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實訓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30 16:21: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導游實訓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期15天的實踐中,導游中心經理逐日開始對我講授導游事務、導游法律法規、中國旅游地理、導游事故處理等基本的導游技能以掌握必要的旅游常識;同時,我還掌握了著名景區景點的導游資料。培訓結束后,經理還組織我跟隨旅行團親自體驗導游的工作。
導游工作不僅是一門技術,同樣也是一門藝術。身為導游應具備以下基本的職業素質:
1、服務第一的原則
導游工作是一項服務工作。要想獲得旅游者真誠的贊美,就必須努力探求服務心理,樹立服務第一的意識,把為旅游者服務看成是自己光榮和重要的職責,這是導游員服務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導游員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的重要尺度和標準。
2、待人誠懇,善于溝通
顧客是旅游企業的衣食父母,要使企業在日益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導游員就必須誠懇待客,向游客提供真誠的服務。然而,與游客深入地交流與溝通則可建立導游者與旅游者的良好關系,創造友好氣氛。
3、有熱情、有信心
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熱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愿意為共同的目標奮斗;耐心又讓我們細致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同時,在實踐中,我也發現了旅游業一些方面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合理解決,對促進我國導游隊伍建設,大有稗益。
一、導游員工作方式的不合理化
目前,在導游工作中,"背書"的硬舉措仍然普遍存在,即要求導游員背誦指定篇目導游詞,并在年底進行抽查。這些方法和措施,雖然能暫時有效地提高導游員的業務水平,很大程度上杜絕亂導亂講現象發生,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不是長久之計。
二、導游員"回傭"收入的普遍化
三、社會輿論導向較為單極化
由于人們對旅行社和導游員的工作性質和功能認識不清,從而引發了對旅行社和導游員的一些誤解,游客認為外出旅游,通過旅行社安排和導游員帶領進行參觀游覽,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本可節省的費用被旅行社和導游員所賺取了。其實,事實恰恰相反。旅行社和導游為游客提供服務,理所當然要收取費用,但是這種費用并不是以犧牲游客利益為代價所取得的,而是一次性集中購買旅游相關要素,然后批發給游客,在批零差價中來實現利潤。正是因為缺乏這種認識,使社會輿論對旅行社和導游員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傾向,這種社會輿論單極化使游客降低了對旅行社和導游員的信任度,極不利于整個旅游業發展。
篇2
一、導游業務的實訓教學方式
1. 事先讓學生自由分組(4-6人一組),根據特定的教學實訓主題,查閱并收集各種資料,編寫相關文件和資料,作好實訓準備。
2. 在課堂上綜合運用情景模擬實驗、專題參與訓練、案例綜合分析、提問回答訓練等方法,分組演練,考察學生的口語表達、儀容儀態,以及對情境的適應能力。
3. 課后學生進行實訓報告寫作。
二、實訓教學操作過程的例舉
本文以導游業務第三章旅游團導游服務規范的第二節地陪導游服務規范的第五部分參觀游覽服務環節為例:
(一)課前準備工作
確定參觀游覽服務部分的實訓主題為“沿途導游服務”以及“景點游覽服務”,列出實訓案例概要,將實訓主題細化為各項學習任務及可模擬操作的情境演練。
實訓案例概要如下:
假設你現在作為汕頭青云旅行社的地接導游,在暑假負責接待一個從廣之旅的汽車團隊(QC080723梅州潮汕風情三天游)。青云旅行社的計調告知你,團隊將于明天早上從梅州到達汕頭(10:50―11:10抵達),接團地點為汕頭電視塔,全陪導游為王’R。團隊先去指定餐廳“榕香蠔烙”用餐,之后再赴南澳島的青澳灣渡假區游玩、并入住景區附近的酒店,第二天再返回市區游覽中山公園及龍泉巖兩個景點,午餐后赴潮州。
從地陪導游的角度出發,學習任務如下:
(1)請模擬從汕頭電視塔到“榕香蠔烙”用餐途中的首次團隊沿途導游的場景,設計出兩條行車路線,畫出簡要的行車線路圖;同時要說明為何選擇該行車路線?
(2)結合行車線路寫出吸引游客的沿途導游詞。 (假設司機不認得路,要邊講解邊為司機指路)
(3)前往南澳島的途中,對于南澳島的特色,以及南澳島旅游的注意事項應怎樣進行講解?怎樣順帶介紹潮汕地區相關的歷史及文化風俗?
(4)為活躍途中氣氛,請提前準備好與“海島線”或“南澳島”相關的笑話(2個)、傳說(2個)和小游戲(1個),也可補充活躍氣氛的其他想法。
從地陪導游的角度出發,實訓情境演練如下:
【演練單元】沿途導游講解中,導游與客人的交流、互動,導游與司機的交流:
(1)對于扮演導游的小組的提示:地陪要整理好沿途經過的地方性景觀資料,可以是道路、街巷、建筑,或者市集、街頭巷尾的生活剪影;適當回應客人感興趣的話題,但盡量將自己準備好的內容都展現出來;注意講解之余如何明晰地指引前進道路給司機。
(2)對于扮演客人、司機的小組的提示:站在游客的角度上,找出沿途可能引起自己好奇的事物或話題,并跟導游加以交流;從司機認路的角度出發,適當“干擾”導游講解。
(二)課堂中的教學組織
1. 安排學生分組入座,宣布必要的紀律,對事先布置好的、實訓所涉及的各場景、道具,向學生作說明。
2. 依照實訓案例概要的時間順序,依次完成各學習任務和情境演練的教學內容。每個小組的成員至少要有一次參與發言的機會。
進行首次沿途導游行車線路這一學習任務,請各小組派代表,通過投影儀向全班展示他們所設計的行車線路圖,并說明為何要這樣設計行車線路,是想最快速抵達?還是想盡可能多地展示市區沿途風貌?
全部小組線路展示之后進行全班討論,得出此學習任務的成果:
哪兩條行車線路是最合適的?各小組的行車線路圖,在繪制中有哪些優點可以學習借鑒?
進行演練單元,沿途導游講解中,導游與客人的交流、互動,導游與司機的交流。之前抽中這一演練單元的A、B小組派代表上場,A組只能派兩人(地陪和全陪),B組不限人數(司機和游客)。A組“地陪”主動推進這一演練單元的情節發展,先向游客展示之前準備好的沿途講解;B組“司機”可根據開車需要適時向“地陪”或“全陪”發問,“客人”也可根據“地陪”的講解,適當提問、交流。
篇3
關鍵詞:OBE;導游實務;教學大綱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最初來源于加拿大職業教育,目前在北美及英語系國家實施并取得較好成果[1]。OBE理念在中文語境下可以理解為“產出導向”或“成果導向”教育模式,其強調以教學成果為核心,采取遞進式教學的教育理念[2]。我國高等學校教育部門正在大規模開展的專業認證,其認證標準的核心內涵就是:建構“產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并持續改進!而“產出導向”則聚焦于“學習成果”,實現“學習成果”的關鍵在于課程的建設。
設計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大綱,必須思考這些問題:課程目標如何與學習成果的指標點掛鉤?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如何支撐課程目標的達成?課程通過什么方式考核,能夠證明課程目標的達成?也就是說,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大綱,除了傳統的課程名稱、代碼、課程性質、學時學分、先修課程等基本信息都必須具備以外,最重要的是在教學大綱中建立三個課程目標的對應關系:課程學習目標與學習成果指標點對應關系;課程學習目標與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對應關系;課程學習目標與考核方式的對應關系。
1、基于OBE理念的《導游實務》課程教學大綱應當首先建立課程學習目標與本專業學習成果指標點的對應關系(關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習成果見拙文《基于OBE理念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習成果及其與課程體系的支撐矩陣》,刊《大陸橋視野》2016.11期)。本文認為《導游實務》課程學習目標與學習成果對應關系如下:課程目標1--掌握地陪、全陪、出境領隊三種導游員所涉及的飲食、住宿、交通、游覽(講解)、購物、娛樂等實際操作方法,能夠在具體導游實踐中運用,支撐的學習成果2-實務與技能高;課程目標2--能夠進行簡單的導游詞創作,具備通過學習掌握最新導游方法的能力,支撐的學習成果4-創新與研究低;課程目標3--掌握地方特色的民族導游知識與技能,能夠與國際導游員同行順利交流與合作,支撐的學習成果5-地方特色與國際化高;課程目標4--具備與導游工作集體、相關旅游服務工作人員的協作完成旅游服務、解決存在問題的技能,具備與旅游者的良好溝通技能,支撐的學習成果6-協作與溝通高;課程目標5--熟悉導游服務中的相關法律法規、慣例與行規以及術語,并能在履行合同、投訴處理、爭議解決等具體實踐中自覺遵守,支撐的學習成果7-職業素養高。
在課程的具體實踐中,建立對應關系后,應當由本專業的該門課程責任教授(或該門課程責任小組)進行判斷課程目標的設定與學習成果的支撐是否對應與合理。
2.基于OBE理念的《導游實務》課程教學大綱第二步是建立課程學習目標與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對應關系。例如上述的課程目標1,可以建立《導游實務》課程學習目標與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對應關系:
課程目標1--掌握地陪、全陪、出境領隊三種導游員所涉及的飲食、住宿、交通、游覽(講解)、購物、娛樂等實際操作方法,能夠在具體導游實踐中運用。對應的學習成果2可以細化為:2-1熟悉旅游管理實務的內涵和方法,能綜合運用旅游管理的知識開展實踐活動;2-2能夠針對旅游管理實務中的案例,基于分析和研究形成合理的解決方案;2-3受到實務操作的技能實訓訓練,具有旅游實際工作崗位操作的技能和經歷。
其中2-1所對應的教學內容為:系統講授導游員有關知識和工作流程,強化學生導游工作的熱情;課堂講授與課堂模擬導游講解與問題處理。2-2對應的教學內容為:課堂教學列舉大量的導游實際案例分析,內容涉及地陪、全陪、出境領隊所有服務環節;對應的教學方法為:3-4人組成情景模擬小組,分別扮演旅游者、導游員、旅游服務人員等角色,就某個案例進行模擬,提高團隊合作能力。2-3所對應的教學內容為:導游模擬實驗室進行導游講解技能訓練;請一線資深導游員來課堂傳授經驗和對學生測試;對應的教學方法為:以賽促學--組織課程內的導游情景模擬賽、導游講解比賽等。
在建立對應關系后,應當由本專業的該門課程責任教授(或該門課程責任小組)進行判斷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是否對應,并判斷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講授、專題研討、案例討論、實驗、實地調研等)是否有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具體由任課教師執行。
3、基于OBE理念的《導游實務》課程教學大綱第三步是建立課程學習目標與考核方式的對應關系。本文提出,前述的課程目標1其對應的考核方式為:作業、實踐實訓;課程目標2對應的考核方式為:作業、調研報告、考試;課程目標3對應的考核方式為:作業、實踐實訓;課程目標4對應的考核方式為:案例分析、實踐實訓;課程目標5對應的考核方式為:作業、案例分析、考試。
在建立對應關系后,同樣應當由本專業的該門課程責任教授(或該門課程責任小組)進行判斷課程目標與考核方式是否相互適應,并判斷所使用的考核方式(作業、案例分析、實踐實訓、調研報告、考試等)是否有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由任課教師執行。
參考文獻:
篇4
崗位任務教學內涵
筆者所在校作為旅游業人才培養基地,如何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導游人員,提升他們的綜合職業能力是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導游人員的職業能力,是將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在特定的旅游團隊活動或情境中,進行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任務的能力。職業能力的形成主要在于知識的積累和實踐。而基于工作過程的崗位任務課程設計與實施,把崗位過程與工作過程有機融合,并將其轉化為實訓課內容。在實訓課內容與崗位任務間建立明確的聯系,既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又教會學生快速適應工作的能力。所以,筆者在導游專業教學中對崗位任務教學進行大膽嘗試。基于工作過程的崗位任務課程,是按工作過程組織課程,以完整工作過程為紐帶,以崗位任務為中心,以“做什么”和“怎樣做”為主線組織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達到有效培養職業能力的目的。
實施的內容及思路
制訂任務目標 任務目標與工作要求相一致。在導游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教學任務書,并對任務書進行分析,設置的任務與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相適應,并在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如,在《實地導游》中,有對舟山旅游景點講解這一內容,授課對象為高二導游班學生。通過一年的專業理論學習和假期在旅行社實踐的經歷,要求學生對舟山旅游景點知識根據教師要求搜集相關資料,創作導游詞并作實地講解。
任務分析 教師在制訂項目任務書時,對項目任務進行分析時,應注重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相一致。以實地導游講解中普陀山第四大寺――寶陀講寺講解為例,要求學生能根據所學知識與自我學習進行寶陀講寺講解。教師課前將全班分成5組,在教師帶領下對寶陀講寺進行實地考察。搜集的景點相關資料及圖片,要求從地理位置、建筑布局、寺院內部等進行整體了解,制作成景點PPT,自行創作導游詞進行介紹。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合作能力,加深對景點的感性認知。學生要提交任務研究報告書。報告書要求包含小組合作中具體的階段任務分工及實施情況,以及對活動過程的反思,培養學生分析及總結工作的能力。
實施階段 教師關于模擬導游任務的簡要說明;學生準備進行模擬導游活動:佩戴好模擬導游證,手持模擬導游旗,使學生進入模擬導游狀態。各小組選派代表進行PPT展示并進行同步講解,使學生在模擬導游服務過程中充分體會到作為導游人員具備的基本能力。學生進行小組互相點評,談學習所得與感悟,最后分組撰寫任務教學報告。教師總結,通過觀察學生在學習和講解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點,并提出建設方案。
崗位任務教學評價體系
篇5
關鍵詞:旅游管理;實訓教學;現狀;應對策略
國務院辦公廳與2013年2月18日正式面向社會《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提出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目標:到2020年,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游休閑消費水平大幅增長,國民休閑質量顯著提高,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國民旅游休閑體系基本建成。隨著國民旅游休閑體系的完善與建成旅游產業必定會得到快速發展,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強,特別是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學生更受歡迎。這一趨勢對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訓課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旅游實訓教學的現狀
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訓課是為了培養旅游市場需要的專業人才,但目前旅游實訓課的現狀不能令人滿意,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一)專業情況
旅游實訓課的課程總數較少,這導致對學生的培訓不夠。實訓課在旅游教學的總課時中所占比例小,雖然這種情況近年來在各高校受到關注,相關課程有所增加,但實訓課的比例占總課時的比例不超過20%。教學方法簡單,教師講的多,學生做的少。有些實訓課程由于師資、設備等原因,往往不能開起來,就算開出也不得不減少相應的課程。課程內容較為陳舊,缺乏實踐性和創新性,不能適應新時期旅游產業發展的需求。旅游實訓課開的較為隨意,由于各學校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實訓課的開設主要根據現有的實際情況,有些不需要較昂貴的設備和場地如客房、餐飲擺臺能開,有些則開不出來如酒水與咖啡調配、前臺操作等。
相關教學條件、設施不完備。實訓設備及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備,一些培訓的視聽資料要么不具備,要么已經過時,不能與旅游產業發展現狀相一致。學校經費投入有限,無法滿足每個實訓室的需要。雖然有些學校建立了模擬實訓室,但這些模擬實訓室內各項配套設施與真正的工作環境還是有差距,難以達到現實的客服環境,仿真度較小。部分實訓課由于軟硬件不配套致使部分實訓課無法真正開出來。目前很多學校如通化師范學院都實行大班授課,一節課往往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實際操作,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訓。
(二)教師情況
教師教學方式固化,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往往以講授為主,而實踐操作水平不高。一些青年教師剛從高校畢業,學識水平雖然較高,但缺乏實踐經驗,很少有在酒店、旅行社、賓館、茶藝館從業的經歷,即便是有過實習經歷一般來說時間也比較短并且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教師教學水平不高,致使許多實訓課程開不出來。以通師為例,酒水咖啡實訓室沒開出來,就是因為沒有懂這方面的教師。目前,很多學校都缺乏專業實訓教師,參加實訓教學的教師多是同時兼具理論課程的教學。教師多為理論教學為主,實訓課往往不是教師主要努力的方向,這導致提高實訓課的教學水平較難。
教學內容上突出餐飲、前臺、客房等領域。教師講的多、演示的多,學生參與的少。教學過程單一,主要是由教師講授相關知識,然后再讓學生們實踐操作,不能保證學生們是否對教師講授的實訓課程完全了解。在課堂上教師演示的多,教師講完后就由學生自己操作,在實訓過程中教師一味強調乏味的技能練習,很少對技能實施的原理進行解釋,缺少對操作標準的分析與綜合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導致學生在日后工作過程中遇到特殊情況不只如何變通,缺乏應對突況的經驗。
(三)學生情況
由于教學設備、教師情況不盡合理,部分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實訓效果不理想。部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差,還有的不認真,不能很好地按程序完成實訓的教學環節,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學生還認為反正日后到酒店等企業實習,等實習的時候再學也一樣,平時的實訓是沒有必要的,導致平時上實訓課就是應付了事。致使用人單位聘任應屆畢業生不得不再次對學生進行培訓,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二、高校旅游實訓教學策略分析——基于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基礎上
實訓教學與平常所說的專業實習、見習、考察等實踐教學類型不同,它是實踐教學當中的一種,實訓強調更多的是在特定場所下即可控狀態下的模擬學習訓練方式,它比其它的實踐教學類型更具有計劃性和可控性。實訓教學要求教師具有在一定條件下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能與學生進行互控性的交流和知識傳授的能力。調整高校旅游實訓課程的設置重點應放在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職業技能。
實訓課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出適應旅游產業需要的人才。建立以人為本,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為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學校方面
為了提高旅游實訓教學課程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高校應該采取多種科學的策略。首先應該建設好實訓室,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訓室主要包括茶藝實訓室、中餐實訓室、西餐實訓室、酒吧實訓室、客房實訓室、導游實訓室、旅游電子商務實訓室等。實訓室的建設要突出仿真模擬特征,為學生創造仿真的訓練環境。“通過課堂模擬練習對學生進行前廳、客房、餐廳服務、導游、景區接待等技能強化訓練,使學生系統掌握各個環節的基本服務技能,使學生進入角色,縮短由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轉變過程。”這些實訓室也有缺點,一是這些實訓室是在學校內設置的,跟不上校外實際的發展情況,授課較為呆板和落后。二是這些實訓室缺乏相應的管理人才,不能很好的充分利用這些場地、器材。
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訓基地應盡量實施仿真模擬化。在學校建立實訓基地,使學生完成茶藝技能培訓、配備中餐、調制雞尾酒、西餐擺盤,客房服務培訓導游實訓室、旅游電子商務培訓。有條件的話可以在校內開辦飯店、旅行社、茶藝館等實體企業,這樣既可以解決校內實訓課缺乏實踐經驗的不足又可以為學校創收,一舉兩得。同時,教師在參與創辦企業的過程中可以將所學知識與實際融合,提高管理經驗、實訓技能。這種企業的創辦可以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如飯店、茶藝館可以在學校的食堂內開設。旅行社可以依托學校與其它企業一同創辦。
為了使實訓室更好地發揮其作用,高校還應建立一套健全的實訓基地管理辦法,規范教師及學生們的行為,使得實訓基地有一套科學的管理機制如立評估機制、信息反饋機制等。如明確學校及各系院領導職責權利,建立健全旅游實訓中心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并組織、落實檢查、總結、評比、考核及考評工作。協助相關人事部門做好實訓教師的隊伍建設,崗位培訓,薪資待遇,職稱、職務評聘工作。緊緊圍繞旅游實訓的各個環節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還應該“考慮開設單獨的管理能力實訓課程,根據市場對人才能力的需求,設計專項訓練項目,以綜合訓練、社會調查、案例分析、參與科學研究等靈活、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用于實踐。”[2](P.91)
建立學校與企業合作機制,校企共同協商構建新的培養模式與平臺。根據企業的需要設計實訓課程,使得雙方結合的更加緊密。高校應根據國內外旅游業發展的現狀不斷修訂教學大綱,調整人才培養的模式,制定專業技能的操作及考核標準,不斷滿足企業及市場的需要。建立健全教學、管理、實踐、評估體系,培養更多社會需要的實踐性、應用型人才。
(二)教師方面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訓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實訓教學能力的提升。
1.派教師去培訓,主要有兩條措施:第一,派教師去專業學校進修。這樣可以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了解和掌握學術界先進管理、經營理念。第二,派教師去相關旅游企業,這樣教師可以掌握本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了解更多地了解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基本環節,學習更先進管理經營、管理模式,有條件的話可以讓教師到相關企業做兼職,增強他們的業務能力。
2.邀請相關行業如企業家、酒店的高層管理人員及其他具有本行業豐富經營的優秀人才到學校講學,作報告,參與對學生的培訓。這樣可以使學生們了解本行業最新的管理經營、模式,提升學生們對本行業的認識深度。
3.對教師實施獎懲機制此機制包括職稱晉職、評選先進、進修學習等等,同時建立獎金激勵機制。對完成任務的人加以獎勵,在物資及職務晉升方面給予支持。
(三)學生方面
旅游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要按照環節進行,盡量模仿現實環境。讓學生成為實訓課堂的主導者,學生主動實施、參與各種實訓過程與實訓環節。
支持學生參加行業技能競賽,如如導游基礎知識比賽、導游規范與應變題比賽、景點導游講解比賽、禮貌禮儀比賽、酒店服務中式鋪床比賽、中餐宴會擺臺比賽,導游英語比賽、茶藝技能比賽、花藝比賽、調酒比賽、烹飪比賽。通過參加各種專業賽事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專業技能、學習興趣。教師亦可通過這種技能競賽提高管理水平,為更多的學生服務,有利于培養更多的專業學生。
通過現代化的光盤、圖片,電腦仿真系統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光盤、瀏覽圖片,參與電腦仿真系統的模擬管理、培訓等,接近實際情況,提升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通過計算機模擬系統和多媒體投影系統以及信息采集、分析、輸出系統,使參加實訓的學生們可以在虛擬的旅游場景中,通過電腦操作在各種旅游景點、酒店等虛擬模型中,進行旅游、餐飲住宿,選擇旅游路線、游覽旅游景點。在虛擬的環境中還可以引導學生掌握導游詞、參與酒店的接待、管理。“讓學生在這些實訓場所進入預先設定的角色,體驗職業生活,在職業角色模擬中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技能仿真教學無論是‘從角色到理論’還是‘從理論到角色’,都十分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及創造性的發揮,使學生能夠較好地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且更形象地理解專業名詞、專業術語和旅游服務中必須掌握的各種技能。”[3] (P.659)
參考文獻
[1]嬌麗會,黃解宇.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分析(以運城學院為例)[J].運 城學院學報,2009,(1).
篇6
培養思想品德優良、人文素養高、導游理論知識扎實、服務技能熟練、交往能力與服務意識強、身心健康的能勝任游覽帶領與游覽指導工作的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勞動服務人才是我國當今高職旅游專業導游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圍繞這一基本目標并結合我國現今高職學校生源的實際情況等方面的因素,我們認為,我國現今高職旅游專業的導游人才的培養途徑或方式必須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更高的綜合性。所謂存在的東西必然有存在的道理。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有需求就才會強大。大學,這象牙塔的頂級人才市場,必然吸引外人,為外人所關注,則校園導游培養也順應時事而起。
校園導游和社會上其他導游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校園導游不同于社會上的導游,不是以職業生存為目的。校園導游可以說是一種校園文化和提升校園藝術氛圍的一種宣傳形式,通過校園導游的培養和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能力也為未來就業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大學生校園導游應該具備的素質
(一)校園導游員的內在素質
1.熱情友好,盡職盡責。校園導游是學校的形象大使,是學校對外交流接待的名片。校園導游的性格應該活潑開朗、樸實大方和樂于助人的精神。通過校園導游熱情周到的專業接待講解服務體現出校園導游的職業精神。
2.待人誠懇,誠信為本。對待客人要一視同仁,絕對不可以因為客人的類型不同而區別對待,都應該誠實守信,表里如一。以專業過硬的知識水平和精彩的講解,認真的為客人服務,留下好的口碑對學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舉止端莊,文明好客。良好的外在氣質和熱情能贏得學校客人的好感。因此學校導游員的衣著必須整潔絕對不可以邋遢和太隨意。儀表和態度要盡量做到讓客人舒適。體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和朝氣蓬勃的氣息。
4.身體健康,積極向上。校園旅游接待工作是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工作,對導游員的個人素質要求較高。在講解過程中不僅要照顧客人的聽講的心理需求還要關心客人的細節變化,甚至是一些突如其來的提問,都要盡量做到滿足客人的需求。
(二)校園導游員的外在素質
校園導游應該是美的使者,是學校的形象。因此校園導游的言談、舉止、儀表、儀容、禮節、禮儀等等就是導游應該具備的外在素質。
二、接待人員的業務修養
第一,完美服務品質。提供完美細致的服務是旅游發展的關鍵。要想達到品質服務,先要更用心服務,甘心做好為游客服務。一定要干一行愛一行。
第二,流利的外語能力。能夠熟練運用外語對導游人員來說非常重要,在面對外賓時可以更好地溝通和交流文化,更可以拉近游客和導游員的距離,為客人提供微笑服務和更優質的服務。
第三,豐富的知識儲備。游客的多樣性和旅游景點的復雜性,要求導游工作者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以不變應萬變。作為導游必須是萬事通,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因此,應該開設必要的課程,從理論和實踐中培養導游專業知識,以豐富的知識素養為工作做好奠基石,爭取為同學們營造更好的環境和職業氣氛,按導游工作的規格要求學生。
三、營造校園導游氛圍的途徑
(一)營造校園物質環境
1.校園概況。校園概況應該體現旅游特色。院內種植各種花草樹木,品種繁多,以校園為例熟悉當地的植物特色,可以體會四季更替和園林的風景畫面。
2.教師布置。室內教室的布置也應該突出導游專業特色,設立導游知識簡報窗、導游風景線,訂閱各種旅游類報刊雜志、旅游宣傳語等,也可以讓同學們自由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將教室進行布置。
3.旅游實訓教室。學校建立專業的旅游實訓教室。導游工作的性質和形式比較繁瑣,實踐性又很強,必須要好好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
(二)營造校園文化環境
1.榜樣效應。學校可以組織安排優秀畢業生回學校宣講報告會,讓優秀的畢業生談談自己的工作體會和經驗,指導和激勵愛好導游事業的學生不斷明確學習目標和確立自己的理想,然后為理想而奮斗。請旅行社的經理來學校講一些當代的旅游形式,讓學生對導游有更濃厚的興趣。
2.參加導游技能大賽。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出去參加技能大賽項目,可以是個人風采導游大賽、景點導游講解大賽、景點導游詞設計大賽。
3.開辟第二節課。選拔優秀導游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到著名景點為學生做導游宣講和示范課堂,然后讓學生進行模擬景點講解,邀請現場景點導游做知識點評,讓學生增強自信,更堅定職業目標。
四、大學生校園導游計劃的實施
(一)籌備階段
挑選系中形象好、素質好、外語好的優秀生,選拔優秀教師對感興趣的同學進行崗前培訓,通過實地演練和教師示范講解說明,導游專業化指導學生,讓學生們更好的掌握導游的技巧和技能。
(二)學生報告
1.增加了見識閱歷。通過和不同的訪客接觸,可以增加自己的閱歷和見聞,在和客人接觸的過程中也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了解自己更多未知的世界,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多的收獲。
2.鍛煉了膽量氣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每次都能欣然接受并從容應對,做好每一次接待。
3.學會了守時嚴謹。大家會意識到把時間進行推算,提前做好準備和計劃,這樣在回答問題時才能及時回復,使工作更加順利。
篇7
一、“縣校合作”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背景
1、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高職院校可助力縣域發展
黨的十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當前階段,以縣域為基礎的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亟需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的積極參與[1]。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浙江寧海縣的“校縣合作”模式通過8年的建設,率先在制造業領域形成了“總部―基地”辦學特色,走在了全國前列。在此基礎上,各方將拓寬合作領域、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引導‘縣校合作’從單一的科技合作向一體化合作發展,建立“資源整合、多贏共進”的全方位互動的長效合作機制。以此為契機,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浙江寧海縣新近成立了徐霞客旅游學院,將繼續引領“縣校合作”的發展方向,續寫新的篇章。
2、休閑度假旅游的不斷興起,旅游教育可加速行業轉型
眾多學者認為,休閑度假旅游、休閑產業將成為我國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休閑經濟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發展速度非常迅速[2]。寧海縣作為徐霞客開游地和中國旅游日的發祥地,擁有海洋、溫泉等特色資源,2011年接待游客68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62億元,已有9大旅游景區,國家4A級、3A級旅游景區各2家,現已將休閑度假旅游作為拉動消費、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推進,亟需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徐霞客旅游學院的成立正當其時,能夠發揮其支撐作用。
3、旅游管理畢業生培養方案有待提升
我國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最早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以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的誕生為標志。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各地的旅游教育也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發展起來,各大專院校也分別在地理、歷史、經濟、英語、管理等專業的基礎上,相繼成立或開設了旅游專業,目前已經形成以專科、本科為基礎,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內的完整的培養體系。
根據相關研究報告,目前我國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規模龐大,質量不高;專業同質,缺乏特色;理論滯后,脫離實踐;課程求全,體系不佳;技能不足,訓練較少;以及師資培養不暢,教材建設落后,教學方法呆板等,難以完成培養旅游高技能人才的任務。學生到工作崗位上往往達不到旅游企業的用人需求,且學生在旅游企業內工作一段時間后流失率較高[3],此種狀況亟需改變。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旅游管理專業教育始于2001年,在十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先后嘗試了“崗位課程”、“工學交替”、“訂單式”、 “2+1”等多種模式改革,導游資格證通過率、首次就業率等多項指標領先于同類院校,具備了一定的改革經驗和基礎。
4、高職教育改革需要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模式需要不斷創新
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對旅游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旅游專業教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旅游專業人員急缺的局面,但在培養質量上卻無法完全滿足客人需要和企業的用人需求,高職旅游專業教育水平仍尚待提高。如何與地方縣級政府、旅游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良性互動,與旅游企業進行密切合作,是高職旅游專業教育進行提升水平應重視、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應持續改革和創新。
二、“四維聯動”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模式
我們通過文獻回顧,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式調查政府、企業、學校狀況,了解旅游職業崗位需求及崗位技能,研究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摸清了旅游工作崗位與教學環節內在的對應關系,探索“校縣全面合作、多元多層對接、學工緊密相連,企業全程參與、課堂與職場打通,校企相互滲透”的機構、時間、空間、人員“四維聯動”的旅游人才培養新模式。
1、探索“校縣全面合作,多元多層對接”的機構聯動模式
“縣校合作”層面,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浙江寧海縣共同組建了徐霞客旅游學院、寧海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院和寧海高技能人才培訓學院,走向全面合作,便于教師開展研究、服務實踐鍛煉。專業與旅游主管部門對接層面,探索與旅游局下屬的旅游培訓中心合作開展培訓。教師與旅游行業對接層面,探索與旅游協會合作,成立旅游專業(行業)委員會。在學生與旅游企業對接層面,新開辟一批旅游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作為緊密型合作企業和校外實踐(實訓)基地,并嘗試共建營業性的酒吧及旅行社。探索發揮高職院校、縣級政府、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旅游企業等方面的優勢,多種渠道,多種方式籌集資金,資源共享,共同投資和建設校外實踐(實訓)基地。如此,校縣搭臺,從上至下,多層對接,主體多元,形式多樣,全面聯動,在縱向延伸,在平面延展,形成從上而下的環環相扣的各級各類機構,成為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組織保證。
2、探索“學工緊密相連,企業全程參與”的時間聯動模式
在教學安排中,高職階段三年實踐不中斷,每個學期有訓練,認識實習、企業見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層層遞進。我們推出實踐學分,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在旅游企業進行兼職打工,反復強化,不斷深入,從而實現時間的“分段分時聯動、課內課外聯動、學期內外聯動”。同時,還將在校外實踐(實訓)基地建設中引入產業經營理念,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借助優秀旅游企業的外力促進專業發展:研究旅游企業崗位人才需求狀況,舉辦旅游專業(行業)委員會活動,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與企業交流討論,邀請行業專家參與授課或講座,聘請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等擔任實踐(實訓)指導教師,合作開發教材,以及旅游企業贊助并參與導游風采大賽、小批量訂單培養、企業提前錄用畢業生及做好行業名師帶徒工程,加大企業參與實踐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使得高職旅游專業校外實踐教學日益貼近崗位和企業需要,最終服務于當地旅游經濟。
3、探索“課堂與職場打通,校企相互滲透”的空間聯動模式
將探索把課堂與職場相連 ,努力嘗試理論學習與職業工作的一致性,如:在校園進行導游基本功訓練,在景區進行景點講解訓練,在本市進行地陪導游訓練,在華東地區進行全陪導游訓練。不斷加強實踐,積累服務經驗,提高職業能力。同時,結合線路踩點、景點采風、課余兼職、跟團實習、頂崗導游、義務導游、撰寫導游詞大賽、攝影比賽等,大力推行工學交替,加大實踐學分比重,使學生獲得最充分、最先進的生產現場實踐訓練,提高學生實戰水平。通過校企合作創設真實環境,努力往“課堂即職場、職場設課堂”的方向邁進,使得空間聯動起來。由于學生有多次在旅游企業工作的機會,有多次與旅游企業接觸的機會,也有了更多雙向了解和選擇的機會,為學生職業技能的養成和順利就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前提條件,實現零距離或近距離就業。
4、 探索“人員身份互換,多方互惠共贏”的人員聯動模式
我們選擇合作基礎良好、關心高職教育發展、管理先進水平的高星級飯店、國際旅行社等旅游企業為合作伙伴,專業教師積極參與旅行社的生產和服務,參與導游培訓、線路設計、活動策劃、營銷推廣,并為其旅游景區的開發、導游詞的撰寫、服務程序的設計、管理過程的診斷、在崗員工的培訓等提供智力支持,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同時,為寧海縣提供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考前培訓。另一方面,企業骨干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承擔實踐教學和實習指導任務、負責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定期舉辦專題講座、指派專人為學院實驗旅行社提供人力支持等。同時,校外實訓基地積極探索開拓實訓、培訓、咨詢全方位的服務功能,融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科技與社會服務為一體,實現教學、研究、培訓、服務一條龍。
三、“縣校合作”下“四維聯動”的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
我們的改革方案以機構為基礎,以利益為紐帶,以管理為保障,以人員為動力,創造了“多元參與,多層對接,共建共享,永續發展”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1、重心下移,服務縣域,面向基層培養高技能人才
長期以來,受制于經濟和產業發展水平不高和高等教育資源稀缺且配置不均等原因,高校畢業生中真正深入縣域就業的不多,這在事實上造成了縣域發展的人才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的局面。我們主動適應縣域發展需要,找準旅游專業在縣域經濟和產業發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力度,面向旅游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旅游人才,切實提高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2、面向崗位,工作導向,工學結合提高實踐有效性
我校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面向導游、酒店服務等基層服務與管理崗位,基于工作過程重構專業實踐(實訓)體系,基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和獲取從業資格的需要選擇實踐(實訓)教學內容,確保學生所學即所用、所學能所用。同時,注重在做中學,在工作當中獲取知識、技能、態度和經驗。高職院校與合作企業共同建設既能反映真實生產的復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又可實現理論和實踐教學功能的實踐實訓教學場所,工學結合將能大幅提高實踐(實訓)教學的有效性。
3、多元參與,多層對接,拓展服務社會廣度和深度
我們充分考慮了地方上的縣政府、旅游局、旅游協會、旅游企業的多元參與,又在學校層面有相應的徐霞客旅游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專業教師、高職學生的參與,通過徐霞客旅游學院、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院、高技能人才培訓學院、旅游培訓中心、旅游研究中心、校企合辦旅行社或酒吧、企業實踐(實訓)等,讓專業教師邁出校門,讓企業骨干走進課堂,讓學生服務于企業,拓展了師生服務社會的廣度和深度。
4、利益驅動,各方合力,助推校企合作的永續發展
在“四維聯動”模式下,各相關方均有自己的利益訴求:縣級政府追求經濟發展及形象提升,旅游局追求旅游經濟發展及行業地位提升,旅游協會期望增加凝聚并解決問題,旅游企業渴望獲取人才及提升素質;高職院校追求擴大辦學空間及社會影響,專業教師期望自我提升及施展才華,專業學生期待提升技能及增強就業競爭力……在組織、制度保障下,各方投入資金、設施、設備、智力、人力及其他支持,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并共享建設的成果,從而實現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永續發展。
四、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案的保障機制
1、政府支持的推動機制
我國高職教育尚處低級階段,且具備公共產品的特征,若無政府的大力支持,很難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經驗表明,政府部門的產業政策、宏觀調控、資金投入,是推進專業教育發展的強大力量。在縣校合作中,積極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優惠條件、獎勵措施和經費資助,是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四維聯動”改革中必須予以重點考慮的問題。
2、校企互惠的利益機制
在高職旅游專業改革與建設中,企業的利益主要體現在:獲得學校為企業提供的廉價勞動力,爭取到政府對企業的鼓勵政策、因校企合作而帶來的良好社會聲譽,以及學校對企業在人才培養、員工培訓、產品開發方面的支持。而學校的利益體現在:得到企業設施、環境和師資的支持,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完成實踐實訓教學任務,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在此過程中,如何調動校企雙方的積極性,使得它們為了自身需求的利益而主動付出,通過互利共贏來維系長期合作的良好關系,是必須重點考慮的第二個問題。
3、組織運行的管理機制
管理機制包括功能設定、機構設置、環境建設、人員配備、日常運行等,應做好教學、師資、學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時,應建立評估機制,從教學計劃的執行、監督、評價,教師的配備、進修、考核 ,學生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進行評價與指導。
【參考文獻】
[1]熊惠平, 蔡澤偉. “縣校合作”式協同創新:高職教育“下移”發展簡論[J]. 教育與經濟, 2012, (4):43-45
篇8
1旅游管理專業介紹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設置方向主要有導游方向、旅行社經營管理方向和酒店管理方向。旅游管理專業主要課程有:管理學、現代服務業管理、旅游經濟學、旅游學概論、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心理學、旅游地理、旅游美學、旅行社管理、導游基礎、導游實務、旅游法、旅游開發與規劃、酒店管理概論、餐飲管理、前臺與客房管理、旅游商務英語、會展管理、旅游項目策劃、景區服務與管理、旅游禮儀等。目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主要引進培養雙師型教師,結合旅游管理專業特色,加強開發建設校企合作下的實訓基地,強化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以旅游經濟發展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按照“訂單式”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零適應期”下的“崗位技能遞進式”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2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目標以及旅游經濟發展需求,在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提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寬口徑+重應用”理念下,為適應新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培養德智體全面旅游人才;掌握經濟學、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培養具備專業知識和現代服務理念的旅游人才;加大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力度,培養能夠在旅游景區、旅行社和酒店等企業工作的應用型技能人才。旅游經濟發展對專業人才有極高要求,因此,旅游管理專業要基于旅游經濟發展需求,促進專業轉型,加大對旅游專業人才實踐技能的培養,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應用型人才。
3旅游管理專業“崗位技能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式設計
3.1實踐教學具體模塊設計
旅游管理專業以旅游經濟發展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按照“訂單式”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設計“零適應期”下的“崗位技能遞進式”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設計的不同層次崗位技能遞進教學內容,將“基礎崗位技能+專業崗位技能+綜合崗位技能+企業頂崗實習”遞進式融入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不斷改革旅游管理課程體系,加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建設,推進旅游崗位技能遞進實踐教學,全面提升旅游專業人才崗位技能,實現旅游專業人才零距離就業。旅游管理專業“崗位技能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式具體設計包括四層級“基礎崗位技能+專業崗位技能+綜合崗位技能+企業頂崗實習”(圖1),其中,基礎崗位技能實踐教學是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入學初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基礎認知和初步感受,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采取旅游景區參觀和旅行社考察等活動;專業崗位技能實踐教學是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低年級階段,對旅游管理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在校內形象訓練室學習儀容儀態,并輔以導游、酒店服務體驗等活動實踐;綜合崗位技能實踐教學是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中間階段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在校內旅游綜合訓練室學習綜合崗位技能,并配合旅游景區、旅行社和酒店等實訓基地參與常規管理實習;企業頂崗實習實踐教學是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高年級階段應用大學階段所學知識,配合畢業實習到旅游景區、旅行社和酒店等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習。
3.2實踐教學內容組織安排
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四大“崗位技能遞進式”模塊是相互獨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是結合不同階段所學理論知識設計的不同實踐教學內容,是對“基礎崗位技能+專業崗位技能+綜合崗位技能+企業頂崗實習”不同模塊的組合。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筆者建議設計基礎學習(入學專業教育、軍訓、計算機操作)、操作學習(儀容儀態、語言技能)的基礎崗位技能項目,前廳服務管理、客房服務管理、餐飲服務管理、旅行社服務管理、旅游產品策劃服務管理等分崗輪換的專業崗位技能項目,綜合旅游企業戰略管理實訓、旅游市場營銷實訓、社會實踐、旅游企業管理軟件操作等綜合實訓的綜合崗位技能項目,畢業實習的企業頂崗實習項目,具體的實踐教學組織安排如表1所示,采取校內外結合實踐教學方式,完成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任務。
3.3實踐教學模式具體實施
筆者認為結合旅游管理專業特點,深入挖掘旅游管理專業課堂實訓內容,充實實踐教學項目。同時,應利用校園文化的軟實力,以旅游社團為基點,倡導鼓勵學生開展相關專業活動,以校園實戰形式鍛煉學生崗位技能。此外,在畢業之際,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還可以參加畢業實習,進行企業頂崗實習。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還可以結合教學實際組織學生參觀考察企業基地。總之,在旅游管理專業“崗位技能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式下,要結合“課堂實訓+校園實戰+社會實習”實踐平臺,推進實踐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在旅游管理專業課堂實訓中,教師應結合旅游管理專業理論知識講授,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凝練提出課堂實訓項目,切實提升學生實踐崗位技能。基于旅游專業課堂實訓,還可以設計旅游崗位技能大賽,充實擴展實踐項目內容,實現旅游管理專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習,以課堂實訓形式,要求學生以課件形式匯報實踐報告,連接崗位技能,鍛煉學生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靈活思維能力。在旅游管理專業校園實戰中,可以教師為牽頭,倡導鼓勵學生成立旅游管理社團,結合旅游管理專業開展相關活動,以校園文化活動為主線,凝練旅游管理專業崗位技能訓練項目,以校園實戰形式演練旅游管理專業實踐內容。如,旅游社團撰寫的“城市游”旅游路線規劃書,通過路線的規劃、成本的控制、住宿的安排、特色活動設計等活動,讓學生全程參與,通過校園實戰平臺,實踐所學知識。社會實習是對課堂實訓和校園實戰的延伸,在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之際,學生將走出校園,在未來職業規劃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頂崗實習企業進行社會實習。高校應積極拓展社會實習實踐平臺,在校企合作機制下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習活動,不僅滿足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實習需求,也滿足社會單位專業人才需求,向社會輸送實踐應用型人才。
4結論
篇9
關鍵詞:導游項目;課程設計;能力目標
課程設計的意義與價值不言而喻,正如戴士弘先生強調那樣,不少課程理論分量過重,內容抽象難懂,加上“一言堂”的教學方法,[1]任課老師如不對其進行精心改造,設計行之有效的訓練項目,其教學效果則可想而知,更遑論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那么,應該如何開展教學項目設計呢?
十多年來,我們一面參研教改理念,圍繞“能力目標、項目載體和能力實訓”原則,一面借鑒同行寶貴經驗,對原有《導游業務》教材體例進行大量刪改,精選導游案例、設計應變項目,補充接待技巧,通過“學中做”與“做中學”等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2]。
一、“四部七階轉進式”的項目設計思路
與一般的各班分組教學不同的是,在設計課程子項目時,我們注重將有關導游理論分別拓展為問題呈現與小組解析、分工合作與資料查詢、成員答疑與相互討論、課件制作與課堂答辯四個部分,在陳健平等老師的教改方法基礎上[3],將子項目拓展為多個層次遞進的單元設計階段,往往采用“七階轉進”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潛移默化地培養其能力。下面以校園地陪接待為例,看看我們的子項目是如何設計的:
階段一,創設地陪接待情境。我們先讓學生了解有關要求,以便學生積極參與,提高探究興趣。
階段二,地陪接待任務分工。放手讓各組自定組長1-2人,小組內部明確個人任務:要求作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階段三,限時讓大家分頭查找資料、形成基本觀點。
階段四,小組頭腦風暴。各組通過交流討論,相互啟迪,逐漸達成共識,確定小組課件報告思路。
階段五,草擬匯報課件。課件制作要求結構合理,條分縷析,圖文并茂,論點鮮明,言必有據。
階段六,潤色完善提高。提煉深化小組思路、修改美化課件,穿插多種工具,極盡各組才干,如既可以制作電影解說視頻,也可設計為微課形式或網絡主播等多種手段進行呈現,盡顯各組風采。
階段七,課堂交流匯報。各組至少安排五個同學上臺匯報,可由一人負責小組任務與組織安排介紹,一人主講,一人補充,一人計時,一人協助播放課件,要求小組成員密切合作,彰顯團隊精神。
各組匯報時要求扼要地闡明基本思路、基本觀點、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法等,匯報時間限定為3-5分鐘,然后,答疑時間可安排在5-7分鐘之內;針對匯報中存在的疑點,老師可以邊引導其它同學自由發問,邊總結點評。
這種層層推進的教學子項目設計思路,要求老師一是熟悉崗位技能,二是富有創新能力,三是善于項目設計。力求精心設計的各子項目,既能涵蓋重點、切中難點,又要角度新穎、難易適中;既有學術性和趣味性[4],又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既有可操作性和代表性,又可綱舉目張,讓同學們受益匪淺,“學了還想再學”。
二、集貫穿性與持續性為一身的項目設計思路
本課程整合成“經營模擬公司、邀請高管講座、剖析導游案例、開展主題辯論、組織小品表演、景點采線考察、假日兼職講解、組織參加各類技能大賽等7個訓練項目,融教材理論與實訓內容于一體,使之具有貫穿性、覆蓋性、持續性和綜合性的“一體化”特點,下面選取五類項目略加闡析。
(一)輪班經營模擬公司。與當地旅游企業合作共建的校企共育人才培養平臺,攜手共建校內模擬旅游公司,安排學生輪流在這個真實的校內基地實訓,可由企業負責監督、老師負責指導,校企共同評估考核,以期錘煉學生的導游技能。
(二)每三周組織一次辯論。結合所學內容,由老師設計如“導游小費,受之無愧”;“導游講解,能吹是金”;“山河美不美,全靠導游一張嘴”;“導游宰客,實屬無奈”;“導游生活,光輝短暫”等6個辯題,然后圍繞其中一個辯題,組織學生搜集材料,寫出辯稿,遵循辯論程序,在課堂上分大組交鋒。辯論時,老師引導辯論方向,避免偏袒,但可為劣勢方加油打氣,以免出現一邊倒的困局,影響論辯效果。
(三)組織導游小品表演。作為模擬崗位現場情景,腳本由師生共同創作,小組抽簽分別扮演導游、游客等角色,圍繞某個主題展開小品表演。情節設計時盡量曲折,篇幅短小精悍,綜合運用寫實、夸張和幽默等多種手法來褒貶導游行為。高職學生不少同學性格外向,課前如能加以必要彩排準備,一般均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景點采線與現場講解。這兩個項目可同時進行,一般是提前設計線路,課后申請校車,老師帶隊指導,學生輪流訓練的教學方式,它能讓學生一面體會接送團隊、模擬路途講解,感受景觀之美,一面實地觀摩導游團隊接送程序技巧。
(五)組織導游技能大賽。學然后知不足,“賽然后方知攻”。近年來,導游競賽越趨激烈,選手們如能在限定的幾分鐘內,歷經自選和抽簽景點講解、導游知識測試、才藝評比等多個環節,并可脫穎而出,其綜合素養與表達能力,確實非同凡響。分班組織技能競賽,既考驗同學們的組織能力,也是提升能力的一個難得機會。
上述綜合性項目設計不僅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樂于參與,而且如組織得當的話,既能提高師生自身能力,又能讓同學們滿懷期待,“練了還想再練”。
三、融參與性與體驗性一體的項目設計思路
按照戴士弘老師的觀點,任何教學設計都要首先確認能力目標,才能圍繞目標來開展相關的教學設計。參考趙愛華老師的研究成果[5],導游業務課程項目設計中將著重圍繞以下幾個能力目標來展開深化。
一名稱職導游,除了職業操守好、法制意識強、具備出色的控團應變能力,既能獨當一面地處理各種導游事故,也還要善于從工作發現行業趨勢,并能通過論文報告的形式表達出來。
由于生源背景不一,多年教改項目設計經驗表明,課程項目開發亟需因地制宜,將導游知識分析與模擬項目訓練有機結合,力求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注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進而突出學生為主體的教改理念。
還是以“地陪程序”為例,老師大都圍繞“迎送”環節來展開模擬導游練習,有的老師也會挑選本地景點作為講解對象,也有的以新生作為對象,將課改與新生教育結合起來,這些項目都不錯,但距離現實畢竟遠了一點。而有些老師,如高洪濤[6]和趙立民[7]等人的教改實踐就挺有意思,值得我們借鑒拓展:
首先,就地取材。結合校園環境,趙老師選取了如教學樓臺階、行政樓噴泉,運動場和教學樓等12個校園景點。
其次,命名詩意化。師生一起來給校園景觀起一個好名字,如“111級臺階、五彩噴泉、民族情調的辦公樓、精巧別致的運動場、傲然聳立的教學樓、窗明幾凈的餐廳、錯落有致的學生宿舍區、百米綠墻、融和溫馨的老師宿舍區、別墅小院、民族賓館、寧靜心怡的松樹林”等,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學色彩。
然后,分組創作。介紹完如何撰寫導游詞后,老師要求每組同學就其中2個景點自擬“標題”并撰寫講解詞,要求各組選題不能重復。
接著,修改潤色。任課老師除了自己對學生的習作進行修改、整理,綜合成一份較為完善的導游講解詞,還請其它老師甚至是中文高手加以潤色,使之成為一份規范成型的景點解說詞。
最后,示范解說。選出數位口才較好的同學,輪流為全班同學導游講解,深得好評。借助手機、DV、相機,還可將此制成視頻,這既是份獨特的學院宣傳資料,也是課改產品的成果。
上述項目設計,無疑會增大教學難度。但在此模式下,學生主體性通過“參與”過程得到了充分發揮,就地取材,直觀可行,成就感快,容易激發“試一試”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們欲罷難收,往往“試了還想再試”。
參考文獻:
[1]祁穎.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6):132-133.
[2]魏詠梅.試論《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J].閩江職業大學學報,2001(2):34.
[3]陳健平.對導游業務專業課教學問題的若干探討[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報,2005(2):40.
[4]戎麗平.“任務型教學法”在《導游業務》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2010(5):23-24.
[5]趙愛華.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遼寧高職學報,2004(5):78.
篇10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思考
旅游業作為朝陽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將成為21世紀最大的產業之一。職業院校要適應新時期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面對旅游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教學設置,積極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旅游人才。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旅游管理專業是蘇州技師學院重點建設專業之一,應緊密結合蘇州當地快速發展的經濟與旅游事業,深化校企合作,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大力開展以實境教學為主要形式的理實一體化教學,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積極培養導游人才。
一、專業定位
根據行業企業調研和對導游職業崗位群的崗位分析、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確定導游專業定位及人才培養目標。導游專業服務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服務公司等旅游企事業單位,主要工作崗位群是導游崗、旅游營銷崗、旅游接待崗,發展工作崗位群是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服務公司等相關企業中層管理崗位,相關工作崗位群是星級酒店餐飲客房服務崗位和茶藝服務崗位等,畢業生應取得的崗位證書有導游資格證書、普通話證書、計算機證書等。
二、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一體化教學。第一階段,學習導游應具備的經驗性導游知識,通過基礎課程學習和短線實踐教學,由專兼職教師共同對學生進行專業和職業崗位的介紹。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網絡平臺進行旅游景點的感知教學,使學生形成更直接、更深刻的職業認知,從而明確學習目標和方向。第二階段,在校內仿真環境和校外實景環境中,實行校企互訓,學習系統化導游專業知識。由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在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訓練。在本階段,學生能夠掌握系統化導游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得以不斷提升。第三階段,學生參加實習,在實習期間,企業和學校共同進行管理和考核,企業負責安排經驗豐富的導游人員作為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導游工作,使學生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深入的專業理論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2.實境育人。導游專業的學生更需要實際的操練,應讓學生在實境中學習演練。學校需要不間斷地組織進行實境教學。這樣學生既熟悉了職業環境,掌握了導游知識,又提高了實際工作能力。在學期中,可安排學生到蘇州拙政園、留園等著名景點進行短線實境學習;還可到旅游購物中心學習購物技巧,到星級酒店學習服務技能。在暑期,可安排學生到旅行社頂崗實習,熟悉導游、計調、旅行社營銷、旅游接待等崗位的工作流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帶團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產品設計與營銷能力。
三、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1.建設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的教學團隊。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的教學團隊。培養高水平的專業帶頭人、專業骨干教師和雙師素質教師,聘請行業企業知名專家擔任兼職教師。我們通過國內與國外進修、到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項目、技能培訓等途徑,打造一支雙師結構合理、職業技能過硬、教學能力突出的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2.建立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我們依托蘇州優勢資源,利用社會旅游教育資源,本著“互惠雙贏”的原則,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根據專業所需,與不同的公司單位建立合作關系,這些合作單位可分為四個不同的類型,即旅游景點景區類、旅行社類、旅游購物類和賓館飯店類。
3.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我們從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出發,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聘請行業企業專家積極參與,構建基于導游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做學交替,不斷提高實際導游服務能力。學生能力培養采取遞進方式進行,從認知導游服務開始,依次經過演練導游服務、旅游購物服務、旅行社崗位服務、帶團導游綜合服務等環節,學生從入校的感知導游到畢業實習,其服務水平與技能是一個滾動遞進、不斷提高的過程。
4.實施合理的考核與評價。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實施過程性及總結性評價,教學考核評價注重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三方評價”,即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實習單位評價相結合;“多方考核”,即從課堂模擬導游、實境帶團、團隊活動、實習報告、期末面試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能力遞進”,指能力考核要求的遞進與時間上的遞進。能力考核核心指標隨著課程任務難度的加大而加大難度,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景點導游、地陪導游、全陪導游到國際導游對其能力的考核呈遞進上升趨勢。為了提高考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考核評價體系中,對考核內容、考核指標、分值分配、評價標準等幾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體現崗位能力標準與課程考核標準的一致性,提高教學考核評價的客觀性、公正性和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