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學習經驗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4 00:55: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生物學習經驗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生物學習經驗總結

篇1

關鍵詞:高中生物;復習;有效性

高中生物的學習對于高中生來說是高中學習最重要的一環,學生馬上就要面對人生最重要的考試――高考,做好高中的總復習,能夠幫助學生把高中階段的所學融會貫通,增強學生的知識水平,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如何提高高中總復習教學的有效性成了每位高中老師關心的重點問題。

一、高中生物總復習的重要性

對于高中各科特別是生物而言,總復習尤為重要,因為高中的生物學習其實并不十分復雜,經過學習,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已經有了初步認識,但對整個高中生物知識還缺乏系統的、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不少缺乏經驗的教師認為,高中生物總復習只是幫助學生對過去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只是一個回顧原有知識的過程。其實不然,高中生物總復習,是讓學生對整個高中生物知識進行一個系統的學習,通過整個高中生物總復習,幫助學生回顧原有知識的過程,鞏固和加強系統性和歸類性,提高學生實際的生物能力;在解決原有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和探究新的生物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對整個高中生物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學習,提高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的掌握。

二、提高高中生物總復習教學有效性的具體途徑

高中生物總復習對提高學生對整個高中生物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又應該如何提高高中生物總復習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根據個人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1.要做到局部復習到整體復習

在高中生物總復習階段,學生對整個高中生物知識已有了全面認識,所以在進行生物復習時,不能單純地像上新課一般去讓學生做單方面知識的回顧和練習,而要從整個高中生物知識出發,幫助學生對整個高中生物知識進行一個系統的學習和認識,提高學生對整個高中生物知識的掌握。具體來說,就是在復習局部知識時,引入其他高中生物知識,進而讓學生對整個高中生物知識的聯系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高中生物總復習不是單純地幫助學生對過去知識的回顧,而是幫助學生對過去知識的總結和升華,在回顧已有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生物創新和研究能力,從而提高高中生物總復習教學的有效性。

2.加強對習題的講解,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大量的練習題、講義和歷年真題可以說是高中每一門課程總復習共有的特性了。但龐大的習題量并不能提高高中生物總復習教學的有效性,做習題貴在精而不在多,相對于習題量的增大,高中生物教師更應把注意力放在對習題的講解上,乏味地進行大量習題只能培養出一群只會解固定題型的書呆子。教師應該在課 下下足工夫,對大量習題進行分類和歸納,幫助學生整理出最合適的復習題集,在講解習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幾點:(1)針對性。明確地知道講解這一題型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哪種生物知識類型、生物知識概念。(2)總結歸納。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習題的過程中要注意總結歸納,幫助學生真正掌握這一類相同知識的習題, 而不能單單教會學生解某一題。教師在詳細的講解這道題目以后可以對整個題所考察的知識點的思路進行歸納,加深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

3.旁敲側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單純地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和習題講解,只能解決教師以為學生沒有掌握的生物知識,而實際學生自己沒有掌握的生物知識,因為種種原因往往會被遺 忘,所以高中生物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到底哪里不懂,切實解決學生自身存在的生物知識盲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自己依據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來進 行出題,加強對薄弱點的強化。這樣,一方面在學生自己出題時,學生可以有機會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積極開發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認真研究某一 塊生物知識,通過這種方法大大提高高中生物總復習教學的有效性。

4.加強學生的解題規范性

很多教師在高中生物總復習中只注重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復習,而忽視了學生解題的規范性,要知道學生在經過總復習之后還要面對高考,而對于高考而言,解題的規范性極為重要,在必要時要加上文字表述。

5.強化對重要名詞、觀點、結論的理解和記憶

篇2

關鍵詞:新課程 生物實驗室 建設管理

         生物實驗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對培養學生獲取生物學知識、理解和掌握生物實驗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全面施行,生物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必須也以《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遵循和落實它的方針和精神。通過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可知,生物實驗室給學生練習和掌握生物實驗基本技能提供了重要場所。通過生物實驗的順利高效開展,能促進學生對生物學知識和生物學興趣的發展,還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科學實證精神和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在高中生物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與時俱進地通過實驗室的建設管理改革,能提高實驗室的功能,落實生物科學教育教學的素養目標。

        每學期開學第一個星期,我校生物實驗室全體工作人員會認真細致地通過調查問卷咨詢所有的生物學教師和部分學生,詳細了解他們對生物實驗教學和生物實驗室管理的看法、建議,從實驗室在學生實驗態度、實驗學習能力、實驗興趣等方面的發展作用,來了解高中學生對實驗室的看法建議。通過對教師和學生的調查結果分析改進實驗室建設管理,形成了如下的經驗總結:

        一、建立和推動開放性實驗室的效能。在完成正常教學教研任務的前提下,要利用現有的師資儀器設備環境條件等資源,在實驗內容和時間上對學生開放實驗室。同時我們制定了一系列有關開放性實驗室管理的規章制度,建立了一整套較完整的開放性實驗室工作流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課題實驗。如利用晚上、雙修日和節假日等合理安排學生進入實驗室,充分利用校園qq群對實驗進行預約和查詢,建立了通暢及時的相互交流渠道。從宏觀上指導實驗室的開放,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作負擔。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該項措施已經基本切合學校實際正常運行,也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實驗室各種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要使實驗中心工作達到標準化、規范化,將實驗室的設備管理、儀器管理、耗材管理、人員管理細化,各在其位,各盡其職。如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填寫《儀器借用登記記錄》、《危險品領用記錄》、更新《儀器設備明細賬記錄》等。

實驗員每學期應對實驗儀器設備老化更新情況仔細盤點,并按輕重緩急列舉出未來半年的實驗室硬件建設采購計劃上報后勤采購部門。合理地登記選購設備和藥品,保證了實驗教學及時有效的開展。

        三、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加強實驗教學和管理的形象、高效、流暢性。要改革傳統的填鴨式實驗教學方式,利用計算機大儲存量、多端口適時共享等特點,建立實驗室信息動態管理系統。如實驗器材設備、實驗藥品的儲存消耗量、各種申請登記表格等都有實時更新,并有完整記錄和備份。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絡體系,實驗教學的觀念能快捷地流通、滲透、互相影響,更好地協調各教師的實驗教學行為。實驗室的工作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實驗教師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無線網絡體系和終端設備處理各種資料和信息,給實驗教育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很多便利。

   四、積極參加和推進相關的教師實驗技能業務培訓。要不斷提升實驗室建設管理業務素養和建設管理水平,促使生物實驗室教師重視非學歷性培訓和教學性培訓。每年實驗室教師都有機會參加全國或全疆范圍內的實驗教育教學活動,接觸到最新的實驗操作技能、操作方法,從而使生物實驗教育教學的觀念和技術能及時轉變,緊跟時展的變化。

        調查分析發現,通過實行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下的生物實驗室管理改革,有更多的學生學習參與生物實驗的態度由原先單純應付考試向提高自身的能力與應付考試并重轉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在實驗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方面有所增強。學生認為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有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和處理數據的能力、運用正確的生物術語進行表達的能力以及實驗設計能力和將知識遷移到實驗中的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nbs

p;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為全面落實生物新課程目標,與時俱進地有針對性地對實驗室進行建設管理改革,不斷完善實驗教育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觀察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實驗設計遷移運用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如何將實驗從過多地為高考服務,避免高分低能的現象,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等方面,實驗室的建設和改革等還有很多要繼續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期。

2.孫曉權 實驗室開放的探討與實踐.《科技資訊》,2006年8月。

3.周曉莉 如何利用高中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學儀器與實驗》,2007年,第2期。

4.陳招炎 等 開放實驗室教學與管理模式探究與實踐.《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年5月。 

5.洪鋼鐵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能力培養.《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年,2期。

篇3

1.課堂教學價值取向對生物學科高效課堂的影響

從目前教育發展的趨勢來看,高考改革與課程改革是同步進行的,在某些方面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從近幾年的高考生物試題來看,以科學素養考查為主要目標的試題,諸如實驗設計與分析,信息的獲取、處理、轉換與表達等類型的試題,已成為高考的主要題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素養提高為核心任務的教學,同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水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還要留出時間讓學生分析思考其原理(科學),探討其應用(社會),這樣不僅能很好地體現當前教學改革中對科學、技術、社會的關注,使學生掌握學習相關內容的方法與途徑,還能使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這對于培養應試能力也是十分有效的。因此,生物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處理好全面發展學生素養與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的關系。

2.教學方法對生物學科高效課堂的影響

生物學科課堂教學方法有很多,如討論法、自學輔導法、探究法等,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探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多種新的教學方法更加廣泛地出現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這對生物學科高效課堂的建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都能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而不能解決另一些問題,每種方法都可能會有助于達到某種目的,卻妨礙達到另一些目的。因此,要建立生物學科高效課堂,就必須實現教學方法的優化與組合。比如要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引導學生形成科學思想和方法時,可以使用引導發現法;要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要進行多向信息交流,可以使用討論法;對于較簡單的學習內容,可以使用自學輔導法;在以知識接受為主要目標的課堂上,應該使用講解法。但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都應該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這種參與應以思維的參與為核心標準。某些研究課看似熱鬧非凡,學生個個參與,但學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參與,思維活動停留在淺層次上,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不會有效的。反之,有些課堂學生看似沒有太多形式上的參與,但卻在積極地進行思考,這樣的教學是高效的。因此,生物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多種教學方法的優化和組合。

3.教學手段對生物學科高效課堂的影響

對一些經典試題一開始便進行講解,對于學生的理解來說無疑是高效的,但學生同時也就失去了抽象思維的過程,失去了發現錯誤的機會。對于實驗性的內容,如果一開始就將其操作過程及結果進行清晰的展示,學生的實驗就會成為照方抓藥,對實驗結果的觀察就成了一種形式,這對實驗的順利完成無疑是十分有幫助的,但學生失去了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嘗試,在觀察結果中進行真偽辨別的機會。因此,生物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使用合理的教學手段。

二、構建生物學科高效課堂的教研

課題要構建生物學科高效課堂,教研組的作用之一是組織生物教師開展高效課堂的教學科研,使生物教師掌握有生物學科教學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我們學校生物教研組在2013~2017年五年發展規劃中的教學研究活動,包括10項教研課題。

1.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策略。

2.以導學案為載體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

3.如何構建師生互動的生物課堂。

4.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如何利用“最近發展區”。

5.高二生物的有效備考。

6.高考生物復習課有效性的課堂教學策略。

7.合理應用記憶規律,有效提高復習效率。

8.從反思中收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9.提高生物試卷講評課實效性的策略。

10.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三、教研組在構建生物學科高效課堂中的作用

篇4

生物實驗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對培養學生獲取生物學知識、理解和掌握生物實驗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全面施行,生物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必須也以《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遵循和落實它的方針和精神。通過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可知,生物實驗室給學生練習和掌握生物實驗基本技能提供了重要場所。通過生物實驗的順利高效開展,能促進學生對生物學知識和生物學興趣的發展,還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科學實證精神和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在高中生物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與時俱進地通過實驗室的建設管理改革,能提高實驗室的功能,落實生物科學教育教學的素養目標。了解高中學生對實驗室的看法建議。通過對教師和學生的調查結果分析改進實驗室建設管理,形成了如下的經驗總結:

1.建立和推動開放性實驗室的效能

在完成正常教學教研任務的前提下,要利用現有的師資儀器設備環境條件等資源,在實驗內容和時間上對學生開放實驗室。同時我們制定了一系列有關開放性實驗室管理的規章制度,建立了一整套較完整的開放性實驗室工作流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課題實驗。如利用晚上、雙修日和節假日等合理安排學生進入實驗室,充分利用校園QQ群對實驗進行預約和查詢,建立了通暢及時的相互交流渠道。從宏觀上指導實驗室的開放,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作負擔。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該項措施已經基本切合學校實際正常運行,也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制定科學合理的實驗室各種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

要使實驗中心工作達到標準化、規范化,將實驗室的設備管理、儀器管理、耗材管理、人員管理細化,各在其位,各盡其職。如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填寫《儀器借用登記記錄》、《危險品領用記錄》、更新《儀器設備明細賬記錄》等。

實驗員每學期應對實驗儀器設備老化更新情況仔細盤點,并按輕重緩急列舉出未來半年的實驗室硬件建設采購計劃上報后勤采購部門。合理地登記選購設備和藥品,保證了實驗教學及時有效的開展。

3.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加強實驗教學和管理的形象、高效、流暢性

要改革傳統的填鴨式實驗教學方式,利用計算機大儲存量、多端口適時共享等特點,建立實驗室信息動態管理系統。如實驗器材設備、實驗藥品的儲存消耗量、各種申請登記表格等都有實時更新,并有完整記錄和備份。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絡體系,實驗教學的觀念能快捷地流通、滲透、互相影響,更好地協調各教師的實驗教學行為。實驗室的工作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實驗教師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無線網絡體系和終端設備處理各種資料和信息,給實驗教育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很多便利。

4.積極參加和推進相關的教師實驗技能業務培訓

要不斷提升實驗室建設管理業務素養和建設管理水平,促使生物實驗室教師重視非學歷性培訓和教學性培訓。每年實驗室教師都有機會參加全國或全疆范圍內的實驗教育教學活動,接觸到最新的實驗操作技能、操作方法,從而使生物實驗教育教學的觀念和技術能及時轉變,緊跟時展的變化。

調查分析發現,通過實行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下的生物實驗室管理改革,有更多的學生學習參與生物實驗的態度由原先單純應付考試向提高自身的能力與應付考試并重轉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在實驗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方面有所增強。學生認為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有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和處理數據的能力、運用正確的生物術語進行表達的能力以及實驗設計能力和將知識遷移到實驗中的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5.培養學生善于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

篇5

【正 文】

林祖榮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生物學特級教師,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考試》雜志學科組特約編委,網絡科技時代《研究性學習》雜志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新高考》雜志特聘指導專家,中國數字電視考試頻道生物高考輔導主講教師,多次參與教育部考試中心考綱的修訂及高考評價等工作。

主編《高中生物新課程理念與實施》等專著;參與新課程初中《生物》教材、新課程高中《生物》教學參考、《信息技術背景下的研究性學習》等書的編著工作。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國考試》等全國數十家報刊上共、經驗總結等近兩百篇。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應該追求的永恒主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涉及的因素很多,本文僅從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優化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有效教學需要處理好全面發展學生素養與應試能力提高的關系

高中教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這就決定了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講,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但是高中教學又是必須面對高考的,這是一個回避不了的現實,因此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也就成為一種現實的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

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本無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應試。問題是當前的高中課堂教學中,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單純以應試為目標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成了課堂教學的唯一或主要的價值取向。在這種價值取向下,灌輸、機械重復與訓練就成了課堂的主旋律。這種課堂教學把應試推到了發展學生素養的對立面,教學的價值就剩下了應試。

不可否認,發展學生的素養與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這兩個價值取向雖然存在矛盾,但它們也存在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高考考綱將命題的要求表述為: “要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要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的考查。”從命題要求,我們可以看到它與高中生物新課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高考考綱界定的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要求,其實正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以科學素養考查為主要目標的試題,諸如實驗設計與分析,信息的獲取、處理、轉換與表達等類型的試題,已成為高考的主要題型??梢哉f,高考改革與課程改革是同步進行的,在某些方面它們應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不應該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素養提高為核心任務的教學,同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水平。

例如,關于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教學,可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實驗設計活動。圍繞滲透作用的原理,可引導探究:(1)利用滲透作用的原理,區別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 (如質量分數為10%和30%的蔗糖溶液); (2)探究某種分子能否穿過半透膜(如淀粉分子與碘分子);(3)探討半透膜的面積與滲透作用的關系。圍繞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可探討: (1)測定某植物組織細胞液的濃度(如洋蔥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2)判斷某鹽堿地適合種植的植物類型。圍繞水分的運輸、利用和散失,可探究:(1)植物運輸水分的動力(如除了蒸騰作用是否還有別的因素);(2)證明植物通過氣孔的開啟與關閉控制水分的蒸騰; (3)探究氣孔主要分布在葉片的上表皮還是下表皮;(4)植物吸收的水分除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還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何設計實驗證明?

圍繞以上問題的探討(當然不一定需要對上述問題全部進行探討),不僅是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的需要。

再如,關于高中生物(選修)中關于生物工程方面的內容,在教學中可以操作方法 (技術)為主線,圍繞技術讓學生分析思考其原理(科學),探討其應用(社會),這樣不僅能很好地體現當前教學改革中對科學、技術、社會的關注,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掌握了學習相關內容的方法與途徑,還能使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這對于培養應試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因此,筆者以為,就現實的高中教學而言,拋開應試而談學生發展是不現實的,以追求學生升學為唯一目標的教學是教學的悲哀,是對學生未來的不負責。我們不能期待兩者的完全重合,但追求兩者的最大交集則是每個教師應該做的。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應指向學生素養的提高,還應有助于有效提高學生應試的能力。

二、有效教學需要教學方法的優化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有效教學需要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實現。當教學的目標確定后,有效的教學方法便是能高效達成教學目標的方法。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方法,如討論法、自學輔導法、探究法等百花齊放。這些教學方法都是廣大教學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研究和總結出來的,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對探究性學習等的倡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通過合作討論與參與的各種教學方法廣泛出現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這對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是,“每種教學方法都是相對辯證的,它們都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每種方法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但解決另一問題則無效;每種方法都可能會有助于達到某種目的,卻妨礙達到另一些目的”(巴班斯基)。以探究活動為主的引導發現法,在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形成科學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優勢,但難以保證學生在短時間獲得最多的知識,而且對于陳述性的知識,也沒有探究的必要;討論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針對性強、便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特點,但往往使知識缺少系統性;自學輔導法,有利于學生獨立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但只適合于較簡單的學習內容;而講解法雖然具有信息量大、系統、邏輯性強的優點(這些優點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對于知識接受為主要目標的課型,講解法也是高效的),但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總之,教學目標的多重性、教學系統本身的復雜性、教學客觀條件的千差萬別和千變萬化,使得我們不可能找到適合于一切教學環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學情境的教學公式,一種方法的優點,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必須發揮每一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克服其劣勢,實現教學方法的優化與組合,使方法結構協調、合理,各種方法優勢互補,長短相濟,立體結合。

例如,關于發酵工程的生產實例,我們可以味精的生產過程為例,讓學生首先分析思考要生產谷氨酸需要解決哪些問題,然后讓學生嘗試設計一個發酵的裝置;也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發酵裝置圖,分析討論發酵裝置中各個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前者類似于對技術的創造發明過程,適合于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采用引導探究的方法;后者類似于對一項新技術的消化過程,相對難度較小,適合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可采用討論法。我們很難說這兩種方法誰優誰劣,但對具體情況,卻有合適與否之分,對于基礎與能力均較弱的學生而言,采用前一種方法顯然是難以收到理想效果的,學生的思維活動也難以開展起來。再如,對于伴性遺傳的學習,我們也可以有兩種基本的方法:一是先給出學生伴性遺傳的具體實例,讓學生結合學過的遺傳規律的相關知識,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其本質;二是首先給出性染色體及性染色體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學生分析這些基因可能怎樣傳遞,基因的這種傳遞可能使后代的性狀遺傳表現出什么樣的特點和規律。第一種方法采用的是分析歸納的思路,第二種方法采用的是演繹推理的思路,兩種方法都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各有側重。因此,有效的教學應該是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化與有效組合,應該與特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性特點以及具體的教學環境相適合。多元的教學目標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達成,單一的教學方法是難以與多元教學目標的實現相適應的。我們倡導探究性學習的方法,但如果將探究泛化,將之用于一切教學情境,那是有悖于有效教學的。

有效的教學方法還應有學生思維的積極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都應該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這種參與應以思維的參與為核心標準。課堂上看似熱鬧非凡,學生個個參與,而學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參與,思維活動停留在淺層次上,這樣的參與是低效或無效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也不會是有效的。反之,有些課堂學生看似沒有太多形式上的參與,但卻是積極地在進行深層的思考,有其思維的參與,這樣的教學卻是高效的。

三、有效教學需要教學手段的合理使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已走進課堂,這些手段使得宏觀與微觀、靜態與動態、抽象與直觀等能夠方便地實現相互的轉化,通過聲音、圖畫、色彩形狀等多種刺激,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從而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例如細胞分裂、蛋白質合成等微觀世界的生命活動,基因工程、克隆等生物技術,借助于多媒體的手段,可使這些技術變得直觀明了?,F代化的教學手段正在逐漸走向常規化。但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并不意味著課堂教學的高效,合理的使用才能促進有效課堂教學的落實。

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首先需要解決怎么用的問題。對于一些公開課、評優課來講,多媒體的使用有些已走向了極致,動畫、色彩、聲音等等,能用的都用上了。筆者以為這樣的課是不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只具有表現與展示的功能,帶有做秀的成分,或只適合于少數課例,普遍的應用教師難以投入巨大的制作成本(指時間與精力)。如果運用現成的課件則其運用的針對性必然要打折扣。對于一些平常的課通??梢姷木褪沁\用PPT進行制作,教師制作這些課件的成本是比較低的,但這種課件常常只是替代板書與掛圖,而且既定的程序限定了教師課堂教學機智的發揮,當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設計不一致時,教師就必須強行將學生拉回到既定設計中來,否則教學就無法進行下去。鮮活的課堂教學也就因此變得機械刻板,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無從談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然也就難以得到落實了。

教學手段的合理使用還應注意把握使用的時機。例如,對于一些生理過程的教學,如果我們一開始便出示動畫進行講解,對于學生的理解來說無疑是高效的,但學生同時也就失去了抽象思維的過程和機會。對于實驗性的內容,如果我們開始就將其操作過程及結果進行清晰的展示,那么學生的實驗就成了照方抓藥,對實驗結果的觀察成了一種形式,這對實驗的順利完成無疑是十分有幫助的,但學生卻失去了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嘗試,在觀察結果中進行真偽辨別的機會。相對于得到的,學生失去的是更重要的科學素養構成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