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奧運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20 04:37:00

導語:人文奧運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文奧運心得體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奧運”理念居于核心和靈魂的地位。人文奧運理念的提出,既是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繼承,也是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豐富與發展。深刻理解人文奧運理念,準確把握它與奧林匹克精神的內在聯系,大力實施人文奧運戰略,對于進一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合作,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的精神與體魄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賦予奧運以人文的特色

現代奧運理念的創新

從詞源上說,“人文”一詞最早見于《易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是指通過教育與教化的方式來確定與鞏固人本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把人文精神與奧運理念相融合,賦予奧運以人文的特色,這是現代奧運理念的創新。從中英文互譯的角度,可以把人文奧運理解為人本奧運、文化奧運和大眾奧運。

人本奧運,是指在奧林匹克運動中體現尊重人、關愛人、提升人的人文精神。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主義中包含關愛、友誼與和平的思想。關愛,是指對運動員的關心與愛護;友誼與和平,是指奧運會反對任何形式的謀殺、流血等暴力活動,當運動場上出現矛盾與誤解時,提倡寬容、理解與謙讓。奧林匹克運動既是一項體育運動,又是一項教育運動,后者的作用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質。法國教育學家顧拜旦創立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目的,就是通過體育運動教育青年。運動員在運動場上表現出來的拼搏精神,鼓勵著人們不斷奮進、不斷追求,這種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奧林匹克憲章》將“良好的榜樣”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

文化奧運,是指奧運會為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了一個展現、交流與融合的舞臺。國際奧委會2000年論壇強調:“奧林匹克所推崇的絕不是一種標準的現代化或文化的單一化,更非歐洲化或西方化,未來的奧林匹克運動是多元文化的又是跨文化的”。從奧運會日益增多的具有各國文化特點的比賽項目可以看出,這項世界最著名的體育賽事已經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并被世界各國人民所認同。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從未間斷、綿延至今五千年的文化,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是世界各國朋友近距離接觸和感受這一文化的最好機會。同時,北京奧運會是一個多元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盛會。屆時,將有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運動員、教練員,2萬名以上的注冊記者和3萬多名的非注冊記者,以及幾十萬名游客來到中國、來到北京,這為世界文化集中交流提供了寶貴的機遇。

大眾奧運,是指奧林匹克運動旨在提高全民健康素質、促進社會和諧進步?,F代奧運會已經遠遠超出了單純的體育競賽的范疇,奧運會的申辦、籌備以及舉辦,動員了社會各方面民眾的廣泛參與。同時,奧林匹克運動強調以人為中心,注重維護人的生命健康的權利,注重通過體育鍛煉達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的。事實證明,只有建立在大眾參與和普遍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礎上,奧林匹克運動才能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

人文奧運理念的提出

繼承與發展了奧林匹克精神

北京在申辦奧運會時提出的人文奧運理念,適應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發展回歸人文精神的時代要求,是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繼承和發展。

強調人文精神與體育運動結合的人文奧運理念,是對古代奧運會人文內涵的有效傳承。起始于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臘奧運會,不僅注重展現人們發達的肌肉和健美的身軀,同時通過音樂、唱詩、戲劇等文藝方面的比賽,展現人們的精神狀態。這種在身心和諧狀態下的公平競爭,正是古代奧運會的魅力所在,也是其人文內涵的重要體現?,F代奧林匹克運動繼承了這種人文精神。《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林匹克主義是增強體質、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發展的一種生活哲學。奧林匹克主義謀求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創造一種以奮斗為樂、發揮良好榜樣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奧林匹克精神蘊涵著深厚的人文底蘊,它使奧林匹克運動不再是單純的體育運動,而是展現人文精神的窗口,它所宣揚的和平、友愛、尊重、拼搏的思想已遠遠超過了體育賽事本身,這也正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魅力所在。人文奧運理念的提出,突出體現了這一奧林匹克精神。

與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理念相互聯系的人文奧運理念,是奧林匹克精神在當代的豐富和發展。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一系列全球性的問題日益凸顯:自然資源的枯竭、自然環境的破壞,帶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過度的功利主義和商品化,造成價值觀的錯位和失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強烈呼喚關注人與自然和諧、關注科技健康發展的人文精神回歸。以弘揚人文精神為己任的奧林匹克運動,自然也在回應人們的這種呼喚。

實施人文奧運戰略

為推進奧林匹克運動積累經驗

北京奧運會的籌備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人文奧運理念的戰略實施過程。這一戰略的實施目前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推進奧林匹克運動積累了重要經驗。

奧運會籌備過程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北京奧運會無論硬件建設還是軟件建設,都體現著人文奧運的理念。例如,為運動員、教練員提供了舒適的居住環境和比賽場館;形成了以公共交通網絡為主,以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為骨干的現代交通體系,為賽會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保障;為保障殘奧會的進行,建設和改造了符合殘奧會要求的體育設施與人性化的公共設施;重視環境整治,在新能源利用、污水處理、大氣治理方面都取得了成效,為奧運會的舉辦提供了一個清潔無污染的環境等。

奧林匹克教育促進了人的素質提高和全面發展。北京奧組委與教育部在全國4億青少年中廣泛開展奧林匹克教育,傳播奧林匹克知識,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確定了206所中小學參加“同心結”交流活動,促進北京市中小學生與奧林匹克大家庭各成員所在地青少年的交流;廣泛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促進廣大市民養成熱情禮貌、文明觀賽、遵守秩序的良好文明風范。

系列文化活動展示了中國文化和北京特色,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北京奧運會會徽、奧運火炬、奧運獎牌以及奧運紀念品的設計,都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要素的內涵與魅力,使它們成為奧運史上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現代特點的藝術珍品。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吸引國內外的文藝團體來京演出,有效地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奧運志愿精神的傳播和志愿隊伍的壯大弘揚了“大眾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從1993年第一次申辦奧運會開始,到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北京奧運會在長達15年的時間里始終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和廣泛參與。北京奧運會賽會志愿者申請人數超過112萬,城市志愿者報名人數達207萬。經過選拔將有10萬賽會志愿者服務于奧運會和殘奧會;40萬城市志愿者在500個城市志愿者服務站點提供信息咨詢、應急服務、語言翻譯等志愿服務活動。由北京奧運會申辦和籌備所推動的志愿服務的發展與志愿隊伍的壯大,將成為現代奧運史的重要遺產之一。