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段數學多元化教學策略

時間:2022-12-04 16:26:35

導語:小學高段數學多元化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高段數學多元化教學策略

摘要:新時期的學生應該有著更加多元化的學習和成長需求,但是這是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完全滿足的,并且沉重的作業負擔和培訓班負擔也使得學生逐漸對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長此以往學生也很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對此,本文從多個角度闡述了在“雙減”背景下應該如何開展小學高段數學多元化教學。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雙減”政策;小組合作

在倡導“雙減”理念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對班級的教學策略加以改革,更加重視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并以此為根本來設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學習的主角。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上,傳統教學策略也使得學生始終在被動學習,而這種學習的效果不佳,也因此,教師就需要他們在課下去完成大量的作業來鞏固所學知識,長此以往也是對學生寶貴學習精力的一種浪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合理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讓學生也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生活,并且隨著教師對作業形式的創新,學生也可以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去進一步感受數學工具的神奇和實用性,而這也會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探究興趣,最終學生既可以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也可以更充分地提高自身的數學綜合學習能力和素養。

一、傳統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傳統教學手段過于低效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總認為將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便會學得又多又好,其實不然,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有待發展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反而還會使得他們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長此以往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除此之外,教師經常會引導學生去背誦定義、定理,而這種囫圇吞棗式的教學也會使得學生只是掌握了知識的表層符號,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理解,這就導致學生在遇到“換湯不換藥”的題目類型時也會重復犯錯,其根本原因便是學生并未真正掌握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是之前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夠逐漸解決問題。因此,教師采取過于低效的手段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因材施教理念未得到有效落實

學生未經過長時期的系統化教育,也因此,他們就如同一部新手機,教師的教學過程就仿佛是在給這部手機去下載各種各樣的軟件,正如人們所認知的那樣,人會按照自己的興趣喜好來下載自己喜歡的軟件,所以我們每個人的手機上軟件也會不同。所以忽略了因材施教的理念,采用一種方式去培養學生的策略也始終是錯誤的。再加上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不同,其學習能力和態度也會不一致,所以教師一味地按照統一格式去培養學生,只會造成一部分學生“吃不飽”,另一部分學生“吃撐”,久而久之就會使得這些學生出現較為消極的學習態度。而在此基礎上,教師布置作業時如果也忽略了因材施教理念,只是為了布置作業而布置作業,那么學生也肯定會更加敷衍地完成作業,最終也只能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越來越差。

(三)忽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科的特點之一便是實用性極強,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習到的數學知識也是人們在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內容之一,然而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卻忽略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很有可能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對此,很多教師習慣采用題海戰術來幫助學生去提高他們的考試分數,學生之所以能夠考分數,全賴對題目足夠熟悉,而不是真正掌握了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再有,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很多學生在平時都忽略了自身計算能力的發展,在做題時都是依靠手機或者計算器等工具;同時教師還忽略了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使得學生書寫解題步驟時也無法按部就班地羅列等,進而在學生在沒有養成這些良好學習習慣的背景下,其日后的學習和發展也會大受影響。

二、“雙減”政策實施的意義

(一)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大部分的教師都改變了自己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上下了很多功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全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創新了教學的模式和內容,這大大地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教師也設置了課后服務的課程,充分給學生留了寫作業的時間,并且對學生的課后作業也進行了科學設計,在保證學生完成質量的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使學生享受到了高質量的教育,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另外,“雙減”政策的落實也充分減輕了培訓班的負擔,真正的達到了讓教育回歸本質的目的,減輕了學生家長的教學焦慮,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給學生增加了一些自主學習的機會。

(二)充分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

因材施教理念的實施則更加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學的輕松、學的高效。學習原本是一件極其快樂的事情,并且學生在學會知識后也應該有著足夠的成就感,但是由于以往的教學策略有待優化,從而導致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在當前“雙減”政策持續發力的背景下,教學策略得以有效優化,學生也紛紛爆發出來更高的學習動力,再加上教師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學生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應該掌握的知識,長此以往學生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課下積極完成作業都會更加主動,并且也有著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提高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生活的觀察和發現能力等,最終也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

三、“雙減”政策下小學高段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的精彩程度

學生的學習精力和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長篇大論地、枯燥地講解知識,只會引起學生反感的學習情緒。針對這一點,小學數學教師就要善于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的精彩程度,以便更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得學生更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互動的過程中,如此一來便可以合理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印象。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利用信息技術去活躍課堂氛圍,以及拓充更多符合學生認知喜好的知識內容等等,促使學生更加享受學習數學,有效培養學生樂學、愛學的意識,最終也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例如,教師在教學“巧手小巧匠—認識多邊形”這一課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出一些多邊形的物品圖片并展示給學生,例如牛奶的盒子、魔方、積木、桌子等,然后詢問學生:“同學們,圖片中這些物品的形狀分別是什么樣的?”以此引起學生之間對此問題的搶答,這有效活躍了課堂氛圍。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向學生展示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邊形的具體圖片,并引導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其形狀特征,幫助學生區分這些多邊形,提高課堂的精彩程度。

(二)引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學生應該逐漸掌握的學習能力之一,同時在“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也要進一步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進而充分鍛煉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思維。對此,學生僅靠自己的能力可能很難全面掌握知識,但是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學生也可以從更多的角度去了解知識,并且學生經歷對知識的思考加工后,其對知識核心本質的掌握程度也會大大提高,如此一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使得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進而真正為其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師在教學“趣味拼搭—觀察物體”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合理地分為不同的合作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辨認不同方向不同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如教師可以給出學生一組積木搭建的多邊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出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學生在小組內首先可以共同探討有哪些不同的角度,其次可以分別去不同角度中觀察看到的形狀,最后學生可以針對這一合作過程進行總結反思,這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三)優化作業設計,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

越來越重的作業負擔使得學生逐漸喪失了積極的學習態度,并且對于愛好新鮮感的學生來說,長期完成單一的書面性作業也導致他們逐漸出現了敷衍了事的現象,長此以往是極其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也要針對學生的課堂實際學習情況來合理優化作業設計,去更好地發揮作業本身的價值意義,同時也充分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對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就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即趣味性、啟發性、實踐性、分層性,確保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水平去積極完成作業,并且也要保證學生完成作業的準確性,最終也能夠促使學生通過有效完成作業而實現對知識的鞏固以及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例如,教師在設計“快樂農場—運算律”這一單元的課后作業時,就可以針對本課知識點的難易程度設計分層化的作業。例如,教師可以讓數學基礎稍差的學生去復習記憶乘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夠掌握本節課的基礎知識點;另外對于數學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去做一些相關的練習題,促使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對于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運用這些運算律做一些應用題,使學生會運用這些知識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真正的應用數學,使學生可以多元發展。

(四)完善課后服務,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

課后延時教學服務環節的完善也更加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學生在經歷過一天繁忙的學習之后,他們的學習精力也所剩無幾,因此,教師如果想要借課后服務的環節實現補課的想法是很難達成的。基于這一實際情況,教師則可以帶領學生去完成一些與數學學科相關的趣味游戲活動,這樣一來既可以幫助學生達成適當提高身體素質的效果,也可以促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進而促使學生逐漸恢復良好的身心狀態。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結合五育、五項管理的內容來進一步強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幫助學生逐漸具備現代社會人才所應具備的素養,最終也促使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例如,在課后服務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去做作業,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給學生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活動,如讓學生分別扮演商場的賣家和買家,然后引導學生去買商品和結賬,促使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數字之間的計算,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還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畫出一些不同的多邊形,然后再去運用多邊形求面積的方法求一求多邊形的面積等等,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開展一些數學活動,不斷地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學習領會“雙減”政策,并且結合自身班級的實際教學情況來進行合理優化,適當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使得學生可以及時恢復充沛的學習精力,這樣一來學生也可以在第二天實現高效課堂學習。除此之外,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須要做得就是重視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掌握更高效的學習技巧,從而促使學生在有限課堂時間內可以完全掌握知識,如此學生也就不需要去完成大量作業或者上培訓班來夯實所學的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溫雪群.“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世紀之星—小學版,2021(12):2.

[2]張莉顏.“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J].世紀之星—小學版,2021(12):2.

[3]李正新.“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課堂效率的策略探究[J].世紀之星—小學版,2021(28):2.

[4]汪卡麗.“雙減”政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討[J].世紀之星—初中版,2021(22):2.

[5]龔仙彥.“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21(18):1—2.

作者:蘇艷玲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