉,為農機化發展創造條件。
三、結語
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是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要廣泛對農民進行超前教育,使其應用先進技術,進行社會化農業大生產,提高農業生產率,從而實現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早日到來。分析對農民實行超前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意在充分發揮縣級農機校的作用,填補我國農民中等技術教育的空白,把縣級農機校放到我國教育體系的必要位置上來,加速提高農民的素質,以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章正德.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與思路[J].現代農業科技,2010(7):284,286.
[2]魏效宏.彭陽縣農業機械化存在的問題與發展措施[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