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音樂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04:09: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多元化音樂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多元化在音樂教育的應用
一、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一)音樂的教育重視力度不夠,教育條件落后
盡管我國實行義務教育,但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多數小學學校對音樂的重視力度不夠。雖然城市中有專用的音樂教室,有較好的音樂器材,但是在農村的小學中,很少能夠配有專業的音樂教室,而且音樂器材貧乏,音樂教育條件落后,這些因素極大的阻礙了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二)小學音樂教師分配不合理,工作質量欠佳
音樂課在小學生的課程表中占的比重較低,相當大學中的選修課,不被重視。并且教師分配也不合理,大多數學校一個音樂教師會帶多個班級,工作量大,教師只能疲于應付,因此造成了工作質量,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的提升。
(三)多元化模式難于貫徹落實,創新課堂理念欠缺
高校音樂教育多元化設計探討
【摘要】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不斷向著多元化趨勢發展,越來越強調個人的全面和多元化價值的體現。多元文化的融入和發展促使高校多元化教育在不同學科中發展運用。音樂教育作為高校學科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課程教學的多元化設計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樂文化,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本文通過對高校音樂多元化教學的分析,結合時展的背景,探討如何開展音樂課程多元化教學。
【關鍵詞】音樂教育;課程;多元化;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全面性和特殊性越來越關注,高校音樂教學成為高校必修課程之一,其目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多元化全面發展。這就促使以多元化教育理論為基礎的多元化音樂教育在高校的發展。多元化教育理論興起于二十世紀中葉的西方國家,是目前教育理論中先進的理性教育體制,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實踐,已廣泛應用于我國高校教育教學中。多元化音樂教育在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也是新形勢下音樂教育發展必然趨勢,如何將多元音樂教育理論用于指導我國高校音樂教學,并結合現今課程改革中音樂課程內容及組織形式,探討高校音樂教育中音樂課程的多元化設計,建立和完善高校音樂課程體系,對促進學生的全面多元化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多元化音樂及其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一)多元化音樂的理解。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開放的時代,由眾多國家和民族組成的人類社會,決定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藝術在世界范圍內的多元性。而這種多元性更加深刻地體現在藝術領域,音樂的多元化發展已經成為常態,我們已經不能在用保守陳舊的眼光看待音樂的發展,因為只有創新才能發展進步,人們需要從不同角度,多元化的思維認識和理解音樂。全世界近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每個地區、每個民族獨特的音樂,這是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多元化音樂教育是基于多元化教育理論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發展起來的,這種音樂教育也是基于全面融合發展的理念提出的。(二)多元化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我國多元化音樂教學是在尊重傳統音樂知識的基礎上,更加融合地吸收其他音樂,實現音樂跨區域、跨時間的融合。高校音樂教學也應該多元化發展,在多元了解各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形成自身的音樂類型和理念。多元化音樂主要培養學生在音樂教學和學習過程中一種開闊的視野和發展的思維方式,在此基礎上也能傳承和保護傳統音樂。其教育教育中的作用為:1.培養音樂興趣,促進素質教育多元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意義重大,要求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上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涵,進一步學習和理解新的音樂知識。然而,縱觀我國當前各階段的教育教學不難發現,從小學到高中音樂課程一直是以副課的形式存在,課程安排的少而且經常讓位于主課,這樣一是導致學生很難接受到全面的音樂知識,即便上課也是內容較簡單、形式單一,沒有多元化音樂的培養;二是導致學生越來越不重視音樂教育,認為音樂課程是可有可無的,學習音樂相關知識和欣賞音樂是沒有必要的,從而形成狹隘的音樂觀,缺乏鑒賞音樂的能力。高等教育除了音樂專業以外,其他專業的音樂課程雖受到一定的重視,但也大多是以鑒賞課程為主,課程單調單一,且多是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課,學生修習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相應的學分,并非真正的認真學習和了解音樂知識,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元化音樂教學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類型和音樂知識打破音樂教學中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2.提高音樂素養,發展民族音樂文化高校音樂教育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程的教育,在加強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也要彌補初級教育中音樂教育的缺失的內容。因此,需要開展多元音樂教育,形成學生開放的文化視野和理解能力。音樂是文化的載體,是對情緒的抒發和釋放,多元音樂教學通過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特有音樂的教學,精神能夠得到不同層次的升華,提升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多元音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多元,這也就意味著能夠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音樂感受和審美體驗,拓寬學生欣賞音樂的類型,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音樂類型。多元音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學生在對不同地區和民族音樂的欣賞過程中,自然地吸收不同的音樂精華,借鑒優秀的音樂資源,進而發揚和宣傳民族音樂。
二、高校音樂教育中課程多元化設計策略
多元化音樂教育論文
一、音樂生的就業現狀及原因
(一)音樂生就業的現狀音樂生在當前的就業市場中所處的環境比較惡劣,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大部分的音樂生在學校只進行了其相關專業的知識學習,掌握的技能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社會,給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多數用人單位對音樂人才的需求較小,即使聘用了音樂人才,也會讓其時不時的面對一些非音樂方面的工作,而這對于技能較為單一的音樂生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二)造成音樂生就業現狀的原因造成音樂生目前就業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從客觀上來說,高校片面進行擴招,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學生的學習機會,但過多的學生也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下降,高校低下的教學質量對音樂生的就業極為不利;從主觀上來說,一部分學生重視音樂專業技能的培養,對其他方面的知識一概不聞,造成了其知識掌握的狹隘性,另一部分學生則確實不具備音樂方面的天賦,在學習中無法取得優異的成績,這樣在就業過程中也就出現了較大的問題。
二、當前就業形勢下開展多元化音樂教育的途徑
(一)設置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要開展多元化的音樂教學,就要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這對學生以后的就業十分有利。如音樂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還要從情感、思維、創新能力、人際關系等多方面進行考慮,為學生設計這些方面的教學目標,給學生提供多種進步的渠道,進而促進學生的各項能力綜合發展。
(二)選擇多元化的教學內容音樂教師要認識到音樂對人的影響是全方面的,因此教師要注重音樂的綜合影響力。從多個角度入手,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全面性,這對音樂生就業以后面對非音樂類型的工作非常有幫助。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音樂知識與各領域的知識進行有機融合,如與音樂有關的歷史、宗教、舞蹈、民俗等各領域知識都可以用來為多元化的音樂教學服務。在音樂教學中,要將本地音樂和外來音樂同時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對比中進行學習,進而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技能。
多元化茶樂在高校音樂教育的應用
摘要:教育改革的推進對高校人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已經不再僅僅是具備精湛專業技能的人才,而是具備各種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人才,因此高校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綜合素質。音樂素養是高校重點培養的素養目標,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觀,樹立學生的良好品質。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多元化茶樂能夠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對茶文化有更好的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因此,高校音樂教師應當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多元化茶樂,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基于此,本文將著重探討多元化茶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多元化茶樂;高校音樂教育;應用;茶文化
我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包含各方面的內容,弘揚傳統文化是當前文化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塊瑰寶,是當前需要大力弘揚的優秀文化。茶文化由來已久,在歷史長河的淘洗中更是增添了更多新的內容。但當前高校的大學生大多對茶文化知之甚少,高校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茶樂是茶文化的一種載體,能夠擴大茶文化的傳播范圍,有其獨特的特點。在高校音樂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是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高校音樂教師應當挖掘茶文化的內涵,并將其融入到茶樂教學當中,讓學生能對傳統茶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1當前高校的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音樂是一種藝術,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以及各種精神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畢業就要步入社會,正處在人生的交叉口,高校更應當重視音樂對學生性格的塑造作用,構建更加完善的音樂教學體系。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高校的音樂教育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很多高校的非音樂專業對音樂教育缺乏重視,不少高校教師認為非音樂專業的學生不需要學習音樂,因此不給學生開設音樂課程。即便開設了音樂課程,教師也沒有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都有不足。音樂教學體系的問題也存在于部分音樂專業的教學中。另外,高校的音樂教育還存在著高校音樂教師的藝術素養不高的問題。教師的藝術素養不高,即便有專業的音樂知識,也無法培養學生藝術方面的綜合素養和音樂能力。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只進行音樂教學,不與其他藝術形式進行融合,也不對課本原有的內容進行擴展,這樣就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低下。加上很多教師在上課時不注意教學方法,忽視了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低下。此外,當前高校的音樂教學課本版本太過老舊,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欠缺,也沒有茶樂方面內容的講解,應當進行更新,并增添更多與時代相符的,多元化的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方面的學習,了解更多知識,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2多元化茶樂藝術的內涵和特點
多元化茶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摘要:音樂是我國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多元化茶樂,不僅可以豐富和完善音樂教學內容形式,同時還能夠拓展音樂教育外延,促進茶文化在高等院校的傳承與普及,本文就針對多元化茶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進行幾方面研究。
關鍵詞:茶樂;多元化;高校音樂教學;應用
引言
茶文化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傳統文化集大成者,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在幾千年的傳承中不斷融合時代的元素,此過程中形成了茶文化傳遞形式。茶樂便是茶文化體系中重要的文化傳遞形式,其具有獨立性與特殊性,是茶文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由此可見,研習與繼承茶樂不僅是對傳統茶文化的繼承,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延承。對于茶樂藝術的學習,要重視對文化內涵、茶樂特點進行準確的認知與全面的了解。
1茶樂的特點及內涵認知
1.1多元化茶樂的內涵分析
音樂教育多元化必要性及路徑
在當前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不斷碰撞和交流,在音樂藝術領域之中也存在這一現象,涌現出極其豐富的音樂文化藝術形式和內容,為此,我們要關注和重視音樂教育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和特點,認識到多元文化背景下音樂教育面臨的挑戰和困境,積極尋求音樂教育多元化發展的路徑,更好地促進我國音樂教育更大的進步和發展。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音樂教育發展的問題分析
(一)本土與傳統音樂文化教育內容的缺失。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歷史的積淀和交流之中逐漸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氛圍,并以漢族文化為主體,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教育內容極其稀少,顯現出中國本土音樂文化教育多元化、本土元素的缺失問題,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元素和內容無法融入和吸納到音樂教育體系之中,導致我國音樂教育中的本土音樂和傳統音樂的缺失,難以融入到世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和潮流之中,也造成了“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假象,不利于中國音樂教育多元化的發展。(二)外來多元音樂文化的植入。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背景和趨勢下,外來音樂文化的植入也對我國的音樂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干擾,由于外來多元音樂文化的植入表現出其文化糟粕和精華一同涌入的狀態,這就使我國的音樂教育變得更加復雜和艱難,也使我國的音樂教育在文化理念、內容和形式方面存在較大的風險,顯現出文化交流融合缺乏明確指向性的特點,不利于我國本土文化、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導致中國本土音樂文化和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日趨枯竭,逐漸陷入音樂教育傳承和發展的困境。
二、音樂教育多元化發展的路徑探索
(一)建構多元審美價值導向。要從音樂教育的理念入手,建構多元審美價值導向,倡導和鼓勵音樂教育向“人”的主體性回歸,追求音樂文化教育的主體差異化教學,而不能實施統一規整式的音樂文化教育,要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維度進行音樂文化的賞析、品鑒和想象,能夠根據自己的音樂理解和感知進入到多元化的音樂殿堂之中,要使音樂教育回歸學生主體自身,突顯學生在音樂文化學習中的主體性和個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引領學生建構多元的、不同的審美價值感知體系,并充分考慮音樂教育教材、教育內容、進度及形式的要求,逐步培養和建構學生的多元音樂文化意識和理念,為后續的音樂文化學習奠定基礎。(二)培養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思維。中國長期以來保留有保守、內向的音樂觀念和意識,將中國本土音樂與西洋古典音樂持以觀望、對立的態度,隨著我國開放進程腳步的加快,對于外界音樂也開始抱以吸收借鑒和包容互通的姿態顯現,使中國音樂教育領域增添了鮮活的力量,在音樂教育文化“中心”的快速消解之下,要轉變過分追求和崇拜歐洲古典音樂的觀念,深入而廣泛地開展音樂教育研究,并以動態、開放的視角和思維看待不同地域的音樂,全面樹立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思維,不斷擴大音樂教育的范圍,包括各地域的民族傳統音樂、新音樂、宗教音樂、流行音樂、習俗音樂等,形成開放性、多元化的音樂思維。(三)融入世界音樂教育多元化體系。我國的音樂教育要積極主動地融入到世界音樂教育的多元化體系之中,更好地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具體來說,應當從兩個方面進行加強:1.注重本土音樂文化、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融合。要從縱橫兩個方向進行音樂教育的多元化發展,從縱向上來看,要使現代音樂文化與傳統音樂文化相接軌;從橫向上來看,要注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音樂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較好地豐富和充實我國音樂教育的多元化體系,為傳承和弘揚中國本土文化、民族傳統文化而努力。2.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未來”的音樂教育核心導向。在音樂教育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現代化意識和教育理念,使音樂教育與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相契合和適應,并面向世界和全球,培育屬于中國特色的音樂教育體系,吸納和借鑒世界音樂文化體系中精華部分,更好地充實和發展我國自身的音樂文化教育內容和形式,豐富我國音樂文化教育的資源,更好地面向我國音樂教育的未來,以前瞻性的眼光、引領性的思路、超前性的思維,不斷加強我國音樂教育的創新發展,使之向更為先進的方向提升和進步,并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其他領域相鏈接和整合,為社會其他領域的發展提供科學先進的有力支撐。(四)注重音樂欣賞教育內容的多元化。中國音樂文化作品與西方音樂文化作品浩如煙海,要在音樂教育中使學生全面了解和學習人類音樂寶庫中的珍品,認識到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載體和智慧的結晶,探析和研究中西音樂文化的縱橫關系,將音樂教育內容放到多元音樂文化中進行比較、鑒別和賞析,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角度之下辨析和識別不同風格、不同文化傳統背景下的音樂文化作品,要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了解和感知其風格和特點,熟悉不同音樂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優秀的音樂作品。同時,還要在積極的跨文化意識前提下,注重保留自己傳統音樂文化內容,使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與外族音樂文化達到平衡,充分尊重和分享自己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要聆聽和賞析中國民族民間音樂,了解和把握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種類、唱腔、風格、流派和代表人物,更好地把握音樂教育多元化的內容。(五)注重音樂教育形式的多元化。1.DBME音樂教育形式。可以在音樂教育中采用DBME音樂教育形式,也即從創作、歷史、美學、評論四個維度,實現對學生的音樂教學和指導,關注和培養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并能夠將音樂與特定的歷史社會背景相聯系和鏈接,了解和賞析、比較音樂作品的美學特征,并獲得富于個性化的音樂見解和評論,由此可以較好地將音樂教育與歷史、美學等充分鏈接和整合,為音樂教育提供多元化的視角和思路,使音樂學習者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汲取不同學科的營養,更好地激發音樂學習者的興趣,能夠從更為廣泛、動態、多視角的層面實現對音樂作品的賞析和感知,學會運用多向思維進行音樂作品的理解和體悟,實現對音樂作品的個性化體驗和思考。2.體驗教學形式。音樂教育還應當以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拓展生命和提升生命為價值和意義,要使學習者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比較、賞析和學習,產生對生活和生命的本質性的體驗和感受,在音樂作品的教育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激越和飛揚、領悟和升騰,更好地理解人類文化的多元性,豐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和情感。其體驗多元化的音樂教學可以從以下方面體現:(1)從標題感知和體驗音樂。可以通過標題獲悉和感知音樂的獨特意蘊,了解特定的歷史社會事件,體會到其中所內含的情感,如:《梁山伯與祝英臺》、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馬思聰的《思鄉曲》、格羅菲的《大峽谷》等,就可以通過標題獲得音樂情感體驗。(2)從局部的感性音調獲得體驗。可以通過局部性的感性音調獲得相關的音樂體驗。(3)實現由感性向理性的音樂體驗。在音樂多元化教學之中,可以在豐富的感性體驗的前提之下,將音樂感知、體驗和聯想更為深刻和清晰,逐漸由“趣”的欣賞進入到“情”的欣賞和理性的思維之中,進一步體會音樂文化作品的內在涵義和社會意義。3.多媒體音樂教學。在音樂教育的不同形式之中,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音樂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電化教學媒介和方式,為音樂學習者呈現出音樂不同的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區、音色、和聲、復調、調式等,并可以通過網絡下載音樂作品相關的音樂家的畫像、生平、創作風格等,更為深入地理解和認知音樂文化作品。(六)注重音樂教育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要轉變音樂教育單一化的教學評價方式,以尊重學習者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性為前提和基礎,推行以學習者為主體的自評方式,使學習者在一定的標準之下開展自評,突出音樂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動態變化,注重音樂教育評價指標的多元性、完整性和系統性,能夠音樂教育評價貫穿于音樂教育活動全程,充分體現出學習者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思想、態度、習慣和情感,使之與音樂教育過程并行,成為音樂教育的一種輔助,更好地激發音樂學習者的主體精神和創造性意識,更好地提升音樂教育評價結果的信度和效度。
綜上所述,我國音樂教育要在全球文化融合與交流的背景下,注重本土音樂文化、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還要吸納和借鑒西方音樂文化的精華,使中國音樂教育融入到多元化世界音樂體系之中,以開放性、多維化、包容性的思維和心態,開展創新的音樂多元化教育,并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采用創新的、多樣化的音樂教學內容和形式,激發音樂學習者的多元音樂文化學習興趣,更為廣泛而深入地了解和感知多元音樂文化內容,形成自己對于音樂文化的個性化見解和創新作品,從而使我國的音樂教育向更大的舞臺拓展。
中學多元化音樂教育論文
【摘要】隨著音樂教育多元化在我國校園內的發展,對中學教育而言,不僅拓寬了中學音樂教育的多元途徑,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主要從音樂多元化理論問斬為切入點,結合中學音樂課堂的實際,討論如何開發多元的校園藝術文化,促進中學音樂教育的全方位發展。
【關鍵詞】音樂教育;多元化發展;中學
21世紀的學生教育是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音樂教育作為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中學素質教育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文化修養、創造能力,從而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音樂教育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及人格的完善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加登納教授就提出了“多元智能論”,其主要理論就是推崇“尊重人的多樣性”而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現今,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已經成為國際音樂教育發展的主流。國際音樂教育學會在《促進全球音樂教育信仰宣言》中指出:“全世界音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是促進國際理解、合作與和平的文化之間學習的機會……任何音樂教育體系都在接受由多種文化形成的音樂世界存在的事實,以及對其學習和理解的價值并把這一觀念作為音樂教育的新的起點。”因此,如何在中學教育中有效地開展音樂教育多元化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一、多元化音樂的教育意義
多元化音樂在音樂教育的主要模式為: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不同國家的音樂類型,積累一定的音樂感知創作素養。學生在學習不同音樂的文化背景后,將為他們在實際學習中找到創作靈感提供了基礎。不同國家的風格迥異的音樂也會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系統的音樂知識學習后,通過學生的吸收和融會貫通,發掘學生自身的音樂想象力和無限的創造力。使我國的相對規范化的音樂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升華,多元化的音樂教育會把相關連的舞蹈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舞蹈音樂體系相互輔佐支撐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舞蹈又能增強學生的節奏、韻律的感知與體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音樂帶來較好的學習基礎,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文字影視語言的鑒賞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和音樂能力得到提升。當然,由于我國音樂教育普遍存在著對西方音樂文化的重視高過于傳統音樂,要求每一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主動地去改善這種情況,必須要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傳承國內的優秀的音樂文化,目前我國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傳承和發揚民族音樂,從而實現音樂藝術的多元化發展,積極探索我國音樂教學的發展方向,實現我國音樂教學的更多可能性。
二、音樂教育課堂中的多元化發展探索
高校音樂教育多元化發展探究
[摘要]通過分析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的現狀,提出運用多元化音樂教育的研究路徑,從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兩個方面進行研究,涉及課程內容、教學形式、校內活動、校外實踐、新媒體音樂等內容,從多途徑、多形式、多平臺共同構建高校音樂教育多元化。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多元化
從20世紀中葉發展到現在,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多元化已滲透到各個學科領域。然而,在整個音樂教育領域,多元化音樂教育中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將直接影響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實現。
一、普通高校多元化音樂教育的現狀
高校音樂教育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單一的音樂教學已不能適應新時展,整體而言,多元化音樂教育面臨著矛盾和挑戰。
第一,就課程設置而言,諸多普通高校將音樂教育作為選修課程,開設了音樂鑒賞、民族音樂賞析等,但未將音樂教育作為素質培養的重要領域。與大學通識課程和公共課程相比較,弱化了音樂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未發揮音樂的激發創造力及辨析力、培養鑒賞能力等功能。同時,高校設置的音樂教育類課程比較單一,知識面不夠豐富,導致教育者和學習者都沒有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多元化音樂教育發展探討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國與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逐漸變得越來越頻繁,這種文化的交流融合在了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具有深遠的意義。在這種時代大環境下,人們的觀念也慢慢發生了變化,因此,在生活中多元文化的觀點應運而生。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音樂教育“多元化”的觀點逐步走入人們的視野,漸漸達成共識。目前,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及需求,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才是重要的前提和保障。高校是培養多元人才的重要基地,音樂人才的培養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新時期社會的發展也需要多元化的音樂人才。從目前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來看,仍存在許多的問題,不利于多元人才的培養,影響著高校音樂教育的快速發展。因此,各高校為了做到“立德樹人”,培育出大量多元化的音樂人才,就需要將音樂教育進行改革創新,不斷拓展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以此體現出其社會價值,使其能夠為社會的發展不斷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音樂教育發展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一)高校在培養多元人才時,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經常被忽視。在我國的傳統教育模式中,高校教師的創新思維、教學思維都被約束,這就導致了高校音樂教育沒有被充分重視,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藝術素養。許多高校的音樂教師在專業教學方面缺少科學的方法,有些認知存在些許問題,直接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導致學生體會不到音樂教育的重要屬性和其真正的價值所在。大部分高校音樂教師沒有全面且充分地認識到音樂教育的本質,仍然從思想意識上認為音樂教育并不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課程,而是一門輔助課程,這自然會帶入到實際的教學中,使學生也會主觀上不重視音樂專業課,無法體會到“美育”的重要作用。由此看來,首先高校之所以會忽視音樂教育對培養多元化優秀人才的重要性,與高校的音樂教育需通過長期的引導和培養才能最終獲得主要的成效是分不開的;其次,大部分高校學生在之前的學習階段都是主要學習文化課,很少與音樂藝術專業接觸過多,而各高校音樂教育的課堂表現形式缺少具體的引導和實踐,致使許多學生很難領悟到音樂教育的實質;最后,從現狀來看各高校的音樂教育實際上缺乏有深度、有廣義的教學方式,沒有充分體現出其重要的藝61術性。以上這些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著進一步培育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致使學生很難形成自身的音樂素養,提高其主要的審美能力。如果不加以重視和改變,會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
(二)高校在培養多元人才時,高質量綜合素質的音樂教師隊伍也經常被忽視,這樣會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心態和教學質量。目前,許多音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對于教材的選擇并不是十分適合,對于教材的核心思想,教材結構及背后的意義缺乏明確的認知性,也就是對教材的鉆研程度缺乏深度,這直接會影響教學質量及成效。一些音樂教師未能全面充分地做好備課準備,態度上也存在一些敷衍的成分。課上只注重自己的講解和進度,完全忽略了學生對音樂體驗的直接感受和追求,沒有達到理論聯系實際,這種一貫的老套的教育教學方法顯得過于枯燥乏味,很難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樂知識。這些都是高校音樂教師忽視教學質量的直接表現,最終會阻礙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之路,也阻礙了高校培養高素質多元化人才之路。
(三)高校在培養多元人才時,高校音樂教育課程的設置也經常被忽視。在現實情況下,高校對于音樂課程的設立存在些許不合理之處,對于教師的課程安排存在一些問題,致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完全充分地將音樂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降低了教育教學的質量,長期下去會阻礙教師自身專業性的提高,備課會受影響,還會使學生不能形成更高的藝術審美和音樂素養,更不能深刻理解音樂的本質。除此之外,各高校的音樂藝術相關課程仍是以公共課的形式呈現出來,大多數設置成為選修課范疇,課程的內容也以音樂賞析為多。在實際的課程安排中往往沒有十分重視音樂理論知識的講解,過于重視音樂感知,忽視了學生對于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和審美實踐,導致學生無法真正意義上了解各種樂器及其演奏方法和特征,對于音樂理論知識模糊不清,更不可能對于音樂作品的風格、旋律、節奏、演奏法、織體形式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因此,高校若不能合理設置音樂教學課程,形成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就會造成學生不能充分完全地理解和學習音樂相關知識,喪失了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展示不出高校音樂教育的真實性教學成果。由此可見,各高校要想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多元化人才,就應該將音樂教育進行多元化發展,并在教學管理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為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新的途徑和研究方向。
二、高校中多元化音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多元化視野中我國民族音樂教育的探討
一、挖掘豐富的素材,培養民族審美觀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文化的積淀也相當的豐厚,我國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發展歷史與文化積累,所以呈現出的民族文化也是多種多樣的。在我國民族音樂教育發展過程中,就可以深度的挖掘這些寶貴的素材在利用的過程中增強其影響力。我國的民族音樂可以分為民歌與戲曲兩個大的部分,民歌人們印象較深的應該是陜西和新疆地區的民歌形式,陜西的民歌有著一種豪邁之氣唱出了陜西人民對于土地的熱愛,而新疆的民歌大都是節奏輕快活潑,每一個地區民族其音樂的風格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這種風格與其民族文化發展有著極大的聯系。還有就是戲曲可以分為京劇、黃梅戲、秦腔等等一些大的類別,京劇就不用多說作為我國的國粹一直是我國文化的一種重要的象征,京劇是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發展時期,吸取了多種戲曲的精髓逐漸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所以京劇的文化底蘊是最為深厚的。黃梅戲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唱腔委婉動聽,有一種飽含深情之感娓娓道來。而秦腔是集中在我國的陜甘地區,是我國西部地區的代表性劇種。不管是戲曲還是民歌都是我國千百年發展過程中經過無數次淘汰與變遷而遺留下來的精品,它們代表著我國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我國文化發展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確立音樂的教學功能實現方式的全面發展
在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一些誤區,很多時候我們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音樂訓練上,但是卻忽視了音樂教育基礎教學功能的實現,也逐漸的忽視了音樂教學的根本就是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真正的提升我國的民族文化凝聚力。所以要想推動我國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就要從根本上進行改革。在文化多元化的形式之中雖然每一個國家由于歷史文化發展的不同,音樂形式也不同,但是其音樂的本質還是有著很多的共同點的。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音樂出現的很早,音樂在出現之初是以禮樂為主要的表現形式,音樂真正的功用不在于其形式與內容,真正重要的是音樂的育人功用,在音樂教育中是用音樂傳輸一種人生的信仰,給予一種特定的心境與環境,在這一種環境之中讓學習者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的體會到音樂節奏的美好與價值。
三、正確的吸收西方音樂的精髓,重新構建我國的音樂教育體系
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國的音樂教育不能一直處于一種封閉的環境之下,我們應該走出去不斷的了解熟悉其他國家的音樂體系與音樂教學發展,從而更好的認識到自身音樂教育發展的不足,推動我國音樂教育不斷的前進。我們要堅持走出去的原則,在國家間文化滲透的過程中要一直保持清醒,以一種獨立的姿態融入到交流之中,吸取其他國家音樂教育的精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的音樂教育理念,真正的構建起一個符合于多元化態勢發展的中國音樂教育體系。在接觸的過程中就可以清晰的發現,在很多的國家音樂教育體系的建立上不僅僅只是注重音樂教育的內容,還更加的注重音樂教育的規律。真正好的音樂并不是局限在固定化的教學形式之中,而是存在在人們的生活之中,只有把握住人們的生活規律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素材,這種制作出來的音樂才會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這也恰恰是我國音樂發展最為缺乏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