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調查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00:50: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初步調查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初步調查報告

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檢查中國共產黨內違紀案件是中國共產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嚴肅黨紀的中心環節。為使案件檢查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有關規定,結合案件檢查工作的實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案件檢查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通過執紀辦案,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保護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保證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執行。

第三條紀檢機關依照黨章和本條例行使案件檢查權,不受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干涉。

第四條案件檢查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黨紀為準繩,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

第五條案件檢查要堅持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對任何黨員和黨組織違犯黨的紀律的行為,都必須依據本條例進行檢查。

查看全文

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檢查中國共產黨內違紀案件是中國共產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嚴肅黨紀的中心環節。為使案件檢查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有關規定,結合案件檢查工作的實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案件檢查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通過執紀辦案,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保護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保證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執行。

第三條紀檢機關依照黨章和本條例行使案件檢查權,不受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干涉。

第四條案件檢查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黨紀為準繩,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

第五條案件檢查要堅持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對任何黨員和黨組織違犯黨的紀律的行為,都必須依據本條例進行檢查。

查看全文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方法辨析

摘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第一階段調查是土壤污染調查工作的重要階段。文章從第一階段調查應實現的目的分析出發,分別從資料收集、地塊生產歷史及現狀分析、現場踏勘、主要生產工藝與產排污廢物、污染處置工藝分析、企業違法行為分析、未來規劃用途、特征污染物識別與提出調查建議等方面,闡述了第一階段調查的程序、技術方法和關鍵要點,以期不斷提高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第一階段調查;調查方法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以下簡稱《技術導則》)[1]將建設用地調查劃分為3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調查通常也成為“污染識別”,是在不開展采樣調查的情況下,通過對資料分析、現場踏勘和人員訪談等方式,定性識別場地特征污染物的過程。當前《技術導則》對第一階段調查的工作內容、工作方法的要求總體較為宏觀且原則性內容為主,不利于現實工作中的具體操作。我國現有對土壤環境第一階段調查方法的研究[2−4]主要集中在程序研究上,對重要步驟應開展的工作深度,以及與第二階段調查之間的關聯性體現不足,現實工作中調查者容易對第一階段調查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資料挖掘和分析深度不足,導致出現布點調查階段點位設置合理性分析不足,分析檢測污染物指標的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所以應高度重視第一階段調查工作的開展,做到方法規范、內容全面和深度到位,切實起到對點位布設和污染分析的指導性作用,避免“瞎子摸象”式的調查。

1第一階段調查目的

若要高質量完成第一階段調查,必須對該階段調查目的有深刻認識?!都夹g導則》中并未明確提出第一階段調查工作的目的,僅在第一階段調查的“結論和分析”部分提出:“本階段調查結論應明確地塊內及周圍區域有無可能的污染源,并進行不確定性分析。若有可能的污染源,應說明可能的污染類型、污染狀況和來源,并應提出第二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建議”。結合上述表述以及建設用地土壤調查實踐經驗,第一階段調查目的應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1)定性判斷場地是否受到污染。結合收集的資料、經驗以及現場快速檢測等手段,判斷調查土壤是否受到污染。若第一階段調查確認地塊內及周圍區域當前和歷史上均無可能的污染源,則認為地塊的環境狀況可以接受,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活動可以結束。2)識別場地內可能的污染物類型并對污染特性進行分析。這是第一階段調查的首要目的,以指導第二階段土壤環境現場采樣和實驗室分析檢測因子的確定?!锻寥拉h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5]中的污染物不能覆蓋所有污染因子,需要依據第一階段污染識別的結果,為第二階段采樣調查和實驗室檢測分析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依據,避免污染因子的遺漏或者無關因子不必要監測等問題。3)對布點采樣點位的確定提供指引和依據。通過第一階段調查,應對第二階段調查的布點方案提出直接意見,以提高點位布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具體任務

查看全文

市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方案

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危害,加強和規范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市市中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區境內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1.4工作原則

查看全文

科技科研不端行為處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的科研誠信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對科學技術部歸口管理的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申請者、推薦者、承擔者在科技計劃項目申請、評估評審、檢查、項目執行、驗收等過程中發生的科研不端行為(以下稱科研不端行為)的查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科研不端行為,是指違反科學共同體公認的科研行為準則的行為,包括:

(一)在有關人員職稱、簡歷以及研究基礎等方面提供虛假信息;

(二)抄襲、剽竊他人科研成果;

查看全文

師生關系調研匯報

面對現在的多元化的師生關系狀態,我們很有必要認識清楚學生們怎樣看待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更能讓廣大教師在工作中抓住重點,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及時糾正,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問題發生。一下就是我們對此問題做的一個關于師生關系的調查報告。

本次師生關系調查采取無記名問卷的形式,問卷內容涉及師生心理、行為、行動、情感以及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休閑等師生關系的幾個方面。調查共在云南大學附中高一年級和昆明市第二中學初一年級發放問卷份,回收率、%,有效問卷份。此次調查在新學期開學一個月左右,分別在剛進入新環境的高一和初一年級展開,希望真實的調查結果會給我們以啟示。

傳統的師生關系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尊師愛生”,表現出教師敬業、樂教、愛生,學生尊師、好學,家長重教重學的特點。但是,在社會轉型期,師生關系也在變化,表現的傾向性問題是教師高壓,學生厭學,學生負擔過重,師生感情產生隔膜,上海教科院顧泠元教授說“師生之間知識傳遞的渠道在拓寬,而感情溝通渠道在縮小的趨勢”,可謂一言中的?,F在的新時期下,中學生眼中的老師是怎么樣的呢?以下一份關于師生關系的調查報告提供的(中國報告網)數據向我們說明了很多問題:

一、學生對學習生活的感受怎樣?

從調查問卷看,在回答"你覺得學校里的生活很有趣、比較有趣、說不清、不大有趣、很沒趣"中,、%的學生認為很有趣或比較有趣;、%的學生認為說不清或不大有趣;認為很沒趣的僅占、。在回答"你覺得下課和平時與老師在一起"的感受時,認為很開心和比較開心的占、%,無所謂開心不開心的占、%,不大開心和很不開心的僅占、%。絕大部分學生對學校學習、生活的感覺和心態是比較好的。可見,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課改的普遍推廣,廣(中國報告網)大學生逐漸變厭惡學校生活為喜歡,我們不能不說這是一個讓人振奮的好消息!最好的老師就是“興趣”,不是嗎?

二、學生怎樣看自己的老師呢?

查看全文

副書記在農村危舊房調查大會發言

同志們:

一、充分認識農村危舊房現狀調查的意義

實施固房工程,是深化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生命工程,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事工程,是大力實施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民心工程。農村困難群體住房補助工作的開展,可以使農村困難群體中的無房戶、住房困難戶、因災倒房戶,通過新建、改建、修繕、置換等多種方式,保障其基本居住條件,深受廣大農村困難群眾的歡迎。我縣從2011年開始開展農村困難群眾救助試點工作,主要受助對象為2010年“桑美”臺風的受災倒房戶;2012年全面鋪開,爭取到省建設廳232萬元資金400戶農村困難群體住房補助指標,補助資金主要用于淤上災民安置小區的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這次即將開展的全縣農村危舊房現狀調查是全省現狀調查組成部分,將為省政府出臺固房政策提供依據,特別是對省里出臺欠發達地區扶持政策將產生重大影響。同時,更是一項為我縣在2009年到2012年爭取更多的救助指標、救助資金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含金量極高。

二、明確調查任務和標準

(一)調查對象:農村年久失修、殘損破舊、不御風雨,不具備基本居住條件的住房;存在嚴重結構缺陷和安全隱患,不能保證居住安全的住房。

查看全文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預案——縣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

為了及時處理和迅速控制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的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職責

(一)縣級衛生監督機構

1、總結、統計分析本地食物中毒發生情況,上報市級衛生監督機構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并提出相應預防、控制措施。

2、對轄區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二)各級醫療機構

查看全文

有關縣級醫院的現狀思考

醫學論文是將醫學研究成果公布的必要途徑,論文寫作作為一門方法學,涉獵內容廣,對知識的要求嚴謹而有深度,不僅要求掌握相對充足的醫學知識,還要求掌握語言、文字、邏輯、倫理、哲學等多領域知識。2009-10—2010-10,我們對縣級醫院醫學情況進行了初步調查,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70名第一作者均為遷安市人民醫院及河北省遷西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河北省遷安市人民醫院40名,河北省遷西縣人民醫院30名),男29名,女41名;年齡24~52歲;醫生39名,護士31名;初級職稱9名,中級職稱29名,副高級職稱27名,高級職稱5名。

1.2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形式,調查1年內70名作者撰寫醫學論文及發表情況,核心期刊以醫藥衛生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為準。

2結果

2.170名第一作者論文寫作情況1年內,70名作者共撰寫論文152篇,其中撰寫1篇9名,2篇40名,3篇21名;論著類27篇,臨床報道類63篇,調查報告類19篇,經驗交流類22篇,文獻綜述類13篇,實驗研究類8篇。

查看全文

牧草栽培調查研究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詳述了近代中國有關牧草科技的引進及發展概貌。主要內容包括:(1)近代國內外對中國草原和草地的考察和研究;(2)優良牧草品種的引進;(3)優良引進牧草的栽培試驗研究;(4)牧草的育種和貯藏試驗研究。

在晚清發起的興農運動中,人們在充分地認識引進國外優良畜種以提高畜牧生產能力的同時,牧草在發展畜牧業中的作用也被有識之士給以高度重視,因而在引進國外優良畜禽品種的同時,也伴隨著國外優良牧草種子的引進,一些學者還從發展畜牧業的角度對草原和草地進行調查研究,對牧草進行栽培、選育、貯藏試驗,從而揭開了中國近代牧草科技發展的序幕,本文現對中國近代牧草方面科研活動作一綜述。

一、近代對中國草原草地的調查研究

中國近代對草原草地的調查研究始自1840年前后。那時的調查活動主要從植物學,而不是從飼料學的角度來進行考察的。起初,一些歐洲人對中國北方的植被進行研究、調查,清末英美兩國的植物學者對中國西南和西藏的植物研究尤其著力(注: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近代畜牧獸醫史料集》,農業出版社,1992年,第333—334頁。)。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東北后,為了更好地利用東北的草地發展畜牧業,對東北和內蒙古進行了廣泛詳細的有關草地植物資源的綜合調查(注:富象乾:《中國飼用植物研究史》,《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82年第1期。)。中國學者對草原和飼料科學的研究始自本世紀二十年代,不過早期主要是從植物學的角度進行調查研究,其中涉及到草原和牧草方面的調查研究。三十年代后,有關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坡的調查工作才陸續展開。

(一)晚清時歐洲人對中國草地的研究

1830年,俄籍德國人Bunge受帝俄派遣率團到內蒙古、華北等地采集植物標本。同時俄國人科羅廖夫(1830,1841)、庫托佐羅夫(1830—1841)、格瑞斯基(1840)、讓佐夫(1840)等亦在內蒙古地區采集植物,編成《貝加爾—達烏里植物區系》一書。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人海德爾研究了蒙古和中國西南地區的植物,并在1930年發表了《中國植物地理和親緣》一文。美國人威爾遜在1899年至1911年,對華中、四川、西藏東部植物作過考察和研究,并有專著發表;英國人瓦特1911年以后對西藏東部和云南西北部植物作了研究,并發表了許多論文;美國人諾克于20年代在云南設工作站,對云南西北部、西藏東部、甘肅南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40年代英美學者十余人在云、川、藏等地研究當地的植物,均有。搜集中國牧草資源的則以美國人為主,邁耶爾1905—1918年在新疆、蒙古、東北、華北、華中等地廣泛搜集農作物、園藝作物和牧草種質資源。專門搜集牧草種質資源的有漢松(1899)、皮蓬(1911)、斯蒂芬和墨密蘭(1934)(注: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近代畜牧獸醫史集料》,第333—334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