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培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31 19:15: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急救技能培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十三五”工作總結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圍繞貧困家庭勞動力精準識別、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就業扶貧幫扶重點工作,強力推進,注重落實,圓滿完成各項預定進度。組織開展技能培訓1630人次,分行業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93場次,開展現場招聘、網上招聘、送崗位下鄉村等活動63場,促進3.4萬余名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并逐步分別兌現求職創業補貼、單程交通補貼1023.098萬元,按季及時更新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信息24萬余條,更新率達95%以上,逐年加大農村公益性崗位開發,現已達1514個。以上目標任務每年均超額完成。
(二)特色經驗做法
一是突出宣傳“廣泛性”,建好平臺推動政策普及。在全縣46個鄉鎮、52個社區、170個輻射能力強的重點村建立人社基層服務平臺291個,詳細采集貧困勞動力基本信息、就業意向、培訓需求等情況,適時更新“一庫五名單”,實現貧困勞動力一村一冊、一鄉一柜、一縣一庫,收錄貧困勞動力4.1857萬人。依托各類基層平臺,廣泛開展就業扶貧政策宣傳,在貧困村人口聚集區設立醒目宣傳牌210余塊,依托縣人力資源市場“點對點”宣傳發放資料90000余份,結合“大走訪”、“走基層”、“掛牌督戰”等活動,深入各鄉鎮(街道)、村社宣講就業扶貧政策7300余次,推動就業扶貧政策普及全覆蓋。
二是突出培訓“精準性”,因人施訓提高就業技能。精準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現狀,部門幫扶責任人和鎮村聯動,緊盯重點對象宣傳引導,廣泛動員其參加技能培訓,切實提高了培訓的覆蓋面。精準掌握貧困勞動力培訓意向,科學編制培訓目錄,務實開發檸檬種植、農村電商、竹器編織、居家保潔等實用工種,切實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不斷精準培訓方式,組建由專家、教師、技術人員為主的培訓團隊,廣泛開展“送培訓下鄉”活動,在班級制教學基礎上,探索師帶徒教學、以工代訓等多種培訓方式,聯動推進縣農廣校實用型培訓、縣職教中心定單式培訓、縣就業局轉移型培訓和“農民夜校”補充式培訓、駐村農技員點對點培訓,切實提高了培訓實效性。目前,累計開展就業扶貧專班培訓34期,技能培訓貧困家庭勞動力1630人次,撥付培訓資金142.12萬元,1427人成功實現就業,培訓后就業率達87.5%。
三是突出轉移“引導性”,政企聯動擴大轉移規模。抓住成德眉資同城化、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契機,與成都武侯區、重慶大足區等地深入開展區域勞務合作,建立落實輸出用工地、用工企業、勞務公司“三方合作”機制,推進崗位信息共享、網絡平臺共用、現場招聘共促,有序推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依托縣、鄉、村三級就業服務體系,搭建轉移平臺,提供崗位信息,免費職業介紹,扎實開展送崗位信息下鄉,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鞋服產業專場招聘”等系列活動,分區域、分行業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目前累計舉辦扶貧專題招聘會93場,提供就業崗位26萬個,吸引23萬人次入場應聘,2.53萬人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四是突出就業“靈活性”,主體帶動拓展吸納空間。突出發揮返鄉創業帶動靈活就業作用,大力推進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創業培訓基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組織返鄉創業培訓20余期,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貼息貸款4217萬元、返鄉創業補貼67萬元,帶動2300余人次貧困勞動力靈活就業。依托檸檬、蔬菜等特色效益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延長產業鏈條、增加就業容量,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5.4萬余人次,特別是鴛大鎮薛燕平創立五鳳農民創業園,引進種植、養殖類企業10家,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500余人次。突出發揮企業吸納就業牽引作用,引導鴻星爾克、季茜鞋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建立貧困勞動力務工優先機制,務實開發、及時工作崗位,重點吸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目前,全縣開發扶貧車間12個、扶貧基地4個,吸納就業4900余人次,兌現獎補資金48.5萬元。突出發揮農村公益性崗位在靈活就業中的兜底作用,因地制宜開發清掃保潔、道路養護、治安巡防、社保協管和留守老人、兒童看護等崗位。目前,按貧困村不低于5個、非貧困村至少1名的標準,已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1514個,發放崗位補貼資金1430余萬元。
(三)存在的困難問題。
一是部分鄉鎮、村社對就業扶貧政策知曉度不高,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專合社、種養殖大戶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獎補政策落實較差。縣就業局已印制有關宣傳資料,并在扶貧督戰過程中,張貼海報14000余張,發放宣傳資料7000余份,向鎮村兩級干部、部分專合社負責人、種養殖大戶宣傳解讀就業扶貧政策。
二是鄉鎮、村社“一庫五名單”數據更新不及時,部分村資料存放錯亂,歸檔不及時,存在遺失等情況;針對這類問題,縣就業部門已統一制定并下發相關表冊,現部分鄉鎮進行了數據更新,但個別鄉鎮、村社存在重視度不夠,整改推進滯后。
三是公益性崗位管理不規范。縣在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時,各鄉鎮村社在理解文件時發生偏差,造成多數村社申請的崗位與貧困勞動力實際從事的崗位不相符合;部分村社公益性崗位人員考勤考核資料中存在邏輯關系、時間節點問題;縣就業局已把統一模版發給各鄉鎮、駐村工作隊,對問題現場指導整改,目前鄉鎮村社已基本整改到位。
二、2020年工作總結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全年完成貧困家庭技能培訓407人,完成目標任務300人的122.1%;組織召開就業扶貧線上線下招聘會34場次,完成目標任務12場次的283.3%;開展送崗位信息下鄉活動12場次,完成目標任務12場次的100%;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4148人,完成目標任務10800人的316.2%;所有貧困村開發公益性崗位至少達到5個,非貧困村至少達到1個。
(二)重點工作
一是強化政策和資金支持。細化落實現有就業扶貧政策,積極貫徹落實企業吸納就業、有組織勞務輸出、創業扶持、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就業扶貧“十五條措施”。出臺《關于申報非貧困村農村公益性崗位人員的通知》(安人社發〔2020〕20號)、《關于申報就業扶貧有關補貼的通知》(安就業發〔2020〕1號)、《關于申報就業扶貧及疫情期間有關補貼的通知》(安就業發〔2020〕8號)、《關于做好農村勞動力暨農村貧困勞動力信息登記更新工作的實施方案》(安就業發〔2020〕11號)、《關于申報就業扶貧及疫情期間吸納就業和縣外務工及求職補貼資金資料的通知》(安就業發〔2020〕21號)、《關于申報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的通知》(安就業發〔2020〕32號)政策文件,爭取各項資金1383.5萬元。細化措施,強化政策資金保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就業扶貧政策落地落實。依托各類基層平臺,廣泛開展就業扶貧政策宣傳,在貧困村人口聚集區設立醒目宣傳牌210余塊,依托縣人力資源市場“點對點”宣傳發放資料90000余份,結合“大走訪”、“走基層”、“掛牌督戰”等活動,深入各鄉鎮(街道)、村社宣講就業扶貧政策7300余次,推動就業扶貧政策普及全覆蓋。
二是動態更新完善“一庫五名單”。依托縣、鄉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及時更新農村勞動力實名制登記數據庫和貧困家庭勞動力信息。在全縣46個鄉鎮、52個社區、170個輻射能力強的重點村建立人社基層服務平臺291個,詳細采集貧困勞動力基本信息、就業意向、培訓需求等情況,適時更新“一庫五名單”,實現貧困勞動力一村一冊、一鄉一柜、一縣一庫,收錄貧困勞動力4.1857萬人。按季度及時更新“一庫五名單”,完成信息更新40674條,更新率為97%,為精準就業服務提供數據支撐。
三是實施技能培訓脫貧行動。精準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現狀,部門幫扶責任人和鎮村聯動,緊盯重點對象宣傳引導,廣泛動員其參加技能培訓,切實提高了培訓的覆蓋面。精準掌握貧困勞動力培訓意向,科學編制培訓目錄,務實開發檸檬種植、農村電商、竹器編織、居家保潔等實用工種,切實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不斷精準培訓方式,組建由專家、教師、技術人員為主的培訓團隊,廣泛開展“送培訓下鄉”活動,在班級制教學基礎上,探索師帶徒教學、以工代訓等多種培訓方式,聯動推進縣農廣校實用型培訓、縣職教中心定單式培訓、縣就業局轉移型培訓和“農民夜校”補充式培訓、駐村農技員點對點培訓,切實提高了培訓實效性。目前,累計開展就業扶貧專班培訓12期,技能培訓貧困家庭勞動力343人次,結合勞務品牌培訓64人,共計培訓407人次,發放培訓期間生活補貼7.9390萬元,撥付培訓資金29.0555萬元,326人成功實現就業,培訓后就業率達80.1%。
四是大力促進轉移就業。抓住成德眉資同城化、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契機,與成都武侯區、重慶大足區等地深入開展區域勞務合作,建立落實輸出用工地、用工企業、勞務公司“三方合作”機制,推進崗位信息共享、網絡平臺共用、現場招聘共促,有序推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依托縣、鄉、村三級就業服務體系,搭建轉移平臺,提供崗位信息,免費職業介紹,扎實開展送崗位信息下鄉,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鞋服產業專場招聘”等系列活動,分區域、分行業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目前累計舉辦扶貧專題招聘會34場,提供就業崗位11.3181萬個,就業招聘信息15萬余條,開展職業指導1.6萬余人次,吸引23萬人次入場應聘,1.1萬人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與秀洲、嘉興、臺洲、嘉善、昆山等地達成勞務合作協議,實施“返崗春風行動”,通過“點對點包車護送”等方式,組織輸送2.2萬余名貧困勞動力到廣東、江蘇、浙江、重慶、成都等地就業,發放求職補貼和單程交通補貼1023.098萬元。
五是扎實推進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鼓勵和引導各類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就業扶貧車間、扶貧基地等市場主體充分吸納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突出發揮企業吸納就業牽引作用,引導鴻星爾克、季茜鞋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建立貧困勞動力務工優先機制,務實開發、及時工作崗位,重點吸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目前,全縣開發扶貧車間12個、扶貧基地4個,吸納就業4900余人次,兌現獎補資金27.2萬元。
六是扶持返鄉下鄉創業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貫徹落實《市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五條措施》,進一步強化要求保障、財政支持、融資信貸、創業服務等方面政策支撐。突出發揮返鄉創業帶動靈活就業作用,大力推進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創業培訓基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組織返鄉創業培訓20余期,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貼息貸款4217萬元、返鄉創業補貼67萬元,帶動2300余人次貧困勞動力靈活就業。
七是務實開發公益性崗位保障就業。發揮農村公益性崗位在靈活就業中的兜底作用,因地制宜開發清掃保潔、道路養護、治安巡防、社保協管和留守老人、兒童看護等崗位。目前,按貧困村不低于5個、非貧困村至少1名的標準,已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1514個,發放崗位補貼資金373.34余萬元(未計算第四季度)。
八是開展就業扶貧工作“回頭看”。對全縣已退出的貧困村和已脫貧的貧困戶,繼續實施就業扶貧政策扶持,實行“脫貧不脫政策”,通過穩定就業鞏固脫貧成果,進一步提升脫貧質量。
(三)存在的問題。在2020年1月8日至12日縣接受脫貧攻堅省際交叉考核過程反饋的問題中涉及“培訓對象不精準”問題。針對問題,全面查找問題根源,對以往參訓的各類人員再次進行排查,所有數據與殘聯、扶貧辦、社保、工商等相關部門數據進行對比,清理疑點信息,并一一核實整改。共清查發現18名一級、二級殘疾人員參加不適合的項目進行培訓,已于3月26日對其培訓機構負責人進行約談,并對所涉資金進行退回。
篇2
摘要:目的:通過分析低年資護士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比較兩種不同方法的培訓效果。方法:將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255名低年資護士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由我院6位專業的BLS/ACLS導師對她們進行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的培訓,對照組采用傳統培訓方法,觀察組采用AHA培訓方法,比較兩組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掌握情況。結果:兩組培訓后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掌握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低年資護士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總體掌握情況不理想,采用AHA的培訓方法,能明顯提高其掌握水平,值得推廣。
關鍵詞 :低年資護士;急救知識;急救技能;培訓;美國心臟協會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58
Study on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training methods for junior nurses
JIANG Xiao-hong,LI Xiao-feng,YE Ze-bing,et al
(Guangdong Provinci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Guangzhou510317)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junior nurses by two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and comp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ining effect.
Methods:255 junior nurses (3 years or le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trained by six BLS/ACLS tutors through traditional (control group) and AH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raining (observation group) methods.Compared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ults:There was remarkablely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aining on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P<0.05).
Conclusion:The total level of junior nurses about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not enough.The AHA training method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first aid skills for junior nurses,and it should be promoting.
Key wordsJunior nurses;First aid knowledge;First aid skills;Training;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現代醫學認為,“第一目擊者”在“救命黃金時刻”對患者實施救護,對挽救生命、減少傷殘極為重要[1]。在醫院,護士常常是發現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目擊者”,因此,一線護士掌握急救知識和技能水平至關重要,尤其是低年資護士執業時間短,經驗水平相對欠缺,為了提高其急救水平,本研究將兩種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方法用于低年資護士,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低年資護士255名,均為女性。學歷:本科29名,大專197名,中專29名。年齡18~23歲。均未曾系統接受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隨機分為觀察組128名,對照組127名。兩組在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培訓導師:由我院長期從事急診、急救的6名醫護人員組成,其中2名主講長期擔任急救培訓任務。6名導師均獲得美國心臟協會(AHA)BLS/ACLS導師資格證書。培訓內容:(1)急救知識。主要包括七部分:創傷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呼吸心臟驟停急救(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燒傷急救(熱水及油燙傷、化學燒傷、電燒傷),中毒急救(氣體中毒、食物中毒、中毒、動物咬傷等),兒童/產婦急救(兒童急救、產婦急救),自然災害救護(地震、臺風、泥石流、洪水等),其他意外急救(氣管異物、腦卒中、中暑、電擊傷、溺水等)。(2)急救技能。成人單人心肺復蘇技能操作,內容參見《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心臟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
1.2培訓方法
1.2.1觀察組采用AHA培訓方法。(1)急救知識。采用幻燈講解+視頻錄像+經典病例講解等方式,培訓時間為8 h。(2)急救技能。成人單人心肺復蘇技能培訓采用視頻播放+導師示范指導的方式,導師與學員比例為1∶6。采用高仿真CPR訓練模擬人,模擬人與學員的比例為1∶3。培訓時間為8 h。
1.2.2對照組采用傳統培訓方法。(1)急救知識。采用幻燈講解+經典病例講解等方式,培訓時間為8 h。(2)急救技能。采用導師講解+導師示范指導的方式,并由一位導師主講,其他導師輔助指導的模式。采用高仿真CPR訓練模擬人,模擬人與學員的比例為1∶3。培訓時間為8 h。
1.3考核內容分為培訓前考核和培訓后考核。(1)急救知識。總分100分,均為單選題,共20題,每題5分,考試時間30 min。80分及以上為合格。(2)急救技能。成人單人心肺復蘇,滿分100分,80分及以上為合格,操作時間2 min。評分標準:參見《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心臟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
1.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 3.1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低年資護士培訓前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表1)
2.2兩組培訓后急救知識和技能掌握合格情況比較(表2)
3討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們對醫療健康服務質量日益關注,患者對護士職業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護士掌握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是職業技能中最基本的要求。培訓前根據對低年資護士急救知識和技能考核的結果顯示,護士對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十分不理想。這可能是因為:(1)護士思想上的不重視。相當部分護士認為,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跟她們沒有關系,那是醫師的事。(2)護士缺乏培訓的平臺。很多護士獲取急救知識的途徑大多來自工作經驗、院內活動,缺乏系統的崗位培訓,甚至有人純粹依靠以往院校教育所學的知識,這種單純依靠工作年限的增長、工作經驗的積累來提高急救水平的現狀十分不利于護士,尤其是年輕護士獲取更多的急救知識,不利于護士整體素質的提高[3]。由于許多臨床危重疾病(心臟驟停,氣管異物等)發病迅速,如不及時搶救,后果相當嚴重。在醫院內,而護士常常是首先面對急危重癥患者的“第一目擊者”,在院前急救,護士是直接處理急危重癥患者的執行者,如掌握了更多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則可以第一時間立即實施搶救,爭得挽救患者生命最寶貴的時間,這樣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為后續治療提供有利保障[4],因此,護士掌握急救知識和技能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院采用了兩種培訓方法,一種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種是基于美國心臟協會(AHA)BLS/ACLS的培訓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基于知識點的講解,能實現各個知識點的詳細傳授,往往忽略了將急救知識向急救意識、急救技能轉化的介導。表2顯示,AHA的培訓模式能讓學員更牢固的掌握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AHA的理論課學習,采用幻燈片放映結合實例講解并插入視頻,使得課程知識點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學員易于獲得深刻印象,有利于學員在充分掌握知識要點的基礎上,將各個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上升為整體的知識體系,而優秀的教學視頻,更是使學員對知識點有直接感官上的認知過程,利于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學員普遍反應較好;技能操作學習方面,通過視頻示范教學和導師分組教學并親自示范形式,導師和學員在數量上按比例分組形成相對穩定的教學組合,使得每個學員的平均指導受教時間相對充足,都得到較好的反復練習的機會,既有利于導師及時發現學員存在的問題并給與指正,也有利于學員學習中的疑問及時得以解答,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度,切實提升自身的急救技能水平,為臨床救護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系統、規范的急救技能培訓可提升救治的整體水平[5],改善救治的結果[6],這對臨床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低年資護士培訓中,借鑒美國心臟協會(AHA)BLS/ACLS的培訓模式,可明顯提高培訓的整體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曾毓,葉澤兵,郝建志.廣東省加快建設緊急醫學救援應急技術培訓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3):272-274.
[2]美國心臟協會.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心臟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101.
[3]倪水芹,彭桂娥,李昱.規范化培訓在提高急診科護士急救知識和技能中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4):584-585.
[4]Larsson R,Engstr?m A.Swedish ambulance nurses′ experiences of nursing patients suffering cardiac arrest[J].Int J Nurs Pract,2013,19(2):197-205.
[5]馮蘇舉.急救小組在提高現代化醫院急救水平中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8):80-81.
[6]Sodhi K,Singla MK,Shrivastava A.Impact of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training program on the outcom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J].Indian J Crit Care Med,2011,15(4):209-212.
篇3
關鍵詞:電力;應急技能培訓;現狀;改進措施
龍泉湖應急培訓基地經過近幾年的應急技能培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行適當的改進。本文就對現階段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
1.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建設現狀
1.1 電力應急技能培訓缺乏規范性
電力應急培訓作為新興科目,培訓內容特殊,培訓對象專業復雜,現有的培訓大綱與培訓方案已使用多年,已不能完全適應實際培訓需求,培訓內容調整較大,使得應急培訓缺乏系統性規范性,極大地影響了培訓效果。
1.2 培訓基地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基地內訓師培養時間短,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有部分內訓師有較好的應急技能但缺乏熟練的教學技能,自身教學組織能力有待提高;對外聘教練需求量大,同時需要協調雙方時間,有的外聘教練還承擔大量社會救援工作,使得在課時安排上造成一定困難。
1.3 培訓隊員選送階段存在問題
國網公司要求參加今年應急培訓的人員應該是各網省公司的應急救援基干分隊隊員,但部分單位送培的人員卻不是基干分隊隊員,甚至個別單位把辦公室人員和營銷人員送來培訓,其年齡已超過50周歲,完全不符合基干隊員要求,在訓練中也是走走過場,不能達到培訓的要求,嚴重影響培訓效果。
1.4 培訓周期較短
經過近幾年的培訓工作,國網應急培訓基地的應急技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由于每一次培訓周期較短,在短時間內,應急技能培訓內容還不夠深入,所練項目如同走馬觀花,未能完全不夠,雖然說可以自行學習,但是受到時間、師資、工作、環境氣氛的影響,很難自行開展。
2.加強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建設的有效措施
2.1 制定完善的電力應急技能培訓標準
經過近幾年的應急技能培訓,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技能培訓標準,引進技能培訓考核機制。基地按照標準進行培訓,隊員按照標準進行學習,這樣就對培訓基地和參培學員都有了明確的目標。應急技能標準可參照崗位技能標準分為幾個等級,明確要求隊員參加培訓所要達到的等級,并通過考核進行認定,這對基干隊員是一種約束,對培訓基地也是一種監督。
2.2 適當的延長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周期時間
針對現階段應急技能培訓周期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需要適當的延長培訓周期時間,根據電力系統整體的工作需要以及人力資源部署,對送往培訓基地的隊員進行合理的調配,避免同一工種的電力工作人員過于集中的送往培訓基地,防止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一些工作受到影響。
2.3 加強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內容的完善與創新
雖然經過幾年的培訓,在應急技能培訓的內容上有了一定的改進與延伸,但是與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基地“四個一流”的宗旨相差甚遠。這就需要加強培訓基地的調研力度,要求基地的教練和培訓管理者走出去,加強交流,不斷的吸收其他應急救援隊或者消防隊先進的訓練、管理方式,創新基地的培訓管理模式,豐富培訓內容,讓參培學員學到更實用的應急技能。
另外,應該加強培訓內容設計的創新,立足于實際情況,針對性的提出新的培訓思路,幫助隊員在短時間內提升電力應急技能水平。
2.4 加強對應急技能培訓的跟蹤評估
培訓不能流于形式,要綜合評估培訓效果,將培訓評估告知各位教練,以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取得更好的培訓效果。在必要的情況下,對培訓效果進行跟蹤反饋,深入各送培單位進行走訪,調查學員回單位后對所學技能的應用情況,調研各單位應急救援基干分隊的實際工作情況,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更深入的培訓,同時也把學員的培訓情況反饋給各單位主管領導。
2.5 合理選送應急技能培訓人員
雖然應急培訓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每一位電力工作人員的應急能力,但是由于每一位電力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具體工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培訓工作,這就需要進行科學的選送。在選送過程中,應該以電力操作、管理人員為主,電力銷售人員等應該有計劃的減免培訓;另外還需要加強對選送人員的管理,要求參加培訓的人員嚴格遵守相關培訓制度,執行培訓的相關人物。
2.6 加強對電力應急技能培訓設施的檢查,提高培訓的安全性
為滿足大規模開展培訓的需求,我們對基地的培訓設施進行了全面檢修,對重點隱患開展排查,建立起設施維護維修檔案,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在每一個培訓班開始前,我們都對培訓班需使用的設施、設備進行檢查,記錄檢查結果,提出消除缺陷和隱患的處理意見,監督處理情況,確保所有設施、設備滿足培訓需要。
3.總結
電力應急技能是電力系統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而電力應急技能培訓是提高電力部門應急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有關部門應該不斷的完善培訓制度、調整培訓標準、創新培訓內容、加強跟蹤評估,全面提升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急救技術; 強化訓練; 急診護士
doi:10.14033/ki.cfmr.2016.35.03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5-0076-02
急診科是醫院救治危急重癥患者的重要窗口。由于急救的病種復雜、多樣化,具有突變性,而且隨著急救醫學的迅猛發展,急救專業理論知識不斷更新,急救儀器設備快速推陳出新,對急診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診護士不但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更加熟練的急救技術,以及不斷學習新知識和使用新儀器的能力,方可提高搶救危重患者的成功率。本文針對筆者所在醫院急診護士流動性較大,導致部分急診護士對搶救儀器使用的熟悉程度及急救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參差不齊的現狀,對急診護士進行分組訓練,目的在于探究對急診護士進行急救技術強化訓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急診科護理人員120例為研究分析對象,每階段選取10例,3個月為1個階段。將所選120例護理人員按照護士技術職稱等級隨機分為對照組(60例)和研究組(60例)。對照組中主管護師24例,護師12例,護士24例,年齡24~45歲,平均(36.3±1.4)歲;研究組中主管護師24例,護師12例,護士24例,年齡22~41歲,平均(36.9±1.2)歲。所選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職稱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急診護士進行常規急救技術訓練,方式是集中聽課學習急重癥搶救知識,集中觀看各種急救技術演練后分散自學。對研究組的急診護士進行強化急救技術訓練,包括急救理論知識學習、搶救病例討論及急救技術操作訓練三部分[1]。
1.2.1 訓練內容
1.2.1.1 常見急救藥物使用培訓 目的是發生搶救時護理人員能夠準確迅速取藥和用藥,既為搶救節約寶貴時間,又能保證藥物以最快的速度應用到危重患者身上,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常見急救藥物的培訓,主要針對急救車上的藥品,要求護理人員掌握藥物的名稱、別名、規格、用法、藥理作用、主要用途、注意事項和禁忌證;熟悉藥品的放置位置;牢記急救車管理原則。
1.2.1.2 常見急癥急救護理措施培訓 目的是通過學習提高護理人員對常見急危重癥患者的識別能力和搶救處理能力,增強與醫生的主動配合和協作能力。根據醫院的情況選擇強化學習的常見急癥急救護理有:心肺復蘇護理、休克患者的急救護理、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護理、腦卒中患者的急救護理、嚴重復合傷患者的急救護理、重度有機磷中毒患者的急救護理、電擊傷的急救護理、溺水的急救護理、中暑的急救護理、急腹癥的急救護理等[2-3]。
1.2.1.3 急救儀器及設備的使用操作培訓 目的是使急診護士能熟練快速安全操作各種急救儀器設備,為搶救節約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包含氣管插管和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監護儀的使用、呼吸機的使用、除顫儀的使用、電動洗胃機的使用、輸液泵和微量泵的使用,要求熟練掌握各搶救儀器設備的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會維護和保養。掌握外傷止血、包扎技術。掌握平車、擔架、輪椅使用的注意事項[2-3]。
1.2.2 培訓方法
1.2.2.1 集中授課學習 參加專家授課培訓或由經驗豐富的護士長指導學習,1~2次/月,2 h/次。目的是能較快提升急救知識的新度和廣度。
1.2.2.2 反復學習急救知R 通過反復學習,強化急救意識,不斷鞏固和豐富護理人員的急救知識量。當發生急救時,護士在應急狀態下就能精準調動熟悉的急救知識并付諸實踐。充分利用早交班前的時間進行簡短的急救知識學習,2次/周(周一和周三進行),10 min/次,學習資料分別由當日上中班的護士準備,因為中班是護士輪流值班,因而保證每個人都有機會準備資料和大家一起學習。目的是能不斷增加每個護理人員急救知識的儲備量。
1.2.2.3 搶救病例討論 在科室集中學習各種搶救病例的搶救過程,且對該病例的病因、典型癥狀和體征、急救用藥、搶救護理措施等相關信息進行系統復習,針對搶救效果踴躍分析討論,各抒己見,并詳細記錄,1~2次/月,1 h/次。目的是加深搶救印象,鞏固病種相關知識,能很好地總結經驗并吸取教訓。
1.2.2.4 急救技術訓練 (1)師資素養保障。請總護士長和科室主任擔綱指導,以急診護士長為培訓總帶教,要求研究小組的培訓老師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由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工作作風嚴謹,帶教大方,有影響力、有親和力的急診護理骨干擔任,能起到好的傳幫帶作用[4]。(2)視頻觀摩學習。將相關急救技術操作視頻分發給接受培訓的護理人員,先集中觀摩,再自己研習,最后匯合演練;訓練時還可以用手機互拍操作視頻,讓每個護士能直觀到自己的操作過程,利于揚長避短,能迅速提高技能掌握的效率。(3)病例情景模擬訓練。病例情景模擬是指通過設置一種逼真的臨床病例,由操作者按照病情特點完成一系列操作,從中鍛煉和考察其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直接、形象、生動的特點[5]。模擬病例中出現的情景,急診護士要根據病例的發病病因、癥狀、體征、輔助檢查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一邊作出相應的疾病診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急救護理措施,一邊進行實際操作。這種培訓方式有利于提高急診護士對病情的綜合分析能力、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護士既分工又高度合作的團隊意識。每次集中操作培訓后,護士兩人或三人一組還要反復多次揣摩演練,以檢驗并強化技能培訓效果。
1.3 考核
包含理論筆試、實踐操作、現場提問三個項目。兩組急診護士完成培訓后,每次均接受考核,考核采用醫院自主設計的試卷,試卷內容參考福建省醫學臨床“三基訓練”護士分冊及其他急診醫療護理專家所編寫的教材,同時得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相關專家指導修改而成,滿分100分,獲得的成績越高則表明技術掌握的程度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本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對兩組急診護士培訓后,分別對理論筆試、實踐操作、現場提問三個項目進行考核,所得成績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論
強化訓練急診護士的急救技術主要意義在于能全面提高急診護士的急救素質,為急診醫生提供了技術嫻熟的合作能手,為搶救危急重癥患者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6]。為醫院培養一支優秀的急救護士隊伍,還可以使急救技能培訓變得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和標準化。本文所選取的120例護理人員,經過分組比較,從理論筆試、實踐操作、現場提問三個項目的考核成績可以直觀地看出,研究組均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王維維,魏素芳,張瑜,等.不同院前急救培訓方案對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的培訓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130-132.
[2]陶紅.急救護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3]王育珊.實用臨床急救手冊[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1-2.
[4]張曄,陸鴻亞,顧祺涇,等.應用急救情景模擬演練提高產科病房低年資護士的急救能力[J].護理與康復,2013,12(3):278-279.
[5] Chung S P,Cho J,Park Y S,et al.Effects of scriptCbased role play im cardiopulrnonary resuscitation tesm training[J].Emerg Med J,2011,28(8):690-694.
篇5
1.1內容
通過傷情評估、搶救生命、請示匯報、及時分流等環節學習如何實行撿傷分類、正確啟動應急響應等級,做到職責明確,救治有序、高效。
1.2方法
理論講授與應急演練相結合,設定不同傷情等級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培訓如何正確實施批量創傷急救流程,并及時總結匯總問題,使急救流程得到不斷優化。
2批量創傷急救中應掌握的關鍵流程
2.1撿傷分類及患者標志
撿傷標志應具有醒目、共識、統一的特點,國際上將撿傷標志稱為“標簽”,我國稱為“傷票”。目前,國際通行的分類標志統一采用紅、黃、綠、黑4種顏色的標簽,分別表示不同傷情及獲救的先后順序。其中“紅色”代表傷情十分嚴重,隨時可致生命危險,需立即進行搶救;“黃色”代表傷情嚴重,應盡早得到搶救;“綠色”表示傷情不嚴重,可容稍后處治;“黑色”代表已經死亡。根據傷票不同進行分區救治,設立搶救區、外科治療區、候診區等。當創傷患者到達后,根據撿傷情況將4種顏色的分類標記貼于創傷患者左上臂,并同時以編號代替創傷患者姓名,以001、002、003……排序,登記性別(因姓名、年齡、身份證號在初診時往往信息不全),填寫創傷患者編號牌,貼于創傷患者胸前,隨創傷患者流動到不同的臨床或醫技科室,以便對創傷患者進行快速識別。
2.2穩定生命體征
遵循“救命第一、救傷第二”的原則,對創傷患者進行急救處理并進行緊急復蘇,依據ABCDE原則進行。A:維持呼吸道通暢、保護頸椎;B:維持呼吸和通氣;C:循環支持、控制出血;D:評估神經系統功能障礙;E:傷患處及防止失溫。
2.3正確請示匯報及啟動應急響應等級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將醫療衛生救援事件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4級。批量創傷患者到達后由急診科主任負責啟動批量創傷患者急救流程。急診科就創傷患者數量、傷情、需參與救治科室立即向醫務處或院總值班匯報,后者還需就擬調用的人員、藥品及設備請示匯報主管院長并按照程序向上級醫療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4創傷患者信息流的掌握
由于批量創傷患者人數較多,傷情等級不同,多無家屬陪伴,因而,對批量創傷患者信息流的掌握對及時了解創傷患者情況,并據此合理調用人力、物力支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診醫生需及時填寫“批量創傷患者信息匯總表”。
2.5應急隊伍的各級醫護人員職責明確
當批量創傷患者到達急診科現場后預檢分診護士及時判斷傷情等級,通知科室相關人員到位;搶救室醫生即刻對危重傷患者進行急救;急診科主任啟動綠色通道、調配本科人力及估算需增援人力、物資及時匯報、現場指揮協調,應兼顧日常急診工作的人力安排;急診室護士長應協助急診科主任現場指揮工作,并指派專人負責實驗室檢查項目的實施、掌握創傷患者流向;總住院醫生作為協調員協助急診科主任對醫生的調動、發放創傷患者ID及“突發群體傷患者急診病歷”、完整記錄所有群體傷“患者信息匯總表”,并及時更新患者信息流;每例創傷患者的首診護士、醫生應負責該創傷患者的所有診治過程。
3批量創傷急救中應掌握的關鍵技能
3.1心肺復蘇技能
按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進行教學培訓,要求掌握心臟驟停的臨床快速判斷,并培養快速處理呼吸衰竭及休克的能力,尤其是失血性休克的容量復蘇。
3.2兒童創傷評分(CRAMS)
運用CRAMS系統快速進行傷情評估包括循環、呼吸、胸腹部、運動及語言。CRAMS越低,傷情越重。
3.3多發傷的診斷與急救能力
在批量創傷中出現2個以上的解剖部位,其中至少1處出現危及生命的創傷稱為多發傷。區分危及生命傷情的能力則是多發傷診治的重點,如早期發現大量血(氣)胸、連枷胸伴肺挫傷、腹腔內出血、股骨或骨盆骨折、動(靜)脈穿刺傷、嚴重顱腦損傷等,牢記“救命、保存器官、保存功能”的先后救治原則。
4批量創傷應急流程中的協調與指揮
4.1建立院級應急梯隊
醫院常規工作中應建立突發應急事件應急隊伍的組織構架包括專家治療組的構成與職責分工。
4.2搶救物資藥品充足、應急通訊聯絡暢通
定期檢查、及時更新補充搶救設施、設備及藥品,應急隊伍醫護人員保持24h通訊暢通。
4.3急救綠色通道通暢
批量創傷患者進入“急診綠色通道”,各醫療、醫技部門,如掛號、預檢、實驗室檢查、取藥及收費等處均能立即提供優先服務,以保障“急救綠色通道”快速、高效運行。
4.4創傷患者的家屬、媒體管理
設立家屬專門等候區,以保障搶救工作順利進行,建立聯絡人制度,以便及時通報傷情、反映家屬意愿,并做好媒體的接待和管理工作。
5批量創傷患者的院內急診救治教學培訓
突發事件的及時、正確應對關乎人民群眾財產、生命安全,是考驗政府協調、組織、保障能力及醫療機構救治能力的重要標準。近年來,日益得到國家、各級行政部門的重視。多部應急法案的出臺旨在建立預案,以達到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有效救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本院作為西部地區大型專科兒童醫院,在突發事件的兒童救治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批量創傷的急救則是突發事件的重要內容。批量創傷患者的院內急診救治是急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應急體系涉及多個臨床科室及行政部門。醫學生除掌握必要的急救臨床技能外,了解、熟悉批量創傷患者的救治流程、應急機制的響應模式、批量創傷患者的有序管理,對其在今后臨床工作中面臨突發事件的處治有重要借鑒意義。在批量創傷患者的救治中以下問題是醫學生急診醫學培養的重要內容。
5.1加強醫學生急救意識及急救技能培訓
當突然面臨批量創傷事件時具有醫學知識的醫學生理應是急救隊伍的重要成員。因此,對醫學生急救思維和急救能力的培養意義重大。醫學生通過在急診科、重癥醫學科的實習、輪轉,加強其對危及生命狀態的準確評估和正確處治。當然,豐富的急救知識是建立在各專科學習基礎之上的專門臨床技能,而非一蹴而就。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需持續學習、不斷總結。
5.2以撿傷分類為基礎的救治順序是批量創傷救治的關鍵環節
強調撿傷分類在批量創傷處置中的重要作用,以急救知識為基礎,根據“黑”、“紅”、“黃”、“綠”的撿傷結果確定救治的先后順序,以保障危重患者及時得到搶救機會,并根據患者病情變化,隨時調整撿傷等級,保障批量創傷患者得到有序、有效救治。
5.3合理優化急救流程能顯著提高批量創傷救治效率
定期強化搶救技能培訓,定期舉行應急演練培訓,并結合本院批量創傷患者的救治經驗,不斷優化流程,尤其在批量創傷患者信息管理、急救綠色通道暢通、專人負責創傷患者實驗室檢查項目、專人負責醫療費用的協商管理及家屬、媒體的溝通工作,做到分工清晰,職責明確。不斷優化、合理的急救流程是批量創傷救治的核心。
6結語
篇6
【關鍵詞】急救護士;整體素質;提高
隨著醫學知識的不斷更新以及整體化護理、健康教育的廣泛開展,加之急診和創傷病人的增多,急救醫學迅速發展,對護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為一名急救護士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心理素質,掌握熟練的急救知識和技能,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快速靈活的應急應變能力,在緊急情況下,對急、危、重病人實施迅速有效的救護,這對提高搶救成功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培訓對象
我中心急救科現有護士12名,其中主管護師2人,護師6人,護士4人;學歷結構:中專3人,占23%;大專7人,占59%;本科2人,占16%。
2 培訓內容
2.1 良好的職業素質和道德修養是提高護士整體素質的前提。護士的道德修養和道德信念,直接影響著護士對護理工作的看法,決定護士對病人的態度,影響和制約護士的行為和工作質量。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將職業道德理論培訓融于科室政治學習中,定期組織學習《醫德醫風的建設》、《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全面了解作為一名護士應遵守的社會公德和醫療道德等個人行為準則。在科內開展“每天感動一位病人”的活動,以助人為樂的精神為引導,培養愛崗敬業,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急病之所急,一切為患者著想。
2.2 優良的業務素質是提高急診護理質量的關鍵。隨著急救醫學的迅速發展,各種檢測技術,復蘇技術,檢測手段和高尖技術廣泛開展,對急診護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年輕護士占多數,工作經驗不足,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科主任及護士長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急救理論知識的學習計劃,制定了系統規范的急救護理技能培訓標準,定期組織培訓學習,每月學習培訓及組織搶救技能演練,由資深護師及醫生講課,學習時間相對固定。每周進行理論考核及操作考核,要求每人達標過關。制定了急診科常見疾病的搶救程序,并嚴格執行各項程序。每季度統一考核,年終進行總結考核。
2.3 培養急救意識及團隊協作能力是搶救成功的重要保障。急診科護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還必須具備急救意識,急救意識是護士對患者所特有的病情時刻保持警惕和對患者搶救過程時間性的一種特殊反映。面對種種急診病人,急診護士必須敏銳準確判斷,及時施行適當的救治措施。由資深護士進行帶教,聯系工作實際進行講解,使她們在工作中不斷總結摸索,提高她們的綜合能力。團隊精神是保障護理質量的必須條件之一。急診護理人員與醫生配合,齊心協力搶救患者,及時溝通,分工合作。急診科是風險最高的科室,患者及其家屬多有情緒激動,甚至有醫護人員的安全受到威脅,在危急時刻,醫護人員應作為一個整體,積極做家屬工作,說明利弊,說明病情的危險性和重要性,使家屬和患者情緒得到控制,患者得到及時救治,脫離危險,醫護人員也免受傷害,合作關系更加密切。
2.4 培養溝通能力是構建和諧醫護、護患關系的紐帶。語言是人際關系的有效黏合劑,急診護士需具備豐富的相關知識,較強的溝通能力,才能滿足患者的新要求,適應新形勢下的護理質量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不斷的提高。急診護士在搶救患者的同時,還必須與患者及家屬做好溝通,對患者及家屬的疑問做出耐心的解釋,以取得理解和配合,不僅如此,還要與各醫院溝通協調,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急救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工作中,我們嚴格要求所有護士必須文明禮貌用語,盡可能使用普通話,提倡“多說一句”,使患者有家人般的溫馨和細膩,增強患者的信任感。要求護士加強與醫生、各協作醫院的溝通協調,使急診綠色通道更加快捷暢通。
3 結果
經過近3年嚴格的綜合素質培訓,急救科12名護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普遍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由2009年的93.6%提高到2011年的98.1%,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由2008年的85%提高到2011年的95.6%,護理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被授予“省巾幗文明示范崗”、“市青年文明號”等光榮稱號,在此同時也樹立了服務品牌效應,提升了急救科的自身形象,為中心贏得了口碑和良好的聲譽。
參考文獻
1 趙愛蘭,陳風蓮,曾惠潔,等.急診科年輕護士應急能力培養方法和探討.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6):418-419.
篇7
骨科護士年度工作總結1
為加快科室護理隊伍素質建設和人才培養,規范在職護士繼續教育,優化護理人員知識結構,提高護理專業水平,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我科去年根據醫院護理部分層級培訓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培訓目標及要求,特別是通過這一年迎接我院“三甲復審”的準備工作,讓我們懂得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醫院的榮譽,更重要的是我們作為醫院一員的責任與義務,我們骨一科護理隊伍以此為契機,狠抓護理服務質量,嚴格落實規章制度,加強業務、技術訓練,打造出一支具有凝聚力的護理隊伍,現將我科護理培訓工作總結
一、首先在護士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告訴護士護理工作與病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護理質量的高低是保障病人安全的首要條件之一,護士的業務水平直接影響著護理質量。在科內努力創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適時,適地開展各種學習活動,把如何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作為管理重點來抓。
二、成立科室培訓組織,抓好培訓質量管理
成立骨一科護士培訓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護理骨干組成一支培訓組織。根據我科發展要求和護理人員自身特點設定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且定期對培訓開展工作情況進行督導,不斷探討和完善各種培訓方法,把實用性、有效性作為培訓的目標。充分發揮小組的職能,負責督導科室新入職護士、夜班準入護士、輪科護士的培訓,按計劃組織科室的理論和技能培訓及考核,并對培訓效果進行反饋和評價,確保培訓工作順利進行。
三、采取多種培訓方法,向多元化培訓靠近。
采用授課、演示、討論等方法,使培訓工作更具有科學化,做到“學有所用”。本年度共舉行了業務小講課12次,護理個案查房12次,基本技能培訓及專科技能培訓12項,急救知識及技能培訓3次。針對護理人員急救反應薄弱還重點培訓了簡易呼吸囊及多人急救技能的配合,并進行了多人急診的入院的搶救演示。
四、落實護士規范化培訓和繼續護理教育。
加強護理操作規范,實施流程化服務,嚴格無菌操作及查對制度,提高護理質量,對不同年資,能力的護士進行不同的培訓,讓大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并做好“傳、幫、帶”的工作,目前我科臨床護理人員分四個層級:即n1(經驗護士)n2(初級責任護士)n3(高級責任護士)n4(專科護士)。除了按要求分層級培訓外,我們工作5年內的護士也參加由護理部組織的統一的規范化培訓,現參加規范化培訓護士有4人,每月參加讀書月考,本年度無考試不合格人員,本年度護士“三基”理論知識達標率為100%,基本技能合格率100%。
五、制度、預案、疾病護理常規培訓
對我科護理人員加強制度、預案、疾病護理常規的培訓,通過對往年護理經驗的總結,結合本年度我科室實際情況,重新完善修訂了護理工作制度及各層級護理崗位說明,明確各級各類護理人員職責。根據護理部制定的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嚴格要求每一個護士認真模擬演練,通過真實的演練,大大提高了我科護土應急反應能力、急救技能,同時進行多種形式急救程序、心肺復蘇、急救約物知識、急救儀器使用培訓等。搶救儀器、藥品、應急設備定人負責、每日檢查、及時維修,保證隨時處于備用狀態。
六、教學能力的培養
從n1層級護士開始,我們即著手對培養護理人員教學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護士長和護理骨干的培養。我科業務學習、查房、科內技能操作等大多數教學均由科室護理骨干承擔,在準備課件和精心備課中,他們的教學能力得到鍛煉和升華。
七、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積極組織我科護士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我科本年度也組織多次法律法規培訓,以護士條例、醫療事故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為藍本,通過多媒體講解、案例分析等方法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尤其是新入職護士。讓護理人員意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眾法制觀念不斷增強,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現在護理理念是全方位、全過程的讓病人滿意,這是人們對醫療護理服務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豐富法律知識,使護理人員懂法、用法、依法,以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存在不足及改進措施
1、層級培訓細化工作做得還不夠細致
2、缺乏對培訓效果的評估,有落實不到位的現象。
3、缺乏新業務、新知識的開展。下一年度加強科室護理人員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這與護理部的領導和指導是分不開的,我們的培訓工作還有許多不足,但我們不驕傲、不氣餒,在新的一年里,以迎接“三級復審”契機,我們努力打造出一個優質、高效的臨床護理隊伍,使護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骨科護士年度工作總結2
在新的一年里,隨著科室條件的改善,對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以此為契機,狠抓護理服務質量,嚴格落實規章制度,加強業務、技術訓練,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圍繞護理部總體目標,骨科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突出專科特色,打造護理品牌
護理作為專業技術行業,應在機會與挑戰中找準合適的位置,走專業建設之路是骨科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內重點培養名責任護士對病人進行功能鍛煉指導工作。進一步完善功能鍛煉指導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樣形式的宣教,務求達到效果。準備在20XX年制定骨科常見病功能鍛煉,配以彩色圖畫,制作成冊,讓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鍛煉的意義和方法。
二、抓好質量管理
1、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焦點問題,設置工作重點,堅持把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護理理念融入更多實際具體的工作細節。
2、使規范化護理質量標準落到實處,滲透、貫穿、落實到每個護士全程工作中去,使護理質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病人的角度評價護理質量,把病人的滿意度作為評價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讓患者真正從質量管理中得到實惠。
三、進行規范化培訓
1、配合護理部,建立護士規范化培訓。不同年資、能力的護士進行不同的培訓,讓大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持續抓好專科知識的培訓,提高護士專業素質,采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如:護理業務查房、床邊演示,完善業務查房的形式。讓有經驗的老護士為新護士講課,傳授護理經驗。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3、每天進行床邊護理業務查房,每月進行二次業務學習,每月進行一次護理操作示范和考核,每月進行一次教學查房。
4、鼓勵各位護士參加院內、外的培訓,交流經驗,學習新技術、新知識。
四、整理好護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護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我們在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導護士進行日常工作。計劃在本科現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礎上,細化每個環節,真正做到符合臨床工作實際、切實可行。
2、有效的護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備工作,我們將完善入院、、治療、特殊注意事項、專科康復的告知。
五、切實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
完成護士觀念上的轉變,把過去的“要我服務“轉變為“我要服務“。提高護士的禮儀與素養,創自己的護理。把“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具體到護理行為的每一細節。建立從入院到出院每一個工作環節的標準。
六、培養優秀的團隊
發現科內護理人員的優點,利用其優點,指導其工作,發揮個人專長。建立團隊精神,要讓他們在協同工作中取得成績,充分發揮個人力量。
讓每個人都參與管理,以增強其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七、做好信息的傳達和文件的整理
每次參加醫院開會的第二天晨會時對內容進行原文傳達,科室人員進行傳達簽到。對下發文件分類進行存放,以便查閱。擬指定專人對文件進行管理。努力做到思想與醫院同步,積極融入醫院文化建設中。
八、開展護理成本效益的研究
避免資源的閑置與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合理配置護理資源。定量分析,以盡量少的勞動耗費與物質耗費,提供更多的適合社會需要的衛生服務,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骨科護士年度工作總結3
在20xx的一年里,隨著醫院環境的改善,對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特別是通過這一年我院“三乙評審”的準備及驗收工作,讓我們懂得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醫院的榮譽,更重要的是我們作為醫院一員的責任與義務,我們骨科護理隊伍以此為契機,狠抓護理服務質量,嚴格落實規章制度,加強業務、技術訓練,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的護理隊伍。圍繞護理部總體目標,在護理部的統一布署下,我們首先從思想上統一了認識:一個醫院護理水平的高低、服務質量的好壞和管理體制的優劣,必須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檢驗、證實。醫院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通過審核。“現將我科護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1、重申了各級護理人員職責,明確了各類崗位責任制和護理工作制度。
2、落實了護理十五項核心制度、各種應急預案、工作質量標準等等例如查對制度:
(1)要求每天醫囑雙人核對,每天查對一次,每周護士長參加總核對1~2次,并有記錄。
(2)護理操作時要實行床邊雙人核對及使用二種以上對患者識別的方法。
(3)手術患者與手術室護士做好交 接患者等。防止護理不良事件發生。
3、認真落實骨科、手外科護理常規及十大安全目標,專科護理安全指引,做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與提高,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全科護理 人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面有效地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為病人提供創新、人性化服務,得到了病人的稱贊。
4、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落實護理部制定的爭創優質示范病區的方法和措施,實行了人性化彈性排班,簡化護理工作流程,做到 把護士還給病人。
二、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1、以創三級醫院為楔機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各方面知識、專科理論、專科技能、并組織理論、操作考試。
2、參加醫院組織業務學習,以提高專業知識。
3、落實護理查房制度,科室每周執行三級護理查房1—2次,對護理診斷、護理措施進行了探討,并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內容為基礎理論知識和骨科知識,以達到提高護士業務素質的目的。
4、加強了危重病人的護理,堅持了床頭交接班制度和晨間護理。
5、實行分級培訓,對各不同年資的護士執行不同的培訓計劃。
三、抓好質量管理。
1、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焦點問題,設置工作重點,堅持把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護理理念融入更多實際具體的工作細節。
2、使規范化護理質量標準落到實處,滲透、貫穿、落實到每個護士全程工作中去,使護理質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病人的角度評價護理質量,把病人的滿意度作為評價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讓患者真正從質量管理中得到實惠
3、責任護士的職責落實,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由責任護士負責,納入質量管理。制定可行的應知應會考核計劃,每周嚴格按計劃進行 考核,做到人人過關,充分調卻每一位護士的能動性、主動性。
4、護士長、質按小組成員每天質控新入病人、重點病人、危重病人護理記錄,針對環節質控和終末質控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當事人溝通,及時糾正整改,規范護理文書書寫。定期進行護理質量缺陷分析與改進, 強化責任護士對護理工作的質控。
5、護士長現場管理,“三查房”取得顯著效果。
①早查房:上班后重 點查夜班護理質量;晨會后參加床頭交接班查房;醫囑下達后查房: 重點查醫囑執行和護理措施落實情況。
②下午上班后查房:查看連續工 作及完成情況同時深入病房征求病人意見及時整改護理工作。
③晚查房:下午下班前查看病危、手術、輸血等病人的交接記錄情況。通過“以 病人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的“三查房”現場管理模式督導各班次護理工作的執行和落實情況,及時拾遺補漏,關注病人、環境、設備、醫囑等問題。
6、根據護理部的要求定期收集病人對護理工作意見,并在護士站公示分級護理標準。落實核心制度,建立健全病區安全警示標識。重視首次溝通,加強關鍵環節溝通,建立和諧醫患、護患、醫護關系
7、重視急診急救及突發事件的培訓:根據護理部制定的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嚴格要求每一個護士認真模擬演練,通過真實的演練,大大提高了我科護土應急反應能力、急救技能,同時進行多種形式急救程序、心肺復蘇、急救約物知識、急救儀器使用培訓等。搶救儀器、藥品、應急設備定人負責、每日檢查、及時維修,保證隨時處于備用狀態。
8、對新上崗的護士、工作能力差的護士以及實習護士進行重點管理;實行高年資與低年資、工作能力強與工作能力弱的護士搭配進行值班,提高護士獨立值班時的慎獨精神,不定期在重點時間段查房,加強各個環節監督和管理,提高護理質量水平保障護理安全。
四、整理好護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護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我們在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導護士進行日常工作。
2、有效的護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備工作,我們將完善入院、、治療、特殊注意事項、專科康復的告知。
五、護理安全管理
1、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科室成立以護十長為首的健康教育、護理病歷書寫、消毒隔離、基礎護理等質量管理小組。發現問題及時記錄、總結。
2、每周至少二次接受護理部下科室嚴格檢查、每天院總值班護士長晚間質量檢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護理部高密度的檢查監督的大環境 下,使每一個護士養成了良好的工作慎獨精神。每個人都高度重視檢查結果。護士長深人病房,跟班檢查,對一系列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開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分析會,針對護理缺陷、差錯,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實,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3、重點時段、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特殊病人的管理 重點時段是指交接班時間、午班、夜班、休息日、節假日。這些時段工作人員少。護士易出錯。患者易產生不滿情緒。重點環節是術前、術后、危重、搶救等較繁忙、處置較多環節。重點人員是指危重病人、手術病人、病情特殊變化病人,還有新護士、進修實習護士、常出現差錯護士;特殊病人是指轉科和轉院的病人、有醫療糾紛或有意見的病人、領導關照的病人、本院職工認識的病人等。實踐證明,這些人員身上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護士長要加強跟蹤檢查,合理調配護理人力資源,以保證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
4、 加強制度建設 ,保障患者安全:
① 根據患者安全目標,進一步完善各項患者安全制度與規范,如患者身份識別制度、特殊藥品管理制度、藥物使用后不良反應的觀察制度和程序等,提高護理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和提高用藥安全性,保障患者護理安全。
② 監督各項護理安全制度的落實:如對病房藥柜內藥物存放、使用、限額、定期核查進行督查,注射藥、內服藥、外用藥嚴格分開放置,醫囑轉抄和執行時有嚴格核對程序且有簽字,控制靜脈輸注滴速等。
③ 加強執行醫囑的環節管理 :強化執行醫囑的準確性,有疑問時及時與醫生核對,靜脈輸液要求落實雙核對,發藥時使用治療車和服藥本,進行各項操作時主動向病人或家屬解釋取得理解和配合,在進行導尿、靜脈留置針等操作時,應明確交待注意事項,防止管道滑脫等。
5、 完善護理文件記錄,減少安全隱患。重視現階段護理文書存在問題,規范護理文件記錄,避免不規范的書寫,如漏字、前后矛盾,與醫生記錄不統一等,既要體現綜合護理問題記錄,又要體現專科癥狀的特殊性,使護理文件標準化和規范化。
6、推行彈性排班,完善績效考核。為挖掘人力資源潛力,滿足實際工作 需要和患者需求,推行了護理人員彈性排班制,在治療、護理高峰時段或護理工作量激增時護士長啟動“緊急狀況下護士調配預案”調整護士班次,保障緊急狀態下護理安全與護理質量。
六、扎實穩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
1、落實優質護理服務重點工作:
(1)倡導主動服務,提供人性化護理。優質服務不僅僅停留在“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這種表面的層次是遠遠不夠的,要強調相互之間良好的護患溝通,要關注服務對象的感受,要通過具體的行為舉止把你的歡迎之意、尊敬之意、熱情之意傳遞給病人,才能讓病人真正感受到我們的醫護服務,品味出我們的優質所在,深化改革護理工作模式,根據分級護理的原則和要求,明確臨床護理內涵及工作規范,切實落實落實基礎護理,建立健全護理常規、操作規程,對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護理。
(2)充分調動護士積極性,提倡科室管理人人參與,鼓勵護士從提高科室護理質量為前題,推進優質護理服務,以“三好一滿意”為目標,為科室獻計獻策,最終達到醫院創建三級醫院的目標。
2、 根據自身實際,積極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扎實穩步 推進優質護理服務:
(1)臨床護理服務充分體現專科特色,增強人文關懷意識,倡導人性化服務,繼續推廣各專科特色溫情服務。
篇8
關鍵詞:急救培訓 高中 體育課堂
浙江省普通高中的課程深化改革已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展開,普通體育課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不斷發展。體育課授課內容的豐富、形式的多樣化,讓更多的中學生享受到了運動樂趣,提高了體質水平,增進了身體健康。但隨之而來的運動傷害也不斷增加,因此中學生急需掌握更多的基本急救知識,以減少運動意外傷害帶來的不良影響。掌握了系統、正確的急救知識和能力,也將為中學生以后的學業生涯和生活帶來更多的福音。
一、普通高中意外傷害現狀
1.普通高中意外傷害發生率高,與運動相關的意外最為常見
現在社會意外傷害發生的概率高,不僅是社會,還有高校和中學也尤其多,其原因很多,關鍵是中學生身體狀況近于成年,年輕力壯,活潑好動,是各種體育運動的主要參與者,特別是那些速度快、強度大、技術難度大的活動,更是中學生的最愛,但也因參與這些運動,中學生發生意外傷害的比例增高。如近幾年宜昌四中13歲中學生在運動中猝死,延安四中高三學生在寢室中猝死,哈爾濱一中學生在體育課中猝死,山東泰安兩名中學生課間操猝死,東莞某初中學生在早操中猝死等。國內有學者對學生的猝死原因也做過調查,自2001―2007年,體育課、體育比賽、體育考試中8例,軍訓中3例,學習、實驗、考試(體育以外)中4例,日常活動中3例,頭部受到球擊2例,舊疾病急性發作3例,其他2例。34例猝死病例中,在軍事訓練、體育考試或比賽發生的猝死有11例(約占總數的1/3),可見運動負荷是猝死的高危誘因。還有3例是在白天一般日常活動中發生的,這些學生除有少數可歸于過度勞累、緊張等,大部分誘因難以確定,所以,做好急救工作至關重要。廉才曾調查深圳市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高一、二部分酷愛運動和本校各運動隊的200名學生,年齡在16―19歲,男生179人,女生21人。其中有運動損傷達到100%,急性損傷192例,占96%,慢性損傷8例,占4%。對抗性越強的項目,受損傷的人數越多,如足球、籃球、排球等。從這些調查中可見,運動中發生意外事故的概率較高,因此運動創傷急救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能。
2.中學生自救意識缺少,急救技能偏低
急救知識和技能是在人體出現意外傷害時,能迅速進行操作以減輕傷者病情、保全生命的醫療技術。意外發生時,在場的目擊者如能擁有正確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即刻對傷者施與救助,那么對某些嚴重的傷者來說就意味著生命能得以延續。但常常是當意外發生在身邊,目擊者不是被嚇呆了,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等待專業人員的到來,什么也做不了。有學者調查發現,緊急情況下,如患者無意識后的救護措施、中暑、灼燙傷、創傷出血、骨折、手外傷、急性扭傷、暴力傷、高空墜落傷、游泳時腿部抽筋、游泳時嗆水等,大學生和中學生的自救及互救正確率均較低。魏穗霞等調查了體育專業學生的三種急救能力――基本急救能力、運動性疾病急救能力、意外傷害事故急救能力,結果發現,大學生的這三種急救能力都很低,特別是后兩種。從學者的調查和分析看出,當今的大學生在碰到意外時都沒有較高的自救意識和必要的急救技能,更不用說中學生。在荷蘭,10歲兒童就開始接受急救知識教育。曹若湘等對北京市549名中學生進行參與式急救知識技能培訓,急救培訓后學生急救知識技能水平有明顯提高,83.3%的學生急救知識正確率和培訓前相比都有所提高,接近50%的培訓對象認為培訓內容難易適中,表明課程的設置較為合理,說明中學生參與式急救培訓效果顯著。這與參與式教學符合人類學習過程的心理學規律,讓中學生在參與中使其身體、認知、情感、思想等方面卷入群體活動,通過表達和交流、合作與探究,利用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理解體會新知識是分不開的,從而提高了培訓效果。不論學生是否參與體育運動,學生的運動意外急救能力都急需提高,所以在我們高中的體育課程中引入急救培訓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急救能力會明顯提高。
3.中學生實施急救的意愿需要教育來提高
雖然有調查表明95%的受調查大中學生非常渴望學習急救知識,但張軍根調查結果卻顯示,大學生對陌生人實施急救技能特別是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意愿程度最低,作為中學生更應該不會有所提高。可能的原因有兩方面:第一,學生缺乏急救知識,缺乏實踐機會,不敢實施救援,也不能準確判斷救援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第二,固有的傳統道德觀念影響了急救實施。急救知識和技能由多部分內容構成,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徒手心肺復蘇技術。這一技術復雜且技術性強,是快速、有效挽救生命的好方法。但任何技術只有在熟練掌握后才會在需要的時候立即實施,更何況是這種在緊急情況下實施、救人于危難的技術,沒有十分的把握,肯定不會有人愿意貿然行事。而要想真正掌握心肺復蘇技術并正確運用,必須有專業培訓、反復練習。從這個角度可知,建立系統、專業的培訓課程是相當必要的。其次,“男女授受不親”、“不出頭”、“不惹事”等落后觀念,也是橫在學生心里不易逾越的障礙。所以加強急救的科學性、重要性宣傳也是推廣急救技術不可少的工作。其實中學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強,如果在體育課程中進行急救培訓過程中運用車禍、火災、水災、地震、海嘯等傷害事件作為實例進行講授,一定成效顯著。試想有誰能在看完汶川地震中援救人員有效運用急救知識挽救同胞的生命而仍然覺得實施徒手心肺復蘇是難為情的事呢!
二、高中體育課中引入急救培訓的意義及優勢
1.體育課引入急救培訓的意義
近年來,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率不斷上升,但由于普通人群對意外傷害存有僥幸心理,自救互救觀念缺失,把自己孤立在搶救病患的人群以外,很多可挽救的生命錯失了最佳救援期而離開人世。每次這種情況的發生都讓人心痛不已。中學生作為運動人群的主要組成部分,意外傷害發生率高,特別是運動導致的意外傷害,因此,學習一些基本的救護常識是十分必要的。我國教育改革一再提出要提高素質教育、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等等目的,但是高中體育課仍然重運動技術、項目水平的提高,忽略了體育本質――體育知識和能力對學生素質的影響、對學生終身適應社會能力的影響。增強體育的本質教育,加強體育的實用性,是更為重要的工作目標。所以將急救培訓引入體育課中,可以擴大體育課的知識范圍,加強實用技能培養,讓體育課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生命至上。
2.高中體育課引入急救培訓課程的優勢
(1)教學資源保障
高中的教學資源相對于小學和初中來講較為完善和先進,尤其是我省的課程深化改革中,課程的大面積開設以及走班教學的實施,全面配備了理論和實踐教學場所;還有就是教育系統紅十字會每年舉行的師生救護比賽,提供了充足的設備資源,大大提高了實踐的機會。
(2)師資保障
在現在的普通高中教師配備中,對于體育課堂中引入急救培訓,體育教師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一,現在的體育教師一般都是本科畢業,在大學期間都有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理論的學習經歷,是教育的專業人員。其二,體育專業畢業的體育教師都系統地學習過運動生理學和運動醫學的基本理論。其三,體育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堅強的意志。其四,高中體育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歷和工作年限,遇到的運動意外較多,對運動損傷的處理經驗較為豐富。其五,經數據統計,學校派出進行急救培訓的老師當中有80%的是體育教師。因此,由體育教師來把急救培訓引入到體育課堂中是最理想的選擇。
三、如何把急救培訓引入到體育課堂
1.內容的選擇
在高中,可把最基本的運動損傷和意外傷害作為急救培訓的基本內容。中學生是向成年人的過渡點,對內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已經趨于成年人,所以要讓中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識和初級救生技術,來逐步提高學生的應急和應變能力,減少傷害導致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另一方面,可為教育系統紅十字會組織的師生救護比賽提供優秀的參賽隊員。具體內容見表一(參照國內已有課程設置[8]以及國外EMT培訓內容和國內有關公眾自救培訓內容):
內 容 授課(課時) 實踐(課時)
心肺復蘇初級救生 1 2
四大技術操作 2 4
常見危重病初級救生 0.5
2.教學手段
絕大多數學生所掌握的零星急救知識是從電視、書本和他人教導等多途徑獲得的,內容大部分不規范、不全面。急救課程的設立應將所有內容配以豐富的照片、圖形、表格及聲音資料,制作成教學PPT、教學視頻。這樣既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又滿足了學生對急救技能的需求,也能保證培訓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3.實踐操作
要將體育教師的理論知識和所觀看的PPT、視頻內容用于指導學生的實際操作,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心肺復蘇初級救生術、外科四大技術的止血、包扎、固定等重要的操作技術在實踐課上要作為重點掌握內容加強訓練,讓最重要、最常用的急救技能在高中學生中得到普及。
參考文獻
[1]張桂玲 江蘇省民辦高校大學生運動損傷情況的調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9,40-42。
[2]康才 中學生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及預防對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0,193-194。
[3]呂旺盛 張克明 林冰 等 大學生意外傷害自救與互救能力的評估[J].中國全科醫學,2007,(8),1269-1271。
[4]魏穗霞 徐小華 鄧春梅 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急救能力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1,(9),109-111。
[5]陳根芝 胡高樓 林佳 浙江師范大學學生急救知識知曉及需求現況調查.中國健康教育,2006,22,(5),402―404。
[6]曹若湘 等 北京市549名中學生參與式急救知識技能培訓效果評估[J].中國學校衛生,2014,4,(31),415―418。
[7]張軍根 等 公眾實施心肺復蘇急救技能意愿的分析.中華急診醫學雜志[J],2008,10,1111-1113。
[8]費國忠 蔡曉峰 劉藝林 急救中心和高校聯合開辦自救互救選修課的經驗總結[J].中國急救醫學,2001,(11),676-677。
[9]Zeumer H1Fibrinolysis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of the centralnervous system.In:interventional,Neuroradiology: endovascular therap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New York:Raven,1992,1411.
[10]包和《急救護理技術》與《體育》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研究[J].中國電子商務,2013,16,260-260。
篇9
模擬演練急救護理培訓一、模擬演練
模擬演練是指利用多媒體、智能模型模擬人等產品營造的逼真的現場環境和更貼近急救護理的特殊環境,在教師的指導下,被培訓者在模擬中扮演不同角色進行綜合技能訓練的一種培訓方法。
二、醫療院校護生培訓現狀
目前,發揮護生的評判性思維,強調以護生為教學主導的教育理念已經成為當代教學主題。教學模擬演練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關注,并逐漸向各個領域滲透,在國內各大院校應用于多種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各大院校將模擬演練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針對醫療護理專業學生進行以模擬演練為基礎的急救實踐課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突破性的進展,逼真的模擬演練有利于護生急救意識的培養與急救護理綜合技能的掌握。
2009年,鄭州大學護理學院對護理內科學進行了護理教學改革,根據授課內容的難易程度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對93名護理本科生內科護理學課程采用案例導入式情景模擬教學,具體分為案例導入為基礎的情景模擬展示——集中講授——小組討論總結3步驟,學生進入模擬教學后,對已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情境的認知形成沖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并且通過對問題討論和深思的過程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理論知識系統全面的深化。2011年,湖南中醫藥大學將模擬演練為主的多元化教學法應用于碩士研究生的系統化院前急救培訓中,培訓結束后進行理論閉卷考試和隨機抽簽技能考核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有突出效果的是2011年,浙江省醫學會醫學教育科研專項項目研究中,提出基于高端智能模型ECS的急救綜合情景模擬教學,使用ECS設計讓模擬演練更加逼真,比如模擬心臟或者循環系統、模擬肺或者呼吸系統,通過計算機驅動系統設置真實患者疾病的過程,并且結合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吸引器、搶救車等設備,構建了一個由重癥監護病房、控制室、多媒體室、監控系統組成的多功能實驗室,營造出強烈真實感的場景。在研究98名護理學院學生當中,92%以上護生認為ECS應用于急救模擬教學提高了自身各種急救能力和良好的職業心理素質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三、醫療單位護士培訓現狀
在醫療單位臨床實踐培訓當中,應用模擬演練進行教育培訓與考核測評。不同的科室分別制定不同的急救模擬演練培訓方案,護理人員培訓具體項目也細化到位,例如執行醫師下達的口頭醫囑、建立靜脈通道、吸氧、監測生命體征,指揮擔架工準備適宜的搬運工具,液壓擔架、脊柱板或坐式擔架等。在考核測評階段中,進行的模擬急救場景,測評護理人員以組為單位,從患者入院,制定急救預案、入院前急救時間、急救反應時間、急救護理措施實施情況等方面。
2011年,四川省德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對進行170例創傷患者采用回顧性對照研究的方法進行模擬演練培訓。研究結果顯示急救模擬演練能夠提高創傷院前急救的時效性,縮短護士急救反應時間,增加有效救護措施的實施,也有利于增強護士院前急救急救和團隊精神。2011年,廣西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為提高護士應急救護能力和整體協調能力,進行神經外科、胃腸外科、骨科、循環內科等相關科室護士急救模擬演練,設置創傷、中毒、青霉素過敏休克的情景,患者以及家屬的角色均由護士扮演,能夠使護士體驗不同角色的心里感受,急救演練直觀的培訓方法提高護士急救意識、技能以及組織、協調配合能力,同時急救演練也是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有效性和操作性的測評方法。
四、模擬演練培訓局限性
綜上所述國內模擬演練在急救護理技能培訓中,具有重復性、控制性、糾正性、感官高仿真性,在教學上有一定的優越性和創新性,培訓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也存在局限性,急救模擬演練的環境設備配備較為簡陋,缺少同意標準,演練缺乏多學科的交叉、復雜情況的處理和變化性的引導。
參考文獻:
[1]梁雁芳,冼日鳳,梁春梅.運用急救情景模擬演練提高護士應急救護能力[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7):822-823.
[2]單巖,史小艷,李艷,等.案例導入式情景教學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護理研究,2011,2(25):557-558.
[3]陽濤,曹建雄,黃孟君,等.多元化教學法在中醫院校學生院前急救培訓中的應用[J].教育論壇,2011,4(8):122-123.
[4]徐金梅,費素定,王小麗. 基于高端智能模型的急救綜合情景教學設計與效果評價[J].護理學報,2011,18(1B):18-21.
篇10
供電營業所人力資源現狀及分析
供電營業所人力資源現狀
本文以浙江省基層供電營業所中隨機抽取的兩個比較有典型性的單位作為分析樣本,這兩個營業所地處浙江省南北兩端的一個大所一個小所。樣本統計截止到2013年9月份,人力資源現狀如下:總人數為85人,按照年齡、學歷、職業資格技能等級和技術職稱分別進行統計分析,見表1-表4和對應的柱狀分析圖如圖1-圖4。
表1 按年齡段的人數分布統計表
年齡段 50后 60后 70后 80后 90后
人數 6人 43人 25人 9人 2人
占比 7.40% 50.60% 29.40% 10.60% 2.40%
表2 按學歷的人數分布統計表
學歷 初中 高中、中專 大專 本科 碩士
人數 22 49 10 4 0
占比 25.90% 57.60% 11.80% 4.70% 0%
表3 按技術職稱的人數分布統計表
技術職稱 沒職稱 助工 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人數 79人 5人 1人 0
占比 92.94% 5.88% 1.18% 0%
表4 按職業資格技能等級的人數分布統計表
職業資格 沒有資格 初級工 中級工 高級工 技師
人數 11 8 43 21 2
占比 12.9% 9.40% 50.60% 24.70% 2.40%
供電營業所人力資源現狀的分析
樣本的人員學歷、年齡、知識水平分布情況來看,相差較大,結構不夠合理,對供電營業所人力資源合理利用和管理不利,影響企業的發展壯大。
(1)從表1和圖1可以看出,1970年前出生人員比例占全體員工總數的58.%,年齡超過45歲以上共52人占全體員工總數比例高達61.17%,80年及以后出生的人員比例嚴重不足,僅為11人占比13%。總體態勢是“從年齡高到低成陡降型的曲線,而非呈正態分布的曲線”,這是一種極不合理的人力資源年齡結構模型。按照電力行業特殊工種的要求,45周歲以上人員是禁止從事登高等高風險的作業,這些同志現場工作經驗非常豐富,但知識老化不滿足現在智能化配電網建設和運行的要求。而新生代員工從工作能力以及人數上不能及時進行工作交接,難以支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2)智能化電網需要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控制、互動化方面的知識,需要高層次知識、高素質的人才。從表2和圖2可以分析出,兩個供電營業所員工整體學歷水平不高,缺乏高學歷人才。高中、中技、中專及以下學歷人員占全體員工總數的83.5%,而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只占全體員工總數的16.5%,與國家電網實施統一堅強智能電網的戰略不相匹配。
(3)表3和圖3可以反映出,專業技術人才結構不夠合理,高級技術人才短缺。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人員占比偏低,僅1人占1.17%;助理工程師5人占5.88%;無職稱人員卻占比偏高為92.95%。不能滿足技術密集的供電營業所對技術人才的高度依賴。
(4)表4和圖4折射出,專業技能人才結構不夠合理,高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短缺。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人數占比偏低,分別為24.7%、2.4%和0%;初、中級工的人數比例偏高,為60%;無技能等級證書的為12.9%。高、中、初級技能人才比例嚴重失衡,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儲備與電網事業的蓬勃發展所需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人均素質當量是衡量供電營業所員工應具有的專業知識水平或專業技能水平指標。通過樣本分析可看出,目前供電營業所員工素質當量普遍偏低。素質當量普遍存在理論知識薄弱,技能單一的現象,極大制約企業可持續發展空間。
開展供電營業所員工職業技能培訓的必要性
企業發展需求對技能培訓的客觀要求
供電營業所員工的素質當量要滿足電網的蓬勃發展,配電網的智能化運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大規模的高級量測體系(AMI)和智能用電服務的需求,因此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供電營銷配電職業技能人才已顯得刻不容緩?企業需要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在為員工提供個人升值的機會和發揮潛能的舞臺的同時,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為企業做出更多的有價值的貢獻。
供電營業所員工對實現自我價值的現實要求
對于供電營業所員工自身來說,職業技能培訓是非常現實的需要。因為當前我國電力企業的發展趨勢對員工的素質要求越來越嚴格。如果員工個人不能很好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應變力和創新能力,那么很快就會被淘汰。員工通過培訓不僅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同時具有了對抗社會競爭威脅的有力盾牌。
參與市場競爭提高人力資源當量的操作要求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戰略成為供電營業所發展的第一戰略,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擁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中獲勝。員工的培訓與開發是提高員工素質的主要方法。
完善激勵機制調動積極性的內在要求
激勵是調動供電營業所員工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共同努力的主要動力。供電營業所不僅要運用物質利益來激勵員工,更要運用精神激勵的方式來激發員工的進取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將獲取培訓機會作為一種激勵手段并更多讓員工參與供電營業所的目標管理,鼓勵員工提出改進工作的合理化建議,提供員工自身進步和發展的機會。
職業技能培訓創新模式的實踐
供電營業所員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開展相對較早,現有的資格培訓、崗位培訓和脫產培訓等模式,已無法滿足員工培訓需求的快速發展。對不同的培訓內容必須采用更為靈活的模式,提高員工的培訓參與度,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滿足不同類別、不同層次員工的培訓需求。因此通過探索和創新逐漸形成了以下一些新的技能培訓模式:
“崗前培訓”的培訓模式
“崗前培訓”是院校畢業生和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入職或上崗前進行的崗位專業培訓。內容包括崗位職責、職業技能、專業知識、安全風險,防護知識等。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規定新進大學生的6個月集中培訓,除崗位技能外還包括崗位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培訓結束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使具有較高學歷層次的院校畢業生,不僅能快速適應崗位工作的技能需求,并且從心理和能力上完成了學生到員工的華麗轉變,受到供電營業所的歡迎。
“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培訓模式
“勞模創新工作室”是緊緊圍繞國家電網公司發展戰略,以勞模先進人物為帶頭人,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為方向,有效搭建勞模領銜、員工廣泛參與、創新功能突出、管理規范有序的勞模示范引領平臺。通過創建勞模敬業示范崗、技能教學點、創新課題組以及各類先進和高技能人才的創新工作室,使之成為強化人才培養功能、強化創新創效功能、提升職工隊伍素質和、增強企業發展活力的一種培訓模式,造就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專家型的職工隊伍。
國網浙江電力公司某地市單位供電營業所成立了以勞模姓名命名的工作室,通過“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培訓模式,帶動一個團隊進行創新工作,提升職工的技能水平。同時每年在全省范圍內舉辦相應的專項培訓不少于2期,培訓人數不少于30人,通過輻射的作用,將勞模的技能進行傳遞。勞模工作室采用“N+1”的松散型團隊組織模式,進行教科研工作,2012年全年發表專業論文7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出版教材2本、獲得實用新型專利4個,極大地激勵了職工創新的熱情,提升了職業技能教學能力。
“職業導師制”的培訓模式
供電營業所“職業導師制”來源于傳統的“師徒制”,作為一種新型的培訓模式,除了強調具體技術和業務的傳授和講解,還在人際關系方面、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等諸多方面發揮作用,是一種有效的人才開發機制。“職業導師制”能夠迅速培養出符合供電營業所發展要求的人才,最大可能地發揮人才的潛能,使新員工對自己的發展前途和空間充滿信心,從思想上、感情上盡快地認可供電營業所的制度和文化,有效地防止人才的無序流動;從而完善學習型組織的建設,發揮團隊競爭優勢。
“以競代培”的培訓模式
供電營業所職業技能競賽是面向基層生產崗位的活動,突出高技能、新技術的要求,發揮職業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引領作用。作為職業培訓和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的蓬勃開展,有效地推動了職業培訓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同時在供電營業所營造了崇尚技能、學習技能、重視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
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組織了應急救援競賽,我們湖州分中心承擔了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代表隊的選拔、集訓工作,并最終在大賽中脫穎而出,取得團體第二名,個人第三、第十名的優異成績。這次競賽不僅是參賽隊員得到了提高,同時促進了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電力職工的全員應急救援能力,充分體現了“以競代培”在供電營業所職工能力培訓中的作用和地位。
“測試”的培訓模式
如果說競賽是“競技體育”,那么測試就是“全民健身”。國家電網人力資源正在開展“三考一競”活動,所謂“三考一競”就是指考試、考核、考勤和競賽。供電營業所調考就是指通過調考的模式達到全員培訓的目的的一種培訓模式。以測試這個形式來促進員工的學習熱潮。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連續四年在核心工種上開展全員調考,就是把某一工種相應技能等級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先進行自學形式展開培訓,根據測試情況進行學分累積,綜合提高員工技能素質。
以上幾種培訓新模式,雖然在人員結構上不能得到快速的徹底改善,但在近幾年供電營業所職業技能培訓實踐中,培訓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老員工對崗位的適應能力有所加強,新員工能盡快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能。這些新的職業技能培訓模式經實踐和分析總結如下:
(1)快速提升供電營業所員工素質當量必須采用職業培訓中心集中培訓和新模式松散培訓相結合的方法。職業培訓中心集中培訓能快速改善專業技能人才結構,新模式松散培訓能切實提升團隊的實戰工作技能。
(2)大體量培訓應采用集中培訓,如“崗前培訓”“競賽集訓”。人數不多則應實施“職業導師制”和“勞模工作室”的培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