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藝術理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05:06: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電影藝術理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電影藝術理論

電視電影藝術管理論文

數年以前,當我們剛剛聽到“電視電影”(TVmovie)這個陌生名詞的時候,還把它完全當作一個遙遠的舶來品;今天,當我們再度說起電視電影時,你或許會驚喜地發現:它竟離我們這么近了。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已經熟知了眾多外國的電視電影作品,而且,還因為我們也有了國產的電視電影作品。伴隨著藝術家們的辛勤探索,電視電影作為影視合流新型的藝術形式,已經或正在成為現代電視傳媒和電影藝術整合發展的新亮點。

20世紀60年代,是美國電視傳媒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越來越多的受眾被電視的魅力所吸引,電視成為當時公眾最為時尚、最為普及的大眾文化消費標志之一,在不斷地改變著億萬受眾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異的電視播出臺,以及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視欄目和節目,深深滋養了美國電視傳媒業的茁壯成長,也更加刺激和懸吊起美國乃至整個英語世界億萬觀眾的欣賞期待。為了滿足觀眾的熱切期待,也為了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許多電視臺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適時新聞報道欄目、電視專題欄目外,把競爭和吸引觀眾的焦點聚集到利用電視播出電視劇和電影上來。然而,迅猛發展的電視業,大量空白的時間段,即便龐大的、年產數百部影片的好萊塢生產廠商也似乎難以滿足其胃口。當然,好萊塢電影業出于同已顯崢嶸的電視市場競爭的原因,在電視播出電影問題上設置了種種限制,致使觀眾在電視上收看到的電影,一般多是早已超過放映檔期的影片。此外,好萊塢電影由于制作成本頗高,致使其將收回成本、賺取利潤的目標緊緊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對電視播出電影多帶有抵制行為和輕視情緒。迫于無奈,美國一些電視臺、電視制作機構便著手自己拍攝一些成本頗低、但又兼具電影故事片藝術特質的節目在電視上播出,于是,一種被稱做“電視電影”的影視藝術形式就這樣在電視與電影的“競爭夾縫”中應運而生了[1]。

事實證明,這種影視合流的藝術形式,后來竟被越來越多的電視觀眾所看好。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商業電視網黃金時段的節目幾乎全部是電視電影,觀眾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約200多部電視電影[1]。英國自20世紀80年代出現電視電影后,也迅速成為電視傳媒業一個突出的新增長點,產生了眾多優秀的電視電影作品[2]。中國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欄目中的“正大劇場”,曾于90年代系統引進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國電視電影作品,這對國人了解和接受電視電影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中國電視觀眾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實也是一部電視電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國演員福萊德•德雷爾(FredDryer)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90年代享譽國際影壇的法籍波蘭電影藝術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執導拍攝了轟動歐洲影視界的電視電影系列片《十誡》,他又根據其中的《第五誡》和《第六誡》改編成增長了的電影版《關于殺人的短片》和《關于愛情的短片》,兩部影片再度轟動了世界影壇,基耶斯洛夫斯基從此躋身于國際電影藝術大師之列。此外,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也十分重視電視電影的拍攝,他曾于2001年與好萊塢著名影星湯姆•漢克斯(TomHanks)合作拍攝了反映二戰題材的電視電影《兄弟樂隊》,投資1億2千萬美元,此片被公認是當今世界最昂貴的電視電影。

中國電視電影產生的原因和背景,與美國當年電視電影產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國中央電視臺第六頻道——電影頻道開播,這一專業化電影頻道迅速吸引了全國億萬電視觀眾關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漸培育著觀眾在電視上收看電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習慣。來自各方面的調查已經顯示,中國當代電影觀眾的主體已經在向家庭方面轉移,中國觀眾觀看電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經變成從電視里收看。調查還顯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電影頻道播映的收視率高達2000萬人次,遠遠高于同等影片在電影院的觀眾上座人次。因此,電影頻道此舉,無疑對于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觀看方式和習慣是一次重大的挑戰,抑或是變革與創新。據有關部門1998年的統計數字,全國能夠收看到電影頻道的觀眾約達4.3億人,占全部電視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萬人,晚間有4600萬人收看電影頻道。為了滿足廣大電視觀眾收看電影的需要,電影頻道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時間里,就購買了建國后拍攝的3600部國產影片總量的61%,約為近2200部影片。雖然國內各電影制片廠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與電影頻道每天近20個小時的節目播出時間、日吞量約10部影片,年吞量約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無疑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國產影片同樣也存在先爭取影院票房、爭取收回成本、賺取票房利潤的“首要任務”,因此無暇顧及電視也就理所當然了。于是,電影頻道于1999年起開始自行制作電視電影。為此,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每年投資6000多萬元拍攝電視電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時間里,電影頻道已經攝制完成了350部電視電影[3]。為了促進電視電影事業的健康發展,也為了樹立品牌、明確導向、獎勵先進、鼓舞士氣,經國家廣電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批準,電影頻道于2001年設立并舉辦了電視電影“百合獎”,并啟動了首屆電視電影“百合獎”評選活動。

查看全文

電視電影藝術管理論文

數年以前,當我們剛剛聽到“電視電影”(TVmovie)這個陌生名詞的時候,還把它完全當作一個遙遠的舶來品;今天,當我們再度說起電視電影時,你或許會驚喜地發現:它竟離我們這么近了。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已經熟知了眾多外國的電視電影作品,而且,還因為我們也有了國產的電視電影作品。伴隨著藝術家們的辛勤探索,電視電影作為影視合流新型的藝術形式,已經或正在成為現代電視傳媒和電影藝術整合發展的新亮點。

20世紀60年代,是美國電視傳媒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越來越多的受眾被電視的魅力所吸引,電視成為當時公眾最為時尚、最為普及的大眾文化消費標志之一,在不斷地改變著億萬受眾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異的電視播出臺,以及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視欄目和節目,深深滋養了美國電視傳媒業的茁壯成長,也更加刺激和懸吊起美國乃至整個英語世界億萬觀眾的欣賞期待。為了滿足觀眾的熱切期待,也為了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許多電視臺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適時新聞報道欄目、電視專題欄目外,把競爭和吸引觀眾的焦點聚集到利用電視播出電視劇和電影上來。然而,迅猛發展的電視業,大量空白的時間段,即便龐大的、年產數百部影片的好萊塢生產廠商也似乎難以滿足其胃口。當然,好萊塢電影業出于同已顯崢嶸的電視市場競爭的原因,在電視播出電影問題上設置了種種限制,致使觀眾在電視上收看到的電影,一般多是早已超過放映檔期的影片。此外,好萊塢電影由于制作成本頗高,致使其將收回成本、賺取利潤的目標緊緊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對電視播出電影多帶有抵制行為和輕視情緒。迫于無奈,美國一些電視臺、電視制作機構便著手自己拍攝一些成本頗低、但又兼具電影故事片藝術特質的節目在電視上播出,于是,一種被稱做“電視電影”的影視藝術形式就這樣在電視與電影的“競爭夾縫”中應運而生了[1]。

事實證明,這種影視合流的藝術形式,后來竟被越來越多的電視觀眾所看好。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商業電視網黃金時段的節目幾乎全部是電視電影,觀眾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約200多部電視電影[1]。英國自20世紀80年代出現電視電影后,也迅速成為電視傳媒業一個突出的新增長點,產生了眾多優秀的電視電影作品[2]。中國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欄目中的“正大劇場”,曾于90年代系統引進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國電視電影作品,這對國人了解和接受電視電影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中國電視觀眾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實也是一部電視電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國演員福萊德•德雷爾(FredDryer)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90年代享譽國際影壇的法籍波蘭電影藝術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執導拍攝了轟動歐洲影視界的電視電影系列片《十誡》,他又根據其中的《第五誡》和《第六誡》改編成增長了的電影版《關于殺人的短片》和《關于愛情的短片》,兩部影片再度轟動了世界影壇,基耶斯洛夫斯基從此躋身于國際電影藝術大師之列。此外,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也十分重視電視電影的拍攝,他曾于2001年與好萊塢著名影星湯姆•漢克斯(TomHanks)合作拍攝了反映二戰題材的電視電影《兄弟樂隊》,投資1億2千萬美元,此片被公認是當今世界最昂貴的電視電影。

中國電視電影產生的原因和背景,與美國當年電視電影產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國中央電視臺第六頻道——電影頻道開播,這一專業化電影頻道迅速吸引了全國億萬電視觀眾關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漸培育著觀眾在電視上收看電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習慣。來自各方面的調查已經顯示,中國當代電影觀眾的主體已經在向家庭方面轉移,中國觀眾觀看電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經變成從電視里收看。調查還顯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電影頻道播映的收視率高達2000萬人次,遠遠高于同等影片在電影院的觀眾上座人次。因此,電影頻道此舉,無疑對于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觀看方式和習慣是一次重大的挑戰,抑或是變革與創新。據有關部門1998年的統計數字,全國能夠收看到電影頻道的觀眾約達4.3億人,占全部電視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萬人,晚間有4600萬人收看電影頻道。為了滿足廣大電視觀眾收看電影的需要,電影頻道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時間里,就購買了建國后拍攝的3600部國產影片總量的61%,約為近2200部影片。雖然國內各電影制片廠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與電影頻道每天近20個小時的節目播出時間、日吞量約10部影片,年吞量約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無疑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國產影片同樣也存在先爭取影院票房、爭取收回成本、賺取票房利潤的“首要任務”,因此無暇顧及電視也就理所當然了。于是,電影頻道于1999年起開始自行制作電視電影。為此,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每年投資6000多萬元拍攝電視電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時間里,電影頻道已經攝制完成了350部電視電影[3]。為了促進電視電影事業的健康發展,也為了樹立品牌、明確導向、獎勵先進、鼓舞士氣,經國家廣電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批準,電影頻道于2001年設立并舉辦了電視電影“百合獎”,并啟動了首屆電視電影“百合獎”評選活動。

查看全文

電影藝術流變管理論文

數年以前,當我們剛剛聽到“電視電影”(TVmovie)這個陌生名詞的時候,還把它完全當作一個遙遠的舶來品;今天,當我們再度說起電視電影時,你或許會驚喜地發現:它竟離我們這么近了。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已經熟知了眾多外國的電視電影作品,而且,還因為我們也有了國產的電視電影作品。伴隨著藝術家們的辛勤探索,電視電影作為影視合流新型的藝術形式,已經或正在成為現代電視傳媒和電影藝術整合發展的新亮點。

20世紀60年代,是美國電視傳媒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越來越多的受眾被電視的魅力所吸引,電視成為當時公眾最為時尚、最為普及的大眾文化消費標志之一,在不斷地改變著億萬受眾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異的電視播出臺,以及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視欄目和節目,深深滋養了美國電視傳媒業的茁壯成長,也更加刺激和懸吊起美國乃至整個英語世界億萬觀眾的欣賞期待。為了滿足觀眾的熱切期待,也為了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許多電視臺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適時新聞報道欄目、電視專題欄目外,把競爭和吸引觀眾的焦點聚集到利用電視播出電視劇和電影上來。然而,迅猛發展的電視業,大量空白的時間段,即便龐大的、年產數百部影片的好萊塢生產廠商也似乎難以滿足其胃口。當然,好萊塢電影業出于同已顯崢嶸的電視市場競爭的原因,在電視播出電影問題上設置了種種限制,致使觀眾在電視上收看到的電影,一般多是早已超過放映檔期的影片。此外,好萊塢電影由于制作成本頗高,致使其將收回成本、賺取利潤的目標緊緊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對電視播出電影多帶有抵制行為和輕視情緒。迫于無奈,美國一些電視臺、電視制作機構便著手自己拍攝一些成本頗低、但又兼具電影故事片藝術特質的節目在電視上播出,于是,一種被稱做“電視電影”的影視藝術形式就這樣在電視與電影的“競爭夾縫”中應運而生了[1]。

事實證明,這種影視合流的藝術形式,后來竟被越來越多的電視觀眾所看好。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商業電視網黃金時段的節目幾乎全部是電視電影,觀眾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約200多部電視電影[1]。英國自20世紀80年代出現電視電影后,也迅速成為電視傳媒業一個突出的新增長點,產生了眾多優秀的電視電影作品[2]。中國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欄目中的“正大劇場”,曾于90年代系統引進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國電視電影作品,這對國人了解和接受電視電影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中國電視觀眾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實也是一部電視電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國演員福萊德·德雷爾(FredDryer)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90年代享譽國際影壇的法籍波蘭電影藝術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執導拍攝了轟動歐洲影視界的電視電影系列片《十誡》,他又根據其中的《第五誡》和《第六誡》改編成增長了的電影版《關于殺人的短片》和《關于愛情的短片》,兩部影片再度轟動了世界影壇,基耶斯洛夫斯基從此躋身于國際電影藝術大師之列。此外,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也十分重視電視電影的拍攝,他曾于2001年與好萊塢著名影星湯姆·漢克斯(TomHanks)合作拍攝了反映二戰題材的電視電影《兄弟樂隊》,投資1億2千萬美元,此片被公認是當今世界最昂貴的電視電影。

中國電視電影產生的原因和背景,與美國當年電視電影產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國中央電視臺第六頻道——電影頻道開播,這一專業化電影頻道迅速吸引了全國億萬電視觀眾關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漸培育著觀眾在電視上收看電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習慣。來自各方面的調查已經顯示,中國當代電影觀眾的主體已經在向家庭方面轉移,中國觀眾觀看電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經變成從電視里收看。調查還顯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電影頻道播映的收視率高達2000萬人次,遠遠高于同等影片在電影院的觀眾上座人次。因此,電影頻道此舉,無疑對于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觀看方式和習慣是一次重大的挑戰,抑或是變革與創新。據有關部門1998年的統計數字,全國能夠收看到電影頻道的觀眾約達4.3億人,占全部電視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萬人,晚間有4600萬人收看電影頻道。為了滿足廣大電視觀眾收看電影的需要,電影頻道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時間里,就購買了建國后拍攝的3600部國產影片總量的61%,約為近2200部影片。雖然國內各電影制片廠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與電影頻道每天近20個小時的節目播出時間、日吞量約10部影片,年吞量約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無疑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國產影片同樣也存在先爭取影院票房、爭取收回成本、賺取票房利潤的“首要任務”,因此無暇顧及電視也就理所當然了。于是,電影頻道于1999年起開始自行制作電視電影。為此,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每年投資6000多萬元拍攝電視電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時間里,電影頻道已經攝制完成了350部電視電影[3]。

查看全文

電影藝術發展管理論文

研究電影的人,特別是喜歡對電影進行純理論思考的人,總不免要追索“電影是什么”,“電影應當怎樣”,這樣一些電影學的“元”問題,也就是說,總試圖回答關于電影的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人們稱此為對于電影的終極關懷。然而一百年的電影歷史卻再清楚不過地向人們昭示了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電影的本質并非固定不變的,而是變動不居的。人們根本無法一勞永逸地獲得關于電影本質的永久性答案。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存在于電影與現代科學技術之間那種異乎尋常的緊密聯系之中。一百年的電影歷史,其實就是這樣一個緊隨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而不斷生成又不斷變化的歷史。目前正蓬勃于世的電子數碼信息技術正是這樣一場將引發電影藝術本體性變革甚至消亡的深刻的技術革命。

當電影告別了自己技術雜耍的丑小鴨階段而成為藝術的白天鵝時候,還處在電影藝術的默片時代,然而就在這默片時代,格里菲斯、卓別林、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天才的電影藝術大師們就創作出了永載史冊的電影藝術精品。后來形成的電影藝術史上的第一個系統的電影美學理論——蒙太奇理論,可以說主要就是這種默片時代電影藝術的美學表達和理論自認。那么,這默片時代電影藝術的本性或本體是什么呢?如果參照后來巴贊的紀實主義電影美學關于電影藝術本體的表達方法(巴贊把電影藝術的本體概括為“攝影影像”,亦即著名的“攝影影像本體論”)[1],則可將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本體概括為“蒙太奇”。也正因為這樣,“蒙太奇”一詞才不僅作為一種重要的電影藝術方法和技巧存在,而甚至成為電影藝術的同義語。然而電影的這樣一種本質或本性存在了多久呢?最多不過20年。然而當聲音技術的進步沖破包括幾乎所有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大師的習慣與成見的阻礙而終于挺進到電影藝術中來的時候,電影藝術的本體構成無疑發生了質的變化。電影“蒙太奇本體論”把電影的全部藝術可能性都歸結為電影畫面(影像)之間的自由組接,即蒙太奇上,甚至對用來進行這種自由組接的畫面本身都認為是次要的,無關宏旨的。至于聲音因素則根本未予考慮。即使在聲音因素已經進入到電影藝術中來之后,在這種蒙太奇本體論的理論視野之內,也一直被作為一種次要的因素而附帶涉及的(直到艾柯、麥茨等人的符號學電影理論階段,也仍有這種情況。麥茨的八大組合理論就基本上沒有考慮電影的聲音因素)[2]。而事實上如果說運動的電影較之靜止的繪畫和攝影也不過是增加了一個運動的維度的話,那么擁有了聲音的電影較之默片也是實實在在地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聲音的維度。電影藝術在本體構成上的這一重大變革,其意義究竟有多大,其實直到現在也難以概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電影由單純的視覺藝術變成了視聽結合的藝術[3]。無論如何,僅就這一點來講,雖同樣被稱為電影藝術,而此電影已決非彼電影。在人類的五種感官當中,最重要的是視聽,而且迄今為止人類所創造的藝術也無一例外都是訴諸這兩種感官的(李澤厚稱之為充分“人化”的感官),非此即彼。而至此為止,電影藝術獨自以便捷的方式占據了人類接收外部信息的這兩大頻道。

此后的色彩技術以及光學鏡頭和感光膠片等方面的技術革新和進步雖都程度不同地給電影藝術的發展帶來一些影響,但基本上都沒有觸及電影藝術的本體構成,也就是說在聲音進入電影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電影藝術的發展進步是處于一種量變的積累過程中,真正給電影帶來一次新的本體性變革的是電視技術的出現和發展。

電視技術的出現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作為一種新的新聞媒體存在的。而一旦當電視作為藝術形式出現時,正像聲音因素被電影藝術習慣力量視為異己一樣,電影藝術也把電視藝術看成是自己的敵對勢力,在美國就爆發了持續十年之久的電影電視大戰。而事實上在各國都曾程度不同地發生過類似的影視大戰。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家當時沒有意識到聲音的出現是不可阻擋的,它必定要進入電影并使電影藝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前電視時代的電影藝術家們也同樣沒能及時地意識到電視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強勢媒體對于電影藝術的深刻意味。

查看全文

科技電影藝術管理論文

研究電影的人,特別是喜歡對電影進行純理論思考的人,總不免要追索“電影是什么”,“電影應當怎樣”,這樣一些電影學的“元”問題,也就是說,總試圖回答關于電影的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人們稱此為對于電影的終極關懷。然而一百年的電影歷史卻再清楚不過地向人們昭示了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電影的本質并非固定不變的,而是變動不居的。人們根本無法一勞永逸地獲得關于電影本質的永久性答案。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存在于電影與現代科學技術之間那種異乎尋常的緊密聯系之中。一百年的電影歷史,其實就是這樣一個緊隨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而不斷生成又不斷變化的歷史。目前正蓬勃于世的電子數碼信息技術正是這樣一場將引發電影藝術本體性變革甚至消亡的深刻的技術革命。

當電影告別了自己技術雜耍的丑小鴨階段而成為藝術的白天鵝時候,還處在電影藝術的默片時代,然而就在這默片時代,格里菲斯、卓別林、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天才的電影藝術大師們就創作出了永載史冊的電影藝術精品。后來形成的電影藝術史上的第一個系統的電影美學理論——蒙太奇理論,可以說主要就是這種默片時代電影藝術的美學表達和理論自認。那么,這默片時代電影藝術的本性或本體是什么呢?如果參照后來巴贊的紀實主義電影美學關于電影藝術本體的表達方法(巴贊把電影藝術的本體概括為“攝影影像”,亦即著名的“攝影影像本體論”)[1],則可將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本體概括為“蒙太奇”。也正因為這樣,“蒙太奇”一詞才不僅作為一種重要的電影藝術方法和技巧存在,而甚至成為電影藝術的同義語。然而電影的這樣一種本質或本性存在了多久呢?最多不過20年。然而當聲音技術的進步沖破包括幾乎所有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大師的習慣與成見的阻礙而終于挺進到電影藝術中來的時候,電影藝術的本體構成無疑發生了質的變化。電影“蒙太奇本體論”把電影的全部藝術可能性都歸結為電影畫面(影像)之間的自由組接,即蒙太奇上,甚至對用來進行這種自由組接的畫面本身都認為是次要的,無關宏旨的。至于聲音因素則根本未予考慮。即使在聲音因素已經進入到電影藝術中來之后,在這種蒙太奇本體論的理論視野之內,也一直被作為一種次要的因素而附帶涉及的(直到艾柯、麥茨等人的符號學電影理論階段,也仍有這種情況。麥茨的八大組合理論就基本上沒有考慮電影的聲音因素)[2]。而事實上如果說運動的電影較之靜止的繪畫和攝影也不過是增加了一個運動的維度的話,那么擁有了聲音的電影較之默片也是實實在在地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聲音的維度。電影藝術在本體構成上的這一重大變革,其意義究竟有多大,其實直到現在也難以概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電影由單純的視覺藝術變成了視聽結合的藝術[3]。無論如何,僅就這一點來講,雖同樣被稱為電影藝術,而此電影已決非彼電影。在人類的五種感官當中,最重要的是視聽,而且迄今為止人類所創造的藝術也無一例外都是訴諸這兩種感官的(李澤厚稱之為充分“人化”的感官),非此即彼。而至此為止,電影藝術獨自以便捷的方式占據了人類接收外部信息的這兩大頻道。

此后的色彩技術以及光學鏡頭和感光膠片等方面的技術革新和進步雖都程度不同地給電影藝術的發展帶來一些影響,但基本上都沒有觸及電影藝術的本體構成,也就是說在聲音進入電影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電影藝術的發展進步是處于一種量變的積累過程中,真正給電影帶來一次新的本體性變革的是電視技術的出現和發展。

電視技術的出現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作為一種新的新聞媒體存在的。而一旦當電視作為藝術形式出現時,正像聲音因素被電影藝術習慣力量視為異己一樣,電影藝術也把電視藝術看成是自己的敵對勢力,在美國就爆發了持續十年之久的電影電視大戰。而事實上在各國都曾程度不同地發生過類似的影視大戰。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家當時沒有意識到聲音的出現是不可阻擋的,它必定要進入電影并使電影藝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前電視時代的電影藝術家們也同樣沒能及時地意識到電視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強勢媒體對于電影藝術的深刻意味。

查看全文

科技電影藝術管理論文

研究電影的人,特別是喜歡對電影進行純理論思考的人,總不免要追索“電影是什么”,“電影應當怎樣”,這樣一些電影學的“元”問題,也就是說,總試圖回答關于電影的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人們稱此為對于電影的終極關懷。然而一百年的電影歷史卻再清楚不過地向人們昭示了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電影的本質并非固定不變的,而是變動不居的。人們根本無法一勞永逸地獲得關于電影本質的永久性答案。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存在于電影與現代科學技術之間那種異乎尋常的緊密聯系之中。一百年的電影歷史,其實就是這樣一個緊隨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而不斷生成又不斷變化的歷史。目前正蓬勃于世的電子數碼信息技術正是這樣一場將引發電影藝術本體性變革甚至消亡的深刻的技術革命。

當電影告別了自己技術雜耍的丑小鴨階段而成為藝術的白天鵝時候,還處在電影藝術的默片時代,然而就在這默片時代,格里菲斯、卓別林、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天才的電影藝術大師們就創作出了永載史冊的電影藝術精品。后來形成的電影藝術史上的第一個系統的電影美學理論——蒙太奇理論,可以說主要就是這種默片時代電影藝術的美學表達和理論自認。那么,這默片時代電影藝術的本性或本體是什么呢?如果參照后來巴贊的紀實主義電影美學關于電影藝術本體的表達方法(巴贊把電影藝術的本體概括為“攝影影像”,亦即著名的“攝影影像本體論”)[1],則可將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本體概括為“蒙太奇”。也正因為這樣,“蒙太奇”一詞才不僅作為一種重要的電影藝術方法和技巧存在,而甚至成為電影藝術的同義語。然而電影的這樣一種本質或本性存在了多久呢?最多不過20年。然而當聲音技術的進步沖破包括幾乎所有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大師的習慣與成見的阻礙而終于挺進到電影藝術中來的時候,電影藝術的本體構成無疑發生了質的變化。電影“蒙太奇本體論”把電影的全部藝術可能性都歸結為電影畫面(影像)之間的自由組接,即蒙太奇上,甚至對用來進行這種自由組接的畫面本身都認為是次要的,無關宏旨的。至于聲音因素則根本未予考慮。即使在聲音因素已經進入到電影藝術中來之后,在這種蒙太奇本體論的理論視野之內,也一直被作為一種次要的因素而附帶涉及的(直到艾柯、麥茨等人的符號學電影理論階段,也仍有這種情況。麥茨的八大組合理論就基本上沒有考慮電影的聲音因素)[2]。而事實上如果說運動的電影較之靜止的繪畫和攝影也不過是增加了一個運動的維度的話,那么擁有了聲音的電影較之默片也是實實在在地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聲音的維度。電影藝術在本體構成上的這一重大變革,其意義究竟有多大,其實直到現在也難以概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電影由單純的視覺藝術變成了視聽結合的藝術[3]。無論如何,僅就這一點來講,雖同樣被稱為電影藝術,而此電影已決非彼電影。在人類的五種感官當中,最重要的是視聽,而且迄今為止人類所創造的藝術也無一例外都是訴諸這兩種感官的(李澤厚稱之為充分“人化”的感官),非此即彼。而至此為止,電影藝術獨自以便捷的方式占據了人類接收外部信息的這兩大頻道。

此后的色彩技術以及光學鏡頭和感光膠片等方面的技術革新和進步雖都程度不同地給電影藝術的發展帶來一些影響,但基本上都沒有觸及電影藝術的本體構成,也就是說在聲音進入電影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電影藝術的發展進步是處于一種量變的積累過程中,真正給電影帶來一次新的本體性變革的是電視技術的出現和發展。

電視技術的出現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作為一種新的新聞媒體存在的。而一旦當電視作為藝術形式出現時,正像聲音因素被電影藝術習慣力量視為異己一樣,電影藝術也把電視藝術看成是自己的敵對勢力,在美國就爆發了持續十年之久的電影電視大戰。而事實上在各國都曾程度不同地發生過類似的影視大戰。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家當時沒有意識到聲音的出現是不可阻擋的,它必定要進入電影并使電影藝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前電視時代的電影藝術家們也同樣沒能及時地意識到電視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強勢媒體對于電影藝術的深刻意味。

查看全文

電影藝術欣賞管理論文

對于電影美學研究來說,“電影美學”本身還是一個問題,就更不必說“中國電影美學”了。盡管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將會遇到一系列麻煩的理論問題,但是,只有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電影美學的研究框架和學術規范的問題才能恰當地提出來并且得到確定。很顯然,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不管我們已經有了多么豐富的電影美學思想,電影美學的研究都不大可能卓有成效地展開(因為電影美學研究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提出這一問題的初衷,不是為了限制電影美學研究的創造性,而是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發揮這種創造性。這一點,從學術研究的群體性(科學研究越來越需要合作與協作,而不是單干)和機構性(即有組織地進行)運作的角度,更容易理解。其意義在于,最大限度地節約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文化資源(包括財力與智力的投入)。在國內有關高校正在積極申請國家影視學術基地之時,這個問題的提出與解決便具有更為緊迫的現實意義。

首先是電影美學的研究對象亟待明確。

電影美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切電影審美現象。如果我們接受這個界定,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界定電影審美現象。對于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電影審美現象是一種效果現象(當然同時它也是一種等級現象)。也就是說,電影審美現象只能根據電影觀眾的審美接受狀況來確定。

而電影審美接受只有在與電影藝術接受的區分中才能更明確地加以確定。這又涉及到對于審美與藝術的理解問題。我認為,電影審美接受可以界定為對廣大觀眾接受起來比較順利、而且一般來說也比較高尚的因素的接受。電影藝術接受可以界定為廣大觀眾接受起來有一定難度、而專業工作者卻特別敏感的因素的帶有探索性的職業性接受。在這個意義上,電影審美接受不同于電影藝術接受。但必須說明的是,電影藝術接受可以轉化為電影審美接受。也就是說,電影藝術現象有可能(但不是必然)轉化為電影審美現象,而電影審美現象則必定曾經是電影藝術現象。從這樣的觀點來看,無論是所謂的“娛樂片”,還是“藝術探索片”,都是既有審美因素,又有非審美因素,只是,這兩者的兩種因素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娛樂片以審美因素為主,探索片以藝術因素(較嚴格意義的藝術)為主。應該指出的是,影片中的比較露骨的色情因素和殘忍的暴力因素、恐怖因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既不是審美因素,又不是藝術因素,而是非審美因素。這些因素的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審美色彩。但這并不意味著非藝術、非審美的因素在電影中是應該絕對地加以排斥的。

其次是電影美學的研究目的亟待明確。

電影美學的研究目的是為了對電影作品(一部或一批)進行美學分析。對電影作品作美學分析,不同于對電影作品作藝術分析。這種不同主要是著眼點的不同。其次是所針對的電影作品的斷層不同。藝術分析更著眼于電影作品在專門化和創造性兩個方面的貢獻。美學分析更著眼于電影作品作為審美對象(或者更嚴格地說,電影審美形態)這一既成事實的形成規律,或者說電影作品審美效果的形成機制和規律的分析與運用。因此,美學分析比藝術分析更關心電影作品作為整體的復雜構成。在對電影作品的美學分析中,電影作品不能再被理解為只是一種簡單的線性構成物,而是必須被理解為一種具有復雜結構的多級表意生成系統。可以把這種分析稱之為系統性分析。在這樣的理解與分析中,電影美學的研究框架才能形成。

查看全文

美術電影藝術管理論文

[摘要]電影是一種訴諸聽覺、視覺、感覺的綜合性藝術,人們對一部電影的欣賞已經漸漸從單純的故事情節擴展對音響、音樂、色彩、畫面、造型、光影的細節層面上來了。不管是西方好萊塢的大片,還是我國本土的大制作電影,制作者們都越來越喜歡選擇從這些細節層面大做文章,來增強電影的藝術性和欣賞性。美術在電影色彩、光影、造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本文主要對美術與電影之間內在的藝術聯系進行闡述。

[關鍵詞]美術電影藝術聯系

一、美術與電影的藝術淵源

相對于歷史悠久的美術傳統,電影是一門年輕的藝術,繪畫一直被認為電影藝術的母體藝術,是不同時代和流派的美術作品為電影的視覺造型提供了足資借鑒的養分。彼得·格林納威曾說:“我從來都深信,幾個世紀以,無數在電影家之前的畫家們對絕大部分問題已經提出并解決了,大批載著問題與答案的繪畫作品構成了我們集體的記憶,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一切關心畫面,渴望制作畫面的人都應回過頭來挖掘這座不斷更新的巨大寶庫。”一部電影的視覺風格由構圖、色彩、光影、運動等元素構成。優秀的電影導演在影片視覺結構的處理上獨具匠心,創造出極富藝術表現力的影像畫面,并體現出獨特的視覺風格。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當一個物體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視象暫留原理”。普拉多根據此原理于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攝影技術的改進,是電影得以誕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認為攝影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必備條件。早在1826年,法國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時間8小時。而在初期的銀板照相出現以后,一張照片縮短至30分鐘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斷更新使用,攝影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1840年拍攝一張照片僅需20分鐘,1851年,濕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攝影速度就縮短到了1秒,這時候“運動照片”的拍攝已經在克勞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實驗拍攝中獲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機拍攝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經過長達六年多的無數次拍攝實驗終于成功,接著他又在幻燈上放映成功。即在銀幕上看到了駿馬的奔跑,受此啟發,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改進了連續攝影方法,試制成功了“攝影槍”,并在另一位發明家強森制造的“轉動攝影器”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1888年,他把利用軟盤膠片拍下的活動照片獻給了法國科學院。可以說電影的產生是繪畫藝術發展到一定程度,與光學技術、攝影藝術共同結合而生發的產物。

因此,電影在視覺造型、色彩、光影上吸收、融合繪畫藝術的觀念和表現手法,在中外電影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同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影藝術觀念的變化,電影表現語言也日益豐富。世界上一些有著美術經歷的電影大師更是恰到好處地將自己的美術修養和技巧體現在自己的創作里。例如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早年學畫,深受日本傳統美術影響。他的影片的視覺風格洗練,純凈而古樸。黑澤明為了達到理想的視覺效果,他的許多影片都是先畫好鏡頭畫面。僅《亂》和《影子武士》就分別畫了好幾百張,充分體現了他深厚的美術素養。在實際拍片時,他甚至要求演員按照構圖中指定的位置來表演,不能因偏離造成構圖中的不均衡。日本著名電影評論家佐藤忠男指出:“……黑澤明的作品同日本古代美術的傳統深深地連接著。”被譽為前蘇聯最后一位天才導演的格拉杰諾夫同時也是畫家,他的影像結構奇特而均衡,色彩含蓄、明凈,艷麗而和諧。由于畫面中沒有大的透視與景深,所有的事物都仿佛呈現在一個平面上,如同一幅幅中世紀的壁畫。格拉杰諾夫把自己對繪畫、宗教、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理解融匯成詩化的電影語言。其影片的視覺風格獨樹一幟,具有超凡脫俗的品質。法國電影大師布萊松在做導演之前是畫家,有著相當高的美術造詣,因而他的影片中顯露出法國悠久、獨特的美術傳統造型韻味。

查看全文

電影藝術女性角色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女性主義中國電影社會制約

[論文摘要]在我們看到過的影視作品中,總有這樣一個群體,她們光鮮亮麗,溫柔婉約,她們戴著與生俱來的母性光輝,讓我們為之動容,為之驚嘆。在中國的傳統意念中,女性應當是扮演著溫柔體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的角色,在我們生活的時下,隨著女性的社會地位的改變,女性有了更多層次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生活途徑的選擇權。這使生活在當今的女性有了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等同于男人的尊嚴,她們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爭取明天的發展權,對婚姻,對事業,對人生觀價值觀的看法都由她們自己來主宰。以前那些只有男人擁有的特權之門,在現如今已經不能再把女性阻擋在外。電影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和變相傳達,女性如此巨大的改變,自然也逃不過攝影機的鏡頭。在中國現代的電影藝術中,我們驚喜地從中看到中國女性動人的蛻變,從封閉保守的表達到開放張顯的張示,這期間經歷了一個不尋常的轉變,是值得我們尋味的。

19世紀西方女權主義運動蓬勃興起,女性開始反省自身的價值,并確定了自己的意識形態,她們對歷史和文化的偉大貢獻被充分揭示出來。在女權主義運動方興未艾,電影藝術中的女性意識也漸漸覺醒,同時期出現了“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女性主義電影也嶄露頭角。運動中的電影批評主要是針對一些男性電影中出現的女性形象進行犀利的批評,進一步揭示對女性的探討,描寫更細膩的女性感情世界。由此,女性角色被史無前例的關注和討論。中國女性由于其所受的思想文化背景的特殊性,所散發出的氣質與其他地區的女性有很大不同,而在討論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角色時,自然也擺脫不了時代和地域的烙印。那些閃耀的熒幕之星,她們的出現曾帶給多少人沉醉的喜悅和游離的幻想,也帶給人多少無奈的追問與失落的傷感。正是因為她們的付出和努力點綴了那蒼白的灰色的大熒幕,幻化出一場場惟妙惟肖的塵世鬧劇。

一、第五代電影創作者對女性的表達

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第五代電影的崛起,給中國電影帶來了光輝的新時代,中國電影從此走上了國際影壇,并頻頻獲獎,伴隨著商品經濟的悄然興起,電影也開始面臨商業化的挑戰。

在“第五代”所創造的男權商品時代,女性在銀幕上定位為被凝注、被窺視的性別角色。這樣的角色一旦被樹立起來,便成了整個商業時代里電影女性的標準模式。在張藝謀、陳凱歌的電影里男性主導地位是很明顯的。張藝謀將中國民俗,特色文化包裝整合之后帶到國際上,大受好評。而其電影中的女性角色,也更加符合國際化審美觀念,《紅高粱》中的九兒,《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幾位姨太太,其實都是他東方文化整合的一部分,他借用女性的可視性來體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這種反思是對于整個幾千年封建殘余的質問,而并不是對女性本身的關注。其中女性是作為觀賞品,來滿足觀眾的獵奇和窺探的心理。很遺憾,中國的第五代電影人引領了一個時代的電影熱潮,卻沒有能將東方女性真實的狀態完整的、關注的表現出來。

查看全文

個人先鋒電影藝術管理論文

所謂“個人電影”很難在美學上界定。它主要指電影的拍攝不是以商業贏利為目的,而賦有更為廣泛的目標,電影僅僅成為個人創造力的表述方式。它一方面表明該電影在制作與拍攝的過程中導演對美學標準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能是一個人獨自創作、錄音、剪輯的抽象電影作品。

二次大戰之后,美國社會的變化給地下電影類型,或者說個人電影類型,先鋒電影類型的形式與發展提供了條件。對政治改革的要求,民權運動,性革命,麻醉品的侵入和青年人的對社會習俗與主流價值的反叛必須尋找一種藝術形式來渲泄,而個人電影正可以反映這種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情緒和思想。這些個人地下電影也成為整個社會動蕩和不滿潮流中的一部分。有些導演有個人的情緒需要訴求和發泄,便運用電影來砸碎傳統社會的習俗,語言的障礙,宗教與性事的制約。有些電影僅僅是一些通俗的瑣碎的東西,或者是同圈內的藝術而已,但它們所包含的導演個人的藝術思想和對社會的批判還是值得關注的。因為審查制度的緣故,也因為有可能引起社會公眾的反對,大部分地下電影或個人電影不能在電影院放映,只能在私人俱樂部小范圍內流傳。

由于電影發源于戲劇與攝影,在19世紀末戲劇與攝影都不被認為是美學創作,所以電影也很難歸類于美學欣賞的范疇。隨著電影攝影機的小型化,人們有可能購買與占有電影攝影機,按自己的美學意愿拍攝與制作電影。地下電影無疑是非常個人化的。正如電影制作人與評論家喬納斯•梅卡斯說的,這些電影源自拍片人的內心,猶如他們脈搏與心跳,眼睛與手指的延伸。他說,“我們想提醒人們在世界上還有一個稱之為家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獨處,可以與他愛的人呆在一起,可以獨自面對自己的靈魂——這就是家庭電影的含意,也就是我們拍攝電影的視角。”先鋒的家庭電影表述個人視野,家庭事件與社區交往的經驗。因此,在這一意義上,很難區分職業的與業余的,區分藝術家與個人趣味愛好者。電影成為真正的媒介,在這一媒介中,擁有攝影機的人們不僅生而平等,而且成為事實上的平等。沒有人可以說他的夢想好一些,更藝術一些,因為它們是內心的表述,是唯一的,與眾不同的,因此也就沒有可比性。

在電影評論家看來,這種電影拍攝的民主化理論往往不起作用。有的個人電影極佳,但也有十分無聊和煩人的,有的具有很高的藝術性,但也有粗制濫造的。雖然所有的人都可以到新美國電影運動放映室放映自己的電影,但個人電影的良莠還是有區別的,藝術家與業余愛好者還是有區別的。對于業余愛好者來說,電影是記錄個人經驗的手段。如研究地下電影的帕克•泰勒說的,它完成了電影攝影機最被忽視的功能,即侵入并記錄禁忌的領域,這些領域對于攝影來說太隱秘了,太震撼人了,太不道德了。70年代的商業性的性電影借鑒了個人電影的這方面的功能。

新美國電影運動藝術家給電影帶來了新的目標和期望。他們希冀做其他領域現代藝術家已經嘗試做的事情,不僅使人見到形象,還要創造使人看見形象的新的手法。他們要求在現代主義的傳統這一問題上,與詩歌、繪畫和小說處于平等的地位。電影制作人斯坦•布雷克海奇認為,在電影中有一種追求語言之外的知識的傾向,這種知識基于視覺傳播之上,它要求視覺心理的發育。在目前,有很少一部分人繼續這一視覺過程,將他們的靈感訴諸于電影經驗之中。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語言,這種語言由移動的形象構成。布雷克海奇和梅卡斯的觀點是相左的。梅卡斯反對現代主義,直接反對布雷克海奇所規范的電影藝術家。梅卡斯說,“我們需要光的藝術。”他要求電影具有讓人滿足的和自我發展的形象。雖然梅卡斯以拍攝痛苦的與快樂的電影來區分藝術家與業余愛好者,實際上這種區分并不正確。所有新的視角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痛苦的,觀者必須經受從眼到腦,再從腦到眼的咀嚼和消化。正基于此,新美國電影的藝術對于有教養的、學識淵博的和有敏銳觀察力的觀者是一種何等樣的滿足。在個人電影領域中,從抽象的獨自一人完成的電影到商業性故事片,最明顯的最具有意義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是藝術的,一個是非藝術的。只有藝術才具有力量,無論它描述的是什么主題,它表述的手法是什么,它能給觀眾一種情緒上的感動。

美國戰后的個人電影,本質上是先鋒派的藝術。他們的美學傳統相互影響,使他們制作的電影有許多共同點。他們都追求藝術的現代主義運動,他們沒有錢,卻在一項昂貴的媒介——電影中從事自己的事業,所以他們的電影風格是浪漫主義的,電影主題充滿了浪漫個人主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