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畢業個人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7 00:42: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技校畢業個人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技校畢業個人總結

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真得很快就過去,現在的我也即將邁出學校的大門,走向社會這個大舞臺,展放在校所學的才能,在校期間,學到的專業技術,科目很多,也為在出去社會工作奠定了根的基礎,更加深了在社會的應辯能力,所以很感謝學校帶給我的知識和才能。現將二年來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在校期間的主要學習和成績。

在這二學期中,我學習了一些專業課程和一些輔助課程,如專業課:物流概論、第三方物流、會計電算化、會計原理等;及輔助課:公共關系、經濟法、英語等。所學到的知識,雖說都是理論知識,聽起課會覺得很枯燥,相對跟上機操作的課程比,但老師說得很詳細,栩栩如生,相當得有趣,學得不錯,不論專業課程還是輔助課程,總得來說成績是可以的,也獲得第一的獎學金,為父母減輕經濟負擔。

二、在校期間的實踐

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會去工廠或酒店進行實踐工作,如做服務員,普通員工。到開學時就回校。學校也曾組織過到工廠實習,因先前有過實習經驗,在工廠實習也很快適應。在實踐中,我學到在校所學不到的事物,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質及應辯能力,讓自己升華,長大了很多。最大的收獲是讓我知道學校和社會是不一樣的,在學校中,被老師、同學的愛包圍著,不受傷害,在社會中,沒有人會憐惜你,他們只會為自己的利益生活,而不顧你。你也只能為自己打拼,努力做出成績讓別人看,你是不錯的人才,沒有你做不到的事,別人可以做得事,你也可以做得到,也比別人做得更好,如果你不努力的,就什么都不屬于你最后也讓人更看不起你。實踐的好處是讓自己認清了社會,知道社會原本的樣子,了解社會的現實,比較社會的發展與在學校、家里的不一樣,回到學校要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做出規劃圖,規劃自己的未來,做出更好的打算。

篇2

一、制定切實有效的規章制度和學生考核制度

針對我院學生的現狀、學院、班級,學生公寓等各級管理部門都制定了可行的規章制度,將學生在校的日常行為表現、學習表現、實習情況等按比例納入學生的整體考核,最終的考核成績與畢業時就業推薦掛鉤。作為學生管理者要公平公正,真正將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從制度上獎優懲劣,有效地規范學生的行為表現。

二、重視思想品德、文明禮儀教育

有這樣一件事,被我院的領導在大會上反復講了多次:幾年前,某大型國企招工,幾所技工類學校的學生各自站成隊伍同時來應聘面試。但是原定面試的時間已過了1個小時,仍不見企業招聘人員露面。這時大部分學生早已等不及,隊伍散亂,一些學生甚至掏出煙來解煙癮,并開始大聲抱怨。但唯有一所某知名技校的學生隊伍依然整齊有序。過了一會兒,企業招聘人員出來宣布,這所知名技校的所有學生留下,其他學校的學生走人。

由此可見,想提高就業成功率不但要練就過硬的技術,同時還要學會做人做事,日常舉止文明,懂禮貌,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遵守職業道德。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因此,我院每年都很重視新生入學時的入學教育,從學院規章制度、法制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入手,讓學生入學后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日常學生管理中,嚴抓課堂紀律,出勤,儀容儀表,課間操,個人及校園衛生,文明用語等;對于吸煙,打架,酗酒鬧事,欺負同學,破壞公物等不良現象及時制止,嚴肅處理;實行班會進課堂,針對學生日常出現的問題,利用班會課進行及時的教育和疏導。

三、用高度的責任心培養學生,用真誠的愛心感染學生

技校的學生管理是一件有挑戰性的工作。單純的硬性的制度化管理有時缺乏人性化,單純的說教式教育有時顯得蒼白無力。無論是一線上課的教師、班主任還是其他學生管理者,都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去培養引導教育學生,用真誠的愛心和誨人不倦的耐心去感染學生。

技校的學生雖然有諸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他們每個人都有可愛和可取的一面,都有潛力可挖。他們看似不羈的外表下有一顆渴望被肯定,被尊重的心。這需要學生管理者傾注更多的心血和耐心。我們平時要多與學生溝通,清楚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和個人情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理解他們心中所想,這樣我們在做思想工作時,才會抓住要害,真正把工作做到學生心里去。學生遇到學習,生活和就業的困難,我們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及時伸出援手。學生犯了錯誤,批評處理他的同時,要做好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將不良影響減少到最小。不要戴著有色眼鏡歧視疏遠他們,相反從各個方面多關愛引導,學生才會從內心里感受到溫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下決心改正。老師對學生掏心掏肺,肝膽相照,學生就會敞開心扉,無論多么頑劣的學生都會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真心付出的關愛,之后對他們的管理教育就會順暢。

四、幫助學生規劃自己的職業理想和人生理想

技校的學生畢業后即面臨就業。但是大多數學生在入校時并不了解技校的管理方式和學習方式,對他們所選擇的專業和就業前景也知之甚少。因此,要在學生入學之初就向學生進行專業介紹,介紹當前的社會需求,進行職業道德和就業指導,引導他們規劃自己的職業方向和人生目標。這樣學生在四年或兩年的學習中會努力學習專業技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在就業前進行面試指導和勞動法的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就業成功率。

篇3

時光如逝,歲月如流,一轉眼的時光,珍貴的兩年技校生活已接近尾聲,感覺非常有必要總結一下技校兩年的得失,從中繼承做得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顧走過的路,也更是為了看清將來要走的路。

這一年來.在老師和同學們關心、幫助下,通過自身不斷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進步。在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中,體會到了知識就是人的力量源泉,沒有專業知識、專業技巧,什么成功都不會與你相約,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解所學的東西才能便于日后面對社會的種種問題。對于現實社會,我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夠成為適應這個社會的新型人才,將以我的所學完完全全的融會到工作當中去,所以現在屬于我們的知識儲備期。曾經有位老師跟我們說過:人的機遇難求,當機遇來的時候就要好好的抓住它,當時如果你沒有駕馭它的能力,你還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從你的身邊溜走,而無可奈何,與其到時后悔,不如現在好好儲備自己的知識量,時刻準備著,等待著機會的到來。

雖然我理論學習成績不是非常好,但我卻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現以此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我端正了學習態度。在我走進技校時,腦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從重壓下解放出來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技校也是需努力認真的學習。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下,看到周圍的同學們拼命的學習,我也打消了初衷,開始技校的學習旅程。

(二)、我懂得了運用學習方法同時注重獨立思考。要想學好只埋頭苦學是不行的,要學會“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話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來這里的目的就是要學會“漁”,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換了好多種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請教。隨著學習的進步,我不止是學到了課本知識,我的心智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在技術方面的提高,我認為這對于將來很重要。在學習知識這段時間里,我更與老師建立了濃厚的師生情誼。老師們的諄諄教導,使我體會了學習的樂趣。我與身邊許多同學,也建立了良好的學習關系,互幫互助,克服難關。

(三)、我在兩年的技校學習中,認真積極參加每次實習,鍛煉了自我的技術,受益匪淺。我虛心求學、刻苦認真、吃苦耐勞,工作兢兢業業,及時總結,老師對我也是非常的喜歡,在我的不斷努力中終于拿到了我應該得到的結果。

(四)、思想上: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學習鄧--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學習"xx大"文件和朱容基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結合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講話,積極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追求人格的升華,注重自己的品行。在這兩年中,我堅持著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讀了一些名著和幾本完善人格的書,對自己有所幫助,越來越認識到品行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關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所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都以品德至上來要求自己。平時友愛同學,尊師重道,樂于助人。以前只是覺得幫助別人感到很開心,是一種傳統美德。現在我理解道理,樂于助人不僅能鑄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會得到很多利益,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回顧兩年技校生活,我很高興能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曾經幫助過他們,相對的,在我有困難時我的同學們也無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對于老師,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為他們在我彷徨的時候指導幫助我。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助,我可能將不知道何去何從。

篇4

大部分家長送孩子來技校上學,是想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畢業后能找份滿意的工作。可現實往往讓家長們頭疼,很多技校畢業生不是被企業辭退,就是看不上所選企業,往往試用期沒過就一拍兩散。面對如此眾多的企業和畢業生,為什么就找不到雙方都滿意的“共同點”呢?筆者認為這個共同點就是“訂單培養”,針對企業需求,各技工院校摒棄傳統的教育模式,對市場進行“精準定位”,然后對學生“量體裁衣”,實現校企“無縫對接”。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提供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并參與到教學的相關過程,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結合崗位需求組織教學,學生畢業后便可到企業直接上崗工作。

一、訂單招生、合作培養的優勢

1.讓學生在選擇學校的同時就選擇了就業的企業,入學后就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和就業目標,在辦理入學手續的同時,學校、企業與學生三方簽定就業協議,讓“進學校就等于進工廠”的招生理念深入人心,解除了學生、家長對就業問題的后顧之憂。

2.企業依據用人計劃委托學校單獨招生,單獨組班,校企雙方合作培養,根據企業的崗位要求和技術特點培養“適用型”技能人才。

王靜是某企業負責人,談及與技工院校合作,高興地說:“這兩年技校的專業設置和我們公司用工需求非常對口,畢業生到廠就能上崗。以前我經常跑招聘會、人才市場,但還總是覺得用工難、技工缺,而且這樣招聘來的工人,不是數量招不夠就是個人能力達不到企業用工需要,每年光是招聘、培訓工人就耗去企業一大筆資金,現在隨著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模式的開展,不但能培養出針對我們企業崗位所需的大批技術工人,而且技術硬、效率高、成本低。限制我們企業發展的用工難題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

3.提升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降低學校的教學成本。在基礎知識和通用技能夠用的情況下,學校將按照企業用人要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刪減一些邊遠課程。同時引入企業崗位技術標準、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聘請企業的技術骨干進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校園內、課堂上就多方接觸未來就業的企業和崗位,為他們走進企業快速適應和勝任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訂單招生、合作培養應注意的問題

1.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多渠道發展“訂單式”培養模式,努力提高就業質量

學校招生就業部門應根據自身的辦學能力和開設專業,廣泛進行社會調查,了解企業的發展狀況和新項目的開發,掌握人力資源使用和儲備情況,根據用人周期對其進行訂單培養。本著“校企雙贏”、畢業生滿意為就業指導準則,與學校輻射區域內外大型企業廣泛簽訂訂單人才培養方案,并對每一家合作企業精挑細選、上門考察,努力使“訂單”培養模式更加突出職業特點,使學校培養與企業崗位需求實現“零距離”對接,做到讓企業放心、學生及家長舒心。

2.科學部署,重視“信息反饋”,避免“訂單式”培養模式軌道偏移

畢業生想找到理想的工作,用工企業想找到合適的員工,雙方心情都很急切,都想順利完成各自的目標,“訂單式”人才培養恰好滿足了雙方需求。但應當注意的是,校企雙方雖然共同制定了人才培養計劃,具體到經濟環境、企業質量、學校的師資隊伍來說,最終的結果很難預料。校企雙方一旦違約,或是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的“共同點”偏移,甚至脫節,學校按照這個企業量身定做的畢業生,能不能適應別的企業發展要求?換句話說,除了這家企業,訂單學生還能不能順利找到滿意的崗位,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篇5

近幾年,國家雖然一再強調要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但技工學校的主要生源仍然是那些因怕影響升學率而不讓參加中考的學生和中考成績處于下游的學生,還有個別是高中沒有上完的學生。這些學生中的大部分是學習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為上的差生,是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

面對這樣的學生,技校教學管理工作該怎樣進行呢?筆者總結這幾年擔任技工學校班主任的工作經驗,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教會學生做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具體說就是要喚起學生的責任心,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一、教師要有責任心

鑫龍技校的校訓第一條就是學做人。可見,技工學校教育的首要問題就在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喚起學生的責任心。學校要給學生一個信念:我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對自己、對父母、對他人負責,好好學習專業技能,好好生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要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教師首先要有責任心,找準教育的突破口。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學生的責任心和責任感,應在每一件小事中去培養,使學生畢業后實現“沒有教育的教育”,形成學生的自我教育模式。學生只有自己要求上進,才能真正受益終身。教師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個行為。

二、教師要有愛心

具備責任心的信念將使學生付諸責任心的行為。由于初中階段的不良表現,一些學生經常會被老師忽視、排斥、指責,導致他們對技工學校的老師有一種條件反射式的疏離感或壓抑感,擔心老師會歧視自己,懷疑老師會與自己有意過不去。因此,不少學生在思想上排斥老師,不愿意與老師交流,更不愿意聽老師講大道理。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老師更要有耐心和愛心,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做朋友,像家長一樣關心每一個學生,通過一件一件具體的實例,使他們逐漸從心理陰影中走出來,成為一個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

三、教師要注重引導與督促,用言傳身教來影響學生

技校學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初中基礎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導致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不足、學習態度不夠認真。班主任老師要多給學生鼓勁,告訴他們:你們既然已經選擇了技工學校,那就要學到一門過硬的技術,這樣畢業后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如果你們現在還像過去那樣不好好學習,即使將來學校給你們找到好工作,你們也無法勝任。假如你們是企業老板,你會選用什么樣的員工?會選用既沒有技術又得過且過,既沒有進取心又沒有責任感的員工嗎?你們都很聰明,技工學校開設的理論課主要是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而實習課主要是實際操作。這些課程雖然與初中基礎知識有關,但是聯系不是很密切,只要現在用心學習,是能夠學好的。

技工學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遠離父母,住在學校,班主任老師要經常去學生宿舍了解、關心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每天打掃干凈宿舍,疊好被褥,整齊擺放日常用品,搞好個人衛生,事情雖然簡單,但只要天天堅持,就體現出了他們的責任心,他們通過管理自己的宿舍就逐步培養出了責任感。

班主任要通過身教來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喚起學生的責任感。例如,一些技校生花錢沒有節制,經常有學生找班主任借錢。作為班主任老師,必須問明情況,并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杜絕學生的不正常消費。另外,技校生在生病的時候,往往在心理上會感到很孤單。這時班主任就要像父母一樣關心他們,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問候,都會讓學生心里感到暖融融的。

篇6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技校生;培育策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最基礎和最核心的價值觀念,是社會主義社會科學的價值發展導向,是指導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的價值核心,是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價值升華與高度概括。

一、對技校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意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非常明確地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內容,并從國家、社會和公民三個層面總結、反映了當前全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新的概括與高度凝練,對我國公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思想與行為能夠產生最積極的規范和引導作用。

(一)促進技校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觀念

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正呈現出蓬勃l展的趨勢。技校生不但是高技能人才的后備補充,而且是未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同時也是社會文明道德風尚最重要的體現者與傳承者。加強對技校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可幫助其堅定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并使其自覺投身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事業中去。由于技校生畢業之后必然要步入社會,其行為將會影響和改變周圍的人,所以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地融入技校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采用多管齊下的方式推動技校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不但有益于端正其思想觀念,而且還能夠形成以技校生為基點,輻射全社會的巨大正能量。

(二)促進技校生傳承“工匠精神”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好時機。技校學生作為高技能人才的后備力量不斷發展壯大,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必將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匠精神是對工藝文化的傳承與科技的創新,并不是因循守舊,偏執地守著古老的技藝。要想在新時代取得進步,就必須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造新工藝、新技術。這其中更多包含的是技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沉淀與融合。如今中國制造在全世界已經有了較強的影響力,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制造業整體仍然處于大而不強、產品檔次整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弱的水平。中國制造業急需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真正打造出高水準的產品,從制造大國變為制造強國。

(三)促進技校生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實際就是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有效彌補技校生在辯證邏輯思維和社會生活經驗等方面的不足,還能夠幫助技校生在價值觀多元化的斗爭過程中統一思想,同時還可幫助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時進行創新,以促進技校生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二、技校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存在的問題

(一)西方文化思想的侵入導致技校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認可

素質教育雖已實施五年,但客觀地講,當前我國的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地位上還與知識教育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較多的評價都以學生學習成績標準,大多數時候對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忽視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技校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持“無關緊要”和“只求考試過關”的態度也就很正常了。大多數技校學生在16-19歲之間,精力充沛,學習能力非常強。但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由于許多外來文化以及不良思潮的影響,技校學生很容易在學習與生活中表現出過于看重個人價值,個性張揚等問題。此外,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本身就處在一個叛逆期,許多學生不愿意授受過多的約束,對于學習以及學校所組織的一些活動參與積極性有所欠缺。雖然他們在內心中已經懂得了道德、是非、榮辱等價值觀念,也渴望通過積極學習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但在多元文化沖擊的背景下,他們的價值觀、價值追求都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盛行導致技校生急功近利

大部分技校生認為: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民族精神非常重要,其關系著一個民族的生死存亡。在他們心中,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最崇高的地位,他們均將為人民創造福利作為各自終生的奮斗目標。然而還有少數技校生認為民族精神不重要,甚至公開表示民族精神無足輕重。部分技校生還錯誤地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也就是私有化,他們不能認識與接受改革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失誤。

(三)課堂教育作用無法得到最大化發揮

雖然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技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也經歷了許多次的調整與改革,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加上陳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表現出了厭學情緒。同時,陳舊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無法應用其理論知識來解釋當前社會中存在的不同現象,無法為技校學生提供解決疑惑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師不斷地在課堂中向學生灌輸知識,課堂中缺少互動,導致技校學生無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全方位的理解。換句話說,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作用沒有得到最大化發揮。

三、技校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策略

(一)在德育課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

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經營好師生關系,能讓學生產生愛屋及烏的情感,從而主動親近教師,并接受德育課程的學習。這就能為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德育課的有效滲透打下良好基礎。例如,在學習經濟與政治常識第四課“走進公民的政治生活”“提高公民素養”時,教師可以先擺出一些事例,稍做分析后,讓學生嘗試選擇:抵制日貨,是否應該參與?是否可以用激烈的方式參與?然后再讓學生結合書本知識思考:怎樣提升自身的經濟、政治素養,才不至于在社會活動中幫倒忙?最后再挑明:富強、文明是我們應有的社會主義價值取向與追求。

(二)在校園專題活動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若能在教學過程中將榜樣的力量充分地輻射到整個學生群體中,則必將帶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例如:德育教師可借助媒體素材,采用專題形式進行教學;也可將社會熱點事件巧妙地與課堂教學結合,以此讓學生感受榜樣的力量,從而給學生以道德的滋潤;還可以利用身邊小事開展德育教育。學校還可以通過實施誠信考場來對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進行培養,讓學生在親力親為中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際形成過程。

(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理解,感悟,體驗,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精髓逐步內化為學生個體核心價值觀的運行體系。創設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行動中充分體驗,有助于學生內在的思辨、選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內涵逐步融入自身價值觀體系并不斷固化。例如,組織校園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設計不同的調查問卷,并在校園讓嫦蚱淥學生隨機展開調查,收集調查數據并撰寫調查報告。各小組在課堂上彼此分享,在校園內進行公示調查報告。又如,組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廣告語設計比賽與投票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名優企業等等。

(四)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

技校生社會實踐活動必須堅持知行合一的原則,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以及養成教育,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結合技校生的專業、年級進行有針對性的合理安排。發揮技校生的專業特長和優勢,強化專業技術,拓展專業知識。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思想實際以及特點,注重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并且在實踐教育的環節當中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者活動,開展技校生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技校生在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充分利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面向全校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讓技校生更好地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陣地和要義。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技校生的核心價值觀培育,實際是要將技校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這也是現階段技工學校德育教育中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技工學校應采用多種途徑、多種形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地深入學生內心,并指導著學生行動。

【參考文獻】

[1]潘小瑩.技校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與探索[J].職業,2015(23):20-21.

[2]耿亞彬,楊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鏈接[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5(03):16-18.

篇7

【關鍵詞】 英語學習 心理 引導

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中國人的工用、生活、交流等一切的一切越來越離不開英語,英語已成為人們工用、生活、交流的必要工具,也成為新時代、新環境下的技校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作為技校的英語教師應該怎樣把握好技校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和學習心理,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真正使學生“愿學、好學、樂學”?本文從調查技校生英語學習情況和學習心理因素入手,簡要描述技校生英語學習的幾個心理態勢并做分類的歸因分析,運用心理學理論,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一些實用的技校英語學習心理引導策略。

為了能更真實、更詳細、更全面地了解技校學生英語學習情況和學習心理,也為了形成該文真實有效的數據資料,筆者對某技校2001屆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經統計得出一些調查數據,分析如下:

調查表第一部分側重于簡單地了解技校生在初中三年的英語學習情況:

約39%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一點興趣,約27%學生認為自己學習英語無所謂什么興趣;約39%的學生認為到初三時英語成績在班中處于中等水平,約32%認為處于中偏下水平;約66%的學生沒想過自己讀技校的原因之一是為了逃避學更難、更多的英語(以前技校對學生的英語要求不像其他學科那么嚴格,因此有小部分放棄英語的學生選擇了讀技校)。以上調查結果比大多數技校英語教師預想的要好,同時也說明學生已經完全意識到了隨著科技發展、改革開放深入、社會進步,逃避英語學習必將無法生存、被社會淘汰,在校學習階段學習英語。

約42%的學生認為自己英語從初二開始落后,約39%的學生認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思想不夠重視,主觀努力不夠,約35%的學生認為自己語法是最薄弱的環節。以上數據至少從一個側面說明:雖然是技校生,但絕大部分學生能比較客觀正確地分析自己英語學習的不足之處。但在長久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的確落后了。

技校生的英語學習受學習目的和目標、興趣和態度、精神健康狀況、智力水平、英語學習的適應性、學習英語的背景情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調查表第二部分從與技校生英語學習密切相關的幾個心理因素及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方面了解現階段英語學習情況:

約48%的學生在技校對英語學習仍有一點興趣,但學習的目的性不夠明確,約49%的學生認為學英語、做作業是因為要交作業,要檢查,要應付各種考試,為了順利畢業;在課堂學習中,約47%的學生承認自己的注意力只能集中20-30分鐘,約44%的學生喜歡教師用大部分中文,少部分英文相結合的形式來講課。看來,技校英語教師不得不面對和接受這一事實,適當地降低教學要求和難度。在教學中必須面向全體,特別注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多的顧及大部分學生。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多用學生喜聞樂見、能夠理解接受的方法,深入淺出地上好每一堂課。

約28%的學生每隔兩三天才復習一次英語,約35%的學生在家復習英語,不知不覺就開上小差,約35%的學生認識到要學好英語,自己最缺少的是毅力。在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的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隨著學習廣度、深度的增加,學生僅憑興趣而沒有明確、強烈的內在動機,沒有良好的、正確的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恐怕學習英語是難以持久的。作為技校英語教師,不能僅滿足于上好課,更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做好這項工作顯得尤為迫切。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

調查表第三部分側重于了解技校生對今后英語學習的打算及今后英語重要性的意識程度:

約55%的學生大概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今后兩年(在技校畢業前)提高英語水平;約34%的學生想在今后兩年提高英語水平但認為自己沒有毅力,怕吃苦。看來,技校生對學習英語的信心還不足,畏難情緒不小。

約46%的學生認為畢業后(上大學除外)如果家長或單位還要求學英語,才會繼續學英語,約52%的學生認為中國入世貿可能會使自己有更多使用英語的機會。看來,技校生對社會發展的趨勢可能并不十分熱心,對將來自身的發展思考較少,缺乏憂患意識。

通過本次有針對性的調查,筆者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數據資料,更進一步深入了解了技校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和學習心理。同時也引發了筆者回顧和小結兩年來的英語教學,學習心理學,學習有關的教育學理論。從與技校生英語學習有關的幾個心理因素分析入手,探索在技校基礎英語教學中已采取的策略。

英語學習的幾個心理因素和技校基礎英語教學中的心理引導策略與英語教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任何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都離不開對心理學的了解和深入研究。心理學可以為英語教師提供有關人的心理性能、特性和規律等方面的知識。英語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和性格,以及學生的心理發展,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教育,促進學生智力、情感、意志和性格的發展。“心理學要求在外語教學中注意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個性因素的和諧作用和發展,同時把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基本規律性聯合作為指導外語技能訓練和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依據。”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心理學的原理,分析學生心理狀況,指導英語教學,探索掌握記憶的規律和方法,從而搞好外語教學。

一、動機、注意和興趣

1.1 動機

動機是由某種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但可實現的行為傾向,是激勵或推動人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動因。它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因和外部誘因結合而成的心理狀態。為了有效地、長期地進行有意義的英語教學,動機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學生的精神狀況(如性格、情緒等),學生的智力水平和英語學習的適應性,學生學習英語的背景情況,學生的年齡、興趣、態度,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和目標等等都與學生的動機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

1.2 注意

注意是一種心理現象,是一切心理活動的開端和必要條件。它貫穿在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中,有著組織心理活動的作用,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現象的指向和集中。動機對于學習的促進作用,主要是以注意的加強做中介的。

1.3 興趣

興趣是探究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積極態度,是一個人優先地對一定事物發生注意的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份,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是學習的動力,也是發展智力潛能的契機。產生興趣的兩個基本因素是求知欲和客體的肯定的情緒態度。因此,只有那些對英語學習有濃厚興趣,把學習看成自己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個認識活動激活起來。“興趣是注意的基礎。”學生越對教師的教學感興趣,注意力就越能為教師所吸引,就越能了解和理解有用知識的內容;而對有用知識的內容了解和理解得越深,又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兩者互為因果關系。

如何來培養和激發技校學生學習英語的正確動機?在教學實踐中,怎樣利用注意的規律性?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主要依靠英語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組織等方面做細致的工作。

1.3.1 要對學生進行學習英語的目的教育。

使學生了解學習英語對社會、對個人的重要作用,尤其使其明了掌握英語是跨世紀人才所必須的素質。同時要使學生懂得,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如果沒有崇高的目的,沒有意志力,很可能半途而廢。

1.3.2 創造條件,想方設法培養和發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英語老師教學的方法要生動、活潑、形象,具有啟發性。在課堂教學操練活動中,可引進競賽機制,刺激學生的情緒。教學中要多用情景教學、直觀教學、聲光教材及多媒體教學等手段。利用這些“新異刺激物”,形成一個令人神往的、饒有趣味的教學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技校一年級學生,仍然對發音接龍競賽、看圖猜單詞、看碟片復習課文等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熱情和注意力,有的學生甚至會為了一兩分或一句結論性的話爭得面紅耳赤。在課堂上,讓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耳、口、眼、手)盡可能多地同時運用,起到協調作用,讓每一位學生“有事可做”,興趣才能持久不衰,注意力才能長久不敗。

1.3.3 認真鉆研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課前精心設計選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難易相當,方法多樣,作業分量適度,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征,使學生聽得懂,練得有趣,有所得,有提高。那么,他們的心理活動會自然而然地指向和集中于課堂學習活動上。如在技校英語教材某課中,出現spare一詞,它主要有三種詞性和與之相應的詞義:(1)adj.多余的,備用的;(2)vt.節省,分讓;(3)n.備件,替換品。為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和正確應用,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例句:Can you spare me ten minutes to buy a spare tyre ? I have no spare. 第一個是動詞,意為“分讓”;第二個是形容詞,意為“多余的,備用的”;第三個是名詞,意為“備件,替換品”。學生通過興趣盎然的閱讀、理解、分析、眼界開闊、印象深刻。

1.3.4 鼓勵學生大膽參與語言實踐,為學生創造參加大量語言實踐的機會。

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不僅可以使課堂生動活潑,加大教學密度、深度和廣度,強化和鞏固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有成效;還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活動中經常受到成就感的鼓舞。與重高和普高學生相比,技校學生在初中三年英語學習相對落后,受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環境的制約,遇到為難之處可能更容易失去信心和耐心。教師要逐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意志力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為培養興趣和動機,也不妨適當降低難度,有意地創造各種機會,要以鼓勵參與為先。

1.3.5 恰當運用言語策略和非言語策略。

對于英語教師來說,語言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武器,也是組織學生注意力的工具。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規范、語音正確,語調升降標準,語速適中,使學生置身于比較地道的英語氛圍中,這樣才會激發學生興趣并使其保持。與此同時,輔之以眼神、面部表情、形體動作,以簡單易行的手勢這些無聲語言,以及壯物、言志、傳情的非言語策略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

1.3.6 因材施教,因學生而異。

技校一年級學生在生理上已普遍開始發育進入青春期,但在心理發育上尚處在不穩階段,未必能與生理發育同步。在對學生的態度方面:教師既要和藹、熱情、親切、平等對學生,又要溫和而不放任,嚴肅而不粗暴;在對學生的要求方面:由于受技校一年級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水平的限制,教師既要對學生要求具體,從字母書寫的格式,到單詞句子的拼寫及其規范性,到口語的語音、語調等,都要嚴格要求,促其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培養和鞏固正確的學習習慣,又要對學生要求恰當、有針對性,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方法及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教師要及時、公正、以理服人,既要嚴格要求學生,又要以表揚為主。當然,適當的批評也是有利于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的,但要注意掌握分寸與尺度。在評價差生時,必須注意有一個使其獲得肯定和贊揚的機會,要有意地安排他們參與語言活動,讓他們表現自己,從少到多,由易到難,一定時間量變的積累就會導致質變的結果,這尤其對激發技校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影響很大。在這方面,向來是一個方法問題,實際上體現了一個教師的情感問題,也反映了教師思想方法上的哲學水平。

二、記憶

記憶是人腦的機制,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記憶力是智力結構中的重要成份之一。英語記憶,是已學的英語知識的獲得跟保持。對于英語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的有關記憶的分類是:機械記憶、理解記憶、文學與邏輯記憶、形象記憶、視覺與聽覺記憶和運動記憶。機械記憶依靠反復來強化;理解記憶則是依靠聯想,在透徹理解學習材料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懂了才能記得住。因此,在英語學習中,對所學材料不僅要反復練習,也必須反復思考加深理解。

掌握記憶的規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前提。教師要根據青少年記憶的特點來組織英語教學,一般來說,英語學習中容易記住的是語法知識,其次是語音,最容易遺忘的是詞匯。在此,結合兩年的教學,談談筆者在詞匯教學中應用記憶規律所注意的幾個方面:

2.1 讓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耳、口、眼、手)盡可能多地同時運用,協調作用。對學生用看、聽、說、讀、結合的方法進行詞匯教學。技校一年級學生在剛入學時,這方面表現較為欠缺。教師要反復提醒、鼓勵、表揚,強化學生這一意識。利用直觀教具,圖片、模型、事物、簡筆畫等可經常使用。這樣不但形象、直觀,有利學生掌握單詞還可以使學生盡快進入課文的學習中,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2 采用溫故知新的方法鞏固長時記憶。技校英語,單詞分散在課文、對話中,這些單詞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學習過了,也即教學大綱要求已掌握的單詞,因而不屬于生詞。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已遺忘了部分單詞,或對一些單詞印象不深。要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教師就必須首先估計學生可能遺忘的一些單詞,在每一課中補充幾個單詞進行復習,多次出現則反復復習。學生學得輕松,不會覺得有負擔。比起到學期末總復習時再短時、突擊進行單詞記憶,這樣的長時記憶效果可想而知。當然,這對教師的要求也就相應地提高了。

2.3 采用多種分門別類的方法做到理解記憶。每個單詞都有音(發音)、形(詞形)、類(詞性)、義(詞義)。在單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單詞的特點,用靈活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幫助理解記憶。如:(1)sleepy,就通過溫習sheep, green, tree, bee, sweet等進行字母組合的發音小結;(2)通過讓學生對一課書中的所有單詞按照音節進行分類,幫助學生復習音標,鞏固單詞發音和拼讀的一些規律;(3)學習wounded,就與crowded、excited等進行詞形比較,掌握動詞轉變為形容詞的規律;(4)通過讓學生對一課書中的所有單詞按照詞性進行分類,幫助學生理解、鞏固和掌握單詞的詞性。

另外,為了增強記憶機能,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學生具有明確的記憶意圖和記憶的意志力

要讓學生具有集中的注意力和平靜而穩定的精神狀態

要注意記憶的適量

深刻的理解

聯想

反復強化

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又叫求異思維,輻射思維,是具有多維特征的,由多個思維指向、多個目標、多個起點、多個思維程式、多個思維結果或方案組成的思維模式,它是一種取得一個或多個合理設想或猜想的模式。當前,發散思維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這是基于對它的作用的認識。作為創造性思維基本特征之一的發散性,是指從同一問題所提供的信息中產生眾多新的信息,即從同一來源所提供的信息中產生各種各樣方向不同的輸出,這樣方能通過遷移的作用探索到未知的東西。發散思維是向空間的各方延伸。按照當代心理學家的見解,一個人的創造能力的大小和他的發散思維能力成正比。一個人已獲得的信息的基礎上依靠頭腦進行第一步加工,若能超越現有信息,這第一步的超越往往就是發散思維的作用。這對創造性活動是極為珍貴的一步。

發散思維發達者,思路開闊,思想活潑,想象力豐富,善于發現,便于選擇,因而發散思維是極為珍貴的,思維的發散性的適當運用也就特別重要。英語是技校的基礎之一。英語教學中就更有必要在重視收斂思維訓練的同時,加強發散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以體現英語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進行創造性學習。同時對于教師本人來說,重視、引導、培植、愛護學生可貴的發散思維品質是自身保持教學思想以及學術思想青春活力的源泉之一。

英語知識(語音、詞匯、語法)的廣博和深厚,英語技能(聽、說、讀、寫)的多樣性變化,英語教材中豐富多彩的內容以及成出不窮的句型,給學生提供了進行發散、聯想思維的堅實基礎。發散思維訓練符合青少年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求知欲強,有一定方面的聯想能力、勇于探索的心理特點和要求。技校一年級學生在思維方面可能不如普高生,但這只是暫時的、相對的,可能父母、教師和他們自己并未充分意識到自身的發散思維的潛力。他們也一定具有以上共同的心理特點和要求,高一階段又是學生大腦發育和思維成熟都較快的時期,一旦學生進入狀態,這方面被開啟并引起重視,通過強化訓練,完全可能達到與其他學生一樣的水平甚至有所超越。

以技校英語的詞匯教學為例,結合幾年的教學,談談筆者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訓練發散思維的方法:

引導學生從“一詞多義”展開思維。如:兩個使用頻率很高的單詞:以“time”和“have”的一種用法和詞義作為發散點,回憶、聯想、比較其他多種用法,讓學生舉出例句,說出詞義,然后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總結。

TIME: HAVE:

have no time to do sth. The town has many large buildings.

What’s the time? Would you have a cup of tea?

in time of peace We’ll have a good holiday.

several times My grandmother had a bad cold

She is near her time. He had his hair cut yesterday.

引導學生從“同意多樣”展開聯想。如:“wear”一詞,講解這個單詞時,就可以引發wear―put on―have sth. on―dress等。

2.4 引導學生從“一詞多配”展開,擴大學生單詞詞義和用法上的思維,使之印象深刻,記憶增強。如:take in, take out, take on, take off, take up, take down, take away, take back。

篇8

[關鍵詞]大學生 大學 大師

前言:面對如今的高校擴招,大學生是越來越多了。由于現代的市場經濟,許多學生在大學里迷失了方向,根本不知道該怎樣讀大學,或者說讀大學究竟為了什么?有的認為讀大學就是為了以后掙錢,那么既然是這樣,何不早點去掙錢呢?其實,這些都是一些不正確的觀念。不知道有人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沒有?大學生和非大學生的區別究竟是什么?難道僅僅只是一本小小的學生證或畢業證或學位證?讀大學,究竟應該怎樣讀、讀什么?難道是讀大學校園里那些建筑、草本和池塘?難道僅僅在大學里呆過就算一個大學生了?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試圖通過本文進行一些探討,對大學生,尤其是對剛進校的大學生有一定的幫助意義。

一、大學不是技校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大學不是技校。試想一個機電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操作、維護一臺機器,但是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熟練技工也照樣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學生操作得更好;一個外語系畢業的大學生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外語,能夠將長篇外語資料翻譯成中文,可是,一個跑到國外賣了幾年烤紅薯的人也能說外語,甚至比大學生說得更加地道;一個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能夠拿起聽診器給病人看病,能夠憑借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一臺的醫療儀器診斷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衛校畢業的中專生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以后,也照樣可以拿手術刀……所以,大學生和非大學生最主要的區別絕對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大學跟技校也就沒什么兩樣了,頂多也只算是一所規模更大的技校。而且就專業技能而言,大學生說不定還比不過技校生。比如技校廚師專業的學生第一節課可能就要學切菜,而大學的廚師專業,說不定要用兩年的時間來研究廚師的社會使命、社會地位、職業道德、歷史演變、階級屬性和學術分類。

社會需要的是大學生系統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業工作,所面對問題都是紛繁復雜而且瞬息萬變的,如果沒有系統分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書本吞進肚子里,就算大學期間每次考試都得第一名,也絕對不可能在工作中脫穎而出。為了讓自己擁有全面、系統而深入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前提便是需要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要做到懷疑并不難,但是如果懷疑缺乏理論性的思考和淵博的知識,懷疑就將墜落成一種玩世不恭。沒有專業知識作為基礎,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就不會憑空產生,就算擁有了這樣的能力,也無法將這種能力付諸于現實的工作之中。

教材上的東西當然要學,但這只是前提和基礎,最關鍵的還是要進行自主性學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得到系統的思維訓練。自主性學習需要對自己學習的內容有所取舍,并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取舍標準。不能夠學校開什么課程就學什么課程,更不能老師講什么內容或者考什么內容就學什么內容。否則,就會學很多毫無用處的屠龍之術或花拳繡腿,并錯過很多真正適合自己而且非常有用的東西。

同時,老師在課堂上說的觀點也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要敢于懷疑、善于懷疑。事實上書上的觀點或者老師講授的觀點都可能只是學術界對某一問題很多的觀點中的一個而已,在這些有爭議的觀點中做出任何取舍,必須要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過程。而且課堂上老師講的往往只是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觀點。比如說學土木工程橋梁專業的學生,就不能只是從課堂上聽老師講橋梁都是直線型的,其實橋梁也有曲線型的和爬坡型的等等。

二、大學的邏輯

學過語文的人都知道:“讀大學”是一個典型的動賓結構短語。“讀”是動詞,“大學”是賓語。可是“大學”如何能夠作為“讀”的對象呢?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大學就是一個由老師、學生、圖書館、教學樓、體育場、學生宿舍等元素構成的一個集合。可是,這些元素都不能作為“讀”的對象。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大學”呢?

或許有些人會說,用來讀的只能是書,所以“讀大學”就是在大學里讀書。這個答案看上去似乎無懈可擊,可是如果讀大學只不過是在大學的圍墻之內讀書,那我們又為什么要花掉大把的學費和青春來這個叫做“大學”的地方讀書呢?為什么不呆在溫暖舒適的家里讀書呢?為什么不在“野渡無人舟自橫”的野外讀書呢?

(一)讀大學,必先讀大師

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先生當年曾說過:“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野,有大師之謂也。”什么是大師?《資治通鑒》有一句話:“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大師應該是經師與人師的統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為師表”,不但有淵博的知識,有原創性、奠基性、開拓性、前言性的學術成就,還能做到文以載道,是知識和品格完美結合的代表,是知行統一的典范。

然而,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聆聽大師的教誨恐怕機會并不多,甚至在大學里根本毫無機會。同時,在這個市場經濟無孔不入的年代,很多所謂的教授和世俗的商人也沒什么區別了。

很多人本科畢業的時候發現找不到工作,只好去考研究生,讀完研究生發現仍然找不到工作,只好又讀了博士。博士畢業后發現自己其實什么也做不下來,只好找所學校教書算了。還有些人高中畢業以后通過各種關系混入了大學的編制,然后再通過各種欺世盜名投機取巧成為了教授、研究員。聽這種老師的課和慢性自殺事實上沒有什么區別。

但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老師還是大有人在的,盡管他們未必算得上是大師。即使有學術投機分子的存在也還不至于影響學生通過“讀老師”來讀大學。

向老師學習的首要方式固然是聽課,如果某門課程的任課教師非常優秀,那就做個乖學生,逃課也應免了,該記筆記的時候還得動動筆。如果別的班級老師更有水平,而且確實符合自己的胃口,那就逃跑去別的班級混班也未嘗不是一種勇氣的表現。在課堂上要盡量抓住機會交流,甚至要敢于理直氣壯的與老師辯駁。越是有學問的老師,往往越是虛懷若谷,你可以放心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很多問題可能在你腦海里困擾了很久,在你表述出來以后,老師可能三言兩語就為你澄清了;很多你堅持已久的觀點也可能在老師的輕描淡寫的分析之后被你拚棄或修正。在這種時候,你不但會切實感受到老師的魅力,更能享受到與其進行思想碰撞所帶來的樂趣。

聽講座也是一種與大師進行思想對話的重要方式。當然,并不是說學校的每場講座都值得聽。有的人說,通過聽講座不可能學到系統的知識,這話不假;但是,一場好的講座或許可以讓你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法,對于某一個具體問題獲得某些更深入的見解。同時,對于聽講座一定要有取舍,絕對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照單全收,做講座的人可能學富五車,也可能只是個學術騙子;舉辦講座的單位也可能是為了弘揚文化,也可能只不過是為了商業炒作。

(二)圖書館:大學的心臟

讀大學,除了讀大師,最重要的便是讀圖書館了。這里說的圖書館并不是說它的建筑和其他硬件設施,而是說圖書館的藏書。可以好不夸張的說,大學四年沒有安心在圖書館好好看過幾本書的人,那就絕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讀過大學。

目前中國大部分文學的圖書館都存在同樣的問題:藏書量比較有限,新書比較少,甚至對學生借書進行了諸多的限制。這恐怕是一個在短期內很難解決的問題。所以讀書的時候就只能盡可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并想辦法彌補這種資源的不足了。所謂充分利用,就是說要能夠去圖書館有限的藏書中尋找真正有用的書,畢竟藏書再少也還不至于無書可讀。所謂彌補不足,就是說通過圖書館以外的渠道找到在學校圖書館里找不到的好書來讀。一方面可以通過買書,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去別的圖書館借書。可以通過朋友從別的學校的圖書館找書,也可以去社會圖書館辦證借書。

在圖書館借書不要太功利,不要以為只有跟考試相關的書籍才值得一看。很多同學在圖書館全借四、六級英語考試書,或者考研方面的書,而其余那些跟考試不那么相關的書則很少有人問津,哪怕就是《現代化的陷阱》這種曾經非常暢銷而且很有思想深度的書籍也難免被打入冷宮。

(三)三人行,必有我師

讀大學,還要學會“讀同學”。這里說的同學不只是說自己同班的同學,而且還包括別的班級別的院系的同學,包括高年級和低年級的同學,這些人用“校友”、“學長”之類的詞語來指標或許更貼切一些。

“讀同學”,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讀大師”和“讀圖書館”的延伸。讀高中的時候每個同學側重的學科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就算偏科,學理科的總不至于放棄物理,學文科的也不至于荒廢歷史。但是,讀大學時,每個人的精力卻可能放在截然不同的地方。除了要應付共同的英語等級考試,同一個專業的人可能在研究完全不同的方向。譬如,同樣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有些人可能研究張愛玲,有些人可能喜歡沈從文,又或許還有些人會用一大段時間去鉆研幽默文學。這就進一步導致了每個人向身邊同學學習的必要性。同時,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老師那里獲得不同的知識,同學之間的交流自然也就相當于間接地從別的老師那里獲得了知識。

(四)重視大學基礎課

眾所周知“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基礎,一切都是空談。作為一名大學生,尤其是剛進校的大一新生,一定要注意把基礎課學好,以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不能過于功利化,認為基礎課部重要,而是專業課重要。其實,專業課一般都不難。以我們土建專業來說,出去施工,很多中小學生都會;很多農民進城打工,一個月還能掙一萬塊錢呢。

三、結論

總之,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善于學習,就一定能完滿完成大學的學習任務。將來成為一個有用之人。

[參考文獻]

[1]陳廣斌.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初探,科技信息[J].2011.08p61

篇9

1 技校學生的數學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1 學習目的。除少數人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參加對口高考或成人高考,絕大多數技校生則認為:數學學習和職業教育沒有多大關系。他們之所以還肯走進數學課堂,除了校規校紀的約束力外,最直接的理由也只是為了掙學分、免補考而已。

1.2 學習態度。基于對技校生對教育價值觀的理解,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熱情一般,甚至有部分同學認為學習數學無所謂,更有甚者,還有同學討厭學習數學。值得注意的是,討厭學習數學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他們討厭數學的根本原因與數學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半數的學生認為“數學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1.3 學習需求。大部分技校生入學時的數學基礎比較差,因此,不能很好地去理解數學老師授課的內容,也就很難對數學產生興趣,當然也就不想學習數學。只有小部分學生想學好數學,為今后做準備,但因為多方面的原因,無法跟上高速度的學習進度,更談不上產生學習的興趣,也就只能放棄于中途。

1.4 學習動機。大部分學生缺乏數學學習動力,他們大多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求知欲和上進心,無緊迫感,更有甚者,目標模糊,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喜歡數學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動力來自于他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合理的學習計劃。

2 當前技校學生的數學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2. 利益趨動的影響。多數技校學生,包括部分“好學生”,認為自己的任務主要是學習職業技能,畢業后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且將來從事的職業與數學無關,因此學習數學的目的不明確,也認識不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學習數學的基本動機。

2.2 家庭教育的影響。當前,技校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關愛,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樂于生活享受。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學習成績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2. 學校教育的影響。由于多種原因,技校學生在初中學習數學時或是很少得到老師的關注,或是教師對他們的要求常常脫離實際,希望他們能在短時間內接受他們難以接受的新知識,致使他們心理負擔過重,抵觸情緒萌生,從而導致怕學習數學、厭惡數學,最終對數學學習喪失信心。

2.4 師生關系的影響。教師和學生構成了中學數學教學的兩個重要方面,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于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師課堂上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著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并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態度,當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積極的期待和希望時,他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而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

3 形成健康的數學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數學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搞好中等職業教育,應積極的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數學學習心理。

3.1 結合生活實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合生活實例導入新課。例如在教學“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時,可通過一問:老師站在講臺上的必經之路(必要的條件)是先進大門,對嗎?(太顯然了)――進大門是站在講臺上的必要條件(后件推出前件)再問:老師一旦站在講臺上,充分說明已進教室大門――站在講臺上是進大門的充分條件(前件推出后件)來導入。再如介紹正四面體時,可以用問題“如何用6根火柴棒搭出6個全等的正三角形”來導入。

3.2 加強對數學教材的藝術加工和處理,使學生重新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數學教學的真諦在于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是一種社會需要和精神享受,這種感覺不是單靠教師的說教所能使學生產生的,更主要的是靠數學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

3.3 培養學生的毅力。有的學生缺乏毅力,自覺控制能力較差,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肯動腦思考,遇難而退,或轉向教師、同學尋求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要代替學生解答難題,而是要用堅定的目光鼓勵孩子動腦筋,用熱情的語言激勵他們去攻克困難。此時,教師用任何一種親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熱情而富于鼓勵的話,都可以使他們產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給學生講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難的故事,使他們懂得一個人具備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的重要性。

篇10

一、班主任管理中應采取的方法:“三清楚”和“三走進”政策

我們所帶的班級全都是學技能的學生,他們的經歷和思想認識都不一樣,為了讓這些學生通過在校的學習,能順利的掌握一技之長,并鍛煉良好的職業素質,能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所以就必須要求我們清楚學生的個性,清楚學生家庭生活狀況,清楚學生生活習性。從而針對性的設計出學生“培養方案”。

1、走進學生生活。技校生相對來講心理比較脆弱,以前他們在學校里可能是常常被老師遺忘的對象,有些學生因此不愿與人交流,比較自閉;而有些學生則相反,比較“淘氣”,往往喜歡不走尋常路。他們大部分都是90年后出生的,年紀小,沒有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得經常深入到他們的生活,幫助解決學習或生活遇到的問題,找他們談心,逐步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首先深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溝通,目的是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知道他們心中的想法,以便及時給予引導和糾正犯錯誤的思想,終止違反校紀校規事件的發生。目前技校學生經常發生打架斗毆事件,如果你及早的從學生口中了解到情況,那么就會有計劃的避免事情的發生。同時作為班主任,要經常和家長反饋小孩的情況,讓家長精確的了解小孩的學習和生活心態,以便于及時的去解決。其次喚起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并且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而且要善于發現他們的改變,哪怕是極小的一點也要給予表揚,讓他們感覺到有老師每天都默默的在關注他們和幫助他們,這自然就增加了他們的信心。

2、走進學生課堂。這對于一個班主任老師來講,非常關鍵。所以任課老師在上課時,請你務必擠出時間到班上去看看,因為也許有的學生可能正聽得“云里霧里”,或者干脆扒在桌上睡大覺,所以要時時監督他們,因為以前上學時養成了遇到問題不愿意去問,聽不懂就睡覺的不良習慣,但如果有班主任老師的督促,并進行適時的引導,在發現不懂的地方鼓勵他們尋求老師的幫助,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沒有人天生不愿讀書,只可能是遇到問題不去問,經過日常的積累,造成想學都學不進,從而產生厭學情緒。但如果學習中的困難都得到了解決,興趣也就自然提高。

3、走進學生宿舍。學生生活,兩點一線,除了上課外基本上都是在宿舍里度過的,要真正了解學生就得走進宿舍,才能更容易走進學生的生活。如果你深入到學生宿舍的話,你就會發現有的宿舍擺放很整齊,而有的宿舍卻臭襪子丟的滿地都是,一個人的好習慣是從每件小事做起的,所以監督他們做好身邊的每件小事對以后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而且我們可以順便去抽查有沒有學生夜不歸宿、打架、上網通宵等情況,因為只有親自發現那些調皮的學生,你才好在班會或教育中有的放矢的解決這類問題。作為技校類班主任,你肯定很了解,因為很多調皮的學生你沒有抓住他犯錯的證據或把柄,那么你教育他的時候,他肯定是不會承認、服從的。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的學生喜歡一個人下課后早早的躲在宿舍,而有的學生卻遲遲不歸。那么,他們在課后會做些什么呢?有沒有不良的習氣,都要及時發現,及時幫助他們改正。

綜上所述,做到“三清楚”和“三走進”,不斷的回顧自己前段時間班級中大大小小出現的問題,以及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冷靜下來好好的想想,在以后的班級中你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管理。我們要不斷的總結回顧,班級管理才能不斷的進步。

二、班主任以及班干部都要做好模范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